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旅游民俗及其特征

2024-07-01

分析旅游民俗及其特征(精选6篇)

分析旅游民俗及其特征 篇1

地理决定论认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塑造出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地理分野, 形成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结构。陕北民俗文化在这种结构中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形象特征与内涵意义。可以说, 地理分野为陕北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与之适宜的环境土壤和历史际遇的同时, 也为其在结果的积淀和风格的形成提供了特有的养分和深层文化基因。地理环境是陕北民俗文化生存的基本条件, 也是其内涵解析最可信的客观参照。民俗文化的深层结构中, 自然环境、物态与人文历史、文化形态, 直接构成民俗最主要的意向源, 同时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区域风格。陕北的地理状况、地理区位和历史演变进程决定了陕北地区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 也生发和发展了与之匹配和对应的特殊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区域人民的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为之服务的活动和观念的总和, 它是一个区域人民共同的生活规范和观念认知体系, 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 并且二者总是处于共生或者互为基础的关系。陕北的民俗文化的内容和内涵都是十分丰富的, 从活动、观念、载体、意义等方面都显现出古老、多样、原生特征, 而这些特征正是陕北民俗文化以农耕文明为主, 游牧文明为辅的特殊社会构成基础上发展和衍生出来的特殊形态, 民俗文化与人民的日常世俗生活密切关联, 并且以此显现出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民俗文化的生发和存在是建立在民众需求的基础上的, 归根结底为了人民的存在———生命的延续。农耕社会中, 民众对生命的延续的追求包括生命的存在和延续, 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化中, 这种以生命延续作为核心的追求以含蓄和文明的方式展开———丰富而多样的民俗文化。陕北民俗文化正是如此, 生命主题和生命目的的民俗活动和文化观念渗透到人生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节令庆典、社会礼仪、丧葬嫁娶、祈福禳灾、繁衍子嗣、文艺活动, 等等, 无不含有生存和生命意识, 并且处处显示着陕北特殊的地域文化观念和古老遗风。

陕北的民俗文化具有古老性特征

陕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很早就有人类的活动。陕北的古老文明遗址非常多, 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考古学者发现, 中国最早的筑城就出现在陕北的神木县。陕北的许多民俗活动和艺术产品至今都保留和呈现出古老的遗风。在陕北的民间剪纸艺术中, 很多的图形符号和造型形象都具有原始意义, 如陕北一位叫白凤兰的老人, 她剪的一幅《牛耕图》, 居然和汉画像砖上的牛耕图几乎一样。这位剪纸的作者, 她不识字, 从未读过书, 当然也就不可能从一些史料上看到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她只是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图符剪纸而已, 但是这幅作品却与汉画像砖不谋而合, 成为陕北地区古老文化遗存的见证, 陕北剪纸中的古老图符和寓意不胜枚举, 有抓髻娃娃、蛇盘兔、鹿衔草、鱼嗦莲等;陕北的婚俗中有“上头”的仪式:把媳妇迎回门后, 夫妻背靠背坐在炕上, 由婶子辈妇女一人将女方的头发搭到男方头上, 再用梳子将二人头发梳在一起。专家考证认为此一仪式就是古老文化中的“结为连理”仪式;另外, 陕北的一些石刻艺术也体现出汉唐风格和遗韵, 如绥德的宫廷狮子石雕, 带有强烈的汉唐的大气、雄浑、包容的风格特点。陕北的一些具体民俗活动中, 如丧葬、巫神治病、秧歌、庙会、祭神等活动中, 也有相当部分的古老元素和观念。陕北民俗文化的古老性, 一方面见证着陕北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又表现了陕北民俗文化土生土长的原生性特征。

陕北的民俗文化具有丰富性特征

由于陕北地区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地位, 陕北地区既有汉文化农耕文明的文化基础, 又有着非常浓厚的游牧民族遗风, 二者共同演绎出陕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特点。陕北有着特殊的历史进程, 魏晋南北朝之际, 羌、氐、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 先后占领陕北地区, 并相继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与华夏民族错居杂处, 不断加强交流往来及通婚混血, 形成陕北高原的民族融合的第一个高潮;隋唐之际, 更多的少数民族不断内附, 陕北的民族成分愈加复杂;宋元时期党项内驻陕北, 女真内迁, 至明清终于形成了今天都一律冠以汉族身份的陕北民族主体。虽然都称为汉族, 但是各民族许多固有的风俗习惯顽强地遗留下来了, 又因为陕北特殊的地貌环境造成地方割据, 文化交流困难, 许多风俗保留着极为原始的状态, 形成“五里不同言、十里不同俗”的格局。陕北民俗文化中有丰富游牧元素表现在多方面, 首先是姓氏。今天陕北人中的有许多容易识别的少数民族姓氏, 如呼延、赫连、宇文、慕容、尉迟等。还有些常见姓氏, 如薛、侯、慕、费、折、艾、白、米、康、石、兰等, 从诸史籍, 仍可追溯到其源自少数民族。如《魏书·官氏志》记载, 北魏孝文帝改革, 其中有一项, 就是令鲜卑人改称汉姓。皇室贵族拓跋氏改姓元氏, 其他叱干氏改姓薛, 费连氏改姓费, 若干氏改姓苟, 口引氏改姓侯, 去斤氏改姓艾, 贺拔氏改何等等;其次是文化活动, 从它们的内容来看, 有反映农业民族生产活动的牛耕、农作物、收庄稼等题材, 如鞭春牛、闹秧歌、庆丰收等。也有反映游牧民族习俗的, 如“出行”、“跳火”、“戏千秋”、“搭平伙”等。吴旗、志丹一带和延安南部各县在大年初一有“出行”的风俗。《吴旗县志》记述说, 早饭或午饭后, 全家人出动, 给牲畜鬃尾扎上彩色布, 称“彩红”, 然后全部赶出圈, 让其自由游窜撒欢。全村人集中在一块较大、较平坦的地方“出行”。出行主要是祭四方神, 每年选大流年中的吉利方位, 祈求神灵保佑人畜平安。放羊人手拿一串油馍, 见土坑扔一个, 意即祈羊免遭坑祸, 然后放鞭炮。出行结束后, 开始“压马”。年轻人骑在大牲畜背上, 尽情奔跑, 直到人困马乏为止。这种情景, 和蒙古、羌族的敬牛羊神和赛马等习俗几乎如出一辙。跳火, 古代许多民族, 出于对火的崇拜, 形成蒙古族的年“火”节、苗族的“祭火星节”、彝族、蒙古族的“火把节”等。陕北各地正月十五日、十六日以及二十三日里也有所谓跳火的习俗, 有燎百病之意。

多民族融合使得陕北的民俗体现出相当的丰富性, 这种丰富性是陕北各民族原有习俗“基因”的遗传所致。整体上趋于一统, 但是印刻于种族和血液里的饮食、方言、信仰、审美等古老遗风和习惯还是或多或少地保留下来了, 它们的显现, 形成了小聚居范围内的民俗特征, 由于陕北地理地貌割据条件, 使得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聚落保持着庞大的数量, 且又持久延续着古老传统的血脉。今天, 我们我们还能看到在陕北各乡各县, 甚至各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绥德州志》绥德语言类太原代州等处, 与汾阳永宁虽接壤却不相似也。按绥德方言多宫商之音, 而少唇齿之音, 故口语稍缓, 与榆林口语相近, 与长安口音不同也。但是陕北二十多个县区, 每个县区都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县的方言和用语习惯, 各种小方言不下百种。其次, 陕北的饮食也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 南面北米, 北县更喜食肉, 尤其好食羊肉。《府谷县志》说府谷人:尚黄软米羊肉。《横山县志》说横山:日用食品以糜谷高粱为大宗……农家终岁以软黍和谷壳磨细蒸饼俗唤窝窝, 使之耐饥能久工作。再次, 地区之间人们的习性也大不相同, 靖边人“不尚礼”, 绥米人“最崇鬼神”, 吴堡人“耐苦劳”, 等等。再者, 民俗差异最为显著, 各县或者各乡在诸如婚俗、丧俗、岁时、节令等活动和方用仪上都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和差异, 带有明显的区域习气和习惯。

陕北民俗文化的巫术性特征

陕北人自古崇敬鬼神, 巫术风气较重。《横山县志》说:民好迷信鬼神, 家人患病动延巫跳神, 境内寺庙林立, 民人对于公益救济事吝惜, 独于修葺庙宇赛会反而踊跃争先。《靖边县志》说:靖人信鬼神谬幻怪, 往往无名野祠动辄称某大王、某娘娘、某郎某将军之类。常有偏僻小村贫荒困苦却不惜拆房集资以供神祉;疗病喜用巫, 祷雨则抬神入潭, 竞致毙命。《绥德州志》曰:巫有二类, 其一身披黄纸条, 手执三尖刀, 柄系重环, 按古镜上作铮铮声跪请诸神赴坛, 良久神降附其体, 为人決休咎, 名寝神……家人有疾或不延医, 未有不召巫者, 治效则归之神, 不效则委之命, 无异议焉。陕北人好鬼神近于迷信, 鬼神之事渗透到生活的所有细节当中, 人们坚信神灵在天而治人, 人之常恭则助之, 不敬则害之。因而, 陕北人诸事皆要与神鬼沟通, 天旱祁雨, 灾年禳灾, 治病救人, 婚嫁丧葬等日常世俗生活事件都有神鬼参与, 或求、或请、或驱、或拜, 因事而异。忠厚老实的陕北人也知道这种办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只是由于自古“天命论”的唆使罢了。人们并非坦诚的崇拜神灵, 只是他们无法抵御灾害, 无法解释许多现象, 而谋求的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就是在陕北的秧歌曲中也有体现, 如“老爷庙来盖得高, 初一十五把香烧。刀尖尖上挑战袍, 华容道上等曹操”都说明了陕北群众对神灵的崇拜习俗。

陕北特殊的民族构成历史进程构筑了特殊的地域民俗文化, 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事项, 无论是陕北的窑洞、羊肚子手巾、毛驴、面花、酸曲、剪纸, 还是闹社火、秧歌踢场子、扳旱船、祈雨、唱戏, 等等, 都是陕北特殊的地理风貌和人情风俗的代表和载体。这些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充分体现着陕北民众的憨厚朴实、勤劳善良的品质, 以及既古朴、传统, 又激情奔放的生活观念, 同沟川遍布、千沟万壑的陕北地貌形成呼应, 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分析旅游民俗及其特征 篇2

近年来,虽然经济发展遇到各种困难,但还是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经济的增长为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费决策特征

(1)信息获取渠道

调查表明,报纸和杂志、亲朋的介绍以及互联网是消费者获取出境旅游信息的三种主要渠道,总共占到78.8%,其中亲朋的介绍和报纸杂志的比例较大,分别占28.5%和26.4%。提示着旅游企业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消费特征变化来及时调整自身的营销策略。另外,通过多种渠道或其他渠道搜集出境旅游信息的游客比例达到了13.6%,另有7.6%的调研对象是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出境旅游相关信息。

(2)线路选择因素

在选择旅游线路是,被目的地吸引是首要因素,占到了29.80%。也有不少游客认为多种因素趋势是对线路选择的主要因素,占到了21.40%。其次价格合适以及对目的地感到好奇的有课比例也较高,分别占到了17.60%和16.20%。亲朋推荐、目的地购物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对出游线路的选择影响较小,总共才占到15%。可见,旅行社在推出出境旅游产品时不仅要增加产品特色,宣传目的地文化,也要注重价格优势。

2.现实消费特征

(1)旅游活动中花费最高的项目

在对旅游活动中花费最高项目的统计中,有17.3%的游客无法分清哪类项目在旅游活动中花费最高。另外,有16.8%的游客表示多类项目花费均较高;有23.1%的游客认为购物所占花费最高,有14.7%的游客明确表示观光游览项目所占花费最高。也有部分游客认为交通、餐饮、娱乐、住宿以及其他项目所占比例最高,但所占人群均在10%以下。由此可见在全国范围内购物是出境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2)自费项目与旅游团费的比较

团费指参加旅游团时交纳的费用,自费指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在购物、游览、餐饮交通等方面额外支付的费用。调查中71.4%的旅游者表示自费项目低于团费,但是也有28.6%的旅游者表示自费项目高于团费。与2006年相比,自费项目高于团费的游客比例有所提高,这充分说明了出境旅游正朝向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趋势发展。

(3)自费项目中花费最高的项目

在旅游者出境旅游消费的自费项目中,餐饮和购物所占比例位居一二,分别为62和39.4%。参观游览、娱乐和多项花费也较多,分别占22.1%、17.1%和13.5%。有1.7的游客认为其他

分析旅游民俗及其特征 篇3

摘 要:双墩新石器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生活功能性的需要,另一方面,器具的造型、纹样也反映了先民们对审美的追求。器具的功用性及其纹饰、造型,表明双墩原始先民已经掌握了精巧的手工技术,说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经具有把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潜意识。最后,探讨如何将保护器具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双墩器具;文化内涵;旅游项目

中图分类号:K8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12-02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双墩村的双墩遗址在1985年11月文物普查时被发现,现存面积约12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文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大量的螺蚌壳等,距今约7000年左右。对双墩器具的探析有利于我们去梳理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框架,从而更好地制定保护器具的方案。本文拟通过文献搜集和问题分析理论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开发双墩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体战略和定位,提出实施开发战略的具体措施及保障机制,以期为双墩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实现旅游与文物保护双赢的局面。

一、器具的类别特征及其文化特色

(一)陶器

陶色以红褐色为主,少数器物内外施黑色釉料。陶质多数为夹蚌末和夹炭陶,少数为夹云母末陶。陶器的表面以素面为主,有少数饰以戳刺纹、刺点纹、指切纹、乳钉纹、附加堆纹和彩陶等。陶器有大有小,小件为手捏成型,大件多为泥片拼接而成,胎粗壁厚。陶制的网坠数量多,其形制与今相同,在其他遗址中很少发现。

带有刻画符号的器物主要是陶碗和陶钵,器形较大,均为实用器物。器物的器形除碗、钵以外,还有豆、杯、罐之类。陶器中有装饰性的纹饰,纹饰均为手制,多装饰在器物的口沿、肩部、鳌手等处。从复原的器形来看,有直口、敛口之分,圆唇,斜弧腹内收,圈足或饼足。纹饰主要位于器物的口沿、颈部,有三角纹、圆弧纹、曲折纹、戳刺纹等。其中也有若干含有特殊意义的刻画,例如:口沿上有长短竖线相间、竖与点相间的类似数字的符号;腹片上有人面纹刻画、动物纹刻画、植物纹刻画等。但总的来说,这类刻画不多。大量的刻画符号都集中在器物的外底部,即在陶碗的圈足、饼足外底部或陶豆的喇叭形圈足内侧,也就是说都在隐蔽部位。显然,它的作用不在于装饰,而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用途。这是双墩刻画符号较为显著的特点,也是双墩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特征。从符号的刻画手法可以看出,刻画者技法娴熟,对所刻画的单体、组合符号十分熟悉。刻画时起笔和收笔都有一定的顺序和讲究,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这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运笔习惯。

(二)石器

双墩遗址出土的石器数量较少,器形小,制作原始、粗糙。多为打制和利用自然石块制作,从少数精磨和钻孔的石器,表明制作石器的技术在进步。石器器表加工粗糙,大小厚薄不等,形状不同,留有打制和使用斑痕。器表留有使用凹面和沟槽痕,呈不规则形。

(三)蚌器

双墩遗址出土的蚌器数量多,大多数器形加工粗糙,制作简单,多截取厚蚌壳口部的一块,以口为刃,当做刀具使用。但也有少数选料讲究、加工精致的蚌器。器形多为刀、匕、锯等。蚌器比较发达,出土时多数破碎。据考古学者推断,这些蚌器主要是工具,它们的制作粗糙,以蚌口为刃,形制很不规范,从形制上不容易分出具体的器形。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蚌器,反映了渔猎经济在双墩遗址时期的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当时淮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很丰富。

(四)骨器

骨、角器有骨锥、骨针、骨链、骨笋、饰件和鹿角锥、鹿角勾形器等。这些骨角器多为手工工具、渔猎工具、采集工具或装饰品等。骨角器多采用肢骨、肋骨和鹿角等加工磨制而成,一般制作地比较精细;少数如骨锥和鹿角锥仅磨尖部,制作比较粗糙。鹿角勾形器制作比较有特点,要经过切割、裁断和精磨等工序才能完成, 多为采集用的勾捞工具。

(五)文化特色

双墩文化为我们研究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提供了许多新证据,以前认为淮河流域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化交流的舞台,双墩遗址的发现则说明淮河流域是交流的一方,并且起到重要作用,而不仅仅是交流的舞台。双墩文化正处在这个中心,起到纽带和催化的作用。淮河处于我国东南部南北分界的地理区位,自然赋予了淮河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以淮为界,淮河以北称作“黄淮”,淮河以南称作“江淮”,淮河文化正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数千年相互融合的结果,在淮河干流两岸空间范围内,反映出南北过渡、兼容并包的特色。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目前双墩地域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还比较模糊,研究也不够深入,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为文化旅游开发架桥铺路。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地域性强的文化旅游,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进一步改变传统的经济产业结构,随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调整本地区经济结构,加强本地区经济实力意义重大。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1.文化性原则。在当今的旅游活动中,文化因素已成为各种旅游形式的灵魂,因此要高度重视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涵义。挖掘地域文化旅游资源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使文化旅游资源产生更大的价值。一般来讲,应该要遵循以下文化原则:一是对地域文化特色有较全面的了解,而非一知半解,对地域文化及传统文化旅游的重要性也要有深刻的认识,不能流于形式。二是多角度的发掘地域特色内容,丰富特色文化旅游项目的文化意蕴。三是要研究如何营造充足的特色文化氛围,让旅游者无论是观赏还是食住行用等,都感觉到是在享受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四是要注重神形兼备,讲究一个整体感,把地域文化的精华完美地呈现出来。地域文化旅游的开展依赖的是地域文化特色及当地的文化底蕴。地域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体验,需要认识到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很多,比如说全县统一安排部署,连点成串;以核心景区为重点,打造旅游、购物、吃住产业链,等等。对资源的保护,应从教育入手,注意地域文化保护意识的培养。可以号召这方面专家学者与当地民众互动,就当地的特色文化的重要性及如何去理解这些文化特色进行交流;建立志愿者小分队,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贡献力量;政府出面统一协调,志辉保护工作。

2.独特性原则。旅游者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体验异域风俗,“异、新、奇”是其努力追寻的。地域文化只有具备这种独特的吸引力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在开发地域文化旅游资源时要紧抓吸引力这一内质,遵循独特、独到原则,保护好自身的人文优势和地域优势,根据本地区独特的条件来开发,充分体现其异质性。我国地域宽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众多而又独具特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是我国民俗文化多样性的写照。,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据统计,少数民族民间节日就有1200多个,节目数量排世界第一。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我国许多地方都有风格各异的地方戏曲,如安徽的黄梅戏、徽剧,浙江的越剧,江苏的淮剧、锡剧,四川的川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湖南的花鼓戏等。地域差异构成了每个地区的特色文化,这种特征正是地域文化旅游的生命力所在。旅游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而旅游者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对文化的高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旅游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游客可以参与当地的特色活动,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及方式

1.科学合理地研究、发掘双墩的文化旅游资源,这是开辟旅游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蚌埠双墩地区的地域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战略定位不清,相关研究比较薄弱,必须组织专家学者攻坚克难,加强实证研究。加强双墩文化旅游的实证研究是旅游开发实践的需要,将为双墩的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2.发展地域文化旅游能够优化产业结果,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地域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落后偏远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进一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也是经济落后地区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重要突破口。

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双墩地域文化特色。一直以来,双墩村对其民俗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较小,甚至没有英文的官方网站。因此,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要注重针对性,大力宣传本地民俗文化,提高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不断地吸引旅游者。可借助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大报刊等来宣传推介双墩村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4.大力培养文化、旅游人才。双墩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具备一定素养、熟知一定交往礼仪、了解双墩村习俗的高素质服务人员。因此,加大对高级导游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也是开发双墩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在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做好资源的保护,平衡好开发与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毁坏,使蚌埠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苏平,吴必虎,朱虹.旅游区引景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人文地理,2001,(04).

〔2〕李祥妹.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与寺庙园林环境[J].人文地理,2001,(01).

〔3〕裴泽生.对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探讨.1996-11-8.

〔4〕张玉改,兰贵秋.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刍议[J].商业时代,2003,(24).

〔5〕左隽.“双墩文化淮水之光”[N].安徽日报,2005-11-18.

〔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民俗体育概念及其特征探析 篇4

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术界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 但对民俗体育的研究起步较晚, 属于起始阶段。从逻辑学角度来讲, 民俗体育概念的内涵应当是民俗体育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民俗体育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民俗体育内涵的客观事物的总和。民俗体育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和界定民俗体育的概念。如果民俗体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得到清晰的把握, 无论如何, 民俗体育研究也就成为了不可能。因此, 对民俗体育的研究首先从概念界定开始。在这个意义上, 民俗体育的概念界定对于民俗体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从而对其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 民俗体育概念的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民俗体育研究以来, 学术界对于民俗体育的概念内涵一直存在争议与分歧, 在总体上, 学术界对于民俗体育概念尚未达成共识, 也就是说, 民俗体育的概念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 学术界对于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形:一是从文字表象意义上来界定。余万予认为民俗体育是“在民俗活动中产生, 依赖民俗节日发展, 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张鲁雅认为民俗体育是“民俗活动中的体育”。以上两位学者较早地提出了民俗体育的概念, 但他们更多地是从文字表象的意义上对其所作的界定, 并没有触及到民俗体育概念的本质属性。二是在笼统的意义上来界定。张国栋认为民俗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体育的统一和代替;王俊奇从民俗学和民间学的关系来界定民间体育统一称为民俗体育。以上两位学者对民俗体育的界定相对笼统, 并没有从概念上将民俗体育与其他体育类型区分开来。三是从民俗体育特征上来界定。涂传飞认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 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 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 (如节日、礼仪等等) 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 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文化”;陈红新认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以上两位学者更多地偏向于对民俗体育特征的概括, 对民俗体育的本质属性的揭示不够深入。相对而言, 邵荣、柯玲等两位学者对民俗体育本质属性揭示则相对比较深刻。他们认为“民俗体育是一定族群的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它不一定有显著的功利, 对特定的族群而言, 它非常重要, 甚至必不可少。民俗体育与包孕它的民俗一起, 起着传承、延续、发展人类自身的重要作用。所以, 民俗体育中, 一定民族的传统体育构成了它的主体。民俗和体育殊途同归, 它们关注的热点从根本上讲都是人, 是人类社会的健康、进步”[1]。从学术界对于民俗体育的研究现状来看,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民俗体育概念进行了界定, 对民俗体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 笔者认为, 现有的民俗体育的概念研究的成果还依然不够完善。哲学作为一切文化、科学, 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的精神基石, 民俗体育的概念必须站在体育哲学的视域才能真正揭示其本质内涵、属性和特征。

2 民俗体育的起源

民俗体育主要散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它产生于具有独特地理特征的生活区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基础之上。研究民俗体育的起源, 有利于我们系统地研究民俗体育的概念、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 它们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民俗体育项目主要起源于生产劳动、军事战争、生活习惯、娱乐活动、祭祀活动等实践活动。

最原始的体育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 以生活动作为素材, 为获取生存技能的需要, 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中国疆土辽阔, 地域特征各异决定了生产劳动方式各异, 不同的生产劳动方式衍生了不同的民俗体育项目。例如, 顶罐走是朝鲜族妇女的劳动习惯, 朝鲜族妇女在长期的劳作中形成了顶重物不用手扶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 朝鲜族人民在劳作中头顶重物的现象日趋减少, 但顶罐走却被作为一个民俗体育项目被继承和发展下来, 每逢节日, 朝鲜妇女就会身着各色彩裙, 顶罐竞走。民族之间爆发战争历代有之, 不少民俗体育项目就是从军事和战争中孕育而生。例如蒙古族形成和蒙古帝国时期, 摔跤、射箭、赛马是其重要的军事竞技活动, 元武宗时曾授角抵选手马可谋沙“平章政事”之职, 元仁宗时还专设有“校署”一职, 管理摔跤运动。这些蒙古族重要的军事技术, 逐步发展为现在的民俗体育, 并多在“那达慕”大会时举行[2]。民俗体育项目产生于生活习惯的也屡见不鲜, 如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脚马”。该地区的人们所居住的山区雨后泥烂、路滑, 人们总是从路边踩在离泥浆和积雪高处的石头或树枝、竹桠上走路。人们以此受到启发, 就做一副木杈高脚或竹桶高脚踩着行走, 避免湿脚和冷脚, 在雨后天晴时人们觉得踩高脚也很有趣, 平时也经常三五成群地一起嬉戏比赛, 慢慢地“高脚马”就成为一项体育项目[3]。人们劳作之余也需要享受生活的乐趣, 就在这样的调整与休息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民俗体育项目, 如藏族“望果节”上的赛牦牛比赛, 这种比赛不同于赛马, 有些倔野的牦牛只是一个劲地转圈、跳脚, 而把骑士摔倒地上或窜到人群当中。这更多的是一个让人们捧腹大笑的、刺激而惊险有趣的比赛活动, 把观众带到了节日的高潮。祭祀活动是民俗体育起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龙舟竞渡最初就是典型的对中华民族龙图腾的一种崇拜, 是一种祭祀活动, 后来龙舟竞渡更被赋予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神圣意义, 在此推动之下, 龙舟竞渡逐步发展至今, 成为了一个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民俗体育项目。

3 民俗体育的精神哲学基础

每一项体育活动均有其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哲学基础。例如古希腊竞技体育产生的精神哲学基础在于人类表现自身身体的美丽形态的精神冲动力, 自我表现的希腊精神直接推动了以竞技体育赛会为核心的游艺活动种类与形式的孕育与发展。民俗体育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及其衍生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中国地大物博, 地理资源丰富, 民族众多, 从而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各色民俗体育项目。民俗体育以其自身特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这些项目在内容、形式、规则上截然不同, 民俗体育的精神哲学基础的揭示也必然会受到杂多现象境域的干扰和纠缠, 需透过表象深入到具体项目的本身去探析, 在具体的项目中找寻民俗体育的共通之处。民俗体育的形成之前必须经历特定的群体与民族对这个项目漫长的普遍认同的过程, 无论何种项目的民俗体育运动都必须拥有普遍的认同才能得以发生、形成与发展, 而这样的普遍认同也就构成了整个民俗体育的“共通”。继而, 这一“共通”的精神哲学基础也自然构成了民俗体育的精神基础。由此可见, 对所处生存环境的认可, 对生活的信心、热情以及由此衍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民俗体育产生的精神基础。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民俗生活习惯, 形成了特定的群体、部落或民族, 如果对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不予认可, 在自然环境无法轻易被改变的情况下, 可能会选择迁徙或其他类似的形式, 当时当地的民风习俗就丧失了产生的条件, 民俗体育也自然随之夭折。只有民众对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普遍认可, 才能在这方土地开展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劳动、娱乐、保护等活动。为谋求更好的生存现状, 人们肯定会努力寻觅更好的生产、劳作与生活技能, 竞赛机制的引入促进了这些技能的提高与发展, 久而久之, 这类的生产、劳作与生活技能的竞赛即被演化为现代的民俗体育诸多形态, 彰显出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

4 民俗体育的内涵

在民俗体育起源、学术界对民俗体育概念的诸多界定和民俗体育的精神哲学探析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民俗体育是由特定地域民众在生产劳动、军事战争、生活习惯、娱乐活动、祭祀活动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 依附一定的民俗礼仪与节日, 为特定区域民众彰显生活信心和热情并被传承和享用的具有体育内容与形式的文化, 是人类对“生命”诉求的产物。民俗体育首先应该是体育, 其次是必须依附一定的民俗礼仪与节日, 这样就很明确地将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区分开来, 再次体现出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诉求, 这是对民俗体育的本质与概念内涵透彻的揭示。

民俗体育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 对民俗体育的本质属性的探究可以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实体理论入手, 从实体的视角来揭示民俗体育的本质。按照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内涵界定, 民俗体育的本质属性即“实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 构成民俗体育的基本素材是民俗体育的第一实体。其中包括民俗体育的参与主体、客体和器物等。 (2) 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属加种差是民俗体育的第二实体。通常, 我们会采取“属加种差”的方法进行定义, 这种方法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之一。认识民俗体育首先要找到一个范围, 一个“属”, 民俗体育是一种体育活动即为其“属”。而“种差”则表达出民俗体育又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活动, 是依附一定的民俗礼仪与节日的体育活动, 具有其他体育活动所不具备的特征。 (3) 形式是民俗体育的第三实体。只有具有形式的民俗体育才可以称之为民俗体育, 如果没有形式就不存在个体事物的个体性。民俗体育的形式存在方式多种多样, 但是我们在把握形式时必须要联系第一和第二实体。民俗体育真正的第三实体是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人类社会自始至终就存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 就是通过社会控制协调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控制就是通过多种社会机制, 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的过程。民俗是人类社会最早的行为规范, 依托一定的民俗信仰发挥功效, 民俗信仰是人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 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心理安全的需要而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4]。同样, 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 自发形成的民俗体育无论哪种起因,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起着一定的社会控制作用, 对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民俗体育依附于民俗礼仪与节日, 而这些礼仪与节日是民俗信仰的集中体现, 继而民俗体育自身就是民俗信仰的一部分。进言之, 人类只有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谋求更高、更快的发展。同时, 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又是个体生存的前提。民俗体育从诞生之际即被自然地赋予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又会促进民俗体育的发展, 进而满足个体对身心健康、抒发情感、彰显斗志、娱乐休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需求, 从而达到辩证的统一。在终极意义上, 民俗体育在满足个体的诸多的需要亦即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诉求。结合第一实体、第二实体, 可以发现民俗体育第一实体中的参与个体是现实存在的个体, 第二实体中的种差“民俗礼仪与节日”是人对现在有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对将来的一种意愿寄托的生成体, 集中体现了人的意志。综合而言, 民俗体育真正的第三实体其实是“生命”形式。人与其他生物的“生命”最大的区别是:人类“生命”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具有生命的肉体, 人类还具有表达自身情感的精神世界, 由此, 人类可以借助于诸多情感表达方式彰显追求卓越的本能, 追寻身心健康的“生命”表征。生命是万物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生命”是一种高级的“生命”, 它能在自身范畴之内追求更完美的“生命”形态。而这样的生命形态不仅仅是肉体本身, 它包括影响生命存在体本身所有的因素的总和。身心健康、地域环境、生活技能等直接影响生命体的肉身;情感的抒发、身心愉悦的追求、宗教民俗的信奉等精神领域同样对生命体存在重大的影响。从民俗体育的起源来看, 民俗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正是人类对生命个体完美状态的追求所致, 无论何种民俗体育活动样式, 它们都因生命个体的存在而存在, 而且, 它们都可以还原为生命本身。追根溯源, 本源意义上的生命诉求是民俗体育的核心或本质。

5 民俗体育的特征

民俗体育的本质是民俗体育的根本性质, 是民俗体育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是民俗体育区别于其他体育种类的根源。民俗体育特征是民俗体育本质的外部表现, 是民俗体育本质的要求和反映, 是民俗体育区别于其他体育种类的外在表现。民俗体育本质从理论上直接回答民俗体育“是什么”的认知概念, 是对民俗体育最高的理论概括, 它是民俗体育特征的本质, 它既决定民俗体育的特征, 又通过民俗体育的特征来体现和实现。关于民俗体育的特征学术界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最具代表性的是涂传飞对民俗体育特征的描述, 他认为民俗体育具有内部和外部特征, 其中内部特征主要有竞技性、娱乐性、依附性、民族的差异性和全人类共通性等, 外部特征主要包括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和观赏性等方面[5]。笔者非常赞同涂传飞的观点, 依据笔者对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 对涂传飞的观点予以补充。

笔者认为, 在民俗体育的内部特征上应包括其服务性的特征。民俗体育的服务性是指民俗体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满足人们需求的特征。就现实层面而言, 民俗体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及生活方式, 但其对特定劳动技能的养成与发展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民俗体育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实效性的作用, 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切实地彰显着其服务性的特征。而在精神层面, 民俗体育在抒发情感、欢愉身心、憧憬美好、祭祀神灵上的作用已经达成共识, 它为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搭建了平台, 满足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可见, 民俗体育的服务性是民俗体育不可或缺的内部特征之一。在民俗体育的外部特征上应该包括阶级性特征。民俗体育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体育文化现象, 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如果被为单一阶级所利用并为单一阶级服务是具有阶级性的, 反之, 为社会中所有人所利用并为社会中所有人服务的是没有阶级性的。民俗体育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作出来的, 并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利用, 从这一层面上而言, 民俗体育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民俗体育曾经作为一种草根型的文化, 社会上层不一定接受它。但事实上, 上层阶级所不能接受的, 不是运动项目本身, 而是在这种运动项目上打上的“民俗”印记。在阶级社会, 民俗体育被上层阶级拒之门外, 使民俗项目具有了一定的阶级性的色彩。尽管如此, 这些项目确又自然地成为了各阶层联系的桥梁, 随着社会的进步、阶级的消亡, 民俗体育也不再具有阶级性。在我国现有国体之下, 民俗体育是不具备阶级性的, 国家政策层面也积极呼吁保护、扶持各类民俗习惯与民俗体育, 展示民俗体育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增强民族感召力与凝聚力, 激励民俗体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势头。

摘要:民俗体育的特征必须建立在民俗体育概念的科学界定基础之上。在学术界, 民俗体育概念研究的成果还不够完善, 民俗体育的概念必须站在体育哲学的视域才能真正揭示其内涵、属性和特征。在民俗体育起源与民俗体育的精神哲学分析的基础上, 民俗体育的概念内涵包含三个层次 (“三个实体”) 的内容, 生命意识和生命诉求是民俗体育概念最为本质的内涵。民俗体育的概念内涵决定了民俗体育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民俗体育,概念,特征

参考文献

[1]柯玲, 邵荣.体育民俗学初探[J].体育与科学, 2006 (3) .

[2]巴雅尔晋格乐, 包达古拉, 包呼格吉乐图.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及其沿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3]刘卫华, 张继生.试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起源及其发展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 2011 (3) .

[4]冯勤.《青琐高议》的民俗信仰倾向探析[J].宗教学研究, 2004 (4) .

分析旅游民俗及其特征 篇5

关键词:旅游市场,季节性矛盾,供给,需求

一、季节性矛盾对秦皇岛旅游业的影响

秦皇岛作为著名的海滨度假旅游城市, 旅游的淡旺季问题比较突出, 市场供需不平衡。所谓供求的季节性矛盾主要是指旅游需求的季节性波动, 秦皇岛旅游季节性供求矛盾基本表现为淡季需求不足, 旺季供给相对不足。其对旅游业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供给者的利益。

在淡季, 景点接待人次不高, 门票不足以维持基本开支;饭店客房入住率不高, 达不到收支平衡点;旅行社为生存长期微利经营。这些都会损害供给者的积极性, 可能会出现服务质量下降。

(二) 秦皇岛的旅游形象。

在旺季, 门票、饭店客房价格等一切费用都猛涨, 人流拥挤, 导致出游质量不高, 伤害游客出游感觉, 不利于回头客。由于一年当中有很长时间处于淡季经营, 很多酒店宾馆等待机会狠狠宰客, 想平衡淡季的收入不足, 这会严重影响当地声誉, 导致来秦游客更少, 形成恶性循环。若游客把自己不愉快的经历通过口碑传播, 不利于整个城市的旅游形象。

(三) 秦皇岛旅游服务质量。

很多旅行社处于节省开支的目的在淡季都会不同程度的裁减员工, 一方面使得这些人的系统性工作经验不足, 旺季急忙工作可能会影响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员工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如果需求不足造成供给浪费, 需求过旺, 盲目超负荷接待, 势必也会影响旅游服务质量。

二、秦皇岛旅游业季节性供求矛盾成因分析

(一)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从影响需求的基本要素看, 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在一定时期不变, 余暇时间是影响季节性矛盾的主要因素, 因而人们会在法定假日或暑期出游。从个人需求影响因素看, 一是个人旅游倾向, 包括个人出游意愿, 对某种吸引物的偏好以及对目的地的选择;另一类是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阻力, 它取决于两地之间的经济距离, 文化距离, 目的地价格和服务质量及季节性因素。

(二) 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

旅游供给受到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科技、环境容量和当地政府的政策及态度的影响, 而这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是基本不变的。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秦皇岛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隅, 南临渤海, 北倚燕山, 东接辽宁, 西近津京, 万里长城横贯全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为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2.气候条件。

秦皇岛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0.1℃, 最热在七月, 平均25℃;最冷在一月, 平均-6.5℃。在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关于为什么选择在6~8月出游时, 有将近43%的人提到了气候因素, 他们认为秦皇岛是一个避暑文明的胜地, 在这个时间选择来秦是最明智也是最合适的, 还有一小部分的游客在对秦皇岛冬天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有近27.2%的游客认为秦皇岛的冬天非常寒冷, 气候很干燥, 并且北方人在其中占多半, 他们在冬天一般喜欢往南方跑, 比如去海南等。

由于旅游需求存在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而旅游供给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 且秦皇岛对外形象就是一个避暑胜地, 游人都会选择在夏季来这里旅游, 所以使整个旅游市场供求矛盾发生季节性波动的是旅游需求的波动, 淡季供过于求, 旺季供不应求, 旺季伤害旅游者, 淡季伤害供给者, 无论伤害哪一方的积极性都不利于旅游市场的长期和谐发展。

三、秦皇岛应对季节性矛盾的策略

(一) 政府宏观调控。

1.指引方向。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搞好规划, 并一丝不苟地执行规划;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编制旅游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指导行业的投资和经营方向;要加大旅游市场的整顿力度, 解决违规操作、恶性削价竞争、整体效益偏低等等问题。

2.完善市场。

完善市场运营机制, 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来确立市场规则, 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经济杠杆的运用来完善宏观调控, 规范景点建设, 合力应对季节性问题。

3.服务企业。

指定和实施区域旅游市场开拓计划, 进行整体城市形象营销, 向旅游业提供相关行业信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秦皇岛还只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旅游城市, 科研能力、创业环境等等各方面大家不是很清楚。

4.建立预报制度。

建立旅游供需情况预报制度, 合理利用环境容量, 确保旅游质量。

(二) 旅游企业。

1.旅游景区景点。

(1) 充分利用价格机制, 发挥杠杆作用, 淡季可将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那些收入水平不是很高, 对价格敏感程度高的游客, 如农民、大学生、普通工人。调节旅客流量, 防止在旺季时景区内个别景点过分拥挤而个别景点异常冷清。 (2) 适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发新产品。景区的经营应以市场为导向, 市场需求不断变化, 也要求企业也不断推出新产品, 确保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才能确保企业在淡季也能分一杯羹, 要把新项目的建设和老景区完善结合起来。可以将北戴河老别墅利用起来, 开发出万国建筑博览, 让大家在冬季还能来北戴河欣赏老别墅, 感受那份繁华后的静谧。

2.旅行社。

(1) 要积极联合景区开发新产品, 设计新路线, 不仅要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而且要主动地去影响顾客, 创造需求, 引导需求。以超前的眼光推出新产品, 积极运用有效的宣传手段, 引导市场需求走向, 在淡季实行精品线路降价促销。 (2) 提高导游员素质。旅行社要定期给员工培训, 以期提高员工素质, 增进服务质量。要着重注意机制的探讨和制定, 从道德方面来约束规范导游人员。 (3) 将现有的旅行社通过对内、对外实现联合, 达到集团化、网络化, 扩大规模实力;对中小型旅行社实行专业化, 走专营化之路, 选择少数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集中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 深入开发产品和市场, 坚持以特色取胜。

3.饭店业。

(1) 根据市场实际需求, 积极调整饭店档次和结构, 要根据游客消费层次的调查和科学预测, 按恰当比例设置相应层次的饭店, 避免出现结构性矛盾, 积极参与各种创建活动, 如为增强环保意识, 在开展的“绿色酒店”创建活动中, 国贸饭店、国际饭店、天华饭店等三家三星级饭店被评为首批绿色酒店。 (2) 积极开拓新业务, 发展会展业务等, 如秦皇岛的煤炭交易会, 杭州丝绸展销会等等都获得了相当成功。对于承办会展业务, 要注重业务与自己的实力范围之间是否差距太大, 如果市内基础设施跟不上, 造成与会者不满, 这样不仅不能提高知名度, 反而会带来很坏的影响。 (3) 引进国内外著名饭店管理公司 (集团) 管理宾馆饭店, 用其规范化的运作与高水平的服务来带动饭店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将其客源带到秦皇岛市, 使秦皇岛市饭店业常见常新, 这本身就可以构成旅游资源。总之, 秦皇岛饭店业应实现多层次、多类型、高效益结构, 树行业龙头, 用优质、创新的服务招徕游客。

4.其他方面。

(1) 动员“意见带头人” (一般为名记者、主持人、学者、作家、文体明星、知名企业家等) 在热门媒体 (电视、报刊的热门专栏) 上, 经常写一些与秦皇岛市有关的散文、游记、体会或采访实录、专访、专栏等。 (2) 加大秦皇岛旅游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秦皇岛市有关旅游网站, 可将主页制作得再精美些, 发布丰富的信息, 并且要十分注意经常性更换信息, 避免一些城市网站“一张老面孔, 一看近半年”, 那样只能适得其反。对访问本网站的网民可设立有奖旅游, 或随机选择网民进行免费旅游, 带动网民的网上交流与宣传。宣传品形式要灵活、多样, 从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 语言上要多种文字对应, 样式上可以用光盘, 宣传折页、挂历、纪念品等使游客便于接受。还要十分重视在秦皇岛及京沈高速公路两侧的宣传, 以适应中近距离乘汽车旅游的游客, 特别是自备车游客剧增的现实, 争取一部分过路顺访的游客。 (3) 可以借鉴一些靠节庆、事件旅游比较成功的解决季节性矛盾问题城市的做法, 结合本地实际搞一些具有文化品位的事件或节庆活动。如宣扬民间传统文化:民间舞蹈 (冀东秧歌、太平鼓等) 、民间戏剧、民间艺术 (剪纸等) 等;传播古城文化:秦文化、明文化、清文化、长城文化、军事文化、求仙文化等;饮食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秦皇岛菜系和特色小吃, 打出特色和品牌;酒文化:秦皇求仙贡酒, 蕴含的求仙文化;名人文化:与古碣石有关的秦始皇、曹操等, 与山海关有关的袁崇焕、戚继光等, 与北戴河有关的张学良、毛泽东等。上述项目都是不受季节性影响的, 一年四季都可开发的, 所以多致力于这种旅游项目开发对于平衡秦皇岛旅游季节性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 发展国内修学旅游。在淡季举办有关海的诗歌朗诵会、书法比赛、道教养生节等活动。 (5) 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使旅游购物业产业化、专业化。积极拓宽旅游商品开发思路, 以诚信为本。要深度发掘文化内涵, 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6) 区道路标识系统要突出标识旅游景区、景点, 使城市的旅游氛围非常浓厚, 增加各景区的可进入性与可亲近性。以“阳光、海水、沙滩、温泉、气候、森林、动物、田园、长城入海、军事要塞、体育健身、悠哉乐哉”来构筑秦皇岛旅游产品系列:海洋度假旅游产品、历史文化游产品、高科技娱乐休闲游产品、农业生态探险游产品、科技工业游产品、康体健身游产品、都市会展游产品、教育修学游产品, 通过对秦皇岛市旅游市场存在的季节性供求矛盾突出的分析, 从造成这种局面的气候等不可抗拒性因素以及各景区在景区定位和规划上的不合理等可改变因素入手, 尽量规避不可抗拒性因素带来的影响, 如气候、地理位置。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方式, 积极引导景区等进行合理定位和规划, 争取对秦皇岛存在多年的旅游淡旺季明显、市场季节性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有所帮助。

分析旅游民俗及其特征 篇6

关键词:旅游市场,体育竞技,区域经济,制约因素

1、我国体育旅游行业发展模式

自从我国推行全面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我国发展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旅游业如火如荼展开。我国领导人对于增强人民体质, 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也日益凸显。亚运会、奥运会为我国的体育旅游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许多国家重大赛事在中国的举办吸引了许多国外的游客在观看比赛的同时在中国旅游, 为中国的体育旅游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旅游市场区域经济, 符合我国整合发展计划的需要, 大有可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也不断扩大。人均收入的增加让普通大众对于旅游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景区在开展体育市场旅游景区建设的同时需要注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大力建设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 提高景区接待能力, 满足更多游客的消费需求。

人们参加体育旅游项目, 目的往往是要体验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 从体育旅游的概念和本质属性出发, 体育旅游的开发商需要针对自身的旅游场地, 开展一系列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工作, 对于适合改造成滑雪场地的旅游场地, 应该加强旅游景区的地面平整工作, 改进雪地周围的围栏等防护措施, 设置专业的安全防护人员, 开辟观战区域和竞赛区域, 打造体育观战健身旅游发展模式。对于适合改造成蹦极项目的旅游景点, 应该推进周围区域的探测工作, 擦亮旅游景区的刺激型体育旅游的品牌。

2、打造绿色和清洁的体育旅游特色项目

景区需要结合体育旅游的发展实际情况开展评价体系构建工作, 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计划。体育旅游市场建设基于“低碳”这一理念, 针对景区自身的发展现状, 可以开展多种样式的绿色环保和清洁节能旅游活动。目前, 带有农家乐性质的旅游景区十分受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欢迎, 大家在旅游的同时, 不仅可以享受到美丽宜人的山间自然风光, 食用到绿色无公害的肉、蛋、奶和蔬菜, 还能够体验一把山林之间“真人CS”的畅快淋漓的感觉。有些旅游景区根据自身特点, 开辟了适合攀岩的区域, 吸引游客开展攀岩竞赛活动, 既可以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享受到视觉的快感, 还能够让游客享受到四肢运用的快乐, 实现人与自然合二为一。游客前往旅游场地的目的有休闲放松的, 也有挑战自我的, 通过高效利用自身假期时间前往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体育锻炼性质的旅游景点, 可以实现自我的挑战和能力的超越。

3、开展竞技体育观光旅游活动

竞技体育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内外重大竞技体育赛事层出不穷的在中国举办。全国各地在承办赛事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观光活动, 比如在东北的许多冰上赛事开展的同时开展冰上旅游节、冰上滑雪节等活动, 让前来观看的游客能够亲自感受到冰上运动的魅力。在许多海滨城市, 水上竞技体育比赛的开展会同样吸引着许多观众前来观看, 相关城市在举办赛事的同时也开展相关水上游乐活动, 使游客在观看赛事的同时参与其中。既满足了游客的胃口, 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制约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4.1、制约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

制约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有诸多因素, 例如, 我国在体育旅游景区的餐饮业集中程度和星级饭店集团化程度比较低。客人在景区旅游, 承担较高的票价, 却享受不到应有的高品质住宿和餐饮服务, 这样使得体育景区的投诉率较高。游客前往景区的目的是体验一下精彩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 所以一般会携带一定的防护工具和运动器材, 游客自己开车前景区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景区的停车泊位较少, 造成游客停车困难, 便占据交通干道, 造成交通拥堵现象, 诱发交通事故。

我国的住宿硬件条件建设方面, 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在西方国家, 美国国内的体育景区餐饮方面, 80%的酒店和餐厅都是星级的,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管理比较到位。二我国的酒店集团还未形成规模化和一体化经营标准。在体育景区住宿条件方面, 我国拥有25万多个景区大、中、小酒店、宾馆和招待所等餐饮住宿单位, 其中, 星级酒店仅仅只有不到一万家, 占总体比例的3.9%左右, 有24万多家的餐饮住宿设施尚未进入星级评定范围, 占到了96%以上。我国的体育旅游景区旅游住宿设施往往比较简陋, 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也比较差, 有的甚至是将景区的民房简单改造, 便建成了供游人吃喝和住宿的场所, 整体表现在餐饮行业呈现出“弱”、“小”、“散”的特点。

4.2、解决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障碍的措施

从供给要素出发, 为了提高体育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势, 景区的开发负责人可以从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来努力。在吃方面, 周围商店或酒店应尽量减少油炸食物的销售, 尽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 对于提供使用的一次性餐具有关部门可以进行统一回收, 保护景区当地环境不被人为污染。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景区“美食城”项目建设, 保证景区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在住宿方面, 周围酒店宾馆装修维修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 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 游客耐心引导游客自带洗漱用品以节约材料消耗及减少垃圾产生;每个景区开发设计时都需要考虑该景区的游客容量与环境容量, 切实解决整个景区内部的住宿矛盾问题。

景区需要更严格地管理游客的私家车停放与行使, 在景区停车场等适宜位置贴出低碳出行的警示牌, 鼓励游客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在景区内部景点线路设计上需要综合考虑游客旅游习惯, 设计出最精简最适合步行的旅游线路, 开发出“骑行旅游”的体育景区精品旅游线路, 契合体育锻炼和休闲旅游的精神。在购物方面, 体育景区周围商家需要合理选择销售与体育项目或者我国体育领域发展相关的特色纪念品和商品, 与其他普通旅游风景区售卖的商品有所区分, 体现体育旅游的品牌特色。

5、结束语

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也不断扩大, 旅游产业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地升级和换代。人均收入的增加让普通大众对于旅游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景区在开展特色体育旅游景区建设的同时需要注意始终坚持“娱乐、休闲型体育”的建设理念, 大力建设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 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龚明波, 李仲坤.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其制约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1.

[2]论体育旅游安全体系的构建/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其制约因素/体育旅游现状与体育专业人才从业优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5, 13.

[3]高建磊.现阶段我国野外刺激性体育旅游市场的结构特征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3.

[4]田健.山东省发展体育旅游市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12.

上一篇:低碳畜牧业发展下一篇:《在暑假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