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抒情散文(通用12篇)
小村抒情散文 篇1
清晨,鸟儿在林间呢喃,我惊诧它的勤勉,似乎就是这一只只不起眼的鸟儿叫醒了太阳。当太阳从远处那排林间陡然升起时,那红光喷薄的时刻一下子清除了夜里残留的疲倦,有一股力量席卷周身------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对待新的一天。
盛夏的玉米一人多高,说它是青纱帐一点都不夸张,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高的矮的长的短的一排排一片片像浪像铺展的锦。树则一行行围括在天与田的交界处,那里还有另一个村庄: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小村是从一首古老的诗中走出来的,明丽、清新、浅显、质朴。
牧羊人不会走的太远,他只绕着自己的村子,这是一个平原,这平原上的每一寸土地都长满了庄稼,放羊人只能在有限的几处村旁沟沿上放羊,放羊是一种消遣;那么一个人,那么十几只羊,那么大的一个村庄,他每天都要赶着他的羊从村前放到村后,从村后放到村前。即使别人午睡时,他依旧精神着,坐在一排有风的树下,偶尔的路人,认识的,不认识的,他都能搭上几句话,说上几句关于天气,关于庄稼,关于收成的话,他像小村的散板,韵律是天成的,韵味是大家品的。
小村抒情散文 篇2
结构核心, 要有细节。抒情类散文少不了写景状物, 因为任何感情都来自对个体景致细节的感受, 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木之本。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散文是一种充满了主观色彩的文学体裁。抒情散文就是以抒写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感受与感悟为主旨,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从而与叙事或其他文体区分开来。
寥寥几语, 尽述心事。抒情类散文是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 侧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常见的抒情类散文是在写景绘物中融注作者的情感, 实现情景交融, 引领读者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寥寥几句情感语言既给人美的享受, 又予人心灵的感悟, 思想的启迪。优秀的抒情类散文是融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的。
洋洋洒洒, 阐述心情。抒情类散文能够让我们通过文体的表现技巧, 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又能鉴赏作者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文笔隽永、洗炼流畅。抒情类散文体裁的多样性、手法的多变性决定了文笔的丰富性。
意象立意, 意境立体。抒情散文大都有一个特定的情景、画面或事物, 散文的题目本身就常常是在强调一个特定的意象。这些情景、画面、事物大都是作行文线索或中心场景在散文的文本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散文的立意也是通过这些意象来透示的。抒情散文非常注重追求意境, 通过情、景、和理的, 实现虚实相生的立体形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优秀的抒情类散文感情真挚, 语言生动, 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 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注意点]
一是要注意表现手法的运用:
抒情类散文在提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式, 这种情感的抒发一定要借助正确的表现手法。抒情类散文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
(1) 象征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它是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 来表达人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以激发读者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 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 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2) 衬托是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 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 又叫陪衬, 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 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3) 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
(4) 欲扬先抑它是一种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 是指褒扬、抬高。“抑”, 指按下、贬低。褒扬人或物, 却不从褒扬处落笔, 而先按下, 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 使散文情节多变, 形成波澜起伏, 造成鲜明对比, 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二是要注意结构方式的选择:好结构能使文章具有独特的神韵, 它能使复杂的材料变得清晰, 它能使文章的情感的抒发得到完美的展现。常用抒情散文写作格式有参游式、静赏式、象征式、情感式、怀念式、叙史式。总的说来, 抒情类散文的结构的选择旨在给学生在行文思路和结构柜架上有所启发, 学会怎样将感情寄托于景物中。
三是要注意掌握写作技巧:掌握诸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等技巧有利于文章情感的升华, 把握文章实质。
四是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用自己的笔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要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 心中怎样想就怎样写, 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 让感情在文中自然流露出来。
[怎样写]
首先是确定景语和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抒情类散文最大的特点。抒情类散文文质优美, 富含哲理。抒情类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 以空灵飘逸见长。它往往借助具象, 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如单一景物的组合当以全景取胜;把所绘之景设置在某一特定氛围, 用带有特定底色的背景使画面境界全出。像阴柔美类的植物如杨和柳, 用以表现素淡朦胧的意境是最合适不过了。
其次是确定方法和技巧:景物各异, 其营造的情境自然不同, 但选取何种方法和技艺使景物与情感基调一致, 这就是我们写作中要重点思考的。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 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 运用比兴、拟人等手法, 写景抒情, 情景交融, 或托物咏志, 有所寄托, 以达到抒情的目的。抒情类散文中的景, 有时直接描写难以表现出那特有的情韵, 因此作者往往借助对比映衬的方法和技艺来曲尽其妙;有些景物较为平常, 也无特别引人之处, 画面是静态的, 可拓展的思维空间较小, 但作者却可以不囿于狭小的时空, 想象和联想的安排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使画面生动起来;单纯的景色本身多是静态的, 现时性的, 引用神话和传说就成了最好的方法和技巧。而古老的神话传说因其历史的久远更富神奇浪漫色彩而使文章具有历史纵深感, 内涵也更为丰富。
抒情类散文以景取胜, 以情动人, 确定写作方法和技巧是关键。
最后来确定抒情和方式:抒情, 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出来, 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 引人共鸣。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 因此, 以情织文, 是其特点。
[实战题目]以“秋”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展现秋景的特征, 要寄寓情感。自拟题目, 自定立意, 不得抄袭。字数800左右, 体裁是抒情类散文。
[应战指导]这是一道很典型的提示类话题作文题。话题启示我们, 要通过我们所见所感所闻等感知方式, 深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大胆地展开联想、发挥想象, 去捕捉写作秋的相关的信息, 寻找最佳的写作立意点, 借以行文。对这类话题, 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立意选材, 确立文章的主旨和基调:
一是要感悟理解“秋”。这一点要善于利用联想, 展现秋所蕴含的季节内容和情感体念。如联想到秋是喜悦之情, 因为它是丰收季节, 它是黄金季节;联想到秋是悲伤之情, 因为它是衰败的季节, 草枯花谢;联想秋是悲喜交加之情, 它能抵御严寒, 它能积蓄能量, 跨过冬季就是百花盛开的春天, 它不能使大地气温回暖, 而是让人开始有“猫冬”心理, 让人失去生活的壮志。
二是要激发想象“秋”。调动自己头脑中所有的能够与秋融为一体的诗句, 展现秋的文化底蕴。如引用写秋的诗文展现秋景的神韵, 想象人们在秋的时节上情感上的寄托。也可以在文中列举从古到今关于秋的优美语句, 增加文章的内涵, 印证文章的情感。
三是要展现情感。情感的抒发选择可以直接, 也可以间接, 但一定要注意文章情感抒发的真实性。如欧阳修的悲秋情感, 苏轼在秋景中表现的喜乐交加的复杂情绪, 郁达夫对故都秋的喜爱, 古人说“情贵真”, 意思是说, 只有表达真挚的感情, 文章才能感动人。
四是注意写作角度。“秋”这个话题范畴太广, 我们在立意时一定要具体, 开口要小, 如可以写秋的几种景物特点来表现他们能体现出来的情感。也可以直接写秋的感情, 主体部分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秋天哪些景象展现了这种情感。
[实战例文]
微凉
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高三207班郑欢
走在这个微凉的秋天黄昏校园里, 不是一人独处就显得喧闹, 显得浪费。
微凉, 这是关键。人对冷或热都会有太大的反应, 心总是很难宁静下来。这时候, 只觉得自己是在俗世中挣扎, 找不到可以徜徉的心灵时空。当我们有空想念某些事、某些人时, 大概就到了秋风起秋意, 微凉的时节就到了。
在冷风中行走, 看看灰灰的天, 停不住的云, 起了又落的。看见稀稀疏疏的几只懒得迁徙的湖鸟, 瞧瞧黄色的叶和它飘飞时的零落风姿。看到黑色的土地, 枯槁的草和陌生的人。很多时候, 我就会有一种恍然的感觉, 但, 我还是爱着这个不怎么美好的校园世界。
秋天呵, 来得不知不觉, 走得安安静静, 不吵不闹, 走走停停。可是这微凉冷静的纯粹情感不更让人心动吗?
那高高的树, 它们以怎样的方式拔地而起?很多年前, 它们有着怎样渺小的起点?它的成长究竟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难道仅仅是岁月无趣的累加, 不像我们一样会去舍弃、拾起、再舍弃?我不信。在白天里安静, 黑夜里它们仍然是沉默吗?它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雷电, 利斧, 或者只是某一天觉得站累了, 倒下去躺躺?
……
到林中走走, 看见从林间漏下的一小块光斑也能让小小的卷曲的一点叶芽儿如饥似渴享受着, 它颤抖着, 小心翼翼地俘获这偶尔的幸福, 至少那一刻, 它获得了阳光的温暖。真的, 幸福往往来临得毫不隆重, 毫不知情, 让人无法靠近和把握。
枕着手躺在地上, 抬头望繁茂的枝叶间落下的星星点点, 想, 这里曾经有一个同样孤独的人。只是, 我看到的星星点点只是阳光, 他见到真的星光的同时, 还要忍受逼人的夜色和冰冷的月光, 看着那冰冷从高空坠下, 击起记忆的灰尘。那时候, 不要独处。因为, 只要微凉。
一个人在微凉的秋里缓缓地走过, 走向安静和温暖。
抒情散文中直接和间接抒情的使用 篇3
关键词:抒情散文;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67-01
抒情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那如何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抒发情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使用“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叫直接抒情,一般称之为“直抒胸臆”。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别人不容易捉摸,自己也不是那容易表现的。一般而言,直接抒情要同具体的描述结合起来,还可以同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间节、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的四次“流泪”,均情动于衷,做到了寓情于理;使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层层铺垫,泪洒全篇,从正面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感人之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看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后,直述家庭的变故: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回到徐州,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到家中,又看到“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今不胜昔之感油然而生,因而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伤感的泪,伤丧亲之凄楚,感人世之多艰。面对此景,“我”热泪潸然是人之常情。如果不这样写.而是表现出一副铁石心肠,那反倒有悖情理。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父亲到车站为“我”送行,作者两次写到流泪。第一次是写父亲越过铁道为“我”买桔子而流泪。作为父亲,对已成年的儿子外出就学,尽管事忙,但仍挤出时间亲自送到车站,再三叮嘱,细心关照。为了给儿子买桔子,拖着肥胖的身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在爬月台时,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了。此时此刻,怎能不使儿子感动呢?所以,“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是激动的泪,是“我”对父亲一片爱子之情无限感激的自然流露。
车站送行第二次写到流泪,是与父子分别时。父亲把送儿子的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以后,又嘱咐儿子一番,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此次分别后,父子何时才能再相见?父亲的差使已经交卸,以后他赋闲的日子怎样度过?“我”思前想后,是“我”为父亲晚年生活境遇的不测而担心流出的泪。流泪自然,亲切感人。
最后一次写“我”流泪,是在文章结尾部分的补叙中。回想父亲奔波一生,晚年仍不得舒心,从来信中得知,他已年老多病,恐不久将别于人世。于是,“我”的眼中又闪出“晶莹的泪光”。这是思念的泪,思父亲之近况,念父亲之不幸,以泪代言,由情而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且与前几次流泪相互照应,起到了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作用。
总之,文章写“我”的四次流泪,均属情之所至。
二、使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中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来抒发感情。它包括通过叙事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它可以写完整的事件,如朱自清的《背影》,也可以写事情的片断,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充溢于叙事的文字之中。通过写景抒情,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丽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描绘,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通过状物抒情,作者往往把外物当作感情的激发物和寄托物。感情是内因,外物是诱因,如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综上所述,间接抒情包括以事件为媒介的缘事抒情,以景象为媒介的借景抒情和以物体为媒介的托物抒情。下面举详细例子说明。
例如胡适的《追悼志摩》一开头不是抒写作者的巨大悲痛,而是精妙不凡地引用了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家知道,志摩是死在“那淋漓的大雨里”,死在“那迷的大雾里”,死在飞机失事的“烈焰里”。
然而,当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打开这篇悼文,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风度潇洒、满怀柔情的青年,正用他那神奇的彩笔勾画出一个情意缠绵、凄婉低回的境界,以柔和轻盈的旋律吟唱着对康橋对生活如痴如梦般的依恋,为了不破坏这和谐统一,他“悄悄地”“轻轻地”离开,竟连一片云彩也舍不得带走!这是徐志摩生前为我们创造的意境,一个飘逸幽邃的境界。作者还没有抒写一个字,但作者内心的那种惨痛欲绝之情已跃然诗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美丽诱人的小村散文 篇4
我出生在鄱湖边的一个叫孟家湾的小村庄,在那里度过了我五彩缤纷的二十个春秋。老家一草一木,都记载着我成长的每一个历程。
明明是胡姓村子怎么叫孟家湾?估计以前是孟姓村子吧。也有人说,以前因为人多村子大,是叫万家湾,以后叫别了音。如果是这样,不是也把本姓丢了吗?所以这一说也有些牵强了吧。
孟家湾三面临水,真像个小半岛,门口湖水流经东畈嘴再流转到村背后的鄱湖支流。村子在半包围的座峦之中,座峦高高地挡住北面来风,坐西北朝东南,冬暖夏凉。按风水的说法这里是燕窝地,因为整个地形是大包围圈,周围地势高(坐峦),只有前面一个小口子进出。像不像燕子巢窝?
村子的座峦本来是古木参天,尽是些谷箩粗的大树,有的要两三个大人才合抱得过来,真的是千年古木。这样的古木座峦在大跃进时给毁了。那时农村大炼钢铁,用木炭烧炼。大山不烧炭,找座峦烧炭,唉,古树全部砍伐,结果好多大树烧不了,烂在山上。
大树没了,竹子多起来了。人们用竹子作柴火,倒也方便。不用肩挑,只须将竹捆滚下山,待干后再烧,也算是好柴火。
竹子多了,春季的笋子自然多起来了。清明时节,雨水充足,笋子一个劲地冒出地面,向上猛冲。不是有个形容事物旺盛的词‘如雨后春笋般’吗?就是说不断地冒出很多很多嘛。村里的老人总是说,‘山上的笋像插枪杆一样啰——好多好多’。笋子有好多种:水竹笋、大吉竹麻壳笋、小吉竹笋。其中水竹笋居多也最好吃。
我们村里人是把竹笋当园里的蔬菜,有空就抽笋。有的妇女从地里收工时,顺带到村峦里抽把笋,回家做菜。吃不完的晒干笋。所以,家家户户都是大瓮小坛的装着干笋。呵,砂罐炖干笋香嫩可口,要是放点腊肉,更是一绝,那种醇香脆爽叫人回味无穷。
我们小孩很喜欢抽笋,邀上三两伙伴,手提竹篮,就在村子背后,根本不用害怕,像是一种好玩的游戏,边抽边玩,开心极了。碰到一些小刺蓬,只要把竹篮往前推几下,小小身躯就顺着小缝隙,很麻利地溜过去了,非常利索。小半天时间,满满一竹篮笋子,真的非常轻松。中间还来个什么‘野人婆婆捡指甲’啦,‘打洋伞回娘家’啦,疯疯耍耍的玩好几回。
附近的大村子也经常来一大帮人抽笋,也天天是满载而归,一竹篮一竹篮扛在肩上走,呵,像十五的龙灯在舞动呢。
村里的桃树特别多。在房屋周围,在塘岸边,在山峦里,到处有桃树。这不是人们有意栽种,是大家吃桃子时随手扔下桃核长出来的。只要桃核落在泥土上,来春就发芽,两三年又是大树,桃树能不多?
春天一到,粉红的桃花像含羞的少女向你点头微笑。放眼望去,一片一片的,到处是盛开的桃花,好似天上的彩霞降到了人间。若是少女站在树下,准会把脸映得通红,美若天仙。
五月初,桃子熟了。别村的.孩子也垂涎欲滴,三三两两来偷桃。我们也只装着没看见,反正多,让他们尝吧。
那时的桃子个头不算大,可味道绝对比现在的好,而且成熟后没有绒毛,肉核很容易分离。摘一个往衣裤上擦几下,一咬一小半边,脆爽香甜,桃核上也干干净净,没有果肉。我们小孩最喜欢吃刚熟的青桃子,特别脆爽清香。我奶奶咬不动这种桃子,她要等几天,桃子树上熟透了,有点红色,裂口子了;或者把桃子放在坛里捂上几天,果肉松软了,用手掰着小片吃。
我家厨房旁边,常有随手扔下的桃核,总有一些桃树小苗冒出来。记得小学毕业那年春季,看见有几棵小苗在挤着长,我就留了棵壮苗,培好土,加了点肥。嗨,这棵小树第二年居然就开了几朵花,第三年就结了许多桃子。听人说把桃树剁些口子,让树冒些油,结的桃子好吃。我特意整整枝,剁些口子,那桃子真的好吃,脆甜了好多嘞!
村子梅子树也有几棵。梅子跟乒乓球大小差不多,甜酸味,要熟透了才好吃。我老是捡树底下的,哪怕是有点烂,也好吃,甜甜的,没有酸味。
门口湖也有意思。
每当初夏,河水涨起来了。长长的绿草湖滩是鱼儿产卵的好地方。一些叔叔哥哥们,到湖边干活,总要带个篾制鱼罩啦,或是鱼叉去。几乎天天都有人捕到鱼。
我隔壁有个叔叔正在田里干活,听到湖滩有响声,立即放下手中活,拿起鱼罩,蹑手蹑脚走过去。鱼正在起劲翻滚产卵,一下被罩住。大鱼窜动的力量大,那叔叔是上半身都压在坚固的鱼罩上。鱼窜动了好一阵,不动了,叔叔才从上面口子伸手抠鱼鳃,提起鱼。鱼好大,可能有七八斤吧。
河对岸有个中年大个子的村民,在湖边搭田勝,听到湖滩有响声,提起手中铁耙走过去,看到一条好大的鱼在产卵,他一铁耙挖下去,鱼太大,向湖里猛窜,你猜怎么着?哈,把他带得往湖里直跑,只好赶紧松开手啦。他鱼没吃成,还白搭了一只铁耙。呵呵,有意思吧。
老人说,孟家湾原先也是大村。相传在清朝时有十九把白纸扇一起过朱垄。那朝代摇白纸扇的是有功名的文人、官员。这说明当时人丁兴旺,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后来一次瘟疫给闹的,村里人也就剩下不多了;再后来又冒出个血吸虫病,到建国时也就剩下我们几户人家了。
小村的路的优秀散文 篇5
路,一直向前延续。
去年秋季丰富的雨水,储备的底霜加上今春的两次透雨,路边的麦田一片葱绿。阳光下的微风里,起伏的麦浪油光闪闪,盼望风调雨顺年景的农民写在脸上的是从心底发出的欣喜。
路,仍在延续。
延续的前方是山谷的惊心:山崖的陡壁,山腰的忽现忽隐,莫说驾车的司机,即使骑着自行车的行家也不敢妄动轻举,俯视谷底定然让你眩晕,可见这条路的修凿多么不容易。
路,就这样的延续,延续到群山环抱的一个小村里。
小村名字叫“石青”,十几座房子全是青石修葺。村中的一颗老树的树杈中间,捆绑着一个高音喇叭,发出的声响能在山谷中反复回音。与老树相隔不远的一块平地,矗立着一根旗杆,上面飘扬着五星红旗,壮丽的山河属于中国的神圣土地。
依着山腰,盘旋着一层层梯田,绿油油的庄稼以及从梯田的石塄缝隙间开出的野花,让你倍感眼前的风景格外美丽。偶尔鸣叫的山雀,划破山村的静寂,从布满荆棘的巢穴里飞起,不知生活了多少辈的村民如今所剩有几。
小村的山脚,蜿蜒着一条峡谷不知通向哪里,峡谷流淌着的河水终年不息,“哗啦啦”的水声奏出了激越的`旋律。大小的石块经过河水长年累月的冲洗,失去了棱角却圆润了自己。河水清澈见底,水草,鹅卵石、游鱼……清晰在里,河岸两旁的杂草灌木间不时有蛙蹦起,野韭菜、野小蒜、野小葱让城里人淌水过河把它们找寻并拔起,再慢慢享受它们散发的清香浓郁。一座石坝缓解了水流的湍急,一个养鸭人带着一顶草帽,坐在河岸边,慢慢吞吐着旱烟过着瘾,微闭的眼睛能听出嬉戏中“嘎嘎”叫着的鸭子,哪一只最调皮。悠闲的情致真让人羡慕不已。
仰望四周,群山巍峨绮丽,险峻无比。山雾弥漫、山岚飘渺的胜景出现在这里一点也不惊奇。无论谷底的仰视或者山头的俯视,每一眼都令人心旷神怡。
抒情中的反抒情散文 篇6
1、
我曾经是搁浅的木船
我曾经是春天的枯叶
我曾经经过你
像泉水经过清湖
我曾接过冰冷的雪花
我曾关关雎鸠地鸣叫
我曾经追问你
像春风追问柳絮
小草已崭开全部新芽
荷塘准备着另一个花期
我是坐在岸上的诗人
草叶是绿色的火
2、
此后我将长久地沉默
沉默是我最好的抒情
挥手向你告别
同时迎接另一个自己
但离开你我不能不感伤
我们错过的.距离刚刚好
像一块石头和另一块玉
隔着一堆肥沃的泥土
烧掉多情的诗笺
收起华丽的赞词
我是清瘦如秋的诗人
沉默。沉默是我唯一的尊严
3、
春天在一片绿叶间隐退
夏花被璀璨的繁星照亮
你搭坐于秋后的月船
水中的音乐潺潺如天籁
等我找到失散已久的蝴蝶
梦里赶赴你前生的约定
等我把凋零的桃花埋葬
仰首摘下琥珀千年的泪滴
今夜我曾写下失落的诗句
把荒凉的词语带进热带雨林
明天我将带上所有的诗歌
写景抒情散文专题教学初探 篇7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属经典,笔者以前的讲法与多数教师最传统的讲法一样,会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对四、五这两段历来为人称道的写景段落的赏析上。从修辞到写景角度,从写景手法到叠词使用等,赏析个不已。有时甚至会因为课时,将教学重点直接简化为只赏析这两段。如此缺乏整体阅读意识,未将文中三幅图景当做连环画般合起来读,自然就对作者贯穿全文的整体情思把握不够。学生学后,脑中只会留下优美的写景段落,而对作者借景抒写的情感却理解浮泛。学《故都的秋》,也会带学生一幅幅秋景地赏个不亦乐乎,但对五幅秋景也缺乏合起来想的意识,所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也是支离破碎的。
写景抒情散文中景是作者情思的主要载体,作者常会意藏于景,以景显情,将情思借绘景传达给读者。鉴赏这类散文就要缘景悟情,析景悟情。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决定了作者情感所寄托的载体——心灵风景——有时不只一个而有多个。于是,那一片片风景中就“埋藏”了一条连续的“情脉”,阅读时要力避将一幅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割裂开,斩断贯穿于其整体的这条“情脉”。
细读《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会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点,即借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荷塘月色》着力描绘了荷塘月色图、《采莲赋》中的江南采莲图、《西洲曲》中的江南采莲图三幅图景,借这三幅意境不同的图景展现作者的情思。《故都的秋》更是绘出了饱含浓浓秋味的五幅秋景:庭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初中学过的《春》也描画了多幅图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而,这三篇又有不同之处,它们代表着此类散文的两种不同类型,我姑且用不太准确的语言将其概括为“景异情移”和“景异情不移”。一篇文章绘出景物不同的多幅图景,可谓是“景异”,而作者的情感随不同图景而呈现出的不同,就是“情移”。
《荷塘月色》属“景异情移”。荷塘散步,作者借三幅连环画般的图景,展现了自己情感的变化:因为“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去荷塘,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心情暂得平复。青蛙与蝉的聒噪又将他拉回不宁静的现实。他还是想摆脱,于是就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第一幅“江南采莲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明丽欢快的美景。少男少女们热闹地嬉戏,自由地谈情说爱。作者借这幅欢乐热闹的图景,传达出自己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也反衬出现实生活的不自由。但喜悦又稍纵即逝,作者的情绪又被“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不无羡慕的一句重拉回了不宁静。作者又记起《西洲曲》中的句子,援引的四句,展示出一幅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图景,借之表达自己思念“情人”的痛苦,只不过这个“情人”是指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罢了!
《故都的秋》是“景异情不移”。五幅秋景均透射出了“清、静、悲凉”,五幅秋景有一个共同的情感指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感伤与落寞,都凝聚在了小院低矮的破屋外,树叶间渗出的一丝一丝清朗的日光里,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里,疏落尖细的秋草里,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扫帚的每一丝细纹里,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都市闲人微叹的互答里,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将这五幅秋景合起来看,其层层渲染,将本就很浓的“故都的秋味”点染得愈加浓烈,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之情也表达得愈加浓烈。《春》亦属“景异情不移”。五幅春景图从草、花、风、雨、人五个不同侧面绘春,共同的情感指向是作者对生机盎然、充满无限希望的春天的喜爱与赞美。春草图、春风图写大地回春,春向我们走来;春花图、春雨图写春之美,春色之盎然;迎春图写春带给人们朝气、活力与希望,引领人们向前,作者的情感在这五幅春景图中也贯通递进而难以割裂的。
专题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提供几篇此类文的高考原题和模拟考题作为延伸阅读,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小鸟,你好》描绘鸟语花鲜的清晨的三幅图景:冬青吐翠图、小花初放图、小鸟啼啭图,三幅图景“景异情不移”,共同构成了一大幅蓬勃生命图,共同的情感指向为生命是多么美好,传达出大病初愈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总想为你唱支歌》绘四幅图景:夕阳里的左公柳、沙海中的民勤人、枯死的胡杨林、戈壁石,也是“景异情不移”——讴歌民勤人坚强不屈的精神。《彩色的荒漠》是“景异情移”,绘三幅图景:灰色戈壁图色彩单调、荒凉艰苦,让人满目苍凉;胡杨林图展现了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挺立的胡杨树,让人感受到不屈的意志;塔中油田图以石油工人工装上的红色为主色调,展现出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抒情散文教学之我见 篇8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生喜欢读散文,可语文教师最怕讲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也许是由于散文本身具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自由多样,表现手法上又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缘故吧,所以拿到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常常觉得文章实在是好,就是不知道讲些什么。笔者对此也有同感,但经过一次公开课《想北平》的反复磨炼,对于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有了一些体验和感悟。
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还应考虑学生的学法以及文体类型。现代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认为是重点,因为散文讲究华丽的词藻、精练的语言、隽永的行文、巧妙的手法,对激发学生学好语文有极大的益处。认为是难点,因为散文最大的特点是“神聚”但“形散”,不能像记叙文那样完整,也不能像说明文那样明白。尤其是抒情性散文,它以抒发感情为主,主要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对事物直接抒发感情来表达作者的意图。语文教师要教好抒情散文,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针对抒情散文的特点,再现抒情散文的意境,将文本中美妙的画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把文本中蕴藉的情感灌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吟诵”、“赏析”中,把握文脉,感悟语言,领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抒情散文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
列宁非常注重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与情感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抒情散文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应该尽量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文本情境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导入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尤其是对抒情意味浓重的散文,教师更应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言辞或者各种多媒体带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迅速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从而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笔者在讲授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这篇抒情散文时,在课前先播放了满文军的《望乡》这首歌,接着开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因此,人们对故乡总怀有特殊的想念,它是人生的出发地,也是人类精神的归宿。就像‘漂泊的旅人一路走来,总也忘不了故乡给人生留下的‘恒久的烙印。”
当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时,往往就会带着一种急于领略文本之美的审美期待,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而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探究文章内部世界的兴趣,从而能领悟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二、理清文脉,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神”韵
散文是最讲究构思、最注重文脉的体裁,“形”虽“散”但“神”必须“聚”。文脉,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与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组合作用。要将众多的联想、零散的材料上升为具有艺术魅力的散文,如果忽视文脉结构,那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抒情散文教学中要抓住文脉,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神”韵。
如《想北平》,笔者扣住题目中的“想”字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想?”“想了些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脉络,理解了作者想到北平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北平。
可见,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文中的文脉,给课文定下整体的感情基调,将对学生理解全文起到很大的引导、启发作用。
三、品析语言,教会学生领悟深邃情感
抒情散文是最具有人文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抒情性散文的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美。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灵活而富于变化,有的朴素淡雅,有的简洁明快,有的优美隽永,有的含蓄凝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但这并不是将情感脱离开来的字斟句酌。
观摩一些抒情散文教学公开课,教师们总是喜欢把精力投放于语言和景物分析上,如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那个比喻是怎样的形象生动,此段景物或画面描写多么的美——诸如此类,甚是用心。然而对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不注重赏析,忽略了抒情散文的精髓所在。
在教学中我们对文章中精妙的语言进行字斟句酌是必要的,对景物的反复玩味也是必要的,它们是抒情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欣赏的一部分,我们正是通过抒情散文中传神的语言、细腻的景物描绘而被深深感染的,所以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教学不是为了挖掘其中的旨趣,那么抒情散文的教学意义也就消失殆尽了——抒情散文所具有的人文特性被淹没。抒情散文的人文特性是将描写的自然景(或事、物)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含着景与情两种因素,情占主导地位,景为之服务。语言是媒介,有了情与景,语言才有了绚丽的色彩。
一位作家说:“一个贤明的读者不愿把光阴虚掷,他还要在欣赏里获得妙谛真知。”如何教会学生在对抒情散文的欣赏里获得妙谛真知呢?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景物领悟作者的情感,欣赏语言、景物、情感的有机融合。因为阅读是欣赏与理解、感知与感悟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学生单是欣赏语言,没有更深层的理解,单是感知景物,没有感悟景物之外的东西,是不可能被触动的。
如《想北平》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写北京的日常生活,用对比的手法将北京的“动静相宜”、“布局匀调”、“接近自然”的特点描述得细致入微。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情感。“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和描写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的北京,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怎样透过语言、景物来理解作者之情。
四、反复朗读,叩击学生的心灵深处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情感终于情感。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教师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品析语言的同时,还应当指导学生朗读。学生通过朗读一方面可以领会到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美,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审美情操。所以,要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抒情性散文的美就必须进行口、耳、情皆到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言语,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使文章通过出己之口,达到入己之心,让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通过反复朗读,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如笔者讲授《想北平》时,学生难以体会老舍先生那种对北京“说不出”的爱意,就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间接抒情中所折射出的浓浓深情。原本以为年龄尚小的学生是无法体会这种浓浓思乡之情的,可是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对课文的个性化体验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一位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认为文中两次“欲落泪”——在作者想到自己母亲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欲落泪,在文尾想念北京到极致时欲落泪——是相通的情感,作者将对北京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联系1936年的北京,这文尾的泪是为北京的“健康而不放心”而落的。这位学生就是通过反复朗诵,入情入境了。
五、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同样也缺少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一堂成功的抒情性散文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自我陶醉,更应该有学生的情感参与。所以,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可用对话型教学的方式,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课文的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来达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展开想象,体会意境的目的。
笔者在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一文中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所蕴含的情感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学生谈及自己想家的感受时畅所欲言。其中一位学生的所想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他想到了妈妈为他做的红烧肉。教师进一步追问,妈妈煮的红烧肉和大饭店的红烧肉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妈妈煮的红烧肉嚼在嘴里硬硬的,可能没有大饭店的好吃,可是他就喜欢妈妈煮的。在这一问一答中,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了作者丰富而独特的情感。
枇杷青春抒情散文 篇9
彼时的我正在上初二,美好的青春,天真的少年,我想这一切都是可以与我挂钩的。校园很大,教学楼后面栽种着几颗枇杷树,学校三申五令禁止学生偷摘,一旦抓到即严重处理。学校的禁令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很有效的,然而,也仅限于一段时间。有一次,正在上晚修,在外面打扫卫生回来的同学偷偷忘我怀里塞了两个圆滚滚的东西,也许是觊觎了好久,我瞬间就意识到了那所谓何物。此前我从未吃过枇杷,不知道如何去吃,只好洗净了丢进口中,酸酸的,又有些涩,口感好像香蕉般的柔滑,不同于我吃过的任何水果。初次尝过之后,我就和朋友成了那几颗枇杷树的常客,每次借以打扫卫生为名,趁人不注意,迅速用扫帚打落几颗,然后装入口袋。黄色的枇杷是成熟了的,然而我们却从没吃到过,因为它一般都在树的顶梢,能接触到阳光的地方,也是我们摘不到的,而我们吃到的都是最底下的,青青的,很硬。即使是只吃这些没熟的,我们依旧还是很满足,因为大多数同学是连没熟的都吃不到。只是可惜,没过多久,学校就把那几颗枇杷树移走了,种上了广玉兰。我的家乡地处北方,枇杷也算是个罕见物,因此再也不曾吃到过。
多年过后,我来到了我喜欢的这座南方城市,此地最有名的特产之一就是东山白玉枇杷,它也确如人们称赞的那般,色如白玉,质柔细腻。然而我知道,我想要不是它,而是那个青涩,不成熟的枇杷。又或者说我想要的是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少年。七年前的枇杷也许只是我少年时光中的一个小小插曲,然而也是我再也追寻不到的记忆,正如青春之于我们,如同夜空划过的流行,尽管终将逝去,却也惊艳了一段时光。我们的青春也许只是生命中的一颗流星,但我相信那必是最美,最亮的一颗。
涟漪抒情散文 篇10
你的字飘逸洒脱,你的脸如花似玉。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你像你的字一样潇洒活泼,你像你的文一般高贵典雅。
从侧面看你的脸,更是增添一层别样的美。那种美,恰似荷叶遮挡下悄露花蕊的碧莲,朦胧、脱俗。
我从不对你说你有多美,可你的笑脸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
在许多个夜色如水的夜里,你星星一般晶莹剔透的目光便会闪烁在我的脑海。我会静静地想着你,想起那年你对我讲的“涟漪”。想起那年少时的那些涟漪。
那时,我们一起说过许多话,有过许多笑。你待我如挚友,甚是亲密。而我,总因为内心的自卑或者一些其他的卑微理由,始终无法与你打开心扉。我们之间始终有层蝉翼般的隔阂,你不捅破,我也不撕扯。
我们一直都是同桌。尽管我们之间有很多不和。
时隔多年,早已记不清那些少女之间的无聊纠纷。晃荡在我脑海里的,却是你美丽真诚的笑容。
你对我讲了许多稀奇的事儿,我那时很喜欢听你给我讲你经历的那些趣事儿。特别是,看你用独特的文字将它们呈现在精致的白纸上。
那时,语文老师经常称颂你的文字别具一格,富有天性。我也觉得深有同感。你的文字像白衣飘飘的仙女,不染尘埃,洁白神圣。
当我向你流露出艳羡的目光后,你清澈如水的眼睛里划过一丝忧伤。你说,你妈妈对你说,你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
你说,所以你能写出别人写不出的。
我很羡慕,觉得这样很妙。
你却扑闪着长长的睫毛,静默不语。
我知道,你的内心也有哀伤。是我没有经历过也无法理解的哀伤。
但我从来不会安慰你,也不知如何安慰你。因为,那时的我,很自私地认为,我的痛苦肯定大于你的痛苦。
在我眼里,你是天之骄子,是上帝的宠儿。每次看到你,我就感觉自己全身都是灰,抬不起头。
在你对我笑的时候,我总是偷偷回避,因为我无法坦诚地回你一个灿烂的笑容。当你对别人笑的时候,我总是皱着眉头,奋笔疾书,心却不知道飞到哪里蜷缩着了。
你像一颗璀璨的明星,走到那里,都会闪着光芒。
每次望着你迷人的背影,想着你开怀的笑容,我就会想起你说的“涟漪”二字。
你对涟漪是如何地爱,如何地欣赏我全然记不得了。想必,也是无法找个大概来凑合的。因为,我记得你为涟漪写了几百字的心绪。你写得特别美,让我为之陶醉。也从此深深记住了涟漪二字。
时光荏苒,我们已阔别近十年。
在这期间,“涟漪”二字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每次,想到这两个字,我便会想起你。想起那个“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你。
试谈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 篇11
(一)
“我想随处可写,随时可写,时间和空间里,开满了空灵清艳的花,以供慧心人的采撷”(冰心《往事(十八)》),冰心自己就是采撷那“清艳”的花的“慧心人”。诚然,她在“五四”时期还只是一个怯生生地探讨人生的年青的女作家,她所接受的教育、自身的经历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她在散文作品中袒露的感情世界还只是一个比较狭窄的天地,她向读者诉说的无非是她所吸吮的母爱的甘露,她能忆及的也仅是她孩提的梦境,而她自己“对于事物的感情和态度,丝毫不可挪移,不容假借”,“其中只有一个‘真字”。这种“真的文学”,使她“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只听凭着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洒洒落落,自自然然的画在纸上”,“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茅盾曾说,在冰心早期散文中,“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没有了”。因此,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首先在于她那特有的温柔而率真。
冰心早期的散文,可以说都是擎着“爱”的旗帜而作的。她的《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往事》以及《南归》,充溢着“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甚至对小动物的爱。爱“使她的笔底有了温泉水似的柔情”,这股柔情不事雕琢,掏心倾诉,坦率真白。例如。她曾为自己使一个温柔的小活物——小鼠遭不幸而觉到“心上飕的着了一箭”,感到自己的“堕落”而深深地“忏悔”(《寄小读者·通讯二》)。
这种温柔而率真的感情表达是有其独到的方法的。首先是,她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常常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揉入些许描写与议论,融情人事,使得她强烈的主观抒情不仅塑造了她独特的“自我”形象,而且还具有了一往情深又清澈如水的突出特点。其次,她又常常以独白、书信、笔记的方式来直抒胸臆,显其爱浓情深。《寄小读者·通讯十》在冰心的《寄小读者》整个通讯作品中,有突出的思想艺术地位。就其抒情特点来讲,也是相当突出的。文章开头用“我常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说我幼年的事”一句启始,整篇共复述了十一个孩提时代的小故事。例如:
“‘有一次你病得重极了,地上铺着席子,我抱着你在上面臃行。正是署月,你父亲又不在家;你断折续续说的几句话,都不是三岁的孩子所能说的,因为你奇异的智慧,增加了我无名的恐怖。我打电报给你父亲,说我身体和灵魂都已不能再支持。”
这里,缓柔的叙事渗透着满盈的感情,母亲对女儿患病的焦急不安和关心爱护之情,女儿复述此事时对母亲的感激、挚爱的思念之情,都流淌于笔端,朴实动人。在复述完幼年的故事后,作者又荡开笔锋来了一段抒情,竭力歌颂母爱:
“她的爱,不是因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爱着我,她也爱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请小朋友和我同声赞美!”
冰心所竭力赞美的“母爱”,其性质及影响作用,评论家已多有评价(如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略》,不复赘述。而她那自由直白地倾诉自己的心灵、抒发诚挚感情的文字,一直打动着我们的心。
自然,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不能仅仅归结为艺术手段,诚如作者自己所说:“文章写到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冰心《关于散文》),应该强调,正是对自己所述写的人、事、景、物有着深切的感情,才使她笔下的抒情具备了女性独特的温柔动人的魅力。
(二)
甜润而忧愁,是冰心早期散文中的另一抒情特色。
“我的生命中只有‘花,和‘光,和‘爱;我生命中只有祝福,没有咒诅。”(《寄小读者·通讯十三》)对一切母爱、童贞、大自然美的讴歌,对如同初融的春水满溢奔流的回忆,都使她的抒情洋溢着甜润的柔情。然而,从只知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恋,互助与匡扶”到认识到“人世间是同情带着虚伪,爱恋带着装诬”,从对于宇宙生命的探求的无结果到又“撷到了生命花丛中的尖刺”,造成了球心种种不可解决的烦闷,因而,她的文章中,时时流露出了悲观伤感的情调,加之于她后来客居国外,远离乡土亲人,病魔缠身的境遇,她那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心,更充满了难言的怅惘和忧郁。所以在她这时期散文中,往往渗透着丝丝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她在回忆中充满了含泪的微笑,在她别离前所得到的亲人爱的“光荣”中更有“凄恻”之味,病中得到的抚慰的温暖倒让她勾起了离别的情愁。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一》中,她述说了身居国外而又因病住院时,一个圣诞节之晨的喜愁之情:
“……正在凝神,看护妇出来将我的床从廊上慢慢推到屋里,微笑着道了。圣诞大喜,便捧进几十个红丝丝绳绕。自纸包裹的礼物来。堆在我的床上。一包一包的打开,五光十色的玩具和书,足足的开了半点钟。我喜极了,一刹那顷童心来复,忽然想要抱到母素床前去。播醒她,请她过目。猛觉一身在万里外!……只无聊的随便拿起一本书来。颠倒的,心不在焉的看。”
受到“爱”的关怀的刹那的“喜极”之情,又被“猛觉一身在万里外”的恋亲之思、孤寂之感扰乱冲散。在喜悦的温情中总要撩起几丝悲绪,其脆弱敏感的心中总是“复杂的蕴结着欢慰与悲凉”。这就形成了冰心早期散文抒情中统一的特色。她说过:“我的‘诗的女神只是一个,‘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就让她这样的抒写也好。”
冰心的散文作品中常常利用悲喜相交的场面来抒发这种甜润而忧愁的情感。特别突出地是表现在《南归》中。《南归》是冰心献给亡母的一支哀曲,是她那宣扬“爱的哲学”思想的篇章中“最鲜明、最灵活、最酸楚”的几页。就在这充满真切、庄严、悲哀之情的散文里。她剐出心裁地写下了二个“喜剧”场面,一是在母亲弥留时刻。全家提前“欢”度新年假扮喜乐的情景;二是庆祝父母结婚四十周年。儿女要父母重温新郎新娘旧梦的一幕,喜中有悲,悲中有喜。如同一杯醇酒,甜柔中而又少不了一丝丝苦味。
(三)
作为一个具有典型的女性作家阴柔风格的冰心,她在坦爽地尽情地抒
发她那温柔伴忧愁的情怀时,又显示出她抒情的另一个突出的特色——婉约而轻逸。
冰心早期创作往往将传意描物写得跌宕有致,摇曳生姿。委婉隐约。如她和弟弟们驰骋着想象,描写出海的女神的动人形象,幻想着做一个“海化”的青年,抒发出自己的美学思想(《往事(十四)》);她写她在太平洋船上迎接惊涛骇浪的来临,以此来证明自己确是“父亲的女儿”。在《南归)中,每至母亲逝世的点钟,弟弟便催促众人提前散去睡觉,因为物在人亡,触目有伤。
借景抒情的运用,使冰心的叙述语言别具一格。
《往事(二)之三》写她在一个万籁寂静的冬季月夜临境的感受:
“今夜井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在作者的笔下,井中月下的青山是人间的“仙境”,“充满了凝静、超逸、庄严,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面对这清幽的夜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为这夜“不宜于将军夜猎”,“不宜于燃枝野餐”,“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不宜于高土徘徊,美人掩映”,月夜的青山只宜于“病中依枕看月的女孩子!”于是,悠逸之情顿生,作者思绪万端,有如水的客愁,有如丝的乡梦,有幽感,有澈悟,有祈祷,有忏悔,有千种话……
作家由人间进入“仙境”,又进入“幻境”,“泛人七宝莲池”,“参谒白玉帝座”;“有天上的重逢”,“有人间的留恋”……柔情掩过淡愁,飘逸随之而出。
(四)
冰心自己在《回忆“五四”》一文中说:五四时期,“另一部分青年,包括我自己,就像一泻千里的洪流中的靠近两岸的一小股,它冲不过河岸的阻力,只挨着岸边和竹头木屑一起慢慢地挪动着”。“五四”的狂飙,震动了年轻的冰心,她满怀热情地投身于这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中,以文学创作来探讨人生的真谛。但毕竟由于生活天地的狭小,家庭生活的优裕,又加上接受了教会学校教育及泰戈尔唯心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她的反抗缺乏强烈与坚定。热望以“爱的哲学”使青年从空虚、苦闷、悲哀中醒来。走上热爱人生、改造环境的道路,同时也以此来安慰自己寂寞和苦闷的心灵。她要使自己的创作,“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悲凉”(《寄小读者·通讯十五》)。要做到这一点,她只有到现实外的过去了的生活中去追忆了。因而,如前所述,在她的散文中,“爱”充溢着一切,在抒情上带上了一种脉脉的温柔,又渗透着丝丝的忧愁。不仅如此。这种抒情的特色,也是她早期创作审美思想所追求的,她叹赞泰戈尔作品的“澄澈”中的“凄美”,使自己得到了“凄美的快感”。以为“美在深幽”。这种审美趣味,使其散文抹上了她所独有的抒情特色。
冰心是以自己独立的创作个性取得成就的,她的散文中的抒情特色自然是由她自己的创作个性所决定的。评论家常常把同时代的冰心与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相并提,赞誉他们散文所同有的漂亮、缜密、清新的风格。的确,他们都有寂寞的心情,抒发的都是具有“自我”形象的复杂的情怀。然而,思想上、个人经历上,生活境遇上的不同,又使他们抒发的情怀各有不同的特色。朱自清对世态炎凉的体识,使他抒发的悒郁、苦闷的情怀更浑厚,而冰心对“爱的享受和憧憬,使她的抒情显得轻柔飘逸”。这种抒情特色的区别表现在抒情手法上,冰心往往边叙边抒,一般在叙事后有独白的抒情,是为触景生情。朱自清则较少冰心那样独自情怀,而常寓情于事。如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十》中对小时所受母爱的回忆,朱自清《背影》中对少时所受父爱的追忆,都各有特色。因而,“冰心只是冰心,不是任何其他人”,她的“特有的作风,使她成为现代中国女作家的第一人”(李希同编(《<冰心论>序》)。
正是冰心以她所特有的女性的细腻的情感,玲珑的文笔所显示的上述抒情特色,吸引了“五四”时代的广大的尤其是青年的读者。阿英在《谢冰心》中说:“青年的读者,有不受鲁迅影响的,可是,不受冰心文字影响的,那是很少的,虽然从创作的伟大性及其成功方面看,鲁迅远超过冰心。”他认为冰心在那个时期的彷徨苦闷的情绪,“乙乙欲抽”的情怀,清新隽丽的文字,“建立了冰心当时在创作界的权威”。(阿英语)
读朱自清抒情散文艺术随想 篇12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随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 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 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 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 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 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 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 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 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 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 “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 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 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 嗅觉) 比喻成歌声( 听觉) ,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