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俗体育

2024-09-23

福建民俗体育(精选4篇)

福建民俗体育 篇1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很多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民俗体育便是其中一种。民俗体育具有活跃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丰富我国体育文化内涵的作用。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发挥民俗体育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以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为例,来探讨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问题。

1 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特点分析

1.1 项目种类多

就福建民俗体育项目分类来说,体现民间武艺类的项目有宋江阵、五祖拳、龙尊、罗汉拳、畲族拳等;生产生活类项目包括抽陀螺(打干乐)、舞狮等;岁时节日类项目包含放风筝、划龙舟、骑中秋“博饼”等;娱神慰祖类项目含有高甲戏、跳鼓阵、八家将等。人们可以根据项目的活动载体和自身需求进行选择,福建民俗体育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体能以及不同人群的健身娱乐需要。

1.2 表演与动作并重

福建民俗体育表演服饰和动作技术的完美结合,是传承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增强了民俗体育活动的动态形象之美,而且也扩大了表演项目的表现力,更凸显出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悠久。例如,在闽南广泛流传的“拍胸舞”者表演时赤足裸身,头上戴着一个长约10~20 cm形制特殊的草箍,犹如蛇之吐信。蛇是古闽越族的图腾崇拜物,借助“拍胸舞”得以保存,让我们至今能够领略古闽越族图腾祭祀舞蹈的遗韵。

1.3 集体性

福建民俗体育是集体性的,它的产生不是某个人的行为,是群众集体创造,其开展也是群众的集体参与,一般以氏族和村寨为单位。例如许多地方的车鼓队,一般由村里的社群成员参与,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1.4 宗教色彩浓厚

福建民俗体育的发展与宗教密不可分。福建民俗体育的形成拥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由娱神慰神祭祀产生的运动舞蹈如高甲戏、八家将等;第二,各种民间信仰活动催生了福建民俗体育,比如“迎马祖、迎保生大帝”等;第三,福建民间信仰修炼及医疗活动,如身体修炼、导引气功等。对于那些宗教迷信活动,我们要加以正确引导。

2 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的功能

2.1 健身强体

在福建民俗体育项目中,如舞龙、舞狮、扒龙舟、跳绳、跳鼓、踢毽、扯铃、宋江阵、车鼓阵、布马阵、登山、打陀螺、跑旱船、踩高跷等,都可以利用选择不同的方式来锻炼身体,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2.2 娱乐交流

福建拥有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随着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娱乐性也日益显露。比如在端午节龙舟竞赛期间的“抓鸭子”、春节“舞龙舞狮”等。福建民俗体育活动不仅成为调节民俗节日里娱乐喜庆氛围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成为汇聚福建民众集体智慧,体现他们追求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2.3 竞技功能

在福建的民俗节日活动中,带有一定竞技性的体育项目不可或缺,如赛龙舟、舞龙、舞狮、竞渡游泳等,都是福建民俗节日中体现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利用借助人们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制定相应的竞赛法则,让参与者在竞争的环境下体验胜利时的愉悦感与失败时的挫折感,力争爱拼才会赢的精神。

2.4 文化传承

福建民俗体育文化凝结了一代代人的心血,是社会变迁、文化发展的历史。通过民间武艺传承下来的福建民俗体育有宋江阵、五祖拳、太祖拳、畲族拳等;在生产生活中传承下来的有抽陀螺(打干乐)、舞狮等;在岁时节日传承下来的含放风筝、划龙舟、中秋“博饼”等;在娱神慰祖中传承下来的含有高甲戏、跳鼓阵、八家将等。根据以上列举的福建民俗体育项目,可以看出,民俗体育借助民间武艺活动、生产生活习俗、岁时节日习俗、娱神慰祖礼俗,使得福建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2.5 社群凝聚功能

传承久远的一些福建民俗体育文化,具有强化社群的归属意识功能,它维系着本社群成员之间的团结亲密关系。如村落的舞龙活动,使参与活动的成员在行为方式上实现参与族群共同体的构成过程,并时刻准备着为维护本族的利益而承担自己的角色责任。这种包含宗教和民俗活动的舞龙活动,将本社群中的不同个体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面对生存环境。另外传统的龙舟赛事,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点睛等,比赛时,参与划船的人齐心协力,岸边的观众也涌现出强烈的气氛,一起呐喊、鼓劲、助威。赛龙舟活动便具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促进了当地社群的凝聚和相互协作。

3 福建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

3.1 生存环境

福建很多的民俗体育活动都源自于农耕劳作、生活习俗、神灵崇拜、宗教信仰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将改变福建民俗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空间,在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历史潮流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学校体育教育主要以西方现代体育项目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项目时缺乏对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的沿习与传承氛围,导致了民俗体育项目活动的缺失。

3.2 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福建体育旅游、体育休闲、民族风情等民俗体育活动项目被充当成一种文化资源,蕴含在其中的经济、文化价值逐渐被挖掘与开发。福建民俗体育文化带给人们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客观上保护了福建民俗体育文化。可是这也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促使福建民俗体育文化鲜明的宗教祭祀、娱神悅神、自娱等功能衰弱化。

3.3 价值取向

福建民俗体育文化源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福建地区设立专门的民俗文化管理机构很少,影响了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学校体育原本是传承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的最佳场所,可受西方竞技体育观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却很少看见福建民俗体育的身影,这就需要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为奥运争光计划”与“全民健身计划”同步进行。

3.4 传承人才

福建地区民俗体育中的一些项目,如武术,很多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言传身教”方式来传承的。有的靠“以血缘为纽带的传承”,出现在传承过程中“不传外姓、传男不传女”等现象。这种单一的传承机制,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相继去世,必将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匮乏,使得福建民俗体育项目面临传承人紧缺的困境。

4 发展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的政策建议

4.1 政府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部门要加强策扶持和引导,可以把福建民俗体育文化在内的民间文化发展作为文化政绩纳入考核当中。对此,有关部门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做起:一是努力营造当地独特的民俗节日氛围,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二是增加福建民俗体育团体的经费补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民间庙会活动;三是加强组织管理,深入挖掘福建民俗体育活动的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

4.2 充分发挥学校的传承文化功能

学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地方,是传承当地民俗文化的完整社区。将福建民俗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程,加强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可控性和发展性,来排除福建民俗体育在自然环境下的发展困境。

4.3 注重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活化

福建民俗体育文化对民俗节日具有很强的依附性,民俗节日是民俗体育文化存在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善于在民俗节日中挖掘、整理那些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使之成为人们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4.4 建立传承人层级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应该确立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省级、市级、县级、乡级的代表性项目,建立福建省内的民俗体育传承人委员会。对具有杰出贡献的传承人还应进行评优评先,建立积极的传承人激励机制,使民俗体育传承人形成健康、坚实的团体,促进福建民俗体育文化更好的进行传承。

4.5 民俗体育文化应继承性与创新性并存

民俗体育文化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外来体育文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端午的龙舟运动,在现代体育的影响下,演变成一种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因此,我们在继承福建民俗体育文化的同时,也要对己有的体育文化做出创新的发展,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福建民俗体育 篇2

说到服饰,都被归纳到“物质文化”的范畴,因其归根结底是属于物质的内容,然而,福建渔女的服饰文化与“精神文化”联系密切,她们的服饰因信仰而生,依精神生活而存在,是富含精神的物质文化。

福建沿海渔民普遍信仰海神“妈祖”。妈祖是海上庇佑女神,传说她能为渔民保驾护航,逢凶化吉,因而深得沿海渔民的信奉。自宋以来,随着人口的迁徙,这种信仰被带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妈祖”信仰文化。莆田湄洲岛是传说中的“妈祖”故里,湄洲女服饰与“妈祖”信仰密不可分,湄洲女服饰俗称“妈祖服”,与妈祖信仰的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

“妈祖服”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湄洲女传统服饰。“妈祖服”上装为典型的汉族传统女装——宽肥的右襟衫、袄(也称“小褂”或“小布衫”),肩部自然下垂,较为瘦窄,不收腰,下摆稍宽,身形上窄下宽。上衣为蓝色,下装为“双色裤”(如图1),俗称大裆裤,以平面手法裁剪。传统的双色裤只有两种颜色,上红下黑,双色裤的风俗与妈祖信仰有关,妈祖信仰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民俗,传说妈祖常身穿红色的裤子在海上护救出海渔民,裤脚被海水打湿,棉麻面料入水后颜色变深,夕阳下,泡了水的下半截裤子就如同黑色,这就是双色裤的来历,当地百姓敬爱妈祖,女子则效仿妈祖,着双色裤。民间另有一种说法,妈祖为天上神明,可以着全红,百姓为凡人,不可着全红,只能取一截红色,红色代表妇女对出海谋生的丈夫的忠贞,而黑色则预示着对丈夫的思念,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女子都以上红下黑双色裤为日常裤装,勤俭朴素操持生计。

传统服装材质均以纯天然棉麻面料为主,无装饰或以少量粗细不均的条纹在袖口或裤口饰边,这种传统的服饰在老年湄洲女中常见。而婚礼上的新娘服装红衣红裤,蓝黑黄色条纹装饰裤脚和袖口,只有结婚这天,女子才可以与妈祖一样着全红服装。

第二类是湄洲女改良服饰。这种服装在当今湄洲岛较为常见,湄洲岛现为旅游岛,岛上有大量年轻女性从事导游工作,她们日常工作服装即为改良“妈祖服”,可以在服装的版型、结构及面料材质上做变化。年轻女性的上衣都有腰省,能起到收小腰部线条的作用,上衣出现了斜摆、花边摆等创新分割结构,下身的两截裤,也在位置和结构上做了调整和变化,运用分割设计将两截裤变成了三截或四截裤,裤脚上饰边。服装工艺上采用刺绣、装饰缝、镶边、饰带等等现代流行服饰的装饰手法,各种流行的毛皮、蕾丝甚至闪光面料都运用到了改良“妈祖服”的生产(如图2),服装下摆采用斜摆的方式,双色裤的色彩分界也按照上衣的走势进行分割,让服装多了一份灵动和俏皮,在色彩上仍然遵循妈祖服饰用色的基本原则,上红下黑。

第三类是舞台表演服装。此类服装在传统妈祖服饰和改良服装的造型、色彩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设计,使之符合演出场景或主题思想的需要。湄洲女服装甚至融合进了惠安女的露肚衫(如图3),上衣直角分割线设计,运用这种分隔进行配色,上蓝下白,寓意白云映照蔚蓝大海,一群快乐的渔家女勤劳活泼,舞台效果明快热烈。

值得一提的是湄洲女的“妈祖髻”,蕴含丰富寓意,制作繁复,“妈祖髻”是汉族妇女保留至今最为奇特的发式之一,这种发式无法自己制作,必须仰仗年长有经验的老人花费至少三十分钟才能完整梳好一个头。“妈祖髻”外形分成三个部分,头顶称“螺髻”,以一根双叉簪子固定发髻,再插入勺状发簪做装饰,完成后的螺髻呈盘蛇吐杏之状,这也与古时蛇崇拜有关;盘完螺髻,制作两鬓的呈翼状发型,左右对称,后部的“帆髻”也称“后松”,呈帆船状发髻(如图4),既预示水上捕捞、运输一帆风顺,又可反映生活在水边的女性对父辈、兄弟、丈夫在海上作业的祈福与思念。

湄洲岛的管理部门为了弘扬妈祖文化,还曾举办湄洲女服饰设计大赛,福建高校服装设计的师生参与了该项大赛,设计出很多创意湄洲女服饰作品,中西结合的湄洲女礼服(如图5),令人耳目一新。

同属闽南沿海的汉族女子惠安女,早就因为其奇异的婚俗、独特的服饰而蜚声海内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惠安族群有少数民族的“嫌疑”,她们的服饰与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渊源关系,某些习俗也与之相同。在这里我们不做追究。

惠安女服饰由头饰和服饰两个部分组成。服饰包含了上装、下装、附加服饰品、饰品。

惠安女主要居住在惠东半岛的崇武、山霞、净峰、大岞、小岞,根据地域的差别,惠安女的服饰也有不同,“大祔衫”是小岞、净峰清末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服饰,右斜襟,长过膝、平面直裁,胸腰宽松,袖长及腕、袖口沿袖窿自然收小,类似当今的小蝙蝠袖,面料为土产粗纱布,或自产的苎麻布,麻纱合织的苎纱,色彩以蓝黑为主,染色后上胶,隐隐透出光泽感,质坚硬。而崇武、山霞在清末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接袖衫为上装,形制与大祔衫类似,但胸腰处较之更为宽松,下摆呈弧形,外展,袖口与袖窿宽窄悬殊不大,从袖长的三分一处外翻挽到臂部点缝固定,长袖放下时可以用于遮羞,内袖口有一圈寸宽的黑布镶饰色线,袖口有蓝布边,圆领黑边白底,有的有刺绣图案,斜襟有绲边,颜色以褐红、黑蓝为主,面料多为粗布和苎麻布。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接袖衫在廓形上有了明显的改观,衣摆的弧度大大增加,腰围收紧,臀围加大,有了曲线感,腰部由三个并联的中式钮固定,前片衣身沿袭原斜襟开口,前襟有蓝色绲边三角布块做装饰,前中裁切缝合,腹、背缀接两块略微错位的正方形异色装饰布,以黑色和褐红色为主,外侧上下饰三角形彩色布角,因整件衣服有诸多小布拼接装饰而成,因而也叫“缀接衫”,整衣颜色仍以褐红色与黑蓝色为主,领围上的刺绣图案由繁转简,于婚庆、节日、做客等场合穿着,待洗旧了才用于日常穿着,平时穿着胸背没有缀接和刺绣领纹的布衫。下身穿着笼裤,裤筒宽约1尺3寸,腰头为白粗布,面料材质与上衣同。崇武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惠安女下着玄色笼裤,裤筒宽约1尺2寸,裤头为臀部的一倍宽,腰部接一条5寸宽的蓝色布边,需将裤头摺叠在腰部再系裤带,外面还有一条一股三垂的银裤链,刚好将腰带遮住。

现代惠安女服饰遵循自身的审美观,比例贴合自身体型,上衣肩部臂部胸部裁剪收身,紧裹身体,袖长至小手臂的中部,袖口有饰边,上衣摆呈前后长两侧短的弧摆,不但能展示女性的柔美和曲线,更能适应高强度的劳作生活,显得干练利落;因衣长仅抵肚脐,故称“露脐衫”(也称“节约衫”)。短衣不但不妨碍工作,还能将腰部银链展示予人,向世人展示了惠安女独特的审美情趣,上装色彩以湖蓝或孔雀蓝为主,夏天以白色为主,在半臂处至肩和胸部缀接一块绿色面料,左右错位,色彩错落,白袖口饰边,以黄色或蓝色花布为主,服装整体色调丰富。这种“露脐衫”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大祔衫演变而来,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流传至今,上衣长度逐渐缩短,宽度基本保持不变,袖长从及腕慢慢缩短到现在的七分袖,袖口也略微变小,领高一寸左右。下装裤筒变大,约有1尺9寸,年轻人普遍用绿色或蓝色粗布做腰头,裤料也有了更多选择,面料随着染织工业的发展,在蓝衫黑裤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式的碎花面料和各式化纤面料,如东方绸、、尼龙、的确良等,颜色也丰富多样,越来越具有装饰性,制作工艺也趋于简化。日常穿布质的,逢喜庆或外出穿黑丝绸裤。

闽南沿海常年温暖,秋冬季节在衣服上外罩“贴背”,贴背是一种无袖对襟夹衣,用作保暖,长短与上衣同,肩至袖窿有镶边;崇武贴背在郊区比较流行,型制略有不同,前面短下摆平,后片长且呈弧摆状,前后片均有拼色,领高寸余,左右襟交错布钮两组,每组六个,色彩明亮,极富装饰性。随着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型制变化也不断丰富变化,材质也日趋多样化。上个世纪七十年年代以后,棉布贴背由羊毛背心取代。

近几十年来大家所见到的惠安女,大多头戴黄斗笠和花头巾,黄斗笠上插各种绒线花或塑料花、色彩对比强烈,花头巾呈四方形,以白、蓝、绿色系碎花居多,包在头上防风防沙保暖护发,斗笠则可防雨防晒,既实用又具有装饰功能,因而时兴不衰(如图6)。

惠安女最有特色的服饰品当属银腰链,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现,流行至今,形制不变,但重量和股数有所增加,重量越大显示一个家族越有财力。节约衫与银腰链则是绝好的配搭。

生活在福建泉州沿海地区的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三大渔女”,日常也从事着与海洋有关的劳作,大都信仰妈祖,服装并无奇特,老年人以斜襟衫为主,形制与普通汉服无异,她的特殊性表现在发饰上,以鲜花做装饰,象一顶顶花冠,首先将头发梳成盘与脑后的螺髻,以单叉发簪固定,有人直接插根筷子,再将串成一串的花骨朵整齐地盘绕在螺髻外围,形成环状的鲜花带,用两到三种花,环绕三、四圈,头顶和两鬓插上若干盛开的花朵,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红黄绿白,鲜艳欲滴,美不胜收(如图7)。如若迎面走来这样一位姑娘,忍不住多看她两眼,心情也变得好起来。

这样好的传统和景观,却随着时尚文化的流行,慢慢地与现代人渐行渐远,湄洲女、惠安女的这些传统装扮,正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慢慢消失变味,传统着装只在老年人身上保持着原貌,而且随着现代织造技术的发展,面料花色也随之多样,加上旅游商业化的发展,旅游产业链上活跃的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湄洲女的“双色裤”已经变成三色甚至是多色了,但却因花俏更加吸引眼球,或许这也是文化变异后的一种进化吧。

但凡你要亲眼见一见惠安女的奇特服饰,一定会被带到一些艺术创作基地,那里每天都有一些年轻女子,穿着惠安女服饰,按照游客的要求摆组姿势,供人拍照,难道传统要这样被传承下去吗?但你要去找真正的惠安女,在海边抬石劳作的、在市场吆喝卖海产的、一定会让你大失所望,她们穿着黑胶鞋、套着夹克衫,穿着宽脚裤,腰扎皮带,着装上毫无美感可言,只有花头巾和大黄斗笠标识着她的惠安女身份。因为地域的关系,用于防晒防雨、风沙防护的花头巾和大黄斗笠是必备的。加之现在惠安女从小已经鲜有穿着传统服装了,长大外出求学,对传统服装更加不习惯,或许多年以后,要见惠安女,只能在艺术作品里或是一些特定的基地或者博物馆里。

鉴于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有专门的政府或民间组织从事民风民俗的保护和宣传,借鉴少数民族地区的做法,配合旅游产业的发展,组建传统服饰基地、建设民俗文化村,保持传统的民风民俗,广泛传扬传统文化,但更重要的是传统要从娃娃抓起,教育并培养孩子引以为傲的民俗文化情结,提高公众的审美意识,加大力度引导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传统文化不会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受到冲击导致变味或消失。

摘要:本文从服饰学的角度对福建东南沿海“三大渔女”——惠安女、蟳埔女、湄洲女传统服饰展开研析;探究“三大渔女”服饰的传承与变异,对她们的服饰现状做优劣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完善发展方案。

福建民俗体育 篇3

1 土楼木结构采用的木材

1.1 采用木材的种类

建土楼用的木材, 过去一概用杉木。[2]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部分的土楼都具有一定的历史, 建筑材料基本是就地取材, 在福建省所处地理位置, 杉木较适合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经笔者实地调研, 土楼木结构原用材确实是杉木。

1.2 杉木特征

杉木, 别名杉树、建木等, 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 福建盛产;木材纹理直, 结构均匀, 材质较轻, 干缩小, 易于干燥和加工;木材树干通直, 易于制作板方材;杉木内含“杉脑”, 能抗蚁蛀耐腐。[3]

1.3 杉木经过的保护处理

1.3.1 烟熏法

建土楼之前, 土楼人通过手工工具把杉木去皮, 制成板方材后, 通过烟熏法, 把杉木含水率干燥到当地平衡含水率后才做木结构用材, 干燥能防止杉木的变形和开裂, 提高力学强度, 改善使用性能, 还能预防杉木腐朽变质, 延长杉木的使用寿命。图1可看出二楼以上木结构材料表面有碳黑色, 实际是烟熏所致, 烟熏法除了能干燥杉木外, 同时能使杉木材表面碳化, 形成保护层, 可以增强杉木材的防腐和抗白蚁, 还能使杉木材不易吸收水分, 防止杉木材因干缩湿涨而破坏木结构, 防止因含水而易腐朽变质。[4]杉木的烟熏法处理对于土楼至今仍能被正常居住起到关键性作用。

1.3.2 涂饰

涂饰可以在杉木表面涂以涂料, 形成一层保护膜, 能够阻止或延迟杉木被破坏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使杉木的使用寿命延长, 同时因为涂料的色彩而起到一定装饰作用。

在土楼建成之后, 部分土楼人家为了使土楼更加美观同时为了保护土楼的木结构, 在局部采用了涂饰工艺, 如图2所示, 门窗的木结构上采用了彩色油漆。还有就是在后期的居民生活中及在土楼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 对部分木结构做了油漆保护, 如图1一楼门窗的油漆、图3的楼板白色油漆及柱子的黑色油漆。

2 土楼木结构连接材料

土楼木结构的连接除了采用自身榫铆结合外, 都采用竹钉连接。竹材本为易虫蛀、腐朽的材料, 但是制造土楼用竹钉用的是硬皮老竹头, 于冬天砍伐, 粗加工成竹钉之后, 放在铁镬中加净生黄土及少许食盐炒至老干变黄, 这种竹钉异常坚硬, 而且几乎不朽, 比铁钉更耐久。[2]这一点也是土楼永久长存的关键因素之一。

3 土楼木结构材料的损坏现状及安全隐患

福建土楼木结构材料目前总体状况良好, 但是土楼都具有一定的历史, 特别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更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 部分土楼的木结构材料有一定程度自然的损坏, 同时居民的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造成了土楼木结构的受损, 这几年, 特别是土楼申遗成功后, 旅游的大力开发也对土楼的木结构材料产生了一定的损坏。

3.1 杉木的生物损坏

目前土楼木结构由菌害产生的损坏总体情况较轻微, 但在木结构的某些局部, 菌害还是严重威胁到了杉木的材质健康。

菌害主要是木腐菌引起的杉木的腐朽。腐朽会使杉木逐渐改变其颜色和结果, 使胞壁受到破坏, 物理、力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 最后变得松软易碎, 呈筛孔状或者粉末状, [5]这一点严重威胁到杉木的材质健康。木腐菌的生长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氧气和适宜的含水率, 木腐菌在土楼内有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那么杉木中的含水率就成了木腐菌是否能破坏土楼杉木的决定因素, 正常情况下, 土楼中的杉木结构材料已经经过干燥处理, 其含水率低于木腐菌生长的含水率, 不易发生腐朽, 但是在土楼居住过程中, 局部木结构材料的含水率会发生变化, 从而使杉木含水率符合木腐菌的生长, 主要有以下三个部位:一、阴暗潮湿处。主要是生活用水处、放置尿桶处的木地板, 此类地方木地板常年处于潮湿状态, 易受木腐菌侵蚀;二、晾衣服处下方的木护栏及楼板, 此处地方处于干干湿湿交替状态, 也容易受木腐菌侵蚀;三、屋瓦被破坏处下方的木结构, 如图4的玉成楼内屋顶的屋顶的檐椽及横梁产生了腐朽, 此类地方主要是在雨天时候, 雨水透过破坏的屋瓦而使木结构受潮, 屋内又不易晒到太阳, 而福建又是地处降水较多的省份, 所以屋瓦破坏处的木结构材料常处于潮湿状态, 特别容易引起腐朽。

3.2 木材的物理损坏

3.2.1 光降解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与部分可以晒到太阳的杉木表面发生光化学的降解作用, 从而导致颜色变化, 变暗。[6]在部分有悠久历史的土楼中, 杉木材色变暗较明显, 如图1所示二楼楼板新换材料的材色与原杉木材色形成鲜明对比。

3.2.2 开裂

土楼木结构木材受潮或者光照不均匀也会引起木材的变形、开裂, 从而影响木构件的结构力, 同时开裂的裂缝为菌虫提供了有利生存场所, 存在受菌虫侵害的隐患, 而且如在裂缝处发生菌虫的侵害, 因其在木材内部, 其危害程度及除害难度都将大大提高。

3.3 人为破损

3.3.1 木结构松动和材料断裂

部分土楼一楼至二楼楼梯的扶手木结构有松动, 致使某些杉木材断裂。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土楼居住形式是二楼为谷仓等仓库, 土楼人家在搬运谷物或其他东西上下楼时候, 都会借助扶手, 且此时用力较大, 在时间的累积下, 致使木扶手慢慢的出现松动和材料断裂。

3.3.2 木楼板、楼梯踏板等的鞋印和磨损

生活在土楼内土楼人家, 长期在杉木板上走动, 对楼板及楼梯踏板会留下鞋印和磨损材料如图5所示, 楼梯木结构材料已经被严重磨损, 特别是现代生活中, 皮鞋等质地较硬的鞋底及女士穿的高跟鞋对板材的破坏更加严重, 还有就是旅游开发之后, 随着旅客数量的增加, 对楼板及楼梯踏板的破坏就更加严重。

3.4 油漆脱落

在时间的作用下, 原来部分木结构上做的涂饰保护和装饰都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图2所示, 木框及门板的油漆已经部分脱落, 不但破坏图案而破坏了图案所显示的文化内涵, 而且致使材料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而易受侵害;图3所示, 楼板及柱子的油漆已经部分脱落, 致使材料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易受侵害。

3.5 土楼荒废引起的损坏

部分土楼由于没人居住引起的破损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屋瓦破损、木结构破损因无人居住而无人修复, 这一点加速了材料的破损; (2) 无人打扫卫生, 致使土楼内环境较适合菌类生存, 更易产生腐朽; (3) 无人居住就无人生活做饭, 没有做饭就没有烟火, 没有干燥的烟火就导致土楼内较潮湿, 更易受菌虫侵害。

4 材料的安全隐患

4.1 火灾隐患

杉木木结构为木质材料, 极易燃烧, 而且土楼内使用的杉木数量众多, 虽然部分土楼在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后有安装灭火器, 但是没有自动消防警报及自动灭火装置, 还是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 况且有的土楼内目前还没有装灭火器, 火灾隐患就更大。

4.2 虫害隐患

虽然目前在土楼内很少受虫害侵蚀, 但是木结构材质为木材, 木材本身易受虫害, 特别是白蚁的侵蚀。长期来说存在虫害隐患。

5 结论

目前福建土楼木结构材料——杉木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包含变色、腐朽、开裂、人为损坏、油漆脱落等损坏, 同时又有火灾、虫害等潜在安全隐患, 而且目前有些土楼无人居住而被荒废, 易受损坏。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能够屹立不倒, 应针对其已经产生的损坏采取相应的具体的补救措施, 同时应做好各类损坏的预防。

参考文献

[1]黄汉民.福建土楼探秘[J].中国文化遗产, 2005, (4) :10-12

[2]林嘉书.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李浈.杉木在古代建筑实践中的应用[J].建筑历史, 2004, (1) :117-118

[4]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5]伊思慈.木材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福建民俗体育 篇4

据古书记载,灯彩民俗体育起源于汉初,在唐朝达到鼎盛时期。而赣南客家的灯彩民俗体育就是在舞龙灯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完善起来的。勤劳淳朴的客家人,在庄稼丰收之后和佳节来临之时,就会用灯彩作为表演道具展开一系列的体育表演,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2.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方式

赣南客家的灯彩种类繁多,表演内容更是千变万化,为了更好的对灯彩民俗体育活动进行了解,本文根据其舞蹈的表演形式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只舞不唱,另一类只唱不舞。只舞不唱的灯彩表演是指一种动态的舞蹈表演,表演的时候用鼓乐伴奏,而不需要演员伴唱。为了营造热烈欢快的氛围,给表演者足够的表演空间,这类活动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只舞不唱的灯彩表演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双手举灯舞和背灯舞两类,这是根据表演者的动作而进行的简单分类,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其中最具有代表的表演就是龙灯,在大型的龙灯表演时,村落的每家每户就要选出一名身强体壮的人,由七七四十九个人高举着龙灯在村中里巡游,祭奠先祖和龙王,祈求来年可以风调雨顺,万事和顺。除了龙灯之外,还有狮灯、船灯、罗汉灯等等。

3.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特点

赣南客家的灯彩民俗体育不仅表演的种类繁多,表演形式特征也独具特色,是其他地区只可模仿、无法超越的体育表演,集灯、舞、歌、戏于一身,形成了内容与形式并重的艺术风格。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特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表演形式多种多样。赣南客家的灯具表演形象逼真、制作精美,灯具的体育表演名称好多都是以灯具命名的,比如,以罗汉灯命名的罗汉灯舞,以花篮灯命名的花篮灯舞。灯具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好多灯具制造者花上一天的时间,只能做出灯具的雏形,尤其是大型活动上所需的灯具,有时需要好多手工业从事人员同时制作才能完成。

3.2表演音乐悦耳动听。赣南客家人的音乐表演都是根据我国的传统音乐演变过来的,他们虽然没有去著名的音乐学院学习过音乐,没有专门的音乐大家进行表演培训,却能够根据灯彩表演的需要,演奏出节奏感强、变化有致的乐曲。比如,舞姿粗犷豪放时就用节奏明快的音乐;舞姿细致柔美时就用轻快活泼的音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灯歌、灯调。

3.3表演舞姿优美。赣南客家的舞蹈表演根据男女的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男子的表演一般都是动作粗犷豪迈、简练大方,女子的表演则是轻快活泼、明丽柔美。在表演中,男子的动作以踏、摆、蹲、转为主,其间还会穿插一些武术表演,既可以突出龙、狮的凶猛、威武之态,又能给人以阳刚之美;与男子的表演动作不同的是,女子以跳、卧、扭为主要动作,大都从事一些茶篮灯、花灯的表演,动作轻快、柔美,给人以女性的阴柔之美。

3.4表演造型壮观、队形多变。赣南客家的舞蹈表演,大多是根据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爱好设计的,因为赣南客家人居住在偏远的山区地带,山区的景色宏伟壮观,给人以磅礴大气之感,所以设计出的表演造型壮观漂亮,队形变幻莫测。再加上赣南客家人淳朴好客的特点,舞蹈服饰简单大方、明艳动人,配合着优美的舞姿,很容易展现艺术魅力,让人沉醉其中。

虽然灯彩文化已经具备了走向世界的能力,但是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异常快速的时代,赣南客家人还是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赋予灯彩民俗体育表演新的特征。充分挖掘灯彩的文化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通过各种渠道走出赣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结束语

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尤其重要的是,赣南客家以民俗体育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家人几代人的智慧结晶,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如何做到正确的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好文化遗产周围的环境,是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资源开发过程中各方面的条件,采取科学有效的研究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需要政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注重其创新性发展;加强正确的引导办法,提高人民大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文化遗产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使得文化遗产特有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体现。

摘要:赣南素来就有“客家灯彩之乡”的美誉,而灯彩是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龙灯、狮灯、马灯等十几个种类,是民俗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赣南客家的民俗体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赣南灯彩为例展现了对我国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客家灯彩

参考文献

[1]于红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村落民俗体育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

[2]梁海雄,谭克理,陈永辉.对传统尚武村落尚武风气的考察与分析——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2):60-63,102.

[3]钟俊昆,田有煌.盘古信仰:从上古神话到客家文化空间——以江西于都县盘古信仰为考察重点[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20-22.

上一篇:记录的方法下一篇:长吉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