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2024-09-01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共11篇)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1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在这样的计算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活性。同时计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专心,严格细致的学习态度,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计算仔细,书写工整和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就感到很困惑,觉得计算教学枯燥,学生不感兴趣,老师总是在感叹计算太难教了,计算的正确率太低了。学生的计算水平愈来愈差了。其实只要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多动脑,多思考,多想办法,学生的计算水平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一、增强运算定律和计算技巧的应用.为了计算简便,解题中要训练学生合理运用运算定律,灵活解题,在四年级教学了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大多数孩子对于简便运算的题,都能掌握了。如计算430×25×4,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得出430×(25×4)。教学时,教师不应就此满足。恕不知孩子是不会将这些运算定律,计算技巧加以应用的。例如到了五年级下学期在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时候。当孩子们用短除法得出16和20的最小公倍数为2×2×4×5时,眼看就要成功了,许多孩子却在计算着几个数的积时出现了错误,又如 4×4×5很多孩子等于90,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除了计算不过关,更重要的是不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学以致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缺少联系,知识无法得到迁移和应用。实际上这两个连乘用乘法结合律再简单不过了。孩子们只要是题里说要简便计算的都会简便计算,但在其他的时候就不会想到,更不会用到简便方法。

二、加强计算中的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孩子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许多孩子在对错误的反思时,往往是以句简单的“计算错误”,在教学中对于孩子计算的错误,我会进一步让孩子寻找计算错误的原因,例如:是口诀背错了,乘法看成了除法,或运算顺序错了等等。一定要让孩子找出具体的错误所在,许多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恍然大悟,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错误问问为什么,正确也要问问为什么。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在课堂上练习下面这道题时:

有一个孩子计算得又对又快,我追问道,你为什么算得又对又快?孩子说:我都是口算的,比如3000×,我先算3000÷15=200,再想19份比15份多4份,又用200×4=800,800+3000=3800 …….原来这个孩子利用自己对分数的理解进行了巧妙的计算。一番话也让其他孩子受益匪浅。在问什么中让孩子的思维真正的动起来,而不是停留在事物表面。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口算与生活的联系。

口算教学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计算的合理、简洁、迅速、正确也日常生活的需要。在口算教学中我注意做到:

1、注重口算的方法,口算是教学计算的基础。许多老师为了考试出成绩,不丢分。对于口算题也要求孩子在草稿本上用笔算,而忽略了口算方法的教学。这样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也有许多孩子认为口算就是不列竖式的笔算。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口算算理和算法的教学。例如在口算92÷2时,很多孩子就在心里列竖式,有的干脆笔算,实际上可以想80÷2=40,12÷2=6,40+6=46.口算能力的提高对于孩子计算能力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加强综合性训练。口算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无论是小数目还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数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尽量用口算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同时加强表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练习,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口算兴趣。如游戏、竞赛、听算、抢答等方式;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形式;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这样熟练和巩固口算方法,并进一步转化为技能。

四、补充计算中的一些技巧方法

中国优秀算术文化非常丰富,乘法口诀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的也可以在计算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例如:进行“巧算24点”的数学游戏介绍,计算中的技巧方法讲解;两个两位数相乘的巧算:十位数互补,尾数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乘头后加尾数为前积,尾自乘为后积。如48×68=3264。计算程序是4×6=24 24+8=32 32为前积,8×8=64为后积,两积相连就得3264。还有两个头相同,尾互补数相乘的巧算;两个十几的数相乘的巧算等。让学生在发现探索中学习掌握,事实证明,这些优秀的算术文化不但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我们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很有帮助。也极大的提升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计算都是层层递进,承前启后,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一定要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没有过关,那么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就存在隐患。表内乘法掌握不牢,后面的两位数的乘法就举步维艰,乘法又是除法的基础,总之计算教学应从一年级开始,每一步都扎牢,步步为营,形成一个牢固的计算系统。

六、注重训练计算方式的多样性,1、形式的多样化

例如:低段可以开展听算的练习。教师念题,学生只需要算出结果。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对于一些计算速度太慢的孩子也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同时方式的变换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在中高段可以进行计算的竞赛,方式也是很多,例如1分钟计算,看谁做得又多又对。或每节课坚持练习几道计算,看谁一周不出错,这样也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有针对性的练习:

在计算教学中,除对一些易错题坚持反复练习外,还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式题,可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例如:25×4=100,24×5=120的区分,16×5=80,15×6=90的区分等等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系统化,有计划、有步骤,讲究方法与技巧,反对题海式的机械练习。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2

一、描述性概念数学要直观形象

一般来说, 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学习对象开始的, 经过对所感知材料的观察、分析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所唤起的回忆, 在头脑中建立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 才引入概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 从感性到理性, 从特殊到一般的逐步发展过程。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 都是从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描述性概念的讲授方法必须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坚持直观形象的原则。如:在学习长方形之前, 学生已初步的接触了直线、线段和角, 给学习长方形打下了基础。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可以利用桌面、书面、黑板面等让学生观察, 启发学生抽象出几何图形。从中总结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

(1) 都有四条边; (2) 对边相等; (3) 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使学生在头脑之中形成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的概念。

二、定义性概念教学要准确推敲

数学是一门严密而精确的科学, 特别是有关概念具有更强的“压缩性”。字里行间包含着深刻的内涵, 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定义性概念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咬文嚼字、准确推敲关键词语的涵义。例如在教学互质数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几组数, 如“4和7”、“10和9”、“25和18”的公约数的观察的基础上, 引入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的概念。然后, 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 对互质数的这个概念要弄清: (1) 它是两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2) 它是从公约数的个数这个角度提出来的。 (3) 关键词“只有”的含义。从这三个方面揭示出互质数的本质属性。教学中只有抓住这些属性, 逐项剖析, 才能使互质数的特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教师通过对“互质数”的详细解读, 既抽象概括出“互质数”这个概念, 又能为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互质数奠定了基础。

三、精心设计习题, 清晰概念的内涵外延

每一个概念都有一定的外延和内涵, 概念的外延就是适合这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而内涵就是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教学中, 在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基础上, 教师要精心地设计各种类型的题目,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不同的角度、变换叙述的语言、正反不同的例子、对有联系的概念进行对比等多种形式的训练, 深化概念的本质属性, 更能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四、利用知识迁移, 构建知识网络

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第一方面, 要加强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的教学。所谓最基本的概念, 就是在知识与技能的网络中, 那些带有关键性的、普遍性的和适用性强的概念。如, 加法的概念、比多比少的意义、差的概念、乘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倍的概念等等, 越是最基本的概念, 它所反映事物的联系就越广泛、越深刻。抓住这些最基本概念的教学, 能使知识产生广泛迁移, 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 同时也有利于记忆。第二方面, 小学数学中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对一些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对比, 归类, 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抓住这些联系就可以使知识脉络更清晰, 知识结构更完整。掌握了这些联系, 从特殊到一般, 从一般见特殊, 便可实现相关知识的有机统一。例如: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但是他们又相互区别。老师在教学完梯形之后, 要对四种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四边形进行分析比较, 从而加深学生对四种四边形的理解。

五、加强训练, 指导学以致用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我们新时期小学数学老师的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遇到学生会很熟练地背出概念内容, 但不能进行灵活应用的现象。为此, 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获得外, 还要加强数学概念的应用训练, 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 就必然要回到生活中去。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用数学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教学的价值, 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 我们在教学“众数”后,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一家公司, 经理的月工资是8000元, 2个部门主管每人的月工资是5000元, 10个工人每人的月工资是1500元, 你要选择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来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水平, 并说明理由。学生将学过的三种统计量的知识, 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数学”中“用数学”,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适度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引导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适度,是教学的关键

教師可以通过有效提问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是涉及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化,不然不能达到学生思考问题的目的,最好培养出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反应能力。因此问题设计一定要适中,教师需要把握好“度”。

教师不应该死板地向学生理论灌输,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解说不感兴趣,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但这不等于放任不管、信马由缰,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压制学生学习自主探索和实践的积极性,要把握好“度”。

数学日记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活动都有数学问题充斥在里面,教师通过日记的方式可以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同时数学日记又是教学和各学科融合的一种理想媒介。但是长时间采用教学日记,必然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适得其反,所以数学日记的运用需要把握好“度”。

二、引导,是学生探索新知并掌握创新的学习方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必须要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于一堂课而言,一个好的导入无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引”的好,积聚互动因子,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导入,可以调动学习兴趣。

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多媒体也被众多学校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被动地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小学生是最信服教师的,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要学会从我做起,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少点评价,猜去形式多样的方式评价学生,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勒显才.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师,2010.

[2]蔡崇颖.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新课程,2012.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华县金堆城钼业集团公司百花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篇4

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那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初浅看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实有很多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看书就能学会的,没必要花太多的课堂时间,更用不着探究。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个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就比其他同学先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他的探究欲望更强,他的思考更敏锐,当然他的思维也更有深度,而且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推敲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预习无疑为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注重教学目标的把握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出示衣服标签和白酒瓶,并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百分数,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每个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然后很顺利的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此案例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教材加以改造和补充,侧重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提取,其优点是尊重学生的经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大量的现实实例中通过比较、概括、信息筛选等,自然而然地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并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

四、注重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数学,要能积极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萌发出学习新知的欲望,进而理解、体会、感知新知识。

如《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的教学,一位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面近似1平方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然后剪出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与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放在一起比一比,再剪一次„„课堂变得有趣、活泼,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丰富而又形象的学习场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五、注重预设与生成

数学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

能实现其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应用题:六年级植树159棵,比三年级植树的3倍少42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完成,这是教师的预设。学生的列式有:①159×3-42 ②159÷3-42 ③(159-42)÷3 ④(159+42)÷3 这是预设后的生成。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哪种解法是对的,哪种解法是错的,为什么?然后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首先是找准谁是“1倍量”,其次要分清3倍的对应量是多少。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恰当合理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注意及时归纳总结,分析了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梁山中心完小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落实上述理念,新教材改变了传统应用题单独编写、集中教学的做法,把“解决问题”教学分散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教学过程之中,并将数学问题置于对话式的语言、生活化的情景之中,使应用题充满生命活力。作为一线教师,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到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教学,我们应该对传统应用题教学怎样“扬弃”,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准确把握,以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一、问题情境创设需务本

许多教师对课标中要求“改变情境的呈现方式,让情境与生活紧密结合”已能很好把握,而对问题情境的核心要求“具有数学味与富有挑战性”突破不大,有的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数学本质。要改进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重视数学本位与学生本体。

数学本位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第一切入点。无论哪一种教材,其例题的编制都是经过专家、学者认真思考,并结合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有序发展合理安排的,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其基点是要清楚问题情境的知识点和这一知识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改进教材情境或重新创设问题情境也应在不改变其问题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其次,问题情境必须是现实的、简约的、整合的,教师应该对各种基于生活的情境进行加工,让问题的数学信息便于学生观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尽快激活,而不是让情境牵引学生走向语文类或其他学科类的思考,这也是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意所在。

学生本位是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学生为本,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已经贴近学生的生活了,那就是以生为本。诚然,这是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十分重要的一方面,从心理学上说有认同感。然而,好的情境更应关注的是能否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教师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而让学生长期停留在低起点的问题情境中,只能说是一种低层次的“生本”。

把握了“本”才能创新,才能让教师的创造性工作从形走向质。我在执教《分数应用题》时,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基本数量关系类同,都是求一个数与它的几分之几的差(和)是多少。但相对来说,后一个例题比前一个例题要难理解一点,掌握了后一例题,也就突破了整堂课的难点。所以我把书中的两个例题进行合理调整,把重点放在了与例5类似的问题研究中,而把与例4类似反映部分与总量关系的问题放在练习中,这样集中精力打“攻坚战”,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又能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然后我又对学生进行了分析,发现书中的例题对学生来说难度不高,而且单一化、封闭型的呈现方式容易封锁学生的思路,为使教学内容对学生充满挑战性,我结合当时情境(去师宗县上公开课)设计了如下例题。

1、出示信息。

这次全乡有许多老师来到了师宗,来之前,在选择旅行社时,发生了意见分歧,起因是由这样两组信息引起的(课件演示):

师宗县五一旅行社

师宗县国际旅行社 凤凰谷七日游

凤凰谷七日游 每人3200元

每人3700元 现降价1/5 现降价3/10

2、解读信息。

(1)看了这些信息,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口答)(2)现降价1/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后课件演示)(3)现降价3/10又该怎么说?(学生口答)

3、猜测。

根据上面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咱们师宗县的老师会选择哪一家旅行社?

以师宗县老师参加大会为主线,既富有现实意义,使学生在对情境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了数学和实际的联系,形成了数学应用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始终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解决过程重求实

比较传统的“应用题”与现在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其中的两个亮点。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把解决问题向前推进了两步:从收集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使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完整的过程,以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各种能力,而不是原来单纯的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二是问题解决过程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应用意识的提高。在笔者为这些新变化大声叫好之时,也发现了我们有的老师过于“喜新厌旧”,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教学倾向。主要表现在:

1、重开放轻提炼。

许多教师会放不太会收。如教学连乘应用题时,一教师首先呈现例题:

在对例题信息进行分析后,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方法。不一会儿学生畅所欲言,展示了各种解决方案: 方法1:8×10×3=240(人)。方法2:10×3×8=240(人)。

方法3:8×10=80(人),80×3=240(人)。方法4:10×3=30(人),30×8=240(人)。

可有一种教师预设的解决方案学生没能展示出来,教师又让学生探究再探究,学生还是想不到,教师只好自己搬了出来:8×3×10=240人,以此来展现方法多样化。得到众多方法后,学生就在教师引导下重点讨论每一步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这些方法正确与否。最后使学生明白一个问题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但都是用连乘的。课至此转入巩固阶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可以发现,上课教师已经具备了开放的理念,但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以及这些方法的共性与差异、优点与不足在上课过程中缺少提炼,而这些,恰恰是过去传统题教学中最为坚实、最有成果的一环,也是我们当前教学中所应坚持的、继承的宝贵经验。没有提炼的课堂是浅显的课堂,是没有重点的课堂。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过眼云烟,而其中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时的分析、推理、归纳方法是形成学生认知体系的核心,是其以后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所在。

2、重形式轻内需。

有的教师为合作而合作,为操作而操作,只重外在形式,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在日常教学中,有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建立一种概念的表象,会让学生被动参与一些操作,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应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需求感。如当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明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画一画图来理解,在学生想说又说不明白时,让学生先相互讨论、交流,再来表述,而不是学生在教师指令下,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形式需要,为了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而被动地去操作、去交流、去合作。

教学艺术无止境,但实实在在始终是教学艺术的精髓所在,让我们在理解课改理念的同时,不断地思考如何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得到发展。

三、问题解决训练要有度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少不了的是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巩固与发展,对于练习的内容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化式习题,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向技能、智能方面转化。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也就是说,练习要有一定的梯度、量度、效度、难度。

训练有度,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当前课堂教学中对这四个度的把握有一些明显的缺失:

1、时间不够,当堂练习成学生课后负担。教师们都知道,要有一定量的练习,才能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但新授时间过多了,在课上匆匆解决两题后就只好把后面的习题交给学生课后解决,这是现在许多问题解决课的现象。有的教师认为,现在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出现这样的现象很正常。我认为一两次可能正常,经常出现就说明教师缺少时间与效率意识。我区扬思中学以教学常规的形式规定课的新授时间与练习时间,并持之以恒,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加强当堂训练,必有厚报,这也是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2、书中习题不用,以自编高难、开放题为荣。在许多公开课中,教师对书中的习题弃之不用,甚至让学生连书都不用打开,只发给学生教师自己设计的练习纸,让学生完成自己编的习题。教科书是最直接的教学资源,一般情况下,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习题的处理上,重点思考在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如何来选择、整合与改编。如我在教学“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书后的练习进行了调整:先让学生完成习题4,解决“单价4元的书,23元、25元最多能买几本,还多几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书中没有的问题,最少增加或减少多少元,能正好把钱用完而没有剩余?从中让学生感悟有余数除法与整除除法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余数与除数之间关系的理解。而后又让学生解决书中的习题3,变动手做为抢答:四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学生有的从日历观察直接得到答案,有的用口算解决„„气氛热烈。接着让学生抢答五月份有31天,又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这时除了刚才两种方法以外,学生又想出了总数加1,余数也加1的新方法。这个练习使学生充分体验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包括运用原有信息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总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像这样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既抓住了本课的重点,又有机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3、把情景串当成习题梯度。主题式应用题教学在现在的课堂中常常见到,它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得到信息,减少学生思维的时空跨度。但每一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情景串习题往往容易引起习题难度、梯度设计上的困难,教师需费更多的心思去考虑其习题安排的合理性。但是我们绝不能把一个情景串就当成习题梯度,让学生在简单的重复中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6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丰富的、与时俱进的学习创造的工具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作为其它学科教育的学习和探索的工具与环境逐渐得到认同。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犹如架在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一座桥梁。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1、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激发求知欲望。

由于部分教学内容枯燥及学生年龄和认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

比如,在教学《多位数的写法》一节时,设计以下几个画面:画面一:南江县地图、南江城镇新貌,然后标示出南江县总面积及全县人均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等数据,让学生写数,并说出写数方法;画面二:录像介绍南江县农业发展情况,接着显示出全县耕地面积、全县农业收入等数据,再让学生尝试写数,教学新知;画面三:展示南江特产之一--核桃的栽种、收获画面,再显示出全县种植面积、总产值等数据,学生练习。伴随着乡村音乐展现的一幅幅画面,把写数与介绍家乡密切联系,由于唤起了学生实际生活的环境,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了,很轻松地将学生带入数学领域,达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高度统一,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有利于分化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之所以会成为难点,是因为这些知识要么太“陡”,要么太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整合和优化各种媒体,有效地分化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一年级教材“学看钟表”这一节中,学生认识“快到几点”与“刚过几点”是本节的难点。为此,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针、分针从7:00开始运动,到7:55停下,并同时闪烁两次,突出时间,强化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从7:55至8:00之间每一分钟都可任意停顿,便于学生感知这一运动过程。同时,让时针和分针从12:00至12:05每分钟都能停下,到12:05时,时针、分针都停下,闪烁两次,突出此时刻。通过以上演示,就如电影中的慢镜头,非常清晰地反映了时针、分针的变化规律,强化了“快到”和“刚到”这两个时间状态,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主动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多媒体技术以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学习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比如,在进行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能力,以网站的形式设计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同时通过网络进行问题的讨论、答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学习。由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

4、有利于培养学生潜教育,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潜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学生开放式的思维方式与自主性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最终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际效用

多媒体技术应有一定的目标性、科学性、艺术性,应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要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责任目标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如果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多样化,只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2、掌握好应用多媒体手段的时机

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集中了语言(包括语言、文字、图像)与非语言(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受到的姿态、外貌、语言语调、气味等)的感知材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感知特点。可运用于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和学习方法的时刻,还适用于学生个别学习的场合。在使用时,我们要做到当用则用,有用则用,真正让辅助教学手段适时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3、正确处理形象化与抽象性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又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都形象化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而数学又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削弱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生命力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既训练使用右脑,又注重开发左脑,一定要注意如何恰到好处地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4、正确处理程序化与创造性的关系

由于多媒体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过于严密和紧凑,往往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显得拘谨、不灵活。而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如果教师被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所缚,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在实践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我们的教学课件,让多媒体课件的严密程序与学生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有机结合,形成人机的优势合力,在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中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独特作用。

【参考书目】

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20第2期《人民教育》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7

一、注重“做”

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他提出了“做数学”的理念。“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数学,在体验中掌握数学,在掌握时感受成功的乐趣。如果一个学生从未获得成功,没有成功的体验和机遇,往往会自卑、消极,甚至自暴自弃,而一次成功的机会却可以成倍地增长学生的信心。

在一年级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摸一摸,感受“面在体上”,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把长方形和正方形“拿”到纸上,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描、画、剪”的方法,最终找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深刻地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二、引导学生自学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和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自学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以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学习的好奇心被调动出来,探究的兴趣被挖掘出来,对自己找到的问题格外在意并力行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突飞猛进。

三、联系生活教学

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到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中要考虑全面,为学生的学习铺设坦途。教学《圆的认识》中,我问学生所接触的物体中什么是圆的?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自行车车轮,有的说盘子,有的说下水道的盖子,还有的说飞碟,各式各样不一而足。我问学生,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不是方形的或者三角形的?为找寻答案,学生们议论纷纷,并且上网查找资料,理解了圆的特征以及其与其它形状的联系和不同。再如讲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先说一下生活中什么物品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让他们猜想能不能转换成其他图形,之后论证,最后进行面积公式的归纳。这样让学生在合作动手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发展思维,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创新教学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创新教学的优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创新、主动创新,能够产生主动创新的动机,对创新有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一边思考、一边讨论、一边研究、一边操作,得出了多种创新方法。美国心理学家杰斯认为:“数学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的学习。”可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教师引发出来的,激励学生探索创新是教师的重任。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

一、引导学生着眼于基本的概念和意义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着眼于基本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基本定义、原理等,夯实学生的基础,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两步混合式的题目进行复习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读出题目的意义,比如,22×9+45读作22乘9的积再加45,求和是多少,而100-77÷11读作:100减去77除以11的商,求差是多少。教师作出这样的要求,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专用名词“除、除以、差、和、商、积、商”的意义,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避免在读题的过程中出错的情况,还奠定了学生学习列综合算式对文字叙述题进行解答的基础。

二、把握学生的固有认知和经验

学习并非知识信息的简单累积,而是新旧经验和知识互相作用的结果。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结合自己固有的经验和认知能力,积极地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例如,学生在学习小数加法知识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的经验和知识,这是由于他们之前已经会计算整数的加法,他们清楚“数位对齐,低位加起,满十进一”的计算原理。数学教学的过程体现,恰恰是由于学生有效调用了固有的知识储备,才推动了教学课堂中新旧知识的交融,这样的学习才更加有效。比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试着运算8.79+6.3的时候,有的学生习惯应用运算整数加法的方法,将数字的末尾直接相加。此时,教师需要放大学生的固有认知,启发学生对运算的整个过程进行检查,进而指导学生反思和质疑相同计数单位相加以及元角分用整数算等,在进行更加深入的感受和分析以及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之后,让学生对一些不同的运算方法进行比较和鉴别,凸显“对其小数点”相加的原理,最终让学生明确正确地计算小数加法的方法。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着眼于基本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把握学生的固有认知和经验,从而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姜嫦君,刘静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机制的思考、 篇9

【导读提要】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科学教学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关键词】科学探究 目标 基础 氛围 程序

一、科学教学中“探究”意义的理解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指学生从对自然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像科学家那样自行探求达到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角,认识过程中的驱动力也来自学生自己。可以说“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的行为。多年的实践研究,我认为构成“探究”的结构是:学生确定的探究目标;学生具有的探究基础;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探究的氛围。这些无一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结构为学生从自己认知的需要出发,自己分析、构思,自行设计实践,直至认知完成为止,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学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做学生探究的忠实支持者,热情的帮助者。如果在探究中教师表现出任何取代学生的意图或安排,都不能视之为学生行为,那么探究的意义就打了折扣,甚至于完全变成在教师“圈套”中的接受行为,失去学生自己探求的意义。

二、关于探究教学的目标探究

教学的目标,从广义讲,显性的是认知的自然事物;隐性的是学生“探求意义的经历”(爱因斯坦);发展的是发现性和创造性;培养的是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教学也是教学指导思想,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大事。狭义地讲,指在教学实施中,由学生提出的探究目标——认知的自然事物。为什么要强调学生提出探究目标呢? “探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从提出研究的问题,到完成研究过程是一个整体,科学家就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我们从小培养儿童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就得从提出问题开始,这个问题就是学生探究的目标。再者要真正发现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思想活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别人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情况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蛛丝马迹,从而概括抽象提出问题,展开研究。可以说没有发现问题就没有探究。此外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很高。因此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不仅因为它是探究本身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探究的基础

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自行其事的过程,探究式的方法需要学生探索研究未知的事物,所以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相应的思想发展水平。设想我们指导一个从热带丛林中与狼一同长大的狼孩去探究,那注定是不能成功的。这方面义务教育科学教材为探究教学提供了方便。比如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已有了物体有三种形态的知识,学会了使用酒精灯的技能,还初步掌握了归纳、演绎的思维方式,再加上学生积累的其他知识、经验,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基础是具备了。但仅有这些还不够,教师还要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提出了问题,具备了探究的基础,是不是学生就可以顺利地探究呢?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学生同样是件不易的事情,这时候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就成了关键。以上所述属正迁移,生活中的负迁移现象对探究的负面影响,教学中也得顾及到。如,生活中我们讲的“白开水、空瓶子、空杯子、太阳东升西落、钢笔胆吸墨水”等,对认识水是无色的、空气占据空间、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大气压力都形成一定障碍,只有扫清障碍,才可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如果我们说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是工程的蓝图,那么知识经验、思维水平、技能器材等就是构成探究的原材料和实施工程的设备了。

四、学生探究的氛围

本文反复强调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的认识过程。这就是说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神圣不可侵犯。要实现这一点,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这个氛围的营造关键是教师。民主和谐的核心是,师生平等,民主教学,形成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和谐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师生积极性的发挥必然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师生关系的影响。师生平等相处,心情舒畅,双方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如果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双方的积极性根本不可能充分发挥。民主和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果教师自以为是权威,搞“一言堂”,学生就不敢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不敢实事求是。民主和谐还有利于学生团结友爱、互学互助的道德品质形成;有利于对探索自然产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发展。因此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是探究教学的需要,而且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性。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如实汇报观察、实验的结果,即使结果与同学们讲的不符,也要敢于如实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当自己的观点被证实是错误时,也要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乐于接受正确的观点。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安排小组活动和组际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促进探究的深入和交流。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反过来群体行为也影响学生个体的奋进和努力。所以探究教学的成功,也取决于探究氛围的形成。

五、探究教学的程序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有一定的基本模式,根据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的探究教学也不例外,探究作为一种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程序是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借鉴而来的。科学家的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探究教学也是从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问题开始;科学家在发现问题后进行研究是先提出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形成结论。探究教学也是根据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的程序,最后达到运用的目的。程序是相同的,只是学生探究的事物是成年人熟知的事实。但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每一次探究都是真正经历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以《热空气》教学为例,本课学生的探究目标是认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空气轻能够在空气中上升的性质。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课题,就得提供生活中相应的他们又熟悉的现象,如在火炉上方烘烤的手绢总是不停地飘来摆去,怎么回事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可能是热气上升的作用。进而概括出热空气轻吗?热空气能上升吗?于是问题就被发现了。再根据这一设想,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于是学生设计出把小风车置于蜡烛上方就转起来,将塑料袋装上空气加热,慢慢的就升起来的实验,并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非常专注地投入在探究中,最后证明了假想,得出了结论。在应用中学生能讲出,热气球、排风扇安装在屋子的上方,都是利用了热空气轻而上升的道理。较好的学生还从逆向提出冰箱利用了冷空气下沉的道理,把冷冻箱安排在冰箱的上方。这样的探究活动使每个孩子都以为自己做了一次科学家。

六、实验探究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10

作为一年级的数学教师,我们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发动机培养情绪,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平时工作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目前小学教育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3.候答时间过短。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导语激趣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促进学生形成追求新知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应在上课开始,就用导语粘住学生的心,让学生跃跃欲试。如在教学计算100 以内加法时,则可设计“考考老师”的活动,让学生出题,老师说得数,然后老师对答如流,准确无误。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好多疑问,这时老师再提问“这是怎么算的呢”?这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 —

进而转化为良好的求知活动。

三、直观教学激趣

根据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采取直观教学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上形成数学概念,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得数是6 的加法时,老师可以在黑板左边贴上了5只小企鹅,边贴边提问:“黑板上贴的是什么?有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5”,再在右边贴上一只,一共有几只小企鹅?(同时在小企鹅外面画一个圈),问:“一共有多少只小企鹅?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边指图边问:“5+ 1 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6”。

从上面的例子清楚地看出: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这样的情况需用加法计算。通过图画的辅助诱导,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从而使学生印象深刻。

四、活动激趣

儿童的天性就是爱动,根据小学生爱动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而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 — 2 —

枯燥的数字,转变成荣誉接受的身边熟悉事物或比较生动的小故事,以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初步教同样多”时,我用“孙悟空分桃”引入。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走累了坐下来休息,唐僧说他有点口渴,于是派孙悟空去找水喝。过了一会儿,悟空抱着15 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回来了。八戒一看馋的直流口水,悟空见了偏逗他,他给了师傅6 个,沙僧5 个,八戒4 个。八戒一看抡起耙子朝悟空打去,他要和师傅,师弟一样多。这下可把悟空给难住了,急的他又蹦又跳有挠头。同学们都想帮助悟空。这时老师可以适时告诉他们有一种分法可以使他们都吃到一样多的桃。同学们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在这种积极的状态下,学生会愉快地接受新知而不感到乏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儿歌激趣

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觉得较抽象和单调,据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数学知识编成口诀、儿歌等,这样不但便于学生掌握,而且使学习富有情趣。

如在学习“凑十法”时编配了“凑十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两五相凑就满十,九和一,八和二,七三、**也好凑,两数相凑都是十,— 3 —

做加做减想到它,又对又快用处大。

七、游戏激趣

小学生常常感觉不到数学学习的愉快和美妙。为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教学中应当设计适量的游戏教学活动。

游戏活动使教学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愉悦性,他们在游戏中能突显出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并获取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不但提高了对数学的认识而且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一年级教学时,教师既要充分准备又要抓住时机,把游戏活动和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使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教学识数时,可组织学生说对口令、找朋友、击掌合数等。

八、竞赛激趣

一年级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和荣誉感,开展学习竞赛活动,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促使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能使学生在活跃课堂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应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夺旗竞赛,这样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构建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建议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广大数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共同探讨研究。

赣州市南康区浮石乡中心小学

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篇11

一、对计算教学重要性的思考

关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每一位教师都知道。不妨拿一本数学教科书看看,其中有关计算教学的内容大约就占了50%左右。再随便找一张数学试卷来看看,其中有关计算的分值大约在35分左右,这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涉及的计算。既然计算有这么高的比重,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众多的公开课教学活动中,究竟有多少节上的是计算教学内容呢?在多如繁星的教学理论和文章中,有多少是探讨计算教学的呢?在每一位教师平时的工作中,计算教学内容是不是同其他内容,如应用题、几何图形一样的去重视呢?可能有的教师认为计算教学太简单了,说计算教学有什么可准备和研究的,只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和运算顺序就行了。因此,计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与在教材中所占比重相应的重视程度。

二、对计算教学现状的思考

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作出了明确的量的规定。如一二年级要求五分钟内口算一定量的口算题,正确率要达到一定要求,因此以前的计算教学主要注重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搞题海战术,进行大量的机械计算训练,虽然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如此一来,学生对计算就谈不上什么兴趣,甚至对计算题产生了厌恶的情绪。

自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教材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与熟练程度,减少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复杂性和降低数的整除内容的要求。在具体计算时,对简便方法的运用也不作过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计算方法也不作统一要求,学生想怎样算就怎样算。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量的要求。这也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到了中高年级后,许多教师都埋怨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甚至认为这都是新课程惹的祸,认为课程标准对计算要求的不明确性和对计算要求的降低,是造成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直接原因。

其实,在课程改革中出现这一现象是在所难免的,是不足为奇的。我记得几年前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报道:英国有许多家长埋怨课程改革导致他们孩子的计算能力下降,如在数学教学引入计算器后,许多孩子甚至连笔算乘除法都不会了。那么,我们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不是出现类似的情况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刻领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这里的降低要求是从基础教育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来看,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三、对学生存在问题的思考

在计算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明明会做的计算,却经常莫名其妙地做错了,如果再让他们做一次,往往又能做对,这是他们不会做吗?不是。同样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做,和让他到教师前面来做,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不是学生的智力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来看,学生计算时受兴趣、态度、意志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都有一种轻视的态度,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喜欢验算。面对这部分学生,要深刻分析他们的心理因素,教师不能急躁,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他们的态度不认真。由于学生对计算缺乏兴趣,甚至厌恶计算题,因此在计算时有意注意不够,从而造成了他们计算错误较高的现象。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引起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因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计算一旦产生兴趣,比教师总在他身边监督要强得多。对那些容易犯错的学生,要多给他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提供机会,让他们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事实上,计算题是最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只要他们努力、认真地去计算,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四、对计算教学方法的思考

许多教师认为计算教学很简单,不必像应用题、几何图形做那么多的研究和准备,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就行了,教学方法无非是熟能生巧,让学生多做多练。并不否认,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练习,的确能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计算成绩,但这是以牺牲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的。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和对应用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对计算意义的理解。”当计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去理解和建构知识。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泉,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

综上所说,也就是在计算教学中要从实际生活入手,创造探究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教师要通过多种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对计算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格。

上一篇: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下一篇:课前演讲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