农田作物(共3篇)
农田作物 篇1
三江平原渍涝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51%, 其中土壤自身障碍因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1,2]。目前主要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对涝渍灾害进行综合治理,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3]。但农田渍涝问题依然存在, 仍然是三江平原农业生产主要矛盾, 影响三江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2,3]。针对渍涝农田土壤质地黏重, 养分含量低, 透气性差等问题,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 碳化谷壳可防止因土壤物理结构性不好, 而产生植物根系窒息, 可使土壤容重减少40%、总孔隙度增加18%以上[4];作物秸秆还田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 孔隙度增加5%以上, 耕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1倍以上[5,6,7];施用畜禽粪耕层土壤总孔隙度可增加7.5%~11.3%, 田间持水量提高11.08%~16.25%, 有机质含量增加 16.18%~54.11%[8,9]。以下选用3种农畜业废弃物, 碳化稻壳、玉米秸秆、经牛粪发酵成的有机肥作为土壤改良剂, 进行了定点定量田间试验。通过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查分析比较, 明确它们在提升渍涝农田生产力方面的作用。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于2010~2011年设在黑龙江省前锋农场科技园区, 典型渍涝农田。土壤为白浆土, 土壤中含速效磷0.031g/kg、速效钾0.153g/kg、全氮2.17g/kg, 有机质含量为3.28%, pH值为5.14。
碳化稻壳:含水量为20%、灰分46.7%、pH值7.08, 含纯N1.34%、P2O50.11%、K2O1.11%。玉米秸秆:风干后粉碎过2cm筛, 含水量为5.6%、灰分6.4%、pH值6.84, 含纯N0.45%、P2O50.36%、K2O1.78%。有机肥:含水量为19%、pH值7.75, 有机质含量34.7%、含纯N1.49%、P2O51.328%、K2O1.362%, 由牛粪发酵而成。供试大豆品种为黑河38号 (2010年) , 玉米品种为哲单37号 (2011年) 。
1.2 试验方法
采用大垄平台 (垄宽1.3m、高20cm) 栽培方式, 正常施肥和田间管理, 每小区面积19.5m2。试验共设7个处理, 处理1为碳化稻壳5t/hm2+常规施肥;处理2为碳化稻壳10t/hm2+常规施肥;处理3为有机肥15t/hm2+常规施肥;处理4为有机肥30t/hm2+常规施肥;处理5为玉米秸秆5t/hm2+常规施肥;处理6为玉米秸秆10t/hm2+常规施肥;处理7为对照, 采取常规施肥, 大豆为每公顷施尿素80kg、磷酸二铵200kg、硫酸钾80kg (含K2O50%) , 玉米为每公顷施尿素210kg, 一半为追肥, 磷酸二铵158kg/hm2、氯化钾113kg/hm2 (含K2O40%) 。3次重复。
稻壳灰、玉米秸秆、有机肥施用方法:人工开沟, 深25cm, 将物料施入沟中同时与土壤充分混合, 然后压实, 施肥, 播种。测定作物产量及相关性状。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大豆和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2010年, 大豆出苗率以空白对照最高, 为81.8%, 其次是有机肥30t/hm2处理为79.8%, 碳化稻壳两个处理较对照减少9%左右, 玉米秸秆两个处理最低, 玉米秸秆10t/hm2处理仅为64.1%。2011年, 玉米出苗率以施用有机肥15t/hm2处理最高, 较空白对照增加11.3%, 其次是碳化稻壳5t/hm2处理增加6.4%, 有机肥30t/hm2处理增加4.3%, 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经方差分析有机肥15t/hm2和碳化稻壳5t/hm2两个处理出苗率都显著高于空白对照。2010年, 由于大豆播种后一段时间土壤略旱, 施用改良剂后不利于保墒, 加剧了土壤干旱程度, 导致出苗率降低, 特别是玉米秸秆含水量低且相对蓬松, 对出苗率的不利影响最为突出。
2.2 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1) , 各处理间百粒重差异不明显, 碳化稻壳处理略低;其它性状方面, 改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明显增加, 有机肥30t/hm2处理各项数值均最高, 与对照相比荚数增加36%, 粒数、荚重及粒重都增加40%以上, 其次是碳化稻壳10t/hm2处理, 荚数、粒数和荚重增加20%以上, 粒重增加17.4%。从粒重看, 有机肥处理>碳化稻壳处理>秸秆处理>对照, 有机肥和碳化稻壳高用量处理好于低用量处理, 玉米秸秆低用量处理好于高用量处理。由于各处理间大豆出苗率差异较大, 导致大豆栽培密度不同, 栽培密度与单株荚数、粒数等呈负向指数函数关系, 对大豆产量也有很大影响, 所以实际产量对产量性状的最终表达将有一定差异[10,11]。
2.3 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2) , 碳化稻壳5t/hm2处理的穗长最长, 其次是有机肥15t/hm2、玉米秸秆10t/hm2处理, 但增幅都不明显;碳化稻壳10t/hm2处理秃尖最长, 其次是有机肥15t/hm2、碳化稻壳5t/hm2 处理, 同对照相比增幅较大, 在50%以上;穗粗方面改良剂处理较对照略有增加, 幅度较小;穗行数方面碳化稻壳两个处理最高, 较对照增加近5%, 玉米秸秆两个处理小幅下降, 较对照降低5%, 有机肥对其影响不大;行粒数方面玉米秸秆10t/hm2处理最高, 其次是碳化稻壳的两个处理, 玉米秸秆5t/hm2处理最低, 同对照相比略有降低;百粒重方面各处理间变化较小;单穗粒重方面碳化稻壳5t/hm2处理最高, 较对照增加11%, 其次是有机肥的两个处理, 较对照分别增加8%和5%, 其它处理间差别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 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呈下降趋势, 秃尖率升高, 从以上各处理产量性状比较上看, 出苗率的差异未对产量性状造成影响[12,13]。
2.4 对大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2010年大豆产量以有机肥30t/hm2处理最高, 公顷产量为3606.9kg, 较对照增产12.35%, 经方差分析结果显著;除玉米秸秆10t/hm2处理减产0.5%以外, 其它处理均增产, 增产幅度在2.0%~6.2%, 经方差分析这些处理增产不显著;从土壤改良剂施用量上看, 有机肥用量大增产效果好, 碳化稻壳和秸秆用量小增产效果好;大豆出苗率、各产量性状在改良剂处理中都以有机肥30t/hm2处理表现最好, 所以实际产量最高, 碳化稻壳10t/hm2处理的产量性状综合表现第二, 但出苗率较低, 所以实际产量不如出苗率较高的碳化稻壳5t/hm2处理, 位列第三。
2011年玉米产量以施用有机肥15t/hm2处理最高, 较空白对照增加11.3%, 其次是碳化稻壳5t/hm2处理增加8.5%, 有机肥30t/hm2处理增加7.5%, 经方差分析这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但较空白对照及其它3个处理显著增产, 该4个处理差异较小, 在-0.1%~1.1%;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和出苗率走势非常接近, 产量性状与实际产量也比较符合, 说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后, 对玉米出苗率和各产量性状产生了积极影响, 进而增加了玉米产量。
3 小结
施用土壤改良剂应考虑到土壤墒情、施用时间, 秋季施用效果好于春季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提高渍涝农田作物产量, 大豆的株荚数、株粒数及粒重增加, 平均增产5%;玉米的穗粒数、穗重增加, 平均增产5%。
农田作物 篇2
农业是北京市水资源消耗的大户,受水资源总量减少和生活、工业以及生态用水竞争的影响,1980年以来农业用水量持续下降,其在全市总用水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1980-1984年北京市农业平均年用水量为2.88×109m3,2000年降至1.65×109m3,2005年只有1.32×109m3[4]。与此同时,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例也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61%左右降为2005年的38.3%。农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地下水在农业用水量中所占比重一直呈显著增长趋势,由1980年的65.8%增加到2001年的75.6%[5]。由于长期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以每年1.3m的速度下降,以至于在北京平原地区出现了2000km2的地下水漏斗区,对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6]。
作物需水量占据农业总用水的大部分,掌握作物需水规律,对于制定农田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制定农业用水规划等具有重要的意义[7,8]。国内一些学者对作物需水量以及与降水时空耦合、作物耗水特性和农田水分平衡状况等方面有一定研究[9,10,11],但针对北京地区作物需水量以及区域农田水量平衡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
本研究以京郊农田为例,分析了10种主要作物需水量与亏水量的多年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2006年作物种植结构为现状年依据,对天然状态下的区域农田水量平衡进行了分析,以便为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灌溉制度改进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选取北京市20个气象站点1961-2006年(部分数据为1976-2006年)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包括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降水量等,计算了京郊地区10种主要农作物的长时序逐日需水量,并统计为平均逐月需水量。
1.2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作物需水量是指在适宜土壤水分和肥力水平下,经过正常生长发育并获得高产条件下全生育期所消耗的水量。本文作物需水量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作物系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Tc为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作物生育期内的需水量(mm),京郊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时期通过田间调查与统计,列于表1;Kc为作物系数;ETo为参考作物腾发量(mm),两者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方法计算,即分段单值平均法计算作物系数和Penman-Montie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
FAO对参考作物腾发量定义为一种假想参照作物冠层的腾发速率,假设作物高度为0.12m,固定的叶面阻力为70m/s,反射率为0.23,非常类似于表面开阔、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覆盖地面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的蒸发蒸腾量[12]。根据这一定义,Penman-Monteith方程的具体表达式如下:
式中ETo—参考作物腾发量(mm/d);Rn—冠层表面净辐射(MJ/m2·d);G—土壤热通量(MJ/m2·d);T—平均气温(℃);ea—饱和水气压(k Pa);ed—实际水气压(kPa);Δ—饱和水气压-温度曲线斜率(kPa/℃);r—湿度计常数(kPa/℃);U2—2m处的风速(m/s)。
分段单值平均法计算作物系数将作物系数的变化过程概化为几个阶段,根据各阶段叶面蒸腾和土面蒸发的变化规律,用一个时段的平均值表示该阶段的作物系数,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见文献[9]。本文将计算的作物系数统计为逐月平均值,用于统计作物逐月需水量。
1.3 t-检验方法
利用t-检验方法来确定主要作物需水量及亏水量的变化趋势[13]。t-检验方法的无效假设为斜率系数等于0。用t统计量检验斜率与0是否有显著差异,如果存在显著差异,则说明存在线性趋势,若斜率>0则说明需水量(亏水量)呈线性增加趋势,斜率<0则需水量(亏水量)呈线性下降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分析
图1是京郊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年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小麦的需水量历年变化量在373.2-523.1mm之间,年际间变化较大,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49.9mm。夏玉米的需水量在284.4-342.4mm之间,年际间变化比较平缓。夏玉米的生育期主要处在6-8月份的雨季,对降水的利用效率较高,个别年份降水即可满足夏玉米生长需要,甚至略有水分盈余。对于春玉米来说,年需水量变化范围在360-440.7mm之间。春大豆的年需水量保持在369.9-452.2mm之间,其变化趋势与春玉米相似。薯类作物的年需水量在437.0-522.3mm之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85.3mm。水稻属高耗水作物,对水分需求较大,其需水量在664.2-794.5mm之间,年际间最大差值130.3mm,生育期内水分需求远远超过其他粮食作物。
图2显示了京郊地区主要经济作物的年需水量变化曲线。对于棉花来说,年需水量变化范围在475.7-580.6mm之间,平均年需水量为524.2mm。花生的年需水量的变化范围在420.2-507.6mm,多年平均需水量则为458.8mm。瓜类作物由于生育时期较短,年需水量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较少,多年需水量在306.6-372.2mm之间变化,多年平均需水量则为338.4mm。近年来,北京地区蔬菜种植面积呈增长趋势,其需水量在486.3-600.4mm之间,年际间相差较大,表现出需水量的不稳定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达114.1mm,多年平均需水量则为530.6mm,在经济作物中属于高耗水作物。
通过对北京地区主要作物年需水量变化状况的分析可知,受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京郊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年需水量随年份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具体到每一种作物,由于其生理特性各异,年平均需水量差异较明显。就粮食作物来说,水稻的需水量最高,达729.2mm,是本地区年需水量最多的作物,其他粮食作物年需水量按照由高到低排序为甘薯>冬小麦>春大豆>春玉米>夏玉米。在经济作物中,蔬菜的年需水量最高,为530.6mm,其次为棉花、花生,西瓜由于生长期较短,年需水量最少。综合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来看,需水量排序为水稻>蔬菜>棉花>甘薯>花生>冬小麦>春大豆>春玉米>西瓜>夏玉米。
京郊地区主要农作物需水量的增加趋势,对该地区的农业用水量状况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还取决于自然降水的变化,通过统计多年北京地区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水(计算方法参见文献[14])的变化趋势(表2),发现夏玉米、春玉米、大豆、水稻和花生生育期内亏水量在0.05置信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达到每10年增加11.0、11.6、13.4、12.2和14.5mm,对比需水量变化趋势,五种作物的亏水量比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分别增加了3.1、1.7、3.2、2.2和3.0mm。其他作物亏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西瓜的亏水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2.3 区域作物需水量的分布
作物需水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作物种类、不同品种,其需水量不同,同一种作物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气象年型下,需水量也不相同。就区域水平来说,某种作物的总需水量还受种植业构成的影响。本研究以2006年京郊种植业构成作为现状年依据,对区域农田作物需水量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按照现状年种植业构成来看,10种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当年总播种面积的95%以上,基本可以反映本地区农田作物需水量状况。
注:置信水平α=0.05,资料长度=46,t0.05=2.01;*为显著趋势
京郊地区主要农作物农田多年平均逐月需水量值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京郊地区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总需水量为1293.8×106m3(折合单位面积需水量为425mm,下同),其中蔬菜由于播种面积大,为本地区需水量最多的作物,达到379.1×106m3(530.6mm),其次为春玉米、冬小麦和夏玉米,需水量分别为291.7×106m3(400.8mm)、285.1×106m3(308.6mm)和194.6×106m3(452.2mm),上述四种作物的需水量占到了总需水量的88.9%。从区域作物需水量的时间分布来看,大部分作物的需水量呈单峰状分布,即在生育前期需水量较小,随作物生育进程前进需水量增加,在生育中期达到最大,生育末期需水量逐渐减少。5-8月份为作物需水量较大的时段,需水量达974.3×106m3,占总需水量的75.3%,9月份正逢春播与夏播作物的收获期,需水量在156.5×106m3。
2.5 不同降水年型农田水分平衡分析
作物需水量与有效降水量的差值反映了农田水分平衡状况。不同水文年型下,作物的农田水分盈亏状况不同。掌握不同水文年型农田水分平衡状况,对于灌溉计划的制定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重要的意义[11]。
利用经验频率法对京郊地区46年的降水数据进行了统计,从中选择25%、50%和75%降水保证率年份代表湿润年、平水年和枯水年,分别对应1998、2005和2002年。表4表示不同水文年型下,京郊农田的水量平衡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湿润年、平水年还是枯水年,有效降水均不能保证作物的水分需求,在天然状态下,农田水分以亏缺为主。三种水文年型下,农田的总亏水量分别为486.61×106m3、551.94×106m3、641.79×106m3,且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亏缺量呈增大的趋势。从不同作物亏水量的绝对值来说,蔬菜的亏水量最大,三种水文年型下的平均亏水量为234.62×106m3,其次为冬小麦和春玉米,平均亏水量分别为158.21×106m3和69.63×106m3。而从有效降水对作物需水满足度的角度来看,夏玉米和春玉米对降水的有效利用程度最高,三种年型下对有效降水占总需水量的比例平均值分别为79.0%和76.1%,大豆的降水有效利用率排在第三位,三种年型下的平均值为64.7%,而蔬菜和冬小麦的有效降水利用率最低,只有38.1%和44.5%。
3 结论和讨论
通过对农田水量平衡的分析可以得出,农田水分亏缺即为理论上的净灌溉量。京郊地区主要农作物即使在平水年的条件下也需551.94×106m3的净灌溉水资源。当前,北京市的农田灌溉水主要是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多年超采总量已达39.56×108m3,平均每年超采1.13×108m3[16]。从作物需水量以及作物对降水的有效利用方面来看,春玉米具有较高的节水潜力。当前北京市主要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在平水年下,该模式的净灌水量为191.46×106m3,假如以春玉米一熟制代替麦-玉两熟模式,一年即可节省净灌溉用水161.85×106m3,赵华甫[17]的研究表明,北京地区麦-玉两熟制和春玉米一熟制的经济效益并无显著差异,前者的经济效益虽然较后者略高,但却要多付出将近1倍的劳动时间和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说明春玉米一熟制替代麦-玉两熟制的节水效益是显著的,仅此一项改变,即可扭转地下水资源的超采状况。而对于蔬菜作物来说,虽然需水量较多,但与其他作物相比经济效益较高,对于蔬菜类作物的结构调整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京郊地区10种主要农作物需水量与亏水量近46年的变化趋势、不同水文年型下的农田水分平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京郊地区10种主要农作物的多年平均需水量排序为水稻>蔬菜>棉花>甘薯>花生>冬小麦>春大豆>春玉米>西瓜>夏玉米;分析近46年来作物需水量的变化趋势,除冬小麦为不显著增加外,其他作物在0.05的置信水平上达到显著增加,按照增加多少排序为薯类>花生>棉花>大豆>水稻>春玉米>西瓜>蔬菜>夏玉米;就亏水量趋势来说,夏玉米、春玉米、大豆、水稻和花生生育期内缺水量在0.05置信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他作物趋势不明显,其中西瓜呈不显著下降的趋势。
(2)以2006年为例,统计10种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得出天然状态下农田的作物需水量为1293.8×106m3,蔬菜、春玉米、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需水量分别为379.1×106m3、291.7×106m3、285.1×106m3和194.6×106m3,上述四种作物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88.9%;5到8月份为作物需水量较大的时段,需水量达974.3×106m3,占总需水量的75.3%。
农田作物 篇3
地处桐庐县凤川镇的园林、翙岗二村的火烧畈、凤龙畈、凤岗大畈的农田, 系耕作年代久远的水稻土, 成土母质为第四纪红土, 由于当地农民历史上有在稻田生产过程中施用石灰的习俗, 一般亩施用量在100~200千克, 因此使原本呈酸性的母质土壤逐渐成了微碱与碱性土壤, 这类土壤归属为次生石灰性土壤。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 这一片水稻土耕作层石灰反应为Ca+++, 心土层Ca+, 用石蕊试纸测定耕作层PH值>7.5, 其中凤岗大畈的塘下畈, 取土样用标准液酸碱经色法测定p H值为7.9~8.1, 当时把土壤石灰反应作为土壤障碍因子改造, 自20世纪80年初即全面停用石灰。
关于次生石灰性土壤对作物的影响, 据1979年版 (英) EW洛塞尔著《土壤条件与作物生长》一书所述:以碳酸钙形态存在的次生石灰性土壤, p H值比其它形成的钙盐要高的多, 在这种土壤中生长的作物易遭受缺铁失绿症, 如p H>8.0许多作物就会感到磷酸盐与微量元素的缺乏, (如造成硼、锌、镁等微量元素与磷元素的缺素) 这种石灰诱导性失绿症, 可以给植物直接适当的铁螯合物。要使铁螯合物在石灰性土壤中很稳定, 有几种铁螯合物如邻-羟苯乙酸 (EDDHA) 和环乙二胺乙酸 (CDTA) 制成的铁螯合物, 但作为一般商品物质用作土壤调节剂使用仍太贵。如作为一季植物治疗使用, 每棵中等苗木使用量约100克。
关于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影响, 现在水培试验已证明土壤酸度有害作用, 除极端情况外, 都是副作用引起, 如p H在4~5情况下, 能提高土壤中铁与铝的活性, 造成铁、铝多余毒副作用, 并降低对磷、硼等营养元素吸收, 如p H>8.0时, 则会降低铁溶解, 同样降低植物对磷、硼, 还有锰等元素吸收, 同时土壤多钙还能促进植物疮痂病的发生加重。但许多植物都能在p H4~8范围内生长。植物粗略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喜钙植物, 一类为厌钙植物, 还有一类对p H值有广泛忍耐力的植物。
雨水淋溶会造成土壤碳酸钙以碳酸氢钙淋失, 因此凤川镇园林、翙岗村水田经20年停用石灰, 这些田块土壤中碳酸钙在雨水过程淋失量也会是相当大的, 从理论上说现在这些田块的土壤石灰含量不会是20年前的含量, 因此其p H值也会降低, 不会在原来7.9~8.1的水平上不变, EW洛塞尔研究表明:在温带地区常年雨水淋失的石灰在每公顷300~400千克, 我镇地处亚热带多雨区, 雨水淋失作用应大于温带, 即每年土壤石灰流失量>300~400千克, 折算20年内土壤石灰流失总量> (300~400) ×20=6~8吨 (折每亩400~500千克) EW洛塞尔试验还表明, 当每公顷一次使用石灰在12.5吨时, (折每亩使用量833千克) 停用15年后测定石灰淋失为88%。每年淋失百分比为5.86%, 因此停用20年石灰后, 耕层石灰含量应是微乎其微的, 可为什么平整后苗木地农田表层土壤取样测定p H值仍在8.0以上, 从以下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停用石灰后土壤耕层石灰含量得不到补充, 耕层中钙的流失模式呈现:一是以碳酸氢钙形式从地表到地下淋失, 二是在随水向下渗透过程中又被下层土壤中的活性铁等酸性物质固定, 使原先土壤中钙的含量从上层高到下层低的倒梯度型, 逐渐变成上低下高的正梯度型。但土地整治平整把这个梯度打破了, 多数田块在推高垫低的平整过程中, 把犁低层与以下土壤翻到了表面作了耕作层, 因此原本钙含量已降低的土壤, 又还原到高含量。同时土壤中钙在表面风化过程中又提高了活性, 加重了它的毒副作用。
根据以上调查研究分析, 我们就此提出如下改良措施:
1.在肥料试用上, 尽量选用含酸根的生理酸性化肥, 如选用含氯根化肥与含硫酸根化肥 (氯化钾、硫酸等) , 使化肥溶解后留下的酸根调酸降钙。另一方面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利用有机肥转化的有机酸和石灰性反应不良影响,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2.次生石灰性土壤在平整后种植绿化苗木, 预先测定土壤表层的p H值, 当p H值过高时, 不宜选择对p H值敏感的苗木品种, 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 而选择种植对p H值忍耐广泛的品种, 如龙柏、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