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2024-08-11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通用11篇)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1

1.灯彩民俗体育的来源

据古书记载,灯彩民俗体育起源于汉初,在唐朝达到鼎盛时期。而赣南客家的灯彩民俗体育就是在舞龙灯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完善起来的。勤劳淳朴的客家人,在庄稼丰收之后和佳节来临之时,就会用灯彩作为表演道具展开一系列的体育表演,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2.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方式

赣南客家的灯彩种类繁多,表演内容更是千变万化,为了更好的对灯彩民俗体育活动进行了解,本文根据其舞蹈的表演形式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只舞不唱,另一类只唱不舞。只舞不唱的灯彩表演是指一种动态的舞蹈表演,表演的时候用鼓乐伴奏,而不需要演员伴唱。为了营造热烈欢快的氛围,给表演者足够的表演空间,这类活动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只舞不唱的灯彩表演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双手举灯舞和背灯舞两类,这是根据表演者的动作而进行的简单分类,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其中最具有代表的表演就是龙灯,在大型的龙灯表演时,村落的每家每户就要选出一名身强体壮的人,由七七四十九个人高举着龙灯在村中里巡游,祭奠先祖和龙王,祈求来年可以风调雨顺,万事和顺。除了龙灯之外,还有狮灯、船灯、罗汉灯等等。

3.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特点

赣南客家的灯彩民俗体育不仅表演的种类繁多,表演形式特征也独具特色,是其他地区只可模仿、无法超越的体育表演,集灯、舞、歌、戏于一身,形成了内容与形式并重的艺术风格。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特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表演形式多种多样。赣南客家的灯具表演形象逼真、制作精美,灯具的体育表演名称好多都是以灯具命名的,比如,以罗汉灯命名的罗汉灯舞,以花篮灯命名的花篮灯舞。灯具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好多灯具制造者花上一天的时间,只能做出灯具的雏形,尤其是大型活动上所需的灯具,有时需要好多手工业从事人员同时制作才能完成。

3.2表演音乐悦耳动听。赣南客家人的音乐表演都是根据我国的传统音乐演变过来的,他们虽然没有去著名的音乐学院学习过音乐,没有专门的音乐大家进行表演培训,却能够根据灯彩表演的需要,演奏出节奏感强、变化有致的乐曲。比如,舞姿粗犷豪放时就用节奏明快的音乐;舞姿细致柔美时就用轻快活泼的音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灯歌、灯调。

3.3表演舞姿优美。赣南客家的舞蹈表演根据男女的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男子的表演一般都是动作粗犷豪迈、简练大方,女子的表演则是轻快活泼、明丽柔美。在表演中,男子的动作以踏、摆、蹲、转为主,其间还会穿插一些武术表演,既可以突出龙、狮的凶猛、威武之态,又能给人以阳刚之美;与男子的表演动作不同的是,女子以跳、卧、扭为主要动作,大都从事一些茶篮灯、花灯的表演,动作轻快、柔美,给人以女性的阴柔之美。

3.4表演造型壮观、队形多变。赣南客家的舞蹈表演,大多是根据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爱好设计的,因为赣南客家人居住在偏远的山区地带,山区的景色宏伟壮观,给人以磅礴大气之感,所以设计出的表演造型壮观漂亮,队形变幻莫测。再加上赣南客家人淳朴好客的特点,舞蹈服饰简单大方、明艳动人,配合着优美的舞姿,很容易展现艺术魅力,让人沉醉其中。

虽然灯彩文化已经具备了走向世界的能力,但是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异常快速的时代,赣南客家人还是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赋予灯彩民俗体育表演新的特征。充分挖掘灯彩的文化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通过各种渠道走出赣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结束语

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尤其重要的是,赣南客家以民俗体育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家人几代人的智慧结晶,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如何做到正确的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好文化遗产周围的环境,是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资源开发过程中各方面的条件,采取科学有效的研究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需要政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注重其创新性发展;加强正确的引导办法,提高人民大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文化遗产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使得文化遗产特有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体现。

摘要:赣南素来就有“客家灯彩之乡”的美誉,而灯彩是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龙灯、狮灯、马灯等十几个种类,是民俗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赣南客家的民俗体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赣南灯彩为例展现了对我国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客家灯彩

参考文献

[1]于红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村落民俗体育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

[2]梁海雄,谭克理,陈永辉.对传统尚武村落尚武风气的考察与分析——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2):60-63,102.

[3]钟俊昆,田有煌.盘古信仰:从上古神话到客家文化空间——以江西于都县盘古信仰为考察重点[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20-22.

[4]张政坤,钟俊昆.客家文化符号在客家文化产业开发中的应用——以客家围屋为重点的分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15-19.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2

项目编号:1268SS08086

项目负责人:王俊奇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2009年10月26日

本书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哲学、宗教、教育学角度研究江西民俗体育文化。就地域民俗体育文化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与开拓。这部书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作了一个轮廓性的勾勒。既有全景式扫描,又有重点部位的特写;既有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又力求提出应用开发的对策;既重视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又注重当代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成果共分八章,三十二节,23万余字,展开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系统研究。

一、江西民俗体育文化与历史、宗教、地理的关系

1、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江西民俗体育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到江西民俗体育的形成主要与农耕文化、赣文化关系密切,表现出世代相袭的传承性特征,并在历史进程中糅和了多元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2、为了深入研究江西民俗体育形成的宗教文化因素,主要查阅了江西四十余部县志、府志,结合民俗体育的相关史料,运用体育史学、社会学,对江西民俗体育形成的宗教文化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江西民俗体育中的舞龙、赛龙舟和傩舞与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中秋迎龙神求雨,秋醮演地戏踩高跷,重阳登高与道教又有丝连关系。

3、无论哪个民族的民俗体育,在其形成过程中都无一不受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江西民俗体育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本书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地理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江西封闭、边缘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自我意识、缺少开放性;另一方面,江西历史上与三苗、荆楚、吴越有紧密关系,则又使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表现出固守正统的向心性和主流性,并朝向多元融合方向发展。

二、江西舞龙与龙舟文化

1、江西境内舞龙源于宋代,明清走向成熟与兴盛,历经数百年经久不衰。江西舞龙种类主要有板龙、草龙、竹龙、纸龙和布龙,其中以草龙、板龙起源最早。从江西舞龙的文化特征看,表现的是:农耕文化;儒家“中和”思想;以及追求娱乐、祈求幸福的文化心理。

2、江西龙舟文化既传承了吴越、荆楚的传统文化,又表现了赣文化的特色。从史料记载来看,江西端午节竞龙舟约出现于晚唐时期,到明清两朝,江西竞龙舟十分盛行,花样百出,并开始趋于向娱人性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江西龙舟文化表现了健康向上、节日庆典和竞技项目的文化特点。

三、赣皖交界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及其比较

1、从社会文化学角度探讨赣皖边界村落“舞龙”文化的渊源,主要内容及其文化特点。研究认为:赣皖边界村落有春社、秋社两次舞龙的形式,并构成了赣皖边界地区那种动作殊形、刚柔相济,突出祈禳、驱祟、富有农耕文化特质的舞龙。

2、由于皖西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极其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走访调查等方法,对皖西南村落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皖西南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发展战略与思考。为皖西南民俗体育真正走向市场打开销路,真正让徽州古老的民俗体育文化在皖西南旅游事业中发挥出作用。

四、江西东北部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1、赣东北地处江西的东北部,北与安徽接壤,东与浙江相邻,东南与福建毗连。自古属周、吴、越之地。赣东北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有绝秀的地理地貌,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也必然形成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赣东北民俗体育主要体现了节庆娱乐性、时代性和传承性特点。伴随着赣东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赣东北民俗体育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极其广泛的发展前景,必将面向旅游业、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面向科学化发展。

2、地域文化无不表现出每个单元的特色。但在形成上都有内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赣皖边区龙舟文化也具有地理文化单元的研究价值,同样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对赣皖边区(徽州、上饶、景德镇)今存的十余部县志、府志进行认真研读后,认为:由于赣皖边区与吴越、荆楚关系密切,因此赣皖边界地区龙舟文化起源相对较早;其次,因地处长江中游和鄱阳湖地区的地理环境,为赣皖边区龙舟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3、研究分析了江西东北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民俗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战略与对策:1)首先在观念上更新,从创新的高度认识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2)借鉴国内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先进经验;3)重视民俗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开发民俗体育旅游人力资源;4)注意深入挖掘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5)应将民俗体育旅游文化与地方民俗、节庆、建筑、传统艺术、体育会议、赛事紧密结合,使其文化多元的兼容性充分体现出来。

五、江西客家体育文化

1、首先,要给江西客家体育文化和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下一个定义是有困难的。一方面是因为“客家”和“客家文化”这两个概念就存在问题,至今纷争不已;二是客家与土著长期混居,文化杂交、相浸,民俗相袭,已经很难分清你我了。于是本研究提出“客家体育文化”是以现代主要在客家居民中开展的民俗体育习俗为主的。

2、江西客家主要聚居于赣、闽、粤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区,该地区“地大山深”,具有多样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族姓、宗教等社会因素,构成了其特有的社会文化。其中与风俗有关的物质和精神成分构成了江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既传承了中原汉族传统文化,又由于客家人到处迁徙,吸收了各地的民风民俗,因此多元共生,便形成了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其中赣南原居民(土著)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六、江西民俗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

1、近年,在江西快速崛起中,江西东部大部分城镇经济保持飞速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相应也得到快速发展。近年随着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俗体育活动(如武术、太极拳、舞龙、赛龙舟、放风筝、傩舞、扭秧歌、打腰鼓、太极扇„„)等成为小城镇居民文化活动和健身活动的一种需求,并有蓬勃发展的势头。通过对江西东部城镇有过参加民俗体育活动居民的人口学、行为决策特征进行重点分析,认为虽然影响居民开展民俗体育行为的因素很多,但总体上,开展民俗体育行为还是比较集中的,与全国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行为大多类似,但也构成江西东部城镇居民开展民俗体育行为的特点。

2、调查了江西部分城乡居民开展武术活动的目的、时间、年龄特征和对项目的选择。其特点是:1)江西城市爱好武术的居民参加武术活动以追求健康和娱乐为主要目的,活动时间以平时晨练为多,在项目选择上偏向简单易行的拳、剑、太极拳等。2)多数人有练武术的愿望,但没有时间。3)青年人热情高,但大多是为娱乐和自卫防身而参加武术活动。在项目选择上盲目,偏向攻防技击性强的动作。4)江西中年人爱好武术者少,他们以武术强身的欲求不高。5)江西爱好武术活动的居民选择武术强身的项目单一。

七、江西民俗体育文化当代课程开发

1、从当代教育和传统民俗学角度,对江西民俗类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价值进行了研究,主要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和作为课程文化资源的本质特征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如何整合江西民俗体育课程资源,提出了发展对策。

2、采用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育和民俗文化的角度探讨江西民俗体育课程开发的作用和意义。关于民俗体育课程开发,其意义:一是传承江西民俗体育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二是有益于我省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三是突出江西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四是对江西中小学体育教改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3、根据当前江西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对开发适应江西中小学实际的体育教材和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教材的建设目标中,认为江西民俗体育教材开发具有优势,如地域优势。内容丰富多彩,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关于民俗体育教材开发的基本技术、策略,提出了“制订方案、明确目标”、“选择内容、突出地域特色”等策略。

八、现当代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江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化,带动了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和内涵的变化,由过去驱鬼、娱神、祈求无病无灾的民俗体育逐渐向娱人、追求乐趣、享受生活型民俗体育方向转化。近年来,更可以看到江西民俗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江西城乡居民,节庆消遣,度假休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江西民俗体育文化又与旅游事业相结合,在江西不少旅游景区,景点,有各式各样的民俗体育内容的表演,还有那些伴着赣腔方言的龙舟号子、有二千余年历史的傩舞,数百上千米的板凳龙,都让国内外游客啧啧叫绝,流连忘返,为江西旅游创汇作出较大的贡献。但是,对于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是很不够的,大多数民俗体育文化还散在民间,甚至由于缺乏保护而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何对这些散在民间,散在古籍中和正在面临失传危险的民俗体育文化进行保护与抢救,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要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集体攻关,另一方面也是每个有志于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学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2、传统体育走向现代,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民间体育融入现代社会,如何发挥传统体育原发力量。面对这样一种新时代、新时期,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也不可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要使江西民俗体育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努力做到:第一,与时俱进,加强文化整合;第二,保护文化根性,赣文化特色不能丢,走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北宋汴京

引言

汴京(开封),在北宋时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纷纷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盛世况景。宋代体育是宋代风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1〕。民俗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综合的历史形态,民俗体育文化既是现代体育的基础,又是现代运动的补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精髓部分。在民俗体育学中所关注的,正是这种民俗体育。而古老的北宋汴京所蕴含的民俗体育文化则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

态”〔2〕。借鉴民俗体育的定义,笔者将北宋民俗体育文化定义为,是在北宋民间风俗活动或生产生活中产生,依托多种需要发展起来的,在北宋汴京流传的与竞技、娱乐、健身、休闲、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它既是一种民俗生活的丰富,又是一种民俗体育的创新。为此,笔者参照项群理论,大致将北宋民俗体育活动分为民间竞技体育和民间休闲体育两大部分,使北宋综合的民俗体育形式以一个现代的民俗活动体系呈现,古为今用,以促进现代体育活动的繁荣发展。

1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活动

北宋时期由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使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古代体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城镇的繁荣,推动了以娱乐健身为主体的体育活动的发展,古代体育在北宋得到创新与发展,传统的体育形式进一步深入民间,开展得更为普遍〔3〕。

1?郾1?摇民间竞技活动

根据定义理解,民间竞技活动是指在民间举行的各种形式的赛力、赛技巧和赛技艺的活动〔4〕。而经过了千年的传承演变,到了北宋时期,这些民间竞技活动已经脱离了单纯娱乐表演的初级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规则的竞技体育项目。但此竞技非彼竞技,北宋活动项目的演化使其娱乐功能并未减少,反而在竞技的同时大大加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其活动流传更为广泛。如蹴鞠、女子马球、捶丸、举石锁、投石射箭、水秋千、冰嬉、争标竞渡、马术、赛马、相扑、拳枪术套路等活动,演变至北宋都有其各自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是极具代表性的蹴鞠活动,其发展到北宋就有了专门的竞赛场地,名为鞠城,球门两厢对应,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为胜的单球门间接比赛,它是由双球门竞赛演变而来的,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而无球门的散踢方式称作“白打”,历时最久,到了宋代白打场户仍然很流行〔5〕。同样是球类运动的还有马球,又称马鞠,是一项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6〕。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持球槌,共击一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这种“马球”在当时称为“大打”。唐代把此运动用于军中,以此加强军队战斗力,但是作为军事训练的马球,在北宋时期是衰落了,这种衰落,和北宋的军事战略有关。此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女子马球,在皇宫中却一直继续,宋徽宗对女子马球的发展推广卓有成效。

另外,捶丸(Pelletwhacking)这一项目与现在的高尔夫非常相似,故被中西方体育史学界喻为“中国高尔夫”〔7〕。捶丸项目是在地势起伏有变化的旷地上画一球窝,并分别以离球窝数十步到百步为距挖一定数量的球窝,球窝旁竖彩旗为标志,球窝中放有锦囊,进球后一提便可把球提出。英国人说捶丸出现在元朝,其实最晚至北宋末年捶丸运动已经发展得很有规模了。元朝宁志老人曾写过一本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其中明确记载“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相比较,其活动形式与如今的保龄球极为相似的还有“打瓦”(targetedtile-piecesthrowing),它在宋代也是一种投掷形式的活动,由古之击壤(targetedwood-stickthrowing)演变而来。现在也称投衙役,是由多人参与的竞技性投掷游戏,它不仅可锻炼敏感的击敲技能,而且也能锻炼奔跑能力。它较投掷木块或砖瓦要复杂些,而且更有趣。

在宋代,也出现了石制的举重器具,如石球、石墩,其活动名为举石锁(stone-locklifting)。石质的举重器可以随地取材,并可随意制成各种形状,既方便又省钱,对广泛开展举重运动有许多好处。《水浒全传》中有一段描写武松在安平寨举石的事,既表明了北宋举石的方法,又反映了北宋举石运动开展的情况。武松这一撇、一掷、一接的举石方法,正是我国民间的举石动作,直到今天,民间的举石锁活动还保存了这几个动作。相比,射箭投石(Bowingandthrow-stone),是类似射击的一种活动技能,由于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上更受人们的重视。从唐代到宋代,整个射箭在民间更为普及,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当时的河北一带,民间组织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个,参加的人员有三万多,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了。投石是作战中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水浒全传》中的张清,“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而鞭技也是从古代兵器演变过来的一种技能,鞭长6米,重10斤,挥鞭者双手挥鞭,百发百中。

摔跤也是宋代宫廷宴会娱乐的压轴节目,发展至北宋,在汴京“瓦子”的各种娱乐表演项目中,相扑表演是最受欢迎的,相扑艺人也是各种表演艺人中最多的〔8〕。宋代的史料上称摔跤为相扑,也有称为角抵(ancientwrestling)的。那时的相扑可以使用拳脚,有时也会发生死亡事件,但比赛中多半还是以摔、绊等技巧,把对方摔倒取胜。《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浪子燕青也是当时的一位摔跤好手,《水浒传》中还描写了一场他的“相扑”比赛,那场比赛,在当时可以算是盛况空前。

nlc202309040906

此外还有一些表演类的活动,如抢金鸡(snatch-the-goldenpheasant)。在宋代“金鸡竿”盛行,即把竿子竖立在地上,和底座演员头顶上晃动的竿木大不相同,表演时用不着小心翼翼,担心竿木倒下,因此演员是以勇猛的姿态忽上忽下,开拓了竿术技艺的新天地。北宋的“抢金鸡”是从唐代“缘竿技”发展创新而来,但与前者不同的是,“抢金鸡”是多人比速度的缘竿,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在北宋,马术(Equestrian)也极具表演性,骑士的动作甚为潇洒,他们的一些招式至今仍是马戏骑士的基本动作。比如马戏开始前的准备动作,空手出马与在马背上麾旗出马,两种不同的出场方式等。发展至北宋,马上射箭也出现了两种,其中一种叫“拖绣球”,前面骑士把一只由红带子系着的红绣球扔在地上,另一头用手拉着,纵马疾驰,后面的骑手骑马追赶,张弓射绣球,技艺高超的骑士左右开弓,马尾巴迎风抖擞,这时壮士纵身飞奔,追上快马,用手拽住马尾飞身上马。

在宋代,游泳运动得到了创新发展,并创造了丰富的水上体育运动文化〔9〕。水秋千(waterswing)是水上杂戏的重要内容,出现于北宋中后期,是北宋汴京最为重要的跳水活动。据《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秋千分别架设在两只船上,在鼓笛的伴奏声中,表演秋千者即跳水运动员,在竖立着高高秋千的“画船”上,荡起了秋千,越荡越高,一直把秋千荡到与秋千架相平,才猛地双手脱开秋千绳,纵身飞向空中。动作惊险,姿势优美。另外水球活动,则是参与者用陆地上所踢的气球,在水中用手轮流抛掷,以距离远近定输赢。宋徽宗还特赋诗一首:苑西廊畔碧沟长,修竹森森绿影凉。戏掷水球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10〕。诗中未标明是北宋汴京的金明池,但这一“水球”竞赛,显然是在金明池的水上体育运动场所开展的。同样,据《东京梦华录》记录,北宋时,每到清明节前后,汴京金明池都会举行龙舟赛。宋代画家张择端绘有《金明池夺标图》反映了北宋汴京的龙舟竞渡(Dragonboatrace)活动。发展至北宋的龙舟在“争标”之前还有精彩的龙舟花样表演,可谓标新立异。先是龙舟花样表演,分为“旋罗”“海眼”“交头”等花样〔11〕。

与水上活动相得益彰的还有冰嬉(ancientskating),即在冰上进行的冰雪运动(snowandicesports),包括速滑、花样滑冰(figureskating)、滑雪、打冰嘎、拖冰床、冰上蹴鞠等。最初的滑冰是人站在“竹马”(“bamboo-horse”)上,手持木棍撑地滑行。而后,在北宋得到创新,出现了冰床,即数人坐在木板上,一人拉动木板在冰上滑行。

除此之外,在枪、拳术(Chineseboxing)的武术套路中,枪在宋代战场上使用广,种类多,在兵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2〕。《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善于使枪,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最有名的也是枪法,其枪术在保卫国家和军事训练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宋代,随着中华武术的日渐丰富,其中拳术套路日趋成熟,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具有各种风格和技术特色的流派。而围棋(Go)和象棋(Chess)则是我国古代人民所喜爱的娱乐活动,但由于棋类活动具有竞赛的特点,国际上把它也列入体育竞赛之中。宋代从皇宫到市井,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围棋、象棋成为一种雅玩,一种智力与才学的较量,也是一种心理交流的特殊方式。

1?郾2 民间休闲活动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13〕。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上层建筑,当然受制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又反过来为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经济服务〔14〕。因此,北宋汴京的经济繁荣决定了其民俗休闲体育文化的丰富多彩。从《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宋京都地区繁荣安定,其民俗休闲体育活动规模盛大而繁华。在北宋民间,市民通常把春游、放风筝(kiting)、荡秋千(swing)、踢毽子(shuttlecock)、鞭陀螺(spinning)、打瓦、推铁环(iron-hooprolling)、跳长绳、垂钓(angling)、抖空竹(spinhollowreels)、抖鞭子(jerkwhip)等作为平日或节庆里的休闲娱乐活动。此外,北宋的社团组织也有许多,如弓箭社、齐云社、锦标社、角抵(ancientwrestling)社等,还有“舞队”经常为节庆组织表演活动。宋代的杂技是宫廷宴会不可缺少的节目,这些杂技艺人都是市井的演员,内容如踩高跷(stilt-walking)、跑旱船(lang-boatrowing)、顶竿技艺、舞龙舞狮、盘鼓以及一些民间绝技,如气功喷火、上刀山钻火海等,而北宋汴京民间习武活动也多与娱乐表演相结合〔15〕。由此可见,在北宋汴京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融传统与创新于一体,倾向于娱乐休闲、观赏与体验。

2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项群分类

民俗的内容包罗万象〔16〕。一个城市的民俗文化是根据其市民的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方面综合产生的,民俗体育文化亦是如此。北宋民俗体育文化,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其交叉性活动类型使我们不能只使用一元的项目种类或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去片面地研究这一多元化的民俗体育活动。因此,笔者采用项群理论中的竞技能力主导因素为分类方法,归类分析北宋汴京民俗体育的项群文化,使其现代创新方向能够更为明确。

2?郾1 体能主导类

体能主导类在民间竞技活动项目中又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三个项群。快速力量性项群指的是田径项目中具有快速爆发力的体育项目,它们以瞬间爆发力出手使重物瞬间举起或快速出手使目标投到更远为主要特征,表现此特征的北宋民俗体育项目有,举石锁、打瓦、捶丸、水球等。速度性特征是以突出速度使比赛获胜的项目,如北宋以时间征服距离为主的项目,如速滑、赛马、竞渡争标、抢金鸡。耐力性则指的是中、长距离和超长距离运动的项目,它们主要表现坚强的意志力和承受超人负荷量的能力特点。关于北宋长距离耐力为主的民俗活动,资料还没有明确的显示,但宋代有信使,跑步送信,一天上百里,其运动形式相当于现在的马拉松,可见耐力非凡。

nlc202309040906

2?郾2 技能主导类

技能类项目不但对运动素质,而且对运动技术、技巧的要求都很高。技能类也可分为表现和对抗两个类。前者包括准确、难美两个项群的项目,后者包括隔网对抗、同场对抗、格斗对抗三个项群项目〔17〕。

2?郾2?郾1 表现类

北宋时期的表现性体育项目也同样可分为表现准确性技能和表现难美性技能,其中表现以准确完整运动技术的准确性项目有凸显精准度的射箭投石、有现代高尔夫之称的捶丸、可百发百中的鞭技,以及速度与准确并存的马上射箭等。而表现难美性,即完成高难动作的同时又充分展现人体优美的运动能力的项目,有北宋的跳水运动水上秋千,基于“缘竿”技术的顶竿艺技,冰嬉中的花样滑冰,无球门的单人“白打”蹴鞠,“瓦子”里以表演性质的相扑、武艺,以及马术、踢毽子、龙舟等花样表演。

2?郾2?郾2 对抗类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活动中的对抗类项目也可分为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和格斗对抗性三种,表现运动者在各种条件下直接对抗的能力。以身体不直接接触为特点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在北宋时期,有场地中间隔球门的单球门间接蹴鞠,特征与其较为相似。另外,笔者暂且将以心智较量为主要拼杀力量的棋艺项目归为此类。而以身体有直接接触,以拼抢争夺为特点的同场对抗性项目,有北宋盛行的女子马球,以及逐渐削弱的双球门直接对抗性蹴鞠项目等。北宋以格斗竞技为特点的格斗对抗性项目,有《水浒传》里的竞技性相扑,北宋得到形成与发展的武术,如拳术、枪术、散打等。

3 结束语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18〕,自2009年“全民健身日”诞生与“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并实施的开始,中国全民健身事业蒸蒸日上,体育也实实在在地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更标志着中国未来已经真正开始迈向体育强国的行列。而在今时,民俗体育作为一种大众的体育健身活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广泛而又深厚的民间基础。因此,研究和开发利用民俗体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然而给民俗体育注入现代性、创新性内容,则是使民俗体育作为人们体育生活方式推广的重要形式,使其在继承优良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与实践。在理论研究方法上,宜采取交叉性、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握民俗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军平?郾浅谈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文化的嬗变〔J〕?郾产业经济,2009(2):237?郾

〔2〕王铁新,常乃军?郾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33?郾

〔3〕崔乐泉?郾图说中国古代体育〔M〕?郾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2-5.

〔4〕郭泮溪?郾民间游戏与竞技〔M〕?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4.

〔5〕门丽?郾宋代蹴鞠的文化性和时代特征〔J〕?郾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28-29?郾

〔6〕侯彦喜,刘英,梁留科?郾宋代开封体育文化研究〔J〕?郾开封大学学报,2008(1):21?郾

〔7〕刘秉果,张生平?郾捶丸(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M〕?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0-20.

〔8〕周宝珠?郾宋代东京研究〔M〕?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1-8.

〔9〕宋旭?郾宋代的水上体育运动〔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8(6):113?郾

〔10〕魏有为,张瑞江?郾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J〕?郾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12):31?郾

〔11〕〔宋〕孟元老,等?郾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1-25.

〔12〕王俊奇?郾中国唐宋体育史〔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15.

〔13〕周兵?郾休闲体育〔M〕?郾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0:1-12.

〔14〕储建新?郾《清明上河图》与宋代休闲体育〔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9(5):87-88?郾

〔15〕石展望,马爱民?郾古都与武术文化〔J〕?郾《体育文史》,2001(4):50-51?郾

〔16〕柯玲,邵荣?郾中国民俗体育学探略〔J〕?郾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6):761?郾

〔17〕田麦久?郾运动训练学〔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10.

〔18〕刘晓英?郾我国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J〕?郾兰台世界,2008(17):34?郾

(责任编辑:李宏斌)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4

民俗体育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 它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 抚慰着各民族的精神世界, 滋养各民族的民族精神, 展示着民俗体育文化的魅力。[1]但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民俗体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日渐乏力, 甚至大量民俗体育开始消失, 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对民俗体育的疏远, 让我们感到惋惜。因此, 本研究将对四川省民俗体育的开展、保护、传承进行深入调查, 提出四川民俗体育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为四川省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基础。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四川省18个地级市中2000名民众, 男性891人, 女性1119人。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为了准确了解四川民俗体育的开展现状, 保护和传承现状, 制定了问卷, 问卷共计2200份, 回收问卷2110份, 回收率为95.91%, 有效问卷2000份, 有效回收率为90.91%。

2.2.2 田野调查法

研究者对四川省全省进行了实地调查, 走访了18个地级市、40个县、110个自然村, 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和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 研究者一般是深入农民中, 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吃饭, 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目的, 从访谈记录中, 提取出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态度和建议, 形成题项, 所有数据均在Spss20统计软件包上运算完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四川省民俗体育的开展情况结果与分析

3.1.1 四川省民俗体育开展的基本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 四川省民俗体育开展情况, 不好和一般占62.15%, 而好和很好仅占37.85%, 说明整体四川省民俗体育开展的不理想,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 深入调查其中的原因, 将为改善目前民俗体育的现状提供理论支撑。

3.1.2 四川省民俗体育开展的内容

四川省民俗体育不仅项目多而且形式多样, [2]从表2调查来看, 土家族的民俗项目最多, 按照开展比例来排序, 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划龙船 (96.2%) , 智力体育 (89.1%) , 摆手舞 (86.6%) , 踢毽子 (84.2%) , 舞龙灯 (78.3%) 。彝族民俗体育项目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达体舞 (88.1%) , 都荷舞 (85.2%) , 披毡舞 (81.3%) , 爬油杆 (78.5%) , 绵羊拉绳 (78.2%) 。羌族是四川独有的民族, 羌族民俗体育项目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跳沙朗舞 (96.2%) , 骑马射箭 (89.2%) , 盔甲舞 (87.8%) , 羌族摔跤 (65.2%) , 扭棍子 (56.8%) 。藏族民俗体育项目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扔石头 (92.3%) , 马术 (91.1%) , 射箭 (82.2%) , 颈脖拔河 (78.1%) , 藏式摔跤 (67.1%) 。

3.1.3 四川省民俗体育开展的类型

由表3可见, 四川省民俗体育开展的类型以休闲娱乐为主, 羌族最高是51.21%, 最少的是藏族也达到了39.50%;竞技类和表演类占的比例不高, 竞技类中比例最高的是彝族38.31%, 最低的是羌族23.51%;表演类中比例最高的是藏族29.40%, 最低的是彝族18.47%。

3.1.4 四川省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情况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对四川不同地区的学校体育课进行了统计, 调查显示:民族体育仅占一小部分的比例较高, 从高到低依次是:藏族67.13%, 土家族65.23%, 彝族35.70%, 羌族27.51%。没有开设民俗体育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 从高到低依次是:彝族45.17%, 羌族43.13%, 藏族28.12%, 土家族27.22%, 总之, 四川省民俗体育在学校开展的情况一般, 这提示我们要加强民俗体育在学校开展的力度。

3.2 四川省民俗体育的参与情况结果与分析

3.2.1 四川省民众参与民俗体育的频率

从表5可知, 四川省民俗体育参与频率非常低, 表明四川民俗体育项目开展情况和普及情况不容乐观。土家族参与民俗体育的频率较高, 中间的比例比较高, 羌族较土家族低一些, 彝族参加频率最差, 有一半多民众参加次数在5次以下。

3.2.2 四川省民众参与民俗体育的人群

由表6可见, 四川省民众参与民俗体育以老年人和中年人为主, 青少年很少参加。藏族、彝族、土家族和羌族, 老年人参与民俗体育的人数都超过了50%, 而青年人都没超过15%。这种现状说明, 民俗体育参与人群很不合理, 这种现状意味着民俗体育的传承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3.2.3 四川省民众参与民俗体育的原因

民众参与民俗体育的目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方式, 该研究对民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参与民俗体育的原因基本一致, 从高到低依次是:遵从民俗习惯、健身、休闲。

3.3 四川民俗体育保护情况结果与分析

3.3.1 四川省民俗体育消失的原因

从表8可知, 民众认为民俗体育消失的原因, 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1%) , 西方体育项目的冲击 (28%) , 民俗体育缺乏吸引力 (19%) , 民俗体育的典型地域特性推广难 (13%) , 民众没时间锻炼 (9%) 。从表8我们可以看出, 民俗体育消失的原因分为外来原因和内部原因, 从外部原因来看, 主要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从内部原因来看, 主要是民俗体育缺乏吸引力。

3.3.2 制约四川省民俗体育保护的因素

由表9可知, 制约民俗体育保护的因素中, 地方政府支持不够排在第一位, 民众对民俗体育的价值缺乏认识排在第二位, 缺少民俗体育活动经费排在了最后一位。这一现状表明, 政府的支持和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知是制约民俗体育保护的主要因素, 要对民俗体育进行保护就要加大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增强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

3.4 四川省民俗体育传承情况结果与分析

3.4.1 四川省民俗体育的传承方式

从表10我们可以看到民众比较支持民俗体育进课堂来传承民俗体育, 而传承人自己传承排在了最后, 这说明民俗体育的传承方式要与时俱进, 才能很好的进行传承。

3.4.2 制约四川省民俗体育传承的因素

由表11可知, 制约四川省民俗体育传承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地方政府支持不够, 缺乏民俗体育后备人才, 缺乏民俗体育活动经费, 缺少民俗体育组织者。

3.5 四川省民俗体育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3.5.1 地方政府要加强民俗体育的扶持力度

我们在民俗体育保护与传承的调查中发现, 地方政府的支持不够是制约民俗体育保护与传承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 作为地方政府要本着对民俗体育负责的态度, 不仅从政策上对民俗体育进行支持, 而且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 只有这样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才能实现。

3.5.2 通过不同媒介提高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3]

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是非常主要的,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参不参与民俗体育活动, 只有民众对民俗体育的价值有足够的认识, 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也就容易了。目前, 民众多数都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媒体, 所以选择不同的媒体对民俗体育进行宣传, 将提高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

3.5.3 构建以学校体育为核心的传承体制

民俗体育要传承就必须培养民俗体育后备人才, 学校体育是培养民俗体育后备人才的最好基地。[4]因此, 构建以学校体育为核心的传承体制, 把民俗体育融入到学校体育课中或单独开设民俗体育校本课程, 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民俗体育的熏陶, 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 这有利于民俗体育的传承。

3.5.4 建立健全民俗体育组织

民众参与民俗体育一般都是自发集结, 缺乏民俗体育的组织。[5]民俗体育要保护和传承必须要建立健全民俗体育组织, 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俗体育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民俗体育组织的建立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一种途径是地方政府体育部门中建立民俗体育组织, 另一种途径是采取社会援助的形式建立民俗体育组织。

4 结论

(1) 四川省民俗体育总体开展情况一般, 其中学校体育开展得不好;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多而且形式多样;开展的类型以休闲娱乐为主。

(2) 四川省民俗体育参与频率非常低;民众参与民俗体育以老年人和中年人为主, 青少年很少参加;遵从民俗习惯是民众参与民俗体育主要原因。

(3) 民俗体育消失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内部原因主要是民俗体育缺乏吸引力;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制约四川省民俗体育保护的主要因素。

(4) 民俗体育进课堂是民俗体育传承的主要方式;地方政府支持不够是制约四川省民俗体育传承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付玉坤.民俗体育研宄[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1.

[2]霍红.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走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若光.我国民俗体育功能的现代化演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0) .

[4]张晓欣.我国岁时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1) .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5

一、研究目的

近年来,在中部快速崛起中,河南省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区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提高。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俗体育活动(如武术、太极拳、舞龙、赛龙舟、放风筝、滩舞、扭秧歌、打腰鼓、太极扇等)成为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和健身活动的一种需求,并有蓬勃发展的势头。由于不同的社区环境、知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河南省城市社區居民在参加民俗体育活动行为方面形成不同独立群体,在民俗体育项目选择、锻炼方式、动机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均与其它省市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对河南省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行为的研究,不仅是河南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因此,其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揭示河南省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规律,而且以此来考虑发展河南省社区体育的相应对策,对于传承、发展民俗体育和推动河南省群众体育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行为的社会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得知(据表1),河南省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人数的男、女比例是(47.13∶52.87),这与全国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男女比例有一定差异。据卢元镇“体育参与者参加体育活动的外在动因”一文中指出:“1996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中……,其中男性占56.80%,女性占43.20%”。而本次对河南省城市社区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调查中,发现有过民俗体育经历的男性占47.13%,比全国56.80%低,而有过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经历的女性为52.87%,比全国43.20%略高,这显然是因为民俗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所不同的结果。民俗体育活动强度小,对场地要求不高,形式多样,不受时间限制,对财力、物力的要求也低,这些特点更迎合思想保守、忙于操持家务、掌管家庭财政妇女的心理,更受广大女性欢迎。

2.年龄结构分析

由表1可知,河南省参加民俗体育的居民年龄集中在25-44岁的中青年和60岁以上老年人。也就是说,25-44岁和60岁以上老年人相加占67.3%,而18-24岁与45-60岁两组相加占32.7%,这与全国大城市体育人口的情况并不一致。在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中以中青年和老年人居多,中年人大多成家立业,经济负担较重,他们更趋向于财力、物力花费少,不受时间限定的体育活动,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生活上更是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对体育消费大的需求动机相对减弱。

3.职业结构分析

表1显示,不同职业比例差别较大,其中以离退休人员比率最高,占39.5%,这与国内老年人积极参与民俗体育活动是一致的。但其它职业参加民俗体育比例与国内同样职业体育人口相比出现较大的偏差。我国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的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是:我国“体育人口中有职业的占55.16%,约为0.78亿,无职业者占44.34%,约为0.62亿,无职业者中离退休人员占45.16%,约为0.28亿。在各种职业中,工人在本职业人口中体育人口比例最高,达到25.4%,其次是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再次是科教人员”。在河南省民俗体育活动人群中,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活动特点:工人、服务人员比例低于国内体育人口水平,而教科文人员高于全国体育人口水平。这种差异,主要是民俗体育花费少、场地要求不高、时间自由,因此更适合社区居民参与。

4.学历结构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河南省城市社区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中,人数与学历并非成正比。由表1可知,大专学历占24.4%,而本科以上学历占23.7%,可见大专学历高于本科学历。这是因为在调查的离退休居民中,他们大多是50年代参加工作的,其中高中和大专学历的占多数,目前城市社区中这部分人是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与这一点有密切关系。此外,河南省城市社区参与民俗体育的居民中,小学学历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及中专学历三者之间比例也十分接近,这与全国调查的城镇体育人口比例有较大的差距。说明在我国体育人口中参加民俗体育与现代体育的人数是不同的,因为民俗体育与传统思想观念、传统文化、民族习惯关系更加密切。

三、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特征分析

1.活动方式

在调查中发现(表2),与亲近者、邻居、朋友一起锻炼的占60.3%,是河南省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的主要活动方式。问卷中有68.2%的人认为与亲近者、邻居、朋友结伴锻炼更有气氛,能使自己在融洽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这反映了人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在自由练习的群体中以65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其次是工作繁忙的机关干部,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动作跟不上中年人,情愿按自己的速度、不规范的动作进行锻炼。

2.活动时间

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时间有固定型、临时型和节庆型三种。固定型的人群锻炼时间较固定,一般在早晨进行,这部分人占68.8%,在固定型群体中,年轻人一般在早晨6:00-7:00点,锻炼1小时;而老年人在早晨5:00-7:30,晚上则以散步为主。节庆型是指部分人在节日期间参加社区或单位举办的体育活动,这部分人占13.6%。

临时型人群是指锻炼时间不固定,或早或晚,有空就锻炼,随意性很大,是因工作性质和家庭条件造成,这部分人占17.6%。

3.活动场地的选择

河南省社区居民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中,对场地选择不很讲究,一般以社区空地、住地周围、公园、桥头、街边花园为主,这部分人占77.5%,选择学校操场占12.2%,选择体育场馆占10.3%。说明河南省有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些地方不仅空气新鲜,而且费用少,也说明了大部分城市的经济不发达,社区居民的消费意识低。

4.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信息特征

当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众通过“众从”或“从众”的交往方式,对“生命在于运动”观念更加认同。在调查中发现,电视广播媒体占25.7%,报刊杂志占24.3%,亲身体验占19.2%,网络占13.4%,书籍占11.3%,其它占6.1%(见表2所示)。表明城市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信息来源渠道是多样化的,同时居民对于我国媒体是比较信任的,也说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需要大众媒体的积极宣传和报道。

四、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目的分析

由表3可知,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目的相对集中,主要是增进健康(占总人数的43.7%),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卢元镇教授认为“社会体育将参与者作为主体,充分满足他们的促进身心健全发展和娱乐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是社会体育的主人,他们在社会体育中将满足自身健身健心、健美、娱乐、个体社会化、社会交往的需要,以及自我成就的实现和审美的需要”。本次对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调查也体现了这些需要特点.,与全国其它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基本一致。

五、结论与建议

1.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中,女性略高于男性,年龄集中在30-44岁的中青年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职业结构方面,不同职业比例差别较为明显,其中以离退休人员比率最高;学历对开展民俗体育有直接影响,学历越高,比例越大,但小学、初中、高中三种学历之间差别不是很明显。

2.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在活动方式上60.3%的居民选择与亲近者、邻居、朋友一起锻炼;在活动时间上有68.8%的社区居民的锻炼时间是固定的,一般在清晨;社区空地、住地周围、公园、桥头、街边花园是社区居民活动场地的首选;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说明了大众媒体对民俗体育的积极宣传和报道是至关重要的。

3.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目的相对集中,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增进健康、减肥健美、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是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而参加比赛和其他目的不明显。

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与发展研究 篇6

一、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特征探究

所谓的民俗体育其实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 它属于民俗学和体育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民俗体育无时无刻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它逐渐成为了闽台客家的一种社会现象, 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文化传承特征。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具有其历史的特色, 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劳动生活特色逐渐的呈现在人们的健身娱乐之中, 这些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变更。所以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具有其优良的文化特征, 不论是因为区域限制还是民族的传统制约, 这些都无法淡化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气质。

闽台客家民俗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 既有口头传承, 也有文字记载传承, 同时还有习俗传承。例如客家的走古事就是一种民俗的节庆活动, 其参与的场面很广, 而且规模巨大, 在古书上都有书写了例如五谷丰登、万事如意、风调雨顺等期许的文字。这些都表达了对于祖国繁荣的昌隆的期待, 同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属于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的必要性

虽然有很多的人都知道客家这个词, 但是对于客家的文化却知之甚少, 但是客家在闽台的历史变迁、思想政治影响、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影响。客家在台湾属于第二大族群, 因此其在台湾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那么开展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 这有利于提升其影响力, 同时还可以打造两岸客家文化的产品, 从而提升两岸人民的交流。

闽台客家的民俗体育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强身健体的需要, 而且还可以调整产业结构, 不断的扩大产业链发展。闽台可以通过打造客家民俗体育作为一个切入点, 以民俗体育的融合发展作为主要的形式, 然后实现在其他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这是两岸人们的努力, 同时通过民俗体育的融合发展, 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发源地始终是大陆的客家, 本身闽台就是同宗, 所以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在发展上存在着很多的相同点。但是由于不同的地理条件因素造成了两岸客家民俗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各自的特色。通过大陆和台湾的客家民俗体育的融合促进两岸人民的民俗文化交流。

三、加强闽台客家民俗体育产业合作发展

闽台客家之间的交流不断频繁化, 不仅在商业经济领域有了合作和发展, 而且在民俗体育上也有了交流和融合。以建立人才共同体来实现客家民俗体育之间的发展和交流, 不断加强两岸客家之间的交流。加强闽台客家民俗的体育合作发展, 需要增加更多的民俗体育表演赛事, 因为体育赛事可以有效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各大体育赛事直播可以为其相关的媒体、广播以及体育场馆的门票收入等带来经济收益, 所以面对当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应该开展多层面的人才培养机制, 突出客家民俗体育发展的特色, 为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交流提供基础。闽台客家的民俗文化其实是一个共同体, 它们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 但是又是相对独立的, 所以开展更多的体育赛事可以有效的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开办体育赛事不仅是商业经济收益的交流, 而且还有其他领域之间的交流, 面对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 闽台客家民俗体育之间的发展道路很广。也免不了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 我们始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解决这些体育发展融合之间的问题。

总结语

面对海峡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我们不仅在经济和文化上存在着交流, 同时闽台的客家民俗体育之间也存在着交流。闽台进行民俗体育交流的时候可以建立相应的资料数据库, 然后通过宣传让双方对民俗体育文化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通过这样来促进两岸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 通过文化之间的交流来实现思想之间的交流。两岸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 通过体育经济切磋来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 从而使得更多的人对大陆和海峡的文化有一个了解。

摘要:闽台客家文化的体育融合是当前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 也是两岸在体育事业发展上的新机遇。这对于改善两岸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对闽台客家体育融合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通过体育交流来促进两岸的关系发展, 针对闽台客家的体育文化结构以及民俗体育实践进行研究, 凸显闽台客家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特征以及加强闽台客家体育融合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建敏.客家民俗体育与农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关系的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 2012.

[2]黄玮瑛.“大海峡时代”背景下闽台民俗体育文化发展SWOT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1:136-139.

[3]谭东辉, 金慧惠.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0, 02:90-92.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7

1.我国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科学研究。我国民俗体育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发展起来的, 具有悠久的历史, 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如我国的舞龙民俗活动历史久远、源远流长, 早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了其最初的形象和轮廓, 并有明确的记载。据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记载:汉代有舞龙求雨的祭祀活动, 典仪盛大。汉代五行思想的盛行也在当时的舞龙活动中体现出来, 即所谓的春舞青龙, 夏舞赤龙和黄龙, 秋舞白龙, 冬舞黑龙。除了在祭祀活动中, 舞龙还广泛存在于汉代盛行的“百戏”中。如在张衡《西京赋》中就记载了生动的《蔓延之戏》, 其中描述了多种舞龙的表演活动。秦汉时期舞龙运动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民俗体育普遍具有鲜明的历史性特征。在当今我们进行民俗体育研究的过程中, 必须正视民俗体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性特征, 不能把上下几千年的民俗体育混为一谈, 这对民俗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强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 以培养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 以适应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思想为主要内容, 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 运用社会学、经济学、运动医学等多种方法和多角度加深对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 健全民俗体育发展理论的内容体系, 优化民俗体育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 使民俗体育的发展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 以促进民俗体育的发展。

2.我国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传承性是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这个特征对于民俗体育的存在和发展来说, 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同样也具有普遍性。民俗体育从产生之时起, 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隧道, 绵延流传至今, 就得益于其传承的力量, 因为任何文化一旦形成以后, 就会具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和惯性, 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顽强的传承性。正是这种传承性, 使得民俗体育自古相传、代代沿袭。民俗体育的传承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民俗体育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即历时的纵向连续性;二是指民俗体育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即民俗体育的横向传播过程。民俗体育的传承性特征使民俗体育文化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形成了民俗体育文化多元的相互碰撞与吸收、融合与发展。如源于南方的龙舟竞渡, 经过几千年的薪火传承, 不仅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 而且泰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也举办过数届国家龙舟大赛, 使龙舟竞渡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竞技项目。

但是, 由于民俗体育是在古代经济文化背景中形成并流传下来、在民间得到充分发展的体育文化项目, 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肯定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局限性。当前, 继承和发展民俗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民俗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 剔除其不科学、具有迷信色彩的成分, 弘扬其健康向上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和养生、娱乐与健身的科学合理方法, 并赋予其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精神内涵。应积极向学校体育及大众健身娱乐推广, 将其作为体育生活方式推广的重要形式, 使其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走向完善发展的道路, 最终成为现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及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而在研究我国民俗文化的价值取向上, 要深入挖掘中华民俗体育文化自身所蕴含的对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内在价值。如果建立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保护和发展中华民俗体育文化, 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来说都具积极意义。在理论研究方法上, 宜采取多学科交叉的综性研究方法。多学科的理论在中华民俗体育研究中的运用有助于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握中华民俗体育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

3.我国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积极开发。体育文化是指一定社会中的人们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俗体育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一样包括很多运动形式, 包括相关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这些运动形式、相关知识、技术和技能, 无疑是对我国体育文化的扩大和充实。关于我国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积极开发, 应坚持两个基本的导向:一是大力开发民俗体育文化的资源价值。开发利用民俗体育当中的文化资源价值就必须积极地挖掘、整理、改革、提高民俗体育活动, 加强民俗体育发展的理论创新研究, 增进民俗体育存在形式和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 使民俗体育的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重要实验内容。民俗体育的根本作用在于它的健身性, 它广泛存在于民间, 是农村体育文化开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组织形式, 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全民健身体系建立的难点和关键就在于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 开发利用民俗体育将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加巨大的潜力, 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建设。二是适度开发民俗体育资源的经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功能进行有度的经济功能转换, 是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的一个好办法。实际上, 不少地方已经这样做了, 并且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将娱神祛魅功能向娱人乐群转换, 将民俗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转换。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结合地区民俗文化特征, 举办地方的体育文化节, 弘扬和发展地方的民俗体育项目, 使民俗体育、体育经济的开发、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地区的经济特点相结合, 促成“体育搭台, 经贸唱戏”, 这是一条很值得借鉴的经验。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8

浙西南地区传统意义上指的是浙江省的丽水市, 该市位于浙江的西南部, 与福建省毗邻, 北接金华、衢州, 东连台州、温州。浙江主要的水系瓯江发源与此。在历史变迁中浙西南地区有着自身的独特文化, 丽水下属的缙云县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迎罗汉”, 是一种集合了杂技和传统武艺的多人参与的表演, 表演者身穿当地地方戏曲婺剧服装, 体现出了古朴的风貌。但是目前民俗文化的传承却面临着表演者日渐减少, 传承出现断代的问题。此外, 民俗体育属于体育的范畴而体育学者对此浙西南民俗体育关注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当地民俗体育做研究探讨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1 浙西南地区民俗体育的特点

1.1 浙西南地区民俗体育起源的特点是往往伴随神话与传说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浙西南地区的民俗体育其源头往往来自神话传说, 同时伴随着宗教仪式, 具有宗教色彩。但是在现代, 民俗体育的表演主要出现在节日当中。迎罗汉是主要出现在缙云的张山寨的民俗文化活动形成于明洪武年间, 而且在农历七月初七庙会中[2]。张山寨在当地是一个庙宇, 处于山地间, 四周奇岩偎倚, 苍松郁深, 环境清幽。其中则供奉着陈十四娘娘。关于陈十四娘娘的来历就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 缙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学者徐学献的研究认为陈十四娘娘是浙南、福建一带民间广为信奉颇有影响的地方神, 传说祖籍福建, 父为陈上元, 名为陈十四, 又名陈静姑。少时上闾山学法, 广结姐妹英豪, 为民除妖, 殉职成神。相传明洪武七年, 陈十四救下东山村民张希顺6岁幼子, 附近村民敬奉她为“天仙娘娘”。而张山寨“七七会”始于明万历二年。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是陈十四诞日, 每年从七月初五至初七, 当地百姓及来自浙江各地如杭州、丽水市区、金华的永康和磐安、台州的仙居、温州永嘉及周边的福建、江西、台湾等地的群众都会聚集在这个节日里祭祀朝拜陈十四娘娘。而迎罗汉是由本县胡源乡、溶江乡、双溪口乡、舒洪镇、东方镇、东渡镇等乡镇的二、三十个村组成庞大的“迎案”队伍, 有肃静、回避牌、罗伞、掌扇、旌旗、刀枪斧钺的全副仪仗, 扛抬陈十四娘娘銮轿, 在鼓乐仪仗簇拥下, 分别从四条路上献山庙。满山遍野旌旗蔽空、刀枪林立;民间表演载歌载舞、鼓乐震天。庙前表演节目有:叠罗汉、扭秧歌、三十六行、十八狐狸、铜钱棍、纸扇班、大联欢等。体育杂技的形式有舞钢叉、大牌坊、小牌坊、过仙桥、七丁珠、叠水井、开荷花、观音扫殿等。有梅花阵、大盘龙、天门阵等十几种阵法。演出节目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时间较长, 长达一天。

1.2 民俗体育扎根生存于农村社会主要出现在庙会当中

民俗体育以往出现在庙会中[3], 如张山寨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由于社会化的进程使得城市扩大, 城郊农村逐渐融入现代社会文化中。临近城市的村镇都组为了社区, 城郊区农民都成为了社区的居民, 而表演的队伍都是来自农村。此外民俗文化的举办往往是在的庙会中, 举缙云县为例子民俗节庆活动众多, 尤其是庙会, 每年规模较大的就有十多个, 如:“张山寨七七会”、“赤岩山庙会”、“关公庙会”、“包公庙会”、“胡公庙会”、“靠山节”、“西殿庙会”等。庙会的由来都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具有草根性, 通过分析庙会与乡村经济之间的关系, 可以探讨出庙会活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可以说热闹和红火的庙会, 在其源头发展的那时候起, 就带着浓郁的乡村气息以及自然发展的无序性, 无论经过多少时间的磨砺以及多少代的时间历史变化都为农村社会的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 浙西南当地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民俗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农耕经济社会下的产物, 当地农业社会状态才是民俗体育活动发展和传承的丰的丰饶沃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当地的民俗体育就来自于农业经济下的社会生产活动, 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民俗体育如畲族的“三月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项目。三月三中有很多体育舞蹈游戏, 虽然很多活动是来自传说, 但是其本质是通过这一节日来劝农备耕, 下种秧苗, 既适应了不违农时的需要, 又起着一种由农闲到忙的心态调整。

2 浙西南民俗体育文化的作用

2.1 民俗体育文化传达了和谐社会的理念

民俗体育文化传达了和谐社会的理念, 就如同“迎罗汉”就是需要参与人员操练动作能够整齐划一来表现出美感。人类社会是群体居住的社会, 许多人在一起生活, 没有秩序, 人类社会就会乱成一团, 扰乱社会稳定, 走向不和谐。因此必须建立相应必要的秩序, 而要建立一种适宜于这一群体生活的正常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群体成员普遍认同的“和”的道德伦理来规范行为, 使得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而民俗文化对所有人的言行和思想具有控制力量, 是一种规范和规范的依据[4]。由于民俗的规范作用, 人们就会自觉的将自己的行为局限在习惯法的约束下, 遵循传统道德伦理, 使整个社会因此而规范。此外民俗体育体现出了宗族认同, “迎罗汉”表演是以村为单位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得整个村子的人都参与其中, 促进了村民的交流。随着整个浙江地区社会的发展, 农村出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较之农业社会要少, 使得感情维系也越来越淡漠。这就容易导致人心涣散, 缺乏凝聚力。而一定的民俗习惯, 也就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使得群体生活井然有序、安定和睦, 民俗就能使一个群体处于一种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态势, 并使群体内的成员对这个群体产生了向心力, 形成信心和一股凝聚力, 从而可以维系家族的稳固, 群体的团结, 更进一步说, 有关宗族的信仰以及有关村落的特色民风民俗, 都能起到维系以及保证其不受到分割的作用。

2.2 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作用

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作用体现在使得当地农村社会村镇中的人加深了认同感。生活在一个村镇的民众分享同样一种情感, 如民俗文化的内容, 可以加强这个农村居民的大众的文化认同感, 有助于民众们认识自己对所在村镇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体育活动通过身体接触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增加农村民众的亲密感和归属感, 从而增强认识农村地区人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5]。浙西南地区历代祖先创造的这些优秀民俗文化财富是该地区人民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浙南地区的“七七”节、元宵节的节庆活动集中了几乎所有大型的传统娱乐庆贺方式: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迎罗汉、舞龙舞狮、抬角、唱戏、猜谜等。这些欢庆活动是在农村社会举行的群体性公共活动。通过良好有序的公共庆贺活动, 可以加强民众的公共意识、社区认同感、村镇民众的集体荣誉感。

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作用还体现在其促进了当地农村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交流。民俗体育的举办提供了一个经济交流的机会和场地。浙西南地区的丽水市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南部以中山为主, 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 间有河谷与盆地。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在以前因为地质条件的原因, 使得对当地经济交往不利。而民俗体育活动就提供了当地民众交往的动力。丽水是浙江陆地面积最大的市, 人口和面积比是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农村居民散居在各个山地的村镇当中, 但是民俗活动往往定时定点, 这就有利于当地民众在这样场合来进行商品交换。

3 浙西南民俗体育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3.1 传承乏人宣传较少

受到外来现代文化的影响以及经济观念的转变, 农村社会青年很多都到外地打工赚钱, 对系统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热情不高。而且比较其他浙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项目如青田石雕和龙泉宝剑等, 经济上没有回报, 因此使得民俗体育如迎罗汉等项目的文虎传承链条有断裂的趋势, 因此年轻人越来越少关心和支持民俗体育活动。举例张山寨庙会来讲参加的队伍越来越少。有些体育活动细节只知道名称却不知来源和意义。以前同村的人一问便知那家那户是行家里手, 但是现在调查发现目前会的人都以年老花甲。更重要的是以前张山寨和迎罗汉是全缙云县人人皆知的活动, 但是现在除了当地几个乡镇外, 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活动了。此外, 目前各界学者对迎罗汉等研究较少、较浅。对于浙江迎罗汉文化目前状况是农村人口了解多, 城市人口了解少;浙南地区人口了解多, 浙北人口了解少。因此, 需要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以免文化的消失。

3.2 组织上以草根性为主缺乏资金

目前浙西南地区除少部分民俗项目因为发展旅游的需要而被纳入旅游发展项目, 如畲族旅游项目。但是如迎罗汉等项目组织上主要是当地边远村镇民众的自发组织。虽然政府在资金上已经连年投入, 但是基与比较其他地区如杭州地区金额较少。迎罗汉队伍的参演人员面对自身经济问题时往往会选择放弃参加。农村也有鼓号队, 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 但是因为鼓号队在农村地区的各种人家红白喜事上出现, 因此, 鼓号队员是可以通过参与演出而获得收入的。所以迎罗汉的队伍应该给予他们收入才能提高积极性。资金的缺乏除了较少或者说是没有支付给民俗体育的参演者外, 各种设备的维护资金也比较少。目前来看有些村镇因为相对有所投入迎罗汉表演者穿戴较为整齐, 但是有些村镇在表演中的设备缺不完整。所以政府在资金投入应该对表演器具维护单列资金提供支持。浙西南体育项目在资金来源上无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政府投入;二是村镇自身投入, 在资金的创收和投入方式上可以再想些办法。

4 浙西南民俗体育传承的对策建议

4.1 将民俗体育纳入体育课中开展加大宣传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 民俗体育文化也是如此。但是目前民俗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村民口口相传, 加上现代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 因此青少年人群不愿意了解。因此有必要开展民俗文化介绍课, 或者再体育上开展民俗体育项目。目前学校的体育课更多的是现代体育项目, 各个学校和教育部门对体育重视程度较高, 还举办各种级别比赛。因此民俗体育项目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纳入到青少年体育比赛中。虽然在浙江省首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见到民俗体育项目这是因为这届比赛就在丽水市举办, 民俗体育项目也应该纳入浙江省各级学校体育比赛的项目,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校的重视, 加大学校的力度, 学生参与的程度才能提高。

4.2 纳入民俗旅游项目寻找资金来源口径

除了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外, 还需要寻找民间资金的投入参与建设民俗体育文化, 学习国外做法建立各种文化基金会, 同时可以寻找企业和社会慈善人事加入到民俗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同时指导主流媒体文化也参与报道, 以引起社会注意力, 以此能引起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对于参与民俗体育项目的人员给予政府补贴是一个方面, 但是也要开展经济社会市场上的影响力度, 可以将民俗体育项目纳入旅游活动中, 让游客参与其中, 在通过身体体验得到欢乐同时有传达了民俗体育中的文化内涵, 有使得通过游客的付出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了扶持。

5 结语

(1) 浙西南地区民俗体育起源往往来自神话传说, 扎根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农村社会。

(2) 民俗体育在体育文化上传达了和谐的理念, 通过身体活动加大了人群间的亲密性。

(3) 面对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主流媒体加大宣传, 寻找民间资金拓展口径, 开展学校教育纳入体育比赛的方式为中化文化的传承提供多种尝试。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徐学献.“张山寨七七会”民俗活动的文化价值.浙江省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C].浙江: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1, 8:160.

[3]刘江茹, 周春荣.浅谈庙会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40) .

[4]孔燕.民俗文化与社会和谐.浙江省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C].浙江: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1, 8:149.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9

关键词:九江,民俗体育,开展,调查研究

我国地域辽阔,是一个民族较多的国家,在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传承中,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所谓民俗传统体育,指的是在具有共同种族、共同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的人群生活共同体中开展并流传的、具有历史相对稳定性和本民族特色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文化活动。与此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2001年—2010年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是今后一项长期必须坚守的一项工作。它将从根本上改善当地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对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九江民俗体育在中小学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内容基本上是以西方体育课程内容为主,课程内容设置单一,课程资源匮乏,在加上为了中考或高考有的学校甚至连体育课都没有上,这需要有关部门的重视。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身体素质好坏不仅仅影响自己,还影响整个民族的发展。为了完成本研究本人共发放问卷300份,通过问卷回收后,对问卷进行整理。

从调查问卷的(表1)和(表2)情况来看,人们对民俗体育的了解还很一般,认为九江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是必要的。

从(表3)和(表4)来看对于在九江各个学校开展民俗体育是比较可行的,同时学校领导及教师对开展民俗体育是比较重视的。

另外从调查问卷反应的情况来看,九江民俗体育在中小学发展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九江80%的中小学学校开展过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内容单调、简单。比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等。(2)学生掌握的民俗体育技能普遍只有1~2项。(3)学校提供的民俗体育器材较少,有的还是学生自制的器材,学校对体育投入的经费不足。(4)学习民俗体育专业的教师不足不到20%,大部分都是学其他专业。(5)很少有专门的民俗体育培养的训练场地,大部分都在篮球场或足球场上进行。(见表5、6)

总之,九江市中小学学校在民俗体育发展过程中面还临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功课繁忙,压力大;家长对其支持态度不是特别积极;学校非常缺乏具有民俗体育技艺的教师;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脱节;学校对民俗体育的宣传、书面教材、资料等都非常缺乏;上级主管部门及校领导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缺乏民俗体育有影响力人士的推动等等。我国投入到发展民俗体育事业的经费远远不足,而对其投入的经费主要偏重于一些竞技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对民俗体育往往是开不开展无所谓、可有可无、视而不见,从而造成了民俗体育器材场地方面的投入严重缺乏。体育教学师资无疑是推展民俗体育发展最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擅长民俗体育教学方面的体育教师,此校的民俗体育基本上就开展不起来。

2 九江民俗体育在学校发展的对策分析

2 . 1加强学校体育与民俗体育的融合

我国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核心,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合,使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九江地区的相关部门对地方体育资源、体育文化的研究在不断地增多,健身性、地域性、民俗体育的娱乐性等使其在建设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时脱颖而出。因此,迫切地需要对民俗体育的相关理论以及如何开发和利用民俗体育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而学校就是一个最好的地方。把民俗体育写进教学计划中,增加民俗体育项目的课时比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因为民俗体育活动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因民俗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广泛适应性和不受性别、年龄、体质条件限制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其喜爱的民俗体育项目。

2 . 2加强民俗体育体育教资的培养

在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目前从事我国学校体育中民俗体育教师的人才还相对比较匾乏,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大量的从事民俗体育的师资力量。当今的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同时更是传承我国当地民俗体育文化的完整社区。如果在九江各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稍微增加一些民俗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他将有利于九江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因此,我们九江的中小学可以采用走出去、招进来的方法,就是说可以派教师出去培训或招聘一些学民俗体育的教师来填充师资队伍,从而构建以九江地区中小学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民俗体育传承机制。

2 . 3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

九江各中小学民俗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思想上的重视。有关领导和部门要从根本上改变民俗体育是非奥运会项目的简单认识,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体育这类传承体育运动,要看到民俗体育的发展前景、潜在的大众健身活动影响力及其市场价值。九江的有关部门要大力引导和宣传民俗体育运动在学校健康有序的开展,加大扶持的力度,深刻理解学校在传承民俗体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从而为整个九江民俗体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小学     民俗体育     课程资源    开发       对策

一、前言

2010年10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新《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点。因此,民俗体育就成为课程资源研究的重点之一并凸显出来。笔者对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开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分析四川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开展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体育的概念,学术界已有相关的研究,它是指一定的民众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所创造的,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使用,并融入和依附民众日常生活习惯如节日、礼仪等之中的一种具有集体性、模式化、类型性、继承性、传带性和非方言性、非正式性特征的体育活动事物。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义为:在民间风俗或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综上,民俗体育含义应包括三个方面:民俗体育与民俗密不可分;民俗体育是由民众所创造和发展的;民俗体育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中的实验中学、通安中学、沙坝中学、黎溪中学等7所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为研究对象,针对老师和学生分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250份,回收总计205份,回收率为82%,其中有效问卷为186份,有效回收率为74.4%。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

四、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

1.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的了解情况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对民俗体育很了解的体育教师只占5%,了解的占12.5%,而不了解的占62.5%。调查结果说明,四川省少数民族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大多数不了解民俗体育。

2.體育教师对开设民俗体育课程的态度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赞同开设民俗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师比例高达62.5%,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非常支持开展民俗体育课程。

3.影响学生参与民俗体育的因素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缺乏师资是导致学生无法参与民俗体育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缺少场地等硬件设施,说明四川省少数民族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投入不足。

4.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说明,四川省少数民族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多问题,但民俗体育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应加大投入,积极开展。对调查情况的分析有以下几点: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四川省少数民族中小学大多数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课程了解很少。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体育教师认知的缺位,是目前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第二,大多数体育教师非常支持开展民俗体育课程,他们认为民俗体育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认为民俗体育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且也乐意向校方提出意见。这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支持与保障。第三,学生参与民俗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入不足的限制,如师资的缺乏、场地等硬件的缺少,这反映了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对民俗体育的投入与学生的期望有着较大的差距。第四,民俗体育进入教改可行,意义重大。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点。少数民族学校体育中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符合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是落实新《标准》的重要途径。

五、对策与建议

针对四川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重视,加大投入,采取综合措施,将民俗体育课程作为教改重点予以推进。第一,要充分利用应有的课程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将民俗体育纳入到体育课程当中,使其能与田径、篮球等运动结合在一起发展。第二,各类师范院校对体育教师的培养要加入民俗体育课程,对未来体育教师进行民俗体育的灌输,培养善于发现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对于体育教师进行再教育,以利于对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第三,体育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对民俗体育的兴趣,让学生能在体育课程中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对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人才培养,完善民俗体育开发的基础设施,并且组织专门的机构进行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论文 篇11

1 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分类

1 . 1 传统节庆假日类民俗体育文化

传统节庆假日民俗体育活动不仅丰富着广大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也起到了强身健体、传承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作用。河南省地域广泛,各地域之间节庆假日类民俗体育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差异的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和统一性,现对河南省各地间节庆假日的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整理归类如下表所示。

1 . 2 婚丧嫁娶类的民俗体育文化

一是抛绣球选婿。女儿家通过抛绣球选新郎,绣球抛到谁手中谁就是女孩子选中的新郎,当即拜堂成亲,在一片嬉戏中送入洞房。二是豫西传统迎亲活动。传统迎亲活动的全部过程由娶亲、嫁女、迎亲、拜天地、入洞房、闹洞房、嫂子撒喜床等环节组成。三是目前河南普遍流行的,结婚前一天晚上放烟花,以表示庆贺;在喜丧的晚上,放烟花炮竹,以表示祭奠和怀念。

1 . 3 民间歌舞游艺类民俗体育文化

当前宝丰马街书会、濮阳杂技、开封盘鼓、豫西社火、豫南民间歌舞等为代表的民俗体育文化至今还在民间盛行。最有特色的是开封盘鼓、霸王鞭、斗鸡、濮阳杂技、桐柏皮影戏、新野猴艺等。尽管它们的起源还存在争议,但是,在河南省广为流传,有广泛的发展地域、群众基础。

2 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

2.1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河南省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地域文化、种族文化、婚丧文化等纵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河南省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范畴。古老的黄河流域文明孕育了河南省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原特色的黄河流域民俗体育文化。

2.2 种族地域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河南省是多民族居住区,地域辽阔,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条件、生产方式和民风习俗都不行同,形成了种族地域性的民俗体育文化特征。

2.3 节庆娱乐性

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或是对未来憧憬与期望,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通过体育活动事项表达对生活的夙愿、丰收的喜悦和对未知自然气候的期望等。如:踩高跷、扭秧歌、捉鸭子。

2.4 养生保健性

体育运动创建之初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强身健体,而民俗体育活动也都带着延年益寿养生保健作用。像温县太极拳、登封少林拳等;河南普遍有冬至包饺子吃(祈祷着冬天不冻耳朵)和端午节用艾叶水洗脸(祈祷着来年不生病、辟邪)。

2.5 比赛竞技性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运精神的核心体现,也是体育运动的追求本质。民俗体育也不例外,以争奇制胜为乐事,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如:赛龙舟、登山、斗鸡。民俗体育运动的比赛竞技性也增强了民俗体育文化的表演性、观赏性,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基础。

2.6 特殊的集约性

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体育文化随后可及,各地域间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它民俗体育文化的特殊集约型,有比较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在一起进行展示和比赛。如:宝丰马街书会、洛阳民俗文化庙会、中岳庙会、五月五赛龙舟、九月九登山比赛等。

3 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分布

3 . 1 豫东民俗体育文化

3.1.1 杂技

周口是“中国杂技之乡”。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周口就有民间艺人以杂耍技术谋生。尤其是周口的淮阳县,每年都举办“二月庙会”,“杂技棚连棚,会师陈州城”。这里汇集着大江南北和黄淮流域的刀山班、马戏团,为周口的杂技艺术培育着土壤。目前,周口有专业杂技团150多个,从业人员7000余人;业余杂技团和杂技班近700个,加上遍布全国各地的父子兄弟型杂耍和民间杂技培训班等,从业人员达14000余人。杂技演出收入成为周口许多杂技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市杂技事业年收入达4亿元以上。

3.1.2 登高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老人节,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始于东汉、盛行于唐代。2005年12月1日,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自2003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3 . 2 豫西民俗体育文化——农民篮球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只要能跑动,就会打篮球”。豫西农村群众篮球基础好,村村有篮球场、篮球队。三门峡灵宝市卯屯村,被当地人称为“灵宝篮球第一村”。为灵宝赢得“篮球之乡”的美名。村民梁金牛因善于组织篮球赛,被誉为“豫西民间萨马兰奇”。目前,该村拥有12名国家级篮球裁判员、11名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成立有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5个体育组织。

3 . 3 豫南民俗体育文化——耍猴杂艺

南阳新野县是中国民间耍猴技艺的发源地,是著名的“猴艺之乡”。至今全国猴艺人中将近90%都是从新野走出来的。据介绍,南阳新野全县的猴艺人有200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耍猴卖艺挣钱。该县民间耍猴技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传承至今。

3 . 4 豫北民俗体育文化——“抬阁”文化

“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区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在2006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上,安阳“抬阁”表演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而安阳已成为“中国抬阁文化之乡”。

3 . 5 豫中民俗体育文化——武术

3.5.1 太极拳

目前太极拳已成为参加锻炼人数最多的世界武术运动,全世界参练者8000多万人。陈家沟是太极拳的故乡全村80%以上的人会打太极拳。目前温县加大了太极拳相关产业开发,在陈家沟建设农家宾馆20余家,开发太极服装、太极器械、太极功夫茶等系列产品10余种,发展太极拳家庭武馆30余家,初步形成了旅游、学拳、住宿、购物、娱乐产业链,让游客在旅游、学拳的同时,感受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

3.5.2 少林拳

武术运动起源于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流动的传奇。嵩山少林武术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全球开设分寺,先后派出武僧到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地传授少林武术、讲经论法,广泛传播中国武术和禅武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与途径。同时,各种少林武术表演、培训、旅游开发,乃至少林题材的影视作品拍摄,已逐步形成以少林武术为核心的产业链群,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 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

4 . 1 加强宣传,提高人民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民俗体育文化宣传,提高认识,转变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偏差,让大家了解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进而去接受、学习、传承、发展。尤其是那些鲜为人知面临消失的项目得到及时的保护与开发继承。

4 . 2 加大经济投资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导致适宜民俗体育文化生存的土壤越来越贫瘠,部分民俗体育文化项目后继无人。所以,政府要加大经济投入力度,鼓励大家参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对继承者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合作开发建设,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经济效益的可循环发展。

4 . 3 民俗体育文化进校园

对适合学生学习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进行课程建设开发,编入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或者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们进行民俗体育文化教育,让学生成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4 . 4 进行影视作品开发, 成立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

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现代化影视作品开发,把面临消失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进行影音刻录保护,留下珍贵的资料以备后人去学习、欣赏、研究。建立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把民俗体育文化文献资料保存起来。如:洛阳民俗博物馆。

4 . 5 举办民俗体育文化节或民俗体育运动会

定期举办民俗体育文化节或民俗体育运动会。既能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又能提高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在举行文化节或运动会之前可以召开民俗体育文化研讨会,让广大学者、专家群英荟萃,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整理、开发,这样更有利于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

4 . 6 开发河南特色民俗体育文化

对民俗体育文化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开发。把经济价值高、又具有典型中原民俗特色的项目进行开发创作,打造河南民俗体育文化品牌。把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推出河南、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如:河南民俗武术表演团(少林、太极)、河南民俗杂技表演团(周口杂耍、濮阳杂耍)。

5 结语

河南省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对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任重而道远,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要提高认识、加大经济投入,进行影视开发、创建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进行民俗体育文化项目教学建设、举办民俗体育文化运动会等措施,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建设开发,让民俗体育文化在中原大地源远流长!

摘要:历史学家称河南为“中国历史博物”,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积淀几千年厚重的民风民俗,为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对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进行了归类划分;总结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分析了重点民俗体育文化的资源分布;最后提出了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以促进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

上一篇:我国企业税务下一篇:创造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