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2024-10-15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共12篇)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篇1

《语文课标》中指出: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 扬长补短, 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 领悟其丰富内涵,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设计得好, 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 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同时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急、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 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一、“问题式语文阅读教学法”容易使教学内容集中, 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式语文阅读教学法”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就是牵一发动全身。这个“全身”, 不仅是一篇课文, 一个课堂, 还可以是一个人的整体阅读能力。就课文内容来说,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 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将牵涉到整篇文章, 换句话说, 任何文章, 都可以从一个角度切入, 把它整个地拎起来, 并且从任何一个角度入手把基本内容吃透。就一个课堂来说, 一个问题就是一场讨论的焦点, 可以使全体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 容易调动他们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对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来说, 能提出问题,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深入思考, 实际上他会得到比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多得多的东西。思维活跃, 发言踊跃, 特别是争论, 它使学生异常兴奋。教师不必担心学生不会参与, 也不必为课堂纪律操心, 更用不着挖空心思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是, 问题一提出来, 整个课堂的运转机制就被激活了。而且, 这种活跃还会延伸到课外去———假如老师暗示在哪一本书里有关于所讨论问题的资料, 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寻找, 以期拥有“秘密武器”, 使自己在争论中取胜。更重要的是, 这让学生学会了尊重原文, 实事求是地去分析文章, 也正是这种实事求是, 使他们学会尊重事实。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问题式语文阅读教学法是围绕着问题进行阅读、展开思考的, 因此, 能不能发现问题, 是这种阅读的基本前提, 而教师组织教学, 首先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就文章内容提出的能力。实际上, 只要我们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这个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 不需要很久, 学生就会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而在教学中,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深深的体会到, 实际上, 学生是能够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的。过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之所以比较弱, 是因为缺少锻炼的机会, 对老师存在着依赖性, 总是期待着老师所提供的答案, 而且总是认为只有老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只有老师才是权威。现在, 老师偏不亮自己的观点, 他们只能靠自己;课堂上进行的讨论也逼着他们拿出自己的观点, 自己去寻找说服别人的理由, 就是老师想帮他们也无法帮。而且,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 这些问题教师也不可能都想到过, 更不可能都有准备, 只能和学生一起研究, 共同探讨。师生一起探讨问题的氛围、解决问题的共同努力, 使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研究问题的环境中, 这个环境教给学生的东西要远远多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给予他们的东西。而其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 是使他们学会该怎样去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语文阅读教学法由于所涉及的面很广, 学生们看法多样, 而且看问题的角度、方法各不同, 结论也不可能雷同, 只能就“他的看法有没有道理”作出自己的判断, 而不可能事先想好什么答案, 做什么准备。这样, 势必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 从事实出发看待问题, 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这中间, 就酝酿着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所冒出来的各种各样新的观点, 绝不是为着创新而创新, 而是非创新不可;创新在这里不是目的, 而成为一种需要。讨论所涉及到的种种说法, 各人的种种思路是不是合理, 或者有多少合理的成分, 大家应给予合情合理的评价, 否则就无法服众;学生要让自己的说法为大家接受, 就必须想出种种说服的办法。这就逼着他们去动脑筋。对教师来说, 面对着这种局面, 也不可能去照搬教学参考书的说法。在这种时候, 教参是远远不够用的, 教师必须自己去思考教材内容的方方面面, 必须有自己的比较成熟的看法, 否则就心无定准, 根本无法组织讨论, 甚至无力主持课堂。因此, 在学生创新的同时, 教师也必须打破原有理解的范围。要能接受学生的创新, 教师自身首先要学习创新, 至少要能够接纳各种不同的看法, 否则, 就难免造成难堪的局面。

四、“问题”式语文阅读教学法和研究性阅读

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时, 实际上就是在初步学习研究问题。和一般的研究不同的是, 他们只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阅读, 学习课文,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 课文是主要的, 学习语文是主要的。另外, 所讨论的课题是课文的内容, 只是就一篇文章的内容理解进行讨论, 阅读的面很窄, 讨论所涉及问题也不多, 比较单一。但是, 由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需的能力结构和研究工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因此, 这种方式也就很容易向研究性阅读转化。所讨论的范围要是一超出课文, 那么, 就势必要寻找别的阅读材料, 要懂得到哪里才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材料, 那时, 就必须学习怎样甄别材料, 怎样搜索所需的信息, 怎样摘取材料为自己的研究服务, 得学习做札记, 学习做卡片, 学习整理材料以形成观点———这就是一般的研究工作, 为研究所做的阅读工作也就是研究性阅读。所以, 问题式阅读法和研究性阅读, 实际也就是一步之遥, 只要想办法把讨论的范围扩大到课外, 就转向了研究性阅读, 这样, 现在所进行的问题阅读法, 实际上就是为研究性阅读做了准备。我认为, 对教学来说, 最重要的, 不是问题阅读法还是研究性阅读的名目, 而是本质, 即教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这无论对哪一种阅读来说都是最重要的, 把这个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做别的也就容易了。

当然, 我所作的实践和探索还是初步的, 还需要深入下去, 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我之所以感到比较有信心, 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状况告诉我, 这种教学比较有活力, 学生不仅感兴趣, 而且学习比较有成效。特别是在阅读上, 打破了以往的那种程式化理解方式, 避免了理解的僵化, 思维空前活跃, 学生自觉地去寻找课外读物来充实对课文的理解, 无须教师要他们去扩大阅读面, 他们自己就做到了———这些, 正是我们传统教学所希望达到而未能达到的。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篇2

余性酷喜看梅。西子湖一片胭脂气味,初至武林,未敢唐突。闻古荡二十里梅花,心神已飞越矣。花盛时天雨如注,淋漓暗淡,阴云不开。私意谓妒花风雨,差可于桃李场中争胜,岂得碍此冰雪姿耶?于十一日定游期,拉计部谢二兑、李顺嵩,乡绅杨紫沂,决意走绿萼丛中,一畅此神情也。

先期听檐溜淙淙有声。黎明见一碧轻云,四山如黛,山容初浴,溪流送响,树色花光,俱如晓妆初罢。迢迢一舆,从雨缝中度去,绝不见一沾洒。出郭至昭庆,转松木场,望保俶塔下一带,渐有山林气色。行二三里许,小桥流水,修竹长松,茅屋一两家,掩映于深翠浓荫中。童子村妪,蔽竹窥人,一如武陵人初入桃花源惊喜相问时也。再三里至古荡,紫沂携家童候本家庄上。竹径逶迤,茶香正熟,指隔溪梅花,数枝如雪,此时已窥见一斑矣。茶毕,同登笋舆②至佛慧寺,一派绿云波荡中,点缀积雪数亩,已自不暇应接。进三四里许,山环径转,竹密松深,梅花千万树,回视舆人仆从,俱在众香国中。

梅全以韵胜,不但花萼之奇,芬芳烂漫,即虬枝铁干,潦倒离披,千奇万怪,莫能名状,恐梅花道人持淡墨横拖醉抹,亦当敛衽。土人爱惜本业,花下不容一凡草。松下映竹,竹下映梅,深静幽彻,到此令人名利心俱冷。

看梅如看画,太晴枯而不润,太雨滞而不活。是日大半阴晴,密云翠霭,聚而复散者几番,一天雨色,悬在眉睫,翩然不坠,如设数重水墨障,以爱惜此仙姿,令吾二三子轻描淡抹,得悉尽此佳趣也。

溪山尽处忽开广陌,为西溪、留下。竹林深处乃永兴古寺,绿萼梅可荫数亩,甃③以怪石,蔽云欺日,香雪万重。同紫沂上僧楼俯视,如坐银海。顷,二兑、顺嵩先后至,叱侍童治具花底。引满尽醉,咏歌而归。枕上袭袭作梅花香气,早起急敕墨卿④笔之,以告后来看梅者。

(选自《西溪志》)

【注】①法华山:杭州西溪之南,群山列若屏障,东自古荡,西至花坞,统称法华山。②笋舆:竹舆,竹轿子。③甃:zhu砌。④墨卿:墨君,墨的风趣说法。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差可于桃李场中争胜 差:差别 B.蔽竹窥人 蔽:隐藏

C.亦当敛衽敛 衽:整理 D.早起急敕墨卿笔之 敕:命令

3.下列各组句子,全都属于直接描写法华山梅花的一组是( )(3分)

①树色花光,俱如晓妆初罢 ②指隔溪梅花,数枝如雪

③一派绿云波荡中,点缀积雪数亩 ④虬枝铁干,潦倒离披

⑤密云翠霭 ⑥蔽云欺日,香雪万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酷爱梅花,认为梅花冰雪之姿不会受到风雨的影响,于是邀请友人一同前往法华山赏梅。

B.作者从杭州城中出发,至昭庆,转松木场,至古荡,访佛慧寺,最后到永兴寺,一路上移步换景,选奇择要,尽得梅花佳趣。

C.置身于松竹梅交相辉映的深静幽彻中,作者感叹“到此令人名利心俱冷”,决意退出官场。

D.游览了法华山,作者写下探梅的经过和感受,道出了“梅全以韵胜”和“看梅如看画”的赏梅心得,给人以启迪。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土人爱惜本业,花下不容一凡草。(3分)译:(2)顷,二兑、顺嵩先后至,叱侍童治具花底。(3分)译:

参考答案:

2.(3分)A(差:勉强)

3.(3分)C (①是作者住处的景色。⑤是云雾)

4.(3分)C(“决意退出官场”于文无据)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3分)当地人爱惜自己的产业,梅花下容不得一点杂草。

(“土人”、“本”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3分)不久,谢二兑、李顺嵩也先后来了,叫侍童在梅花树下准备好酒食。

(“叱”、“治”、介宾结构后置,各1分)

【参考译文】

我生性非常喜爱赏梅。西湖一带脂粉味浓,我初到武林,不敢乱闯。听说古荡那里有二十里的梅花,我的心思已飞到那里去了。(今年)梅花盛开的时候,天上大雨如注,淋淋漓漓下个不停,天色暗淡,阴云密布。我私下里想,那妒忌梅花的风风雨雨,勉强可在桃花李花中竞争得胜,哪里会影响得了梅花冰肌玉骨般的姿态呢?于是我在十一日定下游览日期,叫上计部的谢二兑、李顺嵩和乡绅杨紫沂,决定要前往绿萼梅丛,畅享这份神情。

(那天)起先我听到檐沟流水淙淙作响。黎明时,看到天空晴朗,轻云飘浮,四面山色如黛,山容好像刚洗过,溪流潺潺作响,树色花光,都好像早上刚刚梳妆过。我乘着一辆马车,远远地(驶向法华山),从雨缝当中穿过,一点也没有被淋湿。出城到昭庆,转过松木场,远远地看见保俶塔下一带,渐渐地有了山林的气色。走了二三里,有小桥流水,有高大的竹松,茅屋一两家,掩映在深翠浓荫中。山村的儿童和老妇,隐藏在竹林后偷看我们,就像武陵人刚进入桃花源(人们)惊喜相问的那个时候啊。再前行了三里到了古荡,紫沂带着家童已经在自家庄上等候了。竹林中小径蜿蜒,茶香正浓,指隔溪梅花,有几枝白得像雪,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窥见了古荡梅花的.一些风貌了。茶后,我们一起乘着竹轿子到了佛慧寺,一派绿云缭绕中,点缀着如雪一样的梅花,有数亩之多,这种美景已经让我们目不暇接了。再前进三四里,群山环绕,小路盘旋,竹松茂密深幽,梅花千万树,回头看轿夫仆人,都在众香国里。

梅花一概以韵味取胜,不只是花萼奇特,气味芬芳,烂漫夺目;即使是虬枝铁干,也旁逸斜出,参差错杂,千奇百怪,没有人能用言语形容。只恐是梅花道人(吴镇)拿着淡墨来画,横拖醉抹,也应当整衣致敬(甘拜下风)。当地人爱惜自己的产业,梅花下容不得一点杂草。松树掩映着竹子,竹子掩映着梅花,幽深宁静,到这里会让人的名利心都淡泊了。

看梅花就像看画:天气太晴朗了,梅花显得干燥不润泽;雨太大了,梅花就显得滞涩少活力。这一天,大半是阴天,密云青雾,几番聚集又分散,满天的雨气,就挂在眼前,飘来飘去,但始终没有落下,就好像设置了几重水墨障一样,(天公)以此来爱护梅花的仙姿,让我们这几人轻松愉快地游玩,得以尽情地享受赏梅的美好情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 篇3

一、民主参与教与学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落到学生的心理基础上,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就不会被打破,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所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体现真正的民主。

二、多角度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进行多向地理解。对于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激烈的辩论,我总是说:“你们的见解太独特了,表演的很精彩。学习中,只要你们能善于质疑,大胆发问,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富有挑战的激情,成功之门就离你们不远了。”

三、选择多种探疑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大体可分为两种: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独立加以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经过个人努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则不讲,让学生在自己中完成,而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适当点拔外,让学生自由寻找学习的伙伴,自由选择探疑的方式。

四、自定自学目标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学生课前的预习,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两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强的会掌握得多,学得好、快,这无疑给课堂阅读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该如何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需求?该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呢?我认为,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课前的自学目标应由学生自己拟订,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的自己自学目标,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篇4

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 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都在进行改革, 但有些老师为了显示自己与传统教学方法决裂, 刻意追求个性化教学。这些所谓的个性化教学, 有的脱离文本, 有的标新立异, 有的只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热闹, 这对激活阅读教学课堂是不利的。

1. 偏离文本中心, 进行所谓“个性化解读”

比如有学生在读蒲松龄的《狼》这一课文时, 认为屠夫过于残忍, 对狼斩尽杀绝, 这不利于保护环境, 认为人与动物要和谐共处, 不要彼此伤害;有学生读《王几何》这篇课文, 认为老师一堂课就让学生画圆和三角形, 没有教一点有用的知识, 从头到尾读完, 就只记住王几何的笑;还有学生在学习《共工怒触不周山》这篇课文时, 认为共工心胸狭隘, 报复心强, 争不过黄帝, 就拿头撞山, 是无能或自欺欺人的表现。

针对这些所谓的个性化解读, 有些老师大加赞赏, 认为学生质疑得有道理, 课堂就应该这样畅所欲言。其实, 这些所谓的个性化解读, 都脱离了文本, 看似有道理, 其实都是错误的解读。因此, 创造性阅读并不是“创造性乱读”, 固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哈姆雷特也还必须是哈姆雷特, 而绝不能是哈利·波特”。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运用“文本细读法”认真深入地理解文本所传递出来的内涵和意义。

2.“合而不作”“探而不究”, 自主学习徒有其表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教学理念肯定是正确的, 但如果忽略学生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必须围绕阅读文本展开,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如果脱离了文本, 合作和探究就只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此外, 有些知识点, 教师讲授可以解决, 就没有必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有些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就可以明确, 就不需要再进行深入探究。总之, 无论怎样的阅读教学, 都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展开。

3. 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

有些课堂片面追求 “热闹”, 仿佛学生都“动起来了”就是成功的教学。而有些学校的管理者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还到教室“掐秒表”, 限定教师一节课讲授不超过15 分钟, 余下的时间必须交给学生活动, 否则判定为“不合格的教学”。这种让教师“戴着镣铐跳舞”的做法, 让广大教师情何以堪!

其实,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围绕文本展开,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绝不能强求一个标准。有的老师误解了新课程理念, 以为热闹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 学生都“活动开了”, 教学效果就体现出来了。其实这是一种误判。对于那些需要教师深入讲解的重点篇目, 如果也像自读课文那样随意处理, 教学的效果就会非常差。

比如我听过的一堂公开课——《皇帝的新装》, 开课老师在公开课前让学生准备道具服装, 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课本剧, 课堂上点名上台表演, 三个小组的学生一一上台表演, 虽然表演很精彩, 课堂很热闹, 但一堂课下来, 学生除了了解了课文内容, 其他什么也没有学到。

所以, 课堂教学不能追求表面形式的“热闹”, 公开课不是表演课, 必须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像课本剧之类的小组合作活动, 也必须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部分, 切不可喧宾夺主, 冲淡主题, 沦为“为表演而表演”的活动道具。

二、运用“文本细读法”激活阅读教学课堂

1. 文本细读教学要寻找突破口

比如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 应抓住“愧怍”一词, 由表及里 (从“文象”到“文脉”) 、由内而外 (从“文本之中”到“文本之外”) 展开细读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愧怍”一词, 然后让大家思考:既然“愧怍”, 作者又为何自称“幸运的人”?这是文本细读的突破口。其实, 杨绛一家人又何曾幸运, 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都遇到的, 下放五七干校劳动, 对于这两位文坛大家来说, 对心灵的摧残和打击更是难以形容的。而当他们看到比自己更悲惨的老王时, 出于善良的本意, 主动照顾老王的生意, 但老王的“田螺眼”还是让“我”害怕, 老王的生活窘境, 还是让“我”吃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失群落伍、没有亲人依靠的人, 临死前还想着给作者一家送来平时舍不得吃的唯一值钱的鸡蛋, 老王进门, 第一句话“我不吃”, 第二句话“我不是要钱”, 他仅仅是预见到自己要死了, 特地来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做最后的告别, 表达对作者一家人长期照顾他的谢意。然而作者却没能理解老王的来意, 仍旧像以前一样对待他, 以为他是要钱, 这伤了一个垂死者的心, 这也正是“愧怍”的缘由。

在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 寻找“我”对老王从同情、关心, 再到对他人品的赞赏, 再到愧怍的心理描写的词语, 教会学生体悟作品中所传递出来的除了“平等观念、人道精神、对劳动者的同情”这些主题外的一个更深刻的主题, 那就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 对那个疯狂年代的人性的反思。

所以说, 找准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就等于找到了打开大门的钥匙, 如果教学时在突破口上多下功夫, 那么就可以做到“入文、入情、入境、入心”, 就能让学生真正认识文本, 超越文本。

2. 文本细读教学要指导学生捕捉关键而有意义的词语

关键性的词语, 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比如诗眼和文眼。

我在教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 》这首诗时, 就按照文本细读的方法, 让学生从“不足惜”三字入手去理解诗歌的内涵。“不足惜”意指“不值得珍惜、不值得遗憾”。在诗人看来, 官场生活是不足惜的, 陶渊明宁愿“种豆南山下”, 哪怕“草盛豆苗稀”, 他也毫不介意, 因为他种的是“豆”, 得的是“趣”, 是“自由”, 是“洁身自好”。这样, 在找准诗眼的基础上, 就能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会学生把握诗歌主旨, 从而获得诗歌鉴赏的新突破。

再如教南宋诗人陈与义的《登岳阳楼》, 可以从“悲”字入手, 因为只有读懂了“悲”字, 才能读懂诗歌的情境和诗人的情怀。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中的“悲”字,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内心痛苦。以“悲”字为核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了解金兵南下, 北宋灭亡整个历史事件, 让学生对作者的内心世界有切身的体会。然后引导学生逐句赏析诗歌, 一起感受“帘旌不动夕阳迟”的孤独和冷清:四下没有一丝风, 天地间仿佛凝固了一般, 给人一种压抑灰暗之感。再体会“登临吴蜀横分地”的“横”字, 感受那种亲人不能相见的分离, 让学生想象三国时吴蜀两国征战杀伐的情景, 体会一种悲壮苍凉之感。再从“徙倚湖山欲暮时”的“徙”字, 引导学生揣摩人民四处迁徙, 徘徊不定, 居无定所之感。所以, 一连串的关键字的捕捉, 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加以引导, 就能让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 “文本细读法”关键在于从细部入手, 切忌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教师要巧妙引导, 学生要能自主找出答案, 切忌直接给出答案, 让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 否则, 课堂将成为“一潭死水”, 激活课堂也就无从谈起。

3. 文本细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素材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惜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将课本资源弃之不用, 比如课本的插图, 很多老师往往视而不见, 课堂上提都没有提。

其实插图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学资源, 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插图, 画面上游子孤单落寞的景象, 以及画面背景荒凉萧索的场景, 互相映衬。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利用这幅画, 把握画面所呈现出来的九个意象, 就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

再如八年级上册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一文, 老妇人的形象, 以及风中颤抖的蜡烛, 给人无限的启发,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本插图进行再创作, 将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地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动笔, 给插图添上色彩, 或者补充炮火纷飞而老妇人屹然不动的表情。学生一边画, 一边了解课文的内容, 一边揣摩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文中的细节描写一一呈现出来, 这就做到了“长文短教”。

此外, 像《故宫博物院》这课提供的故宫布局图, 在讲解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时非常好用, 学生一看就明白。故宫建筑群是沿着中轴线分布的, 作者沿着参观路线, 以天安门为起点, 穿端门, 进午门, 过汉白玉石桥, 来到前三殿, 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顺序, 清楚明白, 有条有理。教师可以利用插图作为教学环节的切入点, 也可以启发学生据图想象, 从而将插图作为激趣的素材,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课本中的插图, 其实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也为师生间的对话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课本中的资源非常丰富, 除插图外, 还有每篇文章中的导读、课后习题、课下注解、单元综合训练、口语交际、写作训练等, 甚至书本最后的名著导读、语法知识归纳, 以及书法作品欣赏等, 这些教学资源都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运, 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帮助的, 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篇5

①在一个暮色渐合的傍晚,我回到了老家那个山村。②夕阳在天边写着最后的诗篇,一片金黄,亮得有些晃人眼睛。越过村南狮子岩的上空,那或粗或细的一条条灰白的炊烟,袅袅娜娜升起在空中。我仿佛在沙漠中找到了路标,血管里的流淌的鲜红液体开始泛滥,开始沸腾。③炊烟是我回家的路标。小时候,无论在东山背放牛,还是在西山坞割草砍柴,夕阳西下,宿鸟归巢,抬头看见村子上空一条条粗细不等的炊烟渐渐升腾起来,我就知道,可以回家吃晚饭了。炊烟就是一根老天赐予的幸运之绳,绳的一头系着我温暖的家,系着父母家人合家团圆的欢欣。④家在浙中龙门山脉的余支,四面耸峙的群山中间,有一块太师椅一样的凹地,我村的始祖辈择居这里,肯定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村前临岩,从村中流出去的水顺岩壁而下,平时感觉不出什么,一到大雨过后,水流湍急,身立岩下,见飞瀑凌虚而下,煞是壮观。从山外回村,就只有村前这条岭,颇有华山一条道的意韵。其实这只是自然风光而已,我多次伫立村前的岩前,想到出岭下山,就是一条道通往古越国都城诸暨,万一战乱匪祸,村前的险峻绝对属于易守难攻,甚而至于守住上岭这条道,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⑤全村不过百来户人家,起先倒是循祖训按族中兄弟分房而居,每个房头本家兄弟的住房以房中厅堂为中轴线,燕翅一样平分在两边,这也符合传统聚族而居的习俗。后来繁衍日多,两个厅堂两边住不了,就在村中两道浅浅山弯里觅地另建。在我小时候很长一段记忆里,村里的房子基本散落在一个“V”字形的山谷里。于是,有懂风水堪舆的人说村子状如鸡窠形,家鸡在窠里什么也吃不到,跳出鸡窠才有白米吃,于是村人自古以来就有出村去打工、经商等谋生计的传统。后来我离家在外面谋生多年后,醒悟想出这个妙招的祖辈,绝对是聪明异常有大智慧的人,那是在鼓励子孙后辈们,不要囿于局促山村的安逸生活。要勇敢地走出家门,走出大山,好男儿志在四方,去出门创业。⑥我也在祖辈要求跳出鸡窠去寻白米的训诫中,刚迈过二十岁的门槛就出门打工,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就自己创业,多年打拼,终于在县城谋得可以安放一张书桌的地方,成为所谓的城里人。⑦城里有交叉错杂的马路,有高低错落的大楼。城里看不见炊烟,看不见炊烟的来自山村的我,总觉得自己像在虚空中漂浮,活在梦里一样不太真实。经夜的梦境里,总是看见群山环抱的谷地,粉墙黛瓦之间,夕阳把树影拉得长长的,炊烟开始从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吞吐起伏。粗的,细的,袅袅如莲步轻摇的,肯定是勤劳人家,柴火干燥,灶火旺则炊烟淡如流云;突突似老牛吐气的,则是柴火没干,灶洞里半是烟来半是火,这烟囱里自然冒出粗大的烟柱。张家的、李家的,一支支炊烟柱子升上天空,就像一张网遮住山村,山村就进入安宁、静谥的漫漫长夜,富有诗意的山村之夜。⑧回家的村路从泥泞小路到简易沙石公路,又到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应该说回家的路越来越宽阔。只是在我们每一个游子的心中,他乡的生计辛劳,生活的辗转奔波,这回村的路仿佛在不断地延伸,家乡的炊烟也在渐行渐远。⑨栖身都市的角落,每个人都有一本安居不易的难以述说的账,回家的机会是愈来愈少,家乡的炊烟总是在清晰的升腾中渐渐模糊,终至淡化,最后眼前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只有一颗焦灼的不变之心,为家乡为炊烟在日复一日经受难以抉择的煎熬,祈祷山里的父老乡亲能够永远拥有一个安详、平和的梦。⑩有一次去看一位学有所成的老乡的画展,在一幅水墨丹青前,我挪不动脚步了。黛黑的背景山影,黑色的瓦片,雪白的墙,灰白的炊烟,一根根粗细不等,漫到村子上空交织成一层薄薄云岚,似云非云,似雾非雾,使原来平常的村居,仿佛笼罩在云山雾海之中,若隐若现,几疑琼楼仙阁。这不正是我千百次梦里出现的场景吗!我忍不住久久伫立在画前,眼泪潸然而下。我问画家可以割爱吗?他说,只有这幅是他自己无数次梦里出现的家乡场景,他画成后密不示人,悄悄挂在画室里,每天必看的。最后,他一脸深情地说,炊烟是我们回家的路标啊!看见炊烟仿佛看见年迈的母亲在灶前忙碌一家人的晚餐,仿佛听见村里弄堂口传来父母叫呼在外玩耍的孩子回家的声音。炊烟离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亲切啊!我俩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不放,双目凝视,仿佛彼此想从对方的眼眸中寻找出家乡升腾的炊烟。1.根据①―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①―③段写了“我”于傍晚回到家乡,请简要概括“我”的观感。(2)从④⑤两段看,家乡有何特点?请加以概括。2.第⑦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章以“渐去渐远的炊烟”为题,但文章第④⑤两段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我”的家乡,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4.有人说,文章第段“炊烟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却越来越清晰!”是自相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参考答案: 1.(1)天边金色夕阳,上空白色炊烟袅袅;炊烟是回家的路标;炊烟令“我”感情激荡、热血沸腾。(2)家乡位于深山凹地,村前临岩,水流淙淙,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循祖分房而居,V形布局,状如鸡窠。2.从内容层面看,本句话是由写家乡的炊烟,写自己的家乡风物、地理特色转入对自己在没有炊烟的城市里生活的感受;从结构层面而言,在承上启下过渡的同时,也为后文写“我”对炊烟的痴迷眷念作了铺垫。3.一是写“我”的家乡在深山凹处,地势险要,雁翅布局而居且繁衍日多,且远离都市,故才会有炊烟袅袅;二是写“我”的家乡是为与后面写“我”在城市中的梦境中的炊烟相呼应;三是暗示炊烟渐去渐远的原因是家乡的年轻人受先辈的鼓励暗示,走出大山,志在四方创业。4.不矛盾。炊烟是“我”回家的“路标”,而家乡与城市相阻隔,只有回家,才可看见炊烟的生活;“我”受祖先的激励,打拼十余年,终于成为“城里人”,但栖身城市不易,家乡的“炊烟” 渐去渐远,以至模糊淡漠,故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远”。“我” 在同乡的画展上,水墨丹青中灰白炊烟离“我” 很近;故乡的炊烟,时常在“我” 的梦境中出现,看见炊烟中忙碌的母亲,听见炊烟中呼唤儿女的声音;在画家与“我”的眼睛中,都望见了彼此眼中升腾的家乡的炊烟。故炊烟“越来越清晰”。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法;策略

近年来,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源于文本细读法不仅仅关心文本的语言,更重视挖掘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蕴含的不同感情。尤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中,通过文本细读法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加精确了解同一类型不同作者文章的精华,这对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增加文学审美见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文本细读法的引入,提高学生感知课文审美能力

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初中语文学习就是由语文阅读构成的。通过语文阅读学生不仅仅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更能够在阅读中间,通过眼界的开阔,大大的提升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文学修养提高以及人格塑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牢牢将通过文本细读法的引入,提高感知课文审美能力看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中之重。西方著名文学理论研究者克林斯·布鲁克斯是最早正式提出文本细读法的文学界佼佼者,他认为文本细读法应当成为所有人研究文学作品的最佳途径,通过该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结构以及深层内涵,这對于更加深层次的考证作者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举例说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宗璞作品《紫藤萝瀑布》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像以往的教学方式一样,直接的就进行多媒体展示,而是在课堂进行之前,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认为紫藤萝漂亮么?”学生普遍都会认为其很漂亮,然后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前同分准备,展示出自己描绘花朵美丽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评价一下有什么地方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真正的抓住了花朵的美丽动人,并通过讨论,研究一下还有哪一些地方需要提高,让学生充分认知自己的作品之后,一字一句的认认真真对本篇课文进行阅读,对文章中出彩的地方进行标记,并说出它哪一点好,课下可以鼓励学生有意识进行背诵记忆。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有初步的认知,更能够通过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从而为自己语文审美修养的不断提高,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跨越课堂,获知更多文学知识

通过大量的语文知识阅读,学生毫无疑问将会对同一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此时教学如果只是一味的在某节课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会取得较好课堂效果,然而这对于学生系统性的文学知识学习、建立起完备的文学储备是十分不利的。此时教师另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习得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举例说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外国著名文学家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这是作者用深刻、凝重的心情凝结成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有着十分浓厚的爱国色彩。作品无论是在语言、动作都有着十分精准的描写,然而在我国流传的经典中,也有关于爱国的题材,比如情感沉重的《过零丁洋》、比如《满江红》,文天祥与岳飞同样是在爱国主义题材中,表现了自己的赤子之心,然而三篇文章却有着不一样的情感,笔者在正式教学之前,引导学生首先回顾后两篇作品,然后通过三篇文章主题、题材、作者等方面的比较,无论是在文学知识上,还是通过不断情感比较,引导学生更加接近作者创作本意。比较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比较的内容,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依据黑板内容逐一分解,将学习文章细致入微的分析。

三、紧抓语言,更加深刻的理解语文创作的根基

语言是一篇文章能够最终成文的基本构成单位,离开了语言,就不可能有一部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必须在立足于对学生文学知识拓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文章的基本构成语言,我们不能够仅仅为了追求学生能力提高就努力的将教学重点放置在高上,必须将文章的基础:语言,看做是文本细读法的一个基础。举例说明,以上文为例,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紫藤萝瀑布》学习的过程中,不单单将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放置在教学重点,更将重点、优美语句看做是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对其高度重视,不仅仅应该对这些优美句子进行记忆,更应该知道这些句子好在哪里,紧抓语言,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语文创作的根基。

四、结语

文本细读法重视的是对文章的“仔细耕耘”,不仅仅关心文本的语言,更重视挖掘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蕴含的不同感情,尤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中,通过文本细读法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加精确了解同一类型不同作者文章的精华,这对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增加文学审美见解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袁智勇.基于文本细读法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4(2):125-126.

[2] 马连护.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52-53.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篇7

一、立足宏观文本进行微观细读

我认为对一篇文章的成功解读, 必须要着意于精神, 着力于文字。在文本演绎上采用立足宏观文本进行微观细读的方法, 于大处着眼寻求细节突破。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慧心、好深思的文本细读者, 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 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 迅速进入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与作品融为一体, 方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例如, 教学课文《那树》, 我找到的第一个细节点就是题目中的“那”字。并提出一个针对性的问题:既然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一棵树, 能否把那树改为这树, 以显示亲切感?从时间上来说, 那树已经成为过去遥远的记忆。就空间的角度而言, 那树被砍伐了, 从人们生活中隐退了, 不再属于原来的地方了。一个那字就构建了学生时空二维思考的框架。在此基础上, 将题目与文本信息联系, 对学生进行追问:文章中是否有句话写明了对于那树的一切记忆都已过去?学生很快就在文章最后一段找到:这一切都过去了。通过对《那树》中“那”字的品味, 发现了“那”字贯穿全文指向形象、情感、主题等, 无一游离。学生在体验揣摩“那”字的妙趣中, 找到了解读文学作品的钥匙, 即通过对作为文本细部的词句的探幽发微, 推求细部与细部之间的关联, 从因果联系中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在细读中发现, 在想象中创造

通常情况下, 我们认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有除了具备上述所说的具有望远镜式的宏观把握的能力, 化远为近, 博观约取于文中之外, 还应该具有显微镜式的文本剖析与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应该条分缕析, 烛照内里于文本。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项最具灵性的创造性活动。

例如, 在何其芳的《秋天》里, 一个个的画面安静而闲适, 我们仿佛可以听到秋天农家的呼吸声。有些学生就说不是很理解“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 如果缩句, 就变成了“收起影子”?渔人“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的却是影子。事实上, 第一小节写农家的丰收, 这第二节写渔人“游戏在渔船上”, 很可能渔人早已鱼儿满仓, 此刻打鱼撒网, 网中有鱼无鱼已经并不重要, 只是心满意足后的一种“游戏”, 这种游戏让人感觉到很悠闲。联系了下文“游戏”一词, 抓住诗歌的意境, 诗人作诗时, 网起青鳊鱼是写实的, 它毫无诗意可言;网起乌桕叶是平庸的, 缺乏想象力。诗人写渔人打鱼, 却写到乌桕叶, 是为了让诗歌更美, 更富有诗意。而唯独网起的是影子才是最富有想象力最富有诗意的, 能引人遐想, 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三、通过比较文本细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乌申斯基说:“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扩大学生的视野, 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鉴赏水平的提高, 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才会注意到语言描写非常特别之处, 文本解读时就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文本细读, 引领学生在理解与不断比较中加深认识。触摸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 读到作者试图通过文本表达的意义, 读出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就是我们教学解读的生长点。

例如, 在教《妈妈的账单》一文, 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将“妈妈的账单”与“儿子的账单”进行比较, 然后启发学生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为零?让他们围绕这个问题去讨论。学生比较之后, 教师再启发学生:你们在对比中对妈妈的账单有怎样的了解?运用比较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出妈妈账单的含意, 让学生认识母爱的伟大这个中心灵魂。

因此, 沉醉朗读, 揣摩词句, 关注细节, 比较阅读, 这种文本细读之法长期坚持, 文学经典的美丽和智慧必将走进学生们纯真的精神世界。

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体阅读,实施方法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整体阅读是以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能力为基础的一种活动教学模式。朱作任教授说过“阅读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个体内化意义的过程, 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经验, 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从而增长智慧与培养能力。”然而现在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抓不住重点等种种情况。

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对阅读教学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 然而初中生的阅读水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阅读抓不住重点, 阅读理解能力差等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认为:中学生在阅读方面有所欠缺, 其原因是不能对阅读文章进行全面的、整体的了解, 只是片面地去阅读文章, 对文章的内容不能够全面、正确的把握。其对阅读理解的各种题型的回答也都不完善、不严密。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对文章的关键语句或者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准确把握。对文章的整篇内容不能很好的表述, 总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大部分阅读分析题目的答案是对文章整体理解的整合。而在教学中, 教师对于阅读理解的教学时, 一般会将整篇文章进行分割, 逐字、逐词、一段段分割来进行讲解, 其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 也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习惯, 将文章分割成段进行分解式理解, 致使学生不能够正确的找到文章的关键词语, 对文章不能整体把握, 其思维能力也就受到了限制。

二、整体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整体阅读是对文章整体的、全面的阅读及感知。其核心是“整体性”。对此, 心理学也有所研究, 其研究表明:人感知事物是对某事物有笼统、不精确的综合印象, 进而对组成该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 最后才构成新的综合, 这时, 对事物才能有一个清晰的、精确的认识。这在教学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部分—整体。在教学中其具体实施办法有以下几点:

1. 改变传统的分割阅读教学

传统的分割教学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但是长时间的分割教学致使学生的思维模式有了定向, 不能够全方位的发挥, 在对文章阅读和理解时形成了一种定向的分割分析, 因此, 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自己传统的“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方式, 向“重分析、重整体”转变,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方向。使学生能够适应新的阅读方法, 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 并将其串联总结全文的内容, 整体感知文章并进行分析, 运用整体—部分—整体这样的规律和方法, 去阅读和理解文章。

2. 掌握阅读文章的主旨

文章其实和人很相似, 文章的主旨就好比是人的灵魂, 我们在与人沟通、交流, 对人进行了解时, 就需要对人的灵魂进行沟通, 文章的主旨也一样, 它是整个文章的主要脉络。要想真正了解文章的内容、含义, 就必须掌握文章的主旨。结合全文的内容, 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概括、分析。了解作者的思想意识。现在的文章主旨有的比较隐性, 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对文章的整体阅读有个清晰的思路, 对文章的主旨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并对其进行深层的了解, 进而准备的、完整的对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概括、分析。

3. 把握阅读文章的结构线索

教师在教学中, 对文章的结构把握也应注意, 文章大多表现的是形散神不散, 其结构内在都有着一定的联系,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在结构上的把握进行培养。对文章的上下文进行联系、总结, 深入了解作者的思维秩序。对全文的整体脉络进行整理, 全面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对文章的结构:对全文以及各段的中心句、关键词进行准确把握, 提高整体阅读效果。尤其是一些议论文和说明文, 思路比较严谨, 其逻辑性强, 找到结构的关键部位也就找到了文章的关键所在。一个文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出发, 对文章的整体有一个全面的浏览。对文章进行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和认识。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整体性的感知, 让学生抓住文章重点, 进而对全文进行把握。将整体阅读的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 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整体阅读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所创新, 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内涵进行了解, 并吸取文章的精髓之处。

参考文献

[1]冯克诚, 田晓娜.最新教学模式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2]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

[3]李维鼎.语文课程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篇9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初中英语,类型,意义

任务型阅读是一种训练方式,主要围绕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词汇能力以及挖掘语言含义的能力等。任务型阅读题围绕不同的阅读技能和语言应用而展开,涉及词性转换、词语释义、同义替换、归纳演绎、结构分析、细节理解等。任务型阅读有字数限制,表达部分也暗含有一些要求,诸如大小写、答题的一致性及词性等等,这些隐性的规范需要学生自己去揣摩。

一、任务型阅读法的基本类型

大体分成三类题型:问答问题型、应用文型和综合型。

回答问题型:也就是给出一篇短文,题后设计几个问题。这种题型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在文章中找出能回答问题的关键句子,或者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有的题目设计出一两个翻译题等。细读问题要求,完成任务。 在明白题意和文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后面的题目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所要求的任务。总之,这类题型要求学生要有很好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应用文型的任务阅读:它往往与生活实际挂钩,涉及天气预报、电视节目、预定购各类物品,海报广告、确定路线方位、留言口信电话记录等生活实例和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等。内容比较简单,有时图文并茂,符合不同学生层次的心理爱好。体现了运用语言完成实际任务的目的。题目设计一般为表格形式较多,学生可先看题目要求, 大致明白所要完成的任务,直接从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从而完成所给的任务。

综合类型的任务阅读:一般是在问题设计上兼顾了前两种类型,既有根据短文设计的问答题和相应的翻译题、连词成句等,又有根据内容完成表格或图表信息,完成这一题型应非常细致,应认真地到原材料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并且经过整理输出信息。在明白题意和文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后面的题目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二、任务型阅读的意义

任务型阅读的最大意义和最大获益者就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程度在加深,同时在知识点的把握上在加强。任务型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任务型阅读题的要求,问题的答案全部来自于阅读材料,至多需要学生进行推断,不会超出阅读材料范围。因此学生必须从整体上和细节上全面而细致的掌握阅读材料所涉及的内容,从材料中找到与试题相关的信息,才能准确无误地答题。所以在学生多次读通全篇文章时,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任务型阅读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由于试题不仅需要学生理解阅读材料,更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词性转换,同意替换。这需要学生对英语基础性知识有牢固的掌握,并对所学的知识要灵活变形然后运用,因此有效地考察了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在知识的运用和掌握中, 学生变得熟练的知道知识的使用方法和运用技巧,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任务型阅读能提高学生各个板块知识的建构。在有逻辑的任务型阅读中,将学生平时背诵的独立个体的单词和独立教授的单词语法串联了起来,因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在平时显得有些分散,没能将整个英语串起来讲,就算是讲也没有那个时间,而且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还太过于深奥。但是英语原本就是一直相互牵扯相互联系的整体,我们学的时候是零散而碎化的,造成了我们运用时候的障碍,总是在每个知识点的跳转中迟疑和苦思冥想,这就是平时学习方法所导致的。 任务型阅读就有逻辑的几种类型的题串联在一起,做完一套下来感觉思路是清晰而流畅的,而且很多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理透彻了。任务型阅读让学生把各个板块的知识建构起来,在建构的构成中梳理清知识点的关系和语法相同点。

三、任务型阅读需注意的问题

任务型阅读虽然是很好的方法,但是它也有它需要注意的方面,俗话说物极必反是有一定道理的,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合适的规律,违反了规律最后的效果总是和预期大相径庭。

1.循序渐进的原则。任务型阅读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要求也较高,因此,我们在做任务型阅读题时,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应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学生对任务型阅读题型的兴趣。

2.有效阅读的原则。由于学生对任务型阅读题型熟悉程度不如传统阅读理解题型,一篇高质量的任务型阅读题常具有一定的梯度,多数设置了几个学生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往往在此题型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了《考试说明》 的建议时间,即耗时过长,长此以往,养成了不良习惯,因此须增强任务型阅读的有效性。

初中生名著阅读法的实践与探究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现状,阅读形式,实践与探究

一、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透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实施契合自身特点的方案, 多读书、读好书, 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 对名著也有具体的数量安排。但是, 阅读, 特别是名著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

第一, 在触屏与网络普及的今天, 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部分学生的课外时间被手机与网络侵占, 游戏代替了阅读。第二, “快餐式”阅读、功利性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大部分学生不是不阅读, 他们看的多是不需要大脑思考的快餐书、畅销书, 比如玄幻小说、穿越小说、言情小说、漫画等。还有部分学生倾向于功利性阅读, 一切阅读都是为了成绩。作文写得不出彩, 看作文书;阅读扣分多, 就去买本阅读练习, 并不是因为爱阅读才阅读。第三, 课业负担过重, 没时间进行兴趣阅读。有很大一部分初中生课外作业过多, 完成作业已经精疲力竭, 加上复习、预习, 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阅读。

二、多种形式的阅读法

1. 由课内向课外迁移阅读法

初中有多篇教材可以做此类迁移。比如我们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后, 建议学生看完《城南旧事》;学习了《俗世奇人》后推荐同名小说集《俗世奇人》;学习了《孤独之旅》后阅读《草房子》;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阅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迁移首先是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 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 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为, 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

2. 同一作家的专题阅读法

主要推荐鲁迅先生的系列作品选读。鲁迅先生选入初中教材的作品有《风筝》《雪》 (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 《社戏》《故乡》《孔乙己》 (选自小说集《呐喊》) , 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选自《且介亭杂文》) 。作品篇目多, 体裁广泛, 可读性很强。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写作背景有零散的了解, 还须要系统化、完整化地阅读与了解。“鲁迅” (鲁迅其人, 他的作品) 本身即是一个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有机体。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研究工作者, 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鲁迅”本体, 有着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 “鲁迅”逐渐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初中生有必要阅读“鲁迅”, 拥有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作品不像其他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一样简单易懂, 他的文章语言晦涩、思想深刻, 需要读者有相当好的中国文学底蕴和文学史的基础。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时, 教师要在写作背景介绍方面做足功课, 选择的篇目要适合学生的心理。

推荐作品有小说集《呐喊》中的篇目:《阿Q正传》《狂人日记》 《明天》《药》;小说集《彷徨》中的篇目:《幸福的家庭》《祝福》《伤逝》;《朝花夕拾》全部。

3. 同一主题的专题阅读法

初中名著阅读, 我们确立了两大主题:“母亲”与“故乡”。借鉴比较神话学中的“母题”概念:“母题是构成神话作品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在传统中独立存在, 不断复制, 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 但通过不同排列组合, 可以转换出无数作品, 并能组合入其他文学体裁和文化形态之中, 母题表现了人类共同体的集体意识, 并常常成为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标识。” “母亲”与“故乡”是无数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 大量阅读该主题的作品, 为其他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母亲”主题的作品, 我们推荐了老舍《我的母亲》、高尔基的《母亲》、艾青《大偃河—我的保姆》、鲁迅《我的母亲》、琦君《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凌淑华《旅途》、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曹禺《雷雨》。

“故乡”主题的作品, 我们推荐萧红《呼兰河传》《老屋》《菊有黄花》, 汪曾祺《萝卜》《五味》, 林清玄《箩筐》《红心番薯》, 季羡林《海棠花》《夹竹桃》,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4. 中外名著比较阅读法

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 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 活跃思想, 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 又可以看到差别, 把握特点, 提高鉴赏力。对中国的作品, 学生在语言文化上都比较熟悉, 但对外国作品就有较强的距离感, 中外比较阅读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式, 中国书籍起到桥梁的作用, 又促进学生思考。

我指导学生对比阅读了《中国神话》与《希腊古典神话》两本书。要读懂西方文学作品, 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阅读基础:《圣经》故事和古希腊、罗马神话, 这是我选择《希腊古典神话》的理由。操作时, 先阅读《中国神话》, 然后以关键词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希腊古典神话》。比如:爱情。中国神话中其实是缺乏爱情的, 我们有繁衍但避讳爱情;希腊神话中, 爱情是重要的内容, 他们不但追求爱情, 有的神还很专情, 也有的神很滥情。由此引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能发现两国神话中的其他不同之处吗?

5. 朗读结合提问阅读法

大声朗读就是指在阅读的时候不是默读, 而是坚持一段时间, 由老师或同学大声地读文章。据《阅读的力量》一书研究, 若是教师曾念书给学生听, 则学生会更愿意自己选书来独自阅读。

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一书时, 就采用了大声朗读这一方法。阅读时, 以朗读为主, 提问为辅。比如王熙凤一开场说的几句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 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我问学生, 王熙凤这开场白可高明了, 你能听出来高明在什么地方吗?通过多次大声朗读, 学生发现, 凤姐一句话, 既夸奖了林黛玉, 又讨好了贾母, 又利用林黛玉的母亲之死拉近了与林黛玉、贾母的关系, 一箭三雕。大声地阅读, 特别适合难度较高的书籍。

6. 影视剧与名著互补阅读法

电影《哈利波特》上映时, 系列书籍风靡一时。《哈利波特》该书去掉那些魔法的元素, 就是青少年成长和情感教育的现实主义教育故事, 哈利就读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所有适龄少年都向往的美好而刺激的魔幻世界, 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我推荐学生阅读。

电视剧《福贵》播出时, 我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了一集电视, 阅读了原著中的相关的章节, 让他们比较原著与改编, 谁更能触动内心, 再推荐他们阅读《活着》全书。

7.“榜样”引导阅读法

榜样教育是指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 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 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 使人们对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 易于效法, 能使人们受到感染和激励, 因而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榜样教育同样适用于阅读。

我请班上的“ 阅读之星” 推荐《简·爱》。她不仅看过《简·爱》, 而且还看过《呼啸山庄》, 对两书她有自己的看法。阅读课上, 该同学侃侃而谈, 认为《简·爱》虽然过程曲折, 但结局不足以令人震撼。《呼啸山庄》的故事虐情, 思想更加深刻。对一般的同学而言, 建议阅读《简·爱》。阅读面广已经很令人羡慕了, 对两书能做对比阅读, 并说出一番见解, 更令其他的同学暗暗钦佩。过不了几天, 班级中就有不少学生休息时间在看《简·爱》, 几个学生在讨论故事情节。最令人惊喜的是, 半个月左右后, 一位对语文并不热爱的男同学对我说, 他最近在看《百年孤独》, 这本书挺有意思的, 他能不能推荐给同学。

8. 巧用“好奇”刺激阅读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反叛期”, 其实叛逆是“长大了”, 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 希望通过自己的“标新立异”甚至是“唱反调”, 来引起别人注意, 试图改变别人和事物对自己原本看法的心理。在行为上往往做出出人意料的事。巧用“叛逆”, 教师可轻松引导阅读。

《白轮船》是我一直想推荐阅读的书目, 但是没想好用什么方式组织阅读。一次, 我带了《白轮船》一书去教室管理自修, 把书放在讲台上。几个调皮的学生看到新鲜事物, 就来问了:“老师, 你看什么书?”我故意严肃地看着他们说:“这本小说, 你们不适合看。”那天放学, 我不小心把书落在讲台上了。第二天, 这本书照样出现在讲台上, 只是我的那张书签已经换了夹的页码。一个星期后, 我提到图腾一词, 问他们图腾有什么作用。学生就举出了《白轮船》中白鹿的例子, 有不少的学生能够就白鹿参与讨论。也就是说, 有不少的学生偷看了《白轮船》一书。

三、阅读的收获与反思

经过多年的名著阅读指导和实践, 我们有了丰硕的收获, 同时也发现了新问题。

一是增加了阅读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规定7~9年级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形式后, 学生阅读量不低于400 万字, 远超课标要求。

二是学会了体验与思考。我们开展的无论何种形式的阅读, 都需要学生积极与作者对话, 与时代进行思维碰撞。只有思考, 才会有自己的感悟。

三是获得了真正的修养。多种形式的阅读, 使学生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 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 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 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 而是正好相反, 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 越来越有意义。

但我们也发现了新问题。一是缺乏阅读的序列化。七到九年级要阅读哪些书籍, 哪个年级阅读哪些书籍, 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没有做系统的规划, 阅读没有序列化。二是阅读形式还要不断创新。本文提到的阅读形式有八种之多, 有一些阅读方法已经缺乏新鲜感。语文老师要潜心研究更多新颖有效的阅读形式。三是阅读时间远远不足。在现今教育形势下, 学生的课业学习与课外阅读的矛盾日趋尖锐, 时间不足是名著阅读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斯蒂芬·克拉生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 通过多种实验和研究, 证实了阅读的作用。他说:“阅读是唯一的方法, 唯一能同时使人乐于阅读, 又培养写作风格、建立足够词汇、增强语法能力以及正确拼写能力的方法。”“有充足的证据显示, 不经过正式教育也能培养出语文能力。这些证据都强烈指出, 仅仅依靠阅读便足够培养语文能力了。”总之, 从《阅读的力量》一书看来, “语文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阅读”。语文老师要做的是开创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鼓励孩子多读书, 从而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开.对抗语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39-01

新课标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让学生体会到词句在语言环境的作用、表现力和意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而要想培养、提高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法。文本细读法是一种深入研读文本的方法,它强调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朗读、还原与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分析文本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比较分析能力与质疑追问精神,笔者现探讨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宏观把握文本

对一篇文章进行解读,首先需要对文章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如从宏观上去把握文章的情感倾向,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组织结构等,从而实现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例如,在执教《春》(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倾向——通过对春天的吟诵,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即盼春——绘春——颂春。然后让学生体会,在描写春天景象的过程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美,如从触觉上形容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嗅觉上形容春风中泥土的气息,从听觉上描绘春天的流水声、鸟鸣声、短笛声。作者就是通过这三种感觉描绘出春天的和煦、芳香和悦耳。

二、细品关键词句

在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宏观、整体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词句在全文中往往具有揭示中心思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对课文进行“咬文嚼字”式的阅读,对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信息进行仔细的推敲。

在讲授《范进中举》(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以及文本的深层意蕴,教师可让学生找出并仔细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如范进中举前,称呼胡屠夫为“岳父”,而在中举后却称呼胡屠户为“老爹”,从范进对胡屠夫由“岳父”向“老爹”称呼身份的转变,就直接暗示了中举带给范进的身份和地位上的变化,也借此阐明了为什么范进在如此老的年纪还对科举抱着“恋恋不舍”的态度,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民众心态的影响。

三、分析矛盾之处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矛盾之处,这些矛盾之处是人物形象与思想内涵的集中展现。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局限,对于课文中矛盾性的文字表述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选择忽略无视。这时,教师应在一边予以引导和点拨,从而深化学生对于课文的认识。

课文《孔乙己》(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句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语法表达上的矛盾。对于这一语法表述矛盾,学生往往选择忽略或者疑惑不解。但是,这一矛盾其实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运用“大约”,是表达主角“我”对孔乙己死去的不肯定,但“的确”是通过推测当时见到孔乙己悲惨的境况,肯定孔乙己已经死去了,反映了人心的确很冷漠。因此,通过这一语法表述的矛盾,表达了孔乙己的悲惨状况和人情的冷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中的矛盾及其蕴含的涵义,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拉近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体会留白艺术

留白就是文章中有一些内容不写,或者叙述描写留有余地之处,它虽然简略,却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造成一种“文有限情无限”的效果。教师应让学生学会体会文章中留白的魅力,理解文本中的深层内涵。

如在执教《台阶》(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这一节课的时候,文章结尾,父亲说了很简单的一句:“这人怎么了?”作者又在后面补充了一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一处虽然文字简练,却是课文的留白之处,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层内涵。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深层内涵是什么?作者到底想表达些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明白了这一处流露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热爱之情,并且掺杂了同情的情绪。教师引导学生对留白之处进行深入的研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深层内涵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激趣法浅说 篇1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 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 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 先引导学生背诵李白《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 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好的导语设计, 让学生先入为主, 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 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 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 给人以启迪。

二、诵读激趣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学古文, 首先要从诵读入手。诵读分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教师范读, 使学生读准字音, 分清句读。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 达到既定目标, 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 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 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诵读显得尤其重要。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 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 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 就会很容易地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 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先让学生朗读成诵, 学生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 经过老师略加点拨, 学生就会明白众多意象构成行旅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 从而理解曲的思想内容。

三、想象激趣

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 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 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 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主人公之间的距离, 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 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 使学生觉得新奇,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温庭筠《梦江南》的教学, 抓住“独”、“倚”、“脉脉”等词, 要求学生展开想象, 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这样一幅广阔多彩的美人凭栏远眺图:一位少妇盼望丈夫归来, 终日呆立楼头, 仔细数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帆船, 面对着江水悠悠, 夕阳依依离去, 总是失望惆怅。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词人笔下的怨妇思夫的愁苦难熬之情。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 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 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 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 使学生有话可说, 激发学习兴趣。

四、质疑激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学习才有兴趣, 才会主动。为了启发学生有大进, 在古诗文教学中, 我不断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 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见解。通过质疑、探究, 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首先, 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需要教师的鼓励, 因为大多数学生想质疑而疑虑重重, 既怕老师瞧不起自己, 又怕同学讥笑。这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 那怕是提出看起来幼稚可笑的问题, 也要给予充分肯定。其次, 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 在学习中发现, 在思考中质疑, 在释疑中理解, 在理解中创新, 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第三, 还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设疑、质疑的基本方法可以从认识事物的三个层面上考虑, 一是“是什么”, 二是“怎么样”, 三是“为什么”。就一篇古诗文而言, 可从字词、句式、结构、主旨、语言特点等方面设疑、质疑。这样, 能使学生有疑可质, 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五、教态激趣

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语言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试想, 如果教师上课时无精打采, 学生能兴致勃勃吗?教师上课时要始终保持愉快、乐观的精神, 满怀信心, 即使再累, 也要振作精神。讲课时语言要富于变化, 并伴随一些手势、表情。朗读时语调抑郁顿挫, 语速适度调节, 感情真挚等都能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的兴趣。此外, 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尤其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上一篇:让学生不再害怕表达下一篇:会计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