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

2024-08-07

中华民俗(共11篇)

中华民俗 篇1

人类社会的民俗文化最早是在农村产生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改变, 原本比较发达的农村演变为城市, 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 但原本乡村中的民俗仍然保留了下来, 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发生了一些改变。我国当代的民俗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城市民俗的比重逐步加大, 民俗作为资源走向了市场, 民俗旧死新生的汰选速率加大, 民俗应用的领域拓宽, 民俗教育开始起步, 民俗保护意识逐步增强, 同时社会对外民俗的融摄力加大, 民间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城市中的职业大部分是新型的行业, 但仍有很多是从农村中的行当转变而来。在这些行当中保留了传统的民俗习惯, 这些民俗中不仅有以前流传下来的合理习惯, 也带有传统的美感, 在机械化的社会中使人感觉淳朴和朴实。而都市民俗在继承了一部分乡村民俗的基础之上也产生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新习俗。

一、乡村制作业与都市制作业中的民俗因素比较

乡村中的工匠由于分工需要形成各种不同的工种, 以满足人们不同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些工匠的技艺是师徒之间代代传承的, 《孟子·离娄上》中所说的“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就是指由前代师傅所定的规定、技巧。他们绝技中的民俗特色, 可以从工匠们口耳相传的大量艺诀、口诀、谚语中看出些端倪。如在建筑工匠中流传一句“木匠看三, 瓦匠看二”, 意思就是普通房屋出檐部分的宽度应是柱高的十分之三, 由木匠掌握;屋前露出台基的宽度应是柱高的十分之二, 由泥匠掌握。工匠们的师承制度很严格, “家有良田万顷, 不如薄技在身”。拜师学艺是古代主要的学习方式, 在现在某些地方的农村里仍然比较流行。师傅对徒弟采取家长式管制, 刚进门的徒弟, 什么活都要干。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 到了出师之时, 徒弟要给师傅送四件大礼, 叩头谢师, 师傅也会相应赠予劳动工具。祖师崇拜是最能够体现制作业中的民俗特色了, 木匠祀鲁班, 铁匠祀李老君, 画匠祀吴道子, 篾匠祀张班, 玉器匠祀丘处机, 酿酒匠祀杜康, 陶器匠祀范蠡, 等等。关于崇拜对象的故事有很多都来自民间传说。

都市制造业的工厂除了轰鸣的机器外, 仍然有人参与的部分, 从事这些部分的工人, 在劳作时多少会带有乡村或者从前流传的劳动习俗。比如, 城市建筑工地上, 新进的工人有的仍然要拜进入工地较早的老工人为师傅, 学习搅拌水泥、铺砖砌瓦的技能;传统城市理发店或者糕饼店等, 也有招收学徒的习惯, 老板是师傅, 员工是徒弟, 一般都是老板在做, 徒弟在旁边看, 或者徒弟做, 老板在旁边指点。这些虽然不是正式拜师, 但仍是以传统民间拜师习俗为基础的。在工地上盖楼房时, 有经验的老工人会给建筑材料标一些记号, 如在不同的钢筋水泥板上标一些不同的数字, 在削制好的木质材料上画一些记录符号, 这些标记与乡村中工匠盖房时做的标记异曲同工。

二、乡村商业和都市商业中的民俗因素比较

在乡村, 最朴素的商业形式就是集市, 分散居住在偏僻村庄的人们每天都要起早赶集。《易·系辞下》中说:“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人们在集市上聚集交易, 会产生很多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小商小贩招揽顾客的叫卖声和敲击声, 大宗交易中出现的“中人”, 骡马市上被称为“牙子”的不说出交易钱数直接“袖里吞金”的交易方式, 都是很有特点的集市习俗。商业还有一种形式是行商, 是一种流动的交易方式。就行商规模的大、小来说, 大的有走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 从元人马祖常的《河湟纪事》诗中, 可以看出不少大型行商的风俗特点:“波斯老贾度流沙, 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 收来东国易桑麻。”小的行商就是指货郎和小贩, 他们背着货摊, 一路吆喝, 目的就在于传递商品信息, 招揽顾客。还有一种商人是坐商。坐商是最讲究诚信的, 因为经营地点固定, 要长期经营, 必须要有充分的质量保障。

都市里的商业大都是超市、商场的天下, 但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仍然零散分布着传统商业, 具有从乡村商业继承而来的民间因素。有一些杂货店, 卖各式各样的商品, 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在那里基本上都能买到, 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在大型的超市还找不到。它们大多分布在比较陈旧的居民小区内, 在台湾尤其受到上了年纪的人和对传统生活比较热衷的人的喜爱, 有时候可以从这样的店里淘到非常稀奇和传统的东西。这样的杂货店代表了人们传统的购买生活用品的习俗。在都市里还有一些走街串巷的走商, 磨剪刀、修雨伞、修钢笔等等, 他们是将乡村商业民俗带到都市里来的人, 是都市商业民俗的传承者。他们那非常具有民俗特色的吆喝, 不同于超级市场冷冰冰的价格标签, 是一种传统社会留存下来的人与人的亲近方式。

三、乡村休闲和都市休闲民俗因素比较

在乡村中, 人们辛苦劳作之余放松休息的传统做法有很多, 音乐、舞蹈、戏曲、杂技、说唱以及体育竞技等都是乡村人们的休闲方式。常常被提起的是打麻将和掷色子, 这些都是非常大众化的娱乐方式。特别是过节习俗、喜事丧事的习俗, 但在每个地方又各有特色。例如, 南京每年元宵节前后都会在夫子庙等地组织各种各样的灯会, 不仅南京市的市民, 其他周边城市的人们也赶来看灯展。夫子庙的花灯形式多样, 无一不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节日气氛。从许多例子中可以看出, 在乡村的娱乐方式中, 民俗的特色十分突出, 人们在约定俗成的娱乐活动中会寄托许多美好的愿望。老百姓在进行娱乐活动时, 已经把自己的主观精神和价值取向融入其中了。

都市的娱乐活动非常丰富, 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娱乐的方式花样翻新, 不过在众多新娱乐方式的丛林中, 从乡村继承而来的传统娱乐方式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麻将馆在各地四处开花, 自动麻将机的销售也十分火爆。都市人仍喜欢这种传统的娱乐手段。现在流行的电子娱乐、网上对战等还设置有麻将、象棋等游戏, 而且参与人数众多。现代的娱乐手段电影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听觉冲击, 但其基本元素在乡村流行的皮影里就有, 可以说电影就是放大的皮影。都市人们休闲时也喜欢逛花灯, 逛各种庙会。文化市场上, 具有各个地方特色的文化庙会活动、各种民俗工艺品、风味小吃, 地方特产、绝技绝活、地方文艺表演等色彩纷呈, 正是民俗艺术的魅力吸引世界各地人们来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民俗活动在都市生活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它不仅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 城市民俗在吸收乡村民俗的因素中, 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结语

乡村民俗和都市民俗是民俗的两个重要方面, 都市民俗由乡村民俗演化而来, 在成型之后又有自己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对比乡村民俗和都市民俗, 可以了解乡村民俗的演进过程、都市民俗的形成发展, 也可以由此把握当代民俗的变迁规律, 从发展的角度深入了解我国的民俗。

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正使民俗传演中心发生着转移, 其前景必然是由农村转向都市。都市政治、经济、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的中心, 也将是民俗生活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民俗由乡村转向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俗不可能一成不变, 必须在发展中改变自身来“与时俱进”。乡村民俗自身既有朴素单纯的一面, 也有迷信愚昧的一面, 都市民俗在发展中要去除糟粕, 把反映中国优秀传统的方面发扬光大。现代化工业社会中人际关系变得隔阂冷漠, 而民俗元素正是激活人与人之间温情的重要因子。美国作家沃特·艾文斯在他的《神话和神话学》中说道:“失去创造神话能力的社会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民俗学, 失去民俗元素的现代社会也可能走向消亡。所以, 对于民俗的关注和研究, 既具有理论意义, 又具有实践意义。它已经和民众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 散发着质朴而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乡村民俗和都市民俗的互动和融合, 是民俗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对于我国城乡文化建设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乡村民俗和都市民俗是民俗的两个重要方面, 都市民俗由乡村民俗演化而来, 在成型之后又有自己的特点。乡村民俗和都市民俗不仅在制作业和商业方面存在差异, 在休闲娱乐方面也有差异。对比乡村民俗和都市民俗, 可以了解乡村民俗的演进过程、都市民俗的形成发展, 也可以由此把握当代民俗的变迁规律, 从发展的角度深入了解我国的民俗。

关键词:乡村,都市,民俗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董晓萍.全球化与民俗保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潘鲁生, 唐家路.民艺学概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4]陶思炎.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华民俗 篇2

按当地风俗,这圆月必须在当天撕破,这样可以驱除邪气,带来好运,这风俗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为穷神。封后又对她不放心,担心她坑害穷人,便令她“见破即回”,

资料

因此,人们撕破月亮,是为了让穷神望而却步,让生活富裕美好。

中华少年游中华 篇3

我的河南陕西之行开始了。今天一大早我就从床上爬起来,吃完饭,全家人首先向河南出发啦。跟我一起去领略那儿的美好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古韵吧!

第一站 河南省博物馆

河南省博物馆声名远播,来到郑州自然要去看一看,博物馆可真大呀,陈列了从夏商春秋战国到汉唐盛世时期的工具、兵器、装饰品……好多好多价值连城的宝贝,看得我眼花缭乱,最让我难忘的是楚国的一组蚁鼻钱,还有最早的骨针,最早的用骨头做的笛子,每一件宝物都记录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历史有太多需要我们去发现、学习的东西。

第二站 少林寺

少林寺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也是我们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名叫《少林寺》,里面表现的少林武功真让人叹为观止,谁看完后都会霍霍哈哈的打起拳踢起脚来,恨不得自己拥有一身少林武功,我当然也有这样的梦想。

这次来到河南,少林寺也是我最期待去的地方,来到少林寺,在寺门的两边,排列着高大的树木,不同的是每棵树干上都有很多深深的手指大小的坑,我抚摸着那一个个又圆又深的坑,怎么也想不到它们的由来,导游姐姐告诉我,这可是少林武僧练一指禅留下来的痕迹,天啊,这得练多少次才能磨出这么多深坑啊,看来练好一身的武功真需要勤学苦练。后来我又看到一排排练功房,透过窗口,我看到地上坑坑洼洼,不用问,这肯定是练功时,用脚踩出的痕迹!

我边走边看,每个练功的痕迹都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一边佩服这些武僧们将这些宝贵的武术发扬光大,振我们中华的威风!一边为我们国家拥有这样的宝贵少林武术感到骄傲!

第三站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建造于我国20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它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在崇山峻岭的石壁上雕刻着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佛像。大的雕满整个山的侧面,小的只有1厘米大小,还有在一个山洞里居然就容纳了大约上千座的佛,被称为千佛洞。站在绵延千米的佛像山的对面,我不由的为这个世界八大奇迹而震惊,更为我们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赞叹!

第四站 云台山

今天的行程真是丰富多彩,我们来到云台山,丛山峻岭连绵起伏,既雄伟又壮观!云台山其中最闻名的当属红石峡,那里每一片石头都是红色的,像红玛瑙一样,非常光滑,与它相伴的是像银河一样的瀑布,这些瀑布有的像长龙气势磅礴、有的像小蛇蜿蜒流畅在石缝里、还有的像银丝挂在石壁的青苔上、还有像珠帘…… 真是美不胜收!

红石峡又幽静又凉爽,这里没有汽车的声音,只有哗啦、哗啦的河流声和清脆的鸟鸣声,真是人间仙境。

今天艳阳高照,天气很热,但是我们旅游的兴致一点都没减。我们来到了茱萸峰,刚走入山门,就看见一尊古代人的雕像,导游姐姐说:“这是大诗人王维的雕像,因为他写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有一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句中所说的‘登高处’指的就是这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王维,于是在山门处塑造了一座他的雕像,以此来纪念王维。”

开始爬山喽,导游一声令下,队友就向山上攀登,我看着陡峭的石阶心里直发颤,但我还是像‘飞毛腿导弹’一样,不顾一切地就冲了上去,跑在了最前头,我气喘吁吁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路上,我看到过蛇不像蛇、蜥蜴不像蜥蜴的东西在吃一只大蜗牛。路上,我看到根长在石头上的奇怪的植物;路上,我看到色彩斑斓的蝴蝶;路上,我看到风景不断变得更广阔更壮美。这些惊喜激励我继续前进,向风景更美更壮观的地方迈进……

终于,我和导游姐姐最早到达了峰顶,导游姐姐告诉我,这座峰高1297.6米,我往下一看,哇!我们真像在云海中的一座小岛上,前、后、左、右、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绿岛令人心旷神怡,如临仙境!我沉醉在这如花的风景里。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导游姐姐催促我们快点下山啦,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壮观而又美丽的茱萸峰。

第五站 秦始皇陵

今天一天过得特别恐怖,不是陵就是墓。我看到了中国第一位皇帝,也称为始皇帝的秦始皇的规模巨大的陵墓,有保卫他的兵马俑、有殉葬的墓群、大量金银财宝…… 在这么多年前,我们的古代人民就有那么高的聪明才智。

第六站 兵马俑

进入博物馆,只见整齐的“兵马俑”方阵,就像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在等待检阅!士兵们上身穿着盔甲,下身穿着紧口裤,他们站在战马前方,好像正准备随时接受命令出击。将军们戴着燕尾式的帽子,一脸的严肃,好像正在谋划着下一场战斗,弓箭手们单膝跪地,正在搭弓射箭!武士们手握宝剑,虎视眈眈!

这些在泥土中埋了两千多年的勇士们,不仅保卫着他们的主人,还记载了我们伟大中国人民在两千多年前就拥有的伟大智慧的结晶,实在让人惊叹不已,不愧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第七站 张家界

张家界因为它的山水奇绝而闻名天下,最受人热爱的著名奇幻电影《阿凡达》就有很多奇妙的世界就在张家界取景。也因此张家界让更多的国家认识了它。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像一个神奇的魔幻世界,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插入云霄,他们一座挨着一座,有的像被斧头削过、有的像棒槌、有的像宝剑……每一座山峰都是那么独特,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我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壮美!

旅游不仅能饱览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会让我们饱尝到中华美食。我们伟大祖国的美景我看在眼里,美丽中华,我爱你!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篇4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备考时, 注意把本专题知识与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

2.考生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 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从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考生要关注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 学会运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考点指津】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规模大, 存留丰富。

(3)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其中, 我国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③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即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而且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历久而弥新。

(2) 中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②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 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 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7.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 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有:改革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主要措施)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考点拓展:

弘扬民族精神为什么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所以, 弘扬民族精神, 就要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 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 才能生根, 转化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

③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 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并转化为我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高考回眸】

1. (2011·福建文综卷·27) “双百”人物 (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用自己的言行,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 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 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 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凝聚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传承”“升华”可知,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历久弥新, A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D两项表述错误;C夸大了中华美德的作用, 表述不科学。

2. (2011·江苏政治卷·21) 历史上, 东北流行二人转, 南方流行越剧, 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如南京的白局, 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 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 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 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 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 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知识,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等信息, 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以及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和繁荣,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C。

3. (2011·山东文综卷·19) 2011年, 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活动, 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 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①④正确;②表述不科学, 且与题意不符;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4. (2011·海南政治卷·15)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④说法错误。答案为C。

5. (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 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 (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 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 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 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 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 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 (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 , 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 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 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 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 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 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主观题。第1问, 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作用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 要求考生提出建议,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妈祖文化影响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 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 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 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 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创新设计】

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大风泱泱, 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者, 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

A.包容并蓄 B.与时俱进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2.2011年8月1日下午, 辽宁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援疆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沈阳举行。来自全省40余所高校的125名赴新疆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 响亮提出“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 正式开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征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①能促进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②直接提升了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够快速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 (广东)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4.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至16日在海南召开, 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1) 结合材料, 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被誉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的郭明义, 是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30年来, 我经历了很多, 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在鞍钢工作的20年里, 他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在工作中他总能顾全大局, 甚至不分分内分外, 心里始终装着集体、社会和国家,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义。同时在工作中他总是锐意进取、孜孜不倦、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知识, 分析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提示:“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B 提示:②不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

3.B 提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由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C、D不符合题意。

4. (1)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 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 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5.①“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充分体现了郭明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具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高贵品质。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②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 同时在工作中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等, 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操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 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有利于鼓舞千千万万的人们, 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

对民俗体育舞龙运动的民俗学分析 篇5

摘要 为进一步促进舞龙运动的发展,通过文献资料的方法,用民俗学的理论对舞龙运动的产生和功能价值进行分析,说明舞龙运动作为一项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没有被历史埋没,说明在当今社会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以及明确将来舞龙运动的发展趋势。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民俗 舞龙运动 民俗学

一、前言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龙作为图腾而崇拜,人们通过舞龙的形式来表达对这些神灵的敬畏和信仰,这种信仰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舞龙运动作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集中体现了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华夏文明的精髓。符合现代人们需求的社会功能,能够带给人们对美的享受,要明确舞龙运动的发展趋势,使其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

二、舞龙运动的产生

舞龙运动是在龙文化的基础上诞生的一种运动,由早期民间的祭祀、求雨、巫术等形式逐步发展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人们之所以用舞龙来求雨,是因为舞龙含有地上的龙和天上的龙相感召、相会合的意思,或者说地上的龙已昂首起身,就要飞到天上了,变成滚动的云团、叱咤的雷电、壮丽的彩虹。而云团、雷电、彩虹等都是和雨水密切相关的天象,这也就是说:地上的龙一舞动,天上的龙就会普降大雨润泽四方了。可见舞龙运动的产生,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人们为了生存祈求上天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心理因素是分不开的。

三、舞龙运动的概念

舞龙运动, 又称“龙舞”、“玩龙灯”等, 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 手持龙具, 随鼓乐伴奏, 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 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 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四、舞龙运动存在的功能价值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民俗活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中,有好多的民俗活动已经被人们所淘汰,所谓适者生存。但是舞龙运动作为民俗活动的一种形式,在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后最终还能够完整的留下来,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这说明它符合时代的需要,也就有它必然存在的价值。

(一)娱乐身心的价值

舞龙与中国的节日、民俗、宗教等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舞龙能够承载这些文化所要体现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要求, 并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特别在中国这个非常看重节日文化的国度, 舞龙运动更是中国各种节日、庆典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舞龙是一项体力和智慧同时投入的表演活动, 为了舞出龙的神韵, 舞出龙的精神, 龙头、龙尾和各节龙身之间要默契配合, 技巧性很强, 表演者须经过长期演练、磨合, 认真体会, 要求“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才能把龙的潜跃翻滚、蜿蜒游动舞得浑然一体。舞龙又是一种集武术、舞蹈艺术、民族鼓乐等综合因素的体育文化娱乐项目。舞龙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 舞龙者利用人体多种姿态, 在动态行进和静态造型中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合于舞龙技巧当中, 完成各种高难、优美的动作。这对表演者来说, 是一种很好的身心双重愉悦,同时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一种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方式。

(二)舞龙运动中美的体现

舞龙运动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较为完整、表演技巧高超、套路丰富多样并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体育形式,通过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

培根曾对美有过这样的描述:论起美来,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动作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舞龙运动中“盘龙升天”和“龙潜海”这两个动作那腾空纵起的一瞬间,似龙卷风直冲云霄,在高空完成造型后,巨龙俯冲而下,转接低势造型。这瞬息之间的时空变化充分展示了一种美的韵律,给人以力与美的享受,完全不亚于任何艺术品的感染。

五、舞龙运动的发展趋势

(一)进行市场化管理

舞龙运动是传统文化与体育结合的一种综合性运动,要想长久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市场这两个要素,就需要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活动,在此基础才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通过资金的支持和市场的运作来达到想要的结果。通过培养即懂舞龙运动又懂管理的专业人员,对舞龙运动进行市场化,在组织有序的管理下使其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进行国际化传播

在全球化的今天,东西方体育文化在相互碰撞、交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瑜伽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运动同样存在着发展的空间。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相信舞龙这一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在全球的推广必将为世界体育文化做出最为生动的補充, 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共享, 为全人类造福。

(三)舞龙运动走进高校

学校是一个进行知识的传授和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主要文化知识的地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的学习和生活。舞龙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要求参加者有很好的团队精神,需要渲染和营造的就是一种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舞龙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明确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体验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不可替代的民族性。

六、结束语

从唐代民俗诗看唐代民俗 篇6

一、生产民俗

(一)农耕诗与农耕民俗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全国经济比重中占据重要位置。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不断积累经验,比如耕耘、灌溉、收获等等的农耕制度,代代相传,于是,通过农耕我们便可以看到唐代农耕民俗的传承和农民的生产状态。

储光義的《田家杂兴八首》中“种桑百余树,种粟三十亩”,这是唐代小农户家必须的劳作。古人农耕对天气的依赖程度很大,播种的适合时宜,来年就可以大丰收;戴叔伦的《女耕田行》中“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又显示出唐代农耕民俗的另一个特色:牛耕。牛耕是我国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双手到机器的转变,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特点;刘禹锡的《插田歌》中“齐唱郢中歌,婴宁如竹枝”显示出农耕文明的又一特点:对唱。歌曲大多采用方言,表达了农民在插田时的欢乐,十分具有生活情趣,也是唐代民俗的亮丽部分。

(二)手工业诗与手工业民俗

早在夏商之际,我国便出现了手工业生产,西周以后发现开始加快,在封建经济文化发达的唐代,手工业也更加完备,尤其是在江浙等地区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地方,也发展出一套套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手工业,以下就几个特色手工业进行分析。

王建的《织锦曲》中“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描写的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纺织。这首诗是官营纺织作坊,织锦户要将纺好的样品上交给管理审查,官吏同意后方可纺织,这里也批判了社会阶层的黑暗面;诗仙李白的《秋浦歌》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述了唐代的冶炼壮观景象。边炼边唱是唐代人民劳作的习俗,这是在有意识地相互勉励,从而调节工作气氛,减轻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看来唐代人就有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了;李群玉的《石潴》中“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为我们描述了陶器业的发展,反映了唐朝湖南地区制造业的盛况。湘江一带在唐朝有着规模庞大的制陶业,这也暗示出了唐代经济的繁荣。

二、生活民俗

(一)服饰诗与衣着民俗

服饰习俗是最能外化显示生活民俗的民俗符号。中国自古以来对服饰便十分讲究,不同地区不同地位的人都有特定的服饰搭配。服饰包括发饰、珠宝首饰、佩戴用具、头巾手帕等等,具有护身和装饰这两个民俗性格。

李峤的《绫》中“金缕通秦国,为裘指魏君”描写的是极具有中国元素的布料:丝绸。唐代的丝绸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创造,唐绫洁白轻柔,种类繁多,体现了唐人在衣着方面的品味;郑谷的《锦二首》中“文君手里曙霞生,美号仍闻借蜀城”描写的是彩色大花纹丝织物:锦。唐朝的锦以蜀锦最为出名,人们学习蜀锦的织法,然后传往世界各地,所以在中国蜀锦变成了锦的统称,也是当时贵族重要的服饰布料;韩僱的《屐子》中“珍爱屐子,优游林下”说的是木屐。木屐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就身踏木屐。在唐朝,隐士尤其偏爱木屐,木屐的习俗在我国传了千年,如今却在日本最为流行,实在令人惋惜。

(二)饮食诗与饮食民俗

人类的饮食生活中,前一个阶段是自然饮食阶段,通过寻找植物动物来维持生活,而当人类开始用火并不断探究出新的烹饪方式后,饮食文化的大门才真正打开。

中国饮食之考究、烹饪技艺之高超早已闻名于世界,不仅当代美食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早在一千多年前饮食就不断演进,成为了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的饮食文化诗中可以看到关于饮食民俗的大量描写。

唐彦谦的《蟹》中“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甚尝”为我们显示了唐代人吃蟹的高超技术。古人好吃蟹,在唐代更为显著。诗中描写了捕蟹的时间和方法,好蟹的形状与价钱,反应出了唐代人吃蟹的民俗;姚合的《乞新茶》中“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道出了我国茶文化,古人十分讲究茶的采摘制作,早期采摘的叫茶,晚期采摘的叫茗,而在唐代人们根据时间将茶分得更为细致,体现出唐代人民对于品茶的认真与喜爱;诗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诗圣在夸赞诗仙才华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酒文化。中国自古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在唐朝酒的品种有很多,可惜有些酿酒的方法在南宋已经失传,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在唐诗中一睹唐代酒民俗的风采。

总结下来,文学与民俗自古以来便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一个民族孕育了民俗,民俗又反过来影响整个民族。民俗反映出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以及它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潜移默化地对后世产生影响。

当然,唐代民俗中亦有着恶风陋习,但是我们重新审视唐代民俗的真正目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警于世人。

摘要:民俗是一个民族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形成的特定文化内容,通过对民俗的了解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地展开对某个特定年代、特定地点历史的研究探索。唐诗中有一大类称为民俗诗,内容真实活泼,很有研究价值,通过研究民俗诗,可以探索出唐代民俗特色,从而使我们对中国古代民俗有更好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修养。

关键词:唐代,民俗,民俗诗,传统文化,影响

参考文献

[1]何立智.唐代民俗和民俗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6.

中华民俗 篇7

香包刺绣之乡

香包, 古名香囊, 又叫荷包, 俗称“绌绌”、“绌儿”、“耍活”。香包在庆阳的历史已有千百年。庆阳香包内容丰富, 取材宽泛。天地万物, 山川日月, 无所不包。但农村妇女多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小物件来表达她们的心愿, 家养的牛羊猪鸡犬, 野生的狮虎猴鹿兔, 水中的鱼龙龟蛇蟹, 树上的桃杏梨瓜果等等, 无所不包。他们以此来表达驱邪防害的目的, 除秽护身的希望。庆阳香包的用料简单, 一布一针一线加一珠而已。布料多用丝绸或彩布, 线絮全为五颜六色的彩线。刺绣手法多样, 有手绣、锁绣、补绣、纳绣、套绣等;在缝制中有剪样、锁边、打结、绣样、吊絮、穿珠等工艺。其针工细密, 绣中罕见。

屈原在著名的《离骚》中吟诵道:“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 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 在这里既指香包, 也含佩戴之意。这就说明了早在战国时代香包就已是一种饰物了, 汉代《礼记》曾有未成年男女佩戴香包的记载。到了唐宋时期, 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明清两代, 庆阳香包十分兴盛, 成为人们佩戴或馈赠的佳品。至清代, 香囊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而历史演化到近代, 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 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 驱恶避邪的。2001年, “千岁香包”在华池县双塔寺二号石造像塔塔体内发现, 这座石造像塔建于金大定十年, 由此推算, 这件香包距今已有840多年。这件香包制作精致, 完全按照佛教经义, 把浩瀚的佛法浓缩到了小小的香包上, 寓意深邃, 巧妙无比。香包通体由黄褐色织锦缝制, 成荷叶盖手包形, 玛瑙宝石带链, 周边采用传统锁边工艺, 附加十字针黄白丝线装饰边线, 底部有写意的凤爪纹饰, 加上织锦素底隐形莲花纹的飞针走线图案, 集中衬托了主体海棠花的风姿。海棠花是用彩色丝线绣成的, 叶的造型从色彩到形态, 层次分明, 变化丰富。整个香包造型雅致, 做工考究, 刺绣精细, 别具匠心。时近千年, 仍然色彩艳丽如新。

民国至解放后的60年代, 庆阳香包的绣制普及到家家户户, 庆阳女孩多“七岁八岁学针线”。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经国家知名专家张道一、冯真、曹振峰、靳之林、杨先让及法国友人吉莱姆考察推介, 香包刺绣开始走向市场, 走出国门。

2001年文物工作者在华池县发现的保存完好的金代香包, 因其工艺精湛, 闻名遐迩, 被民俗专家们盛赞为“中国最好的香包”。

2002年庆阳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2005年, “庆阳香包绣制”进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 贺梅英老人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庆阳举办了第11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 借助香包节会的巨大影响, 庆阳香包近年来在艺术传承的基础上, 在民俗文化艺术市场上亦取得不俗的销售成绩。

庆阳香包主要有五大类型。头戴型主要供孩子们头上佩戴, 常用彩色布和彩色线做成虎头、猫头、兔头及各种动物头型帽, 端午节戴上以驱邪护身。肩卧型一般以猛虎雄狮为图样, 绣成头大身小、有爪无腿的老虎、狮子, 缝在孩子们肩上, 以祛邪恶。胸挂型样式繁多, 内容庞杂。一般用双股彩线把香包连起来, 挂在胸前衣扣上, 少则一两个, 多则八九个, 内容常为吉祥如意的动植物, 表达妇女们祝福求安, 五谷丰登的心愿。背负型主要为“五毒背心”。刺绣有毒的蛇、蝎、蜥蜴、蜈蚣五种小动物的图样, 缝在孩子们上衣的衣背上。这些小动物本是有毒的, 端午这天却要穿在身上, 表达了古人“以毒攻毒”的哲学观念和护身心愿。脚蹬型多为飞禽走兽头型的图样, 如虎头鞋、猫头鞋、蝴蝶鞋等。这种香包左右鞋双双对称, 古以左为阳右为阴, 寓古哲学阴阳平衡之理, 取避邪护身、成双成对、并蹄腾飞之义。

庆阳香包原本是供小孩佩戴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是庆阳香包艺术的大博览。近几年, 香包制作已不再受时令季节的限制, 开始变成商品, 走向市场, 并逐步形成了产业生产。香包在机关的办公室里、宾馆饭店的大厅里、商场的柜台上随处可见。民间出现了一些常年从事香包生产、营销的专业公司, 香包已走出庆阳, 走出国门, 销往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庆阳香包以独特内涵、独特造型和独特手法, 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专家们的一致赞誉和肯定。“庆阳香包甲天下”。现在, 数十万庆阳劳动妇女从事的香包刺绣, 已经形成极富魅力的文化产业, 正以强大的生命力走出西部, 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民间剪纸之乡

在庆阳民间, 逢年过节, 娶媳嫁女, 满月祝寿, 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 又要执剪铰纸, 制作窗花。这些剪纸花, 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 贴在窗上的叫窗花, 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 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走进庆阳农舍, 随处可见贴在墙壁上的剪纸花, 有些已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 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花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剪纸在庆阳, 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 哪里有人住, 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 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炕围则成了妇女展现手艺的美术天地。

庆阳剪纸, 由来已久, 在国内外早有影响。早在汉代,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 用纸剪人影像以代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始了。到了隋唐时代, 剪纸用途进一步拓展, 人们用纸剪出武将秦琼、敬德的形象, 贴在门上作为门神, 祛邪挡鬼。此后, 剪纸艺术不断衍变, 题材不断拓宽, 用途不断增加, 由宫廷祛邪走向民间生活。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 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地区之一。后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 剪纸不断发展成熟。

庆阳剪纸, 取材宽广。日月星辰, 山水花木, 人物鸟兽, 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特别是家庭院落这方圣土内的男女娃娃、牛羊骡马, 猪狗猫兔, 瓜果蔬菜, 因为天天见, 对它们观察深透, 因而成了妇女们剪刀下永久的题材。她们通过对这些题材的取舍剪制来装饰美化家庭环境, 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庆阳剪纸内容丰富多彩。有表达吉祥喜庆、反映传统民俗的“二龙戏珠”、“骆驼进宝”、“吉兽图”、“麻姑献寿”;有反映生殖繁衍、美好爱情的“孔雀戏牡丹”、“蝴蝶恋花”、“喜鹊踏梅”、“鱼儿钻莲”;有保佑平安康乐、祈求神兽降福的“老虎下山”、“狮子滚绣球”、“抓髻娃娃”、“送福娃娃”;有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有表达对劳动果实喜爱的麦穗、谷穗、瓜果、桃杏等等。这些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反映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习俗, 充满着她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热爱和追求。

庆阳剪纸, 表现手法灵活, 剪纸技艺娴熟。颜色以红、绿为主, 有单色、套色、染色等;剪法上有阳剪, 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 阴剪, 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 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为了线条丰富多变、多姿多态, 艺人们还创造运用了梅花纹、云勾纹、锯齿纹、田禾纹、月牙纹、水纹、花纹等剪法。

庆阳剪纸, 种类繁多。因用途不同而内容各异。大体有喜庆剪纸、礼仪剪纸、祛病剪纸、生活剪纸、福寿剪纸、婚禧剪纸、生殖剪纸、丧葬剪纸、图案剪纸、底样剪纸和现代生产劳动剪纸等等。这些剪纸大都有底样, 是从祖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细心的妇女把底样夹在杂志书籍中, 视为传家宝。

庆阳的剪纸作者, 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 甚至一些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也识字不多, 有的纯粹一字不识。她们的手艺是从上辈人那里学来的。农村女孩五、六岁就围着奶奶、妈妈学剪纸, 到十五、六岁就能执剪了, “二八闺秀学针线, 巧剪花样百家传。”

庆阳剪纸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与全国同类民间剪纸相比, 独具特色。

一是原始图腾文化的遗存。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地带, 远离大城市, 交通闭塞, 很少受外来文化冲击。作为生命象征的龙为图腾的龙文化, 以鹿为图腾的鹿文化, 在国内其他地方近乎绝迹, 但在庆阳剪纸中一直延续并保留了下来。如“人头鱼”、“神鱼瓶”、“娃娃鱼”都是以鱼、龙、蛇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的传承。剪纸“寿花”, 既有鹿头纹样的原始图腾形态, 又在向生命之树的植物形态发展, 上有双鸟的轴对称形剪纸“生命之树” (扶桑树) , 是两汉广为流传的图样。令人震惊的是, 两汉时代先民的民俗和图样, 竟然一直蕴藏在庆阳剪纸中流传下来。这在全国民间剪纸中是绝无仅有的。

二是古代阴阳哲学观的载体。西方哲学以自然科学观点认识世界, 而中国古典哲学是以阴阳观认识世界的, 形成了阴阳五行说。庆阳剪纸, 揭示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阴阳哲学的奥秘。《绎史》中“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说的就是阴阳哲学观。庆阳民间也有以男为阳, 女有阴;南为阳, 北为阴;左为阳, 右为阴等哲学观念。镇原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剪出的《抓髻娃娃》, 一手捧鸡, 一手捧鱼;或一手捧鸡, 一手捧兔, 都是以鸡、兔或鸡、鱼象征日月、天地的哲学观念的反映。此外, 《双鱼枕》、《虎头蟾》等剪纸都是远古阴阳哲学观念的载体。

三是远古文物的“纸化石”。庆阳是远古文化的巨大宝库, 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远古文化。庆阳剪纸既揭示了远古文化的奥秘, 又承传着远古文化的信息, 是不可多得的远古文物的“纸化石”。宁县剪纸《八卦娃娃》, 本是春节祈祷丰收的巫术剪纸, “八卦娃娃”双手举禾黍, 头顶太阳蛛网八卦, 象征太阳普照万物生长, 它承载的就是生命崇拜、太阳崇拜的远古文化, 是原始社会炎帝部落太阳崇拜的遗存, 是远古文物的“纸化石”。

四是独特的审美意识。庆阳民间剪纸的审美意识是变形的。不求真实, 善于夸张;不合透视, 形体变形;不求物件形态毕肖, 只讲简练传神;不求四肢齐全, 讲究随心达意。剪纸《回娘家》中的毛驴儿仅有三条腿, 另一条腿被随意删掉了。在艺人们眼中, 毛驴走路是三条腿着地, 另一条腿是多余的。她们剪下的《猫吃老鼠》, 被吃掉的老鼠还活在猫的肚子里, 人隔猫肚皮还能看得见。这不仅是一种大胆奇特的构思和想象, 而且是古代变态的审美意识的显现。

2002年6月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 庆阳剪纸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庆阳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民间剪纸之乡”。

陇剧艺术的故乡

陇剧是由陇东道情衍变而来的, 陇东道情则是流传于环县、庆城一带的皮影道情曲调。皮影是陇东民间流传的一种窑洞戏曲。1958年, 庆城县剧团受陕西把民间小调碗碗腔搬上舞台的启示, 大胆提出将陇东道情皮影搬上戏曲舞台的建议, 得到县委的重视和支持。于是指派庆城县剧团组织音乐创作人员, 深入环县木钵、曲子一带山区, 走访名老艺人, 采录道情曲调, 学习道情唱腔, 研究改革道情曲调, 连续排出了多部道情剧, 在西北乃至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59年, 甘肃省戏曲研究院成立了“陇东道情剧团”。高士杰、邸作人等受组织委派深入环县, 对皮影道情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 聘请环县皮影道情艺人史学杰、敬庭玺为艺术指导, 排演了大型古典陇剧《枫洛池》, 从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使其声腔更适合于戏曲演唱。1959年国庆10周年之际, 甘肃省戏曲院道情团赴京演出大型陇剧《枫洛池》大获成功, 演出后全体演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的亲切接见, 并合影留念。周恩来高兴地说:“听了你们演奏的道情, 我又像见到了陕甘宁边区的人民”。1960年1月, 根据戏曲界人士的提议, 甘肃省政府将陇东道情改名为“陇剧”, 成立了“甘肃省陇剧团”, 陇剧从此成为甘肃独有的剧种, 并以不同于其他任何剧种的独特唱腔, 活跃在祖国的戏曲舞台上。

1963年, 庆阳地区剧团成立了陇剧队, 1981年秋改为庆阳地区陇剧团。几十年来, 在几代文艺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 创造出了适合于陇剧演唱的独特的声腔, 不仅能表现以三小行当 (小生、小旦、小丑) 为主的悲喜剧、唱工戏, 而且能表现形式复杂和题材多样的剧目。还派生了“忆板”、“二流”、“紧板”、“散板”、“清板”、“二扭板”等多种形式的板路, 丰富了陇剧的唱腔和曲牌。在继承嘛簧传统唱腔中, 利用了合唱、齐唱、重唱、领唱等形式活跃了舞台气氛。

器乐方面, 在保持传统的四弦、笛呐、笛子等基础上, 庆阳陇剧引进了大量的民族管弦乐器、西洋乐器和电子乐器。除保持单独吟诵的传统特点外, 还以高胡、二胡、琵琶组成伴唱乐器组支持哄托演员唱腔。中西乐器结合, 为古调奏出了新腔。

皮影之乡

庆阳的皮影艺术, 是与陇东道情并蒂绽放的“姊妹花”。它们共生共荣, 根深叶茂。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人, 经常南下侵扰, 首当其冲的便是彭阳 (今庆阳、镇原境) 一带, 有一次匈奴人将彭阳县令杀了, 当时的汉武帝刘彻大怒, 发兵10万, 亲率出征, 来到彭阳。当夺得战争胜利时, 一个噩耗传到了彭阳行宫, 刘彻的一位爱妃病故了。刘彻闻之, 深为悲痛。这时有个方士进言, 他能使皇妃再现, 于是他用皮革制作了一个酷似刘彻爱妃的偶像, 他自己藏在了这个偶像的后面, 带动这个偶像在帏帐内来回走动。方土让刘彻在帐外观看, 非常逼真。后来刘彻离开彭阳, 这种偶像光影的“把戏”便在彭阳一带流传开了。后来, 为了制作表演方便, 人物偶像逐渐缩小, 发展成为了今天的皮影。

皮影戏, 是一种古老的光投影成像影戏, 这是庆阳先民对光投影成像技术的伟大实践, 并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得以应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手段是古老的, 原理是科学的。皮影艺术作为庆阳民间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 多运用于常见的皮影戏表演。然而, 它的精美之处不仅表现在戏剧表演过程中, 而且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佳品。庆阳皮影雕刻精细, 风格古雅, 兼收并蓄庆阳民间剪纸、石刻、雕塑等艺术手法, 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造型和风格。它的人物造型风格主要有两种, 一种粗犷浑厚, 粗中见细, 名曰“尺线”;一种精雕细刻, 小巧玲珑, 名曰“寸线”。在镂刻手法上, 采用正侧面塑造和散点透视来表现人像的侧面、斜侧面、正面、俯视、仰视等多角度特征。镂刻男女也有区别。男性眼大身高, 蒜头鼻子, 窄胸部;女性弯眉凤眼, 樱桃小口, 通天鼻, 无乳房, 有唐代仕女的特征。它还采取不同的镂刻造型手法, 活灵活现地表现各种人物性格, 正面人物用阳刻法刻成空脸, 反面人物用阴刻法刻成实脸, 英雄人物刻成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表现其勇猛刚直;正直人物刻成蚕眉凤眼, 表现其赤诚潇洒;小姐、姑娘刻成直鼻梁、高额头、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 表现其善良美貌;奸诈人物则刻成面白目小、颔突嘴凹, 加以丑化。道具、景物也雕刻得十分精致, 惟妙惟肖。帝王的殿宇雄伟壮观、富丽堂皇;龙车凤辇斑斓多姿、珠光宝气;宫廷内苑清秀雅致, 花园亭台生机盎然。此外, 神仙佛祖、妖魔鬼怪、奇禽异兽、梦幻仙境等, 设计构图想象力丰富, 刻制手法异常奇妙。

庆阳皮影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 非牛皮而不用, 而且对牛皮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要达到平整耐用, 厚度适宜, 润泽透明, 柔而不软, 硬而不脆。所以, 通常选用青草期口轻的黑色公牛皮, 经过浸泡、框架、阴凉、刀刮等多道工序之后, 才动手设计构图、精心雕刻。人物、动物、景物的雕刻都曲直有序, 阴阳、虚实、疏密、长短错落有致。皮影的着色也极其讲究, 以大红、大绿、滕黄为主色, 兼用少许蓝色、黑色, 而且点染时只用纯色。这样渲染而成的皮影色彩绚丽, 色调和谐, 人物栩栩如生, 景物浑然天成。

皮影戏的表演形式比较简便, 在一张桌子上架起一米见方的幕布, 即“亮子”。在亮子后再配上灯光, 就算舞台设置就绪了。皮影戏的演奏人员, 一般3人即可, “三人一台戏, 前台、配音和乐队”, 前台操作皮影偶型并兼主配音, 其他两人则是司鼓和司琴, 也兼配音。庆阳皮影戏的传统唱腔是“道情”, 道情源于道教青祠音乐, 是道教民间化和世俗化的产物。

徒手秧歌之乡

秧歌, 起源于北方, 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 需长时间弓背弯腰, 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 休息时人们就在田地里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 就见空插脚, 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纪30年代中期, 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 人们都要扭秧歌。这一时期秧歌的动作和歌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当地文艺工作者把革命斗争的内容和民间歌谣、小调也融入了秧歌, 大大丰富了秧歌的内容, 出现了秧歌剧、秧歌小演唱等。30年代后期, 出现了一批很有艺术价值的秧歌文艺作品, 如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新十绣》《王麻子变工》《减租》《改造二流子》《四季歌》等。

庆阳的秧歌有两种, 一种叫秧歌舞, 一种叫秧歌剧。秧歌舞只舞不歌, 俗称“扭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有原地表演的, 也有在行进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 聚散分合, 动静有序, 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 妙趣横生。秧歌舞表演人数, 可多可少, 有男有女, 双排偶数。人物化妆多式多样, 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 还有老汉、丑婆、大头娃娃等。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 不拿任何道具, 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烟斗、花朵、镰刀、斧头的。腰中多束红绿彩带, 扭动时如花海翻浪, 异常耀眼。秧歌剧与秧歌舞不同, 它虽也以“扭”为主要表演特征, 但它是载歌载舞, 而且有故事情节, 只不过是剧情线条比较单一罢了。当年陇东解放区流行的《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代表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秧歌这种文艺表演形式广泛流传。人们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后的喜悦心情, 歌唱人民领袖和社会主义新事物。每年春节、国庆节和其他重要节庆活动, 都有秧歌队出现, 秧歌队成为街道文艺活动的主流和亮点。2002年, 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 庆阳的秧歌更是盛况空前, 使国内外宾客大开眼界, 特别是徒手秧歌, 使来宾大饱眼福。他们说:“像这样数万人的秧歌队伍, 在国内真是少见。”也就是在香包节期间召开的民俗研讨会上, 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市为“徒手秧歌之乡”。

荷花舞之乡

荷花舞又名云朵子、地云子、莲花转, 是流行在庆阳南部的一种舞蹈形式。演出者为清一色的妙龄少女, 一般6至8人。人数可多可少, 适宜在各种场合表演。形式分边歌边舞和不歌只舞两类。边歌边舞, 即在音乐伴奏中轻歌曼舞, 舞姿以甩纱带为主, 身段一扭三弯, 摇扭相配, 颇有风吹荷叶的轻柔动态。歌词共四段, 每段四句, 曲调为陇东民间传统小调“扬燕麦”。不歌只舞, 只用舞蹈语言表演, 抒发情怀。舞蹈队列常变换花样, 队形有“龙摆尾”、“燕穿梭”、“剪子股”等。动作要轻松自然, 轻捷平稳, 用“碎步”, 脚跟先着地, 脚尖后着地, 有前脚着地, 后脚跟着虚抬的姿势, 走如舟穿莲田、飘逸轻柔。演员要年轻漂亮、身段苗条。

中华民俗 篇8

民俗文化存在于人群聚集的地方。不同的地域, 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风俗习惯, 每个地方的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全国范围之内几乎找不到一处相同的民俗文化。这也正说明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衡水的民俗文化品种丰富, 许多堪称艺术瑰宝。历史上, 衡水灾害频发, 经济萧条, 很多衡水当地人外出谋生, 在外学习技术。出现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故土难离, 这些带着技术的能工巧匠回到家乡, 从而带来了衡水的民俗文化的繁荣, 造就了众多的民俗文化产业群。像鼻烟壶内画、武强年画、侯店毛笔、花丝镶嵌、补花、雕刻、黑陶、剪纸以及特种养殖 (宫廷金鱼) 特种工业 (像安平丝网、大营皮毛、强玻璃钢、桃城橡胶、老白干酒) 等, 可谓琳琅满目, 裴声海内外。“衡水三绝” (即内画鼻烟壶、侯点毛笔、徐氏宫廷金鱼) 已经被介绍到世界各地, 并成为衡水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衡水已经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武强被命名为“木版年画之乡”。获得如此众多殊荣, 在全省、全国是不多见的。

衡水旅游文化氛围较低。早在2007年, 衡水就出台了《衡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规划》, 衡水旅游总体形象架构以“千顷衡水传情两画”旅游形象为核心, 凸显“一湖两画”的绝特资源。其中“千顷衡水”指衡水湖, 指出衡水湖原生态开阔水面的绝特景观, 包涵浓厚的生态意蕴;“传情两画”指武强年画和衡水内画艺术。衡水旅游的空间格局确定为“三鱼争头”结构。“桃城区 (含开发区) -冀州”这一环衡水湖地带为“鱼头”, 是衡水旅游的中心发源地, 主要产品类型以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为主。而三个以环衡水湖地带为“鱼头”的“鱼状地带”分别为, 以饶阳-深州-安平-武强为鱼身组成的一区, 为北部重点区, 主要以特产类资源和产业类资源串联, 以民俗旅游为主;以枣强-故城为鱼身组成的二区, 为南部重点区, 以产业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串联, 以商务旅游、休闲旅游和红色旅游为主;以阜城-武邑-景州为鱼身组成的三区, 为东部重点区, 以生态类资源组成, 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旅游为主。但是就目前来看衡水的旅游业仅局限于休闲观光旅游为主, 民俗旅游发展明显不足。衡水民俗文化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以推进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多种形式把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 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 让当地人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 让他们有地方荣誉感, 促使他们自觉地保留、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外来的文化。民俗文化被弱化、庸俗化或商品化已经成为了部分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弊端, 所以更好的发扬自己的优势, 办出特色, 让游客自发产生旅游动机需要想办法保持当地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神秘性。只有这样, 才能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 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民俗文化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引导。2012年成立了衡水民俗文化协会, 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 民俗艺术品收藏展览。

其中武强年画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年画专业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 而且陈列形式最受欢迎的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经常到中国及世界各地举办年画展, 比如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绍兴博物馆, 另外也在新加坡、西班牙、韩国、比利时, 台湾等地举办年画展, 举办年画艺术节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委员会年会。百家新闻媒体专题介绍。张仃、启功、冯骥才、方成、旭宇、杨新等知名人士为武强年画博物馆题词。武强年画博物馆成为衡水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扇窗。

个人民办民俗博物馆, 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部分。衡水有一处民办民俗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马灯、太平车、食品提盒、剃头挑子……涉及过去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用具, 这些都是民间个人藏品, 这些藏品涉及农耕, 车乘, 纺织, 礼俗, 饮食, 家具等各类民俗用品。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展示着特色民俗文化。这些对于那些带孩子了解历史, 了解民俗的人来说颇有吸引力。

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或正在变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衡水的民俗文化产品, 具有观赏、收藏、馈赠等多重价值, 自旅游业发展以来, 逐渐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纪念品。全国不少旅游景点的内画摊和内画产品, 大多是来于衡水的艺人。近年来衡水旅游业的发展, 也得益于这些民俗文化产品。到衡水开会的、办公的、探亲的、旅游观光的……如果不逛一逛“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武强年画博物馆、以及侯店毛笔厂, 不品一品衡水老白干, 似乎有一种缺失。如果不买上一两件工艺品, 更会留下很深的遗憾。衡水这个以“三农”为主新兴城市,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富集的优势, 成功地办上几届国际民俗艺术节, 一定会给衡水的发展带来难以想象的机遇。衡水民俗文化之都的社会认可, 也会为衡水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要: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其实就是民间风俗习惯, 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包括衣食住行, 节日庆祝, 民间歌舞等民间文化。在旅游学的理论上, 会把旅游资源分为两大类, 包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关键词:衡水,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3]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 1997.

中华民俗 篇9

【一问设计】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背后是因“中华不振”, 认真细读课文, 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一点吗?

【一问由来】

第一, 来源于文章的结构层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共17个自然段, 叙述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写周恩来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疑惑不解;第二件事是写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 陷入沉思;第三件事是写周恩来决心改变“中华不振”, 立志读书。文章层次清晰, 层层推进, 从疑惑不解到陷入沉思、立志读书, 无不与“中华不振”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 来源于文章的故事细节。具体词句演绎文章细节, 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细节描写的具体词句处发掘、感受“中华不振”, 可谓俯拾皆是。比如文章1耀5自然段中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第7自然段对租界的环境描写;第8自然段中, 面对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压死的情景等等, 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中华不振”。

第三, 来源于人物的思想情感。“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 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周恩来的不解和追问, 充分展示了他对“中华不振”的关注, 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当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内心的愤怒、震惊、无奈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 他意识到:中华不振, 中国人将永远被欺辱。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 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 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让我们体会到, 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已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他的志向异常坚定。“追问、沉思、立志”的这一过程, 充分展示了少年时代周恩来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第四, 来源于文章的教学重点。选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 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文中主要人物周恩来的思想情感与“中华不振”紧密相连, 他因“中华不振”而疑惑、愤怒、沉思、立志读书。因此让学生认真细读课文, 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中华不振”, 明白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中华不振”, 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便水到渠成。

第五, 来源于文章的社会背景。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 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来, 中国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来侵略,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土大片沦丧, 主权旁落殆尽, 四亿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文章所描写的事正是发生在这样的时代, 它告诉我们, 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就要振兴中华。

同时, 用“中华不振”这一“主问”贯穿课堂, 不仅兼顾课文内容层面的教学, 还指向人的思想感情、精神生活, 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真正做到学会做人。

【一问实施】

1. 整体感知课文, 引出中华不振。

(1) 揭示课题, 引出立志原因———中华不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周恩来在少年时立下的远大志向, 他立志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不振)

(2) 检查预习, 简述课文大意。

(3) 总结过渡, 指向课堂“一问”———中华不振。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背后是因“中华不振”, 认真细读课文, 你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这一点吗?

2. 仔细研读语句, 感受中华不振。

(1) 再读课文, 在具体语句中感受中华不振。

仔细研读课文, 看课文哪些语句的背后, 你读出了中华不振?可以在书上画一画, 写一写。

(2) 交流分享, 感受中华不振。

学生交流:

A.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 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中华不振啊!”周恩来的不解和追问, 充分展示了他对“中华不振”的关注, 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B.“一条条的街道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耀武扬威的巡警。”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等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体会当时周恩来的心情, 再次回味“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 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中华不振啊!”, 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朗读。

C.课文第7自然段中写到了哪些人物?谁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

(3) 激情表达, 读写结合。

身为中国人, 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 我们怎么能够不愤怒?但是, 在当时的中国, 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是偶然, 更不是一件两件, 实在是太平常了…… (老师适当补充一些类似事情及时代背景资料) 看着这一幕幕, 你的心能平静吗?面对这样的局面, 你有什么话想说? (让学生在表达中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想象周恩来当时的心情。)

3. 诵读拓展, 立志改变中华不振。

(1) 文本诵读。 (9耀17自然段)

(2) 阅读拓展。

4. 回溯课文, 超越文本理解周恩来。

重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的故事一定深深打动着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句响亮的口号, 而且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该如何做事、做人, 如何面对生活的写照。

分享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推荐课外阅读。

【一问体会】

1.“一问”的设计, 一定是这篇教材独有的, 并兼顾文本的内容和形式, 是从整体入手, 贯穿全篇的主问题, 能起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的效果;“一问”还要能触及教学核心目标, 且能作为引导课堂活动的突破性问题。

2.“一问”的设计, 应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

中华民俗 篇10

关键词:城市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 差异 整合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城市自兴起的那个时刻起,其社会结构就与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现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文明的表现首先在于地缘关系打破和替代了农村所存在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所谓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基础条件及文化氛围[1]。虽然农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与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够对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要比农村民俗文化的范圍广阔的多。

1.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方式不同

农村以农、林、牧、副、渔为业,其生产依赖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而城市汇聚着工商百业,依靠资金、手艺、交换、时局而发展。乡村经济虽是旧时的经济支柱,但易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乡村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的地位;而城市的行业生产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缚,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上层社会和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领有主导的地位。

2.农村与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人口构成较为单一,大多以血缘村落相聚居,并依赖祠堂、族谱、族规、族长而凝聚成宗亲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他们多为迁徙之徒,先后来自八方的乡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杂居于空间狭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业,经长期相处、磨合,逐渐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调,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广闻博见,相对农民来说,构成了文化素质稍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人员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以前生活环境中的民俗,并很快适应其中。

3.农村与城市的语言应用不同

农村的语言应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语俗称,少见新词新语,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间的口头语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们生活的群体感强,而个性化弱。城市的语言应用因市民八方汇聚而五音混杂,一般为下层多地区方言的纷呈和上层官话的并用,并逐渐混成新的城市语言。相对乡村语言,城市语言因阶层、行业、教育、交际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且语词丰富,新语迭出,包容着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2],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如乡村社会第一代人表现为苦难的忍耐和听天由命,而城市社会的人则表现为解放的追求和艰苦创业;如对第二代人的比较:以食为天、故土难移与忍辱负重、游离谋生;对第三代人的比较:压抑的变态欢愉与新生的困惑奋起;对第四代人的比较:不畏天命的发财意识与自觉平庸的享乐主义。

四、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的整合

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在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

1.城镇化的发展决定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连通、行政区划的调整、卫星城镇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建立、郊外大学城的发展、一小时都市圈的规划等,加快了都市化的进程,确立了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乡民、市民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继承着共同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爱乡爱国、团结统一、平和勤劳、自强不息、入世乐生、包容天地。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属于民族的整体,它超越地域、城乡、阶层、职业的限制,促进了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俗传习。

3.“移风易俗”的倡导与推进将最终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风易俗”看作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司马迁则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时空变化对风俗的必然要求,体现出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移风易俗”既有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时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城镇化、市场化、知识化、现代化的驱动下,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更反映在精神观念的层面。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着观念的互感,并从深层推动着城乡民俗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之时,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这两条轨迹便会融为一体,变成一条轨迹,从而构成华夏民俗板块,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历史使然,但也许会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包永辉.金陵“首富村”探秘[N].扬子晚报,2002-12-23A1版.

中华民俗 篇11

本套丛书定位为传统蒙学经典的普及读物, 汇集我国古代有关训诫、典故知识、治学修德、识字作文等多方面内容, 采取原文、注释、译文、点评 (或题解) 相结合的形式, 排版醒目美观, 并配有大量插图, 生动闸释相关故事或知识。书后附经典原文, 全文注音, 方便读者诵读、记忆。

本套丛书既可作为学校的国学入门教材, 又可作为家长的亲子读物。

阅读中华传世经典, 从“中华蒙学经典”开始吧!

上一篇:青藏高海拔地区下一篇:服务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