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精选11篇)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 篇1
别让“问题教学”出问题教学心得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考核。当今的教育,理论是繁多的,目标是“三维”的,方法是多样的,课程是多级的`,评价也是多元的。我们总在高喊着素质教育,推崇着“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教育人甚至常常大言不惭地承诺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我们真正做的,真正落实的的又是什么呢?在教学实际中,还真是“德育为首”吗?还真是“全面发展”吗?还真是“以人为本”吗?还真是“为幸福人生奠基”吗?教学实际中的孰重孰轻,何本何标?
在元氏四中,我们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这在元氏县成为一支独特的新教法,被广为传诵。按学校规定,每节课必须采用四环节------“预习、讨论、展示、检测”。这样的教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束了满堂灌的旧模式教法!刚开始接触新教法是充满新鲜感的。尽心备好每一份学案,设法组织学生每一次讨论,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总之我们是以最饱满的热情来给亲爱的孩子们进行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然而,问题还是有的。在这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上课是让别人看的,不顾学生的状况,一味追求形式。使所谓的“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好的教育理念,变成了------教育是活的,不能被框架的太死。
也许,如他们所说,我们得先搞好形式,再逐步补充血肉。然而,对于个人来说青春易逝,高中就那么3年。这批学生真的等不急,等不到形式期结束后的血肉期。教育不能以长期的实验来牺牲这么一拨拨未来的花朵!因此,我们在出一项政策之前要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实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而不能,想到啥就做啥,辜负了美好的初衷!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 篇2
一、分析高中阅读教学现状, 提出问题教学的重要
语文学习是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学习, 而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与信息, 从各种类型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 提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现状如何呢?
1. 重知识轻能力, 重内容轻方法。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字词的识记, 朗读方法, 感悟语言, 分析层次是必须的;另一方面, 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进行, 虽然教材都是名家经典的作品, 但是我们要知道它们只是一种媒介, 只是一种训练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平台。如果我们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那么, 学生习得地阅读方法, 是不会举一反三的变通运用。
2. 重结果轻过程, 重课内轻拓展。
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是把一些专家或参考书上的结论, 或是自己对这一阅读材料的见解“填”给学生, 学生没有自己思考所得, 没有个性阅读感悟, 只记住定性的分析。如此, 他们还是不会阅读与分析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与作者、作品进行交流与沟通, 但是这一教学过程往往被老师代劳了。这样, 课内阅读得不到有效地扩展与延伸;因而, 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能力有限。
我们需要精心设计问题, 引领学生学会思考、解答, 自主地获得阅读能力和技巧。
二、思考问题教学作用, 探寻问题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 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的提出、质疑、解答, 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获得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采用问题导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的学生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注意导入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也就是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如杨绛的《老王》教学时,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出示一组人们在艰难处境中的画面, 让他们看看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谈谈他们的品质——这些人往往乐观地面对生活, 淳朴而善良。于是, 我们设计问题:在“底层的光辉”这一专题里, 选了《老王》这篇课文, 那么, 老王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的生活状态怎样, 他又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于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来阅读课文, 围绕问题进行概括和提炼, 从而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借助问题深入,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习得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要注意推进问题探讨, 通过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而获得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如教学《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一文, 我们要改变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把握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品质。文中信陵君调转车来向侯嬴问计之后, 侯嬴向信陵君表明心迹:“……请数公子行日, 以至晋鄙军之日, 北乡自刭, 以送公子。”富有深意, 我们可以设置问题: (1) 侯嬴在魏公子面前提出要“北乡自刭”, 那么, 信陵君有没有阻止, 阻止或是没有阻止的理由各是什么? (2) 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 不自杀行不行, 为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学生能感受到“士为悦己者死”以及“壮举”的可贵。从而能获得深层阅读能力, 获得分析能力的提高。
3. 强化合作探究学习, 训练多项阅读思维。
我们的教学活动要以“问题”为线索, 基于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技能, 学会思考创新, 合作探究解决发散性问题, 有利于学生各种必备阅读能力的提高。如苏教选修刘鸿伏的《父亲》学习时, 我们围绕“父与子”之间的情感变化这一主问题, 让学生学会从细节处分析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通过对“父亲为什么辛劳大半辈子, 仍然贫穷?”这一问题的讨论, 让学生学会从时代的角度看问题, 从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品质。
总之, 我们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 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 提问时机的适当, 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性。只要我们注意用问题引领课堂, 让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维, 那么, 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素质教育要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 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素养和能力。互动需要问题的引领, 从而通过破解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和有效开展的途径, 达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阅读教学,高效运用
参考文献
[1]贾晓霞.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0 (02) .
莫让问题教学成为教学问题 篇3
【关键词】问题教学 原则 方式 策略
一、研究的背景
一次参加听课观摩活动,执教者上《端午的鸭蛋》。教师课前把自己写的散文发给学生看,提问学生有何阅读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自然引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此处学生进入自然,而且也有相类似的情感蓄势。但接下来教师的课堂提问却打破了刚形成的良好氛围。他是这样提问的:请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文章共有六个段落,可以分成几部分?学生分部任务完成后,教师又问:家乡端午的风俗有哪些?哪些是家乡特有的?这部分学生又很快完成,教师再问:家乡的鸭蛋有何特别之处?学生又继续到文本中寻找回答。一堂课基本上是以教师的提问带动课堂,学生有时个别回答,有时齐答,貌似动态生成。该课基本模式大致为“通读(朗读或浏览)课文、思考问题——教师提问——学生交流、回答——明确答案——教师总结”,课堂结构看似清晰完整,知识点似乎也落实到位。可是仔细回味,发现琐碎浅显的问题,早已将课文问得支离破碎。教师忙于碎问,学生疲于碎答的课堂使语文教学尽失学生享受文本、陶冶情操、深层思考、打磨精神的独特魅力。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呢?本文试对有效课堂提问的原则、方式、策略等作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原则
1.目标的明确性
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设计好提问的目标。每一次提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目标明确的问题:如导入新课时的摸底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问题、触类旁通的迁移性问题、归纳总结的聚敛性问题。目标清楚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层次的清晰性
有效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识结构,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扎扎实实走进文本,体会百味人生。碎问只能使问题之间缺少层次感,割裂了文本的圆融性,学生只流于文本表面,产生盲从甚至“启而不发”。
3.提问的启发性
提问的内容是否有启发性,这是提问能否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说来提问宜“曲”不宜“直”,即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展潜能。“曲问”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思维能力,而“直问”显得笨拙,往往使课堂气氛单调,学生思维僵化。
4.情感的体验性
低水平的问题设计无法激起学生的思考热情,因为缺乏有机整合的艺术。问题的起点应基于文本,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语文之思是情感与逻辑交融的情思,包含着许多唤醒心灵的情愫;语文之思是一种智思,包含着许多思绪的诗意表达。如果没有情感的体验性,那么整堂课犹如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毫无生气。
5.对话的创设性
课堂问题的设计应有助于创设对话情境。学生在教师适当问题的感召下,能够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肯定自我,体会学习进步带来的快乐乃至高峰体验。在对话情境中,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三、有效课堂提问的方式
有效的课堂提问具有以下特点: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相适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富于启发性,发展学生思维;增强情感体验,丰富感情。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1.激趣性提问
这是为了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形成学习内驱力,开始积极探索与思考的方式。例如在教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性格特点,笔者借助教科书上的插图,问学生:插图中的两个人物,你认为谁是庄子谁是惠子?请结合课文说明理由。一问之后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有学生说从神情看戴帽子的是庄子,他看上去很悠闲,和他说的话“是鱼之乐也”相符合;又有学生说从服饰上看,有披风戴头冠的是惠子,因为他“相梁”;还有学生补充说惠子的神情很严肃,很符合他较真地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神态。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后,笔者再来讲解庄子推崇自然的思想,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看似简单的提问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也消弥了文本与学生、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2.探究性提问
教学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在讨论分析孔子这一人物形象时,笔者以这样的问题来切入:孔子见小孩子辩论还要“问其故”,是不是有点儿多管闲事了?你怎么来理解孔子这一“问”呢?这是个难点。学生似乎有点束手无策,笔者转而提问学生:“孔子什么时候碰上两个孩子争辩的?”这不难,学生马上得出“东游时”。再问:“‘游字作‘游学解,即游历讲学,孔子讲学讲的是什么?”学生稍一思考后即答“自己的思想主张”。紧跟着问:“孔子为何东游?”——“让其思想能到处传扬开来。”这一回答出来后就略作停顿,学生似若有所得,再追问:“一个希望自己的思想主张能在天下传扬的人,在游历路上会怎么去宣传自己的主张?”学生马上得出:“寻找一切机会尽力宣传!”甚至有同学答“连小孩子也不放过!”笔者马上肯定其回答,并作结:“‘问其故三字看似闲笔,实是言简意丰,活画出孔子作为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形象本质。”学生豁然开朗。这种由浅入深带有探究性的提问常常能促使学生爱思考,善思考,并对其思维习惯的培养大有益处。
3.发散性提问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侧面多途径思考,对于提高探索能力,培养思维能力颇有好处。《香菱学诗》一文详细叙述了香菱向黛玉学诗及自己作诗的经过,在赏析香菱痴心学诗的描写语句后,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香菱一进大观园后,为什么要学诗学得这么苦?你能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吗?学生对此问很好奇,纷纷回原文找答案。一番讨论交流后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一处是香菱自己的话:“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一处是宝玉的话:“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还有一处是探春的话:“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甚至有学生把课后练习中香菱的第三稿诗也作为依据。学生把句子一整合交流就能渐渐理解香菱学诗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攀附风雅,她是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乃至诗性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一个孤苦女子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在此笔者再介绍香菱以及文中出现的几个女子的悲剧命运,使学生加深了对《红楼梦》主旨的理解。
4.激疑性提问
教师若能在学生似通非通,似懂非懂时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这样一句描述:忍能对面为盗贼。教学中笔者面露难色陈述:这个杜甫也真是,怎么能把群童称为盗贼呢?小孩子顽皮总是难免的,这样说未免过份了。学生听后,表情不一:有认同沉默的,有思考的,有窃窃私语的,有个别嬉笑的……短暂停顿后,请同学回答。有同学答道:杜甫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这是他唤不回群童时的烦躁之语,如果不是生活贫困,诗人是不会那么心急如焚的。大部分同学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感受到了诗人生活的困苦,真正理解了诗人的心情。
四、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教师提问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深化体验。教师必须注意提问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要求。
1.停顿与速度
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学生,一些非语言的暗示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当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向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有把握;而当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则他可能不会回答。因此,教师在提问停顿期间,有必要寻找这些迹象。提问的速度主要由问题的种类决定,较难回答或复杂的认知问题在提出前应有短暂停顿,并缓慢地仔细提出,而且教师可对问题的重点作出暗示性的重音陈述。
2.提示与探询
提示是为了帮助学生回答问题而给出的一系列暗示性语言表述,通过教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探询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考虑他们最初的答案,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评论、判断和交流的能力。在探询过程中,对于因思考不深入,或不完全导致的错误回答,应通过探询使学生明白错在哪里和出错的原因,促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方面来考虑问题。通过再思考修正答案,促使学生根据别人的回答谈自己的想法,比较异同点。
3.评价与强化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思维活跃;同样,恰如其分的批评与否定,也会使学生及时修正思维上的错误。
总之,问题教学是一门教学艺术,决不是滥问、碎问、逼问,课堂提问不再于“多”而在于“善”和“巧”,巧设问题、灵活多变、随机生成、深层对话是问题教学应达到的境界。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极力避免由问题教学产生的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 古朝莲. 语文教学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策略[J]. 广西教育,2008. 07.
[2] 顾金光. 别让问题教学成为教学问题[J]. 中国教育报,2008.9(19).
问题教学法 篇4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把核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阐述了在“问题教学法”一些认识。1.“问题教学法” 的起步2.“问题教学法”的关键3.“问题教学法” 的目的4.“问题教学法” 的延伸和深化5.“问题教学法”实践的初步效果。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问题情境
正文:“问题教学法”是把核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好处。这几年在我任教班级开始进行“问题教学”的教学研究。下面谈谈我对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认识:
一、“问题教学法”对数学课程改革重要性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师生都深切体会到:“学生听的记不住,看的记不牢”,“教师讲解十次百次,还不如学生讲解一两次 ”只有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教学法” 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思考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总结和反思中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学生质疑问难、交流分享、互助探究的练习和训练;是学生明确学习路径,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灵活自如地学好数学。
二、“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重要运用
(一)“问题教学法” 的起步
小学数学教学有各种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构造好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构造好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构造出具有较好的问题。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思数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的分析已知、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我在设计数学教学时,努力创设数学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数学有关的情景中,通过学生的体验,逐步学会并了解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关数学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探索性和趣味性,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材对于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要求比较高,在学生增加难度的同时又感受到新鲜,教材中也常常例举生活中的例子。
(二)“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说。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实际上,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事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教师要加入讨论,并保护学生的独创意识,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已见,并进一步讨论问题的分歧点,让他们不受拘束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求得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频繁往来。不同见解,不同思路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并得到及时反馈,组内同学互相交流看法时要言之有理,并轮流在班内发言,再由本组同学补充,然后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否则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将流于形式,不但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还极易助长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留给每一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时间与机会,还要根据学习小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问题教学法” 的目的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归宿,也是
“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学生在前面一系列对问题情景的设置、问题探索、讨论交流、后,就要解决问题了。当教师苦心经营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学生也许就会问个不停,问个不休,这也是好的现象。教师要有耐心,仔细、认真的回答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其他人嗤之以鼻的问题,教师也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问的热情。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合作,社会调查,上网查询,借阅图书等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当他们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后,他们也许就收获到成功的最大快乐,学习兴趣就会空前高涨。此时的课堂教学也许是轻松、愉快和祥和的,教师就不会再把课堂教学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人生最大的享受了。学生也会是在探究中、合作中,收获着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只听少数基础好的学生发言,还要引导基础差的学生发表见解,并加以鼓励如果他们能解决了,那表示我们有好多的同学都能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解答、问题解决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四)“问题教学法” 的延伸和深化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教师的施教之功,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知识内化的思路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运用迁移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为此,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自我检验,及时补缺、巩固,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对典型例题重点点评分析总结及时对学生先前问题的求解过程作出反思,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建立了某些数学模型。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即利用迁移规律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能反过来解决其它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的方法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2、借助信息技术提出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的内涵 学生已经学过函数的概念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图形的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具备了研究图形性质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3、借助概念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疑问中发现数学规律 高中数学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和运用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反思和建构等思维过程,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的效果 1.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课堂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学生又都能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能面向全体学生,被传统教学所“遗忘”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师生的点拨下,如今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但可以看懂课本,而且还能解决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可利用问题情境把他们的思维推向求异、求宽、求深的高层次,同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这样所有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3.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始终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随时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应用的时机,体会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在头脑里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数学认知结构,因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同学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中勇于提问的同学也增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实践证明,应用“问题教学法”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应用得好,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轻松、愉快。我们的学生也会是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他们在品尝探究的艰辛的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欢乐。而正是这种学习过程的艰辛与曲折,锻炼了学生坚忍不拔的个性,让他们学会了认知、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蔡梓权《新课程程问题教学法学习指导》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3.李红婷,綦明男.问题解决教学相关理论及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教育学报,1998,4 4.张建伟,《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3期。科研论文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姓 名:李军亮单 位:冯庄小学时 间:
问题式教学法 篇5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设置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教师重点讲解与点拨,当堂训练后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的新式教学法。由于这一教学法的开放性,很适合现在正在进行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我在教学中也努力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改革,现将我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做法阐释如下。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具体过程
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细致分析,细化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应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并下发给学生---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教材,思考教师设定的问题---教师巡回提问学生,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有重点、有目的的引导与讲解---对学生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寻求正确的解答---教师总结---教师给出针对性强的题目让学生当堂训练---教师讲解巩固---课后师生再进行反思。
二、问题式教学法对问题设置的要求
1、问题的设置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疑难点设置问题,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留下深刻印象。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突出了。
2、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也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3、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确实有能力解决。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不自觉的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再设置几个开放的、思维要求比较高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
4、问题的设置要抓住思维的发散点。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忘我,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解问题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回答为切入点,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予以深化,切不可撇开学生回答的内容,只顾自己解答问题。
2、教师讲解要注意在充分引导的基础上予以阐发。引导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做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讲解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涵,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知识强加给学生。
3、教师讲解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总结概括性。学生的回答毕竟是自己的日常语言,而学科语言对准确性的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语言予以提炼,以使它更精练更准确,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周密性的作用。
4、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他们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要根据问题的类型、难易程度等决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对较容易的问题教师可不必讲解、或一提而过;对一般及较难的内容则需要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启发等方法来解决;对难题通过课堂教师指引,课外阅读参考书等途径来解答,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即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同时还要对重要问题、基本问题进行强调或讨论.以加深印象。
5、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而鄙视或打击学生,要耐心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同时人格上也得到健康的成长。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主动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也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此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7、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清晰、明潦的总结。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在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过全、过细,而且还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这一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但绝不是机械地回答所设问题。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有关材料,一方面,丰富课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当堂训练后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
“问题式教学法”的灵魂是师生互动,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这种状态情境下的课堂教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篇6
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
高德金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从学生所经历的事务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这是物理教学中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正如《标准》所述,“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生活中时时处处有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课堂尹始,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创设符合教学艺术特点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探求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想象、思考,进而发现问题。
如教学“物质的密度”一节可通过举例和实物展示,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水和酒精怎样鉴别?铜块和铝块怎样鉴别?盐水和水怎样鉴别?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又怎样鉴别? 通过问题情境的渲染,学生会急切地想知道鉴别的方法,从而引入本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质的密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当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例如,指导学生寻找、收集资料(或由教师提供部分资料)让学生来实验、研究,组织学生讨论猜想、主题探究活动等,让学生满怀兴奋与激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如在“物质密度”教学中,学生借助已有认识知道:水和酒精可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可由颜色鉴别;而对水和盐水、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的鉴别方法,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有的学生提出用质量来鉴别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理由是铜的质量比铝的大。这时教师让学生测量桌上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结果否定了上述猜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发现:应该规定物质的体积。物体质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假设:(1)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2)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一般不相等。然后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两个假设: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量?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的量?各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形成合作学习的群体,相互启发,合作设计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思路,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其他小
组,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和咨询,在各小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共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各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适当进行点拨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1)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不变量(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相同,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综合(1)(2)可知: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进而得出密度的定义和密度的公式。
三、迁移应用,再生问题
新知识点形成以后,它还可以发散、深化,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从而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选定一两个迁移和发展点,设计开放性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对适应这种较高的能力要求,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如“物质密度”教学中,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出示下列两个问题:(1)怎样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成的?该球用铅和铁做成,则这个合金球的密度在什么范围?(2)有一卷很长的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约几千米),给你一架天平(配有砝码),一把直尺,一把剪刀,请你设计出确定这卷铜丝长度的最快方法。问题一出,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得出多种方法。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 篇7
问题化教学, 要在备课时对课本知识认真分析, 弄清哪些知识可以用来回来“是什么”, 哪些知识可以用来回答“为什么”, 哪些知识可以用来回答“怎么样”, 在课堂实施中依课本知识顺序层层展开问题, 引领学生逐渐深入, 师生共同思考, 根据问题要求理解、掌握知识, 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问题化教学, 是师生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再加工, 使课本知识由静态转化为动态, 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层层展开的问题, 吸引着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因为是自己主动参与思考的, 有条理地做笔记便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 他们很有成就感, 而且课后复习时再阅读课堂笔记很有亲切感。课堂笔记是师生课堂教学成果的载体, 凝结着师生的教学智慧, 使得问题化教学得以在学生的课后学习中延续、提升。
上周我参加了以“问题化教学”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 梁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问题化教学”模式的政治观摩课, 课后又和与会教师聆听了杜老师“问题化教学”的专题讲座, 收获多多, 感触多多。
梁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上帝”的权利》, 整体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问题化教学”模式下的复习课, 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好地体现了“问题化教学”的理念。
一、用“问题”组织教学
在本节课中, 教师把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再次感知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 最终完成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让学生摆脱消极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 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让一切学习活动回归学习的本质。
二、问题设置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问题教学法的重点是“问题”, 核心也是“问题”。因此, 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有针对性, 要点到“点子”上, 才可能围绕教学目标, 步步深入, 最后达成教学目标。梁老师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了解消费者应该享有的九项权利, 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教学目标具体、明确, 并且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 在师生问答互动中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回顾、运用来帮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升, 逐步落实学习目标。
三、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前提。因此,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在本节课中, 梁老师先用多媒体呈现3.15的图片。一看到图片,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然后提出问题:“3月15日这一天, 我们会看到各大商场、超市有这样的标语‘天天3.15’‘顾客就是上帝’。可是,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每天的消费真的是‘天天3.15’吗?我们每一次消费享受的都是‘上帝’的待遇吗?作为‘上帝’, 我们到底享有哪些权利呢?”引起学生的思考, 导入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和学习提纲, 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探究消费者应该享有的权利。这样的导入自然、贴切,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另外, 课堂上教师还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等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 自觉地、积极地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害怕被教师批评的心理障碍, 从而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但对作为“问题化教学”模式的本节课, 我还存在一些困惑:“问题教学”里所谓的“问题”是否还应该有更多更广的含义?
一、由教师提问为主, 转到以学生提问为主
本节课中只有教师“满堂问”, 把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学生, 而没有学生主动的质疑。
问题教学, 应该是教师利用一定的问题情境, 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 并通过学生的多方面的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教师提出问题, 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教师完成的, 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 如果老是停留在教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 问题在教学中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可以使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从单一的教师提问到学生自己质疑?我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要能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如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
二、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本节课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标准化”的问题, 答案唯一, 思路唯一。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只能往教师的思路去想, 去解决问题, 千人一法, 无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反, 开放性的问题,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得出的答案亦不尽相同, 这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一个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注意开放性。
三、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问题化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问题化教学”所体现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意识, 体现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一种教育观念, 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教学理念。
在这节观摩课上, 教师提问题, 学生去思考、讨论、回答, 效果很不错。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串讲式变为问答式, 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了。但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在本节课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学生活动, 看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而且, 在某些环节有教师包办代替现象:比如教师代替学生朗读学生习作。这种“问题化教学”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里, 整个教学过程仍然是学生围绕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进行着貌似热烈的思考或讨论, 而这种讨论在本质上却是被动的, 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结果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问题是教学的心脏, 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对学生起着启其心扉、促其思维的作用。因此,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应提高问题意识, 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有意义的问题, 引发认知冲突,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 启迪思维, 在探究、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 篇8
关键词: 问题导学 问题设置 中职语文 教学策略
“问题导学”教学法就是通过老师精心设置问题和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形成教学活动的双向交流,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它是一种以导为主线,以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渐进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是贯穿“问题导学”全过程的核心要素,通过一系列问题呈现课本知识,把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从教多年,针对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尝试了“问题导学”教学法,认为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和安排问题,才能真正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这一课为例,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设置应应用以下策略。
一、在新课导入中要有激发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课文体裁及内容,设计一些内容新颖、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学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在教学《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以“偶然”为话题,在新课导入过程中先讲了一个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助手菲利成功的故事,针对故事的结局,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成功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在这些看似“偶然”的背后,有没有隐藏着什么“必然”的因素呢?
同学听完故事后,感觉菲利的成功太幸运了,通过这样两个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迫切希望知道答案的好奇心,因为成功是人人向往的,但要想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往往只看到促使成功的偶然因素。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学生各有主见,有效地激发了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从而使本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对“偶然”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成功地导入新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讲授课文可以从“问题导入”入手,带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在文本阅读中要有目标性
问题导学的实质是把教学目标问题化,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研读教材,初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我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父亲命运变化的几个转折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复述和概括能力,提示学生抓住故事的几个起伏点:“失败—相遇—转机—成功。”接着围绕课文内容,我又设计了这样四个问题:
(1)父亲为什么会去应聘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2)为什么无论何时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总免不了谈论起父亲和“那位神秘的先生”?
(3)父亲的这次“偶遇”给他带来了什么?
(4)“神秘先生”为什么会给父亲捐赠整个一学年的伙食、学费、书费500美元?
首先,我让学生带着这样四个问题再次走进课文,这四个问题,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内容,而且是层层相扣的。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知父亲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他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即“执著、认真”。其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完成每课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所设计问题不能通过课本直接找到答案,不能是学生怎么“跳”都够不到的,也不能设计难度太小,学生不“跳”就能够到。设计第一题,应联系时代背景加以理解,了解黑人的历史,这样不但让学生初步解决了问题,还了解了当时黑人的悲惨历史;设计的第二题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一家人的感恩之心,尤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人捐助是件让人永生难忘的事,所以让学生在了解黑人历史之后解决更合理;设计第三题是想促进第四题的回答,让学生了解之后,明白一个在列车上偶然相遇的人为什么会给父亲捐助500美元的伙食、学费、书费?这样环环相扣的问题,很自然地让学生明白父亲的成功是靠自己努力来的,而不是“偶然”相遇才成功的。可见,父亲的成功与列车上的偶遇没有很大关系,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在难点探究中要有引导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自我感悟,及时肯定其合理的见解。对于学生认识不到位的地方,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认识,此过程的关键是“导”。如在教学《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相遇”,父亲会不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这个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将教学的难点知识转化为不同的探究问题,学生有两种不同答案:第一种是不会,因为父亲失去了求學机会,就他家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而言,他不会再有求学的机会,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条件,但偶遇改变了父亲的命运;第二种是会,因为父亲执著认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失去这个机遇,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只要他的价值存在,就会抓住机遇,获得成功,与这次偶遇没有太大关系,父亲的成功主要靠自己。教师要适时引导:其实父亲的成功是具有偶然性的,就是遇到博西先生,但这种偶然的成功只会向具有真正价值的人敞开大门,就如文中的父亲,如果本身不执著认真,就算有这个偶然的机遇,也未必能成功。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从表面上看,改变父亲一家人命运的是遇到了博西先生,受到了资助,实际上他的成功更离不开自身的执著认真,所以遇到博西是偶然的,而他自身的人生态度才是成功的必然因素。这样引导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还让他们辩证地看问题,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在拓展延伸中要有实用性
拓展延伸主要是通过每课的学习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一般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练笔”、“练口”、“练手”、“练脑”为目的的。我在文本阅读和难点探究环节后,设置了一个切合中职学生实际的“练脑”问题:作为中职学生,父亲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
因为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旅游专业的学生,他们即将踏入顶岗实习岗位,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他们既渴望又迷茫,因此,通过这个专题“职业与理想”的学习,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人生理想。引导学生从父亲的经历得到启发,认识到中职生实现职业理想,关键在于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过硬的职业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偶然背后的必然因素,并明白: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自身的能力和态度,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偶然”之上;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态度,这样就达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的。
总之,“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在哪个环节中使用,怎样创设问题导学情境,最终不是看问题的数量多少,而是看能否真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有限的一堂课里收获得更多。对于我来说,尝试这种“问题导学”教学法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君.中职语文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初探.株洲教育,2011,3.
[2]汪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新课程学习,2012,2.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 篇9
案例分析:有一位老师在讲《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提问也不少,但都仅限于课文上原字原句,如:描写石拱桥用了哪些词?哪段描写赵州桥的方位,桥的特点是什么?赵州桥和卢沟桥比,哪个更复杂?张嘉贞从什么角度进行评价的?回忆一下课文《桥之美》吴冠中在课文提到了什么桥?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这些问题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出来,没有引导、一点深入启发。学生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不用思考、不需要思维创新、更不需要讨论。教师的提问不深入,仅仅对《桥之美》和《中国石拱桥》两篇课文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内容提出问题,没有针对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手法等进行比较,没有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文章。一节乏味的语文课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培养帮助较小。
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提问技能的掌握不够,教师设置的阅读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只要细心的就能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这种阅读教学的弊端只能是灌输知识。教师讲,学生听,主被动分明,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多教师只会“教书”,却不读书。很多语文教师阅读兴趣不浓厚,紧紧围绕教材、教案、教师参考用书进行教学,完全拿来主义,不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没有广泛阅读,也没有更好的为自己充电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虽然有的语文教师也想博览群书,但是阅读的时间有限、而且很难坚持。
教学设计中缺失对课堂表现学生评价
案例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充分,甚至对学生的回答置之不理。如某位老师在讲《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老师提问学生:哪位同学能讲讲这篇曹刿论战讲的是什么内容的故事呢?学生回答:主要讲的是弱小的鲁国通过曹刿的战略方针,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老师回应:好,大家基本看懂了。那我在问问大家,这篇文言文的线索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再看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老师,我们认为以故事来说,主要是先有鲁国出兵迎战开始,然后讲如何备战以及在战争中的表现和结果。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只是象征性的评价说:好,框架正确。另一个学生回答:老师,课文名叫《曹刿论战》,那么就应该以人物曹刿的行动为线索贯穿全文。简单的说就是曹刿见鲁王,得到相关资讯,然后参战获得胜利。老师回应:恩,不错。其他同学的想法呢?老师见没有同学回答,便说道:其实很简单,两名同学都已经总结的很全面,以时间和人物两条线索来分析的。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曹刿论战》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学生角度看,仅仅从课前预习中就能够读懂并提炼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已经非常难得,这位学生能回答出来,表明预习功课已经做得很好了,此时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予以表扬,可这位老师只是一味地走教学流程,全然对学生的回答置若罔闻,师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这样的课堂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成长,使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动力,因为不管自己的回答正确与否,学习中努力与否,老师都漠不关心。评论系统的培养,也关乎到学生阅读爱好和兴趣。对于那些错误的使用评价来总结
教师忽略了评价的效应,而且没有因材施教,不重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学生每个阶段无法准确制定学习目标,形成阅读重复或简单的填充阅读量。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屡见不鲜。存在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师在教学中热情不高,不善于挖掘课堂魅力,没有以学生为本。有些教师有着严重的类似于“官本位”心理,在从教几年之后,逐渐丧失了对教学设计创新开发的斗志与兴趣。再者,某些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不够,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即会讲授又善于倾听,在倾听中促进学生高效热情地学习的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教学设计中不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走向形式化
在《变色龙》的教学中老师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发生了儿次变化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室里学生低头查找资料,教室寂静。老师再次强调,请大家大声朗读,谁来说一下一共变化了几次?还是没有人举手。此种情形下,这位来时并没有及时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而是将问题答案公布出来。接着又提问学生:同学们生活中你接触过像主人公这样变化无常,趋炎附势的人吗?请举例说明。学生纷纷低下了头。师老师无奈的总结全文,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我们要做诚实、善良的人。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在面对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没有及时作出课堂调整,而是接着走上课流程,教学形式僵化,学生没有参与课堂互动,整个课堂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学到什么,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原因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语文课堂的不重视,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有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意愿越来越弱。到最后慢慢的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为:对于课堂上的提问漠不关心;有问题不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和反思。从教师层面上看,教师直接把答案强加给学生,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赏析文章的机会,导致了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不用说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了。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那些固定的阅读知识,其教学方法单一,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的是老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
李镇西的教育观,既来源于中外先贤的思想养料,又深深地植根于其语文教育的实践土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阅读教学
传统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句,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李镇西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具体知识,而是要通过阅读,使学生形成一种阅读观念和阅读态度。因此,其教育思想在阅读中的体现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加讨论、质疑、辩论、自学等环节,使语文教学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讨论和交流的场所,弱化教材和教师的知识霸权,凸显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
1、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李镇西看来,民主的教学氛围就是课堂上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他把师生之间课堂上的“共享”作为师生关系的新境界来追求。他非常推崇“共享式”的课堂师生关系,把这种教学过程比喻为师生共同品尝和享受美食的过程,“在愉快地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1这种共享式的师生 关系,已成为李镇西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且从其教学实践中撷取两例: 例一:李镇西在上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时的“开场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这简短的“开场白”中,李镇西使用了“一起”、“咱们”、“大家”“交流”、“分享”等词汇,让学生感觉“不分你我”,是与他们平等交流,很自然地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例二:李镇西执教朱自清的《冬天》一课时与学生问答的一个片段: “好,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谈谈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好吗?”我对全体学生说道。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动:‘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我感到这句话特别温馨!” “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我情不自禁地说道。学生们和全场听课的老师们都大笑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好,咱们握握手吧!”我走上前去,和这位同学紧紧握手:“这叫共享!”全场鼓掌。这位女同学继续分析道:“虽然是在冬天,他们住的地方人也少,冷清,但一家人却,却„„”可能因为紧张,这位女同学竟然说不下去了。“好,请坐下,你不用说了。”我充满理解地对她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 可是她居然并没有坐下,而是补充道:“还有一句,我也很感动:‘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屋子虽然简朴,但很温暖!” 我鼓励她说:“很好,很好!这位同学非常会鉴赏!”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 篇10
衣领是第一步,也就是教师的整体命题。由于刚开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学生觉得不熟悉,所以老师带领学生走,教学生提问题,具体做法是:每个学校一篇文章,由老师用文字内容,类的预览提示和课后问题,设计的文章紧密相关的文章的问题,类产生这些问题,使学生有问题阅读,圆圈绘图注释,思维,沟通,查询,报告,通过独立合作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有能力提问,然后尝试练习第二步帮助,也就是教师半职,学生尝试问题,老师帮助梳理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用来学习预览提示和课后问题,也可以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提一提,学生可以提出思考的价值,足以证明他对一定程度的理解文本内容。
当学生可以独立地提出问题时,也就是说,尝试练习第三步,放在什么时候,当学生通过独立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如学习读写字,我让学生自己根据每个内容尝试问问题,自我回答形式向你报告,然后由学生选择最好的问题,出出最好的问题明星,以鼓励学生提出兴趣的问题,帮助学生发展,只要学习提出问题,解决好的阅读习惯的问题。
问题伴随着内容和问题伴随的阅读解决方案,我相信以问题为中心的语言课堂教学模式将伴随每个老师的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学习,每个学生的成长。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 篇11
一、依据文体特征,确定课堂核心问题
在教学设计时要“先确定教学内容,再选择教学方法”,而教学内容的确定又要体现文体特征,所以根据具体的文体特征来设计核心问题才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教师抛开文体设计核心问题就会陷入误区。有教师在教寓言类的文章《愚公移山》时,遇到“愚公为什么不搬家,移山多累啊,愚公怎么能保证子子孙孙都去移山呢”类似的问题。这就是抛离寓言文体特征产生的不必要探讨的问题。
如《我与地坛》这一课,就要根据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征来设计主问题。全文分“我”与地坛和“我”与母亲两个部分。根据散文“神聚”的特征,我们必须设计出几个核心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全文分了两部分,是哪句话把“我”、地坛、母亲联系起来的?2题目叫《我与地坛》,为什么要写“我”与母亲?3从全文来看,“我”、地坛、母亲是怎样的关系?4这样的构建在写作和抒情上有何意义?通过这样的几个核心问题基本上可以把整个文章的思路理清,从而把握抒情散文的主要情感,为具体深入地品读文本做好铺垫。在解读文本时,不同的文体是需要不同的方法来引领的。根据文体特征来设计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对文本的尊重,也很容易进入与文本“对话”的状态,学生也会离文学越来越近。
二、紧扣文本内容,去伪存真设计真问题
当下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新花样,却忽视了文本本身,走向了教学的异化。教师研读文本设计教学问题时必须做到紧扣文本,不能设计那些只围绕文本外部的伪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包括思维容量大、精、准等特点。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构建适合学生知识水平与智力水平的解读模式。
如《听听那冷雨》这一课,本文写作主体是雨,那么问题设计就应该围绕写作主体雨来展开。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请利用“雨”这一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作者从“走入霏霏”到“想入非非”都想到了哪些?又寄托了作者哪样的情感?3这些情感都是源于什么?4“雨”这一意象寄托了哪些内涵?通过这样的几个紧扣文本内容的问题,学生对这篇散文的层次结构及情感等主要探究的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文本解读一般分为内部解读与外部解读,而大多数情况是内部与外部结合解读,并倾向于内部解读。笔者个人也觉得文本解读的关键还是内部解读,也就是关注文本本身的一些细节或是矛盾等。只有紧扣文本内容设计真问题才能深入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最终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情感上的共鸣。
三、把握班级学情,设计主干枝叶共生问题
文本解读的方法和角度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方法和角度都适合课堂教学。最好的问题设计必须符合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情。选择好了问题设计的基本点,就要围绕文体特征、文本内容等设计出几个核心问题,而不是“流水式”的所有问题。因为核心问题能共生枝叶问题,就像黄厚江老师所说的“树式共生”,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想的生长之门。而“流水式”的问题设计其实就是教师解读文本的思维流程,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生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陈情表》一文,其实只需要设计如下几个问题就可以了:1是谁陈情?2为何陈情?3怎样陈情?4是至情至孝,还是推辞的借口?通过这几个问题不仅能理清文章结构层次,还能把握文章情感,关键是在于这几个核心问题能生发出许多枝叶问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入解读文本,做到教师、学生、文本、课堂之间的和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主干枝叶共生的问题设计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基本条件,我们的教学绝不能设计那种从表层向表层滑行的肤浅问题。
总之,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法能转变传统讲堂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是问题的设计切勿浮华,应该遵守文体特征、紧扣文本、把握学情等基本原则。语文教师要围绕文本设计出几个核心问题,然后再把这几个核心问题作为贯穿课堂的主线,并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适当地生发出枝叶问题来丰满整个课堂。只有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说是真问题,有了真问题的课堂也一定是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得到生命延展。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08-20
教学艺术问题论文09-11
教学新问题论文09-23
“问题串”教学设计论文06-03
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论文08-19
英语问题式教学论文10-20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05-28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论文06-07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问题与对策论文06-27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论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