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发展

2024-06-13

民俗旅游发展(共12篇)

民俗旅游发展 篇1

1. 相关研究进展

截止2016年11月20日,在中国知网以“题名”为检索项、“侗族款”为检索词、以“1979-2016年”为时间跨度进行跨库检索共检索到58篇文献。从这些文献来看,我国学者对侗族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侗款

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侗款的产生、内容及其变迁,以及与社会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邓敏文,吴浩在《侗款的历史变迁》[1]和《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2]中认为:一是款源于原始的婚姻制度侗族社会的款组织,最早来源于原始的婚姻制度,产生于族外群婚制这个历史阶段中。其原始形态就是村寨与村寨或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婚姻联结,后来才逐步发展成为村寨与村寨或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政治和军事联盟。传统的侗族社会,主要是由家庭、房族、村寨、小款和大款所组成。二是有款无官的款文化要素及运动方式。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有它自身的文化要素和运动方式,其中包括它的头领、公务人员、武装力量、集会场所、联络信号、专用语体、法律条文、立法凭证、审判方法和处治规矩等。

1.2 对侗族款制的研究

郭鹏在硕士论文《当代侗族款制变迁研究——以湖南省通道县上团地区为例》[3]中以田野调查为平台,以个案经验研究为基础,文化变迁的现实条件下,对侗族款制的变迁进行综合分析和揭示,进而初步探讨款制的变迁在当代侗族社会规律和传承机制,并努力找寻少数民族传统本土治理资源、治理方式的合理价值,以期获对国家治理与少数民族本土治理、基层治理问题的新认识。姜国珍在硕士论文《侗族款制研究》[4]中认为“款”只是一种代号,就是指侗族的一种制度、规则或是组织,并进一步认为从语义上去探讨、考究侗“款”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在明确了其含义之后,从事物的两面性的角度分析了“款”的社会性质,主张从历史变迁中去理解和把握“款”的社会性质。

1.3 对侗族“款”的社会控制功能的研究

赵黎君在《从侗族款文化看民俗对民间生活的规范力量》[5]一文中认为:侗族款文化包括款组织与款词,它是侗族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现象之一,并且从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方面探讨了“款风俗”对民间生活的影响。邱萍在《从习惯法角度阐释侗族“款”的社会控制功能》[6]中认为:侗族的款是一种具有重要民族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事象,承载着侗族人民的心理认同意识,折射着社会整和的特有历史印痕,并且从习惯法角度对侗族款社会控制功能的利与弊进行了探讨。

1.4 对侗族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杨经华在《侗族“款”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发掘构想——以贵州三穗款场为中心》[7]提出在北部侗族地区,随着鼓楼、花桥、侗族大歌等侗族标志性符号的丧失,人们逐渐失去了族群记忆的文化依托。三穗款场是整个侗族地区唯一明确以“款场”作为地名的的乡村集镇,承载着侗族北部地区侗人对款文化的全部记忆。以三穗款场为中心,建立“款文化空间区”,对款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与保护,必然会推动侗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唤醒北部侗族地区日益淡漠的族群认同意识,从而促进地区文化与经济的共生与共荣。

在这些研究中,从法学、社会学的角度对侗族款文化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有个别学者开始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款文化进行思索,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尚未有学者运用内生式理论对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发展进行探讨。本人试图运用内生式发展理论为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发展构建一个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2. 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侗族款文化民俗意境弱化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描述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本人将民俗意境界定为:旅游者从特定民族的服饰、建筑、语言、饮食、歌舞表演、日常生活起居等方面所感受到的的境界和情调。民俗意境强弱的感官刺激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民俗旅游体验质量。感受到的民俗意境越强就说明民俗旅游资源特色性越强,民族性越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外来文化的“侵入”,我国一些原生的、古朴的侗族款文化民俗意境与气息正逐渐丧失,视觉污染也日益严重。如邵阳绥宁侗族汉化越来越严重,他们抛弃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服饰,“款场”周围杂草丛生,绥宁上堡古国对鼓楼进行了重建,但是对于侗族的核心制度文化——款文化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一切大型的活动选择在鼓楼进行,款场(款坪)民俗意境的弱化极大地破坏了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原生性,削弱了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吸引力与魅力。

2.2 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人才缺乏

侗族款文化民俗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管理人才、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规划与设计人才以及旅游的服务人才都非常缺乏。特别是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服务人才,笔者走访了绥宁上堡古国和大团乡两个侗寨,发现常常年驻扎在家乡的是老幼体弱者,,两个村寨的很多年轻人加入了“打工一族”,使得有时所需的民俗表演队伍都难招到合适的人选。游客所需专业的讲解也得不到满足。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于此,本人认为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发展应以内生式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3. 内生式理论的内涵

内生式发展理论即内源式发展理论,又称为“由下而上的发展”(bottom up development)或“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这一理论最开始是用于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问题。对于该理论的内涵,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普勒格和赛客考曼德(1995)认为:“内生式发展意味着一个本地社会动员的过程,它需要一个能将各种利益集团集合起来的组织机构,去追求符合本地意愿的战略规划过程以及资源分配机制,其最终目的是发展本地在技能和资源方面的能力。”[8]

Ray认为,内生式发展意味着一种转换社会经济系统和反应外界挑战的能力;它是促进社会学习,引进符合本地层次的社会规则的特定形式,即内生式发展是在本地层面进行创新的能力。[9]

宫本宪一(2000)认为,内生式发展模式的要点应包括以下四点:

(1)本地社区的居民以本地技术、产业、文化为基础,以地区内市场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学习、计划和经营活动。

(2)注重开发的环境友好性。

(3)产业开发应不局限于某一相关产业,建立地区产业关联。

(4)建立社区参与制度,管理机构要体现社区居民意志。[10]

2000年,联合国和平文化国际会议发表了《马德里宣言》,其中大力提倡基于知识和内部能力的全球性内生式发展计划,要求用新的文化合同预防文化的同质,采用新的自然合同或环境合同等。[11]

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对内生式发展的定义没有统一,但有共同之处。本人在总结一些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认为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内生式发展模式是一种主要由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目的地内部力量(社区居民、基层组织)来推动,利用内部的民俗资源优势,以尊重自身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促进居民自身能力得到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促进本地区域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内部力量为主导,但并不排除外部力量的扶持与辅助,比如政府的政策优惠与扶持。

内生式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外生式发展理论是相对应的。两种不同模式对民俗旅游发展的影响区别如下表(表1)所示:

4. 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构建

正如前面内生式发展理论内涵所述,一个区域是否为内生式发展主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

(1)主导力量是否为内部力量

(2)收益主体是否为内部社区居民

(3)发展是否为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发展

基于此,本人构建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如下图(图1)所示:

5. 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5.1 提升居民素质

居民是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的主体。居民在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居民又是侗族款文化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服务者。居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提升居民素质是提升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产品品味与质量的必要途径与措施。首先,对居民进行侗族款文化民俗文化尤其是重点展示给旅游者的民俗文化知识的培训。居民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载体,但很多居民对他们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游客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时相当一部分居民却深感“无能为力”,如笔者在上堡古国调研时,和当地居民谈到“款约”,她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有解释清楚。这不利于游客对侗族款文化做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宣传,也不利于侗族款文化内涵的展示。其次,对居民进行旅游服务与接待、普通话、旅游政策法规等旅游服务技能与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居民的旅游从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5.2 加强社区参与

5.2.1 建立管理委员会确保居民参与组织化

居民参与组织化是指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而不是个体参与旅游开发活动。只有社区居民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产生1+1>2的“和效应”。[12]民族村寨或民俗旅游社区管理运营委员会是由全体股东即全体居民组成的基层组织。景区发展的重大事务如景区的发展与规划、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都要通过管理委员会,这样可确保社区居民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主导地位。委员会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与机构,管理人员可由内部居民选举产生也可从外部聘请行业经验丰富的职业管理人。

5.2.2 参与经济利益分配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源,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14]可见,经济利益是人的根本利益,社区参与首先是以居民能参与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分配为前提的。首先,优先保障本地居民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如民俗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游、购、娱的商业机会应以本地居民为先,只有在本地居民无人愿意或能经营时才允许外来经营者介入,确保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尽可能留在本地。其次鼓励居民集资入股或民俗文化精英分子以自己掌握的民族文化资源入股。以自己掌握的民族文化资源入股就是把文化资源按照一定的比例换算成货币投资入股。[15]这样一方面确保旅游发展的收入能最大限度的在社区居民内进行合理分配,也能确保社区居民能与民俗旅游的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的传承同呼吸共命运。

5.3 转变政府职能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也是经济人,存在自利性,也会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16]在民俗旅游发展中,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模式表现为:旅游的快速发展=经济成长=政绩。在这种利益诉求下,如果以政府为主导发展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政府不可避免的会将目光聚焦于如何尽快促进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侗族款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会被等同于“摇钱树”,甚至可能不惜以牺牲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换取这届政府的“显赫政绩”。在内生式发展模式下,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以前的“主导者”转变为政策上的“扶持着”;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者”和“参与者”,旅游地的“社会服务者”(如对社区进行旅游教育培训)。政府要将权利让渡给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以及相关的基层组织,让侗族款文化旅游在社区居民的主导下实现自主地开发与发展。

5.4 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游客的文明行为是保证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民俗旅游的内生式发展也需要我们游客的支持。所谓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就是指通过对游客进行民俗文化教育,规范其在民族地区的文明旅游行为以减少或杜绝游客不文明行为对侗族款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消极影响,实现侗族款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对游客进行侗族款文化知识和侗族款文化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培养游客对侗族款文化的尊重,倡导游客以尊重、神圣不可侵犯的心态去体验与欣赏异族风情而不是以藐视的态度去指点、批判传统民俗文化。

6. 结论

内生式发展模式是确保侗族款文化旅游能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内部力量为主导但并不排除外部力量的扶持与辅助。在内生式发展理论指导下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目的地必能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如图2所示)。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对内生式发展理论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的模式,并以此模式为基础提出了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内生式发展,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发展

民俗旅游发展 篇2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自国家旅游局2016年初向全国发出全域旅游发展的动员以来,全域旅游迅速成为高层充分肯定、地方热烈响应、社会积极参与的发展热潮。

2016年7月,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6年12月,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中要求“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不少地方省委、省政府也对全域旅游进行了全面部署,截至2017年6月,全国有500个省(自治区)、市(州、盟)、县(区、旗)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此过程中,许多旅游企业、投资商和社会公众也积极参与到全域旅游发展中来。全域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内外的普遍共识和推进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全域旅游是

新时期旅游发展

理念的重要革新

新的实践需要新的发展理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全域旅游的出现正是因新实践和新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过去,中国公民出游频率不高,出游主要局限在传统的旅游景区景点,在旅游方式上也多选择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再加之旅游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旅游业与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不多,旅游业对多数地方发展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因此发展的思路不可避免地是就旅游说旅游。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中国公民年人均出游次数超过3次,非传统景点旅游的游客量超过80%,散客旅游在全部游客数量中的比重超过90%,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1%,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提出了全域旅游这种具有鲜明革新性的发展思路。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全域旅游是一种战略思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域旅游摒弃了狭隘的产业思维和行业思维,打破了行业局限和部门壁垒,将旅游业的发展自觉地同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的总体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自然而然地使得旅游业能够围绕大局、配合大局,进而真正融入大局。由于在战略上找准了自身的位置,旅游业就更容易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样,在战略层面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业也更容易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全域旅游是一种系统思维。旅游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域旅游把旅游业看成整体,并自觉将旅游业发展与各个领域的发展视作一个系统进行考虑。在发展旅游产品时,全域旅游强调“旅游+”,即要通过增量的旅游市场去盘活各类存量的资源,进而产生新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发展的保障方面,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业发展不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合力;在旅游发展的效益评价上,全域旅游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而是看重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特别是对就业、扶贫等领域的独特作用。这种系统的思维,既符合旅游业自身的特点,也顺应了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全域旅游是一种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域旅游把握住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不协调这一主要矛盾,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了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改善旅游公共服务、增加旅游软硬件支撑供给,净化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消费环境供给等方面,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全域旅游是一种精准思维。总书记2014年在兰考考察时指出,“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全域旅游除了强调全,同样关注细。

因此全域旅游特别注重解决具体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力图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扎实推进各项旅游工作。比如,全域旅游对像旅游厕所这样表面上看“微不足道”,但其实是旅游业发展的“痛点”问题高度重视。为此,在衡量全域旅游发展成效时,旅游厕所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

对旅游市场秩序乱象,除了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之外,全域旅游又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旅游警察队伍等方式来形成长效机制。正是基于一个个具体的要求,让全域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同样也能够成为旅游工作的行动指南。

全域旅游是促进

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各地都希望找到能全面推进地方发展的有效抓手。农业是基础,无农不稳。抓农业,可以解决粮食增收及部分农民致富问题,但是从农业入手抓发展,涉及面相对较窄。工业是重要的财富来源,工业化也是传统的发展路径。抓工业,可以大幅增加GDP,同时也能给政府带来较为丰厚的财税收入,但随着工业技术集约化和区域集聚化的不断加深,工业对一个区域整体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小。而在许多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工业化道路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旅游由于自身综合性的特征,使得其不仅仅是一个产业,还可以成为地方推动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全域旅游的切入点是旅游。通过全域旅游来促进全面发展之所以可行而且有效,在于全域旅游是从外来游客的视角来对某个区域的发展进行审视、衡量和要求。这就要求一个区域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多元的供给、更加精细的管理和服务与之相对应。在全域旅游时代,游客的活动范围已经全面深入到区域的各个角落、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而旅游业的联带拉动作用也辐射到区域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通过全域旅游来促进区域全面发展,既是一种倒逼机制,也是一种主动选择。

全域旅游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促进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变。过去地方发展要么重视经济,强调经济增长率,唯GDP至上;要么孤立地看待社会事业,将其仅仅看成财政负担;有的地方虽然关注文化,但更多地是看成文化事业;虽然重视生态,但更多地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在新的时代,需要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进行通盘考虑。全域旅游既关心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又关心就业以及扶贫,也关心如何让文化通过旅游的渠道弘扬和传承,还关心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有助于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比如贵州,将生态文明与全域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大生态、大旅游的发展战略,进而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可喜转变。

促进经济发展的全面优化。在新经济时代,融合发展既是发展需要,也是大势所趋。旅游业与其他经济形态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全域旅游在经济层面的最大特征就是融合发展和共赢发展。正如李克强总理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所说,“旅游业不仅是服务业,它已覆盖一二三产业,本身就是综合性产业”。全域旅游强调以一种开放的方式来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比如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旅游,既是农业的拓展,也是旅游业的深化;再比如全域旅游下的工业旅游,既关注工业制成品在旅游业的运用,也关注将工业生产变成游客的体验过程。

像湖南省,在2016年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五大基地建设,其中就有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湖南省委还希望将全域旅游基地作为带动科技创新、现代制造业、优质农副产品供应、文化创意四大基地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正是由于着眼推动地方经济全面优化,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全域旅游也因此得到了地方的高度重视。

促进城乡环境的全面改善。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就是将一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建设,让“处处都是旅游景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因此全域旅游绝不仅仅关注某一两个旅游景区的建设,而是关注整个区域城乡环境的营造。正因为如此,全域旅游要求城市不但是市民的生活和休闲空间,而且也应是游客体验城市特色文化的空间;要求小城镇不但是一般的特色产业汇聚地,而且也应是风貌突出,旅游功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要求乡村不但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所,而且应该成为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就连许多过去传统的交通公路,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引下,也正在变成自驾游游客乐享的旅游风景道。正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海南琼海所总结的,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把琼海变成“农民的幸福家园、市民的休闲公园、游客的度假乐园”。

促进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所在。但寻找改革的“痛点”,抓住突破口推进改革并不容易。全域旅游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地方体制机制的诸多问题。这就意味着抓全域旅游,实际上就成为理顺和调整各类不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体制机制的一个途径。比如,近年来游客消费碰到的“天价虾”“天价鱼”事件,表面上看是旅游市场秩序问题,但暴露的却是城市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全域旅游强调要实现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这自然就要求拓宽城市管理的思路,构建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执法体系来为旅游消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再比如,针对旅游景区发展中的“九龙治水”问题,全域旅游强调的是要通过对各部门职能的统筹协调来齐抓共管。在杭州,由杭州旅游委牵头,联合杭州市的“三委四局”建立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立项联席办公会议制度,既保护了西湖的整体风貌,又促进了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所以说,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表面看抓的是旅游改革,但真正抓的却是地方的全面改革。

以全域旅游促进全面发展要把握的重点

如何抓好全域旅游,进而促进地方全面发展,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来说,主要是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在工作内容上,要实现领域拓展与服务跟进并举。全域旅游需要突破旅游景区景点的局限,将旅游业推向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政府的各项公共服务和管理措施及时跟进。要在城市市区发展旅游住宿的分享经济,政府的法规制定、政策引导就需要及时跟进;要在边远山区发展乡村旅游,政府的公路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以及教育培训就需要及时跟进;要让游客快捷准确地获取旅游目的地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信息,政府的智慧旅游服务就需要及时跟进;要让游客能在更大范围安全地体验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政府的安全预警、安全救援等服务同样需要及时跟进。总之,各级政府要沿着全域旅游发展的脉络,将各项工作延展开来,把全域旅游促进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二是在工作路径上,要实现产业增长与体制突破并举。全域旅游关注的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面子”,更关注旅游业发展的“里子”;全域旅游要求的并非是旅游业“一时”的发展,更强调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要抓好全域旅游,既离不开旅游产品层面的建设,旅游项目的投入;同时更需要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旅游综合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让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业、文化、体育、统计、林业等部门更好地参与进来,形成全域旅游良性发展的工作机制。

三是在工作效果上,要实现旅游发展与作用发挥并举。尽管旅游业的增长自身会带来综合作用的释放,但是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共建共享。这就需要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创业就业,通过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引导和政策支持,给各类人群在旅游领域创业就业提供便利。需要通过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从整体上增加贫困地区的财政收入、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需要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真正让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群,使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四是在工作方式上,要实现典型示范与全面推动并举。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发展旅游业,但由于资源、交通和区位的原因,各地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和优势有很大差异,这就意味着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齐头并进式地推进全域旅游。因此,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工作。既要有全面部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开展工作,又要防止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要优先打造一批省、市、县的全域旅游示范典型,在促进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整体营销等方面形成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其他开展全域旅游的地方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样本,同时要通过示范引领,梯次发展,让全域旅游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旅游规划公司。http:///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全域旅游规划经验,上百个省市县级总体规划项目经验,多项全域旅游案例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战经验。

民俗旅游发展 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内涵;分析

一、民俗文化对旅游发展的意义所在

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成分,而天水民俗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百花园中最绚丽的一朵,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面旗帜;天水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天水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众文化、智慧的积淀、是民间人文风俗的结晶,刻录着天水地域的社会变迁,是天水人民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民俗的也是民族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天水文化的根脉,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所系。民俗文化是一种约定成俗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了庆祝、纪念、或趋避利害等进行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活动现象。

二、天水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情况

(一)绚丽多姿而又厚重的民俗文化。天水是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其灿烂的古代文化;自然界沧海桑田的演变、天水人民的勤劳勇敢缔造了天水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奇特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从古到今历久弥新。堪称文化与民俗的“活化石”,民俗文化的“展览室”全市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5处,国家级就有7处,省级23处;风景名胜更是数不胜数,旅游景点多达228处。有伏羲、大地湾、秦、石窟以及三国等众多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广泛,诸如民间故事、民歌、花儿、唢呐、古琴曲、道情、秧歌、老调、小曲等等。天水文化乃我华夏文化之缩影,是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紧密契合,是天水人,情感的记忆与喷发,天水民俗文化上紧着情感的发条,烙印着生活、生存、发展、进步的轨道,凝聚着时光的沧桑,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定格与延续,乃民族之魂,国之瑰宝。

(二)亟待开放的民俗精神富矿。首先,民俗文化综合开发力度不够,资源开发效率不佳,民俗文化品位尚需提升。民俗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场所不多,开发起步晚、规模不大、状态分散、没有在当地特色问题上做好文章。在民俗文化经营上存在盲目性、混沌性。其次,文化旅游管理上不规范 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经营机制呆板,缺乏品牌效应。再次,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尚需配套、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管理工作专业人才匮乏,旅游服务质量、服务人才素质、旅游市场发展速度均需大幅度提高。

三、推动天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内涵的措施所在

(一)挖掘更丰富的民俗文化。天水乃甘肃东的大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具有特殊的区域地位。天水民俗文化厚重、资源丰富多彩。地域氛围浓厚,如与胡笳密不可分的天水夹板,有元杂剧活本之称的武山秧歌、具有江南遗风的秦安腊花舞和颇具民族特色与地域色彩的山歌、小调、民间、故事、传说等民俗文化。

(二)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内涵。民俗是一种文化资源,更是旅游开发的物质与精神财务的契合,然,其可移性的特点为旅游开发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但,多以游览方式、 民俗设施陈列为主。其美学价值、民俗价值、观赏性无可厚非。然,随着旅客的增加、需求的增多,游客求新、求奇、求乐、求动、求参与的兴趣无法得以满足。所以,要想有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必须增加新的旅游项目,把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巧妙联姻,即可拓宽民俗旅游项目。譬如兴建民俗文化村、风情谷、档案馆、博物馆、娱乐城等多种形式从而把民间歌舞、绝技民俗文化与蜡染、刺绣、编织等古老手工艺品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利用,也可以丰富民俗文化旅游的内涵,拓展民俗文化的宽度与广度,推动产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

(三)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大有区

别,即使“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在多开发新旅游项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宣传作用产生的从众效应,利用电视、广播、多媒体网络等对天水民俗文化风情给予大力宣传与推动,还可以利用民俗展览或召开民俗文物等博览会的形式加以宣传发动,借以提高天水民俗文化的知名度,确保其魅力十足的民俗文化的正能量得以弘扬与加强。

结语:唯有瞄准天水民俗资源特色,契合天水地区旅游环境,定好开发目标与方向,升提民俗文化品位;才能充分挖掘民俗、民情这一文化资源,繁荣天水文化事业,推动产业发展内涵的涵养;保护天水民俗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传承民间非物资文化遗产,呵护民族历史、信仰、精神,竖起民俗文化的自信。

参考文献: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 篇4

1983年,山东潍坊“石家庄千里民俗旅游线”开启了中国民俗旅游最具重要意义的一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新形式,开始引起各界的重视并逐渐得到推广。迄今为止,中国民俗旅游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民俗旅游经历了起步阶段、快发展阶段和深化成熟阶段等发展阶段。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今民俗旅游已经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中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其参与型和体验性成为新时期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重要卖点。中国民俗旅游业出现了诸多新的领域和热点,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民俗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其长久发展。

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求新、奇异、求奇,注重参与型与体验性,民俗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民俗旅游的发展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改革开发以来至1989年,这一时期,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逐渐得到推广,作为风光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在旅游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少、规模小、范围窄。

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我国的民俗旅游逐渐引起全国各界的关注,很多著名的民俗旅游景点出现,如深圳的锦绣中华。这个阶段,我国的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多样化,从单一的观赏发展到多样的参与。

深化成熟阶段。1996年至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不断成熟,与自然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我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局面。同时,这些年也出现了中国的民俗旅游亮点活动,如从2002年—2011年我国各地陆续推出的民俗旅游主题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设置使我国的民俗旅游开发走向深入与成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印象刘三姐等大型民俗项目的出现即是其典型的标志。

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民俗旅游30过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我国旅游界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旅游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潜力的方面。同时,民俗旅游的发展也迎合了国内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多元需求。国家旅游局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民俗主题旅游活动、主题旅游线路和主打项目,都凸显了民俗旅游额独特魅力。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我国的传统节假日,都是民俗旅游的高潮期,清明踏青游、端午近郊游、中秋赏月之旅、春节庙会游,使得民俗旅游热闹非凡。民俗旅游发展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存与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民俗旅游发展中业态逐渐多元化

我国的民俗旅游发展初期是作为自然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民俗旅游文化景点、民俗节庆旅游、民俗旅游商品、民俗艺术表演、民俗旅游服务以及民俗旅游线路、民俗街区、民俗主体公园、民俗旅游主打项目等,发展业态逐渐多元化。

(二)民俗旅游发展中产业融合与创意开发并重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民俗资源因为其唯一性、品牌型与不可再生性,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民俗文化大多口传心授,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同时在场,在传播过程中双向互动。创意产业是民俗文化在新时期实现功能转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组与多业态融合,在保持精神内核和象征符号的前提下,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动漫产业、电影创作、电脑游戏、民俗歌节、民间工艺、广告创意等开发中的民俗元素,凸显出民俗与各业态深度融合和创意发展的现实。印象刘三姐、大宋东京梦华等项目更是将民俗的创意开发演绎地淋漓尽致。

(三)民俗旅游发展中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民俗保护尚未形成自觉意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下,民俗文化在被过度开发的过程中其原生态和本真性在逐渐变质。外来文化的强势进入,也对民俗文化空间造成极大的冲击,破坏了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独特性也在削弱。我国很多民俗旅游地淳朴的民风、独特的饮食、古老的习俗、独有的民居正在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可是民俗文化保护单靠大型的社会文化运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社会的自觉意识,尤其是开发保护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的自觉意识。

经济利益的冲击下,民俗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我国很多地方的独特民俗正是由于其特色化和唯一性才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前去探异、求奇,可是旅游开发部门的为经济利益开发的各地大同小异的民俗旅游项目,使得民俗泛化,失去了其本真性和原生态。

表演性和舞台化在失去原生性的同时也忽略了品牌化的打造。我国的传统民俗、传统节庆、民间歌舞、民俗仪式等都是在长期的民俗文化空间环境中创造、传承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很多旅游景区、景点的舞台化表演使得民俗活动常态化和庸俗化,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其唯一性和原生态。如民俗村的节庆表演,天天在过节,节日的周期性与神圣性被极大地削弱了,同时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

三、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自2010年以来,由于我国各地高铁的开通,民俗旅游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奇”的旅游心理,是一种具有民俗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趋于表演性、程式化,各地民俗节庆的大规模开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日益凸显出民俗在脱离原生态的文化生存环境。未来,民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文化、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共生,营造和谐、文明、健康的民俗旅游环境。

(一)选准突破“亮点”,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实施集中开发,在重点开发的区域选准民俗旅游亮点,依托当地的交通、旅游基础设施、资源特色与品位、文化积淀、旅游吸引力和旅游市场细分,考虑民俗的可持续发展效应,实现亮点对一个区域的带动,以点带面,打造民俗旅游特色品牌,借助于整合营销和商业运作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形成民俗旅游发展的后劲。

(二)注重民俗文化保护,精心设计民俗旅游项目

民俗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进入大众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项目和重要的生活内容。与此同时,民俗旅游的破坏性开发,程式化、表演性以及同质化,使得民俗的原生性和特色化逐渐消失,保护民俗文化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当今,旅游服务进一步提出标准化、人性化、特色化和专业化,民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精心设计旅游项目才能保持其吸引力。为此,应挖掘民俗资源的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传统艺术、新型业态完美融合,突出民俗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三)完善管理,健全法制,形成民俗旅游保护自觉意识

民俗旅游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与管理的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使得破坏性开发与重复建设大量存在。因此,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破坏旅游地民俗的行为进行监督与干预,保护民族民俗文化,才能保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完善的管理和健全的法制,形成全社会民俗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四)民俗旅游开发实现从单纯产业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型

在世界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产业本位”意识依然居于主流地位,但今天民俗旅游的产业本位意识已经开始发生转变,“社会本位”意识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关注公共领域和公共政策。

民俗旅游发展 篇5

关于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

通过对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的实地深入调研,从小岗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角度,分析了小岗目前的旅游开发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未来的发展,借鉴一些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小岗具体实际,阐述了小岗旅游资源开发的观点,明确提出了如何做好小岗特色的乡村旅游需要落实的切实可行措施。

【关键词】

小岗村

旅游

安徽凤阳小岗是大包干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标志性符号。如今,在各级部门和外界的关怀下,小岗村的新农村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但与先进村和自身政治名声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所谓一步越过温饱线多年没过富裕槛。小岗必须寻求跨越式发展。小岗是有着重多的旅游资源的地方,联系小岗村现有的实际,在做好开发性农业和招商引资办企业同时,当前重中之重是要发展好新式乡村旅游,利用小岗的名声和特色作出大文章。

旅游活动作为现代人闲暇之际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已普遍融入人们的生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回归自然”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乡村旅游越来越在旅游的大潮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投资少,风险小,只要创意到位就能得到超额回报的产业,一条特色乡村旅游之路,可以带动其它产业实现现超常规发展,小岗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享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等称号的小岗村,目前已开发形成的旅游项目有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村文化广场、葡萄采摘园、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景点。从小岗村目前的旅游开发和运行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小岗旅游层面理解不深,严重地降低了旅游的丰富性,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开展的项目基本都是以参观和观赏为主,缺乏游客的广泛参与性、互动性。二是接待能力明显不足,节假日参观者多时需较长时间等候,吃不上饭、入不了厕和人员无处呆等现象成为常态,具有明显的低能性。三是开发模式单一,突出红色旅游为主,没有把宣传“大包干”和当地风土民情紧密结合,缺乏高水准策划、规划,品牌效应差。四是旅游人才匮乏,管理欠规范,目前基本处在粗放型水平。

借鉴一些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小岗具体实际,对小岗旅游资源开发,需要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并落实好切实可行的措施。

1.精确策划,融入周边旅游体系。小岗地处南京、合肥、蚌埠淮南等中小城市之中,位置非常好,要在周秘规划的基础上实现旅游资源互动、联合经营,共树品牌。当前小岗首先要占据全县旅游棋盘的重要位置,让小岗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全县的人文景观旅游自然景观旅游相结合。凤阳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不仅有明中都遗址、明皇陵、鼓楼、龙兴寺、禅窟寺等以明文化为中心的人文旅游景点,又有令人惊叹的韭山洞、狼巷迷谷、卧牛湖等自然景观。

其中明中都遗址、明皇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韭山洞是韭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区之一,狼巷迷谷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另外还有源远流长的凤阳花鼓。小岗应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从而增加市场吸引力。

2.积极培育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得土地的经营方式更加自由和多样化。小岗除了开发旅游小商品、餐炊服务外,还可以适时开设度假农庄,度假农庄接纳房舍主要利用农家空出来的闲置房间稍加改建。让前来度假的游客可以住在农家与农户一起生活,也可单户独立体验。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事活动。这种家庭化的经营特征,一方面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能有力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为保持乡村旅游的乡土味,可开发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项目,如在秋收季节、果实采摘时候,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去参加生产劳动和农业经营活动,可先从大学生的实践和中小学生假期全家游起步。根据市场需求,为了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增加经济效益,要重视适时培育和推出旅游者乐于参与的家畜家禽饲养、乡村水果采摘加工、大棚蘑菇收取和水产品捕捞等生产活动。一般情况下,游客更愿意从乡村直接购买土特产品,特别愿意购买自己直接从农家亲手采摘的蔬菜水果和亲眼目睹的禽蛋水产品等。

3.重视村民的素质提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仅在于开发多少景点、路线,更应从根本上注重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小岗村

民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转变观念,珍视政治资源,同时也要珍视农村良好传统的民风民俗,正确认识和保护好原汁原味东西,特别独特的红色文化,不能一味迎合眼前的经济利益。要教育村民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之间的关系,当他们看到先进文化给他们带来实际收益时,就会在文化观念的转变上由被引导变为自觉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当地特色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村民与游客的接触,特别住宿和餐饮的乡村旅游服务,是村民素质的集中体现和展示,这也是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内容,更是扩展影响吸引回头客基础环节。这方面要加强教育、管理和规范,使小岗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

4.注重营销策划,加强与旅行社和有关单位的合作,有针对性开发实践、培训项目。小岗村位于中东部地区,近邻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2009年3月,贯穿南北的小岗快速通道建成通车,至此通过小岗快速通道,南接省道S101,北接省道S307,距南洛高速公路凤阳入口仅15公里。目前,把小岗作为联谊单位挂牌的就有近百多家单位,可利用这一优势设置基地,精心策化各类干部和大学生培训培和实践项目。如小岗周围的高校比较多,凤阳当地就有三所大中专学校,蚌埠大学城距小岗不到一小时路程,南京、合肥到小岗仅一个多小时。学生需要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特别需要了解和认识农村、农业和农民,开设相关农业课堂、有关实践基地等对他们大有益处。

策划中要做好与有关干训单位、学校或旅行社的联动,有意识地针对需求开发乡村旅游特色产品。

5.突出利用好小岗村红色旅游资源优势。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红色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小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有着独特的大包干和沈浩精神双重红色资源。小岗旅游业,最出彩、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大包干”和“沈浩”两个红色亮点。大包干和大包干精神名扬海内外,随着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在中央各大媒体的报道,沈浩精神已传遍全国大地,凤阳县小岗村的社会知名度也因此又一次空前得到提高。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各类院校、新闻媒体、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及家庭个人正源源不断涌向小岗村,学习“大包干精神”、了解“沈浩先进事迹”、悼念沈浩同志。据统计,小岗村红色旅游人数不断增加,2010年上半年经常日接待游客突破1000人次、日均接待旅游团队达7个,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势头,必须引导、利用和呵护好,要珍惜利用好这一历史的机遇和稀缺资源。

利用珍贵的红色资源,开展“新农村”、“新体验”的红色游,可以将小岗的历史、精神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旅游进行革命传统感染和弘扬民族精神,也是对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一个跨越,要积极创新,从“规划、景区建设、举办活动(参观、研讨、培训、交流)、宣传营销”等方面入手。并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真正把红色旅游做好、做大、做强。

6.旅游开发要珍惜资源重视生态环保。小岗地理自然环境很好。“大包干”时小岗村是个仅有20户的生产队,2008年小岗队与相邻自然村合并为小岗行政村,现有849户3820余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2亩半。办好小岗乡村旅游,还会对小岗的招商引企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农贸市场、农业科技园建设等,产生巨大的连带促进作用。在开发中要注意珍惜土地与环境保护问题,防止旅游开发和相关产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注重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要制定相关硬性规定,设定保护性门槛,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土地的正确使用。

参考文献: [1]

民俗旅游发展 篇6

商周刊:对青岛而言,本次旅交会有何种意义?

牟武金:2012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这种高规格、大规模的交易会在青岛举办,必将引起国内外旅游界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使青岛再次成为“热点”,青岛旅游也将因旅交会的品牌效应而形成新的“卖点”。另外,众多国内外宾客的到来将直接为岛城的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带来一次良好的商机。特别是旅游景区景点,负责接待的定点宾馆、旅行社和车船公司等将直接从中获益。同时,经营餐饮、娱乐、商业零售、旅游购物等业务的相关企业也将增加不少收入。

旅交会的举行,也有利于扩大岛城旅游等相关行业與国内旅游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岛城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管理和服务、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产品营销等方面逐步与国内旅游发达城市接轨,全面提升旅游业的素质和整体水平。

商周刊:本土旅行社,如何迎接挑战,抢抓本次盛会的机遇?

牟武金: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龙头。2004年,青岛的旅行社不到30家,现在有360多家,但真正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旅行社也只有30家左右。旅行社数量的急剧增长,源于这个行业发展前景所带来的吸引力,更因为其不需要大量资金、固定资产和装备等较低的门槛。甚至只需要1到2个人,有一部电话和一部传真机就可以。也因此,行业的竞争在市场化面前就出现了许多不择手段的行为,使得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这也与市场的不完全成熟有关。

本次旅交会上,众多业界同行都会参加,对于青岛本土企业,应当抓住这次足不出户,遍交天下客的机遇,在挖掘青岛魅力,展示企业风采的同时,合作、借鉴、学习、提升自身水平,助推青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青岛地区成立较早、规模最大、业务最广泛的国际旅行社,我们针对本次展会,特别在现场设置了豪华展台,并将推出“百万优惠大赠送”活动,不仅向市民推出20多个国内优惠旅游产品,还有八九十万元的优惠券在现场发放,总计下来,优惠幅度超过100万元。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学习的同时,积极努力展现青岛本土旅行企业的风采。

商周刊:作为业内资深人士,您对于青岛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怎样的建议?

牟武金: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旅游业会成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其实在早年,国外旅游业的发展,就仅排在军工产业和石油产业之后,居第三位。

近年来,青岛的旅游发展很快,游客的增长也很快,但主要集中在国内旅游的发展上,入境旅游发展很慢。作为一个淡旺季分明的旅游城市,青岛如何使淡季不淡、旺季拉长,是—个现实问题。比如7、8、9月本是青岛的旅游旺季,啤酒节的举办不仅不宜使旺季拉长,反而由于占尽了酒店等有限资源,而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浅析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篇7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 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 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 从某种意思上来讲, 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 并且是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市场需求巨大, 开发基础雄厚。如今, 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北京郊区假日经济的新亮点。一批昔日靠山吃饭的农户如今已改“姓”还“俗”, 由传统种植业转入民俗旅游服务的新领域。北京民俗旅游发展势头迅猛让业界称叹, 但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很多问题, 并且这些问题阻碍着北京民俗旅游长远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北京民俗旅游发展原因和现存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了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的相关举措。

1 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的原因

1.1 民俗旅游是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 来华美国游客中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 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高达56.7%。如此看来, 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 而且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1.2 民俗旅游是后工业文明时代居民的精神追求

如今, 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 使人们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久居城市的人们, 渴望在闲暇之余走进自然淳朴的乡村, 远离喧嚣, 感受淳朴、独特的民俗风情。从近年北京房山区人们的出游天数来看, “一日游”和“二日游”的游客比重有所上升。旅游抽样调查表明:有99%以上的市民希望到京郊旅游。到郊区休闲、度假、观光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 民俗旅游已成为城镇居民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在传统旅游方式的基础上给旅游者平添了人情味, 使旅游不仅是观光, 更是一种放松心情、情感交流和精神升华的过程。

1.3 民俗旅游是新农业时代农民的致富手段

随着京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郊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具有区域风情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在京郊区县迅速发展。民俗旅游不仅带动了京郊旅游业的发展, 而且对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富裕农民生活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1.4 涉农民俗旅游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倾斜

乡土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 也是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如今, 国家在涉农民俗旅游方面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 如:实施民俗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改善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实施支撑体系建设以及从业人员培训工程等,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涉农民俗旅游地发展要求。

2 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北京市已有13个区县根据自身的条件及所依托的自然景观资源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民俗旅游活动。截至2011年2月底, 共有市级民俗旅游村207个, 市级民俗旅游户9970户。打造出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葡萄酒庄、汽车营地等十大乡村民俗旅游新业态;旅游产品逐渐从观光旅游占主体地位转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旅游等协调发展。北京民俗旅游经营者已比较敏锐地注意到民俗旅游的发展空间, 但现在多数区县的民俗旅游发展中尚存在特色不明、规范不力、服务不周、品牌不响、经营管理者没系统的标准、经营民俗旅游的农户在经营方式上多采取以村为单位的管理模式等问题。

2.1 科学内涵理解不深

目前, 部分区县农户在开发民俗旅游时, 将民俗旅游混同于农业旅游, 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 降低了民俗旅游的丰富性, 掩盖了民俗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果品采摘和纯粹的以住宿和品尝农家饭为主, 多数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民俗旅游的各个层面, 影响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2.2 开发模式单一, 特色不突出

京郊民俗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 注重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 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 缺乏文化内涵, 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在经营上, 仅限于单纯的为游客提供接待餐饮、住宿, 除菜品味道和价格等方面外, 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其他因素, 如特色 (农家风味) 、环境 (人居环境) 、服务 (服务水平) 、活动 (游客参与) 等方面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游结合不够紧密, 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使得民俗旅游内容枯燥, 没有形成真正民俗旅游的规模和人气。笔者从调查中了解到, 游客到民俗接待户家中, 主要是品尝当地的农家饭, 体验一下睡农家炕的感觉。靠近景区的村子, 游客还可以到景区看看、爬山;没有依山傍水的村, 只能让游客在家除了吃饭, 就是聊天、睡觉;没有根据自身优势条件形成自有的特色, 产品缺乏吸引力。

2.3 硬件建设水平不高

民俗旅游在京郊区县发展非常迅速, 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但民俗旅游多以个体经营为主, 其自身经济条件、资金投入和能力有限, 致使一些民俗接待户的接待设施较差。如一部分农户家中尚无水冲式厕所, 而且卫生情况较差;在旅游旺季停车场明显不足;同时游客的租车、咨询服务以及民俗村的旅游标识系统等都尚未完善, 这些使得民俗旅游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2.4 管理体制不规范, 行业标准不高

虽然相关单位对民俗旅游村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 具体内容包括垃圾污水处理率、厕所建设改造、区域内道路改造、区域内停车场建设、农房改造、村容村貌以及从业人员培训等内容。但只是宏观方面的要求, 没有涉及诸如旅游村的开发特色、旅游投诉处理、旅游信息平台、旅游无序竞争、旅游接待户的接待标准等实质性的问题。所以这种在微观管理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及管理制度的结果就造成了各地、各乡 (镇) 、各村标准不一, 难以统一规范管理, 加上其他相关部门的介入, 使得民俗旅游管理更显无序, 当地的特色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2.5 民俗旅游人才匮乏

京郊山区民俗旅游从业人员在数量和结构上都不符合旅游业未来发展需要。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特别在知识结构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以房山区为例, 虽然旅游业已成为该区支柱产业, 但高中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由于北京京郊民俗旅游系统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不仅影响了民俗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而且制约着民俗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同时, 针对民俗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也相对较少, 民俗旅游从业人员梯队建设断层现象突出。

2.6 宣传力度不够, 缺乏知名品牌

京郊民俗旅游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主要分布在各区县的平原和山区, 接待户都是当地农民, 他们依赖“回头客”和口碑传播, 多采用发传单 (或发名片) 和宣传册的宣传促销手段, 在宣传资金的筹集、市场营销的组织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 其网络上的宣传也显得比较单一, 虽然有些接待户以个体为主建立了北京民俗旅游网, 但网页的设计过于简单, 没有把北京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加以挖掘, 更没有预订、变更、撤销系统等销售信息, 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在品牌建设方面, 虽然自2008年以来, 为传承北京“奥运人家”遗产, 弘扬京都民俗文化出现了“北京人家”等品牌, 但结合北京京郊地区其他民俗旅游资源的品牌却少而又少。知名品牌的缺乏及品牌缺乏系统有效的宣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俗旅游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3 加快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的建议

3.1 长远规划, 科学策划, 增强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京郊民俗旅游开发中, 要通过系统规划, 有机整合京郊各区县民俗旅游资源, 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 在民俗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 要以北京各区县有特色的乡土文化为核心, 融入民族风情和乡村民俗, 真正使北京京郊民俗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

3.2 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

依托北京高速公路和国、市干道、县乡村道等公路网络, 增加和完善市区游客集散中心与各区县民俗旅游景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场站设施。依托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 向游客提供高效的旅游租车服务, 使旅游通道达到较高的通行速度, 实现“快行”与“慢游”的结合。设置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完善旅游问询系统以及与国际旅游城市标准接轨的规范的、易识别的、多语种旅游标识系统。调控旅游住宿设施的增速与标准, 引导京郊现有住宿设施向民俗化和特色化方向提升。

3.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城市旅游软环境建设

提高京郊民俗旅游服务质量, 优化旅游接待及旅游服务水平。通过与旅游院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等旅游教育培训网络进行合作, 强化从业人员服务意识, 加强对游客的人性化关怀, 提高旅游接待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在京郊各区县, 开展各项优质服务活动, 进一步提升民俗旅游服务水平。改善民俗村的卫生环境, 提高公共厕所的分布密度和建设标准。同时, 在民俗接待户以及村民中广泛开展文明礼貌教育, 从而营造京郊民俗村热情、好客、快乐的旅游环

3.4 加强统一管理, 制定相应标准

目前, 京郊民俗旅游发展的趋势正旺, 但不规范。针对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办法。首先, 要对旅游专业户实行定点管理, 资格审定, 颁发统一的接待资格标识牌, 完善接待户的接待标准;其次, 规范市场, 防止无序竞争现象的发生;再次, 对各区县的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要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

3.5 政府主导, 联合经营, 共树品牌

民俗旅游与传统旅游市场相比, 无论是在消费、服务、价格、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 市场尚需逐步培育。但是开发民俗旅游市场, 无论是对农村, 还是对北京旅游业自身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北京民俗旅游的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 使开发科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民俗旅游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 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 创立品牌, 增加市场竞争力, 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 实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既要满足市民在农家游、住、食、购、娱的愿望, 又要紧紧围绕城市与乡村的环境差异, 搞好组合包装, 突出各地特色。北京京郊民俗旅游应大力打造世界遗产游、四合院游、举人村游等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古都风采的精品民俗品牌。

3.6 发展智慧民俗旅游,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民俗旅游市场宣传, 强化游客旅游意识, 这是搞好民俗旅游市场开拓的重要一环。鼓励在民俗旅游产业中利用高科技成果, 将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民俗旅游村的建设, 改革民俗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 开发高科技民俗旅游产品和情景模拟等体验项目, 提升民俗旅游价值。应用网络技术推行民俗旅游个性化定制以及销售服务, 利用便捷的全球化网络沟通联络方式, 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及预订服务, 加大京郊旅游资源及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摘要: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 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市场需求巨大, 开发基础雄厚, 北京郊区民俗旅游是北京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 但民俗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对京郊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找出民俗旅游发展的新举措,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走访的方法, 对京郊民俗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了解近年来北京民俗旅游迅猛发展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提出了北京民俗发展过程中相应发展对策, 以期促进北京民俗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DB/OL].http://www.toptour.cn.

民俗旅游发展 篇8

一、浅析国发[2014]31号在发展乡村旅游工作上的重要思想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其中一项措施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学帮带”思路,全民共建乡村旅游,是《意见》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思路。

(一)乡村旅游的相关人员要学习发展

1、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意见》中提到要实现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达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有机统一。但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周边村民占主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受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质培训。另外,一些具有特色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旅游从业人员没有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是经营单一、低级的农家乐一日游,因此需要加强创业就业能力培训。除此之外,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部分不具备计算机、智能手机网络通讯的基本技能,这是制约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需要加强计算机网络通讯技能培训。

除此外,还应该考虑到《意见》中提到要突出乡村特点,保持传统乡村风貌,规划引导发展乡村旅游。这要求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时,不能搞假大空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因此对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培训。

(二)旅游科研、规划、教育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帮助发展乡村旅游

1、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

《意见》指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应当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很显然当前的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够,没有发挥原生态的乡村特点,没有形成多样化、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专业的旅游科研和旅游规划部门应加强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深度挖掘乡村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创新乡村旅游产品。

2、鼓励驻村帮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意见》中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仅靠现有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学习培训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提升乡村旅游的目标,可以通过直接为乡村旅游注入鲜血的途径提高效率。因此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包括旅游专家、大学生在校生和毕业生、志愿者及与乡村旅游业相关的艺术、生态、建筑、计算机、科技等工作人员,全民共建乡村旅游。

(三)以新型城镇化和创业扶贫带动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

《意见》还提到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充分借新型城镇化建设之力,利用惠农资金加强卫生、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当然发展乡村旅游与城乡规划建设相互促进,利用乡村旅游能促进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2、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意见》中提到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首先加大力度扶持乡村旅游创业项目,使当地旅游业繁荣起来,树立当地乡村旅游的品牌。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收当地大量劳动力,增加人民的收入。并且旅游业的乘数效应明显,可以带动当地农副产品、手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脱贫致富。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举措对旅游职业教育的影响

通过分析《意见》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举措,以及《意见》中提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企业合作,建立一批国家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把符合条件的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范围,落实好相关扶持政策。可以看到《意见》对旅游职业教育有重要影响。

(一)影响旅游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庞大,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数量众多,将扩大旅游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打破目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对象结构。

(二)影响旅游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目前旅游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侧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形势下,要考虑培养文化创意策划能力、培养乡村旅游创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旅游职业经理人素质等目标,更要侧重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三)影响旅游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知识和技能与大学生不同,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也与大学生有较大差距;另外智慧旅游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与大学生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应探索适合他们的方式,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以最有效的方式学习适用的、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四)影响旅游职业教育的就业方向

发展乡村旅游是每一个旅游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且乡村旅游空间广阔,将大有作为,因此引导旅游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到乡村旅游就业势在必行。特别是乡村旅游创业和文化创意策划,是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因此旅游职业教育有必要将人才输入乡村旅游就业市场。

三、旅游职业教育应该走创新发展之路

为满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实现乡村旅游大发展的规划,旅游职业教育应把握时机,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力求从四个方面,实现立体化创新。创新点包括教育对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的手段、就业创业导向,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一)教育对象立体化

大力拓展旅游职业教育空间,建立立体化培养对象体系。旅游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不能仅局限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还要拓展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更要争取到艺术、科技等专业乡村旅游志愿者,打造一支不同层次、不同知识背景的专业乡村旅游人才队伍。通过提高乡村旅游相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形成以民俗基本服务和专业化餐旅服务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二)培养目标创新

首先培养目标要将社会责任心作为重点,能够积极主动扎根旅游城镇,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第二,针对不同教育对象,设计立体化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一线实用技能型、复合型、国际型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线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针对目前旅游从业人员和层次稍低的高职高专学生,使其掌握旅游岗位的基本技能,并形成一定的管理能力。复合型人才首先要求掌握岗位基本技能,根据培养对象的情况,可细化为文化创意策划人才、智慧旅游操作应用人才、创新人才等复合型,成为懂经营、会管理、懂市场的中高级旅游服务人才。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则是针对旅游的跨国性服务,成为能够在国内外提供优质旅游服务的高级人才。

(三)教学手段创新

目前旅游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理论+技能”的教学模式,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手段以多媒体、酒店服务所需实物为主,旅行社教学手段也是以办公用品实物展示为主,与信息化的社会差距较大。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随着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科技进步创新。智慧旅游发展战略已很明确,乡村旅游也要融入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职业教育应强化现代化设备、旅游智能软件、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另外,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比较特殊,应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发相关知识和教学设备的实施方案。因此,旅游职业教育应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智能化教学手段的立体化教学手段。

(四)就业导向创新

面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对旅游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应正确引导旅游职业教育对象的就业方向,应开拓立体化就业方向。传统的旅游职业教育就业方向有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的基层服务人员和少数管理人员,立体化就业方向还包括旅游创业。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业的更新换代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来创业,来带动其快速转型升级发展。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把符合条件的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范围,还有很多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需要通过成功的旅游创业,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四、结束语

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 篇9

1 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尝到了旅游效益带来的甜头, 就不顾生态环境的利益, 一味的开发新的旅游环境, 造成当地的生态利益一再受到破坏, 将经济作为第一指标后, 其他利益就置若罔闻, 造成一种不伦不类的现象。环境保护一再被忽视的后果就是谋求经济效益舍弃环境效益, 最终导致当地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著名景区游船遍布江面上, 景观的美感不再, 有些游人的素质不高, 将垃圾随处乱扔, 原本清澈的水面变成了污臭的水沟, 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有的森林景观附近兴建了众多工厂, 这些工厂的排污设备不合格, 造成森林资源受到污染, 原本的绿色世界不再了, 还有对树木胡乱采伐的现象, 以至于周围水源的水位逐年下降, 面临枯竭的状况。上述一系列情况只是冰山的一角, 还有更多的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 严重影响到旅游价值。

1.2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的素质不高是造成自然资源受到破坏直接因素。近些年来, 新闻报道中时常会出现某某游客在某景区随意刻画等不文明现象的报道, 究其原因, 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情况不够重视造成的, 等到问题真正积压到了爆发的境地, 才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从根本上说, 旅游者在游览景观的过程中潜意识里不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 完全忽视了景区内的警告牌标志, 随意进入草坪内践踏, 到处可见垃圾的身影, 垃圾桶反倒成了一种摆设, 随处乱吐痰, 采摘花草早已屡见不鲜, 虽然加大了监管力度, 但是作用仍然是微乎其微。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改掉这一恶习, 导致环境资源的大面积破坏。

1.3 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一些景观并没有设置旅游人数, 导致一到大型节假日就出现景区内人数超负荷的情况, 而景区内又没有配置与游客人数相当的公共设施, 因此造成了环境污染。当游人数量超出景区的承载量时, 环境破坏的程度就会变得更加严重。比如某处喀斯特地貌的景观, 在某一时间段的游人如织, 人数一多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增多, 造成空气中的温度与适度增加, 引起景区内的环境发生变化, 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溶洞内融化, 遇到干燥的空气进入, 又会出现结晶的现象, 由此造成景区的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在我国的许多景区, 这都不是罕见现象, 超负荷的人流最终会导致景观的寿命缩短, 所以我们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发展。

1.4 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当前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由于相关部门在前期缺少相应的调查与研究, 没有进行详细的评估便急于开发资源, 导致景区的建设并不能与当地的整体环境相适应, 这种不协调的现象最终会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有些地区忽视了原有的自然古迹, 而盲目改造, 使之变得不伦不类, 具有悠久历史的估计反倒被现代化的巨擘所取代, 违反了发展规律。究其原因, 都是开发者过于贪求经济利益导致的, 只注重不断地开发, 却忽视了环境的保护, 最终带来的后果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2 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2.1 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鉴于旅游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破坏, 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 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 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 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做到有法必依。

2.2 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树立“防胜于治, 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 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 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 规划时, 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 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 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 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2.3 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体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部门, 管理部门, 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 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 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 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 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 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2.4 研究环境容量, 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 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 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 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结束语

总之, 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 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 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 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 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 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汤春琳, 唐.我国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8 (20) .

[2]李淑萍.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成才之路, 2009 (18) .

民俗旅游发展 篇10

一、国外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会展旅游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可以追溯到1841年。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570人的团队包租火车从到19.3千米外的拉夫巴罗参加戒酒大会,这开创了国际会展旅游的先河。国外会展旅游的研究大约可追溯到20世纪的七十年代初,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会议旅游和奖励旅游。

从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角度来看,世界各国的会展旅游发展很不均衡。欧洲是会展旅游业的发源地,整体实力强,规模最大,其中德国是世界头号会展强国。北美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是世界会展旅游业的后起之秀。亚洲会展旅游业规模和水平仅次于欧美。日本、新加坡、阿联酋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和地区。

二、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从西方国家会展旅游发展史来看,德国、法国、美国在会展旅游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典型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政府推动型、市场主导型、政府市场结合型。

总之,不同国家的会展旅游其发展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它们有各自的推动作用,都有值得乌鲁木齐发展会展旅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例如,一、国外会展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不直接参与会展行业管理,只进行宏观调控,对行业法规、市场竞争、场馆建设等进行调控。二、除了政府的宏观引导外,行业协会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会展的监督、评估、信息提供,同时也组织大型的展览。三、有专门的展览机构,其组织机构的分工十分详细,展会组织者、场馆所有者和管理机构三者是独立的,大型展览由展览公司或协会负责,场馆所有者只负责场地出租,管理机构主要工作是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市场等。四、会展场馆现代化水平高,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三、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自1992年“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拉开乌市会展帷幕,乌鲁木齐已多次举办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会展。目前主要集中在石油、建筑建材、农业、汽车等行业,已经形成一些在国内具有名声的会展,如“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服装节”等。乌市会展发展主要依托资源优势,立足本地优势,着眼于中亚及周边国家市场。

(二)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条件

1、经济条件

乌鲁木齐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已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石油化工、轻纺加工基地之一。2006-2013年,乌鲁木齐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8%,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20%左右(除去2009年特殊情况)。从发展趋势来看,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稳健良好,这为会展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资源条件

场馆建设:乌鲁木齐大型展馆共有6家,展馆总面积达到14.59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红光山国际博览中心,室内面积达4.5万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3000个,室外展场面积5万平方米,设有可容纳4000人的国际会议中心。另外,在乌鲁木齐市内的星级酒店中也分布有中小型会议室。

旅游资源:乌鲁木齐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不仅有雪峰、冰川、松林、草原、戈壁、湖泊等自然景观,还有历史悠久的丝路文化、西域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这些为乌鲁木齐会展旅游的开展奠定了旅游资源基础。

交通设施:乌鲁木齐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枢纽的国际、国内和区内航空网;也有通往内地、北疆和南疆铁路交通网络;同时也有国道、省道和郊区公路通往各地和各景区。市内交通设施基本完善,公交、出租等交通工具便捷。

3、区位条件

乌鲁木齐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也是我国离欧洲最近的首府城市。乌鲁木齐也是中国西部国际通道的枢纽,目前有7个开放口岸直接面向中亚、俄罗斯、西亚、南亚、中东、东欧,对周边国家发挥辐射、集群效应,具有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

4、政策条件

乌鲁木齐市委重视会展旅游业,提出了把乌鲁木齐建设成“西部最佳会展城市”和“中亚会展之都”的发展奋斗目标,并提出要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大力发展乌鲁木齐会展业。目前,乌鲁木齐政府积极吸引国际和全国性的各种大型展览会、展示会、交易会、博览会、贸易洽谈会等在乌鲁木齐举行,并大力发展各类会展公司、会务公司,整合会展资源延长会展产业链条。

四、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3家会展公司的访谈,作者了解到乌市会展旅游发展的一些具体情况,结合资料总结乌鲁木齐会展旅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市场环境混乱

从国外会展旅游发展较好国家的经验来看,会展参与者、场馆所有者、管理者三者应该是独立分开,各行其职的。但乌鲁木齐却存在这样的情况,政府拥有国际博览中心的所有权,政府还建有自己的展览公司,不仅经营场馆租赁、服务业务,还经营会展项目。政府不仅监管会展旅游行业,而且参与会展行业经营,这就像,政府不仅扮演裁判员的角色,还扮演运动员的角色。这本身是矛盾的、不规范的,这样会产生市场混乱,竞争环境不公平。

(二)展览业与旅游业合作太浅

会展旅游发展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活动参加者及受众者变成旅游者。乌鲁木齐会展公司与旅游企业之间已形成了一些合作,主要在会展期间委托旅游公司预定酒店、活动场所(多指会议公司)、票务等;在会展活动结束后或活动休息期间,旅游企业招徕部分会参与者参加旅游活动。由于两者利益关系、时间安排等因素,会展业与旅游业合作比较被动、浅层合作。

五、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的借鉴及建议

通过对国外会展旅游的分析,乌鲁木齐要借鉴会展旅游发展成熟国家的发展经验、运作模式。政府不直接参与会展行业管理,而是进行宏观调控;注重行业协会的重要的作用;设置专门的展览机构,分工详细,职责明确;场馆现代化,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结合中国的会展旅游发展分析,乌鲁木齐要借鉴寻找本地的有力的动力支持因素发展特色会展旅游。乌鲁木齐应充分利用城市经济和功能,充分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结合旅游业,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会展旅游。以下是对乌鲁木齐会展旅游的具体建议。

(一)明确乌鲁木齐在会展业的定位

在国内众多大城市争创“国际会展名城”之际,乌鲁木齐应避开激烈竞争,应将自己定位为“会展特色城市”,争取举办更多的具有特色的会议或展览,例如煤炭、棉花、石油化工等行业的会展。同时要充分利用乌鲁木齐向西开放的地理优势,办好现有的“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服装节”等会展,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在中亚的知名度。

(二)加强政府引导,促进市场化运作

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将现有的一边监管一边运营转变为宏观调控、规范行业秩序上,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三)完善设施设备,提高软硬件水平

加强会展场馆周边餐饮、住宿、金融、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场馆的硬件水平。要注重会展场馆服务,提供细节服务及人性化服务,提高场馆的软实力。应成立专业的机构或协会,负责会展旅游管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开设会展专业以及展览设计的课程,培养精通会展和旅游的专业人才。

(四)明确营销方式,注重特色化、品牌化

乌鲁木齐国内知名会展城市相比,缺乏规模优势,缺乏经济基础优势,应充分发挥其城市特色、旅游环境、城市地域特征,确立自身的独特形象,逐渐形成有特色的会展活动和会展旅游产品。

甘肃民俗旅游资源整合与发展摭谈 篇11

[关键词]民俗;旅游;兰州刻葫芦;概念整合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1]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现。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民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民俗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日益凸现。民俗旅游将自然风光与社会、文化、历史等紧密结合,成为现代旅游中最具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民族资源造就了丰饶的民间文化,如兰州的太平鼓、刻葫芦、永登的高跷、甘南藏戏庆阳的小香包、河州的花儿、武威的攻鼓子等,其中,河州花儿、甘南藏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葫芦雕刻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兰州刻葫芦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论文以兰州刻葫芦为例,试运用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探讨甘肃民俗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发展。

1.概念整合理论简介

1997年Fauconnier发表的《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这一专著详细且系统地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亦称概念合成或心理合成——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运作,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其结构是统一的,其特点是动态的和活跃的。整合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运用,例如,水中芭蕾就是整合了芭蕾舞的舞蹈动作和游泳的相关动作;电脑桌面是在电脑命令和带有桌子、文件以及文件夹的办公室这两个概念整合之后形成的;又如,电脑病毒是将生物学和医学中的病毒概念和计算机中具有破坏性的程序整合后创造出来的生动的新名词。[2]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整合的产物会在概念结构和语法中固化,而固化的产物将继续作为新的输入空间进而运演新的整合过程,这一过程将不断产生新的整合结果。因此,整合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2.兰州刻葫芦的历史优势与资源优势

2.1“刻出来的葫芦,藏起来的历史”

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对兰州葫芦雕刻如此评价“刻出来的葫芦,藏起来的历史”。兰州刻葫芦历史悠久,据记载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位于丝绸之路咽喉重地的兰州和敦煌成了胡商的聚集地之一。当时胡商从和田带来了巨型的葫芦(为盛水用),兰州工匠在上面刻上图案和文字出售。至隋唐时期,兰州周围已大量种植葫芦,把葫芦的外皮刮去后磨光,在葫芦上雕刻书法碑帖或花纹图画。至清朝,兰州刻葫芦已日臻完善,如王裁缝在葫芦上镌刻花草等;另有戏曲艺人王鸿武(一说王鸿平)和民间艺人来银娃(一说崔家娃)等人在仅剔除原生皮的葫芦上雕刻戏剧脸谱、刀马人物、名胜山水等。清光绪时期的秀才李文斋发挥其书画诗文之长,将民间把玩之物荣升为官厅馈赠之佳品,登上了工艺品大雅之堂。如此,兰州刻葫芦就成了一门集书法、绘画及文学、史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3]

2.2兰州刻葫芦丰厚的资源优势

兰州刻葫芦有四大主要流派:

阮氏:以阮光宇为代表,开创了即兴式诗画雕刻艺术。其子阮文辉子承父业,针、刀并用,仿水墨写意的名家山水作品,并模仿其画韵。阮文辉先生的代表作《东坡赤壁夜游图》是在一枚直径两厘米的椭圆形葫芦上进行雕刻,此作品被中国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阮先生也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陈氏:以刀马人物见长,书法更是一绝。其创始人为陈唯一,他发明了三角刀刻。代表作《道德经》是在两个直径不到四厘米的葫芦上刻5000多字的书法作品,名震寰宇。1995年陈唯一先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其作品《红军长征万里图》一问世就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所收藏。

李氏:李和平先生将雕刻和绘画艺术紧密结合,并将西方文化与绘画融入兰州葫芦雕刻,打破了以传统国画为题材的格局,如《耶稣诞生》。

王氏:王小弟,又名王锡君,他继承了微雕大师李文斋清淡、逼真、线条虚实分明的雕刻技巧,擅长佛像、罗汉及童子的雕刻,其作品《心经》堪称精品。

兰州刻葫芦名家辈出,而且还有众多的后起之秀,如邱临俊等为兰州刻葫芦注入了新的活力。

3.兰州刻葫芦的整合发展思路

虽然兰州刻葫芦拥有诸多优势,但近些年发展也遭遇了瓶颈,如市场竞争力不足、从业人员因其自身文化水平与艺术素养限制创造力有限、从事手工艺行业年轻人较少等原因,拥有精湛雕刻工艺的兰州刻葫芦无法推陈出新。兰州刻葫芦如何在传承历史的同时又能不断创新?

3.1整合派别,打造品牌

王小弟曾说:刻葫芦是民族的,不是哪一家的,李文斋如果有那种想法,兰州葫芦会有今天吗?兰州刻葫芦的发展仍处于各自封闭的运行状态,家族式继承发展,因此,资源分散而且规模小。为了提高兰州刻葫芦的竞争力,必须摒弃原有的封闭的自我发展之路,整合兰州刻葫芦的分散派别,成立民俗文化集团,打造具有兰州地方特色、享譽全国的兰州刻葫芦品牌。

3.2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文化主题

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旅游的发展,但民俗资源的利用能大大提高旅游的竞争力,推动旅游的发展。因此,在不断开发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整合民俗文化资源,突出文化主题,改变外地游客对甘肃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单一、老土的看法。

4.结语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希望甘肃以此为契机,整合旅游资源和民俗资源,突出文化主题,实现甘肃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梦.浅谈兰州刻葫芦艺术[J].大众文艺.2012,10:184-185.

[3]王生鹏,孙永龙.甘肃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战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3:95-100.

“甘肃地域文化产业化策略研究(项目登记号:397;项目序号:267),甘肃省教育厅项目”

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 篇12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令人不满意之处。

二、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2)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上一篇:异形柱施工工法下一篇: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