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震撼

2024-09-17

心灵的震撼(共11篇)

心灵的震撼 篇1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周彬老师的《叩问课堂》这本书。读后感慨颇深, 书中作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指出了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分析了课堂教学的矛盾与症结所在, 总结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及面临的挑战, 读后很佩服作者那理性的思考、深入浅出的剖析、以及高瞻远瞩的目光……我觉得很多话, 说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里, 这里我把印象最为深刻的两点摘录下来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活谈点感想, 与大家共勉。

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本书的第二章里《学生离场的原因探微》, 就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这一现象, 作者这样分析道:“学生为什么无心于课堂?很重要的原因, 是因为课堂并不是学生的, 或者说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课堂。”要让学生喜欢课堂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学生能够真切地参与课堂, 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越深, 对课堂的喜欢程度就越大;二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堂是属于自己的, 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越浓, 学生对课堂的热爱程度就越大。

我们现在的教学不就是这样吗?想我们平时的课堂, 尽管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口口声声说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但在大多数人的课堂上这只是一句空话而已。课堂仍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当我们埋怨学生不爱学习的时候, 其实我们并没有去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 是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课堂。看完本书后, 我做了一下尝试, 发现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 学生的表现是令人惊喜的。

这节课的任务是复习九年级下册的词语, 受这本书的启发, 我改变了一下方法, 提前宣布:“今晚复习一下字词, 明天我要请一位同学当老师, 为大家听写, 请在我们复习的词语中选出20个你认为重要的和容易出错的词语来默写。”可能对这种方式感到新鲜吧, 尽管下课铃已响, 学生们却一反往日的嘈杂, 安静地记下了作业。

第二天上课前, 我浏览了学生的作业。不错, 都写了, 看来谁也不愿放过这个当老师的机会。上课铃响了, 教室里静静的, 环视四周, 我能感到同学们的眼光里比平时多了一点东西, 我知道, 是——期待。“陈佳伟”, 我指了一名中等偏上的学生, 下面的同学都相互笑了笑, 没叫到自己, 也许是失望, 也许是庆幸, 也许是放松。正要指名另一同学到黑板前默写, 我灵机一动, 何不把这个权利放给学生呢?于是我说:“下面由陈老师指一名同学到前面默写。”听到我这样称呼陈家伟, 同学们笑了起来, 向她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陈佳伟更是羞红了脸。她在迟疑着, 不知选谁好, 此时, 我的心悬了起来, 暗暗后悔没提前打好招呼, 如果她叫一名优秀的学生上去写, 别的学生就会照着抄, 就起不到默写的作用了……正在我担心时, “刘树雨”她叫出了这个名字, 我的心倏地放下了, 这名男生是我们班头脑机灵但是写错字特别多的学生, 看来她还是懂得我的心的,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看学生默写的这些字词, 我平时强调的易错的和重点的都包括在内了。写完后, 我干脆权利下放到底, 又让她讲了讲。刘树雨呢, 不出所料, 该错的地方都错了, 正好给别的学生提了个醒。我在教室的后面找了个空位坐下来, 当了一回学生。讲台上的小老师指错、提问、板书、做得很大方, 下面的同学也是一呼百应, 连后面那些平时我讲课时趴着看闲书的同学都直起身子来听讲了,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心里暗自窃喜:原来把时间交给学生, 效果奇好, 自己还轻松!真是一举两得!讲完后我觉得自己无须多说什么了, 简单做了一个点评, 开始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但我看到学生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下课后, 我感慨万千:平时我们包办得太多了, 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也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参与, 他才能乐于去学习, 去准备。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复习、集纳、分析的过程, 真正的学习就在这里。

其次是对教学反思的思考。第三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进退之道》中这样写道:“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与考虑。一是直接改变与优化自我教学实践。这就是当前最为红火的教学反思。但仅仅做到这点是不够的。因为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 远不只是目前呈现出来的问题, 而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根源。因此教师反思自我教学实际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与理论, 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要从表面上对课堂的重组与优化进行反思, 更为核心的, 是要问自己, 为什么我会这样讲话?为什么我会这样组织课堂教学?记得几年前,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当时看了这句话后, 我很受鼓舞, 也朝着名师这个梦想努力, 一段时间以来, 写了厚厚的教学反思, 可到现在却感觉自己进步不大, 只是记录了平时的一些零零散散的做法, 真正写文章的时候缺乏理论知识的填充和引导, 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暗恨自己的才疏学浅。今天看到《叩问课堂》的这段话, 我幡然醒悟, 明白了自己以前的局限性, 找到了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平日的一些点点滴滴的想法与感悟, 只是一粒粒小小的珠子而已, 而只有教育理论的阅读与学习才能把他们串成美丽的项链。我想, 叶澜教授的话可以这样改写:“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同时阅读教育专著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课堂上, 给学生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生活中, 阅读与写作并行。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我坚信:只要能做到这两点, 就一定会迎来实现理想的日子!

心灵的震撼 篇2

他的脸被风吹得很粗糙,脸上写满了沧桑,像没有上釉的陶器,嘴唇干得都暴起了皮,看样子有40多岁。他的双手干枯像开裂的蛇皮似的,左手中抓着两袋奶,并且腕上有一道深深的疤痕。

那大汉并没有谦让之意,而是毫不犹豫地上前一步,挡住了我的自行车。我的心里暗暗感叹到:真没素质,怪不得只是一个送奶工,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学问的人,谁去干这辛苦活儿呢!我用厌恶的眼光瞧着他。当他要走出楼门时,我本以为会听到“咣当”一声,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并没有听到那无情的关门声。反而,我所看到的情景,却让我为之一震———那大汉拉开楼门,手握着门把儿。过了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他是在为我开着门,我连忙把自行车推了出去。当我把自行车放好,要转头和他说谢谢时,他的人影早已渐渐模糊在道路的尽头,

心灵的震撼 篇3

我把拍摄“番号”时练就的武功全废了

《战雷》由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出品,该剧讲述了当代西南边陲,我某集团军工兵团排雷战士扫清边境战争遗留地雷的故事。《战雷》是青年导演徐纪周继《杀虎口》、《永不磨灭的番号》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

这是很自虐的事儿

“番号”前年播出创收视热潮之后,很多人找到徐纪周,希望他能继续拍摄类似的作品,但是徐纪周并不愿意,“我们特别希望打破‘番号’,忘掉‘番号’,我觉得复制自己就该上套了,我希望在自己还有锐气的时候,编剧冯骥也没被写颓了的时候,能多一点选择。创作自由和话语权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年轻的时候,在还有朝气和理想的时候,在‘番号’得到话语权之后,我们可以不那么去考虑市场的规则和市场的需求去做一些戏。基于我们之前的作品,对我们而言,《战雷》这部戏表达自我的内容能多一些。”

从剧本到拍摄,徐纪周和编剧遇到很多问题,“拍摄《战雷》对我自身也是一种历练和提高,这部戏的空间特别小,在这个空间罩我能否把自己想讲的东西讲出来,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是很自虐的事儿,后来发现排雷这件事儿太枯燥,而且太小了,而且当时拍摄前定的是,排雷过程中解放军不许死人,只能受伤,这就更狠了,就更跟自己较劲了。生离比死别更有戏剧性,更刺痛人心。剧中几番生离是我们硬逼着自己想出来的,就像剧中人张晓菲的离开,让我自己特别难受,也算破了‘番号’的时候一些惯常使用的煽情手段,等于把‘番号’的武功全废了,逼着自己练一套新的。”

除了排脚下的雷,更要排心中的雷

《战雷》是一部群戏,这么多人,徐纪周和编剧冯骥下了很多功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徐纪周说:“《战雷》从头到尾讲的是排雷,除了排脚下的雷,更要排心中的雷。心里的雷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目己的心结,都有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障碍和阻碍。我们这个故事,三四十个人物,尽我们所能做到了在32集的篇幅里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心灵成长的蜕变,这些人物在结尾的时候和在开头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和精神境界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一开始,人物塑造的篇幅会很多。”开始时《战雷》可能让一些观众看得不过瘾,但是随着剧情的进展,真正过瘾的东西也随之而来,“后半段慢慢回到了我最擅长的强情节剧的东西了。到后面沼泽排雷、雨季排雷,还有狙击战、肉搏战都混台在一块儿,那些东西年轻的观众会很爱看,因为对抗性特别强,敌我双方会特别明确。中间20几场战斗,不管是前面的排雷,还是后面的打仗,没有一场打得一样的,而且没有一场原来有电视剧这么拍过。”

坚决不用大牌

心灵的震撼 篇4

自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产生以来, 经格里高利圣咏的单声部发展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等多声部的合唱, 形成了欧洲的早期合唱形式。到了15世纪, 合唱艺术已基本成型, 但以无伴奏的混声合唱居多。直到17世纪欧洲歌剧的兴起, 合唱才出现了伴奏, 并迅速成为歌剧音乐的主体, 一些作曲家在此时创作了大量的不同风格、各种体裁的合唱作品, 这时合唱艺术才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合唱艺术是从学堂乐歌之后才兴起, 时间虽然不长, 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我从事合唱指挥艺术实践已有十几年, 但真正理解合唱艺术的魅力、真正震撼心灵的感受是从一次合唱培训开始。

2010年温暖的四月, 我参加了由中国合唱协会在云南举行的全国合唱指挥培训班, 来到了昆明这个让我无数次魂牵梦绕的地方。

培训历时一个星期, 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这一个星期的学习, 真切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合唱艺术的真正魅力。本期培训的内容包括:合唱训练中的柯达伊教学法与视谱 (五线谱) 教学, 合唱作品的分析与指挥处理作品的关系, 合唱作品的手势的设计、用精确的挥拍动作表达作品, 如何做好合唱团声音的训练等。由于时间紧、内容多, 因此本次培训课程安排得比较紧密。虽然感觉累了些, 但是大家的学习热情却很高, 都非常珍惜这么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我们都感觉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在班里我们聆听了国内知名专家的讲座, 欣赏了国内外优秀合唱作品, 并非常有幸地接受了这些专家的教学指导。如中国合唱协会副会长、合唱指挥家徐瑞琪教授给我们现场指导每个挥拍动作, 对中小学合唱队声音的训练、常见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特别是对训练中的技巧与审美关系做了精辟的阐述, 徐教授又邀请了昆明一小学合唱团现场排练, 使我们对合唱队的发声练习与声音训练有了直观的感受。

特别是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中央音乐学院吴灵芬老师的讲座, 她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她的讲座, 让我对柯达伊教学法有了大概的了解, 这对我在以后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上启发很大。

陈国权老师为我们传授了非常实用的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合唱指挥技法的问题;一方面是合唱作品分析问题。他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 向我们传授了如何从练习最基本的挥拍图式到挥洒自如的指挥动作表达作品, 并让我们现场练习。他又结合合唱作品向我们传授如何分析作品和设计动作。听了他的课, 解决了我在很多排练中遇到的问题。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桑叶松老师, 他因突发脑溢血在去年的一场音乐会中突然晕到在舞台上。当他接到合唱协会培训的邀请后, 不顾身体虚弱, 坚持从北京赶到了昆明。当桑叶松老师上台时, 没有了往日舞台上的健步, 而是慢慢的走上讲台, 所有人都开始鼓掌, 对他表示敬意。当他坐到指挥台上时, 像换了个人似的, 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在如何用精确的挥拍动作表达作品这个课题上为我们做了系统、精彩的讲解。并又精神抖擞地开始让我们现场操练, 他的指挥手势时而激昂、时而舒缓, 那严谨的潇洒自如的指挥动作, 让我们深感震撼。他那种忘我的指导方式, 更激起大家的阵阵敬意。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指导中, 他的举手投足无不告诉我们, 他有一颗年轻的心, 他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在授课结束之后, 全场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们也站在那儿久久不愿离去……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合唱艺术因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强有力的艺术表现力,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合唱艺术审美表现中, 既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又能随时根据整个合唱艺术状态的需求进行协调配合的精神和能力, 无疑对建立自我和谐人生、构建人类和谐社会有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国符.合唱艺术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4) .

[2]章枚.发挥合唱艺术的特点[J].中国音乐, 1982 (3) .

心灵的震撼 篇5

――题记

苍穹笼罩着北京城,暖阳斜斜漏下。木刻雕花上,鸣声悠古。此时,水滴不再叮咚作响。踏入门槛,空落落的院子,宛若清浅岁月,数不尽,道不明。

犹记得,父亲那坚定的背影。为了家庭,他不得不放弃摄影。他卖了工作室,买了门面房,干起了另一行――美术辅导班。他并没有不甘心,而是全心全意做得更好。

我时时不能忘却,父亲忙碌的背影。他一个一个的教,一个一个的做示范。转完一圈,似乎累了。去倒了杯水,抿了几口,就步入正轨,又去转悠。一圈又一圈,他终究还是累了。下课之后,父亲一屁股拍在板凳上,身子一瘫,竟想梦去了。看得出,他确实很累了。

回忆起,父亲睡去的背影。那宽大的后背,曾为我挡过风,也引我入过睡。如今,成了一座微桥。一座轻轻一踏,就狼狈不堪的桥。我以前也常为他按摩,他享受这种美好的时光,脸上盈盈的笑意宛若蜜水,暖人心田。

父亲他总是穿着同一件外套,拿着同一架画板,一辈子就做着同一件事儿,可他却说,“这对我来说,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吧!”

他回首,我浅笑。

到了今天,我无需为父亲画一个背影。我的血液里,流淌的不仅仅是你给我血液,还有你交给我的――爱的真情!

不曾遇见的心灵震撼 篇6

林溪湾,以其纯正的西班牙建筑风格崭露头角,引起中部富豪的瞩目,在开发商郑州新兴置业与全球顶级的建筑规划单位加拿大ADS和景观规划单位贝尔高林的鼎力合作下,一经面世即赢得了财富人群的广泛赞许。

4月23日,林溪湾首届百花展暨千万级样板间一开放,就引得中原富豪持续追捧,在百花境地之中,开始邂逅我们不曾遇见的震撼。百花展于溪景深处的中央景观区华丽绽放,于淳美至极的园林中摆放了各种娇艳的花种,更映衬出整个社区景观无比秀美,20余位一袭白衣的百花仙子优雅静立,相映于高贵而优雅的园林之中。

优越的景观配比,是营造高端豪宅的标准考量。林溪湾,依托龙湖镇原生,因势利导,在中原大地首次架构了全坡地峡谷景观,使得社区内拥有灵动的活水水系、层次分明的梯次景观与珍稀乔木、植被等景观元素组合而成。

漫步于林溪湾景观之中,潺潺溪流伴随着悠扬的钢琴曲,把林溪湾优雅亦奢华的生活情趣表露无疑。当步行于社区53米的观景长桥上,举目俯视全坡地景观的层林风光,溪流连接景观区东部的太阳岛,萨克斯的浪漫曲调穿行其间,百花点缀的盛装景观与珍稀牡丹引得游人驻足品阅。

“我们不仅仅是建筑高端低密度豪宅,更是对高端生活的领悟与细节的执著。”

——新兴置业林溪湾项目负责人吴建强

对于豪门生活是什么内涵,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座遥远而浮华比佛利山庄、只可远观而不能近触,或各式各样的宣传标签。而在林溪湾,我们得到的是深入心灵的感受,对豪门生活的极致表现,林溪湾将中部地区对豪门生活的定义再次推到新的高度。

在与林溪湾开发企业郑州新兴置业的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们得到更多林溪湾的故事。林溪湾项目于规划之前,先后8次到欧洲考察、体验,经过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与论证,确定将西班牙的浪漫与热情和500年的手工精神植入中原,并且选择了最为擅长规划设计西班牙风格建筑的加拿大ADS设计事务所和全球顶级的景观规划公司贝尔高林。

新兴置业大手笔营造30000平方米奢华实景景观,以高端定位和百分百的承诺,呈现出中原最高生活标准和最具收藏价值的厚重原墅。林溪湾从最初的大胆构想,到成型后建筑上“一砖一瓦”的细节构成,倾注了整个团队的心血和梦想。经历长达三年的坚持与执著,将久违的考究精神赋予到建筑和景观的每个细节上,换来今天林溪湾赤金重墅夺目的光彩,并为这座城市里苛求细节完美的层峰人士打造了一处足以传世的豪宅经典。

广告震撼心灵营销事半功倍 篇7

悲情人生

在某个“恶俗广告排行榜”上, 郭冬临拿着话筒游走在大街小巷的广告名列其中, “汰渍”广告毅然走下宝洁的神坛, 如此斯文扫地看来却有隐衷。确实, 让宝洁茶饭不思的正是纳爱斯的“雕牌”。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纳爱斯不仅摸了, 而且摸了还不止一次, 终于引得老大哥宝洁大怒, 愤而发起“射雕行动”, 借“民妇”之口宣扬“实惠才是硬道理”, 全不顾国际大牌的身份。

雕牌洗衣粉成功了, 这是一个广告片的成功, 也是一次情感营销的成功。

1999年, 纳爱斯拿出了1个亿的资金来投一个广告《懂事篇》, 一时之间, 全国人都被同一个故事打动了:妈妈下岗了, 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懂事的小女儿心疼妈妈, 帮妈妈洗衣服, 天真可爱的童音说出:“妈妈说, ‘雕牌’洗衣粉只要一点点就能洗好多好多的衣服, 可省钱了!”门帘轻动, 妈妈无果而回, 正想亲吻熟睡中的爱女, 却看见女儿的留言———“妈妈, 我能帮你干活了!”, 妈妈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情到深处自然浓, 母女相依为命的感觉跃然纸上仿如邻里, 怎么不让人深深感动。

1999年之前的国企改革和一些企业的“关停并转”造成了一大批的“下岗”工人, 一个庞大的下岗消费群已经形成, 他们一边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一面还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雕牌的广告刚好把这个群体里一种真实的亲情再现了出来, 直击人心, 有此体验的家庭怎能熟视无睹?童音阵阵, 雕牌的形象也就深深的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这一年, 雕牌的洗衣粉销量获得了突破性的增长。

借势炒作是保健品行业惯用的手法, 其无孔不入和危言耸听大有唯恐天下不乱之势, 总是给人心存恶感。雕牌的悲情广告虽然迎合了一种广泛的社会情绪, 但并没有虚情假意地宣扬“下岗家庭专用产品”, 它在商业广告中展现出了浓浓的“人情味”而不是“同情味”, 这种人性的共鸣总比明星的一甩头和某个模特摆个“甫士”来得持久。

人心都是肉长的, 倘若嘴里把顾客当上帝, 在行为上也像敬菩萨一样程序而刻板毫无亲切可言, 恐怕上帝也会无趣而离去。情感广告找好了角度, 就像媚眼一样, 只要不矫情, 总是能迅速的契入消费者的心扉, 让对方久久难忘。雕牌的《下岗篇》, 没有技术的痕迹, 于是一举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据统计, 2001年纳爱斯雕牌洗衣粉的销量达到89万吨, 相当于所有在华跨国公司洗衣粉总量的5倍, 超过国内前10家的总和。雕牌的市场份额高达40%, 而这离它重新进入洗衣粉行业并获得行业第一名仅仅用了2年时间, 这个成绩足以骄傲。

悲情的广告带来的是丰硕的回报, 尽管有人指责它是“用下岗工人的眼泪赚钱”, 但感动总比冲动来得持久酣畅。雕牌的巨大成绩让人不能不相信:通过朴素的情感来传递品牌内涵, 不管传递的过程和方式有多大的偏差, 这份情感真实的延续就已经完成了品牌传播的整个过程。到后来, 纳爱斯雕牌牙膏的《后妈篇》所营造的“真情付出, 心灵交汇”的意念, 之所以没能重塑辉煌, 不在于其悲情不够分量, 而是家庭离异终非社会主流, 牙膏广告更像公益广告了。这也说明, 真诚的情感, 不是复制就能成功的。

让爱做主

某港台媒体描绘娱乐圈:过气明星和乐坛新人一旦搭上绯闻船, 就能人气急升, 咸鱼翻身。难怪娱乐圈隔三差五会闹点故事出来, 这说明明星在还不能称其为明星之前, 人们真正关心的不是某个人, 而是爱情这块特殊的多米诺骨牌到底倒到了那一个地方。

枯燥的企业报道和产品信息总是让人乏味, 一旦经过“爱情”这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的包装, 立马就能够惊艳四座, 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正应了大师李奥贝纳的一句名言“广告就是要充满戏剧性”, 雅芳就是明证。

雅芳非常清楚卖情感就是卖产品, 在顾客接受产品之前, 如果营造出来的氛围有女孩们熟悉的爱情的味道, 也就成功了一半。于是, 雅芳除了把口号叫做“比女人更了解女人”之外, 连美白产品也和“爱情”扯上了关系。

2003年上半年, 雅芳推出雅芳美白系列, 大量的广告集中在《时尚》《瑞丽》《世界时装之苑》《上海服饰》等大大小小的女性杂志上。其中不论硬广告、软文还是企业专题, 都是在围绕“爱情和美白”做文章, 并写出了大量的经典广告语, 如“持久”方面的:“我的美白, 像爱情一样持久”, “爱情若无法像‘美白’般持久, 再多承诺也没用”, 也有关于“背叛”的:“爱情就该像持久‘美白’, 不轻言背叛!”通过系列化造势让美白史无前例的和爱情搭上了关系, 一条全新的“绯闻船”全速前进。

雅芳的软文系列颇具代表性, 它通过虚构一个白领女孩叶紫与郝雷、昊的爱情故事, 用唯美与感性的笔调, 把“白净要持久”的口号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背叛篇》里, 郝雷和叶紫一见钟情, 被她的白净、妩媚所打动。他一连七天都在一个叫“仙踪林”的地方守候叶紫的出现。苦候而相识, 郝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姐, 你的皮肤真白真美”。坠入爱河时, 郝雷甚至把这份爱情叫做“美白”, 等到他有一天意外地发现美白只是短暂的化妆品效果时, 竟然决然而去。雅芳不失时机地在后面写上“爱情就该像持久‘美白’, 不轻言背叛!雅芳美白系列, 含创新科技能持久抑止黑色素, 给你永不背叛的白皙柔嫩, 从此, 白净更持久。”叶紫偶然看到这段话, 如遇知音, 陡生几分感叹。

随后的《承诺篇》, 暗恋叶紫多年的昊出现了, 在春节偶遇之后, 向叶紫发起攻势, 叶紫因为上次的疼痛, 断然拒绝。可是昊不弃不离, 后来用大束玫瑰和雅芳的美白产品向叶紫求婚。雅芳于是又不失时机的借昊之口表白“爱情若无法像美白一样持久, 再多承诺也没用!”

最后是《善变篇》, 讲述昊几经曲折终于抱得美人归, 春末夏初与叶紫补过了一个蜜月旅行, 因为雅芳的XX嫩粉, 猛烈的阳光也不可怕, 在海南他们亲密无间的享受了爱情的甜蜜。回来之后, 郝雷又约她, 希望重修旧好, 叶紫坦然地拒绝了, 意指“谁说恋爱中的女人善变, 我就坚持美白持久不变”。

通篇都一气呵成, 丝丝入扣, 贯穿了“从此, 白净更持久”的口号, 在美白与爱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适时借主人翁之口说出雅芳美白系列产品的一些特征, 一篇故事看完, 消费者就自愿的接受了一次产品知识“再教育”, 又被故事情节所深深打动。在众多一味强调如何白?白到何种程度的化妆品广告中, 雅芳的情感诉求无疑最具差异化效果, 单靠爱情就已经打动了消费者。

什么东西与爱情一沾边就火, 雅芳的“美白像爱情一样持久”在媒体上通过软硬广告轮番造势, 爱情一时成了美白的“代言人”, 在行内, 这绝对是一个创举, 整个夏天都在引起人们发出惊叹。2003年雅芳的销售额达24亿, 美白创造的价值无从知晓, 但从雅芳不遗余力高密度宣扬的“爱情美白说”不难明白:付出了总是回报的。

雅芳用“爱情”代替“美白”来制造话题, 高就高明在用感性的故事讲出了理性的产品, 生活化、生动化。软文的精美, 不仅让美白产品多了一件外套, 与其它品牌顺利区别, 还给产品的推广拓宽了思路, 跳出美女、瓶子的老套画面, 从而更容易地突破了消费者心理防线, 吸引眼球, 另类推广。

亲情化金

很多人是记住了宝宝金水才记住了立志美丽。每次播出宝宝金水的广告片《洗澡篇》, 许多小朋友都会随着电视哼唱:洗啊洗啊洗澡澡, 宝宝金水少不了, 没有蚊子没虫咬。就在这个轻轻的哼唱中, 牢牢地把宝宝金水推上了国内儿童驱蚊首选产品的宝座。《找朋友》这个耳熟能详的曲子, 通过策划人高明的“偷梁换柱”, 俨然成了一首为宝宝金水度身量造的广告歌。

最近几年, 套用歌曲来做广告的品牌数不胜数, 但宝宝金水的成功, 并不单纯是改编歌曲的伎俩的成功, 还有亲情传递的成功。

众所周知, 《找朋友》的歌词“找呀找呀找朋友……”伴随了父母们整个儿时的回忆, 听到这个旋率很多人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的小朋友和童年往事, 在忙碌和压力中隐藏在心底的温情都被勾引出来了。有一个年轻妈妈说, 她看电视很少看广告, 遇到广告也是赶紧换台, 但是如果是宝宝金水的广告, 她会轻松地看完, 甚至会不停地哼唱《找朋友》这个曲子, 也记住了宝宝金水这个产品。这种传播效果, 恰恰是立志美丽孜孜以求的。

儿童用品广告到底是该做给孩子看还是做给父母看,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但有一点不容忽视, 为儿童用品买单的是成年父母, 用亲情打动他们远比用米老鼠打动孩子更有实际意义。画面是纯真可爱的孩子, 比起满世界哇哇怪叫的俊男靓女来说, 更容易激发年轻妈妈们的母爱, 多了几分天生的亲切。几句简单而重复的歌词, 对于呀呀学语的孩子也是极好的儿歌, 在幼儿园里完成口碑传播于是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难怪宝宝金水的策划人说:这首歌播放三年不改, 以后的小朋友就不知道“找朋友”, 只知道“宝宝金水”了。

在感性诉求中, 广告的3B题材用得比较泛滥, 但BEAUTY (美人) 、BEASTIE (动物) 、BABY (孩子) 所具有的恒久魅力难以抵挡。宝宝金水用的正是BABY路线, 但它不同于娃哈哈喊一句“今天你喝了没有”的口号那么空洞, 也不是金锣火腿肠让几个孩子把火腿肠当道具玩那么粗俗。它用的是孩子, 塑造的却是亲情, 儿歌吸引小朋友, 亲情吸引父母, 并最终通过大家都能接受的“亲情诉求”, 牢牢地让宝宝金水从广告语演变为口碑。

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2003年达到1.5亿的销售佳绩, 占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80%, 公司年生产能力已达到6亿元, 这几年平均增幅为127%, 其中“宝宝金水”的贡献, 超过了立志美丽旗下另外9各品牌的总和。

可以说, 宝宝金水这个媚眼之所以抛得成功, 关键是这么媚眼用的是“亲情”的名义, 洗澡篇借用儿歌《找朋友》只是起到了一个媒介的作用。在儿童用品领域, 虽然著名的强生也经常用可爱的孩子来演绎广告语“天生的、强生的”, 但亲情的不足让其在某一个单品上尚不能超越宝宝金水。这也在侧面说明, 离开了“情感诉求”的3B题材, 最终也会像娃哈哈的口号一样渐感空洞。

心灵的震撼 篇8

康德 (1724—1804) , 德国资产阶级的学者,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康德生活的时代在德国文学艺术活跃, 在他之前和当时有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界、艺术家、哲学家, 而康德的哲学却独树一帜, 发人深省。康德的美学是他在和以前的唯理主义美学 (继承莱布尼兹、沃尔夫哲学系统的鲍谟加敦) 和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以布尔克为代表) 的争论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因此兼具复杂性和矛盾性。我阅读了康德所著的《判断力批判》一书, 总结出以下特点。

一、独特的概念解析

在本书中, 对于概念的划分与解释, 可谓是康德美学的一个非常独特新颖之处。如他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独自的领域, 即人类心意里的一个特殊的状态, 即情绪。这情绪表现为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体, 就像判断力在悟性和理性之间。他在审美领域里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康德一般在情绪后附加上“快乐及不快的”词语, 即愉快及不愉快的情绪, 但这个附加词并不能算做真正的特征。特征是在于这情绪的纯主观性质, 它和那作为客观知觉的感觉有所区别。在这意义里, 康德说:“鉴赏没有一客观的原则。”此外, 这个情绪是和对于快适的单纯享受的感觉及另一方对于善的道德的情绪有根本的差别。

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导论里, 提到了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这两个词, 作者认为自然概念是使理论认识按照先验原理成为可能, 而自由概念却与此相反, 已经在它的概念里自身带着消极的原理 (只是反命题的) , 而对于意志的规定性, 它建立着扩大意志活动的基本法则, 这法则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唤作实践的。康德认为哲学有理由分为原理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 即理论的, 叫做自然哲学, 实践的, 叫做道德哲学 (因为理性按照自由概念对实践的立法是这样命名的) 。

在导论里, 康德对于判断力的解释为, 在高级认识诸能力的家庭内, 在悟性和理性之间, 仍有一个中间分子, 这就是判断力。鉴赏判断是康德在第一章中提出的概念, 康德认为鉴赏判断不是知识判断, 不是逻辑的, 而是审美的。康德对于幸福的解释是, 关于幸福, 那就是人人相信, 生活里的最大总数的 (就量和持久来说) 快适, 可以称唤为真实的、甚至最高的善。快适, 美, 善, 这三者表示表象对于快感及不快感的三种不同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对象或表现都彼此不同。而且表示这三种愉快的各个适当名词也是各不相同的, 快适, 是使人快乐的;美, 不过是使他满意;善, 就是被他珍贵的、赞许的, 这就是说, 他在它里面肯定一种客观价值。康德认为有两种美, 即自由美和附庸美。自由美不以对象的概念为前提。第二种却以这样的一个概念并以按照这概念的对象的完满性为前提。康德认为花是自由的自然美。

在书中, 康德专门有一节论述崇高的语义, 对于崇高是这样界定的:我们所称呼为崇高的, 就是全然伟大的东西。大和一个伟大的东西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与此相等, 我们单纯地说:某物是大的, 和我们说:它是全然 (绝对地) 伟大的, 这是完全两回事。如果我们 (在上面的限制下) 简单地说某物是大的, 仅是对于这物的表象的一个反省判断, 这表象是主观地适合着我们认识能力在对于大的估量中一定的运用。并且结合这种表象时有一种崇敬, 而对于我们简单称呼为渺小的东西却是一种轻蔑。但是假使我们对某物不仅称为大, 而全部地, 绝对地, 在任何角度 (超越一切比较) 称为大, 这就是崇高。由此得出结论: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的事物里, 而只能在我们的观念里寻找。至于在哪些观念里, 就须保留到演绎部分。以上说明可以这样表达:崇高是一切和它较量的东西都是比它小的东西。崇高也可以这样被描述:它是 (自然界的) 一对象, 它的表象规定着心意, 认为自然是不能达到诸观念之表现的。

二、深奥精妙的语言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使用的语言, 既富于逻辑性、哲理性和高度的智慧性, 又深奥难懂, 令人费解。但当你读后经过思考和推敲, 却给你启迪和养分, 平复你的浅陋, 灌溉你的贫瘠。如作者在第44节, 关于美的艺术中, 将审美的艺术分为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对于前者, 假使它的目的是快乐, 伴随着诸表象作为单纯的感觉, 对于后者, 假使这快乐伴随着诸表象作为认识的样式。作者认为, 快适的艺术是单纯以享乐为目的。与此相反, 美的艺术是一种意境, 它只对自身具有合目的性, 并且, 虽然没有目的, 仍然促进着心灵诸力的陶冶, 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在下一节里, 作者又讲到, 不管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 美的事物就是在那单纯的评判中而令人愉快满意的。所以美的艺术作品里的合目的性, 尽管它也是有意图的, 却须像似无意图的, 这就是说, 美的艺术须被看做自然, 尽管人们知道它是艺术。在此处, 康德用精深的富于哲理性的语言, 准确地描述出了美的艺术的涵义, 使我们脑中一直模糊而不知如何概括表达的语言, 瞬间变得清晰起来。

在第48节, 天才对于鉴赏的关系中, 作者谈到, 评定美的对象作为美的对象要求着鉴赏力, 对于美的艺术自身, 产生美的艺术却要求着天才。这两句话相对于之前一些概念的解释较为简练易懂, 并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了天才之于鉴赏的关系。在第49节, 关于构成天才的心意诸能力中, 提到了精神一词, 并在首段举例引出精神这一概念, 对于精神的涵义解释为, 精神 (灵魂) 在审美的意义里就是那心意赋予对象以生命的原理。而这原理所凭借来使心灵生动的, 即它为此目的所运用的素材, 把心意诸力合目的地推入跃动之中, 这就是推入那样一种自由活动, 这活动由自身持续着, 并增强着心意诸力。对于精神的抽象解释, 我认为, 康德确实既深刻又具体地说出了它的内涵与意蕴。接下来, 作者又对美的观念加以阐述, 一言以蔽之, 美的观念是想象力附加于一个给予的概念上的表象, 它和诸部分表象的那样丰富的多样性在对它们的自由运用里相结合着, 并且是言语, 作为文学, 和精神结合着。对于美的观念的解释, 十分贴切, 并和精神结合起来, 使之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体。

三、有待完善的哲学观

康德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也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体系的奠基人。康德是从以前的唯理主义美学和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又从先验主义美学转到主观主义。《判断力批判》 (1790年第1版, 1793年第2版) 这本书把两系列个别地独立地思考, 由于一个共同的观点 (即“合目的性”的看法) 结合在一起来研究的。即一方面是有机体生命界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美和艺术的问题。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 康德尚认为“把对美的批判提升到理性原理之下和把美的法则提升到科学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但是在他所做的哲学研究进展中, 使他在1787年认为在“趣味”领域里也可以发现先验的原理, 这是他在先认为是不可能的事。

照康德的意见, 在纯粹美感里, 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审美感是无私心的, 纯是静观的, 他静观的对象不是那对象里的会引起人们的欲求心或意志活动的内容, 而只是它的形象, 它的纯粹的形式。所以图案、花边、亚拉伯花纹正是纯粹美的代表物。康德美学把审美和实践生活完全割裂开来, 必然从审美对象抽调一切内容, 陷入纯形式主义, 把艺术和政治隔离开来, 反对艺术活动中的党派性。它成为现代最发动的形式主义艺术思想的理论源泉。

康德喜欢追求纯粹、纯洁, 结果陷入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的泥坑, 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里的斗争, 梦想着“永久的和平”。有学者认为, 美学至此已空虚到极点, 贫乏到极点。康德认为美是一对象的形式方面所表现的合目的性而不去问他的实际目的, 即他所说的“合目的性而无目的”。所以最纯粹的审美对象是一朵花, 是亚拉伯花纹等, 这充分说明了康德美学中的形式主义。

康德的美学不是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中来, 而是从他的批判哲学的体系中来, 作为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德本想把“美”从生活的实践中孤立起来研究, 这是形而上学的方法。但现实生活的体验提出了辩证思考的要求。只有唯物辩证法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解决美的与艺术的问题。

虽然康德在其哲学观上还不够完善, 自有其矛盾之处, 但他却是第一个替近代资产阶级的哲学建立了一个美学体系的, 而这个美学体系却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一直影响到之后的资产阶级的反动美学。因此, 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 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探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心灵的震撼 篇9

给了我心灵的感动:在这些书里, 最让我感动的却是蒙克。在他的作品中, 线条没有那么多变, 没有那么唯美, 更没有什么灵动, 可他是用曾经的记忆和经历来阐释他的艺术价值。

当我对比蒙克多幅《病中的女孩》时, 我发现他们每幅作品都有所不同, 简单的线条变化就能让一幅作品一个人的内心有不同的感情表达, 能感觉到这个女孩在其中一幅作品中女孩好似对生命已经绝望, 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悲伤;而另一幅作品却让女孩有着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乐观;还有的作品让人感觉到病中女孩对死和生的冷漠……当了解到蒙克多病多难的一生时我突然对他肃然起敬。他是用痛苦和生命的哭泣在作《病中的女孩》, 在诠释他的艺术价值。

生命与线的统一:席勒作品中的线总给我一种在挣扎、在痛苦的扭曲的感觉。引用一句文学一些的话, 席勒的作品“形成了一曲激昂而又愤怒的交响曲”, 以此来表达我这种感觉吧!他大量的人体作品中的线, 极致的表达了性爱的张力, 紧绷而恼人, 甚至忧伤且害怕, 用速写的方式把这样私密且紧绷的事, 和阴魂不散的个人孤独的挣扎, 来表达一种超越内在孤独与狂野力量。透过性的张力, 发出呼喊与哭泣;引发脆弱与问题。他用线去表达他内心的尖叫、粗糙、不和谐无论是风景或是人物, 线的表现力度是席勒画面不变的追求元素, 更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于是, 生活的安逸与稳定也使他作品中的线条变得柔和而平静了许多。

睿智与天赋的结合:提起毕加索令人想到的首先是他不同时期的不同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的多变更是用线的多变) 并且几乎都达到了极致, 并对后来的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曾记得一次在中国美术馆看到一对外国夫妇捐赠的毕加索的线描作品, 线条流畅好似涓涓细流, 画面干净好似白玉无暇, 可用南齐谢赫对线条的评价来形容:“纵横逸笔, 力遒韵雅, 超迈绝伦”, 自我感觉是贴切之极。

对毕加索的探寻必须要分为不同的时期, 铅笔画时期, 线条有时明快苍劲, 寥寥数笔, 让人回味无穷;有时又曲折柔和, 细腻婉转, 令人觉得飘逸洒脱;有时又明暗有分, 烘托主题, 恰到好处。多变的线条正是他灵魂和思想的统一体。在“蓝色时期”, 他对女人体的描画是那么嶙峋而纤弱, 在“玫瑰时期”又变得厚实起来, 而让人觉得不便转肘屈膝…表现主意时期, 《斗牛》中, 斗牛士反为牛所乘, 所持之剑为牛所倒握, 指向马首, 耶稣则攀梯而逃, 而和平之少女则伏楼窗上作壁上观。寓意中的玩笑, 反而更让人反思而变得严肃起来, 甚至是残忍。这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受传达出来的。情感——线条——画作——感知, 毕加索传达出他体会到的带有令人不安的真实。

说到他的各种风格的作品不得不说那些作品中人物的脸部。他对人物性格和对人物奇妙的感受, 用变化的脸部器官和眼睛来表达。

高雅与礼赞的表达:莫迪里阿尼的裸体画在美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说是达到了裸体画发展的一个巅峰, 而他所做的肖像画也为近代肖像画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始终以人为主题, 来刻画他自己的爱情与生命, 是从他自身, 到他心理与视觉所凝视的每一个生命的灵魂。本能的情念之鼓励与孤独的灵魂之声都通过他的画面反映出来。他的画直接与模特儿对话, 透过这种对话, 他表现出一个生动的姿态及其生命, 同时又刻画出一种哀愁的灵魂。用线那种特有的优雅和对人物优美曲线的描画, 给人一种生命中美的享受。绘画, 《珍妮》, 他那椭圆脸孔与宽边帽的, 形成优美曲线, 核桃圆形相平衡, 从鼻子到轻抚脸颊的手指, 形成优美曲线, 核桃形眼睛如秋日山中湖水, 流露出无限感伤与哀怨。

线条与色彩的释放:马蒂斯寻求到一种自我对光线的印象以取代分色主义, 抓住刹那的强烈感触创造不朽的绘画, 并分别使用快速破笔或日本浮世绘的自由线条去勾勒形象, 这不仅可以表现物体的韵律动态, 又可以封闭一个色彩区域达到平涂与构架空间的效果。

印象深刻的《生之喜悦》简约有力的轮廓展现美丽躯体的立体感, 平涂色域产生律动的状态用以营造和谐、简约、率直的本质, 这都显示了与东方艺术的相似性;画面的节奏感及紧密性是其个人的新发展。后期, 马蒂斯转向以大块平涂色和阿拉伯式纹样的精简线条作画, 注意整体画面的发展与装饰性。在作品《金鱼》中, 由线条引发他的需求, 在平涂的笔触之间释放光而掌握了物体的华丽色彩。

……

心灵的震撼 篇10

一、结构塑造:悬念丛生,环环紧扣

真实是纪录片的根本,是纪录片的灵魂。《海豚湾》属于解说式和观察式纪录片,在编辑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参与记录人员的旁白还有相关人员的采访,对画面内容作进一步的补充和解说,这样两者剪辑到一起更具有说服力,相得益彰。不得不说,在这场大屠杀中还是有日本人愿意接受采访、述说真相的,即使面临被“炒”的危险,正如片中的两位市政议员,日本的渔业部副部长诸昌秀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他们一直认为海豚肉是有丰富营养的,不清楚海豚身体里含有大量的毒素汞,但是拿他的头发做化验时却发现检验结果呈汞中毒阳性,日本太地町还有很多人受到汞毒素的迫害,太地町学校被迫免费接受海豚肉作为学生的午餐。纪录片中插入了一些影像资料,1956年在日本的九州岛水俣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汞中毒灾害,然而这场水俣病的发生并非偶然,智索公司和日本政府暗中达成协议,往水俣的海里倾倒工业废料长达12年。

太地町拍摄小组的“十一罗汉”有一部分曾和海豚有过不解之缘,这些人都是真心热血的青年成员。片中有一段很美的画面,潜水员曼迪·瑞·克鲁克珊克在海洋中和海豚偶遇共舞的一幕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快乐,那只海豚看起来很友好、很温顺,它主动地贴近曼迪,缓缓而来,曼迪刚一伸手,那只海豚就顺着她的手游过来,曼迪轻轻地抚摸它的身体,海豚看起来非常享受这种温柔的抚摸。人与海豚的这一互动,能让观众感到生命的美好以及内心的平和。

二、美丽的海湾,残酷的真相

在2010年奥斯卡的颁奖礼上,纪录片《海豚湾》的导演皮斯霍斯举着一块抵制屠杀海豚的牌子说:“直到这些海豚不再被屠杀,我才真正获得了奥斯卡奖,”《海豚湾》之所以申报奥斯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作品,保护海豚,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其在片尾的字幕写道:除非我们能有所行动,否则太地町海豚大屠杀计划仍于每年9月继续进行。皮斯霍斯的团队在海湾周围放置了用假岩石伪装的摄像机,水下也安装了测音仪,在播放海豚被屠杀的画面时,多角度切换,声音就是最真实的海豚音。这一触目惊心的片段和海豚苦苦哀求的痛苦的鸣叫声,无疑深深牵动着观众的心。摄像拍到一只伤痕累累的海豚逃脱了渔网的限制游到最里面,但它终究没能逃过悲惨的命运。相信每个看到这个场景的人内心都会呐喊:还它们自由!这个画面之后,连接的是海豚在海洋中自由飞跃的美景。在我们曾看到的影像中,海豚基本上都是群体行动的,它们在海中的跳跃奔腾也是整齐划一的动作。不难看出,这是类非常聪明的物种,它们用声音沟通交流,它们是需要呼吸的哺乳类海洋生物,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我们更希望看到它们在自己的领域肆意游动,而不是将它们放到餐盘之中。

三、血色的海洋,警醒的震撼

在生态环保类纪录片中,《海豚湾》无疑是最成功的,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就是对它最大的褒奖,当然这也源于导演和演员们的冒险精神,他们让我们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勇士。皮斯霍斯曾说:“比起自己的安危,我更担心我的团队,作为队长,我对其他人的安全负有责任,担心大家受到伤害。很多次我们都在挑战极限。片子里我们去了海湾2次,事实上,我们一共去了7次。”在观看这部纪录片时,我们有一种在观看好莱坞大片的感觉,不同的是,电影是虚构生活中的影像,而《海豚湾》却是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真实事件。

相信很多关注环保纪录片的人对“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宣传词是非常熟悉的,这是《野性的终结》里面姚明常说的一句话。《海豚湾》讲述的是海洋中的海豚被屠杀的事件,《野性的终结》讲述的是大象和犀牛被割象牙和犀牛角的凄惨经历,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野生动物,时有工作人员在与不法分子的交战中牺牲。在看到这些纪录片之前,我们对一些地方发生的事情只停留在偶尔听说的层面,当这些事情被拍成纪录片时,我们才能感到虽然这些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保护动物的心是紧紧相连的。相比《野性的终结》,《海豚湾》更具有真实性、震撼力,因为观众看到了海豚被刺杀的全过程,而《野性的终结》大多数是人为的讲解,当事件发生过后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历过什么,这是一种灌输的方式。由此可见,纪录片的拍摄还是要以画面的语言为主,客观地展现事实的经过,把评判的主动权交给观众。《海豚湾》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日本太地町发生的血腥场面,其实世界上很多地方也正在发生类似行为,这些行为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曝光,而在一些明星的微博上,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抵制皮毛之类的公益宣传。

四、结语

《海豚湾》在拍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非正常拍摄手段,并引发了一些争议,奥斯卡组委会甚至收到了日本太地町政府的“抗议信”,但撇开其他因素不说,面对艺术使命和艺术手段之间的博弈,艺术家应首先服从于前者。当然,如果采取正常的拍摄手段,我们也许就看不到如此震撼人心的纪实效果了。屠杀海豚这件事发生在日本,但为什么却被美国人发现,并采取意义深远的艺术方式公之于众呢?这是因为世界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处于同一个地球,共同享用地球的资源,我们当然也有义务去保护它。生命是脆弱的,信念是坚不可摧的,保护动物可以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可以是影响世界的蝴蝶效应,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得紧紧依靠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郑兴,曾丹伟.人类为什么非要屠杀海豚[N].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7-5.

冷峻描写下的心灵震撼 篇11

通读课文后,学生能整体把握,这是一篇揭露纳粹罪行的文章。我们之所以被打动是因为作者冷峻的语言下所蕴含的强烈感情。这个感情分为两个层次:①揭露法西斯罪恶行径的极度愤怒之情;②希望人们可以以史为鉴、珍惜和平的殷切呼告之情。

那么作者冷峻的语言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色呢?冷峻,即冷酷严峻,沉着严肃。综观全文,作者用了对比极其明显的修饰语分别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叙述,同时使用了看似平实的语言简介了这个波兰的伤心小镇和她的参观者,最后不着痕迹地用了细节描写。

描写布热津卡的历史,作者只用了四句话:“最可怕的事情”、“好像不正常得令人吃惊”、“这是一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恐怖地方”、“世界上最令人心惊胆战的旅游点”,作者用了程度极深的词语表达了他自己以及和平时期的人民对这个地方最强烈的感受,奠定了这篇通讯的感情基调。

虽然新闻语言要求客观描写,节制情感。但作者的情感已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了,而是全人类对法西斯的一种普遍情感。

在写到今天的布热津卡,作者用了一连串暖色、温馨的语言:“明媚和温煦”、“赏心悦目”、“茵茵碧草”,可是这几个词语让我们感受不到温情,因为布热津卡罪恶的历史和现实形成了巨大的感觉反差,仿佛是刺手的玫瑰花,仿佛是有毒的迷迭香,又或者是折翼的天使,失声的歌女,那是压抑在心头的阴霾,那是抹不掉的罪行,让人心有余悸,恐慌不止。读者的心被作者的笔戳伤,戳痛了。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他的目的,新闻语言的震撼魅力在此可见一斑。又或者作者在这里只是轻松借用了文学常用的修辞手法,以乐写哀,以达到倍增其哀的效果。

但是作者并没有离开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客观描写。新闻毕竟不同于诗词曲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应以平实朴素为宜,并注重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而白描手法是惯用手法,此文也不例外。

首先,是用了几个具体数字对奥斯威辛进行了沉着严肃的平实描写:“奥斯威辛有居民1.2万人,位于距华沙171英里的地方。”“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裸着身子,被成群地赶到由哨兵和警犬守卫的毒气室处死已有14年了。”“在这里有400万人死亡了”任何一个了解波兰的人都知道,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普通小镇,原有本土居民4万人,原波兰共有600万犹太人。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两组数字的对比,激起人的血脉贲张,激起人对纳粹大规模残忍屠戮生命的强烈愤恨、谴责和控诉。心灵的强烈震撼,已经不能自已了。因而“14年过去了,人们还在频繁地谈论着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传说。”

接下来,既然是参观旅游,介绍完了参观地之后,应该逐一介绍各个“景点”了,参观的路线是清晰的: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除了对参观的路线和简单的景点作介绍,作者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把大量的笔墨用来描写游客们的种种表现:动作、神情、语言。如:“旅游者在最初只是默默地、匆匆地走过去。”“于是,他们的脚步变得沉重了。”“他们站在那里浑身发抖,毛骨悚然。”又如:“有些旅游者呆呆地盯着毒气室和焚尸炉”“然后就羞得脸红了”“一位参观者惊叫了一声”“旅游者们相互恳求地对望着,他们对导游说:‘够了。”

游客的种种表现,看似平常,其实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情绪和情感,值得细细品味。从动作来看,游客“在最初默默匆匆地走”到“脚步变得沉重”到最后“站在那里发抖”,从神情和语言来看,从“呆呆地”到“羞红了脸”到“惊叫”到“恳求”,这是一个结构和情感都层层递进的过程。面对着种种惨状和惨景,游客受到越来越强烈的震撼,苦痛悲哀让人不能自已,而作者的出离愤怒情绪也宣泄出来并深深感染了读者。

其中,在描写到实验室,作者写道“有一座砖瓦结构的建筑用来对女囚犯进行使之失去生育能力的试验。”然后游客“就羞得脸红了”讲到这儿时,有部分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的内心为之一震,殊不知,生命、身体对我们来说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是那么鲜活,那么完整和健康,使我们忽略了生命、身体于我们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为什么没有详细介绍集中营内的每一处,这也许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一方面在参观集中营的过程中,“导游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向游客指点了地方以后不必再说什么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揭示了没有过多介绍的原因:“不必”。“不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必?原因有二:①游客正在亲眼目睹这些惨无人道的集中营的布置,已经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听得进苍白的语言;②前文提及到“14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在频繁地谈论着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传说。”纳粹的丑恶行径,早已世人皆知,勿庸冗言。另一方面正如作者前文所说,因为这是一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恐怖的地方,一切语言显得那么无力。

通过写游人来表现集中营,这一个特别的视角,正表现了作者的心力。

文中最具魅力的当数两个细节描写。“在布热津卡,在几个毒气室的废墟上,在德国人炸毁的焚尸炉上,竟盛开着雏菊。”在纪念墙上“这是一张22岁女孩的照片。她体态丰满,金发碧眼,容貌漂亮,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头脑里掠过什么甜蜜的,值得珍爱的事情。”这精彩的两个细节,让学生记忆深刻。这两个细节犹如文章的一双眼睛,叫全篇为之生动,一扫全文压抑忧郁之情而变得充满希望!在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上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了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蔑视,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也许是批判,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同时,我们更明白,战争让我们失去了太多,让我们珍爱和平的生活吧!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在貌似没有什么“新闻”的一字一句里,饱含着人们对纳粹分子大肆杀戮、残害无辜的带血噙泪的控诉,回荡着人们对和平的阳光、宁静的绿荫的情真意切的呼唤,该文被美国新闻界评为普利策新闻奖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上一篇: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下一篇:收复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