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题与教学对策(共12篇)
教学问题与教学对策 篇1
问题教学是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 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建构隐含于问题背后的新知识。近年来, 随着语文问题教学理念的逐步推展, 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问题偏离了学科本体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以科学的态度、赞美的情感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旨在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 探究海底世界, 描述海底世界。有位教师施教这篇课文时, 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阳光能射到海底吗?海底有多少种动物?海底的植物有哪些色彩?海底为什么有山、峡谷、森林和草地?海底为什么很平静?
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不是语文问题, 而是科学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学中采用的问题教学法要以“语文问题”为教学的中心, 让语文充满生活的源头活水, 围绕生活情境设置问题, 围绕课文观照问题, 围绕思维演绎问题, 这样组织的教学才不会“走题”, 也才不会让语文背上不该背的学习包袱, 使语文课获得个性化的“本体感”。
二.问题讨论偏离了本体的价值取向
《狼和小羊》旨在表达狼的阴险凶恶, 一位老师施教时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师:你对狼和小羊有怎样的评价?
生1:狼聪明, 羊愚笨。我要向狼学习, 发挥聪明才智。
生2:狼狡猾, 羊老实, 老实是要吃大亏的。
生3:狼凶恶, 羊善良, 狼可恨, 羊可怜。
师:发表自己的独特理解, 这是我们语文学习中要极力倡导的事, 希望大家今后放大胆子去想, 去说, 这样, 自己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很显然, 学生对狼的认知偏离了课文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价值取向”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作品, 接近作者的语言文字和思想观点;“独特体验”是学生自己走出作品, 对作者的语言文字和思想观点所做的判断和估量。“价值取向”是思维的集中, “独特体验”是思维的发散。“价值取向”具有客观规定性, “独特体验”具有主观能动性, 只有把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结合起来, 才能把文学作品的阅读创新落到实处, 并卓有成效。
三.教师的作用有所缺失
问题教学强调解决“学生的问题”, 有的教师因此不注重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缺乏充分的预设和临场的有效引导, 甚至不敢干预学生的讨论, 致使课堂常常处于无序状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 字典意义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秩序的结合”。基于语文问题的教学, 要求教师有目的地选择问题, 有系统地排列问题顺序, 有秩序地进行课堂活动;所谓“引导”, 强调教师示范性地“教导”, 注重教师循序渐进地“诱导”, 珍视教师有耐心地“辅导”。
四.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在实施“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中, 不难发现, 少数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 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比较薄弱, 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 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教师的重视, 两极分化将愈来愈严重, 这就与新课程的精神相悖。为此, 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的学情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精选学习内容, 因材施教。针对学困生学情, 对内涵深刻、意蕴丰富的作品, 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放慢教学进度;在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同理解层面的关键处因势利导, 及时提醒和点拨, 使他们不掉队, 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同时, 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优秀生的潜能, 与学困生结对帮扶, 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把他们看作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 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擅长的技能, 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品尝成功的喜悦。
摘要:近年来, 随着语文问题教学理念的逐步推展, 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关键词:问题教学,价值取向,对策
教学问题与教学对策 篇2
大班额教学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面对六七十人的大班额,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也许是每个老师都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特别是中高年级),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
对策:
1.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这样可以提高课文学习的有效性。
2.精心设计每节课,将课堂用到的表格或问题提前发放,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加强小组的合作交流。为学生营造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
二、如何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对策: 1.让优生吃饱,让差生吃好。课堂上培养小老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启发诱导,养成他们思考的习惯。对于差生,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或基本的句型,因材施教。
初中英语大班教学问题与对策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大班教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48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中国与国际交流不断增多,对英语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随着初中生源的增加和高素质英语教师的稀缺,导致英语教学中师资问题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采取大班教学来解决此问题,但是大班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
一、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学习风气和自觉性
初中学生思想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性和自觉性,非常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因为大班中学生的人数很多,如果进行严格考勤管理,必然会占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所以,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把考勤环节跳过了。导致在大班中旷课、上课睡觉、作业抄袭等问题频繁出现。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浑水摸鱼”心理,认为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与体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监督,所以得过且过,这样非常影响教学的质量。
(二)课堂互动性差
在大班课堂上,学生人数过多,导致课堂的互动性差,教师与学生交流活动仅仅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大多数学生都是配角或旁听者。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由于学生人数的原因,教师在大班课堂上只能采取传统的模式教学,限制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实践和发展。由于课堂互动性不足,大多数学生没有练习的机会,他们只能被动地去接受。事实上每一个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动机都是不同的,大班上课时教师不可能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安排课堂参与机会,也不能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这对于英语这门主要目的是交流的课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大班教学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很大,教师和学生缺乏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果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三)教师感觉压力大,焦虑度高
由于大班学生人数众多,水平不一,教师在满足一部分学生要求的同时必然会忽略另一部分学生的要求。另外,大班教学,教师需要批改作业的任务量增加了,成为一大负担。在大班教学时经常会出现以下两种问题:一是教师批阅学生作业时,因为批阅量过大,造成不能及时发放作业和讲评反馈;二是减少作业的批阅量,保证了作业可以及时发放,但是却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和教学实际效果的了解。
二、提高初中英语大班教学的对策
生动形象的画面与情景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多媒体教学不需要很多教师的工作,就可以让学生完成听、说和读的训练,这是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势。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学生的具体状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方法。
对策一:将学生聚在大教室观看多媒体内容,教师结合多媒体内容进行讲解。例如,某学校的124人大班开展英语教学时,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每2-3名学生共用一台电脑,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联网播放教学视频。学生在没有听懂时可以通过电脑将某段录音重新反复听。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其与传统教学方法接近,比较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接受,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差异的问题。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师课堂的任务量。
对策二:借助多媒体施行网络教学。某初中为了解决师资和场地的双重问题,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大班教学,教师在一个主教室中上课,将视频同步传输到其他的分教室中,让一个教师同时为多个班的学生上课。这种方法避免了大教室上课时学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对策三:让学生利用光盘进行自学。某学校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开展大班教学的,该学校先由教师列出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利用教材配发的视频光盘进行自学,让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做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检验其掌握情况。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只需要进行答疑,任务量得到减轻,增加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大班教学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大量的应用,此时大班教学本身存在的矛盾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开展大班教学,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它不仅解决了教师大班教学中体力与精力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立进.提高大学英语超大班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以肇庆学院为例[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2(6).
[2]常丹丹.寓知于情知情交融——论英语大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介入[J].鸡西大学学报,2012(12).
教学问题与教学对策 篇4
新课改对传统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总体目标: 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常见思路与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从而全面发展学生。问题解决教学的本质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一是问题解决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 更是要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 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 能够形成知识网络, 包括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以及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 三是在问题解决中要注重解决策略与技巧的引导和运用, 实现创新; 四是解决问题的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当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教师思想守旧, 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监督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 就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并对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而要真正做到以上几点, 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高尚的数学素养和职业素养, 但当前很多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思想守旧, 无法真正融入到新课改教学环境中, 问题解决教学的意识不强, 没有意识到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上单一, 再加上自身的教学技能有限, 不能有效地将新课标教学理念与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细节中, 自然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素养。
( 二) 学生自身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问题解决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在基础知识、生活经验和问题解决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当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时, 会在解决策略、思维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会间接影响到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与能力。
( 三) 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流于形式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很多数学教师在采取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时, 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没有进行及时评价和引导学生反思, 而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机械计算达到提升思维与能力的目标。但问题解决过程是需要不断的思考与探究, 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体验问题解决过程的思维变化与技巧性。否则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不仅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解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对策
问题解决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 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 一) 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在教师同一教学方式下, 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同一个题目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思路; 同时在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爱好与思维习惯的基础上, 教给学生不同的解决方式, 帮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二) 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小学生对于新事物总是充满强烈的好奇心, 喜欢自己发现与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问题解决教学中也不例外, 对于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学生会按照自己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与技巧。因此, 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 并逐步引导学生比较与分析各种解决思路的不同; 另外, 还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加强学生常见问题解决策略的掌握程度, 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提升数学课堂学习效果与质量。
( 三) 积极总结和反思问题解决过程, 加强问题解决策略的内化与广泛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 得出最后的结果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 在问题解决之后还需要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 对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 对问题解决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内化, 使其应用更加广泛化。在进行反思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回忆问题解决过程的发现、分析与策略形成过程, 分析其中的思维变化, 分析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注重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 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综合评价方面,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与分析多种解决思路, 发散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主动找出最佳、最适合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法。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篇5
摘 要: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尤其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缺乏有效的口语教学环境,口语教学存在种种问题,立足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口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了解决口语教学相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和表达的能力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交流效果。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启蒙时期和关键阶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n程改革的题中之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分析和研究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的实施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存在着不敢开口、不愿开口说英语的现象。尽管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种种尝试,但英语口语教学仍然存在种种问题:
(一)教学内容围绕语言知识,忽视口语训练
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普遍依照教材顺序展开,教师围绕教材知识点开展教学,语言知识的讲授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从而使口语教学和口语训练时间稍显不足,学生在课堂中无法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口语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口语教学缺乏有效的语言环境,学生参与口语练习的积极性较低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在我国小学校园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没有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从而难以对英语口语产生积极主动的运用和练习欲望,不利于口语能力的发展。
(三)口语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不想说、不会说
小学生一般都是刚刚开始接触英语这一语言形式,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较差,他们一般对枯燥的说教较为反感。但在当前的口语教学中,口语练习仅限于课堂中的模仿对话交流等形式。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素材,在课堂中不会说、不敢说。
二、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对口语教学的认识,重视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对于口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深入理解课标要求,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规律开展口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要求,围绕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口语交流话题,让学生在对课文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口语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天气情况、家庭成员、购物、用餐等小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和场景,根据课文中的知识点来确定课堂话题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口语对话练习,既巩固了语言知识内容,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训练。
(二)运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英语语言有其特殊的语言文化背景,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营造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才能引导学生融入口语交际氛围中。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做到运用英语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所听、所思、所想都能处于浓厚的英语语言氛围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其次,教师还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英语场景下,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表达。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实物、图片等教具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抽象的英语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引导学生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下进行口语练习。
(三)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运用英语口语的主动性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单调、枯燥的口语训练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游戏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小学生运用英语的兴趣,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训练。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说英语、用英语。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猜猜看”的课堂游戏,请一位学生蒙上眼睛站到讲台上,教师指定一位同学让其他学生分别描述其外貌特征,让蒙着眼睛的同学猜,学生都积极参与这一游戏,在描述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单词,尝试运用经验进行表达。
(四)适当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建立学生的英语口语自信
英语口语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提高,因此,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拓展口语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口语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兴趣和自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歌曲比赛、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训练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英语语言的乐趣,从而不断发展和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总之,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小学生的口头英语表达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英语教师,要提高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认识,注重发展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好家长,2017(20):86.[2]沈琴.浅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园,2016(10):97-102.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规划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批准号GH171147)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村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篇6
一、课堂作文安排没有周密计划
语文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其中,初中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它练笔不少于一万字。各学段,各年级都有明确的界定,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为此,各种语文教科书的编者们都精心设计,科学安排了作文教学的板块。基本上每篇课文都有写作练习,每单元结束都安排了“写作实践”活动。作文内容、技法指导和提供的作文话题、题目和本单元知识非常贴近。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认真研究各学年、各学期的写作实践的题目和内容,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循序渐进的设计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着作文题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直接导致了作文教学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生活,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尤其是课堂作文,有些教师更是随便说出一个题目布置给学生,完全不管学生的经历的体验。日久天长,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淡,作文的态度越来越敷衍了事,作文水平也越来越差。试想,学生不能从作文中享受到独到的喜悦和快乐,不能感受到创作的兴奋,还何谈作文,更遑论提高。
二、作文过程欠精心指导
如今的农村中学生,越来越不会思考,不愿思考。特别是在作文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作文内容陈旧,了无新意,思想感情的发掘和提炼也是人云亦云,多为鹦武学舌,或为无病呻呤。而我们的大部分教师面对这样的形势,并没有及时的,有效的给予内容上的提示点拨和技巧上的相关指导。而实际上,立足文本,联系生活,进行这样的点拔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河北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共编选了《送董邵南序》、《父亲的谜语》、《我的母亲》、《合欢树》、《麦琪的礼物》五篇文章,通过学习,学生很快能体验到生活中的浓郁深情,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美好,了解了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妙处。但是要学生写“家,也有一份瞬间的感动”这一命题作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许多学生感到没有材料可写。这时,学生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恰恰是在这个环节上,我们的许多老师都忽视了,并没有指导学生怎样收集家里的人和事,包括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细节。怎样用心感受生活,用心体会每一件小事。因此,学生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再说写日记,农村中学的教师对学生都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是记什么,怎么记,记得怎样,教师都无心问津,记日记当然也就成为一种形式,而失去了它的意义。
三、机械背诵,引发抄袭恶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背诵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精选一些古代、现代、当代著名作家的名言、名句、优秀作品,对加强语感的领悟和消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我所有,为我所用,起着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语文新课标要求1—6年级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同时,新课标还适当照顾了任课教师的选择权。提出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对背诵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过量地让学生背诵,错误地认为学生只有大量的背诵就能写出好文章,有例可循,有法可依,所以除背诵规定篇目外,还让学生选择一些所谓的优秀作文背诵,犯了过泛过滥之嫌。另一方面,学生们为了完成任务,只能进行机械的背诵,并且理解为只要准备几篇不同文体,不同格式的文章,就可以应对作文和考试了。孰不知,这样就把作文装进了一个个套子里,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感受,套出来的作文丝毫没有鲜活感,这无疑是变相抄袭。在我所在的农村,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这一风气普遍盛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更有甚者,部分老师不注重作文教学的研究,不注重对学生作文的辅导,一味地把宝押在背诵上,客观上助长了这一变相抄袭的盛行,结果是耽误了自己,更害了学生的终身。
造成农村作文整体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个人觉得,以上三个方面原因是极其普遍的,其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已经严重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做为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作文教学关乎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的进步和提高。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一现状。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鉴于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缺少计划性,学生作文训练没有形成科学系统,各学校要组织精干力量,以学科带头人挂帅,各位语文老师积极参与,就作文题目的拟定,作文过程的适时指导等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期制定出一个详细完整的,符合校情、班情的作文路线图。这个路线图应体现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原则。各年级,各学期既要突出特点,又要紧密联系,形成整体。同时,各语文老师要加大研究力度,根据这一路线图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程跟踪,全程服务。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知识的教学要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学会写作。
二、立足文本传授知识,发现生活真善美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给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老师和学生必须通过对每一篇课文的探究学习,“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文本中的写作知识和专业技巧,变成自己的能力,帮助自己对生活观察,发现,捕捉,判断,得出自己的独特感悟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总以为没有生活,没有材料。例如:学生学了张洁的《拣麦穗》就可以联想到自己做为一个农家子弟在农田里劳动的情景和故事。学了《童稚记趣》,学生不仅可以想起儿童嘻戏玩耍的快乐时光,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语文老师必须在文本和生活两者之间找出合适的联接点,对学生进行精当的指导,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写出生活的真善美。
三、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校里,绝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没有建立评价机制,缺乏对评价的研究。此问题的存在,充分暴露了作文教学过程中的环节缺失,导致了学生作文不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直接的、必要的鼓励,从而丧失了写作的动力。
我个人认为,建立评价机制必须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安排:一是写作兴趣和良好习惯的评价。二是关于占有材料的评价。不仅考察学生是否占有材料,占有何材料,而是要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方法。三是要通过评价尽可能地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材料。四是鼓励学生自改和他改作文,促进学生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另外,完善评价机制应做到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相结合,评语和个别谈话相结合,普遍现象和典型案例相结合。尽可能的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并向学生公开。除了留存学生的课内作文外,还应留存有关学生本人作文方面的分析记录。老师从这些档案中可以了解学生写作的明确方向。
前国足教练有一句至理名言为:“态度决定一切”。用在农村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我觉得是再准确不过了。如果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语文老师,能扎扎实实做一些研究,精心组织每一节课堂教学,那么,彻底扭转农村中小学生厌倦作文,害怕作文的日子就肯定不远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
高职钢琴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篇7
一、当前钢琴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本末倒置、舍近求远
对于钢琴教学最为根本的基础是什么, 我个人的看法是学生可以领略到音乐的内在艺术魅力, 并通过音乐的演奏发自内心的喜欢音乐。钢琴教学实际的作用在于可以让学生的性情得以陶冶, 以放松心情并提高自己对于事物的艺术品味。正如同周广仁教授所说, 我们的目的是利用学习钢琴的这个机会来让学生学习音乐的知识, 并从中能够体会音乐,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触摸音乐的旋律, 然后就可以有效地将自己对于音乐的感触表达出来。可是, 许多钢琴教师却将这个最为根本的理念放弃了。大家纷纷将教学工作的主要精力放置在了如何矫正学生的姿势、指法以及音准和节奏等一些次要的环节上。实际上, 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 钢琴不过是一个乐器而已, 学生学习钢琴仅是手段。我们作为学生在音乐之路上的引路人就需要牢牢把握住音乐的本质。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我们的钢琴教学工作不应当仅是手指的训练, 而是需要开展音乐教育。
2、急于求成
这样的现象在考级以及比赛上显得尤为突出。考级以及比赛的出发点是好的, 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高低, 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具有指标意义数值。可是, 这两个模式却感觉已经运用的“误入歧途”。有些教育工作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去支持学生多次参加比赛或者拔高考级, 而参加这些活动是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实力。可是让人惊讶的是这样急于求成的现象已经是随处可见, 假若未能够有效地将其遏制, 其对于学生所造成的伤害将是难以弥补的。其实我们只要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 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钢琴学习者虽然通过了考级或者赢得了比赛, 但后来却没有继续学习钢琴, 而是选择了放弃, 极端的还发生一些学琴者蓄意损坏钢琴的情况。
3、呆板乏味、了无生气
呆板乏味、了无生气的教学通常的表现就是没有对于钢琴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大家都知道, 音乐的实质就是情感方面的艺术。钢琴是乐器, 只是我们宣泄感情的一个管道, 我们弹奏钢琴是为了可以表达并再现感情。可是, 现在钢琴教学却没有对于这种情感给予重视。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需要满足而生成的内心感受。音乐史感情表达的方式, 任何一首练习曲以及钢琴曲其实都承载了作曲家其内心的某种感受。此外,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期间还忽视了其趣味性, 钢琴教学其实可以是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的, 可以深深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可是现在的钢琴教学没有能将趣味性表现出来。例如, 将一首首美妙的乐曲强行割裂成符合, 让学生反复、机械的练习, 本来是表达感情的练习却成了机械的弹奏。
二、解决钢琴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本末并重
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内心中去感受音乐并理解音乐, 这才是我们钢琴教学所需要牢牢把握的, 我们需要对学生说清楚音乐的性质以及乐曲的原义。可以采用让学生听音乐或者我们进行弹奏的办法来让学生有效地提升对于音乐的掌控、理解以及欣赏能力, 从而可以利用钢琴来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感受。钢琴教学之末指的是对于学生姿势的矫正以及手型、指法的控制等。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要能够将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与钢琴的弹奏方法、技巧有效融合为一体, 有效地推动学生发展。
2、按部就班、由表及里
学生学习钢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历程, 是知晓到未知、从生疏到熟练、由近及远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以及对于钢琴的弹奏技巧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都需要通过一段历程方可有效的掌握, 除非是那些具有较高天赋且极为努力的学生, 对于普通的学生而言学习钢琴师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 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可能水到渠成。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下面四项工作:一是要按照教学来开展全面的教学工作;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展;三是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四是对学生给予足够的鼓励与支持。
3、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 就是要求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教学内容在深度、广度、进度、梯度、难度等方面, 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等, 以使他们得到相对的最优发展。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钢琴弹奏水平参差不齐, 但是,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 采用“兴趣学习方法教学, 应该都是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挖掘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总而言之, 音乐其实是富有生命力的艺术, 富含感情是它的一个特征。钢琴作为乐器中的王者可以有多种方法来彰显音乐艺术。所以, 我们开展钢琴教学工作就务必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身心放松的去学习, 并且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创新, 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
摘要: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 国家适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本文从当前我们高职院校在钢琴教学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让我们的钢琴教学可以依照实际需求来开展, 明确了人才的培养方向, 施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做好高职音乐教育工作。
关键词:钢琴教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广仁:《在钢琴普及教育中应重视的教学问题》, 《钢琴艺术》, 1996 (4) 。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年。
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篇8
一、当前中学词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词汇教学现状
(1) 教授新单词。
教师对新单词的导入, 首先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课堂流程一般如下:生词—正音—释义—举例—派生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基本上全部是被动的接收, 有时也会有机会在流程中被要求试着用所学的单词造句或翻译。
(2) 课文中的词汇讲解。
当课文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时, 教师会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或之后, 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进行一次词汇、句型的教学, 教学方法一般是“示范-模仿”, 以中英互译或造句的形式进行。
(3) 复习与检查。
针对词汇教学的课后作业, 基本是抄写或死背单词, 或用所给的单词造句、翻译等。检查的手段也不外乎听写、口笔头翻译。词汇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整个的词汇教学中, 基本上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 除了记笔记, 很少主动参与。如果没有运用的机会, 笔记本上再精彩的内容, 最后还是要遗忘的。二是有些生词的复现率太少, 除了课堂上的讲解之外, 学生很少有机会再接触, 前学后忘也就是很自然的。
2.主要问题分析
(1) 重均衡, 轻主次。
英语词汇通常由常用词、根词等组成, 这些词在总词汇量中只占一小部分, 但用途却非常广泛。英语教学大纲对每个单元的单词都作了具体的要求, 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出不同等级的要求, 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个单词都同等对待, 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单词只要求能听懂, 哪些单词要求能听、说、读、写都行, 哪些是最重要的。这样无疑给学生学习增加了难度和负担, 久之便会产生逆反心理, 不但大部分的单词都不会, 而且连常用的词也掌握不了。于是, 不少学生对掌握词汇失去了信心, 产生焦虑心理, 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2) 重词义, 轻语境。
英语词汇中, 有许多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表达的意义也完全不同。正是由于词汇的多义性, 所以讲授单词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 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使用这个词, 怎么用。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 为了贪图方便, 只按照单词表一字不漏地教授单词。这种把单词单独讲授, 而与一定的语境脱离的教学方法, 使许多学生觉得学习单词太枯燥无味, 渐渐失去兴趣, 久而久之, 便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3) 重字面意义, 轻文化内涵。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但即使有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许多情况下, 也会出现与别人沟通不了或出现尴尬的场面。这是因为习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文化更是语言的深层基础。然而, 有的教师只按照课后的词汇表, 详细地讲解单词的拼写、音标、词性和搭配等, 对于单词的文化背景却很少提及。殊不知, 多讲解一些文化习俗的知识, 既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也由于学生在学习外语时, 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汉语, 这样在词汇学习中, 学生就喜欢用汉语词汇的读音、类别、释义来规范英语词汇, 用汉语的语言习惯来表达英语。
二、改进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在教学中, 首先要改进和探索词汇教学的方法, 以帮助学生更多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笔者认为, 采取下面一些措施是必要的。
1.利用音形结合、构词法教单词
英语词汇总量虽上百万, 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 学习单词必须先要知其音和义, 再由音带形, 音、形、义三者合一是词汇教学中不可缺乏的内容。另外, 词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而且系统性很强, 教学中应该利用词汇的构词特点, 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当然, 对于这些特点, 教师也不能够直接把它们说出来, 最好能在集中教学词汇时呈现出来, 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 这样的学习有学生亲自的参与, 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2.词性、词义相结合教学
学习单词要知其性, 由性记义, 体会不同词性在句中的不同用法, 从而让学生领悟词性在句中的作用, 最后达到遣词造句熟练运用的目的。同时, 也要重视一词多义的运用, 如outside这个, 它有四个词性, 词义也有所不同, 教这个词时, 可造几个示范句, 由此让学生体会、理解一词多性、一词多义在句子中的作用。
3.通过句型或上下文来教单词
当遇到讲授新单词时, 教师课前也是要花时间来准备的。如water这个词, 在讲授时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或动作, 如花洒、浇水的动作和喝水的动作等, 这些都必须是学生熟悉的行为, 再呈现以下的句子。例如:
(1) I’m very thirsty, 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
(2) The flowers are dry, I must water them every day.
(3) 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 we can drink it.
从语境中我们可猜测出 (1) 、 (3) 句中的water是水, (2) 句是浇水的意思, 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water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利用上下文教单词的道理也是一样, 把词汇放在段落中学习, 不但教会了学生单词,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采用对比法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中有许多词形、词义相近的单词, 教学过程中对词形相近的词进行对比, 对于学生正确使用单词很有好处。如form, from;advice, advise;hard, hardly;invent, invite;decide, divide;choose, choice等许多单词常被学生混淆, 及时加以对比, 就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别, 避免用错写错单词。对常用的同义词或词组, 如divide, separate;say, speak, tell, talk;join, take part in等, 应该及时帮助学生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以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能正确使用。
总之, 教师必需按照有关教学大纲的要求, 遵循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认真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不同情况, 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 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感兴趣, 才能有法可循, 积极学习, 从而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平克虹.外语学习、词汇为本[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999.
[3]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篇9
一、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 整个教育界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然而就教育的细节问题来看, 整个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颇多的不足。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中的识字教学更是小学生学习任务的重中之重。小学识字教学在最近几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 整个识字教学中仍然呈现出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 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 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识字教学, 依然只存在于一种为了辅助其他知识学习而进行的教学, 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识字教学的意义, 无法做到对于识字教学的真正的重视。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识字教学往往就是单纯的教育学生怎样读、写一个汉字, 而不会对其意思进行一定的延伸, 更无法做到用汉字教学串联起整个的语文教学知识。
此外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遇到了学生的问题。小学生具有许多其自身独特的特性, 他们更倾向于比较活跃的教学以及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汉字对于他们而言, 一般在找到正确的学习思路之前, 都会是一种比较复杂困难的学习任务。这样以来, 小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就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低下的程度。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是学生进行其他知识学习的前提, 而且对于其健康成长也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加强对于小学生的识字教学, 使小学生真正体会到汉字的魅力。本文接下来就简单谈论几点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水平的相关教学策略: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
语文识字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最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师, 因此, 要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水平, 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实现对于学生的良好教学。首先, 语文教师必须从根本上做到对于识字教学的重视。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了解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其自身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以及汉字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作用。再者, 语文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对于识字教学的重视。其次, 语文教师还必须努力探寻一些有效的、适合小学生的汉字教学方法, 实现对于小学生良好的识字教学。比如, 通过多媒体对学生展示一个字的不同写法, 并通过对这个字不同写法的展示延伸到文学文化知识等的讲述。这样以来, 识字教学一定可以成为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个教学环节。
(二) 推动小学生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发挥。
识字教学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落于比较薄弱的水平, 就是因为小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所导致的。因此, 在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 一定要充分地调动小学生的作用, 通过其自身作用的发挥提高其学习水平。但是, 这种小学生识字作用的发挥, 还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 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猜测汉字的读音意思, 然后再选取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汉字, 让孩子去查字典了解。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文字, 教师还可以充分的引导学生通过拆分字形、字音, 来编造一些小故事, 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 达到其对于汉字的更好的理解。此外, 语文教师还必须指导学生做好总结工作, 使小学生在遇到相同或着类似的汉字时, 能够及时地将它记录下来, 然后查证其音和义, 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 以及其它方面知识的接受, 都起着一种比较基础的作用, 识字水平的低下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在正确的识字教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汉字学习。
参考文献
[1]毕静.心理词典理论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启示[J].语文月刊 (学术综合版) .2010 (10) .
[2]叶雪冰, 施茂枝.新内容新编排新探索——《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教学实录[J].小学教学设计.2007 (31) .
教学问题与教学对策 篇10
高中数学教师应深入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准确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掌握课程设计思路, 熟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标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我们应当加以创造性地贯彻.
如何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 合理地确定教学要求, 是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 应把握以下三点:
1.对于课标中已经删去的内容, 教学中一般不要再涉及.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两条直线的夹角、线段的定比分点、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三角方程和反三角函数、极限等.
2.对于有不同处理方式的内容, 一般应按照课标建议的处理方式进行教学.如“函数概念的引入”, 可以先讲函数.后讲映射;也可以先讲映射, 后讲函数.人教A版教材采用了前一种方式, 这是课标建议采用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与初中知识衔接,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对于新增的内容, 备课时, 多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 有助于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提高教学的水平和效率.如“必修3”中的算法, 不同版本教材的表达方式和所选用的例题、习题不完全一样.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必修课教学阶段、选修系列1, 2教学阶段和总复习阶段.一般说来, 前一阶段的教学是后一阶段教学的基础.前一阶段的知识会在后一阶段的教学中得到巩固、应用、拓展和延伸.例如:函数的有关知识会在导数中得到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会在圆锥曲线方程中得到应用;立体几何初步的有关知识会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得到应用.在总复习阶段又会对前两个阶段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就是在这种多次接触、反复体会、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 切忌在必修课的教学中就按照总复习教学的要求一步到位.
二、如何处理课时紧问题
新课标中规定每周四课时, 非常紧张.分析原因, 一是要求掌握的内容多.比如, 模块一, 除去新增的幂函数、函数的应用举例, 与原教材相同的部分, 原来共用103课时, 现在规定80课时, 远远不够, 何况还有新增内容.二是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到位, 课标要求降低难度的地方降不下来.比如, 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问题, 课标将“一元二次不等式”放在《数学5》去学, 就是为了突出强调“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主要讲函数的背景、性质、应用, 也就是避免在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方面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 况且, 结合实际问题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后置.但我们在教学中或多或少都涉及了一元二次不等式, 也有为了弥补学生不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一不足而加课时补讲的, 这使本来就紧张的课时变得更加紧张.三是辅助练习册不配套.与《课程标准》配套的教材有六套, 但与之配套的教辅很少, 多是在原来基础上稍加改编的, 出现了许多超《课程标准》的习题.但既然给学生订了, 删减太多也不好, 只好硬着头皮讲, 白天讲不完, 晚上利用自习时间继续讲.结果是挤占了学生自习时间, 产生恶性循环.面对新情况, 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我们采取的对策是, 首先, 加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领会, 力争把握好标准, 不超标, 不做无用功, 不花不必要的时间.其次, 老师把好习题关, 备课组教师形成合力, 自配习题, 以确保习题的质量.难度适中, 广度达标, 做到难度服从进度.
三、如何处理初高中衔接问题
教学中我们发现, 初高中衔接问题比较明显有以下几点:一是“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初中的重要内容, 但要求偏低, 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跨度大, 适应不了高中学习的要求.二是“因式分解”.学生只学习了提取公因式法, 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法 (未见过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三是“韦达定理”.初中只在“观察与猜想”栏目中探求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也就是韦达定理的内容, 但没有给出“韦达定理”这一名词, 更没有相应的应用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所讲内容, 我们的对策是, 控制难度和进度, 给学生多点时间思考, 以便学生跟上思路.同时, 找时间给学生补讲补练.特别是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中求线段的长度时常常要用到, 因此, 有必要进行补讲.在杂志上也有文章提到“相信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稿中得到体现”.我们也相信课改会日趋合理和完善的.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 我们要及时总结, 善于发现问题, 不断调整思路, 制定相应对策, 切实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 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 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彻底变革, 尽快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课程教学的成功之路.“只要大家都成功了, 数学课程改革也就成功了!”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教师和学生从观念到课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的教学经历, 针对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谈几点对策, 以便同仁们在教学中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健.高中数学“双基”教学的误区及其反思[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 (6) .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问题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音教学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24-02
英语是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它侧重与人交流。因此,语音教学就成为了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初中学校对语音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很多学生的语音能力不强。成为英语学习中的缺腿课。薄弱的语音能力,影响了学生日常的口语交流和学习,给初中生日后的英语学习埋下了隐患,这是英语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语音教学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要从最基本的语音教学入手。在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除了要进行基本的语音基础知识传授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辨音、听音、模仿等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语音教学的把握,让学生能够把单词的音、义、形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我们说语音学习是英语听力学习、写作学习、阅读学习的基础,只有语音能力得到了提升,才能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语音教学缺乏重视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考中通常不会单独出现语音教学的内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将听力、阅读理解、写作等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而对于语音教学都不太重视,通常只是把语音教学作为一种辅助其他教学的手段,这就影响了语音教学作用的发挥。从而导致语音教学的从属地位,影响学生对于语音学习的积极性,制约语音教学的发展,也影响学生整体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2.重理论教学,轻语音实践
语音教学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我国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即教师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在下边跟读、做笔记,我们中的很多英语教师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很少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缺乏学习语言的环境
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英语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缺少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只是单纯的依靠课堂学习,少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语音教学无法取得好的效果。
4.缺少必要的听辨练习
大家都知道,要学会说话首先要学会听。只有学会了如何去听,才能作出正确的发音,英语语音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通常可以将发音不准归结为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听力不够重视,导致听的过程不认真;其次是听的过程中缺乏目的性,不知道哪部分应该作为听的重点;第三是听的次数不够多,没有使量变达到质变。只有学会了如何去听,才能在听的过程中找到不足,进而提升自己。因此,在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发音练习,通过发音的差异来判断发音的位置和变化,使自己的唇、舌、齿、腭等各个器官的发音协调、配合,确定正确的发音位置。倘若各个器官的配合不协调,发音不够准确,就会影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三、提高初中语音教学质量的措施
1.要重视音标教学
音标学习是英语语音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个音标都有相对应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因此,在日常的语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标教学融入进去,教师可以利用每堂课中的5分钟时间为学生讲解一个字母或是字母组合的发音,便于学生记忆单词。
2.要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实践。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要加强实践锻炼,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英语口语的学习和练习。在实际的语音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编排英文话剧,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自己设计对白,这样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不仅能够增加词汇量还能够纠正自己的发音,时间一长不仅学生的语音得到了提升,他们的词汇量也有了很大的积累。因此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语音能力。
3.要创造性使用教材
常规的语音教材通常都是先讲解26个英文字母,然后再进行音标和因素的学习。英语教师应该还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字母、因素、音标之间的联系,以及音标教学在单词拼读当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培养学生独立的使用能力。新单词尽量让学生来拼读,培养他们的灵活运用能力。最后还要对分散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尽量做到活学活用,熟练应用教材,而不是把教材当做一种负担,束缚学生的发展。
4.及时纠正错误、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的驱使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学习目标的最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形成有趣的互动,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各种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各种卡片进行游戏、比赛等,让学生经常接触,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此外,在学生拼读单词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务必及时予以指出和纠正,以免长期形成不好的发音习惯。
5.多抓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培养学生大声问答,大声发音的习惯,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朗读是训练英语语音、语调,提高听说能力的途径。朗读可以测试学习者的语音语调,对发音规则的掌握、流利性和语法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集体备课,开动脑筋,开发集体智慧,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四、初中语音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部分与整体相结合
英语语音教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元音教学、辅音教学、重读、节奏、语调等几个方面。在日常的语音教学中,可以把这几个方面分开分别进行,这样方便学生快速掌握,也能够及时了解学习的重难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混淆。在进行部分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最后要将各部分之间进行综合,强调知识整体的作用。英语语音教学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语音教学渗透到了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因此要锻炼学生的语音知识和语音技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语音水平。
2.模仿与实践相结合
初中阶段的语音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模仿的方式。教师首先将要学习的语音进行示范,然后强调舌位、口型等理论知识,随后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最终形成正确的发音。在平时的语音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实践,将模仿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改进、提升自己,提高初中语音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语音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语音教学是学习各部分的基础。学好语音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兴趣,还能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掌握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最终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恒娟.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5,78.
[2]张晓丹.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5,26.
[3]郑莹.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5,92.
[4]张爱梅.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作者简介:
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充足的朗读时间。受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学生及教师多集中精力于课业考试和成绩测评上。课堂上,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朗读练习,对学生的朗读练习不做过多要求,学生因此也不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朗读时间投入极少,偶尔的朗读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工作,成了形式主义[1]。
1.2缺少明确的朗读目标。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引导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朗读,而后进行朗读发音的纠正,学生缺少朗读目标的指引, 因此也无法全身心投入 。朗读结束后,教师没有进行相应的评价,学生也无法发现问题,难以提高朗读能力,此种教学过程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较差。
1.3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无法将朗读内容与之结合;对朗读发音的纠正过分强调专业性,而忽视了学生情感在朗读中的投入,学生难以真正接受。
1.4缺乏生动的朗读情境。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呆板、保守等问题,教师仅仅指导学生进行机械的课文朗读,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感悟能力,教学过程缺乏生动的朗读情境,很难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保证朗读时间,提高朗读教学地位
充足的朗读时间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前提,学校及教师要明确朗读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大朗读教学时间的投入, 切实提高朗读教学地位。学校应规定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例如早自习期间强制要求学生朗读,此外, 朗读过程要有专门教师的监督,保证朗读的质量及效果。
2.2明确朗读目标,提高朗读教学效果
朗读过程必须有明确目标的指 引,才能获得良好的朗读效果。在学生进行朗读前,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朗读能力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朗读目标,对同一个学生,教师目标的设置也应具有多样性,以此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3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朗读指导是朗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注重朗读指导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不断传授朗读技巧,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发音,强调重音、停顿、节奏等朗读技巧在实际朗读过程中的应用。针对诗歌朗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节奏的指导,引导学生自身情感的投入,根据诗人情感表达的强弱合理确定轻重音;针对散文、小说等文章,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场景的变化安排发音、语速的段落分配。此外, 教师可以进行范读,使得学生能够学习老师的朗读技巧,进行朗读模仿, 从而更好的提高朗读能力[2]。教师不仅要关注朗读技巧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的美感,使文章的朗读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
2.4营造朗读情境,体现朗读教学韵味
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位的营造朗读情境,创造朗读氛围,使学生投入感情,集中注意力,体现朗读教学韵味。营造朗读情境可以借助声音资料、影像视频等资源,让学生进行跟读,通过观看视频,更加深刻的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的情感。学生朗读前,教师可以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使学生有所了解,带着情感朗读文章。
【教学问题与教学对策】推荐阅读: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问题与对策论文06-27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16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07-16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2-04
大学武术基本功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8-27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2-01
全英语教学问题对策05-13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21
课堂教学活动的问题及对策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