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教学

2024-10-25

英国文学教学(共12篇)

英国文学教学 篇1

摘要:作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文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传统的英国文学课程教学中, 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理念陈旧、授课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的存在, 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本文提出教学改革的目的旨在探索出一套能够扭转教师教学面貌, 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 焕发学习活力的方案和策略,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文学,教学,改革

英国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英国文学课程的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的英国文化习俗和英国文学知识,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英文写作水平;通过深层次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娴熟创作手法的领会, 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认知能力、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扎实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在传统的英国文学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弊端,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英国文学课成了单纯的信息输入课, 一学期下来学生只是了解了某些作家及其作品的简介, 而在能力培养上没有得到丝毫的改观。鉴于此, 以彻底改变教学目的、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弊端

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往往是传统英国文学课程的授课特征之一。在传统的英国文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上课的教师往往从某一个英国文学名词解释开始, 引出历史上某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然后旁征博引, 滔滔不绝地描述某个社会阶段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哲学、教育等状况, 再以此为背景详细介绍某个作家或诗人的生平、家庭、出身、爱好, 最后揭示该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写作手法。由于英国文学课程信息多、知识容量大, 老师们都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更丰富的文学知识, 这样更不给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整个教学环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填鸭式”教学, 一方面学生觉得乏味, 另一方面也形不成系统的见解, 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除了某些文学流派和文学大师的介绍, 文学课程的教学还涉及到一定数量英国文学作品的选读。而对于这些名扬中外的长篇小说或者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 由于篇幅较长, 用时较多, 教师往往会挑选部分片段进行重点句子的讲解和重点词汇的解释, 而这种“语录式”的节选必然会破坏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使得学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学生如果课下不去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而始终停留在浅尝辄止上, 就不会客观独立地分析原著, 也体会不到文学作品的内在美。

二、英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步骤

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文学史的学习以及文学作品的选读让学生们主动去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和创造过程, 在这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们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和敏锐的洞察力, 学习并掌握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 把对事物表面的感性认识转变为深层的理性认识,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真正从该课程的学习中获益。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做法是:

首先,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英国文学课堂上, 英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学生获得文学知识的唯一渠道。然而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 只要利用搜索引擎, 学生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网上、电子图书阅览室和各种百科全书中获得这些相关内容。这种情况下, 如果文学课老师还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就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了。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内, 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上面, 如通过对英国小说的阅读把握作品的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叙述方法、细节设计、结局构造和手法运用等方面, 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写作造诣, 把各种文学理论变成实践能力。

其次, 提出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众所周知, 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 教学上也是如此。要使学生把英国文学这门课学精学透, 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去读完整的英国文学作品并认真写出心得。文学是以人的人生体验为创作参照并作为文化表征的一门学科, 而不同的文学作品则隐含和折射了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生活态度的抉择、周围环境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反应和内心善恶的斗争等。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 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一个国家的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 如西方文化中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价值观念、西方人看待问题的角度、西方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等等, 而了解这些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熟悉外国文化、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眼界、启迪我们的智慧, 另一方面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还有助于消除中西文化分歧、增进中西文化融合。

最后, 加强教学活动的实践环节。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用来指导我们实践的,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文学课程时, 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学知识和文学分析方法, 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该门课程的和社会日常生活的联系, 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不是用来附庸风雅或吟诗作对的, 文学还有着极强的社会功能。在很多时候,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甚至可以推动或促进某一社会形态的向前发展。跟实践有关的具体活动有:广泛开展学生第二课堂, 如成立散文诗社、戏剧诗社,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戏剧和小说的朗诵、翻译和讨论活动, 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给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写信的交流活动, 对文学故事进行续写和改编, 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 然后组织大家选评和互评, 加强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成就感。

三、结束语

作为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英美文学课程的授课对于所有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师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因为这门课程包含着诸多的文学流派和庞杂的文学作品, 知识信息容量相当大, 而相对而言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文学作品往往涉及面广, 无论是事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还是文化历史背景, 如果做到了如指掌, 如数家珍, 没有一定的阅历和文学修养的教师简直难以驾驭。所以要想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讲出新意, 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调动先进的教学设备, 如利用教务的BB平台, 运用一流的教学理念, 全方位多渠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造就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英国文学教学 篇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英语专业的英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旱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针对这一现象,探索由浅入深的自主学习模式,打破荚语文学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完美的进行英国文学学习.

作 者:寇静 毛军社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WIND 年,卷(期): “”(16) 分类号:H3 关键词:自主学习  英国文学教学   由浅入深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书后 篇3

一九八二年秋天,我在复旦大学外文系为研究生开了一门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课,第二年春天又为北京大学英语系研究生重复了一遍。两次讲完之后,我想何妨把它写出来,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这段文学史的参考。这就是它问世的缘由。

国内通行的外国文学教科书讲到这一段文学时,非常简略,最多只讲三个作家:弥尔顿、班扬和德莱顿。对于一个学英国文学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在研究生阶段,这点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英文系的学生当然可以读英文的英国文学史,但对一般不能或目前尚不能阅读英文的学生或文学工作者或爱好者,这一段的文学就将是个空白。我这项工作也许可以起到一些拾遗补阙的作用。我又一向倾向于讲文学史要“说说唱唱”,“说”就是讲历史,“唱”就是读作品。对初学者尤其应以“唱”为主,在“唱”的时候把历史发展简要介绍一下。英国文学十七世纪这一段就是对研究生来说恐怕也比较陌生,所以就收了比较多的引文。

我选这一段文学史并不仅仅因为它对我们的专业学生和一般读者比较陌生,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段文学史本身的重要性。这一点我在本书的《小引》已作了交代。我觉得这一段历史具有全球性的历史意义,在世界史上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次尝试和失败。在英国,它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也影响到欧洲,而欧洲当时在世界史进程上是处于先进地位的。

我们读历史总是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但是宗教到底起什么作用,它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是什么,学生知之甚少。我企图用几个作家的具体作品,对当时这件五颜六色的宗教“外衣”作些描述,同时指出其重要性。我曾说:“我们说政治斗争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是说宗教论争实质上是政治斗争,但当事人在他们主观意识里,恐怕至少有一半是真心诚意地把这场辩论或战争看成是宗教信仰问题的。”

我在《小引》里还同时指出在进行宗教论辩的同时,科学也在长足前进,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但同时也受到宗教的抵制。

在这矛盾激化、风云变幻的时代,凡是有思考的人都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而且思考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如生与死、信仰、精神的疾病和创伤。

我也企图说明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代,散文特别发达。

现在想来,以上这种理解还欠完全。我觉得,如果从文艺复兴一直看下来,如果说十七世纪使很大部分英国知识界陷入沉思,那么这沉思阶段还应向上推个二三十年。人文主义在它极盛的时候,确实具有摧枯拉朽的破坏力,形象地体现在一些作家的作品里,如意大利诗人阿利阿斯托(Ariosto)的《发疯的罗兰》着力描写罗兰因失去了爱情被激疯以后的摧毁一切的狂暴行动:他脱光了衣服,拔起大树,砍杀追捕他的人。诗人称他为“毁灭性的火焰”。爱情的力量可以使人丧失理性,摧毁一切。又象拉伯雷,他笔下的巨人更是表现出一股横扫一切、所向无敌的力量,这是我们所熟悉的。这两位有代表性的作家生活在十六世纪初到四五十年代,很能代表当时的“时代精神”。把他们和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家相比,则早期作家只能算是曙光,他们则是烈日。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思想界的气候就变了,人文主义虽然呈现出无限好的夕阳景色,却已变成黄昏落日了。蒙田的怀疑论可以看作是当时思想界的晴雨表。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只能生活在幻想里,一旦幻想破灭,他的生命也就终止了。莎士比亚为什么在九十年代一登上文坛和剧坛就写鲁克丽丝受暴力的欺凌,就写了一批血腥剧?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具有多少破坏性?怕很难说。琼生就叫他“温和的(或有教养的)莎士比亚”。马娄笔下的“巨人”不是屈服于宗教,就是自我毁灭。这变化说明什么呢?我想这说明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人文主义到了十六世纪后期遇到了挫折。与文艺复兴同时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也遇到了天主教强有力的反宗教改革的抵制。人文主义失去了它的破坏力,暴露了它的软弱性。这一方面表现为怀疑、悲观、沉思,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追求感观刺激,夸张情感,失去理性和平衡(发疯的罗兰最后还是恢复了理性),或则表现为两方面的混合。这种精神状态在艺术和文学里就表现为所谓的“巴罗克”风格。因此要讲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恐怕还应向上推几十年。这是我在《小引》里没有说得完全的地方。到了一六六○年复辟以后,英国文学受法国宫廷影响,确实很明显地跨进了另一个时期。所以真正要写一部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史,应从十六世纪末写起,包括莎士比亚和他的同时代作家,因为这是文艺复兴的没落阶段。这样一来,恐怕也不能叫“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了,也许可以叫“文艺复兴衰落时期的文学”。

我不敢把我这本小书叫做“史”,因为它没有系统,讲作家也不是每个作家都全面讲,有的只讲他一部分作品,有时还作些中外比较。我本来想把它叫做《拾遗集》,给英国文学的讲授填补些空阙。例如我写大家比较熟悉的弥尔顿,就有意不谈他的主要作品《失乐园》等,而其他比较生疏的作家,就介绍得稍全面些。此外,我们对文学的看法,多年来局限于诗歌、小说、戏剧,这确是“纯文学”,这是西方传来的看法,来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抒情诗、史诗、戏剧。我们翻翻《文心雕龙》或《昭明文选》,我们的老祖宗对文学的理解就宽广得多。当然西方学者也把文学概念扩大,我们翻翻他们的一些文学史,就会看到他们也不是仅仅把文学看成是以上三大类,也把散文、传记、书信、日记、历史著作,甚至哲学著作都包括了进去。可见天下好文学不尽在三大类之中。

文学是扩大人类经验的手段。人不可能经历一切经验,尤其不可能经历古代的经验。要体验古代人的思想感情,只有阅读他们的作品。这对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很有好处的。

我老有一种感觉,自从我们推行开放政策以来,我们引进了许多现当代的西方文学。十年锁国,与外界情况隔绝,一旦开放便如饥似渴地想了解外界情况,这很可理解。引进来的作品固然增加了我们的知识,但恐怕很少能激励我们的精神,提高我们的境界。另一方面,外国的优秀文学遗产还有许多有待挖掘。以前或则囿于对文学的狭隘看法,或则由于照顾到某种需要(如教学),我们只强调某类作品,或所谓“重点”作家,或“重点”时期,因此很多好的作家作品就放过了,这是很可惜的。现在已经到了可以扩大,可以深入的时候了。

就以外国文学史而言,通史已经出了不少,似乎可以出一些断代史,或某一文学运动的历史,或某一流派的专史。上面我已交代我这本小书并不是“史”,也就是说不是断代史。要写断代史,材料还得比这多得多,方面还要广得多。不过我是企图用“时代精神”把一批作家串联起,用他们的作品来说明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

但我没有能够严格按照这个宗旨去写,有一定的随意性,例如我写弥尔顿的悼亡诗,我忽而想到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历代都有,几乎成了一个抒情诗的“属类”,也成了一个传统,为什么西方这类诗却如凤毛麟角?我因而做了一些比较。若从全书体例来看,这篇东西放在里面不伦不类,虽然这首诗的情调颇符合当时人们的心理。

造成这种情况是由于我有一个隐隐约约的想法,即能不能从一个比较的角度写一段外国文学史?我们已经有不少文章对中外作家和作品进行比较,而对一组作家,或一派作家,或一个时期的作家进行中外比较,似乎还不多。能不能比较,若能,怎样比较,当然都是问题。不过,象我们一向所做的那样,仅在外国或西方的历史和文学传统范围之内谈论西方作家,虽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总似乎是象看戏,我们是旁观者,并未介入。如果同我们的文学作一比较,就可能在我们和异国文学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不论是异是同,一经比较,更容易理解。例如林纾就把西洋小说同史记、汉书的叙事笔法等同起来,认为合乎古文义法,使得西洋小说对当时士大夫和知识阶层读者读起来不觉得陌生。当然我们并不是要让外国文学“熟化”、“汉化”或“中国化”,而是做真正的比较。实际上,我们读外国文学作品都在比较,不过一般不是有意识地比较罢了。

这种比较的写法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或不需要的话。在西方是可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早就执行了一项计划,从比较角度写一套多卷本的“用欧洲语言写的文学的历史”,已经出版了的有《表现主义》、《欧洲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启蒙运动时期》,还将陆续出版《二十世纪先锋派》、《用欧洲语言写的非洲文学》、《文艺复兴第一部分》、《浪漫主义的讽刺》等卷。每一种往往是多卷的。在西方这种比较文学史是写得成的,因为欧洲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在这文化体系内各国文学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一个文学运动往往是全欧性的。但用中西比较方法写一段外国文学史,问题就复杂得多,值得讨论。不过,我们站在中国的立场,不仅仅是抱着洋为中用的态度去处理外国文学,而且从中国文学传统的立场去处理它,分辨其异同,探索其相互影响(在有影响存在的地方)也许还是可行的,有助于对双方的理解。我在这本小书里做了一点尝试,枝枝节节,非常谫陋,希望读者批评指谬。

英国文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刍议 篇4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程,师生互动,比较与对比

一、导言

外国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学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 掌握一流的外语语言技能的一条必经之路就是阅读经典的外国名著, 阅读文学作品能使语言能力有质的飞跃。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 学习外国文学能真正意义上扩大跨文化交流的视野;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社会制度、生活习性等都为跨文化的学习和交流提供深刻的思想源泉。然而, 近年来外国文学教育面临边缘化的困境, 以英国文学课程为例, 课时一再被压缩,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重心逐渐偏离文学, 向更加实用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和商务英语偏斜。大部分学生学习文学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 有一部分学习很认真的学生是因为考研的需要, 而真正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很少, 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 认为课下阅读任务枯燥无味。对于英国文学课的讲授, 大多数院校有着类似的教学模式, 从介绍作家生平到分析作品, 学生机械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 鲜有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 有必要在英国文学的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英国文学的兴趣, 引起学生对英国文学课程的重视。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 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因而, 通过文学课的学习, 以期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学品味,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标, 英国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熟悉英国文学发展史, 英国的一些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并对其有一定宏观、系统的了解, 以提高学生对英国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能力, 从而熟练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

二、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英国文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 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加之教学任务重, 课时少, 学生直接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看法机会很少,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迫于有限的课堂时间, 学生忙于记, 教师忙于讲, 文学课堂显得较为沉闷, 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环境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也会显得较为消极, 更谈不上积极学习深层次的文学批评;学生只满足于知识的记忆, 缺乏理解和品鉴作品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培养鉴赏作品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 应该改变这种以教师教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观念, 转而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课堂的中心,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生互动, 以问答的形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英国文学教学带来了生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资源, 课堂上PPT课件使得教学清晰生动, 学生课下拷贝教师的课件以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大大缩短记笔记的时间。为增加文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教师还可以播放经典作品的电影片段, 供学生思考, 包括气氛的烘托、人物的塑造及与原著的形似程度;但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完整的作品。学生的作业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教师, 提高教学的灵活性。这一教学手段极大地补充了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丰富了教学和学习的资源。

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英国文学教学采用讨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平台, 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在学期前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相应的学习小组, 给每个小组分配关于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要求每个小组负责理清本内容的知识脉络, 如作家的生平, 作品的背景, 主要内容, 主题特点, 历史意义, 相关评论, 等等。组内成员分工明确, 对查询的资料进行整理, 通过小组交流, 讨论总结, 并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对小组的成果发言, 整个小组接受全班同学的有关内容的提问。由此提升作品分析的深度、广度, 以及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探索的力度, 并对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小组给予表扬以示鼓励, 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涉及不同人物和场景的作品, 如小说和戏剧, 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 切身体会作品的内涵, 亲身演绎这些经典作品, 教师从作品中挑选出优秀的片段,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和品味,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义, 体味语言的修辞和意境,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将课下的学习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起来, 学生自行选择表演的角色, 以作品为单位, 进行表演性质的实践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作品的舞台, 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情感, 加深对作品的感悟。

三、比较与对比的教学方法

英国文学教学包括两个方面, 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读。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史为纲, 史选结合, 用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同步教学的方法讲授英国文学课。通过比较和对比不同流派和不同作家之间的异同, 全面掌握英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作家作品及特点, 建构英国文学知识系统。英国文学是按照不同时代和思想流派来划分的知识体系, 从中古时期英国文学到20世纪英国文学, 经历了七个主要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而且术语繁多, 在教学过程中, 应有的放矢, 重点突出。

以浪漫主义时期为例, 这一时期, 分为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 通过比较可得知, 两者同属于浪漫主义, 产生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期, 发生在法国大革命, 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的高涨时期;浪漫主义通常都偏重主观思想, 写景抒情, 移情于景。通过对比可知, 两者具有诸多差异:消极浪漫主义者, 顾名思义, 比较消极, 不能正视社会现实, 采取消极的回避态度, 反对现状, 留恋过去, 幻想从没落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消极浪漫主义者相反, 积极浪漫主义者敢于面对现实, 批判社会的黑暗, 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 是充满斗志的, 拿着笔杆做斗争的革命战士, 富有战斗的激情, 向往新的美好生活。通过比较和对比这两种方法, 可以很清晰地展示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内涵,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对立”, 是以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姿态登上英国文学舞台的。新古典主义主张理性至上, 尊重传统道德价值, 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 追求结构匀称, 结构优雅, 庄重和谐。浪漫主义则强调个人与感性, 不同于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理性, 奉经典为教条, 强调感情因素。英国的浪漫主义使英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摆脱了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理性的种种束缚, 自由地发挥想象力, 以“自我”为中心, 重视自我情感的抒发。归根结底, 新古典主义重形式, 浪漫主义重内容。通过对比, 学生很容易理解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文学的特点, 以及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与其他文学思潮一样, 浪漫主义随之没落衰退, 取而代之的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但与浪漫主义作品相对, 其作品着重反映了社会道德问题, 取代浪漫主义成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主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 人道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代表作家有狄更斯、哈代、萨克雷等, 他们偏重对现实进行客观的描写, 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谴责社会的黑暗, 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但是其作品风格又是不同的, 由此可以通过比较和对比来刻画同一时期的作家背景不同, 语言技巧存在差异, 但共同验证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以浪漫主义文学为起点, 比较和对比与之相关的文学流派和思潮, 将整个英国文学体系连接成一张相互关联的知识网, 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文学知识点不再是单个的乏味的术语,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因,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坚持人文主义培养的传统, 其中文学熏陶的作用不可小视, 使文学课发挥其最大优势, 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教学内容上, 从作品的历史背景出发, 到作家的生平, 作品的主题、立意、风格、语言特点和技巧;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和手段, 推进英国文学的教学研究,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创新进取的能力, 最终使其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总之,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对于英国文学教学工作者而言任重而道远, 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注重文史结合, 避免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片面倾向。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乔纳森.卡勒著.李平译.文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 1998.

英国文学论文提纲 篇5

姓名:杜江娟;

学号: 200505140803

One’s Sacrifice in His or Her Society--After reading The Mill on the Floss

Outline

Thesis statemen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George Eliot’ the Mill on the Floss.In the novel there are conflicts among individuals as well as individual and society.Then this paper reveals one’s sacrifice in face of conflict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one’s own will and the outside’s bondage upon him or her.At last the conclusion that only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is drew.I.Introduction.II.The influence of society upon individual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the outside A.Man’s and woman’s different responsibilities in 19th century illustrated with members in Maggie’s large family B.The influence of one’s social background on his or her growth 1.Maggie’s sacrifice as a woman during her growth in 19th century 2.Tom’s loss at different time of his growth 3.Philip’s deficiency and his family background 4.Lucy’s merits in Victorian England C.Different characters’ response in the face of various situations 1.Maggie’s fight against discrimination 2.Tom’s reactions to responsibility given by family 3.Philip’s compromise as a gentleman 4.Lucy’s standard behavior as a lady

III.Analysis of the conflicts showed by main character A.The conflicts displayed by Maggie 1.The conflict in Maggie’s inner world

2.The conflict between Maggie and the outside world

B.The cause of the conflicts 1.The traditional attitude toward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2.The lack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people C.The solution to conflicts over the social relation Ⅳ.Conclusion

References Bodenheimer, Rosemarie.The Real Life of Mary Ann Evans.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2 Carrol,David.George Eliot: The Critical Heritage.London: Routledge,1995.3 Henry, Nancy.George Eliot and the British Empir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4 Hogan, Anne.Women of Faith in Victorian Culture: Reassessing the Angel in the House.London: Macmillan Press.1998.5 George Eliot, the Mill on the Floss, Apr, 1996 高晓声:《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 ISSN : 1009-1270(2001)02-0040-03《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19卷 第02期

唐荷:《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谭敏:《游离于女权边缘的尴尬--试析乔治爱略特的二元论女性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王琼:《麦琪悲剧的成因-<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解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论17世纪早期英国的文学特点 篇6

关键词:17世纪早期;文学特点;语言简练

17时期早期英国的文学特点与文艺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辞藻华丽,修辞夸张,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73就是代表。而在17世纪早期 ,简洁与精确成了作家们的追求和梦想。培根的《随笔》则体现了这一点。他是英国的第一位散文家。在那个时代,人们都忙着创作歌曲,十四行诗,他却在向全英国人民介绍着一种全新的易于理解的作品形式,并且语言简练精确。他这种开拓性的努力使得散文在英国大受欢迎。以《论学习》为例:短短的305个字,准确的传达了学习的作用和方法,让其成为人人口中的“三字经”。除此之外,约翰·多恩,本·琼森等等他们的作品也晕染着这一特点。17世纪早期的文学特点除了体现在语言上,在体裁和内容上也呈现出了它的独特性。

17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和戏剧三个方面。其中,诗歌的成就最大,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多恩。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新的体裁,诸如:爱情挽歌、讽刺短诗,冥想宗教抒情诗和酒店诗。约翰·多恩,生活在詹姆斯一世时期,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他的诗可以分为两类:歌颂爱情的抒情诗和神圣的经文。多恩的抒情诗,大多记载的是他的童年。诗中,他摈弃了传统的惯用的意象,恭迎了自己耸人听闻,与众不同的新意象。他是善于运用“奇喻”的大师,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双关,矛盾和比喻。正如塞缪尔·琼森所说:“最不相干的观念、意象被用暴力拧在一起。”他的这种“奇喻” 的魔力是故意把无关的东西放在一起,夸大类似的可能性来引发读者的深思。难怪本·琼森称他在某些方面是第一人。[1]多恩的《别离辞:节哀》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同时,他对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甚至专门写了一首诗来批判女人的不忠。多恩对女性的态度是完全不同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女性是美丽、真理的象征,如埃德蒙德·斯潘塞的长诗《仙后》。散文在此时也别有一番价值。代表人物托马斯·布朗,在《宗教的医生》这本书中,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和蔼,喜欢推理的医生。他喜欢宗教仪式不是因为神,而是因为它们在情绪上感化了他。另一位典型的代表艾萨克·沃尔顿,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钓鱼的条约”,其中强烈地包含了他的人生态度,追求宁静与安稳。戏剧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个世纪的戏剧与其黄金时代有着明显的区别,喜剧变得更复杂,更少依赖其他。同时,幽默与诙谐也成为了戏剧的重大元素,代表人物本·琼森。他早年主要写讽刺剧。后来形式逐渐多样化了,喜剧、悲剧和面剧。《西莉亚》是他的杰作,其中他赞美柏拉图式的恋爱。在他的作品中,他试图教导人们,并声称艺术应该教育人们。

17世纪早期的文学特色还在于富含哲学理论。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了整个社会,人们急切地需要表达内心的想法,因此,17世纪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是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既寻求物质上的成功又追求知识上的丰厚。“知识就是力量”驱使他去探索知识和真理,成为现代科学的创始人。在《工具论》中,他引入了一个新方法—归纳,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他认为只有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威廉·霍布斯是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意识是不存在的。在《利维坦》中,他主张建立一个主权国家,国王拥有绝对的统治。他渴望有一个稳定的社会。

在这样的复杂和动荡的时期,许多作家和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的作品有着这些共同的的特点:简练的语言,多样化的风格,和,深深的哲学理论共同促进了当时文学的繁荣。17世纪早期是英文文学史上的伟大历年。

参考文献:

[1]刁克利.英国文学经典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158.

[2]傅浩译.艳情诗与神学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15.

英国文学教学 篇7

关键词:多媒体,英国文学教学,应用

2000 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大纲旨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已基本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方法的基础之上, 通过阅读分析英语文学原著作品来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 扩大知识面, 增强他们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然而, 由于英国文学课程的信息量比较大, 课时量也比较少, 因此英国文学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多媒体英国文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呼唤新鲜血液。传统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常常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内。运用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手段,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课堂容量, 突出教学重点, 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教学中, 教师可实现一个完整单元的整体教学, 甚至是跨度很大的对比教学。也可根据教材内容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多媒体的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而提高学生兴趣应该是有效地开展英美文学课堂教学、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费时, 沉闷, 课堂容量小, 课堂气氛不活跃等问题, 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形式则可极大地避免这些问题, 一定程度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建立多媒体英国文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近年来, 各高校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络的普遍建设使建构多媒体文学课堂教学称为可能。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开展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探索, 必将会促进该门课程教学理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革新, 会给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MP3、MP4 或其他播放器, 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材料, 随时随地收听文学作品的视频、音频材料, 使文学作品以更生动、更直接、更具有感染力、更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三、浪漫主义时期课件的制作

( 一) 课件制作的原则

多媒体课件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 它的制作应该做到与教材的编写相辅相成, 注意课本上的知识点能够详略得当的展示出来。在课间制作之前, 应该把一些注意事项铭记于心, 这样才能制作出质量高, 效果好的课件。

1. 实用性原则

制作的课件应该尽量做到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注意文字和背景颜色合理搭配, 课件的背景图案要简单, 不能为了新颖而新颖。实用的幻灯片不仅将教学大纲中的重点一一列出, 还要符合老师教学的流程, 便于老师的课堂提问, 便于学生记笔记, 便于学生讨论, 开拓学生的视野, 便于学生课外学习。实用的教学课件是老师举在手里的一把利刃, 而不是摆在一旁就像谚语中的说得无用的白象。

2. 互动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 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 善于提出合理的问题, 并对学生的信息做出反馈。这样, 不仅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而且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主动投入, 开发学生潜能。

3. 趣味性原则

记忆学家告诉我们, 我们都会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抱以关注。对于还处于青春期末的学生来说, 兴趣无疑是老师的一大法宝。新颖的课间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同时也是降低了文学课的入门门槛。

( 二) 多媒体形式的综合运用

1. 文本的基础作用

文本在整个课件中所占比重最大, 也最为重要, 如果做一个比喻, 相当于我们膳食结构中的五谷杂粮。大小适中的文字和颜色得宜的设置往往让人赏心悦目。以浪漫主义时期为例, 首先应该引入浪漫主义这一概念, 介绍这个时期的主要时代背景, 涉及到英国的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 当时的社会矛盾, 贫富距离拉大, 无产阶级的出现并壮大。这对于之后讲授拜伦, 雪莱的诗歌, 尤为重要。然后, 介绍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作家, 华兹华斯, 拜伦, 雪莱和简奥斯丁。他们的个人生平, 包括成长环境、家庭影响、所受教育及作品创作方面。在实际的讲授当中, 由于生词比较多, 我就将重点和生词作了一个超链接, 同时制作一张单词表, 这样单词的发音、词性和意义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做一个动作按钮, 讲完之后再链接回来。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及时输出性, 也可以上主体介绍部分清晰明了, 不至于注释过多而受到影响。

2. 图片的直观作用

图片的比重也非常大, 它能够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地显示课程的内容, 也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 像膳食中的蔬菜和水果, 清新可人, 讨人喜欢。在讲授简奥斯丁的时候, 她的作品也很多, 个人生活也丰富多彩, 因此我找到了许多她生平的照片和她作品中的剧照。所梳的发髻, 所着的服饰, 所住的房屋, 周边的景色, 无疑将19 世纪早期的英国乡村景象勾勒的栩栩如生, 也将这样一位优秀的英国文学历史上的女小说家呈现在大家面前。剧照的展示也让同学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小说人物的情感表达, 并能理解小说人物的命运。在教学中使用的影像图片要清晰, 并配有教师的适当讲解。

3. 音频视频的提升作用

视频的作用也不可小觑。“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在艺术与现实的边缘努力保持着一定的审美距离, 表现出较强的文学性与 ( 大众) 文化性的融合力。” ( 王松林, 2003: 1) 电影的表现力极强, 信息量几乎包罗万象, 像我们膳食中的肉类, 让人看到总想大快朵颐一番。通过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被转换为动画和电影作品, 使传统的经典文本富有活力, 同时还能让学生们对英国的不同发展时期的文化有一个更加具体和深刻的了解。通过欣赏英文原版电影, 学生们就能够更直接的接触到标准的、地道的英语, 在理解原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语言的熏陶, 并提高了他们学习文学的兴趣。动感的画面更是可以将细微的日常生活, 比如说人们的衣食住行、节日习俗、男女间的曲折爱情, 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讲授雪莱的代表作《西风颂》, 我找到了MP3 资源, 原文和汉语朗诵都有, 配合着精美的PPT, 坐在教室里, 学生们仿若置于林间, 听到秋风瑟瑟, 慷慨激越之情在耳畔回响, 加深了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在讲授简奥斯丁的时候, 我会给学生们播放《傲慢与偏见》的片段, 通过影片, 使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对话呈现出来, 再加上老师的注解, 优美的背景音乐, 是得学习也是一种美得体验, 美哉美哉!

四、注意事项

1. 注意对音频视频的甄选。有的影视剧改编并没有忠实于文学原著, 甚至完全相背离, 这样的视频就不适合给学生播放, 和我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音频如果录制时间过于久远, 非常不清晰, 也不推荐使用, 教学形式固然重要, 但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效果。

2. 课件切忌游戏化。在谈到课件制作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时旨在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学习质量。但是, 在课件的制作当中, 要注意不要制作过于繁琐的课件, 动画要适当, 不能把课件制作得过于游戏化, 转移学生的学习的兴奋点, 影响教学效果。

3. 不断地扩充和丰富。结合新的教学研究理论, 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要不断地丰富改进课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社, 2000.

[2]王松林, 李洪琴.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9) .

英国文学教学 篇8

1 理工类二本院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教学现状

目前, 从具体教学实际来看,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教学主体的问题

1) 理工生的文学底子薄弱

自英语扩招以来, 大部分的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在高考录取时, 采取文理通招的政策, 一些理科背景的大学生文学知识的储备缺乏, 进入大学以后, 又轻视大二阶段开设的英语国家概况等文学的前期课程的学习, 没意识到文学课需要文史结合, 再加上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一看到文学的原著作品, 就产生厌烦心理。

2) 理科生的实用主义至上

一方面, 市场经济和应用型办学目标的影响使学生学习文学的态度发生了巨变, 学生变得现实和浮躁, 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文学作品, 觉得文学是文绉绉的, 没有用处。另一方面, 竞争的激烈和现实的残酷, 导致大部分学生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用英语课程的学习上, 还有部分学生把文学课当作肚子填饱之后以后才想的事情, 认为文学课堂上的知识对于生存的需求没有现实意义。

1.2 教学主导的问题

1) “填鸭式”教学方法

大部分文学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将作家的生平和文学流派以及作品的社会背景、主题、人物性格等“满堂灌”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而很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的教师把还把文学作品逐字逐字地翻译, 课堂教学程式化, 长此以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将受到致命的摧残。

2) “单一式”考核方式

现在大部分高校对文学课程的考核仍然采用单一闭卷考试模式, 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试卷中70%~80%的客观题要求学生必须死记硬背, 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不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扩大, 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

3) 缺乏现代意识的教材

调查发现, 大部分理工类的高校英语教师难有机会参加文学类的学术培训, 并且学校也很少邀请文学大家来学校举办讲座, 缺乏与同行的交流和学习, 更没有机会出国学习和交流, 大多数英国文学教材没有涉及二战以后的文学, 因此文学课的教师很难拿到后殖民文学和近期文学的国外第一手文学作品, 很难与时俱进。

1.3 教学管理部门的问题

1) 文学师资力量薄弱

大部分理工类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存在着文学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一方面, 许多院校担任文学课的老师是青年教师, 师资队伍弱小, 理工类学院不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 近年来学院重点引进了一些商务英语及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

2) 重就业, 轻素质

在本科教育评估的大旗下, 在就业才是硬指标的指挥棒引导下, 学院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率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很多实用性商务类英语课程逐年增多。很多学校认为文学教学在短期内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不见成效, 忽视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3) 重语言, 轻文学

很多理工类高校的英语专业, 在全校应用型, 实用性的影响下, 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等实用功能的学习, 因此开设的听、说、读、写的课程逐年上升, 开设的文学类课程数目也是逐年下降, 英美文学史及选读从两个学年的课程缩减为一个学年, 甚至一个学期的课程。而随之而来的是对该课程的各项要求也逐渐放宽。

2 英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1) 正确理解英美文学教学目标

文学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 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英美文学课程, 能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西方的历史、人文、民族风俗、经济等的优秀文化遗产, 对于开阔学生眼界, 培养文化的包容意识和接受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 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自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后, 英语学习已经进入全民化时代。英语好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在这种情况下,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优于其他大学生的地方在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了文学课程,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掌握英语思维习惯, 语言表达更加地道和准确。

3) 培育阅读经典的好习惯

大学并不是学习的终结,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大学一定多学习丰富的文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每学期开始, 老师就列出经典作品书单, 要求学生在期末前阅读2~3部作品。

2.2 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担任文学课的教师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 真正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环境, 培养出善于学习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项目式教学相结合, 构建合作教学模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传授方法, 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改革英国文学考核方法

改变文学课程考核“一卷定终身”的做法。采用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论文与报告相结合的形式, 注重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有效统一, 在形成性考核中注重课堂活动中的实践活动, 比如诗歌朗诵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比赛、电影配音比赛等。

3) 树立正确的文学教育观

教授英美文学课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文学教育观。文学课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 不断学习20世纪以来的文学知识和理论,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积极参加各种文学研讨班的学习, 利用假期多读文学作品, 可以短期到国外参加培训和学习, 学习第一手的文学资料, 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精神。

2.3 转变管理部门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1) 加强师资队伍交流与建设

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发展和壮大教师队伍, 注重青年教师文学知识的发展, 投入时间和资助吸引文学人才, 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文学教师队伍。在努力引进人才的同时, 还应重视对现有师资的整合和培养, 鼓励教师走出去, 提倡教师的外出学习和培训, 以达到交流、共享、共同提高的成效, 这样才有利于师资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 树立全人教育思想

一方面, 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核, 着手管理学生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新活动,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文学课程设置的权重, 在大一、大二就开设一些相关的文学类课程, 有助于学生就业与文学学习的统一。

3) 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社会发展, 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 市场不会向英语专业那些只会语言不懂文化的毕业生抛来橄榄枝。因此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文化素养的关系, 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应满足于一般语言基本知识的机械传授, 而是注重学生视野的扩展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3 结束语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 经济全球化下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更是需要学生人文主义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结合。因此, 对文学课进行改革是有重要意义的。文学教学的研究发展还亟须学校的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 2002 (1) .

[2]唐冬梅.针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3) .

英国文学教学 篇9

1 英国茶文化内容的体系化阐述

虽然茶叶传入英国的时间不足200年, 而且茶叶也并非英国本土产品, 但茶叶却在英国获得了巨大发展空间。有一种较为夸张的说法, 就是英国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饮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饮茶风气的盛行。在英国, 尤其以其红茶闻名于世, 英国的红茶内容多样, 种类多元, 其红茶文化远远超于世界上其他地区。因此, 在英国地区形成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文化体系, 主要有:

1.1 早茶文化

在英国, 早上醒来之后, 就会饮用早茶, 而早茶主要以红茶为主, 同时也是英国茶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早茶对英国人来说, 极其重要, 所以其在茶原料选择上, 极为看中。无论是其口感, 还是浓度, 都对原产地有着极高要求。在英国人看来, 早茶有着重要精神唤醒作用, 因此其往往很讲究早茶内容, 因此其早茶文化更多表现出来的是英国人的一种文化。

1.2 上午茶文化

上午茶在整个英国茶文化体系中, 最简单, 也最短暂, 其时间大概为20分钟, 通常会在上午时间, 无论是未参加工作的人, 还是其忙碌的工作者, 在上午11点左右, 都会选择饮茶来获得短暂休息。经过约20分钟的品茶休息, 来有效调节自身生活与工作心态, 可以说上午茶文化代表的是英国人的一种生活理念和价值, 其十分注重自身心情的调节。

1.3 下午茶文化

真正能反映和代表英国茶文化的就是下午茶, 这一文化, 表现形式多样, 具有丰富内涵, 同时展现过程也极为优雅。在英国, 下午茶十分讲究, 其对饮茶时间、服饰装扮, 甚至佐餐点心都有极高要求。首先, 其在茶叶的产地上, 就要严格要求, 其茶源多为伯爵茶等, 如果饮用奶茶, 则是先倒入牛奶, 然后在添加茶水。其次, 其喝下午茶的时间为下午4时。而在茶会中, 为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敬, 通常由女主人亲自为客人服务。最后在佐餐的选择上, 通常为传统英国点心和蛋糕等。可以说, 下午茶文化代表了英国文化中的高贵与典雅, 是整个英国文化的性格象征。因此可以从很多英国文学作品中看到, 英国下午茶文化对其作品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量素材都来自茶文化。所以想要研究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作品的具体影响, 就需要从英国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上看出。

2 英国茶文化价值内容分析

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相比, 英国茶文化其形成于英国工业文明时代, 而且是由英国贵族兴起的。因此其具有浓厚的贵族气息, 相比而言, 中国的茶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发展起来的, 其中融入了多层次、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 可以说中国的茶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 而英国茶文化更是一种文化融合、文化嫁接, 其价值内涵主要表现为:

2.1 英国茶文化中富含高贵典雅内涵

正是英国茶文化的形成背景决定了其中所包含的内涵, 虽然英国有饮茶习惯不足两百年, 而且在初期茶叶是被作为药品推广的, 但茶叶传播到英国之后, 英国已经进入了较为发达的经济, 尤其是对多数贵族来说, 已经进入消费时代, 因此经济消费能力的大大提升, 决定了整个饮茶规格较高。同时在饮茶过程中, 还产生了一系列与其相近、相关的品茶产品, 乃至一些舞蹈、音乐艺术等等。事实上, 真正的英国茶文化产生于19世纪, 其中尤其是下午茶文化的出现标志着英国文化生活走向精致化, 随着这一文化不断成熟, 整个英国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受到了极大提升。

在整个英国茶文化体系中, 下午茶是其中最具有内涵, 最丰盛的饮茶活动。因此, 在饮用下午茶时间, 其对饮茶环境和饮茶要求都有极高要求。而整个下午茶体系中也丰富展现了英国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而英国下午茶展现了其品茶是一种生活观念和价值理念, 并不是一种生存方式, 因此其对品质、内涵有极高的要求。

2.2 英国茶文化中富含极其复杂的茶道艺术

茶道和茶艺是茶文化深化发展的重要表现。随着英国茶文化发展日益成熟, 其茶道理念和茶道艺术也在不断发展。而茶道艺术中也包含了丰富的人生理念和处世哲理。可以说, 复杂的茶道艺术代表了英国茶文化中精神与物质的高度融合。而茶道艺术的迅猛发展也反映了英国文化体系中对礼仪、规范的严格要求。在英国文化中, 参与茶会时, 人们的打扮和谈吐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内涵。随着茶文化不断发展, 如今这一文化习惯已经融入到整个民族当中, 成为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尽管当前英国发展已经不如以往, 但其形成的文化和习惯始终传承未发生改变。

3 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观点, 那就是如果我国茶文化是精神内涵和价值象征, 那么英国的茶文化就是一种行为规范, 或者是一种表演艺术。从根本上看, 这与西方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尽管英国茶文化只有一两百年的历史, 但其中包含了浓厚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同。在多数英国文学家看来, 茶文化中有其创作的巨大价值和动力, 而英国茶文化也是茶与英国文化的重要融合, 更是英国近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与中国相比, 英国茶文化缺乏独立内涵, 但从实质上看, 其仍然对近现代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和积极价值。

3.1 英国茶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分析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题材形式, 通过简单的表现形式, 从而向世人展现其创作背景和诗人的个人感受。因此在了解和品鉴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时, 必须对创作人的个人心态和情感进行深入了解。在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笔下, 其对喝茶场景进行了大量的诗歌描述。而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则称茶为“中国的泪水”, 其作品中这样描述到:“我竟然感伤起来, 这都怪中国的绿茶”。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英国茶文化对诗歌创作有着极大影响, 其不仅为诗人提供了创作背景, 同时也为诗人表达自身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3.2 英国茶文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分析

茶叶及茶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其中包含的情感与价值更是纯洁的, 而散文这一文学形式, 也是一种对情感的巧妙表达方式, 可以说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内涵与散文的写作手法是一致的, 因此茶文化对散文的创作影响极深, 比如在著名散文《四季随笔》中, 向我们展现了亨利享受自然, 怀念过去的生活, 同时也抒发了自身对茶的理解和认知。除此之外, 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依托茶文化的价值内涵, 进行了体系化的散文创作。可以说, 其创作的过程, 就是价值典范展现的过程, 更是文人对茶文化深刻理解的过程。

3.3 英国茶文化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分析

对英国小说家来说, 茶文化就是其创作小说的重要素材来源, 可以说, 近现代以来几乎全部英国小说中都能感受到茶文化的内容, 虽然有夸大的叙述, 但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在英国小说文化创作中, 茶文化的作用和价值。茶文化涵盖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种群体, 其包容了多个阶级的观念和认知, 因此其来源素材极为丰富。小说的创作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但又高于现实的, 因此在迅猛发展的英国茶文化中, 就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和感悟。小说创作过程中, 需要作者应用一定创作技巧, 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 就需要作者有丰富的情感认知和事物感知。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历史和时代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发展内涵, 而这也对文学作品类型中的小说创作产生了直观影响。

4 结语

中英两方从古至今在文化形成上都有很大差距, 而茶文化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环境有着更大特殊性, 因此双方所形成的茶文化体系完全不一样, 在这一背景下, 所形成的各种文学作品自然就有不同内涵和特点。茶文化出现的基础是茶叶作为饮品, 并且待饮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后的文化产物, 通过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体系化研究, 我们发现整个茶文化体系可以看做是人类意识的综合, 其中涵盖的不仅仅由人们的习惯, 同时也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对茶文化进行体系化研究时不仅要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具体认知, 同时更要对茶文化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文学作品进行研究, 从而便于我们及时了解在茶文化形成的同时所产生的文学作品的具体特点。

参考文献

[1]李璐.谈古希腊思想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J].作家, 2014 (11) :109-114.

[2]蒋梦.海盗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J].现代文学, 2014 (23) :151-155.

[3]宋河.中国茶对英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J].北京农业, 2015 (2) :75-863.

[4]谢依霖.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J].西方文学, 2015 (17) :115-118.

英国文学教学 篇10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nlightenment, the France writer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had a fanatic admiration for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This revival is called Neoclassicism.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ornament and difficulty in literature of the late Renaissance period, neoclassicists maintained that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should be easy to understand, clear and regular, elegant and didactic, restraint and rational.They also advocated that the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should imitate the classical works of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writers and poets, such as Homer, Virgil, Horace and Ovid.In addition, Dryden and his contemporaries made a comparison about the society between ancient Augustan Rome and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taking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and molding after Augustan literature.In An Essay of Dramatic Poesy, Dryden laid the principles of inappropriateness and wrong;and he pointed out“‘He affects plainness, to cover his want of imagination:when he writes the serious way, the highest flight of his fancy is some miserable antithesis, or seeming contradiction;and in the comic he is still reaching at some thin conceit’” (Lipking and Noggle 2126) , which had raised English literary criticism to a new level.However, the complete imitation from the classics was denied by later generations, for they thought that to some extent, the two societies were different, so the literary principles should be altered somehow, thus transferring writers’attention from the standard of right to the judgment of wrong.Hence, Pope tried to set well-accepted rules for poetry that were useful for the modern poets.This change could easily be seen in his An Essay on Criticism, in which the main topics about“wit, Nature, ancients, rules, and genius” (2496-2497) can easily be detected and the rules of art are stressed.Later, Samuel Johnson wa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literary principles raised by the former writers, so he developed those principles with revolutionary ideas.

After the efforts of three generations from Dryden to Johnson, the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ry principles of poetry and prose, backed by the thoughts of neoclassicism, finally came into being.

2 Literary Principles

2.1 The didactic function of the works and their simple style

The first literary principle was to please the readers through simple styles of works, making these works play their didactic func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t that time, more and more people could have time to read, especially women at home.However, most of them were newly risen ones from the lower class or women at home, so they could not understand some obscure or profound works.In order to please them or make them understand, works should be written in simple style.Meanwhile, the aim of a poetry, as Dryden described, was to move the audience, and Horace’s Art of Poetry pointed out that visual and verbal art (early in the typographical style) could contribute to this effect;In addition, this art could vividly and directly convey the meaning to the audience;moreover, Pope’s use of personification vividly reflected the messages he wanted to express to the readers.Hence, the way writers expressed their emotions was no longer the same as writers in Ben Johnson’s time.The former ones preferred to use simple style to educate their readers.The stanzas below are selected from John Donne’s Song and Pope’s An Essay on Man.Donne wrote in his Song:

Go and catch a falling star,

Get with child a mandrake root,

Tell me where all past years are,

Or who cleft the Devil’s foot, (line 1-4)

Seeing this stanza at first, one cannot figure out what the writer wanted to tell and why writer put the falling star, the mandrake root and the devil’s foot here unless he or she sees the other few stanzas and has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hyperbole and metaphor.Therefore, this poetry is quite obscure.While in An Essay on Man, Pope wrote:

Observe how system into system runs,

What other planets circle other suns,

What varied being peoples every star,

May tell why Heaven has made us as we are. (25-28)

From the four verses above, one can easily figure out the main theme of the stanza is about the universe.The style is simple enough for the readers to understand.Everyone knows the meaning even without any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iverse.Those two stanzas listed above are both rhymed couplets.Nevertheless, the latter is much easier for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an the former.

2.2 The rules of convention and wit

In addition, conventions and wit, as were stressed in Pope’s An Essay on Criticism, was a major point.Eighteenth-century society in England, like societies in other countries, was ruled according to certain conventions.Manners were different in various occasions.Every situation had its specific way of behavior.Hence, guides to manners proliferated in that period, making the public have a sense of order, which had deeply influenced literature at that time.Literary conventions, just like the system of the established codes of manners functioning in a society, served as a guide to the creation of literary works, uni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together.Every lock has its key, the same goes into literary conventions.Every set of conventions was designated to a certain traditional genre, thus providing readers with clues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given poems or prose.A genre should have corresponding ways of speaking, an appropriate tone, proper use of language and certain rhetorical devices.Therefore, writers could not apply Latinate language into prose with a sense of delight;they also did not use epic style to describe trivial things except that they wanted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tire, nor did they depict the life in cities with a pastoral genre.Maybe the reason why Dryden and Pope preferred to use the heroic couplet was that the heroic couplet is long enough to express and contrast ideas.However, just an appropriate use of genre could not arouse the readers’interests in reading, beyond that wit was necessary.Writers should be keen to recogniz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wo things and be inventive to evoke images in readers’mind.In this aspect, Shakespeare and Pope had done the best, no one could surpass them, so the main target of poets then was to combine conventions with wit, which instilled new life to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made literary works more attractive and original.As a result, a witty and intellectual art was developed;many poets and prose writer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were masters of these;and they tried every effort to set conventions to their works.

2.3“Nature”as a main theme

Another important word in literature of this period was“nature”, which had so many meanings—external truth for the inherent order;the regularity of all kinds of things including social order, the regular rule or pattern of the universe;and the intern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such as love, beauty and kindness.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taking flowers as an example,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beautiful flowers in the world, they all share the nature of withering in the end;while as for human beings, they may be from different occupations, whereas they can have the same virtue like kindness and sympathy.Therefore, in spite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disparities,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personality in human beings are the same:everyone may have a thing to fear;all people will die;and people may suffer loss and gain something....For this reason, poets of this period focused their sense in permanent truth in the idea of nature.If their characters we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ders’understanding of humanity at that time, their works would become failures.Besides, they advocated via their pens that the society should be in order and operated in a restraint system.The works of this kind were about ethical standards or morality.

2.4 Versification and language

Besides the principles of conventions and nature, versification was another literary principle that made poetry or prose rhythmical and pleasant.It was best exemplified in the heroic couplet, perfected by caesura—a slight pause, and challenged by blank verse.The heroic metre can be found in Dryden’s great satire—Absalom and Achitophel, Oliver Goldsmith’s The Traveller and The Deserted Village;while the couplet is embodied in Pope’s An Essay on Criticism;whereas the blank verse is in poems like the seasons by James Thomson, Edward Young’s Night Thoughts and Robert Blair’s The Grave.Take Pope’s An Essay on Criticism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heroic couplet.Below is the stanza about versification:

But most by numbers judge a poet’s song,

And smooth or rough with them is right or wrong.

In the bright Muse though thousand charms conspire,

Her voice is all these tuneful fools admire, (337-340)

From the above, we can see that this stanza is in a rhyming pattern of aabb.Besides, each line consists of five feet, i.e., this stanza is in the scheme of iambic pentameter.Therefore, it is written in heroic couplet.

Language was also a standard for the judgment of a good poem.As an attack on the eighteenth-century poets for their use of words in a complicated way, Wordsworth pointed out in the later edition of the Lyrical Ballads, “the language of poetry ought to be the same as the language of a simple farm-worker” (Thornley and Roberts 91) .Unlike the simple common language advocated by Wordsworth, poets and prose writer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did prefer to use words in a rhetorical way and they were fond of using indirect or poetic diction, which made a poem or prose seem elegant and sentimental.Ways of diction were exemplified by personification (describe a thing or abstract quality in human form) ;periphrasis (an ambiguous way of describing a something with many words instead of a concise expression:“the planet we live on”for the earth) ;stock phrases (known as cliché) and Latinate words (words with Latin sense) .However, the overuse of all these dictions would result in mannerism.Hence, if poets or prose writers wanted their works to be enduring, they should be careful with their diction that could be neither too artificial nor too direct.

2.5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high art and the popular one

Nevertheless,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were not from the aristocratic or the upper class so they did not have so much time to study those difficult works.So in order to entertain themselves, the ordinary people wrote verses or newspaper with a sense of broad humor or burlesque.As the taste of the majority changed, the former poets who wrote with a special diction began to adjust their ways of writing and the subject matter, so that they could have a large group of readers.Because of this, the gap between the high art and the popular literature was shortened;besides, the prose form and paper form had their own place in literature, 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works of Joseph Addison and Richard Steele.The Tatler, co-written by Steel and Addison, is a paper of essays on various subjects;and followed The Tatler was The Spectator—a more popular paper.These two papers whose topics including town talks and witty humors in the club, were written in pure English prose without too much ornament,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 novel because they described the behaviors or actions of imaginary characters.

3 Conclusion

英国文学教学 篇11

关键词:当代英国文学;人类;生存困境

人类生存问题一直是哲学和文学领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文学的视角来看,创作者们会通过作品抒发自己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感慨。尤其是人类步入工业社会以来,英国文学迅速发展,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了作家对人类生存前景的担忧,探究当代英国文学中人类生存的困境,对于人类未来生存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人类生存困境问题概述

人类生存困境问题一直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文学界来说,作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反映社会百态,可以说文学是展现历史的重要形式。文学作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见证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迁,对于人类生存问题的思考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尤其是对于英国当代文学而言,其见证了英国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工业逐渐代替了农业,成为英国社会中主要的经济形态,无论是社会发展模式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当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在进行艺术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向作品中注入人文思想,深入思考人类的生存问题[1]。

英国现代文学关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体制的变化,同时关注人们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的转变,并将这些作为创作素材,思想启蒙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主要是一些资本主义活动,活动的核心就是反对封建体制。尤其是在19世纪后期以后,自由主义风靡全英国,启蒙运动达到了鼎盛时期,学者在这些启蒙运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为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很多创作灵感都是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产生,这在英国文学历史上属于重要的跨越阶段。在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大批优秀作家在这个时代下成长起来,创造出了很多不朽的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具备强大的影响力,不仅因为其真实反映了当代英国社会的真实百态,更因为作品在包含了深厚的人文思想,对人类生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是一种成功的社会变革,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但是变革与危机是并存的,在剧烈的社会震荡与矛盾中,人类生存问题越来越突出,英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对生存问题的关注由此开始[2]。

二、英国文学在人类生存困境问题中的价值

工业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这些变化的确与人类的智慧与勇气有直接关系。但是,对各国文化形态进行深入研究以后我们会发现,人类已经逐渐在富足的物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享乐主义风靡全球,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主宰,毫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人性的光环逐渐褪去,道德逐渐失去了约束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业文明下人的精神已经发生退化。一方面,人类研究出各类先进工具,向大自然攫取物质资源;另一方面,人类自己也变成了机器,每天在重压下完成大量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精神疾患。同时,社会分工向着更加细致化的方向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对于物质的贪欲越来越强,往往都是为了利益而合,同时又为了利益而散,各个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也越来越强烈[3]。

实际人是自然的产物,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人类的生存才能持续下去。人与人的联系、人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一直是哲学领域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文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文学存在的价值绝不仅仅是艺术探索,而是通过作品来反应社会真实景象、思考人类生存问题。英国是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其在享受工业化成果的同时,也开始感受到工业化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这种担忧在文学作品中能够明确体现出来,作家们将工业经济的负面影响巧妙融入到作品中,引发读者共同对人类生存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布莱克就表现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的负面效应,一些浪漫主义诗人在作品中表现了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担忧。这些都体现出英国文学作家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浓重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在英国当代文学领域中被传承下来,并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内容[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工业文明为人类所带来的生存问题没有被缓解,反而呈现出扩大趋势。西方国家看到了工业化对英国社会带来的改变,先后步入了工业化社会,同时在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人类逐渐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工业经济所带来的隐患也随时蔓延到全球。当代英国文学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思考进入了新阶段,并在很多作品中展现了担忧,对人们起到重要的警示作用,还有一些乐观主义作家提出了走出人类生存困境的方式,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指引。这些都表明,英国文学能够引发人类对生存困境问题的思考,对于人类走出生存困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当代英国文学中关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

(一)从现实制度中思考人类生存困境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现实主义在英国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战争的洗礼后进行艰难复苏,英国文学界开始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提出质疑,除了战争之外,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破坏性也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当前的社会形态进行反思。尤其是当时苏联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其突破了资本主义固有生产模式的束缚,人们意识到,社会发展方向不仅仅有资本主义一种,尤其是自身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集权与专制主义特征,其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怀疑思想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制度的全新思考,英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5]。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对自身社会制度的批判,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幸运儿吉姆》,创作者们在作品中直接反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丑态,对工业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正面抨击。作品中大多数都针对发展结果,对发展机制与社会发展自身的不平衡现象进行直接描写,资本主义的弊端在这些作品中展露无遗,同时展现出当代英国青年对战争和经济危机破坏的不满情绪以及对自由、权利的向往之情,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另一种是对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一九四八》和《动物农场》,展示了“冷战”局面对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上两部著作深度剖析了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寓言式的形式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文学作家的这种预测并不是凭借想象,而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了当时苏联社会真实情况,并明确这种制度下的弊端。《动物农场》这一著作中就通过暗喻的形式,深入描写了官僚集团的专制统治,其无视广大人民的利益,用自身的特权维护统治利益。著作中的很多观点在苏联解体时期得到了印证,说明当代英国文学作家对当时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是深刻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6]。

(二)在理性思辨中思考人类生存困境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实验主义在英国文学领域中兴起,其将现实主义作为依据,作品中不仅关注社会现实,同时更加注重理性认识,作家们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对人类生存困境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一时期冷战开始升级,全球各个国家开始革命,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很大改变,尤其是法国五月风暴以后,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一些解放行动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动荡时局的思考。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采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来反映社会问题,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其在文学界中地位明显提升,典型代表作品有《沙堡》、《在网下》等[7]。

与上一时期的现实主义相比,这一时期的创作方式有所改进,作家往往不会对现实社会的丑陋进行直接描写或者是直接批判,而是更加注重对内心感受和思考的描述,不去对自身或者是身边人的遭遇进行直观描写,而是对其进行文学化处理,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文学特色。在思考人类生存困境时,不再将重点放在外界分析上,而是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描写和探究。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中,很多都是作家对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文学化处理,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反应社会的变迁,在描述主观感受的同时,对社会现状进行深刻反思。想象的手法被多次应用,对现实的描写中加入了很多艺术成分,可以说后期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几乎超越了本土范围,对于世界各国地区人民的悲惨遭遇都有描写,视角更加广阔,作品中蕴含着一种人文关怀,思考人类生存困境的角度更加全面。

(三)后现代主义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英国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文学创作中引入了后现代艺术,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一种幻想风格,甚至是一种魔幻风格,其在实验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对人类生存现状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在描写社会现象或者是描写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时,往往更加关注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此时资本主义社会中萌生了拜金主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很多作品中深刻讽刺了金钱至上了观念。英国社会经济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自由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制越来越多,社会福利逐渐被削减,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人开始盲目追求金钱,迷失了本性,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对英国社会乃至全球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8]。

英国文学作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对于社会中由于拜金主义产生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描写和抨击,文学创作也由此达到了新的高峰。另外,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果,这些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中,作家将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应用状况作为一种创作题材,创造视野更加广阔。作品中对人类生存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重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一些作家表示出了对发展前景的担忧。例如,作品《钞票:绝命书》中,就生动直观展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观念,表现出作者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担忧。作品《时光之箭》中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将主人公的一生通过倒序的方式展现出来,作品中使用了黑色幽默这种现代写作手法,反应了英国社会的真实百态,将人物置于历史背景下,用一个人的视角来还原历史,展开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思考[9]。

(四)少数族裔作家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英国少数族裔作家崛起,对当代英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作家一般都是在早些年移民到英国,见证了英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但是对故国文化却缺乏了解,可以说其生存在民族文化的夹缝中,这种特殊的身份也赋予了文学独特的价值。这些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不是单单对某种民族文化进行描写,而是兼容并蓄,同时涉及到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少数族裔作家创作过程中都使用英语,描述了自身的经历与感受,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人类文化的思考,涉及到环保问题、世界和平问题,这种思考跨越了民族文化的界限,将人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业经济巧妙融合在一起,文字中蕴含了一种漂泊感,引发读者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例如,作家奈保尔所创作的《河湾》,就将真实与虚构巧妙融合在了一起,以自传性的手法描写了非洲一些新独立国家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独裁统治内部的腐败,将人们的不安和缺乏归属感描绘的入木三分,引发人们对生存问题的广泛思考。这一时期大多数作品都没有固定的风格,而是将以上三个时期的作品风格结合起来,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创作手法上都更加多元化,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10]。

四、结语

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在工业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变迁下成长和发展。作家们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也逐步深入,从现实主义的直观描写到理性思辨中的反思内心,从后现代主义的魔幻风格到少数族裔作家的兼容并蓄,可以说英国当代文学中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是非常深入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路庆梅.论纳丁·戈迪默后殖民写作困境的超越之途[J].当代外国文学,2012(02):20-29

[2]李国银.当代英国文学中的人类生存困境书写[J].前沿,2012(11):193-194.

[3]黄勇昌.英美文学中的家园意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7-20

[4]杨金才.当代英国小说研究的若干命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8(03):64-73.

[5]李国银.英国当代文学中人类生存现状书写的嬗变[J].兰州学刊,2012(11):204-206

[6]瞿世镜.当代英国青年小说家作品特色[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01):173-183

[7]马莉.英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对人文特性的不同关注[J].语文建设,2013(6Z):17-19

[8]杨金才.当代英国小说的核心主题与研究视角[J].外国文学,2009(06):55-61+127

[9]石斌.权力·秩序·正义——“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伦理取向[J].欧洲研究,2004(05):1-24

英国文学中的茶文化 篇12

1 茶叶在欧洲的发展

远古时代, 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种植茶叶, 中世纪欧洲还不知道有茶树这种植物。后来随着贸易、宗教、航海技术的发展, 欧洲与亚洲发生了联系, 人们从传教士的日记、游记中看到关于茶叶的相关记载。意大利人莱姆奇欧是最早知道茶叶的欧洲人, 他在《航海与旅行》记载着:“在中国有种树叶子的茶, 可用水煮, 热饮最佳……, 对治疗热症、头疼、胃疼、肋疼与关节疼等有帮助……。”[1]大约在1556年, 葡萄牙人克罗兹神父游历中国尝到了红茶, 其在《中国志》讲述到:“有人拜访体面的人家……, 端上热的茶水……, 为红色, 有股药味和苦味……。”这是欧洲人最早对茶的了解, 他们知道了茶的饮用方式、功效等, 但这一时期还没有传入欧洲。

大约17世纪早期, 随着海上贸易的频繁, 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茶叶带回了国内, 大概物以稀为贵, 一时间茶叶成为荷兰贵族的宠儿, 继而扩散到整个欧洲贵族生活中, 英国也在这一时期接触到茶。英国直到17世纪中期才对茶有了兴趣, 但期间英国人对茶叶也有一段抵触期。第一位英国茶叶商人托马斯·加威最先销售茶叶, 宣传茶叶的药用价值, 受到众多医生的认可, 进而中国茶叶在英国社会逐渐升温, 尤其受到英国贵族、女人们的喜爱, 贝德福公爵夫人为让客人不挨饿, 突发奇想地在晚餐之前给大家喝点茶、吃点东西, 后来逐渐形成英国特有的下午茶文化, 不但在王室贵族间盛行, 随着茶叶价格的走低, 这一习俗也在英国平民中间流传开来。

1790年英国文学家迪斯拉利在《爱丁堡评论》上发表一篇《文学之珍异》文章, 它简洁的语言概括茶叶在英国发展艰辛历程:茶这一植物的发展与真理发展非常类似, 喝过都认为其十分美味, 但茶初始被质疑, 刚立足时被抵制, 即将传播渐广时则被辱骂, 经过时间考验和本身的美德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从宫廷贵族到平民百姓都为其喝彩。”[2]

2 英国文学中的茶

茶与文学的关系, 可谓是亲密无间, 中国文学中关于茶的记载、茶精神的阐释几乎成为历朝历代文学的重要题材。虽然茶在英国年代稍短, 但其已成为英国文学不可或缺重要部分, 他们用不同的文学形式、不同的风格讲述着对茶叶的情感, 用全新的视角丰富创作主体的思维。

2.1 英国小说中的茶

早期英国人只知道茶的药用价值, 到近现代才将茶叶作为一种国民饮品, 形成高贵典雅的下午茶休闲文化。英国小说中到处洋溢着茶香, 有不少学者将红茶视为英国文化的象征, 将其比喻成艺术, 1853年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出版《维莱特》详细描述了英国下午茶背后社交文化内涵, 小说从茶器具的精致、全面到点心诱人的香气等从细节之处突出主人身份地位的尊贵、优越。狄更斯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他的作品一方面尖锐地揭露英国底层人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现状, 另一方面对资产阶级进行无情的批判, 他在作品中曾说到, 茶能给他的创作带来灵感, 在其作品中也经常用饮茶来烘托人物的性格、情感。

威·梅·萨克雷在小说《潘登尼斯》写到:“很多人, 尤其是女性, 将茶叶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 大自然创造了茶树, 这是对妇女的极大宽慰……。”[3]同时, 他也详细描述茶叶与英国人泡茶、饮茶以及场景布置等, 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将茶叶象征性的意义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也是研究维多利时代饮茶习俗的重要来源。现代作家凯瑟琳·曼斯费尔以茶作为题材撰写了优秀的小说《游园茶会》和《一杯茶》讲述了英国富贵人家下午茶的场景。还有小说家将茶叶与西方的占卜结合在一起, 近现代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乔安妮·凯瑟琳·罗琳在《哈利波特》中讲述到:主人公在占卜学课中要求观察茶杯里剩下的茶叶, 进而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 这是英国小说中的创举。其实在当年的英国, 利用饮茶进行占卜是很受欢迎的, 茶叶经水冲泡后形成了一系列象征意义的符号, 如三角形、皇冠、树木等寓意好事, 枪支、牛、猫等象征坏事等等。[4]

茶成为英国小说的重要题材, 其也成为诗歌、散文中的创作灵感, 创作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如“茶诗两篇”、“茶桌诗”、“赞茶诗”、“茶诗三篇”等等。

2.2 英国诗歌中的茶

中国茶诗歌非常之多, 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也有很多爱茶诗人优美诗句至今, 如唐代孟浩然“空堂坐相忆, 酌茗聊代醉”等等, 都表达对茶的热爱与痴迷, 是中国文人的符号象征。英国也有不少爱茶之人痴迷于茶, 如英国前首相威廉·格拉德斯通, “If you are cold, tea will warm you.……If you are excited, it will alm you”意为“如果你冷, 茶将会温暖你, ……如果你兴奋, 茶将会让你平静。”诗人不仅表达直观地告诉人们饮茶的好处与自己的体会, 而且折射出自己乐观豁达的精神, 遇到问题何不积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彼得·莫妥借助西方诸神论战的形式, 引出酒和茶的好处, 创作了长篇的散文诗歌《赞茶诗》, 最终以茶带给人健康、快乐、光明而获胜, 在诗歌的结尾处也表达了自己对茶的喜爱, “Tea, Heav'ns delight, and Nature's truest wealth.That Pleasing Physie, and sure Pledge of Health:The Statesman’s Counncellor, the Virgin's Love, The Muse's Necetar, and the Drink of Jove.”意思为:“茶, 上帝的喜悦, 是大自然界最真实的财富, 它是让人开心的妙药, 是健康的保证;它是政治家的顾问, 是少女的初恋, 缪斯的甘露, 也是朱庇特的饮料。从上述诗歌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英国人对茶的挚爱之情, 其实, 早在1663年埃德蒙·沃勒创作英国文学史上首篇《论茶》的诗歌就已经见出分晓, 他也因此诗而闻名。《论茶》既是论茶诗也是祝寿诗, 是诗人给当凯瑟琳皇后写的贺词, 皇后非常喜爱茶叶, 据说其陪嫁中就有茶叶。沃勒非常聪明将茶叶与对皇后的祝福融合在一起, 用抒情和象征的手法既表达对茶叶的喜爱与珍惜, 又称赞了皇后的美貌与品德。1700年英国诗人泰勒《灵丹妙药:茶诗两篇》, 诗人运用轻松和戏拟英雄的艺术表现方式赞颂茶叶的历史及其功效, 将茶叶比喻为灵丹妙药, 茶叶能激发诗人的灵感等。

中国有茶圣, 英国诗人也有将自己奉之为“茶鬼”, 可见其对茶叶的痴迷。18世纪英国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 爱茶之心可以说是无人能比了, 是典型的老茶鬼, 每天至少要喝20杯的茶。他曾写道“黄昏时以茶为乐, 夜深时以茶为慰藉, 清晨又以茶来迎接新的一天。”[5]2.3英国散文中的茶

茶叶小说、诗歌中留下了印迹, 富丽堂皇的饮茶场景、精致典雅的茶具、美好悠闲的饮茶氛围, 真挚热烈爱茶之情……, 那么茶在英国散文中又留下了怎样回忆呢?

英国评论家乔治·吉辛在《四季随笔》通过仔细的观察与切身的体会, 详细描述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下午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任何事情上都比不上午后饮茶这一仪式上, 更为明显地的表现英国人是擅长管理家庭生活的天才……。红茶文化已经形成一种固定形式, ……参加茶会成为社会流行的社交方式, 公共茶会为众多社会人士提供平台, 他们创造了美丽快乐的回忆。……工人阶层的下午茶朴实、真诚。”[6]

普里斯特利是英国散文学家, 在1993年一篇杂文《英国纪行》的记述突出其感觉到茶室、饮茶潮流的变化之快。他还在散文中抒发饮茶的幽静雅典的环境气氛和茶叶的功能, 也将茶叶誉为灵丹妙药。[7]最后, 笔者将介绍一位英国茶叶专家, 也是一位散文游记学家———罗伯特·福钧先生, 在19世纪时期曾来过中国, 他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充满好奇, 尤其是植物领域中, 茶叶是他研究重要植物之一。福钧在《中国产茶区游记》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中国茶叶的产区、茶树种子保存、种植情况、茶叶的加工生产运输、中国不同地方的茶俗以及中国人爱喝绿茶, 但绿茶不适合国外等等内容, 成为中英茶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3 结论

英国文学中关于英国下午茶、中国茶文化相关描述非常之多, 本文仅仅列举了其中一小部分加以佐证。茶叶不仅给文学作品提供新的题材和内容, 激发文学家的灵感源泉, 同时也给英国画家、音乐家带来新的氧气, 爱尔兰画家霍恩的《饮茶图》·威尔基的《茶事的愉快》等都是以茶创作题材, 尤其是18世纪著名的画家雷诺兹在《邦伯里夫人像》画像中, 陪衬侍女给女主人斟茶的动作, 正是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真实写照。从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中, 我们了解到茶在英国的坎坷之路, 在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它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模式乃至精神方面的提升, 同时, 也体现出英国与中国茶文化的殊同。

参考文献

[1]陈椽.茶业通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1.

[2][英]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112.

[3][英]萨克雷著, 项星耀译潘登尼斯 (上册)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445.

[4]Peter, Beryle.The Etiquett English Tea.Great Britain.copper Beeeh publishing.1995.51-54

[5]威廉·包斯威尔著.罗路枷莫洛夫译.约翰逊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2

[6]乔治·吉辛著.李野译.四季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89-211

上一篇:立体思维法下一篇:修辞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