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楼建筑的魅力(共6篇)
客家土楼建筑的魅力 篇1
我是个很怀旧的人,总是喜欢回味曾经去过的地方,尤其是对特色区域和特别建筑零距离感触的记忆,经过了大脑的储存、复制与粘贴,甚至比第一时间的印象和描述还要真切,还更亲切。我意识到这种现象乃规划师的职业使然。
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就是我曾经零距离感触过的众多特别建筑之一,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客家土楼所彰显出的三位一体功能:既有旅游的看点,也有建筑的特点,更有文化的亮点。
那是个梅雨天,我们乘车从厦门前往永定,虽然淅淅沥沥的雨水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雾霭,但放眼眺望,或近或远处不断有风格相似、形式各异的特色建筑跃入眼帘,令我神往;而当我们真的走进以振成楼为代表的一座座神秘而历经沧桑的客家土楼时,仿佛站在了闽西文化的艺术橱窗里,让我陶醉。
感触一:作为一个有看点的旅游景区,客家土楼被视为闽西文化旅游目的地。
出行或旅游的经验告诉我,一般而言,一个地方必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之物或特色之地,值得买的是“土特产”,值得看的是“旅游目的地”,而特色之地又必有特色之物,特色之物所在地必是特色之地,特色之物是客体,特色之地就是载体。在闽西,这个客体便是客家土楼,这个载体则是客家土楼所在的区域。
其实,客家土楼并非特指某一处或某几处的土楼,而是分布在客家居住区域众多的别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群的统称。相比之下,在闽西龙岩地区,特别是在永定的土楼尤其具有代表性。据说,仅永定县就有圆楼360多座,方楼4000余座,简直是一个没有大门的土楼博物馆。诸如“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之王”承启楼、“布达拉宫式”奎聚楼、“府第式”福裕楼、“最大方楼”遗经楼、“古朴方楼”光裕楼、“秀丽商庄”振福楼、“防震巨堡”环极楼,还有“袖珍土楼”如升楼等等,圆楼的宏大,方楼的罗列,多姿多彩,不胜枚举。
那天,我们在闽西观光看楼往返行车近十个小时,沿途的客家土楼令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客家土楼或散布于青翠山林之中,或群居在田园绿水之野,犹如繁星点缀在大自然的天空里,仿佛星座游离在浩瀚的宇宙中。在我的专业视角里,建筑是一种艺术,建筑群则是一种文化;而在像我一样的游客心中,无论来自何方,只要走进闽西绵延的群山,客家土楼就必定会跃入眼帘,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刺激你的感官,震撼你的心灵。
我深信,凡去闽西旅游者十之八九是冲着客家土楼去的,不是么?我们日行千里不也是为了一睹闽西客家土楼的风采吗?
感触二:作为一个有特点的建筑群体,客家土楼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永定客家土楼是举世无双、神奇无比的民居建筑奇葩,在中华传统古民居建筑中以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独树一帜。
应该说,去土楼参观的人们,很少有错过洪坑村“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因为,这里是浓缩了永定客家土楼的博物馆,除了最负盛名的振成楼外,还聚集了数十座特征各异的土楼。
我们走进景区,沿溪而上,只能是有选择性、有目的地参观,但见各式土楼总与绿水青山、农田翠竹和水车拱桥相应成趣而伫立,尤觉错落有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哪座土楼也都没空闲着,至今不仅是供游人观赏,而且仍是客家人聚居之所。因此,客家土楼所保留的中原遗风、所承载的乡土气息灵性犹存,民俗、民情、民风依旧纷呈。
此次不远千里去观赏客家土楼,理当视之为建筑标本,需要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研读一番,收获不小,不仅验证了曾经在课本里学过的理性知识,而且加深了与之相关的感性认识,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录:
从土楼的生存环境看,这里清澈的溪流,逶迤的青山,古老的村道,厚实的土墙,各异的外形,着实勾勒出了一幅超越了传统与自然的特色画卷,颇有些“深山藏古刹”的韵味。
而从土楼的内外结构看,走进“土楼王子”振成楼才算是真正走近了客家土楼的建筑奇观。这座建于民国初年的土楼,占地约5000平方米,为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环楼,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外环楼按“八卦图”中的“天地人三才”布局,为土木结构,每卦之间以拱门相通,以青砖隔成防火墙,还设有卦门,既可防火,避免一卦失火,殃及全楼;又可防盗,一旦有贼,关门打狗。内环楼是砖木结构,内有石雕柱脚,木刻门面,琉璃瓦窗,走廊栏杆还是铸铁梅兰菊竹图案。中心大厅则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廊柱还有些古希腊的建筑特色。土楼内外两环建筑形制不同,风格迥异,实属中西合璧之物。而土楼浑圆的外形与天空呼应,黄色的土墙与大地对接,真正是与自然相融,天人合一的极品!
曾有行家归纳,客家土楼兼有三个建筑形式特点,其一是中轴鲜明,厅堂、主楼、大门均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左右两侧,对称严谨;其二是厅堂显赫,以厅堂为中心,规划院落,划分组合;其三是廊道贯通,全楼虽分单元若干,却由廊道连成一体,开闭自如。在我看来,这正说明朴素的规划理念早已在古人的建筑思维与行为中根深蒂固了。
也有行家研究,客家土楼具有现代建筑属性,其巧夺天工的外土内木结构;未经加工的黄土、碎石和竹条箍筋“混凝土”夯筑成墙;大块的卵石筑基,具有了防洪作用;就地取材,确保了节约用材;圆筒状墙体,下厚上薄,向内倾斜,传递了各类荷载,增强了预应力,因而使客家土楼成为具有防火、防洪、防震和环保的节能型建筑,在百年来的天灾人祸中,这些功效都得到了完美的检验。
感触三:作为一个有亮点的文化橱窗,客家土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记得是哪位哲人对客家土楼如此评价:“圆土楼是个句号,却引来了无数的感叹号和问号!”的确如此,客家土楼的“含金量”已远远超出了它建筑艺术和奇特功能的本身,而产生和发挥了巨大的建筑文化功效。
据说,早在1995年,振成楼建筑模型就曾同北京天坛模型一道被送往美国参加国际建筑模型展览;而改革开放后客家土楼的建筑模式也已经被成功地移植到南美洲,在秘鲁生根、开花、结果;更值得一提的是,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的形式和格局竟然吸引了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卫星的“眼球”,被误判为导弹发射井群,真是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呢!不过,客家土楼也由此蜚声海内外。
理所当然,2008年客家土楼被评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遗产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其文化性也不仅仅表现在建筑的形式风格深深地烙上了中华文化印记,而且只要你细心观赏品味,每一座客家土楼都蕴藏着文化的奇宝,都是艺术的橱窗。
在振成楼大厅的石柱上,一对楹联彰显了客家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振纲立纪,成德达材”,更有楼主林逊之的自撰联:“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需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如此楹联,无论在哪座客家土楼里,均比比皆是,它激励你心存高远,立志报国,不敢懈怠,其中华儿女崛起之心,振兴之志昭然在目。不仅留给了华人,也献给了世人!
回眸此行,与千千万万的游客一样,我也到此一游了。但也许与众多游客感触不同,客家土楼着实让一个规划师也大饱眼福。虽然相比博大精深、浩瀚无垠的中华建筑,客家土楼不过是特色之一种,沧海之一粟,但它却是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文化的一个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种承载体。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无与伦比的,带给我的观感和震撼,也是无法言语的。
富有特色的闽西客家土楼 篇2
到后来,才知道这是福建土楼。
土楼被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誉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烈则称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对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前期考察的美国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认为土楼“是我所见到的最漂亮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评价土楼“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
在龙岩永定,绝大多数居民是南宋、元、明,特别是元末明初从“客家祖地”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一带辗转迁徙,到永定定居的客家人。早期到达永定的客家先民,饱尝饥荒战乱、流离失所之苦,来到这片蛮荒之地,平原已被当地居民和先期的移民占据,只能到山区栖身。为了生存和发展,一方面披荆斩棘、开荒垦殖,一方面修筑遮阳避雨的栖身之所。他们把居家土楼选择在山地丘陵等山间谷地或呈串珠状分布于溪河两岸而筑,这样一可以接近水源,二可以就地取材。土楼朝向大都是坐北朝南,在建筑上背阴向阳,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北面背阳,且冬季尽刮来自北国寒冷的偏北风,气温往往较低;而南面朝阳,阳光充足。因此,建筑坐北朝南,一方面有利于通风,另一方面能产生冬暖夏凉等保温防潮的效果,还能起到不易繁殖细菌而使人少得疾病的良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当时的条件下,家族聚居是防御自然界和人为的各种侵害的一致要求和必然结果。他们就地取材,运用中原古代的版筑技术,仿照军事用途的土城土堡,“堡(寨)宅合一”演进为融堡寨之坚固、防衛等优点的多层居宅。
永定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开门见山,丘陵广布,故日照时间相对较短,而土楼大都是封闭的,且不设阳合。一楼、二楼一般都不开窗,这就有利于防盗贼入侵。因为土楼内外不设阳台,所以采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由于土楼坐北朝南,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到了中午,太阳便可照到天井,使得楼内光照充足。尤其是圆楼,因为其面积庞大,所以日照面积也就越大,得到的光照就越充足,太阳就可以照到每一个死角。
永定客家土楼的屋顶大都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永定,降水丰沛且空间分布不均。当雨季来临时,其“人”字形屋顶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屋顶的外坡要比内坡长,这有利于防止雨水下渗到土墙而引起的坍塌。
圆形土楼是客家人居住的典型民居。土楼一般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约10多米,高三至四层,共有一二百个房间。底层是厨房和餐房,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居室。二圈两层,均有30—50个房间。中间是祖堂,是婚丧喜庆的公用场所。楼内有水井、浴室、磨坊等设施。
世人对于“客家人如何创造神奇的土楼”、“土楼又如何孕育繁衍一代代土楼人”等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西晋时期起,部分中原汉人为逃避战乱、灾荒先后三次逐渐南迁到现在的闽粤赣交界山区,孕育了一支汉民族中充满活力的民系——客家。永定则成了纯客家县。起先,他们沿用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筑技术,利用当地竹、木、泥、石等原料,从建造简便的木屋土屋发展到泥墙瓦顶的土楼。为聚族而居,又逐步建成系统成熟的大型多层生土建筑。清康熙、乾隆年间,永定广种烟草,被称为“烟魁”的条丝烟大发展,畅销大江南北、南洋各地;又因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仕官辈出,使永定的豪门富翁和部分民众有了大兴土木、建造规模宏伟的土楼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基础,永定客家土楼建筑出现了其他客家地区望尘莫及的鼎盛时期。这些高大土楼因取材方便,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有高度审美价值,而辐射周边客家地区。
永定土楼作为客家土楼中最优秀的作品有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振成楼是客家土楼的精品,位于永定县湖坑乡洪坑村,该楼建于1912年,按八卦图结构建造,内有花园、学堂等。内环还有中心大厅,雕梁画栋,装饰秀丽,古朴典雅,中西合璧。占地约5000平方米,费时5年建成,耗资8万光洋。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问,八卦每卦6间,一梯楼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筑有防火墙,以拱门相通。祖堂为一舞台,立有4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间圈成内圈,二层廊道有精致的铁铸栏杆。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古建筑代表在建筑展览会展出。振成楼设有客房、餐馆、浴室及衛生设备。有趣的是,汽车可直达该楼。被称为土楼王的承启楼位于永定县高头乡,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1.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计400个房间。整个建筑面积为5376.17平方米。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台湾政要吴伯雄先生曾亲题“福建土楼王”。福裕楼,其整个屋脊漆成彩色,雕刻着孔雀、凤凰等瑞兽祥鸟和花草图案,仰望屋脊,像展翅欲飞的凤凰。其楼结构是以三堂为中轴核心,左右有平衡对称的厢房,有三堂二横式,三堂四横式,三堂六横式等。福裕楼的九脊顶坡平缓柔和风格朴实,而气势非凡,屋脊装饰更是考究而精致,两端翘成牛角或凤尾的形状,外墙用白色的石灰粉刷。福裕楼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犹如壮观的府第、宫殿,楼内装饰颇为讲究。
土楼还可以用数字总结出它的特性:
六样功能:聚族而居,教化娱乐,安全防衛,防风抗震,防火防潮,冬暖夏凉。
七大特点:源远流长,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结构奇巧,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
八种形状:圆形、方形、椭圆形、弧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马蹄形。
土楼还有它的几个之“最”:
最小的土楼——南坑翠竹楼直径只有9米,三层36间。
最高的土楼——梅林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占地面积1298.8平方米。共5层,高21.5米,每层28间,共140间。这座楼共用20厘米口径的杉木柱220根,65厘米口径的梁材780根。该楼有四奇:一奇因为它是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二奇是因为它是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没有桩基,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上;三奇是因为楼内有二口水井相距18米,却一口清亮如镜,水质甜美,另一口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被人称为“阴阳井”;四奇是因为和贵楼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
最大的土楼——书洋顺裕楼。建于1937年,外廊直径86米,每层72间,4层计288间,楼中又有80间,共368间。背山面水,有“王中之王”的盛誉。
最完好的土楼——梅林怀远楼。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直径38米,高4层14.5米,共136间。由于保护措施得当,楼内雕梁画栋,佳联成对,读来回味无穷。处于核心位置的“斯是室”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精巧秀气,古朴天然。
最奇特的土楼——田螺坑土楼群。由一座方形土楼、一座椭圆形土楼和三座圆土楼组合而成,布局合理,疏密得体,错落有致,居高俯瞰如绽放的梅花,山脚远眺又似布达拉宫,是土楼民居中最精美的组合群体。
土楼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充实土楼景区的文化内涵,提高土楼景区的文化品位,如今土楼景点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人们在这里不仅能放松心情,陶冶情趣,而且通过旅游了解祖国,了解历史,感受文明。土楼的旅游业,不仅仅是观光,更重要的是寓教于景,寓教于史,寓教于乐,在这古朴自然的风光中,净化游人的灵魂。
福建土楼客家传奇 篇3
土楼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 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福建土楼以分布广、保存完好而著称。分布范围以福建西南地区尤为集中, 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南靖、华安, 龙岩永定等地。总数达30000多座, 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 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福建土楼故又称“客家土楼”。2008年7月6日, 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8月30日, 福建土楼 (永定·南靖) 景区荣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 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 地势险峻, 人烟稀少, 一度野兽出没, 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 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福建土楼依山就势, 布局合理, 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 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 按一定比例将未经烧焙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 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是一种自成体系, 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 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 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 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圆楼均在永定初溪土楼群, 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 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 北方战祸频频, 天灾肆虐, 当地民众大举南迁, 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 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 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 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所用木材须300~500立方米。因土墙下厚上窄, 坚实牢固, “三防” (防风、防水、防震) 性能好, 有的还能防火 (三环土墙便是3道封火墙) , 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 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 皆安然无恙。如建于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镇的“环极楼”, 300年来经历了数次地震, 1918年农历四月初六的大震, 仅在其正门右上方3楼到4楼之间裂一条50公分宽的裂缝, 由于圆楼墙结构下面厚1.2米, 向上延伸时略向内斜, 呈梯形状, 向心力强, 70多年来竟神奇地自然弥合, 现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宽的裂缝。永定“资历”最深的方形土楼“馥馨楼”, 2012年人们为免众人从一大门出入之不便, 另开一小门, 请来石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用钢凿撬挖数日才开通, 这种三合土墙的坚韧由此可见一斑。
福建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 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 楼内均有天井, 可储半年以上粮食, 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 易于防盗和防匪 (旧时客家人常遭匪患, 故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 。由于墙壁较高较厚, 既可防潮保暖, 又可隔热纳凉, 优点甚多。客家人建土楼时, 将烟囱砌入土墙内, 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 十分洁净。土楼的兴建, 也是旧时客家人笃信风水的表现。迷信说法, 认为路有“路煞”, 溪有“溪煞”, 出口处有“凹煞”。建方楼时, 他们以为其某个角会碰上“煞气”, 就在楼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避邪, 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 用以“制煞”。圆楼无角, 据说“煞气”能滑走, 所以为避“煞”, 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总的看来, 建土楼讲求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福建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 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永定客家土楼或以方位命名, 如“东升楼”为坐东朝西, 喻意旭日从东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 如“振福楼”, 乃苏振泰独资兴建;或为纪念先祖定名, 如永定林福成的后代所建“庆福楼”、“福裕楼”、“振成楼”、“庆成楼”, 总不离“福”、“成”两字;或以自然环境定名, 如“望峰楼”因面朝笔架山峰而取名, “环兴楼”则因三面环水, 而本身造型又是环形大圆楼而得名;或为祝愿祈祥定名, 如“松竹楼”和“五十楼”, 分别取“竹苍松茂”和“五风十雨皆呈瑞”之意;或为劝勉后人定名, 如“经训楼”、“承启楼”;或以创业者定名, 如“福侨楼”, 为江氏华侨所建, 意为华侨福宅, “群兴楼”因众人集资兴建, 并寓群居兴旺发达之意;或以褒贬双关定名, “如升楼”, 坐东朝西, 喻如日之升, 其后代又戏称其小如米升。
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 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 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因此, 一部土楼史, 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 就地取材, 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 化平凡为神奇, 又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
20世纪60年代后, 传统的土楼已基本歇建, 如今在闽西和闽南保存有数万座形态各异的土楼, 其中永定县和南靖县的数量最多。永定土楼有23000 (方、园) 多座, 土楼麇集于湖坑、高头、下洋、古竹等乡镇, 绝大多数土楼保留完好并依然住人。与一般民居错杂共存, 使庞然土楼犹如鹤立鸡群, 格外引人注目。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的“承启楼”频繁在影视中亮相, 还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成为中国《民居》邮票组票之一。它以独特的圆楼造型标本, 使“永定土楼”的名声不胫而走, 成了福建客家土楼的代名词。
客家土楼 沧桑情怀 篇4
南靖和永定土楼的分别?
福建最大的土楼群主要集中于南靖及永定两县城,永定土楼较早为人熟悉,商业味道较重;从前南靖的土楼都是找永定的师傅做的,但村民没有永定的人般富有,故规模较小,虽然如此,地势关系南靖却构筑了不少造型独特的土楼,比如有被喻为“四菜一汤”的田螺坑土楼群,也有椭圆形及半月形的形态,最大的方土楼及最小的圆土楼也在其中。
大砂煲 摄影基地
南靖土楼群虽然只距离厦门东面75公里,但由于当地山势险峻,也要迂回上上落落多个山丘才到达,而各土楼之间又有一段距离,因此左脚架右相机的我们,便选择位于土楼群中心点的塔下村落脚。
翌日凌晨五时,我们一早登山拍全景!村民说六时正是日出时分,这条只有半小时路程的山路原来也颇为陡峭,登上只容3至4个人的山顶,可惜上到山顶却起了大雾,只能看见朦朦胧胧的塔下村,说到清晨拍摄的技巧,由于阳光较弱,快门可视乎情况调于30秒至1分钟之间,延长曝光时间尽吸柔和的现场光,但注意不要因迁就快门而加大光圈,否则建筑物的阴影位便无法完全呈现,不过既然身处高位,当然要试试当下流行的“移轴”玩法,将摄影基地变玩具啦!
山顶拍摄位前有一大堆杂草,因此使用广角镜拍全景时,避免焦距太短12mm焦距已经连村庄的下游也能摄入镜了。
【顺昌楼】
塔下村最大的圆土楼,楼高3层,位于村口位置。
【德远堂】
祠堂外插有20多根石龙旗杆,历来只有中举人秀才者有资格插一根石柱。
又关刘德华事?
自从前年3月这个绿茶广告出街,华仔自动变身成土楼代言人,不过“华仔土楼”花萼楼其实位于广东梅州,位置偏远,而且只有一座,要欣赏这群世遗还是走入福建较实际。
30分钟单车搜奇
塔下村客栈一般都有单车租用,50全日,客栈主人张老师提醒:“从村口到裕昌楼约5公里是最适合骑单车的路线,大车少路况平坦,如果是再远到田螺坑由于山路崎岖不平,非专业者不建议前往。”
全景变玩具!
移轴拍摄能透过调节镜头的主光轴控制画面的清晰区域,用于广角风景拍摄,便能制造如玩具模型般极夸张的浅景深效果!
焦距:45mm
光圈:f/2.8
快门:1/16秒
ISO:100
司机说塔下村又称为“闽南周庄”,记者未去过周庄不能比较,但见一条碧绿呈纤体广告中“S”边,沿岸是大大小小的方土楼。
5 mins
刚出村口的一段路是宽阔水泥路,对面是一片茶园。
15mins
路经一个叫翻身楼的方形土楼,墙壁上写著“伟大的共产党”,台湾画家视作新发现,立刻在路边写生。
17mins
驶入另一条刘姓村庄中,看见骑著对头单车的小女孩,证明这条路真的小孩都能骑。
30mins
终点是被称为“东歪西倒”的大型土楼裕昌楼,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土楼。
东歪西倒 人气围墙
很难相信回廊木柱东歪西倒的土楼,竟然比我们住的钢筋水泥更可靠,但事实就是这座的裕昌楼已经“歪而不倒”660年!村民也说:“没想到当年木匠因房主克扣工资而搞出来的恶作剧,今日竟变成了最旺的旅游景点。”现场所见中庭的石地板已满布手信档摊,每十多分钟便有一团中外游客进驻参观,参观者可坐下喝杯铁观音,当然也可向他们买点茶叶回家…….
纵观现场“特产”包罗各式土楼制品饰物,不过摊位良莠不齐,像记者手上质感好“胶”的东西,老板竟然说是灵芝,而且只卖15一株!
平视拍摄,最歪!
这里的拍摄重点放于如何突出土楼歪斜一面,从地下“低抄”造成歪斜效果过于夸张,因此走上二楼平视拍摄便最能反映土楼结构:
【斜柱作框】
利用歪斜的柱子作框,测光点放在对面楼房,可令「相框」成为剪影,更能突出左歪右斜的感觉。
焦距:50mm
光圈:f/5
快门:1/83秒
ISO:160
【利用祠堂顶】
运用水平的祠堂顶瓦片跟木柱比较,拍摄位置必须于一楼祠堂正门方向。
焦距:16mm
光圈:f/11.3
快门:1/41秒
ISO:160
最吊诡的地方,就是地下写明参观者不能上楼,我偷偷走上去,楼上却不断出现游客指示。不过最高一层因清拆了一半,太危险,这次切记跟足指示。
裕昌楼外面有一条大河溪,中间还用石搭了一条小桥,在入口附近用12mm广角镜拍摄正好有土楼作背景。
福建土产除了茶叶,就是咸菜,以可口可乐瓶包装,每1.5L的菜售价¥5。
大大小小的土楼模型由婴儿手掌大小到汉堡包size也有,价钱最贵约¥40,如果买得豪爽,老板更会“搭条葱”一样送你手机绳!
祠堂的左右房间都辟作艺术画廊,老板还邀请我们入内拍摄。
场内最旺!
土楼汉堡包¥2
民风纯朴的土楼村民竟自创汉堡包,此包名为“土鸡蛋汉堡”,以米浆作皮,馅料由汉堡扒变成特产咸菜或萝卜丝两种口味再加上鸡蛋碎而成。必试,因为在其他土楼再也见不到这种创意小吃了。
场内百变土楼
陶制土楼模型¥5起
外形神似,里面连祠堂及井口也清晰呈现。
土楼水晶球¥8
内藏土楼水晶球,反转会有闪闪金片飘扬扮飘雪。
土楼明信片(20张套装)¥10
20张硬卡纸比手机绳及陶制品贵,相片都是福建最出名的土楼,背面还有该土楼历史讲解。
土楼手机绳¥2
有多种款式选择的,方形圆形椭圆形的都有。
达人镜头 实战开始!
3天的旅程,望着一个个独特的土楼建筑,如何才能拍下这些大砂锅最美的一刻?本次我们便找来于Facebook多达5,000名粉丝的摄影师教大家影土楼要诀:
内景 高位拍摄
就以距离塔下东面半小时车程的怀远楼为例,它是南靖少有具“楼中楼”建筑的土楼,中间具气派的祠堂和侧边的市井食堂相映成趣。12mm广角拍摄已可做出环回的土楼构图,不过我们却使用10mm 镜头,目的就是将底部瓦片一并纳入画面中,以瓦片的“回”形构图突出土楼建筑特色,而摄影师为制造天广阔的视野,更将相机固定在脚架上再伸出天井拍摄,俯视角度wide 得连中庭的土楼人家生活一目了然。
这样“吊高嚟影”,不妨多试几次以防水平倾斜,注意必须接驳快门线。
怀远楼中庭
摄影师:“一层层曲线延伸令构图有动感,而且中庭的透视空间广阔,也是了解土楼居民生活模式的地方,如在平凡人家更会见到鸡鸭鹅在乱走。”
焦距:10mm
光圈:f/7
快门:1/83秒
ISO:500
外景 自制层次
河坑土楼群星罗棋布的15个圆、方土楼群,画面上已十分丰富,只拍建筑物却未能表达出当地客家土楼依山傍水而建的特色,以“直倒”拍摄,不但可把观景台的绿草、河流跟土楼群及山丘梯田三个层次都拍下来,而且适当的直幅裁切,能把左右两边多余的杂草及山景裁掉,摄影师补充:“这张相片可将镜头压低贴近前景杂草,层次便更分明!”
土楼细位逐格数:
【厕所洞】
村民起初想建独立厕所,但发觉水渠污水会加速土质流失,便搁置建设,只留下厕所洞,由此窿往下拍摄又是一个特别的视框。
【井】
土楼都有一口或两口井,参观时常见到阿婆打水,可用移轴镜拍摄,不一定全景拍摄才见效果。
【蚊!】
山区的土楼特别多“土蚊”。土蚊好小,面无血色,因此拍摄时要用长镜头及浅景深,及至少1/100秒快门拍摄。
【横梁】
土楼靠的就是这些巨型木柱支撑,由外墙一直伸廷出去,支点则用热砂过的竹钉子固定。这个刚重修的土楼,用10mm广角镜“低抄”,便能把土楼横梁结构呈现。
观景台居高临下,但实际视野不是太阔,凉亭左右都有不少很高的杂草,以「直倒」拍摄避开较佳。
河坑土楼群
摄影师:“影土楼不妨将画面左右或前后的景物纳入画面中, 构图便更有层次,尤其山和水是跟客家人生活分不开的。”
焦距:28mm
光圈:f/7
快门:1/83秒
ISO:400
袖珍 小矮人土楼
来到史上最细粒的土楼翠林楼当中,相片的主题当然是表达它的细小,加入model 在画面中点缀,最能突出只有8米三层楼的小巧玲珑,从画面看连楼顶也矮得不寻常,注意拍摄主题(矮土楼)和用作点缀的人物必须身处同一个距离,要避免把人放得太过边缘,因为使用广角镜的话左右两旁会有变形情况,这样便难以客观表达主体大小。
下图使用了超广角10mm拍摄,因此左右空间感都被刻意夸大。
焦距:10mm
光圈:f/8
快门:1/41秒
ISO:250
人物置于前景虽不能作体积比较之用,但却营造出“井底之蛙”的得意构图。
翠林楼建于明朝,现时已无人居住,成为了曾氏后人的杂物仓。
从3楼的高位拍下,最能展现翠林楼比例及环环相扣的层次感。
光圈
客家老人的微笑
客家老人的皱纹线条非常细密,使用大光圈反而会损失很多细节,无法呈现皮肤的真实质感,像拍这位吸烟阿婆,窗口的光打落在脸上,借助窗边逆光突显皮肤及发线的立体感, 配搭f/5.7小光圈,可令皮肤纹理的光暗位更清晰,否则婆婆手上皮肤的受光位便会忽然皮光肉滑。
透视
门内别有洞天
从门框外拍到土楼内的中心祠堂,是很基本的「单点透视」拍摄,门框四边的斜线都在引导视线转移到较远的祠堂及土楼围城,自制视框能使主题更集中,有种“门内有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在日光下不妨加快快门速度,以捕捉摊贩的表情。
大部分在土楼生活的老人家早已经习惯面对镜头,但这样近距离拍摄也最好先打声招呼!
使用“单点透视”从祠堂反拍土楼大门,制造门中有门构图,一样突出祠堂内外的光差使后景像被剪裁出来般。
半月楼刘婆婆
摄影师:“拍摄土楼老人,发觉他们的皮肤跟城市人不同,是特别的粗糙,脸上的皱纹特别深,这些都见证他们多年梯田间沧桑的生活。”
焦距:48mm
光圈:f/5.7
快门:1/83秒
ISO:1600
裕昌楼大门
焦距:10mm
光圈:f/8
快门:1/41秒
ISO:250
夜景
动镜拍摄UFO
田螺坑土楼群看夜景极似UFO 降临,于是摄影师便使用“动镜拍摄”制造放射性的曝光残像,方法是把相机稳固在脚架后,以慢快门长时间曝光拍摄,曝光期间前半段不动,后半段扭动镜头变焦,想放射效果清晰扭动镜头时不要太急,而且记著曝光初头2至3秒不要立刻转动,否则土楼群主体也会出现失焦情况。
田螺坑土楼群夜景
焦距:28mm
光圈:f/11.3
快门:10秒
ISO:1600
快门
捕捉快乐小孩
每天在下午4时后,放学回家的小孩到处蹦跳,经常都会面对镜头笑著跑,完全不怕陌生。要捕捉他们跑来跑去顽皮相,可以使用连拍功能「Pan 镜」拍摄,注意连拍时对焦点必须跟踪小孩移动,可使主体清晰而背景产生有速度感的横线,注意快门太快相片会失去速度感,1/25秒刚刚好。
田螺坑瑞云楼门外
焦距:20mm
光圈:f/7
快门:1/25秒
ISO:800
小孩对相机通常都会很好奇,最爱骚扰你的镜头。
土楼拍摄备忘
1.携带镜头
“我个人比较喜欢带3款镜头,鱼眼镜(10mm)、Ultra Wide(约12mm-24mm)、Standard Zoom(约24-70mm)。土楼的人普遍都十分好客,不怕上镜,不太需要用长镜偷拍。”
2.土楼天气
“福建当地在冬夏季阳光都十分充足,正午到土楼的话中庭和楼上走廊的光反差很大,需要将曝光补偿降低至Ev-1或-2,或者等到下午4、5点时拍摄,斜阳之下是拍土楼的最佳时间。”
阿V利用光差制造出来的剪影构图,创作出他自称为“瞳中楼”的构图相片,他说要到中午12点正午时分,阳光才会直射在中间建筑物之上。
3.另类逆光拍摄
“在好天的日子,不妨多利用猛烈的阳光去制造特别的效果。例如逆光拍摄,拍摄出来的建筑或物件受光的边缘便会变得更明显、更漂亮,层次更鲜明。”
“全逆光”下的林柿,不但颜色更鲜明,明显边缘光把林柿的立体感呈现出来。
衍生土楼洁癖客栈
塔下村不但交通最方便,这里客栈的配套也十分齐备,甚至可以网上订房!如我们这次所选的“围裙楼客栈”便极受讨论区网民称赞,其“一半土楼一半土墙”的古怪外形极为易认。而老板张老师两父子都是塔下小学老师,有文化果然不同,土楼外形不变,里面的装修却毫不山寨。虽然没独立厕所,不过毋须担心,因为老板为人极爱整洁,有次我不小心穿鞋入房被发现,他立刻走到楼下拿毛巾重新把地板抹干净才准我进房!事实上张老师性格极为和蔼,每日早晚见面:“小弟,过来!”然后就是进房间一起喝铁观音,临别前还为我们准备一顿传统土楼客家菜!
在客栈内,每日大家都可于中庭吃早餐及品茶,有兴趣的话可与张老师一起泡茶。张老师常常说:“可以可以可以。”当然也不会拒绝带著这顶滑稽的清装帽拍摄。
住宿大检验!
【精致房间】
一间单人房面积不到十平米,精致简单但胜在整洁,房内有电视可看CCTV。
【双重拖鞋】
每个房间一人都有两对拖鞋,一对房内用、一对出入走廊用,确保房间清洁。
【暖灯厕所】
厕所位于楼梯底,虽然改不了都是蹲厕,但有无限热水,天花板更有暖灯!
【特大尿壶】
半夜三更人有三急走廊都有这些瓦缸解决,每天有清洗,绝无异味。
【围裙楼客栈】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村口行10分钟)
电话:+86-139-5960 6687/+86-596-777 1118
房价:120起
网址:www.wqlkz.com
每层都有电视“小锅”,楼下更有wifi及电脑可使用。
围裙楼只是花名,真名叫做裕德楼,有200多年历史了。
除了有大红灯笼,走廊的其他路灯都有节能操控,有人行过会自动开关,没人就会熄灯。
因为这堵半月形的围墙远观好像土楼上的一条围裙,因而被戏称“围裙”楼。
从客栈土楼回看中庭,是大家用餐地方。楼下是半月形原花园,据说是客家人的风水有关,几乎每到一个家族祠堂都会见到。
初尝土菜淡淡味
以为土楼人的菜式都是味浓而且讲花款的,不过张老师为我们预备的4款菜,味道尚算清淡,最咸的是作配菜的咸菜,比别处买到的更咸,怪不得之客家人都用来下粥下饭。
芋头包¥15
芋头与木薯粉作为外皮,再配以香菇、冬笋及瘦肉,似粉果,咬落还有啖啖肉汁。
腌鸡炖糯米酒¥100
打开这盅汤,酒香四溢,走地鸡肉也十分滑,不过不嗜酒者稍嫌酒味太强,吃惯炸鸡的我也不是太习惯这种味道。
米浆餜条¥15
貌似年糕,以香米粉及米浆等搅拌蒸熟而成,可伴以蒜蓉醋、辣酱、卤汁等吃。
地瓜粉条¥15
客家人的至爱,制成条状再加入酱油炒熟,爽口惹味。
实用资料
飞机前往: 南靖没有机场,因此必先经厦门再转车前往。
陆路交通: 如果有3至4个人一起前往的话,极力建议包车前往,包车可联络围裙楼客栈张老师(电话:139 59606687),可由机场直接车到村庄,车费¥600,车程约2个半小时。
当地交通:同样各大客栈有7人车包车服务,全天约¥400。
土楼门票: 1. A路线套票:包田螺坑土楼群及裕昌楼(东歪西倒楼),每人¥115
2. B路线套票:包和贵楼、云水瑶古镇及怀远楼,每人¥90
3. 河坑土楼群:每人¥50
4. 翠林楼及半月楼并非旅游点,不用门票。
发展永定客家土楼旅游的对策思考 篇5
福建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 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进一步树立“大旅游”的观念, 支持重点旅游区开展旅游综合体制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永定县以此为契机, 着眼发展大旅游, 拓展大市场, 拓展大产业, 围绕建设“海西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目标, 积极融入海峡两岸大旅游经济圈, 精心打造“福建土楼·客家永定”文化旅游品牌, 向建设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跨越迈进。
一、永定发展客家土楼旅游的有利条件
当前, 永定旅游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 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具备了做大做强的有利条件。
1. 重视程度高。
在组织领导上, 成立了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 具体负责协调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发展定位上, 提出了“要把永定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海西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的目标, 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在资金投入上, 逐年增加旅游发展专项基金, 政府引导力度日益加大;在工作部署上, 把旅游发展确定为全县要强化的“两大支撑”之一, 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工作进行谋划和部署;在工作推动上, 着手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全力加快推进永定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坚定决心, 为做大做强永定旅游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比较优势大。
一是资源优势。永定土楼与华安、南靖土楼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永定土楼数量众多、保存完好, 尤其是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相关旅游资源量多质优, 且还处在观光产品的初级阶段, 开发潜力巨大, 产业前景光明。二是区位优势。永定地处福建的西大门, 与广东交接, 在开发珠三角及港澳旅游市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 随着“双永”高速公路的修建, 龙厦动车的开通, 可进入性的劣势也将不断缩小。三是政策优势。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闽西南土楼”和“客家文化”界定为“海峡旅游”的主要元素。还有中央支持老区、苏区建设的政策支持。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位列全省扩大内需的旅游建设项目之中, 客家土楼品牌是全市强力打造的三大产业发展品牌之一。四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永定客家土楼的历史性机遇。总书记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 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这是福建其他土楼特别是华安、南靖根本无法相比的优势。五是品牌优势。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 多措并举, 积极开展创“优秀旅游县”和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创“5A”级景区动员的“双创”活动。通过“双创”活动, 2011年, 永定县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旅游县, 2011年6月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成功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 正式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永定客家土楼继2008年7月7日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极大地提升了永定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将为永定旅游发展搭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桥梁。
3. 发展机遇多。一是中国人均GDP已超过5 000美元,
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旅游已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 市场空间很广、需求很大;二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旅游作为一项绿色产业, 是国家扶持发展的重点对象, 将成为各种资本投入的热点领域;三是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 正在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永定作为旅游资源大县, 在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上大有文章可做;四是永定作为重点对台工作县和原中央苏区、老区县, 可以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二、永定发展客家土楼旅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永定在发展客家土楼旅游有很多有利条件, 但同时我们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应该清醒地看到要把永定打造成“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1. 发展意识不强。
目前, 全县上下初步形成了发展大旅游、打造旅游强县的共识和氛围。但是, 永定几十年来一直以矿业经济为主, 不少人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对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业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认为搞旅游投入大、见效慢、成本高、效益低, 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业是永定未来战略性支柱产业。一些部门和地方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还比较狭隘, 就旅游论旅游, 视野不够开阔, 致使对土楼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到位, “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
2. 体制机制不顺。
首先是管理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在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和宣传等方面, 存在多头管理、互相扯皮、各行其是、工作难协调、责任难落实的现象, 旅游管理体制仍然“人人都有责, 但人人都未能尽责”。个别部门片面强调部门自身利益, 全社会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其次是国有旅游企业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还没有完全分离。运转靠门票, 发展靠财政, 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动力。再有就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由于土楼属民居建筑, 如何进一步加强民居管理, 调动当地百姓配合土楼保护与开发的积极性还在探索之中。
3. 旅游精品不多。
目前, 永定客家土楼旅游还缺乏“龙头”景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档次不高、规模不大、功能不全、内涵单调、管理粗放, 缺乏具有较强带动力和竞争力的王牌景区。景区内、外的现实环境与游客需求的环境差距较大, 绿化、美化的程度较低。景点、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现不够, 尤其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文化展示予游客的不多, 可让游客亲自动手体验、参与的互动旅游项目少。
4. 旅游产业链短。
当前, 永定旅游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 住宿、娱乐、购物环节薄弱。据旅永定县发委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11年土楼景区共接待游客342.9万人次, 同比增长19.1%, 日平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可是过夜游客很少, 据不完全统计, 过夜游客不到15%。到目前为止, 永定还没有一台能作常态化商业演出的反映本土文化的大型旅游演艺节目。《土楼神韵》和《梦幻土楼》要真正成为商品, 让观众乐意掏钱买票前来观看, 还需进一步提升。近期推出的《土楼乐翻天》反响也不大。虽然旅游商品开发的种类不断增加, 但在土楼核心景区却没有一处集中展示永定丰富旅游商品的综合购物场所。旅游收入主要来自门票、餐饮等方面的消费, 渠道比较单一。
5. 开发资金不足。
长期以来, 永定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资金主要靠财政投入, 市场化程度很低。由于没有政策引导资金拉动, 社会投资顾虑重重, 企业、社会、民间资本投入相对较少, 这也给旅游业招商引资带来极大难度, 以至于在旅游宣传推介、景区开发建设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致使永定现有旅游产品依然主要以人文型、观光型为主, 设施陈旧、景点分散、规模小、主题不突出, 科学性、参与性、娱乐性不够, 缺乏符合现代消费观念的休闲型、参与型产品。
6. 客源结构不优。
目前, 永定旅游客源主要在周边地市, 市场半径较小。在游客当中, 大众游客多, 高端游客少;省内游客多, 省外游客少;一日游多, 过夜游少, 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境外游客更是少得可怜。
7. 接待能力不强。
目前, 永定仅有一家四星级酒店, 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饭店、一家专业旅游车队和一家大型旅行社, 缺乏接待高端游客的高档服务设施, 服务跟不上。同时, 旅游经营接待单位普遍存在设施欠完善、经营无特色、服务不规范等现象, 与游客日益提高的消费期望不相适应。
8. 交通条件较差。
虽然这几年永定县委、县政府通过挤资金和银行借贷修建改造了省道309永岐线、永杭线和县道陈东至高头等公路, 但是道路等级较低、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性改变, 主要景区之间的道路迂回曲折, 尚未完全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环线。岐岭至湖坑, 下洋至初溪公路均属县级, 等级低、弯道多、车速慢。游客长途跋涉、舟车劳顿过来, 就停留个把小时, 看个振成楼, 旅途时间太长。
9.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 永定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整体素质不高。景区内讲解员、售票员、保安员、旅游商品的销售员以及宾馆、饭店等基层服务人员大多是初、高中毕业生。土楼旅游公司从业人员264人, 而持有国导证的导游才10人, 旅游经济专业中级技术职称仅两人、高级技术职称仅1人;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尤其缺乏策划与规划人才、经营与促销人才、资本有效运作人才。这些年, 永定的客家土楼营销推介工作应该说做了不少工作, 也花了不少钱, 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就是人的问题, 这是制约永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发展永定客家土楼旅游的对策建议
永定县政府在土楼旅游开发中的目标定位、土楼保护、景区规划建设、生态保护、旅游基础设施和宣传营销等方面的思路已经很清晰, 并正在有序加快推进。因此, 根据旅游业发展态势, 结合永定客家土楼旅游发展的实际, 就发展永定客家土楼旅游, 侧重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 强化发展共识。
经过多年运作, 尤其是永定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的奋斗目标, 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以来, 永定全县干部群众发展旅游业的意识日渐增强, 但与真正意义上“形成共识”还存在较大的距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切实形成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共识, 还是亟需努力的工作, 必须把这“虚功”做实。一是强化机遇意识。国家把发展旅游业当作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经济形势的重要抓手, 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永定早于国家把旅游业定位为县域经济的“支撑”产业, 理所应当把握好国家宏观产业扶持政策, 把发展机遇变为加快发展的现实。二是增强危机意识。永定旅游业发轫于土楼, 要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也要靠土楼。但是, 目前永定土楼旅游还在观光型旅游上徘徊, 致使游客无法对土楼旅游进行到位的价值判断, “不游土楼终生遗憾, 游了土楼遗憾终生”在部分游客中口耳相传。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 就可能随着“世遗”效应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客家土楼效应的减弱而风光不再。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展旅游业的热情都很高, “百舸争流”。南靖、华安两县也正在大力做“福建土楼”旅游的文章。永定只有强化“不进则退”、“不先则后”、“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意识, 才能变压力为动力。当然, 还要防止“大跃进”式急躁情绪, 不可心浮气躁, 要遵循规律讲究科学。“画”好永定旅游业这条“龙”, 务必先把土楼这“睛”点活。三是确立大旅游意识。旅游是一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因此, 要确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 做到“跳出旅游看旅游, 跳出旅游抓旅游”, 以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发展, 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要树立“旅游为人人, 人人为旅游”的观念, 正确处理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发展旅游的全局利益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四是转变思想观念。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 改变重矿业经济而轻旅游经济的旧观念, 确立旅游业是确保永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共识;要扭转旅游业投入大、见效慢、成本高、效益低的认识偏差, 充分认识旅游业是最绿色、最低碳的产业形态, 是战略产业、朝阳产业。2010年的春节, 虽然胡锦涛总书记是来永定土楼考察, 和永定人们共度佳节。但华安、南靖两县制作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土楼前挥手致意的巨幅广告宣传画却比永定的力度大, 颇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感觉。为此, 永定县委、县政府要组织力量,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尤其是景区的干部群众和来自矿区的干部群众, 做到“上呼下应”, 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旅游的氛围更加浓厚。
2. 突出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永定土楼最大的特色, 是永定土楼的灵魂、根脉。用好资源、放大特色、打响品牌,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是亟需破解的课题。永定客家土楼旅游脱颖而出的根本就是要突出客家文化特色。当前, 要大力突破的就是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示土楼景区客家文化内涵, 增加游客参与互动项目,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让游客真正领略、了解土楼深刻的、独特的、乡土的、世界的文化内涵, 真正体会到世界遗产震撼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增强景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是树立科学的理念。越是民族的, 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越是区域的, 越是全国的;越是中国的, 越是世界的。二是挖掘土楼建筑本身蕴涵的客家文化。一方面挖掘土楼建筑技术及其学术价值、挖掘景区内土楼周边的老路、街巷、菜地、田园等景观文化内涵、挖掘土楼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挖掘客家土楼“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的文化内核。还要通过文物考古, 进一步弄清永定土楼建筑历史, 突出永定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三是挖掘历史文化。展现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源流关系, 体现客家文化的厚重感、苍桑感和与时俱进的特质。如演绎客家人五次迁徙的悲壮历史、开创新家园的艰辛历程和漂洋过海勇于开拓的精神气魄。四是展示土楼区域的客家民俗风情。提升作大福、打蘸、迎花灯、“迎春牛”、“四月八”和“百壶宴”等客家民俗活动, 以此为载体向游客展示客家的世俗风情、文化特质。设计婚礼再现、客家山歌对唱、客家汉剧和提线木偶演出、民间绝技表演等旅游项目, 实现非物质的客家文化元素动态化。以客家民俗活动为题材, 以突现客家文化为主题, 开发传统手工艺产品和旅游商品, 实现非物质的客家文化元素的有形化。五是展示客家饮食文化。既要加强老字号的开发和保护, 还要提升传统食品, 开发新的品种。要深入挖掘饮食资源的文化内涵, 即使“自圆其说”, 也要让富有特色的客家饮食神奇起来、“文化”起来。让游客既可品美味、购美食, 更能看文化、看历史, 实现饮食与文化、餐饮与旅游的互动发展。六是提升土楼居民的文化素养。土楼居民本身就是客家文化的创造者、承担者, 是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首先要提升他们言行举止的文明程度, 体现土楼客家人淳朴好客的人文精神。其次要提升他们对客家文化的感悟水平和对客家文化的忠诚度。再次要提高他们的沟通技能和服务技能, 促使其在与游客的互动中更深刻地解读和传递土楼文化的内在特质。七是引导游客参与文化再现活动, 感受客家文化。大力开发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比如, 可以创设土楼夯筑平台, 让游客动手夯打土墙, 让他们在了解土楼建筑技艺中享受愉悦;创设吟唱客家山歌的平台, 可让游客与歌手对唱, 也可让游客之间对唱;创设《土楼神韵》中的一些场景, 让游客参与演出等等。让游客在参与中留下来寻找、体味、鉴赏、求知, 使其产生自由感、快乐感和美妙感, 达到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的境界。
3. 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亲近自然的渴望日益强烈。休闲游、生态游、养生游逐渐成为时尚, 乡村旅游潜力巨大。可以以“三群两楼”为支点,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土楼景区, 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 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 并融入一些乡情活动, 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乡村发展。让游客吃在土楼、住在土楼、玩在土楼, 欣赏特独的客家建筑文化, 体验浓郁的客家风情、奇异的民俗活动和古老的手工技艺, 更可以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实施“土楼人家”农家乐工程。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 在非“世遗”景区内, 以土楼民居作为旅游接待设施, 以农民家庭或者家族作为接待单位, 利用土楼民居周边的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乡村文化及乡村生活等资源发展观光、休闲、生态农业旅游, 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打造乡村旅游的新品牌, 走出一条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和多样化的路子, 满足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需求, 同时使得土楼旅游的发展与村庄发展相互促进, 形成良性循环。为此, 永定县委、县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 在资金、土地、办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加快改善乡村旅游点的道路、水电、通讯、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
4. 促进产业结合。
中央明确提出要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发展三产, 并以三产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因此, 永定要强化“无产业不旅游、无处不旅游”的理念, 从大旅游的视角来审视、谋划、推进永定旅游业发展, 以土楼旅游为抓手推动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与一产结合, 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和农家乐, 不但直接提升一产的质量, 还可促进一产跃升为三产。与二产结合, 可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一是土特产品加工, 如永定红柿系列产品、巴戟天系列产品、万应茶等。二是旅游工艺品加工, 如土楼模型、客家刺绣。三是旅游纪念品加工。与其他三产结合, 大力发展下洋牛系列、客家糕点系列、温泉泡浴等购物游、美食游、休闲健身游, 不断催生新业态, 全面提升影响力。武夷山市以“双世遗”品牌带动“大红袍”茶叶品牌的打造, 带动农业、工业、旅游业三大产业的飞跃发展。2009年上半年, 武夷山市茶叶采摘面积111 631亩, 毛茶产量7 698吨, 茶农人均从茶叶收入1 395元;茶叶加工业完成产值4.1亿元, 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4, 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98%。同时, 满足了游客对旅游特色商品的需求, 大红袍成为了武夷山旅游的“导游”。永定可以汲取这一成功范例的精髓, 开辟一条借助客家土楼品牌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路子。
5. 创新机制体制。
大胆探索,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理顺管理机制。成立常设管理机构———永定县客家土楼旅游管理委员会, 并依法依规明确乡镇与部门的权利和责任, 改变“人人都有责, 但人人都未能尽责”的状况, 杜绝多头管理、各行其是、互相扯皮的现象, 做到职责明确、运转协调。二是理顺经营机制。稳步推进土楼景区 (点) 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 消除制约景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开创旅游新局面。三是理顺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就目前发展水平而言, 我们认为, 可根据不同景区 (点) 的情况选择政府主导方式或开发商开发模式。关键是要为土楼居民创造尽可能多的实际参与机会, 并拓展参与深度, 为他们带来实在而合理的经济实惠, 使他们成为土楼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促进景区和谐发展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创新投入机制。按照社会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法, 切实加大市场配置旅游资源的力度, 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投融资体制, 引导非公经济依法有序进入,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五是建立和健全旅游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的考核制度。在此基础上, 建立健全系列激励制度, 实行薪酬与业绩挂钩上下浮动, 多劳者多得。评出优秀讲解员、导游员, 并挂荣誉胸牌上岗。选送优秀者到外地景区考察学习、到培训机构进修。畅通个人事业上升通道, 制定吸引旅游高级管理经营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系列约束制度。如, 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淘汰退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6. 提升人才素质。
建设一支素质全面、业务精良、作风高尚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对于增强我县旅游业竞争力和提升整体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尽快提升一线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提升景区讲解员和导游的综合素质, 不但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解、注重礼仪, 还要能歌善舞, 尤其要掌握客家土楼所承载的文化。要实施“名导工程”。首先要把普通导游培养成“阿耕式”导游。要有能说会道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洞晓土楼客家文化精髓, 要了解景区每座土楼的来龙去脉和相关掌故, 要把自己的满腔热情融入土楼解说中, 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 要对景区讲解员和导游从土楼的历史、建筑技艺、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培训。其次要留住“名导”。不但要用感情留人, 还要用待遇留人, 更要用事业留人。再次要培养涉外导游。要会说英语, 并了解国际礼仪、风俗习惯和外国各地的文化背景等。二是培养文化传承人。对建筑土楼的师傅、客家山歌王、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等各类客家文化传承人, 县委、县政府要进行跟踪管理, 提供社会保障, 并出台政策激励其收徒授业。三是严格执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导游人员、旅游饭店从业人员、旅游车辆营运人员、景区工作人员等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 开展资格认证, 要求持证上岗, 实行等级管理。四是培养与引进重点人才。定期对旅游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旅游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引进和培养一批旅游职业经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五是采用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 联合高校培养永定土楼旅游所需的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陈鹤
摘要:通过分析永定客家土楼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强化发展共识、突出客家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产业结合、创新机制体制和提升人才素质等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客家土楼建筑的魅力 篇6
1 土楼木结构采用的木材
1.1 采用木材的种类
建土楼用的木材, 过去一概用杉木。[2]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部分的土楼都具有一定的历史, 建筑材料基本是就地取材, 在福建省所处地理位置, 杉木较适合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经笔者实地调研, 土楼木结构原用材确实是杉木。
1.2 杉木特征
杉木, 别名杉树、建木等, 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 福建盛产;木材纹理直, 结构均匀, 材质较轻, 干缩小, 易于干燥和加工;木材树干通直, 易于制作板方材;杉木内含“杉脑”, 能抗蚁蛀耐腐。[3]
1.3 杉木经过的保护处理
1.3.1 烟熏法
建土楼之前, 土楼人通过手工工具把杉木去皮, 制成板方材后, 通过烟熏法, 把杉木含水率干燥到当地平衡含水率后才做木结构用材, 干燥能防止杉木的变形和开裂, 提高力学强度, 改善使用性能, 还能预防杉木腐朽变质, 延长杉木的使用寿命。图1可看出二楼以上木结构材料表面有碳黑色, 实际是烟熏所致, 烟熏法除了能干燥杉木外, 同时能使杉木材表面碳化, 形成保护层, 可以增强杉木材的防腐和抗白蚁, 还能使杉木材不易吸收水分, 防止杉木材因干缩湿涨而破坏木结构, 防止因含水而易腐朽变质。[4]杉木的烟熏法处理对于土楼至今仍能被正常居住起到关键性作用。
1.3.2 涂饰
涂饰可以在杉木表面涂以涂料, 形成一层保护膜, 能够阻止或延迟杉木被破坏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使杉木的使用寿命延长, 同时因为涂料的色彩而起到一定装饰作用。
在土楼建成之后, 部分土楼人家为了使土楼更加美观同时为了保护土楼的木结构, 在局部采用了涂饰工艺, 如图2所示, 门窗的木结构上采用了彩色油漆。还有就是在后期的居民生活中及在土楼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 对部分木结构做了油漆保护, 如图1一楼门窗的油漆、图3的楼板白色油漆及柱子的黑色油漆。
2 土楼木结构连接材料
土楼木结构的连接除了采用自身榫铆结合外, 都采用竹钉连接。竹材本为易虫蛀、腐朽的材料, 但是制造土楼用竹钉用的是硬皮老竹头, 于冬天砍伐, 粗加工成竹钉之后, 放在铁镬中加净生黄土及少许食盐炒至老干变黄, 这种竹钉异常坚硬, 而且几乎不朽, 比铁钉更耐久。[2]这一点也是土楼永久长存的关键因素之一。
3 土楼木结构材料的损坏现状及安全隐患
福建土楼木结构材料目前总体状况良好, 但是土楼都具有一定的历史, 特别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更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 部分土楼的木结构材料有一定程度自然的损坏, 同时居民的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造成了土楼木结构的受损, 这几年, 特别是土楼申遗成功后, 旅游的大力开发也对土楼的木结构材料产生了一定的损坏。
3.1 杉木的生物损坏
目前土楼木结构由菌害产生的损坏总体情况较轻微, 但在木结构的某些局部, 菌害还是严重威胁到了杉木的材质健康。
菌害主要是木腐菌引起的杉木的腐朽。腐朽会使杉木逐渐改变其颜色和结果, 使胞壁受到破坏, 物理、力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 最后变得松软易碎, 呈筛孔状或者粉末状, [5]这一点严重威胁到杉木的材质健康。木腐菌的生长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氧气和适宜的含水率, 木腐菌在土楼内有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那么杉木中的含水率就成了木腐菌是否能破坏土楼杉木的决定因素, 正常情况下, 土楼中的杉木结构材料已经经过干燥处理, 其含水率低于木腐菌生长的含水率, 不易发生腐朽, 但是在土楼居住过程中, 局部木结构材料的含水率会发生变化, 从而使杉木含水率符合木腐菌的生长, 主要有以下三个部位:一、阴暗潮湿处。主要是生活用水处、放置尿桶处的木地板, 此类地方木地板常年处于潮湿状态, 易受木腐菌侵蚀;二、晾衣服处下方的木护栏及楼板, 此处地方处于干干湿湿交替状态, 也容易受木腐菌侵蚀;三、屋瓦被破坏处下方的木结构, 如图4的玉成楼内屋顶的屋顶的檐椽及横梁产生了腐朽, 此类地方主要是在雨天时候, 雨水透过破坏的屋瓦而使木结构受潮, 屋内又不易晒到太阳, 而福建又是地处降水较多的省份, 所以屋瓦破坏处的木结构材料常处于潮湿状态, 特别容易引起腐朽。
3.2 木材的物理损坏
3.2.1 光降解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与部分可以晒到太阳的杉木表面发生光化学的降解作用, 从而导致颜色变化, 变暗。[6]在部分有悠久历史的土楼中, 杉木材色变暗较明显, 如图1所示二楼楼板新换材料的材色与原杉木材色形成鲜明对比。
3.2.2 开裂
土楼木结构木材受潮或者光照不均匀也会引起木材的变形、开裂, 从而影响木构件的结构力, 同时开裂的裂缝为菌虫提供了有利生存场所, 存在受菌虫侵害的隐患, 而且如在裂缝处发生菌虫的侵害, 因其在木材内部, 其危害程度及除害难度都将大大提高。
3.3 人为破损
3.3.1 木结构松动和材料断裂
部分土楼一楼至二楼楼梯的扶手木结构有松动, 致使某些杉木材断裂。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土楼居住形式是二楼为谷仓等仓库, 土楼人家在搬运谷物或其他东西上下楼时候, 都会借助扶手, 且此时用力较大, 在时间的累积下, 致使木扶手慢慢的出现松动和材料断裂。
3.3.2 木楼板、楼梯踏板等的鞋印和磨损
生活在土楼内土楼人家, 长期在杉木板上走动, 对楼板及楼梯踏板会留下鞋印和磨损材料如图5所示, 楼梯木结构材料已经被严重磨损, 特别是现代生活中, 皮鞋等质地较硬的鞋底及女士穿的高跟鞋对板材的破坏更加严重, 还有就是旅游开发之后, 随着旅客数量的增加, 对楼板及楼梯踏板的破坏就更加严重。
3.4 油漆脱落
在时间的作用下, 原来部分木结构上做的涂饰保护和装饰都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图2所示, 木框及门板的油漆已经部分脱落, 不但破坏图案而破坏了图案所显示的文化内涵, 而且致使材料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而易受侵害;图3所示, 楼板及柱子的油漆已经部分脱落, 致使材料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易受侵害。
3.5 土楼荒废引起的损坏
部分土楼由于没人居住引起的破损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屋瓦破损、木结构破损因无人居住而无人修复, 这一点加速了材料的破损; (2) 无人打扫卫生, 致使土楼内环境较适合菌类生存, 更易产生腐朽; (3) 无人居住就无人生活做饭, 没有做饭就没有烟火, 没有干燥的烟火就导致土楼内较潮湿, 更易受菌虫侵害。
4 材料的安全隐患
4.1 火灾隐患
杉木木结构为木质材料, 极易燃烧, 而且土楼内使用的杉木数量众多, 虽然部分土楼在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后有安装灭火器, 但是没有自动消防警报及自动灭火装置, 还是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 况且有的土楼内目前还没有装灭火器, 火灾隐患就更大。
4.2 虫害隐患
虽然目前在土楼内很少受虫害侵蚀, 但是木结构材质为木材, 木材本身易受虫害, 特别是白蚁的侵蚀。长期来说存在虫害隐患。
5 结论
目前福建土楼木结构材料——杉木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包含变色、腐朽、开裂、人为损坏、油漆脱落等损坏, 同时又有火灾、虫害等潜在安全隐患, 而且目前有些土楼无人居住而被荒废, 易受损坏。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能够屹立不倒, 应针对其已经产生的损坏采取相应的具体的补救措施, 同时应做好各类损坏的预防。
参考文献
[1]黄汉民.福建土楼探秘[J].中国文化遗产, 2005, (4) :10-12
[2]林嘉书.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李浈.杉木在古代建筑实践中的应用[J].建筑历史, 2004, (1) :117-118
[4]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5]伊思慈.木材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客家土楼建筑的魅力】推荐阅读:
永定客家土楼06-15
土楼建筑05-16
土楼保护论文09-19
英语演讲1土楼07-26
福建土楼(南靖景区)简介06-20
游福建土楼作文400字09-09
土楼裕昌楼的小学生写景作文400字06-07
参观福建别致土楼四年级作文400字07-28
客家民居的美学价值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