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共10篇)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1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在国际上,数学教育始终都是备受关注的领域。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数学一直处于重要位置。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数学科学本身有了大的发展,人们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小学数学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理论上与实践上日益暴露出很多复杂的矛盾冲突。
一、关于满足学生兴趣需要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强迫性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教育问题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矛盾和冲突的双方似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强迫性就是这种矛盾的双方。现代社会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它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原则。然而,扪心自问,对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成人无论如何努力,恐怕永远都不能完全地满足他们。对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师而言,出于长远考虑,从社会和国家的要求出发,有时会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听从教师的安排,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如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是一种为学生打基础的教育,是要求人人都要接受的普通教育。当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时,满足学生兴趣需要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强迫性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
事实上,我们无法否认有一部分学生是极其喜爱数学的,哪怕有升学的压力和高分的诱惑,对这些孩子来说,热爱数学是首要的学习动力源泉。但同时,我们也得承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喜欢数学的,甚至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是厌恶数学,一听到数学就头疼的。对这些学生来说,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教师的赞扬以及满足升级、升学的要求等,则是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遵循满足学生需要和兴趣的原则,对那些不喜欢数学的孩子,教师应该表示宽容和理解。但对孩子来说,一个能够容忍他在数学课上看漫画书、开小差的教师,就其一生来说,是他的幸还是不幸呢?若因教师的宽容和放任,儿童失去了更好的发展机会,等长大成人以后一事无成,他对这样的教师是心存感激,还是心怀怨言呢?但是,反过来,如果教师对孩子实施强迫性的教育,致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一种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怀疑他们自己的能力,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这又岂不是得不偿失?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上,如何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又能达成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在这一问题上,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成功案例和积极的思想观念。他说:“如果一个儿童学习有困难,而我们确实想帮助他,那么,最主要的事――我们应该从何人手,什么是我们应该始终不渝地信守的原则――就是使他能感到,他像所有其他儿童一样,也是有才能的,他也有自己的特殊的‘天赋’。”[1]在这里,阿莫纳什维利所谓的“应该始终不渝地信守的原则”其实就是人性的原则。这个人性的原则超越了简单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或实施强迫性数学教育的理念,既不以升级为目的,也不是简单地满足学生当前的需要,而是以使学生获得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为目的。基于此,在处理学生兴趣需要与数学教育的强迫性矛盾时,我们的初步认识是既不能简单地服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能过分强迫学生,给学生施加升级和升学的压力,而是要淡化要求,降低强迫性,创造一个合乎人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关于大众数学教育与精英数学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就存在着“大众数学教育”与“精英数学教育”的矛盾冲突。所谓“大众数学教育”是一种面向人人,希望使数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和力所能及的教育理念。在我国,主导的大众数学教育思想认为,“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掌握有用的数学”。[2]其基本含义包括“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3]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又将这一思想进一步阐发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谓“精英数学教育”,就是指以培养数学精英人才为目的的数学教育,比如为大学数学专业输送人才、培养以数学研究或应用为职业的人等。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是一种典型的精英教育。人们批评这种教育是为了个别学生的发展,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利益。数学教育的内容不是学生掌握不了,就是学了也没用。这种教育的价值是为高一级的学校筛选有能力的人,体现的是“筛子”的功能。它不能使大多数人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获得学习的自信心。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又需要精英,需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的人,全盘否定精英教育的价值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大众数学教育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有解决大众数学教育和精英数学教育的矛盾冲突的意思,认为大众数学与精英教育并不对立。“恰恰相反,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课程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现代数学分支的原始生长点,它为对数学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4]在美国,大众数学教育和精英数学教育的矛盾具体化为“公平”和“优秀”之间的.矛盾。“许多专门的计划都在探索着如何促进公平和优秀。其中最好的计划是对具有不同需要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水平的期望。”“提高期望可保证对一切人公平和优秀。”[5]这也就是所谓的“数学上普遍的高标准”,是一种要求人人能数学地思考的教育观念。
一些数学家对大众数学思想提出质疑,[6]包括这种保证对一切人公平和优秀的数学教育的质疑。他们的问题有:1.“这是否还是数学”。有数学家怀疑大众数学由于过分强调问题的开放性和问题的“真实意义”,导致学生对数学的本质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数学是无意义和毫无用处的,因而有人质问“大众数学是否就意味着没有数学”了呢?2.“(大众)数学:一或多?”数学界对大众数学有不同的理解。经典意义上的数学是希腊人开创的传统,强调演绎和推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数学传统是“经验的方法”;我国的传统是“问题一算法”,强调实用、经验归纳等。因此,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众数学”?3.“是否人人都需要数学?”“是否人人都需要高质量的数学?”在数学家Noddings看来,“数学上普遍的高标准”不是一个正确的口号,他说:“我将帮助那些对数学有着强烈兴趣的学生学习数学家观察世界的方式,但我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地思维’,他们应当按照自己的目标来学会如何应用数学”“除基本的算术以外,任何现行的课目都不能被认为是完全必要的”。
显然,大众数学教育和精英数学教育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稍有一点专业知识的人都明白,一个人如果没有精深的数学专业素养是不可能领略数学之美,透彻领会数学内蕴之深厚的。大众数学教育所倡导的数学教育思想必须依托于数学学科的成熟发展。对个体来说,整体认识数学全貌及其全过程,具备准确到位的数感以及数的意识等,非得有专业训练不可。我国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还有当前人们试图通过数学教育来传达的种种关于数学价值的阐释,比如,“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理解世界的工具”“数学是一种意识”“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数学是一种技术”等等,这一切对小学生来说是否是一种更高、更难达到的要求,是值得思考的。在数学教育问题上,有时要求越多,越不知如何去做,最后的结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有时抓住一点,扎扎实实,深入做下去,反而兼顾整体。这不失为解决数学的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之间矛盾的一种思路。
三、关于数学专家的建议与学校数学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
数学专家的期望能否直接进入学校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的目的呢?这一问题也值得讨论。
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出版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计划内容涉及学习目标问题。但是“参与2061计划第一阶段的数学家在本报告中提出的一些思想,将在计划的第二阶段由另一些人转化成课程方案,这些人的职业工作使他们非常熟悉有关孩子们早期经历的各种解释”。[7]由此可以看到,美国2061计划的专家建议并不是直接进入教育领域,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工作。任何一门学科都有极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但是否有价值就要进入学校教育领域呢?从目前学校的状况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一门科学要想成为学校的一门学科,其内容要想进入学校课程领域,必然经过一个被选择和筛选的过程。这个筛选过程在古典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那里被理解为两个环节:一是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哲学。究其原因是由于达到教育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少量的,而不应该太多。如果试图达到众多目标,而实际完成的却极少,那么,这种教育计划是无效的。同时有些目标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因此为了选择少量非常重要而又互相一致的目标,必须对已经获得的大量庞杂的目标进行筛选。而“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的哲学可用作第一个筛子。人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哲学陈述的或隐含的价值观,对最初列出的教育目标加以鉴别,确定那些具有高度价值的目标。”[8]二是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学习心理学。“这道筛子是学习心理学说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教育目标即教育宗旨,是经过学习而得到的结果。除非这些教育宗旨是与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的,否则它们作为教育目标是没有价值的。”[9]泰勒的这两个筛选教育目标的原则是针对一般的课程编制而言,是极为有价值的,对小学数学教育目标的确定也很有启发。除此之外,笔者以为,确立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还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在这点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跑到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10]小学数学教育目标应该设置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低于儿童现实发展水平的目标要求是没有意义的,而高于儿童明天的发展水平,任学生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不能达到的目标同样是没有价值的。比如,培养学生的“数感”问题、学生对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的体验问题等,都是有层次之分的。数学专业人士所拥有的数感,以及他们所感受的数学对生活的重大意义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就连“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样一句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名言,恐怕也不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能够理解的了的。至于数学文化、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术等种种数学观念,如何以合理的方式进入学校,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次,必须考虑师资条件。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新数学”运动失败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考虑当时的师资条件。“新数学”之新是毫无疑问的,“新数学”的教育理念也是先进的、现代的,但它对教师的要求之高也是众所周知的。尽管它也为教师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和辅助教学材料,但终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并没有多少学校和教师真正采用和实施。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数学家的素养才能胜任的数学教育,有可能也会重蹈“新数学”运动的覆辙。
再有,经济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比如,吴文俊院士1995年在《数学教育现代化问题》一文中说:“我今天讲的这个东西是我多少年一直想讲的。在好多年前,至少是1983年或者更早,我就想在中学里边推行,可就是不敢,因为中学里边是不能随便讲的,而且当时条件不具备,你要用计算机,可在中学里边根本不可能。”[11]一种教育目的的达成如果需要大笔经费的支撑,而这一大笔经费又根本是个画饼,是目前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提供的,这样的教育目标自然会因其不现实而不能达成。
四、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与过程的非功利性之间的矛盾冲突
小学数学教育还须处理功利性目标与非功利性过程之间的矛盾冲突。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就其追求来说,是现实的、功利的。人类任何科学领域的内容要进入学校领域都是以其是否有价值来衡量的。然而一旦进入学校教育领域,人们要求的理想的学习方式又是非功利的。
[1][2]下一页
比如,美国学者要求人人都来关心数学教育时,强调的都是数学教育的功利价值,像这样的陈述有“数学是打开机会大门的钥匙”“它以直接的和基本的方式为商业、财政、健康和国防作出贡献。它为学生打开职业的大门;它使国民能够作出有充分依据的决定;它为国家提供技术经济竞争的学问。”“对所有学生进行优质的数学教育是兴旺发达的经济所必需的”等等。[12]大多数数学专家则认为引导学生对数学本身感兴趣,比对数学的应用感兴趣更有价值。这是一种追求数学的内在学习价值的观念,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不想从事与数学专业有密切关系的专业的人们来说,我们不能不理解他们的功利追求。我们不但不反对人们这样问:学数学对我有什么用?有时反而还要顺着这一问题思考:对不想做数学家,不想从事数学专业的人来说,学数学有什么用呢?比如,泰勒认为“向学科专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这门学科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学科专家倘若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能作出重大的贡献,因为他们可能具有这个专业领域大量的知识,而且其中许多人可能已有机会看到这门学科对他们自己以及对与他们一起工作的人有什么用处”。[13]美国2061计划第一阶段数学专家的小组报告的第一句话就是“本报告回答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到了18岁的时候,有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是他应该知道并且明白的’”[14]而这里所谓“重要的数学思想”,“并不是按照培养数学家或者即使是培养大学生的标准来设计的”。[15]
无论是泰勒还是参与2061计划的数学专家都尽量避免从个别“数学天才”的角度来回答上述问题,而强调数学的应用价值,使数学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功利追求。但在我们看来,数学教育的组织如果仅以满足大多数外行的要求为原则,则有可能会降低数学的科学性、使数学被大众歪曲应用,甚至对数学本身产生难以消除的误解。因为真正理想的数学教育过程是非功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被数学本身的魅力和数学学习本身的乐趣所引发,学生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自觉自愿的。只有非功利性的数学教育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因为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动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16]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上,保持谨慎的态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体会,尊重数学家的建议,借鉴赞科夫的教学过程性原则,尽量挖掘数学本身的内在价值,将数学教育组织得丰富有趣,既能吸引学生,又能保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基础上,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可能有助于处理这一矛盾冲突。
上一页[1][2]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育教育,问题,对策
现阶段,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也显得十分必要。在小学教育中,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审美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多对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太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相对较低,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对此,平常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将美育与数学学科的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审美能力,发现数学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更有动力,实现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对数学教育中美育的认识
所谓“美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数学教育中的美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具有的独特魅力,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学习中充满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给予高度重视。小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对一些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不可避免地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对此教师如果不加重视,容易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陷入困境,对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也极为不利。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美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实施现状不太理想,其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第一,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没有意识到美育教育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过于偏重于具体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一定乐趣; 第二,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其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美育素养,才能保证小学数学中的美育教育有效实施; 第三,教师在开展美育教育时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加考虑是当前数学美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也导致了数学美育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小学数学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开展,因此教师要花大气力加以解决,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质量。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美育质量的对策
1. 加大对美育教育的重视
小学数学教育中要实施良好的美育教育,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对美育教育产生重视,这是保障数学教育中美育教育能够开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一味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数学能力,还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理念。如数学内容中有许多规律性的知识,教师不能只让学生简单地记忆背诵这些规律,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本身具有的规律美,让学生对数学的探究产生兴趣。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僵硬的学习方式,让其从全新的审美高度展开数学的学习。
2. 提高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引导者,其对学生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离不开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多数教师只注重于数学专业知识的改进,对数学所蕴含的内在美认识不够,这就导致了美育教育受到一定制约。对此,教师要首先加强自身的美育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探究。教师可以加强对艺术作品如画作的赏析,以数学审美角度从中发现几何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全面促进自身美育素养。
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施教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考虑,对此教师要加强认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如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缺乏,这些都会对其接受美育教育造成局限。故而教师在数学教育中要看到学生在美育学习方面的不足,从小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结合实际教学中的需要合理展开对小学生的美育教育。不同基础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有不同的感受,如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充满乐趣,而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教师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培养其在数学方面的特长,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要注意帮助其发现数学魅力,树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保证小学数学的美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四、小结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3
一、注重渗透,发展学生策略意识
苏教版教材安排了六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中,列表、画图、列举、转化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这些策略的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单元的教学,而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应用来看,转化的应用更为广泛。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因此转化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始终。同时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不能仅仅停留于形象思维,更应着眼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列表、画图、列举等意识,在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化、具体化。
在教学“9+几”时,虽然新课标一直强调算法要多样化,但我们仍然要优化算法。而最优的算法是“湊十法”。引导学生学习湊十法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体验转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体验为什么要将“9+几”转化为“10+几”。经过长期的有意渗透,到学生真正学习转化的策略时,学生就具备了运用策略的意识。
因此,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始终。如果仅仅靠某一单元的教学,就让学生产生这种意识,这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意识到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实际问题)中必须掌握的策略,并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渗透,让学生产生自主运用策略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教学策略后的运用。只有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学生才能体验策略的价值,从而更自觉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二、强化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有了策略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例如,学生知道解决问题时可运用画图的策略,但怎样画图、画好图后怎样运用、图中蕴含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等,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关注策略的导入,让学生产生学习新方法的需要,但是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策略使用过程的思维特点分析不够,导致学生只知道策略,却不能合理应用,同样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在教学时,教师要进行策略意识的渗透,侧重对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方法的学习中,体验如何运用策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教学应用题“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人?”时,由于教材安排了画图、列表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假设后的数量关系,教师在在引导学生产生假设的需要后,应通过这些直观手段,使学生认识到假设后数量的变化:首先,假设都是大船,42人变成了50人,多了8人,然后分析数量变化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会多8人?因为3人变成了5人,多了2人,8人里面有4个2人,所以有4条小船假设成了大船。在教学例题后,再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法的运用过程,促进学生对方法的掌握。
三、激活思维,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当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许会忘了数学知识,但数学的思维方式则会伴随他们一生。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会有意无意地用到转化、抽象、有序等思维方式,而解决问题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策略的教学,无论是意识也好、方法也罢,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在面临问题时,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总结反思时。教师要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序思维、逆向思维、分析与综合等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首先,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是蕴含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摒弃问题情境的生活因素,抽象出数学问题。例如四年级下册“画图的策略”例2,教师在出示问题后,在引导分析题意时,应引导学生抽象出“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小芳每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
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序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能力。例如四年级列表、画图的策略。教师在列表、画图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而列举的策略则培养了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倒推的策略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同时,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则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如“转化”的策略。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转化方法,这些转化方法正是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体现。
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论文 篇4
高效课堂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有目地的活动。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技能上,从静态观察到动手操作,从单一活动到合作交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知;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么整个课堂一定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也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一、合理有益的情境创设是高效课堂的开端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就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我校桑巍老师在《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中就很好地运用了情境设计。她设置了淘气与笑笑关于讨论擦不同形状的瓷砖面积大小的情境,让学生被问题吸引进而产生学习动力,顺利进入新课教学。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是有益的教学情境。
在我观摩的北大附小李老师《认识面积》一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与学生做游戏比较不同信封中物体面积的大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怎样区分两个面积相近的图形面积的大小”,学生为此展开积极的讨论,这时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教具,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教具的帮助下,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出共同的结论。教学导入环节中问题过渡自然得体,探究方法形式多样,配以教师亲切和蔼的语态,学生纷纷自主参与质疑与探究,得出研究结果,整节课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二、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目标
首先要分配合作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获得独立思考,要在所有学生都有了初步想法的前提下再进行交流、探究。
其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观点,并对不同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认识。再次,要帮助学生树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团结互助,才能以诚相待,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团体。最后,要帮助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要努力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今后的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合作互助的人才,它需要的是团队精神,因此我们现在的课堂就应该为之努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三、交往互动的师生交流是高效课堂的宗旨
课堂是教师展现教学能力的窗口,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认为教学双方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解惑,学生则应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单纯的将师生互动理解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北大附小校长的一句话给我启示很大,并不是充满问题的课堂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我们所期盼的课堂有思维的碰撞,有矛盾的激化,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科学灵活的练习设计是高效课堂的手段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那么设计一些智慧型的练习显得尤其重要。它能达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我们在设计练习时有必要对练习内容进行重组,删去一些重复练习,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练习,设计一些新颖科学的练习,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让练习更切合我们学生的实际,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当然,我们在练习设计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练习活动中的信息反馈来调控我们的课堂,以获得实施练习的最佳效果,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5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就是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通常认为“有效”,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要做好有效教学,必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策略。
一、整合教学目标的策略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同时又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教师在制定课时目标时,要从实际出发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心理牲和认识水平相适应,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用教材教的策略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用教材教”。
1、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认真钻研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
2、创造性地“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注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三、情境教学的策略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
1、用好新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情境图,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 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
2、教师应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我在执教新课标人教版数学第五册《分数的认识》一课引入新课时,使用的动画片段,就是选用了学生喜爱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卡通人物制成的;又如我在执教新课标苏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比》,根据所学的内容精心设计了一项侦破案件事例,都大大激发了学生认知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
四、活动教学的策略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比如在执教《分数的认识》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折腾1/4,通过自己动手感知1/
2、1/3,比较它们的大小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理解和感悟了新知识的同时,也对所学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应全面、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出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学习,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五、激励评价的策略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 的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特别是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六、优化练习的策略
优化练习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着重点。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方面,将单项与综合、口头与书面、操作与应用统一起来,做到“点”上突破,“质”上过关,“量”上控制,“面”上沟通,在设计中求趣,在“探索”中求法,在“变通”中求新,把优化练习落到实处。
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点思考 篇6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知识。计算题在数学教学中占领着主导地位,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每个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允许算法多样化。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结果,在教学中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探索算法的多样化。教师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尽可能地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计算中出现认知冲突时,再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在互议互启中获得新的方法,并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尝试所得。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快速的方法,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如:(1)45×12 或 45×12 或 45×12 =45×2×6 =5×12×9 =45×4×3 =90×6 =60×9 =180×3 =540 =540 =540 又如:(2)405+398 或 405+398 =400+398+5 =405+400-2 =798+5 =805-2 =803 =803 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掌握了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加强练习。
新课程提倡个性化学习,但在计算教学中还是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逐步掌握一定的方法,获得一定的技能,并在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计算教学中有必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并随时反馈练习中的问题,尽量做到当堂解决。
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的笔算除法时,由于受前面类似85÷40的影响,在计算420÷40这一类题时,一开始出现了用除数去乘商算出了400。针对这一情况,我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分析,说说商的最高位表示的意义,从算理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加强估算。
所谓“估算”,是根据具体情况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和算式的结果作出大致的判断和估计。《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教学要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强弱。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经常提醒学生进行验算,并养成估算的良好习惯。
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几位数,或是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便于学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四、明确算理。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时,针对198+269、503-498、202+357、865-302,部分学生不知道最终应该加上还是减去,我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意义,在明确多加还是少加,多减还是少减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正确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在错题中不断优化。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的,不是抄错数字,就是忘记进位,不是记错口诀,就是忘了写出得数。至于多写0少写0那一类就更多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说过: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甚至有时还要“创造错误”。为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改错题,让学生在找错、改错中不断提升。
如在教学完简便算法后,我发现有些学生经常会与按运算顺序计算的题发生混淆,有的明明不能用简便算法的,为了计算方便也用了。比如像这一类题:25×4÷25×4,学生经常分得出等于1的结果。这时,我让学生观察算式,进行反思,从而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六、解决问题,体验成功。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因此,计算也要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在能力上得到提升。
在学习完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后,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应用了这一知识。如:茄子有17行,每行12棵,西红柿的棵数是茄子的5倍,西红柿有多少棵?学生列式为:17×12×5,在计算时就可以先算12×5=60,再算60×17=1020。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了简便算法的优越性,就会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7
1.评价的趋于廉价和过迟介入
此次课改极力倡导评价的改革, 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标准》精神, 出现了种种不恰当的评价行为。
现象:一节二年级的“统计”的数学课, 在3名学生顺利地配合老师做了抛篮球的实验之后, 教师非常兴奋地说:“你们3个表现太好了, 每人奖励一颗五角星。”于是, 把3颗闪闪发光的五角星贴在了三名学生的额头上。
反思:课堂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 尤其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 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而现象1中的教师, 只是因3名学生配合教师顺利完成实验就大加赞赏, 这样的赞赏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长此以往, 超值的嘉奖会让孩子“迷失了自我” !
2.合作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几乎所有的课堂上, 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但有时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 它实在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里, 不能不令人深思。
现象:孩子们围坐在一起, 老师一宣布小组合作, 前排学生唰地回过身来, 满教室是嗡嗡的声音, 每个人都在嚷嚷, 每个人也都在做动手做实验, 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老师一喊“停”, 立马就是各小组汇报。
反思:听了这样的课, 谁都会想这样两个问题:数学课上, 学生独立思考要不要?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理念是对的, 错的是我们把它“形式化、表面化”了。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切莫让“合作”变成“合坐”!
3.交流成了命令
现象:一节二年级的“认识人民币”, 教师提出:“小朋友们, 你们能不能把桌子上的人民币分类?”这是一个让学生体现个性的机会。学生马上兴致勃勃, 争先恐后, 有的说:“我老早就发现了, 它们可以分成纸币和硬币。”话音刚落, 另一个学生就嚷嚷开了:“还有还有, 一分和一分一块儿, 一角和一角一块儿, 一元和一元一块儿……”“我还有别的……”没等这个学生说完, 教师就在一边严肃又有点生气地说了:“你们组内交流了吗?没有交流就各自大喊大叫了, 这是不好的, 先请小朋友们组内交流一下可以怎样分类, 然后汇报。”学生们无奈只得以小组为单位, 又重复了刚才几个同学的分法。之后的汇报也和交流之前无二, 只是教师大力称赞了其中一位按“元、角、分”分类的同学, 并说:“啊, 太棒了, 你的想法与老师的一模一样, 大家给他鼓豉掌。”
其实, 学生的各种想法、分法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之时, 也正是互相交流之时, 教师一定要先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不但降低了课堂学习气氛, 而且有浪费时间之嫌。难道学生的交流, 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吗?
4.情境过于泛滥
现象:认识人民币一课, 教师说:“在手拉手活动中, 浙江的小明给四川的贫困地区小朋友写了一封信, 他需要什么呢?”一个学生回答:“他需要坐火车去四川。”第二个学生说:“他需要知道这个小朋友住在哪儿。”老师急了:“小明还要上学, 他准备把信寄出去。他需要什么呢?”学生有回答要信封的, 有回答要地址的, 还有回答要邮票的。教师追问:“一张邮票多少钱?”生答:“8角。”于是, 教师点出正题:“那么8角钱可以怎么拿呢?”
说了那么多, 教师就是想让学生思考8角钱可以怎么拿!为了一个小练习, 居然如此大动干戈!这些讨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必然影响教学的效率。
5.算法多样化就无法进行算法优化。
有的教师认为, 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之间存在矛盾。其实不然, 方法与方法之间根本不存在优劣之分, 任何优越与不足都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的过程, 是个体学习、吸纳他人计算方法的过程。如果不对算法优化, 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收获与提高。
二、反思教师的观念转变
1.穿新鞋, 走老路。
部分老师把搬掉讲台, 就叫“转变教师角色”, 改变课桌摆放位置就叫“转变学习方式”, 把一味的肯定叫做“转变评价方式”……似乎一下子课程改革已顺利实施。但事实如何呢?不言而喻, 这是对课改理念的模式化、表面化、绝对化理解, 势必会步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2.全盘接收, 奉若神明。
许多教师认为, 教材的内容、编排的顺序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审定出来的。他们在编写时必定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安排, 自有贯穿其中的道理。所以, 上课时不敢轻易改动。且对各种教学杂志、课改从书中的教学理论及名师示范课中的教学方法深信不已, 几乎全盘照搬, 结果南桔北枳。
教师是课改的灵魂。教师观念不转变, 课改无异于缘木求鱼。而更新观念, 贵在自身的努力与领悟。
三、反思《新课程标准》
我们有必要借鉴和学习他人经验, 为我所用。对《标准》的领悟与学习便首当其冲。去年十月份在沈阳市召开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 与会代表和专家们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数与代数”主要有以下意见和建议:
1.建议文字表述应尽可能明确和具体, 如对“会……”“能……”做出明确的界定。
2.有些内容要求偏高。如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难于理解;第一学段要求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这个要求也比较难。
3.有代表认为, 有些内容安排上有相互矛盾、脱节的现象。如第一学段不要求四则过算, 也没有出现小括号, 而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却涉及到了这些内容……
对“空间与图形”的意见和建议有:
1.应注意前后的一致性和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和呼应, 如平方分米没出现后面就出现了立方分米;画垂线在第二学段不作要求, 但却要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关于证明, 代表们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 建议将“图形与证明”改为“图形与推理”; (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探索得来的结论, 可不可用?可不可以作为理论的依据?希望《标准》能够给予说明……
对其它内容标准如“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也提出了各种意见各和建议。
以上问题形形色色, 不一而足, 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思考, 在实践中解决。所幸的是, 环顾四周, 一路上都有披荆斩棘, 开僻新道的人, 愿我们互勉、共进。
四、反思各种培训
我们的教师其实很敬业, 他们有很多希望, 希望能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 希望能得到数学教学研究者的课堂教学指导, 希望有机会参加小学数学教师的沙龙会议, 还有很多希望。但现实是, 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培训的机会, 内容却与自己当前工作实践联系不太紧密, 付诸者众, 独树一帜者寡;夸夸其谈者泛, 切中要害者鲜。所以, 希冀以几次大规模全员性的培训给大众洗脑的想法, 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以培训主题或精神为参照, 结合自己的实际, 多思多问多总结, 才是上策。
五、我们需要冷静的态度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学生 思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35-01
一、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原来的教育体制是对学生了解知识的审核,必须仔细学、肯学,才可以拥有极其高的文凭和好的工作。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格局变化的同时,应摒弃记忆知识的人才观念,应该培养勇于创新的人才。所以,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有自身的想法。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应单独思考,才可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由此则具有了创造力的思维形式。成长后才可以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专业方面取得卓越成绩。
二、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的现状
1.教学形式呆板。根据研究表明,相当多学校的教学形式呆板,教师的教学设计一般是用为数不多的课时进行知识点的阐述,随之通过相当多的课时使学生进行练习。在传授知识点的时候,因为课时进度的组织和设计,教师的传授速度相当快,同时整堂课均是教师在讲解,学生仅仅听课。教师彻底根据自身的思路进行授课,一般不考虑学生的想法。一节课结束,教师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学生听得不清楚,相当多的知识点均不能进行思考。如此的教学形式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机会,学生如何可以塑造出独立思考的习惯?
2.练习远远超过思考。小学生时期,学生具有活泼、爱玩的特点,使学生独立思考实际上就不易进行。同时作业多,学生的关注点均投入进了作业中,而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中国教学体制的劣势,教学体制强调分数,所以导致了相当多教师形成了不正确的教学观。教师同样把分数当成是最高目标,使学生根据做尽可能多的练习实现记忆知识。然而练习仅仅是对学生再次记忆的审核,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的练习花费了学生的很多时间,让其不具备时间与精力进行独立思考。教师的此类教学形式彻底未衡量到学生个人水平的提升,未对学生技能加以培养。
三、提升小学生独立思考水平
1.独立思考应该有一定的空间。当下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学习的时候拥有极高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扮演着主人翁的角色,而非仅仅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需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需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学习、独立思考,最终增加课堂学习成效。
2.改变预习思维。有相当多机会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举例来说,在预习的时候,教师需清楚表明预习需实现的目标,切记不能仅仅留预习的作业,而不对预习做出任何规定。因为教师这样的教学态度,引起了学生对预习的不关注。在学生心目中,预习实际上就是没留作业,教师在课上也会给出部分时间进行预习。相关数据表明,不做预习的学生达到30%,40%的学生预习同样是仅仅读一下下节课需掌握的内容,读完也就是预习完毕,在头脑中同样仅仅是对把需学习的知识有个大概的印象。仅仅有30%的学生仔细预习,同时标明了预习环节中心中的疑惑。由此类信息可知学生经过思考的为数不多。实际上预习的过程是一个塑造学生独立思考技能的过程,教师需要把握好机会塑造学生在预习时候独立思考的技能。在布置预习这种作业的情况下,教师需对预习的目标进行详细的规定,标明部分使学生经过思考才可以给出答案的问题。重视在给学生出预习的作业的情况下,布置的作业量要适当。设计的问题需恰当,不可以使学生认为不能回答,同样不可以过于简单。设计的问题需使学生经过开动脑筋则可以给出答案。如此一来则使学生在预习这种学习活动时增加了信心,方便学生独立思考水平的提升。
四、学生独立思考技能的培养和教师观念的改变息息相关
教师在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水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首先是教师观念给学生的思维模式带来了很大作用。部分教师觉得教学实际上是使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掌握好数学概念。这是正确的,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很久以来在考虑如何将知识点讲解得越来越深入,如何使学生听得更清晰,而非考虑如何使学生主动加入学习中,使学生自身动脑筋以了解知识。
其次教师需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的技能。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应该让教师潜移默化的进行培养。教师在规划教学时需参考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自身思考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
五、结语
虽然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数学教师能改变思想,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丰富的教学方案来教育学生,就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和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J].教学研究,2013,(03).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9
—— 从一个数学活动的反思谈起
农德智
05 ― 13 班 2005421097 号
内容摘要 在学前班数学活动中,幼儿表现出很强的计算能力,而这些令人刮目的能力,很多是幼儿死记硬背的结果。幼儿的计算能力很难与实际生活结合,应用。就此情况,从教师对《纲要》中有关数学教育要求的理解有误,幼儿园“主题教学”下的数学教育情况和学前期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三个方面来论述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现存问题。
关键词 数学 纲要
主题网络教学 超前教育。
在实习中,我组织了学前班关于等分的数学活动。活动开始,我以《分饼》的故事引入活动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等分的含义,随后让幼儿练习数的平均分。比如,2 可以分成相等的几和几,8 可以分成相等几和几等。幼儿反应很快,几乎不用时间考虑,争着举手回答。“ 2 可以分成 1 和 1 ”......“ 8 可以分成 4 和 4 ”。当我让幼儿到操作区,把一定数量的操作材料(最多 15 个),“看看你手上的棒棒可以分成几份,要求每份一样多,有几种分法?”。其中,幼儿知道把 8 根棒棒分成每份 4 根的两份,却不懂得还可以分 2 根一份的四份。棒棒在 10 根以内的时候,仅有少部分幼儿能平分手里的棒棒,而且只能分出一种情况;在棒棒超出 10 根时,他们对平分手里的棒棒感到困惑,但他们在“数的组成”这方面知识掌握能很好,知道“ 2 可以分成 1 和 1 ; 8 可以分成 4 和 4,还可以分成 4 个 2 ”,却不知道如何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几份。而在最后的环节中,我先出示一些已经等分好的图形,幼儿都能告诉我这是几等分,那又是几等分。当他们操作时,把一个图形二等分、四等分(因为三等分太难,没选用),却没多少个幼儿能把图形进行等分。他们拿着纸片和剪刀,竟无从下手。难道我选择的内容太深,不符合学前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吗?为什么他们可以不花时间思考,就能告诉你怎样把一个数平均分,却不能完成数量的按份等分,图形的等分?幼儿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与小班幼儿口头数数能说出很多数,但并不理解其中数的顺序、数的实际意义的现象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幼儿是如何学习数学的?这让我重新思考了当今幼儿园的数学教学。
幼儿学习数学,主要是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数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数学归并入了“科学领域”,这样就有关数学学科中原来具体明确的目标、内容、要求概括化了。就数学而言,在原本的分科教学模式下,原来的教学大纲都有明确要求和说明了各年龄班学习内容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而《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一共有五条 , 而非常明确提到“数学”的只有一句“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和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 这样教师就误认为《纲要》对数学教育不是那么重视了,而认为数学教育只是在生活、游戏中进行,正规的数学教育活动被淡化。
在实习中,就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一些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讨论,她们告诉我:“自从《纲要》颁布后,幼儿园主题网络课程的出现,已经大大削弱了数学教学。在教学中,忽视数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学习的数学内容也是零散的,没有体现循序渐进的要求。主题网络课程较多是以语言、科学常识类的内容为主线,而同是科学领域中的数学很难整合在主题网络中”。于是就有了一些很牵强的做法,数学知识能融入主题的就融入,不能融入的就不去理会,为整合而整合的教学现象比比皆是。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需要系统地、循序渐近地学习才能掌握的,但现在“幼儿园主题网络教学”和教师对《纲要》的理解偏差,提供给幼儿系统,循序渐近的数学学习机会大大减少。春天来了,“主题网络”千篇一律定为“春天”,学习赞美春天的儿歌,了解春天出现的景象等等。夏天一来,主题又换成了“夏天”。这些做法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全面,不系统,学了也不会应用。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学习数学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不会理想。例如:教幼儿学习7 的加减时,教师直接出现数字7、2、5,请幼儿看数字列出算式,即 2+5=7、5+2=7、7-2=5、7-5=2。幼儿列出了算式,教师的教学就结束了,实际上幼儿对算式所表达的意义是模糊的,甚至是不理解的;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教师重视自己的讲解演示,让幼儿记住运算结果,而忽视幼儿的实际操作感受;有的教师设计的活动是跳跃式的,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直接进入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这两个环节;有的设计则是单纯的从符号到符号的过程。大班教 7 ~ 10 的组成和加减时,教师认为幼儿已有基础,结果就这么跳跃着教过去。然而,数理逻辑顺序的建构决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的,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教学是不合适的。
幼儿学习不同的数学知识,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一些知识要以另一些知识为基础,而不同的知识亦有难易程度的差异。在内容安排上,我们应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和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做到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体现先易后难,循序渐近,前后联系的特点,比如幼儿数概念的建立,必须先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然后是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而掌握数的组成知识是学习加减运算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安排有关数的教育内容时,开始只是给幼儿一些前数学经验,如对应、排序等活动,再正式引入数的内容,重点在于让幼儿感知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数序,数与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后,结合数的组成和加减的内容,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上述的教育内容应有计划的,系统的安排在幼儿学习的各个阶段。
除此之外,当代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影响着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极强,一些为争生源的幼儿园不得不迎合家长的心理,迫使教师放弃正常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珠心算就是幼儿数学超前教育的典例,学习过珠心算的幼儿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计算出二位数、三位数,甚至是四位数的连加连减,这样的高速运算神童,成为了家长的脸面,大家赞赏的对象。而幼儿园数学的教学目标,要求幼儿学习10 以内的数,学习10 以内数的加减、分解、组成等等。虽然这一目标是好多年前的,对 21 世纪的幼儿来说算不上合理,但不能否定其中包含的科学性。目标的确定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幼儿数学教育目标也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来定。试想,一个五、六岁的幼儿,完成了两位数、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对其的发展真的很有意义?他们真正理解这里边的数学意义?谁又能知道他们为了学习这些超前知识所花费的精力和面临的压力,这又让我想起了我那个教育活动,幼儿能很快地把数学分解,却不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一份对学前期儿童超前教育的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算术、英语等方面。除了不少的幼儿园在特色班里有涉及,家长更多的则花时间带幼儿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数学、英语上猛下工夫。
四、五岁的幼儿就认识五六百个字,能朗朗上口地背上几十首唐诗,完成复杂的连加连减等,这些完全可以应付小学低年级的课程。但是,这样的过渡超前教育,不仅成为幼儿学习的压力,而且对“幼小衔接”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专家指出,家长过分实施“幼儿超前教育”,给幼儿带来厌学的情绪,因为幼儿阶段学得太多,刚上小学,什么都懂,上课不听,靠着超前教育的“老底”,应付着小学低年级课程,小学的学习方法没掌握好,终于暴露出基础差的问题。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为“三年级效应”。所以学前期超前教育应适度,要做到让幼儿在兴趣中学习,不要成为一种压力。家长在平时教育中,不应只看到孩子掌握技能方面的能力,背唐诗、3 算算术,并不代表将来一定学习好,家长应在游戏活动中,强调语言、知识和个性自由发展,提倡“玩中学”。
总之,教育的本身并没有错,但我们是不是应该选用更正确、更适合儿童的方式。针对上述幼儿园数学教育问题,我们认为:
第一,树立正确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理念,认识到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应保证一个星期里有两个数学活动〔特别是中,大班〕。并按数学学科知识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安排数学教育内容,让幼儿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幼儿园教师应给家长必要的指导,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发展特点,能客观看待、评价孩子的成长。家长也就不会再以幼儿能否完成复杂的加减来衡量老师、评价幼儿园教育效果;幼儿园也不会由于顾及家长的想法,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环境学习和成长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张慧和《学前儿童教学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10
(通讯地址:垫江县新民小学校联系电话:***邮编:408303)
义务教育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新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人以全新的视角,给学生提供了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集中反映了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和创新之处,是新形势下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新课标下,笔者就新课程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结合自己的近年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意义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展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利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新课程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或经历过的,紧密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这不仅考虑了数学自身的特点,也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新教材第一册中“快乐的一天”,在进入儿童乐园清点人数时“我排第几”,“我前面2个同学,后面有7个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及玩乐中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要求学生“高度活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自我表现、自我发展、施展才华的机会。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问题活动,通过操作,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引导儿童大胆猜想,积极联想,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4.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发展。
实践证明,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同学之间共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长补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共同理解、支持、鼓励,共同去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是增进师生、生生了解、沟通,让学生尽早融入集体、社会,培养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遵纪守法,按程序办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利于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如在新教材第一册“环保小卫士”中,通过捡河边的垃圾,并把塑料、果皮、金属进行分类处理,保护了母亲河;通过植树活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同时,绿化了祖国;最后通过环保行为讨论,认识到了有哪些环保行为,这些都有利于儿童体会数学与自然的联系,逐渐让儿童与自然一起和谐发展。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与数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特点
1.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
新教材中既有个体实践活动,如让每个儿童调查家中的人数、家具数、电器数,调查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又有集体实践活动,如“小小统计员”。同时这些综合与实践活动可采取表演、竞赛、游戏、观察记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展开。活动内容的呈现具有层次性,图文结合,图表相嵌,形象直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
2.活动素材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教材紧密联系儿童生活实际选择活动素材,这些活动大多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也是有条件参与的。有些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改变,如小小统计员,可以改为安排儿童到商场或图书室去统计一些数量较少的物品的存量。
3.综合与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新教材关注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在方式方法的出现上,具有新颖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把教师的思路和方法强加给学生,也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思考,统一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和表达的时间,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途径,让学生标新求异。如租船过河、购物等活动。
4.综合与实践活动突出过程,生动有趣。
《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活动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包括是否参与操作、是否积极思考、是否与他人交流、是否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并与同学合作。因此,实践活动重在“参与”。新教材中注重展现过程、关注地方特色,形式活泼,生动有趣。
三、实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策略
1.高度重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教师要更新观念,不要认为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学生的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低,考试内容少,缺乏条件不便于组织而不予以重视。我们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正好为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初步获得在给定的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经验,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的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注重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研讨,课后的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把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2.积极开发适宜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题和内容。
由于学生生活的地区、学校和家庭的背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差异,在实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灵活采用所选定的课题和内容,以适合本班学生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发新的课题和内容,加强针对性,使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取得实效。
3.课前做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充分准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前,提前几天或一周的时间作好准备。教师应精心选择活动场所,周密安排活动环节,及时准备各种教具。学生应准备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包括一些实践工具。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步骤,活动的方法,拟订好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提前分好活动小
组,并进行人员的分工。这样,一旦学生开展活动,就会有序的进行,才会收到实效。
4.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以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自然界为课堂,以解决学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内容,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观察生活、独立地思考问题、自主地应用数学去研究和解决生活中与学习中的问题,围绕共同研究的问题,明确具体要做的分工,学会分工负责;共同提供需要的资料和工具,学会资源共享,以促进合作成功,成果共享。
5.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时机。
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数学,而不是听数学。新课标也反复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应重视过程,注重把握好数学实践活动的时机,不应受时间、地点、形式的简单限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儿童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去听、说、思、做、体验和表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尝试。让学生有广阔的空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儿童有不同的发现,允许活动失败,鼓励学生反思,注重其个性化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6.做好集体活动中的组织协调工作。
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要做好集体活动的组织工作,教育学生遵守活动纪律,做到人人参与,协调好各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讲文明,守秩序等。当然,在活动中要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7.注意收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信息资料。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及时作好观察记录,实验记录,填写好相关表格等,特别是相关的数据,重要的步骤,记录要详实,全面,以备分析、概括、整理,形成相关活动成果。
8.抓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延伸。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论文01-04
对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调查报告12-06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06-29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09-01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11-11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若干思考11-09
游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08-26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07-18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思考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