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经济发展道路

2024-07-27

皖南经济发展道路(精选6篇)

皖南经济发展道路 篇1

0 引言

安徽长江以南, 统称皖南。这里毗邻江苏、浙江, 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悠久的商贸文化。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 全新的政策促进了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 在全国快速前进的步伐中, 皖南地区的脚步却异常缓慢, 开始与周边地区步伐不协调。本文将皖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与“苏南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并在借鉴“苏南模式”的基础上, 寻找具有皖南特色的发展道路。

1 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介绍

建国以来, 皖南经济经历了起步阶段、恢复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调整阶段及大发展阶段。然而近些年随着金融风暴及通货膨胀的不断发生, 皖南地区经济开始步入了一个缓慢发展阶段, 未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市场导向性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强调“以市场带动生产”, 然而皖南地区由于信息闭塞, 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生产方式仍占主体。企业经营者着眼的市场仅仅局限在本地区, 以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为主。

1.2 企业的品牌文化意识薄弱

随着物资种类的丰富, 品牌已越来越成为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通行证。品牌往往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皖南企业从起步阶段开始在产品的宣传、包装等方面投入不足, 对品牌的建立及保护意识不强。目前整个皖南地区的企业能享誉国际的品牌只有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同等质量的产品, 他们更愿意选择价格稍高的知名产品。因为品牌意味着信誉、质量及档次。

1.3 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皖南地区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有:民间闲散资金、民工返乡带回劳务资金、银行借贷、外部资金。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这些主要渠道在融资时仍显得困难重重: (1) 开拓精神不足, 风险意识过强。在长期小农经济作用下, 皖南地区人民更愿意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以降低风险。 (2) 银行不良资金过高, 企业信贷不足。在现有的银行中由于大量不良资金的存在导致我国信贷业不如其他国家发达。通常在我国申请信贷需要等值或超值的实物进行抵押, 这便在无形中抑制了企业融资。 (3) 招商引资政策不健全。缺乏优良招商环境。往往资金的投入看中的是地方优惠政策及益于长久利益的招商环境。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 皖南地区受地理、历史等因素限制各种政策出台及落实不透彻, 另外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无法吸引外来资金。

1.4 政策贯彻力度不够。

1997年《乡镇企业法》出台, 为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捷之路。然而我国各地区因地方因素的干扰导致工作中心各不相同, 或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中心或以国有企业改制为中心或以招商引资为中心或以寻找新的增长点为中心。随着工作中心的转移, 各种政策的落实力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政策落实甚至出现不稳定和断层现象。

以上诸多原因导致皖南地区至今仍未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道路;而与此同时苏南经济却在迅速腾飞。

2 苏南模式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 江苏南部地区主要是苏州、无锡、常州所辖的十二个县 (市) 的乡镇企业持续了多年的高速发展。1983年费孝通先生在《小城镇·再探索》中根据该地区的发展特点第一次提出“苏南模式”这一概念。

苏南模式, “通常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 (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 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1]

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2]: (1) 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 (2) 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 (3) 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发展。

3 皖南与苏南的对比分析

3.1 条件对比

3.1.1 地理条件

苏南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 内拥太湖, 外接黄海。沿江大面积冲击平原物产富饶,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便利的水陆交通不仅促进了物产交换也增强了信息技术的流通。毗邻的上海、青岛、连云港等大中城市迅速成为该地的产品输出市场和信息技术的输入市场。

皖南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西部, 北临江苏, 南接江西、浙江, 长江、新安江在境内川流而过, 丰富的水陆交通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必备因素。

3.1.2 历史条件

自东吴以来,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了千年繁华。通过大都市的辐射作用, 苏南地区成为集商业、手工业、农业为一体的富庶地域。新中国成立后, 苏南各地区又率先创办了社队企业。到20世纪70年代部分社队企业发展成为小型工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政府对社队企业的支持使其迅速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的新型企业, 恰好弥补了该地区的发展空隙。

同样处于长三角优越地理位置的皖南在公元三世纪由于战乱, 中原地区许多显赫氏族举家南迁居于此。他们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金钱更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技术及商业思想。从明中叶至清三百多年时间里徽商更是引领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潮流, “无徽不成镇”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徽人的勤劳富裕, 更体现了徽州地区经济繁荣的程度。

3.1.3 政治条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领导人致力于经济强国, 不断划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并且颁布了许多优惠政策, 为这些地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既非经济特区也非沿海开放城市的苏南地区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 以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为模板。积极寻找投资契点, 大力创办胜似经济特区的经济环境, 吸引大量外资。

然而位于中部的皖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未能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 在1999年江泽民主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中仍然未能享受到政策优惠。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皖南地区在全国大建设时期发展脚步逐步缓慢。然而自2004年中部地区崛起被列入全国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以来, 皖南终于寻找到摆脱目前窘境的契机。

3.1.4 文化因素

自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在此地建立吴国以后, “吴”便成为苏南模式的文化核心。长期以来形成这一带人特有的性格特征:勤劳、精巧、阴柔、秩序[3], 所以苏南地区在历史上是最发达的农耕区且手工业异常繁荣。凭着这一经济基础, 苏南地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摆脱了桎梏就必然能创造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发展模式。

皖南文化核心是由古山岳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凝结而成的新安文化。在新安文化影响下, 这一带人具有勤劳、坚韧、重义、好学的性格特征。明清时期以“徽骆驼”精神闻名全国的就以“财自道生”, “利缘义取”等一系列先进的经营理念创造了科学完善的资本运营方式。悠久的文化积淀是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3.2 苏南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自1983年“苏南模式”这一概念第一次提出后, 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历史的检验, “苏南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浅析

胡苗忠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摘要:经济危机正席卷全球, 随着金融危机加剧, 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日趋艰难, 融资难问题一直严重阻碍其快速发展, 问题的产生既有存在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 又有金融机构、制度等一系列的外部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 结合时代背景, 就企业自身、政府政策、金融机构三方面, 对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字: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

0引言

在次贷危机的大背景下, 面对货币紧缩、综合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作用, 中小企业发展正面临着行业间洗牌、地区转移、企业优化升级等严峻挑战,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 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 融资短缺严重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因此,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能否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 实现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1.1融资渠道狭窄

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 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 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 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 即直接融资仅占1.3%。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 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 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 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

1.2政府政策不完善, 扶持较少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的, 效益不稳定, 货款回收不好, 容易产生信贷风险, 所以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慎重, 条件较为苛刻, 形成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歧视, 导致银行在对待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不平等。尽管现在比以前有所改善, 但由于人们观念的束缚, 歧视现象仍然存在。我国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 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支持保障, 目前只是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 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立法, 造成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不平等。

1.3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大, 金融机构服务不完善

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 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同时, 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 缺乏抵押资产, 融资成本高等原因, 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据统计, 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2003年全国乡镇、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据浙江省2001年统计, 全省民间投资中自筹占55.9%, 银行贷款20.1%, 直接融资不到1%。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 一方面, 固定资产较少, 不足以抵押, 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 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的现象发生, 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时, 企业也深感办理抵押环节多、收费多, 如在土地房产抵押评估和登记手续中, 评估包括申请、实地勘测、限价估算等, 登记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土地他向权利登记等, 极为繁琐。目前, 在国家紧缩信贷政策下, 由于中小企业缺少有效的不动资产做抵押, 而担保公司又不愿意为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做担保, 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更大。

1.4满足中小企业交易需要的结算工具较少

国有商业银行很少对中小企业办理托收承付和汇票承兑业务及票据兑现。由于资金结算渠道不通畅, 资金进账时间过长, 甚至发生梗阻, 因而, 一些中小企业改用现金结算, 加大了交易成本, 削弱了中小企业竞争的实力。近日,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金融危机影响, 几乎所有中小企业都将面临融资难问题。而其中70%的中小企业又面临着没有有效资产抵押的尴尬。目前, 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大银行

参考文献

[1]曹小明.《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比较分析》.《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材料选编》.第79页.中国东至县委党校.二〇〇六年六月十九日.

[2]曹小明.《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比较分析》.《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材料选编》.第79页.中国东至县委党校.二〇〇六年六月十九日.

[3]曹小明.《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比较分析》.《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材料选编》.第81页.中国东至县委党校.二〇〇六年六月十九日.

皖南经济发展道路 篇2

关键词: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研究

伴随着各型城市的不断发展, 城市之间的作用日益显现。在城市经济圈高速发展的形势下, 每个城市都具有各自优势, 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与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多市的经济发展就面临这种现象, 两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色也面临着不同问题。总体来看, 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与速度明显滞后于皖南地区。比较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对实现安徽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对皖南皖北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1.1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方向差异

数据来源:问卷调研

根据图1可知, 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商业与重工业, 占比分别为21.30%与21.10%;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交通与商业, 占比分别为21.81%与18.33%。两地区经济发展共同点为均以商业作为主要方向之一。

1.1.1 重工业方面

芜湖的奇瑞汽车是著名的汽车企业, 带动了当地与周边地区的重工业发展。皖南地区铜陵与马鞍山两市矿产资源丰富, 带动了冶金业的发展。皖北地区虽有两淮煤矿, 但近年来过度采矿已造成煤资源相对枯竭, 难以对皖北经济起指导性作用。

1.1.2 交通方面

皖北中心城市蚌埠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与水路枢纽, 带动了周边城市的经济交流, 而皖南地区交通的发展程度不及皖北。

1.1.3 旅游方面

旅游业在地区财政收入中一般不会占太大比重, 然而皖南地区旅游业比重高达16.70%, 这是因为皖南地区的黄山市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黄山,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大推动了当地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这是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 而皖北地区不具有这样的优势。

1.2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距

根据图1可以得出, 2012年皖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5326.73亿元, 皖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4885.7亿元, 相差441.03亿元;2013年皖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5848.4亿元, 皖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5398.9亿元, 相差449.5亿元。

再对皖南皖北人均GDP进行比较分析:皖南六市人均GDP均在5000美元以上且都排在安徽省前十位, 皖北六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且排名前十的仅三市, 阜阳、宿州、亳州三市人均GDP均处于安徽省中下等水平。

综上所述, 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滞后于皖南地区。

2 皖北相比皖南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2.1 人才的短缺

皖北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人才的短缺, 占比为32.24%。在皖北以外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皖北人更愿意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作生活, 以便取得更为舒适的生活体验, 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又因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皖北地区对其他地域人才的吸引力不大, 造成皖北地区人才净流失。理论型与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因缺乏高素质人才而难以创新突破。

皖北地区自身发展程度不高, 与发达城市相比缺乏竞争力, 所以许多人在受到高等教育之后愿意在发达城市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皖北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和发展程度不够、高等学府较少也造成了人才的外流。皖北地区城市建设与教育建设的不足, 是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2.2 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与政府政策偏向

根据调查, 大部分人认为皖北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般, 有待进一步改善, 这说明皖北地区政府治理能力不足,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皖北政府公信力不足的问题;20世纪末的淮河污染严重, 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产生难闻气味, 水质恶化, 严重影响了皖北渔业、水路运输的发展。直至21世纪初, 皖北地区淮河水域污染状况才得到缓解, 这说明了皖北地区政府政策的颁布与执行存在时滞, 政府治理能力不足。

皖北地区政府政策偏向农业, 占比26.32%, 重视“三农”问题理所应当, 但如果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不能兼顾其他方面就会导致经济发展方向失衡。由图2可看出教育占比最低, 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2.3 投资不足与投资环境较差

皖北经济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不足, 而投资不足又是因为皖北地区投资环境较差引起的 (见图2) 。经济因素方面的不足是皖北投资环境欠缺的主导因素, 占比达36.4%。

皖北地区近年来城市化建设一般, 市场狭小, 仅限于皖北地区, 对外界吸引力较弱。样本普遍反映皖北地区外出打工的人较多, 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从而会引起皖北市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发生。劳动力不足又会引起市场规模的不断削弱, 许多劳动力适龄人口不得不外出打工, 因此造成了恶性循环。

数据来源:问卷调研

3 对皖北经济发展前景的思考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会影响安徽省整体的发展。只有不断缩短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异, 才能实现皖南皖北的协调均衡、共同发展。因此, 本文对皖北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3.1 针对滞后原因进行调整发展

针对本文已讨论过的皖北经济发展滞后原因,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进行调整, 努力用实际行动提高政府公信力,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增强个人与社会福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补贴力度, 加强基础与高等学校建设;加快城市化建设, 给当地居民较为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3.2 发挥优势资源, 有效整合联动

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依赖于本土, 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单一:皖北地区应该在矿产等优势自然资源继续发展的基础上, 运用创新管理方式, 吸引投资, 开拓潜在市场, 全面地整合有效资源。对于丰原、皖酒这样的皖北地区优势企业, 应该加强品牌意识和宣传力度, 使其作为龙头企业带动皖北及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3.3 加大投资力度, 加强辐射效应

皖北地区政府应对当地企业以政策支持, 企业也需充分适应政策, 把握机会, 吸收民间投资, 加大投资力度。市场经济强调以市场带动生产, 然而皖北地区由于信息闭塞, 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生产方式仍占主体.企业经营者着眼的市场仅仅局限在本地区, 以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为主。为改变这一现状, 皖北地区应积极与周边地区进行经济交流, 一方面吸收外界的经济辐射, 另一方面加强本地区向外的经济辐射, 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3.4 深化交通对皖北地区的带动作用

交通是皖北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见图1) 。皖北部分城市已有高铁, 皖北中心城市蚌埠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和水路枢纽:蚌埠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 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沪高铁、哈武高铁的交汇点。蚌埠是淮河第一大港, 是全国28个内河港口之一, 能达到上千万吨的年吞吐量, 是重要的水利枢纽。交通对蚌埠及周边地区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皖北地区应深化交通对皖北地区的带动作用, 协调交通与其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5 合理利用煤矿等自然资源

淮南淮北具有著名的两淮煤矿, 给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近年来两市面临着一煤独大, 煤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因此, 两地应该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节制开采, 扩大绿化面积, 提高空气质量。此外, 两市还应实现经济多样化, 减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3.6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加强经济交流

皖北地区应多与外部进行经济交流, 多从外部获得经济支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解决当地资金短缺和部分地区劳动力闲置的问题。还应借鉴优质企业成功经验运用于本地企业, 增大中小型企业数量与规模, 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去”。

参考文献

[1]胡俊, 张宜红, 朱建军.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的分解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16 (3)

[2]刘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1, 8 (2)

[3]曾国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J].今日南国, 2009 (15) .

[4]周俊.浅析皖南与皖北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及对策.[J].产业经济, 2012 (7) .

皖南经济发展道路 篇3

1 云乐乡名茶市场的基本情况

旌德县云乐乡地处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最北端, 共有农户1 596户、6 151人, 有山林1 469.3 hm2, 茶园113.3 hm2, 耕地130.8 hm2。茶叶生产是该乡的重要产业, 茶叶市场行情的变化影响着该乡农户的经济收入。改革开放以来, 该乡的茶叶生产和经营经历了大宗茶滞销、学制名茶、开发名优茶形成名茶市场、就地销售名优茶的发展过程[2]。从1996年开始, 一个设有摊位、松散型的名茶市场在该乡乡政府办公所在地自然形成, 并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的清明节前后, 芜湖、合肥、南京等地收购名优茶的客商纷至沓来, 极大地激发了茶农转产加工名茶的热情。现在全乡拥有旌德名优茶炒茶锅1 276只, 名茶炒干机69台, 微型滚筒杀青机35台, 加工名茶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0%以上。最高日加工名茶 (旌德魁牙为主) 达1 t左右。加工成的名茶基本上能在当日被外地客商收购。2008年成交的名优茶达48.2 t, 成交额120万元以上, 利润41万元左右。2009年名优茶成交额148万元。

2 云乐乡名茶市场的基本特点

云乐乡名茶市场的基本特点是:设有固定摊位, 以若干农户为依托, 外地客商坐镇农户开秤收购, 称之为“无场之市”。这种灵活的方式方便了交易, 降低了交易成本。另外, 名茶市场的季节性强, 市场会随季节的消失而消失[3]。

3 山区农村名茶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1 要有勤劳好客诚信的群众基础

勤劳、好客、诚信是云乐乡山里村民的传统美德, 这里的村民深知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利, 感到只有依靠自己, 利用山地, 才能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大家一心扑在种养业上, 对待外地来的客人更是热情体贴, 诚信经营, 从不欺生, 这就为名茶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2 应有一支精湛的名茶制作队伍

鉴于1996年以后大宗茶滞销的问题, 乡里组织农技人员和几个能干的村民从1997年开始到外地学习名优茶制作技术, 同时又把外地师傅请进来传授名茶生产工艺, 由于名茶制作队伍的不断扩大和名茶制作水平的提高, 使云乐乡既有名茶的数量优势, 又有名茶的质量保证, 为名茶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而吸引大量外地客商慕名而来。

3.3 要具备一定的茶园规模

从云乐乡名茶市场的销量看, 成交量在40 t左右。按1 hm2茶园平均产名茶195 kg的水平计算, 需要这类水平的茶园206 hm2, 而该村仅有113.3 hm2茶园, 只能生产22 093.5 kg名茶, 仅占市场成交量的60%左右, 缺口较大。而该乡所在的旌德县拥有400 hm2茶园, 为名茶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名茶生产期间, 村民纷纷到该县各乡镇产茶农户家收购鲜叶原料。

3.4 有良好的配套服务和氛围

市场能否形成,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需双方。如何吸引更多的客商, 做好配套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十分重要。该乡的村民始终把客商视为“上帝”, 在食、住、行等方面处处给予关怀和支持。更为可贵的是村干部们甘做市场的“后勤兵”和“铺路石”, 热诚服务于名茶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一是为村民售茶提供方便, 特意在村内主要路口安装电灯, 所需电费由村负担;二是为客商提供广告宣传服务, 通过村宣传栏免费及时发布收购信息, 并做到昼夜服务;三是为客商安全考虑, 乡派出所派出警力, 名茶季节昼夜巡逻, 维护好正常的收茶秩序。这样的良好氛围, 使客商来得放心, 留得安心, 走得称心。

3.5 需有互惠互利的公道意识

从云乐乡名茶市场的买卖看, 也处处体现出互惠互利的公道意识。任何一方的过高要求, 都会导致生意的不成, 甚至会使市场出现倒闭的可能。可见云乐乡名茶市场能自发形成并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买卖双方维系着互惠互利的公道意识。在几年来的名茶购销中, 既没有发生明显的哄抬茶价, 也未出现过过分的压价情况[4]。

3.6 要有较为便利的交通硬件

交通方便, 无疑能给市场的兴隆创造良机。云乐乡有比较便利的交通, 直通外面的农用班车方便客商出行需要。

参考文献

[1]粟子.还在立顿模式VS“八马”灯炮效应——中外茶市场开拓方式比较[J].民间文化, 2008 (1) :66-67.

[2]从乡村茶叶市场趋势分析[J].科学种养, 2009 (5) :58.

[3]我国茶叶市场趋势分析[J].科学种养, 2009 (5) 58.

皖南经济发展道路 篇4

1 皖南野生大鲵种群资源现状

历史上大鲵分布范围较广, 自古以来大鲵资源非常丰富。据1502—1937年间皖南各县地方志记载, 休宁县、祁门县、歙县、黟县、黄山区、宁国县皆有大鲵分布。古时人们并不食用大鲵, 如1937年石国柱编纂的《歙县志》记载:“鲵鱼……, 土人不知烹法, 又以其状甚怪, 偶获之, 辄弃去”, 长期以来该物种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原始平衡状态, 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因森林砍伐和山场开发造成水土流失、建设大中型水利设施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因素, 大鲵的栖息地迅速萎缩。据1994年安徽省水产局组织的大鲵资源调查结果, 新安江源头的休宁县鹤城、汪村、流口和祁门县凫峰等4乡镇260 km2区域为皖南大鲵核心分布区, 野生资源量约8~12 t。休宁县的璜尖、白际、五城、西田、花桥、板桥、陈霞、溪口, 祁门县的胥岭、洪村, 歙县的绍濂、小川、小洲, 黄山区的潭家桥等乡镇均有点状分布, 野生资源总量约5~10 t。而历史上有分布记载的黟县和宁国县的大鲵已经绝迹。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大鲵被大量收购销到广东等地, 皖南黑市价格一涨再涨, 捕捞方式由手捉发展到春钓、夏电、秋掏、冬挖甚至采用毒捕, 只要发现大鲵所在, 不惜挖堤拆坝捕捉。皖南大鲵黑市收购价格见下表1。

过度捕捞行为直接导致野生大鲵资源枯竭而濒临灭绝, 2000年以后基本捕不到野生大鲵。2002年在休宁县汪村镇小连坑村小源河支流中曾发现一窝5尾1冬龄幼鲵, 此后再也没有发现过野生大鲵存在的直接证据。可以肯定的是, 除新安江源头水域外, 皖南其他点状分布区的野生大鲵基本已经绝迹。尽管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但私自捕捉、贩卖和食用大鲵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人类活动使得全国大鲵的栖息范围极度萎缩, 据文献资料, 目前野生大鲵仅在我国中部17个省的山区呈岛屿状分布, 大量地域性种群已经灭绝。有人估计现有野生大鲵5万尾, 实际上可能已没有这么多。现在大鲵不仅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还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附录Ⅰ中, 禁止国际商业贸易。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物种红色名录都将大鲵列为极危 (CR) 级。2008年1月21日英国伦敦动物学会公布了一份全世界百种最濒危两栖动物名录, 大鲵名列首位。

2 市场需求和资源稀缺激发了人工养殖业

1990年后很多人收购野生大鲵暂养, 待个体长大或价格上升后再出售获利。随着大鲵价格暴涨而资源锐减, 一些人开始收购野生种鲵进行人工驯养繁殖, 如黄山国久大鲵繁殖研究中心、祁门县蛇伤研究所、休宁县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共收集驯养了200尾野生种鲵, 并申请取得大鲵驯养繁殖许可证。黄山国久大鲵繁殖研究中心仿生态自然繁殖于2003年开始成功, 每年获幼鲵20余尾。休宁县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全人工繁殖从2006年开始出苗, 到2010年具年繁殖2万尾幼鲵的能力, 平均1 kg雌鲵每年能繁育幼鲵155尾, 人工繁殖技术已相当成熟。

与皖南地区一样, 国内其他地区大鲵驯养蓬勃发展, 2010年全国持大鲵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养殖场超过100家、当年繁殖大鲵超过100万尾、存育大鲵近300万尾。一些养殖、餐饮单位已获得大鲵经营利用许可证, 大鲵的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3 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为野生大鲵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而濒临灭绝, 1989年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禁止私自捕捉、出售、收购、利用。虽然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但必须具备相应的资金、场地和技术条件并报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发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后才能养殖, 大大提高了大鲵人工养殖业的准入门槛。国家禁止将驯养繁殖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捐赠、转让、交换, 国际上也禁止商业贸易。因科研、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 必须通过国家濒危野生动物物种科学委员会评估, 经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取得《经营利用证》后方可限量利用, 而取得该许可证相当困难。养殖业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付出高昂的代价繁殖驯养出子代大鲵,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却难以出售, 往往陷入资金缺乏、运转困难的尴尬境地, 严苛的法律规定直接限制了大鲵产业化的发展。

驯养繁殖大鲵需要从野生个体中筛选亲本, 虽然目前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已成熟, 能大批量生产子代幼苗并从中选育亲本延续多代繁殖, 但仍然需要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品种改良、提纯复壮, 以改善生长特性、增强抗病力、提高品质。随着野生大鲵的减少和地域种群的灭绝, 亿万年来自然演化形成的遗传多样性资源越来越少, 缺乏具有优良基因的种质资源将对养殖业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4 产业化发展对策

在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市场需求和民间资本的支撑下, 人工繁养的大鲵种群越来越大, 与此极不协调的是大鲵的野外分布区域急剧萎缩、自然种群越来越小, 野生大鲵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如果现在仅凭人工养殖数量的增多而降低大鲵经营利用的审批标准、允许上市交易和消费, 既有悖于我国坚决保护野生动物的原则、损害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也不利于野生动物的永久可持续利用。只有濒危程度缓解后, 才有可能放宽对人工养殖大鲵经营利用和商业贸易的法律限制, 促进大鲵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4.1 充分利用技术成果缓解野生种群濒危状况

增殖放流是增加野生个体数量和种群密度的有效方法, 近几年来, 大鲵原生态、仿生态和全人工繁殖都已取得突破, 已繁殖培育出大量的子代种苗, 能为增殖放流提供充足的苗种资源。据不完全统计, 2002—2010年间全国各地向野外投放13 000多尾大鲵。笔者认为, 所有利用野生大鲵种质资源从事驯养繁殖和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应该有义务向野外放流相应数量的苗种, 不具备条件的, 可以向有资质的供苗单位购买, 并严格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进行放流。有研究表明, 不同的大鲵地理种群具有独特的遗传特征和形态变异, 故有必须特别注重保护大鲵的遗传多样性, 在大鲵原产地只宜放流本地野生品种的子一代, 防止基因混杂和品系退化。

4.2 一定的野生资源保有量, 才能促进和保障产业化健康发展

借助于高效的人工繁殖技术, 通过增殖放流和保护栖息地等措施, 有希望在较短的时期内增加野外大鲵数量, 促进原始栖息地的野生种群稳步增长并达到稳定与平衡。当野生大鲵种群达到足够的数量规模能自然繁衍延续、并且导致其灭绝的危险基本消除时, 就可能降低其保护等级或从保护名录中删除, 这样有关人工经营利用的严格审批手续才可能得以简化或取消, 大鲵才可能作为一种名优水产品进行人工养殖利用。而且丰富的野生大鲵种群能为人工养殖等活动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 保障大鲵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5 充分研究大鲵野生资源和市场的关系, 促进其产业化发展

皖南经济发展道路 篇5

中国地域广阔, 东西南北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明显不同, 社会文化及历史发展背景也各不相同。明清时期各区域的经济随着国家实力的雄厚而形成各地域经济的独立性, 徽州地区主要形成了以“徽商”为代表的商业文化并极具代表性。

“徽商”的形成可溯源到南宋后期, 发展阶段是元末明初, 到了明代中期“徽商”这一名词已经形成, “徽商”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而鼎盛具体说来则是在嘉靖时期。故到了明代中期, 休县及歙县二县经商已经成风, 沿江流域“无徽不成镇”之说法, 由是而兴。徽州商人在全国地方商人中名居榜首, 与晋商比肩称雄。

徽州地区多奇山异水, 置能耕种的土地有限, 村落密集度较大, 农民生活困难。因此, 生活所迫的徽州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外出务农、务商。虽然这些商人中有没返乡的, 或终无所成者, 但大多都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 很多学有所成, 劳有所获, 经有所利。一些商人开始由经营木材、茶叶、蚕丝、米业发展到经营盐业, 很快便富甲一方。

徽州人迈向大社会的第一步就是江、浙地区广阔的中国长三角洲的大市场。在南宋以来,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开始向南拓展, 临安 (今杭州市) 都城的繁荣景象, 使长三角洲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人口密度最稠集的经济区。借助着这地区的商机及便利的新安江水运交通的便利, 开始往来于徽航杭等城市, 以徽州土产竹、木、石料及徽茶、徽纸商品等需求为最大。明清朝廷对商业政策的鼓励, 使得“徽商”很快得抢占了经营盐业的商机, 获得了经济的空前发展。典当等行业也在江、浙两淮等省份站稳脚步。鼎盛时期的商业性店铺多达百家以上。例如富甲一方的胡氏, 除了经营典当业务外, 还经营茶米生意, 号称“三十六典”“七条半街”。清代后期, 就南屏村一带的徽商就不下20户。这些徽商致富后, 为了光宗耀祖, 显赫一方, 便大兴土木, 扩建园地。据传, 修建“承志堂”共耗资白银六十万两, 而全部建筑中木雕就由二十个工匠雕刻了整整四年才得以完成, 仅在木雕上所镀的黄金就达一百余两。徽商的资金实力雄厚, 为建造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提供丰硕的经济基础 (如图一) 。

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原因

徽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依托着明清时期文化大繁荣的特定历史时段产生、崛起和兴盛,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商人以程朱理学的儒家思想指导着自己的经商理念及从商的原则, 所以“徽商”也称为“儒商”。

明清时期, 伴随着国力的昌盛, 国家的政策也推陈出新,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重科举, 提倡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这一时期, 举国上下形成了各种文化流派, 不仅仅是在文学方面, 同时还绘画、文艺、建筑及各种文化类别争相斗艳。具有地方特色的各地区民俗文化也达到鼎盛, 徽州建筑文化正是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即“徽商”富裕后, 用大部分的财力、精力向徽州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原因是徽商人认为, 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 即便再有钱也没有权, 所以徽商人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的身上。例如, 兴建书院、投资办学。据史书记载, 明清时期, 徽州书院多达54所。徽商重视教育的普及不仅造就了一大批的缙绅官僚, 同时徽商人的文化素养及品味有了明显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提高, 渗透到了建筑领域中, 徽商人将建筑的形体与传统的风水学相互结合, 形成独特的“天井”结构;将儒家的“仁”“义”“理”“智”“信”的精髓与徽派建筑中各个建筑构件上的装饰融为一体, 例如, 承志堂中梁上雕刻的“百忍图”;将国内其他地域文化特色与徽州文化特色相互借鉴, 如, 徽派的建筑形式是干栏式建筑与北方“四合院”建筑形式结合等等。徽派的建筑文化与当时所处的明清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文化背景是脱离不开的, 徽州建筑正是以这样的背景为依托, 结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古建筑群。

三、物产丰富的物质原因

皖南地区的徽派建筑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 建造楼体的各种材料均是“就地取材”。

皖南地区四面环山, 崎岖的山谷将当地形成地形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 人们自给自足, 建造房屋及生产制品均为当地的用材。例如, 建造房屋所用的木材、石材;生活用品中的“徽墨”“徽纸”等均产自当地, 并且这些用品通过以新安江为代表的皖南水系销往周边。

徽州地区多山多林木, 所以建筑材料极为丰富。主要有:松木、柏木、梓木及樟木;又产桐油、生漆等天然涂料;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为烧制砖瓦提供了粘土及石灰石在内的各种石材;徽派建筑充分地利用这种天然材料, 由于气候湿润及雨量充沛等原因, 为了房屋自身的防潮及排水, 徽州人巧妙地将建筑外墙的砖石材料表面用我们熟知的防潮石灰挂浆粉刷其墙体;内部则结合干栏式建筑特点, 以石柱为基, 上面加上木材为主材的梁架结构, 撑起整间建筑 (如图二) 。整体建筑通风效果极好, 木材多选用带有芳香并且质地优美、肌理清晰的木材, 既起到防腐的效果, 又极为美观。所以, 至今皖南地区保留了大量且完整的明清古建筑。

结语

明清时期, 社会稳定、经济富裕、文化繁荣、国力昌盛。这样的社会背景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人们能够安居乐业, 学有所用, 学有所得, 是文化的百家争鸣时期。徽州依靠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徽商遍天下的经济实力及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 铸就了今日的世界文化遗产——徽派古建筑群。

摘要:皖南古村落群是世界文化保护遗产, 极具代表性的西递及宏村是我国及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为摧残的一颗明珠。皖南古村落群多集中在安徽省内淮河以南的地区, 故称皖南地区古建筑群。皖南地区历史、文化积累深厚, 自明清时期以来, 遗留下大量古建筑群。例如, 古祠堂、古民居及古牌坊等, 保存完好, 至今仍有很多学者考察及研究。本文通过四个方面, 探索皖南古建筑在明清时期兴盛的原因。

皖南经济发展道路 篇6

1研究区概况

皖南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面积约3. 65万km2,人口约997万人,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宣城、黄山市六市 ( 2011年从巢湖市划入芜湖和马鞍山江北无为、和县、含山三县) ,是安徽省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2013年,皖南六市接待游客14427. 11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42. 5% ; 旅游总收入1225. 7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0. 7% , 皖南旅游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安徽旅游的形象代表和国际性 旅游地。截至2013年,皖南六市 公路里程 达42558km,公路客运 量为60672万人次,公路旅客 周转量3327263万人次 / km。考虑到皖南主要交通线路发展的年份 ( 2008年沿江高速全线通车,2008年祁黄高速、2009年宁宣杭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以及旅游交通以公路交通为主的特点,本研究以皖南六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和2013年皖南公路交通网络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借助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和引力模型,探讨皖南旅游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是较多研究学者用于反映区域旅游交通可达性水平的主要指标[13,14],计算公式为:

式中,Fi代表城市i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Tij代表城市间的最短旅行时间; Mj代表权重,考虑到旅游交通的特性,此处取值为城市j的旅游总收入。Fi越小,说明城市i在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中的可达性越高; 反之,则较低。

缓冲区分析: 邻近度是描述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而缓冲区分析是用来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本文利用GIS技术分析2009年和2013年皖南旅游区公路交通干线与旅游景点间的邻近度,以皖南六市具有代表性的4A级以上( 含4A级) 景点作为空间节点,选取缓冲区半径为30km,对皖南各高速交通沿线覆盖的景点数目进行统计分析。

旅游经济联系度: 区域旅游经济联系量能够反映区域间旅游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内在关系,是用来衡量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重要指标,许多学者[15,16]引用引力模型并不断加以修正对区域间旅游经济联系进行研究,计算公式为:

式中,Pi和Pj分别代表城市i和城市j的旅游接待人数; Vi和Vj分别代表城市i和城市j的旅游收入; Tij代表城市间的最短旅行时间; Gij代表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反映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度; Gi代表城市i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反映城市i在区域旅游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小。

2.2数据来源与处理

旅游经济数据来源于皖南六市2009年和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旅游景点信息来源于安徽省旅游局网站( http: / /www. ahta. com. cn/) 和皖南六市旅游局网站公布的数据( 表1) ; 旅游景点的空间位置主要借助谷歌地图标定, 地域覆盖较大景区取其质点坐标。交通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公路里程地图册》和《安徽省公路里程地图册》。

本文以公路交通作为皖南旅游交通可达性测算的主要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01 - 2003) 》 设定不同道路行驶速度: 高速公路设为100km/h、国道设为80km / h、省道设为60km / h、主干道设 为40km / h; 利用ArcGIS10. 0将安徽省公路交通图 ( 2009年和2014年) 进行配准、 定义投影,并进行矢量化、编辑属性信息,存储于地理数据库中,再通过Arc GIS10. 0网络分析OD矩阵功能,计算皖南6个节点城市两两可达性数值,并以皖南6个地市行政区中心旅游经济联系作为各行政单元的旅游经济联系量。

3结果分析

3.1皖南旅游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变

根据式( 1) 计算出皖南旅游公路交通可达性数值( 表2) , 利用Arc GIS10. 0软件空间数据可视化功能来表现皖南旅游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图1) 。

由表2和图1可见,皖南旅游区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变呈现如下特征: 12009—2013年皖南旅游区域空间格局相对稳定, 区域旅游交通可达性整体水平有改善。2009年和2013年皖南旅游区交通可达性平均旅行时间分别为2. 51小时和2. 02小时,研究年度间缩减值为0. 49小时; 2皖南旅游交通可达性存在差异,且提升幅度各异。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铜陵旅游交通通达性最高,2009—2013年加权平均时间从1. 8小时缩减为1. 38小时,除黄山市以外,宣城、池州和马鞍山交通可达性加权平均时间从位于2—3小时区间跨越到1—2小时区间, 区域间联系趋于紧密。从结果分析可知,皖南旅游区道路网络的建设与优化,极大提高了区域交通可达性,合铜黄高速、徽杭高速等线路的开通使铜陵市交通优势更加明显,黄祁高速、合巢芜高速的建设极大改善了芜湖和黄山的交通可达性。

3.2皖南旅游区景区可进入性时空变化

根据缓冲区分析统计,合铜黄高速公路沿线30km范围内覆盖4A级景点数最多,2009年和2013年分别为21个和30个; 其次是沿江高速公路,2009年和2013年覆盖景点数分别为16个和21个; 此外,2009年和2013年徽杭高速公路各覆盖12个和17个景区,马芜、芜宣和宣广三条高速沿线覆盖数均在10个以下,说明合铜黄高速和沿江高速是皖南旅游区主要交通线,沿线各景区间互动作用明显。2013年祁黄高速和宣广高速的增设尽管涉及到的4A级景区数较少,但对皖南旅游区内景区空间联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分析可知,马芜—芜宣高速公路使芜湖和马鞍山都市旅游合作更加紧密; 合铜黄高速使黄山景区和九华山景区逐渐形成紧密联系,提高了黄山市和池州市的交通连接水平,这对两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提供了条件; 祁黄高速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四纵八横”中的“八横”之一,对改善皖南旅游区交通环境,促进周边休宁县、黔县和祁门县旅游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加快黄山及皖南旅游区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 具有重要意义; 宣宁高速是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网“四纵八横” 中“纵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宣杭高速公路的一段,目前虽然未使该区旅游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是宁宣杭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宣城乃至皖南旅游区与“泛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联系。

利用Arc GIS10. 0将各高速公路交通沿线30km缓冲区图层进行叠加,结果表明,皖南旅游区快速交通沿线覆盖的景区大幅增加,2009年为32个,2013年增至58个,说明皖南旅游区的景区可进入性不断提升,区域内高级别景区的空间集聚效应正在不断增强,这将有利于区内旅游线路不断更新和优化。

3.3皖南旅游经济联系分析

皖南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根据式( 2) 计算得到皖南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矩阵( 表3) ,利用Arc GIS10. 0软件进行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可视化表达( 图2) 。

从皖南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空间格局来看( 表3和图2) ,皖南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呈现如下特征: 1芜湖和池州在皖南旅游经济发展中的辐射作用明显,而黄山旅游经济联系增长幅度最低。芜湖地理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越,是皖南旅游区的中坚力量。池州拥有国家5A级景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风景区,皖南区位优势明显,和其他城市县区保持着较高的旅游经济联系。黄山作为皖南5A级景区区域,对皖南区域内周边城市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较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黄山地处皖南山区,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区域,与其他城市的区域空间距离和交通距离均较远。此外,黄山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全球首个旅游景区类世界优秀目的地,海内外知名度较高,海外和省外游客占接待游客中的较大部分, 因此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较弱。2旅游经济联系在地理空间存在一定差异。马鞍山—芜湖—池州构成了皖南旅游经济联系主要空间骨架,马鞍山、芜湖、铜陵和池州组成的皖江城市间旅游经济往来不断强化。32009—2013年皖南旅游区旅游经济联系提升幅度较大的城市,也是交通条件改善显著的区域,其中池州与黄山旅游经济联系加强,说明皖南旅游区“两山一湖” 的旅游空间关系日益紧密。

皖南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分析: 从皖南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来看( 表4) ,随着皖南六市旅游经济发展和交通可达性水平的提升,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有明显变化: 12009—2013年皖南旅游区各市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增幅明显,其中芜湖旅游经济联系增长幅度最高; 六市旅游经济联系总量都从2009年的0. 01—10万元区间提升到2013年的10—300万元区间,区域间旅游经济联系愈来愈密切。2皖南旅游区各市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变化存在差异,表现出空间极化特征。2009—2013年皖南旅游区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提升幅度最高的为芜湖、马鞍山,旅游经济联系总量位居前两位,宣城和黄山提升幅度较低。3皖南旅游区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存在地带分布差异。2009年马鞍山、芜湖、铜陵和池州组成的皖江城市带的旅游经济联系量为30. 62万元,占皖南旅游经济总量的71. 6% ; 2013年四个城市组成的皖江城市带的旅游经济联系量为729. 41万元,占总量的86. 8% ,明显高于东南部区域。

4结论

本文将2009和2013年安徽省皖南六市铁路、高速公路、 国道等交通网络进行配准、定义投影,并进行矢量化、编辑属性信息,存储于地理数据库中,再通过Arc GIS10. 0网络分析OD矩阵功能,计算皖南六个节点城市两两可达性数值,并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度量旅游交通可达性。研究结果及分析表明,2009—2013年皖南旅游区六市旅游交通可达性出现不同程度提升,2013年池州、铜陵、宣城和马鞍山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进入2小时范围内。皖南旅游区交通可达性整体趋于改善,但改善幅度存在差异。铜陵旅游交通通达性最高,宣城、池州和马鞍山交通可达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从位于2—3小时区间跨越到1—2小时区间,黄山旅游交通可达性相对较差,这与黄山的地域特性相符合。

利用Arc GIS10. 0软件对皖南旅游区高速公路沿线30km范围内4A级及以上景区进行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皖南旅游区高速公路交通沿线覆盖的景区大幅增加,合铜黄高速和沿江高速构成皖南旅游区主要旅游交通线,皖南旅游区景区可进入性提升。在全面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下,需要不断完善旅游快速交通线建设,加强景区景点的空间联系,使高级别景区沿快速交通线逐渐形成空间集聚效应,积极推进黄山—徽文化旅游区、九华山—佛文化旅游区、铜芜马时尚旅游区和徽池( 徽杭) 古道旅游带和黄—池—芜度假城市圈建设,不断促进旅游线路的更新与优化。

基于加权平均时间修正引力模型,得到皖南旅游区六个地级市2009—2013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均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区域间旅游经济联系愈来愈密切,马鞍山、芜湖和池州的旅游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构成了皖南旅游经济联系的主要空间骨架; “两山一湖”的旅游空间关系日趋紧密,与马芜铜的都市时尚旅游逐渐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内交通可达性提升是区域旅游经济联系重要前提条件,皖南旅游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时空演变受到公路交通网络建设的影响,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沿快速交通线分布特征明显。

摘要:以皖南旅游区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和2013年公路交通网络和旅游经济发展数据,用最短时间距离建立交通通达性指数模型,利用引力模型对皖南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皖南6市旅游交通可达性有所改善,区域空间格局相对稳定;2皖南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提升,合铜黄高速和沿江高速构成皖南旅游区主要旅游交通线;3皖南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强化,6市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增幅明显,由马鞍山、芜湖和池州组成的皖江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愈趋紧密。整体来看,皖南旅游交通可达性提升,旅游经济联系加强,表明区域交通网络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上一篇:故障分析与排除下一篇:英语教学的十八般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