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水(共11篇)
抒情散文:水 篇1
若水青春抒情散文
有种情愿把它当做珍藏品,收藏,让记忆停在最美的一瞬,永远。只是想好好地珍藏着,只是想继续着这份美丽。
回忆总带着翻箱倒柜的情感脉络,如同滏阳河畔的一抹青绿,石桥上的驻足深思,二中后面的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是回忆的小巢,有我们太多太多潮湿的情绪,都是爱水的孩子,所以我们有了不约而同,有了心有灵犀。一墙间隔的教室,我真切的明白了咫尺天涯,我们走的很近,因为我们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寂寞。
现在,我常常幻想某一天,在我回眸时,看到个熟悉的身影。有时候,会突突的想,过去、现在、未来,缱绻在竹椅上,看人烟散去,听欢声笑语,不知为什么,喜欢上了安静,不知何时,开始了忧郁。每隔段时间会想些朋友,这已成为习惯。那时的他,常对我笑,却藏着说不出的秘密。
有一种感情,跨越友情,却没有超越爱情,好长的时间里,一直寻找合适的词来体现这种关系,知己、情人、同学、朋友……到最后,我承认没有找到,不想用些无关紧要的头衔来强迫别人或自己,去应该如何如何,感情不是形式,到不了就是到不了。其实,做朋友就挺好,很满意,很知足,纯纯的情谊,一尘不染。不忍心再上升为爱情,不舍得它变得有目的性,更放不下一辈子的朋友,每个人都搭着属于自己的火车前进,相向或相反,其间的爱情走走停停,都会遇到彼此的另一半,那时,会对远方的你说,愿你幸福。一直思考着有没有纯粹的异性朋友,一直追寻着,最终,没弄明白,坦然了。有与没有只是个客观的概念,还是愿意去相信有,还是愿意去说服自己有。不是哥却胜似哥,不是情人却胜似情人,这里没有不耐烦,没有脸色,没有伪装,没有情绪,始终如一,随叫随到,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扮演不同角色。流星划过的瞬间,我们许下过做一辈子的朋友,不约而同。
当一种感情上升到某种高度,一切的一切都无缘无由,我们只需要去意会,不是要求,也不是责任,也许是这种高度,让我们释然了许多,如同父母与子女,亲人与亲人的情感,施与爱同样是幸福的。有些事‘感动’二字是显得微不足道的,感动之余,百感交集,错综复杂,有对朋友的欣慰,有对生活的知足……
青春总带着一份刻骨铭心,一杯加蜜的水,是怎样的一辈子的甜蜜,散落满地的小星星,是怎样的一种希望,升起的孔明灯,还有照片上那个时空的那个你。思维定格在你堆满笑容的脸上,久久。因为用心了,在意了。校园是个不错的地方,学习之余又收获友谊,真正的朋友,即使一句话不说也不觉尴尬,不在乎发了多少信息,打了多少电话,心里有就够了,从不在乎朋友的.多少,一个就够了,不能以必须迎合他人为由而放弃自己为自己做选择的权利,不用随波逐流,只要与内心吻合。刻骨铭心不是爱情的专利,朋友总是很及时,很到位,很认真。我的世界很小,一不小心就想起那个朋友,想起那个春天,那些青涩中的苦涩,一起谈心,一起解压,一起疯狂,一起努力,一起打赌,一起吃口香糖……朋友是一辈子的,恋人我不确定,不敢去爱因为怕变故,怕失去一个想交一辈子的朋友,每一个笑我都能读懂,每一次心醉我都能觉察,只是静默着,只是就这样戛然而止。压抑着也幸福着感动着。
一份感情,爱情或友情,足以让人神魂颠倒,毫不知觉的卷入变成傻瓜的阶段,才发现原来这么冷血的也可以这么细心,不是应该,不是必须,而是心的呼唤,本色出演。不去在乎付出的多少和得到的多少,因为很容易满足,哪怕仅仅是一个微笑,一句话。
过去,圈圈点点,青春,若水三千。
抒情散文:水 篇2
结构核心, 要有细节。抒情类散文少不了写景状物, 因为任何感情都来自对个体景致细节的感受, 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木之本。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散文是一种充满了主观色彩的文学体裁。抒情散文就是以抒写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感受与感悟为主旨,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从而与叙事或其他文体区分开来。
寥寥几语, 尽述心事。抒情类散文是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 侧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常见的抒情类散文是在写景绘物中融注作者的情感, 实现情景交融, 引领读者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寥寥几句情感语言既给人美的享受, 又予人心灵的感悟, 思想的启迪。优秀的抒情类散文是融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的。
洋洋洒洒, 阐述心情。抒情类散文能够让我们通过文体的表现技巧, 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又能鉴赏作者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文笔隽永、洗炼流畅。抒情类散文体裁的多样性、手法的多变性决定了文笔的丰富性。
意象立意, 意境立体。抒情散文大都有一个特定的情景、画面或事物, 散文的题目本身就常常是在强调一个特定的意象。这些情景、画面、事物大都是作行文线索或中心场景在散文的文本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散文的立意也是通过这些意象来透示的。抒情散文非常注重追求意境, 通过情、景、和理的, 实现虚实相生的立体形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优秀的抒情类散文感情真挚, 语言生动, 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 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注意点]
一是要注意表现手法的运用:
抒情类散文在提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式, 这种情感的抒发一定要借助正确的表现手法。抒情类散文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
(1) 象征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它是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 来表达人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以激发读者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 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 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2) 衬托是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 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 又叫陪衬, 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 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3) 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
(4) 欲扬先抑它是一种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 是指褒扬、抬高。“抑”, 指按下、贬低。褒扬人或物, 却不从褒扬处落笔, 而先按下, 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 使散文情节多变, 形成波澜起伏, 造成鲜明对比, 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二是要注意结构方式的选择:好结构能使文章具有独特的神韵, 它能使复杂的材料变得清晰, 它能使文章的情感的抒发得到完美的展现。常用抒情散文写作格式有参游式、静赏式、象征式、情感式、怀念式、叙史式。总的说来, 抒情类散文的结构的选择旨在给学生在行文思路和结构柜架上有所启发, 学会怎样将感情寄托于景物中。
三是要注意掌握写作技巧:掌握诸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等技巧有利于文章情感的升华, 把握文章实质。
四是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用自己的笔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要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 心中怎样想就怎样写, 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 让感情在文中自然流露出来。
[怎样写]
首先是确定景语和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抒情类散文最大的特点。抒情类散文文质优美, 富含哲理。抒情类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 以空灵飘逸见长。它往往借助具象, 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如单一景物的组合当以全景取胜;把所绘之景设置在某一特定氛围, 用带有特定底色的背景使画面境界全出。像阴柔美类的植物如杨和柳, 用以表现素淡朦胧的意境是最合适不过了。
其次是确定方法和技巧:景物各异, 其营造的情境自然不同, 但选取何种方法和技艺使景物与情感基调一致, 这就是我们写作中要重点思考的。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 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 运用比兴、拟人等手法, 写景抒情, 情景交融, 或托物咏志, 有所寄托, 以达到抒情的目的。抒情类散文中的景, 有时直接描写难以表现出那特有的情韵, 因此作者往往借助对比映衬的方法和技艺来曲尽其妙;有些景物较为平常, 也无特别引人之处, 画面是静态的, 可拓展的思维空间较小, 但作者却可以不囿于狭小的时空, 想象和联想的安排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使画面生动起来;单纯的景色本身多是静态的, 现时性的, 引用神话和传说就成了最好的方法和技巧。而古老的神话传说因其历史的久远更富神奇浪漫色彩而使文章具有历史纵深感, 内涵也更为丰富。
抒情类散文以景取胜, 以情动人, 确定写作方法和技巧是关键。
最后来确定抒情和方式:抒情, 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出来, 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 引人共鸣。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 因此, 以情织文, 是其特点。
[实战题目]以“秋”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展现秋景的特征, 要寄寓情感。自拟题目, 自定立意, 不得抄袭。字数800左右, 体裁是抒情类散文。
[应战指导]这是一道很典型的提示类话题作文题。话题启示我们, 要通过我们所见所感所闻等感知方式, 深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大胆地展开联想、发挥想象, 去捕捉写作秋的相关的信息, 寻找最佳的写作立意点, 借以行文。对这类话题, 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立意选材, 确立文章的主旨和基调:
一是要感悟理解“秋”。这一点要善于利用联想, 展现秋所蕴含的季节内容和情感体念。如联想到秋是喜悦之情, 因为它是丰收季节, 它是黄金季节;联想到秋是悲伤之情, 因为它是衰败的季节, 草枯花谢;联想秋是悲喜交加之情, 它能抵御严寒, 它能积蓄能量, 跨过冬季就是百花盛开的春天, 它不能使大地气温回暖, 而是让人开始有“猫冬”心理, 让人失去生活的壮志。
二是要激发想象“秋”。调动自己头脑中所有的能够与秋融为一体的诗句, 展现秋的文化底蕴。如引用写秋的诗文展现秋景的神韵, 想象人们在秋的时节上情感上的寄托。也可以在文中列举从古到今关于秋的优美语句, 增加文章的内涵, 印证文章的情感。
三是要展现情感。情感的抒发选择可以直接, 也可以间接, 但一定要注意文章情感抒发的真实性。如欧阳修的悲秋情感, 苏轼在秋景中表现的喜乐交加的复杂情绪, 郁达夫对故都秋的喜爱, 古人说“情贵真”, 意思是说, 只有表达真挚的感情, 文章才能感动人。
四是注意写作角度。“秋”这个话题范畴太广, 我们在立意时一定要具体, 开口要小, 如可以写秋的几种景物特点来表现他们能体现出来的情感。也可以直接写秋的感情, 主体部分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秋天哪些景象展现了这种情感。
[实战例文]
微凉
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高三207班郑欢
走在这个微凉的秋天黄昏校园里, 不是一人独处就显得喧闹, 显得浪费。
微凉, 这是关键。人对冷或热都会有太大的反应, 心总是很难宁静下来。这时候, 只觉得自己是在俗世中挣扎, 找不到可以徜徉的心灵时空。当我们有空想念某些事、某些人时, 大概就到了秋风起秋意, 微凉的时节就到了。
在冷风中行走, 看看灰灰的天, 停不住的云, 起了又落的。看见稀稀疏疏的几只懒得迁徙的湖鸟, 瞧瞧黄色的叶和它飘飞时的零落风姿。看到黑色的土地, 枯槁的草和陌生的人。很多时候, 我就会有一种恍然的感觉, 但, 我还是爱着这个不怎么美好的校园世界。
秋天呵, 来得不知不觉, 走得安安静静, 不吵不闹, 走走停停。可是这微凉冷静的纯粹情感不更让人心动吗?
那高高的树, 它们以怎样的方式拔地而起?很多年前, 它们有着怎样渺小的起点?它的成长究竟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难道仅仅是岁月无趣的累加, 不像我们一样会去舍弃、拾起、再舍弃?我不信。在白天里安静, 黑夜里它们仍然是沉默吗?它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雷电, 利斧, 或者只是某一天觉得站累了, 倒下去躺躺?
……
到林中走走, 看见从林间漏下的一小块光斑也能让小小的卷曲的一点叶芽儿如饥似渴享受着, 它颤抖着, 小心翼翼地俘获这偶尔的幸福, 至少那一刻, 它获得了阳光的温暖。真的, 幸福往往来临得毫不隆重, 毫不知情, 让人无法靠近和把握。
枕着手躺在地上, 抬头望繁茂的枝叶间落下的星星点点, 想, 这里曾经有一个同样孤独的人。只是, 我看到的星星点点只是阳光, 他见到真的星光的同时, 还要忍受逼人的夜色和冰冷的月光, 看着那冰冷从高空坠下, 击起记忆的灰尘。那时候, 不要独处。因为, 只要微凉。
一个人在微凉的秋里缓缓地走过, 走向安静和温暖。
水意象及李白送别诗的抒情模式 篇3
在这里,我们要谈的是水意象在李白送别诗的广泛运用。他的送别诗大约有一百六十首左右,几乎大部分都用“水”这一词来抒发感情,致使其将感情的波动固定化和平板化,从而形成一种抒情模式。水意象在他的送别诗的开首、中间、结尾都有出现,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其在诗中的抒情作用也不同。
(一)水意象出现在开头的送别诗。这些诗大都如乐府一样有着起兴的作用,虽然看似在写景。著名的《送友人》中的开首两句“青山横水郭,白水绕东城”,《江夏别宋之悌》中的开首两句“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送陆判官往琵琶峡》),“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别》)。这些诗句出现在诗文开头,读起来具有流水的动感,使人浮想联翩。尤其这一句“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起兴作用非常明显。古代的时候,离别往往限制在一定的场所,固定于送别诗中。汉武帝的“灞陵”便是其中之一。它在长安东南,灞水之滨,有一条横跨灞水的灞桥,周围一带柳树又特别多,更自然而然地成为送别自长安启程向东的远行人的场所。此时,李白站在灞陵亭里送别友人,看见浩浩流去的灞水,勾起了他的离别之情。在这样的诗句里,灞水的一去不返,暗示着离别之意的表象,和整首诗的基调暗合。
(二)水意象出现在中间的送别诗。在我看来这些诗,纯粹是一种写景,重在突出水的纯净透明。这在李白的送别诗中占有很少一部分。如《鲁郡东门送杜二甫》中的颈联,“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诗的颔联是“何时石门路,重在金樽开?”,是李白发出的感喟,诗人颈联中断了抒情,荡开一笔去写景。这不但形成了章法的变化,而且展开了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用“落”字,是因为秋季水势不大,河水显得很沉静,缓缓向前流动,这是近景。往远处看,则见太阳正从东海上升起,徂徕山的峰峦,在朝日的照射下闪烁发亮。远近景色,开阔明丽,人的心情也显得豁朗起来,从而给送别染上壮美的色彩。在这里写了水的清晰,都能映出山的倒影。可见水这一语词出现在中间,大都是写景,为末尾抒情作铺垫。
(三)水意象出现在结尾的送别诗。李白在其送别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当属这一类型。这类送别诗占有其中绝大部分。如“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泾川送族弟錞》),“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送储邕之武昌》),此类诗的抒情基调大都是以长江流水象征遥远别离。这类诗的结构大致是这样的:先叙事或写景,再以水意象作结束进行抒情,这极其符合唐诗的结构布置。既达到了形式上的美,又达到了感情上的升华。这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抒情模式,这一模式,无非是以水的悠悠不尽来抒发难以割舍的离愁和别意。下面对这类诗加以详细论述。
李白有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绝句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紧接着借远望的景色来抒情。正如王夫之的说法“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姜斋诗话》)。一叶扁舟,远远而去的帆影,很快便溶化在碧蓝的天空,眼前所余下的,只有这不尽滚滚的长江,不知疲倦地,一直流向遥远的天边。不待说这中间所显示的友情十分深挚,流水越是滚滚长流,越能代表诗人此时离愁的绵绵无尽。再如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句反问很巧妙,既不说别意象东流水一样长,也不干脆说别意比东流水还长,而说谁短长,迷迷茫茫地,这别意就显得特别深远,比起三四句“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畅”,诗末这两句的调子显得婉曲缠绵,恋恋不舍的意思也就更浓了。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以水喻情特别明显,诗人把水流的长与别意作比,显然是抓住了水流的无限与别意的悠长的这种特征,也就是找到了二者的共同感,来加以抒发。诸如此类的诗还很多,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面,就水的流动感产生的三种相应功能作以分析。这在前文也提到过,离别诗的意象动态构成离别诗的功能要素:第一,同离别对方之间实际上正隔离——空间隔离感。第二,为再会之日遥之无期而忧虑的时间距离感。第三,因离别之后交往之情断绝而引起的心理距离感。李白的水意象正好构成他的离别诗的功能要素:空间隔离感,时间距离感,心理距离感。
第一,空间距离感。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水的绵绵无尽产生了相应的功能感。诗人用具体的水流之绵绵无尽来表现抽象的离愁别意,这样就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了,同时也使空间更加辽阔。当白帆正在天际消失的时候,友人好象驶向了一个令人极其神往的境界,自然景象的阔大,与诗人宽阔的襟怀成正比。
第二,时间距离感。这是以水的一去不返来为再会之日遥遥无期而忧虑。如《灞陵行送别》〉中“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水源源不断流向远方,产生了时间上的遥远感,那就是如孔子所说的“逝者如斯夫”。再如李白在《将进酒》所吟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诗人的忧虑渗透在浩浩的灞水中去了。
第三,心理距离感。这种功能感是在以上两种功能感基础上而产生的。由于时空阻隔而产生的往复心情便相互交错,使心理情感幅度大为增大。
从以上三种功能,可以看出水意象为离别诗提供了基本功能条件——距离感。正是因为时空阻隔而产生了心理上的距离感,由此产生了离别怀人之情。李白正是借助水的动态意象,巧妙运用其产生的时空距离感,来抒发感情。这样就使诗句形象化、动感化了,产生了情景相生的感觉。
另外,为什么李白喜用水意象呢?
首先,水的这些属性正适于送别诗这一题材,即所谓题材论方面的适应性问题。也就是水意象用在送别诗中,象征悠悠不断的别情和离别的永久性。
其次,也有一种题材的承接性问题。《诗经》中就有大量运用水意象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兮”(《伐檀》),六朝诗人谢眺也曾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李白就是以前代流水诗为借鉴,再加上自己的创新,经常用在送别诗中,就形成了一种抒情模式。如“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宜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泾川送族弟錞》),“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送储邕之武昌》)等等主要作品,这种表现是极其多的。
再次,与李白个人的性格有关。李白喜游山玩水,少年时便是个游侠儿。水的某些潜在的东西正好与他的浪漫主义气质相一致。水的汪洋恣肆与他的狂放不羁相一致,水的灵动与他的潇洒飘逸相一致。这些内在的东西自然而然地促发他用水进行抒情。可以这样说,主体的因素往往对作品所用的材料起决定作用。
总而言之,从《诗经》中大量以水作比兴的诗句,到《史记》中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再到六朝诗人对水的共鸣感,最后李白把它发扬光大,使它成为一种送别模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前进。
借水抒情的诗句 篇4
1、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李白《郢门秋怀》
2、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姚合《庄居野行》
3、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4、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赵时春《原州九日》
5、淋浪淡墨水云乡。——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6、急雨收春,斜风约水。——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7、水阔山长雁字迟。——晏几道《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8、花易老、烟水无穷。——赵昂《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9、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10、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11、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2、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王建《辽东行》
13、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王建《渡辽水》
14、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杨士奇《发淮安》
15、花不语,水空流。——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16、乱云扰扰水潺潺。——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17、雁飞不断天连水。——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18、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王闿运《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19、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张翥《摸鱼儿·送春》
20、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黄庭坚《秋怀二首》
21、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22、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孙惟信《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23、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24、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25、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黄图安《闲咏二绝》
26、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7、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顾太清《玉烛新·白海棠》
28、素天际水,浪拍碎、冻云不凝。——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29、寄语石头城下水。——辛弃疾《定**·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30、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张翥《陌上花·有怀》
31、飘飘地乱舞琼瑶,水面上流将去了。——赵显宏《昼夜乐·冬》
32、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33、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34、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张炎《疏影·梅影》
35、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36、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7、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38、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39、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王恽《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40、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41、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42、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43、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44、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萧子显《春别诗四首·其三》
45、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46、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47、水外轻阴,做弄得飞云,吹断晴絮。——高观国《玲珑四犯·水外轻阴》
48、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49、水园沁碧,骤夜雨飘红,竟空林岛。——吴文英《扫花游·送春古江村》
50、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51、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高適《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52、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高观国《解连环·柳》
53、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洪咨夔《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54、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55、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刘基《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56、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57、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58、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欧阳炯《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59、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60、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61、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朱栴《长相思·秋眺》
62、溪山掩映,水烟摇曳,几簇渔樵舍。——石孝友《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
63、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冯延巳《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64、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65、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66、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67、秋水生时,赋情还在,南屏别墅。——吴文英《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68、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69、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抒情散文:水 篇5
为了避开机械的,刻板的生活,回归自我,人需要抒情。
唱歌,或者不言不语,走到大自然中去,看着一片风景。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抒情,令自己拥有一些纯粹的美好。那纯粹的感受使人意识到生命之外的一些内容。
人对精神纯粹的渴求,引发肉体生命的抒情。抒情衔接自我与众生,理想和现实,过去和未来,使人的当下拥有一些和谐与圆满。为了未知的,看不见的一些可能,为了鲜活地活着和到头来的消失,人人都需要抒情。
人们渴望与别人相亲相爱,相互安慰,以对抗生命的短暂与孤独。人在众人中要相信自己,在有限中要相信无限,在变化中要发现永恒。抒情是自我的,艺术的,是人反抗文明的,道德的,理性的,宗教的,人生的一种必要方式。
一切艺术都在帮助人们寻找抒情的方式,提供抒情的内容。艺术是人寻求和获得幸福快乐的,感性与理必并存的人生的秘笈。
忽略了抒情的重要性,等于忽略了生命应有的自如和圆满。
星空
许多眼睛曾经眺望过星空,装作懂得了她的秘密,用沉默使明净的河流漫过了雄壮的高山,使连绵的群山托起天空。
天空这器皿,盛着无数亮晶晶的星星,盛着人有生之年的种种感受。
人们用生命之火烧制自己的星空,举起手臂试图接通璀璨星光,获得一些永恒。
星空在人的外部,也在人的内部。
大地比我们还要富有,
天空比我们还要幸福。
没有村庄,只有原野。
没有灯火,只有星空。
夜晚
月亮,在云中漫步。
夜晚内部的燃烧使一切喧哗沉淀。不是上升,是旋转。不是万有引力使我端坐,是分割之后的存在浑然一体,独自发光。
呼吸着大自然供给的空气,渡过并不存在的时间。万物恬然入梦,在这样的夜晚,我要否定一切,让一切重新映现。
那么多模糊的记忆令我相信,阴影会小心翼翼地走过一条条街道,而街道依然待在原地,默许时光如脚步一样放慢。慢下来,那些像水滴一样的事物,滴嗒滴嗒,落进心里。
远远的,一些人如星星一样亮着。
致青春抒情散文 篇6
街边的景开始模糊,枝桠枯木交错里又是一年冬日的来临,再没有曾经那样急切的等待第一场雪的来临,可以踩在在一望无垠的雪地里留下长长的脚丫子的回忆,却不曾想在覆盖着银装的世界里也覆盖了那一张张洋溢童真的脸庞。
青春像一列急速奔跑的列车,我们无奈的看着曾经喜怒哀乐的神色里褪色的记忆,却再也无法挽回指尖驹隙溜走的旧时光的残影。有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时光,这样匆匆的流年,宁愿陷入消逝的记忆做一场青春不醒的梦魇,等待花开花落里被风吹散的黎明的到来;有人彷徨,彳亍徘徊,在夕阳下长长的身影,走着一场无法停留的脚程。
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岁月的车轮仍在朝着前方奔跑;无论是什么样的相遇,在青春的邂逅中像一场季节里开败的花,经过一场散席后的悲凉,各自东西。
我们的无奈撑不开现实的大网,又有多少聚散离合撑破滴血流泪的心,在青春里结满伤疤微笑向前。你喜欢老来藤椅中缱眷的消遣,那是多少寂寞的幻想中孤独的身影;你惬意在夕阳杯茗中渺渺的清音,可是多少经年的魅影恍惚朦胧,不及细数的过往,留多少遗憾才能抚平。
你说山寺青苔,面朝大海,铺一幅暖心记忆里的长轴祭奠一场欢喜的盛筵,用一场风花雪月的岁月逃避现实的魑魅魍魉,而我却在时光的流影里掩面而泣。
写景抒情散文专题教学初探 篇7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属经典,笔者以前的讲法与多数教师最传统的讲法一样,会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对四、五这两段历来为人称道的写景段落的赏析上。从修辞到写景角度,从写景手法到叠词使用等,赏析个不已。有时甚至会因为课时,将教学重点直接简化为只赏析这两段。如此缺乏整体阅读意识,未将文中三幅图景当做连环画般合起来读,自然就对作者贯穿全文的整体情思把握不够。学生学后,脑中只会留下优美的写景段落,而对作者借景抒写的情感却理解浮泛。学《故都的秋》,也会带学生一幅幅秋景地赏个不亦乐乎,但对五幅秋景也缺乏合起来想的意识,所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也是支离破碎的。
写景抒情散文中景是作者情思的主要载体,作者常会意藏于景,以景显情,将情思借绘景传达给读者。鉴赏这类散文就要缘景悟情,析景悟情。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决定了作者情感所寄托的载体——心灵风景——有时不只一个而有多个。于是,那一片片风景中就“埋藏”了一条连续的“情脉”,阅读时要力避将一幅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割裂开,斩断贯穿于其整体的这条“情脉”。
细读《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会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点,即借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荷塘月色》着力描绘了荷塘月色图、《采莲赋》中的江南采莲图、《西洲曲》中的江南采莲图三幅图景,借这三幅意境不同的图景展现作者的情思。《故都的秋》更是绘出了饱含浓浓秋味的五幅秋景:庭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初中学过的《春》也描画了多幅图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而,这三篇又有不同之处,它们代表着此类散文的两种不同类型,我姑且用不太准确的语言将其概括为“景异情移”和“景异情不移”。一篇文章绘出景物不同的多幅图景,可谓是“景异”,而作者的情感随不同图景而呈现出的不同,就是“情移”。
《荷塘月色》属“景异情移”。荷塘散步,作者借三幅连环画般的图景,展现了自己情感的变化:因为“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去荷塘,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心情暂得平复。青蛙与蝉的聒噪又将他拉回不宁静的现实。他还是想摆脱,于是就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第一幅“江南采莲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明丽欢快的美景。少男少女们热闹地嬉戏,自由地谈情说爱。作者借这幅欢乐热闹的图景,传达出自己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也反衬出现实生活的不自由。但喜悦又稍纵即逝,作者的情绪又被“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不无羡慕的一句重拉回了不宁静。作者又记起《西洲曲》中的句子,援引的四句,展示出一幅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图景,借之表达自己思念“情人”的痛苦,只不过这个“情人”是指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罢了!
《故都的秋》是“景异情不移”。五幅秋景均透射出了“清、静、悲凉”,五幅秋景有一个共同的情感指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感伤与落寞,都凝聚在了小院低矮的破屋外,树叶间渗出的一丝一丝清朗的日光里,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里,疏落尖细的秋草里,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扫帚的每一丝细纹里,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都市闲人微叹的互答里,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将这五幅秋景合起来看,其层层渲染,将本就很浓的“故都的秋味”点染得愈加浓烈,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之情也表达得愈加浓烈。《春》亦属“景异情不移”。五幅春景图从草、花、风、雨、人五个不同侧面绘春,共同的情感指向是作者对生机盎然、充满无限希望的春天的喜爱与赞美。春草图、春风图写大地回春,春向我们走来;春花图、春雨图写春之美,春色之盎然;迎春图写春带给人们朝气、活力与希望,引领人们向前,作者的情感在这五幅春景图中也贯通递进而难以割裂的。
专题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提供几篇此类文的高考原题和模拟考题作为延伸阅读,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小鸟,你好》描绘鸟语花鲜的清晨的三幅图景:冬青吐翠图、小花初放图、小鸟啼啭图,三幅图景“景异情不移”,共同构成了一大幅蓬勃生命图,共同的情感指向为生命是多么美好,传达出大病初愈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总想为你唱支歌》绘四幅图景:夕阳里的左公柳、沙海中的民勤人、枯死的胡杨林、戈壁石,也是“景异情不移”——讴歌民勤人坚强不屈的精神。《彩色的荒漠》是“景异情移”,绘三幅图景:灰色戈壁图色彩单调、荒凉艰苦,让人满目苍凉;胡杨林图展现了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挺立的胡杨树,让人感受到不屈的意志;塔中油田图以石油工人工装上的红色为主色调,展现出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文学作品阅读—抒情散文 篇8
若 荷
喜欢一条悠长悠长的石板街,就如久住都市的人们喜欢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而每一条光滑的青石板的小路,几乎都与一条悠长悠长的小巷有关。我童年里最寂寞的那些日子,就是在那样一条小巷里度过,那是一条有着青青石板路的小巷,我们叫它西街。
西街是简陋的,两侧的石墙用不规则的普通青石砌就,两旁的房屋沿着小巷鳞次栉比,排列得十分整齐。只是由于年深日久,一部分房屋已经显示了它的破旧。但在青青的石板小巷里,我有一种不再孤独的感觉。母亲不在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那里玩耍,独自在那条小巷两旁的门楼下站定,目光笃笃地看窄窄的街道的上方挤出的一线湛蓝的天空,在空中倏忽而过的小鸟,还有轻柔浮动着的一片一片的洁白的云朵。
那些白云纯洁得总给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的想象里,它们如同祖母当年用来纺线的棉花。那些屋顶上破旧的砖瓦和苫草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古老,或许,它们有着几十年上百年或更久的历史了吧?我喜欢这样的格距分明的窗格子,以及新年时候贴在洁白纸张上面的大红窗花。那时候,才刚刚六岁的我穿了一件大红印花小袄,无数次仰起小脸迎着天空零乱的雪花,目光所及处是小巷两边的房屋和高墙,我站在响亮的北风呼啸声里仰视着它们,猜测着它们的神秘与年代。两边的老墙太高太厚重了,我站在它们的中间,显得是那么渺小与单薄。
从前的小巷是繁华的,小巷两边高挑的门楼下,竖起的门板开成一个个的店铺。记得有过一幢地主家住过的大宅子,听说早年那家人家的公子小姐就请了私塾先生在里面读书。母亲曾记得见过一个穿了漂亮学生服的女孩从里面走出再没回来,后来听说那女孩与家里决裂参加了革命。听母亲说,有几处窗子上的花棂还是我的木匠外祖父亲自雕刻而成的。可是它们阔大的院落也已经很破旧了,屋顶上的瓦已经灰暗无光、残断碎开,在阳光雨水的作用下,从碎砖残瓦的缝隙里渐渐生长出了一种细高的茅草,它们由近及远地站在目光掠到之处的屋顶最高处,在寒风里轻轻摇曳,面露寒冷与寂寞,一如幼小的我。
再一次回归故里,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踏进那条石板小巷的时候正好赶上梅雨季节,霏霏细雨里,我头顶天空正惬意地走着,尽管脚下一滑一滑。然而这时却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知道我在雨天里行走,那声音分明焦急了:“不是有卖油纸伞的吗?”于是扫兴地停止了继续向前的念头,专门找那些有点古旧的小店,敲开“吱吱嘎嘎”的店门果然买到一把,竹木的伞骨,大红大绿的伞面,撑在手上,雨落在上面是那种清而脆的滴滴嗒嗒。撑了红油纸伞的心里忽然就柔柔暖暖起来,那一刻真的怀疑自己不再是自己了,俨然就是诗人笔下那个撑了雨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了。
而今的我已经很少出入那个小巷了,长大,工作,嫁人。嫁人的那天按照老规矩不得不在那条巷道上自始至终地走过。母亲很开心,因为她心爱的女儿是这样从她祖辈走过的那条路上嫁出的——又一个女儿在相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从它身边永远走出。从前它窄得只能通过一乘四人抬的轿子,而今它已拓宽到能并排开出四辆卡车……她身后的路很短很短,而前面的路则很长很长,在短短长长长长短短的时光交错里,在花花绿绿的现代文明与层层叠叠的新式建筑中,那条古老的石板小巷从此在她的记忆里定格,并带了某种红袖暖香般的古典情怀,成了她梦里今生永远萦绕的亲爱故乡。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篇散文最重要的内容是这“散文的心”,这篇散文的“心”跳动在那“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表现出作者对小巷绵长的眷恋和追忆。
B. 文章中的地主家的小姐、母亲和“我”三代女人随着岁月一路走远,而小巷依旧悠长,象征着小巷人精神的传承不竭。
C. 文中写道:“两边的老墙太高太厚重了,我站在它们的中间,显得是那么渺小与单薄。”这里的老墙比喻一种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D. 这篇散文质朴、亲切,是为了对应诗人笔下小巷的浪漫和韵致,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小巷的悠长渲染得淋漓尽致。
2. 作者记忆中的“西街小巷”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的概括。
答:
3. 文章一直是用第一称“我”来行文,但最后却改用第三人称“她”,这是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4. 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
(二)孤石上的榕树
陈 雪
罗浮山冲虚观右侧有块兀立的巨石,秃秃的,圆圆的,石上没一撮土,顶部却长出几株茂盛的榕树,发达的根系顺着石的缝隙四处延伸,主根竟把巨石对半挤裂又深深扎进坚硬的水泥地板下面,这实在让人震撼,令人嘘唏。在惊叹生命的无比顽强和壮观的同时,又令纷至沓来的文人骚客感慨绵绵,情思幽幽。
诗人说:这是爱情的力量,种子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哲学家说:水滴石穿,树大石裂,石穿石裂的过程是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的是恒心和时间,像树这般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地为着生命的绿色持之以恒地努力,世上还有什么事难得倒我们呢?政治家说:做人就要学这石头上的榕,他就像我们赞美的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你看这树,少土缺水,但从未向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低头屈服,总想着战胜贫瘠,扎根大地,为路人撑起浓荫。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精神境界、崇高无私的可贵品格!小说家编故事更玄了:葛洪炼丹时,九九八十一天的焰火直冲云霄,天空弥漫着一缕芳香馥郁的药味,神仙惊诧了,急派铁拐李下凡察看,当铁拐李知道人间有人为求长生不老药垒灶炼丹时,愤怒地骂了一句:“人也真是太贪心了,作了皇帝还想当神仙!”气得一跺脚把罗浮山的巅峰震松,巨石从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处纷纷滚落下来,罗浮山的千沟万壑到处是飞来石,石上石旁都长出浓荫蔽日的榕树或樟树,这株榕树便是石块滚落山崖时折断榕枝而倔强生长出来的,谓之仙人树……
我端详着巨石,打量着榕树,叶片在夏风吹拂下沙沙作响,似乎在否定人们对他的种种猜测和褒扬。我注目那网状的根须罩在光光的石头上,并顺着石缝艰难延伸挣扎着的根系,开始为榕树恶劣处境深表同情,同时又为它与命运抗争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所折服。我在想,榕树也有命运吧,你瞧,长在山涧窝底的水土沃润,枝繁叶茂,乔灌藤蔓,相倚相靠,簇簇团团好不风光,而孤石上的榕,形单影只,曲虬盘卧,佝偻横生,苍老多皱,刻下无数艰辛岁月的痕迹。榕树羡慕过旁边的同类,想过迁徙挪位么?它肯定思想过,动摇过,彷徨过,只因为无数次的努力都难如愿,它只好作罢,一股劲地顺着石缝拼命地往土壤的深处钻,榕树也许从没想过自己能活多久,能否长大成林,影响气候,更不敢奢望成为生活的强者,只是抱着不死就要活下去的勇气,日复一日地挣扎着,努力着。后来根须与大地接吻了,养分源源不断供给树根,树根开始肥大,树身开始发育,树干开始横生枝节,枝节开始抽出无数嫩叶,叶片开始接受阳光雨露,根深叶茂。于是树才能用自身的力量与狂风暴雨和巨石的重压抗衡,并逐渐把顽石拱裂拱碎。许多年以后还会把整块巨石撑破撑碎,再用根须把它网起来,变成榕的土壤,那时就不叫做石上的榕,而是称为榕中的石了。这便是生命的奇观,崛起的辉煌,便会引来更多游人的观赏、诗人的想象、哲人的深思、小说家的故事和政治家的说教。
其实榕树什么也没想,它的目的一如既往地简单、朴素、执着、专注,那就是——努力地活下去!
1. 下列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描写罗浮山冲虚观右侧巨石顶部长出几株茂盛的榕树,是为了说明榕树的孤单造就生命的奇观。
B. 文中列举文人骚客、哲人、小说家和政治家对榕树的种种猜测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人们对榕树的不理解。
C. 文中说“其实榕树什么也没想”,这句话的意思是榕树原本就没有思想,人们对它的赞美只是一种附会。
D. 本文告诉我们,人类也应该像榕树一样,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不断创造人间奇迹。
2. 文章在描写榕树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举例说明并简析其作用。
答:
3. 文章列举文人骚客、哲人、小说家和政治家对榕树的种种猜测和褒扬有何作用?
答:
4. 榕树“只有抱着不死就要活下去的勇气,日复一日地挣扎着,努力着”,后来终于铸就了“生命的奇观”。对此,你有何感悟?
琐忆抒情散文 篇9
一
春风微醺,春阳和暖。
春天来了,呼啦一下,房前屋后立马成了花海,花天花地的。
艳艳桃花、粉粉杏花、素素梨花,一个接一个登场。在现在人眼里,乡亲们行走在花儿的世界里,应该是满含诗意的。其实,那些过着贫寒日子的人们只顾土里刨食,无人在意,也无心欣赏那些花儿。在他们眼里,果树开花天经地义,像女人生孩儿一样,没什么稀奇。
待到花儿褪去残红,青果坐上枝头,也没人关注它。这时,年幼的我会扬起脖子看上杏果一眼,看它不是欣赏,是想摘它,摘下来,一分两半,果肉送进嘴,捣腾几下,进肚,解解潜藏已久的馋。
青杏酸酸的、涩涩的,实在不是什么好味道,可我嘴里寡淡,要的就是那份刺激。杏肉进肚了,没长成的杏仁成了手里的玩物,它外皮白嫩,里面藏着一包水。不知谁说,反复揉搓嫩杏仁能出小鸡娃。再怎么傻,也知道杏仁里孵不出鸡娃的,还是不停地揉,揉着揉着皮就破了,里面的液汁喷出来,溅到小伙伴的脸上,一场恶作剧就此结束,没结束的是一帮小女孩的叽叽喳喳、嘻嘻哈哈。
春天,还有个小桃树的梦。
我最喜欢在路旁寻找新生的小树苗,每每看到一弯小芽从硬硬的桃核里钻出来,新奇,兴奋。实在太喜欢了,就把它连根铲起,挪到自家的菜园里,浇水,施肥,蹲在它跟前,等它长大,想象着它开花结果的样子。
只是爷爷嫌它碍事,要抢蔬菜的养分,一锄结束了它短暂的生命。我往往要难过好几天,甚至洒几滴泪,因为我的植树梦破了。
长大后才明白,那就是一个纯真的小孩源于心底的对新生命的一种呵护吧!
二
夏风熏熏,夏阳炎炎。
夏天来了,麦子快熟了。
割麦是农家生活的大事,老人们叫做“龙口夺食”,当时,不太理解它的具体含义,对“夺”字还是有认识的,“夺”就是“抢”。和同学抢毽子,和妹妹抢沙包,哪一样都要眼尖手快的,否则,东西就落到别人手里了。龙口夺食,一样的。
“麦梢黄,绣姑娘都要下了床。”不常出门的绣花姑娘都要参加夏收,媳妇们就不用说了!
不过,生产队时代,小孩子不太参与劳作大事,不参加生产大事的小孩们也没闲着,他们有自己的事情,中午趁大人们吃饭休息的当儿,偷偷钻进麦地里找一种野菜,老家叫麦萍萍。
春天的麦地里有三宝:荠菜、羊蹄芽和麦萍萍。春季,它们开始生长,清明前后最好吃,暮春时节,已经长了苔。一入夏,荠菜、羊蹄芽开花坐籽,只有麦萍萍还在不紧不慢地生长着。
进入初夏,它像一个打扮入时的少妇,站在蓬勃茂盛的麦田里,分外耀眼,绿闪闪的衣衫,玫红色的头花,谁见谁爱。麦收时节,它稍微老一些,不过红头花还在,我在麦田里采回它,掐下头花,将绿色外衣翻个过,一个小鼓状的果实出现了。
上小学之后,每年麦收时都要放忙假。所谓忙假,只是不用读书,还要上学。去学校后,所有学生分成组,老师带着帮生产队捡麦穗。到了地里,调皮的男孩子就像出笼的野马,打打闹闹,喊喊叫叫。女孩子很听话,多会按照老师的安排仔细捡拾落下的麦穗。
平常,我都跑在最前面,前面的麦穗多且大,我最喜欢在跟玉米地挨着的麦地里捡拾麦子。一来玉米地平整,走在上面脚不会被麦茬刺着,二来挨着玉米地的麦杆粗壮,麦穗硕大,捡拾起来得劲。每次回家时,我拾的麦子最多,背不动,老师就帮着背。老师是我家邻居,按辈分称呼她姑,一个漂亮的大女孩。
坐在教室等老师发工钱的时候,这时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虽然一斤麦子队里补助二分钱,十多天里捡拾的一二百斤麦子折合人民币不过几块钱,可是,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可观的一笔收入。站在讲台下从老师手里接过那几块块破旧的人民币,感觉比得到钢笔或作业本的“三好学生”奖还要兴奋呢,因为那是自己挣来的!
那时不懂“经济”二字的意思,只是觉得钱来得太艰难,每一分钱都是宝贝。民办老师一个月补助五块钱,生产队一个硬劳力一季分红也就几十块,而我们捡麦穗能挣这么多,能不高兴吗?
三
秋风飒飒,秋果累累。
乡村的秋是香甜的、热闹的、灿烂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股成熟的味道。
暑假一结束,各种水果相继上市,秋季作物开始收割了。
对贪吃的小孩来说,秋季最不缺吃的。这个季节里,小孩子可以过足馋嘴猫的瘾,可是,房前屋后水果有限,难以满足所有人的胃口,所以,我们的眼睛转到田野里。
秋天的田野,是吃货的天堂,玉米棒子撑破绿皮外衣露出红缨穗,沟畔的桃树上累累青桃渐渐变红,半坡的青皮核桃里有了油味,地里野生的梨瓜也变白了。
我不挂念它们,我挂念玉米地里的空杆(老家把不结玉米棒子的杆称为空杆),也叫甜甜或甜杆。
甜杆是三爷带回的,他是生产队打闲杂的,前半年给牲畜铡麦草,后半年看玉米。
看玉米时,连带一个任务,就是坎灰包(坏玉米)和空杆,空杆里有一部分特别甜,就像甘蔗一样。每次放工回来,三爷的背上都挂着几根收拾干净的甜杆,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甘蔗”。
分玉米也是秋季大事件之一,玉米成熟后,先搬下来堆放在地头,晚上放工后开始分。
乡村的秋夜,平时漆黑一团、静寂无声,只有几只秋虫在远处孤独呢哝着。因为分玉米,地头挂了几盏马灯,马灯光微弱灰黄,和城市路灯的光亮没法比,但是,比家里使用的煤油灯亮堂多了。
分玉米时,地头的热闹是空前的,老老少少几乎都来了,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那些等着拉玉米的,忙着过秤记账的,把玉米往架子车上装的,还有一帮没事闲逛的。
此时,孩子们是最活跃的,趁着没有分到玉米这个空儿,追逐撵打,跑跳吼叫,野性全面爆发,乐得忘乎所以,直到家人喊回。
新玉米拉回家第一件事是煮玉米,嫩闪闪的玉米一入锅,我们姊妹几个就好像闻到玉米的香味,都忘记了瞌睡,来了精神。连穿着开裆裤的弟弟也围在锅沿边眼巴巴地瞅着锅盖,看它冒气了没,看它被热气顶开了,就流出了口水。他的窘态,惹得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的,我婆都笑得闪出了泪花花。直到妈妈捞出玉米,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得饱饱的,才会心满意足地睡觉。
如今,隔着岁月的山山水水,依然能忆起那种醇厚香甜的嫩玉米味,忆起一大家人在一起的欢乐。可是,我婆,我父亲和我们早已阴阳两隔。
四
北风怒号,寻找温暖。
冬季的北方,冷风瑟瑟,寒气刺骨。
稍微不注意保暖,夜里,屋内水瓮的水面就会结一层冰。早上,推门出去,门前的茅草上也铺着一层白霜。迟早出门,都会被寒气裹挟着。
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最美的享受莫过于坐在热腾腾的炕上足不出户。
冬天,各家的土炕几乎二十四小时热腾腾的,外面干活的人一回家,手往被窝里一塞,暖烘烘的,很舒服。
周内那几天,妈妈早早起来烧炕,烧炕前,就把我们的棉袄棉裤暖进被窝,待到我们起床时,热乎乎的,穿上它,一天里浑身都暖暖的。
家里再冷也有热炕,教室就不一样了,有些穿戴单薄的同学手背上皲裂的口子,看着很瘆人,稍不注意就会流血,有些抵抗力稍强的手背也是肿肿的,实在冻得受不了了,小家伙们就自力更生自制火盆。
和《红楼梦》里宝玉他们的手炉相比,我们的火盆寒碜得很,它大多由旧搪瓷脸盆改做。做好后,在家里锅底铲些火种,用玉米芯引着,上面架上小煤块,上学时端到教室里。
不论是玉米芯还是煤块,燃烧时都要出烟,袅袅娜娜的烟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教室的环境质量可想而知。可是,天气实在太冷,没办法,只有忍着。
自制火盆简陋,也不卫生,不过,在寒冷的冬天里,却带给我们真真切切的暖。
……
此刻,坐在异乡的雨夜里,我的神思飘到了三十多前的故乡……
思念春天抒情散文 篇10
当我思念你的时候,你便会无声地在冷冷流淌的溪水边,绽放出一朵朵细碎的小白花。于是便有了轻涌的水,柔柔的风,嫩嫩的绿,于是便有了古人“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春风吻脸,引来了一群牵引风筝的孩子。春雨蒙蒙,叩响了春天的脚步声,细雨飘洒,淋你一身湿漉,融化了冻结的思绪,伴着一个温馨的梦,述说着一个多彩的童话。
春风象温柔的手指轻轻地将残冬拂拭,泥土中拱动着稚嫩的小生命,绿色的小精灵布满千棵万树的枝桠,热乎乎的心,捧着一份思念,有着一个等待。
品出抒情散文的中国味 篇11
一、中国情结
1敦厚的儒家思想
我国古代“尚和”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极大。“和谐敦厚”的儒家思想成为许多作品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在淡泊宁静的心志、谦和宽厚的道德理念和崇尚美善的审美情趣之中。
《繁星》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安然的境界;《春》、《夏》、《济南的冬天》投射的是对和谐的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端午日》表达的是对民俗民风的崇尚;《美丽的西双版纳》、《阿里山纪行》表现的是对人文文化的追崇;《石榴》、《白杨礼赞》歌颂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紫藤萝瀑布》表达了积极处世的生活态度。这些思想情感是儒家文化的折射,反映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
2优秀的传统美德
民族传统美德在教材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民族传统美德在抒情散文类教材中大体包括以下方面:热爱祖国,谦和宽厚,同情弱小,珍视生命,爱护生灵。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抒情散文类教材中表现得最为浓烈,从对祖国河山的赞颂,到对祖国风土人情的崇尚,到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到对民族精神的赞美,每一种情感的流露都饱含了对祖国真挚而浓烈的爱。写景类散文无不写尽祖国一草一木的秀美风姿。从祖国春夏秋冬的四季美景,到祖国的“阿里山”、“西双版纳”的人文景致,点点滴滴见真情。状物类散文关心的是一草一木,表达的是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情,从一株“紫藤萝”的命运到一棵“白杨”的风采,草草木木熔铸爱国情。谦和宽厚的美德在文章中也屡见不鲜,宽厚待人,尊重生命。
《囚绿记》中从“囚绿”到“释放绿”,表现的是作者对顽强生命的敬重与爱护;《紫藤萝瀑布》中的对一株藤萝命运的关心,表现的是作者仁爱善良的情怀。
3含蓄的个人情绪
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表现在散文的情感表达上,就是“含蓄”二字。看朱自清的散文,情感的体验与外在的表现都保持在恰到好处而又和谐的状态。《春》一文活泼而不失沉静的情绪,《绿》一文浓郁而不充溢的情感,都被作者收束有度,表达得体。读经典抒情散文,品析作品中含蓄而真实的情感表达,能帮助学生体会儒家“适度中和”的情致美。
二、中国样式
“中和”之美是中国古典散文以至所有古典艺术共同遵循的一个美学准则,很多作家深受这一审美观点的影响,并积极促进散文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1意境的“中和”之美
“亦动亦静,亦虚亦实”。中国的散文十分讲求意境,抒情散文更是以意境取胜。综观初中抒情散文类教材,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幅色彩和谐的水墨画,疏密安排有间,整体布局合理。在朱自清的文章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温情而沉静的美,他的《春》里,绿的草儿,艳的花儿,色彩亮丽而不刺眼;淅沥的小雨,静默的老农,流淌着的是一丝暖人的新意;迎面扑来的泥土芬芳,耳边萦绕的牧童短笛,画面生动而宜人……这种静与动的谐和,声与色的相衬,创造出了一种恬淡宁静的艺术境界。
巴金的《繁星》一文,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营造了一幅恬静梦幻的浪漫画面,使文章充满了神奇的魅力。“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作者的眼里,大自然和“我”是如此接近,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切都和谐安然得使人陶醉。
2语言的“中和”之美
“长短相宜,整散相合”。散文的语言讲究节奏感和旋律感,常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制造跌宕回环的音乐美感。如“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边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这段话的句子安排一短一长,一短两长,一长一短,两短一长,长短搭配,使句子有了诗的韵味,使文章展现一种起伏的节奏,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
老舍的语言也是中和柔顺,朴实自然,在自然中求其悦耳动听。如《济南的冬天》里有这么一段:“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天儿”、“影儿”的儿化音韵,“不忍得冻上”、“照个影儿”的口语化,无不使文章充满浓郁的“京韵京腔”,确实“轻脆快当,俏皮生动,漂亮活泼”。
3情韵的“中和”之美
“物志相合,情景相融”。抒情散文表达情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托物言志与即景抒情。在托物言志类抒情散文中,“物”与“志”相连紧密,它们常常借助象征或联想等手法勾连起来,“物”是“志”的依托和载体,“志”是“物”的精神与内核。比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就是物象,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民族精神。在文中,作者围绕“不平凡”充分描绘了白杨挺拔向上、不“旁逸斜出”的形象,引发读者联想到与“白杨”一样坚强不屈的北方的农民、战士,再联想到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物”与“志”间平和贴切,充满一种谐和之美。
“即景抒情”中“景”是景象(亦即形象)。比如《春》,作者通过写初春的美丽景致,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等文都属于这类手法。在“即景抒情”中,有两种不同的“情”“景”结合方式。一种“物”主“情”辅,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篇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致,无一字一词提及“爱”,但就在景致的描写中,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济南的喜爱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类抒情散文,它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表面看来,景似乎与情感无关,实际上,触景必生情,作者的情感融于景象之中;另一种是“情”主“物”辅,其内核是“情”,物随情移,情动景动,融景入情,追求的是“有我之境”,借客观外物来抒发主观情思,如宗濮的《紫藤萝瀑布》。无论哪种结合方式,都是“景”随“情”动,“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品读抒情散文中的“中国味”,感受中国文化,体会中国情结,学生定能够在中国文化这片土壤的滋养下“乐”无穷,“益”亦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