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教学新探

2024-06-25

初中阅读教学新探(通用11篇)

初中阅读教学新探 篇1

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阅读, 首先必须使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仔细地读, 它要求阅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对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及遣词造句等都注意到。课堂教学中练习精读可以积累阅读经验, 养成深入阅读的良好习惯, 掌握必备的知识和语言材料, 为阅读打下基础。与精读相比, 略读跟应用的关系更直接。在人的一生中, 更多的阅读是采用略读的方法进行。在教学中, 也可通过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紧张、热烈的课堂气氛,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 扩展学生的活动空间,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阅读素质, 也就是让他们能够对阅读材料所包含的意义具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每一位学生的感悟有着不同的角度, 因此语文教学正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所谓“有一千个读者, 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教学怎样培养、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呢?真正的素质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出发, “因人制宜”。

一、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直至完善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使学生学会思考,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探究结果。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启发创造想象

想象是对人脑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 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耐人寻味之处, 大胆想象, 便会激活思维, 诱发创造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项链》结尾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 她会怎么样?”这样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 一段段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续写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而且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真可谓是事半功倍、一箭双雕。

三、陶冶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流动着热烈的学习情、教学情的场所。在情感场所中, 教师带着对工作的热忱, 对孩子的关心、期望, 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让出色、成功的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赞赏;让犹豫、自卑的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鼓励、自信;让失败的孩子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动力。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 学生感受后再作用于教师。这种循环形成了“亲近、和谐、师生共创”的良好的人际情境, 使教师与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教与学的活动中, 使学生积极投入, 主动参与, 努力创造, 获得主动发展。

四、还学生阅读的乐趣

阅读的过程是心灵情感和精神素质涵养的过程, 阅读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心灵自由和蕴籍的情感交流, 每次阅读行为, 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灵魂的升华, 一次对人生的思索, 对命运的扣问。它把自由的心灵带到遥远的地方, 让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丰沛的扩张。美国文艺批评家霍兰德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再创造。好在新课程改革意识到当前教学所存在的弊端, 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重视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阅读的乐趣重新还给我们的学生。

1.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要使阅读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教师应不断突破旧的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变革创新, 使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的关系。首先, 教师要尊重、宽容、理解每一位学生, 并坚持无错原则。多给学生以肯定和赏识,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给学生真正的心理安全和自由。其次, 营建平等的对话关系。因为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 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 可保持师生的互动关系, 实现师生角色互换, 达到师生共振。

2. 培养主动探究和质疑的精神。

叶圣陶先生曾说:“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 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困惑而没法解决, 到讨论的时候就有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 增进阅读的效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地。这样,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深入地进行了思考, 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3. 鼓励个体化、多元化的文本解读。

阅读, 是一种对话。只有把阅读当作一种对话, 我们才会不迷信权威, 不禁锢学生的灵性, 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 允许其有怀疑、有反对。台湾作家三毛就说她读了四十遍《红楼梦》等于读了四十部巨著, 更何况我们是各自完全独立的个体。其实, 任何文章的解读都可以是个性化、多元化的, 大至文章主旨, 小至一个字, 应当鼓励学生作多种解释, 而不能用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方式。比如某老师在教授《爱莲说》一文时, 就不拘泥于“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观点, 而是引导学生多角度评析课文, 自由发表与作者不同的看法。这样一来, 有赞美藕埋头于污泥中默默支持莲花, 是无名英雄的;有批判“莲花”高高在上、孤芳自赏, 忘了自己的根的;更有学生赞美“污泥”提供肥料, 养活莲花, 遭人误解, 却毫无怨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理解一下子就把文章的内容丰富了起来, 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 增进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初中阅读教学新探 篇2

初中作文教学新探

山东省安丘市刘家尧学校 李玉华 刘希芬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写作文一向是学生头疼的事情,而作文教学也一直是教师们的老大难。从教以来,我通过向专家请教,与同事探讨,以及实践反思,积累了点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当前的作文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认识,积极作文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它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改善教学,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1.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语文教学论文 )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先说后写,动笔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然后再写下来。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将“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说话还可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起作文来,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得心应手,学生的作文兴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3.展现个性,鼓励想象

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因素,即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以一致的标准和答案强求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作灵活的要求。鼓励学生自我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在其独特的潜能领域进行深入的指导。”因此,我们的作文要求也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心灵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并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及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所感所想。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4.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阅读经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掌握表达方法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小说等。让学生爱读书,善思考,乐于写作。

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新探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阅读 阅读习惯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39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还能够使学生更加顺利的开展学习活动,初中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大好时机,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需要广大师生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谈几种有助于培养初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重视。学生只有开展阅读活动的时候,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发挥作用,反之,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成为空谈。初中阶段,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想要使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握好课余时间,而在课余时间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开展阅读活动的动力,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的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才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更大的帮助。学生也只有对阅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体会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有规律的展开阅读活动的好习惯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有规律的展开阅读活动的好习惯。阅读不应该是学生心血来潮时的一次冲动,应该是一种经常性的活动,仅凭一次阅读,学生收获的知识是极少的,同时感悟的道理也是有限的,只有经常性的、有规律的开展阅读活动,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而就从目前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来看,学生往往存在不能有规律的开展阅读活动的现象。

例如:学生遇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常常通宵达旦,直到读完为止,如果没有遇到自己习惯的书籍,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进行阅读活动。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有规律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用20分钟的时间去阅读一些书籍,当然为了督促学生阅读,教师可以指定一些好的书籍让学生阅读,规定学生每天的阅读量,并限定阅读期限,久而久之,每天有规律的开展阅读活动,就成为学生的一种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好习惯

有些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掌握很多知识点,并且能够产生很多个人的见解,而有些学生在进行阅读之后,只记住了文章的热闹情节,在知识的掌握等多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学生花费了同样的时间去阅读,结果却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进行思考,而有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却不能有效进行思考。这就启发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考的好习惯。本人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一)通过设置阅读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注重思考,或者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设置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目的性就会增强,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自然也就会积极的进行思考。最终,学生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还会明显感觉通过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收获到了更多的知识,提升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二)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激励学生进行思考

在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形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有效思考的习惯,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法,先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就文章的内容进行讨论,发表个人的观点。为了更好的开展讨论活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自觉进行思考,自觉从不同的角度去更加深入的认识文章的内容,以便在讨论的过程中更好的发言,有助于培养初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效思考的方法与技巧还有很多种,教师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引起重视。

四、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写读书笔记方面存在问题,很多学生只是进行阅读活动,却不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仅要求学生写出名言警句,还要求学生写出个人对句子、文章的感受,尤其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一些思想,可能转瞬即逝,如果学生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那么通过阅读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对读书笔记有正确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写读书笔记,最后写读书笔记酒鬼逐渐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好习惯

阅读虽然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然而却涉及了广泛的知识,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能够得到极大的拓展。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养成通过阅读提升自身语文素质的好习惯。

首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将读的内容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例如:要将好的语言与写作结合起来,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等,去理解语文教材上的文章等。其次,提升学生语文学科以外的多种素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正确的认识事物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读到很多自己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到的人或事物,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新探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措施

随着我国各个领域与国际接轨, 英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之一, 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促使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技能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其主要原因在于阅读直接关系着学生对英语的了解、交流、写作表达等。阅读既是思维过程也是认知过程, 涉及的因素是多元化的, 因此, 教师想要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采取的教学措施也应是多元化的。下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粗略地谈一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组建图式组织结构,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英语阅读

初中英语教材有其独特性, 即每部分阅读内容都配有图片作为辅助理解工具。这使教材呈现出人性化, 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因此,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教材的这个优势组建图式组织结构, 让学生依据图式结构自主进行英语阅读, 开展想象、探究活动。

所谓图式组织结构是以教材中的图为中心线, 构建图所涉及的知识范畴, 诸如事件、情景、关系、其他物体等, 形成一条阅读链。笔者这个教学措施的尝试源于Rumelhart1996年提出的“图式理论模式”, 他把图式称之为从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构件。图式中的每个组成成分都构成一个空档, 当图式中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的时候, 图式就具体实现了。图式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内容和形式。笔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借助图式来引导学生自主预测阅读内容、选择阅读内容, 从而提升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了解程度。如结合阅读文本中的插图让学生自主猜测图画要表达的内容, 再如在学生看到书中的某个物体图画时,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延伸其范畴, 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学生看到教室图画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一切与之相关的事物或者故事, 如学生听课、教师讲课、书、桌子、在教室发生的故事等。

二、创设语境, 深化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生真正接触英语的时间不长, 受母语影响, 对于英语阅读中的一些句子结构或者表达形式很难理解, 加之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英语语境, 很容易遗忘或者将其与母语相关内容相混淆。鉴于此种教学实际情况, 笔者尝试创设英语语境, 给予学生英语表达、英语交流的平台, 通过实践来深化英语阅读教学, 强化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和应用。一般来说,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适用的语境有话语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三种。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合作进行语境的构建, 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英语语言材料、掌握英语语言材料, 进而从丰富的英语语言经验中掌握英语语法规则, 最终实现学生对英语阅读全面理解的目的。例如, 笔者所在班级课下建立了“英语广角”, 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 广角提供英语相关资料, 便于学生翻阅;又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于英语阅读文本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改编文本形式, 即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优势将阅读文本改编成剧本、歌曲或者其他体材的英语内容, 以巩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如在教学JEFC Book 2A Lesson 18时, 笔者以阅读文本中的两幅图画为基础来创设情境, 让学生用英语谈谈自己看到图片时想到了什么, 有的说:“Why aren’t the tigers dangerous when the keepers feed them?Is a dolphin our friend?”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英语语境, 不仅能够将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出来, 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英语阅读文本, 从而实现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语篇分析引导, 升华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文本本身属于大的语篇, 英语阅读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 运用英语语言, 与阅读文本进行交流等。英语阅读和中文阅读一样, 其阅读文本都有一定的创作结构, 只有掌握创作结构才能够真正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基于此, 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清阅读文本结构, 即引导学生找出阅读文本的重点句子、衔接句子, 并对其进行整合分析。笔者在教学中一般先让学生找取阅读文本的要义, 理清表达思路之后, 再让学生根据文本主线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感悟。以牛津初中英语9AUnit 3 Teenage problems“Reading What Should I do?”阅读教学为例, 笔者引导学生抓住“烦恼”这一要义, 让学生自主感悟;在学生理清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内容之后, 顺势再引导学生进入“How to help the author?”的学习, 这样循序渐进、层层诱导学生自主深入探究, 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 升华英语阅读教学。

总的来说,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面广, 如词汇、语言表达、语法结构等内容。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因此, 教师应不断探究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措施, 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阅读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平台, 让学生能够经常处于英语语境中, 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英语阅读的真谛, 真正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章德禄等.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曹春春, 宋玮, 杨彬.语篇分析[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小学阅读教学学法有效途径新探 篇5

摘 要:近年来,研究性学习理论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已逐步渗入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法 途径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再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近几年,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学法指导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例如学生学习了查字典解词,联系上下文解词及结合生活实际解词等方法之后,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新词。又如还可进行段与段之间的学习迁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及散文中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教好“例子”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学习。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

由于学法指导效果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法指导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法指导要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施清主编.《小学美育化教学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2006年9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03年1月湖北教育出版社

3.李湘蓉等三人著.《小学语文教学评价》2002年5月语文出版社

4.李海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的真正追求[J].语文学刊,2004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新探 篇6

一、读出味

好的文章是有其气质与味道的, 正如朱熹所说:“读书重在得他滋味。”文章的滋味就在于文章中的思想情怀, 引发的读者思考。初中语文阅读就是要在阅读文章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世界, 与文章产生共鸣。当学生读出文章滋味了, 就会细品文章的遣词造句, 进而爱上阅读, 养成阅读习惯。

例如, 在学习郭沫若的《雷电颂》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读出味道, 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全文默读, 标出生字与释义。接下来, 让学生诵读, 要求声调有力, 节奏鲜明。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诵读, 就可以把文中屈原的悲壮情绪、对雷电的渴望、对河伯的藐视读出味道来。而文中屈原忧国忧民、义愤填膺的内心也就跃然纸上, 学生就能在字里行间里, 看见一个生动鲜活的屈原形象。其实自古以来, 诵读是阅读的不二法门, 中国诗词的流传, 西方荷马史诗的传承, 都依赖着诵读得以重现诗人的气势、思想与内心世界。即“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同时,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敏感期, 表现欲非常强。内心的敏感会让学生更容易被文章中的情感所触动, 而诵读的过程还可以结合表演等形式, 真正还原文章的原汁原味。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与课文情景剧表演, 让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 更好地把文章化为自己的语言, 自己的表达方式, 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 真正把文章读出味道, 演出神韵。

二、多思考

思考的目的是一个思维反刍的过程, 也就是在第一次的阅读上带着问题看文章, 对作者所提出的问题, 给出的答案进行深切地理解与思索。沉进书中去, 把文章的含义理解透彻。思考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 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体验与反思。语文本身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 文章也只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思考的过程是把阅读拉近生活的过程, 又是回归生活的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思考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与阅读, 从而发现自身生活的闪光点, 学会思考, 学会理解。例如, 在学习朱自清《背影》时, 文章中把父亲在车站过月台买橘子的全过程像电影的分解镜头一样进行了抓拍:探、攀、向上缩、向左微倾、慢慢爬下, 这一系列动作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讲解车站月台的相对位置, 让学生演示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状态。然后组织学生把这些动作表演出来, 再联系生活讲一讲赶火车时的故事。学生对背影的把握越具体, 那么对朱自清当时看到的情景也就越清晰。当教师如同画面重现一样把《背影》演示了出来, 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阅读教学里, 就能想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感同身受是最好的思考, 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 文章的形象生动了, 故事鲜活了, 体验式阅读的方法于无声处听惊雷, 把文章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 具体鲜明。阅读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把文章进行想象与填充。比如, 在孙犁的《芦花荡》一文中, 撑船老头的样子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将近六十岁”, 我们平时看到将近六十岁的老年人五官是什么样子, 眼神和动作等等。“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 破旧的蓝色是什么样子, 应该是有补丁, 有多少补丁, 上身赤膊, 长期撑船的生活会让他有什么样的肤色?“浑身没有多少肉, 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干瘦是什么样子, 没有多少肉是不是会青筋暴露, 皮肤打皱, 又干瘦会是什么情状?“那晒得干黑的脸, 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 干黑是肤色, 脸上皱纹多不多, 脸型会是怎么样子?花白胡子, 干黑脸色, 结合起来却是神采奕奕, 老人的表情应该是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提问与引导, 让学生的想象为自己心中的撑船老人加入各种表情因素, 最终达到见字如见人, 身临其境的阅读效果。

三、会比较

阅读是需要比较才能知优劣的, 同一件事, 不同的作者可以写出不同感觉, 不同的角度也能带来截然不同的观感。初中语文阅读方法中让学生学会比较就是让学生对文本中的字词句, 结构形象进行一一对比, 通过把相近的内容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手法。通过把相反的内容进行比较, 可以把握文章的走向, 理解作者的意图, 深入文章的内涵。

例如, 在学习萧乾的《吆喝》一文时, 文章中的各种吆喝声非常有特点, 如“馄饨喂——开锅!”体现卖馄饨的爽快直接, “硬面——饽饽”是卖馒头悠长的叫声, “行好的——老爷——太太”这是乞丐哀求的气, “葫芦儿——刚蘸的”体现了糖葫芦的新鲜。学生只需要把这些吆喝声进行比较就能知道不同行业吆喝声的区别, 也能知道不同行业的生存状态与宣传侧重点。在这个过程中, 吆喝声所独有的韵味与故事也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印象。

正如清代学者徐洪钧所说:“读书费神解, 无事守章句。”读一篇文章要通过多方对比, 多思多想, 就能如品茶一样得到其中真滋味。例如, 在《杨修之死》一文中,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杨修的表现从头到尾与其他人进行比较, 通过人物间行为的对比, 人物的性格也就呼之欲出。杨修的恃才傲物, 唯我独尊遇到曹操的妒贤嫉能只能是一个悲剧。这种人物间性格的比对, 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情节的走向有一个预测, 更能引至生活中, 让学生去思考不同性格的人面临的不同命运。这样的阅读过程, 不仅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去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 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 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引导学生调整心态, 学会互相理解与合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初中语文阅读应注重具体, 注重阅读体验, 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据不同的文章进行不同侧重点的阅读教学, 让学生读出文章味道, 思考其中涵义, 比较反刍, 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终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见字如人, 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巧媚, 林冰清.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教师形象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 (7) .

小说阅读教学新探 篇7

读《林黛玉进贾府》, 对红楼梦应有所了解, 按正统观点, 宝玉富叛逆精神, 向往自由平等, 追求个性解放;黛玉亦富叛逆精神, 且多愁善感, 聪明懂事;而薛宝钗却圆滑自私, 甚是可恶。但问看过《红楼梦》的男孩, 愿娶黛玉否?恐十有八九持否定态度, 而宁愿找薛宝钗。为何?把黛玉请下尘世, 她确实是心胸狭窄尖酸刻薄, 薛宝钗为人虽有点圆滑。却是知书达札, 宽宏大度, 对上不卑不亢, 对下体凉有加。摒弃公式化单一性的经典人物理解, 允许个性化贴近生活的理解, 这也是小说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之一。

主题与环境的理解。鲁迅《故乡》主题。中学课本上是这样写的:“这篇小说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闺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种小说主题概括的思维方法极其简单, 把文学人物的创造看作被动的历史、社会的反映, 把文学作品贴上历史学、社会学的标签了事。既然《故乡》的创作目的只是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 表达作者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那么。时至现在, 旧社会已变成新社会, 新生活即在眼前, 读这篇小说还有何意义?也许有人会说:认识旧社会, 更激起人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如仅为此, 则捧出历史学著作效果更佳:新旧社会综合国力对比, 文明程度对比, 人均文化程度对比, 农民生活水平对比, 有翔实的数字, 有充足的实例, 其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岂不比文学作品更好?

现在我们再来看《故乡》, 杨二嫂年青时是“豆腐西施”, 还“抱过”我, 呵是, 面对二十多年后的我, 却是一串怪腔怪凋:“阿呀呀, 你放了道台了, 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 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其实, 这时的迅哥儿只是一位靠卖文为生的“穷传生”。少年闰土与迅哥儿亲密无间, 到了中年, 却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分明的叫道:“老爷!……”所以,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杨二嫂是因为不了解而与我产生隔膜, 阀土与我则是深层次的精神隔膜, 所以, 笔者以为, 《故乡》是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这还可以从课文的其他地方得到印证:“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 但我却并不感到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 将我隔成孤身, 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 我本来十分清楚, 现在却忽地模糊了, 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躺着, 昕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 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 宏儿不是正在思念水生。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 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里反复揭示的不就是一个“隔膜”么?

那么, 造成人们之间“隔膜”的原因是什么?是当时的等级观念, 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深重的经济剥削和阶级压迫。鲁迅总是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来表现主题的, 但那只是主题赖以表现的背景而不是主题本身, 旧社会, 严重的经济、政治不平等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时至今日, 人与人之间就没有隔膜么?有的。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时有孤独感, 便是明证。以后就没有么?还会有的。隔膜不仅产生于不同的政治、经济阶层之间, 而且产生于不同文化之间, 许多旅居国外的华侨一辈子不能溶入当地主流社会, 亦时为报刊所披露。也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是旧社会的专利产品, 我们今天读《故乡》才有更现实的意义。

总之, 不管是教学生进行小说情节的扩展, 人物典型的重新认识, 还是对主题的不同理解, 都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他们于无疑处生疑, 走出一条与前人不同的路来。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摘要:小说的阅读教学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打破思维定势, 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 运用联想、想象、质疑、猜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两、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 从而获得不止一个答案, 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新探 篇8

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是, 新的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文学作品, 新大纲要更加注重语言的涵养、感情。因此,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侧重研究解决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对文学作品语言形式的发掘和寻求文本意义的新解、深解。针对这一内容和目的, 在实践中, 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和步骤。

一、诵读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 操千曲而后晓声。”语感的形式也离不开“读”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方式。特别是对经典、优质的语言材料, “读”是吞食、咀嚼, 是最简便, 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阅读训练方法。能流利地诵读, 除了表明阅读者对语言形式已经熟悉之外, 事实上对语言内容也有了相应的认识。“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千教万教读为本, 教师必须创造条件, 让学生能自由、充分地亲近、触摸读本。这样, 在不断的反复亲近、触摸的过程中, 学生与作品才能沟通、交融。因此, “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根基, 也是品味语言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

二、感悟

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体悟力和认识力, 并使其不断丰富、深刻。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发展将依赖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揣摩、玩味。具体说来, 就是对语言形式的“异”不断有所察觉、发现、发掘。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容易出现的“盲点”进行及时的“点化”, 促其“觉悟”“开窍”。例如, 在阅读《药》时, 我引导学生钻研华老栓与康大叔“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语段: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 抖抖地想交给他, 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 嚷道, “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 一把扯下纸罩, 裹了馒头, 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 捏一捏, 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这老东西……。”

我要求学生找出这段文字中作家选用的动词, 并说说每个动词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对象, 用的是不是妥贴。学生经讨论, 找出了三组动词:一组是描写刽子手康大叔暴躁心理的动词“焦急”, 描写华老栓胆小多疑的动词。“踌躇、想”;一组是描写康大叔蛮横倨傲的动词“嚷、哼”;一组是描写一连串手的动作的动词:“摸、接、抢、扯、裹、塞、抓、捏”, 都充分刻画了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短短的110多个字中, 连用了十几个动词, 确切地描写了各不相同的动作对象。这样, 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品味, 既让学生对内容的认识理解更深更新, 又丰富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够使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更好的理解, 对作品的主旨以及思想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文学作品不同于议论文与说明文, 有着较强的艺术性, 需要学生去进行深层次的感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同时,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感悟及把握, 也为学生下一步对作品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三、评析

如果说, “诵读”“感悟”更多的是对语言的感受、感知, 是一种感性的心领神会的话, 那么“评析”则要求将感知结果清晰化、条理化, 并在一定程度上文字化。我在《荷塘月色》教学时曾这样尝试:在教师对第4小节作示范性朗读、点评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第5、6小节, 并点评一个自己觉得最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结果学生反应热烈, 不仅点评的词句各有所好, 即使对同一词句的点评也各不相同。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点评中, 对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开掘与发现, 磨砺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在口头点评交流的基础上, 再要求学生整理归纳, 将点评结果文学化。

四、质疑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完美的,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也是一样, 在有些文学作品中, 会存在一些瑕疵, 所以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对作品进行质疑, 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也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更好理解与分析的一个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新探 篇9

情境教学法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也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动画、图片、音乐等多样化的形式将阅读情境呈现出来, 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 在文字之上平添了一层灵动与形象, 从而更好地契合文章描述,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 在《桂花雨》这一篇课文, 许多学生对于“桂花雨”这一抽象的比喻并不十分理解, 而且对于“桂花”在作者心中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需要教师为学生做出一定的模拟演示。如为学生们制作动画, 还原农村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摇桂花树的场景, 让学生直观看到“桂花雨”, 并从人们的笑脸和笑声中感受到他们浓浓的幸福和喜悦。之后再让学生仔细去阅读文综所写的几件与桂花有关的事情:盼桂花、摇桂花、收桂花......真的和作者一样闻到“全年, 整个乡村都浸在桂花香中了。”从而更能体谅到作者对于家乡“桂花味”的怀念, 明白这篇文章不仅是在写桂花, 更是在写乡情。还有类似的《姥姥的剪纸》, 也是一样, 教师也首先为学生呈现剪纸艺术的精美, 展现那一张张生动的形象给人带来的欢乐和惊喜, 以及这些作品背后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等, 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时跟着作者一起经历情感的起伏波动, 理解这篇文章所要抒发的心情。

二、适时点拨, 让学生在阅读中尽情探究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作者的写作动机、行文技巧、情感表达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文章、理解作者, 所以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因此, 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教师可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 让他们自主思考、深入探究。比如, 在阅读《晏子使楚》之前, 教师可先提出“晏子使楚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他最后达到目的了吗?楚王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侮辱晏子?”等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疑惑去阅读, 加大阅读的目的性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在后期总结时又可接着提问:“楚王对晏子的侮辱都没有得逞, 为什么最后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还笑着称赞晏子?”“如果你是一名使臣, 遇到了和晏子使楚一样的情况, 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全面思考, 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创新, 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所以“问题教学法”还应该要包括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所提出来的问题, 教师要采取一种积极的、鼓励的态度来应对。比如在阅读《蝙蝠和雷达》一文时, 就有学生对文中的“撞”字提出了质疑, 认为用“碰”“擦”“飞”等近义词更好。还有的学生则认为这个实验并不严谨, 仅凭这些条件还无法认定蝙蝠的眼睛对于它辨别方向一点帮助都没有。对待这一类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问题, 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和同学一起探讨, 真的稍微有教学价值的可在全班进行讨论 (比如上面的炼字) , 从而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阅读中不断发现问题, 常读常新。

三、加强互动, 让学生在阅读后全面发展

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双边活动, 涵盖了“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的内容, 只有师生和生生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我们的阅读才能在交流中更显生动和隽永。师生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以提问、讨论、作业等形式进行, 所以此处主要介绍的是学生和学生间的阅读互动, 一是“阅读重现”, 二是“阅读传递”。

(一) 阅读重现

顾名思义, 就是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文章以不同的形式重新呈现出来, 可以是改写、扩写、续写、仿写等, 如将《题西林壁》改写成现代散文, 将《鲁滨逊漂流记》进行续写, 仿写《珍珠泉》......还可以是将文本改变成不同的艺术形式, 如课本剧就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学习了一篇课文 (尤其是小说) 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推选出合适的角色人选,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解读去诠释角色, 将教材中的故事搬上舞台。如《半截蜡烛》《雷雨》《地震中的父与子》等都是很好的表演素材。这些“阅读重现”的形式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检查他们的阅读理解情况, 还能够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让班级学生充满活力和凝聚力。

(二) 阅读传递

“传递”也可以理解为“分享”, 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的有效途径。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 以给学生更大的读书动力。如每周举办一次“书虫”评选活动, 即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作业情况、作文情况等, 综合选出5名“书虫”, 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读书方法等, 并推荐自己最近在读的一本课外书, 在班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可以从上面提到的“阅读重现”活动中选出最佳改写作品、最佳仿写作品、最佳男主角等, 并将他们的作品张贴在班级的宣传墙上, 鼓励这些同学再接再厉, 也激励其他的同学勇争先进。

结语

“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 还应该读懂内容、读出感情。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应首先立足课文, 然后通过创设情境和开展不同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启迪他们的思维, 陶冶他们的情操, 最终达到爱读、会读、读懂的境界。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阅读需要, 笔者提出了创设情境、适时点拨和加强互动三点建议。希望能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新的发展方向,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丽梅, 张立云, 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03) .

初中作文教学新探 篇10

【关键词】创新思维;探究;策略;生活

创新思维探究 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植根于作者独特的感受与深层次的认识,是由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所决定的。那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要抓哪些训练呢?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想象和联想、思维的发散与集中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等几个方面。想象与联想是作文思维的两翼,思维的发散与集中则决定了作文的丰富性与概括性,辩证思维是思想认识的全面性、深刻性形成的基础。概述如下:1.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它是以现实的对象或资料为依据的。人们对社会生活逐渐有了深切感受,便能对原有的素材进行新的概括与整合,从而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新形象来。2.联想是就事物间的某种联系而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联想是跨越时空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鹜八极”,它把眼前的情景与万里之外、千年之遥的景象融为一体。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的联想潜能,教给学生联想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联想思维品质。3.发散思维是对事物进行多维思考的心理过程。它具有打破思维定势,出新求异的功能。客观事物是多样性的、多面的、立体的,都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性质和特征。教师要提供具体材料,启发学生作横向、纵向、正向、反向、侧向的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以训练发散思维。4.集中思维是指对不同事物进行集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具有异中求同和归纳概括的功能,是发现事物间的共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重要思维方式。教师可列举一组组具有某种联系的具体材料, 让学生去求同或求异,并以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写作练习”部分,为训练集中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可资借鉴。5,辩证思维是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写议论文,往往出现议论肤浅、片面性或绝对化的毛病,盖因缺乏辩证思维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事物间的矛盾与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方面,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创新思维训练策略 学生在充实大脑、拓宽思路、丰富联想的同时,必须进行有关的基础训练。那么,如何去实践呢?方法一;模仿。以读促写,读写互动,读写结合。学习离不开模仿,创新离不开继承。即使文学大师的创作,也常常需要借鉴模仿。模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作文训练要经历一个仿写阶段,以掌握基本技能。分析课文时,要重点讨论在塑造形象、解释事物、辨明观点方向所采用的主要手法,让学生自立几条,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模仿其中一条或两条手法,或写日记或写作文。譬如,学完写景的文章,就让学生也来描写一个自己所熟悉的景色,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倘是按单元编排的课文,每当单元教学完毕,模仿其中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方法二;单项训练。1.课堂演讲;限定时间,让学生口头作文,或说一个形象,一个场景,一段细节,或具体解读某个词或短语,或设计题目如《中国梦》、《生气》、《骄傲》、《我的同桌》、《我的妈妈》、《课堂上》等。2.单项描写;一件事的经过,一个人的相貌、心里活动的描写,描写大家都熟悉的人或事。3.写生训练;形式不拘一格,以达到逼真为好,在班里当众宣读,由大家评价。 我的一次写生训练是这样搞的, 上课了,很安静,同学们准备听我讲课,这时,我叫一名同学走上讲台,面对大家站好,然后,我问他:“今天教室有什么变化?”他仔细巡视一下教室,茫然不知所问为何?因为教室如同往日,无任何变化。接着,我又让他走回座位。这时,同学们莫名其妙,我于是板书“表达训练”。然后安排任务:同学们准备五分钟,然后用最少的文字准确地描写出刚才那位同学的动作、表情、神态来。课堂活跃了!经过紧张的准备,各自开始宣读小作品了,到下课,一半以上学生宣读了自己的描写,人数之多,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出乎意料。方法三;综合训练各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综合训练的内容,除平时独立分析课文外,还应结合作文课,设计一些题目并加以精心指导,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启迪学生感受生活 生活犹如浩瀚的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如果缺乏对生活的了解和感受,头脑空空,认识肤浅,就谈不上作文内容的丰富与深刻。我们的教学仍然尚未彻底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学生很少有机会感受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闭门造车、“想当然”之作,只能导致内容贫乏,立意肤浅。要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采撷生活海洋中闪烁着七彩光芒的朵朵浪花,使作文与生活高度融合,这是作文训练的关键一步。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作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现实生活是缤纷复杂的,要教给他们观察生活的观点和方法,给他们一双慧眼,让他们捕捉生活中那些真的善的美的有意义的方面,留意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写随笔的习惯,记下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和特定感受,哪怕是细微的,点滴的。自然界、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人一事一瞬间,都会触发作文的情思和写作的冲动。神之所会,文之所至,题材鲜活,见解独到,真情实感的佳作就应运而生了,很多优秀作文就是明证。放飞学生吧!让他们充分利用节假日去感受社会、体验生活;让他们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去间接感受生活、认识人生、检索词汇、积累素材;让他们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去充分联想、想象、去融入自我情感、去悉心体会阅读材料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摘下精彩段落,写下自我感受,学习精美语言,评点优秀的表现手法,积累广泛的作文素材,奠定写作的坚实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今天,仍然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

以上是作文训练必不可少的三个内容和三个阶段,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它们不可分割,相互渗透,互补共济,其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学无止境,发展无极限。 创新,探索,是我们教师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金振邦.《阅读与写作》.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孟宇.《基础写作》.广东.暨南大学出版大学.1989

初中地理教学新探 篇11

一、明确、落实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1.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个体差异。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初中生活泼、好动, 具有丰富的情感, 活跃的思维, 是一群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不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 更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 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 因此, 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 我们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 容易理解的, 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增, 替换例子, 调整教法。要研究每个学生成长的需要, 不能只把他们看做一种知识的容器。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材施教,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和善于学习创造的人。当然, 我们绝对不是完全放任学生, 而是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克服不足, 从而促进学生有机和谐地发展和进步。

2. 教师要随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要有意识地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 进而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另外, 教师还要积极参加科际间的评课、观摩、研讨等活动, 虚心学习, 努力提高。

3. 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意识。

传统教育造成了师生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 学生听, 其课堂气氛追求的是“静”。我们说课堂确需要纪律, 但同纪律相比, 课堂气氛更加重要。新课程下的教学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 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 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相待的朋友。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合作与交往的关系。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顾问、朋友、伙伴的转变,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广泛合作, 积极沟通, 使学生之间在共同学习中共享学习经验, 达到“双赢”、双受益。

二、认真研究、透彻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涵

1. 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 进一步转变观念。

中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的、具有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 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 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目的, 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所谓的学以致用。为了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在“创新”两字上狠下功夫, 从革新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积极思考和实践。

2.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来丰富地理课程内容。

我们所说的地理课程资源, 并不单纯是指地理教科书的内容, 它的范围相当广泛, 包括学生的经验及其所在生活环境 (学校、社区、家庭) 校内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等, 都可以是课程的范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教师, 从这个角度上讲, 教师本身就是最有潜力的课程资源。

新标准强调课程的开放性, 作为教师, 我们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的倾向。教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教材”不局限于教科书, 而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教材”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汇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载体, 掌握知识点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说, 教材只是教学的手段, 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要恰当选择和组合多种课程资源【教材、参考书、学生工具书、用于培养技能的学具、电影、幻灯、录像 (音) 带、图片等】和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 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3. 深入分析、挖掘教材, 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材的分析决不是简单的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分析, 而是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手段。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 淡化、粗化了具体知识。地理教师更要精心地去备课, 不但要备教材内容本身, 还要备自己、备学生个体。通过反复钻研、感悟去挖掘教材潜在的东西,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 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展现知识。要有意识地挖掘教育资源, 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多用身边鲜活生动的材料因势利导, 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反应与参与的状况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

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 更要体现教师的作用, 教师要把握主方向, 要收放有度, 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 争取做到“控而不死, 放而不乱”。

4. 注重地理“三基”教学, 不拘泥于教科书。

上一篇:创作特征下一篇:大中型电机水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