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精神(精选9篇)
客家精神 篇1
一、客家蓝衫的基本概述
(一)客家蓝衫服饰的历史背景
客家蓝衫,是客家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是客家传统文化的“形象代言人”。这个“形象代言人”又名长衫, 大襟衫,布料大多以蓝色为主,开襟的造型,宽松便利, 适合于工作,曾一度被客家人传袭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要深入研究客家蓝衫,必须溯其本源。在追溯其本源时,我们发现蓝衫有着其独具特色的历史背景。客家, 顾名思义,以客人的地方为家,为了躲避天灾和战乱, 客家人民必须从原居地不断地向南迁徙,最后他们大多定居于南方的丘陵之地,吸收融合了当地的山区文化, 由于自身具有保守的意识,加之地形地势的影响,交通的阻碍,客家人民渐渐与外界联系变少,并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独具特色的客家方言,而客家蓝衫也随着客家人民的生活变化应运而生。客家的蓝衫服饰整体是宽大不显身形的;为了适应南方多雨潮湿的天气和在山区劳作的特点,衣服肥大开襟,通风凉爽,行动方便; 衣服以蓝黑深色系为主,耐脏;布料耐洗耐穿。因此, 保守节俭的客家人民的特点,长年居住在闭塞的环境, 山区劳作的需要形成了客家蓝衫独具特色的历史背景。
(二)客家蓝衫的服饰特点
1. 客家蓝衫的外在特点
客家蓝衫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它的“大”、“襟” 和“蓝”。“大”,就是宽松肥大的设计,“襟”则指其开襟的造型,“蓝”就成为其服饰的主要色彩,这些特点都能满足勤劳节俭的客家人民在山区田野的生活和劳作的需要。
除此之外,蓝衫还极其“简单”。何为“简单”, 一指其款式简单。“上衫下裤”是蓝衫服饰最简单也是最实在的描述。可款式的简单却不乏巧妙的设计,宽大易翻折的袖口,袖口一挽,便能下地耕作挑担上山;贯通的腰带还能作为钱袋,放置钱币和一些细小物品,便利且不累赘。袖口和腰带可自行调整长短,客家妇女们可便捷地把蓝衫在前摆长后摆短的“居家服”和前摆短后摆长的“工作服”间来回变换。二指其色彩的简单, 以蓝色为主,辅以黑,灰,暗红等色调,彰显出客家劳动人民朴素大方的特征。且蓝黑等色彩均为深色系色彩, 非常适合农耕活动,也突出蓝衫实用性的特点。蓝衫不仅色彩简朴,用料也极为简单,大多采用些棉、麻、毛料等耐用坚实的布料,耐洗耐穿,符合经济性实惠性的要求。
2. 客家蓝衫的内在特点
尽管客家蓝衫非常简易朴素,可也能让人感受到其更深沉的内在特点。款式和色彩的设计简单,体现了客家蓝衫的一种简单素雅的特点。且不难看出,勤劳质朴的客家人民设计的蓝衫,更多的不是为了装饰自己,而是为更好地生活与工作,从蓝衫的设计到蓝衫的制作, 选材自然简单,服饰耐用便利,体现客家蓝衫的经济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客家蓝衫简单却不失风采,并且有其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蓝衫与大自然的融合性是其文化风格最直接的表现。之所以把“蓝”作为主体色彩,客观原因是大多客家人民居住的地方盛产蓝靛,客家人民就地取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身,这是客家人民的聪慧, 也是客家蓝衫文化的一大特色。此外,蓝是天空的颜色, 是自然的原色,表现客家人民希望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景,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在民族服饰的跌宕起伏的发展史里,客家蓝衫一直表现着一种稳定性。客家蓝衫一直“顽固”地活在客家人民的生活中,被客家人民传承着。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 客家蓝衫已渐渐地淡出客家人民的生活,但客家蓝衫独特的风格特点,从未被客家人民所遗忘,是客家蓝衫文化富有生命力和丰富色彩的重要一笔!
二、客家蓝衫文化的人文精髓
(一)客家蓝衫服饰所蕴含的精神文化
通过研究调查可知,客家蓝衫服饰多为客家妇女穿着,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也与客家妇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众所周知,客家妇女是中国传统优秀妇女的典范,因为她们具备许多优秀的品质,善良、勤劳、节俭、 淳朴等。她们勤俭持家,是家庭生活的支柱。蓝衫这种传统服饰,承载着客家妇女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也是客家人质朴无华、亲近自然、勤劳节俭等美好精神的载体。 每一件蓝衫都是需要手工制作,那一针一线,都体现了制作者的巧手蕙心,细细端详,那精密的线工,古朴的质感,蕴含着不一般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感。客家蓝衫服饰流传至今,是客家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利于进一步继承发展客家人所推崇的精神文化。
(二)客家蓝衫服饰的人文精神在生活中的表现
蓝衫在过去是客家人的常服,不仅居家休闲的时候穿着,走亲访友也是身着蓝衫,甚至在重大节日,比如 “墟日”,也能看见客家人身穿蓝衫。经过千年的洗礼, 蓝衫的基本样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体现了客家人在服饰上一直沿袭着传统风格。与中原服饰相比较,客家蓝衫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分,服饰上比较少纹饰,常见的是寿字纹或其他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也表明了客家人对上天的敬畏与敬仰。从颜色上看,大红大绿等鲜艳的颜色在蓝衫上也比较少见,从颜色上进行等级的区分和礼制的规范也是不成立的。[1]
客家蓝衫以其宽松、深色的长衫风格较好地遮蔽了身体,也体现了客家人保守的观念。在客家地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是身着蓝衫,男子上身身着“对襟衫”, 下身多是白色的“大裆裤”,男子的衣服宽大直平,便于活动;客家女子多着“大襟衫”,下身多是裤装,这也是为了便于劳动的需要。此外童衣则是小一号的成人衣服,并无太大的特别之处。客家妇女也会制作不同的袖套以此来搭配同件蓝衫,这样一件衣服就可以重复穿着,同时制作蓝衫的小襟也多是用边角料拼接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布料,避免浪费。蓝衫整体的设计无论是款式还是用料,都崇尚自然环保,经济且实用,它是客家精神的完美诠释。
(三)客家蓝衫服饰的人文精神对现世生活的影响
客家蓝衫服饰的人文精神之所以延续至今,与客家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现世生活也影响深远。客家人民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等精神是在客家人经历了数次大迁徙中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也正因为如此,客家人民一直秉持着“不忘根, 不忘本”的传统。客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精神也在不断地进行补充与延伸,其中也包括蓝衫服饰背后所蕴含的的人文精神,在客家的历史上不断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在上文多次提到客家妇女,是因为客家蓝衫与客家妇女的联系紧密,客家蓝衫是客家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客家妇女又是蓝衫文化重要继承者和发扬者。众所周知,客家妇女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范,她们热爱家庭,崇敬丈夫,尊老爱幼甘愿为家庭奉献一切; 主持农活,任劳任怨,勤劳勇敢,耕作务农也绝非难事; 追本溯源,克勤克俭,一件蓝衫都得反复穿;可以这么说, 客家妇女的传统精神是客家人文精神的精髓所在,而客家妇女的传统精神又深深折射在那件朴实无华的蓝衫上。 这些精神,也促使客家妇女勇于打破缠足怯弱之陋习, 摒弃旧思想,积极接受高水平的文化教育,其文化程度不输男儿郎。
客家蓝衫无论是本身还是其背后的人文精神,都是客家传统文化不可磨灭的重要部分,它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客家人,不仅在物质文化层,还有在制度文化层和心理文化层等,都意味着继承和发展。[2]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走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客家人,例如唐代宰相张九龄、共和国元帅叶剑英、北伐名将叶挺、皮革大王田家炳等。这些客家名人的成就绝不是偶然,在他们背后,是这股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在今天,这种精神文化越来越受到客家人的重视,只有高举这种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等精神,才能带领客家地区经济走向现代化, 实现客家传统文化的华丽转型,重新在世界文化大观园上大放异彩。
三、客家蓝衫的传承和发展
(一)不同客家地区蓝衫的发展情况
1. 大陆客家地区——梅州
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中,衣服基本上都已经是机械生产,相比制作工序复杂且需要人工完成的蓝衫来说是相当地便利,这无疑对客家蓝衫继承和发展带来一个难题。我们在梅州地区的考察中发现,“客家蓝衫”这一专有名词对当地的客家人来说已经开始被渐渐遗忘, 许多中小学生甚至不知道“蓝衫”是什么。在我们的问卷调查数据中也明显呈现出客家蓝衫在当地的知名度甚低,客家传统服饰在当今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及以往。蓝衫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和载体,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客家人应该“居安思危”,好好正视我们的客家传统服饰——客家蓝衫。现在的蓝衫服饰更多的是以标本的形式出现在博物馆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领域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蓝衫元素的存在和发展。
在2014年梅州的一次文博会里,我们看到了某些陶瓷企业、服饰企业对蓝衫元素在生产中还是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还有梅州客家红文化公司对客家蓝衫的继承和发展,在2014年梅州中秋节晚会中,表演中演员穿的蓝衫服饰,在服饰生产中也突破了客家蓝衫的传统,发展了客家蓝衫的样式;现在也有对外销售这些蓝衫新样式,在梅州客家博物馆首层也有陈列出一些产品,除了服饰以外,还有一些帽子,袋子等布料制品都有客家蓝衫元素的存在,但是颜色样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在生产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2014年梅州文博会中, 我们还发现蓝衫被运用到影视、客家艺术上,比如木偶戏, 客家动漫《细哥,细妹》,客家童谣小男孩和小女孩的造型以及客家山歌在表演时演员所穿的衣服。
蓝衫在一些文艺演唱会和汉剧表演中能经常见到, 日常生活中已基本见不到其身影。在梅州地区,客家蓝衫元素的继承创新方式是丰富的,但是其内容却没有彰显出客家蓝衫创新的程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没有被现代人们认可和接受,客家蓝衫宣传力度也很薄弱,导致当今社会中多数年轻人对蓝衫的不了解,手工艺者的创新思维也是急需发展的一个部分。因此,梅州地区蓝衫的发展境况还是“任重道远”,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 台湾客家地区——苗栗县、美浓县
在2014年的文博会里,我们了解到有苗栗县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一些含有客家蓝衫元素的纯手工艺品,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台湾地区的客家服饰文化可以说是比较成功地继承和发展下来了,台湾客家地区有成立客家委员会,有专门负责管理客家手工业的部门,扶持着客家服饰的继承和发展。苗栗县和高雄市的美浓县是标志性的两个地方,苗栗县成立了专门的苗栗县客家文化发展协会,还设立协会网站,对推动客家蓝衫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3]
随着时代的改变,台湾地区自家的客家服饰传统文化已经渐渐消逝,但是在台湾几个客家地区还是有客家服饰文化的珍贵“遗迹”。在台湾美浓镇,传统客家蓝衫从过去的生活服饰转变成今天的形象服饰,成为客家传统特色商店员工的“制服”,或者是旅游景点员工的服饰,或者是客家歌舞表演中演员们的象征性服饰。随着客家蓝衫服饰文化的逐渐凋落,客家传统文化也受到冲击,社会各界也有意识到这个危机,开始着手于客家服饰的创新,让客家服饰从形象服饰转变为新时代的客家服饰。
高雄美浓锦兴行[4]一直延续着客家蓝衫的制作传统, 是台湾手工之蓝衫最有代表性的一家蓝衫店。店主谢景赖老师傅是大陆梅县地区搬迁过来的客家人。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他到福建学了制作蓝衫的手艺回来台湾便开了这家蓝衫店。他的儿子谢国耀在17岁的时候跟着自己的父亲学做客家蓝衫,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儿子和儿媳继承了他的传统手艺。在谢国耀看来,制作蓝衫不只是一门手工艺,更是诠释客家传统精神的象征, 阐释了客家人勤俭节约的务实精神。现在的锦兴行,在谢国耀夫妇的努力下,蓝衫服饰增添了现代的服饰元素, 设计符合现代人们的服饰观念。
南北台湾客家地区分别以“蓝染与蓝衫”和“客家花布”的客家元素为基础,将客家蓝衫广泛地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在舞台、在博物馆、在大街上都可以见到客家蓝衫的身影了。
在台湾地方政府部门的带头下,由台湾行政院客家委员会、桃园县政府等政府单位与新一代设计师共同推动了客家花布衣创造;苗栗市公所与苗栗县政府分别推动了新世纪人民所需要的“客家衫”。台湾苗栗竹南成立了“竹南手工艺生产合作社”,该合作社以教学与传承为主要目的,积极投入服饰的继承和创新中,将传统客家服饰的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设计当中,“竹南手工艺生产合作社”以客家元素为基础,运用客家花布、桐花布、 蓝衫印象等,所设计的款项包含各式男装、女装、童装、 肚兜,还有提包、手包、抱枕、布偶等,传统中带有现代感, 正符合现代怀旧的流行走向,展现了东方民族味道的客家风采,这些新颖的客家服饰款式足以展现传统客家服饰的现代魅力,也传承着客家传统的务实精神。
在2014年梅州地区第二届文博会的展览中,客家蓝衫服饰的展览区吸引了广大游客的眼球,该展区的服饰来自台湾地区客家服饰改造后的模样。新时代的元素融入进客家服饰中,有各式各样的服饰、手袋等一些手工艺品,同时也有象征该地区客家人的花——油桐花元素。 更好地象征了台湾地区传统的客家服饰也深为大家所喜爱,曾经属于台湾客家人的服饰文化今天似乎就找回来了。
台湾客家地区除了在服饰上有巨大建树,在影视、 文艺宣传方面也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明星第一次以客家蓝衫服饰为主题拍摄影片;客家蓝衫乐舞团歌舞表演中蓝衫展示,都体现出台湾客家地区对客家蓝衫的继承和发展有了一定的规划,这种发展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大陆客家地区去借鉴和学习。
(二)客家蓝衫服饰在当今社会传承的困境
客家蓝衫是客家服饰的主要部分,客家服饰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蓝衫作为客家传统精神的重要象征,对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客家蓝衫服饰在当今社会传承中面临着种种困境。
1. 客家蓝衫服饰功能演化
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以汉族文化模式为主题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客家地区原有的生活状态。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和经济文化的开放,在客家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很少或者根本不穿传统的客家蓝衫,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商店购买的成衣,他们开始选择大众化的“流行”服饰,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十分突出。
2. 客家蓝衫服饰材料与制作方式大为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方便舒适更是现代人的追求。蓝染[5]是制作蓝衫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需要经过培植蓝染植物、过滤蓝染、 调配蓝色染料等繁杂工序。相比起蓝染复杂的生产过程, 现代简便的服饰生产是当代产家的最佳选择。客家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与频繁,从外地开始涌入各类大小服装店,现代客家人开始喜欢上了尼龙或绸缎面料,各种时尚流行又便于穿着的服饰成为当代客家人的首选,单一的蓝色服饰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客家人的生活需求,进而导致客家蓝衫由生活服饰转变为形象服饰。
3. 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日愈减少
现如今掌握客家蓝衫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今只有上了年纪的妇女还在织布,染布,坚持做客家蓝衫。年轻人热衷于出外打工赚钱,喜欢穿时尚的现代服装,随着老一辈的相继老去,新一代人对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完全陌生,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4. 当地政府人民对客家蓝衫的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意识薄弱
当今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客家地区也在积极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渐渐变得冷漠,传承发展的问题是否重要也没有多少人会关注,大陆客家地区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还是很薄弱的,需要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宣传和扶持,这样我们客家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客家精神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三)蓝衫服饰的发展与客家地区的经济联系
蓝衫服饰是客家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是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缩影。早期,客家人利用各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发展经济作物。此时客家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为了生存,客家妇女包揽家务活和农活。为便于参与生产劳作,客家妇女普遍穿着简便、舒适的蓝衫。这个时期,蓝衫的设计、剪裁从经济实用的价值出发,其布料多以耐洗的棉布、麻为主,颜色以自然的蓝色为主,以黑、白、灰为辅色,款式简单, 形式宽大,一直延续到清末基本不变。
到了民国,身着传统蓝衫的客家妇女还是随处可见, 只有少数有接受教育的女性改穿经典的蓝黑衣裙或是漂亮的旗袍。然而,随着客家地区经济的日渐繁荣,以及客家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多数客家妇女不再参与户外农耕,于是她们对服饰的颜色、款式、布料等有了更高的追求。昔日简朴的蓝衫已不能满足客家妇女对服饰美的追求,渐渐被各式各样的现代服饰取代。
如今,我们在梅州、河源等客家地区难以找寻到蓝衫, 而蓝衫的作坊也随着蓝衫的消失而凋零。昔日人人穿着的蓝衫已成为老一辈客家人记忆中的一抹“蓝”,也成为客家博物馆中的展品。然而,在台湾客家地区,有心传承客家文化的工作者认识到,要使蓝衫服饰不因经济发展而涅没,就必须对蓝衫服饰进行创新。改良后的蓝衫做到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既保留传统蓝衫的轮廓外形, 又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融入新的元素。改良后的蓝衫受到更多现代人的追捧,有的作为演出服出现在各种客家活动中;有的作为婚嫁服饰出现在客家人的婚礼上; 有的作为机构团体的统一服饰。蓝衫以新的风貌回归市场,不仅使原有的客家服饰得以保留,还推动当地服装业的发展,造就了不少客家服饰的专业人才。台湾客家地区在努力打造蓝衫服饰文化品牌的同时,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台湾感受古朴的客家文化,从而带动台湾旅游业的发展。
(四)客家蓝衫发展的新转机
客家蓝衫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但因蓝衫不太适应时代的潮流,越来越少人穿着传统的客家蓝衫,客家蓝衫制作工艺也将面临失传的现状。近些年,随着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倡导,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客家蓝衫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在台湾客家地区,由一群热爱客家服饰设计的客家妇女成立的竹南手工艺生产合作社,长期以传承制作客家服饰工艺为首要任务,积极参与客家服饰的传承与创新,为客家服饰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6]在梅州客家地区, 政府既注重宣传传统客家服饰,又积极为创新的客家服饰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在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中设有客家服饰的陈列区,让更多人观赏到客家服饰,了解客家服饰蕴含的人文精神,感受到客家文化的魅力。在2014年第二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上,台湾文创产品展区展出的印有油桐花、牡丹花的客家服饰吸引了许多人的眼光。这次展示不仅刷新人们对客家服饰的印象, 还促进不同客家地区的文化交流。
四、客家蓝衫的展望与出路
(一)不同地区客家蓝衫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表现
大襟衫,大裆裤是客家蓝衫服饰最显著的特点,是客家人的常服。随着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发展, 不同地区对蓝衫以及蓝衫文化的运用,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传承与创新。
台湾是客家人集聚的地区,其对蓝衫文化的传承意识较强,在服饰、配饰等方面的创新较为注重,算是蓝衫文化传承中成功的实例。[7]
我们在梅州的文博会中,有幸观赏到苗粟人改造的蓝衫服饰。他们的改造基本保留蓝衫的轮廓形貌和基本形态,而且融入了当代细致的花纹和苗粟特有的油桐花, 在颜色上,不再是蓝衫特有的“蓝”“褐”“黑”等基调较沉的颜色,而是赋予了符合当代审美观的元素,如红、 紫、黄等多种鲜艳颜色。除此之外,苗粟的手工艺者们把蓝衫文化更传递在其他载体上,如款式新颖的布袋、 布偶等,这不仅融入了客家传统文化,也体现了蓝衫文化包容性的一面。
闽西地区的客家人,由于居住在偏远山区,生存条件较差,因此当时已经出现了“男女同耕”“夫唱妇随” 的现象,这也意味着蓝衫要更适应劳作活动,所以当时的蓝衫服饰款式简单、穿戴便捷,一般采用结实的粗布, 用直线或者平面的剪裁,直接用绳固定,可改变袖口长短, 便于活动,十分适合当时的环境气候。即使现在社会发展迅猛,却无碍闽西客家人们喜爱这种朴素、舒适的蓝衫服饰,近些年改变的也只是袖口、下裤的长短。也许闽西客家人认为保留着这种最原始的服饰风格,是提醒他们不忘历史,更不忘勤俭朴素的客家精神。
(二)传承客家蓝衫文化的途径
目前限制客家蓝衫继续传承下去的主要原因是蓝衫服饰功能单一,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是因为越来越少人意识到蓝衫背后文化的传承意义。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便成了当务之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1. 在蓝衫服饰上,结合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和时尚符号,不断设计和开发出既不掩传统又不失现代特色的蓝衫服饰,把现代与传统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蓝衫服饰的新蜕变。
2. 在政府层面上,应该意识到蓝衫文化具有传承的意义,在相关地区推行保护政策,也应该在蓝衫的文化传播上设立专项资金,通过这笔资金举办一些展览会、 文化表演等,让更多的后代知道蓝衫的存在并了解她的文化意义。
3. 在研究上,研究人员要不断挖掘蓝衫深刻的文化底蕴,只有了解她的文化精髓,进一步凝结为精神上的艺术,才能把蓝衫文化推向更大更广的舞台。
五、结语
蓝衫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创新的意义深远,这位客家传统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不应在历史长流中被人遗忘。我们相信,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蓝衫文化才不会因为时间的推进而湮灭无息; 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客家蓝衫文化才能以另一种全新姿态诉说她的可贵精神。
摘要:客家蓝衫服饰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客家人坚忍卓绝、勤劳勇敢、朴素节俭的传统美德。在日益工业化的今天,蓝衫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探究的目的是客家蓝衫通过另辟蹊径,结合现代人文资源与实际情况,推动相关文化经济,将蓝衫与其人文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客家蓝衫,客家文化,人文精神,传承,发展,创新
客家精神与培养学生良好人格 篇2
在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上,如何避免空洞说教、灌输规范的单调枯燥,使学生知而动情,动情而能践行,从而使学校德育真正有实效?针对我校地处客家地区,学生全是客家人的实际,我们认为,充分利用客家资源优势,发挥客家资源的作用,探寻客家精神与学校德育的和谐构建,对关注学生的成长、丰富学生的心灵、拓展学生的技能乃至学校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来源于中原汉民族,北方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煅造出客家人的乐生迈进、刚强弘毅和勇敢豁达。而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支民系,其形成和发展,经历数次大迁徙。颠沛流离、世事多艰使客家人养成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的特性,客家人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客家人经过历代长期艰苦奋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验和磨练,使客家人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他们崇尚忠义、反抗压迫的凛然自傲之气,使他们成为“民族心理发展中的一群勇者”。客家先民是中原华胄,他们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虽几经辗转流徙,然其文化气质不变。客家人深重的文化气息使他们成为“优者的遗业与涵儒”。
几千年来,客家人在艰苦生活中渐渐磨砺出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气质,即是本文要谈的“客家精神”。史学界为“客家精神”作了小结:勤劳刻苦,锐意进取;重教崇文,耕读传家;团结协作,海纳百川;敬祖睦宗,爱国爱乡。
客家精神源于穷山僻壤艰苦环境的锻炼,源于无数客属先知推动历史进步斗争中的智慧结晶,既继承了中原士大夫文化的传统,又融入了闽、粤、赣土著的古百越族文化。客家精神不是个体代表,它是存在于客家整个民系中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有这些优点皆涵盖在中华民族之中,它是“中华精神”的演绎。
青少年的人格不健全,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青少年道德观的反映;青少年的道德现状,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社会德风的一面镜子。那么,在当前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在港台文化、韩日文化被追奉为时尚的今天,如何重塑小学生的良好人格,如何重树正确的道德观?我们认为,人格的培养、道德的养成应重视陶冶,应力戒形式主义。因此,在现时代社会不正之风深刻影响学校德育的严峻形势下,在学校德育中彰显客家精神不失为有益的选择。
通过对学生进行客家历史、客家文化等知识的熏陶、教育,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在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的健康人格上获得感悟。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系统的客家历史知识,我们编写了适应他们的学习特点,便于他们理解的“校园民谣”,顺口溜式的民谣令孩子们朗朗上口,易懂,易记。诸如“五次迁徙,崇文尚武,男子谋生,妇女耕田,尊师重教,吃苦耐劳”等四字一句简单明了,系统成套。学生们于朗朗的诵读中潜移默化接受了客家文化的浸染,自然而然增加了他们对客家人优秀品质的崇敬,自然而然使本已疏离了的民族荣辱意识得到了重建,也自然而然促进了他们学习客家人、以身为客家人而自豪的倾向。其次,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娱文体活动,如学唱客家山歌、开展客家文化知识竞赛等等,使学生在娱乐中能够体会到客家人勤劳、朴素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生命的意义。第三,充分发挥学校周边客家人文资源上的优势,建立客家民俗展览室。几年来,民俗展览室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通过客家人农具、生活用具、戏具等实物的展示,让孩子们得到充分朴素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明白他们的现在是由过去客家人历经百年演变进化发展而成的;也使他们明白,这些祖祖辈辈都沿用的生活农具,体现了他们与民族文化传统的血缘关系,维系了世世代代客家人的生存繁延。这些质朴实用的实物,引发学生们对先祖父辈的浓厚兴趣和崇敬之情,它们的说服力比我们教师的说教更胜百倍。
客家精神 篇3
一、客家精神与德育教育和谐构建的意义
(一) 现实道德呼唤客家精神
时下的学校德育远远疏离于学生的生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德育的实效性已经被提到了日程, 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在呼唤人性复归的时候, 我们需要像客家精神那样的传统美德成为我校教育的“灵魂”, 利用客家先辈的优秀品质来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 逐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 竭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神,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 构建社会“大德育”观的需要
树立“大德育”观, 就是要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的观念。
我们要把彰显客家精神的内涵作为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灵魂, 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能说话, 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科、每一块园地、每一项活动、每一件事情都发挥德育的功能, 让学生在客家精神的鼓舞下, 传承和发扬客家精神, 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存在, 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良性刺激, 促进他们高尚情操、文明举止的形成。
(三) 时代发展的需要
广东省在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 (2003—2012) 中明确提出:要扶持和发展稀有的民间艺术品种, 加强包括客家文化在内的特色文化的保护和研究。而我区作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本土客家文化的镇区之一, 加强小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品位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挖掘本土客家文化, 让小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才能更好地使他们认知和接受传统美德。
二、以客家精神为主线, 整合学校各领域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 营造浓浓的“客家味”——赋予校园以“传统经典元素”
“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已经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随着客家文化教育的进一步沉淀、积累, 在校园中形成了浓浓的“客家味”。
1. 确立德育素质教育目标
客家精神中的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及注重礼仪等精神如果成为德育之素质目标, 为达成目标而着意组织德育实施, 应当会给德育发展创造生机。譬如重德, 只作行为目标, 难免空泛, 但作为素质目标, 则可以设计诸多行为指标、评价指标, 组织身体力行, 提供艰苦磨炼, 导向对“德”的重视、对“德”的心理倾向。
2. 深刻领会客家文化的精髓
要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为此, 学校要派遣部分熟悉客家文化的骨干教师到客家名城——梅县丙村镇生才小学、丙村仁厚公祠进行采风活动, 学习兄弟学校开展客家文化教育的先进经验。同时, 要结合自身实际, 对教师进行客家文化知识培训, 以此扩大教师的客家文化知识面, 提高其客家文化素养。另外, 学校还要组织专门人员在民间收集客家歌谣、传统民俗文化、客家故事传说、客家美食等文字和图片资料, 编写成客家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客乡韵》, 每周统一时间上课, 使客家文化教育有良好的载体。
3. 追寻客家名人之星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 开展“了解客家名人, 学习客家名人”活动, 学校可提供叶剑英、朱德、孙中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爱国诗人黄遵宪、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指挥家郑小瑛、史学大师陈寅恪等客家名人的资料, 让学生从中选一名人进行学习、研究, 了解他的生活背景、成长历程和主要成就。很多学生在自己的体会中写到:“我为客家人而自豪”“我为客家人鼓掌”“我以客家人为榜样”等此类话语。老一辈的客家礼仪一代传一代, 博大精深的客家精神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勇往直前, 许多客家名人渐渐成为学生的“偶像”, 逐渐涌现出一大批的“客家粉丝”。
4. 开辟“客家人”专栏——帮助认识社会, 树立正确人生观
我校专门在宣传栏和“红领巾”广播站开辟了“客家人”专栏, 内容有:客家山歌、客家新闻、客家时事等。通过了解客家地区和其他地方这几十年来的变化, 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客家人开拓进取的精神。不仅如此, 通过较全面了解客家, 学生还树立了学好各科文化, 打好扎实基础, 将来为家、为国做贡献的理想。总而言之, 开辟“客家人”专栏, 不仅让学生树立了珍惜文化遗产的观念, 陶冶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文化情操, 还能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与欣赏兴趣, 提高他们的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在各领域渗透客家精神——细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树立“大德育”观, 以渗透客家精神为德育工作中心的主线骨, 各领域全面铺开, 将学校工作整合起来, 教研、科研、德育三线合一。
1. 少先队开展“传承客家精神”系列活动
当前我校少先队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如开展了“认识爱国名人, 传承客家精神”的主题中队会活动、班会课, 让同学回到社区去调查太和的战斗英雄, 记录爱国爱民的典型例子。可根据每月主题的不同, 充分利用本地有利的德育教育基地优势, 如地处大源村的广州寿星大厦、兴丰垃圾场、广州市“绿田野”环境教育基地、太和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及文物古迹——帽峰古庙、龙归南园的孖祠堂等。当进行“尊敬老人献爱心”的活动主题时, 就组织学生到广州友好医院的寿星大厦去慰问老人, 培养他们敬老爱老的高贵品质。
2. 春风化雨润心田, 品德课彰显精神内涵
品德学科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如我们在开展爱国爱民活动月中, 将品德教材中的有关爱国爱民主题的教材进行了整合、修改, 适时地渗透客家精神。执教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家乡, 我为你骄傲”这一主题时, 教师可让学生组成活动小组, 回到自己的家中、社区中去探究家乡特有的客家风情、客家特产, 并通过“寻找客家名人”“弘扬客家精神”等活动, 从一个小侧面入手, 深入挖掘本地客家人在爱国爱民中表现突出的名人榜样, 以及收集他们的相关的事例, 让学生感受客家人爱国爱民、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 更真实地体会到家乡人民为家乡所做的贡献, 从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
3.“客家文化经典诵读”, 字字珠玑入心田
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于客家文化的书籍, 让学生了解客家的发展历程, 认识客家优秀人物 (如叶剑英、孙中山等) 的事迹, 就创设客家精神德育环境而言, 也不失为有成效可待的选择。我们还将文质兼美、有童趣、富于哲理的客家童谣整编成了书籍发给学生, 让学生利用早读和午读的时间诵读。同时, 在课堂上, 请学生朗诵客家童谣, 进行朗诵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客家文化中所蕴含着的客家精神, 有益于发扬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 以“美”育美, 陶冶情操
“老师, 为什么客家人以前穿的衣服颜色都是蓝黑色?”“因为客家人非常勤劳, 穿着蓝黑色的衣服干活, 衣服不容易脏, 更耐穿。客家人也非常朴素, 制作这种颜色的衣服成本低, 更省钱。”这是学校美术课上老师与同学的对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客家人的生活习惯, 欣赏客家人的淳朴之美, 美术教师走村入户搜集、了解客家建筑和客家文化知识, 用现代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 让学生在观摩接触、实物写生、艺术创作过程中深刻了解了客家文化。同时, 还将客家编织搬进了课堂, 培养了一大批巧手的客家娃, 他们的编织作品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天花板上, 在学校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 综合活动显身手, 实践体验客家情
在综合实践学科中, 开展一系列客家精神的主题活动。我们按不同年龄段学生研究不同的主题, 因地制宜开展活动。以学习客家礼仪、了解客家风俗、感受客家艺术、感知客家人文等为主。各年级根据自己的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学会了调查、采访及写活动日记、调查报告等技能, 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仅如此,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还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精髓, 更好地传承客家精神。
6. 悠悠客韵款款深, 传唱山歌总关情
音乐课中引导学生开展学唱客家民谣、客家山歌等活动。对传统的客家民谣进行翻新和包装,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除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拉歌之外, 还把歌谣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 寓教于乐, 使客家新歌谣传遍校园。我校的合唱队更是把客家经典童谣《月光光》改编成动听的客家歌谣。我们的队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 认真排练, 在省、市的合唱比赛中都荣获金奖, 将客家精神根植于了自己心中。
我们相信, 只要将客家精神与德育的和谐构建作为教师平时工作的一部分, 融入学校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实施在各个领域,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的体验活动,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客家精神, 并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就能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摘要:客家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世代代不断地繁衍、传承着, 鼓舞着客家人奋发向前。作为在客家故土的学校, 我校有责任传承和延续客家精神, 将它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灵魂”, 作为道德的指引, 引领孩子道德成长。
关键词:客家精神,德育教育,和谐构建
参考文献
[1]周继章.探寻客家精神在学校德育中的现实意义与策略[J].新德育, 2008 (1) .
客家精神 篇4
关键词:客家精神;德育教育;和谐构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0-007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0.037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有的人文环境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养成。中国自古就有着“孟母三迁”的故事,它是对“环境能造就人才”这一观点最好的诠释。孩子们生在客家之乡,长在客家故土,理应履行客家之礼,继承客家传统,学习客家精神。客家精神突出表现在爱国爱民、勤俭节约、开拓进取、团结友爱、敬祖睦宗、尊师重道等优秀品格,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客家故土的学校,我校要充分利用“客家精神”这一独特的资源,弘扬传承客家精神,探寻客家精神与德育教育的和谐构建,让德育教育更加有实效。
一、客家精神与德育教育和谐构建的意义
(一)现实道德呼唤客家精神
时下的学校德育远远疏离于学生的生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德育的实效性已经被提到了日程,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在呼唤人性复归的时候,我们需要像客家精神那样的传统美德成为我校教育的“灵魂”,利用客家先辈的优秀品质来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逐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竭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构建社会“大德育”观的需要
树立“大德育”观,就是要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的观念。
我们要把彰显客家精神的内涵作为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灵魂,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能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科、每一块园地、每一项活动、每一件事情都发挥德育的功能,让学生在客家精神的鼓舞下,传承和发扬客家精神,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良性刺激,促进他们高尚情操、文明举止的形成。
(三)时代发展的需要
广东省在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2)中明确提出:要扶持和发展稀有的民间艺术品种,加强包括客家文化在内的特色文化的保护和研究。而我区作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本土客家文化的镇区之一,加强小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品位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挖掘本土客家文化,让小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使他们认知和接受传统美德。
二、以客家精神为主线,整合学校各领域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营造浓浓的“客家味”——赋予校园以“传统经典元素”
“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已经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随着客家文化教育的进一步沉淀、积累,在校园中形成了浓浓的“客家味”。
1.确立德育素质教育目标
客家精神中的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及注重礼仪等精神如果成为德育之素质目标,为达成目标而着意组织德育实施,应当会给德育发展创造生机。譬如重德,只作行为目标,难免空泛,但作为素质目标,则可以设计诸多行为指标、评价指标,组织身体力行,提供艰苦磨炼,导向对“德”的重视、对“德”的心理倾向。
2.深刻领会客家文化的精髓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此,学校要派遣部分熟悉客家文化的骨干教师到客家名城——梅县丙村镇生才小学、丙村仁厚公祠进行采风活动,学习兄弟学校开展客家文化教育的先进经验。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对教师进行客家文化知识培训,以此扩大教师的客家文化知识面,提高其客家文化素养。另外,学校还要组织专门人员在民间收集客家歌谣、传统民俗文化、客家故事传说、客家美食等文字和图片资料,编写成客家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客乡韵》,每周统一时间上课,使客家文化教育有良好的载体。
3.追寻客家名人之星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展“了解客家名人,学习客家名人”活动,学校可提供叶剑英、朱德、孙中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爱国诗人黄遵宪、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指挥家郑小瑛、史学大师陈寅恪等客家名人的资料,让学生从中选一名人进行学习、研究,了解他的生活背景、成长历程和主要成就。很多学生在自己的体会中写到:“我为客家人而自豪”“我为客家人鼓掌”“我以客家人为榜样”等此类话语。老一辈的客家礼仪一代传一代,博大精深的客家精神激勵着无数年轻人勇往直前,许多客家名人渐渐成为学生的“偶像”,逐渐涌现出一大批的“客家粉丝”。
4.开辟“客家人”专栏——帮助认识社会,树立正确人生观
我校专门在宣传栏和“红领巾”广播站开辟了“客家人”专栏,内容有:客家山歌、客家新闻、客家时事等。通过了解客家地区和其他地方这几十年来的变化,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客家人开拓进取的精神。不仅如此,通过较全面了解客家,学生还树立了学好各科文化,打好扎实基础,将来为家、为国做贡献的理想。总而言之,开辟“客家人”专栏,不仅让学生树立了珍惜文化遗产的观念,陶冶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文化情操,还能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与欣赏兴趣,提高他们的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在各领域渗透客家精神——细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树立“大德育”观,以渗透客家精神为德育工作中心的主线骨,各领域全面铺开,将学校工作整合起来,教研、科研、德育三线合一。
1.少先队开展“传承客家精神”系列活动
当前我校少先队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如开展了“认识爱国名人,传承客家精神”的主题中队会活动、班会课,让同学回到社区去调查太和的战斗英雄,记录爱国爱民的典型例子。可根据每月主题的不同,充分利用本地有利的德育教育基地优势,如地处大源村的广州寿星大厦、兴丰垃圾场、广州市“绿田野”环境教育基地、太和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及文物古迹——帽峰古庙、龙归南园的孖祠堂等。当进行“尊敬老人献爱心”的活动主题时,就组织学生到广州友好医院的寿星大厦去慰问老人,培养他们敬老爱老的高贵品质。
2.春风化雨润心田,品德课彰显精神内涵
品德学科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如我们在开展爱国爱民活动月中,将品德教材中的有关爱国爱民主题的教材进行了整合、修改,适时地渗透客家精神。执教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家乡,我为你骄傲”这一主题时,教师可让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回到自己的家中、社区中去探究家乡特有的客家风情、客家特产,并通过“寻找客家名人”“弘扬客家精神”等活动,从一个小侧面入手,深入挖掘本地客家人在爱国爱民中表现突出的名人榜样,以及收集他们的相关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客家人爱国爱民、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更真实地体会到家乡人民为家乡所做的贡献,从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
3.“客家文化经典诵读”,字字珠玑入心田
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于客家文化的书籍,让学生了解客家的发展历程,认识客家优秀人物(如叶剑英、孙中山等)的事迹,就创设客家精神德育环境而言,也不失为有成效可待的选择。我们还将文质兼美、有童趣、富于哲理的客家童谣整编成了书籍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早读和午读的时间诵读。同时,在课堂上,请学生朗诵客家童谣,进行朗诵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客家文化中所蕴含着的客家精神,有益于发扬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以“美”育美,陶冶情操
“老师,为什么客家人以前穿的衣服颜色都是蓝黑色?”“因为客家人非常勤劳,穿着蓝黑色的衣服干活,衣服不容易脏,更耐穿。客家人也非常朴素,制作这种颜色的衣服成本低,更省钱。”这是学校美术课上老师与同学的对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客家人的生活习惯,欣赏客家人的淳朴之美,美术教师走村入户搜集、了解客家建筑和客家文化知识,用现代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观摩接触、实物写生、艺术创作过程中深刻了解了客家文化。同时,还将客家编织搬进了课堂,培养了一大批巧手的客家娃,他们的编织作品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天花板上,在学校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综合活动显身手,实践体验客家情
在综合实践学科中,开展一系列客家精神的主题活动。我们按不同年龄段学生研究不同的主题,因地制宜开展活动。以学习客家礼仪、了解客家风俗、感受客家艺术、感知客家人文等为主。各年级根据自己的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会了调查、采访及写活动日记、调查报告等技能,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仅如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精髓,更好地传承客家精神。
6.悠悠客韵款款深,传唱山歌总关情
音乐课中引导学生开展学唱客家民谣、客家山歌等活动。对传统的客家民谣进行翻新和包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拉歌之外,还把歌谣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客家新歌谣传遍校园。我校的合唱队更是把客家经典童谣《月光光》改编成动听的客家歌谣。我们的队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认真排练,在省、市的合唱比赛中都荣获金奖,将客家精神根植于了自己心中。
我们相信,只要将客家精神与德育的和谐构建作为教师平时工作的一部分,融入学校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实施在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客家精神,并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就能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继章.探寻客家精神在学校德育中的现实意义与策略[J].新德育,2008(1).
[2] 叶伟贤,徐丽芸.龙南:让客家精神永驻校园[N].赣南日报,2008-11-17.
客家精神 篇5
据古书记载,灯彩民俗体育起源于汉初,在唐朝达到鼎盛时期。而赣南客家的灯彩民俗体育就是在舞龙灯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完善起来的。勤劳淳朴的客家人,在庄稼丰收之后和佳节来临之时,就会用灯彩作为表演道具展开一系列的体育表演,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2.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方式
赣南客家的灯彩种类繁多,表演内容更是千变万化,为了更好的对灯彩民俗体育活动进行了解,本文根据其舞蹈的表演形式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只舞不唱,另一类只唱不舞。只舞不唱的灯彩表演是指一种动态的舞蹈表演,表演的时候用鼓乐伴奏,而不需要演员伴唱。为了营造热烈欢快的氛围,给表演者足够的表演空间,这类活动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只舞不唱的灯彩表演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双手举灯舞和背灯舞两类,这是根据表演者的动作而进行的简单分类,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其中最具有代表的表演就是龙灯,在大型的龙灯表演时,村落的每家每户就要选出一名身强体壮的人,由七七四十九个人高举着龙灯在村中里巡游,祭奠先祖和龙王,祈求来年可以风调雨顺,万事和顺。除了龙灯之外,还有狮灯、船灯、罗汉灯等等。
3.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特点
赣南客家的灯彩民俗体育不仅表演的种类繁多,表演形式特征也独具特色,是其他地区只可模仿、无法超越的体育表演,集灯、舞、歌、戏于一身,形成了内容与形式并重的艺术风格。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特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表演形式多种多样。赣南客家的灯具表演形象逼真、制作精美,灯具的体育表演名称好多都是以灯具命名的,比如,以罗汉灯命名的罗汉灯舞,以花篮灯命名的花篮灯舞。灯具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好多灯具制造者花上一天的时间,只能做出灯具的雏形,尤其是大型活动上所需的灯具,有时需要好多手工业从事人员同时制作才能完成。
3.2表演音乐悦耳动听。赣南客家人的音乐表演都是根据我国的传统音乐演变过来的,他们虽然没有去著名的音乐学院学习过音乐,没有专门的音乐大家进行表演培训,却能够根据灯彩表演的需要,演奏出节奏感强、变化有致的乐曲。比如,舞姿粗犷豪放时就用节奏明快的音乐;舞姿细致柔美时就用轻快活泼的音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灯歌、灯调。
3.3表演舞姿优美。赣南客家的舞蹈表演根据男女的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男子的表演一般都是动作粗犷豪迈、简练大方,女子的表演则是轻快活泼、明丽柔美。在表演中,男子的动作以踏、摆、蹲、转为主,其间还会穿插一些武术表演,既可以突出龙、狮的凶猛、威武之态,又能给人以阳刚之美;与男子的表演动作不同的是,女子以跳、卧、扭为主要动作,大都从事一些茶篮灯、花灯的表演,动作轻快、柔美,给人以女性的阴柔之美。
3.4表演造型壮观、队形多变。赣南客家的舞蹈表演,大多是根据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爱好设计的,因为赣南客家人居住在偏远的山区地带,山区的景色宏伟壮观,给人以磅礴大气之感,所以设计出的表演造型壮观漂亮,队形变幻莫测。再加上赣南客家人淳朴好客的特点,舞蹈服饰简单大方、明艳动人,配合着优美的舞姿,很容易展现艺术魅力,让人沉醉其中。
虽然灯彩文化已经具备了走向世界的能力,但是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异常快速的时代,赣南客家人还是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赋予灯彩民俗体育表演新的特征。充分挖掘灯彩的文化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通过各种渠道走出赣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结束语
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尤其重要的是,赣南客家以民俗体育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家人几代人的智慧结晶,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如何做到正确的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好文化遗产周围的环境,是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资源开发过程中各方面的条件,采取科学有效的研究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需要政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注重其创新性发展;加强正确的引导办法,提高人民大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文化遗产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使得文化遗产特有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体现。
摘要:赣南素来就有“客家灯彩之乡”的美誉,而灯彩是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龙灯、狮灯、马灯等十几个种类,是民俗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赣南客家的民俗体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赣南灯彩为例展现了对我国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客家灯彩
参考文献
[1]于红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村落民俗体育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
[2]梁海雄,谭克理,陈永辉.对传统尚武村落尚武风气的考察与分析——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2):60-63,102.
[3]钟俊昆,田有煌.盘古信仰:从上古神话到客家文化空间——以江西于都县盘古信仰为考察重点[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20-22.
客家《山歌号子》 篇6
客家先民原世居中原, 由于天灾、战乱、饥荒等原因, 先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迁徙, 辗转南迁, 历尽艰辛, 最后选择了地处东南丘陵、山脉, 人烟稀少, 交通阻塞的粤、赣、闽为理想的落脚地。
客家人是迁徙的民系, 迁移, 迁移, 再迁移, 已成为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千百年的漫长历史岁月里, 客家先民总是处于流动的状态, 辗转奔波, 最后以粤东、赣南、闽西三角地带为大本营。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香港、台湾等南方各省, 并逐渐向海外扩散。现在已有千万客家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
《山歌号子》是客家山歌题材号子山歌 (山歌号子) 的一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歌曲。因为山歌号子可以一曲多词, 反复演唱, 但是歌曲在记载的时候以山歌号子直接命名一首《山歌号子》作为代表。它兼有号子声音高亢和山歌节奏自由的特点。
●《山歌号子》的本体分析
通过上面的谱例我们可以看到《山歌号子》的曲式结构很简单, 它是由引子加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式结构。前面第1小节是引子部分, 《山歌号子》第一句是第2、3小节, 第二句是最后的两个小节, 即4、5小节。客家山歌中散拍的歌曲比较难从旋律来划分句子, 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歌词。客家山歌中的号子山歌之所以简短是因为它起的作用是发出信号、告之信息的作用。因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告知别人发生什么事, 所以它的篇幅很短。
●调式调性
从上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全曲的旋律是由五个音构成的五声调式音阶, 再通过乐句的落音来看, 我们不难看出, 两个乐句的落音都在la音上, 并且全曲旋律以la音结尾, 即可看出la音就是主音。所以全曲的调式是A羽五声调式。
●旋律动态
从上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构成旋律的两个特点:第一, 全曲旋律音的走向大多是由二度音程的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构成。如, 第1小节中旋律走向是从mi音到re音构成的级进下行。第2小节的第二拍上这些音则是由三度小跳接二度级进下行, 第3、4小节的旋律走向全是由二度级进接三度小跳。第二, 前倚音和后倚音的运用。例如, 第1、2小节都是在re音上运用了前倚音和后倚音, 这样可以使旋律委婉动听。
●节奏节拍
《山歌号子》在节奏上使用切分法, 这样的节奏在运行中的节拍错位和音的快速轻重对置的关系, 使音乐具有活泼、热烈、粗犷、刺激的个性。在引子的部分使用八分休止这样可以使演唱时后面的起音快, 不拖沓, 有气势。这首歌曲所用的是散拍, 它不像一般的歌曲有规定的节拍固定的演唱, 这是因为客家山歌节拍大部分比较自由, 特别是号子山歌, 它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 特别是在山间演唱, 声音短促对于传递信息不利, 用散拍可以自由的延续。
●歌词
《山歌号子》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号子山歌。除去衬词之后, 它的歌词是“一溜老妹有好山歌, 你都溜豋来”。它的意思是“这一群的姑娘啊, 你有什么好的山歌, 你有就溜出来啊”。如果歌曲中没有嗬、嘿、哇等衬词演唱会很生硬和死板, 也不符合客家方言的语言习惯, 因为客家的语言习惯就是多衬词, 声调婉转。客家讲话的语调比较软, 音调起伏比较明显, 因此, 在客家山歌中很多的倚音是为了更自然地演唱, 是客家语言的一种特点, 有人说“客家人讲话像唱歌”。
漫谈赣南客家灯彩 篇7
一、客家灯彩的起源
“灯彩”源于东汉时代的“宫灯”、“花灯”, 原本是一种照明用的器具, 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传统节日的应时之物。唐宋时期, 花灯的制作进入盛世, 从民间家庭自扎自玩的手工艺品变为了可以用来交易的商品, 杭州等地还出现了专门的花灯买卖市场——“灯市”。明清时期, 由于封建帝王十分重视元宵节, 故彩灯的品种和样式有了新的发展, 并以地域划分形成广东佛山灯彩、广东潮汕灯彩、江苏灯彩、浙江灯彩、北京灯彩、福建闽南灯彩等诸多代表。《西湖游览志?熙朝乐事》更是对明朝杭州节前灯市规模和彩灯类别及种类进行了详细描述:在腊月后春节前, 从寿安坊下至众安桥, 谓之灯市, 出售各色花灯。人物类灯有老子、美人、钟馗打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等;花草类灯有栀子、葡萄、杨梅、橘柿等;禽虫类灯有鹿、鹤、龟等。奇巧的则有琉璃灯、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罩等各种花色。
从秦汉开始, 客家先民们为躲避战火, 陆陆续续携家带口, 不远千里从中原地区来到南方开垦荒地筑室定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 客家先民们为祈求家口平安、丰登大熟, 时常举灯以消灾避难, 经年累月渐渐在赣南客家民间形成了“事事当中有规矩, 样样规矩不离灯”的说法。南唐时期 (公元953年间) , 赣南客家灯彩就已开始在民间盛行, 距今已历千余年。究其原因, 却与其方言土语以及色彩爱好有关。另外一个原因是, 灯彩色彩红彤亮堂, 鲜艳华丽, 是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象征, 于是灯彩便在民间愈演愈盛, 经过长期的传承、延续及发展, 形成了赣南客家人独特的民间艺术项目, 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客家灯彩常见的种类及寓意
因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劳作联系紧密, 通俗易懂, 客家灯彩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 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爱。民间歌谣云:“灯彩纸扎随意变, 海阔天空万物全, 扎物似物凭巧手, 以假乱真难分辨”, 可见灯彩的品种繁多, 寓意深刻。每逢佳节、喜庆和丰收之后, 勤劳淳朴的客家人总要舞起龙灯、鲤鱼灯、摆字灯等各种民间灯彩, 进村入寨, 即表达欢乐祥和、美好祝福的同时, 又向神明进行祈祷, 期盼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较为常见的种类及所表达的寓意主要有:
1. 祈祷祈福类
(1) 龙灯:是赣南客家灯彩中地位最高、最具代表性灯彩, 有“灯王”之称, 但凡龙灯一出面, 其它灯种都要让路。舞龙灯, 就是为了闹新年, 龙灯一般在年后农历正月初一至元霄节前后表演, 以祭祀天地、龙王、祖宗, 表达对神明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灯的制作是用竹篾编扎成龙的头、身, 表面糊上绵纸或蒙上纱布, 用彩色纸和颜料贴绘成龙形, 并贴上金银纸箔。身部多用为长圆形竹篓, 竹篓缚在一根长约五尺的木棍上端, 篓与篓之间依靠龙衣串连, 或在表面糊纸布单独成节, 组成龙身。龙的长度以组成龙身的节数多少而定, 一般有“三节龙”、“五节龙”、“七节龙”、“九节龙”, 还有多达几十节上百节。表演者手持龙的头、尾、身部的木棍而舞, 龙有几节, 就由几人表演。
(2) 罗汉灯:客家灯会不仅具有强烈的娱乐性, 而且独具祈福功能, 罗汉灯就是其中的代表。表演中由一百二十人操持神仙、鬼怪、动物、花卉等形状的灯具, 以花神与仙女作烘托, 表现观音娘娘频频向人间撒下滴滴甘露, 造福人间。在舞灯的同时, 配以唱词曰:“一唱观音坐莲台, 莲花朵朵绕台开。观音慈悲普渡众生哟, 人间观音排灯排。二唱观音坐莲台, 莲灯盏盏放光彩。柳枝挥洒甘露水哟, 风调雨顺万福来。观音菩萨坐莲台, 人间处处鲜花开, 鼓乐暄天唱灯歌哟, 万民共抒太平怀。”
(3) 麒麟送子灯和甑盖灯:这是赣南客家地区石城民间婚俗所有的灯。女子婚后第二年的元宵日, 亲友送灯来祝贺她早生贵子。是夜, 新娘坐在椅上, 头戴甑盖, 众人用丝瓜络打, 散出许多丝瓜子, 象征子孙满堂。
(4) 摆字灯:摆字灯是客家灯彩的一种游戏形式, 以变换队形和摆出文字为特征, 造型别致, 情趣高雅, 深受城乡人民喜爱。过去玩摆字灯的人可以身穿长衫玩, 农村人因而称之为“读书人玩的灯”。摆字灯舞灯过程中, 舞者变化着队形摆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吉祥字样, 表达了村民们对新年的良好祝愿。
2. 喜庆娱乐类
(1) 鲤鱼灯:鲤鱼灯是赣南真正原生态的民间灯彩之一。鲤鱼灯又名“五鲤跳龙门”, 从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发展而来的民间舞蹈。鲤鱼灯分别由五条鲤鱼状彩灯组成, 五条鲤鱼中的雄鲤鱼稍大些, 青色, 其余四尾雌鲤是红色。鲤鱼骨架用竹片扎成, 裹以绸布, 首尾都能摆动, 可以手持表演, 鲤鱼模型内装电池灯, 组成五尾鲤鱼灯。另设禹门 (也叫龙门) , 用广东汉乐《百家春》、《得胜会》等八音锣鼓吹伴奏进行表演, 舞蹈抒情优美, 充满着欢乐、愉快的气氛与乐观主义的精神, 表现了春光明媚、碧波荡漾、鱼群欢跃的胜景。现在, 鲤鱼灯舞表演的人数已随场地的大小而调整人数, 最多可以有100多条鲤鱼同时表演, 表演者也多为年轻人。
(2) 蛇灯:这种灯规模较大, 凡村中男丁, 每人须备一块五尺长的木板或条凳, 上扎三盏灯, 表演时首尾相接, 少则二、三十人, 多则四、五百人。结队游村, 串田畴、过山坳、占河滩、卷谷笪, 夜晚观之, 如龙蛇舒卷, 气势磅礴。
(3) 宫灯:张灯结彩所用, 纯属为了装饰环境、点染气氛, 显示富丽堂皇。常张挂在街道、彩门、厅堂等处。清乾隆《石城县志》记载:“元宵节前后, 城市挨户悬挂灯在门两旁, 星桥辉煌若画。”这类灯的名称甚多, 如大红吊灯、排灯、八仙灯、宝盖大红灯、走马灯、静瓶堂灯等。
3. 歌舞表演类
(1) 跑旱船: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是赣南客家民间灯彩表演艺术形式之一。跑旱船中的主要道具“旱船”用竹篾、木片、彩纸、草绳等物扎成“船”的形状, 人在“船”中手提“船梆”结合舞蹈进行表演。近几年来, 跑旱船在原有基础上又有发展, 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摩托车、自行车装饰成“旱船”, 由人驾车, 结队前进, 在前进中跑出、表演出各种各样的活动图案, 形成各种各样的套路。跑“旱船”时, 一般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 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两支唢呐伴奏、气氛热烈, 情绪活跃, 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2) 茶篮灯:是赣南客家灯彩中独树一帜, 纯属为歌舞表演所用。它以一男丑角手捧宝伞灯, 四旦角手捧茶篮灯, 在唢呐、锣、钹等民乐的伴奏下, 载歌载舞。传说是赣南名山通天岩盛产岩茶, 岩茶进贡后皇帝龙颜大悦, 赐赠御制的黄罗宝伞。县令携茶农夹道迎接, 当县令接过黄罗宝伞时, 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茶农们也跟着歌舞起来, 从此后年年春节沿续下去。
(3) 厢灯:厢灯可谓灯中有戏, 它以八仙桌之大小, 扎就戏文中的人物故事, 聚以数十台, 展示于厅堂, 做好于街坊、村道, 多在冬闲季节进行。
作为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赣南客家灯彩以其丰富内容和表演特色闻名于世, 在我国文化艺术宝库记载中实属少见, 对它的挖掘传承、整理、保护和开拓, 对研究客家的民俗、民风和信仰等有着很高的价值。灯彩, 这个华夏龙图腾与火崇拜相结合的产物, 被客家人送上了世界艺术的殿堂。
摘要:赣南客家灯彩是赣南客家人的一项重要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凝聚了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从南唐 (公元953年) 发展至今, 演绎了千余年的辉煌, 是客家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从客家灯彩的起源、种类和寓意、发展三个方面对赣南客家灯彩艺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客家灯彩,起源,种类,寓意,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城县志编辑委员会.石城县志[M].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0.
[2]黄晓芸, 黄文华.赣南客家灯彩艺术浅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4.
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 篇8
本文所讨论的闽西客家 (图1) , 属于汀州客家文化核心区。闽西汀州区包括汀州府和部分漳州府属县。在现今行政区划分上, 主要有宁化县、建宁县、明溪县、清流县、长汀县、连城县、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 以及平和县西部和诏安县北部。
我们研究其民居的建筑形制, 主要是分析客家文化 (包括宗族观念、风水理论等) 影响下的客家建筑的空间层次, 主要是建筑的平面形式、功能组织方式、空间大小虚实变化、及整体构图构成等方面。
如果说“以祖祠厅堂为核心展开布置, 用廊道连接各个房间, 聚族而居的建筑”是闽西客家人居住体系的典型特点, 这话是没有错的。可是倘若说“客家土楼是闽西客家居住体系中的代表”这话就有失偏颇了。因为闽西客家民居建筑并非仅仅限于土楼, 客家土楼虽被广泛的发现分布于闽西南山区, 但是在闽西广袤的土地上还有大量客家人居住于一种叫做“九厅十八井”式的建筑。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筑形式之一, 主要分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地区。九厅十八井, 顾名思义, 就是说一个建筑有多重的天井和厅堂, 他是由中原“中庭型”的厅堂式建筑演化而来, 它本是客家人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基本居住形态, 但由于闽粤赣边客家人聚居地区, 却都有代表各自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 如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赣南土围屋, 吸引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 却少了关于客家祖籍地民居形式代表——“九厅十八井”相关堂屋式建筑的关注和研究。由于土楼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客家和闽南交界地, 文化意味不属于纯客家, 且已有大量研究成果, 故在此文不做讨论。
1 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类型
就建筑本身来说, 可以从建筑的形制、结构、造型三个方面来分析, 在考察中, 我们发现, 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下的建筑, 建筑的形制是最为稳定的。一个显著例子是区分客家土楼和闽南土楼, 材料、构架、装饰上几乎已经很难区分, 但在平面形制上客家土楼一定保留有明显位置的主祠和群居的通廊。建筑形制是建筑最本质的特征, 所以我们考察客家建筑, 必须从建筑形制 (包括平面和空间) 上研究透彻, 通过典型来把握类型, 进而达到从根本、从整体客观的来了解客家建筑文化。
研究闽西客家聚落, 除客家聚落的要素“祠堂”之外, 其余最多的还是客家民居。但是在一个聚落里, 真正达“九个厅十八个井”以上数量的建筑很少, 占绝大多数的可能是一到两进, 两到四落横屋的“中庭型”建筑, 我们暂且都称之为“堂屋式” (堂为核心体的主厅堂部分, 屋为辅弼护屋的横屋等部分) 民居。
我们考察大量闽西客家民居形制, 可得出如下归纳 (图2) :
客家堂屋式民居的原型是位于轴线中心的“中庭型”四合两堂主屋, 这个原型出现最多的在客家祠堂建筑上, 但事实是所有客家建筑都把厅堂作为建筑核心。用作祠堂的时候可以打通隔墙充分留出大空间做祭祀礼仪用, 应用到民居时, 其下堂可作为门厅, 上堂或者说是中堂可以作为祭祀厅堂空间, 作为日常仪式和起居的最重要场所。而中堂的两侧次房, 可以作为主卧室或者祭祀辅助空间, 门厅次间可做次卧室。天井东西两侧的厢房则可作餐厨、或者直接开敞的流动空间。这个“中庭型”四合两堂空间虽小, 却有完善的功能。它作为客家建筑的原型, 广泛分布在闽西客家人聚居的区域。如连城芷溪黄氏宗祠, 长汀三洲瑞霭云庄, 长汀中复老屋下九号 (蔡宅) , 平和九峰胜昌 (曾宅) (图3) 。
闽西客家堂屋式民居在原型上扩展的元素分别是横向加横屋, 纵向加多进深的厅堂, 一般从风水上来说, 纵向还要建筑后包 (或者土胎) 以挡北面煞气, 正面加建前坪倒坐辅以院门 (或者加半月池) 以迎山接水。
闽西客家民居原型有“中庭型”天井作为对称中心, 门厅和祭祀会客的上厅合称“正厅”, 形成一幢封闭式主屋, 即我们归类的“两堂式”。在此基础上扩大房屋规模首先便是在正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屋主要用以居住, 呈南北向长条状, 一般与正屋等齐或前部凸出两间, 平面呈倒凹字形。横屋用廊道和正屋相连, 这个连接的廊道称“巷”、“横坪”或“过水廊”, 巷与巷之间是天井, 横屋各房间门都往天井开, 用天井来实现居住空间的采光和通风。巷一般连接在正屋下堂前卷棚处, 这样以正厅为中轴线, 加上两侧的巷和横屋, 构成了“两堂两横”式的房屋。若还需扩建, 可依照同样之办法继续加建横屋, 相应称“两堂三横”“两堂四横”“两堂五横”等等。
建筑的纵向扩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风水观念主导:在前面加设配以前坪的庭院门以迎山接水, 在后面建筑后包 (或者土胎) 以挡煞气。前坪有别于建筑中的天井或者中庭, 它是一个广场性空间, 尺度一般比较大, 是生产生活的劳动场所, 前坪的另一个特点是它配套的院门, 一般是经过风水学的规划, 不与建筑同向, 而朝向某个特定的方向。有的前坪配以倒坐, 可做牲畜养殖, 农业作业等辅助空间。前坪辅以倒坐, 横屋也要向前推进, 在面朝前坪的横屋, 由于它的交通位置较好, 所以面朝前坪的横屋一般用作会客, 横屋设一厅、一天井, 用一面镂空矮墙与前坪分隔。清流赖坊彩映庚、连城芷溪衍禧堂 (图5) 就是前坪空间形制的代表。建筑的后包, 从土胎演化而来。一般风水学上认为, 建筑应背山面水, 建筑上若有“靠山”, 则保留这土胎为建筑挡煞 (如三洲风火屋) ;若没有“靠山”则可用建筑上的后包来保护前面的建筑, 抵住煞气。后包一般做与面宽等宽, 甚至更长, 高度也要比前堂更高, 像一面挡墙, 以达到保护、包庇的作用, 后包与正屋不用廊道相连, 中间隔狭长天井。后包一般作仓储, 起卧之用, 有作为学堂之用, 如芷溪怀清堂 (图6) 。
清代客家风水师林牧《阳宅会心集》中有提到:屋式以前后两进, 两边以辅弼护屋者为第一。后进作三间一厅两室, 或作五间一厅四房, 以作主屋。中间作四字天井。两边作对面两廊, 前进亦作一厅两房。后厅要比前厅深数尺而窄数尺。前厅作内大门, 门外作围墙, 再开以正向或旁向之外大门, 以迎山接水。正屋两旁, 又要作辅弼屋两直, 一向左, 一向右, 如人手相抱壮以为护卫。辅弼屋内两边, 俱要作长长天井。两边天井之水俱要归前进外围内之天井, 以合中天井出来之水, 再择方向而放出。其正屋地基, 后进要比前进高五六寸, 屋栋要比前进高五六尺。两边护屋要作两节, 如人手之有上下两节之意。上半节地基与后进地基一样高, 下半节地基与前进地基一样高。两边天井要如日字, 上截与内天井一样深, 下截比上截要深三寸。两边屋栋, 上半截与前进一样高, 下半截比上半截低六七寸。两边护屋, 墙角要比正屋退出三尺五寸, 如人两手从肩上生出之状。……此为最上格。其次则莫如三间两廊者为最, 中厅为身, 两旁为肩, 两廊为拱手, 天井为口, 看墙为交手, 此格亦有吉无凶 (图7) 。
从中我们得知, 客家住宅的最基本原型应是“前后两进”的“中庭型”主屋, 即两堂式。其次是“三间两廊”的三堂式, 此为纵向发展的屋式。若屋要横向发展扩大, 则不再加堂屋, 而是加横屋——“辅弼护屋”一列一列的对称铺设。总的来说, 护屋无论如何扩展, 均保持以中庭为核心的纵横两条轴线对称分布。
2 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特点
2.1“中庭型”的主屋——祭祀空间
东南系建筑可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直接从中原早期建筑中演化出来的, 与北方“四合院”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在南方称为“中庭型”, 他的主要特点是厅堂用房四面围绕构成一个中心庭院, 平面上呈九宫式样的格局, 更为重要的是, 建筑是以中庭为核心形成十字中心对称的空间结构;还有一种是“天井型”, 主要是三面住房围绕一面墙, 天井亦不再作为建筑的中心, 而只起到采光通风的效果。[1]我们对比大量闽西民居建筑, 可发现, 从最简单的两堂四合建筑 (中复老屋下九号) 到复杂的三堂四横建筑 (连城芷溪怡庆堂) 均是以中庭为绝对的核心, 形成中心对称格局。虽然平面不是九宫式样的格局, 但是除厅堂之外的建筑空间, 包括横屋、倒坐、后包, 都以主厅堂为绝对的中心对称, 而主厅堂在客家建筑里绝对不是单一出现的, 就如前文所述, 民居的原型主屋必定有上堂和下堂两个厅堂围合天井而形成, 所以建筑中心应该在厅堂所在的轴线或主天井。这个主天井具有“中庭”的意味, 所以这个意义上的闽西客家民居是“中庭型”建筑, 包括一些客家土楼 (承启楼) 、或者是围龙屋 (长汀县涂坊乡“为南堂”) (图8) 。
2.2 卷棚和巷——交通空间
闽西客家民居原型是我们所认为的“中庭型”建筑, 但是它和四合院式建筑的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它在主堂前有横向的交通空间预留, 就是我们在客家民居里经常看见的卷棚空间。宁化客家人把厅堂的正面叫店椹, 中间一对柱子叫平归柱, 两边靠墙壁的地方各竖一根柱子叫边柱, 底下的叫地脚, 中间靠边的横木叫左小井, 右边的横木叫右小井, 在左小井与右小井中间的横木叫大井, 顶上的横木条叫做扣角。这个预留的交通空间, 是建筑横向扩展时和巷连接的通道。它具有唯一性:卷棚空间只出现在厅堂前、天井后, 而且是整个堂屋式建筑中最重要的交通空间。
由于卷棚空间的重要性, 一般做法有:1、在平面上加大卷棚空间尺度, 2、在立面上增加其空间的装饰。这两个做法一般同时实现, 就能加强卷棚空间的独立性, 增加其功能性。如三洲梨背巷25号民居——礼门贻矩纵剖面 (图9) , 可以看出每个厅堂前面的卷棚用了两个举步空间, 并用卷棚的装饰达成这一过道空间的独立, 它虽然附属于主厅, 却又与主厅分离, 成为整个建筑交通空间的主要承担者。
由于追求卷棚空间的独立开敞, 使其在结构上也产生了两种处理手法:1、室内复水椽 (双层屋面) 2、厅前减柱。
由于有些卷棚空间占不止两个举架的进深, 或者厅堂本身举架进深不够, 影响整个堂屋的梁架关系, 使得厅堂重心偏前, 不利于厅堂完型空间的形成 (图10) , 于是设计另外一层屋面, 在主梁下面另设檩, 把旁边的檩当做主梁, 形成了室内复水椽, 如芷溪衍禧堂 (图11) 。厅前减柱在客家聚落里也比较常见, 一般是把卷棚与天井接触面上的两根落柱减去, 形成不落地的垂花装饰, 使得空间更加开敞明亮, 如三洲礼门贻矩。这也是“九厅十八井”式民居是“中庭型”建筑的佐证, 建筑的精神重心不在厅堂正堂, 而在前面作为虚空间的天井。
2.3 辅弼护屋:横屋——居住空间, 晒坪、倒坐——生产空间, 后包——储藏空间
堂屋式民居除了“中庭型”两堂主屋 (或者三堂、四堂) 作为建筑中的核心要素之外, 其次就是用于生产、生活的辅弼护屋了。
辅弼护屋中用连廊连接于主屋的是横屋, 为纵向组合的连排式长条形房屋, 从正面看呈对称形, 侧面则为前低后高不对称状。横屋一般以三间房或五间房为一单元, 形成一厅二房或一厅无房的居住单元。其厅可成为花厅、书斋厅等次厅, 也一般对应于横向轴线。横屋横向扩展可成为四横或者六横, 但是倒坐和后包一般只有一围。
晒坪的倒坐和后包也是用于生产生活的地方, 由于风水上的影响, 有的是围墙和土胎, 有的演化成围屋、围楼, 如长汀涂坊围龙屋, 主体建筑是三堂四横建筑, 前后分别是前坪、风水池和土胎, 最外面还有两段围龙屋。中复超坊红一军机关驻地、战地医院旧址 (图12) , 也是堂屋式民居的变化体:除三堂两横的建筑主体外, 用来扩展的辅弼护屋就变成两个半圆弧状的围龙屋了。此形式跟粤北梅州成熟的围龙屋形制相当接近, 应该是堂屋式建筑的一种变体, 不是闽西客家建筑形式的主体, 是闽西客家建筑与粤东客家建筑的过度类型。
当为强调防御功能时, 在最外圈的辅弼护屋纵向升高, 于是出现另外一种堂屋式变体——五凤楼。典型如永定高陂大夫第 (图12) , 从平面上看, 与我们之前分析的堂屋式建筑没有什么区别, 是典型的三堂两横建筑。中轴线上布置下堂、中堂和后堂, 中轴线两侧有对称的左右横屋, 面向三堂, 建筑之前, 有前坪和半月形风水池, 其后有半圆形斜坡地土胎。但在立面看来, 由于后堂的和两个横屋的有序升高, 建筑为防御而设的封闭性外墙, 使得他被人们称为另外一种特殊的客家建筑——土楼。
3 闽西客家民居的地域文化特色
3.1 崇宗敬祖的文化传承
“宗法礼制观念, 家族观念, 民俗观念是决定聚落形态和建筑形制的三大要素。以宗法礼制观念为骨架, 以家族观念为内容, 以民俗观念为特色的文化正是客家建筑文化特征。”[2]正是宗法礼制这个骨架, 撑起客家民居以“中庭型”祭祀空间为中心统领全局的建筑形制。村族的祭祀主要有三类:族祭、社祭、醮祭。族祭是宗族的祭祀, 祭祀的对象是血缘之神——祖先。祖先之祭有三:一祠堂、一寝室、一墓域。在客家聚落中, 不仅要有同姓祠堂, 更重要的是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祭拜祖宗的地方, 作为“在寝室祭祀祖先”, 这使得客家民居必有堂, 有堂才能举行祭祀仪式。厅堂为核心的堂屋式建筑, 正体现了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传承。
3.2 大家族管理式的“主次有别”
客家人把象征家族的祖堂放在核心位置, 把辅弼护屋等生活生产空间放在祖堂四周;即使同样是厅堂分布也有讲究:纵轴线上的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 中厅接官议政, 偏厅会客接友, 侧厅藏书上课等。堂屋式建筑布局规整, 主次分明、条理井然、和谐统一, 表达了客家人主次尊卑的“秩序观念和道德观念”, 同时也体现客家人“大公小私”的生活方式, 表现出纯正而独特的中原遗风和强烈的等级礼制观念。
3.3 精神寄托的门楼和楼名
客家民居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其门楼的无与伦比的精美和特别。
而在传统意义上, 客家门楼是客家人等级和地位的象征, 是客家建筑中最重视突出的表现部位。客家传统素有“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3]。客家人往往是聚族而居, 礼法观念让各个部分建筑处于一个宏观的整体之中, 使门楼往往成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出口, 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大统一。从客家总祠到分祠、从豪门府第到平民百姓, 其门楼的用料、规模、结构、细部装饰等等都可以反应出建筑等级的差别。门楼不仅标志着所处的建筑, 也从某一方面代表了建筑主人——客家人的精神追求, 体现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价值。
在客家民居中, 几乎每宅都要取一个宅名 (展示于主厅堂匾额) , 而每一个门楼都有四字楼名。客家人借用吉祥的文字组合, 期待美好生活的到来, 同时也表达主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如三洲戴宅——聊可自娱、绪瓒谈经、黎照垂青、礁国名家等。同时, 客家门楼上雕饰的主题也大多有吉祥寓意和教育意义的, 客家门楼对客家人如何恪守封建伦理与家族规范持续不断地起着灌输、训诫、警策的作用, 从而形成客家民居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
结语
我们看到, 闽西客家民居是以“中庭式”堂屋式建筑为主, 这种建筑发展方向的还是深受客家的文化精神力量的束缚, 不论客家文化与赣文化、闽文化、粤文化怎么交融, 客家人均保持着祠堂为中心、聚族而居的生活特性。由于本人精力有限, 本文只粗略研究了闽西厅堂式建筑。然而, 在赣南、粤东还有大量厅堂式民居建筑的遗存, 希望在下一步的研究中, 可以就闽、赣、粤三省厅堂式建筑进行一个对比分析, 进一步发掘其建筑的地域文化特点, 使客家建筑文化的研究更广更深刻。
参考文献
[1]戴志坚.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黄汉民.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M].北京:三联书店, 2009.
[4]张斌, 杨北帆.客家民居记录·从边缘到中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5]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89.
[6]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吴庆洲.中国客家建筑文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
[8]林仁芳.客家研究:闽西近代客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
[9]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1994.
[10]王玫.芷溪村传统聚落形态研[D].厦门:华侨大学, 2009.
[11]杨帆.客家民居建筑的美学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10) .
客家习俗与征地拆迁 篇9
关键词:社会文化,客家习俗,征地拆迁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 文化与社会的结构独立于行动者并引导着其行动, 然而他们也创造着选择, 创造着可能性, 并为富有创造性的行动与新颖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提供方法[1]。征地拆迁行为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影响。广东省惠州市是客家人聚集的地区, 在其全部常住人口中, 2/3左右是客家人, 乡村地区更全部都是客家人。最近几年, 在这样一个经济较为发达但客家文化浓厚的地区, 发生了大量的征地拆迁行为。这些征地拆迁行为, 由于其在特定的客家文化场域中, 因而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本文以客家人作为调查对象, 研究和探讨客家文化与征地拆迁之关联, 旨在为征地拆迁问题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进而不断丰富征地拆迁问题研究。
一、征地拆迁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
征地拆迁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古今中外所有类型的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征地拆迁, 只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 其具体的表现和特征有所不同。中国的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包括征用土地、拆迁房屋和其他构筑物以及相关安置的工作, 是征地、拆迁与安置的简称。所谓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是指国家因公共交通道路建设需要, 经依法批准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后, 对原有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强制拆迁并给予补偿、安置的行为[2]。又称为“征收、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
征地拆迁与城市房屋拆迁相比较, 无论是土地的性质、土地性质的改变、拆迁的法律依据、主管部门和当事人的关系均不同, 具有以下比较特征。首先, 从拆迁的法律依据来看, 征地拆迁是集体土地征用中的房屋拆迁, 适用的是《土地管理法》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规定。它所含的补偿不仅只有房屋拆迁的补偿, 还有其他地上附着物以及青苗的补偿。《土地管理法》第47条和《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8条为此作了相应规定。而城市房屋拆迁是国有土地地上建筑物的拆迁, 是指因城市建设项目的需要, 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拆迁单位 (拆迁人) 与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 (被拆迁人) 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按照协议实施房屋拆迁的行为, 适用的是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3]。其次, 从拆迁的主管部门来看, 征地拆迁是一种以行政性质为主导的拆迁行为, 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 其当事人的关系以行政关系为主, 以民事关系为辅;而城市房屋拆迁更多的是一种民事行为, 是由城市房屋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 其当事人的关系则是以民事关系为主, 行政关系为辅。最后, 从拆迁的土地性质来看, 征地拆迁所征用的土地性质属于集体土地, 要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相关协议, 是将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而城市房屋拆迁所征用的土地性质属于国有土地, 只与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签订相关协议, 而不改变土地性质, 原来是国有土地, 征用后仍然为国有土地。并且城市房屋拆迁的被拆迁人只是改变了居住地, 而对其生产资料并末剥夺。而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则是对农民生产资料的剥夺, 失地的农民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征地拆迁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事业的公益性。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实施的行为, 是一项公益性、服务性的事业。这就决定了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的公益性特征。二是主体的行政性。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 是政府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实施的行为, 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的权限而实施的行为, 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 具有主体的行政性。三是行为的强制性。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以公权力为背景来实施和推进的, 这是因为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事业的公益性和主体的行政性所决定的, 这也就决定了征地拆迁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四是利益的多元性。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政府、业主和住房三方利益的博弈, 作为政府为了保证公共利益, 它有追求绩效的利益诉求, 行使着公权力;作为业主为了提高效益, 它有降低成本的利益诉求, 行使着投资权;作为住房为了今后生存, 它有补偿最佳的利益诉求, 行使着签字权。还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的利益诉求。所有这些利益诉求与各种权力相互纠结在一起, 使得征地拆迁成为“天下第一难事”。五是覆盖的广泛性。交通道路建设周期长、跨度大、涉及面广, 既有企事业单位, 又有农村和军队;既有改革开放好的地区, 也有贫穷落后的地区;既有村风民俗朴实的村落, 也有村风民俗粗暴的乡村;既有平坦肥沃的农田, 也有荒无人烟的山岗, 还有果林、渔场、宗祠等等。这种覆盖的广泛性, 使得征地补偿安置情况复杂、案例多样、个案鲜明, 必须广泛调查研究工作, 慎审对待和处理好每个情况、每个案例、每个个案, 确保征地拆迁平稳顺利进行。
二、客家风俗的表现形式及其核心内容
风俗则是某一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各种风尚、习俗的总和。它们是相延久积而形成的喜好、习惯和禁忌等,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 是过去事物的积淀, 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4]。而客家作为一支独特的民系, 其风俗也更成为客家人区别于其他人群的独特特征, 这种独特的风俗塑造着客家人独特的精神心理, 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其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客家人的风水观念。
客家人的风水观念与客家围屋是紧密相连的。围屋是粤东客家地区的标志性居住建筑, 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干兰式”建筑及云南的“一颗印”并列成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而围屋所蕴涵的最重要的文化含义就是风水观念。客家人认为, 屋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 为此, 他们为了寻找到一块风水宝地不遗余力。同时, 由于客家人大都住在山区, 所以动土盖屋对山形山势非常重视, 客家围屋大多依山而建, 其理想的空间模式是“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雀, 后玄武”。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 “大风水”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所以人们要在室内的“小风水”上做相应的补充。首先, 他们要求围屋的中轴线, 一定要与地灵之脉气相一致, 从而使围屋在内在精神上与屋外的“大自然”、“大风水”相贯通。其次, 围屋的前面大多要配置一个半月形的水塘, 一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二来调节局部气温, 发生火灾的时候还可以方便救火, 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是风水的含义。再次, 围屋的“化胎”, 寓意宗族生育聚气、化育万物。最后, 围屋前面的禾坪, 是族人进行各种活动娱乐的场所, 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们晾晒谷物的地方。除了这样的实用功能, 禾坪在风水上的重要含义就是聚集人气。
2.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观念。
崇拜祖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客家人的祖先崇拜主要体现他们的祠堂上。每个客家宗族都建有祠堂。这些祠堂最大的特点是“家祠合一”。祠堂是客家人宗族的中心与象征, 地位非常重要, 它在宗族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不可替代的, 客家建筑中最为高大、最为宽敞、采光最好、最肃静的地方就是客家祠堂。祠堂作为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 也被称为“祖屋”或“祖堂”, 许多家族为了建造祠堂都不遗余力。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崇林世居这个祠堂, 它是由叶文昭在清嘉庆三年 (1798年) 创建的, 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风雨有些已经剥落, 但是从尚存的图案中仍然可以依稀看到当年的辉煌。祠堂内还有众多的工艺品, 比如款式各异的石础、门墩, 简练古朴的木雕几何纹饰槛窗, 构图明快的砖雕窗, 喜鹊卷草形的斗拱, 各式山水壁画及图式等, 无不向人们展示着祠堂的辉煌以及人们对祠堂的重视。
3. 客家人的自然崇拜观念。
客家人迁移广东地区始于唐代, 唐代之前, 广东地区人烟稀少, 处处荒凉, 一直到宋代仍是大山长谷, 荒翳险阻。这样一种自然环境对于客家先民来说, 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他们远离中原战火, 却面临着新的生存劣境。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 除了需要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外, 人们还需要寻求心灵或精神上的慰藉, 于是便唯有托附神灵, 寄望神灵的庇佑, 祈求众神普渡一切困厄、危难。因此, 土地、树木、石头等都成为客家人崇拜的对象, 他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即使到现今, 行走在客家地区的大街小巷, 仍然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伯公庙、神树、神石, 就连很少有人走的桥洞下面也会天天燃着香, 偶尔也会看到路过的人进行叩拜。
4. 客家人的恋土重迁情结。
客家先民原生活在中原地区, 然而由于中原战乱, 他们迫不得已辗转几千余里来到这“人烟稀少, 林菁茂密, 野象横行, 鳄鱼肆虐, 瘴气熏人”的粤东之地。这里没有北方那样广袤可耕的良田熟地和灌溉系统, 居住在这里的原住居民古越族及其后裔畲瑶等少数民族还过着洞居和“刀耕火耘”的原始生活。因此, 客家先民来到这里以后, 一切必须从头做起, 他们只能依靠祖辈所赖以维系生存的基本手段, 向荒山要土地, 要衣食住行!于是, 一代一代客家人披荆斩棘, 历尽艰苦, 开垦出一块块土地, 建起一座座家园。以农耕为基本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汉族传统, 历尽艰苦的开垦过程, 以及“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现实环境, 使客家人极为爱惜土地, 他们把土地看做神, 亲切的称之为“伯公”, 把土地神列入叔伯的辈分, 使之与祖宗以兄弟相称, 以表达他们对这一方土地的深深热爱。虽然到了粤东以后, 他们中的部分人又为了谋生而远涉重洋。但是他们骨子里仍然保持了中原汉族恋土重迁的情结, 不是迫不得已, 绝不愿意背井离乡。
三、客家风俗在征地拆迁中作用与影响
客家风俗作为整个区域人们生存背景的社会文化风俗, 对生活在这其中的人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审美观、善恶观等, 使生活在这其中的人们在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有着独特的观念。在征地拆迁过程中, 这种独特的客家风俗文化无时无刻不存在着, 作为一种生活的底色而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感情。
1. 客家人的风水观念影响着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某高速公路建设时其道路建设正好直冲某村的一户人家的房屋, 屋主人认为这是大不吉, 所以天天去施工现场阻工, 使施工方根本无法进行正常施工。这样的阻工也并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因为, 在传统的风水学里有一个原则是“喜回旋而忌直冲”。也就是说房屋的大门不能正对着大路。如果那样则大路越长, 车辆越多, 房子的灾祸也就越大。因此, 对居住在房屋里面的人是相当不吉利的。这对笃信风水观念的客家地区而言, 人们忌讳这种直冲的道路对住宅的影响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还有“风水塘”问题, 某镇一户人家的水塘需要被征用, 由于客家人笃信风水, 水塘主人坚决不同意。他认为, 高速公路的施工严重冲撞了自己的风水, 给自己的财运带来非常大的破坏。所以坚决不同意施工方在此施工, 由此致使施工方无法施工, 大量的工作人员窝工、机械设备停用, 项目建筑公司每天都要损耗几十万元。高速公路指挥部、县镇领导多次与其进行协商都无法取得一致的结果。
2.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观念影响着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在很多客家人看来, 征地拆迁他们的宗祠, 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例如, 某高速公路的建设就因很多地段的征地拆迁涉及坟墓和宗祠的搬迁, 而频频遭遇阻工, 致使施工方无法施工、大量的工作人员窝工、机械设备停用的情况。虽然某地方政府颁布了政令, 规定了对坟墓的搬迁补偿, 但是这些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政府在项目建设的规划中虽然考虑到了当地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和祖先崇拜观念, 但是单单的金钱补偿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而应该更多地从文化、情感和心理方面考虑人们的需要。这样的状况并不是个案, 而是普遍存在于每一项的征地拆迁项目过程中。这不仅给公路沿线的居民造成了很多不便, 也使施工方和项目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也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某地道路建设恰好需要搬迁一座宗祠。虽然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下, 其家族同意搬迁, 但是却提出一定要先选好新建宗祠的地址, 在未选好地址之前不能动工。然而, 在客家文化中, 祠堂选址非常讲究, 要找到一块合适的风水宝地是多么艰难, 为此需要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和人力。这也就大大地影响了工期, 给道路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
3. 客家人的自然崇拜观念影响着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土地作为客家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这“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丘陵地区, 土地就是生命的保障, 就是神。所以客家人非常崇拜土地, 把他亲切的称为“伯公”。客家人不仅崇拜土地, 还往往崇拜一些独特的树木和石头, 把这些树木和石头称为“神树”、“神石”。而一项高速公路建设动辄征地拆迁几千亩, 不可避免的需要拆迁人们看做是神灵的“伯公庙”或者“神树”、“神石”。某地修建高速公路正好要拆除一处“伯公”小庙。而当地的客家人对“伯公”有着很深的感情, 日日上茶供香, 稼穑、动土、出行或者有什么困难矛盾, 都要到伯公面前祷告, 请求伯公帮忙保佑。特别是设在水口的伯公庙, 意义就更加重要。因而, 村民对此拆除严重不满, 这样也就导致工程无法施工, 工期延误, 这也是当地该高速公路工期推迟了两年才建成通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 这也是其他的征地拆迁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议题。
4. 客家人的恋土重迁情结影响着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客家民系是由于迁移而在中华民族内部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民系。无论怎样漂泊, 他们骨子里仍然保持了中原汉族恋土重迁的情结, 不是迫不得已, 绝不愿意背井离乡。即使因为生存压力而远离故土的人们, 也时刻眷恋着生养自己的这方热土, 一有机会就会回来看看。而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有时则会征用整个村庄的土地, 村民们需要全体搬迁。这就导致客家人的恋土重迁情结与征地拆迁的矛盾, 成为所有的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如某地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整个项目估算总投资约为48.2亿元, 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而这条高速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征用一个村的地, 整个村庄要全部进行搬迁。然而这个村庄的村民都不愿意, 为此全村人联名上书, 到当地政府去上访, 希望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能够体恤他们的感情和心意。致使施工队无法进村施工, 工程无法进展。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这也是造成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困难的一个较大的因素。虽然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 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衡量出它的价值, 并用相应的金钱去补偿, 但是有些时候, 金钱并不能弥补所有, 尤其是人们的心理感情。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M].邱泽奇, 张茂元,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7.
[2]邓焕彬, 朱建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1.
[3]徐海波.征地拆迁问题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