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游记散文

2024-09-06

古代游记散文(共10篇)

古代游记散文 篇1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这两篇散文的异同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苏轼的代表作。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为了寻找苏轼的散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点,我把两篇作品联系起来阅读,互为参照。两篇文章通过一样的赤壁景色,一样的方式,一样的题材,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前后《赤壁赋》都以秋江夜月为景,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以叙事写景为主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

前赋以情感浸润景物,浸透着喜悦,相思,失落,超然,具有诗的抒情性。即言愁到解愁,悲愤到超然。后赋的山石高峻怪异之景,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

前赋以哲理升华境界,其人生虚幻,抱负成空之感慨,始终紧扣写景自然生发,因像得意,具有诗之理趣。后赋展现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却在结尾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的不知所踪。我认为,《后赤壁赋》中的孤鹤形象,说明了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坚 毅精神、超越态度,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苏轼在逆境中能够依然保持着生活情趣和创作活力

苏轼文风的绮丽华美,挥洒自如,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面对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人生的风风雨雨,官场仕途的黑暗和坎坷,让人感觉人世间的无常,但是苏轼的心态是坦然的,谁怕?一蓑烟雨便笑看风云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如浮萍,漂泊...——听完这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你已然胸纳须弥,意满乾坤。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人生哲理。3.王羲之陶渊明和苏轼三人的不同处世风格 王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王是个性格极具魅力的人,堪称亦儒亦道的中华文化继承较为完美的人。是个沉稳、敦厚又不失潇洒超脱的人,对人对己都很有分寸,理性大于情感,是个既懂生活有懂艺术的人,具有战略眼光也不失战术的人,站得高看得远,个性寓在时代的共性中,办事周全,是个实至名归的群体领袖。对人对事果敢、有魄力,待人热情,思想活跃,富感染力,敢作敢为,为人正直、忠贞,胸纳百川,很有城府,很有耐心,能言善变,胆大心细,能动也能静的人。顺应自然,崇尚自由,对人对事不刻意,较喜欢散淡的生活,不老于世故,感情丰富但较为内敛,家庭生活幸福。克己,不会感情用事,行为达观而不斤斤计较。内心较为和谐,人生态度积极,行间距较宽,很能慎独,胸怀宽广。缺点:性格倔强不圆滑,考虑事情过于周密,内心矛盾来自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当遇到挫折时,反抗意识不强,容易随遇而安。

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外其

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采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大家是顶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易事。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茶、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是那个“采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晨兴理荒,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记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陶渊明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你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本想凭借自己的才华,在黑暗凸现一缕光芒,却终不得愿。心被困住了,衷心被阻挡在大墙之外。官场中,你被谗言所绕,最终你抛弃了高管厚禄,选择了归隐田园豆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把锄头打破那堵世俗之墙。于是有了五柳先生,以柳为宅,与菊为侣,南山为伴卧五柳之下,吸菊中清气,你是那个时代的“叛徒”,魏晋五百年,你以品格突围,征服了一个时代,一束光穿破了官场的围墙。这墙是官场的黑暗。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厥,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苏轼,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是超人,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贬的赦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萌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苏东坡,豪气冲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也曾面临过弯道,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从皇帝,太后都欣赏的才子变成倒霉的贬往黄州的迁客。但黄州这个弯道,这个在众人眼中的 荒凉小镇,给苏轼带来人生的坦途。在黄州,他感到难言的孤独,正是这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浮华。他勇敢面对,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美——山水,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哲——先贤。所有这一切不顺与苦难,反而使他彻底脱胎换骨,使他真正走向成熟。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诞生了。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仗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也豪迈?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视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纯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的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锋芒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月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现代处世,重视交往情感,本性的回归,看重思想的解放,人的解放,处世已成为生存的重要手段。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美丽。生活的一杯水,可以是平平淡淡;生活中是一碗浓汤,可以是酸甜苦咸,无论生活是什么,都在于你自己调理和掌握。我们要做到不在叹息中丧失勇气,不在活得太累。要知道,不利之事可以转化为有利,用妙法让人活得逞心如意。

古代游记散文 篇2

关键词:神话思维,格列佛游记,中国古代神话

一、《格列佛游记》和《山海经》简介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 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镜花缘》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小说作品, 是一部古典名著。原拟写200回, 结果只完成100回。前50回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 后50回着重表现众女子的才华。《镜花缘》经过作者的再创造, 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 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 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书中所写位于海外的数十个国家虽采自古典神话, 但有浓厚的现实生活气息, 匠心独运。作品以讽刺见长, 除借故事情节讽喻现实外, 语言风格也生动流畅, 幽默多趣, 嬉笑怒骂, 酣畅淋漓, 书中对于异国风光人物的描写, 也灿烂多彩, 瑰丽有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

二、《格列佛游记》和《山海经》在神话思维上的比较

1、幻想与现实的统一

所谓“幻想”是与“现实”相对而言。“幻想”总是因不满足于“现实”而产生, 它超越于现实并往往成为改造现实的蓝图。但它又总在某种程度上根源于现实、与现实相联系。马克思曾说:“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际上, 人对世界的任何改变或改造, 都需要有预想, 也即需要有一定的幻想。幻想总是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表现, 是人寻求比现实更美的愿望的体现。人总是先有了比现实更美的幻想, 从而引导自己去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列宁曾经区分两种幻想, 一种是“可能赶过自然的事变进程”;另一种是“可能完全跑到任何自然的事变进程始终达不到的地方”。他充分肯定前一种幻想。他说:“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这样幻想的能力, 如果他不能在有的时候跑到前面去, 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开始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 ——那我就真是不能设想, 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生活方面从事广泛而艰苦的工作, 并把它坚持到底……只要幻想的人真正相信自己的幻想, 仔细地观察生活, 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同自己的空中楼阁相比较, 并且总是认真地努力实现自己的幻想, 那么幻想和现实之间的不一致就不会带来任何害处。只要幻想和生活多少有些联系, 那一切都会顺利的。”所以, 笼统地否定幻想, 否定超越现实的想象力, 那就是否定人的能动性, 否定人作为主体能够完善自己和改造客体世界的最重要最本质的力量。幻想源于现实, 又超越现实。幻想在现实中产生, 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述, 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 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 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所幻想目标而奋斗。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与李汝珍创作的《镜花缘》这二部作品并不是简单地反映社会生活, 单纯地寄托作者的理想, 而是希望在现实生活中能实现他们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幻想世界。

2、文学创造主体与神话思维对象心物一体关系

在神话的思维结构中, 有一种不分化 (或不完全分化) 的一体感, 思维主体与思维对象似乎在一种虚幻的关系中合为一体。主体是自然对象的一部分, 自然对象也是主体的一部分的延伸。神话思维结构不“不分化”的“一体感”, 正是原始民族的心理及思维水平尚处于低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各创世神话中, 几乎都讲到世界之初是一片混沌。而天地形成之时, 万物都有了灵性。物理和生理的, 有生命和无生命的, 有思想感情、意志的和无思想感情、意志的都不分化地合为一体。因为在神话思维中, 梦是真的, 神话是历史, 物我能够交感, 人的行为可以导致某种自然规律或宇宙秩序的改变, 天地万物的某种变化也等同于人类社会的吉凶祸福。在神话的思维结构中, 思维主体与思维对象不仅相互作用, 而且能够相互渗透和关联, 而不理会它们在性质、形式、作用等方面的矛盾。在《镜花缘》中, 作者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态度, 其中的女儿国就显著体现了李汝珍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现实世界中有关男女问题表现为“男尊女卑”的现象, 在女儿国中被完全颠倒为“女尊男卑”。这段过程中林之洋竞被女儿国的国王封为“王妃”, 让他像中原的女性一样穿耳缠足, 饱受痛苦。这实际上就是让男子从女性的方面来彻底体会穿耳缠足这各种封建社会奴役女性的丑恶的陋习。在人们的集体表象中, 物象和心象、现实的感觉映像和主观的幻象问题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这种不分化的一体感, 把想象或幻觉与事实融混在一起, 它在将外部事物经过心智加工 (内化为心理表象并构成一定意象) 的时候, 往往将物理和心理的, 以及将有生命、意志、感情和无生命、意志、感情的混为一体。物和我、客观映像和主观幻象、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问题不自觉地融合在一起。这种“一体感”, 既不可能像逻辑思维一样得到对方事物性质、属性的清晰的了解, 也不可能像艺术思维那样是为创造艺术形象或意境而有意使物我合一。

三、结论

古代游记散文阅读注意事项 篇3

阅读古代游记散文和阅读一般的文言文一样,也需要弄清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即必须有文言文阅读基础。但游记散文和写人叙事的文言文,和议论抒情的文言文毕竟分属不同文体,因此有它特殊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第一,既然是游记,需要梳理作者的游踪,即弄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和顺序,他先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再到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一些什么。整个移步换景的过程梳理清楚了,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整个游览情况。

第二,要思考分析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由看到的景和物想到了一些什么,感悟到了一些什么,即弄清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意图,作者通过写景状物想要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在了解了作者的游览过程和抒发的思想感情后,还得弄清楚作者是怎样写景,怎样抒情的,并分析鉴赏作者在写景抒情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如常见的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映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

【小试牛刀】

阅读柳宗元的《石渠记》,回答问题。

石渠记

口[唐]柳宗元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菖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渴(he):指袁家渴。②庥(xiu):通“休”,休息。③崇:堆积。④酾(shi):分流。

1.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长可十许步/潭中鱼可百许头

B.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怡然不动

D.菖蒲被之,青藓环周/闻水声,如鸣飒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游记散文的一大特征。本文通过对石渠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代游记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篇4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游记散文,学习和继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

阅读古代散文游记和阅读一般的文言文一样,也需要弄清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即必须有文言文阅读基础。

但游记散文和写人叙事的文言文、和议论抒情的文言文毕竟分属不同文体,因此有它特殊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首先,既然是游记,和现代游记一样,需要梳理作者的游踪,即弄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和顺序,他先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再到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一些什么。整个移步换景的过程梳理清楚了,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整个游览情况。第二,要思考分析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由看到的景和物想到了一些什么,感悟到了一些什么,即弄清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意图是什么,作者通过写景状物想要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三,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要学习借鉴古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因此,在了解了作者的游览过程和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后,还得清楚作者是怎样写景,怎样抒情的,还得分析鉴赏作者在写景抒情中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我们不妨把古代游记散文阅读的这一过程称作“游记阅读三部曲”。学会了这“三部曲”,也就学好了古代游记散文。

参考译文:

吴郡的东面没有山,只在城西,山峰联在一起,山岭相叠,众多而华丽丽;山势有起有伏,而灵岩山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峰混为一体。远远望过去,都知道灵岩山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从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腰,大概建在这里,可以节省行人的体力,到这里可以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个幽深的洞,叫西施洞;有一泓水量很大的泉水,是西施浣花的水池。这里都是过去吴王夫差宴游的遗迹了。那上面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台,可以远眺四周;有轩,可以看到对面的洞庭山,轩的名称叫抱翠。有阁,可以俯瞰太湖的水波,阁的名称叫涵虚;虚明动荡,因此称为奇观阁。吴郡最美的山是灵岩,而灵岩最美的地方,则是这个阁了。我是吴郡人,来这个地方很多次了。但是灵岩山常常将幽境胜景隐藏起来,因此看不到山色的美,也找不到有什么不好来,也许它是存心鄙视我这样浅薄的人吧。今年春天,我跟随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和其他十个客人再来游玩。爬到了高处,优美的山景就主动出现了;进入深山,奇石就自然出现了;山间雾气也为之舒展,杉树桧树也随风起舞。灵岩山,大的,小的,明显的,不明显的景色,都争着显现出它们的姿态,不再隐藏,而是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其实过去并不了解。

山的景致与众不同,尚且需要等人来看,更何况人的与众不同呢?饶公观看景色有得,命随同的客人赋诗,嘱咐我为之作记。我说:“天

下诡奇的地方不多,而人也并非每次登山都能体会到登临的乐趣。山被人欣赏,而人欣赏山,是相应的。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都不能完全获得游览的快乐。现在灵岩是名山,诸位是名士,想必真是互相欣赏而又刚好互相遇到,这难道是偶然的吗?应该是人们看到风景而心中理解,景物被领略到而理趣得以被体会到吧。而我不过是粗陋的人,也跟随其中有所体会,不也是一种幸运吗?我是这里面最年轻的,不敢推辞执笔为记的任务,这样也可以私下将这份幸运记录下来”。

同行的十个人是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和吴陵刘胜。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有轩以直洞庭之峰(直:直达)B.入于奥(奥:深。指山的深处。)C.争献厥状(厥:奇特,奇妙)D.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值:值得)

1.B(A直:当,对着。C厥:其,它们的。D值:遇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峰联岭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盖以节行者之力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C.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C(于是,就。A第一个“其”为代词,第二个为语气助词。B第一个“盖”为发语词,第二个为车盖。D第一个“以”是“来,用来”的意思,第二个是因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吴郡最美的地方是西面的灵岩山,而灵岩山最美的是涵虚阁。涵虚阁又叫奇观阁。从那里,可以看到太湖。

B.大家都知道灵岩山与众不同。这种不同,既体现在它拔奇挺秀,好像不肯与周围其他的山峰混为一类,也体现在它常常把自己的幽境胜景隐藏起来,只有游客爬到高处、进入深山,才能欣赏到它的美景。C.作者认为山景的与众不同,需要有人去发现;人的与众不同,更需要有人去发现。从而表明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希望饶公和其他十个同行的客人能发现他的这一特点。

D.通过游玩灵岩山,作者意识到,要真正获得游览的快乐,山必须是诡奇的名山,游人也必须是懂得欣赏山的名士,这样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才会两相成趣。

3.C(“表明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希望饶公和其他十个同行的客人能发现他的这一特点”有误。)翻译:

4.①但是灵岩山常常将幽境胜景隐藏起来,因此看不到山色的美,也找不到有什么不好来,也许它是存心鄙视我这样浅薄的人吧。②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过去其实并不了解。

浣花溪记译文

出成都南门,左边是万里桥。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像连环、像玉玦、像衣带、像规尺、像弯钩,水色如明镜、如碧玉、如翠绿的瓜,幽深地呈现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是浣花溪水回旋的地方。可是必得到草堂,才能称得上“浣花溪”这一专名,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

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到溪水的尽头,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澈,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有三处溪流汇合在一起,在上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轿夫说(这水)通向灌县,也许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溪东居住人家,溪水便常常被房舍遮住,不能看见;稍有空档,溪水便又出现在眼前。像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过了桥,路旁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过了这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越溪水,桥上有栏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像画得很是清俊古朴,不必求形似,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样子。还有一块石刻的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何仁仲代理华阳县令时所作的。碑文都没法读了。

钟子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清幽,在东屯的地势险僻,两者互不雷同。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度晚年,患难时真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上天派这位老诗人(来此)为夔州增添奇妙: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微服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的情形是一样的啊。

当时是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像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地方官邀请饮宴,官场人杂而浑浊,像石磬那样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溢四方。时近黄昏便匆匆回家了。这天清晨,我偶然独自前往。9.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清华:清幽而绚丽

B.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次第:整齐 C.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尔尔:这样

D.碑皆不堪读 不堪:不能忍受 D(解释为“不能)

10.下列各项全都属于钟惺“耽林泉之趣”的一项是()①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

②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 ③尽溪,平望如荠

④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⑤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

⑥迫暮趣归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B(“耽林泉之趣”应侧重从作者对“从泉”的喜爱着眼,②陈述浣花溪得名原因,④陈述三股溪流汇集处建有一座桥,⑥曲解“趣”此处应理解成“急促”或“匆匆”)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开门见山,以微景入题,为读者描绘了浣花溪精致的一面,给人以清新俊爽之感。

B.文章描写景物,善于抓住其特有形态,条理分明,历历如画,写景抒情,结合自然。

C.文章第二和第三段,为浣花溪记游的主体,文字清幽之妙,结构详略之胜,堪称佳构。

D.文章结尾,作者入骨地嘲讽了那些假冒斯文的达官贵人附庸文雅、热衷应酬的丑态。

4.A(“微景”不当,应是展现“全景”)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溪周之,非桥不通。

溪水四面环绕,没有桥便无法通行。

(2)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2)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在浣花溪畔安度晚年,患难时真是太需要朋友了!

游钓台记 郑日奎 参考译文:

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高风亮节,映照千古,我早就仰慕他,于是想到富春、桐江各山水是靠严光的名声而得以传布的,肯定非常奇特,很想以能够游览一次为快乐。只是这次差遣,是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是游览。但当作是游览,就也可以算是游览了。

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一路总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只是告诫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急忙呼叫船夫说:“这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这就是了!”迫近细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山石呈铁灰色,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山岩险峻,傲视天下,就像高士站在一起,风度翩翩,傲然挺立。山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姿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山峰下面,严先生的祠堂就在那里。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

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我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转身坐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游览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那山上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四面的山水景物是怎样的奇特?”船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

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走出船中一步,又在哪里游览呢?”唉,客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在远处作《天台山赋》,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来答谢山的神灵呢?”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

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石铁色,陡起江干(干:同“岸”,江边)B.如披草寻磴(披:分开)

C.微子言,不及此(微:如果不是)D.余窃愧未之逮也(逮:抓住)

D(逮:达到,赶上)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第目之所及 余窃愧未之逮也 B.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 呼舟子劳以酒

C.曰然矣 虽然,少文之画,公兴之文 D.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盍处一焉,以谢山灵 B(都是“用”“拿”的意思)

3.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作者早就仰慕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到富春江一游为快,所以利用这次差遣的机会,由山脚到山顶,好好地游玩了一番。

B.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想象的手法写出了钓台两峰的高峻、秀丽和灵动的特色,同时指出名为钓台,实际上是后人的附会。

C.作者借助视觉、嗅觉、味觉、听觉、想象等方式,写出了自己游玩钓台时的独特感受,体现了作者对钓台的喜爱之情。

D.作者认为游玩并不一定要涉足其间,游玩也可以是目游——远远地看风景,可以鼻游——闻风吹来的香味,可以舌游,尝那里的水,可以神游——梦中游玩或想象自己在那里游玩,也可以耳游——听别人介绍那里的情况。

A.(作者没有涉足游览钓台)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思 稍 倦 隐 几 卧 而 空 朦 滴 沥 之 状 竟 与 魂 魄 往

来 于 是 乎 并 以 梦 游 觉 而 日 之 夕 矣。

.思稍倦/隐几卧/而空朦滴沥之状/竟与魂魄往来/于是乎并以梦游/觉而日之夕矣。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 篇5

是浪漫主义。

西游记》是一部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意义的巨著。它以奇诡的想象编织出超人间的神话故事,使广大读者为之着迷;同时,故事中隐喻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赋予了作品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其主题,主要在于它对封建社会的丑恶现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

《西游记》(上下)是两册装,《西游记》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魁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古代军旅生活散文 篇6

烈日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太阳光将天地照的敞亮,只见树的倩影在随风摇曳,第一天的军训就这么开始了,首先要学的就是军姿。

身形魁梧,面色黝黑,面部长得有些像熊二,身着浩气凌然的军装,配上皮长靴的就是军训时的教官,他有着大嗓门,“站军姿时,两肩向后张,手紧贴衣裤,中指紧贴裤缝线,身体略向前倾斜,重心位于前脚掌,目光向前看”教官郑重其事又语重心长的说。

我们一个个都按要求做好,每天军姿15分钟,我也站得笔直,手紧紧地挨着裤缝线。但教官对男生严格要求,他用心去扯男生们的手,那男生们有些放松了,就会随着力自觉地抬起来,可最终迎来的结果是:被打,教官顺手就“啪”的打了下来,心里有些害怕但又有点落井下石,有些暗喜,反正打得不是我,我尽力做好就行了,教官重复的检查着男生,传出一阵阵被打的声音,我也就放松了警觉,偷了一下小懒,手就放松了,谁料,教官突然检查女孩子,只听见“噼”的声音从后边传来,完了,教官检查女生了。我就赶紧将手用了用力,贴了过去,结果?被打了。我就暗想道:“以后检查时我就用手抓着裤子,看他怎么扯起来,切!”最终,我看到前面的同学如此努力,我也就改变了这个念头,开始认真对待,手就像粘了胶水一样紧紧的贴着,教官第二次检查时,我的手丝毫没动,内心充满喜悦,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那以后我就没被打过了。

这只是站军姿,还练习了立正,敬礼,齐步走,正步走等一些基本的东西,在练习过程中我受到了汗珠的洗礼,它从我脸旁,嘴角滑过,我还尝到了汗水的味道,我感受它从我头发中穿行的路径,一路上挥洒汗水,体会着军旅生活的美妙。

即使军训十分的苦、累,但是让我们学习到了军人们优秀的品质以及军队生活中的严厉要求,也许高中美好,享福的日子会忘记,但是刚步入高一挥汗如雨,腰酸腿疼的日子不会忘记,会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亮丽的风景。

苏轼游记散文及文化背景分析 篇7

一、苏轼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与精神

苏轼 (1037—1101) 一生宦海浮沉, 共创作游记散文约64篇, 其中蕴含了作者的思想和生活, 艺术价格高。总体上看, 其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与精神体现在: (1) 游记散文反映的思想和艺术风貌呈阶段性, 即初入仕途、在朝任职、外任、谪居等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 苏轼所创作的游记散文都有现实的影子。如果以非文学家的身份来审视苏轼, 后人会明了他是一个忧国忧民、勤政爱民的官员, 但其文人的性格与当时复杂多变的政局不吻合, 其文人的性格和求真的态度让他成为党争的牺牲品。在这种人生大的波浪下, 苏轼所创作的游记散文既求游记之实, 又在游记中不断注入个人内心思想。 (2) 苏轼的散文注重“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注重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这种思想在其游记散文中几乎贯穿全部。苏轼有言“言必中当世之过”, 就是指文章应该具有批判精神, 应该立足于现实, 对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加以批评。散文同样如此, 总体上要做到以文载道, 歌颂、传扬美好的社会价值, 对现实敢于切中时弊, 治理和疗救不良的社会病害, 体恤、关心民间疾苦。 (3) 创作自由, 为文立意。苏轼的游记散文姿态横生, 这与其性格放达又追求散文创作的自由的思想相关。苏轼的游记散文不拘泥于人和物, 他提倡自然为文, 反对尚奇猎险, 反对束缚, 正是他的思想和个性在游记散文创作理论中的体现。因此其游记散文纹理自然, 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塑造对象也鲜明生动。

二、苏轼游记散文及文化背景分析

1. 初出茅庐, 重视现实。

苏轼真正开始创作游记散文始于其第一次入官之时。24—27岁 (1061—1064) 的苏轼任凤翔府签判期间, 大约创作了《滟滪堆赋》、《喜雨亭记》、《凤鸣骚记》、《凌虚台记》等4篇游记散文。这一期间苏轼的游记散文量虽少, 但从这仅有的几篇散文中仍可窥见苏轼当时的鲜明的治国抱负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苏轼与其他文人的重要不同就是他在骨子里面认识到文人参政应少一些浪漫主义精神, 更多地重视社会现实。这四篇游记散文中其实也就深刻的反映了他这一思想。1061年宋英宗即位, 1063年宋英宗即位, 1067年宋神宗即位, 这期间朝局动荡, 党派纷争严重, 社会矛盾较多。作为知识分子, 苏轼深刻认识到要有为国作贡献的抱负, 但又要实事求是。《滟滪堆赋》的本意是说明因船沉没而埋怨和愤恨江中礁石是没有道理的, 不仅如此, 这些礁石还因为阻碍汹涌的河水而没有产生更大的危害而有功, 汹涌的江水也因为滟滪堆的存在而认识到自身力量的不足, 而“安行而不敢怒”地向东流去。苏轼认为, 人要意识到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样遇到危险时就能从容应对, 迎难而上。该游记散文因水而写, 但其实也是其自己的写照, 其后来也能够乐观应对一切困难。《凤鸣骚记》是这一时期脍炙人口的名篇, 该文记述了凤鸣骚的变化和修整过程并由此发感慨。“古之君子不择居而安, 安则乐, 乐则喜从事, 使人而皆喜从事, 则天下何足治软”, 苏轼赞扬那写从小事做起的改革精神, 也说明苏轼当时有着一步一步踏实干的思想。再看此时的《喜雨亭记》, 该游记散文由“亭”而始, 也由“亭”而终。作者雨中观亭, 亭中观物, 把“亭”“雨”和百姓的“忧”“喜”融汇一起, 充分体现了他与民忧乐与共的思想, 但是整个文章总体上又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苏轼深刻的认识社会现实的想法还体现在《凌虚台记》中, 游历凌虚台时, 因其以前的繁华到现在的破旧衰败, 苏轼大有感慨, 但他尊重这种社会变迁, 并认为万物皆有废毁, 繁荣的宋王朝也将化为垄亩丘墟, 虽刚入仕途但忧患意识极强。

2. 入京为官, 忍辱负重。

1064—1072年是苏轼入京做官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游记散文只有三篇:《墨君堂记》、《四菩萨阁记》、《北海十二石记》。这一时期北宋党派之争开始, 新旧党中人多为科举而入仕的文人, 他们有感激论事的参与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精神, 各方人士各陈政见, 但因为神宗时期其反对新法和后来与司马光政见不合、与程颐等争古礼而先后与新旧两派产生隔阂。这一期间苏轼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斗争中, 游记散文少也成必然结果了。《墨君堂记》是游历时因竹子而写的一篇散文, 但正如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用竹来描绘自己心境一样, 苏轼也用竹子对世人进行了一番评论, 文中有关竹子的描写:“风雪凌厉以观其操, 崖石牵确以致其节。得志, 遂茂而不骄;不得志, 瘁痔而不辱”, 苏轼赞扬竹子这种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忍辱负重的品德, 其实也间接反映了身在官场斗争漩涡中苏轼采取的一种为人处世态度。至于《北海十二石记》, 是以石头的坚硬来赞扬吴子野异于他人之处在于做事有毅力, 正所谓“近世好事能致石者多矣”。此散文写于苏轼临登州观大海之后, 当时仕途不太如意, 这篇游记散文应是苏轼当时内心写照:好事多磨、忍辱负重。《四菩萨阁记》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表达作者对四版画的珍爱, 借父亲对的四版画的喜爱流露对父亲的怀念。这三篇游记散文看似没有什么联系, 都只是其生活中因点滴事情而引发的感慨, 但总体上可以窥见其当时身在官场、身不由己的郁闷, 已经看不到当初苏轼的那种豪迈与情怀, 也与今日我们所熟知的“豪放派”苏轼相去甚远。事实上, 这一段经历促使他有了心慕江湖、潜心追求文学艺术、崇尚自然的思想。

3. 出任地方, 勤政爱民。

1072年, 苏轼自请外任以避祸, 先后为官多地, 直至1079年, 这为他大量的游记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另外为官地方之后, 苏轼有了更多的心情来处理地方事务, 党派纷争没有了, 政治抱负可以再次施展。总体上这一段时期的苏轼积极向上、进退随缘但以进为主。从京师到地方, 苏轼也经历了曾经的政治斗争, 这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因此这一时期苏轼的游记散文较多, 约20篇, 思想表现也颇为复杂。《沁园春》为地方上任途中所作, 描述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想建功立业又想安然遂性, 最后他选择了“中隐”, 也即进退随缘但以进为主。《超然台记》反映了他这种思想, 游历亭台堂阁之后, 他写道“人之所欲无穷, 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说明了一个人的苦与乐, 关键在于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而不是物质生活。类似的游记散文如《宝绘堂记》、《游桓山记》、《墨妙亭记》、《醉白堂记》、《盖公堂记》等无不反映了这一点。以《盖公堂记》为例, 作者游历盖公堂 (盖公为乡人治病) , 引出治国的良方, 他认为劳民、伤民是不可能治理好国家的, 而是要遵循“一切与之休息”“治道贵清净”的原则。事实上当时北宋因为急于求成的变法而导致民怨四起。这一时期的苏轼已经不再追求在官场上大有作为, 但不代表他忘记了对大众的关怀。游记散文《雩泉记》写的是关于东武郡民向常山求雨的事情, 苏轼有“呻吟其所疾痛, 亦多矣”的感慨, 《墨宝堂记》批评了世人不得其法而好恶不当的陋习。作为豪放派大文豪, 这一时期的游历散文佳作还有《放鹤亭记》, 这篇文章中作者不言国家大事, 寄情山野, 寻求超逸, 全篇紧扣“鹤”, 以“鹤”寓人、寓物与意境, 散文尽显豪放, 但这种“乐”仍然只是表面的, 关心民众、忧伤朝局的文人心思仍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文中所说“处之期年, 而貌加丰, 发之白者, 日以反黑”。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苏轼尽管不如意, 但仍然积极向上, 勤政爱民, 但面对顺境逆境、面对政令得失时, 苏轼更能从容、坦然面对。

4. 被贬黄州, 凤凰涅槃。

1079年, 因“乌台诗案”他一夜之间从名满天下的士大夫沦为性命堪忧的阶下囚, 及至被贬黄州。这一段生活经历洗涤了苏轼, 让其出了世俗的羁绊, 能静观社会人生, 体悟自然和社会的真实的存在, 为后期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及至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苏轼游记散文的代表作赤壁前后赋就创作于此期。一游赤壁, 有美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有心迹“桂掉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 有宇宙人生的阐释“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和“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思想何其豪放。作者忘却了此时被贬的郁闷, 而是将自己置身于魅力的江水美景和宇宙世界, 万物永恒, 豪情自然喷发。该游记散文从“乐一悲一乐”出发, 将作者复杂的心态与丰富的精神世界展露无遗。三个月后二游赤壁之时, 江山已面目全非。同样是游记散文, 《后赤壁赋》另有一番味道。作者弃舟登岸, 但见环境幽峭冷峻, 山川奇险, 同游客人不能至, 作者自觉不畏艰险, 奋力攀登, 曲高和寡。结合当时苏轼所处的政治环境, 由此可见即便被贬, 苏轼仍然有着远大豪情, 不敢沉沦, 而是决心挣脱政治现实的羁绊, 勇于探索追求, 只不过此时苏轼的追求已经转向文学和诗词创作上, 那首伟大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创作于此时期。此时的苏轼再游历之时, 多以超然脱俗的姿态来描绘自己。如《雪堂记》, 游历学堂之后苏轼认为这是一个世外桃源, 其乐融融, 尽管深陷政治漩涡, 但他感到了欣慰和满足, 没有丝毫的沉沦和颓丧。后期的《陈氏草堂》、《赠游浙僧》、《记游松风亭》、《游白水书付过》、《题合江楼》、《过大庚岭》等无不说明苏轼此时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游历民间也关心民众, 但豪放、乐观, 追求自然和道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邓妙慈.雨洗东坡月色清[J].汕头大学学报, 2008 (1) .

[2]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古代抒情散文三鉴 篇8

唐代王维《山中与秀才裴迪书》是抒情散文的名篇。王维写此文是为了约请好友裴迪在次年春天科试之后,来自己的山中别墅一游。主题思想是劝诫裴迪不要热衷功名、留恋仕途,希望裴迪在仕隐的抉择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超脱的态度。

这一主题思想决定这封信的内容结构:第一段说明作者了解裴迪在这年冬天忙于温经,准备投身次年春天科试,因而不便邀请裴迪今冬同去山中别墅,只能独自归山;第二段描述自己到达山中别墅时十分想念裴迪;第三段约请裴迪在次年春天务必来山中同游。它的第二段和第三段,都是著名的写景抒情文字: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第二段分三个层次。“北涉”二句概括途中情景,突出明月,寓有兴意,显出清高独往,“夜登华子冈”九句,即景抒情。登华子冈,便到达此行归宿的目的地,也就是本来希望裴迪同来的山中别墅所在地。登冈夜望,一派冬天月夜的山村景象。寒冬天气,山里更冷,作者点出“寒山”“寒犬”,但主要却不写冷。

“辋水”四句写山水夜景,显示出一种空旷寂静的意境;“深巷”四句写山村田园,渲染一种单纯朴素的情调。作者对这惬意的环境和理想的归宿,内心满足,精神愉悦。“此时”五句写沉思和回忆。点出“独坐”,说明僮仆并不理解他此时心情;而曾经与他一起在此地同游赋诗的好友裴迪,此时却不能同来,要忙于温经科试。在这缺少知己的孤独惆怅之中,既有对好友的思念和关切,也有不同道的遗憾。因此,第三段便以暂时的遗憾心情写明春邀请的希望,所以说“当待春中”。

“草木”六句是描写山中春天景象,生气蓬勃,自由自在。然而这只是作者所喜爱的山中春色,对于裴迪则未必了解。所以反问一句:“到那时候,你果真能来山中共游吗?”这就是说,明春科试你榜上有名也罢,不幸名落孙山也罢,你还会有兴致来欣赏山中春色吗?其含意是希望裴迪摆脱仕途功名的束缚,无论考中考不中都一定来山里共游,所以说裴迪是“天机清妙”,能够理解山中闲游的“不急之务”的“深趣”。可见这一段的邀约,实质是希望裴迪隐逸超脱。

总体看来,此信主题思想的逻辑结构是:王维因为裴迪要温经考试,与自己志趣发生分歧,使自己失去一位同道好友,感到孤独,深为思念,更觉抱憾,但希望裴迪终于能对仕途清醒超脱,重归清高隐逸的道路。但由于作者以独归和邀约同游山中为主题,态度委婉,表现含蓄,不直接以逻辑语言表达,因此必须分析它的具体写景抒情的形象,把握它的逻辑联系。由此也可看到,它的思想内容的结构决定它的艺术形式结构,而它的艺术形式结构是它的思想内容结构的具体体现。

景语皆情语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代优秀的抒情散文,抛开立意与谋篇,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写景是游记的载体,抒情是文章的灵魂。在写景中借景抒情才能体现作者的写作主旨。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称为他的“压卷之作”,其中描写自家庭院的明月之景,更是堪称经典。“三五之夜,月明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段文字看似笔墨疏淡却情韵绵远。十五之夜,圆月高悬,倍感思亲,而作者的亲人却已亡故;桂影姗姗可爱,而赏景之人却“斯人独憔悴”;景致依然,人事已全非,这样的景物读来,谁人不能体味到作者的悲凉?此外,作者以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内心的寂寥,将心底深深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无限追思,化作清冷的月光,摇曳的树影,读来使人不禁为之心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于须臾之间表现得委婉动人。

再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句句是血,字字是泪。其叔侄之亲情、友情天地可鉴,日月可表。作者与十二郎名为叔侄,实则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这在家族观念浓厚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今十二郎先死,作者有心追随而去,怎奈子女幼小,其悲痛之情是无法言表的。故作者只能借对日常生活中普通小事的追忆来绵寄自己的哀思,给后人留下祭文中的千年绝唱。

又如苏洵的《六国论》面对北宋统治者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作者痛心疾首,他借古讽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文章的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还有上文引用到的王维那封信中“夜登华子冈”一节,也是优美生动的写景,那如何做到景语皆情语呢?就必须先抓住这些景象的特点,指出它是空旷寂静、单纯朴素的山中村落的冬夜景象,然后分析它运用光照、音响比衬的表现技巧,动中见静、象外有神的表现手法,以及由远而近的层次结构,出色地完成融情于景的艺术形象表现。

洗练质朴的语言

作为一种文艺样式,散文的物质手段只有一个,就是语言。它既不如诗歌有声韵格律,更比不上戏曲有音乐、舞台和演员。因此,散文可谓最单纯的语言艺术。作家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读者从弄懂字句开始接触作品,而最后要归结到欣赏它的语言艺术。由于古代抒情散文大多属于文学性强的应用散文,因而语言的技术和技巧就显得更为重要而突出。

韩愈倡导古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樊绍述墓志铭》),认为写作古文必须以此为起点。也就是说,首先要求准确掌握词汇意义,正确运用语法规律,恰当利用修辞技巧。因而分析古代抒情散文语言也就必须熟悉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其次,古代抒情散文作品语言的一个优良传统是“唯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新鲜口语,提炼成为生动的书面语言。因此,分析古代抒情散文语言应当注意到语言的时代特点,从而了解和掌握作品语言的时代风格。第三,每一位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也是分析语言艺术时应当注意到的。总起来说,古代抒情散文作品的语言分析,实质上是古代汉语语法修辞的技术技巧的分析,是文学表现手法技巧赖以实行的工具手段的分析,并非文学性的分析。

因此,在学习中,应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运用之妙,体会不同文章或质朴自然、或典雅华丽的语言风格,并积累一些名言警句。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篇9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P13《行路难》第一、三、六句

P14 最后两句

P16二三四句

P17第二句

P18 咏怀八十二首 第二句

杂诗十二首 倒数第二句

P20 一剪梅 除了第一句全部

P25 第六 第十二句

P28 归嵩山作 倒数第二句

P29 赠孟浩然 中间两句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P34 波岳阳楼下 最后一句

P35 菩萨蛮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游记散文随笔日志:九龙山游记 篇10

5月1日,迎光乡文化站唐站长约我一起去攀登九龙山。于是我又邀请了藕塘蒋定明老师为我们做向导。可天公并不做美,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以至于另两个相约的亲友打了退堂鼓。我们还去不去了呢?唐站长决心很大,买来了雨衣、食物和饮用水;蒋老师拿来了柴刀和替换衣服。

我们一路驱车向九龙山梅塘进发,车到岩口金矿掏金洞进出口,看到洞口已被封堵,我们只做了短暂停留,又继续驱车向上,本想在梅塘坳上看看风景,又因车窗外面飘浮着雨雾。蒋老师说我们先去看看有九龙天池的芹山塘水库吧。如果停车步行有两公理多,伹也有公路直达不知远近。

我们选择了乘车,也另外可看沿途的风景呢。果不然车到天坑上面时我们很好奇,干脆停下车来走进天坑去看看。看起来很近,走起来就很远了,本来有条毛马路,可在路口就有人用大石头堵住了,我们选择了步行,走了十几分钟才走到天坑口子边,发现有从洞里向外运送砂石用来淘金的输送带。

蒋老师介绍说这个天坑与岩口水库相通,据相关资料记载,岩洞全长有6409米,洞内宽为2一137米,高0.8一39米,属青石结构,形状各异,或倒挂天壁,如吊灯,如天缦,如龙腾,如凤翔……或耸立平地,似擎柱,似将军,似磐石……既象神仙洞府,又如来佛祖讲经,有十八罗洞列阵,有太上老君炼金丹,有观音大师坐莲台。有天女散花,群猴相戏,飞禽走兽斗奇,百林芳草争艳。

有以状命名的狗环眼,汽车路,飞机坪,黄鹤楼,金銮殿等47处大景观,小景观无数,千姿百态,无奇不有,遇到上面下大雨,雨水从这个天坑流入到岩口水库,虽然相通,因为洞内千奇百怪,阴河很多,四通八达岔洞也很多。下面进洞的人只能从下面出来,上面进洞的人也都从上面出来,非专业探险队员一般不敢贸然穿越。

我跟唐站长很好奇,向里面走了四五百米,走到第二处岔洞时,就怕迷路了,又没有专业探险工具,只得原途返回。唐站长硬是在洞里捡了两个很好看的石头拿回做纪念。洞外的蒋老师等得好生着急,生怕我们探洞有危险,他半开玩笑说,如果你们还没出来我准备报警了。

我们随即登车经过九龙山林场,来到了海拨948米的芹山塘水库。此处有一栋林场的工棚,工棚里没住人,一群山羊在懒洋洋地吃草,一只小狗看见有人来了,就摇头晃尾来到了我们面前,我们看这架式,小狗肯定是饿了,不与我们这么生疏,怎么可能这么乖巧呢,我们拿了些饼干给小狗吃,它吃得好香甜,也许真的饿了吧?

我们到水库堤上走走,看到库水碧波荡漾,清沏见底,蝌蚪嬉戏,游鱼可数,风停雨歇,天飘白云,好不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休息片刻,吃干粮,砍登山杖,调整心态,做登山准备。

我们开始爬山时,小狗还依依不舍地送了我们一程,我们喝斥它打转,它才很无奈地下山。上山之路已是荊棘丛生,杂草遍地,几不觅路。幸有蒋老用柴刀奋力砍伐于前,我俩用棍子抽打荊棘在后,偶尔回过头来欣赏一下山下的风景。走到一小半,忽然又乌云密布,浓雾缭绕,随即就散开了,如此反复几次,我们丝毫没有退缩,一路奋力向上。这时下边水库边传来了游客的声音并愈来愈近。我们在山上大声呼唤:“要爬山的快上来哟,不到山顶非好汉呢。”他们回答说:“到山顶太陡太难爬了,你们上去吧,我们只在这水库边走走,摘点野果吃算了。你们早点下来哦,看能不能赶上我们的野炊呢。”

我们三人轮留接刀砍伐荊蕀,一个个累得汗流夹背,气喘吁吁。快到山顶时,这里还有一株杜鹃花没有凋谢,我们立即取景拍照,稍事休息。

随后我们很快登到了山顶,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光,大有山高人为峰之快感。山顶傲霜斗雪的松树挡住了部分远眺的视线,我们爬上松树,极目远眺:东面宝庆高楼片片,北面新化云雾缥缈,西观六都丘陵相间,南望隆回若隐若现。山风徐徐吹来,沁人心脾,好不令人神清气爽,极目神怡。

作者:李小毛

上一篇: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论文下一篇:非公党建工作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