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效率初中语文

2024-10-09

阅读教学效率初中语文(精选12篇)

阅读教学效率初中语文 篇1

一、研读教材,深入挖掘,做好课前准备

语文素养的形成要靠大量的阅读去积累,要靠阅读过程中的认真体会和领悟。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挖掘极其重要。首先,不同体裁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和欣赏角度,因而要采取不同的阅读引导方法。如,具体、真实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严谨、科学是说明文的主要特征,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是议论文的必要条件,生活所需是日常应用文的灵魂。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从整体出发,把眼前所教的“这一课”放在整个单元、整本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相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科学的序列性。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读,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避免课堂教学中用过细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避免无休止地做题,避免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进而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关注学情,激发兴趣,做到因材施教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是“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是,由于受经济、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阅读总量上的差距很大。农村学生平时接触书籍、报刊和杂志的机会相对较少。据调查,80%的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100万字,有的甚至更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策略积极引导,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他们培养阅读兴趣。

三、尊重学生,求同存异,倡导个性化阅读

如,教授《木兰诗》一文时,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木兰与周围人相处了十年之久,但竟没人发现她是女郎,因为从常理来讲,男人和女人的外貌、身材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对于正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们来说,教师一味的说教,他们是不会完全信服的。

关于木兰女扮男装的辩论正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兴趣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自我感悟。既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讲清楚木兰是作者为了抗争男权观念而塑造的巾帼英雄形象,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入情入境,用心阅读,记录情感体验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阅读时,需要引导学生用心去领悟和体验。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对于这篇课文,不同年龄段的人读起来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也许还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字当中浓浓的父子亲情,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寻找自己成长过程当中父子之间的点点滴滴,自己说出来,与课文中的叙述形成对比,再认真品读课文,仔细玩味文章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用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都处于兴奋状态,最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达到阅读的升华。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通过深入地探究性的阅读,感受文学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做出自己的评价,写出自己的心得。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阅读教学效率初中语文 篇2

众所周知,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阶梯式阅读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能力。读书就像爬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才能有所收获。注重短期效果的教学方式不可取。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善于运用阶梯式阅读训练模式开展阅读教学。阶梯式阅读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是新课改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就针对阶梯式阅读训练在处于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更好地发挥阶梯式阅读训练模式的教学作用,逐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感知性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语言感知阅读是阅读阶梯式阅读训练的第一阶段,通过培养学生识别感知文本语言的能力,就能够对文本运形成初步感知。文本是由语言构成,其中包含了语音、字形、语义、语法等知识。因此,文本语言感知阅读训练的内容也应该包括语音、字形、语义和语法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组织学生开展文本感知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个诗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进行对比,分析其文本写作风格,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再如,指导学生阅读李白的《送友人》时,学生一旦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时,很容易想到此类诗作中常用的借送别之景,表达依依不舍的忧愁心情或劝慰朋友的乐观情感,然后再阅读诗句加以验证,以提高阅读效率。学生之所以会想到这些,都是因为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感知文体写作风格,准确把握各种写作风格的特点,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本写作风格感知能力。

二、鉴赏性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善于运用阶梯式阅读训练模式开展阅读教学,在感知文本语言的前提下,学生往往希望进一步理解文本,鉴赏文本,领会文本含义。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文本鉴赏阅读能力,引导他们仔细品味文本语言的含义和作用,把握文本内涵,产生自己的理解。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鉴赏文本语言。这篇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用简约而不失华丽的文字描写出丰富有趣的童年生活,通过与沉闷乏味的三味书屋进行对比,表面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主旨。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对比文中“百草园”“三味书屋”的语言描写,从中领悟文本内涵,即童年的乐趣来自于生活体验,而非被迫学习。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作者的其他文章,如《呐喊》等带有强烈批判性的文章,如此便可通过阶梯式阅读教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鉴赏文本的能力,为今后的写作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评价性阅读

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质疑精神。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性阅读。质疑精神是填补文本空白,进行二次创作的必备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质疑精神,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没有疑问-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的过程。通过对文本、对作者、对其他读者的评价获得对文本的新的理解。例如,在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一文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推《归园田居》组诗,然后对其中的诗句进行评价,如“但使愿无违”中“愿”字如何理解?又如,动静结合是《春》这篇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一写作特点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评价性阅读,因此教师可以将这篇课文作为范文,就文章想要表?_的情感展开评价性阅读。有学生认为,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是想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也有的学生认为,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是为了借景抒发自己的人生追求。这两站说法都对,但都不全面,完整的答案应该是两者都有。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的评价性阅读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阅读理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评价性阅读习惯。在以后的阅读中,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理解文本,批判其中的错误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评价性阅读,实现读活书,活读书。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分析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与措施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在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文辞修饰和段落语句,那么就无法透彻地理解作者写作的深刻涵义。例如,在小说的阅读分析中,教师不注重语句的灵气,深刻领会作者的心意和文章表达的深刻内涵,而只是简单地把文章进行分解成若干部分,让学生死记硬背文中的生词和优美的句子,学生就会在教师乏味的讲解和分析中逐渐失去兴趣。公式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抑制和削弱了学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阅读教学手段过于形式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形成。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改变过去枯燥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一种时尚教学,在阅读教学中,鼠标可以替代粉笔,银幕替代黑板,音频代替教师。阅读教学的形象性体现在学生思维的形象和教师教学语言的形象上,不只是体现在几幅画面上。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要使用合理,否则不但起不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作用,还会干扰教学的顺利进行,体现不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价值。

3.阅读教案过于艺术化。部分语文教师重点放在教学设计和教案上,在教学中,想“复印机”一样照本宣科,不根据课堂的真实性和差异性教学,学生也由此根本无暇参与文本阅读。教师仍然遵循老套的教学模式,用教学设计的方案一统课堂和学生思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不深刻,使阅读教学趋向于理想化而失去了真实性。脱离实际的教学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相符合。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情境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发挥情景教学的优势,有效地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例如,在教授《变色龙》一文时,如果学生仅仅从动物的角度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就对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不清楚,认为作者只是介绍了发生在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而通过播放变色龙的录像,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将奥楚蔑洛夫称为变色龙的原因。这样的引入,可以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一个人渊博的知识是经过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因此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文章,增加阅读的词汇量,学生就可在知识点允许理解的范围内会写、会读和会用。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搜集词汇、摘抄经典的句子。摘抄优美的句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长期坚持,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文学作品都有读者思考的“空白”,读者可以凭借着对文章的理解填补这个“空白”。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就是给学生填补“空白点”的过程。文章的“空白点”就是学生对文章产生疑问的地方,也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要想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就要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讲课之前,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自或以小组的形式学习讨论,理解词汇,组织造句。学生可以针对文本,确立学习目标,根据目标设置1-2个题目,小组通过深入探讨和思考,确定讨论题目的价值,写下问题的答案或者存在的疑问。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确立教学目标,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如果能够设置试题和答案,那么本次的课堂教学目的已经达到,阅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得到解决。

5.将读、思、议、练有机结合。教学中的“读”要做到以读为本,读出语感,读出感情,读出体验。教师应正确、精心地设计文章的启发语、提示语和过渡语,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现实生活,去分析文辞和感悟文辞。“思”即问题的思索。学生并非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者,要对知识要进行思考加工,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还要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一些疑问,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发问,有问题才能有思考。“议”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实现交流的有效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或者分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表达出来,大家共同分享。“练”就是练习。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针对阅读的文章,找准文章学习的重点,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设置适当的与文章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6.开展实地调研,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是最有话语权的。因此要改变现在的教学现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开展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调查活动,征求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意见。具体的作法是教师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与学生开展访谈对话,听取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意见、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然后反思,制定改进教学的计划。

参考文献:

[1]乔朝霞.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3(8).

[2]朱卫强.新课改视阈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6).

[3]史振泉,韩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31).

[4]李家惠.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5).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 篇4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中间阶段,是重要的学习教育过渡期,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全方面能力和素质的重视, 对语文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就语文教学实际来说,阅读理解教学占据着教学任务的重要部分,在初中生语文学习中是提高其语文素质的最重要能力培养途径。然而纵观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初中学校中语文教师与学校及学生家长方面越来越偏重于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其全方位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得语文阅读教学也得不到相应的重视甚至在初中生学习生活中占据很小的部分,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如何改变这种语文教学现状,提升语文阅读在初中生教学中的比重,是当前教育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2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虽然占有重要的分量,但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初中的语文学习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有,学生语文阅读没有耐性、被动、效率低,时间短等等。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阅读能力本身的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的同时,还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中的其他部分,比如作文写作与文章理解部分。

2.1过于程序化步骤化的阅读教学过程

不少初中学校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实际都非常讲求莫须有的程序与步骤,教师常常把不同的阅读教学任务都按同一个程序中特定的各个步骤进行安排,使得教学显现很大的程式化性,对待不同的阅读文章没有不同的处理办法。这便造成了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够用有效的方法领导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往往停留于文章的表层而不能深入其思想精髓。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文章往往来自于一些著名的报刊上面或者出自学者之手,其文章十分有内涵,饱含作者的丰富情感与其深刻的生活阅历,是需要读者进行更为仔细的阅读才能完全掌握的文学作品。因此对初中学生来说,只有通过仔细型的阅读方法,才能够在认真思考与品位之后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意图,进而从中总结与领悟人生的智慧与思想指导。程序化的阅读教学会极大地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初中生对语文的掌握能力与理解能力。

2.2教学方法模式化

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与教学相关的新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能力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本应当与时俱进地探索相应的高科技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起其学习的激情与兴趣,使得教学课堂新颖而具有独创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然而我国不少初中学校中,不少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过于模式化,不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如幻灯片等,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的单一方法进行教学,并且仍旧用纸质教学与板书授课的方式。

2.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不切实际

初中生正处于发展阶段,思维正处于想象力提升阶段, 因此对很多事物都有新奇的想法。然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过于死板和老旧,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根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教育部门也应该反思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在教学中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因此,教育部门和老师更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与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

3.1开展情景化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意境的感知能力

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生阅读兴趣,帮助与引导其从根本上提高自我语文素质,最好的办法便是进行情景化阅读教学,将学生引入阅读文章的背景意境之中。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室,播放录音或者放映背景视频或者安排学生自主朗读等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在了解学习内容与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

3.2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自我阅读目标

不同的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具体情况,分析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关注点,安排不同的语文阅读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更多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语文阅读学习。

3.3提升老师语文教学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老师在初中生语文学习中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引导学生的重要作用,因此,老师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学习和锻炼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给学生积极有益的正确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阅读兴趣给予指导。

4.总结

教育部门应该深刻的认识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好的学习氛围,循序渐进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加强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有,有正确的方向,在加上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初中生更好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提供动力。

摘要: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教学占据着教学任务的重要部分,在初中生语文学习中是提高其语文素质的最重要的能力培养途径。如何改变这种语文教学弊端,提升语文阅读在初中生教学中的比重,是当前教育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之浅见 篇5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之浅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和意志品格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当前的不少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作 者:陈芹 作者单位:姜堰市大伦中心小学,江苏,姜堰,225504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年,卷(期):“”(4)分类号:G63关键词:

阅读教学效率初中语文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从“培养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技巧”“传授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在阅读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这一课的时候,教师没有急于向学生介绍本文的中心思想、语言特点等语言知识,而是通过启发式教学,向学生提出疑问:大家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在母亲节这一天,你们是怎样给母亲庆祝节日的呢?你有什么关于母亲节的难忘的事能够与我们分享?教师通过提问,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就产生较强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带着兴趣阅读文章,使阅读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阅读技巧

阅读是一种爱好,同时也是一门学问,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欣赏文章的语言、领会文章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一)提纲挈领 整体把握

对于初中生来说,能够迅速把握文章的文体类别、整体脉络和中心思想,是阅读的基础和关键。唯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的、步骤和方法。例如,在阅读《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首先应该明确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并对文章从开篇点题、回忆背影、结尾抒情三部分有整体的把握,进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父亲爱儿子、儿子怀念父亲”。

(二)字斟句酌 仔细体会

在掌握了文章的整体脉络之后,学生要通过对文章的仔细研读来体会文章在语言、情感、立意等方面的奥妙,感悟文章的精髓。例如,在《背影》中,作者分别用了“探”“爬”“攀”“缩”“倾”等字眼传神的描写出了父亲由于年事已高而行动不便、步履蹒跚的背影,也更加深入地表达了父亲对作者的爱与依恋。通过对文章的仔细研读和深刻领悟,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领悟能力,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对比阅读 触类旁通

对于中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在培养他们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完《背影》《白杨礼赞》《荷塘月色》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三篇文章在文体类别、语言风格、情感特征、表达手法等方面的异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三、传授阅读方法

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要重视对阅读方法的传授,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同时,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精读法

精读法是初中阶段应用最广泛的阅读方法,对于夯实学生语言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大有裨益。针对一些语言精炼、内涵丰富、结构紧凑的文章,需要采用精读法仔细研读。例如,上文中提高的《背影》中的精彩片段,就应该采用精读法字斟句酌、深刻体会。

(二)猜读法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互动的过程,初中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善于动脑,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用猜读法,边阅读边猜测、边思考。例如,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跟随作者的思路,边阅读边猜测:“诺曼底”号会遇到怎样的危险?如何避开“玛丽”号的撞击?救援工作应该如何开展……通过猜读法,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阅读思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三)略读法

略读法锻炼学生迅速搜索所需信息、掌握文章重点的能力。例如,在阅读《科学家的数字武器》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以“保罗”“皮埃尔”等人名为“坐标”,迅速搜索重要信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素养。

四、拓宽阅读渠道

阅读是伴随学生终生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要真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就应该将阅读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等各个领域。例如,通过创办“读书板报”、组建“读书小组”、举行“读书竞赛”等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培养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技巧”“传授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持续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实现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褚宏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0(7).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刍议 篇7

读者在阅读中成长, 人类文化在阅读中前进。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阅读教学可以说是重中之重。阅读是语文之根, 学习之母, 是教育之本, 未来教育“四个支柱”的一块基石。阅读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 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傅彩, 足以长才。”把读书对人的影响力, 对人心灵的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

阅读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 在读书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阅读教学抓得好, 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 它传达思想、情感、意志, 是人与人精神上沟通、交际的工具。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本民族文化的地质层, 它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的历史, 装载着民族文化的根。

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既有工具属性, 又有人文属性, 打语言基础和打文化基础应糅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

中学语文阅读, 由于应试教育的逼促, 又囿于部分教师的素养, 长期以来显得先天不足, 发育不良。以习题代阅读, 以训练代感受, 从而篡改了阅读的本质, 降低了阅读的品位, 这样的阅读是没有灵魂的阅读, 也就是精神缺失的阅读。师生投入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很多, 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面对这种窘境, 语文教师如何突破呢?

其实, 阅读教学效率低的实质是知能的转化率低。转化率是指阅读所涉及的知识、能力与文本的能力素养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的比率。这种比率越高, 就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力越高, 阅读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教师自身的人文积淀、教学能力等操作层面的因素, 又与教材、学情、预设达成策略等因素有关。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呢?

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是根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许多教师习惯从网上下载答案, 从教参上抄写教案, 从各类鉴赏辞典中“转移”大家的解读, 这些对我们解读文本有一些帮助, 但是一味地“拿来”, 一定会使教师丧失自我以及对文本的“个性化”见解。教师如果不能将自己真切体会到的东西教给学生, 不能贴近学生实际, 这样的阅读教学何来高效率?所以教师要将所有的参考资料放在参考的位置, 要有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教师要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生命体验去独立阅读、钻研把握文本、深入理解文章所独有的内涵, 从而融会贯通, 与作者共鸣。在此基础上, 参阅各种资料补充完善, 纠正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有了这样透彻的理解, 才能对每一篇文章心中有数, 教些什么, 如何去教。

二、了解学情, 尊重学情是关键

作为教师, 都希望自己的课题是精彩的, 于是认真钻研教材, 认真查找教参和其他资料设计自己最满意的教学设计, 但是这种备课是静态的, 要真正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还必须从学生出发——了解学情并尊重学情。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是从宏观上把握学生阅读文章的一些规律, 掌握教学内容的一般规律, 这两个规律是最根本的学情, 最根本的实际。

二是在课堂上从学生的角度、理解的起点出发, 绝不能从自己怎么教出发, 牵着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圈套。

现在我们使用的学案导学就有不错的效果, 学案的第一项就是“自主学习”, 内容包括资料整合、字词积累、预习所得、自读质疑四个板块。“资料整合、”“字词积累”有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总结积累;“预习所得”是学生在其认知能力基础上对文本理解的“原始”收获, “自读质疑”是重点, 学生在预习时发现的问题, 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自读质疑”两个板块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并将这个起点作为教师安排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也是最主要的学情依据。

三、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保证

课堂教学策略多种多样, 但在本质上, 首先要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共同合作、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形成融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 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朋友, 提出问题, 相互交流, 了解并掌握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 以便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和修正课堂教学策略。

这时的课堂不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 更是教师协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场所, 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养成“问题意识”的提出一个主要阵地。鼓励学生向文本质疑, 向编者挑战, 更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把平等自由的理念交给学生, 并引导学生自我提出问题、合作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

摘要: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笔者从阅读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语文阅读效率不高的原因, 提出了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

注重感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篇8

阅读教学中, 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获得文本形象官能的感觉, 并在此基础上构成知觉印象, 就有了对文本的初步把握。教师在指导中, 调动学生将以往的知识、经验和主体情感带入阅读之中, 去感受、领悟文本, 这主要谈及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方面。而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还包括教师对文本的感悟和解读, 学生之间在质疑、探究、交流中的感悟, 师生之间在交流发展中的感悟。

(一) 从课堂生成的有效性与和谐性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 既没有纯粹的认知活动, 也没有纯粹的情感活动。任何学习活动的结果都是情感和认知共同作用所致。因而阅读教学需要感悟把知情统一于教学之中, 使认识和情感彼此促进, 和谐发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是通过情感和认知的交互作用,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 又学到语文知识, 达到情知交融和情理统一。

(二) 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角度分析

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 必须要用心感悟文本、解读文本。教师对于文本反复的多角度的感悟, 就会得到更多的思想和思考, 这样有利于在教学中生成真切的体验, 有利于与学生一道和谐的发展。否则, 我们很容易把文本肢解成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一只手拿着教参, 一只手拿着考题精选, 向学生生硬的灌输下去。

二、教学实践探讨

(一) 在导入中初步感知文本

导入是教学流程的起始环节, 在于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愚以为从教师对文本感悟的角度来切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具体可从以下几种方式来操作。1, 教师可将自己对文本之悟凝炼成或借用恰当的名言警句来展示给学生:一方面透露给学生怎样学习和需学习的内容两种信息, 一方面也为学生就名言警句的积累提供了契机。2, 教师将解读文本的感悟演绎成合适的故事进行生动地讲述, 以此吸引学生, 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3, 教师将文本所得感悟联系实例来导入, 以引发学生思考,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教师的感悟为主线的导入, 目的都是力图使教师、学生与文本更好地相容,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创设适宜的学习情景, 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二) 在朗读教学环节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叶圣陶先生曾说:“使学生尽量自求了解”。即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感悟文本。大声的、动情的、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本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 也是获得感悟、积累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

1、以朗读来整体感知文本, 可以

改变阅读学中只有教师滔滔不绝的演讲而没有学生琅琅书声的局面。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 应该有一个从感性到理解、由表层到深层的过程。强调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本, 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深切的感受, 使学生站在系统性的高度上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意蕴层的理解, 通过文本得到启示,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情绪激动起来、兴奋起来,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 把阅读的主体权真正的交还给学生。

2、在朗读中整体感悟文本, 有利

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有效的生成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学生要朗读文本, 必须先过文本的字词方面的基础关。学生在此中运作已经把握了的基础知识, 又在延伸着对此类基础知识的主动获取。学生在朗读中必定融入自我的理解, 牵动内心情感的体验、观照、反思与评价, 亦包括着联想与想象。这样的阅读, 才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由此而得到的认识与理解, 才是学生自己的、主动获取来的独特的感悟。

(三) 在师生交流与探究中深入感悟文本

1、感悟生成了师生个性化的质疑、

评价, 势必推动着教学对话的生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究与交流。如果说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带有很强的目的指导性的话, 那么学生的质疑与评价则带有明显的自发性、生活性、自我观照性——因为这所有的疑问与感受都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真实感悟之上。因此, 不管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探究, 教师的角色定位就显得很重要——教师必须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作为组织者, 教师需要促进有效的课堂交流, 这其中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与独特感受, 以便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话的自然生成。作为引导者, 教师需要把握住文本的重难点与学生的个体特征, 做到适时、适度的点拨。作为合作者,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 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体感受和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 发展各自独特的阅读体验提供一个广阔、融洽、自主的空间, 让学生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 生命意义得以真正的实现。

2、在质疑探究中的合作与交流又推进了对文本更为深入的感悟和解读。

我们感知文本, 融入自我的情感体验, 这一流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 推动我们进行质疑与探究。通过交流与合作, 我们的质疑得以释怀, 由此有了对文本更深和更广的感悟。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通过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学会了阅读的方法, 并促进了正确价值取向的发展。因为这种方式注重学生自主的感悟与体验, 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在对新情境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感悟与体验, 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生成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磨炼了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语文教学探赜索隐》,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 篇9

一、注重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

初读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研读主要是通过探究、思考、理解文章内容, 进而提高阅读的能力。如, 教学《海滩上的小姑娘》一文, 学生初读后, 教师提问:为什么老伯伯这么关心小姑娘?为什么画家感动极了?为什么画家看着这位可爱的小姑娘, 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学生对这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老伯伯之所以这样关心小姑娘, 是因为小姑娘在猛烈的太阳底下看守得不容易。小姑娘是一个多么遵守诺言的人, 然而她的付出却不求回报, 尽管她是那么喜欢这些贝壳, (研读描写贝壳美的语句) 多么懂事的一个孩子, 所以画家才感动极了。于是画家想了一个漏丢贝壳的法子, 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 可是天真可爱的小姑娘丝毫没有占为己有的心思 (研读描写画家的心理和小姑娘的言行的语句) 。因此, 画家的心潮才会像海浪一样翻腾。小姑娘多么可爱, 画家因为小姑娘喜欢贝壳而深入大海挖取, 画家有多可爱, 一位老伯伯如此关爱不相识的小姑娘, 老伯伯有多好, 文章正是通过老、青、少三代在这件事上的表现, 反映了人间的真情和人性的美好。品读的主要作用在于获得情感的熏陶。通过品读小姑娘言行的句子, 画家和老伯伯侧面烘托的语句, 就能很好品出小姑娘、画家、老伯伯的内在美。创读环节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表达出来, 这是培养语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讲授技巧, 指导阅读方法

读的指导可分为指导读通、读懂、读熟、读好, 在“读好”中有读的情感上的指导和读的技巧上的指导, 主要形式有追踪指导、情境诱导、推进式引导。“读的有感情”首先要对课文有理解、有感悟, 因此, 教学时, 教师应抓住值得品味、诵读的语言, 让学生好好地读, 充分地读。同时, 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结合图片来想象体会。如, 《王冕学画》中关于雨后荷花的描写:“大雨过后, 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了, 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 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动。”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找出自己认为特别美的句子, 接着用投影仪投影出这几句话, 让学生反复朗读, 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在句子旁边附上图片, 要学生听教师朗读;最后关掉投影仪, 让学生闭上眼睛, 听录音, 用头脑去“看”这幅图。这样经过几番读、听、想, 学生渐入佳境, 仿佛置身波光粼粼、荷花争艳的湖边, 为这炫目的美而沉醉。这样教学, 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在学生朗读时, 教师还要在朗读的技巧上进行指导。比如, 要依据情感抒发的需要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 语速的快慢, 语句的重音、停顿。

三、合理评价, 促使学生多读

阅读教学效率初中语文 篇10

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力求切题而新颖

在教学一篇阅读文章时, 为了降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难度, 往往要讲究一些方法。传统的阅读教学, 总是教师先领读单词, 然后再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 而他们的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也只是为了学这篇课文而学习。

尤其从新目标英语八年级 (下) 开始, 学生要接触较长的阅读文章, 如果再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 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课堂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也会大大降低, 使整堂课变得毫无生气, 更谈不上有好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教学八 (下) Unit 6中的阅读文章“I ha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时, 并没有把单词和文章孤立地分割开来, 而是把与课文有关的生词以图片的形式在多媒体里呈现出来。又如在教学该篇课文的开始, 我展现了一幅新中国成立的图片, 来教“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然后呈现中国的朝代年表及每个朝代的代表人物, 教学生词dynasty和character等。这样, 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基本上对中国的历史有了大致的了解, 同时, 由于和图片相结合来教学生词, 使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更加牢固, 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适时运用阅读技巧, 精读泛读相结合

阅读理解是学生以阅读的形式对文本的解读, 所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转变角色, 重新确认自己的教学身份, 不能独占整个课堂, 而是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基本掌握生词的基础上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

我主张第一步进行泛读。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 并创设出宽松的阅读环境, 在学生进行泛读之后,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总结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进入一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心理境界,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使其在一种自然、轻松的学习环境中, 全面感知阅读材料, 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知识和心理铺垫。

第二步是精读。如在教学Unit 6“I ha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时, 我在幻灯片上打印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课文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这些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分析, 允许学生甚至激励学生独立地、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或小组探究。这样, 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加深学生思考的深度, 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而且使得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启发和培养。

由此可见, 精读和泛读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对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倡导激发共同参与, 归纳与朗读并重

教师要有意识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因为学生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分析与理解, 已经掌握了文章的内容, 通过浏览全文, 学生在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意念。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适时对文中的一些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有了以上各个环节的学习, 英语阅读教学就不会显得空洞。这时,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 这时学生可以在自由的空间选择朗读的方法和合作伙伴。这样既可以达到直接吸收语言和积累语言的效果, 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为写作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使得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超越文本层面阅读, 凸显创造性阅读

阅读教学的目标, 不仅仅在于接受, 更在于凸显创造。为了帮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 引导他们进行自主阅读, 教师有必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在课堂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思想启迪性的教学素材, 让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营造民主活跃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大胆发问, 积极参加讨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个人如果发现不了问题, 也提不出问题, 就很难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质疑, 教会他们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与方法, 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其次, 教师可在学生并不经意的地方设疑提问, 引发学生议论。因为“疑”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因, 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 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致使学生乐于思考, 急于思考。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多肯定、少否定, 多鼓励、不批评, 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比如在学完Unit 6“I ha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时, 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些更高层次、能够扩展他们思维的、高于课本的问题, 让他们探讨。如:How many Chinese dy-nasties can you think of?/How many famous characters from Chinese history can you think of?/Can you think of famous characters from the history of other countries?等。在讨论完毕后, 给予适当的评价, 由于老师的肯定, 他们在今后的课堂中会表现得更为出色。

五、适度扩大阅读面, 丰富学生思维结构

爱德华·T·霍乌认为:“文化确定了人的存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知识是思维结构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 知识的学习能开阔视野, 促使思维结构更新和丰富, 促成思维方式的合理化、效率化和科学化。

阅读能力与文化素养关系密切。对我们来说, 英语阅读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读者面对的读物是用他所不熟悉的语言写的, 而该语言又与他所不熟悉的文化微妙地联系在一起”。要真正理解读物内容, 提高英语阅读欣赏速度和效率, 在掌握语言知识结构的同时, 还要多懂一些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习俗、政治宗教、生活经验及科普知识等, 以便在阅读中排除歧义,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结合课文, 向学生介绍英美等国家的背景知识, 增加阅读训练时, 要注意选材的广泛性,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留心观察, 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学习途径, 汲取知识, 提高能力, 丰富和发展思维结构。

六、加强科学评价, 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对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测试, 传统的评价方法比较单一, 多数是让学生做一些客观题, 即在文后列出数道选择题或对错题。事实证明, 这种考核方法并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即使学生所做的题目全对, 也不能反映出他们真正的阅读水平, 只能说明他们较好地掌握了做阅读题的技巧。

要改变学生这种“高分低能”的状况, 就要对我们现行的单一的阅读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需要逐步建立一个评价项目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 既保证考试的信度、效度, 又允许一定程度灵活性与特殊性的多元化英语阅读评价新体系。学生阅读成绩评价应包括两部分, 70%来自平时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 , 30%来自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伴随着整个课程的始终, 从知识与理解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on) 、推论 (inference) 、应用 (application) 、交流 (communication) 四个方面给学生一个成绩评价。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 我们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 但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如:海报、辩论、制作英文网页、自编自演英语小品等, 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种评价体系,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 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以及学习英语的兴趣。

阅读教学效率初中语文 篇11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的阅读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效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然而,当前初中阶段不重视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不能够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笔者就如何在初中阶段进行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帮助自己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速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强化自身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有效性

知识分为输入和输出,而输入是指知识的学习。阅读是当前大多知识输入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不仅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乎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目前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接下来,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以便能够改善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巧妙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笔者发现,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阅读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阅读的文章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升,获得阅读能力的有效增长。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变色龙》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促进学生能够理解变色龙这篇文章深层次的含义,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了变色龙变色的原因以及变色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有关的内容,学生就能够从表层中挖掘到,原来之所以这些人要变成变色龙是因为环境的问题,这也是生存的方式。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再比如,笔者在讲述有关《雨说》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境,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了不同风格的雨,从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文章,感受文章的意境。通过此类多媒体技术呈现阅读情境的做法,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显著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巧妙借助教学的目标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笔者认为,不同的阅读题材需要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只有多变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满足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要求。由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阅读题材进行如下方面的课型设计。

朗读类型的阅读教学,欣赏类型的阅读教学,游戏类型的阅读教学,小组讨论类型的阅读教学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各有利弊,但是都有其最为适合的阅读教材进行使用。由此教师务必要熟悉所教学的阅读内容,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迅速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述《星星变奏曲》的相关内容的时候,由于这篇文章十分的精美,每一句话都透露着一股文学气息。笔者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欣赏文章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朗读,多交流,多体会文章的意境,词句的用法,从而深度解读文章,获得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范进中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由于此篇文章的讽刺意义十分浓厚,笔者就设计了情景剧的讲课模式,鼓励学生进行文中题材的表演,从而在表演中认知其中的荒诞和讽刺意味,获得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通过科学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笔者认为,最好的老师是习惯,由此为了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阅读习惯,引导并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养成最为正确的阅读习惯。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内进行自主的阅读,并利用自主的阅读时间显著的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扎实基础。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之外的时间存在着无限的可能。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够在无限的可能中最显著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铺路。

比如,我引导学生制作了一本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每次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记录两份东西,第一,运用思维导图对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框架进行整理。第二,对这本书或文章进行评论,可以是读后感,或者是对某一个观点的认同或驳斥。在这种长期的训练下,学生对文章的总结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都有所提升。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之所以文学作品可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每一部作品都会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由此,学生就能够在每一次的阅读中留下无限的可能,在自己的想象中进行文学作品的空白填补,从而逐步的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并能够逐步的通过想象,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获得阅读效率的提升。长期坚持,学生就能够将自己化作正在写文章的作者,从而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文章,看待问题。如此,学生自然就能够显著的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获得自身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 语】

综述所述,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务必通过一切手段,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身阅读效率的最大程度的提升,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进而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丰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7)

关于语文阅读课教学效率的调查 篇12

可是六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以“讲课文”为主要特征的语文课程教学形态, 其效率实在太低, 学生上和不上区别不大。数学课、英语课学生脱课需要补课, 语文课脱课一周甚至一个月, 补不补课根本无所谓。我们的语文教师认认真真备课, 辛辛苦苦讲课, 学生究竟有多大提高, 其有效性究竟如何, 谁也没有进行实证研究, 也拿不出具体数据来证明。为此, 我们于2009学年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专题调查。

一、调查方法

我们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 选取了上教版教材中三年级《一座铜像》、五年级《詹天佑》两篇课文, 分别编制了三年级和五年级测试卷。然后在上海市三个区选择了三所不同类型的学校, 每校随机抽取三年级和五年级各一个班级。在该篇课文教学之前和之后让学生先后两次做同一张测试卷。任课教师不接触试卷, 完全按常态教学这篇课文。为保证测试的客观公正, 两次测试用时相同, 测试监考由指定人员担任, 三所学校测试卷专门委派同一人批改。

二、试题编制思路

目前小学阅读教学活动主要集中于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和人文情感的感悟。为此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阅读理解和课文重要词语的掌握两个方面入手。主要考察学生通过阅读课教学对文本思想内容理解和感悟程度究竟有何提高;二是考察学生对课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是否有正确的理解, 部分常用词语是否能正确运用。

我们参照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ISA) 、国际阅读能力进展研究 (PIRLS)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 (NAEP) 等阅读测试题以及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对全国部分地区教学质量抽查的阅读试题, 设计了测试题编制的框架, 大致分为六个部分。

1. 获取信息:

要求读者能够提取文本中明确陈述的具体信息, 关注文章的细节, 把所提问题与文本中提供的信息建立联系, 并且能够对这些字面信息加以比较和区分, 得到一些隐含在文中的、文章没有直接说明的信息。

2. 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把文章看成一个整体来全盘考虑, 在全面阅读文本的基础上, 联系各个部分的相关信息, 对文本进行理解、分析和概括, 形成整体的感知和更为深入的理解。

3. 形成解释:

要求学生超越句子和词语的层面来加工文本, 将文本的各部分信息综合起来建立联系, 形成完整的理解, 或是更为深入、广泛地思考文本的内涵。

4. 反思与评价:

要求学生能够把文本中的信息和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建立联系, 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客观地进行思考, 评价它的性质和适用性, 或对自己所支持的或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所形成的观点作比较、证明, 以维护自己的观点。反思和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文章内容的评价, 二是对文章结构和语言特征等方面的评价。

5. 词意理解:

考查学生对课文中新学的重要词语的意思理解是否正确, 能否分辨该词语与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在意义上和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6. 词语运用:

考察学生对课文中新学的常用词语能否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三年级测试题我们没有编制“评价反思”的题目, 试卷由五组题目构成。五年级增加了“评价反思”试题, 编制了六组题目。

三、测试数据分析说明

我们在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 即使教师不教, 学生在第二次答题时其正确率也会自然提高。所以我们特意对其中一所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两次前测, 在教师教完课后再进行一次后测。

1. 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前测 73.17%和 70.28%两组数据说明,即使是三年级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也已经能够基本读懂课文。课堂教学中将时间花在讲解讨论学生已经读懂的内容上,不仅会降低教学效率,也会严重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三年级前测和后测的差距为“11.11%”,五年级前测和后测的差距缩小为“1.41%”。说明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讲课文的效率会逐步降低,学生阅读能力与教师讲课文的效率呈反比。词语正确率数据也表明这一点,三年级后测正确率比前测提高约 6%,而五年级词语后测正确率几乎没有提高。

3. 表三数据表明,即使教师不教课文,学生第二次答题正确率也会自然提高,提高幅度为 4.04%,而后测正确率为 80.36%,仅提高 1.7%。词语教学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逐次下降。

4. 表一和表二中的词语正确率数据表明,目前语文课不重视词语教学的情况必须引起重视。由于教师讲课文过于偏重课文内容理解和人文感悟,而对词语教学普遍关注不够,导致词语理解和运用的正确率低于 60%,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5. 调查之前,我们对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一种模糊的概念,本次调查用具体数据清晰地描绘了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程度,说明在常态化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讲课文”效率确实很低,学生收获不大。

6. 本次调查侧重于阅读理解方面的检测,没有覆盖学生朗读、表达、人文情感感悟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本次调查题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有待进一步探讨,比如试题没有经过难度、信度、效度检测,样本抽取规模比较小等等。但是我们认为,这次调查的方法和过程是可以复制的,其结论也是能够检验的。

四、几点思考

事后我们收集了几位执教教师的教案, 并且与部分教师和教研员进行探讨, 对当前阅读课教学效率不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 取得以下几点共识。

1.“讲课文”不应该成为现代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形态。

“讲课文”发轫于我国古代的读经教育。读经教育虽然也包含语言文字学习, 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道德伦理教化, 严格说“讲课文”应该是德育课程的教学形态。“讲课文”教学形态之所以能够长期风行, 跟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前苏联专家推动下开展的《红领巾》观摩教学大讨论有着直接联系。前苏联的母语课程是由俄语和文学组成, 而小学阶段主要是俄语 (语言) 课。由于当时语文学界对前苏联语文课程缺乏全面的研究, 误将前苏联“文学课”的讲读模式当做“语文课”教学模式加以引进, 导致我国中小学“语文课”语言学习任务的缺失, 并且使我国的“语文课”教学形态刻上深深的“文学课”烙印。“讲课文”作为文学欣赏课的课程教学形态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作为小学语文 (阅读) 课的教学形态显然是有严重问题的。

语文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按照叶老的说法“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语文”课程名称规定了这门课程是学习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程。语言是工具, 重在应用, 重在表达;文学是艺术, 重在审美, 重在欣赏。工具的掌握主要靠实践、靠训练, 而艺术审美力的提高主要靠感悟, 靠熏陶。因此, 语文课主要不应该是讲课文内容, 而应该教语文知识, 学语文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当然, 语文课也需要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课文思想情感, 但语文课程的价值更应体现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会读书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等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 课文内容可以遗忘, 沉淀下来的应该是语文知识、语言材料、语文学习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语文能力等课程内容, 这才是阅读课的主要目标取向。当然, 语文课程内容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而这一维度目标的达成是由整个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 不是语文这门课程独担的, 而且应该是结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的。正如叶圣陶说的那样:国文是语文学科, 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 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 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

国外小学母语教育也很少是以“讲课文”为课程教学形态的。“在美国的小学课程表中, 似乎找不到像我们中国这样以讲读文章为主的阅读 (讲读) 课。”美国小学的母语课程———英语课与阅读课分开设置, 语言课主要是语言知识学习和口头、书面表达练习;阅读课就是让学生进图书馆、阅读室, 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自己阅读或分小组阅读。阅读课上教师会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但不可能去讲一篇篇课文, 因为每个学生读的书都不一样。

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指出:10年时间, 2700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 (《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30年过去了, 我们的语文课堂还是延续着“讲课文”的教学形态, 结果学生还是语文不过关。可以预见,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依然坚持“讲课文”, 那么再过30年, 学生语文“不过关”的现象仍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2. 课文内容不是语文课教学的主要目标。

尽管语文教师都认同语文课主要不是教“课文内容”, 而是应该用课文来“学语文”。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还是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为逻辑起点设计教学过程。至于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是否理解, 或者哪些是学生已知, 哪些是学生未知, 教师往往心中无数。我们分析了《一尊铜像》的两份教案, 两位教师都是以“于连的雕像为何会成为布鲁塞尔的城市标志”这一问题为起点来开展教学。一份教案的开头部分这样写:“到比利时的游客都要去看于连的雕像,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了解了这座铜像背后的故事之后, 大家就会明白。”其实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根本就不是问题, 学生只要读过一两遍课文就完全可以解决。测试题四:“于连的雕像成为布鲁塞尔城市标志的原因是。”就是检测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数据表明:学生前测得分率是91.42%, 后测得分率是95.67%。因此围绕这个问题组织整篇课文教学毫无意义, 严重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从“教课文”的角度看这样组织似乎合理, 但从学生“学语文”的视角看完全多此一举, 实在是教师的一相情愿。

其实, 现代语文课文选的都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浅显的白话文。许多中小学生开学领到新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语文课本从头到尾读一遍, 但很少有人会去读数学课本、外语课本。主要就是因为语文课本能读懂, 数学、外语课本读不懂。山东潍坊市的青年教师韩兴娥实验的“海量阅读”, 一本语文课本一年级三个月学完, 二年级一个月学完, 三年级只用了两周就学完了。到了高年级, “师生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伍, 高谈宇宙之奥秘, 纵论天下之文章, 妙语连珠, 有华章迭出之美, 激扬文字, 呈大气磅礴之势。读书成为幸福之旅, 教学变为愉快之行。” (韩兴娥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韩老师在语文课上当然不会去讲课文, 她很少讲解词语的意思, 也不去深入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 而是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去自己感悟, “悟”出来的东西, 孩子虽然解释不准确, 却能恰当运用。韩老师说, “海量阅读使我的学生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

3. 阅读理解不应该成为语文课程的主要取向。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 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我国语文课程将大量时间消耗在文本解读上, 文本解读式的课程形态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诉求是不对称的。

发达国家母语课程的主要取向是表达能力培养。其实道理很简单。其一,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 母语课程的学习重在表达运用。叶圣陶先生说过, 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英国语言学家帕尔莫博士也曾经说过:理解一种语言是如何运作的, 与学会如何使用这种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 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 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 而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为评价的主要标志。其二, 评价一个人母语能力的主要指标是表达能力, 现在社会各界人士评价我们语文课程效率不高, 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语文能力不过关, 主要不是阅读能力不过关, 而是表达能力不过关。其三, 学生语言学习的难点也是表达, 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因此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将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母语课程的重点取向, 是有着深刻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的。由此想到, 我国语文课程一以贯之地坚持“阅读”重点, 语文课主要时间花费在阅读上, 强化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教化功能, 这样的课程取向是否是造成学生“语言不过关”的深层原因, 很令人深思。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学者认为:“别的学科重在知识的传授, 国文科重在传授知识的文字的运用训练。别的学科重在内容实质的深究, 国文科重在形式表现方法的探讨。别的学科在使学者明了, 国文科则于明了而外, 尚须使学者运用。故别的学科———工艺美术除外, 可说是知识的学科, 而国文则是技能的学科。”20世纪40年代, 叶圣陶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 就理解方面说, 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 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 理解是必要的, 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 出发点在“知”, 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 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是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记住的。

4. 建构“理解”和“运用”并重的语文课程形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课程内容基本按照选文特点来组织, 写作、听说、语言知识等教学和训练大致依附于阅读教学系统。应该认识到, 这种课程形态在教学实践中, 很容易倾向于偏重“人文性”目标, 而弱化“工具性”的语文训练。在这种课程形态主导下的语文教学, 往往容易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 而口头和书面表达训练在语文课程中往往被“边缘化”, 与“表达”在语文课程中应有的位置极不相称。心理学研究表明, 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作文能力有着内在联系, 可以相互促进, 但是它们毕竟有不同的心理机制, 有各不相同的培养途径和方法。通过阅读活动, 可以影响或促进学生听说、写作能力的提高, 但决不可能替代听说、写作活动。因此, 要想使中国语文课程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 就必须重构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 并朝向“表达”;要按照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充分提高“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语文学习”等领域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适当压缩“阅读课”教学时间, 科学配置好各领域学习的课时比例。

“阅读是基础”这一观点当然没错, 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应该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但语文能力最终体现在表达能力上, 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表达是一种智慧技能, 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才能形成。目前讲课文这种语文课程教学形态, 重心明显偏向阅读理解, 表达技能训练时间偏少, 强度不足, 不足以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形成提供有效而足够的支持。现行语文课的课型主要是朝向“讲课文”目标设计的, 其课型模式大致为:初读课文—精读课文—总结练习。在这一课型模式中, “课文内容”理解成为教学的主要线索, 整个课堂教学就是围绕这条线索开展的;而语文知识、方法的教学, 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训练等“课程内容”需要教师自己添加, 并且受到“教课文”的制约。因此在讲课文这种语文课程教学形态中, “课文内容“和”课程内容“的关系演变为主从关系, 语文课程内容教学由“主人”沦落为“随从”, 变成教师个人行为而不是课程法定的内容, 其是否能够落实, 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经验和主观意识, 这是极不正常的。

上一篇:高校商业贿赂成因下一篇:快递行业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