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经济

2024-10-09

民俗经济(精选9篇)

民俗经济 篇1

一、民俗旅游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 不仅涉及农村经济的问题, 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 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所谓县域经济, 就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配置资源, 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 必须围绕地方, 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 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 突出重点, 依靠特色, 培育产业链条, 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 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县域经济不同于国民经济, 不能去实现小而全的经济, 而是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 (旅) 游则游, 注重发挥比较优势, 突出重点产业。

赣州作为江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 具有发展客家民俗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沉淀, 其造型独特的客家建筑、美妙的客家山歌、风味独特的擂茶等客家饮食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节庆活动无不吸引着大众目光。赣州客家民俗旅游, 不仅能满足大众“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更能让客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继承, 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赣州客家民俗资源的开发价值

赣州客家地区“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客家“新、奇、特”的民俗差异性, 形成了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赣州的客家民俗经过漫长的沉淀和积累, 在赣南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极具特色的民俗事象, 盛大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古朴的婚丧嫁娶习俗、古老的宗教仪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民间歌舞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服饰和手工艺品等。所有这些, 构成了赣州独特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如客家山歌, 有爱情山歌、劳动山歌、革命山歌、感叹身世山歌、戏谑娱乐山歌等。一曲《十送红军》便是从兴国客家山歌中演化出来的, 阐述了客家人的革命胸怀。

1. 从文艺民俗的视角来看, 赣州客家民间文艺内容非常丰富。

丰富多彩的灯彩, 山歌对唱, 唢呐表演。采茶戏、舞龙灯、舞狮、打花鼓、踩马灯等丰富又独特的文艺民俗。客家文艺在旅游中有很高的价值, 在内容上更接近客观现实, 易于游客接受。它在传播知识的同时, 又可以陶冶情操。因而, 赣州客家文艺民俗可以开展多种旅游项目, 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 零距离感受客家文艺民俗的独特魅力, 满足审美和体验的需求。

2. 从饮食文化旅游价值来看, 赣州地区有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

赣南的擂茶别具一格, 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等都是久负盛名, 至今传盛不衰的传统食品。

3. 从民居建筑的开发价值来看,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别致, 造型奇特, 内涵丰富。

“围屋”大多依山傍水, 讲究风水和园林绿化, 它们是客家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是符合中国传统哲学“天圆地方”、“天人合一”观念的独特民居建筑, 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除此之外, 还有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 农耕习俗、婚嫁习俗、特色民俗服饰、传统手工艺纪念品制造等, 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从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 具有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客家围屋多集中于龙南、安远、定南等县;宗教庙会活动多集中于石城、宁都县;门榜多集中于上犹县;客家山歌、唢呐多集中于兴国和于都县;客家食俗、婚俗等则在各地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加快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可大大促进赣州县域经济发展。

三、赣州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

1. 阶段赣州客家民俗旅游优势表现不明显, 与梅州客家民俗旅游、成都洛带古镇客家民俗旅游相比, 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够高, 特别在交通、住宿等基础旅游接待服务硬件设施上存在很大差距。客家传统节庆活动、婚嫁习俗以及农耕作业的游客参与性活动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受到景点相似度和交通因素的影响, 游客会首选其他地区的客家民俗旅游, 另外, 配套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完善也是影响二次旅游的动因。

2. 除主要知名客家建筑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外, 其他偏远地区或私人建筑除主人自己修葺保护外, 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 不少客家民房被遗弃和破坏, 特别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宗祠建筑破坏明显。

3. 赣州客家民俗旅游在当地受到外来文化入侵明显, 民俗民风有淡化趋势, 由于赣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与粤、闽、湘地区临近, 因此外出务工人员多, 返乡后带来的外族文化对本地客家民俗影响也很大。

此外, 由于赣州地区盛产橘子和柚子等水果, 农家乐旅游发展很好, 当地居民对客家民俗旅游开发观望明显。在宣传方面, 赣州地区对发展客家民俗旅游力度不够。

四、加快赣州客家民俗旅游的开发,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得有效完善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手段, 政府和相关企业 (特别是政府) 应该加大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 有效保持原汁原味的客家民俗风情, 同时加强邻近区域的旅游合作, 政府的大力宣传力度, 加大对赣州客家文化品牌的建设。

1. 不断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

由于赣州客家地区多处在山区, 经济较为落后, 交通设施不发达, 因而制约了客家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要发展客家民俗旅游, 就必须把进入景区、景点的路修好。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 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 为了使客家地区的民俗旅游持续发展, 加大景区的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2. 加大赣州客家文化宣传。

客家大本营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 客源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广东的潮汕、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部分国家。不少海外的华侨客家人来到大陆客家地区祭祖、寻根, 是一股重要的旅游客源。对客家民俗旅游的开发者来说, 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在这方面, 政府已经有了实际的行动, 如最近在中央电视台里就有“赣南老家, 梦里故乡”的广告宣传。除此之外, 还可以举办一些固定的节庆活动, 制作一批品位较高, 各具特色的宣传图画或手册, 向海内外广泛宣传推介。

3. 加大对客家民俗风情的传承和保护。

在对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 理应突出传统性、古朴性、乡土性, 真实反映客家民俗的历史和文化。

4. 加大资源的开发, 满足游客参与体验。

亲身体验民俗风情是民俗旅游的最大魅力, 开发赣州客家民俗中个歌舞戏、庙会活动、擂茶的制作、手工艺品的制作、种植和采摘瓜果、节日民俗活动等, 让游客参与到故事中去, 同客家人共同游戏、生活和劳作, 让游客在客家山村、山寨、围屋中小住数日, 从而对客家人的衣、食、住、行有亲身体验, 对客家人的文化加以了解, 过一次异乡情调的生活, 让游人流连忘返。

此外, 加强闽粤赣区域合作, 避免景点相似及重复性建设带来的景点吸引力降低, 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内耗, 为游客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客家民俗旅游服务。

总之, 赣州各县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特点, 加大对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不断改善相应的设施建设, 加强区域合作, 加大旅游品牌建设, 可促进其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为建设和谐社会,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强.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J].赣南师范学院报, 2004.

[2].刘烈辉.浅析赣南客家围屋建筑的文化特征[J].时代文学, 2008.

[3].樊国敬等.由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引发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

民俗经济 篇2

清明期间,我们那都要做清明果,可以用来当作寒食节的食物,也可以用来当作清明扫墓的祭品。清明果也被称为清明团子,在南方地区非常盛行,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本来,清明果其实是寒食节的吃食,而寒食节与清明节应是两个不同的节日。起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但因为在清明期间,所以现在大多是放在一起过的,并且,将寒食节吃的这种食物称为清明果。要做清明果首先得找“清明草”。原先一直不知道它的本名叫什么,只知道是在清明期间用到的才叫“清明草”,后来上网查了,原来它的学名叫鼠鞠草,也叫佛耳草。全株有白色绵毛,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时节,萌生绵绵白毛细叶。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在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然后躲过追兵。清兵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要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看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这些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我们的清明果有甜、咸两种。每次都看我妈适量的糯米粉、大米粉和好,再捏成小块的饼状下锅煮好,然后捞出来与清明草和在一起,作为基础原料。如果要做成甜的,就在面皮里包入白糖和芝麻,然后放入磨具里压出各种花样,有万年青、菊花还有凤凰等;如果是做成咸的,就把皮擀薄,包入炒好的冬笋丁、豆腐干、香菇丁等,做成饺子的样子。蒸好后的清明果看上去碧绿碧绿的,晶莹剔透,还会透着股清香,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现在貌似只有在农村才能真正吃到地道的清明果了,从采摘清明草到制作再到上蒸笼蒸熟,这一过程可以看做是对传统食物,传统习俗的继承延续,很有乐趣。

1、清明草

2、甜的清明果

试析桃坪羌寨民俗旅游经济开发 篇3

关键词:民俗旅游,桃坪羌寨,旅游开发

一、桃坪民俗的经济现状

(一) 桃坪旅游经济概况

桃坪羌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筑特色独特的羌碉, 由水网、迷宫通道、联通的房屋楼顶共同形成的地下、地上、房顶三层立体村落, 锅庄舞, 羌绣, 绿色羌餐, 还有保存完好的羌族民风民俗, 被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在1996年左右的旅游开发初期, 桃坪尚须借助米亚罗的“赏红叶、泡温泉”顺带招徕游客, 再从米亚罗风景区的部分门票取得收入。到了1998年, 桃坪已经有来自成渝两地的稳定客源。而如今, 在旅游旺季尤其是节假日, 桃坪羌寨的游客接待量已冠居理县之首, 是理县旅游的支柱。

(二) 桃坪民俗旅游的经济潜力

桃坪的旅游旺季是6月、9月。尤其是进入9月后, “十一”黄金周、“米亚罗红叶温泉节”、羌历年以及“纳吉赛歌会”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以2012年国庆黄金周为例, 此期间桃坪羌寨游客人数达到6571人。近些年, 随着桃坪羌寨知名度的加大, 慕名而来的游客逐年上升, 旅游开发仍有较大的潜力。

二、桃坪民俗旅游经济开发的建议与对策

(一) 提升民俗产品体验性

桃坪羌寨的主要旅游吸引物是羌碉、村落、羌绣和民风民俗。

分析表1, 纵向上看, 桃坪羌寨旅游吸引物的利用程度较低, 在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中, 除个别优秀范例外, 大多开发层次浅, 效果不理想;横向来看, 桃坪羌寨的旅游产品卖点单一, 开发不足。

桃坪羌寨, 有水网、迷宫通道、联通的房屋楼顶共同形成的地下、地上、房顶三层立体村落, 独具特色, 加上罕见的碉楼、古老的羌文化, 这些本身就构成了很大的体验性, 如用来开发旅游产品, 尚有很大利用价值。另外, 桃坪的民风民俗, 也可开发演艺产品, 创造价值。

(二) 改善旅游商业模式, 扩展营销活动

桃坪羌寨的经济实体, 官方方面有理县城乡投资开发公司和吉祥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前者主要负责招商、集资, 以及战略策划工作, 后者主要负责景区日常的管理、运营, 以及门票收取;民间方面主要是寨民以自有住所开展的餐饮、住宿、娱乐接待, 另外还有旅游商品买卖、羌碉的收费参观等。当地寨民以经营餐饮、住宿接待为主, 在经营中较少整合资源, 商业模式简单, 制约着旅游业态自身的发展以及营销工作的开展。

笔者建议桃坪羌寨独自开展一年一度的摄影节, 作为改善旅游商业模式, 扩展营销活动的途径之一。

举办摄影节节庆活动, 对桃坪的旅游营销有三大好处:首先, 摄影节把旅游地的自然、文化、社会的各方各面完整的展示给摄影者和游客, 活动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 吸引游客, 带动了旅游消费;其次, 摄影节中的媒体宣传, 可提高桃坪的旅游知名度, 传播桃坪品牌形象;最后, 摄影节会激发桃坪旅游经营个体们的责任心, 激发他们改善店面装修, 提高旅游产品、服务质量。

具体来说, 可以在旅游淡季, 由理县政府、摄影协会 (杂志社) 、理县旅游局共同举办摄影节, 以桃坪独具特色的自然、羌碉、人物、文化、美食、羌绣、民俗风光为主题, 设置丰富、趣味的摄影流程, 如采风、影展、评奖 (出画册) , 吸引成渝两地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 并同步进行纸媒、电媒、网媒的多渠道宣传, 后期可将优秀作品在宽窄巷子做集中展示, 实现“摄影搭台、旅游唱戏”。

(三)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目前桃坪羌寨的旅游资金, 主要由理县城乡投资开发公司负责管理和募集, 其中一部分来源于门票收入, 另一部分来源于旅游局的政策性拨款。整体上缺乏融资渠道, 这就导致大型营销活动开展时的资金缺乏。

理县城投公司可以通过BOT (Build Operate Transfer) 方式融资, 即由政府公共部门专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融资、设计、建造、经营、维修和管理, 在指定年限 (特许期) 后将项目无偿移交给项目所在地政府融资。这样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 提高旅游项目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四川新闻网.黄金周桃坪羌寨景区门票收入26.6万[EB/OL].http://ab.newssc.org/system/20121008/000712377.html.[201210-8]

[2]刘丹萍.旅游者、摄影节 (比赛) 与目的地营销——某旅游地案例定性分析[J].旅游学刊, 2004, 19 (4)

中国民俗文化之居住民俗 篇4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 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民居依形式分类

大致可有七种:即北方院落民居、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岭南客家民居、西 南少数民族干栏式民居、西北窑洞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而四合院在北方院落民居中最具 典型意义。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 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

四合院
四合院的基本特征 :“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 四合院建筑布局: 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 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大门—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大门—门面 的要素
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构成的屋宇式大门,另一类是在院墙 合陇处建造的墙垣式门。设屋宇式大门的住宅,一般是有官阶地位或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阶级。设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居住。王府大门是屋宇式大门中的最高等级。通常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等。这种大门座落 在王宅院的中线上,宏伟气派。墙垣式门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是小门楼形式,它的样式尽管很多,但基本造型大同小异,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垂花门 的要素
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她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前院 与内院用垂花门和院墙相隔。前院,外人可以引到南房会客室,而内院则是自家人生活起居 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得随便出入,这条规定就连自家的男仆都必须执行。♣ 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 垂花门是指门上檐柱不落地,而是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以仰面莲花和花簇头为多。因垂花门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轴在线,界分内外,建筑华丽,所以,垂花门是全宅中最为醒目的地方。

垂花门的功能 防卫功能: 为此,在向外一侧的两根柱间安装着第一道门,这道门比较厚重,与街门相彷佛,名叫“棋盘门”,或称“攒边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有安全保卫作用。屏障作用 :保证内宅的隐蔽性,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一道门,这道门称为“ 屏门”。除去家族中有重大仪式,如婚、丧、嫁、娶时,需要将屏门打开之外,其余时间,屏门都是关闭的,人们进出二门时,不通过屏门,而是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通过垂花门两侧 的抄手游廊到达内院和各个房间。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影 壁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 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 面和镶刻在上面的吉辞颂语。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划分内外(以内则为家宅,所以有祸起萧墙之说)。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这种影壁座落在 胡同对面,正对宅门。这两种影壁或单独立于对面宅院墙壁之外,或倚砌于对面宅院墙壁,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檐口成 120 或 135 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称做 “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这种反八字影壁时,大门要向里退进 2~4 米,在门前形 成一个小空间,可做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 遂、开阔、富丽。影壁与大门有互相陪衬.互相烘托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它虽然是一座墙壁,但 由于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四合院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影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为基座,中间为影壁心部分,影壁上部为墙帽部分,仿佛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影壁上的各种砖雕图案多为吉祥颂言组成,如:鹤鹿同春,松鹤同春,莲花牡丹,松 竹梅岁寒三友,福禄寿喜等图案。

窑洞式: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
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 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 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 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天井窑院


“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外地人又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既是游览农村的景 观,也是考察研究黄土高原民俗和原始“穴居”发展演进的实物见证。(河南陕县为代表)

安徽古民居--“四水归堂” 安徽古民居--“四水归堂”-安徽民居集中分布在安徽省南部和江西省东北部地区,现存保护完好的建筑大多是 明、清时所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徽州古民居与古牌坊、古祠堂并列为“徽州三 绝”。四水归堂说法的来历 ♣ 徽州人盖房子,都要看过风水才动工。宅子大门不开在正面,而是开在石廊内,而且厢房前宽后窄,屋梁一面高一面低,房子不朝南(不吉利)。天井下的水池,本来是为 承接四面屋檐滴下的雨水,但在生意人看来,聚水如同聚财,因而不能让这水流出去,正所 谓“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 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 青瓦白墙,围墙高大 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

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 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 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徽州民居包括祠堂、家庙等建筑在内,没有了祠堂也就没有了民居。徽州从外地迁来的富家 大户极多,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聚族而居,形成了极强的宗法 观念和极严密的宗族组织。宗祠是他们住宅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通过它来凝聚宗族里的人 心

土楼:广东、土楼: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住宅
客家并非少数民族: 客家人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客家的先民因躲避王权更替、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 原引发的战乱而举家南迁。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五次。因古时的户籍有主、客之分, 移民入籍后就编如“客籍”,故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称为客家人。长途跋涉、客居他乡,“家” 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家才能生存发展。所以客家人的祖先是 1900 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 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环形土楼 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 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土楼内景
穿过门厅是宽阔的天井,中间则是一口水井。在一层的正中是祖堂,也就是族人祭祀、婚丧、议事的场所,土楼内的居民都以一层为厨房和客厅;二层则是放置谷物和各种农具的禾仓; 三层以上才是卧室,卧室有一个个小孔般的窗户,所有的房间均由一条畅通无阻的环形走廊 紧密相连。

围龙屋
围龙屋,是客家民居的又一种特殊形式,它呈半圆形,围龙屋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

云南省民俗旅游经济研究 篇5

一、云南省民俗旅游概况

1. 云南省境内民俗旅游文化简介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从历史记载上看, 西南地区一直是少数民族分布众多的地区, “本地区的民族构成十分复杂, 有彝族、白族、纳西族、傈傈族、哈尼族、拉枯族、基诺族、景颇族、独龙族、怒族、阿昌族、羌族、普米族、傣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7个民族, 此外还有部分蒙古族、回族、藏族、壮族、苗族、瑶族、满族。西南地区不仅民族很多, 而且民族人口亦多, 尤以云南最为突出, 西南民族地区24个民族在云南省内均有分布, 是全国少数民族组别最多的一个省份, 少数民族人口也有1000多万。”[1]

现代云南省内旅游很多都依托在民俗文化上, 而云南民俗文化的载体基本上就是给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来看, 云南省内动植物种类众多, 很多都是外地很难看到的, 在这里几乎可以看到一个浓缩的人类发展的历程, 所以整个省的旅游经济十分发达。根据相关资料, 云南省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还有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 除此之外各种文物保护单位和小的景点分布, 不胜枚举。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 云南省内很多旅游项目都已经和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结合起来, 吸引大量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极大促进了云南省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对全省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极大贡献。

2. 民俗旅游经济发展特点

云南省民俗旅游经济的发展为省内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从旅游、经济、文化发展等多种角度来看, 云南省内民俗旅游经济基本呈现四个特点:多样性, 参与性, 差异性, 文化的多元化。

(1) 多样性。云南省民俗旅游的多样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民族的多样性,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 少数民族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民族的众多造就了民族文化的众多,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据统计有数十种。其次是旅游的多样性, 云南省境内包含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喀斯特地貌, 并且动植物种类众多, 历史古迹、文物书目也很多, 仅仅从已经开发的景点来看就是数量庞大, 除此之外还有些未开发的自然景区, 也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探险者前去探险、游历。除此之外, 云南省的地理环境也具有多样性, 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省内少数民族众多, 文化多元的特征。

(2) 参与性。民俗文化旅游中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参与性。随着社会发展, 由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 现代游客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并不只希望走马观花看一下, 因为这些通过互联网, 以及其他数字媒体在家里就可以足不出户来环游世界。在旅行的过程中, 游客更希望可以参与到其中去。云南省独特的民俗旅游文化依托在其传统的民族文化中, 而少数民族人民历来善歌善舞, 在旅游景区的帮助下, 少数民族人民把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如歌舞表演、游戏活动等作为特色游览项目之一, 游客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可以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在一起, 真正体验到民俗文化的特别之处。

(3) 文化的多元化。民族的多样性和地理环境的多样、复杂性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 云南省内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都受到了较好的保护, 并且在不同的区域, 侧重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也不尽相同, “民俗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强强联合, 培育了丽江古城 (纳西风情) 、石林 (彝族风情) 、香格里拉 (藏族风情) 、西双版纳 (傣族风情) 、大理 (白族风情) 、腾冲 (侨乡风情) 、宁蒗 (摩梭风情) 、元阳 (哈尼风情) 、罗平 (布依风情) 等一批世界旅游的名牌。”[2]

除了基本的民俗文化外, 云南省内宗教文化也是多种多样, 佛教方面同时有受到汉地影响而传播的大乘佛教, 也同样有受到藏地影响的藏传佛教, 在南部等地区还有南传上座部佛教, 也就是小乘佛教的传播。除佛教外, 云南省内同样有常见的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 这些文化有些与传统民俗文化结合起来, 有些独立发展, 但无论如何, 总体上都呈现出多元一体化发展趋势。

(4) 差异性。这里所说的差异性是说云南省内少数民族民俗发展状况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 位于边疆地带, 地形多样, 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云南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处于一种比较落后、闭塞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 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也极大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云南省内众多少数民族面对外部文化的冲击呈现两种状态, 一种是自身文化系统保存较为完好, 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十分强大, 甚至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另一种就是自身文化系统早在历史上就遭受多种冲击, 文化系统已经比较薄弱, 而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外部大环境之下, 很多年轻人也走到城市中, 抛弃了本有的民族文化特质, 这就导致传统民俗正在慢慢衰落, 有些现在我们已经难以看到了。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 尤其是其中一些保存较好的民俗文化, 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对民俗文化转向旅游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云南省民俗旅游经济开发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人民可支配收入在不断增加, 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过去人们出门旅行的目的侧重点在于“我去过哪里”, 到目的地后也就是参观游览一下景点, 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而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旅行感受到与自己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质。云南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因此成为招揽游客的招牌, 旅游团在组织游客参观游览的过程中鼓励游客真正参与到其中, 和少数民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享受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 因此也促进了民俗旅游经济的不断开发。

从云南省的民俗旅游经济开发来看, 一般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 分别为文化陈列项目展览, 民族特色饮食文化, 少数民族特色娱乐项目, 民俗旅游商品, 以及以村寨为单位的旅游项目。

1. 文化陈列项目展览

文化陈列项目展览基本的实现载体可以说就是各类博物馆, 云南省内大大小小博物馆众多, 每个博物馆的主题是有些区别的。除此之外, 一些国家级、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属于文化陈列项目中。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通过文化陈列展览的形式展现给游客看, 一方面是便于游客理解和参观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从另一方面看, 也是对这些传统民俗的保护。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外来文化对云南省内少数民族传统民俗的冲击是很大的, 有些历代传承的工具、工艺品, 在民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设立成专门的文物保护单位项目或是直接收入博物馆中, 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运用专业知识来对这些古物进行修复和保护, 对这一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也是很有益处的。

2. 民族特色饮食文化

美食是除基本景观之外吸引游客的另一大特色, 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有其传统的美食, 无论从外观还是制作工艺来看都是十分吸引人的。将传统美食和现代小吃结合起来, 设置专门的小吃街等, 也是云南民俗旅游经济开发的一大特色。“傣族的风味餐饮, 哈尼族的‘长街宴’, 白族的‘三道茶’, 傈僳族的‘同心酒’等, 与各饮食文化相交融, 形成了云南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3]

3. 少数民族特色娱乐项目

少数民族特色的娱乐项目基本上是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结合起来, 配以相应的民族歌曲、舞蹈、习俗等, 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项目。这些旅游项目基本上可以说是云南民俗旅游经济中开发的最成功的, 成为吸引游客的最主要项目之一。

4. 民俗旅游商品 (纪念品)

旅游商品或称之为纪念品, 是旅游景区除基本门票等收入之外的最主要收入来源, 也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的主要收入来源。从云南省内来看, 民俗旅游商品一般与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服饰、手工艺品等结合起来, 还有一些类似于明信片等便宜、便于携带的纪念品都受到游客的青睐。

5. 村寨旅游项目

村寨旅游项目是今年来兴起的, 云南境内很多少数民族大部分还是以村寨为基本单位聚集在一起, “主要依托以表现各民族文化特色为主的地方村落或模拟村寨为主, 开发成集民族建筑, 民俗活动, 民族饮食, 民族风情为一体的, 各具特色的综合性和专门性的民族文化风情活动。”[3]

三、云南省民俗旅游经济开发的展望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民俗文化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后, 出现了一些问题。从目前来看, 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商业化过于严重, 随着旅

游经济的不断发展, 从云南省内民俗经济开发来看, 商业化越来越严重, 甚至出现了假冒少数民族, 通过表演等骗取游客钱财的现象。其次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游客的不断增加, 以及在一些地区为了发展旅游景点, 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宣传开发不够, 云南省地理面积较大, 除一些众所周知的旅游景点外, 一些稍微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游客人数相对较少, 这与宣传力度的缺乏有很大联系。

2. 开发的对策

未来云南省民俗旅游开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保护开发相结合。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 云南省内民俗旅游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开发是必然的, 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开发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来源, 以此保护传统民俗, 而民俗保护的越好, 就越会吸引游客前来。其次通过市场调控抑制过度商业化, 统一规划制止违规操作。过度的商业化势必对旅游景区的长期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而在这一过程中, 一些诸如前文提到的假冒少数民族来获取利益的行为更是应当需要惩罚的,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的调控, 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 促进市场合理有序的发展。

四、结语

“民俗旅游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独特旅游形式, 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潮流。成功的民俗旅游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4]云南省内众多的少数民族先民们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少数民族本身还是游客, 在开发、参观、游览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保护已有的民俗文化, 在保护中开发。从整体看来, 将民俗文化转为旅游经济的发展, 不仅对少数民族自身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云南省来说也是极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M].长治: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岚.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05) .

[3]杨韫.试论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J].昆明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04, (01) .

民俗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篇6

关键词:民俗学,经济学,关系

民俗学与经济学, 乍一看来是两门互不相关, 各有独自规范的学科领域;经济学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 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而民俗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 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学问, 这种民俗事象往往表现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模式, 供人们模仿和传承, 也可以说, 民俗学就是研究这种文化模式的学问。就此而论, 在经济学与民俗学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差别, 除了研究对象领域的差异之外, 在研究方法与技术上, 在各自学术传统的背景上以及在理论分析的框架上, 也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一、民俗学与经济学的比较

1、经济学与民俗学的背景比较

经济学的发展简史总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商主义, 开始于15世纪, 兴盛于16至17世纪, 终止于17世纪中期, 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最早出现的经济学, 重商主义仅仅停留在流通领域, 金银是唯一的财富, 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出口, 减少进口, 以保证本国金银的增加。严格地讲, 重商主义发展时期只能算做经济理论的前史;第二阶段: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 始于17世纪中期, 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 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而形成的经济理论, 目前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是经济学理论真正的开始阶段, 特别是1776年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即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他出版了《国富论》一书, 它既是对重商主义思想的革命, 也是现代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古典经济学将研究对象由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第三阶段:新古典经济学时期, 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 终点则是爆发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危机, 19世纪70年代初,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 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与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几乎在同一时期提出了各自的边际效用理论, 产生了边际效用各流派, 否定了古典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来源于各生产要素的价值的观点, 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而商品的这种能力并非其内在的客观属性, 而是人们对商品的主观评价, 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为经济学带来了新的研究工具, 即边际分析法, 使经济学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890年, 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 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将萨伊的生产费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各流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综合在一起, 形成其独特的均衡价值论, 并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 这是新古典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一本著作, 也成为现代微观经济理论的主要来源;第四阶段是经济理论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 即当代经济学发展时期, 它从20世纪30年代初的大危机开始, 一直持续到现在, 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 经济学家一直强调价格机制能调节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社会上不可能发生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 但爆发于1929年的大危机使新古典经济理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无法提供摆脱危机的政策方案, 在此背景下, 马歇尔的学生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提出单独依靠价格机制的调节, 经济经常只能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因此政府应干预经济, 提高社会总需求水平, 这样才能使一国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而民俗学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 比经济学晚了近400年, 在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一些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下层社会普通人的生活, 旨在唤醒民族意识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民俗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林兄弟。1812年出版的格林兄弟的《儿童和家庭故事》标志着民俗学学科的诞生, 但民俗学 (Folklore) 一词却是1846年由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首次提出的, 在德国民俗学为Volkskuade, 即人民学, 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民俗学为Popular antiquities, 即大众古俗或Popular literature, 即大众文学。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民俗学的学会是芬兰文学学会。1878年英国民俗学会成立, 并创办了第一份民俗学杂志, 即《民俗学刊》。1888年, 美国民俗学会成立。中国民俗学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 在关注民众的背景下产生了中国民俗学研究。1918年2月, 北京大学设立“歌谣征集处”, 并在《北大日刊》上刊登了详细的《征集全国歌谣简章》, 它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先河。1922年, 北京大学创办了《歌谣周刊》, 由周作人、常惠、顾颉刚等人担任编辑, 歌谣研究有很大的突破。一方面, 学者们诸如胡适、董作宾等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歌谣《看见她》等进行了起源和传播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另一方面, 学者们也开始把研究民谣与研究社会联系在一起, 提倡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民谣。诸如刘经庵就根据河南的几百首民谣进行了民谣中的妇姑社会的研究。后来, 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歌谣研究只是众多研究中的一个方面, 因此, 北京大学又成立了风俗调查会。学者们开始走进田野, 搜集第一手资料, 风俗调查会对北京妙峰山庙会的调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后, 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又进一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如神话、故事、传说、谜语、节日、风俗、谚语、民间信仰、民歌等。1927年, 中山大学把《民间文艺周刊》改为《民俗周刊》, 由钟敬文、荣肇祖、刘厅章等任主编, 从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后, 中国民俗学研究才进入科学研究的轨道。中国现代民俗学, 从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那时算起, 到今天, 已经足足经历了90多年的岁月了。

2、经济学与民俗学的内容比较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 经济问题的提出:欲望与稀缺性; (2) 经济问题的解决:选择与资源配置; (3) 如何生产更多的产品:资源利用; (4) 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而民俗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1) 信仰、风俗、传统; (2) 文明习俗; (3) 民间生活中的仪式、禁忌; (4) 民间文学。民俗学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材料。民俗学在社会科学中, 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又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弄清民俗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不仅有助于对民俗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位置的全面正确的认识, 而且有助于对民俗学性质和特点的深刻认。因为在各门社会学科的比较中, 可以更清楚得看到经济学与民俗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民俗学的理论框架, 是在向经济学等其他社会学科的学习和借鉴中形成的, 民俗学的独立地位, 也是在同经济学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互竞争中获得的。民俗学包括的内容很多, 其中不少是研究关于经济民俗的, 他们既是民俗学探讨的内容, 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3、经济学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比较

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 如厂商、家庭和个人的行为, 它研究个体单位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 特别是诸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平衡这些总量指标的变化。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最基础的内容,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价格总水平、社会总就业量、外部世界对经济系统的影响。而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民间传统文化, 例如信仰、风俗、传统、文明民俗、民间生活中的仪式、禁忌、民间文学等。物质生产民俗既是经济学需要研究的内容, 也是民俗学研究的内容。

4、经济学与民俗学的研究分法比较

经济学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经济模型;而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相应的行为标准, 研究经济理论或经济政策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即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 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等问题, 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而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野作业方法、文献学方法、问卷调查方法。民俗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分类法、分析及综合的方法、比较方法、统计方法。

二、小结

总之, 经济学与民俗学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 大多数学者通常都不大注意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学术联系, 自然也就更少考虑这种学术联系所可能具有的重要价值了。实际上, 如果就学科体系的划分而言, 就学科对象的某种类同性而言, 在经济学与民俗学之间又确实可以找到某些重要的共同之处, 或者可能在它们之间建立相互的学术联系, 并渴望从这种联系中得到各自学术研究中的独到收获。

参考文献

[1]吕殿平, 编著.经济学教程[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8-10.

[2]王娟, 编著.民俗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3-18.

[3]臧良运, 主编.经济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9-10.

[4]斯蒂格尔茨, 著.经济学 (上册)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7.

民俗经济 篇7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民俗文化旅游若想长久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 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开发地满足基本发展需求, 即开发地要适度利用当地民俗资源, 结合实际状况来争取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其次, 要竭力保护民俗旅游资源与其环境, 地方应该对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将资源与环境发展变化原则吃透, 并在开发过程中确保旅游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正常发挥, 最终满足它的可持续发展现实需求。再次, 由于民俗文化旅游是具有现代传承需求的, 所以它不仅要满足当代人对民俗文化旅游的现实需求, 也应该满足未来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需求, 实现代代公平享受、代代传承的目的。为保证人类社会能够实现资源环境的世代传承, 就必须创造一切有利的保护条件, 实现人类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梦想目标。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1.树立生态观念发展认识。应该首先从思想层面来树立生态观念发展认识, 为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 地方旅游产业应该从各个层面体现生态建设观念, 做到适度化开发、全程化保护、科学化管理、生态化文化宣扬、个性化服务体现以及公平化消费, 全面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协调, 满足民俗旅游生态观念的内在需求;凸显环境保护开发内容。

2.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设立专门的民俗旅游环境保护研究机构, 将环境保护工作认定为是一项现实意义深远的、具有科学发展观与价值观的科学事业。本文认为, 应该从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态与文化环境两方面着眼, 实现对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双重保护。再者就是要借鉴海外做法, 从历史中追寻文化依据, 进行深度挖掘开发, 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大兴土木, 提升建设力度, 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保护提供有效动力。

3.做好民俗旅游文化市场。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对民俗文化圈的作用重视方面。因为优秀的民俗文化圈可以影响旅游者的心理、意识与文化本质特征, 为民俗旅游文化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地方旅游产业建设应该重视民俗文化圈与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之间的关系, 引导拥有不同民俗文化喜好的游客走向不同的民俗旅游文化市场, 把握游客的旅游流动规律。比如说, 国内面向港澳台游客就可以推出“华夏寻根游”“海峡两岸游”“中华故土游”这样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而面向海外游客, 则可以推出“中华茶文化游”“陶瓷文化游”等拥有浓郁中华文化风味的旅游项目, 吸引更多欧美游客前来观光消费。总而言之, 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构成、分布与发展主要由它的民俗文化圈来决定, 因此地方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民俗文化圈这一大块市场的良性发展, 努力优化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三、以山东淄博为背景的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证简析

1.山东淄博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成就。近年来, 我国山东淄博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保护与开发, 再加之其得天独厚的丰富民俗文化资源及自然条件, 使其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区。从过去的2015年春节山东淄博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成就来看, 它已经接待游客169万人次, 旅游收入也达到11.17亿元, 这表明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该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

2.山东淄博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策略。该地区在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调控主要走技术、观念和产品研发这三条调控路线, 本文给出相关策略。

(1) 技术调控策略研究。与全国各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相同, 该地区在自身民俗文化旅游方面也将游客数量与经济收入增长视为当前旅游行业的最重要发展目标, 它也成为评价该地区旅游景区开发进程质量的最关键指标。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方面, 该地区主要做到了对游客容量的严格控制, 不盲目追求游客数量, 而是以为游客创造一定的欣赏与心理空间作为目的, 让游客能够从容体验当地民俗文化, 达到民俗文化旅游所希望达到的文化审美效应。该地区认为,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最主要技术层面就是要了解生态环境所能拥有的承载力, 要发展符合当地经济状况与民俗文化规范范畴的旅游项目, 明确民俗文化旅游区域的环境容量管理限度, 争取将游客控制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以最大限度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

(2) 观念调控策略研究。考虑到该地区在旅游发展方面软硬件基础较为薄弱, 大部分乡村人群受教育程度低下, 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所以山东淄博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专门强化了对当地生态意识与文化保护意识的相关教育, 制定了相关法律规范, 希望将公众自律意识中的道德规范与强制性法律相互结合, 严禁各种丑化民俗文化、破坏民俗景观、民俗遗迹, 特别是在民俗景观区域周围违建现代建筑、商业网点的不良行为, 以教育深入渗透贯彻和坚决杜绝制止作为该地区观念调控策略的重要原则。

(3) 产品调控策略研究。该地区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坚持走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道路, 避免陷入传统中重复建设行为的怪圈, 也是希望将有限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尽量发展特色, 规避与同行业之间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争, 确保地方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此, 该地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产品, 特别是将地方少数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旅游这两大环节紧密融合于一体, 在软硬件层面提高服务管理素质, 利用民俗文化对现代化旅游进行全面包装, 全方位开发了基于“食、住、行、购、游、娱”为主力的6大旅游要素, 围绕它们开展各个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实现了地方民俗文化旅游的综合性发展目标。另外, 也强调了该旅游项目发展的特殊性, 设立各类旅游培训班, 专门培养民俗文化旅游专项人才。该地区认为, 培养民俗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也是对地方旅游产业的产品开发调控过程, 因此当地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公开的民俗文化主题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来提升当地从业人员民俗文化素质, 同时也从外地招聘大量专业人才, 共同开发本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尽可能地保留和传承了当地传统优秀民俗文化内容。

四、总结

总体而言, 民俗文化旅游调控策略应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 将基于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发展的重要事项作为可调控对象, 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层面, 再配合宏观发展战略, 赋予其一定的针对性、现实性与可操作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联动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实现地方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态势。

摘要:伴随我国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逐渐转型, 旅游产业也方兴未艾, 其中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国家创造了不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贡献巨大。本文将拟题以中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为研究理论基础, 结合某省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进程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研究

参考文献

[1]口小勇.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0.

[2]邓亚楠.西部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5) :147-151.

民俗经济 篇8

七仙湖旅游景区和巴尔虎民俗园, 均地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行政区域内的草原地区, 不仅有广阔的草原而且生活在该区域范围内的居民以传统的牧民为主, 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均具有进行旅游开发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资源。下面对两个调查景点的地理区位以及经营项目进行简单介绍。

(一) 七仙湖旅游景点

七仙湖旅游村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南部, 203省道 (新左旗——阿尔山市) 和202省道 (海拉尔——阿尔山市) 交界处, 距新左旗100公里, 离海拉尔192公里, 距离阿尔山市100公里。因周边七处各异的湖 (七仙湖) 而得名, 在该旅游景区既可以观赏到草原自然风光, 又可以了解游牧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 也可以品尝蒙古族传统的特色食品, 是集餐饮、娱乐 住宿、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为重点, 以传统的牧民蒙古包为主风格, 提供特色饮食, 民族娱乐等相关的项目服务。

(二) 巴尔虎民俗园

巴尔虎民俗园位于新巴尔虎左旗, 在旗政府所在地阿木古郎镇和国家边境疗养度假城市阿尔山市的中间, 距阿尔山市100公里处。巴尔虎民俗园以巴尔虎蒙古文化为主打品牌, 以草原民俗文化为主, 以自然风光和边境观光旅游为辅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村。在该旅游景点中能了解到巴尔虎蒙古文化的发展历史, 旅客能够品尝到纯正的巴尔虎传统食品和野味饮食, 欣赏马头琴演奏、蒙古长调表演和马术表演, 体验骑马、骑骆驼、做勒勒车、穿民族服饰、射箭、游泳以及钓鱼, 并能参与篝火晚会和巴尔虎民俗婚礼。

巴尔虎民俗园是呼伦贝尔市境内唯一具有浓厚巴尔虎文化的草原旅游度假园。不同文化内涵的18座接待“屋热” (包) 有:巴尔虎屋热、成吉思汗屋热、呼和蒙古勒屋热、陈巴尔虎屋热、布日亚特屋热、新巴尔虎八旗屋热、哈撒尔屋热、毕力古台屋热、奈曼西热噶屋热、呼和础萨满屋热、黄教经典——甘珠尔屋热。每个接待“屋热”都蕴含着浓厚的巴尔虎文化, 这些独具特色的蒙古文化是该旅游度假村的主要品牌。

综上可知, 七仙湖景区和巴尔虎民俗园是同一区域内的两个旅游景点。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极其相似, 从路线上看, 七仙湖景区途经巴尔虎民俗园。由于经营理念和开发项目的差异, 使得两个旅游景点的经营状况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状态。

二、两个旅游点的历时的发展变化比较

笔者前后两次同时对七仙湖旅游景点和巴尔虎民俗园进行了考察, 第一次是2004年夏季, 第二次是2008年的夏季。两次考察对比发现, 两个旅游景点的经营状况出现了较大改变。第一次去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七仙湖景点的游客特别多而巴尔虎民俗园则相对冷清, 而2008年时可以体会到巴尔虎民俗园的经营状况较好, 其民俗文化展演比自然景观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巴尔虎民俗园与七仙湖旅游区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经营状况。将两个旅游景点分为初建阶段和现阶段进行历时的比较分析。

(一) 初建阶段的状况比较 (2002年—2005年)

在两个景点初建阶段, 一面借助草原的自然风光, 一面从饮食和住宿上加大投资力度, 对传统的蒙古族饮食和住宿风俗文化都有所开发, 以自然风光和区域风情来吸引游客。该阶段两个景点只是从表面上对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了开发利用, 而对民俗文化挖掘、展示的程度不够系统和真实, 自然风光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

在该阶段, 七仙湖借助独特的天然湖泊景色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相比较而言巴尔虎民俗园没有湖泊这一资源优势, 前来游玩的游客较少, 经营状况较差。每到旅游旺季, 七仙湖的游客数量剧增, 常常出现超饱和现状, 而巴尔虎民俗园的游客状况则远不如七仙湖景区, 时常出现游客在七仙湖景区游玩而到巴尔虎民俗园食宿的状况, 即:七仙湖游客的数量时常超出其客容量, 游客们才会被挤到巴尔虎民俗园食宿。由此可知, 初建阶段, 巴尔虎民俗园的经营状况远不如七仙湖景点的经营状况。

笔者将该阶段描述为以自然景观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在该阶段两个景点的旅游经营者还没有真正的让游客从内心去体验到蒙古民俗文化的实质内涵。而只是通过民俗文化来引导游客进行各种消费, 以获取更多的利益。游客参与蒙古族传统娱乐、竞技活动多出于陌生、好奇, 而没有体验民族民俗特色文化的心理和状态。渐渐的民俗文化的粗浅展示使得游客失去了参与体验的兴趣, 因而选择不做作的自然风光。

(二) 现阶段的状况比较 (2005年至今)

在笔者2008年去参观的时候, 同时观看了两个景区的整体经营情况, 可以看得出两个景区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转变, 七仙湖景点的经营现状与巴尔虎民俗园相比大不如前。

2005年以来, 巴尔虎民俗园开始逐步的注重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 将静态的、场面式的文化粗浅展示向对民俗文化深层次的挖掘转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 将蒙古族民俗文化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包括奶食品的传统工艺制作程序展示、蒙古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以及当地历史沿革的图文、生产生活用具的展示等项目, 将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展演的方式嵌入到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中, 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巴尔虎民俗园对蒙古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及历史进行了深层的挖掘。并逐步列入整体的旅游观光对象范围内, 使得巴尔虎民俗园具备了自然和人文的双重景观, 提升了整体的欣赏价值。在笔者参与巴尔虎民俗园的旅游服务项目的时候, 亲身体验了巴尔虎民俗园为游客安排的“草原琴声”的活动, 夜幕降临, 游客在星空下体会草原琴声, 每位游客都参与其中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 使得人文与自然相融合。对于游客来说参与者比参观者更具有吸引力。

七仙湖旅游景点从初建至今在经营上除了扩建了景点服务区规模, 增大了客容量外, 仍借助独特的湖泊风光开展传统的娱乐项目, 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方面没有太大改变, 其经营状况与巴尔虎民俗园相比大不如前。

所以, 从发展的现状看, 巴尔虎民俗园的发展境况要优于七仙湖景点, 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将草原文化与环境很好地融合起来, 使游客享受了文化与自然的双欣赏效果。由此, 对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挖掘和展演成为巴尔虎民俗园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

三、旅游与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分析

现代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开发之间的区别在于自然资源成分与文化资源成分的比例关系出现了变化。游客对自然和文化的欣赏侧重点也出现了转移。人们除了对自然景观有一定要求外, 对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求也逐步提高。游客需求由原来的单一向双向甚至是多向转变。

巴尔虎民俗园之所以能够扭转原来的弱势局面, 不断扩大和完善旅游经营的范围和规模, 其根本原因就是该旅游景点开发走的是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真正结合的道路, 使其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逐步成为众多相似景点中的典型景点。

巴尔虎民俗园旅游纪念品是在游客参与观察的过程中制作出来的, 尤其一些奶食品包括奶皮、奶豆腐、马奶酒等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食品, 游客可以观看到整个制作过程, 使游客不仅品尝原汁原味的民族食品, 更深刻的体会其中的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 借助草原这一自然背景, 开展各种传统的蒙古族娱乐项目, 包括骑马、射箭、摔跤等。这些文化项目的开发是依托草原这一自然环境而形成的, 这些文化项目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才能让人觉得融洽而又新鲜。

通过参与调查了解到, 最吸引游客的是各种文化项目演示, 如巴尔虎婚礼、巴尔虎历史由来等文化内容的展示。这些项目既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 同时也使游客了解进而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内涵, 对民族文化起到了宣扬的作用。在与游客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 让游客印象最为深刻的活动项目是巴尔虎民俗园提供的夜晚演奏的马头琴曲, 游客们坐或躺在户外的草原上静听马头琴艺人的演奏项目。类似这种的项目安排对游客的吸引最为强烈。

相比较而言七仙湖旅游景区较简单而又粗浅的文化演示内容则显逊色, 除了占据自然的优势外, 提供的活动项目与其他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旅游景区相比缺乏独特性, 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方面不如巴尔虎民俗园。

无论怎样的文化演示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自然环境中才能够合宜的进行。现代旅游都追求特色、打造特色、宣传特色, 旅游景点的自然特色被打造的可能性比较小, 为了迎合游客的新需求, 旅游经营者们都在努力打造景区的文化特色, 制作各种文化宣传。但无论什么样的文化特色都应该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基础, 如果脱离了民俗文化这一文化根源基础, 建立起来的奇异文化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也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对游客失去吸引力。

旅游景点发展的最好趋向是成为文化和自然的综合载体。因此, 旅游景区预想创造特色并以此来宣传自己, 民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开发点, 而且将是最为重要的挖掘点。作为旅游开发者, 借助于自然的特色来演示具有地域性的民俗文化, 将两者恰如其分的结合, 才能得到游客的认可, 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四、总结与反思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展示的文化并不是现代化背景下出现的快餐式文化, 最主要的文化内容是传统的民俗文化, 这些文化内容都是旅游业开发的重点,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游客, 还能在文化传播、传承和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旅游业开发的文化展演, 必须要以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为背景, 如展示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就必须以草原为整体的自然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文与自然的融合。

旅游业不仅仅是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民俗文化展示的平台, 必须尊重民俗文化的原态, 不能仅为吸引游客、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而扭曲文化本来的面目, 制作假的文化现象, 进而使民俗文化失去活力, 影响其传播、发展。

总之, 旅游业在不断的发展中须引入民俗文化的因素, 否则会失去长足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成员整体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游客对旅游内容的要求也会出现转变, 其中文化需求必将成为重点要求内容。

参考文献

[1]扎格尔主编.草原物质文化研究[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7.

[2]邓光奇编著.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3]艾琳, 卢欣石.草原旅游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初探[J].草业科学, 2009 (09) .

[4]李宇虹.内蒙古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民俗经济 篇9

关键词:经济型民俗旅游,古文化街,民俗商贸区,天津

经济型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综合型很强的民俗旅游资源, 囊括了信仰型、游艺型、名人故居型、博物馆纪念馆型等的民俗资源类型。经济型民俗旅游景点通常是汇集民俗事项、餐饮、娱乐的综合旅游场所, 它属于高层次、高品位、高参与的文化旅游, 已逐步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 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 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 她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 而且具有传统的民族文化和优秀的民间艺术, 不同流派的书画、戏曲、音乐等, 多年的城市发展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民俗民风和多彩的文化艺术。得天独厚的民俗旅游资源给天津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它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 成为弘扬天津地方民族文化的窗口。

一、天津经济型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

天津民俗资源丰富, 从大唐盛世到民国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承载着天津民间悠久文化精髓的民俗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 长久不衰。这些杂彩纷呈的民俗旅游资源既有淳良古朴的旧俗, 又有中西荟萃的新俗;既有商业民俗的敬业精神, 又有农、渔民俗的淡淡遗迹。由于天津乃“五方杂居之地”, 既有老天津人的习俗, 又有南北诸省移民带来的习俗。在饮食起居、岁时节令、生养婚丧、信仰崇拜、民章禁忌、文化娱乐、工艺特产等方面, 都反映出海河津门的地方特色。天津是北方地区妈祖文化的中心, 故有“南有湄州妈祖庙, 北有天津天后宫”之说。妈祖文化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日前后都举行融民俗、旅游、商贸活动于一体的妈祖文化旅游节。涉及的主要活动有祭典民俗表演、民间花会、海河游灯、民俗庙会、民族音乐歌舞欣赏等等。天津经济型民俗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古文化旅游商贸区”是以商业步行街为依托, 以天津传统民俗表演、民间工艺品展卖为主要活动内容。在每年的国际民俗风情旅游节上还特别邀请世界各国民间表演团体以各具特色的国外民间艺术表演、盛装巡游展示为节日看点, 增强了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团结友谊, 营造了一种欢乐、祥和、浓烈的旅游氛围。每年此时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和本地市民前来参观, 它不仅成为一种对外宣传天津的金色招牌, 而且也让国内外的游客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天津, 同时极大限度地丰富了天津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成为津门的标志性旅游品牌。

1. 天津的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在人们日常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它是所有民俗事项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 是揭示和研究一个地区社会生产水平、社会文化水平、物产资源的种类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最显而易见的佐证。

天津物产丰富, 经济文化发达, 民间饮食习俗基本上属于中国北方类型。民间早有“吃尽穿绝天津卫”的说法, 由于其居民五方杂处, 故无论在饮食惯制、饮食结构以及名优特色食品和地方风味小吃等诸多方面, 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现而今, 古文化街上的铜壶茶汤、响熟粝膏、香热面茶等饮食民俗被延传并保留直今。从津沽市相的缩影中, 依然可以领略到这个由九河下梢、五方杂处、码头文化的独特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个性鲜明的天津民俗文化。

2. 天津的文化民俗。

天津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中国北方文化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天津的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作家、书法家、作曲家、歌唱家和民间艺术大师。天津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曲艺之乡, 各种表演艺术门类齐全, 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等享誉海内外。杨柳青年画采用寓意、写实等各种手法, 取材于现实生活、民间风俗和历史故事, 成为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品;泥人张彩塑人物神形兼备, 个性突出, 在着色勾绘上吸收传统工笔彩绘和民间年画的表现技巧, 色彩和谐, 成为天津乃至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品;魏记风筝用料讲究, 造型多样, 工艺精湛, 彩绘逼真, 飞行平稳, 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3. 天津的商业民俗。

商业民俗是具有浓郁气息的民俗文化, 它是发生在流通领域的行为, 流通过程主要在民间实现, 离不开民众, 并反映出民众心理。天津是“商贾之所萃集”的大都会, 有着多元的商业民俗的文化积淀。从观念上讲, 天津商人聚财思想十分鲜明。所以, 平日供奉财神爷和利市天官, 大年初二家家迎神。

最具有民俗特征的是天津商业的文化形象。在古文化街上游客可以看到街面上的门脸各有光彩, 药店、茶庄、绸缎庄、鞋帽铺、金店等内外装修, 各有特色。天津商俗中还很注意职业道德, 把道德规范变成口头传承的信条, 如货真价实、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等。这些都是城市长久以来的商业民俗和历史文化形态的积淀所形成的。

可见, 无论在饮食民俗、文化民俗还是商业民俗上都可以领略到天津地方浓郁的民俗文化, 众所聚集的这些民间民风民俗为天津经济型民俗旅游资源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天津古文化旅游商贸区调查结果与分析

近几年, 天津古文化旅游商贸区发展较快, 2005年被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和“国家4A级景区”, 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 已成为天津的“城市名片”。为了合理有效的发展天津经济型民俗旅游资源, 本文作者采用了发放问卷采集数据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150份, 其中现场随机拦截访问50份、神秘顾客亲身体验调查25份、网络发布回收采集问卷25份, 搜集的有效样本143份, 情况如下:

1. 消费者偏爱的旅游景点类型。

当自然风光旅游转向人文生态旅游的高层次旅游时, 民俗文化资源已经同自然生态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 形成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经济。随着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改变, 经济型民俗旅游产业逐步形成并走向规模化阶段, 而“津门故里”正是天津最具代表的经济型民俗旅游资源之一, 历史悠久、特色门店众多, 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到此游览。

调查发现, 58%的消费者表示钟爱于民俗风情景点, 37%的消费者偏爱于自然景点, 5%的消费者选择了依具体情况而定, 而对人工开发景点的消费者市场几乎为零。可见, 民俗旅游产业已成为天津市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植根于民间的“民俗旅游”也正是每逢节假日津门旅游的一大亮点, 我们从古文化街人潮涌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场景中也可以感受到天津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经济型民俗旅游正在被激活。

2. 景点年接待旅游人次与年旅游收入。

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者人数的多少, 是影响旅游目的地最主要因素。在正常情况下, 旅游收入与接待的旅游者人数呈正比例变化。从古文化旅游商贸区的年到访游客人数和年旅游收入来看, 呈逐年平稳上升趋势, 可见古文化旅游商贸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与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成正相关关系, 当人均旅游消费或者旅游人数增加或者减少时, 旅游收入就相应的增加或减少。要提高旅游收入首先应增加景点的客流量, 通过景点的天然资源、旅游产品的质量、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景区的媒介宣传来吸引游客, 增加旅游人数, 从而提高旅游收入。

3. 景点人均旅游花费的调查。

在旅游接待人数既定的条件下, 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和人均旅游消费是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旅游收入增减变化的又一个决定因素。一般说, 旅游者的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与旅游收入成正比例变化, 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强, 旅游者的旅游花费越高, 那么旅游收入也就越高。调查表明, 旅客在古文化旅游商贸区的人均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32%, 人均消费100元~300元占26%, 主要消费产品一般是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老字号小吃。虽然游客在此处的花销一般都不是大额消费, 但从它每日游客接待量来看, 如果能在保持原有游客的复游率的同时, 不断吸引新游客, 这也将成为景区长久发展的一计良策。

4. 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旅游资源的吸引物。

古文化旅游商贸区虽然经营的旅游产品品种丰富, 有代表性的诸如泥人张、风筝魏、十八街等, 规范经营、价格统一。但是一些规模较小的门店仍掺杂着经营一些质量不高、在市场上常见的玩具、配饰、纪念品等小商品, 而且售价高于一般市场, 这些在对古文化街商品价格的调查中也有所反映, 除老字号店以外, 各类门店缺乏统一定价, 存在着乱要价的现象, 大部分商品无明码标价及物价员签章。这些门店缺乏同一性与规范性, 不便于管理与控制, 这也是古文化旅游商贸区在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旅游资源的吸引物方面需要改善的重点。

5. 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调查显示, 63%的游客认为旅游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一般, 21%的游客认为旅游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 11%的游客认为旅游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好, 而只有5%的游客认为旅游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符合第一个等级。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景区的服务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 只有5%的游客认为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的服务质量是好的, 在我们的神秘顾客现场调研中也发现景区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度不高、缺乏服务意识, 并存在景区商品胡乱定价的现象, 这无益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所以, 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将是提高该景区整体形象和行业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服务质量是客户对服务的期望 (即期望服务质量) 与其实际感知的服务 (即体验的服务质量) 的对比。当感知低于期望时, 服务就被认为是不符合客户的质量要求的。这也就意味着它将失去相当一部分原有的客户, 也就将损失一部分应得的效益。

6. 景点宣传力度。

在对古文化旅游商贸区宣传力度的检测中, 认为“景点宣传力度较差”占据了数据样本的主体。旅游业本身具有其特殊性, 旅游者无法事先看到旅游产品本身, 而旅游业又无法把产品运送出去展示在消费者面前,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宣传推销。正是因为这一特殊性, 决定了旅游市场宣传推销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各种市场。

三、发展天津经济型民俗旅游业的建议

1. 保持原有民俗, 设计开发多种类型的民俗旅游项目。

充分了解民俗文化, 精心选择开发内容。关注特色民俗文化, 注重开发地区的区位特征、开发区域的可进入性和环境状况, 使景点构成产品组合, 优化投资效果, 设计开发多种类型的民俗旅游项目, 做到文化与景观的和谐统一。以传统的民俗节日活动为主题的模式, 以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为形式而进行的一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分为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两种类型。

2. 满足游客审美需求, 开发优质、独特、新颖的民俗旅游纪念品。

民俗旅游业的规划应以满足游客的审美体验为重点, 以美的愉悦、兴奋与享受为着眼点来吸引游客。旅游从肤浅的层面上来讲就是人们的一种享受、一种审美活动, 民俗旅游的各种民俗事项, 包括服饰、建筑、异域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等都成为旅游者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 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应着重事物所承载的内在文化意蕴, 做到“形神兼备”。在对古文化街的景观是否能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调查中, 大部分游客还是持认同态度的。

游客每到一个旅游地总会购买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作为留念, 这是旅游过程结束后旅游者运用旅游纪念品对旅行进行的美妙体验的一种延续。古文化街上的老字号店像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都已创出自己的品牌并享誉海内外, 成为天津代表性的民俗旅游纪念品。而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像绒花、剪纸、石雕仍是处于小门店分散经营的状态, 不具备规模化、标准化, 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 销量也不是很高, 在这些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如果能更加注重开发模式与产品营销, 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好。

3. 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

在调查中, 消费者大多对古文化街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表示不满, 认为他们工作不热情、不积极并且缺乏服务意识。服务是旅游行业营销的基础与核心, 没有良好的服务质量意味着将失去原有的一部分消费者和未来潜在的一部分消费者, 它是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法宝。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服务的结果, 而且要涉及服务的过程。服务质量应被消费者所识别, 消费者认可才是质量。另外, 古文化旅游商贸区的从业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而且自身对景点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入, 存在“一问三不知”的现象, 这需要景区管理部门加以重视, 对从业人员加强管理与培训, 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 以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

4. 打造品牌, 提升城市形象。

走高档化路线, 打造自身品牌。科学规划, 突出特色。立足于古文化街这个蕴涵天津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的经济型民俗旅游业, 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揉进民风民俗, 成为对外展示天津的一个窗口。加大宣传力度, 让海内外游客更好的认识天津、了解天津。要积极行动, 改善民俗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特别是加快民俗旅游业综合整治, 健全和完善经济型民俗旅游业各项制度, 使民俗旅游各景点门票要物有所值。

5. 抓好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

政府应加大投入, 在有效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 充分地开发和挖掘。一是可以通过“政府+企业+市场”的做法, 完成民俗旅游产业化发展。二是高度重视民俗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加强城市管理功能、旅游咨询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力度, 更好地完善旅游住宿等配套设施, 提高服务水平。三是严把景区规划和景区建设的环保审批关, 确保景区各项环保设施达标, 实现民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多赢”。

通过对天津古文化街商贸旅游区的个案分析, 发现了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景点的宣传力度薄弱、从业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游客人均消费偏低、缺乏休憩场所、部分旅游纪念品质量不高等。只要能抓住机遇, 利用一切有利条件, 努力克服行业管理机制松懈、结构不完善、制度混乱、不正当竞争等问题, 其经济型民俗旅游业将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高红.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J].经济地理, 2000 (4)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3].冯晓松.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4].王忠田.文化旅游与名胜古迹旅游走俏欧洲[N].中国旅游报, 2005.08.26 (9)

[5].陈计旺.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6].陈方方, 丛凤侠.地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山东社会科学, 2005 (3)

[7].罗迪岸.试论人造旅游景区的建设经营与创新发展[J].旅游学刊, 2000 (4)

[8].李光坚.旅游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9].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10].邓永进, 薛群橄, 赵伯乐.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7

【民俗经济】推荐阅读:

民俗特点07-20

民俗翻译07-21

民俗元素05-10

民俗符号05-13

民俗传统05-26

民俗发展06-08

民俗意义06-24

饮食民俗07-28

民俗研究08-20

关中民俗08-31

上一篇:分布式供电下一篇:存货质押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