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的民俗论文

2024-08-04

初中语文中的民俗论文(共6篇)

初中语文中的民俗论文 篇1

乡土民俗文化, 是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中学语文教学, 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乡土民俗文化,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承传乡土民俗文化, 民族文化又促进语文教学, 它们共同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试以本土民俗文化为例, 谈谈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乡土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源远流长的乡土民俗文化, 具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的特点, 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思想与行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外来文化的输入和大众传媒的兴起, 造成了乡土民俗文化的流失, 导致学生民俗文化的缺乏。语文教学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乡土民俗文化教育, 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开阔语文教学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开展民俗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加强乡土民俗文化教育,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伦理道德和礼仪文化教育。例如温州的传统宴席文化, 从对座位的安排到对上什么菜肴以及上菜的顺序的讲究, 体现了宴席文化对礼仪的崇尚。通过介绍这一民俗, 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尊长”美德, 受到以礼待人的熏陶。

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历史风情教育, 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国家和家乡情感。如介绍“屈原与楚辞”时顺便提及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民俗由来, 可引起学生对屈原忧国忧民精神的崇敬,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2. 应用民俗文化, 有助于学生感悟到人情美,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传承的民俗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 加强民俗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 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例如, 《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的愉悦;《土地的誓言》中乡民离乡背井时炽热的乡恋;《西洲曲》中江南女子采莲的快乐的动人场景, 无不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情况、美好理想和简单友善的人际关系, 这些风习, 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一种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3. 开展民俗教育, 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

乡土民俗的形成有本土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 与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地理学、民间文艺等发生联系,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教育, 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

例如, 从《诗经》中的有关篇章中我们可以管窥到上古时代先民的婚恋婚俗文化;从陶潜的散文《桃花源记》、五言诗《饮酒》、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隐士文化或酒文化;从《琵琶行》中琵琶女高超绝妙的演奏和《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易水河边的高歌, 我们可以管窥古代的音乐文化;从《活版》中对汉字印刷术的介绍, 我们可见识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法国著名哲学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 一个艺术家, 一群艺术家, 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可想而知, 了解时代的精神和习俗, 也可促成学生对文章主题更深层的理解和把握。语文教材的民俗文化有不少新角度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如民俗中的爱国主义, 民俗与旅游, 民俗的革新等。

二、民俗文化如何有效地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内容很多, 考虑到它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且人物、语言、风格、背景等各有不同, 这就给我们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根据不同情况在教学中把民俗文化和中学语文相结合, 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 利用课堂拓展, 了解民俗文化

在教完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建筑园林时, 可适当介绍建筑的乡土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在温州, 传统民居以家长制为中心, 顺应自然, 相融于自然, 人们把对皇天后土和各路神明的崇敬与对财富和仕途的追求完全结合起来。从选址到竣工, 建造过程中, 民俗活动十分隆重讲究, 选址要背山面水朝南, 上梁时正梁上挂红灯笼, 还有装了稻谷的红布囊, 插上柏树枝的小瓷瓶 (俗称风水瓶) , 寓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在大门上钉上五色布 (民间称“五色剑”) , 这些都体现了祖先在长期生产活动中, 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对幸福的向往之情。此外, 温州民居从切木、竖柱、做门窗到对木器的雕刻凿花, 使许多房子美奂美仑。这些都反映了民间风俗和主人对生活的追求。

2. 利用知识追踪, 挖掘民俗

教学七年级 (下) 《社戏》一文, 在学习绍兴浓郁的民俗风情的同时, 可以利用当地的民俗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 从隋唐以来“尚歌舞”“敬鬼乐神”的风俗, 民间流行的各种祭神的乐曲, 饱含了温州人的美好情操, 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家乡人褒善贬恶、守信重诺、祈求幸福的传统美德。现在许多农村仍然有不少古戏台, 让学生了解有关资料 (如南戏的发源地和有关作品知识的介绍) , 能使学生体会到南戏的概况、成就、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树立对温州文化的自豪感。

3. 利用课外活动, 让学生参与民俗

适当安排一些有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 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可以搞一些讲座、调研、采风等活动, 亦可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庆仪式活动 (如庙会、端午划龙舟) 感受某些民俗, 使相关内容由于亲历而更加扎实, 还可以写出调查报告、作文等予以特别关注。

例如, 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后, 可安排学生调查端午节习俗的演变活动。

活动目标:在我们生活中, 岁时风俗相当丰富, 通过活动, 让学生更好地开拓思维, 关注传统文化生活, 明确旧风俗古为今用的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活动安排:让学生通过多方面调查收集、向长辈了解、查阅资料和网络等, 了解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及古今演变的过程, 并运用收集的材料写出调查报告。要求对端午节俗作适当介绍, 并分析端午有关节俗演变为哪些新风俗 (例如端午划龙舟演变为一种水上体育赛事) , 且对这种演变的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进行评述。

4. 辨析民俗, 去其糟粕

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 受封建思想的长期浸淫,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封建迷信内容, 对此,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 给予纠正。例如, 温州的“做稻福” (六月早稻抽穗时, 民间合众筹资备香烛、摆祭品、请道士画符念咒, 抬着社神, 巡绕田羊, 在田头插小黄旗路标, 祈保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翌日, “禁羊”一天, 不许挑粪, 否则亵渎神明, 此俗今已废除) 、“求梦” (旧时, 求梦者夜晚到庙宇神像前睡觉, 点香祈祷神佛拖梦, 翌晨, 将所梦之事析疑, 有求嗣、求财、求点”花会”名等, 此陋俗已经废除) 、“妇女不能跨过放地上的扁担”“逢七不出门, 逢八不进门的七煞八败之说”。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五千年历史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诸如:丰富多彩的岁时习俗、独具特色的物用习俗, 异彩纷呈的地域文艺……其中蕴涵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实际上, 民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乡土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文化遗产, 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它兼具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 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和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民俗教育中开阔其历史与文化的视野, 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 生成情感道德的需求, 培育创新精神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所以, 这样的一种教育资源, 是对语文教育有力的补充, 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 应该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关注、重视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乡土民俗文化传承[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4 (4) .

[2]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文化温州 (八年级)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初中语文中的民俗论文 篇2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这篇散文表现的主题是较易理解的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动人的感情。但如何把这一深情揭示透彻,特别是写父亲爱儿子,为何单单选取了浦口车站送别的“买桔”这一场景?

原来,散文把父爱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借扬州特定的“买桔”这一习俗,扬州人把“走运”也说为“走局”,由于“局”与“桔”同音,所以给亲朋好友送礼时,桔子是必不可少的,送桔就是希望“走局”。至今扬州人仍有一到农历初一老人都要给孩子桔子吃的习俗。其中自然寓含希望孩子能“走运”的用意。朱自清的父亲在失业赋闲、老母病死的惨淡境遇中,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临别时买桔正是希望儿子“走局”,将来有好运气。父爱子还有比这更深切的么?这里教师是否介绍这个民俗知识,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初中语文中的民俗论文 篇3

从一定意义上说, 民俗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新《课标》的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 向我们展示各时期不同民俗所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很少把民俗文化散文视为重要教学内容, 经常将课堂演变成纯粹的民俗文化介绍课, 或者变为语文知识的罗列课。这种授课方式使民俗文化散文教学的文化味和语文味无法有机融合, 严重割裂了二者相互连结、相互促进的关系, 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同时导致学生的文学素养不均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给予民俗文化散文合理的重视度, 从不同视角进行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探讨与研究, 将文化味和语文味紧密结合在一起, 积极探索出一套普遍可行且积极有效的语文民俗文化散文教学策略。下面, 我们就通过分析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端午的鸭蛋》, 探讨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散文的教学策略。

二、关于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散文教学的策略

1.巧设情境, 吸引学生兴趣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给人的一种感觉、一种体验, 只有在调动学生兴趣、形成师生积极互动时才能充分展现。要在授课起初调动学生兴趣, 就必须创设情景, 营造课堂情境。在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散文的教学课堂中, “创设情景”是将民俗文化介绍和语文知识理解有效融合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以在学习民俗文化散文时, 教师要尽量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相结合, 优选学生最感兴趣之物, 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吸收和探究。

《端午的鸭蛋》是中国传统的端午风俗、颇具高邮特色的地方风俗与散文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的完美结合。学习时, 对于“导入部分”, 我们往往会创设情景, 或出示端午风俗的图片资料, 或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端午风俗, 从而引入课文。学生可能会听得很惬意, 也可能会说得很热闹, 但热闹的背后其实已经脱离了“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初衷。此时, 就需要教师花巧妙的心思寻找到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共鸣点”, 打破学生与文本间的隔膜, 让学生主动到课本中去探究, 带着很强的目标性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2.巧解文本, 体会文章意蕴

语文教学, 特别是民俗文化散文教学, 是不能脱离作家的创作文本的。我们必须以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为依托,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对文学作品中蕴藏的民俗文化以及地域文化进行深度发掘, 正确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包含的丰富民俗文化, 传承民俗文化的精髓。

面对教学中“文化味”与“语文味”严重割裂的现状, 我们在学习民俗文化散文时必须将风俗和语文结合。《端午的鸭蛋》一文中, 作者将风俗内容与语文知识技巧运用得相当巧妙娴熟。文章主题写端午节的咸鸭蛋, 但作者并不直接入题, 而是“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 重笔谈及家乡端午节的种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等。开篇运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节日风俗, 为下文描写咸鸭蛋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也烘托出端午咸鸭蛋至淳至浓的乡土气息。这样浓墨重彩的一一罗列, 还从深度上传达出作者对民间风俗和民族文化的深情。同时, 作者也想借鸭蛋来抒发内心深处对生活、对家乡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最后, 作者说到端午鸭蛋时, 将“挂鸭蛋络子”“做蛋壳装萤”“说古代囊萤”等情节一一陈述, 表明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怀念。

该用怎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解读这些信息, 达到民俗文化散文教学“语文味”与“文化味”的融合呢?我们想到的办法是打破常规思路——倒着解读。即由端午的鸭蛋和关于鸭蛋的游戏入手, 引导学生解读出作者留恋美好童年的情感。再从描述家乡鸭蛋的语言中领悟作者寄托的乡土深情。最后, 从“有人说这篇文章有瑕疵, 开头一大段端午的风俗与故乡和童年毫无关系, 只是在啰嗦地历数端午的风俗, 不如去掉”这个逆向思考的问题中, 引发学生的辩证思维, 得出结论:这些民间风俗的机械罗列其实隐藏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作者是想借此唤起读者对民间风俗、民族文化的重视。

3.巧品语言, 感悟作者情感

语言风格是课堂“语文味”的重要体现点和吸引点, 在教学中必须予以强调。而民俗文化散文“文化味”的体现之一就是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汪曾祺在谈到自己对语言的追求时就曾说:“力求平淡而有味, 用适当的方言体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体现淡淡的幽默。”因此, 遵循文本语言本身的风格特点, 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品味, 是民俗文化散文课堂融合“语文味”和“文化味”的有效策略之一。

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品味语言, 即替换法:解读做鸭蛋络子;朗读法:找出蕴涵着作者丰富思想感情的句子, 读一读并说一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删减比较法。通过对《端午的鸭蛋》语言特色的细致分析, 我们不但可以在乐趣中学到民俗文化, 而且可以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强大力量, 是“文化味”与“语文味”的完美融合。

4.巧拓展延伸, 理解文本言外之意

一堂充满语文味的成功的语文课, 追求“语文味”是过程, 获得“文化味”是结果, 教师要做的就是添加“催化剂”, 让两者推导的过程显得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形成积淀, 也就是巧妙地运用拓展延伸方法,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人文感悟。

在解读《端午的鸭蛋》中游戏的意义时, 我们连续提出三个问题: (1) 为什么汪曾祺年老之后如此念念不忘儿时的游戏? (2) 像这样留恋快乐童年的文章我们还学到过哪些? (3) 为什么这些鼎鼎大名的作家会在成年之后再三地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再用幻灯依次出示答案。最终, 学生能够懂得, 童年的美好记忆使汪曾祺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感恩, 使他关注生活中的小事、用自己的作品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为了凸显学了文章能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点“文化味”的目的, 我们在教学初始解读完游戏的意义后, 拓展引入“文学作品的学习, 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抓住作者寄托在作品内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众多的人生感悟”这样一个结论, 在解读完端午的风俗后再引入“文学作品的学习, 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抓住作者寄托在作品内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众多的人生感悟, 汲取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进时所需的精神力量”的结论, 然后抛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你从课文中、从汪曾祺身上汲取到精神力量了吗?”只要学生深入思考, 必定能从中获得反思。

综上所述, 民俗文化作为语文课的重要资源,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散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正视其作用, 加强重视度, 改变当今民俗文化散文教学“文化味”和“语文味”无法有机融合、严重割裂的现状。我们要将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学特色和初中生的性格兴趣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探究、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伍曙亮《汪曾祺新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毛静《论汪曾祺散文的平民情结》,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 篇4

一、民俗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1. 现代文化的冲击。

现在文化的发展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受到丰富多彩文化的影响。例如,在舞蹈领域,一些机械舞、霹雳舞、拉丁舞等在人民的娱乐生活中受到喜爱,这对于一些传统乐舞蹈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例如,这些舞蹈对苗族的芦笙舞就有着巨大的冲击,影响了云南苗族的芦笙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西藏的民俗文化如果想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就应该进行不断的创新,能够将传统的文化艺术和先进的科技水平相结合使民族文化焕发出活力。只有这样,文化产业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这样,西藏的文化产业才能在科学的法制环境下成长起来。

2. 民俗文化所存在的生态环境改变。

西藏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西藏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这些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也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比如,西藏藏族的民俗文化中最典型的民俗文化是,藏族服饰。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然而这些民俗文化在西藏是很难得到传承与发展的,究其原因是当地生态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制约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策略

1. 民俗文化教育方式灵活多变。

民俗文化教育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加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使用灵活的教育方式。例如,对元宵节日的介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灯谜让学生猜。对那些猜对灯谜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学生就能在猜灯谜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元宵节日有个全面的掌握,能够增加自己对节日的了解。

教师在讲解七夕节的时候,可以采取中西对比的教学方式。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把它和中国的七夕节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一些共同点和差异点,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节日承载着各自的优秀文化。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比赛,说出有关爱情的诗句,还可以相互交流一些关于爱情的古老佳话。教师通过这些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民俗文化有个大体的了解和掌握。

2. 合作学习。

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探索创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自觉探索精神,是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民俗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设一些关于民族文化知识的专题,给学生设定一些关于民族文化知识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学生通过在小组合作中不断的交流不断地探索,可以解决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这样就能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3. 在语文教学中开设民俗文化作文课。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开设民俗文化作文课来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民俗文化之后,可以在每周安排关于民俗文化的作文课。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以后,让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文化为主题,来写一篇关于民俗文化特色的作文。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对民俗文化复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增加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关于民俗文化知识写作的难题,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查阅资料,问老师来解决遇到的问题。由此可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设民俗文化作文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增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

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5

一、重视教材中的契机, 将地方民俗文化在课堂中渗透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自己的视野。”语文课堂中, 我们要牢牢地把握住教材, 与此同时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的, 有效的教材拓展是对课堂内容的最好补充,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 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课堂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也可以获得更多价值的内容, 加深对文章思想的把握, 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给学生灌输这些民俗知识倒不如去激发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使其自觉了解并喜爱,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去拓展延伸。导入民俗文化,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当然这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积累更多的民俗文化知识, 收集最能贴近学生生活和能直观感受的资料, 在适当的时机介绍给学生。比如在课堂上学习剧本课时, 我们可以介入我们盐城特色的民俗———淮剧的相关知识, 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淮剧的视频, 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这个文化的魅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感受视觉盛宴的同时, 又抓住机会介绍淮剧的由来, 悠久的历史、名家名作让学生在对比中为家乡有这样灿烂的民俗文化感到骄傲。学生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 教师就可以去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壤, 感受自己家乡的多种风土人情。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学校现有的校本教材和语文课堂相结合, 详细地去介绍我们盐城的各类民俗地域文化, 包括各种特产、名人文化、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有效引导学生去阅读, 汲取更多的知识。这样的语文课堂的相关拓展就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 而不是教师枯燥地去满堂灌。让课堂充满活力, 让学生激情四射, 更加喜爱语文课堂。通过趣味性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通过对比, 也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家乡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民俗风情, 增强学生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二、提倡综合实践, 让“大语文”教学走进文化

语文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知道地域的民俗文化就是来源于生活, 要想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去了解和弘扬本地的民俗文化, 就必须给予学生走进生活去亲身体验的信心和空间, 在生活中实现“大语文”教学。

“大语文”教学也就是要将生活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在某种意义上就要让学生从课堂内走到课外去探索学习。语文教师引导和开展这样的民俗实践活动, 应尽可能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权利,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 主动探究、大胆创新的精神。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不定期举行“参观中国海盐博物馆”的活动。盐城是一个文化名城, 它汇聚了很多海盐文化, 我们就通过这个机会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民俗地域文化教育,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前布置他们准备好一个本子, 让他们将参观中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和内容都记录下来。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博物馆的美丽, 也可以感受那些不一样的海盐文化, 让他们为家乡自豪。回来后我抓住机会让每个学生谈谈感受, 这样提升了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领会和热爱, 激发了爱国爱家的热情。类似这样的活动化教学,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学习的参与度高涨, 他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弘扬民俗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也达到了我们语文教学上的一个情感的大目标。

三、通过生活积累素材, 提升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现在的写作教学往往不能贴近学生生活, 写作空洞没有感染力, 字里行间缺少激情, 只有热爱生活、贴近生活实际, 才能让学生动手动笔, 才能让他们自然地去书写和表达。因此, 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 就可以较为轻松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培养学生各种情感。例如在学习《采薇》一文时,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它表现了普通士兵的艰难出征的岁月和那种内心的伤痛, 充满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家乡的无限思念。我在这个基础上就增加了一个拓展作文题:士兵们如此热爱和思念自己的家乡, 那我们呢, 我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盐城历史上名人和名胜古迹较多。市区有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观, 大丰市白驹镇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 东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读书堂”, 亭湖便仓有北宋宰相卞济手植的“枯枝牡丹”。于是, 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实的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其中, 激发他们内心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通过交流既能增进对民俗文化的印象和了解, 又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中的民俗论文 篇6

依托民俗活动的传承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有如下三大优势:

1.学生兴趣浓厚。对于传统的民俗, 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事项, 无论是刚刚走进校园的孩童, 还是身处在大城市或偏远乡村的高中生, 甚至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都无一例外地喜欢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从他们出生那一刻开始, 他们就不断地耳濡目染, 对传统民俗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2.学生时间充足。民俗文化集中呈现的时间绝大部分是我们的法定假日。目前像春节、清明、端午, 国家都安排适当的假期, 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来体验民俗传统, 进而去提升语文素养。中国人历来重视亲情, 重视以血脉关系为纽带的情感。因此,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之时无论多远、多忙都会携上亲友前去团聚祝贺或祭扫。这种习惯给了我们借助民俗传承提升语文素养的可能。

3.自主空间较大。与各种民俗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浩瀚若海。所谓“十里不同风”, 各地的民俗又各不相同, 所以民俗文化传承以及与之相应的语文知识也不尽相同。学生学习、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空间很大。

本文以南通地区传统的“放烧火”习俗为例, 探讨借助这一民俗的传承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的教育方法, 以此启发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

“放烧火”又叫“放哨火”, 是流传在江苏南通地区独有的古老民俗, 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的一枝奇葩。其做法是在元宵节天黑之际农户把散落在田头的稻根、麦秸、杂草堆积点燃, 民间俗称“煨百虫”。另将路边、坟地、沟岸、荒地的乱草烧掉, 谓之“剿虫窝”。晚饭前后待天色稍暗开始“放烧火”。用芦苇或稻草扎成碗口粗细的草把沿田边挥舞, 疾走高呼民谣。在整个民俗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至少三个方面的语文素养:

一、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无论是全国通行的民俗做法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事项。首先让学生学会通过信息检索来查找相关民俗的资料。就“放烧火”这一民俗而言, 可以通过查阅地方杂志, 检索网络文献等多个途径发现“放烧火”习俗的源远流长。其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去其螟塍, 及其蟊贼, 无害我田雅。田祖有神, 重畀炎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先民对火的崇拜。在接下来的具体民俗传承过程中学生必然还将接触、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并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在纷繁复杂的处理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素养。

二、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

以“烧火把”的制作为例, 学生必须走街串户与长者交流了解这一风俗, 并学习“烧火把”的制作技术。这当中包含了与人交往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在进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时往往还会煞费苦心地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 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中去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而与居民直接进行“烧火把”制作、“放烧火”风俗的采风交流时学生体验的是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 能够学会如何得体、准确地与人交流。学生在掌握了“烧火把”制作的过程后还必须进行必要的资料的整理, 把口头语转化成书面语, 把相关的方言转变为普通话, 还有一个语言组织整合的过程。

“烧火把”制作过程, 最终形成这样的文字表达:

⑴原材料

较直的芦柴两根, 不短于1.5米。

干燥的稻草 (芦苇、红草或茅草) 一捆。

⑵捆扎

将稻草顺齐。稻草根部与芦苇根部一个方向, 从芦苇根部的地方开始包扎芦苇, 用稻草捆扎。依次顺次向芦苇尾端捆扎。注意捆扎的松紧要得当。

⑶成品

如图所示:

⑷点燃舞动

“烧火把”制成后点燃末梢, 起初可抓住其中间迎风舞动。燃烧过程中, 手抓“烧火把”的位置不断后移, 最后抓住裸露在外的芦苇根部。若干人排成队在乡野小路上舞动火把, 一边呼喊童谣口号, 煞是壮观。

这样的文字表达至少有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准确、有条理、简洁, 有时甚至还需要画图说明。显而易见, 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当然, 除了整理活动步骤这样的文字之外学生还能在做调查报告、研究方案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

三、诗歌鉴赏能力

在整个“放烧火”的民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童谣的呼喊。这些童谣都朗朗上口、平仄相对、一韵到底, 虽是坊间童谣但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体现。让学生整理这些童谣, 进行朗诵比赛, 无疑能让学生掌握很多的诗歌知识, 增加对中国诗歌的理解。例如:

正月半, 炸麻串;人家的菜, 洋钱大, 我家的菜, 盘篮大;人家的菜, 生了癞, 我家的菜, 上街卖!噢......

正月半, 炸麻串;人家的菜, 挑一行, 不够老娘尝一尝;我家的菜, 挑一棵, 全家吃得暖和和!噢......

正月半, 放烧火;别人家养丫头, 我家养小伙!噢......

正月半, 放烧火;别人家的萝卜锹柄“奘”, 我家的萝卜盘篮“奘”!噢......

灯笼亮, 火把红, 正月十五炸麻虫。

场头田边都炸到, 炸得害虫影无踪。

我家的萝卜石磥“奘”, 别人家的萝卜才在长!噢......

在诗歌教学中, 我们应该让学生至少学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领悟诗情画意, 培养学生想象力;把握诗歌内涵, 渗透情感、人文精神;理解诗歌的音韵美, 通过诵读加深记忆和学生的文化积淀。在此项民俗文化传承中, 我们通过对这些带有浓重乡土气息且生动有趣的儿歌的收集整理, 能轻松地实现上述诗歌教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组织学生仿照这些歌谣, 进行自创歌谣比赛, 即简易的诗歌创作大赛。

上一篇:均匀控制下一篇:言意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