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应急机制论文

2024-06-05

金融应急机制论文(通用5篇)

金融应急机制论文 篇1

高校伙食长效机制是指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后勤实体、高校伙食管理部门根据党和政府对高校伙食工作的要求, 结合高校伙食工作的特点等, 着眼于高校伙食安全、稳定、健康、高效等目标, 着眼于广大师生对伙食工作的满意度, 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 化解高校伙食工作所面对的压力, 确保高校伙食稳定运行而建立的一套操作机制。

一、建设高校伙食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必然性

1. 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

随着2006年物价走高和2007新《劳动合同法》颁布, 高校伙食工作出现了新情况和新挑战。教育部和全国伙专会自2008年开始就着重对建设高校伙食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可以说2008年是中国高校伙食工作的一个分水岭, 在此之前全国高校伙食社会化改革基本达到了高潮期, 但在此之后全国出现了很多高校的伙食管理模式回到了改革前的甲方模式, 高校伙食社会化改革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步伐减缓的现象。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 高校伙食系统不得不思索长效机制和应急机制的建设。

2. 确保高校伙食工作稳定的需要

高校伙食工作是项特殊的工作, 高校餐饮市场不同于社会餐饮市场。高校伙食工作是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广大师生为宗旨的, 它关乎到学校稳定, 也涉及到师生切身利益。因此高校伙食工作天然具有维稳的“政治使命”。无论困难和压力有多大, 确保高校伙食工作稳定是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

3. 广大师生对伙食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广大高校师生对高校伙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消费理念来讲, 广大师生已经不仅仅满足原有的吃饱吃好, 而是希望食堂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 在服务的多元化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从消费要求来讲, 广大师生对伙食工作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 广大师生希望能了解食堂从采购、加工到出售的一系列环节。从消费群体来讲, 学生是没有工资收入的特殊消费者, 他们切实希望要保持菜肴出售价格的稳定, 维护自身的利益。

4. 高校伙食社会化改革的必然驱动

原料价格、用工成本、规范要求等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这也是高校伙食改革和发展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和应急机制, 确保高校伙食改革的推进, 确保高校伙食工作的稳定。

二、高校伙食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 坚持服务大局的原则

高校伙食工作是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伙食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围绕上级主管部门对高校伙食工作的要求, 必须围绕服务师生的宗旨, 必须围绕确保伙食稳定、学校稳定的大局要求。

2.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高校伙食工作由于地区、学校差异, 在政策、管理等方面具有各自特性, 因此建设高校伙食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3. 坚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原则

高校伙食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建设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而非一层不变, 需要面对不同的形势和不同的情况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 因此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 只有这样, 高校伙食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三、高校伙食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建设方法

1. 应急机制建设方法

应急机制侧重的是面对危机和紧急情况的时候而应该采取的手段和方式。笔者认为高校伙食应急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舆论危机应急;停水停电停气应急;物资采购短缺应急;用工短缺应急;安全事故发生应急。

(1) 建立信息监测机制。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舆论的传播速度十分之快, 作为高校伙食工作来讲, 面对的信息是千变万化的, 这其中就包括消费者意见的传播等。作为高校伙食管理部门, 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 建立通畅、有序、高效的信息监测机制, 争取第一时间监测信息, 作出反应, 化被动为主动。

(2) 加强危机应急教育。危机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伙食工作来讲, 涉及的风险点多, 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危机应急教育。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 不仅要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还要懂得如何去化解危机的基本常识, 也只有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

(3) 梳理工作风险环节。高校伙食部门要运用危机管理知识,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认真梳理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要主动找“危机”, 主动分析“危机”。

(4) 制订应急处理规程。要真正建立高校伙食应急机制, 必须要对伙食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机点和风险点建立应急处理规程, 要用科学化的制度处理危机。

2. 长效机制建设方法

(1) 要正确处理确保高校伙食价格稳定和伙食运行成本持续攀升的矛盾。近年来, 教育部出台了诸多对高校学生食堂管理工作的文件, 文件对学生食堂的稳定性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伙食价格的稳定。高校伙食价格的稳定具备计划性的特征, 而伙食原材料采购价格和用工成本具备市场化的特征, 两者必然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去化解这对矛盾, 光靠伙食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通过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的计划调节。

(2) 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办法。要对食堂进行全成本核算, 建立严格的成本核算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可以制定学生食堂成本核算指导意见和标准, 建立成本核算标准化模型。

(3) 要建立优秀的从业人员队伍。要确保高校伙食长效机制的建设, 就必须高度重视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规划人才培养, 规划薪酬分配体系, 积极探索高校伙食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4) 推进学生食堂的民主管理。高校要成立由学生和教师代表、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膳管会。膳管会对学生食堂管理服务和质量安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参与饭菜价格的制定调整, 参与对食堂各项工作的检查、监督、评议, 协助组织价格听证、满意度测评、工作质询等, 促进学生食堂民主管理。全面推行学生食堂工作信息公开公示制度, 原辅材料采购、菜谱、价格等应在学生食堂宣传栏内公开, 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学生意见箱, 接受师生员工监督。

(5) 加强投入和政策保障。可实现公益性食堂房屋设施等基本条件由高校提供, 固定资产按照非经营性资产管理, 不计提折旧, 食堂维修改造、大型餐厨设备配置和更新, 空调、电梯、供暖、安全技防等设施投入由高校承担。高校学生食堂要享受资源价格优惠, 高校食堂用电、用水、用气价格分别执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标准。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高校学生食堂实行税费减免。

摘要:近年来高校伙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困难、新挑战, 一方面自2006年以来国际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 高校伙食工作不得不面对原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另一方面近年来用工成本持续走高, 招工难、留人难, 高校伙食工作出现了“用工荒”。而且这几年外部食品安全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外部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多发, 给高校伙食的规范化管理工作、高校伙食应急机制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建设高校伙食工作的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食堂,长效机制,应急机制

金融应急机制论文 篇2

应急响应机制

一、信息通道

(一)上级有关部门联系通道:

1、省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68658238 移动电话:***

2、县人民政府应急办 联系电话:85528932 移动电话:*** ***

3、县卫生局应急办 联系电话:85531233 移动电话:***

(二)院内有关部门联系通道:

1、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医务科)电 话:85529026 移动电话:***

2、院行政总值班 电 话:***

3、院行政办公室 电 话:85523214 移动电话:***

4、院前120指挥中心 电 话:85526992

5、急诊科 电 话:85523208

6、护理部 电 话:85529256 移动电话:***

7、院感办 电 话:85529056

移动电话:***

8、预防保健科 电 话:85529056

移动电话:***

9、药剂科 电 话:85522163

移动电话:***

10、设备信息科 电 话:85529260

移动电话:***

11、总务科 电 话:85529260

移动电话:***

二、响应流程

为使应急信息的接收、报告和上级指令有效传递以及应急处置的启动实施有序进行,以医务科(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设办事机构)和医院总值班为信息和指令上传下达的枢纽,形成本院应急医疗救援系统内部的联系网络,并与上级院外有关部门相衔接。响应流程如下图所示:

上级应急有关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部 医务科(正常办公时间内)总值班(正常办公时间外)一线医疗救援小组第一医疗救援小组(内科疾病组)第二医疗救援小组(外科伤病组)第三医疗救援小组(感染、中毒组)专家医疗救援小组 院前医疗救援小组 急诊科 现场救治 返 专院 科或抢 收救 治 转院救治 120急救中心 事发地报告 院外报告或求援 待命科室 各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各职能科室

三、实行医院总值班制度

(一)为保证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院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并使应急工作在全院各部门、各时间段实现无缝覆盖和衔接,在本院应急响应机制中实行医院总值班(即医院行政总值班,以下简称总值班)制度(详见附件《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关于严格执行行政总值班制度的通知》和《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行政总值班制度》)。

(二)医院总值班实行领导带班制。

(三)医院总值班当值人员不得离开医院,并保持通信联系24小时通畅。

(四)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可临时增派相关部门人员加强总值班。

四、实行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一)根据本院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突发公共 2

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详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应急管理总体预案》)。

(二)院医务科或总值班接到相关救援信息(上级部门下达或急诊科一线当班医生报告)后,应迅速分析情况,逐级汇报。并由相应人员决定预案启动和响应级别。

(三)预案启动决定:

一级响应:院长(或院长指定的分管副院长)启动并负责。

二级响应:分管副院长或医务科启动并负责。

三级响应: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启动并负责。(四)预案响应等级

一级响应:全院响应。

二级响应: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响应。

三级响应:急诊科响应。

(五)预案启动后,根据预案要求开展救治工作,相应负责人可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响应等级。

五、实行请示报告制度

(一)急诊一线医生或预诊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多个相似病症的病人后,应立即向急诊科二线值班和医院总值班报告和请示。

(二)急诊科二线值班和医院总值班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立即分别向急诊科主任和院领导报告和请示。

(三)院领导小组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本机制由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自2012年2月起在全院执行。

附件1:《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关于严格执行行政总值班制度的通知》

附件2:《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行政总值班制度》

附件1:

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关于严格执行行政总值班制度的通知

乐医字[2010]12号

各科室:

为切实做好医院医疗安全工作,根据上级通知精神,结合医院实际,现就严格执行行政总值班制度的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行政总值班制度

行政总值班执行院领导带班制,具体带班情况将由行政办公室分发给各位院领导并张贴在行政总值班室,值班人员须严格按照行政办公室制定的行政总值班表的安排到岗到位;节假日期间,各科室需按照行政办统一要求,安排人员值班,其中后勤、保卫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科室值班人员接受行政总值班室的统一调度。

二、严格落实值班责任制

行政总值班人员代表医院处理值班期间发生的重大问题,负责组织协调各科室值班人员开展工作,检查各科室值班人员到岗情况。各科室值班人员负责解决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各类问题及突发事件,遇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行政总值班。

三、值班要求

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增强责任心,认真履行值班职责,遵守值班作息时间,确保信息畅通,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杜绝值班电话呼叫转移、私自调班、代班等不良现象。

二0一0年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2:

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行政总值班制度

一、医院行政总值班制度是指医院行政干部在非正常工作时间内代表院长行使全院行政指挥权,以保证医院正常运行而设的一种管理制度。行政总值班执行院领导带班制,值班人员由各职能科室干部轮流担任。

二、行政总值班的主要职责。

1、来访接待,来电记录、回复及与医院业务、行政管理有关的咨询工作。

2、负责传达上级的重要指示和通知精神,并负责处理有关事宜。

3、组织、协调全院性的重大抢救,紧急的院内外会诊等突发性重大紧急医疗工作。

4、处理临床、医技科室的请示报告,解决紧迫的后勤保障问题。

5、检查各科工作人员午间、夜间工作情况,以及全院水、电、治安等工作。

6、对于在值班时间内发生的重大工伤、交通事故、大批中毒或特定传染病、紧急伤病情况等,在组织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报告院长;对紧急的重大手术、医疗事故以及高级干部(县以上主要领导)、外宾(包括港、澳、台同胞)入院、死亡等应及时报告院长并通知有关部门作出相应安排。

7、派车只限于接急诊及医疗、救护用车。

三、行政总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按制度办事,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工作,凡本班未处理的重要事情,应对下一班明确交待,并及时报告院长责成有关部门处理或由下一班负责组织处理。

四、有关行政总值班安排和要求详见院办有关规定,副院长为总值班带班领导,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五、本制度从二0一0年三月一日起执行。

主题词: 严格执行 行政总值班制度 通知

送:林秋副县长、县卫生局

金融应急机制论文 篇3

关键词:应急 机制 法律能力

一、应急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重处理,轻管理

应急处理主要着眼于事故发生之后的应对,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其过程更多地放在从事故发生到结果的处理上,其特征是消极被动的反应。一场典型事故灾难发生后的程序是:媒体曝光→领导人视察、批示和慰问受害者、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对伤亡者进行抚恤、处理责任人→要求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这种思维方式着眼于结果的处理,政府好像救火队。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法规标准体系往往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二)重政府,轻社会

政府被视为应急管理的唯一主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事故的应对和处理只是政府的事情。人们事事等待政府,事事依赖政府。政府努力到什么程度,应急处理就到什么程度。建立在这种社会心理基础之上的应急法规体系往往造成政府不堪重负,疲于奔命,反应迟钝。而普通民众则防灾减灾意识较低。一旦遇到突发事故,很容易出现心理恐慌和社会失序。

(三)重动员,轻法治

所谓的动员,就是指在事故发生后,政府成立临时指挥部或办公室,通过行政手段调动各方面资源,全社会齐动员,搞人海战术。尽管这种体制从表面看有收效快和效率高的特点,但是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首先,这种动员体制往往是以打乱正常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为前提的。其次,这种动员体制的很多做法往往缺乏法律依据,依法行政在应急时期成为一句空话,违法行政倒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再次,临时指挥或领导机构的临时性不但不符合依法行政原则,而且使防灾减灾工作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

(四)法律重制定,轻修订

实践证明,在已建立的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中,有的是由部门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确立的,其规范性不强、效力有限。有的法律法规中,对各级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规定得不具体,当前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也急需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应尽快颁布相关配套法规。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备案制度、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应急管理的分级响應制度、应急管理演习制度、应急管理的资金补偿制度等一系列急需要建立的制度都需要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指导下进行制定。

二、 提升政府应急法律能力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明确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确立的应急管理体制模式是: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在预警机制中要科学评估预警信息、发出危机警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决策处置机制中,应急管理的主体应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综合分析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而做出决策,并实施决策。决策处置机制包括方案选择、决策执行两个过程。对此要辅之以良好的技术手段,并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激发战胜危机的信心。在善后处理机制中要在突发事件紧急情况被控制以后,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应急管理必须权力有规、行为有序

突发应急处置,往往需要行政主导,这就需要赋予行政机关较大的权力,同时需要更多地限制公民的权利。但这种权力往往具有两面性,运用不当就会损坏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因此无论是行政紧急权力的取得和运作,还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或增加公民义务,都需要依法、按章办事。突发事件的应对,是一个技术上的、管理上的问题,法律的作用一是把那些经过实践经验长期积累下来、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法,用法律的方式固定下来,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基本有效、有序、有力。二是赋予和控制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力,首先是保证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有足够的特别权力来解决非常状态,同时又控制政府不要借机滥用权力,以免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依靠科学、依靠法制

应对突发事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做好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不断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水平,以及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

应对突发事件,还要靠法制。现代社会应对突发事件有着自身规律,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快速判断、果断处理,整合资源、协同应对。适应这种规律,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有单一常态管理向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转变,在管理理念上做到居安思危,在工作布局上做到有备无患。二是由自发应对向自觉应对的转变,在应对思维上做到有勇与有谋的结合,在应对方式上做到个别经验与规律认识相结合。三是由个别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以实现应对行动上的广泛参与与步调一致的统一、集中指挥与广集民智的统一。这三个转变的根本点在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要实现由个别调整向规范调整的转变,以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性,增强趋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牢牢掌握应对突发时间段主动权。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① 王军主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读本[M].

②邹建华著.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M].

断网考问应急机制 篇4

2006年2月23日上午10时10分,东亚环球海底光缆青岛端在位于第三海水浴场处顺利登陆。现今,修复续接光缆却成了大问题。

2006年12月27日,人们像往常一样,早晨到办公室后打开电脑,却发现有大量网站无法访问,MSN服务器也已纪无法访问。

断网引发通信危机

情况似乎比想像中要严峻。不仅仅是MSN,Google英文网站、雅虎等境外网站几乎全部无法访问,不少邮箱也出了问题,根据2006年12月27日当天网上调查显示,超过97%的用户无法正常使用MSN和访问国外网站。

根据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发布的公告显示,这次大规模断网事件是由2006年12月27日凌晨发生在台湾南部海域的地震引起的,中美海缆、亚太一号、亚太2号海缆、FLAG海缆、亚欧海缆、FNAL海缆等多条途径台湾南部海域和香港周边海域的国际海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阻断,造成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通信收到严重影响,中国大陆至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以及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通信业务,包括互联网、数据、话音和专线业务等均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诸多网民已经习惯通过MSN来相互沟通,而且不少企业开展业务需要互联网的支持,此次断网事件给用户带来了众多影响。

香港中信嘉华银行的丁先生告诉记者,他现今在香港工作,断网以后他上不了MSN,完全依靠电话和客户沟通,成本比以前高出很多,而且不能访问Bloomberg——一个网上金融产品交易平台。没办法查询金融产品价格,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上不了MSN,上不了邮箱,上不了Bloomberg,也无法获取一些关键资料,都快急死了,公司邮箱也明显感觉到变慢。”

正在大学四年级读书的的马青学生则告诉记者,她正申请出国读书,断网导致她没法访问国外大学的主页,不仅不能查到学校资料,还有不少需要在线提交的申请被耽误,而年底正是不少高校截止招生的时间。

正在英国留学的侯先生则告诉我们,他访问国内网站变得非常困难,没有办法了解国内的新闻,QQ也总是掉线。

自2006年12月27日凌晨“断网”开始,国内上千万的MSN用户无法登录,其中大多数白领用户都是将其应用在工作联络和商务沟通上。为了减小业务损失,白领用户们纷纷“自谋出路”,以其他方式沟通。自2006年12月27日上午10时起,国内几个即时通讯软件的在线用户数都有所增长。

国际公司受损最大

“断网”事件发生后,Google公司的相关人员表示,Google与国内部分电信商进行了合作,购买了3~4G带宽用于数据转发,因此避免了此次断网造成的影响。据记者了解,Google的情况只能算好些,由于准备充足,即使受点影响也不大。

微软MSN公关部丁洁表示,有一部分用户受到了此次事件的影响, 主要包括Messenger、Hotmail和 MSN中文网登录困难,目前微软MSN正在和运营商密切合作,希望尽快解决。“在2006年12月27日晚上,有不少人已经恢复了Messenger使用。完全恢复的时间, 我们目前还无法估计。这其实要看运营商。微软MSN只能尽可能配合他们。” 丁洁说。

“现在可以看到一些实质性努力已经获得些成效了。”微软MSN副总裁陈啸接受采访时表示,微软MSN正在筹划将服务器搬到物理上距离中国更近的地区,以解决目前用户遇到的登录难问题。

此次事件中,受到影响,需要跟运营商密切合作的互联网公司还有雅虎。除了MSN之外,此次受损最严重的境外网站莫过于雅虎(英文),雅虎的新闻、个人定制页面My Yahoo等在中国大陆都有为数不少的用户。此次受到的影响面也不小。

据雅虎市场部相关工作人员2006年12月2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一天多时间,雅虎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目前在雅虎产品使用方面:雅虎邮箱已经不存在使用上的问题;雅虎的一些工具产品,例如雅虎相册等,已经可以实现与美国系统的通讯;雅虎通还存在一些使用问题,部分用户无法登录,目前没有完全解决。“雅虎服务受影响的问题,雅虎公司正在积极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该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IT公司都在眼巴巴地看着运营商,而运营商却没给IT公司带来什么好消息。据报道,台湾省中华电信紧急透过日本琉球、大陆上海,并调度中新卫星一号线路支持,以及寻求租用私人海缆等。

记者就此事专门联系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公关部门。中国电信表示对此事已经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公告,其他的则不愿多说。中国网通的周雅琴告诉记者,中国网通对于这类突发断网事件是有紧急预案机制的,而且在出现大面积网络瘫痪时已经启动。目前,正在积极联系国外的合作运营商,启用其他光缆组织,并使用卫星等通讯手段来尽可能地恢复服务。但由于在事故发生地点仍不时有余震,维修船无法进入,所以修复工作暂时受阻,而且无法预测修复所需的时间。但当问及具体措施时,她则以自己不了解业务部门的具体工作为由拒绝透露。

专家质疑应急机制执行力

中国信息产业部2006年12月28日称,信息产业部和相关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已经启动应急预案,查勘因台湾地震造成的国际海光缆受损情况,并积极修复,采取措施保障通信。据信息产业部新闻办公室相关人士在称,部里会要求运营商马上抢修,相信谁也不会拖延这项工作。

然而,专家对于在近期内缓解互联网通讯压力并不乐观,由于此次受损范围太大,即便是借道欧洲、启用卫星也难以恢复到能够让人接受的通讯传输水平。

“只能说可以解决一部分。”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相关专家透露,我国目前并不是只有一条外出光缆,此类事件发生后按照国际惯例,电信部门会通过国际光缆绕行,或租用其他光缆,甚至租用成本较高的卫星来做应急调整。但首先保证的是国际话音业务,而信息量较大的互联网业务会受很大影响。

计世资讯分析师郭海涛表示,中国是有备案机制的,但没有完全的应急措施。“我们现在只是备用线路,比如电信的线路出了问题,转用网通、卫通等其他运营商的线路。但对于这些线路来说,基础设施是一样的,都需要落地,所以遇到地震这样的事情,所有的线路都出现问题了。”郭海涛还表示说,我们现在所做的应急预案是对数据的保护,比如在北京、上海、广东分别建立了灾备中心,就是为了在遇到紧急事件时提供服务。但是这只能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不能保证网络畅通无阻。

据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马严透露,对于灾害造成的网络中断这种“小概率事件”,以及应急预案等标准的研究已经有了希望,现在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积极组织专家研究相关问题。另外,马严还表示,通过此事件,不能就只看到通信这一个部门,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安全保障与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也应受到重视。“信息化安全工作对于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前,我们对信息化依赖不是很大,再加上综合国力、电信经验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问题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近几年,随着对信息化,互联网、国际电信服务的需求增加,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这是件好事。现在国家实力以及电信建设管理维护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信息化、电信的畅通保障工作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马严同时也表示,基础网络的建设,以及灾备的软硬件建设、容灾能力的提高,是一项投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两到三年。

链接:国际反应:地震更显网络脆弱

2006年12月27日中国台湾地区地震造成的海底数据通信光缆的断裂导致了通信服务的中断,显示出世界通信网络的脆弱。光缆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互联网业务激增的需要,仅仅追求速度和容量,却忽略了一些必要的投入。

“我们对贯通的互联网太习以为常了,直到有一天这些都不见了,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通信分析师Tim Dillon说,“尤其在这个地区,许多光缆应用于移动数据传输和互联网。”

威胁海底光缆的因素很多,包括地震、火山、渔船拖网、船锚以及鲨鱼啃咬。因此,光缆的铺设往往是环状的,比如说,FLAG电信的北亚光缆环从中国香港特区开始,途经中国台湾省、韩国再到日本,另一条路径再返回中国香港特区。

中国香港特区和东南亚的一些公司本来可以取道欧洲,避免因为地震断网造成的北美方向的网络拥塞,但是,西向的光缆数量太少。

这些光缆的数量大约有15条。大部分高容光缆是2001年铺设的,当时企业对互联网流量的需求激增。到后来,需求比预期放缓,铺设草草收尾。

现在,互联网数据传输对光缆可立即获得流量提出挑战,尽管可以通过增加激光束升级光缆,使其承载更多的数据,但本次地震证明,仅仅关注容量是不够的。如果铺设过密,一次大地震可以影响数条光缆。

突发事件与媒体应急机制建设 篇5

怎样进行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的建设,是我们居安思危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当事件突发时我们才“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行的。突发事件有着与一般新闻事件完全不同的性质和条件,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报道的不慎或把握得不好,将会产生严重后果。也正因如此,在事件未发之时,我们就应理性地选拔一流的人才,做好可能应对的突发事件的准备,从而使在事件真的突发之时,就能有一批素质优秀、准备充分、头脑清醒的一线记者队伍,使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建立一套完善的应付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媒体运作的方方面面。进行电视传媒报道,“骑驴看唱本——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是不行的,必须未雨绸缪,准备于事件未发之时。对采访方向、播报要点、人员分配、设备配置、后勤保障等要素都一一安排到位,明确到人。要充分考虑对突发事件报道复杂性、特殊性和艰苦性预案的设置,既希望于“大兵团作战”的速战速决,也要考虑打“持久战”细水长流的工作准备。总之,预案考虑的不利因素、复杂条件越充分,工作做得越细致、越周到,当突发事件真的来临时,我们就有了打胜仗的基础。要积极开展应付突发事件的演练。平时的演练是實现应付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的演练一方面可以检验我们预案的可行性,通过演练发现准备工作的不足,修正我们的预想失误。另一方面,通过演练可以煅练我们的队伍,提高对担负应付突发事件的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面临时可能出现的失误。

怎样看待突发事件是媒体应急机制建立最基本的逻辑起点。面对突发事件,电视媒体的责任就是把真实的事实告诉大众。所谓“真实”就是准确、客观。当然,准确、客观并不是一种盲从的就事论事,浮光掠影,人云亦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无不带有人的主观意志。突发事件一般都带有一定的灾难性,可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正是因为它的灾难性,就越发显现出媒体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出第一个声音的重要性。因为“第一个声音”会对人们给予“先入为主”的深刻印象,并成为影响人们了解认识事件的主流观念。回顾2004年9月1日俄国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的人质事件,俄官方媒体的教训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一方面,当事件发生后,其官方媒体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在9月1日晚,以警方面孔公布的人质数字为120人到150人;以后又以官员身份出来宣布为354人、400多人。然而,当整个事件尘埃落定后统计,这次事件死亡354人,受伤428人,260多人下落不明。由此计算,人质实际人数应在1000人以上。如此之大的数字差异,受损害的不仅仅是电视新闻媒体本身,政府的公信力也无疑受到巨大的伤害。我们必须看到:人们对突发事件有一个遭受打击、思考解决、承受现实、逐渐平静的心理过程。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围绕着客观现实这一基点发生的,而事实本身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件最终水落石出后,一切终究都会摊在阳光下,不论出于什么原因、目的(是好心怕受众不能承受,还是有意隐瞒事实真相,或是别的什么事情的干扰),报道内容的失实,结果都是一样:办了一件坏事,损害了自己和政府的形象。再进一步思考,我们可以肯定,当突发事件的事实被歪曲之后,真相大白的人们定会在突发事件的波澜余波未平之时,再掀起另一股狂涛,其矛盾的指向性就会对矛盾的对象产生质的变化,这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是十分有害的。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世界各电视媒体后期对俄别斯兰人质事件如实的现场报道,使世界舆论对俄罗斯反恐的意志和做法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反恐的“天平”开始向俄罗斯倾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我们不能去改变事件发生的事实本身,却可以影响人们对事件关注的视角和立场。确立了一个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对突发事件的认识、理解和定位,就确立了对突发事件报道把握的正确出发点,也会为突发事件的圆满解决,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如何播报突发事件,是媒体应急机制应思考把握的重点。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谁掌握得更及时、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谁就能引领人们的视野,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成为舆论导向的主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次俄别斯兰人质事件中,凤凰卫视在解救人质事件突发的第一声枪响之时,就用电视画面告诉了世人,并将以后的栏目无一遗漏地转入别斯兰人质事件之中,其应急能力可见一斑。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把时光向上追溯到美国的“9·11”和美军沙漠风暴行动及伊拉克战争,凤凰卫视都无一例外地几乎在第一时间走在了世界媒体的前面,这一切值得我们的电视媒体学习和借鉴。

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一定的风险性,要谨慎对待无疑是正确的。我们谁都不希望其发生,但谁也保证不了其不发生。正因如此,我们对此不能像沙漠逃生的鸵鸟,把头藏在沙土里就自以为安全而自欺欺人。正视灾难,勇敢面对,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在无数的灾难中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民族。让电视媒体勇敢地去正视和面对突发事件,是一种大智慧和大政治勇气,是一种超然于突发事件本身的气魂和能力的体现,是一种以人为本并相信党和人民能够共渡难关、同心同德、风雨同舟的自信。我们还应看到,今天的社会已发展到信息时代,无处不在的网络已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透明,对突发事件采取“堵”的方法已不可能。古人讲:谣言止于智者。所谓“智”就是聪明,而“聪明”被司马光释为:聪以致微,明以察远。当细微之处和整个事件都公之于众时,谣言也就没了市场,而没有了流言飞语,才会有社会真正的安定和团结,电视媒体开展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意义也在于此。

(作者单位:武汉市广播电视局江汉管理处)

上一篇:文学对话教学下一篇:“9+3”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