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共12篇)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 篇1
阅读教学, 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通过设置有效问题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一、分析高中阅读教学现状, 提出问题教学的重要
语文学习是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学习, 而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与信息, 从各种类型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 提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现状如何呢?
1. 重知识轻能力, 重内容轻方法。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字词的识记, 朗读方法, 感悟语言, 分析层次是必须的;另一方面, 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进行, 虽然教材都是名家经典的作品, 但是我们要知道它们只是一种媒介, 只是一种训练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平台。如果我们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那么, 学生习得地阅读方法, 是不会举一反三的变通运用。
2. 重结果轻过程, 重课内轻拓展。
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是把一些专家或参考书上的结论, 或是自己对这一阅读材料的见解“填”给学生, 学生没有自己思考所得, 没有个性阅读感悟, 只记住定性的分析。如此, 他们还是不会阅读与分析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与作者、作品进行交流与沟通, 但是这一教学过程往往被老师代劳了。这样, 课内阅读得不到有效地扩展与延伸;因而, 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能力有限。
我们需要精心设计问题, 引领学生学会思考、解答, 自主地获得阅读能力和技巧。
二、思考问题教学作用, 探寻问题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 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的提出、质疑、解答, 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获得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采用问题导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的学生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注意导入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也就是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如杨绛的《老王》教学时,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出示一组人们在艰难处境中的画面, 让他们看看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谈谈他们的品质——这些人往往乐观地面对生活, 淳朴而善良。于是, 我们设计问题:在“底层的光辉”这一专题里, 选了《老王》这篇课文, 那么, 老王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的生活状态怎样, 他又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于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来阅读课文, 围绕问题进行概括和提炼, 从而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借助问题深入,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习得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要注意推进问题探讨, 通过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而获得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如教学《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一文, 我们要改变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把握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品质。文中信陵君调转车来向侯嬴问计之后, 侯嬴向信陵君表明心迹:“……请数公子行日, 以至晋鄙军之日, 北乡自刭, 以送公子。”富有深意, 我们可以设置问题: (1) 侯嬴在魏公子面前提出要“北乡自刭”, 那么, 信陵君有没有阻止, 阻止或是没有阻止的理由各是什么? (2) 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 不自杀行不行, 为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学生能感受到“士为悦己者死”以及“壮举”的可贵。从而能获得深层阅读能力, 获得分析能力的提高。
3. 强化合作探究学习, 训练多项阅读思维。
我们的教学活动要以“问题”为线索, 基于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技能, 学会思考创新, 合作探究解决发散性问题, 有利于学生各种必备阅读能力的提高。如苏教选修刘鸿伏的《父亲》学习时, 我们围绕“父与子”之间的情感变化这一主问题, 让学生学会从细节处分析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通过对“父亲为什么辛劳大半辈子, 仍然贫穷?”这一问题的讨论, 让学生学会从时代的角度看问题, 从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品质。
总之, 我们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 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 提问时机的适当, 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性。只要我们注意用问题引领课堂, 让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维, 那么, 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素质教育要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 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素养和能力。互动需要问题的引领, 从而通过破解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和有效开展的途径, 达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阅读教学,高效运用
参考文献
[1]贾晓霞.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0 (02) .
[2]张伟平.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2 (20) .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 篇2
一、理论依据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说道:“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
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可知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高,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
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从而把问题教学法程序化、模式化了。当代有的外国学者提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思考和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
问题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形成。教师也可以透过问题,能更多地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考落在哪个层面上。因此问题教学法备受青睐,很多老师也尝试着用问题教学法来实施新课标的理念。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
(一)实施问题教学法首先要培养学生逐步具有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疑——思——释——怡的过程,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两大重要要素。作为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角度设疑:这篇文章是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文章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体制)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哪一点?有什么坏的部分?坏在哪一点?(鉴赏与批评)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引起什么感觉?(风格)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有否前后相关联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章法布局)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
(二)语文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实施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语文即生活,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关注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学生的心理,巧妙地设问。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树立“ 时时引导提问,处处激励解答”的观念。多方设问,多层次解答。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在提问技巧上多用心。
(三)语文教师还应把握好提问的“度”。提问能够做到“不愤不 启,不悱不发”,不提可直接回答的问题 ;不到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时不提问题 ;提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因人 而异,不提千人一面的问题。美国学者韦伦曾提出了以下发问技巧:
● 设计标志功课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一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可根据 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随机性的问题。
● 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
● 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 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
● 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
● 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发问。
● 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
● 鼓励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培养创新精神。
(四)明确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类型。教学中可把问题分为如下几种:
1、教师发问的重要目的:一是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一是对所学内容的应用。
2、复习式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过的知识。
3、启发式问题:通过提出学生未思考过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探求新知识。
4、诊断性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估计学生对某些学习内容已达怎样的水平,了解教学效果。
5、激励性问题:通过提问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控制学生的行为。
(五)课前准备好问题及发问顺序
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好主要问题及提 问顺序。应拟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一般不可脱离教学内容随意提问。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准备好 解决措施。本人在上《故都的秋》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文中是否只写了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各是什么?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还是空间)?然后引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然后落实到哪些是“形”哪些是“神”,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雄伟的故宫等景物却写“清”“静”“悲凉”的景物呢?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还是悲秋呢?请从时代背景、选材等角度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
(六)要善问、善导
《学记》中提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即提问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善问即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不可含糊其辞;要准确,不要误导;要有趣味性、启发性;要难度适宜。善导即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因势利导,引导学生 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识。如一位教师在上《变色龙》一文,采用了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早在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张载论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时,就提出了“学则需疑”的原则,指出“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张载的观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张、朱两人在这里提出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条规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生疑到解疑释疑的必然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这条学习规律的提出,对于教学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确实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如何避免问题教学中的教学问题? 篇3
[关键词]问题教学;教学问题;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7-0030-02
所谓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道德品质。问题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设计,如果问题设计得好,教师引导得好,那么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问题教学就会沦为为问题而问题,从而使问题教学变成教学问题。
综观当前的问题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问题完全由教师设计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2)问题缺乏伸展性,是非问、选择问居多。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傻瓜”妈妈》时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课文中总共写了几个人物?你认为“傻瓜”妈妈真的傻吗?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文都能轻易地回答出这两个问题,这样的问题缺少思维内涵,没有价值。(3)问题缺乏系统性,问题之间既缺乏联系,又缺少整合。(4)问题多而密,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5)问题脱离学生实际,脱离教学情境。(6)问题过于宽泛,学生难以把握。如有的教师喜欢问:读完这篇课文,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极易导致课堂失控。
笔者以为,要避免问题教学成为教学问题,须做到以下3点。
研究问题的来源
问题的来源有3个:(1)从教参中得来。教参往往是教材编写者所撰,编者在教参中创设的一些问题,既有层次深度,也能前后呼应,有的就是理解文章的大问题、主问题、关键问题。对这些问题,一线教师要认真研读,理解编者意图,然后为课所用。(2)从自己的思考中得来。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推断学生在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据此设计课堂问题。(3)从学生的发现中得来。直接从教参中得来或者教师仅从自身的角度提出的问题;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合,引导问题探讨不断深入。
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
1、问题设计要符合学情
问题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又能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后的愉悦。比如:在上杨绛的《老王》一课时,广东深圳市倪岗老师在导入环节设置的问题就很巧妙。
师:生活中称呼他人,有叫“老王”也有叫“王老”的,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生(思考):“王老”有尊重的意味,而“老王”显得更亲热。
师:作者杨绛是著名学者,而老王只是一个拉车的,作者为什么用“老王”这样亲热的口吻称呼他呢?
细细推敲,就会发觉这两个问题既扣住了文中平等对待、热切关心普通劳动者的主旨,又非常贴近学生的经历和阅历,创设了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因子。
2、问题设计要兼顾“三维目标”
以下是笔者在教《荷塘月色》时的教学片段。
师:今年7月份,老师到北京参加论文颁奖活动,出于对朱自清先生的敬慕,我来到清华园,见到的荷塘是翠叶满眼、生机勃勃,为什么?
生1:老师去领奖,心情好,所以看到的是翠叶满眼、生机勃勃。
师:那朱先生是怎样的心情?
生1:淡淡的。
师:文中有提示的信息吗?
生2:在第一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宁静”是非常安静,前面加上“颇不”,说明作者的情感是淡淡的。
师:作者为什么“颇不宁静”?文中有没有提示?
(学生看书、寻找)
生3:找到了,是文章的补记: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师:那时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件?
生3:在那之前三个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几个连贯的问题,使景到情的过渡显得很自然,既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又突破了难点。如果教师直接问“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那就无法激发学生深层的情感体验。
3、问题设计要统领文本
问题设计应该统筹全局,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教师要在多角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提炼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使整堂课的教学形成一条在内容上贯串全文、在教学上贯串始终、各个环节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的主线,这样就可避免零碎散乱、没有主线和主旨的低效教学。比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整节课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样的林冲”、“什么样的洪教头”这两个问题,拉动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从课文的形象、细节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多元思考,读出了林冲的足智多谋、智勇双全、讲义气等,一个立体的、丰满的林冲形象就出来了。
4、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梯度
问题要有系统性,要考虑到文路、编路、教路、学路的“四路”统一,将主问题层层分解,形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梯度推进的问题群。比如:有位教师在教《风筝》一文时,设计了如下问题:“我”毁风筝为什么不对?“我”毁坏的仅仅是风筝吗?“我”为什么要毁坏?“我”自省后想到补救,为什么还感到悲哀?这几个问题以“毁”为核心,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直指文章主旨。这样的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学生从一个问题的思考引发另一个问题的思考,形成“追问式”研读的思维模式,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能训练其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5、问题以预设为主,兼顾生成
课堂生成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完全依靠课堂生成是不现实的。笔者以为,问题应以预设为主,兼顾生成。特别是主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问题群,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从教参中或自己思考中得来的问题多为预设的问题,而源于学生的问题既可以在课堂上动态生成,也可以在课前通过收集、筛选学生预习中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6、问题要有拓展性
问题的设计不仅是为了解决文本知识的重点、难点,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要关注问题的开放性和拓展性,跳出文本甚至学科设置一些综合性问题。比如:《故乡》中“我”和中年闰土重逢时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他站住了,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可提问学生:假如你是闰土,你能补写出省略号中的内容吗?这样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此外,问题设计要具体而明确,要重质而不是重量,这样才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
把握问题设计的切入点
从文本的角度看,问题的切入点有文章的重点、难点、矛盾点,课文的题目、文眼、留白处等;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的切入点有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认知的冲突点等。在具体设计问题时,应该将两方面有机结合。例如:李镇西老师在上《孔乙己》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是否自相矛盾?这个问题既涉及文章的主旨,又指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现有认知活动与原有认知经验产生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 篇4
一、问题教学法的程序
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问题设计, 基本形式是讨论, 核心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其程序如下:创设情境→启发发现→讨论探究→网络设计→迁移应用。
这些问题一般要能体现基础性、启发性、多样性等特点。要把教学目标具体化, 使之成为师生可以共同检查测定的指标, 要体现重点难点, 要适合学生一般发展水平和层次差异。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它包括: (1) 问题情境及其主要成份 (2) 问题情境的分类 (3) 问题情境的设置。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总结出一条作为主要的教学原理的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 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三、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1. 必须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 这是问题情境的难度标志。
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 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 必须换个角度, 换个方法, 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
2. 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东西的愿望和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1. 它有利于学生重视课本,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2. 它有利于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学的状态, 变被动
地听为主动地学, 变机械地记忆为主动地思考, 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有成效。
总之, 只要教师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 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 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 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吴宝瑞.高等教育心理学[M].河北人民出版, 2009, 11.
问题教学法 篇5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把核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阐述了在“问题教学法”一些认识。1.“问题教学法” 的起步2.“问题教学法”的关键3.“问题教学法” 的目的4.“问题教学法” 的延伸和深化5.“问题教学法”实践的初步效果。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问题情境
正文:“问题教学法”是把核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好处。这几年在我任教班级开始进行“问题教学”的教学研究。下面谈谈我对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认识:
一、“问题教学法”对数学课程改革重要性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师生都深切体会到:“学生听的记不住,看的记不牢”,“教师讲解十次百次,还不如学生讲解一两次 ”只有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教学法” 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思考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总结和反思中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学生质疑问难、交流分享、互助探究的练习和训练;是学生明确学习路径,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灵活自如地学好数学。
二、“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重要运用
(一)“问题教学法” 的起步
小学数学教学有各种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构造好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构造好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构造出具有较好的问题。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思数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的分析已知、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我在设计数学教学时,努力创设数学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数学有关的情景中,通过学生的体验,逐步学会并了解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关数学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探索性和趣味性,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材对于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要求比较高,在学生增加难度的同时又感受到新鲜,教材中也常常例举生活中的例子。
(二)“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说。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实际上,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事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教师要加入讨论,并保护学生的独创意识,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已见,并进一步讨论问题的分歧点,让他们不受拘束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求得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频繁往来。不同见解,不同思路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并得到及时反馈,组内同学互相交流看法时要言之有理,并轮流在班内发言,再由本组同学补充,然后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否则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将流于形式,不但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还极易助长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留给每一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时间与机会,还要根据学习小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问题教学法” 的目的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归宿,也是
“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学生在前面一系列对问题情景的设置、问题探索、讨论交流、后,就要解决问题了。当教师苦心经营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学生也许就会问个不停,问个不休,这也是好的现象。教师要有耐心,仔细、认真的回答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其他人嗤之以鼻的问题,教师也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问的热情。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合作,社会调查,上网查询,借阅图书等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当他们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后,他们也许就收获到成功的最大快乐,学习兴趣就会空前高涨。此时的课堂教学也许是轻松、愉快和祥和的,教师就不会再把课堂教学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人生最大的享受了。学生也会是在探究中、合作中,收获着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只听少数基础好的学生发言,还要引导基础差的学生发表见解,并加以鼓励如果他们能解决了,那表示我们有好多的同学都能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解答、问题解决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四)“问题教学法” 的延伸和深化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教师的施教之功,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知识内化的思路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运用迁移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为此,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自我检验,及时补缺、巩固,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对典型例题重点点评分析总结及时对学生先前问题的求解过程作出反思,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建立了某些数学模型。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即利用迁移规律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能反过来解决其它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的方法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2、借助信息技术提出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的内涵 学生已经学过函数的概念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图形的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具备了研究图形性质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3、借助概念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疑问中发现数学规律 高中数学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和运用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反思和建构等思维过程,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的效果 1.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课堂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学生又都能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能面向全体学生,被传统教学所“遗忘”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师生的点拨下,如今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但可以看懂课本,而且还能解决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可利用问题情境把他们的思维推向求异、求宽、求深的高层次,同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这样所有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3.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始终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随时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应用的时机,体会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在头脑里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数学认知结构,因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同学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中勇于提问的同学也增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实践证明,应用“问题教学法”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应用得好,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轻松、愉快。我们的学生也会是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他们在品尝探究的艰辛的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欢乐。而正是这种学习过程的艰辛与曲折,锻炼了学生坚忍不拔的个性,让他们学会了认知、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蔡梓权《新课程程问题教学法学习指导》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3.李红婷,綦明男.问题解决教学相关理论及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教育学报,1998,4 4.张建伟,《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3期。科研论文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姓 名:李军亮单 位:冯庄小学时 间: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 篇6
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最能体现新课改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也是广为课改实验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方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所谓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指问题成为主体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主体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是认识事物的起点,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教师应当确立能力立意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提出疑问、寻求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自然、愉快地接受知识,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学实践也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状态接收信息,能使学生自觉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人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大多数高中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但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历史课本知识单调、乏味,历史课堂缺乏趣味性、直观性,远离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显得特别重要。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有:展示文物、图片,给学生讲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及其事迹,通过电影、电视剧的片段再现历史情境,引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历史事件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可以在导人新课时“激趣”。在课中“激趣”,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激趣”反思,也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引趣或课后布置作业巩固兴趣。在问题教学中,不仅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把历史学习引向深入。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有些地方学生不感兴趣、容易跑神,而且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时间相当短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用一些策略,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减。例如:在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时,笔者将中、英两国参战军队的人数资料呈现给学生,学生当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么多的清军竟然抵挡不了几千英国军队的进攻?笔者再把中、英军队军舰、武器和清军从广西调到广东前线需要近一个月等资料呈现给学生,然后设问:“结合图片资料分析在鸦片战争中,号称几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假如道光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中国有无可能取胜?”学生兴致很高,对中国战败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他们还对中国有无可能取得胜利做了多种假设、猜测和争论。最后,学生理解了中国战败是必然的,之所以战败,一方面是因为英国综合实力强大,蓄谋已久;另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腐败落后,组织不力。根本原因是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二、教会学生批判与反思
历史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盲从、不迷信,敢于对既定的理论、结论、观点进行质疑、反思和超越,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历史批判性思维是历史教学中形成问题意识的核心要素,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独特视角,大胆质疑,形成有独特个性的见解。特别是对当今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更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关于琦善的评价问题,传统观点认为他是投降派的代表,但有学者研究认为:琦善是主张禁烟的,也没有诬陷林则徐;在1840年12月至1841年2月,琦善向虎门增兵3150名、勇5800名,这说明他抗英是积极的;琦善并没有割香港给英国,只是允许英国人寄居香港而已,而且是向道光帝奏准了的。因此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仅仅概括叙述了琦善在广东的活动,没有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就此设问,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育,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据,都要予以充分肯定。对问题的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大胆批判和反思,就会常常有惊喜,历史课也不会那么单调、乏味了。
三、用问题范例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 篇7
一、简练的表达使基本结构更清晰、更深刻
数学语言具有其独特的魅力——简而精。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问题, 数量具体明确, 关系清晰。因此, 在“图文问题”的初始教学中, 我注重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清图中的数学信息。其实, 3句话模式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2个条件+一个问题就是一道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而通过两个相关联的条件得到一个新的数量, 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 说清3个相关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在一年级上册《加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 我出示了书本第27页第4题的蝴蝶图作为主题图 (我认为孩子对美丽的动物比较感兴趣) , 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图文问题”。我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一个学生说道:“春天, 花儿开了, 有4只蝴蝶闻到花香味, 飞来采花粉啦。”我心想, 这个孩子把它当成语文课上的看图说话了。于是急忙引导:“你描述得很美, 可是在我们数学课就要来发现这幅图中的数学问题, 和数量有关的 (如4只蝴蝶) 就是数学信息, 其他的像季节啊、花开啦就不用说了。再仔细观察, 4只蝴蝶是同时飞来的吗?”孩子认真地看了看图, 赶紧说:“应该是有1只蝴蝶先在花上采花粉, 后来又飞来3只蝴蝶采花粉, 总共是4只蝴蝶。”“你怎么知道总共是4只?”“把1只和3只合起来就是4只。”“真棒, 你把图中所有的数学信息按照先后顺序表达出来了, 如果能再简短些就更好了!”经过几次修改, 我又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数学语言, 如“原来……又……一共……等等”。最后学生把图意概括为三句简短的话:“原来有1只蝴蝶在采花粉, 又飞来3只蝴蝶, 一共有4只蝴蝶。”我立即肯定:“了不起, 只用短短3句话就把图中的3个数量说得清清楚楚, 真简洁。”接下来的每一幅图, 我都要求学生用3句话说图意, 个别说, 同桌说, 全班说, 把3句话模式印在脑海中。第二天, 在教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时, 学生已自然而然地能用3句话说清图意了。随着之后问号的出现, 学生也就只要判断哪两个数量是条件, 哪个数量是问题, 把第3句话改成问题形式就可以了, 在表达上不再困难, “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也就产生了。
二、精彩的例举使数量关系更形象、更具体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两个相关联的数量经过某种运算得到一个新的数量, 这就是数量间的关系。真正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才能“知其所以然”地解决数学问题。如果在启蒙阶段的教学中就能渗透数量间的关系, 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解决问题中所采用的方法, 学生们就可以养成“理性”地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了。因此, 在“图文问题”的教学中, 我不仅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列出算式, 更关注他们是否理解这样列式的道理。道理说清了, 也就把数量关系说清了。然而, 数量关系是很抽象的, 只有和具体的情境相结合, 才能形象具体, 易于接受。举个例子, 如果我说, 一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这会让学生感到茫然, 而如果我说, 红花的数量+黄花的数量=这两种花的总数量, 学生就完全能理解。因此, 我常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 结合例子说清数量关系。
例如, 在教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时, 我出示了一幅苹果图 (示意图) 。
生1说道:原来有5个苹果, 吃掉了2个, 还剩3个。
师: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1:5-2=3。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1:因为5个苹果中吃掉了2个, 就少了2个, 所以减去2, 就剩下3个。
师:是呀, 5个苹果是总数, 2个是吃掉的部分, 因为总数-吃掉的=剩下的, 所以用5-2=3来计算。
从学生具体的描述中, 我引导他们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图中3个数量的关系, 而这个关系正是用减法解决这个问题的依据。接着, 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这样数量变少用减法计算的例子, 谁能说一说呢?
生2:原来有3只鸟, 飞走2只, 还剩1只, 3-2=1。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2:因为总数-飞走的=剩下的。
生3:原来有4支笔, 用坏了1支, 还剩3支, 4-1=3。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3:因为总数-坏了的=剩下的。
……
师:我们刚才说的“吃掉的”“飞走的”“用坏的”……都是总数中的一部分, 是“去掉”的部分。总数-“去掉”的部分=剩下的部分。
这样,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了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理解了算式的含义, 为下一阶段解决问题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细致的类比, 使数量关系的转化更有理、更易懂
一年级学生受习惯性思维主导, 逆向思维能力较弱, 易形成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中, 一个数量关系中的3个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由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而学生在思考时, 往往单一地往一个方向思考, 比如, 他知道总数-去掉的=剩下的, 却不明白总数-剩下的=去掉的。当遇到求去掉的部分的问题或反过来求总数时, 学生时常感到困难, 不会用题目中所给的两个数量列算式。我认为, 在图文问题中渗透数量关系间的转化是非常必要的, 它不仅能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我利用同一幅图, 通过变化问号的位置进行类比, 寻找条件与问题, 进行数量关系上的对比, 发现它们的联系和转化。
例如, 在“解决图文问题”的练习课上, 我出示了类似的3幅图 (示意图) 。
师:认真观察, 这3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图是一样的, 上面画的都是兔子, 一共有7只, 1只跑走了, 6只在玩。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问号的位置不同了。
师:问号的位置不同也就是什么不同了?
生:提出的问题不同了, 可以告诉别人的数量也不同了。
之后, 我让学生用3句话分别描述这3幅图的条件和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
描述图 (1) :原来有7只兔子在玩耍, 有1只兔子跑走了, 还剩下几只兔子?分析数量关系:7只是兔子的总数量, 1只是跑走的数量, 这两个数量怎样计算才能求出剩下的数量呢?得出结论:总数量-跑走的数量=剩下的数量, 解决问题:7-1=6 (只) 。
描述图 (2) :原来有7只兔子在玩耍, 后来只剩下6只, 跑走了几只兔子?分析数量关系:7只是兔子的总数量, 6只是剩下的数量, 这两个数量怎样计算才能求出跑走的数量呢?得出结论:总数量-剩下的数量=跑走的数量, 解决问题:7-6=1 (只) 。
描述图 (3) :兔子们在玩耍, 跑走了1只, 还剩下6只, 原来一共有几只兔子?分析数量关系:6只是剩下的数量, 1只是跑走的数量, 这两个数量怎样计算才能求出兔子的总数量呢?得出结论:剩下的数量+跑走的数量=总数量, 解决问题:6+1=7 (只) 。
师:比较解决这3幅图的思维过程, 对图中的3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发现?
生:这3个数量可以变来变去, 调换位置的。
师:也就是说, 3个数量只要知道其中2个就能求出第3个。
学生虽然无法用“相互转换”这个词确切表达相关联的3个数量间的关系, 但从他们稚嫩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已经意会了。理解数量关系间的转化, 就能提高逆向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就更加轻松、灵活、有依据。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 篇8
问题化教学, 要在备课时对课本知识认真分析, 弄清哪些知识可以用来回来“是什么”, 哪些知识可以用来回答“为什么”, 哪些知识可以用来回答“怎么样”, 在课堂实施中依课本知识顺序层层展开问题, 引领学生逐渐深入, 师生共同思考, 根据问题要求理解、掌握知识, 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问题化教学, 是师生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再加工, 使课本知识由静态转化为动态, 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层层展开的问题, 吸引着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因为是自己主动参与思考的, 有条理地做笔记便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 他们很有成就感, 而且课后复习时再阅读课堂笔记很有亲切感。课堂笔记是师生课堂教学成果的载体, 凝结着师生的教学智慧, 使得问题化教学得以在学生的课后学习中延续、提升。
上周我参加了以“问题化教学”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 梁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问题化教学”模式的政治观摩课, 课后又和与会教师聆听了杜老师“问题化教学”的专题讲座, 收获多多, 感触多多。
梁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上帝”的权利》, 整体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问题化教学”模式下的复习课, 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好地体现了“问题化教学”的理念。
一、用“问题”组织教学
在本节课中, 教师把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再次感知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 最终完成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让学生摆脱消极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 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让一切学习活动回归学习的本质。
二、问题设置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问题教学法的重点是“问题”, 核心也是“问题”。因此, 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有针对性, 要点到“点子”上, 才可能围绕教学目标, 步步深入, 最后达成教学目标。梁老师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了解消费者应该享有的九项权利, 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教学目标具体、明确, 并且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 在师生问答互动中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回顾、运用来帮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升, 逐步落实学习目标。
三、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前提。因此,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在本节课中, 梁老师先用多媒体呈现3.15的图片。一看到图片,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然后提出问题:“3月15日这一天, 我们会看到各大商场、超市有这样的标语‘天天3.15’‘顾客就是上帝’。可是,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每天的消费真的是‘天天3.15’吗?我们每一次消费享受的都是‘上帝’的待遇吗?作为‘上帝’, 我们到底享有哪些权利呢?”引起学生的思考, 导入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和学习提纲, 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探究消费者应该享有的权利。这样的导入自然、贴切,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另外, 课堂上教师还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等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 自觉地、积极地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害怕被教师批评的心理障碍, 从而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但对作为“问题化教学”模式的本节课, 我还存在一些困惑:“问题教学”里所谓的“问题”是否还应该有更多更广的含义?
一、由教师提问为主, 转到以学生提问为主
本节课中只有教师“满堂问”, 把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学生, 而没有学生主动的质疑。
问题教学, 应该是教师利用一定的问题情境, 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 并通过学生的多方面的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教师提出问题, 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教师完成的, 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 如果老是停留在教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 问题在教学中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可以使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从单一的教师提问到学生自己质疑?我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要能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如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
二、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本节课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标准化”的问题, 答案唯一, 思路唯一。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只能往教师的思路去想, 去解决问题, 千人一法, 无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反, 开放性的问题,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得出的答案亦不尽相同, 这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一个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注意开放性。
三、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问题化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问题化教学”所体现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意识, 体现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一种教育观念, 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教学理念。
在这节观摩课上, 教师提问题, 学生去思考、讨论、回答, 效果很不错。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串讲式变为问答式, 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了。但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在本节课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学生活动, 看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而且, 在某些环节有教师包办代替现象:比如教师代替学生朗读学生习作。这种“问题化教学”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里, 整个教学过程仍然是学生围绕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进行着貌似热烈的思考或讨论, 而这种讨论在本质上却是被动的, 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结果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问题是教学的心脏, 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对学生起着启其心扉、促其思维的作用。因此,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应提高问题意识, 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有意义的问题, 引发认知冲突,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 启迪思维, 在探究、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有效教学之问题教学法初探 篇9
一、对问题教学法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关系的认识
数学问题是数学科学发展的动力, 数学知识是数学问题的结果, 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也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一) 对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因而, 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就是追求更好的教学效益。由于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所以教学是否有效益, 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师和课堂教学, 二是针对学生和课堂学习。将数学教师有效的数学教学行为与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行为结合起来, 才能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心理品质的养成起到有效作用。
(二) 对问题教学法的认识。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呢?马赫穆托夫认为, 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 在这种教学中学生经常性的独立探索活动同他们学习现成的科学结论结合在一起……问题教学是现代发展性教学体系的主导因素”。因此, 问题教学法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旧知识, 通过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来获取新知识, 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其知识、智力和技能的发展。
(三) 数学有效性教学与问题教学法的统一。
问题教学法就是一种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科学方法。所以, 数学有效性教学和问题教学法是统一的。这一点, 我们还可以从问题教学法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及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种种有效性来进一步理解。 (1) 问题教学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问题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探究, 在这种探究活动中, 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得以发展。鉴于初中各个学科之间的不同知识特点和逻辑思维结构, 初中数学学科应当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问题教学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事实表明, 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都有着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的, 而且, 这些科学家取得的一些卓越成就始终与一个在常人眼里并不起眼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实施问题教学法, 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也是一种敏锐的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精神的早期锻炼。 (3) 问题教学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是问题教学的核心, 同时也是思维的核心。学生对一个问题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的分析、思考与探究, 对问题现有观点和做法的批判, 体现出他们思维的创造性。 (4) 问题教学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问题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探索活动的成功, 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为学生不断的学习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显然, 问题教学法已经成为数学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和目标要求下, 问题教学法对数学学科实施有效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问题教学法对数学学科实施有效性教学非常重要。那么, 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呢?
1.在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方面运用问题教学法。学生在旧的教育方式的束缚下形成了依附型人格。实施问题教学, 就是将依附型人格转变为独立型人格, 因此,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给学生一定自主权,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让学生参与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 使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由自己决策, 这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2.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运用问题教学法。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 为了使学生有积极良好的学习动机, 就要运用问题教学来创设问题情境, 从而吸引学生, 抓住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在采用问题教学法时,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角色, 不再以组织者、领导者的身份控制课堂教学活动过程, 而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欲望和动力, 让学生在充满“研究”“学习”氛围的环境中成长, 科学探究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协调的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3.在有效开展开放性、多样性学习方面运用问题教学法。开放性、多样性的学习为学生提供的条件不完备, 需要在求解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增添假设,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也因人而异。同时, 开放性问题的相对宽松的解题环境和答案的多样性, 更容易驱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水平、认知能力, 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思维路线来解决问题。这样, 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 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均会有收获,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乐趣, 增强学习的信心。
巧用问题教学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篇10
一、语文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的优点
1.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2.活跃课堂氛围, 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 激发学生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和总结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1.精心备课, 设计恰当的教学问题。
问题设计的意识、涵盖知识的敏感度和提问题的技巧是教师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精心研究教材, 紧扣教学大纲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做出恰当的授课计划。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互联系互有延伸的问题, 形成一个认知结构网, 不同的问题覆盖不同的知识, 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 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比如:讲杜甫的《蜀相》时,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诗中“丞相祠堂”所指的“丞相”是谁?祠堂现在何处?这位丞相的生平和功绩有什么?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丞相的功业准确吗?杜甫的政治理想是什么?杜甫作这首诗时的心境是什么样的?想表达什么?杜甫还有类似的诗吗?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 相信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 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教师是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善于抛出“漏洞”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通过解答教师的问题发现新的问题, 进行再分析再解决,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事倍功半的。
如:讲杜甫的《秋兴八首》 (其一) 时, 看到“八首”和“其一”, 学生就会好奇其它七首诗, 教师可以以这个为突破做一个课外延伸, 让学生对这首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可抛出问题:杜甫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身在何处?是什么样的境遇?他想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怀?杜甫的这八首诗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乐章, 你愿意再读其余的七首诗吗?分别表达的是什么呢?接收到这些问题后, 学生对于神秘知识的好奇心也因此打开, 会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师告知八首诗的所有内容, 或者会主动查阅资料独自翻找学习内容, 学生不仅能轻松地掌握“其一”, 还能慢慢品味这组七言律诗之间缜密严整的章法, 分明的脉络, 这个学习过程无论是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是写作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根据知识结构精编问题, 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在设计新课问题时, 要了解教学重点, 根据知识结构具有侧重性和层次性的精编设问:第一部分问题起引导作用, 教师问完之后要给学生充分的解答时间, 让学生自由地查找或者讨论解决, 不可急于讲解;第二部分问题难度要比第一部分大, 内容要涉及新的知识, 对课堂的开展有导向意义, 教师可以融入一些有趣的题材, 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三部分问题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提问者变成了学生, 教师需要做的是及时解答,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 第一部分问题可以设计为:同学们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为什么喜欢它?其中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吗?第二部分的问题可设计为:大家读完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郁达夫的“秋”和你印象中的秋有区别吗?你知道他写这篇文章的境遇吗?他想传递什么呢?第三部分的问题就不一一举例了, 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要做到与教材内容环环相扣。
参考文献
[1]项香女.《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初探——走向本真的语文教学案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 (编)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龚志民《.高中语文教学手记 (必修1-3册) 》[M].漓江出版社.2015.
[4]吴冰沁《.走进高中语文教学现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 篇11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这句话道出了好奇心理、问题意识及锲而不舍的探求精神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因此,自然教学中要善于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了摩擦起电,学生突发奇想,人体摩擦是否也会带电;知道了声音能在三种媒质中传播,如果没有媒质能否传播;学生的这些好奇心是在问题意识的驱驶下产生的,需要我们的细心保护。
二、鼓励学生质疑
研究空气的成分时,燃烧的蜡烛熄灭了,水进入杯子,以此证明水上升的部分就是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学生却提出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要占据杯子的空间。因此,这个实验不能说明进入杯中水的体积就等于燃烧时所消耗掉的氧气体积。其次,鼓励学生不迷信他人的观点,要相信自己的观察,保留不同的意见。在课堂上,学生常常对老师的讲述、学生的回答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我讲到要保护益虫,消灭害虫时,有学生提出:“老师,不能把害虫全部消灭,否则以害虫为食的益虫和其他动物也会消失,这样,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就不平衡了。只有害虫给人类带来危害时才能消灭。”多么深刻的回答,学生都非常赞同。
三、问题教学的五个环节
根据问题教学法中思维活动的步骤,教学过程相应地有五个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升华。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以便学生开展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持续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产生疑难和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进行学习,然后自然地展开后续内容。因此,呈现的问题应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比如情境①水往低处流;情境②长久保存的历史字画等等实例,对学生既具有亲和力,熟悉且能学以致用;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考。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使学生会观察,懂得观察,并养成随时认真观察的习惯。
2.发现问题
在完成第一个环节之后,教师通过适时的要求首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是什么?然后思考该问题与哪些知识点有关?为什么会出现该现象?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最后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干什么?
例如,对于上述情况,学生在明确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总结归纳出相应的问题:
(1)水为什么总往低处流?
(2)历史字画为什么能长久保存?是利用了哪种物质的什么性质?
上述问题,有的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拓展;有的问题看似简单,容易出错;有的问题回答必须切合实际;而有的问题需要考虑全面,甚至进一步讨论。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善于控制。
通过发现问题中两个过程的教学,学生自觉运用了观察、对比、分析、综合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分析能力等,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3.提出问题假设
在明确了问题及其各个方面之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的感知材料,依靠大脑中创造性构想,会对接触的问题产生一个初步的假设。然后,经过理性思维分析,加以适当削减,最后整理成假说。
示例:致使铁钉生锈的原因有哪些?
提出假说:①钢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铁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②钢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水和铁发生了化学变化。
经过上述思维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巩固了旧知识,运用了分析、推断、假说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创造能力等。
4.解决问题
提出假说后,学生必须设计研究计划来检验自己的假设并执行这个计划。检验假说可以通过理论检验和实践检验,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实践检验(包括实验)。实践检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检验,即依据实践结果直接判断假设的真伪。另一种是间接检验,即依据实践结果,间接推论假设的真伪,如思维推论。学生通过大胆的设想,并通过实践检验,得到正确的结论,提高了能力,学到了知识。学生自觉运用实验、推理、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较好地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5.问题升华
学生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横向纵向类比,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包括知识巩固、知识迁移、知识系统化。
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一.问题设置要适宜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 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要目的明确, 把问题设在教学的关键处, 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只有这样, 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1.问题设置应有激发性。《祝福》的教学中,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学生心灵受到震动后, 就急于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 看后不仅了解到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 情节集中、结构紧凑、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鲜明, 而且深刻理解了作者以“祝福”为题, 是立意深远, 独具匠心的。由此可见, 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2.问题设置应有层次性。上好一节语文课, 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并且化难为易, 化大为小, 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如《祝福》中关于作品的主旨这个问题, 可以分以下几步来逐层剖析: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 祝福时她有怎样的表现和精神状况?祥林嫂第二次进鲁家, 祝福时她的表现和精神状况又如何?祥林嫂在捐门槛后, 祝福时她的表现和精神状况怎样?祥林嫂最后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中惨死在祝福声中的?通过这样逐层深入的提问, 就可以让学生抓住“祝福”这个特殊时节, 把握课文的线索, 了解祥林嫂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由此进一步认识到“祝福”所寓含的主题及社会意义。
3.问题设置应有科学性。国培学习时专家指出“一堂有太乱太多太杂的问题设计的语文课, 并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因此,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 不应该提一些大而不当的问题, 这样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茫然的境地。同时, 也应避免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问题, 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题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 也让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 远和近的最佳结合, 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这样才能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 进而发展创造型思维。
二.课堂气氛要和谐
对教师而言, 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也是和学生一起分享、共同探讨的过程。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营造师生和谐的课堂气氛, 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 多为学生着想, 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 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 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 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课堂上还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另外, 还要在老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 自觉提出问题, 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按常规, 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了, 但如果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查阅一下资料, 与学生一道研究, 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发现了问题, 也不一定由教师来解决, 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解决, 教师适时点拨, 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评价和引导要恰当
语文《新课标》指出, 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在保证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 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时一句口头表扬, 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 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 都可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 使整个教学过程沉浸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因此, 教师更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 帮助学生产生一种质疑、批判的胆量, 异想天开的创意, 标新立意的观点。评价时尽量以表扬为主, 即使批评也不应“怒形于色”, 而应循循善诱。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不要轻易下“不正确”的结论, 对有些问题, 即使课堂时间不允许深入探究, 也应该在课后给学生有所交代, 切忌不了了之。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问题教学教学法05-23
教学问题与教学对策06-28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10-04
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11-29
问题情景教学法07-30
工程问题教学法08-29
问题案例教学法08-30
问题探究教学法05-15
把“问题教学法”引入历史教学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