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

2024-06-01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精选12篇)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 篇1

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法,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又如何来运用它呢?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法

所谓“问题解决”教学法, 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 提出相关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 最后达成共识的教学方法。

二、“问题解决”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一)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1.问题的来源

(1) 问题可以从知识的来源上产生

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授时, 教师可以先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问题, 也可以讲授与旧知识有关的内容来导出问题。

(2) 问题可以从知识的“怎样”上产生

假如学生对讲授的新内容的特征不能很好地把握, 教师便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进行提问。

(3) 问题可以从知识的“为什么”上产生

假如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教师可以试着从这一方面入手进行提问。

(4) 问题可以从知识的类型上产生

假如学生对所讲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归纳和整理的话, 教师便可从这一方面入手来提问。

(5) 问题可以从知识的作用上产生

假如学生对你所讲述的知识不了解, 或者不知道它的作用, 教师便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来提问。

2.提问的方法

(1) 刨根问底法

所谓刨根问底法, 指教师讲解一个问题后, 紧追不舍地进行下一个问题的引入, 也就是所说的“刨根问底”。

(2) 反向引入法

所谓反向引入法, 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 从反方面进行提问, 进而导出所讲授问题的方法。

(3) 同类比较法

所谓同类比较法, 指教师根据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相似的定理、公式等之间的联系进行类比, 通过比较, 提出问题。

(4) 生活实践法

所谓生活实践法, 指教师在讲授某一个知识点时, 要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 从而提出问题。

(二)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众所周知, 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因此, 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而只是教育的手段而已, 教会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解决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才是“问题解决”的真正核心内容。在“问题解决”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锻炼的空间, 而自身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这个过程中, “度”是很难把握的。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巧妙”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呢?

1.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方向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学生,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总结实践经验来学习数学。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和方法学习数学, 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还可以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因此, 不仅教师自己要会提问, 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方向, 让他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来解决问题。

2.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致, 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怎样才能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呢?为此, 我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 即根据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 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既有学习程度好的学生, 也有基础较差的学生, 而组长可由学习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进行“问题解决”时, 教师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发言, 这样, 教师就能很好地掌握不同层次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从而了解班级学生的知识学习动向。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后, 教师可让他们在小组内自行解决问题, 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小组内的后进生解决较简单的问题, 而对于较难的问题可放到班里集体讨论, 若解决不了, 教师再适当点拨。这样教学, 既节省了时间又给了学生足够的锻炼空间, 能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问题解决”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并创造的过程, 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只有这样, 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了起来, 学习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 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4.教师要重视教具、学具的使用

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具、学具的正确操作也很关键。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具, 并通过学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讲解“圆柱的两个底面的大小是否相同”这个问题时, 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记忆也不会牢固。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个圆柱, 然后将上下两个底面剪下来放在一起, 看是否能够完全重叠,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 纷纷开始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正所谓“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 可以说数学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强调书本知识, 应尽可能多地让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好数学是多么重要。如学习了“米”“厘米”等度量单位后, 我们可以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的长和宽、课桌的高度、餐桌的长度、茶几的宽度以及爸爸、妈妈的身高。这些生活中的测量会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 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

总之,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我在十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总结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 篇2

教师不能直接将结论“交”给学生,让他们生硬地记忆结论、套用公式,而要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在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议一议等活动中获得结论,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手推长方形框架的边框,让他们感受到长方形框变成平行四边形框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说说它有哪些特征?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有学生认为,推拉的过程中边的大小根据没有发生变化;也有学生认为,我通过刻度尺量的方法验证,对边是相等的。教师引领学生通过看一看、推一推、量一量等活动,手、脑、眼并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

二、捕捉资源,善于追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是动态的,也是生成的,教师不能限制于自己的预设,而要在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捕捉教学资源,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他们的智慧之光,将他们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从而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时、分、秒”教学中,教者引领学生观察,让他们认识钟面。师:说说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生1:钟面上有12个数字。生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还有5个小格。师:(追问)读时针的按大格读还是小格读?生:大格。师:(拨到7时)你知道现在是几时?你是如何知道的?生:7时,时针指着7,分钟指向12。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追问,让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明晰,实现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因材施教,倡导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教师不能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从多层次思考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针对同一问题采取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一筐苹果连筐重21.8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还有11.3千克,请问筐重多少千克?生1:先求出半筐苹果的重21.8-11.3=10.5千克,整筐苹果的重则为10.5×2=21千克,则筐重就是21.8-21=0.8千克。生2:将11.3×2=22.6千克,这就是一筐苹果(连筐)的重量加上一空筐的重,因而不难求出空筐的重:22.6-21.8=0.8千克。生3:我先将21.8÷2=10.9千克,这就是半筐苹果与半个空筐的重,用11.3减去10.9千克,就是半个空筐的重量,则筐重就是(11.3-10.9)×2=0.8千克。学生在交流不同解法的过程中,获得多样化的思维,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发展。总之,传统的数学教学使学生困于书山题海之中,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刍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

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而解决问题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两者是有区别的。

1.教学内容安排

应用题教学内容的编排是采用独立式,教学目标中把应用题独立提出来。由于繁杂的应用题分类体系将各种题型编排成一个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学生的解题过程就成为简单化的解题过程。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则采用分散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见解和创造性,以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

2.问题呈现方式

应用题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吸引不大,特别是低段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而解决问题具有开放性。主要有纯图片、半文字半图片、纯文字的。信息内容以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让学生主动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

3.学生培养目标

应用题教学时多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教学中心就是分析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把找到“解题方法”为目标。而解决问题教学时则没有现成的类型和解法套用,需要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解决问题的教学具有以下三个明显优势:

1.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

探究是最能体现人的本性和人的力量的心智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必须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去解决问题,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的探究过程。

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时,才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才能够体现出学生是真正学习的主人,每个人都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供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内容,促进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主动发展。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没有问题也就无从研究。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激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考虑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需要的数据、事项、关系等,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已经通过文字形式给出了。而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的代入公式,它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的教育理论,我设计了如下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2.小组协作探究问题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

3.交流评价解决问题

交流评价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理清思路后,让学生独立选择算法。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算法。

4.巩固方法拓展思维

学生掌握了方法,还要不断练习应用中深化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同应用的目的。也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好练习。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组织学生分层练习。

(2)学生人人完成基础题的练习,低等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综合题,中等生在完成综合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提高题,优等生三种练习都完成。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由教师来阐明,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再进行有意义的非机械的练习。他认为恰当地运用非常规的问题才能改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能够解决基本的、常规的数学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解决开放题等有挑战性的非常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解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2002月7月版

2.《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孔企平、胡松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 篇4

一、结果分析

1.从以上分析与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有30%的孩子对1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已能熟练算出。最后5 道题求算式中的未知数, 其中57- ( ) =15 和45+ ( ) =69 的两题正确率均达到90%以上, 说明孩子对60 以内数的分与合掌握的比较好, 后面三题相对而言正确率较低些, 但确实这3 题对孩子的思维能力要求颇高, 除了需要分与合的知识外, 还蕴含方程的思想。

2.整体来看, 加法算式的正确率比减法算式的正确率要高, 说明孩子的顺向思维能力略高。

3.从完成的时间上看, 约52.25%的孩子达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在第一学段结束时应达到每分钟8—10 题的速度要求, 约35.38%的孩子达到每分钟5—8 题的速度;约12.37%的孩子能计算, 但不熟练。

二、问题思考

1.查阅了《6-8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在“数学认知”这一项中, 对“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做了如下界定:6~7 岁: (1) 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 (如合并或拿取) 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 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60 以内的加减运算。这些知识在小学一年级还要再学一遍, 如何根据孩子的原有学习起点使教学以教其不知、释其所疑、长其心智呢?

2.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起点, 不同的学习起点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习层次, 教师应怎样合理把握孩子的学习起点, 智慧地进行教学?

3.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背景下, 在关注大众起点的前提下, 怎样让学生全体参与及全程参与成为可能?怎样把握个体起点, 让教学顺利与精彩成为可能?

三、实践探索

1.在顺应中丰富原有起点

孩子刚接触60 以内的加减法是从扳手指开始, 慢慢过渡到借助其他实物数出得数, 其计算往往依赖于感知经验, 还没有完全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在一年级孩子再次学习60以内的加减法时, 应顺应孩子原有的方法、方式, 再逐步经历从形象数出结果到抽象列式解决问题, 理解加减法含义的一次飞跃。同时在操作、观察、比较、归纳中逐步掌握按数群计算, 看见或听到60 以内的加减法, 能快速直接说出结果,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以教材为例, 23+22=45, 55-22=33 单纯的口算孩子都能说出得数。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思想, 能用自己的数学语言描述图中的情境, 说清算式表示的意义, 明确计算的思考方法。

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作出学情预判: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60 以内数的分与合, 这是正确计算得数在60 以内加法的必备知识, 为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计算思路作了必要的铺垫, 所以正确计算, 绝大多数学生应该没困难, 关键是要完整叙述图意, 正确理解加法的含义。

同时顺应学生原有起点进行后教预设:学生交流, 理解图意:原来有13 人浇花, 又来了12 人, 一共有25 人, 再引导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完整复述一遍。体会“合起来”。追问:你怎么知道一共有25 人的?引导学生从“合起来”的角度进行解释。

感受加法的含义。原来有13 个人, 后来又来了12 个人, 一共有25 个人, 像这样把13 个和12 个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这个符号叫做加号, 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在这里就表示把13 和12 合起来的意思。13 和12 合起来是25, 就写成13+12=25。 (用直尺划等号, 把板书写完整) 这样的算式是加法算式。这道加法算式中, 13 和12 各表示什么?25呢?13+12=25 表示什么意思?

2.在先学中探寻教学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现在的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学校, 还可以通过从家庭、社会等多种学习渠道。他们的小脑瓜里贮存的知识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 一些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 孩子可能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如果此时教师仅凭习惯或经验, 按部就班进行教学, 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泯灭探究欲望。所以, 只有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才能使教师教的有的放矢, 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滋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先学单, 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基础, 探寻课堂教学的起点。如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时, 可以设计这样一份先学单:

学生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已认识0, 知道了0 表示一个也没有, 也可以表示起点。从孩子的生活经验中, 知道比如全部吃完了、一个也不剩了、都没有了就用0 来表示, 这样的举例孩子不觉困难。对于单纯的口算, 孩子间的差异不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孩子能列式, 但不一定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列, 不一定能说清楚算理。对于其计算规律, 有些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总结、会观察已有了很好的归纳, 反之也有些同学只会算不善于寻求算式的规律。在新课教学前, 通过孩子的先学研究单, 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已有学习起点了如指掌。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这些了解, 明确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 合理地安排教学。

3.在协同中兼顾个人起点

差异是我们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注差异、彰显个性, 才能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60 以内加减法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一些综合性、阶梯型的习题使孩子在协同发展中彰显个人精彩。例如设计12+□=13+□, 60-□=39-□, 比一比谁写得多, 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次序去思考问题, 体会算式蕴含的规律。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方法,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教学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红婷.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法.山东教育[J].2014 (6)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摭议 篇5

璧山县青杠实验小学校

李翊平

【摘要】今天的“解决问题”与昔日的“应用题”,从课堂的教学方式到学习方式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分析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阐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以及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明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中,今天的“解决问题”与昔日的“应用题”,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不同,从教材的呈现方式到教学目标,从课堂的教学方式到学习方式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解决问题”在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并采用童话故事、人物对话、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情境;二是“解决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并把它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的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三是“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的中心指向不是分析数量关系,而是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的探索和实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如何把握课标要求,吃透教材意图,搞好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笔者有如下思考,一家之言,权作引玉之砖。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不少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难达其意,而如果我们把抽象化、形式化的数学问题建立在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背景上,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小明要写9个字,已经写了6个,还要写几个?”这一道应用题时,教师就画9个田字格,在6个格子中写6个字,指着剩下的空田字格问学生“还要写几个”。写一个字就相当于去掉了(手势)一个格(因为这个格子写过了就不能再写了),写6个字去掉了几个格?去掉用什么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快地理解了,还要写几个用减法,用总数减去已经写的个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实现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大致有:

1、把抽象化、形式化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可供儿童直观感受的生活背景上;

2、选取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

3、引导儿童深入生活实际,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

4、结合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5、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 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条件信息“杂乱化”

在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中,条件围绕问题叙述,不多不少。学生很容易造成解决问题应把所有条件都用上的思维定势。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更多时候则是以一种散乱的数据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具备对信息灵活地进行筛选、整理的能力。教学时,应有意增强这方面的训练。一是通过提供条件“不足”的应用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学会捕捉欠缺的条件,然后自己去搜集并予解答。二是设计条件“盈余”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对问题中的数据学会正确的判断,并做出合理的取舍,以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百分数的应用”后,我出示了下面一题:某校五年级共有学生78人,在参加植树劳动派一位同学去商店购买果汁,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40盒装一箱9折优惠,买50盒装一箱8.8折优惠。怎样购买才能既让每个同学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钱?

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购买方案:(1)、买单盒79盒:2×79=158(元)(2)、买4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39盒:2×40×0.9+2×39=150(元)(3)、买5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29盒:2×50×0.88+2×29=146(元)(4)、买40盒装两箱:2×40×0.9×2=144(元)

比较决策,买40盒装两箱,既让每个同学喝一盒果汁还剩余1盒,又最省钱。学生通过解答这样的接近于真实情境的数学问题,从杂乱的信息中筛选、整理有用的信息,对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三、算用结合“立体化”

应用题教学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教学过程,它应该与计算、估算及其他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教学四则运算时,我们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去解答应用题,使解应用题的过程成为四则运算意义的具体应用过程。

如,当学生面对算式“850-18×15”时,教师可引导他们将其加上适当的生产、生活情节,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为一道应用题:a.有850吨煤,每天烧18吨,烧了15天后,还剩多少吨?b.修路队要修850千米的路段,每天修18千米,15天后还有多少千米没修……这个过程就是先将知识与情境进行对应,然后进行组合,最后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表面看来没有解答传统意义上的应用题,然而它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解答策略“条理化”

通观教材,“解决问题”的类型不清晰,知识点很零散。有的类型在例题中出现,有的在练习中出现。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出现教到哪,歇在哪,就题论题,整体把握差,心里 无数,不能形成数学知识的结构化,相应的就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效益。因此,应及时加以必要的“梳理”与“整合”,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扬弃。以前,广大教师总结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如引导学生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分析综合法,假设法、逆推法,转化法等等,这些解题方法能使隐蔽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思路。

五、问题解答 “个性化”

传统应用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学生往往只满足于把一个答案找出来,不再进一步思考分析。而现实生活中应用题的答案常常不唯一,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结果。因此,设计结论开放的应用题,激励学生个性化解答,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真正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如,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练习课时,我出示问题情境:同学们,星期天实验小学的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票价:“成人10元;学生5元;团体(10人以上)6元”你能帮他们设计够票方案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得出方案后再组内交流。几分钟后得出了以下几种够票方案:

1、老师买成人票,学生买学生票,算式是:10×3+5×50=280(元)。

2、全部都买团体票,算式是:6×(50+3)=318(元)

3、老师买成人票,学生买团体票,算式是:10×3+6×50=330(元)。那种买票方案合算?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第一种合算。2、3两种让学生买团体票都比学生票贵,当然不划算了。而后我就继续追问:那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别购票是合算的?又在什么情况下以团体的方式购票合算?学生再一次思考,通过讨论得出成人少,学生多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分开买票比较合算。当老师很多,学生很少时一起购买团体票比较划算。此时,还有好几位学生发现3个老师和7个学生买团体票,其他学生买学生票,算式是:6×10+5×43=275(元)。

六、解决问题“实践化”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独立解决具有新背景的问题,但知识背景不是教师所能全部传授的。因此,应用题教学应突破课堂和教室这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体现大数学教学观,这也是数学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或为课堂教学收集材料,或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例如:我向学生布置下列一些研究课题:

1、某商店某一类商品每天毛利润的增减情况;

2、银行存款中年利率、利息、本息、本金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讨 篇6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工作中的着重点是智力教育,因此在解决问题的相关教学模式上依旧维持传统的思维,就现在的教学实践工作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的形式不够丰富,过于类型化,也缺乏一定的开放性,如此一来就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1.解决问题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对于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而言,应该从教材的编制方面着手,尽管在学龄特征方面有所考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更多的是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现。不过,从中年级开始,更多的是通过文字的表述呈现。由于学生自身在文字积累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有很多问题的解决无法达到学生深入理解的层次,也就会给学生主动学习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对于现如今的多数解决问题类型而言,在结构方面有着相对较高的封闭性,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会形成惯性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较大的限制性。

2.教学内容过分依赖教材。

具体到教学工作中,对于多数老师而言,更多的是依靠教材本身自带的题目,这样单一的题目设置,缺少趣味性和时代性,甚至与生活严重脱离。因此,导致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更吃力,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也就不能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

3.解决问题教学过于类型化。

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通常会采用相对模块化和类型化的教学模式,这样就限制在一种单一类型的模块中,这样在固定题型中展开教学,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形成固定的模式。但是设置解决问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迁移和应用能力,这种模式化的培养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1.树立生活化的解决问题教学理念。

要想有效增强解决问题教学的效果,对于老师来说,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充分将所授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构建一种解决问题的学习理念。在题目的选择与确定方面,最好是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尤其是学习环节中的生活体验,将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从根本出发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数学。例如,小丽房间里的窗户长2.5米,宽1.8米,那么窗户的面积是多少?要是给她换窗帘,需要更换多大的面积才适合?这个题目看似并不难,也可以很容易求得面积。不过再一看窗帘的面积,就需要考虑到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满足使用的特点,应该使用两幅窗帘对拉,还要注意中间有重叠的部分。这样的题目设置,能够将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与衔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对数学知识进行更灵活的运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2.营造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特点,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数学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他们喜欢并主动学习,从而保证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在思考问题方面的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另外,针对解决问题自身的特性,学生可能单纯地从文字内容上无法很好地加以理解,加上老师如果一味进行知识灌输,缺少知识的互动与交流,无法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模式,构建一个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显得更关键。例如,一个老妇人,在死之前,将7只羊分给3个女儿,不可以杀死羊,大女儿分到1/2,二女儿分到1/4,三女儿分到1/8,求他们各自分到多少羊?就这一问题而言,要是按照常规的思维来看,就要对羊予以宰杀,也就无法满足题目要求,很多学生觉得该题目没有答案。此时,老师要能够对学生予以引导,可以先向人借一只羊,够了八只以后再进行分配,大女儿、二女儿和三女儿分别分到四只羊、两只羊和一只羊,最后将剩下的一只羊还给邻居。利用这样有趣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生活中的问题予以更好的解决,这样不仅锻炼数学应用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学生审题与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在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讲解,重点在于对学生在应用分析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审题与分析。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加以训练。包括汉语言的理解能力训练,同时要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分析,正确分析出题目包含的逻辑关系,如此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题。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可以对题目多读几次以加深理解,在确定题意和所求问题之后,根据隐含条件与题目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平时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解决,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4.创新教学评价,提高学生解题的自信心。

对于数学解决问题的解答,多数学生缺少自信心,更有甚至具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对于一些内容较多、逻辑关系较复杂的题目,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对一名合格的老师来说,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勇于面对难题,并解决难题,最终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教学 篇7

一、课堂中能提出问题, 是主动学习的表现

能提出问题就其意义来说, 确实不亚于解决问题。以往课堂教学中多存在教师向学生提问题, 却很少看到学生向教师提问题, 往往是教师把学生能产生的疑问都想到了, 有序提出来了, 学生只好依问而答, 久而久之, 造成学生不会问的现象, 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状态, 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提问。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去思考、发现、尝试、体验, 使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快乐, 从而使得课堂活跃起来, 为学生求知提供平台。

1. 在教学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主动发现, 只有这样才能让其有创造, 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生活情境, 采用各种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疑问, 激发探索的欲望, 乐于发现问题, 自主探索, 多问几个“为什么”,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问题。例如: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 我用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有一天, 猴妈妈只有一个苹果要分给两个猴娃娃, 这回猴妈妈难住了, 你能帮助她吗?学生立刻沸腾起来个个抢着要说, 有的是“从中间切开, 一人一半”, 有的“你一口我一口把它吃完”。我接着问这样的一份该怎么表示呢?自然而然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依据情境中的信息, 联系主动发现数学问题, 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当我提出分数时, 学生立即提问“为什么用分数, 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它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 注意问题的质量, 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或异想天开, 与知识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问题的质量, 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注意问题的真实性, 也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来自生活, 通过问题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挑战性, 即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智能发展水平, 尽可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 通过挑战性的问题, 刺激学生积极探索, 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到需要经过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教师还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 也就是要将问题再放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让学生体会到乐趣, 使学生的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学习。

二、采取有效途径,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 是指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情境, 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又缺乏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探索处理办法的心理活动。数学问题解决的步骤:“理解问题—寻求问题—实施解答—检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观点, 认识到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尊重、信任和关怀他们的个性, 以问题为中心, 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 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思维能力和意志力。

1. 在教学中要鼓励个体独立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手把问题交给学生, 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潜力。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包办、不提示, 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 即使学生是错误的、不成熟的, 也应该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2.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在学生和教师提出的问题中有很多具有思考性, 单凭个人的能力是不容易解决的。这就要求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让学生同桌间, 小组内, 班级范围内, 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方法与过程,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相互帮助,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出现比较困难的问题时, 可先让学生小组间讨论, 讨论也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 每个成员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 可能有认识或方法上的不一致, 这就形成矛盾, 需要小组间共同讨论, 攻克难点, 达成共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及时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规律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 也是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对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评价, 让学生表达发现问题和解决的过程, 并尝试总结所得到的结果, 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在教学中要认识每一个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价值, 肯定其探索的体验和感受,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个体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变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并使之在其他领域的实践和团队合作中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 实行小学数学问题教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 篇8

因此,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获得题目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要适当加强数学解题策略的指导,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高解题能力, 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掌握解题策略, 才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不管遇到什么难题, 都能得心应手, 迎刃而解。下面就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 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 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数学情境, 既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情感, 让原来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

现在的教材借助学生身边大量解决问题的资源, 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 提供了较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时, 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选择适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提取,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理清思路, 弄清问题

对小学生来说, 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个难点。面对一道道变化多端的数学题, 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迅速地找到突破口, 打开解题思路呢?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解题的思路, 逐层探索,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1. 重视审题能力培养和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

现在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不是很好, 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但是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不是一个星期和一个学期就能养成的, 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在训练时, 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 要学生知道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 即已知条件是什么, 求什么问题。此外, 还要学生知道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我们教师平时也出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让学生训练, 学生在训练中出现错误, 通过训练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的数学思想。

到了小学高年级, 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他们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并将其上升为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就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它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 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学生只有学会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 书本的知识、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数学能力。像小学数学中经常出现面积计算问题, 学生如果掌握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解题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了。

三、对学生进行开放题训练, 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训练, 让学生的学习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将数学、语文、科学等学科综合起来, 通过丰富多彩的开放题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 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题目, 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正确的评价

评价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求出答案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通过评价, 让学生进一步提示数学问题的本质,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评价一直是教师单方面进行, 这样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科学的评价应该是学生本人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家长与学生之间评价。这样多元的评价, 才能激励学生在不断地评价中得到发展。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 篇9

新课改对传统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总体目标: 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常见思路与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从而全面发展学生。问题解决教学的本质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一是问题解决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 更是要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 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 能够形成知识网络, 包括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以及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 三是在问题解决中要注重解决策略与技巧的引导和运用, 实现创新; 四是解决问题的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当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教师思想守旧, 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监督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 就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并对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而要真正做到以上几点, 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高尚的数学素养和职业素养, 但当前很多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思想守旧, 无法真正融入到新课改教学环境中, 问题解决教学的意识不强, 没有意识到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上单一, 再加上自身的教学技能有限, 不能有效地将新课标教学理念与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细节中, 自然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素养。

( 二) 学生自身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问题解决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在基础知识、生活经验和问题解决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当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时, 会在解决策略、思维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会间接影响到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与能力。

( 三) 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流于形式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很多数学教师在采取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时, 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没有进行及时评价和引导学生反思, 而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机械计算达到提升思维与能力的目标。但问题解决过程是需要不断的思考与探究, 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体验问题解决过程的思维变化与技巧性。否则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不仅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解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对策

问题解决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 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 一) 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在教师同一教学方式下, 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同一个题目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思路; 同时在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爱好与思维习惯的基础上, 教给学生不同的解决方式, 帮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二) 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小学生对于新事物总是充满强烈的好奇心, 喜欢自己发现与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问题解决教学中也不例外, 对于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学生会按照自己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与技巧。因此, 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 并逐步引导学生比较与分析各种解决思路的不同; 另外, 还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加强学生常见问题解决策略的掌握程度, 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提升数学课堂学习效果与质量。

( 三) 积极总结和反思问题解决过程, 加强问题解决策略的内化与广泛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 得出最后的结果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 在问题解决之后还需要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 对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 对问题解决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内化, 使其应用更加广泛化。在进行反思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回忆问题解决过程的发现、分析与策略形成过程, 分析其中的思维变化, 分析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注重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 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综合评价方面,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与分析多种解决思路, 发散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主动找出最佳、最适合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例谈 篇10

一、明确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由这一情境图呈现的教学内容既能把一节课纳入“解决问题”的整体框架中, 又能依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将解决问题与计算内容有机结合, 体现其特性。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并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由于对课时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恰当的定位, 在实际教学中, 每一个环节都指向落实目标和达成目标。

二、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 就能从复杂的情境中提炼出有用信息,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和灵活运用数量关系:总数减去部分数等于部分数。当学生说出解法:54-22-8=24 (个) 后, 李老师请学生说解题思路:先算出的是什么?后算出的又是什么?当学生说出另外两种解法: (1) 54-8-22=24 (个) 。 (2) :8+22=30 (个) ;54-30=24 (个) 时, 李老师总是问:你是怎样想的?谁的方法和他的一样, 谁再来说一说。每一种解题方法都让学生说清解题思路及所用的方法, 教师总是耐心倾听, 不时给予指点。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 突出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梳理, 同时让学生对运算顺序有感悟的过程, 为后面学习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埋下了伏笔。

三、促成知识的建构

本节课呈现的面包房买面包情境图, 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 就是要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 通过观察情景图,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运用已有知识建立解决加、减法两步计算的问题和使用运算符号的数学模型。李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起点, 在解决“还剩多少个”这个实际问题过程中,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学生列出8+22=30 (个) , 54-30=24 (个) 后, 李老师提出:怎样把这两个算式合写成一个算式?学生写出“54-22+8”后李老师再问:这个算式能先算“22+8”吗?想一想, 用什么方法能表示先算22+8呢?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运算顺序, 在探究学习中产生对“小括号”的需求的认识, 并充分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 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理解先算和后算的关系, 体验、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用小括号把后面的算式括起来, 就可以表示先算这一数学本质。

四、精心设计有梯度的练习

学生认识了小括号的价值后, 就要设计有梯度的练习, 让学生通过富有层次性的练习, 牢固掌握小括号的用法。

第一层次练习 (在例题的基础上改变信息, 让学生看图找出相关信息。) 面包房一共做出54个面包, 我们买了8个, 又新做出了22个, 现在有多少个面包?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并鼓励学生使用今天结识的新朋友“小括号”。学生有多种解法, 教师采取扶着走的方式,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当出现错误解法:54- (22+8) 时, 教师引导学生弄清楚出错的原因, 让学生在纠错、析错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小括号作用的体验和理解。

第二层次练习:教科书第7页练习一第3题:羊圈 (juàn) 里原来有58只羊。

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情境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 然后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要求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并正确使用小括号。

第三层次练习:连一连, 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算式。

电脑公司有85台电脑, 上午卖出10台, 下午卖出25台。

一共卖出多少台?85-10-25

上午比下午少卖多少台?10+25

下午比上午多卖多少台?85- (10+25)

还剩多少台?25-10

学生在多个问题和多少算式中合理选择相对应的问题和算式, 这个练习打破了学生以往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算式的常规, 练习的难度加大, 需要学生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 正确运用小括号来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教学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优化

一、精设巧导,提高学法指导的实效性

新课程特别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提高探究的实效性,一是教师要选准探究的素材,二是教师要巧妙地引导。本人认为“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宜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规律性知识是在某种知识体系建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属性,是知识内部结构、关系的本质体现。一般可采用下列教学程序:创设情景→猜想与假设→发现规律(或验证猜想)→消化应用。例如,教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个内容时,可以首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版并提出问题:“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紧接着,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在这个长方形纸板上一个挨一个地摆,直至摆满,并数一数一共摆出了18个小正方形。此时,引导学生作出猜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接下来,提出: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让学生分小组使用课前为其准备的学具展开探究活动,以求验证“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几分钟后,学生汇报探究结论。有的说,我们取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它的面积=2×1=2(平方厘米),证实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有的说,纸片长4厘米、宽2厘米,我们将这张纸片先横向对折一次,再纵向对折二次,这样就折出了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4×2=8(平方厘米)。有的说,教师手上是一张画有很多小方格的纸片,每个小方格都是1平方厘米。我们先将其中的任意一行的5个小方格涂上红色,再紧接这一行又涂了3行,这样一共涂了20个小方格,也就是涂红色部分的面积=5×4=20(平方厘米)……这样让学生用具体例子验证“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之后,随即组织学生计算一些长方形的面积,以巩固消化新学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动手做,做中想,想中悟”

新课标特别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在做中想、想中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例如,《比例尺》的教学,传统的“讲授—接受式”教学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介绍比例尺产生意义、概念、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再根据比例尺概念进行计算、画图。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这样处理的,课前布置学生测量学校篮球场(或教室)的长和宽,课中让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在纸上画出篮球场(或教室)的平面图,并标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然后让学生算一算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的值,由此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表示方式,进而运用比例尺进行有关计算。这种呈现方式先让学生“动手做(测、画、算),再在做中想,想中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巧妙地以旧带新

巧妙地以旧带新,可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求比一个数少几的较复杂分数应用题。可以这样组织教学:教师出示信息:“五(3)班共50人,男生占7/10”。教师设问:看到这个信息,你想到什么?生①:男生有多少人?生②:女生占全班人数几分之几?生③:女生有多少人?学生提出的以上三个问题,①、②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求解①、②两个问题为第三个问题的新知教学作了铺垫作用,达到了旧知复习与探求新知的和谐统一。

四、将学习材料的组织改静态呈现为动态生成

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将学习材料的组织由静态呈现变为动态生成,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比的意义》教学,这样创设情景的,出示信息:市消协会同质监局对我市某电器市场A、B两大系列饮水机质量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A品牌 B品牌

抽查总台数 200 40

不合格台数 5 2

提问:看到这个信息,若你是顾客的话,你会选择哪种品牌的产品?

第一步,初步感知比的方法。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用不合格数除以抽查总数列出计算式子:5÷200,2÷40。

第二步,在初步感知比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引导:刚才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用不合格数除以抽样总数的方法来比较两种产品的质量,根据前面提供的信息,我们还可以进行哪些比较?算式如何表示?这时学生可提出很多的量的比较,并列出算式。如A产品抽查台数跟不合格台数进行比较,算式是200÷5,B产品抽查台数跟不合格台数比较,算式是40÷2。师:观察上面比较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用除法)。接着指出,运用除法来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式——比。如5÷200=5∶200,读作5比200,40÷2=40∶2,读作40比2。随后引导学生自然地归纳出“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

第三步,拓展延伸比的认识,深化理解比的意义。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比是相关联的两个量相除比较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同类量之间的比的结果表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不同类量之间的比会产生一个新的量,但要注意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纵观整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动态材料引领下,经历了“比的意义”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思维活泼,理解深刻,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结论

总之,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就要立足于优化全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使每个教学环节达到最高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与学的协同共进,唯有师生步调一致,才能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奥数辅导班教学中,通常是一味的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大部分学生经过短期挣扎后,最终兴味索然,因教学进度超过学习接受度思维疲软而掉队,因此只能是精英教学。现行教材安排的奥数内容目的在于实现数学的价值——训练思维、感悟数学思想、获得成功体验,但如果一味迁就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能会得到激发与维持,但学习进度又该如何调控呢?本节课的调整后的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较好把握了师生的合作度。课堂学习速度与学生接受速度相得益彰。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感受和体会了运用优化思想和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进行估算,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和魅力,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小学各科教与学》.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2003.2

[2]《河池教研》.河池教研编辑部出版,2003.4.

[3]《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出版,2003.4.

小学数学教学 贵在问题设计 篇12

一、一题多变, 激发思维, 提高课堂实效

实施一题多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不但能够借助于改变应用题的问题和条件, 实现触类旁通以及举一反三的效果, 而且在计算题中倡导一题多变, 还能够诱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举例来说, 应用题的一题多解, 适当地将题目的不同问题及不同条件改变。“学校购入380套课桌, 将其中的120套课桌发到各班级, 问还剩余多少套课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真审题以后, 要求学生将其改编为新的应用题, 经学生改变后的应用题有: (1) 学校购入380套课桌, 将其中的120套课桌发到各班级, 问发出了几分之几? (2) 学校购入380套课桌, 将其中的120套课桌发到各班级, 问剩余几分之几? (3) 学校购入380套课桌, 将其中的120套发到各班级, 问购入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畅所欲言, 将创新思维活动自由地展开, 这样便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大胆想象, 扩展知识, 提高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老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们发现问题, 来引导学生们尽量将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扩展。要想使学生们能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就应该让同学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能够将这些基本的知识很好地应用, 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去大胆地想象, 提高对学过的知识的创新能力, 因为新的知识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的, 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探究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例如:通过原有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掌握, 当在学习梯形面积的时候, 应该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用在对梯形面积的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试着将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老师们在传授新的知识之前应该让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 也能培养学生们创新的精神。

三、创设情境, 调动欲望, 发挥创新思维

问题情境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 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启发出来, 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所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并且指导学生感受及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创新性思维。比如, 在对“小数的性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设计比较有趣的一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够在2、20、200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同时使用等号把它们正确地连接起来”?这时学生们便会感到非常的新奇, 有的学生提出加上分、角、元, 得到等式2元=20角=200分;有的学生提出加上厘米、分米、米, 得到等式2米=20分米=200厘米。此时教师随机提出“是否能够利用同种单位把以上各式表示出来”?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以后, 教师便可以把“小数的性质”提出, 然后将上式变换成2元=2.0元=2.00元, 2米=2.0米=2.00米。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 便能够形成悬念, 学生的探究欲望很快被调动起来, 并且探究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得以加强。

四、教给策略, 正确引导, 提高解题能力

一般性的解题能力, 指的是解决任何题目的一种能力。而它是在了解数学问题的情境、结构以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但是, 实际问题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借助那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进行解答, 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解决的策略, 进而培养学生解决一般性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 制订一般策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搜集问题与条件。已知条件与问题是学生能够清晰表述出某一道题目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 如果试题的结果比较封闭, 那么问题与所需要的条件必须要直接给定。但是, 在开放性试题当中, 其条件与问题大多数情况下, 都是缺少的, 或者是出现了大量多余的条件与问题, 这样一来, 便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 不断搜集条件, 进而补充问题, 结合有用的条件来解决问题。第二, 认真分析题目当中的各个数量关系。此项任务是解题的一个关键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懂得正确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当中所涉及的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三, 制订合理的解题计划。解题计划实际上为认真理解题意以及正确分析各个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所确定的解题, 要分几个步骤来完成, 并且包括每个步都要解决的问题。第四, 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当中, 教师不仅要正确引导思维发散过程, 又要对思维结果予以高度重视, 从而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第五, 检验和评价。关于此步骤主要是使学生自行检查自己解题是否规范、正确。通过检验, 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的学习态度, 进而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下一篇:控制成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