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我喜欢》教学反思

2024-06-29

抒情散文《我喜欢》教学反思(共7篇)

抒情散文《我喜欢》教学反思 篇1

彼时,我喜欢和同伴一起坐在墙头上,在那微凉的夜风里,抬头仰望那眨着眼睛的星星,就像是看到了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逝去的人们那闪烁的泪光,以及那泪光里对这个尘世的眷恋。这样的夜晚,我总喜欢轻扯耳朵去倾听牛郎织女在银河的左岸右岸那如泣如诉的悠长叹息。

此时,我已很少抬头看星,甚至早已忘了猎户座所在的方位。偶尔抬头,也只望见一片无星的灰霾,恰似一张写满迷惘的年轻脸庞。我开始喜欢一个人或者和同伴在各色闪烁的灯光和震耳欲聋的叫卖声中行走,也不为什么目的,只是转转,只是想在喧闹中听听自己心底最真实的呼唤,只是想知道自己的心是不是已随浮华去。

彼时,我喜欢托起脑袋,去凝望那碧蓝的天空中飘动的云朵。那形那色,如田地里新摘的一朵朵棉花;那流云的姿态,恰似水中行舟。

此时,我已不再凝望蓝天白云,无意间仰视,也是异乡的天空。我开始喜欢观望校园里云朵之下的那些树。从绿衣到黄衣,那些金蝴蝶般的树叶,到底如无数个思乡之人的泪水纷纷落下。缤纷了校园的秋天,却也寂寞了这里的冬天。我看见那灰色的寂寞从褪尽华裳的树枝间流淌。寂寞如河,流水到天涯。

彼时,我喜欢蹲在一株草前,抚摸草的脑袋诉说内心的委屈:“我们原本同病相怜啊”我也喜欢踮起脚尖去轻吻桃树上某片粉色的花瓣,有些难过却很认真地问:“花儿,你也喜欢我吗?”然后,我看见那花儿在轻风中摇荡、微笑

此时,我已不再与花草对话,只是默默地观望。我喜欢将头靠近窗台上的那盆花,叶与花轻抚着我的头发,我屏住呼吸,想去倾听花开的声音。然而,却只有花身之外的嘈杂。我喜欢把那些已凋落的黄叶,和那些萎谢离枝鲜红已成深紫的花朵,一一拾起,放回托盘里。只可惜,没有土壤,落红难化春泥。

彼时,我喜欢穿越一径径曲曲折折积雪覆盖的田间小道,抑或是伫立在学校那片穿了白衣的草坪上,拾起飘零在地的一根剥落了树皮的木枝,仔细虔诚地写下藏在心中许多年不曾也不敢吐露的梦想。我以为上苍也是喜欢雪姑娘的,所以她一定会微笑着帮我实现那些有些单纯却很善良的愿望。

此时,我早已不在雪地上写字,甚至也不再相信那雪上的愿望。只是喜欢站在这北国更北的即将结冰的空气里,如听客一般,去听细细碎碎的雪花飞扬的微响以及荡在这空气里的有关青春的欢笑回声。

彼时,我喜欢和玩得最好的朋友在操场的跑道上一圈一圈地漫步。草坪上那参差不齐的绿草上散停着一对对扇动翅膀的白蝴蝶,仿佛开在草上的白花。我喜欢微笑着看她躬着身子蹑手蹑脚地去接近那只纹丝不动的好像睡着了的白天使。她的脸似童真般好奇,亦写满了对明天的希望。

此时,我和故人早已天各一方。我喜欢在某个月圆之夜,躲进只属于一个人的世界里,回首前尘,怀念那些远去在尘烟里鲜活的生命,调皮的笑脸,以至于那些纯粹的悲伤

彼时,悲伤时,我喜欢一个人沉默地坐在水边,任凭泪水一点一点地滴落在微风荡起的水面。闭上眼睛,且享风的爱抚,细听风的慰藉。

此时,伤怀时,我喜欢一个人依着一面墙或是一根粗大的石柱,静静地坐在地面上,感知那些从地面升腾而起的凉意,渗透我的每一寸肌肤,流进我的每一滴血液。泪水,便在手机起起落落的音乐声中簌簌地掉落。我听见:忧伤,在下一个路口歌唱。

彼时,此时,我都喜欢很随性地写日记,依然喜欢写很长很长的篇幅,依然喜欢写到手疼笔墨尽的感觉,依然幼稚的笔体承载着我生活里依然的琐琐碎碎。荡开笔墨的歪歪斜斜的字行,恰似我一路成长的轨迹。

彼时,此时,我都喜欢在欧阳修那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坚毅无悔的情绪河流里将自己淹没;我依然喜欢在某个明媚的午后或是微冷的傍晚,慢慢咀嚼纳兰容若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如秋雨一般绵长却湿透心骨的凄凉。伤感,是病;偏执,已成习性。

彼时,此时,我都喜欢有书的地方。尽管我没有看过几本书,却也以为没有书的地方,便无法窥探生命深处的壮丽。我喜欢坐在不刺眼的阳光处,那多是不起眼的边缘。我喜欢看着明媚的阳光在一页又一页翻动的纸张上流泻、散落,仿佛是要温暖那些有些冷冷的文字,抑或是想温暖文字里的物和人。而我却总喜欢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影子,哭上几回,笑上几回,痴上几回,叹上几回。

我喜欢,原本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当时的情绪,一种在喧嚣红尘中有关内心的自我宁静与自我关照。我喜欢的内容或在偷换的流年里变更,远去;或在岁月的变迁中幻化成一种习惯,沉淀为一种永恒。

抒情散文《我喜欢》教学反思 篇2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类散文,三篇选文为《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从专题教学上考虑,《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是借景抒情类,《囚绿记》是托物言志类。因此,将《囚绿记》抽出来,另与其他托物言志类散文组成专题进行教学,将《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进行专题组构上的重新审视与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写景抒情散文中景是作者情思的主要载体,作者常会意藏于景,以景显情,将自己的情思借绘景传达给读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读者阅读此类散文的关键就是要缘景悟情,析景悟情。

散文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因此,作者情感所寄托的载体——灵风景——有时不只一个而可能会有多个。当一篇散文中出现多幅图景来展现情思时,文中描摹的几幅风景像展板一样,孤立地为读者奉献出几张旖旎风光,还是这一片片风景中“埋藏”着一条连续的“情脉”,“潜伏”着万千情思?毫无疑问是后者。然而对学生来说,解读一幅图景感悟作者情思都很难,把握多幅图景中寄寓的情思就更难。更值得关注的是,某些教师在分析此类散文时还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将散文中描写的一幅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活生生地割裂开来,“单摆浮搁”地一幅一幅解读、赏析,这样就无情地斩断了贯穿于散文整体的“情脉”。故此,笔者试图通过专题教学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教给学生解读这类散文的一些方法。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属经典,笔者以前教学《荷塘月色》会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对四、五两段的赏析上。因为这两段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写景段落,修辞、写景角度、写景手法等等,有着不少可以赏析的地方。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课时,将教学重点就直接简化为对这两段的赏析上。如此阅读,缺乏文本整体阅读意识,没有把文中的三幅图景当做连环画般合起来读,自然就对作者贯穿于全文的整体情思把握不够。于是,学过后学生脑中就只留下了优美的写景段落,对作者借景抒写的情感理解浮泛,仅停留在作者借景传达出对“荷塘”和“月色”的喜爱这一肤浅的理解上。学《故都的秋》,也会带学生一幅幅秋景地赏个不亦乐乎,但对五幅秋景也缺乏整合意识,所以,学生对文章的把握也是支离破碎的。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在表达情感上均是借景抒情,以景显情。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两篇有个共同的特点—借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荷塘月色》着力描绘了荷塘月色图、《采莲赋》中的江南采莲图、《西洲曲》中的江南采莲图等三幅图景,作者借这三幅意境不同的图景来展现自己的情思;《故都的秋》更是绘出了饱含浓浓秋味的五幅秋景:庭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它们代表着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类散文中景与情的两种不同类型,我姑且将其概括为“景异情移”和“景异情不移”。一篇文章绘出景物不同的多幅图景,可谓是“景异”;作者的情感随不同图景而呈现出的不同,可谓是“情移”。

《荷塘月色》属“景异情移”类。荷塘散步,朱自清经历了一次心灵之旅,他借三幅连环画般的图景,展现了自己情感的变化:因为“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去荷塘,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不宁静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的平复,“荷香月色图”就显示出作者暂时摆脱了白天的不自由后获得了片刻宁静的心里感受。然而蛙与蝉的聒噪又将他拉回了不宁静的现实,但他还是想摆脱,于是就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第一幅“江南采莲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明丽欢快。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中,少男少女们热闹地嬉戏,自由地谈情说爱、说笑打闹。作者借这幅欢乐热闹的“江南采莲图”传达出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也反衬出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但喜悦又稍纵即逝,“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不无羡慕的一句话把作者的情绪又重新拉回了不宁静。荷塘抬抬脚还可以去,且能让自己从不宁静中暂时抽出身,而欢乐热闹的六朝时代却是无论如何再也回不去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中的句子”,援引的四句,展示出一幅女子思念情人的图景。其实,作者借之表达的也是自己思念“情人”的痛苦,只不过这个“情人”是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罢了!追寻自由而不得的他此时的灵魂是痛苦的,这份痛苦恰借《西洲曲》中的“采莲图”传达给了读者。总之,作者借这三幅意境不同的图景,展现出了情感的起伏波动,真可谓是“景异情移”。

《故都的秋》是“景异情不移”类。五幅秋景——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均透射出了“清、静、悲凉”之意,五幅秋景有一个共同的情感指向,即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郁达夫对故都的喜爱与眷恋,他的感伤与落寞,凝聚在了小院低矮的破屋外,树叶间渗出的一丝一丝清朗的日光里,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里,疏落尖细的秋草里,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扫帚的每一丝细纹里,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都市闲人微叹的互答里,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将这五幅秋景合起来想,会看出作者的情感非但不移,反而是借一幅幅秋景图层层渲染,将本就很浓的“故都的秋味”点染得愈加浓烈,将自己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之情也表达得愈加浓烈。

如此引导学生阅读后,可再提供几篇借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的高考原题和模拟考试题作为延伸阅读,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抒情散文教学之我见 篇3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生喜欢读散文,可语文教师最怕讲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也许是由于散文本身具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自由多样,表现手法上又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缘故吧,所以拿到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常常觉得文章实在是好,就是不知道讲些什么。笔者对此也有同感,但经过一次公开课《想北平》的反复磨炼,对于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有了一些体验和感悟。

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还应考虑学生的学法以及文体类型。现代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认为是重点,因为散文讲究华丽的词藻、精练的语言、隽永的行文、巧妙的手法,对激发学生学好语文有极大的益处。认为是难点,因为散文最大的特点是“神聚”但“形散”,不能像记叙文那样完整,也不能像说明文那样明白。尤其是抒情性散文,它以抒发感情为主,主要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对事物直接抒发感情来表达作者的意图。语文教师要教好抒情散文,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针对抒情散文的特点,再现抒情散文的意境,将文本中美妙的画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把文本中蕴藉的情感灌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吟诵”、“赏析”中,把握文脉,感悟语言,领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抒情散文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

列宁非常注重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与情感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抒情散文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应该尽量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文本情境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导入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尤其是对抒情意味浓重的散文,教师更应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言辞或者各种多媒体带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迅速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从而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笔者在讲授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这篇抒情散文时,在课前先播放了满文军的《望乡》这首歌,接着开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因此,人们对故乡总怀有特殊的想念,它是人生的出发地,也是人类精神的归宿。就像‘漂泊的旅人一路走来,总也忘不了故乡给人生留下的‘恒久的烙印。”

当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时,往往就会带着一种急于领略文本之美的审美期待,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而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探究文章内部世界的兴趣,从而能领悟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二、理清文脉,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神”韵

散文是最讲究构思、最注重文脉的体裁,“形”虽“散”但“神”必须“聚”。文脉,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与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组合作用。要将众多的联想、零散的材料上升为具有艺术魅力的散文,如果忽视文脉结构,那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抒情散文教学中要抓住文脉,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神”韵。

如《想北平》,笔者扣住题目中的“想”字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想?”“想了些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脉络,理解了作者想到北平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北平。

可见,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文中的文脉,给课文定下整体的感情基调,将对学生理解全文起到很大的引导、启发作用。

三、品析语言,教会学生领悟深邃情感

抒情散文是最具有人文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抒情性散文的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美。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灵活而富于变化,有的朴素淡雅,有的简洁明快,有的优美隽永,有的含蓄凝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但这并不是将情感脱离开来的字斟句酌。

观摩一些抒情散文教学公开课,教师们总是喜欢把精力投放于语言和景物分析上,如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那个比喻是怎样的形象生动,此段景物或画面描写多么的美——诸如此类,甚是用心。然而对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不注重赏析,忽略了抒情散文的精髓所在。

在教学中我们对文章中精妙的语言进行字斟句酌是必要的,对景物的反复玩味也是必要的,它们是抒情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欣赏的一部分,我们正是通过抒情散文中传神的语言、细腻的景物描绘而被深深感染的,所以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教学不是为了挖掘其中的旨趣,那么抒情散文的教学意义也就消失殆尽了——抒情散文所具有的人文特性被淹没。抒情散文的人文特性是将描写的自然景(或事、物)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含着景与情两种因素,情占主导地位,景为之服务。语言是媒介,有了情与景,语言才有了绚丽的色彩。

一位作家说:“一个贤明的读者不愿把光阴虚掷,他还要在欣赏里获得妙谛真知。”如何教会学生在对抒情散文的欣赏里获得妙谛真知呢?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景物领悟作者的情感,欣赏语言、景物、情感的有机融合。因为阅读是欣赏与理解、感知与感悟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学生单是欣赏语言,没有更深层的理解,单是感知景物,没有感悟景物之外的东西,是不可能被触动的。

如《想北平》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写北京的日常生活,用对比的手法将北京的“动静相宜”、“布局匀调”、“接近自然”的特点描述得细致入微。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情感。“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和描写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的北京,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怎样透过语言、景物来理解作者之情。

四、反复朗读,叩击学生的心灵深处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情感终于情感。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教师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品析语言的同时,还应当指导学生朗读。学生通过朗读一方面可以领会到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美,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审美情操。所以,要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抒情性散文的美就必须进行口、耳、情皆到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言语,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使文章通过出己之口,达到入己之心,让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通过反复朗读,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如笔者讲授《想北平》时,学生难以体会老舍先生那种对北京“说不出”的爱意,就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间接抒情中所折射出的浓浓深情。原本以为年龄尚小的学生是无法体会这种浓浓思乡之情的,可是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对课文的个性化体验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一位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认为文中两次“欲落泪”——在作者想到自己母亲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欲落泪,在文尾想念北京到极致时欲落泪——是相通的情感,作者将对北京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联系1936年的北京,这文尾的泪是为北京的“健康而不放心”而落的。这位学生就是通过反复朗诵,入情入境了。

五、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同样也缺少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一堂成功的抒情性散文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自我陶醉,更应该有学生的情感参与。所以,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可用对话型教学的方式,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课文的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来达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展开想象,体会意境的目的。

笔者在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一文中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所蕴含的情感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学生谈及自己想家的感受时畅所欲言。其中一位学生的所想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他想到了妈妈为他做的红烧肉。教师进一步追问,妈妈煮的红烧肉和大饭店的红烧肉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妈妈煮的红烧肉嚼在嘴里硬硬的,可能没有大饭店的好吃,可是他就喜欢妈妈煮的。在这一问一答中,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了作者丰富而独特的情感。

喜欢和不喜欢抒情散文 篇4

喜欢淡淡的清风,感受一种清新,一份惬意;漫过都市的喧嚣,抖落岁月留下的烟尘,以如水的心境渗透生命的每一个角落,以无我的心态凝视那份无争与平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春暖花开的娇美,还有一份对生命的感悟,一份无扰与名利的淡薄,生命就是一种成长。清风里有淡淡的思念,就像这春天,微风拂面,柔情万千。插上春天的翅膀,踏着荒芜迷茫的希望,唤醒长满绿意的田野,是生命的契机,是再生力量的发芽。通过浓浓的暖意触摸生命的奇迹,生命总在沉寂中成熟,在冷暖中茧变。泥土的气息浸染着梦想,散发着芬芳,生生不息的血脉通过俗世,拨开烟雨彷徨。携起满身明媚飞跃在有梦的天堂,泼洒一腔纯情停靠在温润的地方成长。

喜欢淡淡的细雨,缠缠绵绵,丝丝缕缕,一夜之间,瘦了嫣红,肥了柳绿。一帘杏花微雨,一帘朦胧的诗意,涤荡了心灵的尘埃,氤氲了梦的美丽。遥望,远处那一弯弯醉人的碧绿,摇醒了满怀的期许。雨中的花蕾,沾雨不湿,娇艳欲滴,多想,就这样徜徉在一片烟雨里,一直走下去。远离那些繁杂,带着丝丝恬淡,去亲近大自然,享受着那雨中的诗情画意,感受着那种源自心底的温馨与惬意!

喜欢淡淡的花香,没有牡丹的雍容肥腻,也没有玫瑰的娇媚无比,只许一朵清新淡雅的自然,犹如淡淡的茉莉,纯白的栀子花,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又如一枝莲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馨香四溢,清雅婉丽。

喜欢走进绿水青山,寻一处静幽,将一颗疲惫的心放飞,得到片刻的安逸与放松。淡淡的白云,淡淡的蓝天里飘逸着旷达的美。流云无心,春水无痕,一弯幽静的碧水,缓缓的流淌,默默无闻,清澈柔美。大自然里那一帘帘淡淡的嫩绿,一眼暖意温婉美丽,那是生命的色彩,淡淡的一抹,胜过一朵嫣红的秀色。

喜欢炎炎的夏季,在自己面前放一杯水,享受清澈的感觉,好像流动着泉水的激情,映照着蓝天的纯净,不喜欢在这纯净的水中加入混沌的杂质,影响了它的纯净,这只是适合我的那种,看着它展开自己的想象。当自己举起一个杯子保持一个固有的姿势时,让它停留在自己可以触摸的高度,久了就会很累,什么也不去想闭上双眸,不去思考杯子的力量,执笔写下心的感伤,可时间的轮回却不能拒绝梦的苏醒,停顿的忧伤是想要坚强,在疼痛的背后写点属于自己的快乐的 篇章,在沉重之下唱首属于自己的歌,让过去的过去让忧伤随着细雨一起飘散,然后消失在身后再也看不到的地方。喜欢淡淡的味道,有一丝忧郁,还有一份从容。或许是因为有了经历,才有了今天的淡定,或许走过了太多的繁芜,才更加向往心灵的平和与安然。

喜欢淡淡的友情,一句来自天涯的淡淡的问候,浓缩了多少默契与真诚。君子之交淡如水,或许朋友之间这种淡淡的友谊,不会给你负累,不会让你疲惫,就如潺潺溪水,流淌着清澈与纯真,给心灵一种抚慰。有时候,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这些熟悉或陌生的朋友,因为你对他们没有太多的奢求,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足以让我们感动许久!友情的天空里,永远不会有雨,他只带给你融融的春暖,和丝丝凉爽的惬意。或许,这种淡淡的情意,才是最长久最美丽的。

喜欢静谧的夜晚,那一抹淡淡的月色,朦胧着一帘淡淡的梦幻。掬一捧淡淡的清水,煮一壶淡淡的清茶,与时光对饮。静静地去品味,品味苦涩的人生,也品味恬淡的心情。闲暇的光阴,沉迷在一本书里,浅唱低吟,细品着淡淡的落寞与忧伤,享受着淡淡的清欢与恬淡,感受着淡淡的自足与安祥。

喜欢淡淡的墨香,宁静的时光,轻捻一拢文字,将万千心事凝于笔端,浅诉着淡淡的忧怨,倾诉着流年的清欢。无需多言,只需将心融入文字间,一切烦恼便会释然。灵魂有了文字的陪伴,不再寂寞孤单。春意阑珊,夜无眠,揽一怀如莲的心思,相约文字,书写着淡淡的心绪。花香阵阵,伴着淡淡的墨香,寂寞如藤,在心底暗生滋长,蔓延成一树幽静的碧绿。一份淡淡的心情,享受着淡雅的人生。

我最喜欢的季节抒情散文 篇5

有人会问我:“你不喜欢百花齐放的夏天,金灿灿的秋天,大雪纷飞白雪皑皑的冬天,为什么喜欢出现黄沙漫天沙尘暴的春季?”春天的确会有沙尘暴,但春天是一个万物盛开、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季节。在春天,淡蓝色的天空漂着几朵白云,树木都长出了嫩芽儿,小草也迫不及待地从地下钻了出来,小河哗啦啦地唱着春天的歌在流淌;春姑娘的纤手拂遍大地,轻轻地把小动物们唤醒了,你难道不被这样的美景所吸引、陶醉在其中吗?

你到公园里划船,会看到小鱼儿在水下欢快地游来游去,会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穿上淡绿色春装的柳条垂到水面,随风摇摆,在水面上点出一个又一个的涟漪;坐在船头,你会感到春姑娘正在轻轻地亲吻你的脸颊。轻轻地哼一首小曲,鸟儿们唧唧喳喳的,好像在给你伴奏,难道你不会觉得这是多么的美妙和惬意吗?

春天的美景叫人赞叹,春天里的活动也丰富多彩。在春天,有植树节。在那天,我们可以带着工具,抱着小树苗儿,到山坡上去种,又是铲土,又是浇水,小树苗在春风中向我们点头,答应我们会长成参天大树。春天里,学校会举办春游,我们既可在户外游玩一天,呼吸旷野里的新鲜空气,和大自然亲密地拥抱,欣赏美丽的小花和小草在春风里的舞蹈,又可以学到许多知识,真是两全齐美呀!

春天,可以和家人一起去郊外踏青、爬山,等爬到山顶,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都看个够,在山上,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嫩绿,登上山峰,心旷神怡,不由的赞叹:“啊!春天是多么美啊!嫩绿嫩绿的!”我总结出春天的一个特点--美!

写景抒情的散文:枫叶礼赞反思 篇6

胡利君

2014年4月1号下午第一节上了《枫叶礼赞》这篇文章,这属于我们课题中现代文阅读写景抒情散文一类。这是一篇中考阅读题目,选定题目之后就开始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了,首先是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编好之后就开始制作课件。

下面我结合着上课的感受、上课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各位老师言辞恳切的指导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首先是表现手法和修辞之间的区别,导学案中探究案的第二题,好多学生写成了对比,但是答案应该是衬托,这时我只是一句话带过,没有给与深入的讲解。针对这一点,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要学会对各种突发问题的处理,平时多请教其他老师诸如此类的问题。其次是在这一节课当中,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地挖掘,虽然这篇文章只是一篇阅读题目,但是进行深入挖掘也是很必要的,不然对于孩子就没有很好的提升,就更谈不上生成了。最后是在这篇文章感情生发这部分的处理上,我在讲述这个问题的时候仅仅告诉学生这篇文章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实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辛勤的劳动者的实例,让学生有一个切实的感受,我想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抒情散文《我喜欢》教学反思 篇7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只讲形象, 不谈逻辑。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前, 散文教学也曾把逻辑思维的培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对文章段落层次的分析、概括, 中心思想的提炼等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 由于彻底否定了过去的做法, 强调从整体上来欣赏文章, 使得现在的散文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抒情散文教学几乎不谈逻辑, 只讲形象。从许多教师作为备课依据、教学参考的《教师教学用书》中 《紫藤萝瀑布》《春》《夏感》等抒情散文的教学建 议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趋势。

一.在抒情散文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一) 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决定 抒情散文教学不能忽视逻辑思维训 练

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教学的着眼点, 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这句话切实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利用教材教会学生思考, 训练学生的思维, 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思路。作为借助具象表情达意的抒情散文包含着丰富的思维因素, 凝结着人类优秀的思维成果。因此, 在抒情散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可谓得天独厚。

现代语言学认为,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由若干句子组成的复杂的语篇, 这些句子虽然内容与表达的形式各异, 但相互间都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共同构成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整体。许多阅读理解能力低下的中学生, 其字词识别能力是正常的, 但是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将构成课文的不同部分之间建立联系, 形成关于课文的连贯的整体理解能力上存在困难。可见, 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影响着抒情散文的阅读质量。基于此, 我们在抒情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 也要关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 不开阅读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经之路, 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句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 运用到作文中去。所以我们在抒情散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中加以学习运用, 做到条理清晰, 结构分明。如我在教《荷叶母亲》一课时, 发现本文有清晰典型的借物喻人, 借景抒情文章的写作模式, 非常适宜让初一的学生学习并掌握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于是在授课时与学生一起梳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供写作 参考:1.轻点一笔———开门见山2.交代一笔———埋下伏笔3.穿插一笔———对比 衬托4. 渲染一笔———环境渲染5.巧折一笔———写出波澜6.深化一笔———表达感悟。学生把这种逻辑思维自觉运用在借景抒情的习作中, 文章思路清晰, 相信久而久之, 写作能力也会大大提高。这就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目标。

二.根据抒情散文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抒情散文是借助具象、尤其是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的文章。其创作十分强调用具象反映抽象, 可以说它是形象与抽象, 虚与实的结合。作品的文意、作者的思想往往潜藏在文字的背后, 需要透过表层意象去深入探究、挖掘。因此, 抒情散文的解读往往是一个由形象感知入手, 然后借助联想、想象, 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训练深入理解文意的由象及理过程。因此, 在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中往往采用归纳抽象方法, 通过剖析行文思路、分析意境组合、探究关键词句含义等逻辑思维方法把握作者跳动的脉搏, 深入理解散文的内在底蕴。换句话说, 我们在进行上述环节教学时就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 通过剖析行文思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紫藤萝瀑布》一文, 不少教师把重点放在通过品读鉴赏紫藤萝花的多种描写手法,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睹物释怀, 由花儿自衰到盛, 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这个主题。但学生的思维仅停留在感知、联想这些形象思维层次。如果我们通过行文思路的剖析, 可以探得文章严密的逻辑思维:作者先写自己“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设置悬念。接下来一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既解释了前边“住步”的原因, 又领起下文铺写紫藤萝的“盛”———“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 花朵可以争先恐后地生长, “可以在嚷嚷, 可以在笑”, 可以以自己喜欢的姿态自由自在地表现。这一切都让人联想到生命可以无限延展, 于是作者回想起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却与这种生命状态背道而驰, 更凸现了这种诗意的生命状态的美好, 让人羡慕、渴望, 甚至能激励人去追寻, 因此文章结尾被这种诗意的生命状态所催促, “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这样一番文脉梳理, 学生就会受文章前后呼应, 首尾衔接, 意脉流畅, 结构严密的思维影响, 慢慢地养成一种归纳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通过分析意境组合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逻辑思维能力

抒情散文注重创设“意境”, 使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 从而营造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可以说分析意境, 品味意境, 是抒情散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如果只是一味品意境、赏意境,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只能停留在感知层面。如《春》一文, 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 挈领”理 清文章“ 总———分———总”这一整体思路后, 仅仅让学生找出分说的内容, 赏读这五幅图画, 那么学生只是从文本中感受了春天的美, 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我们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分说部分的顺序, 即探究这五幅图画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其意境组合, 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春天的景物有很多, 作者选择了最习以为常、不起眼的景象:草绿了, 花开了, 风吹着, 雨下着, 来表现春天带来的一切变化;以儿童的感受展现这些景象的新鲜、可爱、美好, 着力刻画春天到来叫人欢欣, 令人惊喜的情感。这种深入思考让我们在感觉不到精彩的地方, 体验到了一种精彩。此外, 我们可以探寻这五幅图画的顺序, 可以发现作者很巧妙地避免分门别类写法的平铺直叙, 罗列现象的危险:按时令的变化从初春写到晚春, 雨水、惊蛰时小草萌发, 春分时节春花烂漫, 春风拂面, 清明时节细雨 纷纷。从 春中的自 然景物———草和花, 写到自然气象———风和雨, 先写景后写人, 从自然景象再到社会景象。同时, 感官角度也不断变化, 从视觉意象到触觉、味觉和听觉的转换。画面的动静也张弛有度:起初的小草破土而出的小幅度动态, 再到繁花闹春的大幅度动态、热闹的景象, 然后春雨润物的静默图画与之形成对比, 最后众人迎春的热闹场景又恢复开篇的境界。这样就避免了分门别类写法的单调乏味之感。可见, 通过分析抒情散文中意境的组合原则和构思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提高学生对写作手法的鉴赏与学习, 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比较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使教材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 通过探究关键词句的含义 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

抒情散文中特别讲究用词的雅致, 句式的优美。有不少关键词句更是蕴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与想法。如《夏感》 一文, 不少教师根据文中第3段的段首句“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和第4段的段首句“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判断全文的思路是:总起夏天感受———分写夏天的景物、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总结全文, 赞美夏天。但学生读夏天的色彩这一段落却感觉不是写色彩, 从而影响到对主旨的理解。我们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这个句子的确非常重要, 尤其是对“金色”这个词语的理解。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发现, 文章第2段段末把焦点聚在“麦浪”“麦地”上, 从而引出下一层次———第3段写夏季的主色调“金黄”, 那是麦子收获的季节。而这段后半部分却写到了棉苗、高粱、玉米、瓜秧, 这些都不是“金黄”, 但它们与麦子一样, 都是农作物, 都是在为日后“金黄的收获”作准备, 在“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也就是说, “金黄”不仅是一种颜色属性上的表述, 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收获”的代名词。这一段其实不是写夏天的色彩, 而是写夏天的农作物, 是作者从上一段对夏日景物的外部感官的感触进入到对农作物的内心感受。然后从“农作物”自然转入种植农作物之“农民”的活动 及感受, 于是第4、5段重点写农民的辛劳, 写这种“苦涩”“紧张”的感受, 从而赞美这个给农民带来收获的苦涩而紧张的夏季, 盛赞在这个夏季里辛苦劳作的劳动者。通过推敲关键句、关键词的含义, 不仅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领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 在抒情散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剖析行文思路、分析意境组合、探究关键词句含义等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分析比较、 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更深入解读散文, 全方位地挖掘出其中的审美内涵和主题指向。

上一篇:新装用电申请程序下一篇:致1500米短跑运动员的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