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游记散文

2024-06-22

风景游记散文(共13篇)

风景游记散文 篇1

洛阳风景写景游记散文

前几天总是有种特别忍不住要出去浪的愿望,尤其是再配上基本关于旅游的书,想出去的欲望常常达到满格。于是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选择去洛阳稍稍旅行一天。

由于这也算是临时起意,没能找到旅伴就一个人旅行过去了。中午的火车,开了快一个下午,感觉着火车速度一直不太快,后面的行程从窗外看都是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跨过了宽广的黄河,慢悠悠的到达终点。

每到一个新地方会感觉不由自主的兴奋,毕竟是另一个城市,离开了平常一直呆在的那个地方,马上就会遇到不一样的美丽风景。想到这里就兴致勃勃的出站,接下来是我自己的国际惯例,找公交。

先找到了去住的地方的公交。酒店是前一天在网上预定好的,选择了青年旅社,这完全是第一次,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经历。因为看攻略时经常能看到有人推荐青年旅社,大篇幅的宣扬青年旅社的特别与精彩,也让我忍不住的.跃跃欲试。

说实话这个青年旅舍的位置真心不错,出去没多远左拐就是一条繁华的步行街,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副古典范。而既然是步行街,各种小摊小贩与行人围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穿过这条街是从鼓楼到丽景门的洛阳老街,两边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矗立着许多古代风满满的建筑,大多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像什么牡丹图案的折扇,看起来温润典雅的玉石。虽不是什么节假日,古街的人还挺多的。走了一段就遥遥可见宏伟的丽景门,真正走近,在夕阳映射下感觉高大雄伟。

走在老街上有时就去想,如果真的就这么走到古代,会是什么样子。车被马代替,有衣袂飘飘的公子,有含羞回首的姑娘,有纵情山水的诗人,也有守家卫国的战士。安然宁静,却也可以其乐融融。

晚上回到旅社,哦自然没有跟想象中,认识一堆人包括漂亮姑娘。好吧这主要靠方法跟技巧。所以机会虽然增加只是没把握住。晚上有人在那里弹吉他,人不多,却还挺有情调的。

最后到了房间,发现已经有四个人在了,算上我,就差不多到齐了。到的时候有两个人已经在互相侃侃而谈,好多都算是资深驴友了吧,后来还惊奇的发现商铺睡着的还是个韩国人,但中文说的已经算流利了。

在青旅住了一晚,让我对它的印象保持了既不好也不坏的水平。好处当然是价格低廉床铺整体还不错,扩大了交到朋友的几率等等,只是毕竟是几人混住,缺少了拥有私人空间那种舒适感。另外要吐槽的是,都将至夏天了,酒店被褥还是那种厚的,只能半遮半掩的盖不然太热。

第二天早早出发,上午坐车去了博物馆。路程比较远,更坑的是从附近的公交站过去要走好远一段路。博物馆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因为洛阳不仅有华夏文明的发源,还是历史著名的古都,繁荣的隋唐文化更是带来了明丽的印迹。唐朝真美,这种感觉在参观中不知不觉就酝酿了起来。

尽管知道时间已至五月,看牡丹的季节已不在,可还是去了往王城公园,进去之后视线所及,果然大多一片绿色,万绿从中一点红,或白。还好有思想准备,也算不上失望。

待下午坐火车赶回去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偏偏最近天气忽变,出火车站就一阵疾风刮来,冷得好像穿越回两三月时节。坐在回去的公交车上回想刚刚结束的旅游,丽景门那段旅程印象尤为深刻,在人潮如织的人流中穿行,周围建筑古色古香,仿佛一不小心真能回到唐朝。

风景游记散文 篇2

奥地利———音乐的天堂

奥地利维也纳是我们旅行的第一站,在维也纳,我感受到了一种浓郁的音乐氛围。漫步在巴洛克风格的街道上,不时看见“嗒嗒嗒”跑过的精致马车,耳畔回响着街边店铺传出的悠扬乐声,一座座古老的欧式建筑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天晚上的音乐会。闻名中外的金色大厅令人震撼———大厅外壁上凹凸不平的黄红两色相间的墙砖,典雅别致的音乐女神雕像,由石柱组成的圆弧形窗户,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金色大厅内的顶上镶有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并绘有栩栩如生的油画;十盏巨大的水晶吊灯与墙壁上的两排小灯遥相辉映,璀璨的白色灯光如同流淌的月光般洒落,为气派的大厅增添了几分柔美。四周的墙壁全都是金色的,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华丽。

随着第一缕音乐响起,音乐会开始了,大厅内除了乐曲声只剩下寂静。慢慢地,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九霄之上,静静地聆听来自天边的美妙乐音。那天籁之声时而高昂,如一队游行士兵雄赳赳地踢着正步走过;时而低沉,如夜莺在深夜的枝头哼唱着宁静悠远的夜曲;时而热情,如主人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时而含蓄,如一位娇羞的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时而激进,如矫健的骏马在无垠的原野上忘情地驰骋;时而静止,如零星小雨悄无声息地滴落在池塘里……美妙的乐声犹如甘甜怡人的清泉,汩汩地流入我的心田。

瑞士———蓝天碧水的世界

一踏入这个湖光山色的国家———瑞士,就不得不赞叹它得天独厚的美丽风光。

第一天,大巴载着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苏黎世湖。它是苏黎世的中心,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灵魂。漫步在利马德河两岸的街道上,凝望着美丽的苏黎世湖,清澈的湖水与纯净的天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在蓝色的湖水中,成群的白色天鹅惬意地游来游去,洁白的羽毛和远处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雪山相映成趣。站在苏黎世湖的栏杆边远眺,优雅戏水的天鹅、缓缓驶过的游轮、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澄澈高远的天空和碧波荡漾的湖水,融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我看来,能与苏黎世湖相媲美的,也只有日内瓦的象征———大喷泉了。远远的,我们就看见日内瓦湖上一柱擎天的水柱直指天空。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日内瓦蔚为奇观的大喷泉。它每次可喷高140公尺,喷水量达500公升,130马力的电力推动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喷泉。走近看,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瞧,泉水宛若鲸鱼喷出的水柱一般直冲云霄,喷至高空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扇形的水幕直泻下来。微风吹拂,水雾飘忽,如薄羽轻纱,轻轻摇曳。在这里,随处可见水鸟低低地掠过水面,成群的天鹅在岸边争抢着游客手中的食物,小鸟在游人如织的道路上欢快地跳跃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诠释。

法国———浪漫的现代之都

印象中的法国,是语文课本里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是故事书中气宇轩昂的拿破仑将军,是杂志上引导世界时尚潮流的风向标……而来到这里,我心中的法国,不再是一张图片,一段文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体,一个让我心潮澎湃的浪漫之国。

在这片土地上,浪漫的艺术氛围将人紧紧地包裹。作为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城市之一,巴黎那一座座现代大厦,一处处世界名胜,让我目不暇接。气势磅礴的凯旋门,艺术世界卢浮宫,流光溢彩的凡尔赛宫,“云中牧女”埃菲尔铁塔……无不让我流连忘返。但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

来到魂牵梦绕的埃菲尔铁塔下,我的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激动,一瞬间仿佛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梦。我久久地凝视着据说没有用一点水泥的铁塔,塔上纵横交错的铁条,层层叠叠,组成三角形、圆弧等形状,拼接成这座流线型的高塔,令一旁的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这座塔,历经百余年的风雨飘摇,却一点也没有苍老的神态,依然像钢铁巨人一样高高地耸立在恬静的塞纳河畔,如同一位健壮的青年,向我们展示着他的活力。

登上埃菲尔铁塔的第二层,铁丝网外的风景更令人陶醉。在这里,巴黎城的风景尽收眼底———塞纳河像一条长长的绿色缎带,在两岸浓密的树木的映衬下,飘向远方,河上的各座桥梁清晰可见;狭长的带状公园———战神广场,安详地躺在周围楼房的怀抱之中;一排排欧式建筑,被纵横交错的道路整齐地划分为一小块一小块,伫立在塞纳河的两岸……繁华的巴黎城一览无余,我不停地按下快门,把眼前的这一切永久地定格。

站在下降的电梯上,我忽然感觉很难过,好似一个孩童就要离开他心爱的玩具。我在心里轻轻地默念:埃菲尔,再见!

留恋的,不只是美景

十几天的欧洲之行,带给我的,不只是美景,还有深深的思考。

随性———坐在大巴车上,向车窗外望,在奥地利的马路两旁,彩色的涂鸦随处可见。粗犷夸张的线条,在阳光下折射出炫目的光彩:活泼的英文字母,可爱的火柴小人,各种各样的动物……普通的白墙被随性的奥地利人装饰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和谐———在瑞士,我看到的,是一种真正的和谐,人与自然真正地融为了一体。在这里,没有繁华,没有高贵,没有隔阂。动物对人没有丝毫的生分与恐惧,有的只是亲近与默契。这种毫无城府的信任让我感动,也让我惭愧。

朴素———令人惊叹的是,在法国巴黎,我很少看到高楼大厦。曾在一本书上看过一篇文章,说巴黎人是浪漫的,同时也是严谨的、固执的,他们对待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像对待圣物那样谦恭。如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巴黎并不像其他大城市那样,拥有数不胜数的高楼大厦,当巴黎的民众发觉高楼大厦与艺术的古老巴黎格格不入时,他们用艺术的思维铸成了坚固的城墙,守护着古老的巴黎。

风吹起如花般飘零的流年,而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十四岁的夏天。看着相册,我的思绪仿佛又飘到了欧洲,回到了那片美丽的土地……

【相关链接】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铁塔,象征现代化法兰西

1884年11月8日,法国政府宣布将于1889年在巴黎再次举行世界博览会,以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6年5月,法国向世界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最初的要求并无特别之处,只要求高塔能够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并且在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

不久,法国官方就收到了不少应征方案。时年53岁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是一座钢铁结构的拱门高塔,这个方案最终胜出了。世博会组委会的官员这样阐释其胜出理由:“这个世纪即将结束,我们应该欢庆现代化的法兰西的诞生!当今,人们不断谈到金属和机械的高度发展,我们有理由把金属和机械作为胜利的标志。”

铁塔,征服传统的法兰西

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曾经说过,一座建筑诞生初期的评价没有实际意义,时间将证明一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终将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建筑师的坚持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也终将换来后人无比的崇敬。埃菲尔和他的塔证明了这一说法。

埃菲尔将塔的高度确定为300米,为什么?因为只有达到这个高度,才能超出巴黎当时伟大传统建筑高度的总和:巴黎圣母院68米,巴黎歌剧院54米,圣雅克塔52米,凯旋门49米,七月纪念柱47米,古埃及方尖碑27米,它们加起来的总和为297米,而铁塔的高度将达到300米。

埃菲尔:我真是没有想到

埃菲尔和法国政府、巴黎市政府签订了铁塔建造合同。政府已经同意保留铁塔至1909年,然后由政府决定是否继续保留。埃菲尔没有预料到,与政府态度截然不同的是,反对的声音如此喧嚣。

1887年2月14日,铁塔正式开工后的第19天,埃菲尔接到了发表在当日巴黎《时代报》上由一批艺术家和建筑师联合签名的抗议书,名为《反对修建埃菲尔铁塔》,抗议书的内容是“:我们深爱巴黎之美,珍惜巴黎形象,现在以法国色彩被蔑视、法国历史遭威胁的名义,义正词严地抗议这座修建在我们美丽首都的心脏位置的荒谬的怪物。请诸位设想一下,巴黎的美丽建筑怎么能与一个使人头晕目眩、怪异可笑的黑色大烟囱放在一起?黑铁塔一定会用它的野蛮破坏整个巴黎的建筑氛围,令巴黎建筑蒙羞,巴黎之美将在一场噩梦中彻底丧失。这是滴在纯净白纸上的一滴肮脏的墨水,是魔鬼强涂在巴黎美丽脸庞上的可怕污点。”最要命的是,列在抗议书下面的签名在那一瞬间几乎把埃菲尔击倒:古诺德、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科佩、勒孔特、波吕多莫、布格鲁、麦索尼、萨乐杜、克尔尼、布洛伊、魏尔兰、胡斯曼……联名达300人之众,几乎囊括了当时法国各艺术领域的头面人物,其中“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更是扬言“:巴黎如果建成铁塔,我要永远离开这个城市。”

莫泊桑:狡猾的食言者

天路的风景草原天路自驾游记 篇3

预设五点的闹钟准时响起,按下后坐在床边,白露时节,楼下蟋蟀等小虫愉悦的鸣叫清晰的从窗户传进来。虽还没到秋分,但天还是漆黑一片,一夜的小雨让黄色的路灯周围一片氤氲,树叶上的水珠也闪着点点反光。很久没有这样早起了,这次是买了新车后,既是当作一次心理上的给车磨合,又是和自己的骑车教练一起在即将收费的草原天路,来一次骑行。

开新车走老路

六年的时间弹指而过,2.4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第一代国产RAV4现在看来毫无亮点,但皮实耐用的它已经载我行驶了11万公里有余,从未闹过脾气,现在把它转手给更需要它的朋友后,也顺应时代潮流,购置了这辆2.0T的沃尔沃XC60。

出门接上范建东后,直接上高速开往张家口。早上路面上车很少,200公里的高速路,几乎全是在用定速巡航。120公里的时速,8速的变速器把转速控制在2000rpm内,平均油耗也才7升左右,风噪、胎噪都能很好的隔离,俩人在车里边听着音响边聊天几乎察觉不出噪音。液晶的仪表盘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科技感都很令我满意,中控屏幕面积稍小是个遗憾,而且操作面板的设计充满北欧的极简风格,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和熟悉。

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就到了张家口,特意从大境门前停留一下,也在这写有大好河山的古迹附近吃碗刀削面当早餐,为今天的骑行积蓄能量。一大碗下肚,不仅饱腹,还暖了身体。继续往北开,又是一百公里左右,就到了野狐岭,也就是草原天路的门口,标志的牌楼一侧,售票处已竣工矗立在那里,等着收费通知下达的一刻就开始投入使用。

把汽车停在一侧的停车场,把后备箱里的两辆自行车取下并组装好,换上骑行服装,带上头盔,出发前趁光线正好,先郑重其事的在草原天路的牌楼下拍几张合影,简单修整一下就出发。

骑行在沙尘暴里

当天的风有些大,这其实在高速上开车的时候就感觉出来了,现在我们到了这开阔的山顶上,更觉得猛烈,而且还伴有轻微沙尘暴,所以一开始骑起来,每一步都东倒西歪,很不适应,只能施以更大力量去蹬脚踏板匀速前进,双臂也牢牢控制住车把稳定方向,避免有车辆经过时造成危险。好在骑了没一会就是个长下坡,节省体力还能加起速来,只是横向的风力较大,车身晃动幅度有些大,稍平稳时我低头看了下时速表,都到了将近每小时50公里了,安全起见,还是轻带刹车,适当减速。

借助过瘾的下坡冲刺积攒出来的速度,翻越过小的上坡几乎毫不费力,都不用变速,直接就轻松通过了。几个这样的山坡翻越下来,有了基本的经验和判断,所以在后面的骑行过程中,无论是体力还是对于车辆、节奏的控制,都调整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在体能和速度之间找到了一个比较平衡的点。

蓝天下,大风吹动着风力发电风车不断旋转,每当我从旁边经过时,巨大的扇叶切削空气发出的呼呼响声,我都把它当做是观众为我欢呼鼓舞,双腿变得更有力、目光放得更遥远,踏频也在不自觉地不断提高,风车扇叶声、飞驰的风声都融为一体,内心和思想却更安静,一心想着不断前进,翻越下一个山丘。

沙尘暴的原因,在一些低谷的路段,路面沙尘很多,汽车经过时卷起的扬沙都能遮住前面的路,自行车经过时务必非常缓慢,尤其这种轮胎宽度也就3厘米的公路自行车,速度稍快就会有侧滑或者翻车受伤的危险。在通过了危险路段后的一个坡顶空地上,我们停下来休息,也顺便欣赏下山下的景色。第一次来天路的老范很兴奋,拿出手机不断地在拍摄这条公路和四周的风车、草甸。他拍景色我拿手机给他拍照,俩人玩得还挺带劲,最后俩人还不忘来个合影。

前方路还有很长,体力不是问题,风沙也不会阻止我们的脚步,只是我们的车还停在天路的起点,若我们骑完全程再回去开车,路就显得有些太长了,而且天也就会黑了,所以俩人决定就此掉头,之后再开车走完全程。

在山顶看山

再次坐回车内,瞬间感觉座椅太舒服了,比硬邦邦的自行车座好上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还有靠背,关上车窗也不会有风沙的影响,简直再也不想出去了。沿着刚才骑车走过的路一直向前开,也能感觉到侧风吹动车辆造成的晃动,也就可想刚才骑车时多麽的困难。但是在一些骑车时看来不小的坑洼路面,这辆XC60却能很好地过滤掉很大震动,在以较快速度一些通过一些很长的弯道时,车身姿态控制得也很不错。虽说也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挂,但是看来厂家的调教还是很好的。

不一会就到了刚才掉头的地方,看一下液晶的仪表盘,才骑了也就10余公里,可能也是因为大风和沙尘的影响,才显得如此漫长。继续往前开,两侧的植被逐渐都由草甸变为了针叶林,脚下的油门反应也在变得迟缓,看了下导航,海拔已经1000米左右,两侧的路面还有积雪,简直不敢相信,也喜出望外,不断拍照、录像。

上到了天路的最高点,才发觉天色已渐渐暗下来,俯瞰大地,山与山按照自己的意愿连接成脉,绵延着,伸展着。在山的顶峰上看山,山是被装饰了的,团朵的云在空中织开了自己的世界,看似漫不经心的排列,美得出乎意料。也就在这样美丽日落黄昏之时,我们开始返回城市。晚霞初上,白云被涂上夕阳的颜色,与高楼一起排列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风景游记作文 篇4

一路上,我在车内东张西望,兴奋极了,叽叽呱呱的,但到目的地的时候,我又被惊得说不出话来。那成片成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好像一块块黄地毯似的,怪不得这地方要叫“千垛”菜花风景区啊!

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父母,奔向风景区内。走进大门,一座天桥展现在眼前。哇!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项背相望,这些词远远不够形容这儿的人潮。在人流的拥挤下,我们三人沿着小木板桥在菜花地里走着。那油菜擎着黄灿灿的花,花儿张着小嘴倾吐芳香。真不知道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迷人的黄色来的!如果这黄再浓一点点,就不会那么嫩,不会有透明感;如果再淡一点点,就不会这么灿烂,不会这么鲜艳。大片大片盛开的油菜花是春姑娘独一无二的杰作。我凑近一朵小巧的油菜花,细细观察起来:四片黄嫩的圆形小花瓣护着住在里面的花蕊,微风拂过摇曳生姿。它们有的好似一位正在翩翩起舞的舞蹈家;有的仿佛一个害羞的、不肯摘掉面纱的小姑娘;有的宛如绽开自己最美笑容的小女孩……各种姿态,让人看了赞不绝口。蝴蝶、蜜蜂都被油菜花散发出的芳香吸引住了,在花的缝隙间来回穿梭,久久不肯离去。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码头乘船渡河。我惬意地坐在小木船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顿时,心中的烦恼全部抛之脑后,好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毫无拘束地快乐飞翔。

之后,我们登上了观光塔,鸟瞰了风景区的全景,又在塔旁的菜花地里有惊无险地骑了马,快乐得忘记了时间。

游记作文600字写风景 篇5

我从公园北门进去,一进去就看到许多小朋友在耍,有的在滑轮滑,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滑滑板,还有同学在那里玩弹弓,场面十分的热闹。

我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我忍不住和它们一块儿舞蹈。那凉爽的感觉让人觉得十分惬意。

我走到卧牛像前,此刻那头牛正庄严的卧在石台上面,俯看着眼前的人们,它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象征——卧牛。它象征着生活在这里的勤劳奋进的人们,象征着任劳任怨的人们,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人们。

接着往前走,我到了九龙戏珠的广场,九个龙形喷水柱屹立在水池四周,嘴里一直喷着水,好像跟活了似的,就像一群孩子玩喷水游戏。

紧接着我到了一个人物雕像前,眼前这位老人头上戴着乌沙帽,手里拿着一卷书,身子笔直地站立于观星台前。他就是郭守敬,他就是我们全邢台人的骄傲,是每一个邢台人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代的邢台人去奋勇向前。

别了郭守敬,我又来到了小桥旁,小河里的水从桥下缓缓的流过,河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晰看见河底的沙石,不时还有小鱼在河里欢快地游来游去,远处还有一两条小船在悠悠的划过。

最后我爬上了公园最高的假山,在这里可以一览达活泉的美丽风光,远处的人工湖上,许多只小船飘来飘去;在健身大道上,许多人在健身跑步;在儿童游乐区,不时就传出孩子们高兴的笑声。

风景的作文:红树林游记 篇6

在春节期间,我和妈妈来到沙井港参观有着“活化石”之称的国家稀有保护植物——红树林。

在沙井港入口处,朝红树林远远望去,红树林不仅像一片绿天空,也像一大片海底森林。走进一看,茂密的枝叶稳稳地扎根在海底,犹如一条条抵御海浪的绿色长城。我还有一个新的发现,在红树林那茂盛的枝叶当中,还躲藏着一条条大约有15厘米长的小种子。只要长到可以独立成家的时候,风伯伯一吹,它便大海里,随着海浪飘呀飘,飘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落户,繁殖后代。

朝海水里仔细地看,红树林的根部盘根错节。小鱼.小虾和小蟹在根部中游来游去,似乎在玩捉迷藏,时隐时现。妈妈说,红树林可以抵御海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功能。是一个良好的`鱼、虾和蟹的栖息地,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可厉害着呢!

了解到红树林以后,有个疑团涌上我心头——为什么钦州要种那么多红树林?我决定上网寻答案。经过几十分钟的查找,我终于找到答案。原来在1934年农历六月十八日夜晚,钦州发生了台风海啸。浪高6米多,康熙冷镇团和村房屋全部倒塌,死亡450人,以后,风暴潮和台风更是频繁发生。

过了许久,钦州人们在泰国拉廊因种植红树林没有特大风暴潮淹没房屋的启示下,购买了大量红树林进行人工培养。以后,钦州再也没有遭受风暴潮好台风的袭击。

简述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繁荣 篇7

关键词:游记产生;发展;改观;繁荣;影响

由于年代久远,游记产生时的作品仅能从古籍中见到谢灵运的《游名山志》片段,虽内容形式带有童稚气,却是游记发展的珍贵史料。由此可见谢灵运不仅是山水诗大师,也是山水游记始祖。

游记发展到唐代,万紫千红的文学园地奇葩夺目。在中国游记发展史上,如果说元结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那么柳宗元则起着稳固提高的奠基作用。以前朝谢灵运与元结、柳宗元相比:早期游记客观略述景物,以后记述中注入了描写、抒情和议论成分,使主客观结合。元结对柳宗元影响很大,将两位的作品《右溪记》和《钴潭西小丘记》比较阅读便可知道。清末古文家说“次山放恣山水,实开子厚先声”,足见后者创作成就与地位之高。

柳宗元游记,一方面通过作者亲身敏锐观察与深入体会,运用多种手法、生动的语言,把人们易忽视遗忘的自然景色图画般地再现出来,给人如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刻画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作者把自己横遭贬滴、饱受压抑的悲愤寄托其中,使自然景与人感情相融合,达到炉火纯青。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小石潭记》描写潭水、竹树、岩石、游鱼,无论静态还是动态都精致至极;同时在刻画凄清幽邃的境界中隐现着作者身影,流露出抑郁失意的感情。所以歷来公认柳宗元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山水能手,将游记体裁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到宋代时,游记有了改观。一则该体裁普遍引人注目,从事游记写作者与日俱增,产生了陆游《入蜀记》这部日记体游记专著;再则因“本朝人尚理”(严羽《沧浪诗话》),正如宋诗倾向议论一样,利用游记说理的情况较为普遍。

这里以入选过高中语文教材的两篇“唐宋八大家”名作作为例证。苏轼的《石钟山记》第二段写亲自考察的见闻,并提出个人见解。纵观全篇,不难看出其重点是为了辨明石钟山名称由来,并顺势借题发挥指出对任何事物作判断,皆须以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为基础,不可主观“臆断其有无”,从而把对于某个具体事物的看法,提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高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游记体裁,却不以记游为重点,而就游山所见谈感受发议论,说明无论钻研高深学问,还是创建宏伟事业,都须凭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到底。这样即使未达到预期目的,也可免除遗憾而不受讥笑讽刺。另外还说明因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须“深思慎取”,不能以讹传讹妄下判断。这种游记不以写景抒情见长,而靠议论说理取胜,在游记发展史上又开辟了新的途径。

当然,并非宋代游记都侧重说理,陆游、范成大、朱熹等人的游记,与唐人同样注重写景抒情。其中陆游熔三者于一炉,独创日记体游记《入蜀记》,写景物、记古迹、叙风俗、作考证、抒感慨,内容丰富多彩,笔法潇洒自如,很能代表游记特点。总之,到宋代已具备各式各样游记,若群星灿烂,似百花争艳,为游记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广阔绚丽的前景。此后大多数名家文集都有游记,几乎所有的著名山水和古迹都留下了作家们游览的足迹。

在这种游记繁荣和发展过程中,明末涌现出的山水小品与地理专著《徐霞客游记》值得一提。它在写作上明显受到《入蜀记》的深刻影响,文笔清新流畅、绚丽多彩,记载翔实准确,并含有广博的水文、地理方面科学内容,故被称作“世界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和“古今第一”的佳作。至于晚明的山水小品,则是继汉魏后小品文传统加以发展而成,其出现不仅给当时日益衰微的文坛带来亮色,也给游记体裁本身增添了异彩。其中名家就有“三袁”、钟惺、王思任和张岱等,虽风格流派各异却受反复古反道学共同思想支配,相继扛起“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大旗,努力从事山水小品创作,其特点不讲形式义理,随笔直抒,毫无滞碍。如王思任的《剡溪》,只寥寥数语便形象突出、趣味盎然,予人深刻印象;同时隽秀生动、流畅诙谐,任意书写而无丝毫迂夫子气。

明朝自万历后社会黑暗动荡,一般不愿同流合污、不愿屈服于满清贵族统治的有节操士大夫,多遁迹林园寄情山水;加之公安竟陵文学运动之倡导,强调独创,摆脱理学束缚,因此清新流利又直抒胸臆的山水小品便风靡一时,给当时文坛尤其是游记散文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种风气影响直至清初袁枚等人,可谓深远矣。至清虽“独抒性灵”余波未绝,但乾、嘉后的散文受桐城派影响,要求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使传统古文更有效地服务于封建统治,这股风气亦波及游记写作。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前,多数游记内容均未越出程朱理学范畴,字里行间往往杂入冗长的有关地理沿革及古迹由来之考证。若赏读方苞的《游雁荡山记》和姚鼐的《游灵岩记》即可窥见一斑。

参考文献:

[1]刘盼遂,郭预衡.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1980-01.

[2]牛宝彤.唐宋八大家文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02.

[3]刘静.历代游记.三秦出版社,1998-09.

[4]罗宗强,陈洪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10.

[5]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8.

关于麦积山风景游记优秀作文 篇8

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著名禅僧玄高、昙弘聚集僧人300禅修。北魏、西魏、北周大兴崖阁,造像万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断开凿或重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原作居多。洞窟开凿在悬崖绝壁上,“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现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造像7000余件,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西南向石窟及雕像

麦积山东南向石窟及雕像,山下瑞应寺。

洞窟之间架设凌空栈道和阶梯。上下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阶梯,不禁心惊胆颤,有的阶梯木板之间用橡胶连接,视觉和心理上象平常上下楼梯一样,还好;有的连接处橡胶风吹日晒没有了,眼睛直接看到山下。上下阶梯时,我双手扶着栏杆不敢松开,双腿不敢交替使用,先下右腿,后下左腿,整体重心放在右胳膊、右腿,精神高度集中,肌肉紧张,以至于后来右腿的肌肉痉挛。

离地面七十多米高的的七佛阁,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其中车马行人图,巧妙地运用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又适当考虑到人在仰视中的错觉关系,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看,图中的红马都有不同的走向和动势。

双头、人身、鹰爪,双头的表情各异。

“牛儿堂”外侧天王像,身穿铠甲,两眼圆睁,神情威严,脚采一卧的小牛犊背上,卧牛昂首屈膝,挣扎欲起,姿态极其生动。民间传说这尊天王本该站在他脚下的莲台上,但在窟廊上静卧的小牛犊是一头神牛,力大无比,吼叫一声,就会天崩地裂,山体倒塌,为众生常来无穷的灾难。一天,天王发现牛犊伸长脖子,抖动四啼要耸起身,天王怕牛犊会给众生降下大祸,纵身一跃,双脚稳稳踏在牛背之上,牛犊几番挣扎未能跃起,直到今天,天王还踏着这头神牛,似乎还不忘保护人们的安全。

残存的雕像,也可看出当时建造时的工艺、手法、程序。

景区内有很多卖天水小吃的摊位,像呱呱、捞捞、嘫嘫等粉制品,名字可爱、怪异。

游记散文:九峰山游记 篇9

一直想着约个三五人,择一处人迹罕至,清雅寂静的山谷闲行,不为景色,只为远离喧嚣,求得秋水云天的片刻清远宁静,不成想,在国庆节里,遂了心愿。

10月2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们驱车向汝州西南方的九峰山出发。早听驴友们说,那里正处在开发中,游人不多,这正和我意。车在开阔的大路上疾驰。不知不觉,过了藤口水库不多远,就到了九峰山景区。只见道路两旁有“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氧吧,养生鼻祖”的字样,极目望去,远山如黛,山间苍郁的树木就像泼了墨一样,仿佛有云雾缭绕,真是“青山不墨千秋画”,令人心旷神怡。

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继续前行,一路上山峰耸峙,怪石危崖比比皆是。那一块块碩大而奇特的石头,让人叫绝,有的如天瑞前面的那块大而平整,有的奇形怪状,十分有趣。道路两旁大片大片葱郁的树木恣意的生长,绿色的树叶里夹杂着黄色,红色,五彩斑斓。构成一幅景色怡人的天然画卷。

山路越走越陡,我们只得下车,徒步前行,远处青山隐隐,翠铮绿谷,近处层层田陌 犹如棋局,三五农人弯腰荷锄在田间劳作。天上暖暖的阳光照下来,耳边熏熏的山风吹过,时不时有一只小鸟从头顶欢快的鸣叫着飞去,顿感温馨阵阵,漫过心田。

走着走着,渐渐有些体力不支,就在这时,不远处一棵茂盛的柿子树映入眼帘,那一个个红红的柿子好像是小灯笼一样,闪闪的挂在那里,我几乎飞奔着过去, 有人自告奋勇上树,我踮着脚摘一些低处的,只一会儿,就收获颇丰,我提了提这些劳动果实,感觉沉甸甸的,满心欢喜,可是,带着它上山,疲惫的身体又要增加负重,于是我自作聪明的把它藏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的草丛中,我想着只是暂时走着走着,光滑的路面,变的蜿蜒难行,小路上生长着细细碎碎的小草,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满眼都是深深的幽绿和宁静自然。路边的小野花,招摇着旁逸斜出,有红的,黄的,还有紫的,白的,如果喜欢,一会可以采上一大把。也有一些小野果,小小的红红的像野酸枣,有一点的干枯,嚼起来已经没有什么味道。

终于到了第一目的地,来安寨。寨子大门用石头垒成,弧形的寨门上方刻有‘拯拱’二字,不解其意,也不好猜想。寨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有的房屋只剩残垣断壁,寨子里有水井,有一棵皂荚树十分高大,已经用砖圈起来,到不了跟前,寨子有前门后门,门一侧有一间类似警卫室用途的小屋。寨子三面都是悬崖,易守难攻。看着看着,脑海里就浮现出水浒传里的情景。寄存这里,等我们下山时, 出了来安寨,开始往回走,路边有一棵花椒树,叶子稀疏,花椒倒是繁茂密集,我禁不住又走向前去摘,没有摘几下,手就被 上面尖尖的小刺扎着了,只好放弃,后悔没能带把小剪刀来。花椒没有摘多少,浑身却染满了浓郁的花椒香,人家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是‘摘了花椒,满身浓香’,遂用 携带的矿泉水洗了洗,继续前行。再带上它。安顿好宝贝柿子,我们继续赶路。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一条小蛇在草地上蜿蜒前行,可能是我的脚步声惊到了它,然后迅速钻进了草丛中,我惊魂不定,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还是决定绕过去,一路小心翼翼,眼睛盯着脚下的草丛,蛇是再没有见到,只一些小昆虫,不时跃起,不时落下。 眼看着就要走回放车的地方,猛然想起,我的宝贝柿子还在草丛中翘首张望,等着额带它们回家,可我生生的把它们给错过了遗弃了,我很想返回去找寻,同伴们不许,我很懊悔自己的小聪明,为什么不带在身上呢,一边自责着,一边难过着,就到了车前,只见老乡端着大瓷碗坐在旁边,看见我们,站起来热情的招呼我们一起吃饭,我们婉言谢过厚道慈祥的老乡,向另一座山峰前进。

这座山峰更是险峻,因山顶有四个寨子,又叫四寨山。当我们行驶到一块平坦宽阔的地方,发现早已停了好几辆车,看来,探幽的人并非只有我们。这边的山路依山盘旋而上,窄得只可以一个人通过,我们有前有后,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慢慢走着,在右手边是高耸的山脉,在左手边,就是悬崖,只是被错综交杂的灌木枝蔓掩盖着,深不见底。途中有许许多多不知道名字的树木,其中有一种叶子犹如端午节的胡椎叶的树叫栎树,以前很少见,它的果实就是橡子,外表是棕红色的硬壳,有点象荔枝外貌,内仁如花生,含有大量的淀粉,听老人们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曾用来果腹,据说又可用于纺织业浆沙的原料。我还记得,好像是松鼠的最爱,在这一路上,橡子随处可见。松鼠却没有见到一只。我们一直走,一直走。这样的山路,好像没有尽头,眼看着到了山顶,却发现山顶还在更高处,

走的`累了,就找一块石头坐下来,什么也不想说,就呆呆的坐着。云在脚下簇拥而行,耳际掠过徐徐的山风,风中夹着树叶的沙沙声,午后的阳光穿过树梢斜斜的撒落一地的温暖。树下面覆盖着薄薄的黄叶,阳光照在上面,斑斑驳驳,闪着亮光。一阵微风过后,整个山野静极了。这时就会觉得,自己和这里的一切已经融为一体,人与大自然是如此的和谐统一。

静坐之中, 我忽然想,如果有一天,我老了,能在这里觅得一幽居,四周有苍苍的树木掩映,眼前有潺 潺的流水欢唱,远处有袅袅的云雾缭绕,傍晚听林涛澎湃,我可以采几束野花装点房间,种几亩山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带着露水的野花会灿烂我的清晨,染着霞光的草屋会温馨我的傍晚。。。。。。胡乱想过之后,自己会心一笑,没有人会知道我刚才想了什么 坐了好一会儿,站起来,继续向山顶攀登,最后,终于到了最高峰,依次看了四个山寨,站在山顶向四周眺望,更觉得山峰俊美,山川秀丽,大家不约而同的说出了杜甫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风景游记散文 篇10

最感兴趣是莫家沟月牙山溶洞,它位置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东部的十家满族乡楼子店上烧锅村。月牙山庄正处在宁城、喀喇沁、平庄、赤峰与辽宁建平金三角地带,交通便捷、景色宜人,它享誉“天然氧吧”及“洞疗别墅”之美称。这里,山庄生气勃勃,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以及华北地区罕见的溶岩洞,经国家地质学家考究,叹为观止!现有景观以一、二层溶岩洞和万亩山杏林为主。距赤峰市区仅56华里,政府距306国道仅700米,有承德至首都北京的一级公路运行,北与锡林郭勒大草原,西与承德避暑山庄,东南与京城遥相呼应。近几年,曾在这里接受了国内大量游客。

“天然氧吧”月牙山溶洞为两层,都是呈天然状态,溶洞全长500米,内有一个大洞厅,三个小洞厅,最大的高30多米,面积为25平方米,最小的仅有2平方米,内分若干个洞,位置跟第一层呈垂直状态,相距约6米。其洞中有洞,洞上套洞,洞下藏洞,洞壁上星区棋布的石笋、石花、石葡萄、石珊瑚、石瀑布等,在后天装置小巧玲珑的一串串灯光照射下,晶莹剔透,玲珑滴翠、熠熠生辉,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地下迷宫。洞内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并含有大量的空气负离子和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植物神经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极大的观赏、保健功效。所以,这些奇特景观,我们在溶洞里没有感觉不舒服。由于,碳酸钙的自然雕塑艺术品,天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画卷。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是后天进行一番装饰灯光与几段两旁的铁护栏,从而,愈加构成了美丽神奇的地下仙境。

当我们走在溶洞口时,一个中年女性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发一顶安全帽,文友们戴在头上,立刻精神抖擞起来,好像下井工人似得。仰头,只见外洞口最醒目的两行壁联映入眼帘:

“溶洞幽宜人近闻水潺,

莫山苍翠临风听鹰啼”。心里赞叹:“好妙哉呀!”

这时,我们又继续走进里洞口,抬头又见,溶洞内口两壁又题着:

“长歌聊酒复乐古洞虎啸龙吟,

籁寂人憩细听山庄空山鸟语。”

两幅横批皆是:“月牙山溶洞”字行,妙笔横生!

我们随同已经走过溶洞的文友,一步步前行。我惊奇的发现,溶洞里面,有悬崖峭壁,有怪石嶙峋,色彩不异。我们一边走一边交谈。不时,我与文友提醒要注意安全的呼唤:“注意呀!弯着腰走,不要抬头,手掌要扶着左右洞壁。”是呀!要是稍不留神,很可能就要碰破头的。

随在后面。有一拨文友秋子、君怡乐、百合等几位美女跟随秘书长梅林,谈笑风生,看她们虽然有一点儿胆怯,但似乎也无所畏惧,只是一个目标在驱使行动。溶洞两壁,并且安装了灯光,好像对我们微笑:欢迎!欢迎!脚下,有的路段在流水淙淙,只有迈过去才行。在险要地带,我们只有爬行,小心翼翼。一会,有的文友拿出照相机抢拍,留下一段深刻、美好、永远记忆的画面。

莫家沟月牙山溶洞,现有三名管理人员在月牙山看守,他们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坚守工作岗位。我独自与他们交谈时,他们总是笑靥带着爽快。工作人员有一名住宿,其他两名美女家就在山脚下。他们说:每天都会接受我国大量游客,门票每人三十元,不到一米的儿童是不收票的。莫家沟月牙山溶洞,他们工资仅有两千多元,也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坚守岗位……一席话结束,我们又继续前行。

这时已经中午了,乡里年轻的耿书记接待了我们,吃中午餐了,他说:今年又正在着手投入,新建蒙古包,打造具有民族特色景点,让海内外游人尽情领略现代都市风情和地方民族特色的美景。我们听后暗暗赞叹不已!是呀!十家满族乡干群一条心,信心十足,为国家旅游景点贡献力量。莫家沟月牙山溶洞工组人员,为满足游客的兴致,并给予温馨的欢快和拥抱。

我们出了溶洞,同月牙山恋恋不舍的拜别了。走了一程,又来到乾隆皇帝的女儿和硕端静公主陵,公主陵碑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怀前她拥抱着大片面积黄花,一片金黄闪烁在陵园墓前。我和静波等几名文友走近一些,去亲身感受、触摸、留影。的确,给我留下一个难以忘怀的镜头,它使我进入另一番感慨、遐思,浮想联翩……

作者:清 颇

小村风景散文 篇11

——题记

一、大地上,一些人

我始终无法相信,一些人在雨里走失,尔后,又会在另一场雨里归来,宛若岁月的一种神秘,若隐若现,却终究无法明晰,只是无限地向前延伸,再延伸。

我从村旁走过,一岁、一枯。村口的大树砍了又栽,茅屋拆了又建,岁月无数次重复地更序,炊烟灭了又起,村里的年轻人一拨一拨地出走婴孩又出生。岁月的变迁,仿佛胶片的电一影,换了一圈,剧情又重新上演,一幕一幕。

只是这个小村的面貌没有过多的改变:雁过无痕,牧童归家,黄昏紫色的雾气缭绕山岫,一切都历历在目。日夜的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生命,在这片大地上,一把锄头,便要抵抗命运的无奈。

一些人,到底要在岁月里受尽多少炼狱,才能抵达荷花盛开的炽夏?

一些人,水墨一般,在大地上,彳亍山水,横渡春秋。

一些人,背影,在晨昏之间摇曳一生。

化风,也要亲一吻故乡西楼的月色。

化雨,也要润物无声。

一些人,是大地上的稻草人,守望那生生不息的庄园与牛羊,

我不知道,一些人,一荷锄,在大地上耘耕,劳碌一生,为什么心中只怀有丰收这一朴素的念头,而贪婪永远只是陌生词汇。他们,举头,只盼风调雨顺;低头,也如稻絮弯腰,向丰一腴的大地致谢。

二、春天,柳絮

雨在窗外下着,院子里的`花湿了。

她说,飞翔,蒲公英就轻一盈地飞了起来,一些花朵在雨丝中流浪人间;她说,绽放,于是世界就安静了,一毛一毛一虫一丝不动,等待花开的声音,澄澈整个田野。她却孤单而轻一盈,她不过是一枝待绿的柳枝。无数次瞬间的迷失与清醒,她只是寻找,一个小小的乳名,以及,无数细小的召唤——春天的召唤。

一滴雨,到底要在冬天里走多远的路程,才能抵达翠意琳琅的春天。

清晨或是黄昏的一支柳枝,在遐想谭思里飘荡。倚柳题笺,已是远去的浪漫;当花側貌,是曾经动人的旖旎。云澹澹,水悠悠,时光依然长生不老。就让我背负岁月沉重的脚步吧!闻着柳絮的清新。怀着一缕挂着乡音的梦萦,让我心中充满怜悯与感恩,去泅渡这座小村的每一场欢欣,每一场劫难。

“一树梅花一放翁”,一枝柳絮一相思,这一缕柳絮,在春天里,就是我无比深沉的救赎。

三、很久以前

如果一一夜太短,就让我在星辰之间沉沉睡去吧!让梦中的供词,永恒地呈现在历史的正文之上。

很久以前,这一座小村隐匿在人间之外,享受着世外桃源的美名,村口的老人,述说着无从考察的传说。

暮霭中,月落乌啼。穿林打叶声随微风徐来。那一刻,花开的声音依稀可辨。

远处的马群,悠然地咀嚼着野草;近处疯长的麦子,随**浪的晃动。溪水还在静谧的山涧里流淌不息,布谷的鸣叫还在山谷回荡。一只潜伏已久的雪豹,正伺机发动血腥的战争。

而那时,绵羊迈着机警的步子,猫头鹰在树上等待猎物的出现……这样热闹非凡的景象,仿佛夜的林子,就是人间的天堂。

四、多年以后

这是怎样的际遇与归宿。

多少年过去了,潮起,尘埃落定;潮落,已是满目沧桑。

一些柳絮,湮没在城市的喧嚣里,春天,不知何时在小村里走失。

最初的心事,宛若一泓秋水,宁静、澄澈,却又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但是,这都无法成为我写诗的理由,我对这座新建的城知道得不多。偶尔,只是在漆黑的夜里,想想远方的亲人,他们,两个在上班干活,一个在上学,还有一个远在他乡。但我不知道的是,一缕柳絮的命运,为何也有那么多曲折和心酸。

小村的旁边是小条小溪,溪上是残破的断桥,若是在炊烟袅袅的时刻,这该是多美的风景,但却无人理会了。只留下一泓清泉,映着很久以前的凄婉,以及很久以后的恐惧。

我站在溪岸边,瞭望人间的慌乱。

左岸,低唱;

右岸,浮名。

纤尘起伏的浮世间蜿蜒这低唱的音符,如梭的迅景萎谢着曾经孜孜寻寻觅觅的浮名。

于是,决意把自己打落凡尘。漫漫的星空之下,举杯,饮尽月光的纯洁……

醉!醉!醉!

蝉声凄切,让杨柳凝重,雨滴敲阶,使盈盈欲零的眼睑装饰了多少晓风无月的清秋淡季。

你说小村不会哭,但为何,山下的溪流成河。

清醒之后,小村不在,能往何处?

就这样在岁月深处迷失自己。清绿的柳枝,渐渐枯萎。而这座摧毁小村而建的城市,依旧那么繁忙,人声鼎沸。失神的眼神,也掩饰不住最后的贪婪。

我原以为秋天就快来了,秋季的悲寂至少能覆盖城市的虚浮,但轰轰的雷鸣证明了我的失望。

窗外的风景散文 篇12

只在小的时候,记忆里到了冬季,总会遇上好几场大雪,于是呵着冻到通红的小手,和姐姐一起堆自己的童话,再邀上三五伙伴,玩永远没有输赢的战争,呵呵,雪球乱舞,“战火”纷飞!温暖的童年环绕在记忆里,温暖的距离很近,没有离开过村头村尾。

还是冬季,离家在外求学的高中岁月,那叫一个冷啊,晚自习过后,蜷缩在冰冷的被窝,这时的温暖来自对白天的回忆--老师课堂上抑扬顿挫的诵读自己的一篇习作,写的是如何学会对父母的感恩。也许此时,母亲正就着那盏油灯,缝着我的寒衣,梦中母亲的怀抱那么近,那么温暖。

离家越来越远了,而那份温暖却越来越近,近到就在我手头成摞的家书,近到家书开头的一声乳名,近到那句“天冷了,记得加上衣裳”“一人在外,自己保重”,近到抬手就能抹去的欲掉的泪珠。

牵了你的手,你说我是你今生的温暖,那么近,曾经那么近的初恋!你的影像已然模糊,可那份温暖还在,在心底那块最最柔软的地方存放,离心那么近。

“我都记不得你有多么温暖!”这是你再见我时的一句话,多想抓起电话再听一次。其实我何曾离开过,哪怕一分一秒。如果说我曾给过你温暖的话,那也是你的爱的回报。

雪正一步步逼近我的城市,爱也一步步走近。当温暖退到心底成思念时,我知道,温暖已没有了距离。

沅陵风景一角散文 篇13

三湘四水可以说是闻名世界,大湘西则是闻名全国。而地处湘西的沅陵的历史几乎和华夏历史同存!

在沅陵的东北角,有一块极为神奇的土地!

此地位于武陵山脉、雪峰山脉的东北端的起始地带,北离沅江中下游的鲤鱼溪出口、小宴溪约10到20华里远。从该地武陵山系的总祠庵山脉、鸡公山山脉发源出大郎溪、白竹溪、岩头溪(后更名符家溪)哺育着该地居民两千多年。同时和牛皮寨山脉下发源的岩溪共同汇聚成气势宏大的楠木溪经鲤鱼溪汇入沅江!丰富的水利资源、众多的高山小丘滋养了这里品种异常繁多的树木植被,能够在这里享用圣洁无比的清新空气绝对胜过任何都市里的高级疗养!加上这里气候四季分明,远离现代交通干道,没有任何现代污染,可以说这里是人们繁衍生息的绝佳境地!

因为白竹溪流域面积较广,所以地名就用溪流命名叫“白竹溪”。而岩头溪流域因为长期泥沙堆积形成了一个面积极为宽广的盆地式平原。后来这个平原曾用作总祠庵僧人的习武校场,所以命名为“和尚坪”。在楠木溪上游地带由于群山环绕,就命名为“烟包山”。在岩溪源头也有一个小的冲积平地,因为此地产出的.粮食口感极好,曾用作皇家军粮达近千年,所以就叫“军田坪”!

楠木溪流域盛产楠木,当今北京的故宫有沅陵进贡的楠木柱子就是由此地的排帮人放排至骇世闻名的清浪滩到达誉满全球的洞庭湖,然后拖运至当时的北京的。当然此地的特产远远不止楠木!什么梓木、樟木、椿木、杉木、松木、枫香木、杨梅木、白瓜地板木……应有尽有!什么马援苦菜、蕨菜、马齿苋菜、野胡丛菜、野白薯、野蒺藜、野海棠……无所不有!什么茶叶、茶油、山胡椒油、蛇肉、麂子肉、野猪肉、野兔肉、金鸡肉、野鸡肉、竹鸡肉、团鱼肉……享用不尽!其他供观赏娱乐的特产就更不用列举了!

也许是因为这里的复杂地理、气候的原因吧,这里生长出来的人们内涵特别丰富,身材格外灵秀俊美。据说古代社会皇上经常派人到此地选美。只是出去的姑娘们因为没有可靠的社会背景,所以可耻的史官们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不过据说这里盛产的白竹子因为被湘妃的泪浸润太久,所以变白,也是白竹溪得名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有关宣传活动策划方案的下一篇:图书管理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