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对话教学

2024-06-05

文学对话教学(精选12篇)

文学对话教学 篇1

得益于各种文化间相互认识的加深加广,如今的世界显得更加色彩斑斓。作为今天的世界公民,我们需要理解与接受多元文化,而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势必成为学生理解接受多元文化的重要的途径之一。然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习惯于政治批判、教学思想单一和教师避重就轻、学生草草收场等问题。

长期以来,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一直过于强调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导致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思想单一。在面对外国文学作品时,政治倾向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揭露批判资本主义,为政治思想教育服务,这就导致对作品的理解单一化、肤浅化甚至庸俗化。在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思想与习惯的作用下,本来个性活泼、求知欲旺盛的学生被束缚住了头脑,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失去了原本鲜活的思想。

此外,教师们对于要精讲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处理往往避重就轻,常常是把课后列出的几个思考题做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再依据教学辅助资料稍作总结便做罢。至于自读篇目,教师更是让学生自行阅读,再做些参考资料草草收场。这样便造成教学内容的严重缺失,导致教师不愿钻研教材,学生不愿动脑思考。

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让师生打破与外国文学作品间的隔阂,构建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对话建立了一种相互敞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话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存在的相互趋近,是自我与他人共同‘在场’的相互审视和相互认证”[1]。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与外国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及作者好好地“对话”,定会逐渐消除与外国文学作品间的隔阂,从而喜爱外国文学作品。

一、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

大多数学生认为外国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形式应有别于中国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他们希望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灵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不要照本宣科。而实际上,外国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正有助于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与创新。

首先,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这就为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教学资源。如1958年公映的美国影片《老人与海》就非常忠于原著,其中理查德·阿曼达饰演的桑地亚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课本《老人与海》是节选,又属于自读课文就将这部电影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看,到课本选文部分时将演员对白设成无声,让学生来念台词,专业演员在荧幕上表演,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桑地亚哥这一形象的认识和荧幕中演员的动作为其配音(包括画外音)。这种形式让学生大呼“过瘾”,领会到这样看似单一的形象和场景背后所隐含的人物坚强的意志,也领悟到“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一名言的内涵。笔者介绍海明威的创作特点“冰山原则”。

同样,在讲授课本节选的《哈姆莱特》时,笔者搜集了一批BBC制作的《莎士比亚名著动画》,结合名著导读部分推荐的莎士比亚戏剧一起讲授,加深了学生对莎士比亚作品的了解。这种以电影促教学、结合文本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比较适用、收效也比较明显的一种形式。

其次,编排课本剧是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的另一亮点。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因为学生对别里科夫很有兴趣,认为他的代表性的动作和性格特点很适合舞台剧表演,便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以别里科夫为主角的舞台剧。学生们在演出及观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别里科夫的认识,挖掘出了他身上具有代表性的人性弱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确实可以让学生们融入到外国文学作品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中,参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活动,在参与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

另外,也可以利用一定的课外时间开展外国诗歌朗诵会、外国文学作品讲座、外国文学作品读后感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进而丰富他们的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

二、在比较教学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

因为高中学生对外国文学这一领域比较陌生,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与作品的隔阂、疏离感。教师应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与陌生领域的共同点,以旧知带动新知,以熟悉接近陌生,打破隔阂,拉近距离,在比较中逐步进入外国文学作品的领域,提高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著名的演讲词时,笔者将其与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进行了比较。虽然都是在公开场合的演说,都具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但是蔡元培先生的演讲明显柔和了许多,而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则是激情澎湃。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蔡元培先生是晚清的一名进士,后因清王朝腐败弃官离职,留学德法,是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教育家,对于北大年轻的学子而言,又是一名长者,这样的身份使得他的演说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家排山倒海式的风格。而正当壮年的马丁·路德·金作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在面对25万黑人群众的盛大集会时,他的情感自然和蔡元培先生不同,所以在演讲中他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典型的比喻、排比等,以鼓舞听众的情绪,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讲授《哈姆莱特》时,当学生为作品悲惨的结局所震撼时,笔者顺势提问《窦娥冤》是什么样的结局呢?《窦娥冤》是一个冤案得以平反的大团圆的结局。中外悲剧为何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这一问题提出后,笔者又引导学生们查阅了其他一些中西方悲剧题材作品,如《俄狄浦斯王》、《赵氏孤儿》。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文化中以儒道释三家为重,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教中的“轮回”的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对大毁灭的拒绝,“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大团圆的结局是“中国制造”,具有中国特色。而西方悲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希腊的人本精神和自由观念在戏剧中便化为人与命运的冲突,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奠定了悲剧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的效果的界定,更是强化了西方悲剧所独具的“怜悯、恐惧”的审美效果。

这种比较教学法,不是非此即彼,不是要在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中争个高下,而是通过比较来建立一个“对话”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视域,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宽广,思维更加多元。学生们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远比单纯的灌输来得直接深刻,而且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师也需要“对话”原典,提高文学素养

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都是来自教学参考书和自己在大学学习时的一点印象。另据笔者在校内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不是个人爱好,语文教师一般不会也不可能主动阅读外国作品,更不用说较难读的外国文学理论的书籍。连教师都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又怎么能期待他去喜欢教授外国文学课,去启发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呢?

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做为语文教师,应该什么样的书都要读一读,“我始终觉得,对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读书;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读的书的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他的读书境界”。[2]且语文教师的思想境界对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级教师程翔说:“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核心是教师的现代化;而教师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核心就是‘人本思想’。”[3]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篇目虽然不多,但其中每一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语文教师不能“只动嘴,不下水”,也需要“对话”原典,多读书,读文艺理论的书,读外国文学原著,培养深厚的外国文学知识素养,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多样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影响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在面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品背景资料,提供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提供专业鉴赏的思路,让学生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获得艺术共鸣,真正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的丰厚性与多元性。

外国文学作品中蕴涵了不同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有着创新的思维方式,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宇宙的未来》这些理论性较强的作品都值得我们好好阅读,深入探究。只有教师具有了对文学形式的敏锐感知,才能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

做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一个独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文学作品在拓展高中生文学和文化视野、吸纳地域文化、提高综合语文素养方面都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广大语文教师都能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将“对话”作为主要手段,不断提高外国文学素养,相信高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一定会大放异彩。

摘要: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作者认为“对话”是一种解决之道: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在比较教学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教师也需要“对话”原典,提高文学素养。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高中语文教学,外国文学作品,对话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1.

[2]王崧舟.诗意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9.

[3]程翔.语文教学现代化首先是教师的现代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1):7.

文学对话教学 篇2

现代课程理念是一个具有综合指导意义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个对各门科目有效促进的教学理念。

在英美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不少一线教师将文学课作为一种精读课的模式来进行,由此文学作品的教学就往往变得索然无味。

在“对话”理论的相关主张下,则更主张对话和讨论的相关模式,从而使得英美文学的教学充分利用到这样的对话和讨论模式中,从而使英美文学的教学更具有挑战性。

一、“对话”理论?“对话”理论最早由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后,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

在巴赫金的相关研究中,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对话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成为了他对“对话”理论研究的重点。

在“对话”理论所倡导的一系列关于对话的说法中,其“对话”的定义往往不是表面上的语言的交流和传授,而是整体上的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精神上的传递和整体沟通等。

在“对话”理论中,研究者们倡导平等而富有创造性的交流,认可平等主体之间的思想交流是思想的碰撞及对文学作品赏析过程中的体验和分享。

二、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呆板单一

当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呈现出来的一个现状是教学模式的呆板单一。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师生关系放置在了一种主客对话的关系上,也就是说,教师作为一种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教学模式往往是固定的照本宣科。

例如,以当下的英美文学史的相关课程来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几个方面的讲解,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师在填鸭式的教学中感到十分疲累,而作为客体接受者的学生,也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由于长时间对枯燥题材的讲解和模式的灌输,使学生产生怠倦心理,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

当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不足,出现怠惰和排斥的心理也是较为常见的现状之一。

在当下很多教学中,尤其是对后现代主义作品的教学中,学生更表现出来一种排斥的心理。

长时间以来,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只是有所耳闻,而对于后现代的文学理论和相关作品则知之甚少。

(三)教材的编排繁琐缺乏新意

当下英美文学教材的编排主要遵从的还是传统的模式,将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按照时间的发展进行归类并依次排开,而每一章节的内容则根据这个时代的大背景开始叙述。

例如在现行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相关理论书籍中,各章节的内容大体上都是先叙述文学流派,然后介绍代表作家,进而将代表作家作品独立为一个内容抽分出来单独罗列和详解。

这样的流程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教材枯燥呆板,而教师的照本宣科的教学习惯则更使得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可以说教材的排版繁琐而缺乏新意也成为了不能够将有关作品和流派进行有效结合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三、“对话”理论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一)对新的师生关系的合理建立

在“对话”理论的指导下,师生关系更多是倡导了合理平等的主体性交流,也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师和学生看作互相平等的主体。

这样则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加合理关系的建立。

以波德莱尔的相关诗歌教学为例,波德莱尔的.作品是受到了美国著名作家、诗人、文论家爱伦・坡的深刻影响、具有一种颓废唯美风格的诗歌作品。

在“对话”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就爱伦・坡和波德莱尔的相关文论和诗歌,包括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进行先行的了解和深入对比,尤其是可以以主体身份对爱伦・坡及波德莱尔两位重要文学人物进行倾向性认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对爱伦・坡的相关文学理论作合理的、详尽的了解,并对波德莱尔的相关诗论进行比对。

在分析波德莱尔的重要代表作品《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时,尤其可以对作者本身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由学生组织教学中的具体过程,互相配合,甚至可以进行小组式的合作,并将这种探讨的结论或对两位作家具体作品之间的联系、差异、风格、文论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经验分享和体验共享等等,由此有可能弥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枯燥的植入和灌输的不足。

(二)和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在“对话”理论指导下,我们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不仅实现教师之间,也同时实现与作者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是一种不断挖掘和经验发掘的过程,其中对于文学作品本身的背景、内容和思想内涵等等的挖掘都成为了学习文学作品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对话”理论讲求对作品思想和思想传递、交流的理解和体验,学生通过“对话”理论的指导,对文学作品中传递的深刻内涵进行主动探讨和挖掘,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所赘述和引导的方向。

例如,就福克纳的作品《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来说,文学史中更倾向于将它与南方文学进行关联。

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南方种植园文化下的没落贵族爱米丽,在极端的压抑和引导下最终将她的丈夫杀害,并在小说的最后引入了一段房间中尸体的陈述,这样的尸体是“灰色”的,发丝也是“毫无生气”的,而这个房间则早已被蛛丝覆盖,呈现出死亡的气息,成为了没落南方种植园制度的典型代表。

小说和南方种植园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和作者内心对于南方种植园时代的缅怀也有着重要的联系,而具体是怎样的关联,是否只是像文学史中所引导的和美国南方文化之间具有关联?这都可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对话”理论的指导下,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对美国南方文学进行整体、全面的了解,从而对美国南方文学所体现出来的特有的对种族冲突的思考、对种植园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美国命运本身的思考等等做出自己的判断,再返回到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就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合理、详细的挖掘。

(三)构建自我完善的平台

通过对“对话”理论的充分利用和合理认识,也能够促进学生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和自我完善。

学生在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借鉴“对话”理论的相关主张,通过和文学作品、作家之间的平等对话及富有创意性的自我体验,增强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对自我素养和学习模式的完善也都具有良性的作用。

在对西方经典名著《荷马史诗》的学习过程中,应当了解希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变革等,然后才能对作品中阿喀琉斯做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理解。

在《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由于自己的手下被阿卡门农所杀而愤怒地进行了征讨,发动了十分有名的特洛伊战争,之后在对方国王哀求下承诺在治丧期间停战。

阿喀琉斯在这个过程中集结了希腊人渴望看到的、渴望达到的一种尚武精神和人本主义的追寻和探究,是对人格、尊严和荣誉的维护,这样的体验来自于学生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前提式了解和条件性总结。

结语

“对话”理论弥补了传统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不足,将学生的主观体验和作品、作家之间的平等交流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并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形成了师生之间的主体性平等交流对话。

无论是对教学本身还是对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保罗・弗莱雷.顾建新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

灵魂与文学的对话 篇3

关键词:咸济酒话;审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16-01

弗·杰姆逊认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在这个时代,一直以文化精英身份出现的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的格局。在书籍的世界里,不分高低,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一种意见发表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这是一个在书籍的世界里建立的“乌托邦”。

一、李志强的文学作品分析

一位优秀的作家,更是一位擅于洞穿社会世相,揭示隐匿在其中的善恶真伪本源的观察家。这样的作家精于对具体对象审视甄别、客观升华,并借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达到针砭时弊、善化于人、开启光明、弘扬正气的社会效果。对于作家而言,观察之益不仅为创作所求,更为创作的源泉及动力。我国古代理论家有这样的论述:“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猿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当然,这样的感触非麻木的市井看客所能悟,需要有思想有准备的人带着灵魂上路,才能触动灵魂深处最柔软、也最能感化至深的东西。

二、《咸济酒话》的灵魂深处

作品就是作者的真实内心,认识作者就要从作品中去寻找。

李志强的散文集以《咸济酒话》为题是作者想借文“济贫”,借文“提性”:“济”,则劫富济贫,济的是日益下沉的灵魂,抨击低俗,提升人性。“酒”,则色泽清冽,而味之醇香,品之绵长。该书从感悟人性、人情,感触文化入手,立足平常事,借以平实无华的语言,触动我们的心灵,轻轻濯去污垢,让我们在绵绵的回味中湿润温馨。不管人性篇也好,人情篇也罢,都是凉中有热,热中有凉,凉热合流,荡涤灵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实,岂止是寸心知?我们所有的读者,每一颗心都知道,从文字开始,是生命又一次历程。

一位优秀的作家,是一位擅长洞穿社会世相,揭示隐匿在其中的善恶真伪本源的观察家。《走出重围》一文,洗发店的仗义,惹来抱怨,才晓得“英雄”难做,补习班外,妇女的吼骂,由此揭示出一幅“人性图”,人既具有“真诚、大义、勇敢”的美丽人性,也具有“你争我杀,弱肉强食”的原始兽性,还具有“善良、怜悯”的慈爱神性。人看自己,就是尘埃——我身卑微,更应心向天空,将目光投向浩瀚与深邃,与无限存在的永恒相对接,借宇宙的慧光,看清我们自身,和我们回去的路。《侃侃身边的联谊会》一文,谈到狮山同乡会,战友联谊会,诸如此类的没有情感作纽带的联谊活动,其实就成了没有内容的空壳,剩下的只有推杯换盏的热闹,与烟花升腾的排场。文则达心,文则通性,该文就入木三分得抨击了虚伪、世俗利益。生命历程谁也无法改写,但却可以性情对视,灵魂相约。《气枪下的文明》一文,那看门老头着实可敬又可怜,日夜辛勤可垃圾照旧,更可悲的是换了个看门的壮汉用气枪却保洁干净,震撼我们的:文明就这样怯懦,竟要用野蛮来维护!可用野蛮来维护的文明还叫文明吗?《镜子的意义》借东西方两老总对慈善的举措,而抨击根植在我们心中的奴性文化,为了爱,我们要借镜子的反光,看清附着在身上的尘垢与肿瘤。尽管这种反光使人尴尬,甚至刺眼,但却是促进我们自爱自强的光芒。

三、结语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

宗教和艺术都是对现实的精神超越,用王国维的话说,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超脱空灵,不食人间烟火与超凡脱俗成为艺术家的追求。艺术的无限是构建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歌颂、对人生的赞美和讴歌,而在联结点上,宗教和审美的境界相通。禅宗任情合道的最高人生境界,道家的与造物者游,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真人境界,都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面对被商品异化的社会,现代主义艺术曾用荒诞、丑怪、变形的方式来与现实世界对抗,用否定性的姿态来对抗现实的物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希望通过包括美学和文化在内的批判,“从异化、拜物教化的现实力量中产生出一种解放的、非拜物教化的意识。”现代主义营造的精英气息和贵族主义被消费主义的大潮冲垮,艺术最终失去了现代主义的反抗性而与商业结成了同盟,被纳入了商品生产的逻辑机制之中,成为拜物教的附庸。当代审美文化中所面对的环境是社会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艺术与经济已经携手合作。

李志强老师,精于对具体对象审视甄别、客观升华,并借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达到针砭时弊,善化于人,开启光明,弘扬正气的社会效果。我国古代理论家会这样论述:“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猿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当然,这样的感触非麻木的市井看客所能悟,需要有思想有准备的人带着灵魂写作,才能触动灵魂深处最柔软,也最能感化至深的东西,李志强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带着灵魂去感悟生活触碰心灵的作家,他的作品注入了一种活的灵魂,带给我们读者震撼和共鸣。

参考文献:

[1]姚文放.审美文化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王国维.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3]梁慧卿.“精神内涵——文学作品的灵魂”[J].贵州:山花,2011(8)

文学对话教学 篇4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借力点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尚停留在观赏化上课、消遣性阅读的被动学习状态, 缺乏主动性与探索性, 以致课堂内教师按部就班喋喋不休而学生低头玩手机或昏昏欲睡。 对此需要反省, 因为的确缺少鼓舞人心的课堂。 现在的学生“已没有多少人怀着对文学的酷爱而走进文学的课堂, 而大都出于拿学分、应付考试、获学位的目的。 同样, 作为从教者———文学课的教师, 也多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 而对于课堂教学的内涵以及备课的深度和广度则较少有人刻意追求, 这能算作是合格的文学课教学吗? 我们面临着许多困惑[1]”。 近些年的国学热潮, 使不少学生的学习心态受到影响, 甚至冲动地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肤浅,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没意思, 学习动力下降, 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程深处, 正如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所归纳的小说“熏、浸、刺、提”的作用一样,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也应从审美唤起与接受的角度设计教学如何影响人、引导人、改变人[2]。 如在教学中通过方法的启迪、理论的批判、材料的发现、情绪的激荡、审美的浸漫、前沿的冲刷, 让学生的思维状态一上课就被震唤激活, 从而不注意地开始关注, 迷茫地发现方向, 枯燥地体验到美感, 肤浅地觉察深度。

(一) 文化精神的启迪。 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人文价值失落与重振、信仰体系崩解与重建的过程中, 进入大学阶段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与矛盾, 产生各种有关个人命运或时代发展的困惑。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现代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为时空相对接近, 对学生的人文修养教育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人格与经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人物都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启迪。 在课堂中着眼学生的人文精神状态开展教学, 常常能达到醍醐灌顶的效果。 如蔡元培兼容并包的风范, 鲁迅反抗绝望的清醒, 郭沫若狂飙突进的精神, 巴金浊世求真的自省, 老舍运化苦难的幽默, 沈从文返归乡土的质朴, 史铁生省察世界的透彻……这些现当代知识人的文化生活态度及他们的作品中不同的世界, 常常能带给学生巨大的精神冲击。 这样, 通过讲授中国现当代作家及其作品, 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人文修养与现实问题, 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让学生原有的观念惰性受到冲击,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实质上, 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课堂常常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课堂、突破成规的课堂, 教师只有带领学生从精神文化层面、思维方法路向等方面不断超越, 才能使课堂具有前行的魅力。 比如, 十七年文学中的政治表现问题一直是被学术界批评, 上课时, 就可以就此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何当时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研究呈现出政治化特别突出的特点? 强调社会政治因素对于文学的决定作用, 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后来产生什么后果, 为什么知识分子如此反感? 是那些类型的知识分子反感? 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待作家作品、思考文学现象的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构建独立精神。

(二) 审美情感的激荡。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审美愉悦的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 尤其是要突出文学性, 使学生一次次受到审美情感的激荡。中国现当代文学包含丰富的内容, 如思想、文化、历史、哲学、艺术、宗教, 等等, 但这些终究是通过文学加以体现的。 现在很多文学课程, 差不多变成思想课, 变成方法论课, 变成历史课, 变成政治课……几乎被整得没有文学性, 并且几乎已经成为常态, 学生自然听得昏昏欲睡。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根本属性是审美的, 授课内容如果不能与听课主体发生美学共振, 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政治、历史、社会思潮等, 当然可以适当涉及, 因为任何文学的周边及其理论的抽象勾勒, 的确会在某种程度上深化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对作家作品本身具体的体认。 文学课堂里如果一味被知识论视野和机制化倾向主导, 那么文学中固有的生命体验、个性情怀、诗意想象、审美创造……势必在机制化的知识体系建构中日渐丧失。 对文学的过度知识化梳理与对教学过度程式化的设计, 带来的只能是文学课堂的枯萎、扭曲和偏离, 无疑会直接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难看到, 现今不少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 或者成为各种时兴不时兴的中西理论的跑马场, 或者被编织为一张张由纵向的文学史脉与横向的文学知识点构成的知识大网。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与评价, 基本是建立在对要点化的课堂笔记与概论化的文学史教材的识记上。 看教材, 背笔记, 应付标准化的考试, 成为大学中文系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忽视文学审美属性的教学与缺乏审美体验的学习, 无疑会窒息这门课程的生命。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中, 需要有深刻的理论阐发, 但更应回归文学本位, 引导学生直接感悟作品,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陶冶。 强调文学课堂的美学特征, 就是要改革课程教学, 让学生体味到纯正的文学趣味, 回复本真健康的天性。 那种忽略个体阅读的感受和快乐、缺乏丰富而鲜活的感性材料的教学, 势必不能使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体验、 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不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

(三) 现代技术的辅助。 与时俱进地在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适当地引进多媒体技术, 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合理调配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数字媒体教学资源, 通过技术与艺术交互, 优化情境, 营建声色谐和的教学世界。 比如诗歌教学课堂把诗歌朗诵作品链接进来, 把作家作品相对应的图片、 音乐穿插进来, 这样学生在听觉、视觉的多重体验下, 能更好地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复杂的情绪、独特的美学风格等。 只要明确现代技术只是一种合理的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滥用, 那么通过适当的数字技术或多媒体教学手段, 把教学内容处理得更加符合文学本身的特点, 无疑有利于营造文学氛围, 加快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 拓展学生的审美触觉, 提高课程教学效益。 相对于传统的口头讲解、粉笔板书的二维教学方式, 多媒体辅助的多维教学能使上课形式更加新颖, 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 课堂承载量更加丰富, 课堂时间使用更加有效。 这样, 随着学生的专业兴趣更好地被激发, 就会瞬时打破传统课堂的单调与沉闷, 增多师生双向互动的频率, 把课程学习的思考与对话引向深入。 现今,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相关的电影、电视、音乐、戏剧等数字化声像资料已经十分丰富, 如果放弃不用, 就会使本课程显得与现实脱节, 如果直接搬用则会失去专业课堂的水准, 较好的办法是既要使用它们, 又要高于它们, 这样专业课堂就有了直接关联当下生活的关切力量, 一旦学生感受到专业课堂对现实发言的魅力, 就会对这样一门课程产生全新的认识, 从而加倍投入。

(四) 前沿热点的吸纳。 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当下的贴近性, 使得与它相关的文学热点问题常常比较多, 并且文学的发展及其学术研究的推进本就是日新月异, 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站在学科前沿、关注热点问题, 积极吸收当代学术的最新成果到教学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前沿与热点问题, 常常是课程教学很好的引爆点, 需要好好利用。 由于课程教材的出版周期很长, 使得很多课程教材常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如果固守教材成见, 不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 就会使教学失去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气。 课程教学备课本应广纳博取,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近些年来新的学术成果, 以及其他有关的文学史实与现象, 进行认真选择, 把那些确有重要教学价值的文学热点现象、新学新知带进课堂, 既能拓宽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的深广度, 又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训练进一步思考回应现实问题的能力。 当然, 并不是凡是新的就是好的, 必须进行必要的筛选、改编, 课堂教学不能将堆砌新材料、罗列新现象等同于吸纳新的创见。 在教学中, 必须严格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吸收近期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 主要是为了重构课程, 使课堂教学能找到新的突破点, 以便借助使用新的材料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学习深层。 如关于现代文学的起点前移、“重写文学史”思潮、“重返八十年代”、鲁迅作品退出中学教材、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羊羔体”、“梨花体”与“余秀华诗歌现象”, 等等, 这些先后出现的热潮、 现象与争论, 如果加以处理之后合理引进课程教学, 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提高学生鉴赏批评文学作品与辨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而且能挖掘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潜能。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法

(一) 深掘法。 这是一种深度探究式教学, 一堂课能不能成功, 很多时候就看能否在已有的基础上推进一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 较少文字与语言方面的障碍, 因此常常被一些人轻视。 加上现在资讯方便快捷, 学生可以在一定层面查阅自学相关内容, 于是一些人纠结去课堂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否还有必要。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教师还一味重复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作品与史料, 讲学生已经懂得的理论知识, 则往往会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陷入被学生当场屏蔽的境地。 所以, 很多时候学生选择听课与不听课不是毫无有道理的, 恰恰需要教师反思。 因此,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要想引起学生的持续关注, 关键在于课程教学有没有不断超越过去的专业深度, 比如, 引导学生突破屏障, 教给学生研究、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 指导学生辨别什么才是真问题等。 前面已经谈到,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多年不变的现象是存在的, 但不能容许教学滞后不变, 浅尝辄止、因循守旧不是教学应有的精神。 本科教学既要立足教材, 吃透教材, 又要挖掘教材, 跳出教材, 拓展深化, 提炼出新问题, 尝试新角度, 摸索新方法,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推进教学深度较好的办法是递进设问,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上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用设问的方式梯次展开和推进, 以教师为主导, 但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问答,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有关教学内容。 设问掘进, 关键在于能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为此, 需要用心选取能体现教学目标的文学作品、史料、现象进行精心组织。 既要考虑审美性, 又要兼顾文学史知识;既要考虑思想性, 又要兼顾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文学史问题、 理论问题具体化入到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中, 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一般性的消遣性鉴赏。这样, 即使教学课时不多, 也能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体验、思考与延伸, 既获取文学知识, 更丰富审美感受, 既受到专业的训练, 又提高人文素养。

(二) 展扩法。 包括横向扩展, 纵向贯穿, 实质上是属于归类联通, 一般所用专题式教学就多属这种。 如讲乡土文学、左翼文学的变化就可以联系“底层文学”“草根文学”来讲, 利用其间的相似性与跨越性, 打通学生的视界, 勾连书本与生活, 这样课堂教学面貌自然会有所改变。 另外, 以文学作品选带文学史的教学也多属这种方法。 但是这个方法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有宏观架构, 围绕教学任务线索清楚地把必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节点串联起来, 甚至把中外文学、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等相关内容调动起来;二是要注意在细节上下工夫, 作为教学内容的作家作品可以放到有关的文学史、甚至中外文史哲的网络中审视, 但最后必须落实到对具体文本的细致剖析上。 也就是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地开展教学, 所有审美的、知识的、理论的东西都落实到具体作家作品的讲析中。 这样既有格局, 又有血肉, 空间开阔, 主题集中, 授课效果预期就不会太差。 但这个办法最忌讳的是宏观上散乱无边, 细节上空洞无物, 这样的课堂就算是毁了。 这种归类联通方法现在很多高校文学课堂其实都在用, 因为专业课时缩减, 迫于课时不够用循序渐进地铺开, 此法能快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既有弹性能扬长避短, 又能避免与教材重复照本宣科, 但常见的问题是, 由于涉及面很大, 限于教师难以投入足够的备课时间, 加上各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很难在框架与细节两个方面都达到理想的状态, 最终变成常见的点面难以兼顾的蜻蜓点水式教学。 实质上,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专题扩展法做成的教材, 是展扩法课堂教学的书面化。 其获得好评的学术个性就体现在以一种个人化的观念贯穿整个当代文学史, 算个大专题[3]。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这样获得高度评价的教材, 也是难以兼顾太多, 该书重视作品分析, 但所选作品数量很少;具有明确的学术观念, 但观念维度单一;宏观方面也显单薄, 作为学术研究参考书很好, 但当做本科阶段入门教材则显得综合性不够。 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复杂面向, 不是由一两个专题构建得起来的, 需要很多不同主题、不同角度、不同线索的专题进行立体编织。 所以, 对于入门的本科生而言, 以教材顺序为基础开展教学还是相对比较稳妥, 通过对重点作家、代表性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社团、文学流派, 点线面结合, 分别理清, 循序渐进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较为清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网络, 比较适宜。

(三) 讨论法。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之后, 可以开展讨论式教学。 讨论常常是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热点展开, 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 深化专业认识。 讨论既可以是课堂语言层面的讨论, 又可以是课堂思维层面的碰撞。 在学习一些具有争议性的作家、作品, 在碰到一些现实的问题等时, 都可以适时开展教学讨论。 如对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民国机制问题, 对郭沫若、莫言等作家成就的评价, 对《子夜》、《极花》等作品的讨论, 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影视戏剧改编, 等等, 都可以视情况进行讨论。 采用讨论法教学, 课前准备、课堂控制、课后拓展都很重要。 课前最好让学生分成小组, 针对讨论对象搜查资料, 各小组先自行讨论形成初步意见, 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主持开展正式讨论。 课堂讨论对教师要求很高, 教师既要能在专业上给予学生讨论及时的指导, 又要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艺术, 能较好地控制课堂走向与课时使用。 并在课后留一些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业、阅读资源, 让学生得到继续拓展。 这样课前布置问题给学生思考, 设置一些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通过资料收集学习, 然后组织课堂讨论, 各抒己见展开判断分析, 最后由问题讨论递进到中国现当代作家全人与作品全文的把握, 按照这样一个思路, 活学活用, 实现学习目标。 如有需要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各阶段的表现, 给他们打分作为平时成绩。 要注意的是, 也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讨论法教学。 讨论法实施主要有三个条件, 一是教学内容要适合, 有讨论的空间;二是相关资料方便学生查找搜寻; 三是学生专业水平与教学内容难度匹配。 讨论法另一个问题是要注意组织安排, 如确定讨论重点, 掌控进程, 适时指导。 否则, 在有限的课时里会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目标难以实现, 比如出现学生发言零散, 甚至冷场而讨论不起来; 或学生热闹, 但老师缺乏有力指导, 很少实质收获;或任务过多、目标不清、讨论超时等问题。讨论课是一种难度很大、要求很高的课型, 需要充分准备、严密的组织和高超的水平。 事前几周就公布要讨论的内容, 安排学生提前了解作家、阅读作品、关注问题、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并写好发言提纲, 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点拨并控制进程, 尽量扩大学生参与面, 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 释疑法。 实质是指一种反馈式教学, 以课内教学助推课外学习。 受课时限制, 通常课内讲授篇目数量较少, 为了弥补阅读量的不足, 教师最好开拟一份数量合适的课程参考书目, 让学生课下阅读, 并要求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或鉴赏批评, 作为平时作业。 这一点其实不少老师做过, 但基本也止于此。 对于课外指定书目的自由阅读, 视学生阅读的困惑情况, 可以每2-4周定期举行一次课内集中答疑教学, 既授之以“鱼”, 开解疑难, 清除障碍, 又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在答疑过程中, 教师从专业角度给学生指点困惑, 讲解有关学习和研究的方法途径, 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利用材料, 提出思考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反馈式教学实质变成引导式教学, 这不但能扩展文学学习的空间, 更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 将答疑提升为专门的双边活动课来开展教学很有意义, 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专业问答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挖掘学术研究的潜能, 这种“阅读-思考-问答-再思考-再阅读”循环的过程, 既能帮助学生建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制, 又能较好地发挥文学教育的学科优势。 释疑, 自古以来就是教学的核心工作, 重视学生的课外专业阅读并建立正式的答疑机制, 以文学作品为基点构建起学生的文学史框架, 让学生从文学作品阅读进入学理思考, 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 实质上, 文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日常的专业兴趣, 答疑教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一种助推, 现代高等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启发式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 在答疑过程中, 通过为学生开列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并指导阅读的先后次序, 教给学生检索技巧并提供有关网络资源与文献资料线索, 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资讯并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等, 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审美感受, 积累文学知识, 丰富文学心灵, 提高文学素养, 树立文学史观, 提高自学能力, 奠定良好的学术研究基础。

(五) 写评法。 或者叫写作评论训练教学。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 更多时候, 学生能写一篇优秀的评论要比获得标准化考试的高分有意义得多。 提高学生文学批评的能力, 包括文学感受力和判断力, 需要拿出一定课时安排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 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与看法, 这种综合性训练, 不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要求, 更是切入文学作品和文学史学习的最好方式。 根据学生的基础, 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学评论写作教学, 给学生以一定方向性的写作引导, 但不必求得整齐划一, 每个学生可就特别有感受、有疑问、有兴趣的点入手写作, 能长则长, 能短则短。 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有感而发地开展写作训练, 综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感悟、鉴赏和评论作品的能力。 写作训练可以逐次推进, 由小感受到小论文, 由小论文而大块文章, 以独立见解的表达为驱动, 学生常常会自然而然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 开始的时候, 宜推荐学生进行小切口写作训练, 鼓励围绕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主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锻炼阅读、欣赏与分析能力, 在不断完善写作的过程中, 获得自我表现和自我成就的满足感。 这样的写作教学, 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建立, 一旦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就会产生自我激励, 学习的良性循环就会形成, 学习就有了持久动力。 在鉴赏评论写作教学的基础上, 可以视条件进一步分别进行学术研究、文艺创作教学。 根据前面基础, 一方面可视情况给水平高一点的学生一些培养目标, 比如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要求, 让学生将原来发现的问题继续深化下去, 形成研究论题, 写成学术研究论文, 做成文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 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 可针对喜欢文艺创作的学生开展系统的文学创作指导, 鼓励开展文艺创作与投稿, 培养未来写手与作家。 事实上, 本科学生中有不少人已具备一定的专业批评研究或创作潜力, 只要及时引导, 注重平常的积累和训练, 他们就可以做出成绩, 甚至成长为作家、诗人或文学研究学者。 这些年, 在教过的学生中, 已有部分学生或出版过诗集、小说, 或发表过学术论文, 或出版学术专著, 相信这种情况在不同的高校都不罕见。 当然, 我们必须承认, 对于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而言, 评论写作教学的工足量是很大的, 面临教学时间不够等困难, 并且如果把教学向课外延伸就常常缺乏制度的保障。

总之, 只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运用切实可行的策略, 就能够激活课堂, “减少教师催逼学生学习的必要,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其相关的因素, 而且能激发学生最有益的、最富创造性的潜能发展。 最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们逐渐成为一个愉快的欣欣向荣的学习共同体”[4]。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现当代作家对中国现当代生活的认知、感受、思考和想象, 既有作家个体的经历、情感和思想, 又有时代、社会的精神和特征, 更有独特的文学个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立足文学本体, 在作品与文学史及其相关学科广袤的空间之中展开, 点与面结合, 经典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 多角度、多维度地发掘体会其丰富的内蕴。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应该是开放思维的课堂、 平等对话的课堂, 只要合理运用体验式、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综合采用数字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 相信就能够营造愉悦而专业的学习氛围, 调动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思维,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 只有让学生找到扩展自己、锻炼自己、确认自己、表现自己、提升自己的学习机会与空间, 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也才算真正实现了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程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3 (5) :28.

[2]梁启超.梁启超全集 (二) [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884-885.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精华版, 第2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徜徉文学殿堂 感悟心灵对话 篇5

感悟心灵对话

——实施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河南省汝阳县城关一中 祁书强 联系电话:***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施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个性化阅读的自读指导

自读是个性化阅读的第一阶段,是学生对课文或其它文章进行自我解读、自我体验、自我构建的过程,是学生接受熏陶、发展个性以及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过程。自读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在课外的预习中完成。这个过程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但并不排斥教师正确的指导。从初中生的知识结构、心智成熟程度分析,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读水准尚处在摸索期,需要有人引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缺乏科学的组织与指导,一味让学生放任自流地自读,学生的自读就会蜻蜓点水般流于形式,带有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无效果可言。因此,教师必须潜心思考、实践,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组织与指导策略,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选定自己的自读目标,恰当地圈画、批注,大胆地质疑等。当然,教师要注意做到“导”而不牵,既对学生授之以法,又不拘泥于形式,以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挥。具体做法如下:

1、多途径地激发自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个性化阅读教学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心理学上所说的那种由于强烈刺激而引发的激情状态。为此,教师在布置学生自读教材或精选的文章前,或巧设悬念,提出困惑,吸引学生的注意。

巧设悬念。如学习九年级课文《竞选州长》一文时,教师考虑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对竞选当官的内容不大感兴趣的现实,这样触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你们想知道一个美国青年,因为要竞选州长而一下子变成集“盗窃、欺诈、奸淫”于一身的恶棍的故事吗?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简介文章感人之处,精妙之处,打动学生的心灵。如教学八年级课文《丰碑》前,教师先读文中语段:“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老师的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绪引入了课文。

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参与动能。如课前亮出作为奖品的小礼物,激励学生争当优胜者。

这自读前的短短几分钟“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原先对阅读缺乏兴趣的学生。学生在亢奋的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展开文本,进入自读,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思维就会更加活跃,就会更容易迸发出创新和智慧的火花。

2、引领自主性地选定目标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确定学习目标,能使学习动机的作用稳定和持久,能较长时间的维持注意力。我的做法是:先出示学习本文的全部目标,然后帮助学生正确剖析自己的优势和薄弱点,再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特点和自身发展需求,自主地选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如学习九年级鲁迅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有的学生选择重点领会“缘事而发,以小见大”的杂文特色,有的选择品味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有的学生选择重点赏析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有的学生选择学习文中夹叙夹议方法,甚至有的学生只对文中的《白蛇传》故事感兴趣。事实证明,这种自主选目标的做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资优生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全面一点,不仅读懂文章,还要深入领会文章的精要,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待学困生,则降低要求,鼓励学生把目标定得小一点,细一点,如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学习文中的修辞手法等。目标虽小,只要努力去实现,就是好目标。有人可能认为,这样做会造成文章的部分教学目标落空的结果,其实不用担心,自读后的交流过程,自能弥补这一缺漏。

3、指导个性化地批注摘记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阅读,历来要求边读边圈画记录。近年来,批注这一为文人学者所宠爱的读书方法,正逐渐深入语文教学并备受青睐。批注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能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教师指导时,让学生有自主权,学生想在哪批注,就在哪批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种“放任”的阅读法,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参与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当然,一开始教师还是要点拨,提示学生一般在有所感悟处注上感想体会,在思维困惑处写下疑点和困惑,提出质疑,尝试修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一般能掌握这一方法。如学习九年级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有些学生在“行拂乱其所为”后面批注:到底如何让某个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呢?在“人恒过,然后能改”下面批注:“人一定要在常常有了过失后,才能改吗?过失真的都能改吗?”在“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后面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和生活中的类似事例。这些批注,体现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学生对摘记比较熟悉,也容易操作,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摘记文中闪亮的词句,还要记录个人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如自己的阅读心得,新学到的技能方法,查阅资料后获得的新知识等。需要强调的是,在指导批注、摘记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读书必发问”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将自读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获得主动发展。

二、个性化阅读的“阅读反思”

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认为,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正确吗?还有没有其它的见解?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想、做做?以此调整深化阅读活动。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的理解、思维方法的长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及时改进的方法,从而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目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教师适时的点拨和适度的调节可以引导学生不偏离方向,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外拓展延伸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语文新课标规定初中生三年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课外阅读量的多寡,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阅读测验成绩。一些特别偏爱语文学科的学生,往往由课外阅读引发。从这个角度分析,课外阅读还能激发部分忽视语文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爱好。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文学,从中获取丰富的语言营养和精神食粮,受到情感的熏陶,真正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龙彼德与华文文学的对话 篇6

浙江省文联文艺研究室原主任龙彼德是当代华文文学的研究学者。35年来,他始终与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作家们保持着密切联系,关注他们的创作动态,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研究专文和论著。他预言华文文学将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发现华文文学的重大价值

龙彼德是从研读台湾现代诗入手,开始从事世界华文诗研究的。1982年,他从朋友那里第一次读到台湾现代诗,强烈地冲击了他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与欣赏习惯。同样是诗人的他,随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之进行研究。台湾现代诗人与世界各地的华文作家联系紧密,因此,他接着又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地域更广、人数更多、手法更多样的华文文学。

龙彼德的研究从台湾诗人洛夫开始,而后对加拿大的痖弦,美国的纪弦、秀陶,法国的梁源法,泰国的梦莉、曾心,菲律宾的云鹤,新加坡的柳舜、适民,马来西亚的杜红、杰伦,越南的尹玲,以及中国香港的犁青、陈少华,澳门的傅天虹,以及台湾的张默、郑愁予、管管、辛郁、碧果等作家和诗人进行逐个研究。“我想尽办法寻找相关信息。一旦获得他们的作品和资料,就发疯似的抄写、摘录,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龙彼德回忆,那年初秋,洛夫、张默、辛郁、管管、张堃等台湾作家首次来杭,与他们的聚会是他面对面交流与学习的难得机会。

回想起当初何以对华文文学的研究如此热衷,龙彼德坦言,相对于存在一定语言障碍的外国文学来说,华文文学更容易让大陆读者感到亲近。“说实话,读了他们的作品,真有点儿天窗洞开之感!原来作品可以这样写!那种自由的境界,那些新奇的意象,那么多样的手法,都使我寝食难安,兴奋异常。”起初几年,他只是研读华文文学作品,没有贸然撰写学术论文,以期更多感悟。

1990年夏,龙彼德撰写了论述洛夫创作成果的长篇评论《大风起于深泽》等,在大陆和台湾反响强烈。与此同时,龙彼德也认为自己“完成了审美方位的转移与抒情语言的变革”,写出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歌。于是,他意识到,有必要进一步对华文文学的作品特色、创作规律等作研究介绍。自此,他的研究成果迭出,且于1996年起在海内外重要报刊发表。

以全球化视野解析华文文学现象

评香港诗人犁青的《放眼世界,为人类而艺术》、论台湾诗人张默的《永远遨游在苍翠里》、评澳门诗人傅天虹的《傅天虹论》、评台湾诗人张国治的《鲜明的现代主义色彩》……随着研究的深入,龙彼德有了一种欲罢不能之感。“港台和海外对我这一领域研究的关注和肯定,使我始料未及。我也没想到自己竟在六旬之后再次进入文学研究成果的高峰期。”他向笔者介绍,那几年,他在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时报》“诗潮”专刊接连发表四五千字的长文,评述泰国华文散文家曾心、梦莉,掀起了人们对华文文学作品的阅读热潮。与此同时,他在国内的《散文诗》《诗潮》《绿风》等报刊开辟相关专栏,集中推介华文文学作品。

正是在对华文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1993年,龙彼德建设性地对洛夫“建立大中国诗观”作了回应和深化,提出“中国式的现代诗”这一命题。按着龙彼德的理解,“中国式的现代诗”有三个特征:它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它是现代的,也是历史的;它是横植的,也是纵承的。他把其诗法归纳为三句话:“以自我沟通人类”,“以个性表现共性”,“以封闭追求开放”。

新诗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已十分成熟,且各具地域与民族特色。华文文学一向处于世界文学的浪潮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部分。龙彼德正是站在世界意义和全人类性的高度,试图以华文文学为实例,论述并构建既“以中国为神”,又具有“超民族价值”,敢于冲破时空与观念的限制,能为全世界所共有,为全人类所共享的文学形态。

从1993年起至今,龙彼德对华文文学研究已完成了三个转变:从创作关注到理论升华、从个案分析到宏观研究和从华文诗到华文文学的系统观照。多年来,他在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奔走,与华文作家“对谈”。

用心细细研究作家及其创作

研究台湾诗人痖弦的人不少,《痖弦评传》迄今只有龙彼德所撰一种。痖弦本人高度认可该评传的科学性,以为定本。“我花了7年时间才写完这部评传!”龙彼德曾专门去痖弦的旅居地加拿大,住宿痖弦家,作深入访谈。痖弦伉俪来杭州,龙彼德又与他们近距离接触。龙彼德准确把握痖弦诗创作的“火山爆发”现象与艺术生命节律的关系,并对痖弦在“集大成,争取国际、民族、本土的快速融合”方面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1997年9月,龙彼德随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台湾,台湾诗人罗门、蓉子夫妇请求台湾诗人张默陪同龙彼德到他俩的家。“罗门十分看重我的研究,那年在台湾交流,他盯着我说话,几乎‘包占’了我,惹得别的诗人都快要‘生气’了!而我从台湾回来,他送给我的十卷本《罗门创作大系》及相关资料,因超重还被机场罚了款。两个人每次通电话交流,都得说上一小时。”2010年6月,龙彼德夫妇与罗门、蓉子夫妇在海南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2013年11月,龙彼德为这对“东亚的勃朗宁夫妇”撰写了传论《通向天堂的大门》。传论对罗门夫妇的艺术风格、抒情策略、语言特色及对华文文学的贡献作了系统的记录和评述。

1996年4月,龙彼德在南京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与泰国散文家、微型小说家曾心相识。曾心三次邀请龙彼德前往泰国交流和旅游。龙彼德撰写了三部专著《曾心散文选评》《曾心散文艺术》《曾心微型小说艺术》,及有关述评和总论80篇。“我第一次读到曾心的微型小说《三个指头》后,即作了‘震撼读者心灵的神来之笔’的评价,引起学者与微型小说界广泛注意。而他的另一篇微型小说《捐躯》经我的推介,而被选用为201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仿真试题。”龙彼德说。

泰国散文家梦莉爱杭州,所以对龙彼德特别亲近。龙彼德三次赴泰国,都抽时间与她见面。“她不受散文界已有的规范和模式的限制,展现了一种自由姿态与原创精神。”龙彼德为梦莉写下26篇评论和1篇题为《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的散记,结集为《梦莉散文艺术》一书出版。

更新的研究成果值得期待

多年来的研究,使龙彼德在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已日益显著。文艺理论家张炯认为龙彼德对华文文学的研究“下的精力最大,花的时间最长,成果最显著”;诗人公木认为龙彼德的“中国式的现代诗”观超民族价值,具有世界意义;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古远清则认为龙彼德的研究工作,与他从文学史入手研究华文文学,形成了必要的互补。这些评论便是对孜孜以求的龙彼德的充分肯定。

龙彼德告诉笔者,深入研究“中国式的现代诗”仍是他眼下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心。在构建起“中国式的现代诗”的基本框架后,他又对此作了补充完善。1998年,他详细论述了“中国式的现代诗”的语言策略,是“克服惰性,增强活性”“提炼有言,开掘无言”“破坏旧序,创造新序”。2000年,他进一步提出“为了发展‘中国式的现代诗’,必须进行两项工作”:一是现代主义的寻踪,一是中国古典的寻宗。显然,华文作家们让“现代的”与“民族的”完美融合的探求之路,给了他极大的启发和推动。而在吸收西方诗歌现代性的同时,中国古典诗歌的诗艺精华必须传承,譬如灵视、意象化、超现实性、时空设计、汉语特色等。

痖弦曾主张,世界华文文学的重大使命是努力建构华文文学在世界文坛之应有地位,这一观点显然与龙彼德不谋而合。龙彼德认为,华人人才辈出,具有“领一代风骚”的潜质与实力;华文文学已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遇、交汇、交融而开出的奇葩。

2015年这一年,龙彼德的华文文学研究又出现了一个高峰,仅发表的论述性文章即达十数篇。台湾有不少诗人希望龙彼德为他们撰写述评,有的已在他的写作中。随着龙彼德对华文文学研究的坚守和深入,新的成果来日可期。

文学对话教学 篇7

一、创设体验情境,叩开学生心扉

1.在语言情境中体验。教师赞美、激励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启智、怡情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去主动探究、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亲和力,能带给学生融融暖意,让他们如沐春风。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带领学生以积极的心理去参与阅读。教师要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去感悟、去体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地,从而与文本产生共振。如在读《背影》一文中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时,要读出一丝丝忧伤;读父亲为“我”买橘子时,要读出父爱的纯朴与炽烈。教师还要善于用语言煽情,如在读《幽径悲剧》一文时,教者让学生将幽径被毁前与被毁后进行比较阅读,回答:“是谁毁灭了美?既然是悲剧,为何要把幽径藤萝写得如此美呢?”以此驱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读这段内容时,要读出哀鸣、控诉、呼号,让“愚氓”受到谴责。

2.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初中语文课文,有很多篇目适合被编排成课本剧,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皇帝的新装》、《多收了三五斗》等,学生在编剧、导演、扮演中调动探究热情,深入研读,分析人物的心理、动作,揣摩人物的性格,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了文本。

3.以多媒体丰富体验。多媒体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能化抽象为直观、变单调为丰富,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更快地进入阅读情境。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学习中,教者以视频呈现雪后秀美的山景,让学生感受到雪后山景之“妙”———妙在雪光、雪色,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薄雪如害羞的少女。

二、立足文本诵读,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要摒弃灌输式的讲解,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诵读,能使学生亲近文本,将无声的文字与有情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实现眼、心、口、耳并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朗读,用心品读,读出其中的意蕴。如读《春》一文时,教师首先要讲解必要的朗读技巧,有停顿的节奏、语速的调整、情感的变化,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在体味作品情感的基础上进行配乐朗读,由此学生就能感受到一个欣欣向荣,富有生机活力的春天了。

三、依托文史资料,引发情感共鸣

苏教版教材中有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蕴含着作者丰富的心路历程,如何让学生跨越时空,深入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教师要依托文史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从而体察作者的内心感悟。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教者为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社会环境分析人物形象,而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人们仍处于麻木状态。1917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鲁迅先生创作了小说《孔乙己》。”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去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内因。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文,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能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文史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问题,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

四、注重写作拓展,强化学生体验

部分教师将语文教学的几个版块生硬地割裂,其中读与写是紧密相依、相容共生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外化。学生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本产生心灵的碰撞,会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开展写作训练,可仿写、续写、扩写等,从而强化学生体验,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后,布置作业:“愚蠢的皇帝在举行游行大典后会怎么办?是处死说真话的小孩,还是悔过自新,不再在穿衣上耗费精力,而去精心料理朝政?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尝试运用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写一个续篇。”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充满生命活力,语文教师要跨出应试的樊篱,将阅读的舞台交还给学生,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徜徉于文学殿堂,与作者、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讲解轻体验,学生接受的只是生硬的知识,难以获得自己的感悟。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生能深入文本去体验、品评,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分析当前体验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创设体验情境、立足文本诵读、依托文史资料、注重写作拓展等方面提出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文学对话教学 篇8

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 也曾经玩弄过形形色色的叙事花样, 但我最终回归了传统, 当然, 这种回归, 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檀香刑》和之后的小说, 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小说领域的所谓创新, 基本上都是这种混合的产物。——莫言 (2012年获奖感言)

2013年5月15日,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门前, 一群“粉丝”正争相在一巨幅宣传板前拍照留影。当日下午, 作为北京大学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举办的“众芳所在”系列讲座之一, 一场题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的讲座在这里举办。

在名家讲座天天有的北大, 这场讲座还是显得不同凡响。一票难求, 皆因这场对话的主角是科学界与文坛的两大巨匠——杨振宁和莫言。而从中穿针引线玉成此事的主持人则是著名学者、书画家范曾先生。

在莫扎特D大调进行曲KV249的乐曲声中, 三位大家徐徐落座。有意思的是, 三人的年龄正好形成差不多16岁的梯度, 莫言现年58岁, 范曾75岁, 而杨振宁则已91岁高龄。杨振宁与莫言, 一个是大学教授的儿子, 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求学异域, 一个扎根乡土, 最后殊途同归, 先后走上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1957年,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与李政道一起成为首次问鼎诺贝尔奖的华人;2012年, 莫言掀开历史新的一页, 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相隔55年, 两位大师级人物走到一起, 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科学与文学, 一个重在发现, 一个重在创造, 二者不断交融, 互相促进, 任何一方都能帮助另一方获得更好的发展, 两位大家的相遇, 必能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给青年学子以智慧和启迪。”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这样表达他对这场对话的高度期许。

关关键键词词:发现与创造

文学比科学更自由

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却从一个与科学和文学都有关联的“中间点”——宗教拉开序幕, 由此, 足见范曾先生的匠心独运。

“我没有宗教信仰。宗教的本质是劝人向善, 在这一点上, 文学和宗教是一致的。”莫言的回答简短而直接。

“宗教和科学是息息相关的, 两者并不矛盾。近现代以来, 科学的范畴日益扩大, 科学扩张一点, 宗教就退后一点, 科学领地多出的部分, 正是从宗教那边夺过来的。但是我认为, 科学是有限的, 而宗教是无限的, 年龄越大, 我的这一想法就越清晰。”杨振宁解释说, “因为人类的神经元是有限的, 用有限的神经元想了解世界上无限的现象是几乎不可能的。”

对于科学与文学的异同点, 莫言认为, 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有很多不同。文学关注人, 科学关注自然界, 文学家关注人类情感, 科学家关注物质的原理。“所以, 同样一个事物, 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里可能就不一样。我记得鲁迅曾经说过, 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 但是在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官。”

想象力对于科学和文学同等重要, 但是想象力在科学和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又有所不同。“不管在科学、文学、艺术界, 发现跟发明创造的界限都不是完全清晰的。科学里发明创造的成分比文学里少一点。我知道莫言喜欢写幻想文学, 有没有幻想科学呢?我想没有, 科学是‘猜想’的学问, 不是幻想的学问, 幻想的科学我觉得是没有出路的, 因为科学所要了解的是一些已经有的现象, 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如电和磁, 科学家要想了解宇宙结构, 需要想象、需要猜, 但这跟文学的幻想是很不一样的。”

莫言对杨振宁的观点表示赞同:“文学家确实需要幻想, 文学当中有个重要的门类叫科幻文学, 拥有大量读者。其实很多作家并不具备诸如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 但他依然可以在他的小说里进行描写。其实文学作品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 再去想象、类推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

“文学家的创作虽不像科研一样严谨、尊重事实, 但也不是无中生有。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都是现实人物与想象加工的综合, 但又不能和现实中的人完全对上号, 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更自由的地方。”莫言说, 在他《生死疲劳》、《蛙》等作品中, 都有其邻居、亲戚的影子。

“如果让爱迪生来到现在的世界, 生活上一周, 他看到今天的现实生活, 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什么?”杨振宁反客为主, 向莫言提问。

“我觉得是手机吧”, 莫言说。“手机确实很神奇, 用手机在这里就可以和美国通电话。事实上, 中国的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就充满奇幻想象, 如果爱迪生看到今天的世界, 肯定觉得简直比《封神榜》还要奇怪。”杨振宁老顽童般的天真引发会场一波笑声。

除了想象力, 杨振宁还从审美的角度看到了科学发现和文学写作之间的相似性——“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 显现自己的结构之美、表述之美、思想之美。在许多科学家看来, 审美准则同样是科学的最高准则。”

莫言则谈道:“科学和文学虽然探索的方式不同, 但从本质上讲都在探寻真理和秩序, 洞察宇宙和人心的奥秘。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学与科学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追寻真理。”

关关键键词词:兴趣与灵感

真情妙悟铸文章

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过程有无共通之处?杨振宁说:“9年前, 范曾先生画了一幅画送给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 画的是我和陈省身先生对话的场景。我尤其欣赏的是范曾题的诗, 其中有一句是‘真情妙悟铸文章’。我认为这7个字将科学研究所必需的要素和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先要有真情, 也就是浓厚的兴趣, 然后是妙悟, 也就是灵感, 有了这些才能取得成果——铸文章。三部曲道尽了科学研究必经的过程。”

“我想问莫言先生, 这7个字描述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不是也恰当?”杨振宁再次抢主持人范曾的饭碗, 向莫言发问。

“用来描述文学创作更恰当了, 铸文章嘛。”莫言机敏地回答。

“如果问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你所做的重要的工作, 里面的妙悟能不能讲出来?通常都能讲出来。在科研中对于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 突然灵机一动, 思想就会非常开朗。但是如果问一个文学家, 创作中是不是有一个顿悟的时光?我想没有吧?”杨振宁第三次客串当起主持人, 向莫言提问。

“也有, 文学创造中也有灵感和顿悟。灵感突然到来, 创作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我看过一篇文章, 说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就是在做梦时排列出来的, 作家也会在梦中构思出很好的情节。我很早就想写《生死疲劳》, 但一直写不下去, 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2005年, 我去承德参观一个庙宇, 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 是关于佛教的‘六道轮回’的, 我突然顿悟了, 就以‘六道轮回’作为这部长篇小说的结构, 后面写起来就特别顺利了。”

关关键键词词:风格与创新

很很多多时时候候, 创新是逼出来的

“文学家有风格, 科学家有风格吗?”范曾问。

“凡是大科学家, 都有自己的风格。”杨振宁说, “20世纪是物理学发展最恢宏的世纪, 以20世纪物理学三大成就之一的量子力学来说, 其中两位代表性人物狄拉克和维尔纳·海森堡的风格就很不一样。狄拉克的话很少, 简洁, 可是他逻辑性很强, 假如你了解他的简单、直接的逻辑思维方法, 你就会觉得他的文章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而海森堡则习惯在未知中大胆摸索, 他写出很多论文, 其中有很多正确的, 也有很多错误的东西。”

“盖住名字, 都一段文字, 你就知道这是鲁迅还是沈从文的作品。这就是文字语言的魅力。”莫言说, “谈到作家的风格, 有的人简洁、干净利索, 比如海明威;有的人非常繁复, 像福克纳。我们中国作家中也可以举出很多不同风格的例子。作家的风格应该是多样的, 朦胧、简洁、繁茂都是美, 这可能比科学要自由。”

不过, 莫言认为, 文学上一些新的风格和流派的产生, 多数时候是出于无奈——“因为前人已经在某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了, 很难超越, 怎么办?只好避开已经很辉煌的这些流派和风格, 另辟蹊径, 通过创新, 实现超越。”

杨振宁也认为, 创新一定程度上是逼出来的, 这个过程有时候会是比较苦闷的。“现在回想起来, 1947年在芝加哥读研究生的时候, 是我一生中最困难和苦闷的时期, 最难的是自己找问题、确定论文题目, 因为之前是学习已有的知识, 而写毕业论文, 就是要创新和突破前人已有的知识范畴。这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35岁,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57岁。“是不是科学家取得杰出成就的年龄普遍会早一些?”范曾发问。

杨振宁说, 文学中创意的来源与科学不同, 对于文学创作而言, 需要丰富的生活积淀, 可能大器晚成的多一些, 而对科学而言, 创造力确实和年龄有很大关系, 有些科学领域, 比如数学和理论物理, 非常适合年轻人。比如爱因斯坦, 在他26岁那一年中写了6篇论文, 其中3篇是世界级的。“为什么呢, 因为年轻人知识面不够广, 因而容易专注于某一个领域, 勇往直前, 容易获得重大突破, 年龄大了知识面广了, 学的东西多了, 顾虑也多了, 对于创新反而是个坏事。”

关关键键词词:民族性与传统文化

我们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杨振宁较长一个时期生活在美国,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工作也是在美国完成的, 但是他说:“我在中国接受过传统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在攀登高峰的路上, 中国的科学家与文学家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杨振宁和莫言均认为, 科学和文学都是观察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窗口, 科学家和文学家也都通过民族与文化传统影响着世界。

“物理学的前沿方向有很多, 科学家选择向哪个方向进军, 是受到个人特点和文化背景影响的。中国物理学家喜欢的方向, 跟德国物理学家喜欢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中国人比较务实, 不走极端, 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杨振宁说。

莫言认为, 不同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 民族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更加明显。“中国的民族性在《周易》中就树立了: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前半句讲进取, 后半句讲兼容并包。关于文学创作, 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叫文以载道, 就是希望通过文学来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基本的价值观, 然后借以教育国民、开启民智, 这是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

“在写作的时候, 作家往往不会主动地选择描写民族文化或民族性的东西, 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赋予笔下的人物这些特性。”莫言说。

关关键键词词:诺奖情结与争议

不能以获奖为动力

对于科学界、文学界及经济学界来说, 诺贝尔奖都是最受瞩目的大奖, 获奖者不仅会成为媒体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有时还会陷入争议的漩涡。

“霍金为何没得到诺贝尔奖?”范曾冷不丁抛出一个“敏感话题”。

杨振宁假做思考状, 然后突然说:“哈哈, 我不会回答你这个问题的。”现场笑声瞬时引爆。

不过, 事实上杨振宁还是侧面对此做出了回答:“在诺贝尔奖中有三个科学领域的奖项, 就是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 争议比较少, 这主要因为科学比较简单, 科学里的价值观比较单纯, 这也是我选择学习物理学的重要原因。诺贝尔奖诞生一百多年来, 科学领域的奖项也不是没有争议, 但是应该说, 80%—90%的奖项是颁对了的, 获奖者是实至名归的。”

“你是不是也有一个感受, 我们在斯德哥尔摩领奖和英国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杨振宁第四次向莫言提问。

莫言笑称, 不光是英国人, 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在我获奖之前, 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是个争议话题, 每年快到颁奖之时, 我总能接到无数的电话, 让我深受困扰。但当我获奖之后, 我发现了一个新问题, 我成了众人研究的对象, 似乎每个人都拿着一把手术刀等着‘解剖’我, 所以我干脆不把自己当人了。”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 总是在你几乎忘记它的时候悄然而至。”莫言这样形容他的获奖, “我对杨先生这样的科学家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然科学是绝对的真理, 文学和科学则不一样,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喜欢你作品的人觉得挺好, 不喜欢的人觉得, 这是啥玩意儿。”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奖项, 可以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滚滚向前。作家要想写出好的作品, 应该把文学奖忘掉, 如果一心想着文学奖, 把得奖当成写作的动力, 甚至去揣度评委的口味, 并试图改变写作的风格, 这多半是南辕北辙。这样的道理, 在科学研究中同样适用。”莫言说。

范曾告诉莫言:你获奖后, 听说你老家的萝卜和院子的砖瓦遭了殃。莫言大度回应对此“能理解”。但他还是呼吁大家理性一点, “我只是个普通人, 不是什么文曲星。”莫言说, “有人说我会倒背《新华字典》, 这是谣言, 我在读完小学五年级被学校开除后, 在家没书看就翻阅《新华字典》, 学会了一些生僻字而已, 会的汉字可能也就500多个, 而且在写作中还经常写错别字。”

在莫言看来, 得个科学类诺贝尔奖比文学奖更硬气。“假如有来生, 我一定要去学物理, 我要是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你看我还低调不?”莫式幽默又引发一阵大笑。

关关键键词词:大学生与中国梦

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请二位用简短语言谈谈你们对中国梦的理解。”范曾把话题引向时下讨论的热点。

杨振宁说:“我觉得这不能用一两句话讲清楚。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被西方列强欺负得很惨, 在座的年轻人也许对此不太了解, ‘被欺负’是我父亲和我这一辈子灵魂深处的感受。原因大家也知道, 就是中国在发展近代科学方面落伍了。获得诺贝尔奖, 变成了全民族的期待。最近这几十年, 中国的发展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前途, 也就产生了中国梦。我认为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因为中国有无数优秀的青年, 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我在国内有十多年了, 我认为, 和美国的大学生相比, 中国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掌握的知识要多得多, 他们更勤奋, 更努力, 对于未来发展对自身的要求更清楚。当然, 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西方几百年发展的成果, 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我们已经证明, 这些问题都能克服和解决。所以, 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持乐观态度。”

莫言的回答则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最近我在网上看见一条消息, 美国的一家公司在征集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志愿者, 中国人报名很多。我想这也表达了中国人的梦想:到天上去。”

谈到当今大学生身上缺失什么样的品质, 莫言告诫学生:“每个人都想出名, 北大的未名湖取名‘未名’, 实际上也有鼓励成名的意味, 但是不要急于求成。就拿我自己来说, 早期写小说, 挖空心思找故事, 有了生活积淀以后, 现在就成了故事来找我了。”范曾批评一些学生和家长把学艺术视为成才捷径的思想:“有些人, 学习成绩不好、文化课不行就改学艺术, 我想告诉他们, 世界上没有什么随便可以成功的事情, 很多艺术家, 到老了其才华才发挥出来, 被社会认可。”

文学对话教学 篇9

一、以兴趣激发对话,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枯燥乏味,难度较大,如果学生们一直被这种负面情绪所影响,势必会对数学学习不利.小学生都喜欢生动形象的事物,那么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

如在讲授“生活中的数”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以贴近儿童生活的童话故事引出话题.我先在黑板上贴上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且对学生们说:“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猴妈妈奖励它两个大桃子.”与此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只新鲜的桃子.这时学生聚精会神地看.借此机会,我接着讲故事:“同学们请看,小猴是不是十分开心?”随后,小猴开始“吃”桃子.

我先从盘子中“拿出”一个桃子,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呢?”这时学生们都说出了盘子中只剩下一个桃子的情况.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回答“用1来表示”.然后我又“拿出”一只桃子,并且说:“小猴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不知道了,同学们能不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在我创设的情境下,学生的探索兴趣明显增强,借助有趣故事情境,我将学生带入童话般的氛围之中,唤醒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开启了学生的智慧.

二、以提问生成对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亚里士多德曾言:“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想创设一种对话氛围,必须要以有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使得对话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使他们不断深入思考,一步一步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创设难度较大的问题,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需要一种循序渐进式的问题作为引导,他们才能有动力去解开数学奥秘.

如在讲授“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笔者与学生通过十分精彩的一问一答形式,促使师生通过对话完成了教学任务.首先,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空白的钟面,然后向学生提问:“钟表上面有什么?”学生很轻松地答道:“有数字,是1、2、3……12.”接着我问:“那老师写到钟面上,要先写什么呢?”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先写12.”我故意借此提问:“哦,那12的对面该写哪个数字呢?”学生们又给出了统一的答案“6”.

这时我给予学生鼓励:“同学们真聪明,12和6把这个钟面分成相等的几份呢?”学生说:“2份.”我接着说:“真像是切蛋糕呀,还能用其他的数来把钟面平均分一分吗?”学生说:“添上3和9就把钟面分成4份了,再添上其他的数就把钟面分成12份了.”我又提出问题:“现在钟面上面有什么呢?”很多学生都说:“看到有12个数,有12个大格.”最后,我鼓励学生说:“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真聪明,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l、2、3……12.”通过这个对话小环节,我与学生们一问一答地认识了所学知识,认识了钟面特点,几句简短的对话解决了教学任务.可以说,提问是对话氛围产生的不竭动力,只要运用得好,学生自然会与教师沟通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以幽默推动对话,注重教师幽默语言

著名教育学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助手是幽默.”可见,幽默的话语风格对教学是多么重要.以往教师只注重知识是否讲授清楚,并不会过多地体会学生的感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越发受到推崇.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特别是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对新校园、新教室都充满了好奇心,总是喜欢到处看看.那么,如何让学生们的心收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做到专心听讲,这是令很多数学教师头疼的难题.其实,教师的语言极其重要.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唤回学生的注意力.

四、以氛围创造对话,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传统数学课堂注重灌输教学,教师是中心和主体,学生只是受支配的听众,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程改革倡导师生对话,以互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对话式教学具有平等性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两者的沟通、交流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营造一个良好的平等对话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当然,数学对话式课堂的生成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放低姿态,俯下身体,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们成为真正的朋友与伙伴,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创设出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学生才会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才会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教师还应注意那些比较内向、腼腆的学生,要多关心他们,看到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鼓励他们,从而构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走出对话误区,有效开展对话教学 篇10

一、依据教材,拓展对话内容

说到对话教学,教师脑海中首先闪现的是教材中的对话部分的教学,教师沿袭的是教教材。而新课标强调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走出来,将教材作为作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应精心研究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对于小学生的英语第一课,与其按部就班讲教材、教教材,不如教师走进教室,依次和孩子们一个个打招呼Hi/Hello/Good morning...I am Mr xxx/Miss xxx.再让孩子们相互对话,给孩子们介绍点西方文化:西方人见面除了打招呼还要拥抱(Hug),这样的课堂才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生态课堂、生命课堂。

再如,在询问对方的职业的一课中,教材中只出现了What is your job?和How old are you?如果教学中仅仅教学这两个句型和答语I am...看似学生学得轻松,重点集中,但被教材所困,学生成为“井底之蛙”,只知道问“你的工作是什么?”、“你多大了?”而想问第三者的职业和年龄时时就束手无策。因此,对于这个部分的教材的处理,教师应高于教材,拓展What is his/her job?He/she is a(an)...以及How old he/she?He/she is...这样,学生的口语训练和交流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也扩展了对话的内容。

二、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在于运用,学生学到的不应该是死的语言知识,应鼓励学生在交际中灵活运用。听说领先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说的能力是小学英语的重心。因此,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和交流,“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新的句型时,联系以前的学过的句型,在“对话”中新旧知识灵活使用,可以举一反三。如果长期坚持,学生的口语能力定会提高,学生学到的不再是哑巴英语。

如学习动词play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用这个单词说出不同的句子来,并且要求不重复,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且跃跃欲试,争先恐后。I often play football.I don’t like playing basketball.They are playing a game.Playing a game is great...这样的练习,学生们既举一反三,还注意到一般现在时的各种句式的变换,以及动词的形式,包括am/is/are的正确使用,可谓“一举多得”。

三、创设情境,构建对话氛围

语言的运用应有一定的语言情境,情境是语言运用的基础,是语言滋生的沃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建说英语、用英语、英语对话的情境,使对话在情境中呈现,在情境中进行,在情境中展开,在情境中实践,将语言的魅力和内涵在情境中彰显和领略到。

如对于三上的Project2的教学,该部分的主题是A Puppet Show.其中能对自己制作的木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简单介绍,能初步用5-8单元所学习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的创编和木偶剧的表演等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核心。

对于木偶的制作,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在家完成,作为课外作业,而对话的创编和木偶剧的表演是课堂的重要环节,忽视不得。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而创编对话,并表演木偶剧,难度之大也自不待言。而情境法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唤起他们参与的欲望、表现自我的激情。如教师可以创设at home、in a classroom、on a picnic、at a New Year’s party等情境,让孩子们在这些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My puppet is a(an)...等主要句型得到使用和交流的平台,为孩子们展示自我制作的木偶、为孩子们表演木偶剧提供愉悦、轻松的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切莫以讲、读、背为形式,为学会为目的,而是应该通过对话,培养孩子们的说英语、用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能力。并且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打造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高效课堂,使对话成为英语教学的亮点,使学生在对话中,发展综合能力,提高英语水平,发展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索南朋措.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3(8).

文学对话教学 篇11

关键词文学文本人物对话功能性艺术化

人物对话是进行文学文本解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层面。它是我们把握人物性格、揣摩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创作意图、分析文本主要思想内涵及文体特征的重要依据和途径。不同时期的文学文本或同一时期不同的文学文本中,人物对话的写作方式及其功能往往有许多不同。不过根据性质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功能性的人物对话和艺术化的人物对话。

所谓功能性的人物对话是指其具有语言的原始功能——交际、交流功能。在文学文本中,这类人物对话承担着基本的叙事功能,具体包括推进事件。展示人物性格,促进情节发展,揭示人物情绪、情感状态等作用。20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大体上都属于这一类性质。虽然它们在不同文本的具体作用有所不同——有的单一,有的多重:有的交待故事,有的指向人物心理层次,有的兼而有之。在叙事文体方面,沿用语言功能性这个传统、以这类对话方式写作的作家,通常是被阅读的比较多的。因为这类对话方式最为读者所熟悉,也最贴近生活日常用语,显得真实自然并最易被读者理解和掌握。这类对话方式即便在今天也仍被作家们广泛使用。

在这类对话中,除了纯粹交待故事的对话之外,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色彩往往成为一个必然的要求。比如看下面这段对话:

留小儿没完没了地问我北京的事。“真个是在窑里看电影?”“不是窑,是电影院。”“前回你说是窑里。”“噢,那是电视。一个方匣匣,和电影一样。”她歪着头想,大约想象不出,又问起别的。“啥时想吃肉。就吃?”“嗯。”“玄谎!”“真的。”“成天价想吃呢?”“那就成天价吃。”这些话她问过好多次了,也知道我怎么回答,但还是问。“你说北京人都不爱吃白肉?”她觉得北京人不爱吃肥肉,很奇怪。她仰着小脸,望着天上的星星:北京的神秘,对她来说,不亚于那道银河。

这是史铁生的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中的人物对话段落,写得十分出色,即使在没有叙述人的插入语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清晰地知道,这是两个年龄、生长背景、文化教养等都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的对话。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指的就是要“符合人物的性别、年龄、教养、职业、社会地位、民族,甚至宗教信仰等身份特征和他的性格特征。同时,由于人物话语毫无例外的都是具体语境中的言语行为。因此,它们还必须符合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以求能够准确显示人物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心理指向。”如果迭不到这些要求,对话就会存在明显的缺限。列夫·托尔斯泰批评莎士比亚笔下的所有人物,无论是车夫,还是国王,他们都用同一个腔调说话,都是那种奢华的、典雅的、带着贵族气息的、矫揉造作的腔调说话,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功能性的人物对话常被要求与现实生活具有同构性,即被要求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哪怕只是细节上的一点点出入,也可能受到读者的质疑。例如,王朔小说的人物语言特别个性化。但他的人物多半都是王朔本人的这种类型的。在说话的时候,他们都在调侃,都很幽默,都有明确的睿智的说话路线。但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是少而又少的,所以尽管我们喜欢王朔的小说,也喜欢他的人物,但对于他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及语言仍会有某种排斥心理。

不过,尽管功能性的人物对话的写作方式十分古老,又有着这样那样的要求,它的功能概括起来也只有叙述事件和刻画人物两大项,但它还是为作家们的创造留下了广阔甚至无穷的空间。雨果、陀斯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冯尼格……都是写这类对话的高手,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

在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一些文学文本中则出现了艺术化的人物对话。这种对话与语言原来的功能性作用背道而驰。它既不用来刻画人物性格,也不用来推动情节发展、展示某一事件的过程,更不用于描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情感状态,而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和技巧,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反常化处理”来实现或突出作者的某种特殊表达意图和目的。例如下面的这段戏剧对话:

爱斯特拉冈咱们昨天干什么啦?

弗拉季米尔咱们昨天干什么啦?

爱斯特拉冈对了。

弗拉季米尔怎么……(愤怒地)只要有你在场,就什么也肯定不了。

爱斯特拉冈照我看来。咱们昨天来过这儿。

弗拉季米尔(举目四望)你认得这地方?

爱斯特拉冈我并没有这么说。

弗拉季米尔嗯?

爱斯特拉冈认不认得出没什么关系。

弗拉季米尔完全一样……那树……(转向观众)那沼地。

爱斯特拉冈你肯定是在今天晚上?

弗拉季米尔什么?

爱斯特拉冈是在今天晚上等他?

弗拉季米尔他说是星期六。(略停)我想。

爱斯特拉冈你想。

弗拉季米尔我准记下了笔记。(他在自己的衣袋里摸索着,拿出各式各样的废物。)

爱斯特拉冈(十分恶毒地)可是哪一个星期六?还有,今天是不是星期六?今天难道不可能是星期天!(略停)或者星期一?(略停)或者星期五?

弗拉季米尔(拼命往四周张望,仿佛景色上写有日期似的)那决不可能。

爱斯特拉冈或者是星期ml?

弗拉季米尔咱们怎么办呢?

爱斯特拉冈要是他昨天来了,没在这儿找到我们,那么你可以肯定他今天决不会再来了。

弗拉季米尔可是你说我们昨天来过这儿。

爱斯特拉冈我也许弄错了。(略停)咱们暂时别说话,成不成?

这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萨缪尔·贝克特创作的《等待戈多》中的人物对话片断。这段对话呈现出反逻辑、悖情理的特征:人物之间对话失去联系,人物话语自身前后矛盾。由于这类对话本身存在人物交流的语言障碍,因而读者在吸纳、理解文本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隔膜,一种不得要领的感觉。

其实,在这类的对话中存在着语言的两个层次:一是语言表面的含义,即话语的实指意义层次:二是作家与读者暗中交流的层次。在功能性对话中,这两个层次的言语系统往往是合而为一的。但在艺术化的人物对话中,这两个层次却是断裂的。作者不再追求人物话语在第一个层次上的真实性(即文本中人物对话与现实中日常语言的同构性),而是追求某种抽象意义上的真实。在上面这段戏剧对话中,言语的第一个层次即实指意蕴被作者消解和淡化,除了人物梦呓般的闲扯,读者从字面上几乎看不出其它的内容和信息。但是作者花费笔墨展现这样的人物对话并不是毫无缘由的。他的目的在于揭示两个对话者在话语背后的存在状态。即实现和突出对话的第二个语言层次。

二十世纪的文学中出现这种变化无疑是一种文学革命,但这种革命首先不是修辞学意义上的。“一种新的语言方式的出现必然包含了一种新的经验的出现,语言方式及其种种特点最终是由‘个体世界与‘经验世界的关系来决定的,对存在本身的思考和发现是找到一种新的话语方式的动力和途径,同时也是个人体验的产物。”[5](P90)很显然,对于萨缪尔·贝克特们来说,首先是他们发现了西方现代人主体丧失、自我异化的荒诞处境:人生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不可理喻,生活只是无望无尽的等待。为了有效地表现这种发现,荒诞派作家们寻找到了上面这种独特的对话和语言方式——对人物惯常用语的极度夸张或者说是一种变形(陌生化处理)。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说着毫无意义、失去了任何判断能力的话语,他的生活处境便是显而易见的:要么是他疯了,要么就是他所处的世界疯了。要么是两者都异化了。

文学对话教学 篇12

教学《飞夺泸定桥》时, 我正看了朱秀海的小说《出征夜》。这部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 而是从另一个视角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这里是向前线开拔的活生生的人, 那里却是连夜赶工挖出的尽可能舒服的坟墓在静静地等待着他们。我把小说介绍给学生, 他们听完小说的故事梗概后, 都被小说震撼了。

下面是课堂上我们师生的一些对话。

师:同学们, 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 背着马刀, 带着手榴弹, 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 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时面临着怎样的危险呢?

生:从铁链间掉下去。

生:被敌人的枪炮击中。

生:当冲锋枪里的子弹用尽后, 他们可能和敌人肉搏。

生:有颗手榴弹可能是留着和敌人同归于尽的。

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英雄, 知道了“冲啊”的真正含义。课后我很高兴把孩子们的兴奋点从厮杀的快感中拉到了这些感人的细节中。

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一堂语文课, 要给学生留下什么呢?是影像, 还是体验?是知识, 还是能力?是情感, 还是习惯?这些都是, 但又都不是。其实, 真正要留下的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文化心理。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因美好的事物被践踏而伤心过、愤怒过, 没有因深沉的爱意浓浓袭来而感染过、激动过, 没有因探究的意趣冉冉升腾而欣喜过、自豪过, 也没有因疑难问题成功解决而雄心勃勃过、狂妄幻想过, 那么他们就不能算是真正经历过课堂教学。

上述案例揭示了阅读教学的三个有益的“对话”策略, 具体如下:

1. 泛读铺宽“对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怎样对话最有效, 取决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因此, 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 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 使自己能够以自然的心境和自由的态度去与文本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 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 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 教师可最终使自己至于“真”, 达于“善”, 臻于“美”, 并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 获得引导学生与文本准确对话的灵感。正是朱秀海的小说《出征夜》的与众不同的视角和有创意的对话方式启发了我, 使我找到了与《飞夺泸定桥》对话的方式以及帮助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捷径。教师广泛的阅读吸收可以铺宽课堂阅读的“对话”之路。

2. 移情缩短“对话”路

移情是一种投射。人类把过去生活中对某些人的感知和体验安到新近相识的人身上, 这就是移情。教学中, 我让学生把自己移情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让他们也踏在那冰冷的摇晃的铁链上, 听脚下那震耳欲聋的水流声, 面对敌人密集的枪弹, 去感受战士们面临的危险。这就使他们没有闲情去期待结果, 而必须面对怎样顺利地过桥, 进而缩短与文本对话的距离, 让他们体会到战士们真正遇到的危险:“从铁链间掉下去”“被敌人的枪炮击中”“当冲锋枪里的子弹用尽后, 他们可能和敌人肉搏”“有颗手榴弹可能是留着和敌人同归于尽的”……

3.鼓励激活“对话”路

当学生移情入境后, 他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是, 课堂上有孩子提出质疑:“红军到哪里去弄那么多铺桥的木板呢?”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于是, 我当堂夸奖了这个孩子:“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啊!看来你真的走到红军心里去了, 能急他们所急。”就这样, 课堂的“对话”被激活了, 形成了一个多向对话的“对话场”。学生的创造火花不断迸发, 他们在交往、互动和对话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信息、新问题, 大大地促进了有效学习。

实施有效对话教学, 还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 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 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 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 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2. 正确处理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过程, 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考试分数的诸多结论, 如背诵词语解释、中心思想、课后习题的答案, 等等。此种教学模式, 排斥学生的自我体验, 扼杀学生的个性, 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失去了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 是与对话教学的原则背道而驰的。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 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 去发展文本, 让学生自己去体悟, 最好是通过对话去继续深入探究。

3.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 但在上课时则不可拘泥于原来设定的程式。对于师生、生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 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 并予以引燃, 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 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其实, 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 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凸现、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 我们教师应该也值得为有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时间。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并尝试在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语文有效对话教学策略, 希望能对广大的一线教师以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建峰.《享受语文对话教学》.《江西教育》, 2006年第12期.

上一篇: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下一篇:金融应急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