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

2024-09-17

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精选12篇)

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 篇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政府征用土地现象日益增多, 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对农民来说, 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农民一旦失去土地, 他们就失去了生存的资本, 失地农民成为社会新的特殊的弱势群体, 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成了影响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进行分析了解, 结合当前政府对失地农民的政策, 分析现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探索能充分保障农民利益的制度, 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稳定, 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办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 货币安置后自谋出路

国家征用土地时, 把赔偿款、补偿款直接支付给农民, 而他们把这些钱用于给子女盖房、买车、婚嫁等, 有的甚至参与各种赌博, 一旦使用不当提前用完, 自己无一计之长又无地可种, 闲赋在家, 生计难以维持。有的政府把土地补偿款直接给了村委会, 村委会的干部把这些轻而易举得到的补偿款当作行政经费, 修房、买车、办公吃喝, 有的甚至贪污挪用据为己有, 而农民却没有受益, 矛盾随之产生, 矛头直接指向政府, 造成上访不断。

(二) 征地企业就地安置补偿

有些地区征地用于工业园区用地, 对失地农民只补贴小部分货币, 就地安排工作。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 又没有技术, 只能安排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如清洁工、保安或其他的体力工作等, 经济收入不高, 工作也不稳定, 一旦这些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 那么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将难以维持。

(三) 住房安置补偿

一些地区进行城中村改造, 对失地农民给予分配住房和一部分货币补助。随着城市商品房的不断上涨, 对于住房补贴看似补贴不少, 一套商品房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看似衣食无忧, 但没有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 将来的养老、就业、医疗等成为新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对失地农民土地补偿费使用管理方面的建议

(一) 关于村委会得到的土地补偿费的管理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笔者认为, 政府部门应对土地补偿费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对集体得到的补偿费, 应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加强管理, 列为专项资金, 对土地补偿款应区别对待。首先明确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农民承包使用这些土地。征用土地支付的土地补偿款分为两项:一部分是支付给农民的赔偿款 (包括房屋及地上建筑物和地上青苗的补偿款) , 一部分是支付给土地所有者村委会的土地补偿款。如果村委会有预留地, 应把预留地分给被占农户, 以弥补农民的土地损失。村委会得到的补偿款不应直接支付给农户, 应当为这些失地农民建立保障基金, 主要用于农民养老基金, 不能用于村委会的行政支出, 当然, 这部分补偿款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监督管理。建议乡镇或区县级财政部门设立专户, 集中代管村级土地补偿款, 加强管理, 专款专用, 以保证这些专项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二)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 积极促进就业

首先, 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抓好失地农民的技能职业培训, 大力开展失地农民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 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其次,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 为失地农民就业指导提供信息, 并组织失地农民进行劳务输出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若失地农民转成非农业户口, 可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关于税收、行政性收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及小额贷款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若失地农民仍属于农业户口, 则享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 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市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

一种是将已就业的失地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 并纳入城镇养老体系;另一种是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暂时没有就业的失地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体系。或者借鉴义乌、河北等模式, 由政府出面与保险公司协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基金, 分别由政府、集体、参保人三方出资, 基金的社会统筹由政府社会保障部门专门管理, 个人账户部分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

(四) 助学救困抚助

失地农民子女在落户新址所在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也享有所在地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城市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善政策方式, 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 通过城市化进程带动农民致富, 进而缩短城乡差距, 而不是使农民越来越贫穷,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造成农民失地又失业, 否则就失去了城市化的意义。如何才能克服现行安置中的不足, 确保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 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任重而道远。

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 篇2

失地农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日益增多,由于征地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以后,不仅没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城市化成果,反而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引言: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大规模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世界城市化率将达到60%。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历史、制度等诸多原因,农民在城市化大潮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城市化是土地增值及其资本化的过程,应该让农民真正获得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然而,在城市化实际进程中,农民不仅没有获得相应利益,反而临着城市化带来的失地和失业的双重尴尬。

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表现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偏低

1、失地农民自身的文化技能、心理等因素的限制

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二元制”结构特点明显。与城市相比,由于受到经济、教育等条件的限制,农民在文化、技能上都处于劣势,尤其是纯农业户。即便是在城市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也往往选择留在城市(即社会学中的“人才倒挂”)。另外,在长期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求静怕动”的社会心理,也成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

2、政策性因素的限制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农民创业的限制条件、企业招工的歧视性规定等,都严重阻碍了农民的社会流动,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近些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对于失地农民这个特定的弱势群体而言,仍远远不够。

(二)土地开发、交易、占用、补偿问题上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1、制度保障乏力

在农民失地问题上,虽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法》等,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在保护失地农民的权利上往往力不从心。

2、缺乏统一规划,“城市病”现象严重

在城市化过程中,介入主体不一,缺乏统一规划,如开发商抢建违法建筑(在补偿利益的驱动下,农民也可能盲目的增加建筑面积以换得高额补偿)、破坏生态平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都会显露。更有甚者,个别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暗中勾结,以规模经营为借口,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强迫农民进行所谓的土地流转,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和土地用途,这都必然增加城市化的安全隐患。

3、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相对缺乏,维权能力受限

失地农民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都比较淡薄,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在其权利和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能借助法律来解决其与另一方或另几方的争端,在此过程中往往处于极端被动地位。

(三)针对失地农民的相关制度、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1、社会保障不到位

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不乏成功的探索,但多数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失地农民并不能真正享有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另外,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有一定缺陷,除救济助困制度外,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覆盖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还缺乏诸如失业保障制度、商业保险制度等。

2、农民失地后,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就业指导

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失地农民劳动力的转移和科学就业,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就目前情况来说,政府作用尚未有效发挥,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中介机构缺位明显

我国2003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是9800万,是1990年1500万的6倍,在这其中,直接或间接失地农民又占了相当比例。面对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转移队伍,农村劳动力输出中介机构严重缺位,这不仅影响了失地农民正常流动,而且使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加。

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途径

(一)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与经营性用地

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第17条规定:“所有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事先给予公正补偿,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德国基本法第14条第3款规定:“只有为社会福祉,才能允许征收。”我国要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立法,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只有出于公共利益和公共福利的目的才能征收土地,并兼采概括式和列举式模式,赋予“公共利益”明晰的内涵和外延,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与经营性用地,在实践中,规范征地行为,必要时可以设立“公共利益”的认证程序,对征地项目的公益性进行认证,彻底摒弃借公共利益之名侵犯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征地行为。

(二)逐步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从源头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征地补偿是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能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也是引起征地纠纷的焦点。通过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市场化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要灵活多样,补偿时不仅要考虑土地作为生产、生活资料的补偿,还要考虑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居住安顿、重新就业所需的困难补偿。以解决农民现实生存需要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三)推行高效公正的征地程序

使私权利受到充分的尊重。首先,建立独立于审批单位的仲裁机构,将征地机构、征地人员的收益与征地情况分开,使征地机构在经济利益上与政府、用地单位脱离,防止政府部门在解决征地争议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非正常现象;其次,人民政府要组织征地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征地前的知情权和咨询权、征地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征地后的受益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征地的透明度,防止政府借“公共利益”之名滥用征地权。

(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

“农民的土地权利变性成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其一,它不以控制和占有土地为最终目的。其二,它的放弃并不以获得土地本身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为条件,而是以获得进入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条件。”]在目前尚未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可行之策是依据“以土地换保障,以保障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思路进行制度设计。

(五)建立科学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没有达到城市低保标准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失地农民中的基本生存问题。

参考文献:

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 篇3

关键词: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上访事件频发。究其根源是农民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养老得不到保障。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也是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更关乎千百万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研究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进而解决这一问题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于未来意义重大。

一、我国涉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

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自2009年开始实施,《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全国范围内的新农保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文件确立了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任务目标是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参保范围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资金筹集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同时还对个人账户、养老金账户、待遇领取条件、待遇调整、基金管理监督、经办管理服务、相关制度衔接等都做了规定。各地也相继出台配套措施,贯彻这一政策。这一政策惠及全体农民,新农保试点也在有序地开展中,试点正也进一步扩大。国务院各部门也制定了一些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这些政策在保障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方面都有相关规定,主要集中在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和就业培训上,农民的养老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在实践中这新农保和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政策在制度的衔接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国内地区关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上的有益尝试

(一)浙江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模式

1.浙江的四种模式。截止2003年底,浙江省11个市,涉及50多个县或县级市,建立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根据各市制度设计的基点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基本生活保障型。此种类型是参照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的,一般设为多个档次。缴费水平与保障待遇挂钩,实行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相结合模式,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目前浙江大部分城市采取该种类型;第二,养老保险型。此种类型是参照城镇職工基本养老保险设计的,强调了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实行个人账户制,享受待遇与缴费时间和缴费指数挂钩,保障水平相对较高。仅有嘉兴市采取这种类型;第三,双低保障型。该种类型主要基于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及要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两方面的考虑,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低缴费低享受水平进行设计,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结合模式。杭州市和台州市采取这种类型;第四,混合型。此种类型按照失地农民的不同年龄段、失地程度及就业状况等情况,实行基本生活保障或养老保险两种不同的制度类型。衢州市采取这种类型。

2.浙江模式的利弊。浙江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优势在于:一是制度设计的前瞻性与保障水平的多层次性。浙江省在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其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而且在待遇水平上也体现了多层次和权利义务一定程度上相对应的原则;二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互有分工、权责对应、通力协作,共同保障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在政策制定与管理过程中,浙江省政府定性定原则,省级相关五部门给予指导意见,市级政府制定试行办法,县级五部门拟定操作细则,下级部门参考上级部门政策制定细化规定。在业务分工上,以省一级为例,省土地征用领导办公室全权领导,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参保手续、业务管理、发放保障金,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确定被农民的数量和收缴资金,农业部门确定保障对象,财政部门建立专用账户、提取风险准备金、负责资金管理与监督,民政部门确认低保对象并提供低保。浙江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其四种模式除了非劳动力无需缴费外,其他失地农民都需缴费,这就使得原本收益不多的失地农民的当前生活捉襟见肘;二是浙江模式虽能结合各地的财力、就业等市情因地制宜,但各自为政的模式使得其统筹层次较低,不易管理且成本大,可能为日后提高统筹等级带来阻力;三是采用不同模式的地区由于政策差异而非农民本身收入水平不同导致的的农民养老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加剧了地域差异,不利于社会保障公平性的维护。

(二)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模式

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的深层分析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增加,失地农民的问题加剧了原先本已严重的农村问题。针对失地农民问题,理论界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并给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而政府部门在解决失地问题时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其中对最急迫的生活保障问题,普遍的做法是一次性发放补偿金。但是这种做法有着很多缺陷,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农民很难有效的利用这笔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投资,因此,钱很快就花完,之后就又陷入困苦的境地,并且这种危机延续到了他们的后代。同时,另一个争议更大的问题则集中在补偿的标准上,普遍的一个问题是补偿标准远远低于交易价格。

作为对这种做法的一种代替性做法就是部分发达地区实行的“以土地换保障”。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一次性补偿金所不具备的保障功能以及希望将土地的保障功能实现有效的转移。如1993年嘉兴市率先实行了“以土地换保障”。这种做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土地被征用以后,失地农民“农转非”,进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按月领取养老金[1]。而另有一些地方的操作方法则是直接将土地补偿金的一部分放入到保障基金中。这种做法通过制度上的安排解决了失地农民的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但是同时,缺陷依然困扰着这种做法,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管理成本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指出,从而导致这种措施往往只在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并且在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保障水平较低,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分析这两种方法,遇到的一个共同的前提问题就是失地补偿过低。因此,解决好失地补偿低的问题就成为实行一切措施的前提。

目前针对补偿费的问题,学界的讨论集中在补偿的公平性上,如高勇[2]指出,目前的补偿标准不够科学合理,黄华明等人[3]则认为征地补偿费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分配不公,指出现行的农民失地的土地补贴很显然存在着一些先天性的有失公平之处。概括起来,目前的对于补偿的讨论集中在标准的合理化程度和土地制度上。但是,上述的研究并没有很好解释在征地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博弈问题:①在征地过程的谈判中,单个农民很少会作为谈判的主体;②在土地的市场交易过程中,是什么力量阻碍了农民对于交易过程的控制;③关于土地制度的缺陷对于土地补偿的影响;④政府主导的机制对于征地补偿的影响。因此本文努力在于从土地制度、权力的市场化和集体行动逻辑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和解释上述的问题,理清在征地过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从而能够为土地补偿问题的解决理清思路。

2 调查的过程

关于失地农民的政策研究,不少国内省市都在积极的探索,寻找一条新的有效之路。本文选择了实践经验丰富地区的失地农民作为调查对象。一来是为了分析先进经验存在的内在逻辑;二来则是分析在目前政策推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某地调查过程中,选择了30户失地农民展开结构性访谈。30户失地农民主要来自某地两个镇。在这些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为22:10;家庭平均收入为41 762.50元,未失地之前平均每户有2.141亩地,而失地之后平均每户只剩0.429亩地,基本上农民已经没有了土地。在调查的这些人中,目前赋闲在家的有7位,从事临时工的有2位,有固定工作的有15人,而在这些家庭中,回答土地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的只有4位。由上述的资料可以看出,失地农民的收入颇高,且失地对农民的收入影响似乎并不大。但事实上并不如此,上述问题的争论依然存在。在调查中遇到这样一个事件。该地某镇农民种植西瓜,收入颇丰,之后政府造机场征集大量的土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在补偿方面,双方产生了很大矛盾,政府以传统农作物的收入的标准发放了补偿金,而这与农民原先的收入预期存在很大的出路。其实这只是众多补偿费争端的一个缩影。尽管政府部门制定了各种制度来处理,但事实上效果并不理想,关键问题是并没有理清问题的内在逻辑。

3 土地制度

从1949年到现在,中国的农地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破除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公社制度,代之以自发形成的,从而也是千差万别的农地制度。从农地制度的核心——地权来看,具有如下的特征:①法律所有权的集体性;②其他权利的不完整性;③土地的可征用性。可以看出地权的制度不存在太多争议,但集中制度形成一个制度场,在特殊的条件的刺激下,就发生了矛盾。

从征地的过程来看,首先国家借用公共利益征用了集体土地。在土地的可征用特征中,规定了土地的公共利益的用途,但是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共同利益的界定问题,界定概念的主体和使用概念的主体以及利益的获取者在这一刻三位合一,公共利益的不明确性使得政府权力在实行中的可操作性的空间增大,而且这一切都是在制度的合理化范围之内的。而与此同时,征地完成之后,在土地的补偿上,制度上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而在这里,存在的疑惑在于由于农民对于土地权利的拥有上,是不完整的,由此也就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的流转,因此在发生承包关系时,承包方所获得的并不是对于土地的完整的发言权。

而同时,在土地的补偿费的分配上,地权在集体与农民之间的权利的界限模糊性导致彼此间在权利的分配上的不可控因素增加。而往往是,处于弱势的农民在与村集体的对话过程中,农民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利益的主体为集体所占。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分析,被征用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30%,企业占40%-5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仅占5%-10%[4]。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无疑,农民的利益被严重侵占。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土地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了制度在特定的条件下的失败,而这也成为了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的前提,同时,也成为权力市场化的合理性前提。

4 权力的市场化

权力的市场化,一个并不新鲜的名词,它缘起于人们对于腐败的讨论,有的学者将其称为“权力腐败的高级形态”[5]。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同时国家对于腐败的打击力度的加强,权力逐利行为也变得越来越隐晦,并在一定的情况下,披上了市场化和法律的外衣,成为一种“合法的权力市场化”。

权力的市场化,在法理上,指的是以公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而其舶来名叫“权力寻租”。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个前提就是市场利益主体的分化。当地方、企业、个人的利益从国家利益中相对独立出来以后,追求自身利益就成为市场经济发生的逻辑起点。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从法理上来说,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只能是民法意义上的权利主体而不是公法意义上的权力主体[6]。而恰恰在这一点,在市场经济的演进过程中,掌握公共权力的地方政府违背了这一原则而担当市场主体从事市场交易。于是,在市场上,出现了地方政府、企业、公民、组织等利益主体,表面的合法性的掩盖了在背后的资源力量不均衡性。而这一切的发生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同时,“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但是作为公共利益用途的土地在征地价格上都是很低的,远远低于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建立各种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或者将土地直接拍卖用于房地产建设。于是,农民的土地经地方政府,从村集体到企业,实现了合理而合法的流转,而巨大的差额利益就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

这一过程从宏观上看是一次合法的土地市场流转;而从微观上看,权力的作用体现在对于交易过程的控制和对于资源的控制上。从理论上,村集体也可以直接联系企业或者村集体直接作为一个法人进入市场交易,经营土地(而这一情况,在调查中也遇到,该地某村的村集体就将土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经营,或搞乡村工业或者搞房地产。)。然而,在现实中,这一做法受到地方政府权力的阻挠和法律的约束。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缘起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政府角色扮演是宏观调控和经济指导,而这一切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市场的盲目冲突和地方利益的冲突。现实的状态是政府权力的引导,这一引导体现在建立并主导经济主体活动的平台。因此,在土地的交易过程中,政府权力所控制的平台就自然而然称为垄断者,而政府也就主导了交易的过程,决定了交易的时间、对象。与此同时,在这一平台中,权力的控制还体现在对于土地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控制。从村集体获得土地,因此相对企业而言,他就控制了土地;而直接面对市场,因此相对农民而言,他就拥有了从市场中所获得的价格信息和土地需求信息。在该地的调查时,曾对所调查的30多个农民进行统计,发现对于征地的价格信息了解的并不多,而知道这一信息的这一部分村民在身份上是村干部。同时,主动通过媒体等去获取信息的农民的也不多,大部分的信息源自于政府或村委员发布的一些文件。因此,在不对等的市场博弈过程中,平台的控制、土地资源的控制和信息的控制成为权力获益的重要前提,而无疑权力的获益在目前的制度体系下是合理和合法的。

5 集体行动的逻辑

在上文,讨论农地制度的时候曾指出了由于土地制度权利的不完整性,导致出现村集体与失地农民之间分配的界限的模糊。在这个问题上,从表面上来看,村民很显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努力争取。如传统集团理论认为,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拥有共同利益的村民会一致行动以采取行动以获取更多的集团利益,因此村民们必然会向村集体要求更多的补偿,而且拥有共同利益的他们应该会组成新的压力集团去与村集体谈判甚至越级与镇政府谈判以获取更多的利益。然而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未得到太多的支持。在调查地一个相对较落后的农村调查时遇到这样一个案例。

A镇政府发展地方经济未经国家政府审批占用了b村的土地,而在b村中共有14个村民小组,由于利益主体复杂,村集体于是将谈判的权力下放到各个村民小组。其他村民小组由于地少很快与镇政府达成了协议,但c组由于占用土地较多,部分村民认为补偿较少,于是谈判一致僵持。在谈判的过程中,村民小组c中,意见并不统一,一些村民已经默认了补偿费的数量并拿到了补偿费,而一些则继续对抗,而大多数则在观望。从c组的情况来看,显然拥有共同利益的村民并没有去谋取集团利益,并没有将蛋糕做大,也即没有验证上面集团理论的假设。

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中,“认为从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行为这一前提可以逻辑地推出集团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行动,这种观念事实上是不正确的。”因此问题在于理性的个人会权衡成本和收益,他所能从公共利益中获取那一部分的个人利益能否大过他所支出的成本,同时他又如何去克服“搭便车”的行为习惯。“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而均等地分享它,而不管他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7] 在该案例中,从表面上看,似乎将蛋糕做大意味着每个人的获利增加,因此,村民小组作为一个相容性集团没有理由不一致行动以获取更高的补偿。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对于一部分村民而言,将蛋糕做大而增加的边际收益与成本相比,是负的。在补偿的分配上,是按照人头计算,而同时各家土地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就会出现有些家被征多,有些家被征少;同时,也知道土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分配之后一段时间将保持稳定以利于土地的投资,而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拥有共同利益的村民小组出现了利益冲突,从相容性集团变为“排外集团”。那些征地多的,人口少的家庭就会竭力要求提高补偿费,而那些征地少,人口多的则更乐于现状,这是因为,一来,土地的预期产出少于补偿费,几年之后将重新分地人口多也能获得不菲的收入;二来,这些村民也不愿意过多的得罪政府,同时对于他们而言,与政府妥协有时甚至能够获得额外的收益。如调查的其中一户居民,就趁机收取了家附近的一块空地,将之作为自己的自留地,以补偿自己被征掉的土地,而这一行动也得到了镇政府和村集体的默许。

通过上述的分析,也许还能得到一个额外的理论收获。目前在理论界有一个流行的观点是要求建立一个新的村民组织以提高村民的谈判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维护村民的利益。从上述的分析来看,无疑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6 结语

经过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能够概况出失地农民补偿费低问题的一个前提和一个关键。前提是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本身存在着诸多缺陷,土地的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利益划分的模糊等使得权力操作的空间增大,相应的监督和维权的成本提高。一个关键则是权力获得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使得其能够轻易

获得更多的合法的利益,权力有了“洗钱”的外衣。因此从理论上解决之道在于土地的制度的完善和具体化,明确利益划分的界限,而在权力的限制上,则应使其退出市场交易。

参考文献

[1]于淼,伍建平.浙江嘉兴“以土地换保障”的经验及其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经济学家,2004(1).

[3]黄华明,陈广桂.农民失地补贴的合理标准[J].江苏农村经济,2004(11).

[4]九三学社中央.尽快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EB/OL].ht-tp://www.people.com.cn/GB/34948/34951/34959/2970647.html.

[5]梁杰.权利腐败:权力的商品化、资本化和市场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2).

[6]李吉宁.权力市场化的法理辨析[J].行政与法,2005(7).

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问题经验材料 篇5

统筹发展建新居安居乐业聚民心近年来,随着我县重大项目的不断引进,征地拆迁涉及的待安置人员也逐渐增多,如何解决建设与发展所带来的安居难题,成为各级政府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新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成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三个集中”的重要举措之一,西汇公司等单位在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问题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一、科学规划,确保户型设计人性化在新居工程的方案设计中,按照“统筹推进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的要求,坚持符合“两规”、城市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配套、有利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长效增收等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新居工程建设点位。同时树立发展意识,以高起点、着眼长远发展的思路开展新居工程的方案设计工作。一是在方法上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采集最优方案。坚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让最有实力、尽可能多的专业机构和业界人士参与到新居工程的设计工作中来,通过花钱买智慧,引入全新的设计理念为新居工程的规划出谋划策,设计出最佳的方案。二是严格按设计规范、规定要求进行设计。以可靠的技术和质量标准,设计出最佳的套型方案以及配套设施方案。三是在规划中为群众着想,既要保证品质,又要体现美观适用。即充分考虑群众的家庭人口数量结构和生活、工作实际,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如:在“西汇兴苑”的套型设计中,就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按经济适用的原则分别设计出不同面积大小的套型,公司对每一套方案都经过反复的推敲、比较、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以群众满意为最终标准。

二、多元筹资,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到位面对“只有项目,没有资金”,完全靠“找米下锅”的局面,西汇公司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法攻破难题。一方面,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以务实的工作良好的业绩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包装推出公司的优势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广泛与投资者接触、洽谈,通过BOT、BT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通过多渠道引进资金实现共同发展,较好地破解了资金难题。如:“西汇兴苑”、“西汇锦苑”一期两个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和资金投入量大,施工时间紧。西汇公司作为业主单位,与江东置业、通惠房产等及时达成合作关系,利用BT模式引进投资方筹资建设,极大的调动了市场资本参与政府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减轻了政府的资金压力。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的新思路新方法,继续通过土地整治等方式,积极引进民间资金,争取国债资金和利用信托计划、银行贷款等加大融资力度。2005年共引进投资企业6家,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0个,到位资金总额46345万元;2006年1—9月已全面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为新居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质效并举,确保工程及时交付使用自实施新居工程建设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理念,赶工期、争进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优良的工程。一是严把人员质量关,选派思想素质好,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注重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二是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对每一批进场的材料都要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坚持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三是严把技术质量关,根据施工情况提高施工等级,严格按设计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抓好各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各项功能性试验。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报建、招投标、施工管理、材料管理、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对临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召集建设单位、投资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共同协商处理,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坚决及时予以制止并按要求返工重做。如在“清江家园”项目管理上就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清江家园”项目现场管理办法》,明确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各项工作的管理责任与奖惩措施。同时推出了“样板指路”制度,对标准户型以及水电气等工程大面积开工前,先做好施工样板、各施工单位再按样板标准进行施工,既加快了工程进度,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 篇6

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探索

根据南京市对河西地区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双闸街道将随着河西建设的全而推进,今后2--3年内,整个区域在新城区建设的过程中,大量农民随着拆迁要离开家园,失去土地。他们面临转业、转岗、重新择业,在这个转型期内,抓好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是当前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与难点

双闸街道区划调整后,面积15平方公里,辖区内现有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户4200户,常住人口1.32万,其巾劳动力6800人,占51.6%人。目前已拆迁57个村民小组,被拆人数8800人,其中劳动力5720人,占58.3%。从街道劳动部门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被拆迁户绝大多数劳动力均未接受转岗择业教育培训。因此,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不得不引起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教育培训无疑将会凸现更多更新的难点。

1.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失地农民教育培训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河西地区的建设需要,按照政府的总体规划,双闸街道属红线范围内,这就意味着近几年不能发展二产和三产,无疑给失地农民的就业带来新的困难。尤其是近几年来,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压力很大。一是政府有规划,拆迁街道的重点工作就是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农民拆迁、稳定和就业培训;二是辖区内现有企业受拆迁影响,多数已经拆迁。有的正另觅出路;三是本地区现有河南、安徽、苏北等地外来工2.2万人,他们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与本地农民竞争就业岗位;四是涉农街道农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就更难。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转岗择业与教育培训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面临大量拆迁后失地农民重新择业形势的严峻,必然使教育培训的问题函待加以认真解决。

2.教育培训意识单薄,失地农民重新择业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各级政府对拆迁后的失地农民,尽管在拆迁补偿、安排经济适用房、就业培训等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但从教育培训现状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失地农民住处分散,要求不一,就业培训无法进行;二是为了完成目标任务,有的培训只重视形式,不注重效果;三是不少失地农民本身就缺乏教育培训的内在需求,认为政府抓培训无用,也不能帮助我们找到合适工作;四是基层街道的也有苦衷,上面年度有考核、有指标,下面群众有怨气。上述问题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项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涉及到失地农民的择业出路。因此,街道办事处要强化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为更多的失地农民转岗择业做好服务,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基层社区教育培训难以到位,直接影响对失地农民培训的效果

在對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中,基层社区教育培训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他们培训的效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基层社区在教育培训上是难以做到位的。一是认识片面。有些街、社区领导和干部对征地中涉及到农民利益问题简单地看作是经济补偿问题。有的干部认为,国家已给了钱,失地农民生活和就业问题政府不要管,也管不了。在征地过程中,只求征地的手续和程序合法性,不够重视农民正当合理要求。二是畏难情绪。许多街、社区干部认为农村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对解决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片面认为是上级政府的事,作为基层没有能力加以解决。三是无所作为。不少街、社区干部对农民失去土地后教育培训心中无数,无谋无策。总之,要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各级领导和干部思想认识问题,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关心民生,体现民意,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

4.失地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给教育培训内开展带来不小困难

从双闸地区实际看,仅在2002—2010年期间,全街道共有3200户农民,5720人因扬子江大道建设、奥体建设、地铁建设、青奥村建设而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目前,多数失地农民由于年龄、文化、技能等缺乏,无法找到就业岗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年龄稍大的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上班没人要,依靠土地补偿费勉强维持生活,若生病后生活将会更加艰难。二是被征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一旦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而且是长期的生活保障。三是部分失地农民缺乏长远打算,往往在短期内把有限的安置费消费完,从而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多数失地农民存有固有的传统观念,往往认为自己是农民,一辈子从事农业劳动,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自信心。因而导致有的是坐视等望,有的是向政府提出困难要求补助,更多的是不能主动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

解决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

思考与建议

在以往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着培训模式不合理、培训形式不科学、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力度不够强、对象单一等问题,最终造成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加强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本人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1.整合教育资源,改革培训模式

建议由街道工委组织部门牵头,设立专门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选调素质较高的专门工作人员,划拨一定数量的工作经费,明确工作职责,研究制定长期、全面的培训工作规划并具体执行。同时,由培训办负责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和协调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相关部门在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进行协作,将分散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起分工合作、整体推进的良性工作机制,首先在区、街一级形成对失地农民培训工作的领导核心,向各街道辐射,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协调工作开展,并将工作责任直接安排到村级,列为村两委主要成员的重要工作职责。从而形成区、街、村三级联动、上下结合、全方位、全覆盖的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组织网络,以周密健全、科学合理的全新管理模式推动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2.根据失地农民的需求,创新培训形式

目前所采用的传统授课培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必须根据失地农民的需求,以讲究实效的原则来探索新的教育培训手段和形式。同时,我们还必须以新颖的培训方式、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激发失地农民参加培训的热情。就目前来看,大量农民因拆迁失去土地,急需找到一份新的就业岗位。由于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又缺乏掌握新技术的劳动技能,加上政

府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无疑给他们想要合适的就业岗位带来很大的困难。失地农民的要求和欲望与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扣失地农民的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培训形式。首先,要紧紧依托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做到经常沟通、协调,掌握市场就业用工信息,提供就业渠道。其次,要建立一个由街道劳动保障部门为主,社区学校配合的教育培训基地,根据失地农民的需求,结合市场用工信息,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学有所求,学有所用。第三,要切实做好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过程的跟踪服务,做好调查、登记、个人专长、用工需求、信息反馈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使他们有机会尽快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3.紧密结合实际,丰富培训内容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应该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统一进行规划和安排,避免脱离现实、简单重复等问题的出现。针对失地农民平均文化水平和素质水平都比较低的现实,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力戒起点过高,应该重点从劳动技能教育培训人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此,一方面要紧贴失地农民自身的实际,应从家政、保安、水电等不复杂的工作加强培训,使他们通过基础而简单的培训,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新的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失地农民的特点,在着力抓好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培训中,除积极做好对失地农民基本务工技能培训外,还要加强基本法律法规培训,使他们在新的岗位上既能遵纪守法,又能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4.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农民失去土地后,将面临转业、转岗重新择业,职业角色的变换,居住地的变迁,使他们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他們向市民的转换,社会对每个人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标准。他们必须在转型期内,调整自我,逐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能力、行为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谋生存寻求发展的劳动能力,不断提高适应新生活的应变能力。重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中教育培训是当前街道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做好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失地农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应当做好下列几项工作:一是失地农民的子女入学应与城市居民的子女一视同仁,享受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所赋予的所有权利。二是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各种就业培训,提高失地青壮年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市、区、街道三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三是对农民结构调整后的农村富余人员和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市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

5.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探讨 篇7

本文选取肥城市新城街道的巧山社区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巧山社区位于肥城市东北部, 辖区有肥城市精制盐厂、公路局、工商局等18个单位, 5个住宅小区, 2300户, 8300人。社区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居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卫生社区”、“省级城市建设示范社区”、“肥城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与荣誉的取得, 与国家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同样巧山社区的每一份子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为了支持城镇化建设, 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 农民失去了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 成为了“名义上的农民”。为了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笔者对社区失地农民进行了实地调查, 并通过深入分析, 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1 社区的惠民措施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为尽量减少城镇化给失地农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社区采取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为改善失地农民的居住条件, 社区根据“城中村”改造的要求, 投资2600万元, 新建居民楼22栋, 一半以上村民乔迁新居, 每100平方米集体补助5.4万元;投资180万元, 硬化社区道路5.2公里。为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失地农民的生活环境, 投资68万元, 对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进行了改造扩建;投资16万元建成了老年活动室和门球场;投资8万元组建老年威风锣鼓队、老年文体队和农村秧歌队等文艺团体。为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每年每人发放面粉150斤;投资60万元, 为群众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 参保率均达到了100%;为66岁以上老人发放300元祝寿金, 并办理城镇医保;为30年至50年党龄的老党员补助100元至500元;从2007年起, 女55周岁、男60周岁的居民每月领取240元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金。同时, 给予失地农民子女教育上的政策鼓励, 社区对考入本科、大专院校的学生, 发放500至1000元奖学金。

为发展经济, 解决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问题, 社区在泰西大街、泰临路两侧建设下店上宅商业楼6栋, 安置120户居民利用沿街楼经商从业。

2 失地农民的美好生活

2.1 居住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旧村改造之前, 各家各户有自己的宅基地, 自己建房, 由于不同的家庭收入使得房屋的建筑质量与装修水平参差不齐。旧村改造之后, 一半以上的居民住上了标准化的居民楼, 配套设施齐全, 水、电、天然气、网线、有线电视等等一应俱全, 小区路面硬化好, 绿化好, 也有了相应的娱乐休闲场所, 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门球场等等, 大大丰富了失地农民的生活。同时随着失地农民居民小区的建设, 超市、药店、各种生活用品商店也大批出现, 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2.2 社会保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养老金的发放、农村合作医疗的加入, 使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每年老人祝寿金的发放, 每人150斤面粉的发放, 残疾以及退伍军人优抚, 五保老人的补贴, 困难户救济等措施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2.3 综合服务大厅的建设, 方便了失地农民的生活

社区为失地农民建设了100多平米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 把民政、计生、建设、劳动保障、党务等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 全部纳入代理服务范围, 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提供涉农的咨询服务项目, 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指导。

2.4 商场街的建立, 为失地农民的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与居民楼同时建设的还有下店上宅的商业楼, 总面积4万多平米, 社区附近商场街近3400平米, 大大方便了失地农民尽快走出对土地的依赖, 从事二、三产业, 赚取更高的收入, 切切实实提高了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3 失地农民存在的生活困难

虽然旧村改造之后, 失地农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 城镇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目前失地农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

3.1 失去了土地, 部分农民失去了收入来源

那些能够在失去土地后很快再就业的, 大部分是在失地之前自己就进行了创业, 原来的家庭收入中土地收入就是次要的, 因此, 失去土地对这部分人的收入影响比较小。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失地农民仍然脱离不了土地, 耕地没有了, 一没有技能, 二没有创业资金, 导致这部分失地农民从农业走向二、三产业的失败, 家庭收入骤减, 日常生活靠政府和村里的补贴, 生活十分困难。

3.2 失去了宅基地, 使失地农民失去了租房收入这一重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 一些外来打工者会到城中村来租房, 给这些城中村的农民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收入。在旧房拆迁之前, 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己的小院内盖上几间小平房用于出租, 补贴生活家用。旧房拆迁之后, 不仅土地没有了, 租金收入也没有了, 一下失去了两项重要的收入, 而且住上楼房后, 水电气、吃穿用都需要现钱, 直接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

3.3 失地农民的就业受到外来劳动力的冲击

在旧村改造初期, 一些有头脑的外地人就早早的到社区来进行投资经营, 等到本地人反应过来的时候, 有限的资源、市场已经被占用了。这成为失地农民的顺利转型的一大难题。

3.4 部分失地农民没房子住了

按照旧村拆迁规定, 一套老宅子可以兑换两套价格比较便宜的楼房, 再需要的话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购买。在农村, 大部分家庭有两个子女, 地理位置的优越, 导致本村的人口只进不出, 娶媳妇进人, 嫁姑娘引进来一个女婿, 分得的两套楼房直接成了儿女的婚房, 老人没房子住了, 如果有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 住房更加紧张了。在房源比较紧张、无钱购买商品房的状况下, 直接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失去了原来宽敞明亮的平房, 住进了阁楼, 甚至是车库。

4 几点建议

在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进程中, 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成为失地农民, 伴随着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 我们必须密切的注意失地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状况, 避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新生的贫困群体, 成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面。

4.1 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款到位

国家明确规定农民承包的土地政策30年不变, 凡是签有承包土地合同的农民都对承包的土地拥有使用权。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征用土地之前, 应当首先对农民进行国家政策解读与解释, 把征地补偿的国家政策讲解到位, 保证每一个农民能心甘情愿的把土地转让出来, 绝对不能强征强占, 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征地之后, 及时把征地补偿款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4.2 多渠道帮助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之后, 为防止“坐吃山空”, 当地政府应积极的帮助失地农民重新就业, 赚取劳动收入。第一, 政府可以制定专门针对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政策优惠,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限制外来的小商小户占用本地资源, 在同样条件下, 本地失地农民优先;第二, 可以采取“一对一, 手拉手”的形式, 由原来就自主创业的农户, 一对一帮助想创业又无经验、无资金的失地农民, 逐步走向自主创业之路;第三, 对那些实在不想自主创业又没有相关工作技能的失地农民, 由政府开办几项当地企业实用的技能培训班, 学成之后由政府推荐进入相关企业就业;第四, 当地政府积极的招商引资, 引进中型、大型企业, 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3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目前各地政府有专门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 参保之后, 在生病住院时就可以按比例报销医药费, 同时养老金在年满60周岁就可按月领取。肥城市目前规定最低的基础养老金是每人每月55元。这个标准现在看来是非常低的, 每月55元, 仅够交水电费, 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来说, 吃什么?穿什么?而且, 全面覆盖城市的三险中, 相当于城镇人口的失地农民, 其中的失业保险也没有。政府应逐步加大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三险”制度的改革, 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同时, 村一级财政也要积极发展经济, 创办村办企业, 努力创收, 补贴失地农民, 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

4.4 帮助无钱购房的无房户贷款购房

按照拆迁补偿政策, 一套宅基地只能分得两套楼房, 对于住房不够住的失地农民进行帮助。第一, 对于多子女的失地农民, 女儿出嫁的, 不再享受本村的惠民政策, 引导本村的正常人口流动;第二, 对有购房需求的有相对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或者子女有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 由村集体出面联系农村信用社, 为购房户联系贷款购房, 使每个人能够住有所居。

总之, 为了中国梦的实现, 必须积极稳妥的推动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 帮助失地农民尽快步入正轨, 使失地农民切实感觉到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幸福。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越农村人口, 伴随产生的是大量农用土地的征用和失地农民的产生。本文通过对部分失地农民的调查, 意在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 倾听他们的心声, 并对调查中了解的问题, 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困难,建议

参考文献

论中国失地农民问题 篇8

一、失地农民的总体现状

1. 农民的失地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截至2005年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大约在4 600万人左右, 而且在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递增。国家统计局2003年在全国开展了对失地农民的调查, 调查以人均耕地面积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 共调查了2 942户。在这2 942户中, 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的有442户, 约占调查总户数的15%;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有1 237户, 约占42%;完全丧失耕地的有1 263户, 约占43%。由此推算, 如果中国非农建设用地以每年200万亩的速度增加, 按人均1亩计算那就意味着, 每年大约有200万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1]。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4—2030年三十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 450千万亩, 还将有1.1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和养老的土地。如果违规用地得不到控制, 失地农民还要大大增加[2]。

2.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状况。

(1) 失地农民生活问题。土地既是生产资料, 又是生活资料。对大多数的农民来讲, 土地依然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土地的经济、就业、保障功能缺一不可, 土地就是它们的“命根子”。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 也就“下岗”了, 它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问题, 其中最基本的是吃饭问题、住房问题和穿着开销问题。他们的生存受到威胁, 这就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2)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再就业”非常困难。随着经济发展, 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而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劳动技能, 造成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3) 失地农民的养老和健康问题。由于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建立, 失地农民大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旦补偿金用完了, 基本生活来源就没了。显然仅靠失去土地的子女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失地农民的健康也是一个大问题, 原本农民对待自己就是小病拖、大病扛。失地以后经济紧张, 就更不注意健康问题了。这也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二、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

失地农民问题的形成, 其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现在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 其主要特征是政府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场机制, 由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不是一个平等的产权交易过程, 基本上是一个行政强制性的过程。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 是当前农民土地利益流失最严重的一条渠道。土地征用不仅没有使农民富裕, 而是造成了大批农民失地失业;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差距, 而且扩大了社会不公。

1. 征地过程的制度缺陷。

(1) 利用政府权力征地的范围过宽, 征地费的分配过程不够民主政府可以动用征地权, 但问题在于, 除了社会公益性用地, 现在几乎任何用地, 政府都动用了征地权。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时期, 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强化, 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权利, 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行为主体。在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寻找能迅速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均不约而同地从农民手中征来土地, 然后再转给经销商。但有些开发商进行的是纯粹的土地炒作, 地征来之后并未开发, 而是大量闲置。政府向开发商征收的补偿费往往低估了土地的实际价值, 而有些政府官员也大肆从中收取“回扣”, 以便在给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问题上偷工减料。 (2) 征地后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费用太低。现阶段中国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大多采用一次性补偿方式, 补偿额度东部地区大约为每亩地3万元~12万元, 西部地区大约为每亩1.5万元~6万元, 但土地征用补偿费在经过乡镇提留, 村社留存后, 剩余部分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农民手中。这种补偿水平人均能维持基本消费二至三年[3]。

2. 农地非农化中的农民失地问题。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但由于国家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差别悬殊的刺激, 农用地的非农化倾向非常突出。农地非农化是构成农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地非农化的过程也正是农民失地的过程。

3.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对农民利益的忽视。

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体系。城乡居民在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上处于不平等地位。在农业上, 实行的是“奉献型”、“忽视型”的政策, 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并且歧视农民, 缺乏维护农民利益的观念。这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划上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致使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被严重扭曲。几十年来, 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处在低于城镇居民一等的地位成了“二等公民”, 农民的呼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于是在农地流转和农地非农化中, 农民的权益遭受侵害。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建议

之所以出现失地农民问题, 是政府没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既要满足城市住房和非农用地的合理需求, 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费, 妥善的安置。

1. 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国家立法机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认真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办法, 进一步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用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和政策去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把失地农民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中来才能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两条重要原则, 一是切实维护农民土地经营权原则, 二是坚持农民生存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这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落实保障农民利益的两条政治性措施, 第一, 政府要落实失地农民的参与权。在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上, 要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 保障公众了解和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政府、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处于同等地位, 而不能将农民排斥在自己利益之外。第二, 要转变政府行政方式。一段时间以来, 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不顾人民的利益, 这是不切实际的政绩观。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 摒弃不切实际的政绩观、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 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中央政府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其宏观目标是防止耕地总量降低至最低警戒水平以下, 即满足未来人口高峰时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所需的耕地数量。要保证国家慎重动用征地权。为了防止滥用征地, 对政府强制性取得土地要有严格限制, 对征地目的和范围要有严格的界定。

3. 以保障农民利益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

落实保障农民利益的三条制度性措施, 一是基层政府组织不折不扣地落实失地农民应得的政策待遇。温家宝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在农村土地征用中, 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 依法按规划和程序整地, 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4];二是政府制定对失地农民的倾斜政策, 千方百计地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服务和就业指导, 为其就业、创业提供条件和机会;三是立法机构尽快制定包括“以土地换社会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相关法律法规, 把失地农民问题纳入法制轨道。

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就业问题。

完善现有农民征地补偿、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这些项制度是失地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存在体, 也是失地农民能真正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之处, 更是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的集中体现。失地农民问题是整个人类社会变迁、进步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要坚持以失地农民根本利益为本,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韩俊.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J].科学决策, 2005, (7) .

[2]曾贤贵, 蒋志强, 等.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J].中国农村研究, 2004, (26) .

[3]何格, 欧名豪, 等.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J].农村经济, 2005, (1) .

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几点思考 篇9

一、失地农民的总体状况

1. 数量不断增长, 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 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每年约250—300万亩, 如果按人均1亩地推算, 那就意味着每年大约有250—300万农民失去土地, 变成失地农民。1987—2001年, 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共3395万亩, 多数研究者估计, 至少3400万农民因此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按照此速度, 到203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由目前的3500万人剧增到1.1亿人。近年来, 随着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地进行, 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 如果不解决好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 局部的问题有可能变成全国性的社会问题。

2. 安置方式单一, 补偿标准偏低

对失地农民安置, 有货币安置、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以最主要采取的货币化安置方式来看, 即给一笔钱一次性支付农民的土地出让、土地附着物、青苗费和房屋拆迁安置后, 再按人头进行的补贴, 然后自谋出路。补偿标准偏低, 难以维持长远生计。目前农村土地每亩种普通的经济作物的年产值为1000元左右, 根据征地补偿安置办法, 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也不过2万元。

再看就业安置, 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 获得就业安置的征地农民将首先受到冲击。目前, 在上海全市已安置进各单位的征地劳动力中, 有近30%的人实际处于离岗状态。北京丰台区卢沟桥乡太平桥村, 1993年土地被征用时, 实行招工安置的有3个队, 1100余人。从目前情况看, 除少数安排在环卫、公交和房管部门外, 其他获得就业安置人员90%以上都已下岗、失业。

3. 就业安置困难, 生活状况变差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 征用土地使农民丧失了原有的维持生计的手段, 同时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缺乏非农就业技能, 在转岗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相当一部分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因失去土地或土地减少而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相当普遍。例如,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942户的调查, 耕地被占用前年人均纯收入平均为2765元, 耕地被占用后年人均纯收入平均为2739元, 约下降了1%。其中, 年人均纯收入增加的有1265户, 约占调查总户数的43%;持平的有324户, 约占11%;下降的有1353户, 约占46%。土地被征用后收入减少的农户, 大多是传统农业地区的纯农业户。他们除了农业生产活动外, 基本没有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耕地减少后收入自然也随着下降。

二、失地农民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征地办法仍然具有强制性、垄断性, 征地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 导致征地权的滥用。没有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的安置, 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发生, 如没有统筹考虑农民就业、生活、就医、养老等问题, 损害了农民利益, 忽视土地作为农民基本保障。土地征用中没有引入市场机制, 征地才会失控, 补偿标准才会严重偏离现实, 农民利益严重受损。

1. 传统的发展模式依靠低价剥夺农民土地为城市化、工业化积累资金

从根本上来说, 在中国的发展模式中, 农业和农民一直为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剪刀差”让农民付出了6000—8000亿元代价, 为工业化积累了大量资金。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农民土地, 最少使农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

事实上国家按农业生产的最低标准一次性支付征地补偿费, 但在出卖时按照土地市场价格, 增值达到数十倍、上百倍。以浙江省为例, 征用1亩地的补偿标准大约是3—10万元左右, 实际农民人均分到的现金是1万多元。

国家土地征用价格与土地出卖价格巨大利差成为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 房地产部门高额的利润和城市发展的推动力量。另据浙江农调队的调查, 95%以上的失地农民没见过任何公告、文件、手续, 85%的农民没有参加过村民大会, 70%的农民不清楚具体的征地费数额。农民权益受到了很大侵害, 政府、集体与农民之间的分配极不合理。征用农民的土地收益格局是政府占60%—70%, 集体占25%—30%, 农民仅占5%—10%, 成本价与出让价之间的巨额增值收益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地方政府获取。政府与民争利, 农民得不到足够补偿, 同时也为一部分干部贪污、挪用土地补偿费提供了许多便利。

2. 土地产权设计上的缺陷, 使征地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

在城市化进程中, 大量农业土地转为城市用地, 农民转化为市民具有必然性。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真正原因并不是城镇化进程加快, 而是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中国现在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 其主要特征是政府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场机制, 由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不是一个平等的产权交易过程, 而基本上是一个行政强制性的过程。低价征用农民土地, 是当前农民利益流失最严重的原因。土地征用不仅没有富裕农民, 反而造成了大批农民失地失业;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差距, 反而扩大了社会不公。

目前各地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基本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其征用前三年市场年产值的6—10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 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 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市场年产值的4—6倍, 两者加起来最高不得超过30倍。按照法律规定, 土地补偿费归村经济合作社所有, 农民个人得到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补偿费, 安置补偿费用于被征用土地的农业人口安置, 扣除征地进程中政府部门以及村集体征收的各种费用及留取部分, 余下分给失地农民, 而实际上农民拿到很少。

同时我国征地权的滥用也导致了失地农民的损害扩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以法律形式严格规定征地范围对象, 一般国家也只有在公共目的的前提下, 才能行使土地征用权, 并给予一定的补偿。相比较而言, 我国实际操作中征地权的滥用直接导致农民利益损害扩大。虽然在宪法修正案中也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目的的需要, 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并给予补偿, 但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界定哪些是公共目的需要, 因此政府拥有很大自由的解释权, 在实际征用中, 都以为了公共利益为说辞合法低价征用农民土地、牺牲农民利益。

3. 从具体的土地征收办法来看, 农民缺乏知情权与参与权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有关部门批准征地要有公告程序, 在征地前给予农民知情权与参与权。但宏观经济发展模式和土地所有权制度、征地模式的缺陷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透明度, 没有听从农民意见, 公告内容由政府单方面决定, 带有很大强制性和垄断性, 农民只能被动地服从。

在某些地方基层政权存在困难和管理不规范、政务财务不公开透明的情况下, 农民的利益根本难以得到保证。有的地方热衷于“少花钱多办事”, 追求小团体和个人政绩, 一般以政府定价的方式确定基础设施项目征地补偿费用, 大多按法定补偿标准的最低限核算;有的部门还以别的地方土地有优惠为由, 迫使地方政府为了争取建设资金让步压价;尤其是在重点工程项目中自行制定土地政策, 侵害农民利益, 比如高速公路两边绿化带不计为征用补偿面积, 农田配套的沟、渠、路不以耕地面积计算补偿费, 宅基地不给安置补助金等等。

乱收费也成为侵占失地农民土地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某些地方, 征用土地款被各方刮地皮, 征地税费多, 所谓的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地管理费、森林植被恢复费、水利建设基金、教育附加费等等, 大量挤占补偿费用, 扭曲了政府、用地单位、农民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加上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征地安置补偿费分配更为混乱。农民虽然失去了土地, 但是有些地方针对他们的涉农收费仍未停止, 甚至仍收取明令取消的村镇建设规划管理费、定点屠宰管理费、土地权属变更和农民自产自销产品的集贸市场管理费等;还有的地方擅自搭车乱收费, 如征地管理费、农村建设管理费、乡镇农民机械事故处理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费、治安管理费、个体工匠管理费。

4. 安置方法单一, 失地农民生活无保障

目前征用土地大都采用单一的货币安置方式, 大多数只考虑了短期最低现金补偿, 使农民既失去了拥有土地所能带来的社会保障权利, 同时又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他们成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证的非农非工的群体, 生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农民就业机会小, 就业门路不多, 收入增加比较有限, 另一方面, 农民尽管取到了一定经济补偿, 但一般缺乏投资意识和理财能力, 很快就会消费完。而对失地农民的居住安顿、重新就业、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转变等问题, 政府却未予充分考虑。浙江某村民反映, 村里200多亩耕地被卖光后, 村民仅得到每亩2000元的补偿款, 现在生活无保障。

三、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具体对策

我国现存的征地制度导致失地农民为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失地的同时, 也失去了许多合法的权益, 承担了种种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责任, 政府必须千方百计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1.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逐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模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迅速进步, 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 可以逐步放弃长期以来的以农建工的政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无论是国际通行的惯例, 还是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当前应更加自觉地通过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来支持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通过一些惠民政策的实施, 将国家税收形成的国民收入, 在二次分配的过程中, 自觉主动地向农业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农民倾斜。

2. 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 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杜绝随意征地行为

在产权方面, 要真正赋予农民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继承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多项权利, 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明确规定农村中每个成员都有按份分割农地所有权的权利, 农民按份共有的农地权利可以合法继承或转让、抵押、赠送。要对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严格公益性用地实行政府征购, 但也必须向征地农民给予足值完整的补偿;对营利性用地, 让征地者与农民代表直接谈判协商购买。

3.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充分考虑土地所有权收益, 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确定征用补偿额, 不仅补偿被征土地现有的价值, 而且要考虑土地可预期可预见的未来价值;同时还要考虑因征用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等。我国各级政府确因公共目的需要征地时, 在确定土地补偿标准时, 不仅要考虑土地所有权价格, 而且还要考虑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成本和从事新职业的风险, 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对征地农民的经济补偿以及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基本的保障。农民拥有土地相对市场风险较低, 最起码能维持基本生存,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农民要承担不可确定的风险越来越大, 如养老成本、物价上升成本和失业的风险等, 在土地征用补偿中应考虑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联系起来, 确保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而对于对营利性用地, 在征地中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和谈判机制, 给农民直接的谈判权, 政府从征地过程中退出, 反映真实土地价格, 规范土地利益分配。农民与用地单位直接商谈, 真正使农民成为利益主体, 分享土地利益。不仅要充分考虑到被征土地现有价值, 还要考虑补偿土地的潜在价值, 全面提高补偿标准, 保证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 建立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4. 完善土地征用程序, 规范利益分配

规范征用农地的法律程序, 加强信息披露, 防止内幕交易。申请征地后, 有关部门必须要把具体征地范围、对象等情况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公开, 并举行听证会, 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 增加征地的透明度, 农民必须组建农民协会, 让农民代表与土地的最终使用者直接进行交易, 保证农民有参与权、知情权、主动权、谈判权和监督权, 保证农民的利益。规范投资商和政府行为。

拓宽各种渠道保证农民的利益, 可以在开发中将土地征算成股份, 变农民为“股民”。如浙江许多地方规定村集体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 留取一部分土地作为村集体稳定长期的收入, 由村集体建造标准厂房、写字楼和商业用房出租, 获取租金以保证长期收益。

加强执法监督, 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在土地管理部门中应建立专门裁决争议以及矫正土地征用的监督机构, 保证土地补偿安置费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防止和制止损害农民的利益。

5. 建立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为失地农民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构筑社会安全网。各地政府要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机制, 为失地农民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基金。养老保险保障基金根据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 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合理筹资。国家和集体应出大头, 个人出小头, 个人应交纳的费用从土地补偿金中一次性扣除。

考虑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 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对征地时已达到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 应每月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的养老金。对处于劳动段的失地农民, 应纳入到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与城镇社会接轨。一些未到退休年龄但就业比较困难的失业农民 (如40周岁左右) , 政府根据自愿原则, 制定过渡性养老制度, 由政府出资一部分, 个人出一部分, 保障一定生活费, 避免因失业而带来的风险。对年轻的失地农民必须加强就业、教育培训, 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新的失业和贫困现象。

为了更好避免失地农民因病而贫, 各地还要逐步建立重大疾病医疗保障, 成立医疗合作社, 在农民住院和患大病时, 给予一定补偿, 减轻农民的负担。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农民实际生活, 合理制订基本生活保障线, 对未达到保障线的失地农民给予一定补偿。

6. 大力探索各种就业安置方式, 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城市化进程不可阻挡, 对失地农民从长远来说, 机会大于挑战, 特别在就业上, 城市化与工业化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目前由于农民失地引起的失业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被动的, 一下子离开长期依存的土地, 面对新的城市生活, 许多失地农民从心理、观念、行为等方面会表现出许多的不适应。各级政府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于一些岗位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 在同等条件下, 尽可能要优先考虑失地农民。加强失地农民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 有偿扶持失地农民集体从业、个体经营, 适当奖励安排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突出单位和个人。

参考文献

[1].政协一号提案及中国失地农民问题透视.中国乐清网.

[2].王凌云.关注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党政论坛, 2004 (5) .

[3].高勇.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生活.人民日报, 2004-2-2.

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 篇10

1 当前征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征地范围过宽, 超出了公共利益的范畴

从目前的征收土地情况来看, 政府将“国家建设”、“城市建设”视为是“公共利益”的需要。往往为了经济建设大量动用征收权, 征地超出“公共利益”的需要, 只要是项目, 不管是不是公共利益的需要, 就可以征收土地进行项目建设。从1999年至2007年白山市城区征收土地中公益事业用地276.3413公顷、其它用地367.1362公顷, 其中公益事业用地仅占征收土地总面积的43%。

2 征地补偿标准过低, 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

当前征地中征地补偿构成、补偿标准基本上沿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 严重与市场脱节。目前征地中的纠纷则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首先, 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宪法》授予政府征地权, 但对补偿未做任何具体规定, 从根本上导致农民缺乏土地权力保障。《土地管理法》规定, 征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清的前提下, 这实际上排除了被征地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权利;其次, 补偿标准过低。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以我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旱田征收为例, 现行的前三年平均年产值标准800元/亩, 按照以上最高标准计算对农民的补偿费, 即, 安置补助费为1.2万元/亩、青苗补偿费为0.08万元, 以现金形式补偿费为1.28万元。农民被征一亩土地所得的补偿费在城区也只能购买5~10平方米的房屋, 而被征收土地带来的增值收益远远超过对农民的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已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第三, 安置途径单一。现在征地普遍采用货币安置的方式。即征地部门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以货币形式一次性支付给集体或农民;第四, 补偿费用分配不当。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都不明确, 缺乏可操作性, 对土地补偿费的使用缺乏规范, 结果乡 (镇) 、村层层截留, 严重侵害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生活存有后顾之忧

目前, 我市征地过程中, 对失地农民的安置主要以货币安置为主, 以一次性支付安置补助费, 让农民自谋职业。对于大多数失地农民而言, 货币安置等于没有安置。农民失地后, 意味着他们失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尽管目前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费过低的状况有所改变, 但农民在得到补偿后原来在这块土地上所拥有的权益全部丧失, 而政府针对失地农民在就业, 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还不健全, 给失地农民带来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户口农转非, 名义上他们成为市民, 但由于存在种种制度性障碍, 他们既不可能参加养老保险, 又不可能享受失业、退休、医疗保险。虽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如居住、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 但目前覆盖面还较小, 而且大多属短期行为和低水平保障。从长远看, 失地农民未来的生活问题和养老问题已成为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4 征地程序不透明

虽然《土地管理法》规定,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 并听取被征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但事实上, 集体常常不过是几个乡村权力人物, 能不能完成征地任务, 是乡村权力人物能不能继续居于权力位置的条件。征地过程中的各项补偿最终要落实到农民, 但农民无法以独立权利主体的地位参与到征地协商谈判中来, 征地过程又缺乏畅通的申诉渠道, 其财产权利的保障就更成为问题。

5 土地补偿金使用管理不尽合理, 收支矛盾突出

首先, 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金在个人支配使用中存在着问题。据调查部分失地农民在拿到补偿金后, 不会合理使用资金, 有的存入银行, 有的建新房, 有的在大办婚丧事、吃喝玩乐中不知不觉的就使资金流失了大部分, 还有的因投资失误血本无归, 等补偿费用完时, 生活就陷入了困境。其次, 村集体在管理和使用属于集体的土地补偿金上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调查中发现一些村集体在土地补偿金管理使用上比较混乱, 个别村还存在着挪用、挤占征地补偿费现象。

6 解决失地农民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 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范围

有严格限定公益性用地范围, 才会杜绝土地被滥征用, 行政主体土地征用权也才会被限制。根据我国的情况, “公共利益用地”应严格限定在以下几类:①军事用地;②国家机关及公益性事业研究单位用地;③能源、交通用地;④公共设施用地;⑤国家重点工程用地;⑥公益及福利事业用地;⑦水利、环境保护用地;⑧其他公认或法院裁定的公共利益用地。在合理界定“公共利益用地”的前提下, 以因公共利益需要土地时, 还必须经过充分论证, 表明是出于公共利益, 方可征地, 以确保征地权只限于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使, 其他非公益性用地, 不能征农用地, 而应当主要依靠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市场以及开放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来解决, 并以市场机制来运作。

7 完善征地程序

完善征地程序目的, (1) 提高征地工作效率; (2) 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 明确由政府审查征地申请的合理性、必要性。其次, 由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代表政府统一进行征地。第三, 提前介入, 及早准备。征地前发布预征地公告, 征求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的意见, 商谈征地补偿安置事宜, 报批征地方案前草签征地协议。第四, 被征地村集体在签订征地协议时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第五, 贯彻国土资源部22号令《国土资源听证规定》中征地听证制度。第六, 建立征地后期监督机制, 防止“多征少用”“征而不用”“征地闲置”及长时间拖欠征地补偿款等现象出现。

8 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 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尽管提高了根据土地年产值补偿的倍数, 但远未消除低成本征地的不合理状况。耕地的年产量因为不能反映土地的位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耕地面积等影响土地价格的经济因素, 也不能反映同一宗土地在不同投资水平下出现产量差别的真实价值。因此, 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 实行公平补偿, 在公平补偿原则下, 征地补偿包括两部分:土地的市场价格和相关补助金。土地的市场价格是指某一宗特定土地处于现状土地利用条件下, 在公开市场中的正常价格。相关补助金是指因征地而导致的搬迁费用, 新工程的前期费用以及农地中一些尚未折旧完毕的投资, 对农村建设用地 (宅基地) 则还包括建筑物的补偿费。

9 加快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倾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现在大量失地农民不仅享受不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利益, 在失去了集就业、养老、子女教育、最低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土地后, 不能与城里人一样获得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 还要为转变就业方式、生活方式而付出大量成本, 这让不少失地农民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里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 从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考虑, 改革现有的征地补偿办法, 向农民提供长期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 建立一套有效的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制度势在必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明确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以来国家劳动保障部相继下发了《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问题的通知》, 我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了《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意见》, 由于无法落实过去已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我市至今还没有出台具体方案, 从而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的落实, 建议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关意见, 对征地后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应允许他们按照自愿的原则转为城镇居民, 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分享城市化成果;在农村已经建立保障体系的, 应把这部分农民列为保障的重点, 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10 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安置, 努力拓宽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空间

目前我市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很多村民在获得货币补偿后, 基本上都用于日常生活消费, 补偿款花光后生活就无法保障。因此, 帮助失地农民拓宽就业门路, 探索多种安置方式势在必行。

(1) 将被征地农民统一纳入城镇就业渠道。建立城乡统一就业组织体系, 帮助失地农民尽快在非农岗位上就业, 在城市公共项目用工中 (如环保、牧业、绿化等) , 应划出一部分就业指标专门用于安排被征地农民再就业。要鼓励用地单位把适合农民就业的工作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

(2) 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 政府应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工作,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技能培训, 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培训, 尤其要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技能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以适应现实中劳动力市场由单纯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的转变, 使失地农民有能力自谋出路或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在市场经济中较好地站稳脚跟。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转变观念, 自立创业, 以经商办企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11 强化土地补偿费用管理, 规范分配使用

(1) 严格按规定分配土地补偿费用。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安置补偿费合理地分给村民, 土地补偿费必须留作发展集体经济用途和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政府有关部门严格加强对这部分补偿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

(2) 加强对征地安置费的分配指导。

安置补偿费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合理的原则, 坚持政策规定前提下开展民主讨论的原则。因此, 在制订分配方案时, 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的方式来确定分配方案。为了保证分配方案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分配方案必须经有关部门和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3) 利用土地补偿费用, 发展村集体经济。

引导村民谋求长远发展, 并积极推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机制, 避免村经济投资决策失误。根据城区发展需要, 结合村集体留地政策, 大力发展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实现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的目标, 同时, 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制度, 加强对村土地补偿费用管理的审计监督和财务监督, 确保村土地补偿费的正确使用。

12 加强对征地过程的监管机制建设

在土地管理方面, 杜绝各类违法用地是保证征地补偿安置的一项首要措施。为此, 必须切实加大土地管理执法力度, 维护良好的土地市场秩序,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查处相结合。在资金监管方面, 成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与经营机构, 前者负责对后者的监督, 后者负责基金的筹集、投资和保险金的发放, 以保证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雪.土地征用制度中对农民利益保护的改革构想[J].甘肃农业, 2005, (8)

[2]刘向南, 曲福田.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问题综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3]国土资源部征地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征地制度改革研究报告[J].国土资源通讯.2003, (11)

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 篇11

关键词 失地农民;安置保障;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9.2;D422.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167-02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提升。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对于土地的需求,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了千百年来所依赖和生存的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土地是农民的立身之本,在缺少一套科学完善的就业和生活保障之前,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农民的生活丧失了基本保障。如何才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失地农民安置保障的问题开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失地农民所面临的问题

1.1 土地补偿标准较低

目前,征地的土地补偿较少,农民所能获得的现金补偿大概为每667 m2几万元。一般来说,城市周边农村的补偿会相对比较高一些,而远离城市的乡村这个补偿标准则会比较低一些。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下,如此低的补偿金额,仅仅只够一个家庭维持基本消费几年时间,很难满足农村居民发展生产、投资创业的现实需求。即便如此,在很多地区,对于农民的低额度的补偿还经常出现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1.2 就业安置比较困难

在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之后,其中一些劳动力可由征地单位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本地单位安排就业,但绝大多数的农民会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在实践中,就业安置往往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需求,但用工单位都有着自己的用工要求,并且安置面比较窄。另外,因为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当单位机构进行改革的时候,往往会被列为首批被精简的对象。当然也有一部分农民自谋职业,但目前,这个比例还较低,多数的农民因为年龄、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限制,在就业中缺少竞争力。

1.3 缺少必要的生活保障

目前,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大多采取的是货币安置的方式,这种安置方式的运行成本比较低,也比较省时省力,能够将用地单位和农民之间的经济关系一次性的进行了断。但是对于失地农民来讲,往往不公平,这是因为货币安置仅仅只是对于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缺少了后续的长期的发展规划,很多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想依靠村集体经济组织解决生活保障的想法往往难以实现,多数农民在花完了补偿款之后,生活很难,不仅影响了自身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成为了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隐患。

2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策略

2.1 不断提升土地的补偿标准

在进行征地补偿的过程中,除了对土地价值进行补偿,解决劳动力安置问题,还应该增加农民在30 a内土地正常收益权的损失补偿、土地潜在的收益补偿、土地升值补偿等。即便是依据现行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也应该参照目前的物价水平和消费总体的因素;同时,还要结合农民的意愿,不断提升补偿的标准,确保农民在丧失了土地之后有能力进行再就业和再创业,从而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失地农民整体生存能力的提升。

2.2 完善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服务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的农民大多缺少就业培训的机会,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普遍比较低。这使得很多农民在失去了土地之后,会面临就业困难的情况。在实践中,要想解决农民就业中的困难,除了要开展必要的就业安置之外,还要培训农民建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大胆鼓励农民积极的参与各类培训,提升农民自己的劳动技能,努力在劳动力市场自己的就业机会。政府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完善必要的就业培训体系,依据不同的文化层次和农民的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培训内容。如县级的农广校就、农机校就可以针对职业农民培训进行努力,组织农民适应社会发展,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尽可能的解决农民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失地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他们的权利收到侵害的时候,往往缺少启动权利救济的各种成本,所以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法律援助体系很有必要。

2.3 建立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在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的过程中,各地的农民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还应该建立起个人和国家和集体共同投入和风险共担的医疗保险机制。首先,可以为失地农民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强化多元化的救助投入,引导企业、慈善机构和个人捐款,不断充实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基金。其次,不断推广和普及新型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民已经参保新型合作医疗,但是仍有一部分地区的农民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率比较低,新型合作医疗作为一项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民利益的医疗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应该做到积极宣传推广。

3 结语

我国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人口大国向非农业人口大国转变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农民转型成为城镇居民,但这并非出于自身主观愿望而是被动无奈的转变,代价便是失去其原有的土地。由于缺乏稳定平衡的社会保障支撑,失地农民游离于农民与市民之间,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不安定因素,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市民身份过渡,使他们的生活无后顾之忧,需要政府从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角度出发,探索研究差异化安置、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钟水映,李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模式与方向[J].中州学刊,2009(1).

[2]吴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3]罗文春,李世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探析[J].农村经济,2011(9).

[4]李美玲.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6).

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 篇12

作为一个农业国家, 越南人数为8600万人, 其中70%以上是农民。但是用于农业的土地面积很有限。根据统计数据, 越南有942万公顷左右的农地, 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但同时农户的土地被大量征用。目前全国已经被征用的总面积为72.8万公顷, 其中农地占73.6%, 涉及826012户家庭。农地大量缩减, 同时也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处于待业, 无业的状态, 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 农户经济不稳定, 失地农民利益严重受损等问题亟待解决。失地农民是农民中的弱势群体, 我们应该关注这部分人的生活, 而就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途径。因此, 解决这些失去土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1]。

二、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一) 失地农民的失业危机

大量农地转变为工业园区和城市化之后, 一部分劳动者就要面临失去工作与转行的问题, 其中蕴藏着很高的失业危机。

根据调查, 平均每户失地农民中有1/5的劳动者陷于无工作状况, 每公顷被收回的土地会造成13个劳动者失业[2]。尤其是红河平川各省的农业劳动占全国较大的比例,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更成为急促。在红河平川区平均每公顷被收回的农地会造成15.33个劳动者失业。

依此推算, 平均每年全国因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征用的农地总面积为5.4万公顷, 会造成70.2万个劳动者失业或转业, 其中失业人口又占很大一部分比重。

(二) 失地农民转业的状况

城市化、工业化的目的是让一部分农业劳动者转到工业园区工作, 提高劳动效率, 提高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但实际上, 失去土地的劳动者能够被本地工业园区聘用的只有大约3~7%, 并且主要是小于30岁的劳动者。很多人被征地之后, 没有找到工作与不能转行, 有人则回来在残留的微薄面积的农地从事种植。对于这些被聘用的劳动者一般只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 收入水平很低 (有地方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只约有700.000~800.000盾[3]) , 不能保障生活, 劳动时间较长, 无法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 经过短暂的时间后, 这些劳动者往往会自动离职, 重新成为失业者。

根据越南国民经济大学的调查揭示, 67%的农业劳动者被征用土地后不能再就业, 他们只好转移到城市从事一些如上货郎、装卸货等不稳定的工作;只有13%能够实现再就业;没能找到工作与完全失业的为20%[4]。

可见, 发展工业园区造成一部分农业劳动者失去了部分或者全部生产资料, 但他们在再就业或者创业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农地转移为工业用地与城市化用地的速度很快, 但劳动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工作的速度却很慢。这些矛盾使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陷入了失业的状况。

三、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

(一) 地方政府存在缺陷

在很多地方, 政府的管理工作还有很多不足, 征用土地的计划没有与失地农民的培训, 转业衔接。对于征用土地的规则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宣传到农民。征用土地时没准备好充足的的条件方便失地农民转业。因此, 农民失地后在转业与就业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 导致失地之后农民既失地又失业, 失去谋生手段。

国家与地方政府未有具体的制裁用以规范用地单位的责任, 在失地农民转业与就业计划中, 很多用地企业在设立计划时承诺录用失地农民进入企业工作。但实际上, 征用土地之后各企业都违约或者只录用很少失地农民 (本地劳动者得到工业园区聘用只有大约5%) 。

(二) 征地补偿制度不合理

越南土地征用采取政府强制性获得集体土地经营权的方法, 然后给失地农户一定的土地征用补偿费, 但土地征用补偿费标准偏低, 失地农民的补偿费往往低于当年当时的土地价格。越南2012年关于省级公共管理与行政的有效指数 (PAPI指数) 的公布中, 全国的平均只有12.8%被收回土地的农户答复所补偿的金额接近市场价, 87.2%被收回土地的农户回复所补偿金额低于市场价。

伴随着补偿费标准偏低的另一个问题是, 越南采取的是对失地农民进行一次性支付土地补偿与安置补偿费的征地政策, 这种方式过于简单。因此, 失地农民拿到征地补偿费时, 很多农户家庭“抱”着补偿费而不知道合理地使用, 大部分都用于盖房和购买家庭用具, 而不注重用于学习与解决工作。具体来看, 用补偿费盖房的人数占57.5%, 购买用具的占8.72%, 向非农业生产投资的占1.27%, 培训投资的占2.55%, 储蓄占18.2%[5], 失地农民这样使用补偿费, 几年后这些微薄的资金越来越少, 很多农民失地后又陷入失业, 这会导致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相继出现。尤其是那些即将进入劳动年龄的年青人很容易被各种社会诱惑拉拢.

(三) 失地农民本身在再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

其一, 失地农民的素质有限。失地农民之前一直从事农业工作, 文化程度低, 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 不懂工业化生产作业, 所以不能适应劳动市场的要求。

在越南很多企业通常只承诺录用已受到培训或者至少高中毕业的劳动者。但根据统计, 被征用土地的失地农民中, 初中毕业以下约占73%, 没有得到短期培训占86%[6]。这就意味着失地农民在就业时很难顺利找到工作。

关于行业结构, 据统计, 征地之前:69.5%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 工人为8.3%, 经商为4.6%, 3.6%的从事行政工作, 1.5%从事摩的, 7.8%从事别的工作, 4.7%没有工作。虽然他们的行业种类较丰富, 但大部分是农业。这样, 失地之后他们在工业区找工作的机会是很少的。

其二, 年龄偏大。失地农民超过劳动年龄的占较大比例。35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占失地农民总数的60%以上, 他们有很多从事农业的经验, 但是过了劳动年龄, 再加上文化程度与职业技能有限, 所以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机会找工作。

其三, 失地农民的认识仍然被动。一部分失地农民还盼望, 依赖补偿政策而自己没有努力去解决困难, 寻找工作。此外, 还存在失地农民没有认识到再学习和寻找新工作的重要性。

其四, 失地农民就业的观念思想落后。虽然失地之后很多失地农民还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失业, 但他们不愿意从事城市保安/清洁等一些认为丢脸面的工作, 这直接影响了一部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 提高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的认识

政府要深化、具体化、科学化地研究和完善符合本国国情的征地政策, 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 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实际上, 能否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就业, 关系到城市化进程能否获得一个稳定社会环境。所以地方政府必须提高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认识, 制定长远规划, 出台相应政策, 合理妥善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7]。

政府在规划批准工业区的同时要设立帮助农民转业与解决就业的计划。设立计划时要参考各地失地农民的意见。所获得批准的计划里面要充分地体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方案与实施进度, 强化投资者对解决就业的承诺协议。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问题, 政府要重视制定创业的优惠政策。对于自主创业的农民, 政府应提供与下岗失业人员同等的就业优惠政策, 例如税收优惠, 提供小额担保货款等, 激励其自主创业。对于自谋职业的农民, 政府应积极为其搭建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 提供就业咨询服务, 帮助收集用工信息, 搞好劳务输出, 扩宽就业路子[8]。

(二) 完善征地的政策

政府在制定土地补偿费时, 必需细节化地考虑征地范围, 地理位置, 土地供求关系, 考虑土地的机会成本, 土地的市场价格,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消费水平与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 以决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土地补偿费。同时, 要采取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以现金补偿为主, 但同时采用其他补偿方式 (如:发给土地债券, 留地安置补偿, 投资股份安置, 替代地补偿, 社会保险安置等多种做法) 作为补充。国家选择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方式时要因人而异, 要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经济状况, 收入来源, 自身素质与就业创业能力等因素而采取有效补偿方法。

(三) 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的竞争力

政府要充分认识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把失地农民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保证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创新失地农民职业教育机制[9]。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 不同的文化层次和教育背景以及各地方 (县, 省) 劳动者的需要, 建立不同培训项目, 开展就业培训;本地政府跟各企业谈判并签订招聘的承诺协议书, 要求企业以予失地农民各类培训;也可通过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业培训;所有的培训费将由雇主企业支付, 职业培训的学费与解决就业的国家基金结合起来。

企业要承诺录用一些已经经过培训的本地劳动者, 还没安排工作的劳动者也可以组织“服务合作社”, 如:饮食服务、保安、运输货物等。加强就业服务与职业培训的咨询工作, 就业中心免费提供工作介绍, 尤其是对15~30岁的劳动者。若需要到国外工作的劳动者会获得100%的职业培训费, 外语培训学费, 体检费, 护照签证办理费并可以获得优惠利息的贷款以及其他到海外工作的必要费用等。对于给35岁以上就地工作的劳动者创造非农业就业机会以及转业培训, 如:钩织, 藤竹编织, 工艺美术等。逐渐形成一村一产业, 一村一品, 为失地农民提供稳定收入, 保证失农地后的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翟年样, 项光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支持[J].公共政策, 2012, (02) .

[2]唯友.对被回收土地的农民如何解决就业的问题[N].人民日报, 2012, (04) .

[3]黄面.对被回收农地的劳动者解决就业的补助[J].网址:baomoi.com, 2012, (04) .

[4]唐永涩.如何让属于被回收土地的农民安家, 自强致富[N].国家胡志明行政-政治学院芹苴.

[5]金金.对被回收农地的劳动者解决与培训就业的问题[J].网址:taisancongcong.Vn, 2013, (02) .

[6]范恒.回收土地与对农民解决就业的问题[N].越南共产党电子报, 2012, (02) .

[7]许庆.关于促进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建议[J].科学发展, 2013, (02) .

[8]杨雪.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 2006, (01) .

上一篇:纤维增强玻璃陶瓷下一篇:艺术体操专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