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探

2024-10-15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探(共12篇)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探 篇1

重视人文素养教育, 是时代发展对于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校, 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引领的重要职责。借助于对蕴含丰富思想感情和人文情怀的古典文化的弘扬, 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 有利于大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朱自清先生在其《经典常谈》一书中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 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需要丰富经典诵读教学活动, 诸多经典作品需要师生反复体验、回味和吟诵。清代曾国藩在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只有通过诵读, 才能让学生充分体味经典诗文的格律之美、音韵之美和抒情之美。只有在吟诵中去充分玩味每个字的含义, 方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作为高校语文教师, 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高效的经典诵读日常教学, 让语文课堂成为高校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 更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校园文化活动, 真正使高效校园成为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主战场。

因此, 研究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笔者在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教授《大学语文》课程两年有余, 积累了一些关于实践诵读教学的成功经验, 也发现了在高校实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可能存在选文较难把握、诵读方法相对单调等问题, 对此, 笔者对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选文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内容应涵括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轮廓, 人生观念与人文素养, 生命情感与人文理想三个层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选文应该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经典著作, 所选作品需主题健康, 积极向上, 蕴含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感;所选篇目还需要适宜诵读, 篇幅不宜太长或太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选择可以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 其涵盖的古今中华经典诗歌比较全面, 且多适宜诵读。 当然, 中华传统经典博大精深, 书目众多, 大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可以广泛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寻找其他更多的经典范本进行对比学习、延伸拓展。除了以上《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里的经典诗歌外, 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一些没有收入前者中的经典文本篇目。如《诗经》中的《君子于役》、《采葛》等, 《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而篇》、《为政篇》等, 《孟子》中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等, 《庄子》中的《逍遥游》、《秋水》等, 《荀子》中的《劝学》、《修身》等, 这些典籍中有很多谈及人性、社会、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内容, 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还是对人们的精神、 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选取这些选文时应尽量选取句子整齐短小, 节奏感强的篇目。另外, 汉魏、唐宋时期的诗词散文亦有不少适宜诵读的优秀篇章。诸如曹植的《白马篇》、《七步诗》, 语言浅显, 寓意明畅, 节奏感强, 学生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李白、杜甫的诗, 苏轼、李清照的词等大多适宜诵读, 例如李白典型的代表诗作《蜀道难》, 诗人以神奇莫测之笔, 凭空起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 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 读来气势恢宏、铿锵有力。以上这些文言经典诗文都具有典范性, 语言深入浅出, 相对易于理解, 适宜诵读。需要指出的是, 在选好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同时, 实施经典诵读教育更需要师生以一种植根于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时代精神, 由表及里对经典诗文作进一步发掘, 作出新的选择和阐释, 且主旨符合当今社会核心价值思想观念。

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途径

语文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 认为教育需要在生活中去寻找灵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命题, 也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引导途径, 让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成为一种立体、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大学语文课堂是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前沿阵地, 进入高校, 大部分学生只有在学校上大学语文课时才会开口读书, 经典诵读的成效本身相对缓慢的, 大学生群体更是普遍忽视语文诵读的重要性。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时间,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去诵读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大学语文教师最好可以在自己的语文课上贯穿经典诵读的教育内容, 要求大学生们坚持诵读经典, 培养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

探索开辟大学语文经典诵读的路径, 除课堂诵读教学外, 更要丰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 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校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和高校团委老师合作, 在院校层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经典诵读比赛, 通过给经典诵读比赛中优秀选手计算学分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诵读的热情, 还可以指导院校学生干部在晨读活动时进行经典诵读、组织成立经典诵读社团、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校园广播熏陶, 精心打造了“经典诵读”广播等, 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共同推进整个校园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三、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诵读方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 提高课堂诵读教学效果。对于经典文本, 可以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诵读方法。 (1) 今音朗诵。即以普通话朗诵经典古诗文及近现代经典诗文, 用有声的语言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朗诵者要用清晰的语言, 响亮的声音, 优美的体态, 引人注目的动作把原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 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 引起听众的共鸣。采用今音朗诵时尤其要注意朗诵的轻重音及停顿。如为表达坚定、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 “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江东去”等句式需要重读; 对于比较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 如“林花谢了春红”、“寻寻觅觅”等就要轻读。停顿依据主要是标点符号, 较长的语句可以依据定、状语作停顿。例如:“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柔美的秀发”。 (2) 配乐吟诵。借助音乐的旋律, 以富有韵味的调式“吟诵”经典文本。“吟诵”本身指大声诵读诗词散文, 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如今的吟诵发展到可以和音乐相结合, 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中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配乐吟诵的方式, 更能让大学生自己深刻体会到经典篇章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同时也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 吟诵尤其要注重语调的合理运用, 一定要揣摩好文章的语句含义, 是喜是悲, 是豪迈雄壮还是婉转细腻, 需要恰当地表达出思想感情。例如吟诵《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报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时, 整体节奏要慢, 特别要注意平声字和句尾韵脚要拖长声韵, 要吟诵出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感。 (3) 古诗新唱。是在经典诵读中介入当代歌曲的“咏唱”。用现代曲调把经典篇章有感情有节奏地、优雅地唱出来。这里重点需要注意做好对作品节奏的把握, 注意经典文本的押韵、 语气的衔接和转换、声音的强度, 唱出铿锵和谐感, 使音调优美和谐。例如著名女歌手王菲就歌唱了苏轼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电视剧“甄嬛传”里的主题曲就是出自唐代文人温庭筠之手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采用咏唱的方式甚是新雅, 动听悦人。

四、大学语文实施经典诵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1) 营造轻松愉快的诵读氛围。在学习、诵读经典文本时, 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初学的经典文本。可以让学生采用各自朗读、小组齐读、男女同学搭档诵读、朗诵表演、吟咏表演等不同方式诵读, 尽可能扩大学生课堂诵读的参与面。 (2) 因专业而异, 因材施教。针对部分艺体类专业学生, 文本内容不宜讲解过于深入, 古诗词、文言作品选取较为简单的篇章进行教学, 宜扩大现代诗歌、散文篇章的教学, 讲透诵读技巧, 课堂上留出足够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展示;针对功底相对较好的文理类专业学生, 对于文本内容的讲解, 在把握总体解读不过于深入的同时, 可以适当增加先秦诸子散文、古诗词等较难教学篇章。 (3教师自身加强诵读学习与培训。 语文教师经典诵读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效率, 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 教师自身应尽可能理解经典文本的深层含义, 不断体验、感悟经典的文化内涵。高校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诵读培训, 从而推动提高教师群体的经典诵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2.

[2]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3:532.

[3]余恕诚, 俞晓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4]俞晓红.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教育[J].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1, (2) .

[5]戴微.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探 篇2

后所镇中学 杨丽芳

摘要:教师采取“三激”“三读”“三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关键词:

激情

激趣

善读

质疑

问题意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校构建的“八·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为基础,贯穿了新课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核心理念。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究,在此背景下,我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谈一谈我的心得感悟: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亲近文本,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摸索的语文“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激、三读、三疑”。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固定的。具体体表现为:

一、“三激”即激情、激趣、激疑

(一)激情是语文课的生命力

教师的教学激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以教师坚定的自信心,充足的知识储备,周密的课堂设计,全神贯注的昂扬的工作热情为前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教师热情洋溢,用教学激情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教师诵之,歌之,舞之,导之,演之。学生被浓郁的艺术情境氛围所笼罩,结束时学生如欣赏了一场好戏后步出剧场的充实,有愉悦之感。语文教师没有激情,就等于丧失语文课的生命热度,因此,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欲望。

(二)激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学习起于疑而激于趣。学生有兴趣才有求知欲。从导入新课入手,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可采用歌曲导入法、猜谜语导入法、视频播放导入法、故事激趣导入法、图片展示导入法、诗词名言导入法、寻人启事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实验实物导入法、导游词导入法、情感体验导入法,以及释题导入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举行辩论赛,读书会,表演情景剧,模拟答记者问,模仿焦点访谈,充当播音员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胃口,使学生爱学语文,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激疑是诱发学生思考的原动力

疑是思之端,学贵有疑。在课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把知识溶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教学《死海不死》时,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用两个玻璃杯,一只盛清水,一只盛盐水,然后往杯里放鸡蛋。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学生读标题提问题,如《伟大的悲剧》,学生质疑:为什么悲剧是伟大的呢?再如《旅鼠之谜》,旅鼠之谜是什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学生的思考。

二、“三读”即读通文章、读出作者、读出自我

(一)读通文章

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注音释义,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准句读,读通文章。听录音范读,或听老师范读,或朗诵比较好的学生范读,齐读,随意读,组合读,“开火车”读,默读。朗读中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在教师的帮助下走进文本——梳理探讨——筛选概括——质疑探究,让学生在自读、博思、讨论、交流活动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读出作者

再读文章是解读文本,师生与文本之间心灵的对话过程,亲近文本时,揣其义,摹其情,想其景,演其形,不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3 如《卖油翁》,读出作者的口吻,读出作者的情感。教鲁迅先生的《雪》,运用媒体展示江南的雪景和朔方的雪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从文中找出描写江南雪景滋润美艳语句,配合图片朗读,学生多了几分喜悦。此时学生朗诵容易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画面,达到声情并茂,还原作者的情感。教《黄河颂》时,配乐朗读,听到气势磅礴的黄河流水的音乐,学生禁不住涌起高涨昂扬的情绪,学生此时朗诵,读出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豪迈之情。有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在质疑中朗读。

(三)读出自我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作者情感的熏陶,与作者,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再现作品人物和意蕴,获得思想启迪,甚至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教《扁鹊见蔡恒公》时,不妨让学生分角色想其义,演其形。想象人物的对话,改为课本剧扮演。编演边思:从蔡桓公身上你读到了什么?学生在表演中明是非,悟其理。表演时的台词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学生用心揣摩,置入文本心脏才能读出作者,读出自我。在朗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实行生生互动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升华。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总之,在诵读中联系生活,从课内走到课外,从生活回归文本,做到知识生活化。

三、“三疑”即生疑、质疑、释疑

(一)引导学生“生疑” 巴尔扎克说: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诱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让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生疑”,预习时要求学生在疑问处做标记,或在预习本上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教师有的放矢的组织教学。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疑,对完成教学目标,反馈教学信息,落实学生阅读时的主题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仍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二)诱导学生“质疑”

“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提问,指点方法,从课题、内容、人物性格方面去质疑。如《皇帝的新装》中,为什么是小孩说皇帝没穿衣服呢?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判断。问题在学生朗诵中,小组交流合作中探究解决。

(三)善导学生“释疑”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题,必须引导学生思索分析,精当讲解。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可直截了当的讲解。有的问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倡导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分组合作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其内涵。多亲近文本,调动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主动去解决。任何的探究质疑都应以文本为中心,不偏离文本去研讨问题。5 找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作为中心目标,让学生的思维触角深入到每一个自然段,抓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新探 篇3

诗歌教学 鉴赏能力 吟诵 多媒体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很明显,诗歌教学已经作为体现语文人文性特点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而且诗歌鉴赏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是诗歌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

一、重视朗读积累,在反复吟诵中提高理解能力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不仅指出了诗歌的可读性,而且向我们暗示了学习诗歌的一种方法——积累。积累可以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歌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笔者教学时在课堂上开辟了“每课一诗”“专栏”,要求全班同学轮流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爱的诗,谈谈自己的心得,并要求学生课后做到两点:第一,讨论该同学的分析是否中肯,谈自己的见解;第二,在短时间内背诵这首诗。这样日积月累,3年下来,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借助多媒体,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诗歌是想像和激情的语言。它或寄情于花草,或抒发个人情感遭遇。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意蕴,由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情趣中,以声传情,以形传意,寓教于乐。因此,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比如,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可用图片将朗朗明月,密密松林,潺潺流水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音乐表现水流的声音。又如,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直观而醒目的画面,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三、讲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以便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再创诗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针对这一特点,探究诗歌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知人论世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只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它既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如我们了解了杜甫一生中的4个阶段的经历,怀才不遇的遭遇及忧国忧民的思想,对他在《秋兴八首》《登高》《旅夜抒怀》《登岳阳楼》等诗中所抒发的感情及寄予的思想便易于理解和把握。

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应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并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方便之门。

2.抓住意象赏诗法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象,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不过,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积累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

3.关键词句推敲法

写作讲究炼词炼句,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披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如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这是移情于物,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思考。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陶福兴.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

语文课堂教学新探 篇4

1. 创设民主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勇于创新的基本前提。只有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才会放心思想包袱, 消除心理压力, 才会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的观察和思考, 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要想形成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在于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中, 教师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 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和学生一样只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 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 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是平等的。教师只有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 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属于师生双方的, 学生的主题地位才能得以确保, 学习兴趣也必然得到激发, 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 要有充分的阅读。

任何课程的实施都经历着又个别到一般、有特殊到普遍的过程, 语文更不例外。语文课堂教学是从个例中获得普遍的认知过程, 一篇篇选文中蕴含着学生需要的信息, 阅读的过程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讲, 认知是一种建构, 是主体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观、价值观、审美经验等在客体的刺激下“同化”, 从较初级的过渡到较复杂的结构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文本就是最主要的刺激, 学生只有在这种阅读刺激中才能得到提高, 这是任何其他人的作用都无法取代的。读的形式很多, 有朗读、默读、诵读, 有品读、精读、略读等等, 这些都是阅读的重要方法。这样多种形式的阅读的配合使用, 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享受审美的乐趣。

3. 开启冷静的思考。

独立的思考本是学生学习中的最基本的品质。传统的教学重结论而轻过程, 排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学生不知去思考、去诘问、去批判, 在了知识的传声筒, 更谈不上去创新。目前在语文课堂中同样存在着思维空白的缺陷, 具体而言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老师害怕“冷场”, 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 便只提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 或者在问题提出之后, 不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 便以“引导”甚至“告知”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掉, 这样一来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另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 对老师所提的问题总是不经思索地脱口便说。前一种情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 后一种情况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负责任的习惯:这都是与新课程相违背的。在语文课堂上, 老师的提问应有层次感, 要难易结合, 要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问提出后一字不苟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切不可横加“引导”, 急于得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寻求解答。

小学语文多媒体高效教学新探论文 篇5

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如采用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枯燥,学生学起来无味。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效果呢?我认为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汉字的特征。如教“苗、描、瞄、喵、猫、锚”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一片田野,上面长满了禾苗,旁边一个“田”字,然后动画演示:田里的一株禾苗慢慢变成了“艹”,移到了“田”上,并随即在“苗”的上方出现拼音。此时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么记住“苗”字的?在学习了基本字“苗(禾苗)”之后,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苗”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解放军打靶时瞄准射击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瞄准”的“瞄”字在“苗”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目字旁,教师在“苗”上用鼠标一点,一个如眼睛般闪动的目字旁就飞了过来,与“苗”字组成了“瞄”字。以同样的方法教“描、喵、猫、锚”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教学完毕,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这一组字的整体内容:苗(禾苗)瞄(瞄准)描(描红)喵(喵喵叫)猫(小猫)锚(铁锚),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尤其深刻,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此外,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写字教学。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

二、阅读教学

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进行整合,可以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跨越时间和空间,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有效克服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些缺乏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给学习带来的不便。

课堂教学要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特殊的葬礼》一课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音画同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的美景,学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吸引,此时,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词语,并相机出示文中描写瀑布壮观景象的词语,学生一下子就对“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咆哮而下、雄伟壮观、流连忘返”等词语有了较为深刻的感悟。接着,依次出示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景象和“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词语,学生都感到很震惊,自然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为顺利开展下一步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了解了原因后,都纷纷谴责环境的破坏者,表示要做地球卫士,保护环境。可见,视听的冲击力远非文本所能比拟。不用老师的说教,环保意识就已在学生心中萌生。

三、作文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发现,大部分学生虽然都能写出通顺完整的文章,但作文却空洞乏味,不生动也不具体。怎么办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中,可以将由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文本、动画、影视、音乐等信息直接引进课堂,为学生作文创设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情境,这时教师再加强导向、调控,就可以激发兴趣。这样的作文课堂,能让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与写作潜能。

2、指导观察,合理想象。

造成学生作文空洞乏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写作抓不住重点,内容不丰富,例子不典型,因而作文也平铺直叙,没有闪光点。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的场景,让学生学会观察。在指导观察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加以引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环境创设的直观、生动、形象的场景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3、修改评议,激发激情。

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作文教学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面积的评议和修改作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系统监控学生的习作,发现问题可以与学生通过耳机直接对话,也可以直接在其习作上修改,这样既不影响其它学生,又能达到个别指导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实时转播每一位学生的习作,集体评议优秀习作或修改较差的习作。这样让学生能明确到作文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又该怎样去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要作出恰当的引导总结,让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新探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探求。小学生感性认识强,更喜欢游戏和娱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妨从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出发,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动力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激发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爱学、乐学。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新课改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只以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为目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课堂教学不是老师如何教学,而是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就像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跟知识比较,教会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加重要。新课改背景下,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扮演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只有在必要时才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就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有趣地阅读

阅读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阅读材料的选择,决定趣味性的浓厚程度。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尽量根据学生的兴趣取向选择,也可以举办各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参与其中,展示特长和优势。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优势,有的字写得清楚、工整,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只要尽情发挥特长,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兴趣更浓厚。教师教学语文课文时,要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甚至可以安排学生扮演角色,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中,调动学生的情感,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使学生真正达到情感与兴趣的共鸣,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三、让学生有趣地作文

要排除学生对作文的消极心理,只有让作文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要使作文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教师就要激励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经常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不拘泥于形式,表达方式更灵活、自由,以此培养他们写作记录的习惯。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才会使学生更愿意表达,更有兴趣写作文。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用作文表达出来。以往的作文教育,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作文表达中有意无意地说假话、抒假情。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求真、求實,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样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情感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有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求真求实,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思维,挖掘潜能,增强语文学习信心,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四、通过玩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枯燥的课本知识与生动的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自参加,亲自体验,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并不是为了认识一个事物而主动观察,而是由于情绪的激动、兴趣的导引不由自主地观察,入情入境入理。如绕口令游戏,造句接力游戏,指令游戏,传话游戏,猜字游戏,听音辨音游戏等。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应用游戏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勤思考,大胆说。这种活动化的教学让学生有了体验和感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做中学,从玩中学,既增强了教学情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教学手段,用最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对所学东西的爱好和兴趣。教师要学会讲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再现作者的感情。教师只有首先进入角色,真正把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教师要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把自己变成故事的主角,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好像唱歌一样,加上节奏使故事具有可听性,语言亲切,又有变化。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象声词,各种动物的叫声的模拟词,扩充角色的对白,适当重复,适当提问,让孩子与故事中的角色互动。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喜欢老师,自然也会喜欢语文课堂。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讲故事为契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要比说一些大道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讲故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把画画、舞蹈和表演引入课堂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绘画把内容再现出来。

低年级孩子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喜画乐画的特点,引入绘画,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踊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富有表现力的对话用表演的形式,动作描写用肢体模拟,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语文朗读教学新探 篇7

一.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

有了朗读的兴趣, 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流利的朗读。首先, 要强调一个“准”字。要求学生朗读时发音要准, 吐字要清晰、圆润, 发音要响亮, 不念错, 不任意加字、丢字, 不读错字, 不唱读, 不重复字句, 特别要注意不可拖长尾韵, 做到“字字咬真, 字字咬准”。同时要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朗读的机会, 及时纠正错误。

2、感情朗读

(1) 读准语气。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 就可以较好地体会人物的特点。 (2) 把握语速和语调。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 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 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 高兴激动时用高昂的语调, 悲伤难过时用低沉的语调, 突发情况, 激烈的场面语速快一些, 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一些。

二.朗读形式

1.范读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 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 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 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 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 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 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

2、借助电教媒体指导朗读

在教材中, 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如《美丽的大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 都是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 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的声像系统, 播放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图片, 让学生进入意境, 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等,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提高朗读效果。

3、角色转换, 模拟表演

“听其声, 视其形”, 教师都知道评析学生朗读的好坏, 不仅要听学生读, 还要看学生朗读时所表露出来的神态。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可先请几位小朋友表演。表演小壁虎的学生将小壁虎的天真可爱的神态以及当小壁虎的尾巴断了, 借不到尾巴时心里很难过和后来看到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时异常高兴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表演小鱼、老黄牛、燕子及壁虎妈妈的学生也将大人对小孩说话的神态、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不能很快地领略文章的情感, 但针对他们的模仿力很强的特点, 教师可适时充当演员,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 而后进行分角色朗读, 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三.评价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要既恰如其分, 又妙语生花。指导学生互评不能简单的一句“他读得好吗?”教师评价就更不能吝啬你的赞美和表扬, 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 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读得很好, 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等;读得一般要先指出优点, 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也不是就无法鼓励, 教师可以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 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 朗读也可以很好, 给他信心和勇气。因此, 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 每个学生都会成功, 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情感。

语文课堂提问设计新探 篇8

一.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 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 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教学实践证明, 提问后出现冷场, 不是学生启而不发, 而是问题缺乏启发性而致。在教学中, 也要避免那种为问而问, 不分巨细, 处处皆问的做法, 多用疑问性提问, 还要注意应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 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 学得新知。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一段写刘和珍和张静淑遇难经过的文字:“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肺, 已是致命的创伤, 只是没有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 中了四弹, 其一是手枪, 立仆。”这段文字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 (1) 子弹是从刘和珍的背后打来的, 说明了什么? (背后, 在学生退出去的时候开了枪, 说明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2) 为什么要强调“其一是手枪”? (这是有预谋、有组织的枪杀。)

二.要有艺术性

教师在提问设计中应努力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一要严密。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提问必须严谨科学。做到在语言设计和运用上精心思索, 巧妙安排, 体现教师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技巧, 使课堂提问成为运用语言的课堂艺术。要求教师在问题确定之后斟字酌句, 使设计的提问逻辑严密, 语言准确, 力求问得清楚、通俗、简练。

二要新颖。教师设计提问时, 必须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 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 开拓知识的深度, 使学生产生研究的兴味。

三要灵活。教学提问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教学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分, 有特指式提问、泛指式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自答式提问等。根据教学提问的内容结构分, 可将提问分为总分式提问、台阶式提问、连环式提问、插入式提问等。根据教学提问的具体方式分, 可将提问分为直问和曲问、正问和逆问、单问和复问、快问和慢问等。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灵活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提问形式, 为教学内容服务。

三.要有预见性

提问要注意问哪些问题, 提问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怎样解决等, 应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地说, 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 对答问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应有充分的估计, 并且事先想好应对的措施。在课堂提问中, 往往会出现下列情形: (1) 学生一声不吭。 (2) 回答文不对题, 答非所问。 (3) 回答虽没有错误, 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距离。教师应事先作好准备:或设计一些变通性的提问, 或设计一些辅助性的问题, 或设计有关提示。以保证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偏离轨道, 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 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 又要熟悉学生。熟悉教材, 把握知识点传授的正确性与难易程度, 在编制问题时, 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 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 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 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浅——缺乏引力, 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 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 “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 无从下手。有时为了减小问题的难度, 教师可采用分解法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

3. 考虑是否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问要面向全体。对教师来说, 教室里不应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老师的教诲。尽可能少一点指名答问, 让学生举手回答, 认真听完学生的回答。对个别后进生, 在提问中, 教师要优先照顾, 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提问中发挥每个学生内动力的作用呢?一是要引导每一个学生去积极探求真理。一个出色的教师, 不是指点他的学生入住现成的“大厦”, 而是促使他的学生去“砌砖”, 同他一起如何建造“大厦”。聪明的教师不直接向学生去奉献真理, 而是引导他们去探求真理。二是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引导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由此发现新的天地, 创造新的境界, 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三是要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创新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那些无意有意压抑学生发表创新见解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新探 篇9

一、简单与深刻

简单是指方式单纯, 不要花哨, 杜绝浮华, 一切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的有效发展, 充分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魅力, 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充实, 这是朗读教学所要追求的原则。多一些简约, 少一些繁琐, 多一些朴实, 少一些华丽, 朗读教学应在简单的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发出原生态的声音。

光有简单没有深刻是肤浅的朗读教学, 简单是朗读教学的外在形式, 而深刻却是它的实质所在。教师用本真的方法, 发挥自身的资源, 或用语言渲染气氛, 或用语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想,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 感悟更深刻。

在教学《怀素写字》一课时, 有这样一段文字:“传说当时纸贵, 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当纸用。他写呀写呀, 日子一长, 木板竟被写穿了。”教师可以这样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 怀素真是一个写字认真的孩子。白天, 当同伴们都在嬉戏玩耍时, 怀素却在木板上写呀写呀;夜晚, 当伙伴们进入甜美的梦乡时, 怀素还在木板上写呀写呀, 就这样———

生1: (朗读) 他写呀写呀, 日子一长, 木板竟被写穿了。

师:夏天, 骄阳似火, 当伙伴们都摇着蒲扇躲到阴凉的地方, 怀素满头大汗, 在木板上写呀写呀;冬天大雪纷飞, 当伙伴们都围着火炉取暖的时候, 怀素还在木板上写呀写呀, 就这样———

生2: (朗读) 他写呀写呀, 日子一长, 木板竟被写穿了。

师:这木板坚硬又厚实, 可是怀素在上面写了擦, 擦了写, 一遍又一遍, 不知写了多少遍———

生3: (朗读) 他写呀写呀, 日子一长, 木板竟被写穿了。

师:怀素练字很累很辛苦, 可是他春夏秋冬, 坚持不懈, 天天写, 月月练, 写了一年又一年, 在月复一月, 年复一年中———

生4: (朗读) 他写呀写呀, 日子一长, 木板竟被写穿了。

师:所以, 他从小就是这样一位 (出示) 读:“好学上进”的孩子。

在上述案例中, 同一句话教师创设了不同的语境, 学生重复读了四遍, 形式虽然简单, 但每一遍的朗读却蕴含着教师精心的设计, 在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的朗读体验中, 把学生的情感引向纵深推入高潮。简单中见深刻, 重复中有递进, 这就是朗读教学真正的智慧所在。

二、朗读与感悟

对文本的解读离不开朗读教学, 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 领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加深对重点句段的理解, 体会作者的写作匠心。

在《槐乡五月》的教学中———

(屏幕出示)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 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挂满枝头, 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读了这句, 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槐花形态很美, 抱在一起像圆球, 挂在枝头的像小辫儿。

(练习朗读)

生2:槐花开的很多, 从“抱”、“一条条”、“挂满”看出。

(再次指导朗读)

师:这美丽的槐花还像什么呢? (出示画面, 想象说话)

生3:有的槐花一串一串的, 像鞭炮。

生4:有的槐花一朵一朵的, 像云朵。

生5:有的槐花飘荡在空中, 像风铃。

生6:有的槐花绽放枝头, 像蝴蝶。

......

师: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千姿百态的槐花之美。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读出槐花的多、白、美、香)

教学中, 教师紧扣“抱”、“玉雕的圆球”、“一条一条”、“挂满”等词, 鼓励学生想象表达, 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槐花的多、白、美、香, 在读中悟, 悟中读, 使学生的朗读激情四溢, 读出了感受, 读出了情味, 读出了智慧。

三、想象与创新

语文教学重积累, 重运用。《新课标》理念倡导要学会“用教材教”, 阅读教学应把积累语言、学会读写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荷花》第二自然段中具体描写了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 课文中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关联词将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展现出来。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 还要合理地运用教材, 善于发掘教材潜在的资源。

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想象与创新的训练: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课文中姿态各异的荷花图片, 感受荷花的美, 并结合课文相关词句反复朗读, 从这些优美的语句, 恰当的修辞手法中体会每幅图中荷花的色彩美、姿态美, 再模仿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起来说一段话, 并用“荷花真是千姿百态”这句话作为中心句, 使段落更加完整。

在这一环节的训练中, 学生的朗读、感悟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展现, 语言的表达甚至比文本中的更加精彩。如有的学生这样描绘:荷花真是千姿百态啊!有的全部盛开了, 雪白的花瓣舒展开, 层层叠叠, 炫耀着自己的美丽;有的荷花被碧绿的荷叶环绕着, 宛如在碧波中翩翩起舞;有的像亲密的姐妹, 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还有的花儿含苞待放, 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

学生在看图想象说话和创造性地表达中, 既学会了运用语言文字, 展现荷花多姿多彩的美, 又学会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技巧, 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体现了朗读教学的智慧和真谛。

四、共性与个性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 他们有着独特的思想方式、情感世界和生活经历, 对文本、现实、社会的理解有着多元认识和主观感受。朗读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和主观表达, 使课堂呈现出多彩和智慧,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从人文关怀出发,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其次, 要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 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辨的时间和朗读的体验, 在关注共性的同时, 要体现个性的魅力。第三, 对于学生独特的体验,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赞赏。学生的阅读不应全是呼声一片的“大合唱”, 有时也可以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多重奏”。

在《荷花》的教学中———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其中“冒”字用得特别传神。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关键词语仔细揣摩, 体会“冒出来”一词的妙处, 先引导学生感悟出因为荷叶长得“挨挨挤挤”, 大而圆的荷叶间没有丝毫缝隙, 所以荷花必须使劲长, 才能冒出来。在反复朗读中, 再次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还能用什么词来替换“冒”字, 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畅所欲言, 有的说用“跳”, 因为“跳”字采用拟人化手法, 能表现出荷花的活泼可爱;有的说用“挤字”, 更能表现荷叶的茂盛和荷花出来的不容易;有的说用“钻”字……学生的答案真是有理有据, 丰富多彩。最后,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斟酌后选用的那个词再带到句中去仔细朗读体会……

教学中, 教师没有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感情朗读的尺度, 而是尊重学生们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文字中的内涵和情趣,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朗读, 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 有着非凡的魅力。愿“课标”引领下的充满“情感”的朗读教学走出平庸, 摆脱技巧, 向着智慧的艺术之路前行, 在学生、老师和作者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缤纷的彩虹。

参考文献

[1].2003年5月陆友松, 蒋志详.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2].黄桂林, 坚持返璞归真, 培养学生悟性[J]福建教育, 2006, (8) .

[3]“.感悟”纵横谈[J]小学语文教师, 2010, (10) .

中职语文教学新探 篇10

中职生在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常常缺乏学习热情, 身在室内, 心在室外, 心似平原跑马, 易放难收。如何调节好学生的学习心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杜绝学生在课堂上“向左找话题, 向右看美女, 抬头无所思, 低头叩桌椅”的现象, 是中职教师要破解的难题, 也是语文教师探讨的课题。如果还是以传统的字词音、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段落层次、文段文意、重点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写作特色为内容进行教学, 即使你上课很卖力, 讲得很起劲, 大部分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无味, 一头雾水, 茫然不知所措, 再想学的学生也会想睡觉。一个演员必须深刻理解剧本, 才能演好剧中的角色, 一位优秀教师应该真正读懂学生这一剧本,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情感倾向、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心智成长, 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遵守文化性、实用性、兴趣性和娱乐性原则, 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讲故事的形式串联课文内容

讲故事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好方式,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善于讲故事的人往往娓娓道来, 把故事情节讲得引人入胜, 跌宕起伏, 离奇曲折, 使听者听得如痴如醉, 如梦如幻, 克服学生学习的厌烦情绪,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上这一课时, 我先讲述林冲当上八十万禁军总教头这一段故事, 穿插宋代军官制度的介绍, 同时复述一下林冲的家庭生活:林冲娶了一个漂亮媳妇, 其妻外貌俊美, 却给他的家庭生活带来许多麻烦, 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拒绝, 于是怀恨在心, 从此结怨, 使林冲终被陷害。由此讲述一下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 (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 的人生悲剧, 评说一下历史上不爱江山爱美女的皇帝。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 戛然而止, 回归到课文中关于陆谦、富安、差拨施毒计谋害林冲这一故事情节, 重点讲述毒计的毒处和林冲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灾祸。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启迪, 当一个人或公司面对现实中的挫折和灾难时, 应当如何应对?怎样进行危机公关?让学生自由讨论, 出谋划策, 最后归纳出几点应对措施和应急办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向学生介绍《水浒传》这部古典小说的主题思想, 加深对中国经典名著的了解,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用吟唱的形式学习古代诗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课堂上视频播放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 学习古代诗词可以用演唱的形式或吟诵的形式组织教学, 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让学生自娱自乐。如学习岳飞的《满江红》,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可采用演唱的形式进行教学, 这样能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而像杜甫的《登高》,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煜的《虞美人》则可以采用吟诵的形式进行教学, 使学生既掌握吟诵技巧, 又理解和识记诗词内容, 还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从而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绘画、书法的形式学习课文内容

绘画和语言文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赞誉王维的诗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可见优美的语言文字其实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而有形的绘画也蕴含着无形的语言文字。如中职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作者用清新、典雅、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月下的荷塘、荷塘下的月色及四周的景物。中职生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完全不必详细分析课文内容, 只作必要的提示, 然后叫学生准备一张大白纸, 让他们画出课文中所描述的荷塘美景和荷塘月色。重点观察画中有没有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及叶下的流水, 观察月色是否有动态美、飘逸美和朦胧美。学生在绘画前就会自觉地弄懂课文的内容, 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 加强学生对美的的感受,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化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既动脑, 又动手, 还手脑结合。

四、用相声、小品的形式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相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门语言艺术, 它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课, 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三种类型。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其语言具有简短精练、幽默诙谐、夸张搞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采用说相声的形式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选一些经典的相声段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 增加欢声笑语, 在笑声中净化心灵, 启迪心智, 领略语文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我们可选用一些经典相声片段, 像侯宝林的《逗你玩》, 马季的《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 冯凡和牛群合作的《两个人的世界》、《点子公司》等开展语文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重点培养的能力, 怎样去培养呢?我们可以借助小品形式让学生模仿并强化训练达到目的。因为小品的语言精练、口语化, 且包袱不断, 引人发笑, 而且有丰富的肢体语言, 像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的《吃面条》、《羊肉串》就值得学生观看、学习和模仿。尤其是赵本山的小品更能感受到语言的表现力, 像《三鞭子》、《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功夫》、《捐助》等作品。通过小品的形式组织教学, 把实用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在边看边说边演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用绕口令、朗诵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中职生相对高中生而言, 基础差, 底子薄, 有较大的厌学情绪。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教学, 恐怕很难吸引学生, 稳住生源。就以普通话教学为例,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普通话?如果还像小学那样教他们念准声母、韵母、如何拼读老一套, 我想学生肯定学得枯燥无味, 听得昏昏欲睡。因此就要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觉得用绕口令和朗诵的形式组织教学更合适, 也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说绕口令时, 可先慢后快, 先小声后大声, 要求吐字清晰, 发音到位, 克服吃字、倒字、丢音现象。比如练习声母z或zh, 练习《清早找青枣》:清早招招打青枣, 小青枣, 大青枣, 噼里啪啦往下掉, 落入草丛找不着。招招恼得直跺脚, 拨开青草找青枣, 青枣全部都找到, 招招乐得跳又笑。练习声母s或sh, 练习《狮山寺》:狮子山上狮子寺, 山寺门前四狮子。狮子看守狮山寺, 山寺保护石狮子。练习声母n、l, 练习《刘六放牛》:刘六养了六头牛, 牛儿头头黑溜溜。这天刘六去放牛, 忽然看见六棵柳。六棵柳, 六头牛, 六棵柳拴六头牛, 柳拴牛, 牛靠柳, 刘六放牛乐悠悠。比如练习韵母iu和ou, 练习《酒换油》:一葫芦酒, 九两六, 一葫芦油, 六两九, 六两九的油, 要换九两六的酒, 九两六的酒, 不换六两九的油。练习韵母an、ian和uan, 练习《扁担》:长扁担, 短扁担, 长扁担比短扁担长半扁担, 短扁担比长扁担短半扁担。训练普通话, 还可以采用朗诵的形式, 先选好学生感兴趣的朦胧诗或情歌歌词作为朗诵材料, 传授朗诵的基本技巧, 主要把握重音、停连、语调、情感和节奏变化。这样学生在反复的强化训练中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从而达到说好普通话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法新探 篇11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尽管专家们推崇的方法不尽相同,却都有“教学有方,教无定方”的共识。至于教师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教学过程机械化、程式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努力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语文教学洋溢出生命的活力。

一、在游戏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始终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是会令人感到疲惫的,学习效率也是很低的。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创造性思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游戏。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如猜猜字谜、做生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既是对生字的认识与巩固,又能积累词语。又如看图猜话、双簧竞演等游戏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畅游,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把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下被动学习变为自己怀着极大兴趣主动学习。师生在游戏过程中互动,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在教学《我爱爸爸妈妈》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自由组成小家庭的游戏,找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不同类型的爸爸妈妈进行了演绎、展示,让学生自己板书、讲解、积极讨论,轮流当评价人,共同探讨该怎样爱家庭、爱爸爸妈妈。一节课在轻松的氛围中达成了学习目标,深受学生喜爱。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给学生游戏的空间、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二、拓宽渠道,变接受为创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理解到应用再到创新是一个大的飞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如何把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引导学生用语文。由于语文知识不仅仅限于教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力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从语文课堂上得到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材作为源头,不断挖掘出活水,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同时,语文能力不是仅靠接受系统的教育就能获得的,而要在大量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感悟、习得。因此,要善于利用机会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其语言积累,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营造愉悦的氛围,变单向指示为和谐沟通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幸福》一书中反复强调: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让学生精神愉悦,他们才有可能产生极强的求知欲望。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平时上课的时候应当尽量保持站姿,并且时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去,以便增加目光接触和体态语言的交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如果老是端坐在讲台前,学生无法及时反映学习情况,更会给学生以高高在上或相互对立的感觉,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若老师蹲下身来与学生平视交流,学生发言会更积极,也更流畅。当老师参与某一小组的竞争时,学生的竞争意识会更强烈,有时,实力弱些的小组竟能力拔头筹。可见精神鼓舞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和能量。

四、共同评价,变单向考评为多元鼓励

教师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则更能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通过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增加信心,相互学习。如在教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笔者曾尝试让学生续编故事,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分角色朗读,之后适当给予表扬或鼓励性的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语言的流畅、声音响亮、充满感情等各方面展开评论,学生们评价不一,有争论,有共识。评论一直延续到了课下。为了据理力争,仅名家朗读的范本学生们就找出了四种。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还充分显示了其主人翁意识。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新探 篇12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 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 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 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 面对传统教学, 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 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 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他们综合能力。

一、重视朗读积累, 在反复吟诵中提高理解能力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 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 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 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 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 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 不读, 安能体会得出?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它不仅指出了诗歌的可读性, 而且向我们暗示了学习诗歌的一种方法——积累。积累可以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 作为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歌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笔者教学时在课堂上开辟了“每课一诗”“专栏”, 要求全班同学轮流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爱的诗, 谈谈自己的心得, 并要求学生课后做到两点:第一, 讨论该同学的分析是否中肯, 谈自己的见解;第二, 在短时间内背诵这首诗。这样日积月累, 3年下来, 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借助多媒体, 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诗歌是想像和激情的语言。它或寄情于花草, 或抒发个人情感遭遇。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 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 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意蕴, 由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 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 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情趣中, 以声传情, 以形传意, 寓教于乐。因此,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比如, 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就可用图片将朗朗明月, 密密松林, 潺潺流水表现出来, 甚至可以用音乐表现水流的声音。又如, 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直观而醒目的画面, 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三、讲究方法,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 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 以便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再创诗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针对这一特点, 探究诗歌教学中的方式、方法,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知人论世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 思想感情的外观。“知其人, 方能解其言。”只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 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 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它既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 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如我们了解了杜甫一生中的4个阶段的经历, 怀才不遇的遭遇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对他在《秋兴八首》《登高》《旅夜抒怀》《登岳阳楼》等诗中所抒发的感情及寄予的思想便易于理解和把握。

所以, 研赏古诗词课前, 应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 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 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 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 并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 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方便之门。

2.抓住意象赏诗法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 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 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仔细体味, 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 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 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象, 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 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不过, 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让学生积累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如月 (明月、残月、新月) 多表达离愁别苦, 渲染悲寂氛围;斜阳, 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 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

3.关键词句推敲法

写作讲究炼词炼句, 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 可直接披文入情, 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 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如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动词:花使泪溅, 鸟使心惊。春来了, 鸟语花香, 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 一家流离分散, 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这是移情于物, 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 在具体分析时, 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 而应该综合并用, 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思考。

总之, 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 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陶福兴.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

上一篇:神经营养血管下一篇:广播电视数字发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