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教改

2024-10-26

大学课程教改(精选12篇)

大学课程教改 篇1

大学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部希望全国各高校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建设。然而, 在沪上多所名牌大学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中, 有4所高校在选拔理科生的试卷中, 都不约而同地省去了语文考试。这“语文门”事件如同踩到了一个地雷, 引起了政协委员和众多网民的不满。大学语文课程怎样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学生的好评, 值得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作为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校的夹缝中艰难前行的独立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更不容乐观, 甚至有一些独立学院直接将大学语文课砍掉不开, 即使开设也是32学时而已。痛定思痛, 一直在独立学院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笔者试着结合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措施。

1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

1.1 重专业、轻人文的办学理念

独立学院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国家教育部已明确规定它的“七个独立原则”。其中的一个原则就是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 强调专业主要设置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满足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在大学生就业难度大, 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 独立学院学生能否胜任用人单位聘用的岗位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 学校按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来最大限度地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课时饱满, 外语、数学又是必修的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就被当作是执行教学计划的“填空课”和“替补课”。语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 并常常处于随时可能被“砍掉”的、“鸡肋”的尴尬境地。这种重专业技术, 轻人文素质的理念, 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程在独立学院的发展举步维艰。

1.2 外语、计算机的强烈冲击

英语的霸权地位, 割裂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纽带。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像巨大的磁石强烈地吸引着一批批学子。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却没有硬性规定必须通过等级考试。所以, 学生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笔者近日在对本校图书馆上自习的106名学生学习内容进行调查后得出, 54%的学生在学外语, 32%的学生在学专业课, 而翻阅中国文学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在2009年12月16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头版撰文《汉语, 为你欢喜为你忧》, 该文提出, “如果没有坚决有效的措施制止英语侵入汉语现象蔓延, 若干年后, 汉语将变成汉英混杂、不汉不英的语言, 汉语将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完整的传情达意的语言体系。”由此可见, 大学语文在独立学院的处境令人担忧, 汉语的存在和发展也将备受阻碍。

1.3 学生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很多学生轻视基础学科的学习, 究其原因有:时间因素———学时压缩难以保证大学语文课程有充足的教学时间。一些独立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课时只有28-32学时, 而且又是合班上课, 人数多达一二百人, 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怎能完成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个人因素——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较差, 在写作中都会出现很多错别字, 有学生竟然不知道《四书》、《五经》, 而且缺乏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 缺乏自律性, 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教学内容因素——许多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自编教材或偏于文学的教材, 学生觉得学无所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受体的不重视, 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在独立学院的存在和发展。

2 突破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困扰的对策

2.1 课程的科学定位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整个课程建设中首要的问题。它关乎到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徐中玉老先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增进学生文化修养;[1]钱理群教授在其主编的《大学文学》一书中提出大学语文要侧重于文学熏陶;温儒敏教授认为, “高等语文”的‘高等’是一种教学的定位, 然而笔者认为上述诸多课程定位, 尽管表述各异, 但无非是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目前,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弊端就是与专业相脱节, 忽略了人文教育的作用。鉴于此, 课程定位必须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程定位中, 艺术系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应侧重于文学欣赏, 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的熏陶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经济管理系应侧重于经济文书写作方面, 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外语系应侧重于学生基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以便于对外文翻译有所帮助;理工科的学生基础比较差, 应以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为主, 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同时在独立学院应开设多门选修课, 如文学欣赏、应用写作, 演讲与口才等,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2 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讲台、一本书”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经济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我们在教学中应倡导创新的教学模式, 即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艺术通感理论, 将文学与古典音乐、中外绘画, 影视戏曲表演等艺术形式融合, 丰富课程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学艺术素养。[2]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安排话题讨论、戏剧表演, 朗诵等方式, 鼓励学生通过上网学习文化知识, 通过写博客来锻炼写作能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3 适宜教材的选择

吕淑湘先生认为“要有一种引导学生入门的教材, 分量不宜重, 内容不要繁琐, 要突出重点要害, 让学生看了感兴趣, 看完确定能入门。不要样样都编入教材里, 不能毕其功于一役。”[3]这说明独立学院语文需要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优秀教材, 应宜精而适度, 突出重点, 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满足学生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的前提下, 教材编写应注重板块式设计, 兼顾“工具性” (应用能力) 和人文性 (人文素养) 的双重功能。所以单方面选择以文学为主的教材或以语言、写作为主的教材都不适合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为了兼顾各专业学生对语文素养的要求和摆脱多本教材给教师的备课压力, 笔者建议选择一本集文学、语言, 写作于一体的教材。教材分三大板块,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确定不同的模块来组织教学, 教学有侧重性, 同时注重内容的丰富性, 把人文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2.4 评价方式的改革

各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在内, 大学语文的考试方式往往是“一纸定乾坤”, 其实大家都知道, 仅仅通过一张纸, 很难检测出一个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4]在设置考试方式时, 应把平时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练”的过程施予一定的比例分数, 如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应占综合成绩的30%, 期末成绩应占综合成绩的70%。这样做的结果既激励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又有利于达到各种能力的培养目的 (动手动脑、动口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以考虑将演讲等口试成绩纳入学生期末考试之中。考试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在于教学中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

面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 面对当前大学语文的举步维艰, 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 除了坚定上好这门课的决心外, 还要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独立学院大学语文必须进行改革, 改革的成功与否关乎课程开设的成败, 关乎独立学院培养目标能否得到充分的实现。只有改革才能走出困境, 只有改革才能发展, 才能迎来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回顾与发展建设的意见.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中国语文教育的回应[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2]季雅群.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

[3]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大学语文研究集刊[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4]汪瑞林.大学语文改革难在哪——来自大学语文教学一线的声音[J].中国教育报, 2007, 8, 22第3版.

大学课程教改 篇2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广大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展开,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必修学科,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声势进行着革新。作为浸染在这场改革中的一名新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倍受鼓舞,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了这场音乐教改当中。通过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使我对这场音乐课程改革有了一个全方面的认识。

回顾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而且音乐教育的自身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法”的教学模式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始终顽固地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高年级,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了音乐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关系僵化、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等一系列不良的教学现实。本次音乐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和背景下展开的,和以往相比,新音乐课程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呈现了崭新的要求:

一、改变原课程过于注重音乐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音乐学习态度。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音乐作为一门技艺课,目的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主要是发声练习、识读乐谱以及歌唱和器乐训练,教学方法多数为机械模仿和重复操练,教学评价则主要看学生学会了什么。这种专业化的教学倾向不但窄化了学校音乐教育的作用,淹没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情感、创造等重要功能,而且也违背了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规律,违反了中小学生音乐心理的发展规律,使学生对音乐课渐生反感,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成为普遍。

针对现状,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音乐教学“革”什么、“兴”什么,音乐课程标准中不再把“使学生具有认识和独立视唱乐谱的能力”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在新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都删去了原教材中“和弦”、“调式”等一些过难的、专业化的知识。相反,两个课程标准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都做了重点的表述,都把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音乐学习态度作为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教材内容一改过去以音乐要素、知识体系为线索的编排方式,改为以人文为主线,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炼主题、组织教学内容。这种看似简单的调整,实质蕴涵着音乐教育观念的巨大转变——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音乐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每门学科都有系统的知识与技能,音乐也不例外。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淡化知识并非不要知识,降低难度并不等于降低质量;相反,“淡化”和“降低”是为了使音乐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因此,音乐知识技能教学首先应该在学生产生浓厚音乐兴趣的条件下去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其次,音乐知识技能教学应该和音乐实践活动结合着进行,尽量避免孤立地教学。

二、改变原单纯的“灌输式、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倡导“自由、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参与、实践、体验。

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学科是最不可以教的一门课程,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学习更适合也更需要学生自主的参与和积极的探究。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去实施这种转变呢?首先,要研究新型学习方式的概念与特征。富有探究性特征的学习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设计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重视学生的集体交流研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强调评价是为了激励等等。其次,要掌握实施新型学习方式的方法与策略。例如:在欣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去收集音乐背景资料,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然后通过完整地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外在形式结构和内在的情感内容进行探究,最终自我建构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三、改变原师生关系中的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强调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尊重为理念,追求教育的民主与公平是国际潮流。但在深受“师道尊严”影响的中国课堂上,这种理念始终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师生关系普遍是教师中心主义,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主仆”式的师生关系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了学生对老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任何新的.理念都不会有用武之地,任何好的教学方法也变得苍白无力。所以,师生关系的重塑是这次课程标准改革的又一重要目标。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人的情感丰富起来,身心得以健全地发展;音乐又是审美的艺术,音乐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体现艺术性与审美性;音乐愉悦性的原则更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处于愉悦的状态,去感受音乐的美感,去领略音乐的意趣盎然。从另一层意义去理解,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受和表达都是唯一的,因而对于音乐的理解必须予以尊重。由此可见,音乐课堂更迫切地呼唤这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新理念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上,才有可能转化为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美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音乐的快乐。

高中物理课程教改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改?思路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160-01

1 高中物理课程教法改革

1.1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

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走进学科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释放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以“随堂探究卷”为桥,架师生互动平台,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质性评价手段。

1.2 建构“生活化”的课程

大家都清楚: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最伟大的发现往往来自最平凡的认知”。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建构中学物理新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这就要求教学的设计能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总之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物理,而并非“书本上的方块字”和实验室中“冷冰冰的仪器”。

1.3 注重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原则上应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每个要素都有很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但一个科学的探究流程决不是各要素的机械堆砌,而是各要素切适的、合理的组合。

1.4 发挥伙伴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它可以是师生合作,也可以是生生合作,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应是1+1>2。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交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创设一些合适的空间和时境,勇敢地走下“神坛”——讲台,走进学生,把自己塑造成“学生式的教师”,而设法把学生培养成为“教师式的学生”,激起他们沉睡的内在的“学习情感”挖掘他们的内在动力,最终“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1.5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个人认为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评价标准应该多维:指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应多样化: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质性评价—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自评与互评结合;突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1.6 随堂探究卷评价法

我个人认为在当前的教育机制下,课堂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了“随堂探究卷”的评价方式,即根据教学内容悉心编制一份在课堂上能架设师生互动平台,在课后能提供一种有效的信息再处理方式的试卷,记录学生探究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也是一种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且便于操作。实践证明,效果是不错的。

2 新教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分析

教学原则:它重视知识的源泉是生产实践,反过来又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关系,把知识与生产实践、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既使学生理解掌握科学知识,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概而言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发现,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强调课堂的互动合作。教学内容:应当从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应敢于大胆改变或重组教材相关的内容与结构,做到精选、精讲,并在互动、自主的学习中不断延展与生成。教学方法:应当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角色:应当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是能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的各种感官、思维、情感真正“动”起来。从而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 新教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分析

综合上述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建构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从构成教学模式的要素的角度看,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应符合下列条件:第一,从问题入手,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根据生活实例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观点,引导学生提出课堂的主要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这一目标产生的过程及确定目标的理由和依据,使学生认可目标,接受目标,并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与研究探索。第二,提供必要的学习信息,加以适度的点拨指导。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当然,会有学生面临问题、困惑、挫折甚至失败,这意味着学生可能花很多时间结果一无所获,但它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不可量化的长远效果,也是难以言谈的丰厚回报。第三,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创新。社会发展依赖于人类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为载体,把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是什么、为什么、会怎么样、还可怎么样、有哪些内在联系和规律、有那些应用、它的发展和前景是怎样的”等好的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并且在合作探究中引发创新意识,在感受体验中提高创新能力。如:在临近下课时,师生可共同对探究内容进行反思小节,反思本节课究竟学了那些知识,为什么学这些知识,学的过程有什么经验与失误,下一次怎样进行改进才能做的更好,最后留一些“方法与结果具有多样性”的作业或“问题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可研性”的作业,使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教学评价设置多维评价手段。重视发展性评价和过程评价,评价应力促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4 结语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实践新课程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教育话题。新一轮课程改革,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基础教育得到更快发展的一次机遇。

参考文献

[1] 吕世虎,肖鸿民.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大学课程教改 篇4

在“崇文班”开班典礼上,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1名知名教授被聘为班级学生导师, 他们将和校内学生导师一起, 为每名学生制定成长规划。导师通过每月一次的谈话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每学期作出书面综合评估, 所有记录、评估结果将放入每名学生的“成长档案袋”。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介绍, 该班学生不仅可以选修由知名教授主讲的特色拓展课程, 还可以定期走进高校, 菜单式选听大学讲座。部分拔尖学生还将有机会走进高校实验室, 在教授指导下开展相关实验研究。

从新课程教学实践谈教改论文 篇5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在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把教法改革与教法指导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能力培养,要为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开拓有效的活动空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教学 培养 改革 能力 参与

初中课程教材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新一轮基础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试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笔者通过对初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不仅对新教材的编写目的、特点和结构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而且对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初一新教材教学谈几点个人认识。

1、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按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十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种模式已不再适应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必须是多面的,丰富的,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必须是多渠道的,而不是单靠老师的传授达到的,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改革,要从知识教学转向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初一上册“享受学习”一节,通过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学习很苦,因为学习很枯燥,不感兴趣的课程也要学,熬夜做作业,经常参加考试和评比,学不好,还会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等。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觉得是一种享受,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发生战争国家的孩子不能继续学习的图片或资料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同学们探索、思考,让他们觉得那些孩子很可怜,很不幸,觉得自己的学习与那些孩子相比,学习就是一种享受。这样就轻松地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给解决了。因此,必须在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2、改进学习方式,引导主动参与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识的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这种学习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开发,抑制了学生的首创性。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被动的学习状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协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把探究、发现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使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就是把知识的传授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拓宽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渠道,增加可选择性,让所有的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思想品德课,获得知识和能力。例如:在“创建新集体”一节中,课前让学生设计班徽,然后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展示每个同学所设计的班徽,让学生介绍班徽的设计思想,再进行评比,评选出最佳的班徽,从中让学生显现自身的体验和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也达到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到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指导者,而学生则应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讨论、交流、探索、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思维的参与上,创新能力不是教师单方面所造就的,而是靠学生全方位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把教法改革与教法指导结合起来,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3、注重个性发展,突出能力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具有广泛的内容。注重个性的发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键是尊重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来。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所学得的或领悟到的应是思想方法、思维规律、审美意识和意志的品质,而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学习,忽视或淡化对能力的培养,错误的把知识教学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是否记住了课本上的结论。而把真正有用的,而且是学生受益终身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规律及知识发现的原始冲动掩盖起来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新课程的教学,必须摒弃那种只重知识学习,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倾向,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流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树立现在的学生不久就是社会的人的意识,切实把教育观念转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在教学目标中,要看其是否具有把人的长远发展作为目标的理念,是否有这样的意识和实践。所以,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能力的培养。

4、拓展活动空间,激发创新意识

体现创新教育的教学首先是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再创造的主体活动。这种活动需要主动性和全面性。一方面教师要坚决摒弃“注入式”和“结论式”。如问题探究法、自学讨论法、互教互学法等,为学生发展开拓有效的活动空间,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当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主体活动的类型有哪些,各种活动类型之间关系怎样,从而全面设计教学中学生主体活动的结构。比如:在“感悟青春”一节的教学中,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组织的“配音朗诵、音乐剧、现代舞、集体合唱”等主体实践活动展现同学们的青春风采,使学生真正的感悟青春。通过这些主体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让学生独立思考,同学之间的合作研究,自由发挥的探究,为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教育,因此,创新教育势在必行。思想品德要培养的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教师要去创造这样一种环境,在教学活动中着力去开发学生发展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造。

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教改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化教改;传统康复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与社会实践第一线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的是学生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打造的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这样一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项目化课程教学被广泛引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所谓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对口能力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项目化的优越性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现已在当今社会取得广泛的共识,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是高职课程教育的首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知识多以灌注式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知识掌握也仅限于死记硬背,很难形成网状的知识体系,更难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工作任务,与今后的实际工作有所脱轨。而比较来看,项目化的课程教学是立足于职业岗位需求,课程核心是定位在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实践中,课程的主体内容是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直接对接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使若干个项目模块组成课程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与职业岗位实际任务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它是将学生的好奇心作为学习的驱动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解决某个问题,学生就会自然的从传统的 “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在这种不断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与学生进行了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也就变的更加生动,因此,项目化课程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它不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多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还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使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了工作实践的参与者,激发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浅移默化中也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二、项目化实施的关键要素

1、解决基本思想认识

项目化教学是为适应新的社会需要下形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传统教学方式在广大师生的教学与学习理念当中已经有了惯性思维和认识,因此要想实施项目化,首先是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刻的项目化观念教育,必须从本质上认清什么是项目化课程,项目化的优越性,先进性,可操作性等基本认识,只有在思想上解决了迷糊与怀疑,才能真正谈及项目化课程的实施与开展。

2、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学生要学有所获,关键还是需要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因此组建设符合项目化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实行课程项目化的必要一环。“双师型”的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教师素质,更关键是必须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行业中的各项能力和技术操作等,只有具备这些要求的教师才能胜任完成任务课程项目的发掘与设计,才能更有效的完成项目化教学的实施。那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的自我能力提升,为教师提供能深入一线进行锻炼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应加强人才的引进,建立完善专职与兼职相辅相成的师资队伍。

3、合理重构课程教材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教材仍是延用的传统理论式授课的教材,以《传统康复技术》教材而言,编排完全按理论章节进行,体现的是相关学科体系中概念、理论知识等的系统归纳,注重的是对基础知识点的传授与强化,但恰恰忽略了对技能、技术的强调,这也是最终导致学生学成以后形成“高分低能”局面,面临实际工作时不能适应岗位需求,而这也恰恰与项目化课程的教学理念相违背。而项目化教材应在本质上与传统教材有所区别,它不单单是一般知识的传授,更应强调对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因些,项目化教材应当包含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的背景资料、操作要求及规范、相应知识点的点拨与回顾等多项内容。以《传统康复技术》教材来看,在编排上,要突破以往的呆板的理论章节约束,应更多体现以能力串联的知识技能递进式的内容进程,比如,可以按康复科常见的几类病种(如痛证、伤筋、瘫痹证)来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再分别以康复穴位选取、针疗技术、艾灸技术、推拿技术、拔罐技术、刮痧技术来序化其中内容,按由浅入深的方式将腧穴经络、针灸操作、推拿拔罐等知识通过任务完成方式进行分解,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循序渐进的掌握,且能触类旁通式的掌握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技术。在形式上,《传统康复技术》的项目化教材也不应只拘泥于纸质书本,而应该还包括PPT课件、课程网络平台、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多种“复合式”教材。与此同时,教材还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要在不断的康复行业市场的调研指导下,对每版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增减、修改与重新组合。

4、注重实训基地建设

项目化教学要让学生更贴近今后的实际工作环境,那么加强实训基地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只有环境更逼真,操作方便有效的实训场地,才能更有效的对学生职业技能技术进行培养教育。当然,项目化的实训基地不应只局限于校内的基地建设,更应应尽可能多的与相关的企业单位的进行联系合作,实行校企(院)合作,将课堂延伸到真实的一线职业岗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真实的技能操作的能力培养。endprint

三、以《传统康复技术》课程为例的项目化设计

1、课程教学项目的选取

课程项目化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设计合理的教学项目,在项目的选取和设计时必须要以工作需求作为设计目标,需要充分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选取切合实际的项目,要综合考虑教学项目的实用性,趣味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项目的完成来体现对常用的传统康复技能主要能力技术要求的掌握。为此,在充分考虑到康复科常见病种的基础上,确立出以痛证、瘫证、伤筋为主线的项目设计,突出了“以岗位需求为中心的”的选取依据。

2、课程教学的项目(任务)构建

通过对临床实际工作的调研,结合我们教学实际的考虑,我们设计了针对痛证、瘫证、伤筋的三大主项目,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每个项目之下的多个子项目,通过子项目间的相互关联与促进,从而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针对某类病种时常用的一些基本传统康复技能,具体设计如下:

(1)痛证的传统康复护理

在这个项目之下,我们设计了三个子项目,分别是头痛、胃痛和痛经的传统康复护理,前两个为A线项目,后一个是B线项目,通过这几个子项目的完成,要求学生掌握头面部及胸腹部常用康复保健穴位的选取及定位,以及对这些穴位的推拿灸疗护理。此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通过边做边学,不但认识了一些有关经络穴位的基础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瘫痹证的传统康复护理

瘫痹证是康复科一个最重要的病种,在这个项目之下,我们设计了三个最常见疾病康复作为的子项目,分别是面瘫、偏瘫、痹证的传统康复护理。同样是前两个为A线项目,后一个为B线项目。通过这几个子项目的完成,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头面部,胸腹部常用穴位,也更进一步掌握四肢部常用穴位的选取与定位,同时,还需掌握针对这几个疾病的常用推拿,拔罐及磁疗技术。

(3)伤筋的传统康复护理

同样是选取临床最常见的三个伤筋病种颈椎病,腰肌劳损、漏肩风作为支撑伤筋的三个子项目,同样是前两个为A线项目,后一个为B线项目。通过这几个子项目的完成,要求学生掌握对颈腰部,肩臂部穴的选取与定位,同时进一步掌握针对椎间,关节处的推拿、刮痧及医疗体操的康复技术。

3、项目化课程相关素材的制定完善

项目化课程的实施中需要用到一系列的相关资料,如任务报告单、技能考核表、病案及背景资料准备、项目化教案等,在确定好相应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后,就应逐步加以制定并修改完善,从而为下一步具体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4、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采用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围绕教学内容,在做中学,学中做中体现项目化教学。

(1)确定并布置任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在课前先将设定的情境背景资料及所需完成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以8-10分组,提前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可向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及网络链接,做好课前准备。

(2)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在回顾相关背景资料,明确所需任务后,分小组对所完成任务进行细致讨论和学习,完成相应任务报告单,教师巡回指导,提供思路。之后,由各小组代表轮流发言,提交任务单并相互补充,并适时进行现场技能模拟展示。

(3)指导评价矫正。在学生汇报展示结束后,教师针对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矫正,对关键知识点进行点拔,并进行主要技能的演示操作,让学生随同模仿学习。

(4)角色扮演。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相互扮演护士(治疗师)和病人,对任务中涉及的技能进行现场模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考核,布置下一次项目任务。

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也是促进学生更好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高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选择项目化教学方式是职教教改的明智之举,要实现项目化的教改,需加大对广大师生传统观念的改造,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关的教材及实训室配套建设。在具体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需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更加有效的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郝 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9

[2]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3] 郑 红.“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课改实践中的探索[J].华章,2013,(19):212

[4] 万长征,万云辉.高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特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5] 张峰.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索与研究[J].学园,2012(14):46-47

大学课程教改 篇7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关于人“如何理解”“如何知道”的哲学观和认识论。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不应是教师输入,而应是学习者自身在身临其境的语境下,包括大量的学习资源的输入,如文本、音视频等,通过意义的重新构建而获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即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要构建者,不是被输入的对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任务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建构主义也强调协作学习,其认为语言学习不是孤独地习得,是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大学英语新大纲强调,学生需具备顺畅阅读和写作、流利听说的言语实践的能力。笔者所在学校兴建了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2 教改课课程特色及改革措施

2.1 建设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教学条件

(1)选择教材:为适应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对新型军事人才国防语言能力的需要,我校编写了“国防语言课程系列教材”。本学期选用《中级英语》教程,通过学习,学员在掌握外军知识、军事术语、缩略语的同时,巩固听说读写译技能,提高岗位指向英语应用能力。

(2)充实教学资源:我们构建了以学员为主体,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网络化外语教学环境。在外语教学平台上有海量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教员根据教材的单元主题内容,搜集了军事类时事新闻的音视频文本资料,编写了相关的测试习题供学员课内外学习。

2.2 继续推进基于网络的协作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1)在课堂教学中,网络教学在“人机交互”基础上实现了学员与学员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人际交互”。例如在听力口语教学中,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复听训练、跟读训练;在小组讨论中教员可参与学员的讨论,体现教员的“导”以及学员们的协作式学习。

(2)在课外学习中,网络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了现代教学环境。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学员自主选择学习;教员通过学习平台上布置的作业,监督学员课外学习的情况。

2.3 运用任务型、交际型、情景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

(1)现代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探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证参考。我们不再是“讲台上的权威”,而是教学任务的策划者、指导者和协作者。要在尊重学员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自主能力、创新能力。

(2)根据网络多媒体教学特点和培养创新型交际人才的目标,我们充分利用学习平台,开展小组活动,让学员在讨论中运用语言习得知识。

2.4 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以学员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利用语言实验室平台开展听力、口语等教学活动。此种教学模式设计如下:1课前知识输入:结合课内外资料自学课文;2课堂吸收内化:教员指导总结,学员协作式学习。教员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活动,以基于问题或任务的方法提高学员协作式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活动包括,a.展示和说明:课本知识和课外相关阅读材料相结合,小组分工协作,组员轮流做汇报。b.角色扮演:学习时事新闻时,教员完成信息输入后让学员以新闻播报员的身份输出信息。c.传媒英语的阅读和讨论:课堂上教员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式阅读材料、焦点热点报道来增强同主题词汇的出现频率,引导学员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使学员在兴趣阅读中巩固所学语言知识。d.新闻英语的听力训练:教员搜集尽量和本主题相关的时事新闻,编写相应练习,让学员边完成练习边理解新闻内容。e.3分钟英语演讲:为拓宽学员的视野提高其军政素养,本学期演讲话题要求和军事或时事新闻或单元主题相关。3课后网络化自主学习:语言学习需要量的积累,我教学班利用一周两次的开放日时间,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学员根据教员预先布置的网络作业开展语言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主题相关的文化信息输入和输出。

2.5 运用形成性评估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对各教学环节进行检测、反思和监控,根据平台上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将形成性评估用于整个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的课程考核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成就型测试的方式,加大课本军事知识的考查比重,有效督促其对课本军事知识的学习。其次,将形成性评估与阶段性评估相结合。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估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估,细化了考评项目的科学性和客观度,采用课堂活动评估、网上作业、单元测试、课堂表现、听力口语测试等手段。

3 教改反思和感悟

(1)充实增加英语学习资源

在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基础上,寻求进一步增加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及图书音像资料的有效途径和渠道,为学员实现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逐步调整完善考评制度

实践尝试后发现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比如形成性评估的要素可以更细化,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估所占的比例仍需调整使其更完善,保证测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增加自主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学员自主学习存在如下问题:第一,自主学习时间不够,即使有时间也是忙于完成各科作业,还谈不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面对海量学习资源时不知所措,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详细的学习计划。究其原因,由于学习者习惯于被安排、被要求,一旦自主权下放时却发现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缺乏自主性、主动性。

(4)转变教员角色

网络化教学模式使教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都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员需重审和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根据学员如何“学”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学员在实践和使用语言中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能力。

4 结语

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新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性评估方式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牵涉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系统改革工程。它对教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员只有认识、完善和发展自我,强化学习、发展和创新意识,才能引领学员更好地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了满足我校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在探索中实践,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网络教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标志着教学进入了网络技术教育阶段。解放军理工大学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态势,倡导实施基于网络的写作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本文笔者通过实践此教学模式的教改课程,总结了此教改课程的特色及改革的具体措施,试图探讨教改给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带来的变化,由此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基于网络的协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Shulman,L.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

[2]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M].1998.

[3]李观仪.我的英语学习和教学[J].外国语,2003(1).

[4]李惟嘉.外语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及实施[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5]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的质量控制与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1999.

浅谈《数据结构》课程教改 篇8

一、课程最终目标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是非数值计算程序设计的基础, 也是各种应用软件设计和实现的重要基础。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研究常用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所支持的运算操作, 比较不同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特点, 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概念, 掌握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主要原理和方法;研究解决常用问题的经典算法, 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方面。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程序语言, 学过后也只是掌握这门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 还不具备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方面。“数据结构”理论教学多数偏重算法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 算法的描述可以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也可以用伪码, 重在算法思想的描述。在实验中, 有些学生甚至有了现存的算法, 也不知道如何将算法改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程序。

(3) 原则方面。《数据结构》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

(4) 内容方面。《数据结构》课程内容抽象、琐碎、庞杂, 涉及很多概念和技术。所有这些内容均自成体系, 相互之间的衔接线索很少, 总体感觉内容零散, 没有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体系。同时, 因教学内容多, 知识量大, 很难取舍, 所以不免在教学过程中变得面面俱到, 重点、难点不突出, 学生理解困难, 教学效果不理想。

(5) 模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僵化, 教师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现在有些教师仍然一成不变地沿用老一套,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 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 课堂缺乏互动, 更谈不到学生参与其中,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原则的改变。要培养合格的开发型、创造型人才, 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 把“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新的教育观。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授人以鱼”, 更重要的是“授人

江苏宜兴●储美芳

以渔”, 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充分体现“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包括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数据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实践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 实践教学内容“问题”化。实践内容的设计必须以问题求解为主线索, 体现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针对每个教学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选择有代表性、难度适中、综合性的典型算法, 合理设计“问题”作为实验项目, 以点带面, 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化。针对数据结构课程抽象性强、难度大的特点, 构建一个渐进式、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尝试着按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四个层次构建“数据结构”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一层次, 基础性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学会如何从算法转变为程序。如队列结构的基础实验可以是队列的插入 (入队算法) 或删除运算 (出队算法) ;第二层次, 综合性实验。在一个实验项目中整合某种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运算算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队列结构的综合实验包括队列的创建、入队、出队、查询、输出等算法;第三层次, 实用性实验。实验项目是解决一些实际有意义的问题, 进行实战训练, 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提高实践能力。第四层次, 创新性实验。给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选择的空间, 引导学生深化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分析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通过实验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

(3)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实验课是数据结构实践的一个基础训练。通过单个实验项目, 了解掌握基本数据结构的应用, 掌握从算法到程序的转换, 并学会调试、测试程序能力。

项目设计是在学生完成实验的同时,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涉足项目的设计, 体会项目需求分析、逻辑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编码实现、测试维护等项目开发的过程。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 我们设计了两个项目, 一个是“多项式计数器”的开发设计, 另一个是“文本编辑器”的开发设计。学生分组按流程实施, 软件验收后, 以组为单位书写设计说明书, 然后进行答辩、讨论。课程设计又是一个必修环节, 是学生综合应用数据结构的训练。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个综合项目的问题描述、需求分析、逻辑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实现到测试的过程, 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描述问题 (数学建模) 、解决问题 (设计与实现) 的能力。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师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是事物变化的外因;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 是事物变化的内因。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这样, 教与学共同努力、共同提高, 才能达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建筑力学课程教改的问题研究 篇9

1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力学是建筑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 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着教学成果与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1.1 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会直接导致教学成果的降低。就目前建造专业的学生来讲, 在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已经成为影响教学成果的重要问题。一些学生没有学习过高等数学, 因此, 在进行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会存在许多困难。部分学生对于建筑力学这门课程存在抵触情绪, 在没有开始进行深入学习时, 就自认为自己不能学好这门课程, 找各种理由避免学习这一学科。除此之外, 在进行建筑力学的学习时, 许多学生找不到准确的学习目标, 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学生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断推迟, 习惯于教师的灌输, 不愿意进行独立思考与主动学习。

1.2 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思想对于教学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许多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不能及时进行教学思想的更新, 不愿意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变, 使得建筑力学课堂没有任何新意。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引导下, 照常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 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没有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日常教学时,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 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1.3 教材方面的问题

建筑力学教材涉及的学习内容较多, 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 就一定要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取舍与结构性调整。面对难度不断提高的教材, 许多教师无法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学校要求的教学任务。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内容大多没有章法, 学习的厌烦情绪因此产生。教材设计的不合理也成为目前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一大问题。

2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加强对策分析

面对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要加强课堂教学效率与提高教学成果, 就要从学校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取有效的对策。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 还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 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学习的信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第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进行建筑力学学习内容的整体介绍, 更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使学生正视建筑力学这一学科,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要将建筑力学的理论与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联系, 从实际中引导学生获得专业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教师要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进行生活化, 与建筑施工实践进行结合。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体会到建筑力学知识的应用情境, 从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 体会学习的乐趣。另外,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建筑工程的例子, 使学生就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后, 学生对于建筑力学知识的好奇心会增强, 找到学习动力。

2.2 提高教学质量

在进行教学之前, 教师要认真备课,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水平, 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本班级学习的教学方案。备课工作要为教学过程的流畅与条理清晰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在课前几分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前几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 从中发现已有知识与未学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与重要程度, 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给予不同的教学时间,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知识的重要程度。在课后, 教师要积极配合学生的复习工作, 为学生提供及时辅导。教师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坚持写教学日志, 使自己的教学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提高教学质量。

2.3 设计校本教材

教师进行有效联合, 对本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需求进行全面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对统一教材的教学内容结构进行调整, 使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设计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教师教学难度的降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 建筑力学是建筑专业的必学课程, 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建筑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加强对策, 希望当代建筑专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行为的重要性, 从思想与方法的转变做起, 促进当代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春霞.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08) :57-59.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课程教改思考 篇10

目前,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英语教学时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如会计英语师资配置欠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选用不规范、教学方法单一。为了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会计类复合型人才, 结合会计英语课程的特点, 对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六点思考。

思考一:提高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英语课程, 但课时普遍较少, 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课程压缩在最后一学年的两个月内让学生学完, 显然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学生只能在考试前死记硬背题目通过考试, 而非真正掌握这门课程。这也与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设置会计英语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

思考二:提高会计英语教学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课程的授课老师应该同时具有丰富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和较强的英语语应用能力, 特别是能用英文流畅地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 所以理想的师资情况既具有国内会计教育背景, 又具有西方国家的会计教育背景。但实际中, 有的院校竟然委托英语专业的老师来授课, 把专业英语课上成了翻译课, 会计英语的理念被弄的支离破碎。

思考三:提高教材质量。

通过比较本人过去两年在英联邦国家使用的原版英文会计教材和国内高职高专会计英语教材, 感觉我国的教材和西方教材相比, 质量相差甚远, 排版方式和影印质量不说, 内容陈旧, 知识表达也枯燥无新意, 缺乏高质量的配套例题讲解和配套练习, 并且不同教材在会计科目使用上不统一, 容易造成学生的混淆。我建议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尽可能使用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 比如Wiley或者McGill这两个出版社的会计教材被世界许多大学的会计专业所采用。

思考四:增加小组作业, 培养团队意识。

中国的高职院校开设该门课程, 只注重学生的个人工作成果, 而非现实工作中的团队协作。所以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注意这两点的结合, 通过Group work (小组作业)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全面考核学生综合会计素质。

思考五:增加实训环节, 加深对西方会计循环的直观理解。

大多数院校的会计英语只注重课堂教学环节, 而忽视实践环节。学生学完这门课后往往对西方国家会计核算的流程很陌生, 更不要说使用国外常用的会计软件, 所以每个环节学完之后, 学生要进行相应的实训练习, 最后还要进行贯穿教学内容全过程的综合训练, 即业务分析——登日记账——过账——做调整分录——做试算平衡——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结账。通过使用西方国家专用会计软件, 如Myob, 熟悉西方业务流程并能总结出中西会计核算的异同。

思考六:借鉴国际热门会计考试的体系, 提高与社会所需人才的契合度。

ACCA即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 是目前最权威的国际认证会计资格考试, 要想取得特许公认会计师资格, 首先必须要通过14门全英文的课程考试, 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课程在内容设置和ACCA课程设置上相差较大。我们的会计英语教材尤显单薄, 学好这门课程, 最多只能尝试ACCA基础级别的一门考试。所以, 我国院校在设置会计英语课程时应多借鉴ACCA课程体系, 也要遵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的模式, 不光只涉及基础会计, 还应包括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相关法规、内部控制、风险与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基于以上六点思考, 在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下, 配置具有较高水平的会计英语教师, 选用高质量的会计英语教材, 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团队意识培养, 加强实训实践, 借鉴国际权威会计资格认证考试体系, 为建立适合高职院校会计英语专业教学的新模式提供了参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为了适应会计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开设了会计英语课程。目前, 会计英语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建立适用于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在当今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方法和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 结合会计英语课程的特点, 对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六点思考。这些思考对促进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会计英语,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旭丽.借鉴ACCA构建会计专业阶梯式双语教学体系[J].科教文汇, 2011, (4) .

[2]李惠.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 2011, (1) .

独立学院分子生物学课程教改初探 篇11

關键词:独立学院 分子生物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61-02分子生物学一方面是在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分子遗传学、分子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分子生物学课程,但是由于不同院校的学生在知识背景、自身素质、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而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独立学院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其招收录取线一般介于本科和高等专科之间。本三学生大部分基础略显薄弱,自控能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但是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因此,我们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对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尝试。

1 明确课程目标,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1.1 明确课程目标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阐明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的一门科学[2],涵盖了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知识发展快的特点。在仅有48个学时的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如果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太现实的,而且内容泛而不专也将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在该方案的指导下,确定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目标为围绕中心法则掌握基因的复制、转录、表达以及调节控制的分子机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精选教材

近年来,来分子生物学发展异常迅速,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国内外新版教材不断问世,如朱玉贤等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本杰明的《基因Ⅷ》译本、沃森的《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译本等。但目前大多数教材都是适用于研究型大学,通常将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整合在一起,在理论中同时穿插讲解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这使得基础略微薄弱的同学不容易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课程的学习会造成一定的困难[3]。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郑用琏主编的《基础分子生物学》作为学生用书。该教材系统的阐述了基因的本质及其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所讲内容均为核心基础知识,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符合本科生的教学要求以及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1.3 优化教学内容

我院分子生物学开设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此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对蛋白质和核酸都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基因工程,实际上是将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分为基本理论部分和技术方法部分,先学习理论再学习技术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因为课程内容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对于前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回顾和预习,上课时采用复习和提问的方式,做到温故而知新。这样既保持了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体现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分子生物学内容抽象,单纯语言讲解学生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知,往往老师以为讲的很透彻,学生却一头雾水,恰当的引入道具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讲解两种拓扑异构酶时可以用细绳比作DNA双链,形象直观的为学生们介绍拓扑异构酶是如何引入或消除超螺旋结构;再比如讲解DNA聚合酶时可以以手掌作为模型,介绍DNA聚合酶的几个部分以及在DNA的合成过程中每一个部分的作用,如何防止错误碱基进入到DNA双链中等等。通过道具的演示,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应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极为有效的一种途径,该技术通过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的过程。通过网络下载或自己制作动画,对分子生物学中抽象的反应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涉及到多种酶和蛋白质因子的作用,前一种因子的结合又可以招募新的因子,学生很难理清,单纯的讲解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学的情绪。针对上述情况,通过Flash动画演示全过程,将所有酶和蛋白质因子罗列出来,由学生自己选择作用的先后顺序,同时通过语音提示选择的对错。这样不仅使整个合成过程直观形象,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愉快,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课堂上教师描述性的传播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如果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那么在课堂上就不会积极思考,感觉课程索然无味,表现出逃课、上课睡觉等现象。实际上,大学时期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表现力极强的年龄阶段,只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问题引导式方法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4]。教师在备课阶段将一个知识点用数个问题串联起来,课堂上通过问题的解答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透彻。问题的提出由浅入深,一般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引出,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动力。例如,学习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模型时,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逐步深入:生物体内能源物质如果要分解变成能量,需要什么物质的参与?在同时存在葡萄糖和果糖的培养基中,细菌通过什么办法使葡萄糖能够分解而果糖不被分解?分解果糖的相关酶为什么会不表达?在没有葡萄糖的条件下分解果糖的酶为什么又可以表达?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间不断思索,而不会觉得时间漫长,无所事事,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

2.3 精心设计案例讨论,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案例讨论教学是指利用典型事例进行讨论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出案例,提前告知学生,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系统全面的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案例讨论,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能够进一步理解、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涵盖范围广泛,很多实际的问题都可以从分子生物学中找到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法,非常适合于案例讨论教学法。学生在自行查阅资料、阐述观点的同时,不仅牢牢掌握分子生物学知识,也为后期基因工程课程以及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3 总结与展望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措施的施行,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学生到课率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开设开放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总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改革,教师任重而道远,教师自身要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用琏.基础分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辉,潘瑶,陈奇.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教改尝试[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203-204.

[3]董妍玲,潘学武.民办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研究管理),2010,6.

数字媒体编辑课程教改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编辑课程,教改

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立项是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径捷方式。在两年半载的断断续续数字媒体编辑课程教改研究过程中, 本人对数字媒体编辑课程有了更清醒、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完成了教改任务, 获得了不少收获和感悟。下面就该课程教改过程中一些个人的思考进行阐述, 以待业内同仁不吝赐教。

一、传统编辑理论知识与技能是数字媒体编辑课程的核心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 社会各行各业都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和挑战。作为生产、传播信息的媒体产业自然首当其冲遭受互联网的洗涤、挑战和改造。在二十多年的历程中, 数字媒体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并成为当今社会媒体产业的主流, 数字媒体编辑从业人员也占据了整个媒体产业编辑从业人员的大部分江山。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数字媒体编辑课程教学的重要要求

数字媒体编辑仍然是编辑工作中的一种, 是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编辑从业人员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和互联网传播方式进行编辑制作新的文化产品。编辑工作是属于文化产业, 目的是生产制作各类有价值的文化新产品, 以满足大众对文化的需要。由于有价值的新文化产品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简简单单就可以完成, 而是需要较高的文化知识尤其编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 编辑工作是一项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工作。编辑工作的理论性在于要求编辑从业人员具备大学学业和语言文字的熟练掌握, 以及编辑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其实践性表现为编辑从业人员利用自己已掌握的各类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生产制造出新的有价值的文化产品, 以丰富社会文化, 实现编辑工作的使命和价值。由此可见, 编辑从业人员的培养不仅在于编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生产制作文化产品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 作为训练数字编辑素养和能力的数字媒体编辑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理应一方面传授编辑理论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设置实践环节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从而真正地培养合格的数字媒体编辑人才。正因为此,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数字媒体编辑课程教学的重要要求。

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数字媒体编辑课程的有利支撑

数字媒体作为人类信息传播的一个新媒体, 与传统媒体不同, 它是建立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 并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完善。没有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 数字媒体也就不存在。数字媒体是以计算机硬盘为信息存储载体, 以计算机的图、文、声、像处理技术为编辑加工手段进行生产制作, 以网络为渠道进行出版传播, 所以, 数字媒体从存储到生产制作到传播都是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完成。也就是说, 如果不懂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数字媒体编辑就无从下手, 无法进行数字媒体产品的生产制作和编辑加工。正因为此, 在数字媒体编辑课堂, 有些教师传授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然而, 高校本科专业建设都是由不同学科支撑,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研究的领域和范围, 延伸出数量不等的课程体系支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数字媒体编辑的专业有一系列课程, 其中数字媒体编辑课程分属编辑出版学科, 非计算机学科, 主要讲授编辑学的策划、选择、审读、加工、校对等理论知识和技能, 目的是培养数字媒体编辑对数字媒体及其各类产品的策划、制作和编辑加工的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 数字媒体编辑课程传授的是编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是培养能够生产制作出新文化产品的数字编辑人才, 非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人才。可以说,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数字媒体编辑必须要掌握的手段和工具, 但不是由数字媒体编辑课程来讲授, 而是由其他信息技术课程来传授。相反, 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数字媒体编辑的必要手段和工具, 也是数字媒体编辑课程的有利支撑。

教育目的是启迪学生心智, 开启学生智慧。随着海量信息的全球传播和随时随地碎片化阅读的手机媒体到来, 当今大学生的视野更为宽广, 思想认识更加多元, 个性需求更为突出。为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跟上时代的脚步, 活跃课堂教学, 采取多样化的互动授课方式显得尤为必要。为此, 在数字媒体编辑课程教改过程中, 本人增设了微信群互动、QQ互动、短信互动。虽然效果不够理想, 但不同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随着各教师对互动授课方式的不断实施, 相信今后互动授课的课堂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博.浅谈网络编辑素质[J].活力, 2015 (10) :49.

[2]吴平, 芦姗姗.编辑学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空间的培养下一篇:水情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