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治

2024-10-22

英国政治(共7篇)

英国政治 篇1

一个政党的政绩是衡量政党执政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该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工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及上台与否,同样也取决于工党政绩表现的好坏。而衡量工党政绩的好坏直接体现在工党的大选中。在2010年国内大选中,工党仅获得29.1%的选票,成为1983年以来所获支持率最低的一年,共650个议席中才获得258个,较之上届选举减少了91个,执政十三年之久的英国工党最终下台了。然而,工党在此次大选中的失利,绝不仅仅是西方政党政治中简单的“钟摆效应”,更是党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本文则着重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经济严重衰退——应对措施不力

美国在1992年总统竞选期间,克林顿的助手詹姆斯·卡维勒(James Carville)认为,克林顿获胜的其中一个法宝就是攻击其对手的乔治·布什的经济业绩,即“经济决定胜负”。随后,“经济决定胜负”不但成为各国候选人竞选时的主要参照标准和竞选纲领,也成为我们分析各国大选胜负的重要视角之一。

在布莱尔执政的前期,英国经济呈稳定持续增长的趋势,总体表现良好。然而到了布朗执政期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及不断深化,英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危机的冲击,而金融业首当其冲。英国的银行资产严重缩水,负债严重。据统计,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英国的巴克莱银行资产直接从174亿英镑跌倒74亿英镑,汇丰从956亿下跌到608亿,英国银行当时负债约4万英镑,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倍,英国面临严重的英镑危机。而作为英国五大银行之一的皇家苏格兰银行因之前过度借贷,不断扩张,最终导致其在危机来临之际最先倒下,在被英国政府国有化后,被爆出竟有280亿英镑的资产亏损,成为英国历史上业绩损失规模最大的公司。

随之而来的是英国实体经济也出现严重衰退,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以及零售业等部门纷纷陷入泥潭。经济的疲软、整体行业的不景气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英国失业率急剧上升,民众生活质量急剧下跌。据统计,从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英国的失业人口从164万上升到268万,失业率从5%急剧飙升到8.4%,创1997年以来失业率新高。然而,面对日益恶化的国内状况,为了避免英国经济进一步衰退,以布朗为首的英国工党政府推动英国中央银行于2008年2月和4月先后进行两次降息,但英国房地市场却连续下跌5个月,呈1978年以来最快的下跌势头。另外,布朗为避免英国金融体系陷入崩溃,还推出4 000亿英镑的救市计划,但其刺激计划却迟迟不见成效。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工党的一些刺激计划,促使英国经济接连6个季度呈现负增长态势,以及它实施的财政措施更是导致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急剧上升。因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每况愈下的生活状况引发了民众对工党执政能力的严重质疑,从而导致工党损失大量选票。

二、政治上遭遇信任危机———党内争斗加剧

2009年5月,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包括布朗首相在内的13名内阁成员涉嫌利用议员身份骗取额外补贴,而“骗补”人数占到内阁成员的一半。而骗补数额据估计,在2008年英国下院议员除年薪外,共得到9 300万英镑的额外补贴。这次“骗补门”事件使正遭受危机之苦的英国民众感到极大愤慨,不再相信执政党工党可以带领他们走出困境,于是他们纷纷通过弃选或改投选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工党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直接导致其在接下来举行的地方议会选举中损失惨重:在英格兰34个地方议会选举中,共有2 362个议席,保守党获得了1 531个议席,控制了30个地方议会;工党却仅获得178个议席,甚至没能控制任何一个地方议会,使其核心支持力量大量丧失。而工党在地方选举中的局面,已然预示了其在2010年大选中的结局。

与此同时,工党内部派系斗争加剧,削弱了工党的竞争力。工党前任领袖布朗刚上台时,面对恐怖主义、洪灾等考验时表现相当出色,民众支持率较高。然而随着危机的爆发,英国国内陷入持续的衰退,民众对工党越来越产生不信任,支持率大幅下滑。因此,为了扭转工党持续低迷的发展态势,一些工党议员和内阁成员密谋要推翻布朗,甚至有人公开呼吁进行重新选举,选取新的工党领袖来带领工党走出困境。推翻布朗的呼声随着国内环境的持续恶化而越发严重,尤其是2009年英国地方选举中,工党未获得一个地方议会,损失惨重。于是到了2009年6月,为了促使布朗下台,工党中的4名内阁成员签署联署信,且提出辞呈,从而引发了空前的政治危机。而在进入2010年后,工党内部派系斗争越发严重,两名前内阁大臣联名致函工党下院议员,提议以党内投票的方式选出新的领导人。工党前秘书长更是对布朗进行直接的人身攻击,敦促布朗下台。面对党内的各种反对声,布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应对,终于击退了党内反对者的进攻,成功捍卫了自身的领导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接二连三的“政变”中,工党实力被严重削弱,支持率大幅下降,最终导致工党的下台。

三、竞争对手强烈冲击———挤压工党“生存空间”

工党在2010年大选中的失利,除了工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及难以服众的政绩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工党竞争对手尤其是保守党的强烈冲击。

2010年英国大选中,反对党保守党获得36.1%的选票,共获得306个席位,较之上届共增加97个席位,一跃成为英国的第一大党。英国第三大党———自民党领袖克莱格在电视辩论中也大显身手,个人支持率一度超过卡梅伦和工党,而民调支持率曾一度超过工党。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其中重要一方面就在于,以卡梅伦为首的保守党,在在野期间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与变革,不断通过调整自身理念、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满足选民利益诉求、重塑党的形象和吸纳新成员等方式来吸引选民,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面对国内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时,保守党及时提出应对危机的方案。随后,保守党在大选中又顺应当时的形势以“改变”作为自身的竞选口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对现状充满失望的选民的注意力。另外,由于受到英国简单多数制选举制度的影响,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在此次选举中虽然支持率较高,但是却没有获得与此相对应的议席,尽管如此,也分走了工党的部分选票,挤压了工党的“生存空间”,削弱了工党的力量。

与此同时,相比于保守党和自民党两位领袖的能言善辩和富有感染力、亲和力,作为工党首相的布朗就显得略微老气、缺乏活力,最终,选民把选票投给了提倡变革的反对党,将保守党和自民党送到了英国政治舞台的中心。而以布朗为首的工党只能在执政十三年后黯然下台了。

综上所述,英国工党2010年大选的失利,不仅是由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面对严重衰退的国内经济,以及急剧上升的失业率,以布朗为首的工党政府却提不出一套应对危机的建设性方案,或者说是该政府提出的刺激计划迟迟不见成效,导致选民对其产生严重质疑,从而致使选票大幅下跌。另外,还在于工党党内派系斗争严重,严重削弱工党的竞争力;“骗补门”事件引发严重信任危机,导致选民大量丧失;工党的竞争对手———保守党的强烈冲击,严重挤压其“生存空间”等。这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了工党在2010年大选中以失败而告终。

基于对工党失去执政地位的原因的分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准确判断形势并适时调整自身的纲领和策略,进行自我革新。因为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利益的政治组织,其政策纲领反映着该党的发展走向。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发生着巨大变。一个国家的政党能否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及时调整自身的理论和政策、进行自我革新,这直接关系到该政党能否获得大多数选民的认同和支持,能否实现争取执政或连续执政。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因此,政党在正确判断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纲领和策略。否则,就会被时代所遗弃,被选民所抛弃。

其次,要不断加强党的团结,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工党,构成成分复杂,利益诉求各异,派系之间斗争不断。正如有人所说的:“英国国内的政治斗争不是在工党与保守党之间,而是在工党内部进行的。”而工党内部的分歧,会降低其整体实力。然而,不仅仅是工党,世界上的任何政党都存在一定的左右摇摆空间,在其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也都会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引发党内的分歧和冲突。因此,一个政党要想加强党的团结,扩大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就需要“党内各派在主观上树立党的发展———而非个人利益或派别利益———是第一诉求的理念”,从而避免矛盾扩大化和该党分裂。

总而言之,一个政党若想长期永葆生机和活力,实现上台执政或维持长期执政,就必须不断根据变化了的时代背景和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政党只有不断丰富其操作策略,才能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变强。否则,这个政党很容易被时代所抛弃。而处于时代大潮中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外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并不意味着与其毫不相关。恰恰相反,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过程中,应不断吸取和借鉴外国政党的经验教训,以此才能使自身充满活力、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江时学.英国大选中的经济因素[J].欧洲研究,2015,(4).

[2]发达国家中英国经济最糟面临国家破产危险[EB/OL].腾讯网,2009-02-08.

[3]李华锋.英国工党处理工会问题的经验教训对其他政党的启示[J].天中学刊,2009,(4).

[4]冉隆勃.当代英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1.

英国政治 篇2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简称LSE。创立于1895年,为伦敦大学联盟成员,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也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成员。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一所专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世界顶尖学校,是经济金融领域的全球先驱。

政府首脑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说,伦敦政经的校友录包括了42位国家和政府的首脑,包括六位现任国家元首: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肯尼亚的姆瓦伊·齐贝吉,丹麦的玛格丽特二世,保加利亚的谢·斯塔尼舍夫,基里巴斯的汤安诺、哥斯达黎加的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和挪威的哈康王储。

其他著名的前政府首脑包括前欧洲委员会主席和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马莱克·贝尔卡(波兰总理,2004-2005)、加拿大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尼泊尔总理,1995-1997, 2001-2002, 2004-2005)、海因里希· 布吕宁(德国财长,1930-1932)、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印度总统,1997-2002)、P·J·帕特森(牙买加总理,1992-2006)、科斯塔斯·西米蒂斯(希腊总理,1996-2004)、皮埃尔·特鲁多(加拿大总理,1968-1979、1980-1984)、金·坎贝尔(加拿大总理,1993)。此外,还有另外23位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曾经在伦敦政经学习过,这些国家包括牙买加、爱沙尼亚、尼泊尔、斐济、秘鲁、毛里求斯和希腊。

此外,在前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1945-1951)在学校执教的时候,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1961-1963)也曾和他的哥哥小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在学校读书。

29位现任英国议会议员,包括埃德·米利班德、鲁斯·凯利和顾绮慧,以及现任内阁的所有成员,都曾经在伦敦政经就学。此外,43位现任英国上议员的贵族也是伦敦政经的校友,包括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爵士。

地方选举折射英国国内政治走向 篇3

地方选举往往让执政党“头疼”,但保守党执政第六年却在地方选举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鉴于过去一段时间保守党内风波不断,如内阁大臣因财政预算削减辞职、保守党在欧盟问题上持续分裂等,能得到这一成绩实属非同寻常。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尽管保守党内部危机频现,但其国内治理的成绩仍被认可。

尽管选前预测纷纷指出工党将遭遇惨败,但结果却没有那么糟糕。工党在伦敦表现尚可,在英格兰地方议会选举中,仅失去一个地方议会,在威尔士议会选举中也保住了第一大党的交椅。用党魁科尔宾的话来说,工党“撑了下来”。

本次地方选举有两场格外引人注目,一是苏格兰议会选举,二是伦敦市长选举。苏格兰民族党虽然失去了议会的绝对多数,但仍是第一大党。苏格兰保守党在领导人露丝·戴维森的领导下,取代苏格兰工党成为议会第二大党,成为本次选举的黑马。苏格兰工党则被挤到第三位。苏格兰民族党身扛民族主义大旗,苏格兰保守党则站稳“联合主义”的政党定位,成为民族党唯一有力的反对党。苏格兰政治仍将围绕民族主义与“联合主义”的轴心竞争展开。但在享有“最大自治”的条件下,苏格兰发生第二次“独立”公投的前景尚遥远。在伦敦市长的选举中,草根出身的巴基斯坦移民后裔、工党候选人萨迪克·汗以相当大的优势击败保守党候选人扎克·戈德史密斯,成为伦敦第一位穆斯林市长。

工党:“不一样的政治”并没有不一样

一般而言,地方选举是对执政党的考验,而此次选举中工党的表现却受到更大关注。这与工党的特殊处境有关。自左翼领导人科尔宾上台之后,工党内部分裂迹象不断显现。科尔宾及其盟友与党内“布莱尔派”冲撞不断,工党废黜科尔宾的“政变”传闻屡屡见诸报端。地方选举结果直接关系到他的领导地位。

参照2015年大选工党表现的低标准,这次选举结果虽没有预想的糟,但也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在苏格兰议会选举中,一年前大选时工党在苏格兰的折戟沉沙再次上演,证明工党在苏格兰已呈系统性溃败。苏格兰政治的两极——民族主义与“联合主义”已牢牢被苏格兰民族党和苏格兰保守党把持,工党难以找到定位。如果无法重塑在苏格兰的地位,失去这一票仓,意味着基本排除下次大选工党获绝对多数的可能。另一方面,尽管工党在伦敦等大城市优势明显,但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进展却远赶不上其在其他地区溃败的速度。

科尔宾上台时允诺要实现“不一样的政治”,但上台后其路线并未赢得选民多少认可。包括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和威尔士工党领导人卡因·琼斯在内的工党胜利者在竞选中都刻意与其保持距离。在科尔宾的领导下,如果工党继续保持这一趋势,则2020年的大选执政希望渺茫。

重塑保守主义“品牌”:知易行难

自上任以来,卡梅伦强调塑造“现代的、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保持政治的中间立场。他意识到,必须将保守党从右向中扩宽,才能吸引足够多的选民,维持保守党执政的希望。因此,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吸收了很多工党在社会福利方面的理念,在紧缩的情况下仍注重福利措施,提倡对少数族裔人群的融合,力图建立更具包容性的保守主义。

然而,保守党在本次地方选举的两个案例则揭示了在重塑保守主义“品牌”上其仍面对激烈的“自我斗争”。在苏格兰议会选举中,戴维森淡化了保守党的右翼色彩,塑造了保守党正面积极、支持统一、包容体恤的形象,使保守党出人意料地在政治倾向偏左的苏格兰获得众多支持。而戈德史密斯在伦敦的竞选则意图制造分裂,企图利用萨迪克·汗的穆斯林身份将其与伊斯兰极端主义联系在一起。戈德史密斯这一竞选立场也得到了保守党高层的认可和支持,卡梅伦等保守党高层一再指认萨迪克·汗“同情”伊斯兰极端分子。这一竞选策略不仅没有使伦敦选民信服,反而强化了“传统托利党”仇视移民、持宗教偏见的形象,与“现代的、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格格不入。

保守党苏格兰的成功和伦敦的失利,说明当代保守党人在重塑保守主义“品牌”时,仍无法摆脱右翼思维的牵绊,保守党在建设一个“服务所有人的政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右翼政党在两党衰落中崛起

保守党和工党两党政治的衰败是过去十几年来英国政治最显著的趋势。两党合计获得的全国选票数从战后1951年的96.8%持续下降,2010年大选时落到历史最低的65%,2015年也仅有67%。此次地方选举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一项统计,此次地方选举保守党获得全国票数的30%,工党获31%,自民党15%,独立党12%。

当前两党同时虚弱的现象却非同寻常。工党2015年选举失利后,旧的路线之争回归,为其前途蒙上阴影。保守党在欧盟问题上的分歧更危及党的团结。保守党后座议员压力是卡梅伦提出“脱欧”公投的主要动因,保守党高层与首相在“脱欧”问题上的对立暴露出分裂的严重程度。两党同时陷入困境为右翼独立党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独立党不断侵蚀两党基础。其既反移民又反执政精英的口号,对那些感觉被全球化抛在后面、受经济萧条打击最大的选民有很强吸引力。对比2012年的地方选举,独立党的进展正是以工党的失利为代价。工党核心蓝领阶层的选票日益流向独立党,其中心地带成为独立党发展的沃土。科尔宾“不一样的政治”并未赢得更多选民,很多人选择了独立党“更不一样的政治”。尽管目前独立党尚不足以对工党产生威胁,但长期看将构成潜在挑战。独立党也挑战了保守党对右翼的垄断,在欧盟、移民、税收等问题上声称自己是真正保守主义的代表。独立党用民族主义的语言,将保守党描绘成不理解普通民众疾苦的政治精英,损害了保守党吸引蓝领阶层选民的前景。同时,在独立党的压力下,保守党右翼出现更极端的声音,加剧了保守党的分裂。过去几年,保守党退党者不断加入独立党,并在地方选举和大选中获得席位。

英国独立党在两党传统政治衰败的背景下崛起似乎与大西洋对岸的“特朗普现象”有着相同的逻辑。当传统政党无法回应选民的担忧,右翼思潮刚好可以开疆拓土。如今英国两党同时深陷困境的状况,在历史上没有先例。两党在同时虚弱的情形下一定时期也许能维持英国政治当前的现状,但持续下去,将难以避免引起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

“脱欧”:民意难以捕捉

此次选举距离“脱欧”公投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尽管地方性事务占主导,较少涉及英国与欧盟的议题,但也显出“脱欧”问题的影子。在伦敦市长选举中,萨迪克·汗支持英国留在欧盟,而戈德史密斯迎合了伦敦郊区选民的疑欧情绪,支持英国“脱欧”。但萨迪克·汗的观点显然更符合伦敦绝大多数选民的意愿,伦敦金融城、大量工商企业都认为留在欧盟符合其利益。两人对欧盟不同的立场也是萨迪克·汗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不过,即便说伦敦市长选举对“脱欧”公投结果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那也只是局部的。英国关于“脱欧”的立场与地方选举结果的关联性十分复杂。支持退出欧盟的独立党在全国的得票率基本维持2015年大选时的水平,并未因“脱欧”公投日期的临近而受益。这表明尽管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此刻关于公投的民意仍难以捕捉。

地方选举后,去留两派已开始短兵相接的白热化比拼。目前,各项民调均表明“脱欧”和“留欧”两派相持不下,仍有相当多尚未做出决定的选民。“留欧”派为理性分析派,以脱离欧盟可能带来的经济、安全、外交后果劝说选民留在欧盟;“脱欧”派则对英国脱离欧盟之后的前途语焉不详,继续贩售“主权”、“移民”等选民关注的议题,以激情打动选民。两派竞争结果如何,还要等到6月23日的公投才能见分晓。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

英国政治 篇4

公民参与和投票,一直被视为西方民主政治的两大基石。而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却普遍出现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下降、大选投票率低等问题。以英国2005年大选为例,只有65.1%的公民参与投票。其中,青年人的投票率更低,18~24岁群体中,仅37%参与投票。针对公民政治冷漠的现象,英国公民教育做出相应的改革,政治教育成为这次改革的重心。[1]自2002年开始,公民教育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英国的4个地区分别开设具体科目强调政治、公民教育。英格兰在2002年开设必修科目《公民》,北爱尔兰自2007年开始,开设《地方和全球公民》科目,苏格兰开设《价值和公民》,威尔士开设《个人与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成为这些公民教育课程的核心。[2]

这一革新,虽然与英国一贯淡化政治教育的传统不同,却在理论上得到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支持。研究表明,虽然个人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但是,学校在个人政治态度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政治态度形成的关键阶段。欧劳(Eulau)等的研究发现,33%的研究对象在童年时期形成政治态度,15%在少年时期形成。[4]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和师长的权威,可以更有效地影响青少年政治态度形成。普利威特(Prewitt)的研究指出,31%的研究对象表示他们的政治态度形成受学校影响。[5]

英国议会(Parliament)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政治制度,不仅是英国的骄傲,也影响了众多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为支持学校顺利开展政治教育,英国议会教育服务组织(Parliament Education Service)为7~18岁学生设计了几个方面的政治教育服务:组织学生参观议会,参观活动包括:参观威斯敏斯特,听下议院(House of Common)、上议院(House of Lords)成员演讲,参与介绍选举、法律制定等的工作坊;为全国教师、学生提供培训支援服务,教师培训关注教师教学技巧的提高,支援服务主要组织全国性政治教育知识的比赛;为学校政治教育提供教学资源,包括宣传图片、学习手册、教师手册、DVD等;为学校政治教育提供一个网络平台(www.parliament.uk/education)。

本文将主要分析英国议会教育服务组织向学校发放7~18岁政治学习资料《你获得了权力》(You’ve got the power),包括一张政治教育短片的DVD和3本教师手册,来了解英国青少年政治教育的结构、特征与不足。

二、英国议会政治教育材料的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

英国议会教育服务组织开发的7~11岁学生的政治教育材料,覆盖6课时的内容。11~14岁及14~18岁学生的政治教育材料覆盖了18课时的内容。这套教学资源主要由电影短片、教学活页、教师教学计划、练习题目与考卷等组成。每堂课的安排为:先观看10分钟左右的电影短片,接下来的30~40分钟里,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详细列出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教学,在最后10~15分钟里,使用练习题、考卷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7~11岁学生的政治教育材料,主要围绕2部电影短片,通过使用教学活页、教师教学计划、练习题目及考卷,分别向学生介绍法律、法规、议会、议会成员的政治知识,并强调参与政治和民主的关系。英国议会教育服务组织开发的11~14岁和14~18岁学生的政治教育材料,是在低年级的学习基础上,对相关的政治知识、技巧和态度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两套手册内容基本相似,14~18岁学生的学习项目则再增加3节课。两套手册,主要围绕“参与和民主”、“制定法律”、“议会和政府”3个主题,提供18课时的学习材料。

从这套政治教育材料中,可以发现3个教育重点:介绍政治知识:政治机构、组织、成员及其功能与相互关系;政治程序、步骤及需要的技巧;培养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的态度。这些政治教育的知识点,分别出现在英国4个地区的课程计划中,不仅包括2002年以来各个地区新开设的公民课程,也包括与公民教育相关的人文社会课程。通过清楚注明这套政治教材各部分内容与4个地区课程计划的相关性,英国教师可以灵活选用这套材料,用于各个科目的课堂教学。

为了使学生熟识政治知识、技巧,并形成积极参与政治的态度。这套政治教育材料强调学生为中心,并尽量使用活动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授政治知识的课程中,这套资料建议教师采用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逐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区分。以7~14岁政治教育资料第2课《不同的法规适用不同的场合》为例。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4条法律/规定:(1)骑摩托必须戴头盔;(2)球场上,除了守门员外,其他足球运动员不可以用手碰球;(3)刻录DVD出售,是违法的;(4)在学校不能骂人。之后,由学生讨论,这4条法律/规定,出于什么目的制定?对谁有帮助?学生讨论之后,由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这4条法律/规定的用途,并加以解释:(1)保证个人安全的法律/规定;(2)确保公平的法律/规定;(3)保护个人权利的法律/规定;(4)限制激怒他人等行为的法律/规定。最后,由学生分组讨论,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在10分钟内,列出尽可能多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教授政治程序的知识时,这套政治教育材料,则常常建议教师,带领学生组织、模拟类似的活动。比如,7~11岁政治教育第6课《英国的民主如何运作?》,建议教师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简单介绍投票与民主的关系、投票的过程。之后,在班级里,模拟提出“议案”(motion),例如“提倡穿校服”。由学生进行辩论,再选出正方、反方各3名代表。这6位代表,每人分别用2分钟时间发言,再回答全班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经过这个程序之后,全班投票,决定这个“议案”是否通过。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反思这一模拟过程的公平、效率。

针对政治态度,尤其是积极参加投票的态度的培养,这套教材也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投票的重要意义。这一明显、直接的政治教育方式,则比较少使用在其他政治知识、技巧的教育过程。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11~14岁和14~18岁的学习手册,结合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在教学与评估中,要求学生使用更多的学习手段,比如使用网络搜集材料、阅读课外材料、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认识。

值得介绍的是,在这两册学习资料里,编写者使用了Webquest的课程模式。Webquest在这套资料里,被定义为“在线寻找信息和选择证据与材料”。在11~14岁政治教育手册的第2课,学生可以选择完成一个或者数个任务:设计一张海报,介绍英国议会历史上最有名的10~15件大事;编写2~4页的小手册,向低年级同学介绍议会的历史;制作5分钟的幻灯片介绍议会;设计20个多选题,考一考同学有关议会的知识。针对每项学习任务,这套学习资料都分别列出了网络链接,比如英国议会、BBC的网址等。

从整体上看,这套议会教育服务组织设计的政治教育材料,在教育政治知识、技巧和态度上有其优点:与国家、地方课程计划挂钩,便于教师使用;教材结构活泼,形式多样;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又加以教师引导、及时评估;并考虑到学生年龄、学习能力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英国议会政治教育材料的不足及反映的问题

但是,就像弗雷兹(Frazer)[6]指出的,“仅仅教年青人关于政治机构、宪法和民主程序,是不够的,政治教育课程应该帮助年青人形成积极、负责任的公民态度”。英国议会组织设计的政治教育材料,也有同样的不足,较少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技巧与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实践,较少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方面,这套政治教育材料虽然关注培养学生参与投票的政治知识、技巧与态度,却没有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政治知识、技巧与态度使用到生活中。在11~14岁和14~18岁的政治教育材料里,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习题练习(30分钟左右),而学生课后的作业,则很多情况下仅仅要求学生通过写作表达个人对政治知识、过程的了解与看法,缺乏深入社会实践的引导。而青少年参与社会、政治组织与活动,是政治教育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课外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青少年不仅可以了解政治知识、程序,获得政治活动需要的技巧,更可以自主地发展对政治的理解,反思社会,并对政治党派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能积极参与投票。[7]

另一方面,这套政治教育材料较少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学习材料里,基本不涉及争议性议题,比如种族、性别歧视等,缺少提供学生进行批判思考的机会。仅在11~14岁政治教育材料的第2课《议会的历史》中简单提及1919年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却没有运用这件著名的历史事件进行政治教育。

这些不足与英国本国的政治教育传统有关。一方面,英国并没有在学校进行政治教育的传统。很多人认为,在学校教授政治观点,容易导致极权。作为政治教育的教材,这套学习资料必定会面对一些反对学校进行正规政治教育的声音,而鼓励学生迈出校园,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另一方面,教师培训也没有强调政治教育,教师对英国的政治了解也不多。只有少数政治、法律、历史等专业的毕业生,对英国宪法有所了解。况且,教师在课堂上处理争议性政治议题的能力也不够。弗雷兹在比较英国和美国教师政治教育能力时指出:“与英国教师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任何一名教师都需要学会在课堂处理奴隶制度、种族隔离、印第安人、穷富差距、劳资关系等问题。”[6]

四、讨论与总结

不管传统上英国如何回避在学校进行正规的政治教育,在公民政治热情降低的时候,学校政治教育无论从理论研究上,还是政府政策层面上,都被视为公民教育的重点和最佳措施之一。本文的分析表明,英国学校政治教育只是强调教授政治知识、政治技巧和培养积极参与政治投票的态度,但是缺乏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和进行批判性思考。这类强调政治知识、技巧、积极参与选举的政治通识教育,是否能够真正解决英国公民政治冷漠的问题?戴维斯(Davies)认为,仅仅局限于政治通识能力的教育,并不能满足英国多元社会的需要。[8]

21世纪以来,英国公民教育改革强调政治教育,来解决公民政治冷漠的难题。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化、移民浪潮带来社会多元、国民身份认同度降低。尤其是英国的少数民族群体,一直以来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受到很多困扰。而英国的公民教育,一直被视为过于“西方化”、“基督教化”,忽视了种族、文化、宗教的多元。[9]这些不同群体对平等、民主的呼声与抗议,给英国的公民培养带来新的挑战。

戴维斯建议,政治教育应该在强调政治通识的同时,提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形成公民责任感,以应对政治冷漠问题背后复杂的社会问题。[8]强调政治知识、能力与积极参与的政治通识教育,得以在学校推行,表明了英国培养公民的政治能力,解决政治冷漠的意图。而这一全球化、社会多元化带来的公民政治冷漠难题的解决,可能更依赖于未来英国结合政治通识教育,鼓励所有公民平等参与政治、社会事务的努力。

摘要:21世纪以来,针对公民政治冷漠的现象,政治教育成为英国公民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当前英国推行政治教育的社会背景,并以英国议会教育服务机构开发的青少年政治教育材料《你获得了权力》为例,分析当下英国政治教育的特点。本文发现,总体上英国政治教育强调:掌握政治知识、技巧,培养积极参与政治的态度。但是,对这一套材料的分析,也反映出英国政治教育的问题,即较少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政治实践,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令人怀疑仅仅局限于政治通识的教育,是否是解决政治冷漠难题的良方。

关键词:英国,政治教育,政治冷漠

参考文献

[1]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gency.(1998).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Teaching of Democracy inSchools:Final Report of the Advisory Group on Citizenship(the Crick Report).London: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Development Agency.

[2]Andrews,R.,&Mycock,A.(2007).Citizenship Educationin the UK:Divergence within a Multi-national State.Citi-zenship Teaching and Learning,3(1),73~88.

[3]Norris,P(.2002).Democratic Phoenix:Reinventing Politi-cal Activ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Eulau,H.,Buchanan,W.,Ferguson,L.&Wahlke,J.C.(1959).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 legis-lators.Midwest Journal ofPolitical Science,3(2):188~206.

[5]Prewitt,K.(1970).The Recruitment of Political Leaders.A Study of Citizen-Politicians.Indianapolis:The Bobbs-Merril Company.

[6]Frazer,E.(2003).Citizenship Education:Anti-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Britain.In A.Lockyer,B.R.Crick&J.Annette(Eds.),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Aldershot,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64~77.

[7]Roker,D.,Player,K.&Coleman,J.(1999).YoungPeople’s Voluntary and Campaigning Activities as Sourcesof Political Education.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5(1):185~198.

[8]Davies,I(.1999).What has Happened in the Teaching ofPolitics in Schools in England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and why?Oxford ReviewofEducation,25(1):125~140.

从英国脱欧看现代政治的崩溃 篇5

英国并不是被抛弃的,而是“离家出走”。热爱公投的英国人

英国非常喜欢进行公投,第一次是针对苏格兰独立进行公投,但苏格兰并没有成功独立。2016年6月23日英国针对是否脱离欧盟进行了二次公投,并且公投成功决定脱欧。近日Facebook及其他英国社交网站上,有很多英国民众表示又不愿意脱欧,认为之前的公投行为只是一种玩笑。报道称,有英国民众公投的依据只是为了和身边的朋友不一样,同时公投之后英镑贬值让民众对自身的生活状况感到担忧。

伦敦一些市民表示,虽然英国要脱欧但伦敦却坚决不反对,伦敦要独立出来。由此可以看到英国人是很任性的,民众不是在公投,就是在准备公投。

总体而言,英国的精英阶层更倾向于不脱欧,他们希望欧洲是统一的。但有一部分务实的人希望可以脱欧。

哲学角度看欧洲和英国

凡是有一定哲学了解的人,都知道英国的哲学传统“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大卫·休谟在哲学传统上更注重“经验”,“经验”就是看得到摸得到的。英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大卫·休谟认为“实践是人生的指南”,即没有真理、理念或者天国,只有看得到摸得到的才值得相信,在哲学的传统上他们始终坚持着“经验论”。

欧陆哲学又称为“理念论”或“观念论”,欧洲大陆注重理念(eidos,idea),英国则注重经验(experience)。这两个传统引申出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英国包括英美主要是“判例法”或者“习惯法”,这种法是不成文的,是通过经验,由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作为依据。另一种是“成文法”,这是由最聪明的、最能把握世界真理的人制定的。例如《拿破仑法典》、《德国民法典》中国同时受到了这两个传统的影响。

英国的精英阶层之所以不赞成脱欧,是因为他们认为要建立共同体,建立一个符合理念、完美无缺的欧洲。同时针对欧陆哲学中的理念(eidos,idea),有一种传统认为理念是唯一且真正完美的,现实的经验是非常多而且残缺的,必须要用理念替代、批判现实。

总而言之,英国的哲学传统、法律传统等各方面都与欧洲大陆是矛盾、相反的,并非一派。而英国人的整体行事风格也是如此。

导火索:“欧盟的问题” 欧盟的发展演化:

① 欧洲煤钢共同体,即经济共同体,属于战略资源的统一调配。② 逐步变成文化共同体,主要针对文化政策和观念。

③ 形成政治共同体,欧盟有统一的议会,并且欧盟的法律高于各国法律。个人认为以后可能会发展成为成为军事共同体。

政治共同体一定会产生很多问题。经济共同体涉及到资金财政是可以合理计算的,文化共同体也可以互相协商,但是政治共同体会产生巨大的冲突。欧盟在做政治决策时,经常会有种理想主义。欧盟议会的议员并非民选而是推选,没有执政经验而且倾向于理想,但是英国是注重经验的。

导火索:“难民问题”

关于接纳叙利亚、穆斯林难民的问题,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坚持要接纳难民,因为德国在二战时迫害了犹太人,与穆斯林之间战争频发。这涉及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复杂的宗教关系。再例如俄国也有一定的愧疚心理和理想信念,于是也同意接纳难民。

但是英国与难民问题无关,叙利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责任。欧洲与穆斯林之前的冲突很大,德国屠杀过穆斯林民众,这一切英国并未参与,英国没有伤害过难民及其国家和宗教。因此欧洲议会统一分配难民名额让英国无法接受,并且欧洲没有接受的必要,战争的发起者美国才最应该承担责任。总而言之,政治共同体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会产生问题,这取决于两者的习惯和决策方式的不同。

导火索:“希腊等国债务危机”

希腊债务危机:希腊民众的福利非常好,比如工作时间短,收入高。可以将希腊看作一个懒惰、贫穷、不愿意劳动获取金钱,但却希望生活水平很高的人。希腊是政府养着民众,并且民众不愿意节俭,于是造成了国家财政紧张,甚至出现债务危机。

针对希腊的财政问题德国给予了希腊资金援助,在持续三四次后希腊依旧坐吃山空,德国希望希腊能够节省资金的使用,但希腊却表示德国如果不给予资金援助就去寻找俄罗斯的帮助。于是欧盟帮助希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贷款,但是希腊却并不还款。

英国对希腊的行为非常反感,他们的经验主义认为不应该再无条件的支持希腊,于是英国不愿意再出资金援助。但经过德国、法国等其他国家的劝说,英国最终还是给予了一部分的援助资金。

但希腊债务危机还没有结束,西班牙、葡萄牙也出现了债务危机。西班牙的民众生活也非常的悠闲慵懒,当他们出现债务危机时也希望能够获得欧盟各国的资金援助,英国对此非常不满。

脱欧事件的其他导火索

欧盟在后来吸纳的其他成员国,尤其是个别东欧国家例如克罗地亚、捷克等地,由于国家比较贫困,民众希望能够去英国进行工作。英国的经济决定了如果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就会减少英国人的就业机会,对此英国非常不满,懒惰的人在找他们要金钱,而勤快的人在争夺他们的工作。

除了东欧国家的民众,还有一部分叙利亚的难民也想生活在英国。叙利亚难民之前是在土耳其,他们认为当地的生活条件不是太好,于是想要去德国、法国或者英国,让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因此,内部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就业问题,让英国和欧盟的矛盾逐渐增加。

近期中英两国交往频繁,社交网络上有调侃称“100年前英国人来到中国,当时的宰相是李鸿章,英国帮助中国修铁路;而现在英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是中国帮助英国修核电站、水站。英国女王就像慈禧太后,卡梅隆就类似于李鸿章。现在的我们是扬眉吐气的”。

欧洲坚持理念论,对于中英两国交好甚至互相帮助表示反对。但是英国人非常聪明,他们认为追求利益才是最终目的。英国人认为“钱比脸要重要”,但欧洲认为“没有脸也就无法花费钱财”,即利益和尊严的关系。

中国成立亚投行之后,美国劝说其他国家不要加入,但英国却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加入的。因此欧洲觉得英国过于追求利益,对此双方有一些矛盾。总之出现了各种矛盾和冲突。

在军事方面,攻打叙利亚等国时,法国攻打的积极性非常高。通常德国是建议者,法国是行动者,而英国是观望者。考虑到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能力,英国没有加入战争。在战争之后出现了非常多的难民,德国和法国又积极的接纳难民,此时的英国已经非常不满。因此从这些角度而言,英国脱离欧盟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脱欧是不是正确选择?

个人认为,英国脱离欧洲就其国家而言是正确的选择,不仅是甩掉了包袱。一个人可能会有各种理想主义,但是经营国家或者社会,务实是最重要的。例如粉笔科技CEO张小龙本人是非常理想化的,直到开始经营企业后才变得务实。在历史上毛主席就是非常理想化的人,而邓小平同志就是务实的人。撒切尔被称为保守主义者,也就是务实、尊重经验的人。当时世界上有三位在政治、经济方面都倾向于保守的领导人:撒切尔、里根、邓小平。在有限的历史经验中可以看到,务实对国家而言是正确的。英国认为理想化和共同体已经不太务实,因此有了脱欧的想法。英国从各方面而言都是欧洲国家中发展较好的。整个欧洲大陆的市场总量和经济活力并不是很好,英国加入欧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务实的考虑,加入之后各种经济、文化都一体化,产品输出等有着巨大的市场。但从英国自身民主国家的利益而言,脱欧是一件好事。

个人认为国家大事不应该都交给民众来投票决定,这种治理方式一定程度上并不稳妥。民主并不对所有情况都有效。英国先是公投支持脱欧,然后又反对脱欧,民众没有重视这些事情,对公投的严肃性认识不够。

根据欧洲现有的状况,脱欧后英国单飞,对自身而言其实是很有利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对英国而言都是实例。欧洲成立共同体其中很大的动机是避免战争,希望欧洲永远和平。除非英国脱欧会导致战争和内部损耗,否则在稳定的条件下,英国单飞会让国家、政治、经济决策分散,从而降低决策的风险,提高决策效率。英国可以自己做出外交合作的选择,例如中国或美国。

欧盟对英国的不满更多在于英国和美国的交往,欧洲尤其是法国对美国是持鄙夷态度的,法国认为美国的好莱坞就是商业电影,并不属于文化只是获得利益的途径。因此各方面的现象都表示英国单飞是好的选择。

对欧洲而言,个人认为统一的欧洲是非常好的,但统一的前提是务实,务实包括开放性。但欧洲由于过分理想化,注定了只能是统一却不务实的。此次英国公投脱欧后欧盟表示尊重英国的选择,但如果是务实的做法,应当禁止英国的公投。英国加入欧盟后享受到的各种福利、贸易优惠和军事保护,不应该过于尊重成员国自己的选择,加入欧盟成为其中一员就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因此欧洲当前的政治架构对成员国的约束较少,应当严格规定成员国的加入和退出,并对英国从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进行惩戒。因此欧盟是分散的,约束力不是很强。在英国公投脱欧后,荷兰也表示要进行公投脱欧。欧洲只讲求表面上的政治正确,例如民主决策就是完全正确的,是对的,民主决策应该被尊重。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

对中国而言,英国脱欧带来的是长期的利好,中英合作会更加便捷。英国是开放、自由的国家,中国非常希望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例如法国有很多的贸易配额限制,在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卷中有一段材料就谈到了法国的贸易限制。

资本是最渴望自由的,是无差别、普遍的、符号化的货币,并且资本最不愿意被特殊化,非常渴望自由的流通。当前中国和美国的资本是最多的,因此中国希望世界的交易没有门槛,可以达到资本的无限制流通。但是欧洲对贸易有一系列的限制和规定,近期欧盟对中国钢铁“倾销”采取行动,加大检查力度。

因此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是获益的,因为中国有很多资本、产品和劳务。英国脱欧可以英国市场更自由,中国投资更加方便,整体而言对中国是利好的。

英国脱欧对民众的影响

对民众而言,英镑贬值可以通过尽快花掉来解决。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是四大世界货币,英国脱欧之后经济具有不确定性,而资本虽然最喜欢的是不稳定,但最担心的也是不稳定。额度较大的资金不稳定,就需要抛掉英镑购入日元,日元就相当于货币储蓄的避风港,因此近期不仅是日元,黄金价格也在上涨。人民币不是世界货币,因此身份比较尴尬。

民众可以将手中的英镑换成美元或者其他,但美元的结构决定了不会持有过多的美元。这其中的关系较复杂,只是进行直观简单的分析。当英国脱欧后,经济在短期内具有不确定性,与欧盟之间的协议、贸易等方面都存在潜在的影响,各种交易成本、制度成本都在上升,后续的问题会很复杂。例如近年来香港的经济发展,就是通过帮助搭建世界资本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桥梁,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法律服务、融资服务等获得收益,这既是所谓的交易成本。短期内脱欧对英国而言有很多会造成很多影响。但对世界各国的民众而言,现在购买英国的产品或者去英国旅游价格都有所下降。

英国政治 篇6

一、文化价值认同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

首先, 从文化价值认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比较研究, 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进行理性反思, 有利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长期以来, 人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 认为文化事关意识形态安全, 担心文化进入市场后, 会改变社会主义文化性质, 弱化党对文化的领导, 引起思想的混乱①。在西强我弱的文化语境中, 作者认为, 借鉴英国公民教育的可取经验, 以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同为核心, 通过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适用性, 一定程度上可以赢得更广大群众的认同, 有助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赢得更广泛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其次, 从文化价值认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比较研究, 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可以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类历史表明:谁占据文化价值认同的制高点, 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首先是文化意识上的觉醒;其次要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再次是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后带动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借鉴英国公民教育的适用经验, 从文化价值认同的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社会高尚人格, 从而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再次, 从文化价值认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比较研究, 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时代发展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魂, 也决定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从文化价值认同的视角探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将有助于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有助于形成根植于我国文化环境的道德规范和全民普遍接受的共同理想信念。

二、实践背景凸显思政教育方式改变的紧迫性

1.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不协调

发轫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迈出了扭转乾坤的一步, 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也应看到, 社会阶层分化明显, 贫富差距拉大, 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变化, 富二代与穷二代、白领与蓝领、官员与群众的认知差异日益明显, 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势迅速凸显。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被标准化为书本知识, 在解答价值认同上功能开始弱化,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正在悄然弱化。这迫使我们思索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呢?

2. 现阶段社会期望倾向集体主义、学校教育倚重智育提升、家庭教育注重个体发展的三重趋势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成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能否成为人民群众的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现阶段我国社会对个体的预期仍然固守着“社会本位”“集体主义”的思想, 倡导个体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在学校教育中,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与学生的智育成绩紧紧关联, 德育课程很多被语文、数学所挤占成为课程表上的摆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道德理念作为纯粹的知识传授, 而这很难以真正进入受教育者的头脑。在家庭教育中, 《弟子规》等经典传统教育读本已渐渐淡出视线, 智育培养或音乐、舞蹈特长教育开始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这三重趋势加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与受教育者自身价值认同的多元化取向不相协调, 导致学习者疏远思想政治教育,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转化, 但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却呈现出教育手段单一、与学习者不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落到实处, 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硬本领。教育手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习者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 一些地方纸上谈兵的思政教育说教, 无疑会引起学习者的逆反心理, 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产生误解。

4. 资本主义公民教育不能一棍子打死, 存在着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有很多优势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英国的公民教育也不断的与时俱进, 对教育实施了改革, 倡导发展个性, 崇尚以人为本, 重视道德教育, 在道德教育方面主张渗透式的生活化教育, 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授和人道主义、国家意识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②比如针对5~7岁孩子, 要让他们学会制定简单目标, 做出简单的健康选择, 注意安全, 倾听他人说话, 与他人玩耍和合作工作, 尊重人们之间的异同, 认识到恃强凌弱是错误的。英国公民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借鉴这些经验将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

三、理论阐释:关于对英国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比较研究的比较

在英国, 公民教育是与民主教育紧密相联的③, 其中, 民主解释为一种与生活相关联的模式④。这样, 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让公民以不同的社会角色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比如学校、家庭、社区等。即公民教育是通过公民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的⑤。其中, 有两点是值得关注的, 其一, 国家通过法律将公民教育纳入学校课程⑥。其二, 公民教育的政治性超越了公民教育的社会属性⑦。政治性和社会性这两点为我们展开英国公民教育和我国思政教育的比较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坐标系。

在英国公民教育的特征上, 英国国家教育基金会 (NFER) 、英国社会服务志愿者组织 (CSV) 、德莱克·希特、苏振芳⑧、王瑞荪⑨等研究得出:英国公民教育具有“渗透式”、“情景化”和不强调意识形态等特征。进一步探析其中的缘由, 价值认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 李玢研究了英国文化价值取向 (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理性精神、宗教精神) 对教育的影响, 姬振旗⑩、余斐研究了英国文化价值取向对英国公民教育影响的研究, 强调上述价值取向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影响, 致使英国公民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呈现出灵活性特征, 在教育方式上紧扣学习者年龄、学历特征, 教学手段多样等。这些研究为英国公民教育和我国思政教育对比提供了一种思路。

总之, 无论是公民教育, 还是思政教育, 两者的目标都包含了政治性和社会性两个维度。在我国, 思政教育更突出政治性, 即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在此基础上, 可以看到我国思政教育的特征为:“鲜明的政治性, 很强的渗透性和显著的主体性。进而在方法上强调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 贴近人们关心的问题, 贴近人们接受思想教育的思想特点, 贴近人们的思路和语言。

四、英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政教育的借鉴的探讨

文化是我们研究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 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历程。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的作用, 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它所处的文化背景。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 虽然, 英国公民教育起步较迟, 但近30年来,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 其演变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 需要着眼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借鉴他国经验, 回答好解决特定文化背景下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和管理体制的梳理问题。为此, 将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下问题:一是文化价值取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关系。二是英国文化价值取向对英国公民教育的影响。三是中国文化价值取向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四是他国经验在我国适用性研究。

摘要:文化价值认同反映着主体受文化观念影响而形成的对价值追求、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本文通过选取文化价值认同作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 探索个体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 进而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并在与英国公民教育对比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借鉴他国经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英国政治 篇7

孔子学院虽然在数量上呈现飞速发展, 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境。值得注意的是, 一些发展困境的出现与所在国政治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试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分析英国孔子学院的发展, 以期对孔子学院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孔子学院在英国的发展现状

欧洲的孔子学院以169所的数量位居各大洲之首。英国作为欧洲政治经济最为核心的国家之一, 更是以29所孔子学院, 111个孔子课堂的数量成为欧洲孔院建设之最、世界第二。而欧洲孔子学院数量排名第二的德国、俄罗斯及法国才各有17所孔子学院, 3到4个孔子课堂, 英国孔子学院发展状况在欧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 孔子学院在英国的发展成就

自2005年英国第一所孔子学院——伦敦孔子学院建立以来, 除去2009年和2014年以外, 孔子学院在英国的数量一直保持间隔式的稳定增长趋势, 英国80%左右的大学和约20%的中学都开设了不同形式的汉语课程[1]。

由图1可见, 除去个别年份外, 孔子学院在英国每年都保持2-5所较为稳定的数量增长, 而且在时间上呈现一种间歇式的稳定状态, 即经过一两年的短暂停滞后又会重新恢复以前的增长模式。

数量上的稳定增长是孔子学院在英国发展成果的一种体现, 而英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也是“孔院热度”的一种写照。仅以BBC网站为例, 截止到2016年2月初, 以“Confucius Institute”为关键词搜索, 就检索出52篇报道。

从统计状况来看, 自2006年尤其是2010年以来, 英国广播公司每年对孔院的报道都保持在5篇以上, 而且报道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2、2014年两年更是达到了10篇。BBC作为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 其关注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孔子学院在英国的受重视程度。

孔子学院在英国的发展除了获得了增长数量上及社会关注度的成就之外, 在开办种类上也很具有多样性。全球第一所商务孔子学院、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等专业孔子学院也都建在英国伦敦。

(二) 孔子学院在英国的发展困境

尽管孔子学院在英国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但一些问题的出现也不得不引起关注。概括而言, 英国孔子学院出现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 政治意图的质疑。政治目的的揣测是英国公众质疑最为突出的一点, 这种猜疑体现在多个方面, 集中体现在英国媒体的政治性选择误判。近年来, 中国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节节攀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伴随着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威胁论”的言论此起彼伏, 英媒此类报道也并不少见。在此背景下, 刻意转载批判性话语吸引公众眼球是英媒的常用做法, 诸如指责孔子学院为中国的“文化间谍机构”[2], 是中国实现迅速的“软实力”扩张之举[3]等常见于英媒表述之中。比较之下, 对于孔子学院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这一主要职能的报道则反倒略显薄弱。政治意图的质疑还凸显在学者们对孔子学院的研究中, 从目前西方学者的研究情况看, 西方学界许多评判带有意识形态色彩, 动辄将孔子学院与中国威胁论相联系, 认为孔子学院不仅仅是推广汉语的语言机构, 其背后还有政治目的, 如中国外交的野心, 甚至于认为孔子学院通过课堂搜集华裔信息等[4]。“一些专家的理解这是拿着钱去宣传中国政府”[5]。这些报道及言论的传播, 不仅给孔院戴上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输出“帽子”, 而且扭曲了孔子学院建设的真正意图, 造成了英国公众对孔子学院的种种猜疑与不信任。

其次, 因名而来的宗教质疑。孔子学院取“孔子”之名, 原本旨在凸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追求世界人民的友好、和谐相处。然而,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范围的有限, 英国乃至西方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直存在某些误解甚至偏见, 有限的孔子学院宣传力度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认识。在某些英国人观念里, 儒家是一种宗教, 儒家即是儒教, 孔子学院以儒家创始人“孔子”之名命名, 给公众带来了宗教传播的错误印象, 以致对孔子学院的推广抱有抵触心理。

最后, 束缚学术自由的质疑。《孔子学院章程》规定:孔子学院管理体系是各孔子学院受孔子学院总部的领导和指导, 总部制定教学、管理和发展计划, 各孔子学院按照总部的要求通过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制完成各项活动。孔子学院这种大方向上的引导以及教学中关于中国敏感政治问题的合理回避成为公众质疑孔院学术自由的起点。虽然某些公众能够正确认识孔子学院的教学规定, 如谢菲尔德大学的副校长, 基思·伯内特就驳斥孔子学院有关安排是对言论自由一种威胁的说法。[6]但是也一直存在不同声音, 阿尔斯特大学现代语言工作人员就曾宣称, 如果孔子学院的管理依旧遵循一项计划, 那么科勒雷恩校区将关闭孔子学院。[7]此外, BBC、泰晤士报等英国主流媒体都曾单独发文对孔院的学术自由问题做出了相关报道。英国主流媒体关于孔子学院学术自由的关注显示了英国大众的心理担忧, 学术自由的质疑已然成为孔院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孔院发展遇阻的政治文化分析

孔子学院在英国发展遇到各种困境,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分析的视角也应是多维的。文化影响人的行为选择, 而政治文化是文化最为重要的侧面, 政治文化分析对于我们认识孔子学院在英国推广的困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文化是指内化于民众之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系统[8]。正是这种深埋于公众心里的、没有具体形态的存在却在孔子学院的推广中发挥着某种阻碍作用。笔者认为, 孔子学院在英国发展遭遇困境的政治文化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治文化的根本差异

每个国家都具有不同的政治文化, 自然、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国际环境等都会对政治文化产生影响。中英两国在这些方面的巨大差异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 而“国家都倾向于追随文化相似的国家, 抵制与它们没有文化共性的国家”[9]。在古代中国“家天下”、“大一统”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个人消融并从属于整体, 直至现在, 集体主义政治思想、政府的权威也深深的烙印于中国人脑海中。相反, 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之一, 在西方传统政治思想中, “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 与“政府”一词对立的是自由, 因此西方一直存在着“管的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思想, 民主从古希腊开始便在公众观念中根深蒂固, 他们具有对自由、民主的强烈欲求。英国作为最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十分注重独立、强调个人主义。因此, 孔子学院不仅在隶属关系上、运行模式上的特色难以符合英国的主流政治文化, 就连政府对孔子学院建设的种种支持行为, 放在不少英国公众的观念里, 也具有了束缚了学院发展、影响学术自由、输出意识形态的嫌疑。

此外, 孔子学院多数教师是由中国人担任, 受政治、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 这些志愿者不可避免的带有某些“中国印记”, 例如关于人权、民主制度等观念的看法, 这些政治文化差异的存在不仅可能造成孔院课堂教学的困难, 更可能形成英国公众乃至政界对于孔子学院建设意图的担忧。

(二) 大众媒体的政治文化误导

瓦特斯等人的研究揭示了政治精英、文化精英以及大众媒体在塑造大众文化和亚文化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10]。媒体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之一, 也是英国乃至西方公众了解中国信息最为主要的通道, 在英国公众观念里, 媒体更是一种公正客观的“第四权力”, 不难理解, 因为时空、地域等的局限, 英国大众媒体传递信息的导向将会很大程度影响甚至决定公众态度。

长期以来, 英国大众媒体在传播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信息时往往更多的是以西方的眼光审视、用批判的态度看待, 使得公众在这种持续的社会传播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对中国社会整体产生怀疑、审视的政治文化, 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汉办大力推动并且迅速成长的事物, 不可避免的被冠以官方头衔, 同时接受英国公众持续、严苛的审视, 媒体这种不间断的、带有意识形态的批判, 不仅降低了孔院在英国社会的认可度, 而且误导了公众对于孔子学院的客观认识。

(三) 英国的政治文化保护

已建孔子学院绝大部分采取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方式, 在外国高校内部建立孔子学院, 亦或者在中小学直接设立孔子课堂, 这样孔子学院面临的多数人群即是青、少年, 年轻一代是最不稳定的, 基本价值观念都未成形, 而且青年人也是反抗与革命的主角, 因而, 英国社会各界很容易形成对于孔院意识形态输出的担忧。

英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一直以中国意识形态输出的理由对孔子学院发难, 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本国政治文化的保护, 通俗来说就是避免本国公众被“洗脑”。“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 “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大大增强其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11]。相较于英国强国地位的相对下降, 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军事实力却在逐渐增强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而作为文明主要因素的语言也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 英国作为欧洲孔院数量最多的国家, 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于本国政治文化的保护, 从而造成孔院建设的某些障碍。

保护本国政治文化无可厚非, 然而扭曲事实的猜疑确是不必要的, 其中涉及的深层次内容便是对于多元文化的不同理解。我们追求“和谐”, 在双方都认可的范围内开展汉语言推广, 避免双方存在分歧的敏感问题, 在跨文化交流中力争“求同存异”, 而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刻意揣测, 不仅体现自身对于政治文化的过度保护, 更是显示了其对于多元政治文化的低包容度。

三、孔子学院发展困境的消解策略

(一) 增强媒体信息沟通, 扩大孔院宣传力度

孔子学院要“正名”, 加强媒体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发现, 英国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报道的消极倾向源自中国对外媒体在国际舞台的长期集体失语。正是媒体这种信息沟通不畅的状况, 导致种种不客观信息的长期留存, 形成了公众对于孔子学院非公正、非客观的浅层认识。因此, 孔子学院要树立良好形象, 必须加强与英媒的信息沟通, 主动将孔子学院相关信息公开, 用更加透明的合作、教学方式改变公众看法, 减少源自政治文化差异的猜疑。此外, 也要加强中国与英国华文媒体的合作, 利用华文媒体传递、沟通信息, 打破英媒“独大”、掌握对华“话语霸权”的局面, 力争为孔子学院长远发展树立良好形象。

(二) 推动筹资、合作的多元化, 淡化官方色彩

应该吸收民间、商业资本, 实现孔子学院财政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孔院建设的投资方实际主要是中国政府, 伴随着孔子学院数量的增长, 这不仅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而且也使得孔子学院带着抹不去的浓厚官方色彩。资金筹集的第三方机构参与, 可以极大的冲淡孔院的官方色彩, 突出其语言推广的本来职能。因而, 孔院的资金筹集应鼓励多元化, 广泛吸收民间、企业资金的加入, 不仅可以利用与个人、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拉拢资金, 互惠互利, 还可以利用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的力量, 建立各类基金组织, 发动社会力量拓展资金来源, 进而突出孔子学院非营利性语言机构的特点, 淡化政府色彩。

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建立高校之间的对话、合作机制, 强化与国外其他高校、语言推广机构之间的项目、教学等合作, 学习经验, 加深相互理解。这不仅有利于孔子学院教学的改进, 还有利于淡化孔院政治色彩, 树立良好形象的,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质疑。

(三) 完善孔院建设, 增强自身吸引力

孔子学院长远发展最终的借力实际在于自身的吸引力, 而非外在的推动力。除了中国经济、军事等崛起带来的汉语吸引力之外, 孔子学院自身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化活动、一脉传承的中华之韵都可以成为其取之不尽的引力来源, 这些吸引力的发掘需要各个孔子学院自身的努力。已建孔子学院可以通过与所在地文化的交流沟通, 因地制宜、有选择性的开展文化交流互动, 从而寻找长远发展的突破口, 此外, 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招募方式、质量的提升, 汉语教材的改善以及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快捷化等方式增强自身吸引力, 自身建设的完善将为孔子学院国外形象的“扶正”发挥极为重要的助力。

总而言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我们在推广本民族语言的同时, 必须注意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 尤其是政治文化的区别, 从该国政治文化的特征出发, 有针对性的改进孔子学院的建设, 尽可能的求同存异, 融入当地特色并利用本土化方式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由于政治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 实现孔子学院的长远发展。

摘要:孔子学院作为语言推广机构成立已有十余年时间, 英国作为欧洲孔院数量最多的国家, 其孔子学院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基于政治文化的分析视角, 孔子学院在英国发展遇阻源于中英政治文化的根本差异、大众媒体的政治文化误导以及英国的政治文化保护等三个方面。孔子学院要想获得长远健康的发展, 积极消解政治文化的阻碍不容忽视。

关键词:孔子学院,政治文化,困境

参考文献

[1]张新生.英国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的本土化[A].北京:中国国家开放大学, 2011.156-167.

[2]China morning round-up:Row over Confucius Institutes[N].Retrieved May 25, 2012, from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18202131

[3]Sudworth, J.Confucius institute:The hard side of China's soft power[N].Retrieved Decembe 22, 2014, from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30567743

[4]安然, 魏先鹏, 许萌萌, 等.海内外对孔子学院研究的现状分析[J].学术研究, 2014, (11) :129-160.

[5]Shepherd, J.'Not a propaganda tool'[N].Retrieved November 6, 2007, from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07/nov/06/highereducation.internationaleducationnews

[6]Hurst, G.Chinese staff in universities‘pose no threat to free speech’[N].Retrieved December 23, 2014, from http://www.thetimes.co.uk/tto/education/article4305155.ece

[7]Meredith, R.Ulster University language staff in Confucius Institute closure warning[N].Retrieved October 23, 2015, from http://www.bbc.com/news/uk-northern-ireland-34610344

[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16.

[9][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 刘绯, 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167.

[10]徐湘林.把政治文化找回来—“公民文化”的理论与经验反思[J].政治学研究, 2012, (2) :29-36.

上一篇:《黑龙江科学》简介下一篇:关键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