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保护

2024-09-16

民俗保护(共12篇)

民俗保护 篇1

文化空间, 作为一个同时关涉时与空、人与物、精神与实在的理念, 既是对民俗艺术文化生态的立体解读, 也是我们探索并决策其保护机制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本文以吴川“飘色”民俗为例, 通过对其保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探讨文化空间语境下民俗艺术保护的思路。

一、文化空间:民俗艺术保护的核心概念

“文化空间”的提法主要得益于法国城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 (Henri Lefebvre) 等人有关“空间”的理论阐释, 他们认为文化空间的核心是基于人的有意识活动而产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官员爱德蒙·木卡拉 (Mr.Edmond Moukala) 认为:“文化空间指的是某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 或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的时间……文化空间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 它指的是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地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1在1998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5次大会上, “文化空间”被定义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 (strong concentration) 。”“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 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 (a place in which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concentrated) 。2由此可见, 文化空间应包含物理空间和人文空间两个部类。前者涉及民俗文化发生的时间、场所及其物态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后者则涵盖了促成或构成该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宗教、制度、民俗、艺术、技术等一系列人文因素。前者因后者的存在而具有了特殊的民俗意义。

近十余年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然而, 所谓“生产性保护”明显是针对具有物态商品生产特征的文化项目而言的, 对于民俗类的民间演艺活动, 则必然具有操作上的尴尬。因为物态的民间工艺品, 尤其是部分原本就具有商品性的民间工艺品, 生产性保护的号召则可以与其流通传统相对接, 而对于商业性不强, 甚至没有商业目的的民间艺术形式而言, 生产性保护的提法则可能对其造成破坏。因此, 对于此类民俗艺术而言, 其文化空间的属性似乎与“整体性保护”的理念更为吻合。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人文世界拆开来看, 每一个创新的成分都是社会凭借其个人天生的资质在与自然打交道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旦为群体所接受, 人文世界的内涵就不再属于任何个体了, 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文化社会性。”3

可以说, 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群体性延续, 对文化空间的保护也要注意到其宏观性和综合性特征。因为片段性或者碎片性的保护, 极有可能破坏掉他们原本所依赖存在的文化空间。无容置疑, 加强对于文化空间的保护和认知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性和整体性保护。

二、吴川“飘色”民俗保护现状考察

吴川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东邻茂名、西连湛江、北接化州、南临南海, 交通便利, 是我国南部沿海的古老商埠之一。4该地居民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 宗族意识、鬼神观念尤盛, 每岁必行祭神祭祖之事。也正因如此, 此地各类民俗以及多种传统民间艺术如泥塑、花桥等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延续。

“飘色”5位列吴川民间艺术“三绝”之首。据《县志》记载, 吴川“飘色”始于清代, 最初是为“转色”, 而后逐渐演变为“板色”, 再发展成为如今的“飘色”, 是人们用来祭神祈福, 求讨心灵安宁的一种民间活动仪式。随着民间审美趣味的提升, 加之工艺技术的不断精进, 该地飘色已由过去的“一屏一飘”, 发展到现在的“一屏多飘”, 甚至“多屏多飘”, 不仅如此, 还出现了水上飘色、多层飘色等, 人数最多时, 可达到十三飘。每年正月十六、十七, 伴随着元宵节, 吴川飘色巡游会, 队伍延绵数公里, 气势宏大, 热闹非凡。至今仍延留此传统的梅菉头、隔塘、梅岭、瓦窑村、黄坡大岸村几个村落, 在除元宵节之外的其他重要节日和庆典时, 还自发举行这种民俗艺术活动, 广受当地民众喜爱。2008年, 吴川“飘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项在当地脍炙人口的民俗艺术, “飘色”所体现的是民众发自内心的自我文化认同感。在他们看来, “飘色”以之缤纷的色彩、奇险的技艺、多样的造型、丰富的情节最为值得称道。对于吴川民众来说, “正月十五睇 (看) 飘色”是一项喜闻乐见, 同时也是习以为常的节庆活动。的确, 就飘色民俗的物质形态来讲, 必须有服装、颜料、把子、支架 (芯子装置) 、运输工具、伴奏乐器、装饰性道具等要素的介入, 才能形成为可视的艺术形象。其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为节日庆典带来了热闹、祥和与喜庆, 同时也是吴川民众集体智慧的体现, 是他们自我娱乐, 自我认同的过程。但不容忽视的是, 在色彩、扮相、乐曲伴奏、力学技巧等要素的合力之下, 飘色艺术的信仰要核被遮蔽了。正如我们所见, 类似飘色的民俗活动一直经历着从信仰到艺术的嬗变, 因为艺术的娱乐性是传播民间信仰的合理方式。然而, 随着艺术要素的不断强化, 宗教信仰的浓度在民俗活动不断被消减。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飘色民俗文化空间的整体性认识。

为了更好的保护“飘色”民俗, 当地政府积极地介入到其保护工作中, 并以期推动其发展。在过去的十数年间,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将其纳入政府建设“文化名市”规划纲要、以“保护飘色”为专题召开年度研讨会议、评选并表彰年度“吴川市十大民间艺术师”、成立“吴川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筹建“民间艺术博物馆”、成立“吴川飘色保护发展基金”等。概而言之, 其重心在于技艺传承、文化宣传以及赞助筹集三个方面。与之同时, 当地政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文化策略, 一方面, 在当地策划全国性飘色大赛6, 同时又让吴川“飘色”走出粤南, 走出省界, 走出国门。这使得如今的吴川“飘色”民俗名声大噪, 成绩斐然。不仅如此, 市政府还坚持走文化与经贸相结合的路子。在当地一年一度的“民间艺术节暨经贸洽谈会”中, 政府搭台, 文化与经贸唱戏, 以期推动地区经济与民俗文化共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 官方力量应不应该介入民俗文化的保护?他的介入又将对民俗文化本身及其保护工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尚存疑议的话题。但笔者认为, 在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正在剧烈变革, 而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今天, 官方无疑是民俗文化保护迫切需要的力量。因此, 问题的实质不是应该与否, 而是保护的目的、态度与方法。从理论上来讲, 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联不可否认,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二者简单捆绑。同样, 我们亦不可在所谓文化知名度和文化保护之间划上等号。因为, 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民俗活动往往被转换为推动前者的单纯宣传手段。

对于吴川“飘色”民俗活动的民间组织者而言, 传承人少和赞助资金不足这两个问题至今堪忧。历年的巡游活动, 虽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但他们并不了解飘色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更难以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受到经济浪潮的冲击, 学习飘色制作的人数渐少, 传承人更是极少的。此外, 随着近年来飘色民俗名声大噪, 个别地方有人模仿制造简陋飘色, 招揽业务外出展演获利, 以经济利益曲解了民俗存在的艺术价值和精神本质, 也给飘色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冲击。相比较而言, 受到财力限制, 投入到飘色宣传、保护和创新中的资金又是极为有限的。调查至此, 不难发现, 尽管政府已采取了一定措施, 但其践行成效似乎不容乐观。因而, 保护机制本身是否符合该民俗文化空间的特殊性, 以及机制产生和实施过程是否能够做到立足实际是需要进一步考量和反思的。

结合以上调研, 笔者认为飘色民俗保护工作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宗教信仰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化而大大淡化, 民俗意识也逐渐消淡, 极大影响了飘色民俗的精神内质, 青年民众对于飘色的深层次认同受到干扰。他们中的一部人虽不强烈排斥飘色民俗, 但是往往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猎奇性观赏。2.市场经济意识与乡村民俗环节产生矛盾。在原本的民俗活动中, 信仰认同是支撑民俗活动的精神线索,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氛围中, 也迫使民俗活动尊重和满足参与者的经济利益, 这使得具有乡土属性的传统民俗危机重重。3.各级政府与社区、村落组织管理层之间的对接不畅, 使得上层民俗文化的保护政策难以对症保护工作的实际困难。

三、文化空间视角下民俗艺术保护的探讨

在传统文化日趋流失的当下, 民俗的“去语境化”问题日益凸显。“文化空间”概念的提出恰似一剂良方, 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尤其是“飘色”这一集音乐、戏剧、美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理论导向。其要义即在于对其民俗文化环境的整体性维护。正如云向驹先生所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特征是其混沌性、关联性、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在这样的文化空间里, 文化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此艺术与彼艺术也是不可分割的, 文化与族群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文化与生活是相依为命、互为表里的……所以, 不应该分离、切割、孤立、打碎、片面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7

然而, 从理论性的认知和观照, 走向保护工作的实际并非易事。由于民俗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性、活态性、迁移性等非恒定化特征, 以及艺术形式所隐含精神因素的复杂性, 使之文化空间的保护工作常常难于着力。也正因如此, 所谓保护工作的实施常常出现片面化、零散化和唯物化的倾向, 忽视了文化空间的整体面貌和精神内核。就吴川“飘色”民俗活动保护的现状而言, 笔者认为, 要实现其文化空间保护工作的推进至少应该从整体性和本土性两方面入手。

前文中我们指出, 时间、场所及物化艺术形态, 一般而言, 属于物理空间的范畴。然而, 对于以特殊节庆、仪典为核心价值的民俗文化, 则赋予了时间概念特定的民俗内涵。吴川“飘色”于每年元月十六、十七举行巡游。这一传统巡游民俗实际上属于当地传统春节的“年例”祭神游神活动。据调查, 吴川“年例”祭神活动过程包括:议定、打扫神庙、祈祷、游神和娱神五个部分。飘色队、陶鼓队和狮队组成游神队, 并有对应的游神仪式和仪仗礼俗。8显然, 这种古老的游神活动的原发性基点是人们祭祀神灵, 祛病防灾, 企盼丰年的求福活动。它涉及传统宗教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时至今日, “飘色”民俗内在的民俗观念与宗教信仰早已淡化, 但这恰恰是其延续和发展之根本, 也是其文化空间构成的关键所在。因此, 我们应该从当地“年例”民俗文化群的整体出发, 尽可能还原其文化生态和精神内涵之所在, 进而实现对“飘色”民俗内在文化空间的修复和保护。

此外, 文化空间的完整性生态, 一般而言, 更多来自于本土性的自我维护和推进。这里的所谓本土性, 指创造、享有该民俗文化的族群及其观念意识、生活空间。一直处于自洽状态和“自给自足”的民间文化形态, 在政府的保护思维中, 也出现了一种倾向, 即把本土民俗活动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肯定, 或获得高度的社会知名度, 误解为一种保护的效果。从各种宣传媒介和资料中, 我们看到吴川飘色出外演出及所获荣誉的盛况, 但是笔者认为, 作为一种乡俗仪式, 其立根之处还应在于其原生土壤的文化空间。所以, 立足乡土, 完善机制, 应是保护民俗文化空间的探索之径。在政府保护和民间自主之间, 需要强势话语者对于如何保护的“度”进行适度把握, 站在民众习俗传播和共享的角度进行关照, 以保证民俗原意及其在新文化语境中的变迁生态。

摘要: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所在, 不仅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之作整体性的观照, 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生态化的保护机制。本文以广东湛江吴川“飘色”民俗为例, 基于其民俗文化保护现状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提出对“飘色”民俗文化空间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吴川“飘色”,民俗活动

注释

11 .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和内涵.文物世界[J].2006 (1) :44-46.

22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江西社会科学[J].2005 (1) :102-106.

33 .费孝通.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群言[J].2002 (9) :14-17.

44 .吴川.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吴川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5 .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台装饰华丽的“色板”, 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 飘色人物靠一根隐蔽的“色梗”支撑。一板由几个人物组成, 就称为几飘。如一板一人, 就称为“一飘”。一板飘色, 在柜台上的小舞台或坐或立的人物或道具称为“屏”, 屏上凌空而起的各种姿态人物造型称为“飘”, 每台飘色都有“屏”和“飘”。

66 .2006年元宵节吴川市政府举办了“鼎龙杯”中国 (吴川) 飘色大赛, 吸引了全国各地共三十支队伍参赛.

77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J].2008 (3) :81-88.

88 .刘岚, 张文江.吴川年例祭祀活动调查报告.民俗研究[J].2002 (3) :52-64.

民俗保护 篇2

贵州省安顺市有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43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回族、彝族、白族,户籍人口284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109.9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39%,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分布广。安顺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是助力安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资源。

一、安顺市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情况

安顺市的少数民族中以布依族、苗族和仡佬族人数较多,分布较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迁,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往和联系增多,少数民族普遍都要过春节等传统节日,形式和汉族大体相同。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六月六等。“三月三”以祭祀社神和为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要念摩经、宰杀牛或猪、染彩色糯米饭、祭祖、祷告山神、扫寨及歌舞表演。“六月六”是纪念先祖大禹和开天辟地的英雄盘古。内容有“祭祖”、“祈丰年”、“传族规”、“玩山”、“歌节”等。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宰牛、打狗、杀猪或宰鸡,特别要包粽子,祭祀祖宗。妇女们背着装满粽粑的提篮,抱着鸡走亲访友,男人们则在寨中聚会,端杯餐饮,制订本寨子的寨规民约; 老年人给少年儿童们摆苦情、讲传说、传族规,男女青年新装艳服,手拎萧筒、四弦胡、月琴,口吹木叶,成群结队聚集于旷野草地或某个寨子对歌、“囊冒囊哨”、丢花包。妇女们要把新衣服拿出来晾晒,防潮防霉,孩子们用竹筒制作的水枪打水仗娱乐。

布依族还有在农历正月三十(也有正月二十八)过“了年”的习惯,这天用糯米面、黄豆面、干红薯面等做成圆弹子粑粑,用油炸成嫩黄色,等待已出嫁的姑娘回来团圆合欢。

“三月三”、“六月六”这两个节日苗族同胞也过,习俗和布依族差不多。

苗族的主要节日有跳花节、四月八等。跳花节主要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二举行,为的是纪念先祖蚩尤,并为苗族多年不育的夫妇祈福。跳花场设于山坡草坪,适当宽阔,由当地有名望的人担任场主,并由场主带领人去栽花树、吹唢呐。男女盛装而来围着花树起舞,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月八是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杀鸡、煮红鸡蛋、做彩色糯米饭或打糍粑过节,为的是纪念苗族英雄杨鲁(亚鲁王)。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苗族人民披戴银饰,穿戴新衣,从山顶、山腰、田坝的村村寨寨向四月八节日活动场地聚集,这一天要举行傩戏、上刀梯、下火海、狮子舞、打花鼓、赛歌、吹唢呐、吹木叶、打秋跹、请球接球、武术、茶灯等优秀的民族民间文艺表演。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即“仡佬年”,农历三月初三,寨中长老宰杀5只公鸡、5只母鸡,以鸡血滴于酒中,共同祭祖,并祈祷山神、草神保佑全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吃新节,农历七月第一个晨(龙)日或茂(狗)日举行,届时人们可任意采摘谁家粮食做贡品祭祀祖先。意为纪念开山辟草的先民,庆祝丰收,共享劳动成果。

牛王节,农历十月初一,每家用鸡、糯米粑敬奉牛王菩萨,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把糯米粑挂在牛角上,以谢牛的辛劳。

回族以伊斯兰的开斋节、圣纪节、古尔邦节为传统的重大斋庆节日。

安顺市各级部门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深入开展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苗族“跳花节”、“四月八”、仡佬族“吃新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有效传承和发展了民族文化。2018年,关岭自治县开展了苗族“花树节”、布依族“三月三”、苗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等民族节庆活动,活动参加人次为4万余人次。紫云自治县开展了“四月八”庆典活动,打造了地区节庆品牌。平坝区举行了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苗族“跳花节”。黄果树旅游区先后在白水镇翁寨村举办了布依族“三月三”活动,在黄果树镇王安村举办了苗族“四月八”活动,在黄果树镇石头寨村举办了布依族“六月六”活动。

二、各地特色民族技艺传承情况近年来,各县(区)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特色民族技艺,各有特色,亮点纷呈。

镇宁自治县铜鼓十二调、民族服饰、布娃娃、布依织锦、花格布等民间技艺正在打造旅游品牌。镇宁简嘎乡开展国家级非物“布依勒尤”技艺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师生的好评。镇宁对民间工艺、技艺实行“镇宁民族蜡染手工”认证,提高了广大手工工艺制作者的积极性。镇宁县组织民间“铜鼓十二调”、艺术团参加省里6届民族巡游活动,向省内展示镇宁特色民俗文化遗产,受到关注。

关岭自治县盘江小调等,坚持地域文化、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通过对布依族唢呐、大号、芦笙、铜鼓、跳花、板凳舞、对山歌等民间艺术和民族服饰、刺绣、织锦、蜡染、民居建筑、民间雕刻、苗族银饰等民间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多个少数民族村寨开展了丰富的文旅活动,如踏青季“蜡染的安顺·花样的木城”魅力三月三活动、木城布依六月

六、凡化地戏表演、花树节(苗族芦笙舞)。

紫云自治县苗族的上刀山、下火海的民间技艺在格凸河景区进行表演,传承发扬民族民间技艺。

平坝区传承的民族技艺有:龙海村布依族抵杠,在丧葬、婚庆、节日或各种集会中进行。在抵杠前,必须由寨老将杠“请出”放于寨前土地庙处进行祭祀,以乞求保佑寨邻平安,五谷丰收等。祭祀完毕再由寨老亲自将杠取下,交给选手在 指定的地点比赛。比赛在事先划好的圆圈中进行,选手以抵倒对方或将对方抵出圈以外为胜。

普定县补郎苗族乡注重苗族刺绣、蜡染、服装服饰、手工艺品山区人才建设,重点打造等堆村为特色村寨,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目前,补郎有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加工厂4个,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厂1个,懂少数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加工妇女80人。猴场苗族仡佬族乡大力挖掘苗族古歌、苗族阿江、苗族射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果树旅游区传承的民族技艺主要有地戏、蜡染、苗族服饰、安顺木雕等。

三、民俗文化传承的困境和问题

(一)保护力量相对薄弱。民俗文化保护的机构缺乏、力量薄弱、经费不足。民俗文化不像基层建设容易看到成绩,导致部分同志不重视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工作。

(二)民俗文化处境堪忧。许多民间艺术面临濒危境地,如苗族刀山火海、布依族抵杠等,由于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缺乏必要的活动平台,生存空间越发尴尬。

(三)传承队伍青黄不接。传承人队伍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如西秀区湾子村的仡佬族傩戏,参加表演者,年龄长者七八十岁,算年轻点的也有四五十岁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普定的铜鼓十二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表演者主要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所以培养传承人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

四、对弘扬活态民俗文化的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民俗文化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为民俗文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进一步认识传承保护民俗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依靠和服务群众,加强整体保护,注重传统民俗的活态保护。要把弘扬活态民俗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二)建立专门机构,系统整合挖掘民俗文化资源。西秀区湾子寨村、紫云自治县巴身小 村等都是民族风情浓厚的村寨,应当将其作为挖掘的重点。加强对民俗传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挖掘整理,着重打造出各地民俗文化品牌。

(三)培育传承队伍,发挥其民俗活动中的作用。民俗文化活动传承人是民俗文化活动组织者和能人,是传统表演艺术的重要的活态载体。要在深入普查、了解的基础上,遴选各级传承人,并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将其技艺用录像等形式完整的记录下来,并真正传承下去。

新时期岭南民俗舞蹈的保护策略 篇3

[关键词]岭南民俗舞蹈 保护策略 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种文化、艺术、思想在开放平台中交织在一起,此消彼长中优胜劣汰,演绎着自然选择的结果。岭南民俗舞蹈是我国南方传统文化中非常优秀的艺术形式,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交融过程中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抉择,而岭南民俗舞蹈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因此,研究新时期岭南民俗舞蹈的保护策略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岭南民俗舞蹈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岭南民俗舞蹈是一种在岭南地区影响深远的形体语言的民间艺术,能够通过连贯有力的肢体动作和寓意深刻的舞台造型刻画人物形象,以此揭示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岭南民俗舞蹈起源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能够以艺术的方式展示农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意识形态,生动反映出岭南地区农民群众在思想追求、休闲娱乐时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是岭南地区传统文化体系中的艺术精品,在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

岭南民俗舞蹈的主要特点:第一,岭南民俗舞蹈拥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岭南民俗舞蹈立足南越文化,以北方文化的艺术精华发展为自己的艺术主体。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岭南民俗舞蹈又借鉴和吸收一些时代元素和西方文化,发展较快。第二,岭南民俗舞蹈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岭南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大杂居现象明显,各族的宗教信仰和民俗舞蹈都不一样,岭南民俗舞蹈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显露出浓郁的民族风情。第三,岭南民俗舞蹈拥有突出的艺术风格。岭南民俗舞蹈作品在整体结构上注意各部分的协调性和逻辑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二、岭南民俗舞蹈面临的时代背景

在新形势下,岭南民俗舞蹈的发展困难重重,要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应对群众基础的弱化发展,改正经济因素的负面影响,减弱电脑网络的误导作用等。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岭南民俗舞蹈的保护策略很有必要。

(一)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岭南民俗舞蹈在推进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艺术的挑战。有线电视和家用电脑的普及使农民群众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岭南地区以外的文化艺术形式,如东北二人转、陕西大秧歌、山东祭孔舞蹈、现代交谊舞、桑巴舞、芭蕾舞等与岭南民俗舞蹈风格迥异的外来文化形式,对农民群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些农民群众就纷纷进行外来艺术的学习活动,从而造成了岭南民俗舞蹈群众基础的弱化,直接影响到岭南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另外,在广场舞日渐普及的大形势下,农民群众在社区活动过程中进行很多种类的舞蹈活动,以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岭南民俗舞蹈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竞争,生存环境受到直接的挑战。

(二)群众爱好的多元化发展现状

以前的农民群众忙于农耕生活,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基本功较差,见识也比较传统比较狭窄。然而,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得到很大的提高,文化品位和业余爱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岭南民俗舞蹈失去了往日“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面临着日渐冷落的“失宠”危险。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农民群众艺术爱好的多元化直接消弱了岭南民俗舞蹈的群众基础,造成了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和创作主动性的弱化。农民群众就是岭南民俗舞蹈的发展市场,市场萎缩自然就会导致岭南民俗舞蹈发展乏力,因此,农民群众艺术爱好的多元化发展对岭南民俗舞蹈的了发出警报。

(三)经济因素的负面影响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农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将竞争和压力带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处于原始状态的岭南地区,农民群众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日渐提高,不堪重负的农民群众在忙东忙西以后身心疲惫,回到社区往往会选择看电视、玩电脑等不需要体力投入的纯休闲方式,而不会再去参加具有一定运动强度的岭南民俗舞蹈,从而导致岭南民俗舞蹈参与人数的减少。经济压力是农民群众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和不可回避的问题,生活是现实的,经济收入是必须的,不挣钱就无法生活,经济压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关键词之一。所以,农民群众只能选择服从和执行。而岭南民俗舞蹈却没有如此大的威力,不能解决农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只好“默默忍受”群众基础的弱化。

(四)电脑网络的诱导作用

如果说岭南民俗舞蹈与民俗音乐搭档是艺术殿堂的并蒂莲,电脑与网络的结合更成为“天作之合”,网络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的绚丽多彩、精美绝伦的声光电多感官刺激使电脑具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影响力和战斗力,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农民群众不可缺失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对电脑和网络情有独钟爱不释手。在很多城市家庭中,电脑网络也成为很多空巢老人的精神寄托。在岭南地区,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较为富裕,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率非常高,自然就会有很多的年轻人在家上网、聊天、打游戏,而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也会呆在家里上网玩电脑。另外,岭南民俗舞蹈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没法与电脑匹敌,岭南民俗舞蹈遭遇着过时,老旧的尴尬和无奈。

nlc202309012039

三、新时期岭南民俗舞蹈的保护策略

“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最具个性的文化形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因此,要加强岭南民俗舞蹈的保护工作,为后世子孙多留下一些精神财富,保持华夏文化的丰富性。

(一)保护岭南民俗舞蹈的人力资源

岭南民俗舞蹈属于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是农民群众自娱娱乐、修身养性的传统文化活动,是一种古色古香的农民艺术。在新形势下,现代生活理念对传统艺术形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直接“抢夺”岭南民俗舞蹈的受众群。人力资源是岭南民俗舞蹈可持续发展最强动力,保护岭南民俗舞蹈的人力资源就成为首要策略。首先,要保护好岭南民俗舞蹈的专业人才,将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贴,解决老艺人们的后顾之忧,让老艺人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将储存在自己大脑的岭南民俗舞蹈艺术传递出来,造就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丰富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用传统艺术占领思想阵地,强化岭南民俗舞蹈的影响力。其次,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岭南民俗舞蹈活动,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岭南民俗舞蹈注入新鲜血液,为岭南民俗舞蹈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加速岭南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年轻人是岭南民俗舞蹈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关键节点,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最后,引进戏曲学院和舞蹈学院的专业人才,用应届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岭南民俗舞蹈的专业发展,为岭南民俗舞蹈提供专业化、正规化的支持,实现岭南民俗舞蹈的健康成长。

(二)保护岭南民俗舞蹈的艺术资源

岭南民俗舞蹈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拥有很多宝贵的艺术作品,如《芦笙舞》、《英歌舞》、《双凤朝阳》、《高脚狮》、《麒麟舞》等,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是流传后世的文化艺术精品。首先,组织老艺人回忆整理岭南民俗舞蹈的传统剧目,保证舞蹈作品的原汁原味。传统岭南民俗舞蹈作品是进行舞蹈研究的原始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档案价值。传统岭南民俗舞蹈作品是进行舞蹈艺术再创作、再发展的灯塔,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需要好好保护。其次,组织年轻人进行网络资源整理工作,将网络上存有的岭南民俗舞蹈的视频片段和文字材料整理好,形成充实的档案资料,减小优秀作品走向消亡的几率,也能够丰富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的实际内容,推进岭南民俗舞蹈的普及发展。本地区的网络资源是一笔不小的艺术财富,是保护岭南民俗舞蹈艺术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认真对待。最后,组织以老年人为监督、年轻人为主体的岭南民俗舞蹈再创作活动,不断丰富岭南民俗舞蹈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创作一批体现时代化、全新化的岭南民俗舞蹈作品,充实岭南民俗舞蹈的艺术资源,这是促进岭南民俗舞蹈科学发展的直接措施,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保护岭南民俗舞蹈的道具资源

岭南民俗舞蹈在表演过程中一般只需要伴奏音乐、场地和道具,伴奏音乐只要有音响设备就能够实现,场地问题也好解决,而道具在岭南民俗舞蹈表演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岭南民俗舞蹈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只有实现自身的原汁原味和古色古香“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才能够保持住自己的艺术特色,避免被其他艺术形式同化。岭南民俗舞蹈的古色古香主要体现在舞蹈道具上,农民群众的艺术鉴赏力较低,不善于从舞蹈动作和造型上判断舞蹈的艺术风格,而舞蹈道具非常直观,浅显易懂,能够实现岭南民俗舞蹈艺术风格的明朗化。岭南民俗舞蹈作品与动物道具拥有不解之缘,如舞龙中的龙道具、舞狮子中的狮子道具、舞麒麟中的麒麟道具、双凤舞中的百鸟道具等,这些舞蹈道具拥有很强的时代性,直接表现出那个历史时期创作者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能够保持舞蹈道具的传统风格,避免动物造型走向卡通化,减少现代意识和现代艺术对岭南民俗舞蹈道具设计的误导,因此,岭南民俗舞蹈的道具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需要好好保护。

(四)保护岭南民俗舞蹈的群众资源

群众资源是岭南民俗舞蹈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岭南民俗舞蹈艺术价值的直接体现,是岭南民俗舞蹈的生命线。加强引导是保护岭南民俗舞蹈群众资源的良策,舆论造势和科学引导是保护岭南民俗舞蹈的基本方法。现代人的消费观是跟着广告走,广告越响现代人越感兴趣越愿意消费,因此,舆论造势能够通过广告行为提高岭南民俗舞蹈的知名度,消除农民群众的盲目崇拜心理,增强农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参与兴趣,强化岭南民俗舞蹈的群众基础。科学引导是指借助一系列岭南民俗舞蹈活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并通过文艺比赛和巡回演出给予农民群众积极刺激,培养农民群众参与岭南民俗舞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有效巩固了岭南民俗舞蹈的群众基础。

四、研究岭南民俗舞蹈保护策略的积极意义

岭南民俗舞蹈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凝结着几千年岭南地区农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和艺术创作,因此,研究岭南民俗舞蹈的保护策略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岭南民俗舞蹈的保护工作,能够掌握岭南民俗舞蹈艺术资源、人力资源、道具资源和群众资源的重要作用,能够为岭南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提供科学完美的成长环境,还能够给予岭南民俗舞蹈强有力的基础支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岭南民俗舞蹈是一个艺术体系,更是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形式,只有各方面都协调一致、相辅相成,才能够理顺关系,实现岭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加强岭南民俗舞蹈的保护工作,能够探究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动力,从而给予岭南民俗舞蹈很好的启发,使岭南民俗舞蹈能够借鉴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成功经验实现自身发展,因此,诸多民间艺术形式能够给予岭南民俗舞蹈多元化的艺术营养,在现代社会大熔炉的催生下,岭南民俗舞蹈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民俗文化自然也就会多元化发展。

(三)有助于农民群众休闲方式的改变

岭南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种更为科学、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使农民群众走出家门,摆脱打麻将、玩电脑、看电视等落后休闲方式的困扰,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岭南民俗舞蹈活动中,在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中享受岭南民俗舞蹈营造的艺术氛围,也能够密切农民群众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不但能够促进农民群众休闲方式的改变,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 语

“传统文化艺术使我们与社会有着天然的亲和性,自始至终地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领域,特别是在今天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将会产生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因此,要积极探究岭南民俗舞蹈的保护策略,研究强化岭南民俗舞蹈基础支持的有效途径,能够掌握促进岭南民俗舞蹈科学发展的具体方法,在新时期发挥岭南民俗舞蹈的社会价值,促进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内容的丰富和水平的提高,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利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论当今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化.作家,2009(4);

[2]余俊峰.网络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径.新余学院学报,2014(2);

[3]李义三.发扬传统文化艺术.财经文摘,2008(8)。

作者简介:李依禅(1988—),女,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任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任民间舞教师兼团委书记。

传统民俗节日的保护与创新研究 篇4

一、传统民俗节日的价值分析

1. 传统民俗节日是文化认同的载体

文化认同之所以成为民族认同的根据, 是因为民族文化中的某些符号成了民族认同的象征。传统节日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文化符号, 端午节的粽子、赛龙舟等等。一个共同体有多大的凝聚力和自信, 取决于它有没有足够的认同文化, 而认同文化几乎都是传统的 (或许有老传统新传统之别) , 其中, 传统节日民俗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 保存、传递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2. 传统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展示舞台

传统民俗节日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明、服饰文明、民间美工技艺等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审美信息与科技信息, 也就使其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如果没有了传统节日, 传统服饰文化也就会因生存环境的丧失而彻底消亡;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为中国民间各业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 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如果取消传统节日, 那些与传统节日息息相关的民间工艺技艺也就会因功能的丧失而失去其原有活力, 传统手工技艺也会因传统节日的消失而彻底消失。

3. 传统民俗节日是传统道德和伦理教育的场所

在传统道德日益低迷的今天, 通过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 应该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和比较容易为民间社会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方式。

4. 传统民俗节日是地方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

经济与文化的自发结合, 并非现代的产物, 古已有之。因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 哪里有人群, 哪里就有消费市场。在节日里, 适当改善生活, 进行消费, 是天经地义的。近几年, 全国各省市为促进经济发展, 都在发掘本地的节庆文化资源, 有的已成为响当当的旅游品牌, 成交额都是以亿来计算的,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倡导的。节俗文化与经济联姻, 文化为经济鸣锣开道, 经济为文化提供财力物力支持, 相辅相成, 并驾齐驱, 已经成为历史潮流。

二、传统民俗节日保护的原则

1. 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则, 确保传统节日不变味、不走样

民间事民间办原则是指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过程中, 尽可能减少外界对民间传统节日文化自主传承过程的过分干预。因此政府不必直接参与到传统节日遗产的传承工作中来, 而是利用自己的行政资源, 呼吁、引导、支持、协助民间社会把传统节日保护好, 传承好。而民间事民间办的最好做法, 就是充分发挥中国农村传统社火组织的积极性, 让他们来负责传统节日的传承。

2. 坚持原生态保护原则, 注重对原生态节日的有效保护

传统节日大致可分为“原生态节日”和“次生态节日”两大类型。而各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所保护的, 不应该是那些后世产生的次生态节日, 而是那些未经“改造”、具有原生特点的传统节日。这并不是因为“原生态节日”与“次生态节日”有什么高低之分, 而是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 这些保留有更多传统文化基因, 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的原生态节日更有保护价值。今天我们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就是要建立起这样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库, 将那些已处濒危状态的、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为未来新文化的创造保留更多的基因、种源和资料。

3. 坚持活态保护原则, 让传统节日以活态方式永远传承下去

实践已经证明, 秉承活态保护原则是保护传统节日遗产的最佳方式。那种只以拍摄多少盘影像资料、出多少本书作为量化传统节日遗产保护业绩标准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4. 坚持整体保护原则, 使传统节日得到全面保护

我们所倡导的传统节日遗产整体性保护原则所强调的:一是指对传统节日中各种仪式实施整体保护, 二是指对传统节日的生存空间实施整体保护。我们在保护节日类文化遗产之前, 首先要对节日中的各种仪式以及各种仪式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 同时对由各种仪式衍生出来的各种技术、技艺进行全面总结, 使传统节日遗产本身受到全方位保护。如果厚此薄彼, 传统节日就很可能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而变得支离破碎, 与之密切相关的道德理念、技艺技能也会因为我们的无知而彻底遗失。

5. 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 使传统节日适应时代的发展

开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中, 除了要继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保留独特的地方风韵外, 更要紧跟时代步伐, 为其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 赋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只有这样, 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节拍, 才能为更多人所接受, 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

三、传统民俗节日创新机制研究

1. 要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 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

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 如春节、端午等民俗节日文化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过近年来, 因组织松散、主体缺乏、计划不周、经费不足、协调困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很多民俗文化逐渐走向了衰败。因此, 我们在进一步加大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挖掘保护和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 还需要充分发挥各民间组织自身的力量。通过建立各种民间民俗文化协会, 加强对各种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 完善传统民俗文化组织体系建设;通过树立典型、培育传人, 开展文化示范村、示范户评比等方法, 逐步形成一批热心支持和维护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民间组织和传承者。同时, 还要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同现代文明有机相结合, 为各民间组织及民间艺人搭设展示、发展的平台, 为其创设适宜的“土壤”, 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要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

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必须寻求自主发展的现实途径。特别是在当前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势下, 积极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 使旅游这只有形的手与民俗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 应该不失为一种双赢的选择。当然在传统节日旅游开发中要关注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居民以及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 民众的成功参与有助于平衡利益关系, 阻止政府、企业等单纯利益追求。

3. 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

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俗文化, 是传统优秀文化精神得以普及、延续和发展的保证, 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坚持。但是, 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现代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动力, 体现着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时代特性, 对于展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 增强一个地方的凝聚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 要加强地方特色节日文化挖掘和保护, 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

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长远的规划、长期的努力。例如, 我们在实施新农村建设时, 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文化特色, 按照本区域的文化内涵进行科学规划, 把传统民俗风貌的保护纳入到乡村建设之中;又如在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时, 将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内容纳入其中, 通过广泛开展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并认可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乌丙安.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抢救端午节原文化形态[J].西北民族研究, 2005 (3) :77-80.

[2]高丙中.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2) :7-11.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篇5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俗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学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与精英文化或宫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生动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当代大众旅游的诸多特点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为民俗旅游的主体资源,这也是推动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 都各有特色, 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 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 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民俗旅游一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由于它满足了游客“ 求新、求异、求乐、求知” 的心理需求, 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 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 了解民众生活,深入民风,可使旅游旅游者领略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民情风俗,通哓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现状和民俗习惯,由此感知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光辉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文化交融和民族谅解,增进民族团结。实际运行中,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各民族相互之间文化和人民有着强烈的认识和了解的欲望。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每一个旅游者都明白,热情洋溢的民俗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民族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民族的了解,文化的交融。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升华,从而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文化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对于海外华人来说, 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 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原则:①独特性原则。这是指发挥“为我独有”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只有在开发特色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特异性上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判断某一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具有独特性,可以参照旅游资源主要度量指标:珍惜度,古悠度,奇特度,规模度,完整度,审美度,组合度。以上旅游资源评价的七个标准体系,应用时必须分别判断,综合比

较。以此为可观,科学的依据,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和产业。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或产业才会具有生命力。

②保护性原则。在这里,保护性原则有二重含义:其一是指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其二是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但有不少人面对它时,不是加倍珍惜,妥善保护,而是熟视无睹,淡然处之,甚至还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因此,保护和抢救民俗旅游资源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没有抢救即将消亡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也就是等于一纸空文。保护与开发是辩证关系。

③参与性原则。随着旅游者阶层的扩大,旅游知识的增长,级别等级的提高,“经历”越来越成为购买的核心。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运动的内容有冒险的趣味,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民俗风情旅游最大优势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俗风情,参与民间活动,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我们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时,应该让旅游在美景中参与到故事中去,当一次“神”,做一次“仙”,过一次异乎寻常的生活。

④文化性原则“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时在建设民俗风情项目时,高度重视其文化内涵,既要有较高的起点和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摒弃民俗文化中落后,反动的成分。所以,首先要鉴别,评定民俗风情项目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否确定属于民族优秀文化;其次,如果是属于优秀文化的民俗风情,还要科学地实事求地评平定其水平和价值。达到一定水平和品位的至少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是最好的或一流的,并在更大范围内有一定吸引力,才予以肯定和进行恰当地开发建设。

⑤乡土性和古朴性原则。民俗风情是反映本土性的民风民情,民族文化,民俗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等,它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古朴性。如果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不遵循这一原则,将民俗风情庸俗化或“洋化”,这就会导致传统文化及其特色的丧失。

民俗旅游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对于一个景点, 人们往往已经不仅仅只关注它自身的特色了, 而是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其他的收获, 得到更多的享受。比如游客前往一个民俗旅游区旅游的时候, 自然景观和当地的风俗会是他们的首选, 但一部分游客也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一些别的新奇的东西, 比如收集一些民俗特色的小工艺品, 纪录当地民族习俗的书籍, 出售一些民族特色的服饰, 也可以举办一些与游客联欢的活动, 总之, 要把眼光放的宽一点, 不能只局限一点。统筹全局, 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民俗旅游的产品的开发, 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的开发,盲目地开发只能是破坏。保护并不是把民俗风情装进博物馆。要求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只能传承与活人,要有年轻人一代去继承,应用创新,使民俗文化的血脉得以活跃,而不使之席在珍藏中,这就需要开发,利用。破坏性的开发,其结果只会造成民俗文化的消亡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每个民族都需要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在合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文化,应该建立在提高各民族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

民俗旅游要想健康发展, 一定要做到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多种形式把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 坚持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的全过程, 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 促使他们自觉地保留、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俗文化, 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外来的文化。这样, 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弱化、庸俗化或商品化, 又能形成当地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 刺激游客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这一事业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的新兴事业。它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以上各点,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刻的讨论,只要民俗旅游资源的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展中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加上其他部门的配合,相信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旅游事业一定会出现更上一层楼的局面。

参考文献:

扎坝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篇6

关键词:民俗旅游;扎坝;走婚;开发与保护

一、扎坝地区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一)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扎坝走婚

扎坝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地处高原,地势险要因而交通比较落后。受外来文化干扰较少。因而一直保留着 原有的“男女不结婚”的习俗。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了,和泸沽湖走婚不同的是扎坝男子走婚时必须爬房子。扎坝的男子在17岁左右便可以恋爱,就是当地人说的找呷益(即恋人)。那里的男子从小就开始训练爬房子的技巧,找到中意的女子,如果女子愿意和他建立走婚关系,他就可以就爬女家的房子,夜晚到女呷益家走婚过夜,第二天早上回到自己母亲家里。走婚是秘密的,如果男子第一次走婚是从大门而入,男子就会受到女子及其家人的鄙视,如果他攀爬的技术不够好没能爬上女子的房间,也只能望房兴叹,不能与意中人走婚。对于扎坝男子而言,呷益一生中基本上是固定的,然而也有一个男人同时有多个呷益。这种夜聚朝离的走婚,只建立在双方感情的基础上,不带一点政治背景和财富的利害关系,也不受神权和族权的束缚,超然物外。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建立走婚关系的,有血缘关系的男女,不允许走婚。

(二)语言民俗

扎坝人虽然属于藏族,但是扎坝的语言不同于康巴藏语和安多藏语。以前许多语言学界的专家到那里去研究,并著书立说。对扎坝语的来源,他们各有不同的观点。

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从扎坝土语中最基本的词汇和发音上研究,离奇发现扎坝土语与古代的西夏语非常相似,1882年,英国学者巴卡尔提出了扎坝话属西夏语系的假说[3]。上海复旦大学语言系龚群虎教授对扎坝语进行了调查研究,他却认为扎坝语是藏缅语系中比较古老的古藏语的一种[4]。

(三)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扎——扎坝臭猪肉

“陈猪肉”是扎坝人钟爱的美食,它和臭豆腐的出名方式差不多。都是由于其味道怪异味道香美而出名,人们习惯称之为臭猪肉。他的制作过程是等猪长大后,用绳索把猪勒死,在其胸开一个小口将猪的心血脉弄断,使肉中的血全部流回到内脏中,再把内脏从小口中取出,并填上五谷缝合,后用灶灰和红色土堵住猪的七窍,打足气,埋在麦糠中十几天吸干猪肉的水份,最后取出整只豬将其挂在厨房的房梁上自然烟薰而成。猪肉悬挂的年限及多少也成为当地衡量贫富的象征。

二、扎坝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现状分析

(一)扎坝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扎坝地区目前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扎坝民居以及走婚民俗、扎坝的地区臭猪肉等美食等为主。扎坝地区客源市场开发现状在国内,形成了以成都、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的客源市场。对国内客源市场的开发,要以成都为中心,配合它的名品旅游资源,借用、分流它的部分客源,把这一区域开发为一级客源市场。临近各省以及我国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可作为二级客源市场进行开发。

扎坝地区国际客源市场主要以日本,韩国,港澳台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可作为道孚县扎坝地区的一级客源市场,对来扎坝地区旅游的国外游客进行统计,可知东南亚以及欧美诸国是扎坝地区的二级客源市场。扎坝地区国际旅游市场开发要遵循稳住一级客源市场,积极开发二级客源市场的原则。

三、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影響以及对扎坝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旅游开发对扎坝民俗文化的影响

1.民俗旅游开发为民俗的保护和传承有很大帮助。现在以寓教于乐为目的游客越来越多。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文化同时增长一些知识为目的,扎坝当地为就会满足旅游者的这些需求,多方位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的精华同时更深的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的精华[5]。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到扎坝的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扎坝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2.外来文化内袭。旅游活动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扎坝地区民俗文化也将受到外地旅游者带来的其他文化和不同观念的冲击,使扎坝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等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久而久之,当地的民俗文化也许将被同化,对外吸引力也将随之下降[6]。目前扎坝已经有不少家庭不再走婚,而是和外面的人一样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长此以往这种独特的走婚民俗也许会像古代的东女国一样消失。

3.扎坝民俗文化发展环境受到冲击。扎坝地区的文化环境最明显的特征是地理单元的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造就了别有一方天地的文化特色;扎坝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会造成当地物价升高,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从而恶化扎坝民俗文化发展的环境。

4.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扎坝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淳朴性。在扎坝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扎坝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现象时有出现。例如扎坝的臭猪肉现在变成一种当地随便可以买到的商品,然而在以前这是当地扎坝人接待来客的最高礼仪。只要给钱好像什么都能买到一样。这种观念也将会影响当地老百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来热情淳朴的居民也许会为了钱而变得惟利是图。

(二)对于扎坝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

1.开发民俗旅游要做到保证其“原汁原味” 。在一味地追求效益的时代,一些地方政府不顾一切地对当地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各种开发,从而造就了许多的“伪民俗”。因此对于扎坝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尽量保证其原滋原味不要过度渲染,例如对扎坝走婚民俗政府不要过度开发更不要带游客去参观走婚过程之类的,不要影响扎坝当地人的正常生活,坚持适度原则[7]。

nlc202309081352

2.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扎坝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又是民族地区因而安全问题成为游客关心的首要问题,为此,扎坝政府要加强对扎坝相关景区的治安管理既保障游客的安全又合理维护当地人的合法利益,同时尽量保证当地人的正常生活不会受到旅游的过度影响。

3.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突出民族的特色,避免雷同化。这在一个项目的开发十分重要的。如果邻近两地民俗相近且都开发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则会使两地竞争增大,且极有可能导致双方冲突的发生或者对两地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不利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长期发展。扎坝的民俗旅游开发尽量不要与邻近的八美,九龙甚至是阿坝州的一些景区相同,同时道孚县扎坝走婚民俗开发要与泸沽湖的走婚民俗开发区别开来,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8]。

4.大量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民俗旅游資源开发与保护相关的专业人才对当前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人才”缺乏是当前民俗旅游的重要问题。因此,引进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解决扎坝地区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的重要措施。

5.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应该采用多管齐下同时开发的方式,并且注重创新。在国家的旅游开发的政策之下,扎坝地方政府应该多管齐下进行多种形式的民俗旅游开发,如建立扎坝民俗保护区、开发扎坝民俗博物馆以及举办与当地民俗相关的节日和比赛等并结合扎坝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实际进行合理的创新开发。

结论: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它是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化,不是化石,一但失去就不是弥补的问题[9]。用研究保护的理念进行开发,做到开发就是为了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开发与保护民俗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遗留下的文化,我们庆幸赶得上可以体验。泸沽湖走婚和扎坝走婚都是我国目前少见的母系氏族文化现象,我们在对其好奇对其进行探索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其的保护,利用对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来实现对其的传承与保护是我们对扎坝民俗的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们会因保护与传承扎坝的民俗旅游资源而骄傲与欣慰,因為我们保护的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更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巴兆祥.试论民俗旅游[J].旅游科学,1999(2).

[2]梁钊韬、张寿祺.试论民俗形成的社会根源[J].1998(5).

[3]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1).

[4]陶立瑶.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国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5]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7).

[6]王明煊.中国旅游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5]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刘彦霞、孙美.吉林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视角,2005(4).

民俗保护 篇7

1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

1.1“非遗”的定义

自从200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来,“非遗”这个概念正式引进国内,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此民俗体育文化受到了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的文化事项,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以及传统医药等”[1]。

1.2 隆林地区的民俗体育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当代中国唯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丰富多彩的隆林,尤其是彝族火把节及苗族跳坡节是这两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都是彝族欢庆火把节的重要日子,在节日中渗透着民俗体育的气息,例如:打磨秋、摔跤、“抢姑娘”,打陀螺等。苗族跳坡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一是一年一度最恢宏的节日活动,在苗族跳坡节上的体育活动有爬坡杆、跳芦笙、跳雷等。隆林彝族火把节和苗族跳坡节处处熏染着民俗体育特色活动,浸透着隆林民族文化的浓厚积淀。

1.3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研究

1.3.1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2],以及桂政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3]的精神及相关要求,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具有的历史、文化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非遗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存货在民间。非遗文化是构筑隆林文化之一,相继而来,隆林苗族跳坡节当选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火把节是2013年百色市非遗名录。

1.3.2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意义

民俗体育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隆林民俗体育文化别出机柕。跳坡节呈现英勇奋战的爬坡杆、技艺丰富的跳芦笙,火把节显现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打磨秋、强身健体的摔跤、娱乐风情“抢姑娘”,技艺精准的打陀螺等,共同筑造了隆林民俗体育文化体系。隆林民俗体育文化既沿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展现了乡土社会的风貌,隆林的民俗传统文化又在村民的现实生活之中得意显露,为挖掘和拓展隆林民俗体育文化起到了积极推进和传播民俗体育文化的作用。

2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创意价值

2.1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创意文化价值

隆林是桂西高原上“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一片神奇的土地,拥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56个民族国家的文化,而且还可以增进和开拓地方性民族民俗体育特色。隆林文化接囊着桂、湘、滇三省之地,民俗节庆节日的举办有利于该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对隆林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际性价值意义。

2.2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创意社会价值

隆林苗族跳坡节和彝族火把节的传承最能体现民间知识与民俗体育的精神和内容。为了民族民俗体育特色的发展与传承,基于非遗视角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文化要与基础教育、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例如:制作民俗体育衍生品(钥匙挂件、服饰图案等)。如此而来,民族本土化的民俗体育格外有意义,隆林民间的手工艺术将会更有生命力,使得它们活在当代社会生产和现代生活行列中。

3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现状

3.1 缺乏后继传承人

参与人或者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不可或缺的条件。其传承方式多样,有其传承有家庭或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社会传承等。在这个传承群体中,有不同的层次:核心传承者、重要传承者以及一般传承者。然而,隆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缺乏后继传承人。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当地众多年轻人对该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所疏远,缺乏兴趣,再者受当代社会影响,外出打工人员对民族民俗文化心不在焉,因而在民俗方面上出现人才断层,对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有不利的影响因素。

3.2 缺乏民俗体育宣传力度

隆林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节庆的举办,每年都能吸引浩瀚的游客。在民俗节庆中的体育活动展现了民俗体育的氛围,体现了当地民族人民对民俗体育的热爱和忠诚。然而,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却仅有当地人民,游客的参与寥寥无几,他们前往此地只是看看热闹。游客反响,大多数人对这些民俗体育活动不了解,平时也没有接触过这些体育活动。

4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建议

4.1 保护传承人,培养专业人才

保护传承人,是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的基本要素,对推进非遗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隆林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出现缺乏后继人才。为了当地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保护传承人,还可以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传承人定期去当地学校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从中选拔优秀的苗子,进行专业培养,延续民俗体育,繁衍当地民俗传统体育文化。

4.2 建设民俗体育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设完备民俗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的通信设备,如:广播、网络等。在民俗节庆期间,大力宣传当地的民俗体育活动,加强游客对民俗体育的了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中。

5 结语

隆林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在非遗的背景下,隆林地区呈现的民俗体育丰富多彩,挖掘和拓展隆林民俗体育文化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凡响,对其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现状不足提出了保护传承人、培养专业人才,建设民俗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等建议,以期对隆林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传播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若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研究——以《黄四姐》的传承模式为例[D].湖北民族学院,2014.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S].2005-09.

民俗保护 篇8

民俗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项的总和。民俗资源的保护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民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给民俗旅游资源带来了勃勃生机。

民间庙会又叫庙市。民间庙会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一种, 与当地的历史、人文、风土、民情都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传统的民间庙会是依附于特定宗教场所的宗教活动而发展起来的集宗教祭祀、娱乐游艺和商贸交易于一体的民俗活动。

一、民俗资源保护现存在的问题

1. 人才资源缺失

就河北新乐伏羲庙会为例来说,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 是新乐市何家庄附近伏羲台的盛大庙会, 而这个庙会的中心, 实质上是围绕三皇之首的人祖伏羲的公祭盛会。原来民间庙会可以看到的舞龙舞狮戏曲等民间艺术是日趋减少, 参与的人群也越来越趋于老龄化, 传统文化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城乡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 对于民俗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得当, 使之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政府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措施实施以来, 没有适龄人员去传承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很多民俗资源的发展一直处于走街串巷的买卖, 人才资源的缺失很大程度影响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2. 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应用不得当

2014年春节中国最大的北侗大寨, 300年古镇发生大火, 千余房屋被毁, 损失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资源不能够挽回了, 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为什么千年古镇因为一场大火毁于一旦?在大部分具有丰富民俗资源的地区, 人们将民俗资源加以利用来开发民俗旅游, 收入的增加、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但是对古镇重开发轻保护的意识往往容易被忽视。只知道利用民俗资源发展民俗旅游, 不知道如何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保护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 然后是规划, 包括老百姓盖房子, 都应该进行管理, 哪儿可以盖, 哪儿不能盖, 需要盖什么形式的, 都应进行管理, 最后才是开发。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河北新乐有着丰富的各类资源, 如“四最、四奇”, “四最”为最早的人工灌渠金水河开凿地、华夏民族第一个家庭组成地、伏羲甲历起源地、先天八卦发明地伏羲画卦台。“四奇”为伏羲台人祖树叶、红绿半边的剌孩草、千年古树“槐包槐”、人间奇景“槐抱椿”, 多不胜数的资源如何进行整合、规划、开发, 是当下势必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民俗旅游资源相配套的设施规划

民俗文化博物馆、民俗村、为新乐文化旅游开设一个对外交流的门户, 充分展示河北新乐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贵州多彩贵州城即是展览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多彩的多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云南的民族村, 主要是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苏州民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展示民俗文物, 调查民俗事象, 研究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俗类博物馆, 这些配套设施可以供游客对当地的民俗及传统文化赏析, 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 保护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传统, 推动当地文化、经济、宗教等具有特殊的意义。

2. 民俗旅游资源相配套的民俗活动

在新乐独特的伏羲文化等传统元素基础上, 整合优势资源, 聚集相关产业, 融合伏羲文化等特色和现代理念, 融合当代人消费需求和今后消费的发展趋势, 涵盖河北新乐的歌文化、舞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文化元素, 运用先进设计理念打造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活动。新乐是河北的西瓜之乡、花生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 推出如田园式的农家采摘乐, 在农家采摘, 在农家烹饪的生活等。贵州2014年新春佳节期间, 贵阳孔学堂秉承“古为今用、传承教化”宗旨, 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十五举办多次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以送祝福为主旨的贵州书画大家“写春联、送春联”, “说书”、国学讲座及民俗表演和群众文艺演出等, 其中, 有舞龙舞狮、猜灯谜、花灯、地戏、踩高跷、猴鼓、布衣长号、芦笙、敲腰鼓、扭秧歌、杂技、魔术等民俗表演, 有相声、口技、双簧等“出神入化”的曲艺节目, 有京剧折子戏, 有舞蹈、歌唱、小品、诗朗诵等文艺演出。这类民俗旅游资源相配套的民俗活动近年来引起了不少旅游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并获得很高的认同度。

民俗资源记录了历史的年轮, 凝结了几千年来的智慧与结晶。民俗资源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紧紧相依, 非常密切的一个整体。民俗资源的保护对于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梁润.《我国民俗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

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 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一、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意义

(一) 在我们现如今生活的城镇里保存以往的生存痕迹, 可以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有韵味

用美好的愿景, 如诗一般的心境, 去不断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 让这些美好的场景在我们的维护下得以长久保存, 成为城市中美好的一隅。而我们也像生活在诗中一般, 如此惬意、美好。

(二) 在我们现如今生活的城镇里保存以往的情感痕迹, 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更加惬意

民俗文化渊远流长, 斑斓绚丽。在一个地区内可以被作为文化精神, 可以作为提升该地区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载体, 还可以不断扩展人们的想象力, 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各个地域不同的乡土文化、生活氛围, 这些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的动力, 丰富城市文化, 给城镇居民带来生机勃勃的活力。

(三) 在我们现如今生活的城镇里保存以往的生活痕迹, 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 我国也迅速地进入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 同时, 也告别了具有“乡土气息”的原来。现如今, 我们越来越怀念这些“有滋有味”的民俗活动, 比如“农家乐”“妈妈菜”“穿大褂”“坐花轿”等, 都表现了我们对于旧时民俗的怀念。

二、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 在我们现如今生活的城镇里, 传统的民俗资源少之又少, 已经丢失了以往的生存痕迹

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 我们不断地追求经济利益, 不断地进行城市开发和规划, 有一些古老的建筑、街道等, 也都被列入规划之中, 这些有民俗代表的古文化, 也都随着城市化的扩张, 而不断地被破坏甚至是消失。这些看似是在拆除一些建筑物, 而其实破坏的则是我们满满的非物质文化记忆。

(二) 在我们现如今生活的城镇里, 我们的生活方式严重趋同, 已找不到往日的生活痕迹

随着当今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不断以“效率”和“发展”为前提,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文化基本趋向一样的现象。大部分的城市建设趋向了统一的现代化标准, 而忽视了各地区特色化、多元化的特点,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有的民俗风格。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民歌、舞蹈等也逐渐被忽视, 地方风味小吃也逐渐被西式快餐所代替。甚至一些传统的民俗节日也被人们逐渐忽视, 民俗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的环境也将越来越狭窄。

(三) 开发过度和保护传承不当, 严重破坏了民俗文化在我们现如今生活的城镇里的生存痕迹

在民俗文化保护中, 有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区, 那就是以为将民俗文化收藏在博物馆中, 就是对于民俗文化的最好的保护和拯救了。可是, 对于民俗文化而言, 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保守性的看护, 更是一种积极的延续和传承。我们不应该只把它当做“标本”收藏在博物馆中, 更应该给它创造条件、创造市场, 让它不断地延续。由于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不够, 所以造成了现在选择传承难、选择弟子难、生存发展难的尴尬境地。

三、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

(一) 为了能进一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 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提高管理力度

在保护传统习俗方面我们要采用有效快捷的手段来执行, 不然在飞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文化将很快被取代。因而,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问题上, 我们不但需要上层领导的重视, 更需要在关键时刻拿出法律武器来更好地保护我们现存的传统民俗文化。在进行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同时, 积极努力制定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护民俗文化, 并使之得以传承。将民俗文化进行合理定位和规划, 杜绝歪曲民俗风情, 弘扬其真正内涵。

(二) 突显城镇的环境、情感及生活内容里传统习俗所留下来的痕迹, 对民俗文化采取全民参与的传承和保护方式

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应该让每一位居民都参与其中, 因为它早已是人们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人民福祉。让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回归到生活中, 可以让人们更加贴切地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为当地特色城镇增添色彩。

(三) 在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过程中, 不断地琢磨和探索, 挖掘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1) 在城市化进程中, 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 不断展示民俗文化, 让民俗文化得以动态传承。

(2) 要不断激励民众参与到民俗保护和传承中来, 提高公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 要不断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 让其成为当地特有的文化, 使之成为重要的城市宣传资本。尤其是当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事业不断兴起, 可以将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 在增加财政收入、加速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 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当地的文化理念, 自觉关注、关爱、关心民俗文化。

四、结语

浅谈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发扬 篇10

(一)民俗文物的价值

民俗文物,顾名思义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反映人们各种社会集体行为方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它形成于民间又流行于民间,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召唤力。它涉及的含义范围相当广泛。我们主要将其定义为是在民俗活动中产生的,能够反映人们各项民俗活动的具体情况及内容:如民居建筑、生产工具、作坊器具、民间乐器、工艺品等等。

(二)民俗文物的保护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俗文物的保护出现各种障碍,很多民间技术工艺逐渐失传,有些民俗文化甚至已经绝迹。抢救民俗文化、保护民俗文物显得尤其紧迫。在民俗文物保护初期,由于人们对民俗类文物存在着偏见,认为其价值不大,而且随处可见,故而对其不够重视,因此很多代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珍贵文物四处流散,甚至流传国外,其中包括十分珍贵的历史民居建筑。随着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民俗文化的需求和渴望也越来越强烈,逐渐认识到民俗文物保护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也认识到民俗博物馆是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媒介。因此,在全国各地,民俗文物的保护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很多地区建立了区域性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民间也兴起了民俗博物馆热。但目前,我国民俗文物的征集和保护利用工作受到了各种客观因素的种种制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至今没有对民俗文物作出科学合理化的定义,没有就如何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提供可供操作的理论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二、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

我国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但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物都能流传下去,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随之巨变,很多民俗文物随着这种冲击逐渐消亡,一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文物被历史淹没了。因此,民俗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民俗文物的中心,有责任、有义务去组织文博专业人员对民俗文物调查和征集,进行考察鉴定,保护反映人们历史发展轨迹的民俗文物。

民俗类文物藏品是民俗博物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民俗研究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要鼓励由政府办博物馆转向社会多渠道办博物馆,推广私人办馆、行业办馆、合资办馆,形成小型化、多样化的民俗博物馆。例如,在山东滕州,除了建有市政府出资兴建的全国体量最大的专门纪念鲁班的鲁班纪念馆,里面展览着内容丰富的民俗文物,收集了反映区域文化的木工、铁匠、织布、榨油、渔民等行当的生产流程、工具和产品,还布置了上梁大吉、庙会、柳琴戏等民俗场景。而且在滕州市下属的官桥、洪绪、滨湖、木石等几个乡镇分别建有私人的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史料虽不尽相同,却各具特色,集中反映着地方民俗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博物馆的主要保护手段是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将民俗文物展现出来,博物馆应充分收集当地的民俗文物信息,了解当地相关的文化发展阶段,对于民俗文物不能只局限于关注它的工艺价值,而忽略了它背后的文化内涵。虽然很多的民俗文物做工不是很精良,甚至都仍在使用中,但是从民俗文物的发展形势来讲,将来它们很可能成为珍贵的文物,或者逐渐消失。因此,民俗文物的工作者应该有超前意识,最大程度做好文物的收集、调查和保护工作。例如,滕州市鲁班纪念馆就集中收集、陈列着二三十年前普通百姓常见常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但对现在的很多青少年游客来说,这些用具却是陌生事物,他们感到特别新奇。

民俗文物与考古文物在概念上和形式上都是有所区别的,对于历史文物,我们只能通过研究一些实体的物体来探索;但是对于民俗文物,很多还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触到。因此,民俗文物工作者应该在收集调查实体民俗文物的同时,使用文字以及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下来,并作相应的文字调查报告,将大量的文物和文献资料一起整理保存,并将特别优秀的民俗文化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博物馆民俗文物的利用

博物馆的主要责任是提供给社会大众文化服务,向社会展示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民俗博物馆一方面作为地区民俗文化收藏研究中心,收藏、保存着各项民俗文化信息资料,另一方面作为教育体验中心,传承、培养着地方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增强群众的认同感以及凝聚力。

作为民俗文物收藏研究中心,民俗博物馆在对风俗文物的调查研究工作中,不但要提升博物馆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起专业的文博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民俗文化研究、征集保护的专业人才,还要增强文物收集与展览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深入挖掘民俗文物的丰富内涵,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有效发挥博物馆民俗文物的重大价值。

作为民俗文化教育体验中心,博物馆应强化观众导向原则,把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多样的民俗文物展示方式,增强民俗文物陈列展览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多使用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更直观更形象地将民俗文物展现出来。例如,采用播放影视录像的方式不但能够增强观众的视觉效果,还能提升教育功能。在滕州鲁班纪念馆,就布置有复原的古戏台,在复原的古戏台上播放着柳琴戏《止楚攻宋》。柳琴戏作为滕州市的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鲁班纪念馆通过这种播放手段就增强了民俗文化的直观效果和吸引力。在鲁班纪念馆内,还布置有鲁班庙会,里面还仍然保留着展示传统民俗文化的北辛土陶、豆腐坊、菜煎饼等制作场景,在展览过程中可以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让观众在现场体验民俗文物的再生产,通过让观众自己动手学习制作,体会其中的乐趣与文化。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通过开发民俗商品,鼓励民俗博物馆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加强对博物馆民俗文物的利用,拓展民俗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及文化传播功能。例如,在滕州市鲁班纪念馆的游客服务中心,就有多种多样的鲁班锁。鲁班锁对于现在的普通人也许有点陌生,但在古代,却是孩子们经常摆弄的小玩具,相传这正是鲁班发明的由几根木条组成的益智玩具,由于木条之间的拼插很接近锁具,这种玩具就被称为“鲁班锁”。鲁班锁的原型为建筑中的榫卯结构,这种玩具容易拆解但很难组装,成为锻炼孩子们智力和动手能力的佳品。小小的鲁班锁曾作为国礼,经由李克强总理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引起了全国“鲁班锁”热潮。很多游客就在鲁班纪念馆体验、学习鲁班锁的拆解,鲁班锁把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启迪智慧的功能贯穿于“寓教于玩”“寓教于乐”之中,极大地凝聚了鲁班纪念馆游客人气,促进了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播,也使中华传统文化以娱乐方式,渗透和传播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摘要:民俗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反映人们各种社会集体行为方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但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对民俗文物的价值认识不够,保护和利用不够。本文从民俗文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出发,探讨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民俗保护 篇11

关键词:石家庄市; 民俗体育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70-001

一、民俗体育研究现状

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订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1989年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2003年10月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在我国,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等一批有识之士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一项旨在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强调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应该重视和保护好散布于民间的各族人民创造和流传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民俗体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民俗体育研究主要从民俗体育的定义,民俗体育的分类及特征研究,民俗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民俗体育的起源、传承、演变,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开发或者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对于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的日益边缘化的现状,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多数学者以民俗的基本概念为立足点,认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也有学者对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体育的区别与关系进行分析,多数研究从基本概念的源头探索他们之间的区别与关系。华南师范大学胡小明教授长期从事体育人类学研究,以他为首的华南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联合调查队对黔东南独木龙舟的田野调查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其最大的贡献在于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运用人类学(体育人类学)的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采集最原始、最可靠、最真实、最基本的第一手资料。

二、石家庄市民俗体育生存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已收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体育项目以武术为主,其他项目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石家庄市民俗体育文化遗产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如:灵寿县南托雷氏武术和抬阁、正定县正定高照(中幡)、井陉县南良都斗火龙、微水武术和梁家鹦垴拳、赵县何庄武狮、石家庄市桥西区南花园民间戏法都入选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地访谈中了解到,相当多的民间竞技、技艺都是口传身授,但随着传承人的去世也失传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生长土壤是农耕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增快,很多项目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处于失传的边缘。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民俗民间体育又焕发生机。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須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1.将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2.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将民俗文化遗产作为亮点加以推广。

3.加强与学校合作,培养传承人,扩大受众范围。

4.成立专门组织,建立专项基金。

参考文献:

[1]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8

[2]韩志芳,马成秋.河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11

民俗保护 篇12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是指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习俗等风俗文化的总称。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民俗文化包括了民间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特色的民间习俗等。其中民间艺术涵盖了戏曲 (如黄梅戏、越剧) 、音乐 (如乌苏里船歌) 、舞蹈 (民族舞蹈) 、美术 (如年画、剪纸) 、建筑 (如客家围屋) 、宗教工艺品等;民间习俗包括特殊节日、婚俗、宗教仪式、庙会集会、饮食。民俗文化深受百姓的喜欢, 具有其发展的社会价值。传统的民俗文化产生于历史上的农业社会及生产生活方式下, 它既是人类相对稳定的生存经验, 亦有时代性。

随着市场经济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国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民俗文化产业化就形成一个富矿区。民俗文化产业是以民俗文化作为核心品牌价值的一系列工业的、生活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产业链条。民俗文化产业的特征:其一, 包含了特色的民俗文化理念;其二, 产业化规模程度不大;其三, 民俗文化产业鲜明的地域性;其四, 民俗文化产业是结合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为一体的产业。

民俗文化产业在市场上如何获得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将创新发展与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结合起来。以2011年民俗文化产业年会为例, 其中莆田市中南洋木业有限公司分别荣获了“中国红木家具十大著名品牌”;闵国霖光临雕塑创作室荣获了“中国木雕工艺最具价值品牌”;厦门舫昌实业荣获“中国民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示范单位”等。这些民俗文化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了时代的发展的需要, 又在保护自己的品牌上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2005年厦门知识产权局在厦门舫昌佛具有限公司举办了一场知识产权法律讲座。厦门专利局给企业的维权出谋献策并提出了许多建议。厦门舫昌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全体员工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在今后工作领域内自觉宣传贯彻维护知识产权工作, 推动公司品牌发展更上一层楼。民俗文化产业如改变其新的包装形式、服务形式, 研发方向和商品化规模生产就会有创新的发展。在其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要妥善保护好其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巩固其创新的成果。

二、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目前, 关于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我国的立法方面还是比较空白的领域, 各地对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良莠不齐。

(一) 企业对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认识不够

少部分企业注重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的商标、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 相对于其创新发展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的位置, 保护了企业良好声誉, 维护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避免了商标、专利侵权所带来的损失。大部分企业对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乏, 尤其是商标, 域名等被抢注和冒用, 在对外贸易和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假如域名一旦被抢注, 则意味着企业要获得注册人的许可和付出高昂的费用来使用域名。再如, 我们的特殊民俗节日会带来旅游业的发展, 但是若是被其他国家申遗成功就会失去一大特色产业。

(二) 民俗文化产业遭受侵权后很少选择法律救济

民俗文化产业在遭受侵权的时候, 也很少选择法律途径救济。由于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有地域性、群体性、历史性的, 所以有些民俗文化的归属至今都是存在争议性的, 而产业化后的民俗文化产业最容易受到侵权。在遭受侵权后又不愿意选择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往往选择和解、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俗文化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 总会遇到知识产权侵权, 民俗文化企业缺少寻求法律救济的观念, 也不懂得采取何种法律途径减少被侵权的损失。利用和解、调解的方式解决符合民俗文化企业“厌讼”的朴素观念。

(三) 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成本投入不足

民俗文化产业化后, 要继续保持活力就必须再创新, 但是创新是要在原来基础上得到许可或者付费的, 而企业不愿意出这部分费用, 就选择将侵权产品投入市场, 这便带来不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企业在民俗文化的发展中缺少创新精神, 即知识产权成本的投入。在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中, 加入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关系到一系列的民俗产品的创新研发, 民俗产业化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都会增加成本, 那么急功近利的部分企业不会考虑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笔者认为, 从短期来看相当可观的利润是可以获得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第一, 同行类的产业会在竞争中不断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 对自己产业进行创新, 那么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民俗文化产业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第二, 从长期来看, 为了维护自己民俗文化产业的品牌核心价值, 著作、商标、专利的保护是有重要意义的, 民俗文化产业的品牌价值就是无形的资产。

(四) 选择商业秘密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的风险性高

在过去的调查中, 大部分地方企业对民俗文化产业的保护一般会采取商业秘密作为其保护的方式。但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企业、商家来说都是意味着存在风险。以杭州西湖的河坊街为例, 各种民俗文化产品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但其已经在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符合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河坊街的特色茶楼、百年老店、民俗工艺品店等基本上有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但对于其产品的配方和方法基本上是保密的, 没有申请任何的专利保护。若是申请了专利保护就意味着要对外公开其配方和制作方法, 公开的结果就是被同行业所模仿和冒名, 那么民俗文化的特色性就会慢慢地流失, 其赖以发展的产业便没有那么强的市场竞争力, 这也是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后知识产权保护缺乏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途径

现今的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加之依据的缺乏, 本文将从四个角度来阐述对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 从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角度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

(一) 从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是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法规, 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对于新兴的民俗文化产业化的规定也几乎是空白的。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44条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 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虽然对于知识产权的规定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但是目前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文化记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也会对其创新产业化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 各国民俗文化相继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鉴于此, 中国政府近年来也掀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热, 以求得知识产权及重点保护, 各地争相申报。

《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但是目前国务院尚未出台相关的细则。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大多无法考证, 创作时间无法详知, 《著作权法》对此保护很难具有实际的操作性。许多民俗文化作品早已经过了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对其进行强注、模仿、制作等都不构成侵权。但是民俗文化要产业化就要面临对其许可、或者合理使用的瓶颈。笔者认为可以由当地成立一个专门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的组织进行管理, 并由国务院出台相关的法规对其进行规范。民俗文化产业的保护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 对其保护需特殊的法律法规作出适应这一行业的立法规定。由专门的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的组织对民俗文化作品进行考证研究、整理、代理起诉等。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 民俗文化产业可以申请集体商标、地理商标等, 也可在其创新的基础上申请注册驰名商标, 来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的独特价值。商标还可以续展, 这对保护的期限是有利的。以贵州的茅台酒为例, 2012年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通过初审。国酒茅台文化在民俗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茅台酒厂申请了商标保护。

对于民间工艺美术, 还可以适用我国的《专利法》进行保护,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在产业化的同时进行新颖性和创造性保护, 有利于企业大规模发展民俗文化产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规定:“制作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企业和个人, 可以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提出要求保护的品种和技艺的申请。”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在民俗文化中是一绝, 在技艺的传承上创新塑造并产业化, 只要经过申请是可以得到专利权和著作权的。

(二) 从借鉴国外立法对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保护

以邻国日本为例, 早在1950年其颁布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就把民俗文化遗产作为加以保护的对象。无形财产意味着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有形财产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和社会认可度。韩国保护优秀民俗文化产业, 韩国专门设立了“无形文化财产厅”, 并大力组织专家学者评估和认证值得保护的民俗文化项目。韩国的宫廷膳食、风俗节庆、传统医药、舞蹈、造纸等传统手工艺等被当作“无形文化财产”加以保护。日本和韩国都通过立法的方式, 在经济上给予民俗文化传承人一定的合理利益, 这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日本文化财保护法》、《韩国文化财保护法》都规定了“人间国宝”制度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者的权利。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 各地民俗文化丰富精深, 当民俗文化产业化后其创新发展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立法、司法领域还相对缺乏相关依据的时候, 适当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是有一定意义的。2005年, 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韩国的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有类似也有不同, 由此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是可以考虑将端午节申遗, 与端午节有关的一系列民俗文化产业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那么我们的保护力度将更成功。

(三) 企业重塑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意识

目前, 在有些地方民俗文化产业, 如民俗旅游产业、民俗手工艺产业等都已做成比较大的规模, 但是却忽视了对其无形的知识产权保护。杭州西湖旅游相关产业注重打造其产品特色和品牌价值, 对商标的保护和外观设计专利比较重视, 因此产业化创新发展较快。与此相比广东潮汕的民俗文化也是具有历史积淀的, 但是在其产业化过程中,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缺乏, 商标被抢注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 是企业对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潮汕的茶文化是非常有名的, 其技艺考究, 选料精细。但是潮汕茶产业基本上缺乏包装和品牌的整体策划, 知名度不高, 大多数茶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潮汕茶业想要创新发展起来, 就要提高自己的档次, 树立自己的商标, 申请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企业应当有一个知识产权管理的具体制度或办法, 或者说有一个知识产权发展计划, 巩固和保护已有知识产权, 加强新的知识产权开发, 在企业内部实行科学管理, 从制度上尽可能地避免企业权利遭受侵害。

因此, 我们鼓励企业重视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目的在于使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发挥其在市场的竞争优势, 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 建立民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市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不均,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缺乏, 我们可以考虑建立民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机制。广东省办公厅在2012年5月颁布了《关于加快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指出,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预警、自律、申诉和维权援助机制。对此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也要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援助机制。在现有的立法层面上, 首先, 做好专利、商标的新颖性研究和设计的法律保护;其次, 支持优势民俗文化产业创立自主品牌;再次, 降低知识产权维权成本;最后, 建立起知识产权维权的援助和咨询机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姜继为, 吕桂兰.试论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9) .

[3]赵文广.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 2006 (2) .

[4]方金华.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上一篇:执行团队下一篇:课堂作业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