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4-10-21

散文的有效教学策略(共12篇)

散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篇1

散文, 是一种可以“铿锵得像诗, 雄壮得像军歌, 生动曲折得像小说, 活泼尖锐得像戏剧的对话”的文学体裁。翻看语文课本, 散文占有很大比重, 散文的教与学也一直被关注。

散文被誉为“美文”, 它美在结构, 美在语言, 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住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

形散而神聚, 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这一点, 秦牧的《土地》比较典型。作者在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了很远很远, 时间上从今天延伸至近代、上一世纪、两千六百多年前乃至一百几十万年前;空间上扩展到了平原高山, 边疆岛屿乃至世界各地;内容涉及历史掌故、现实风貌、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可谓上下五千年, 纵横数万里, 天上人间, 应有尽有。但如此丰富的材料并非“散珠碎玉”, 而是用“土地”之线, 将他们贯穿了起来, 作者的构思也并非“脱缰之马”, 而是以热爱土地、建设土地、保卫土地这一“缰绳”收拢着“野马”。这就是散文结构美的神韵。

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 这样教学才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 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 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 而无棼丝之乱”的效果。“文眼”既是全文主旨, 又是行文线索。《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而“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则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荷塘月色》的“文眼”则在篇首:“这几天, 我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话总领全文;《雨中登泰山》中“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 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这“雨趣”二字, 乃文之瞳孔, 不仅画出了泰山的“雨趣美”, 还道出了登山者的“雨中志”, 而且更突出了全文结构美的神韵。

二、散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 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箫、明净无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 人们又用“甘洌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散文教学, 品尝语言美是重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 咬文嚼字, 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 引导学生深入一层去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天山景物记》中:“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 满是高过马头的鲜花, 红、黄、蓝、白、紫, 五彩缤纷, 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 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在这里, 用“华丽”描绘“织锦”, 用“耀眼”刻画“彩霞”, 用“绚烂”形容“长虹”既准确又生动。《荷塘月色》“妻在屋里拍着闰儿, 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一句, “哼着”的情味与“迷迷糊糊”的情态一致。还是《荷塘月色》中“微风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里通感的运用尽显奇妙。

三、散文教学要抓住“意境美”这个难点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 又有诗一般的意境。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散文亦然, 此所谓境界即意境。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 必须有所寄托, 或借景以抒情, 或托物以言志, 或因事以明理。这些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 使读者如临其境, 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 引起心灵的共鸣。可见, 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 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 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和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 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 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 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个问题比较抽象, 因此是散文教学的难点。我们还是举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如读《荷塘月色》, 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 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 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 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 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之所以要创造出一种朦胧美的环境, 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 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 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 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间。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 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么?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只有到了这一步, 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 透过字里行间, 通过联想和想象, 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 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这当然属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范畴, 有一定的难度, 但既然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那么, 我们就该在散文教学中努力追求之, 教给学生一些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东西。

综上所述, 散文表现形式灵活多样, 散文教法更无固定的模式可循。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打开思路, 以积极的姿态打破现实与教学园地封闭隔绝的状态, 以新的课程理念更新散文教学的观念, 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 让散文真正走近并走进学生的心灵, 走近并走进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无限魅力。

散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篇2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现代散文占有较大的比重,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了教学的成效。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散文的特点,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创新,采取更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加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的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散文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了对散文教学的研究,优化教学设计与方案,改革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为自主的空间,引导他们深刻地领悟分析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以致用。与此同时,笔者还将散文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为教学成效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把握散文的主要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蕴含了作者对社会、生命、自然等独特的认知体验和情感表达。散文的语言精美、意蕴悠远,集诸种美于一身,又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抓住要点,感到茫然。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从散文的这一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一条主线”“两个要点”。“一条主线”是散文的思想情感;“两个要点”是要抓住典型意象和表现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看似形散的文章中提炼出鲜明的主题,紧扣学习的重要环节。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会变得更为有效。笔者根据这样的理念设计教学流程,从学生课前预习的针对性、课堂探究的自主性和课后巩固的拓展性三个方面入手,精心设计适合散文教学的方案,从而使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

二、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领悟的效果

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要将其区别于一般题材文章的教学,要针对散文语言文字优美、人物意象优美、情感情境优美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散文的精髓,走进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产生更加深切的体验,准确地感悟和理解文章。笔者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用心地读”。散文形散而神聚,其意境之美更多的是通过句段表现出来的。如何感悟散文之美?读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散文的语言色调如同素描,内涵极其悠远;其笔法变化无穷、无拘无束;其主题或使我们愉悦,或使我们哀伤,或使我们沉思。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认真地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探究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艺术形象的魅力。

2.引导学生“用心地悟”。散文的魅力要用心去感悟,感悟人物的情感、感悟人生真谛,其突破了单纯抒情的层面,使情和景融为一体。散文的意境蕴含于情景之中,蕴含于事物之中,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关键形象、关键字词、关键语段去认真地阅读,认真地分析,认真地思考,认真地感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赞美,实现从对精美的语言文字的分析到深远的意境物象的体味,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散文的主题思想与情感,提高学生的感受、欣赏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能使其受到情感熏陶与思想教育。

3.引导学生“用心地说”。说也是散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学生要用心地说,说出自己对这篇散文的印象感知,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作者表达的思想、刻画的形象、精美的表达技巧,要用心地说,既说对文章情感、人物形象的感悟,同时也要说对文章写作技巧的领悟,达到深刻理解教材和学习借鉴写作技巧的双重目标。在说的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另一个层面的说是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有效阅读、分析感悟的,说出自己在散文阅读学习方面的方法技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教师向学生灌输了多少种阅读的方法,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将其与自身的学习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提高阅读理解的成效,这也是散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教学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

4.引导学生“用心地写”。在有些教师的眼中,散文不但难领悟,更难写作。实际上并不如此,只要教师指导得当,学生一定能够写出好散文。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深刻领会散文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无论是写人、写景还是写事,在学生的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题材。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仿写开始,从机械地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增强阅读的感悟和体验

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优秀的作品,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提高。这一点对于初中生而言尤为重要,应试的压力挤占了学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当积极创造机会,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散文,陶冶性情,增加文学积累。笔者向学生推荐了诸多名家的散文精品,尤其是教材中涉及的名家的其他散文,同样的风格或是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章,使之成为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笔者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地感悟、研读这些精美的散文,走进其中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感悟人生,让散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好伙伴。

散文解读与有效教学策略选择 篇3

一、对文本的解读

备课前要有整体意识、单元意识,了解要讲的课文在这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不要隔离于单元之外,也不必将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面面俱到。《济南的冬天》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层次分明,角度独特,虚实结合,想象丰富,情景交融。加上文中口语多,个性化浓郁,因此读来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所以,学习本文,第一要利用其审美价值,引领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美的意境中,获取美的享受和熏陶;第二老舍先生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对学生积累感悟语言并进行写作引导的最佳范例。

从本单元编排的意图看,选取的4篇课文分别描绘了烂漫的春光、温暖的冬景、如海的竹林和翠绿的草原,呈现出了一幅幅丰富多姿、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画面。它们为学生的心灵放飞自然,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在《春》这篇写景散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景物特征和描写角度的写景方法、技巧。

二、对学情的分析

我们将教给学生什么?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实施?尤为作文时,由于大部分同学不懂描写,只会记叙,语言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文采,没有感染力。所以语文教师可利用学生接触写景散文的机会,对学生进一步引导、巩固、加深他们的认知,对写景散文抓特征、理层次等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加以固化。以读促写、以读促思,让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

把语文习惯的养成落实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行动中。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来设计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比如学习游记单元,可让学生勾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以导游的身份有条理,有创意地设计导游词,让同学们能身临其境地神游一番。又如学习新闻单元,可以每人准备一张报纸,通过标注形式,在剪报上把新闻的知识活学活用,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

三、对教法、学法的关注

首先关注教法。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宜采用以下教法进行有效教学。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融入到文本的意境中去,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朗读法:本文有其独特的意蕴,若要让学生品味其中语言的精妙,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方式的朗读,为此,教师可以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中读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次关注学法。教与学是双向活动,为了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宜采用以下学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在书上圈画批点,积极读书。朗读法:指导学生多感,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小组相互读,而后再让小组间竞赛读,由其中一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其他小组评读。最后再请大家推选出竞赛中每个角色表现最佳的同学组成最佳组合再读。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互读、评读、竞赛读、表演读,让学生从中反复体会、品味与表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与反动没落的沙皇统治之间生死搏斗的坚强无畏的精神,激发学生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和战斗豪情,同时感受诗与散文完美结合的音乐节奏美,内容丰富的激越美。至此,其文章的思想性、抒情性、艺术性等也就得到了深入领会。

二、 故事性强的课文采用讲故事法

大千世界,人人喜爱读故事,青少年尤其突出。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可充分抓住

这一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枯燥,又让学生乐学。

如《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初读课文时,我就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按老大臣的口气,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然后要求学生再朗读课文,思考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老大臣等官吏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等一系列问题。

再如小说《父母的心》,讲的是一对穷夫妻,宁可一家六口一起饿死,也不愿送一个孩子给富人家的感人故事。课文导入时,我直白地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个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这个故事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我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我就听到了阵阵啜泣声,以致许多学生听完后都泪流满面。趁势我又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感人的原因,再比较一下父母每次要答复自己孩子的理由有什么不同,从这些理由的细微不同之中感受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爱。而后再按故事发展的情节让学生复述,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父母的至亲至爱。最后我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这样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了感恩教育,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

三、 结构性强的课文采用线索教学法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结构性强的课文,有的紧紧围绕中心句来结构文章,有的以或明或暗的线索,甚至是明暗双线来结构全文。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文中的结构线索进行教学,不仅使阅读教学新颖自然,而且能牵一发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有两条线索。一条以父亲的背影为明线组织材料,一条是渗透其中体现父子情深的暗线。我根据这两条线索间的关系,以明线为抓手,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顺势理出全文线索:开篇设疑——点出背影,文中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别——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然后围绕这几次背影,逐一阅读讨论:课文写的这几处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次背影引发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体现了父子间怎样的情感?作者选择父亲的背影来写有什么艺术特色?这些问题学生弄清了,文章的暗线也就抓住了,蕴含其间的主题及其艺术特色也就体会出来了。

再如《夏》一课,课文开始就直接以“充满整个夏天的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一句概括夏天的特点,所以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启发他们找出这一中心句,而后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下文哪些段落写“紧张”,哪些段落写“热烈”,分别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这一教法,既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课文的结构特点,潜移默化中又让学生在“紧张、热烈”中阅读赏析了课文。

总之,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只有遵循课文的特征,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到清新、自然,乐此不疲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达到有效性。

散文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篇4

一.充分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作家的创作行为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作家在写作时有着明显的情感取向, 这种情感的取向具体反映在作品中就是蕴含在其中的丰富情感, 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情感基调。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基调是作品所蕴含丰富情感的集中体现, 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首先要做到准确地把握每一篇散文的情感基调, 合理把握作者在课文中所渗透的情感, 唯有如此才能正确且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境, 真正读懂课文。

例如老舍的《想北平》这篇课文, 一开头作者说得很清楚, 他所知道的那点北平仅仅是“我的北平”, 老舍的北平又是什么样的北平, 他说“我真爱北平”, 这些地方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这篇散文中, 情感基调正是老舍与北平之间这种特殊的爱。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课文中的很多细节, 也就能体会到老舍为何对北平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充满着感情。这种看似复杂的情感老舍将它比作对母亲的爱, 是一种血肉融合、密不可分的深爱, 理解了老舍在作品中的这种情感才能把握《想北平》的核心。正因为老舍与北平之间这种特殊的爱, 他才会觉得不论是国内的天津、上海还是国外的伦敦、巴黎等著名城市都不可能与北平相提并论, 同时通过巧妙的对比突出了北平的特点, 突出自己唯有在北平才能找到自我。正是这种特殊的爱, 老舍在最后才忍不住要落泪, 因为他太想念北平了, 而全文也在作者这种强烈的情感中结束。

二.准确把握课文中隐含的情感脉络

朱自清写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 当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朱自清对当时的现实有诸多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他跳不出自己所在的这个圈子, 内心始终在纠结矛盾着。文章开篇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在这种感情的影响下作者沿着荷塘一路走来, 描述着月下荷塘的种种景色:淡淡的月光, 薄薄的轻雾, 像牛奶洗过的花叶, 隐隐约约的远山, 斑驳稀疏的树影, 淡淡的云, 微微的风, 缕缕的清香。这些都是清淡的景, 在清淡的景色中包含着作者内心的苦闷与哀愁。然后作者着力描写荷塘景色, 依次描述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的特征, 突出月下的荷塘之美, 饱含深情, 摆脱了“淡淡的哀愁”, 在写景中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 感情进一步发展。但作者“淡淡的喜悦”也是片刻的, 喜悦毕竟不能赶走忧愁, 人毕竟是要回到现实中, 感情到此又为一转:“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都没有。”最后回到自家门前, 全文在特有的孤寂氛围中结束, 蕴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愁情。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把握了这篇文章的感情脉络, 走进文章, 深入解读, 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有效把握文本涵泳实现情感共鸣

散文的教学说到底就是塑造学生的情感, 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 用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去熏陶学生, 塑造他们健康向上的性格。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要求学生从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进而内化在自我的心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涵泳作品, 实现与作品感情的共鸣。涵泳作品, 就是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深处, 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会, 从而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要教会学生开放所有的感官, 眼观其文, 想象其画面美;口诵其声, 领略语言的韵律美;心会其意, 领略作品的情理美, 形成多维立体的审美体验。涵泳文章时, 可采取灵活方式, 或默读品味, 或闭目想象, 或高声朗读, 或对精华段落进行美读。在朗读或美读时要做到声情并茂, 沉浸其中, 与文本感情相互交流, 相互融合, 形成共鸣。如《荷塘月色》对月夜荷塘的描写, 《济南的冬天》对济南小雪的描写, 都适合涵泳和美读。

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篇5

-----关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而“空间与图形”部分在小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四个板块的内容。我们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研读新教材,领会新意图,树立新思维,采取新对策,切实提高“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基本策略。

(一)、突出生活化和现实性。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尤其倡导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北师大版教材将“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目的就是要加强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突出以学生熟悉的居住、生存和活动的现实空间作为学习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图形与物体、建立丰富表象、形成直觉思维,密切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在现实情境中帮助学生顺利地建立空间观念。

1、紧密联系现实原型。

空间观念的形成需要对现实原型的充分感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丰富的现实原型的直觉观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原型,让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让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比如,教学“角的认识”时,(1)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角。通过学生熟悉的剪刀、红领巾、钟面等现实原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些实物,然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画下大小不同的三种角,在此基础上引出角的概念,实现从实物到相应平面图形的转换。(2)回到现实场景中去找出更多的角。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角后,让学生回到生活的现实场景中去找出更多的角,在学生寻找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在新课引入时的实物图中去找角,再到教室里去找出更多的角,寻找的范围应是学生熟悉的,从小到大的。同时由于教室里看到的都是物体,物体是许多面围成的,而角是存在于某个面上的,因此,应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切不可笼统地说桌角是角。通过这样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的反复转换,使学生不断认识、了解、把握实物与相应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关系,空间观念就会不断地生发并逐步形成。

2、创设丰富有效的情境。

《标准》中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呈现大都采用直观几何、实验几何的方式,在教学中,设置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增加直接经验,启迪思维火花,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如运用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空间与图形”,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例如,《圆的认识》一课,是学生了解曲线图形的开始,与以往的直线平面图形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充分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联系自己课下的游戏经历,创设哪种方式更公平的情景?并在小组内与同伴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在逐步的讨论与交流中,有部分学生就会提出正方形游戏时,站在四个拐角的同学比站在每条边中间的同学到毽子的距离远,这时大家一致认为只有站成圆形才公平。接着,我们还可以反问:为什么?有学生就指出,因为站在圆曲线上的每一个位置到毽子的位置始终都是一样的,学生对于圆的特征认识才会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又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可以通过设计墙报的花边等教学情景,让学生体会总结出计算周长的公式。通过粉刷墙壁,学习面积的计算。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用途,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3、用好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对几何形体的掌握,总是先从它的感性直观开始的,他们首先被具体的几何形体的外部形式所吸引,随即唤起他们的兴趣,当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倾注在几何形体的感性形式的特征上时,几何形体的结构及运动规律便在他们的知觉中完形,以形成表象。根据由德国的库仑发现并命名的“脑映像”之说原理可知,儿童对耳闻目睹过的事情,不仅在事后的即刻,而且在几小时、几天,有时甚至是在几年后仍有清晰的记忆。学生已有的空间知识和经验,来自于在现实生活中对一些物体的接触与了解,它们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无缝链接,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不断帮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水平的生长点和着眼点,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逐步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并在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例如,三年级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就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建立平移和旋转的概念。首先谈话引入:今天老师是走路来学校的,平时你们是怎么来上学的?学生回答有走、乘汽车等,老师可以归纳:像人在行走、自行车、汽车在行驶,我们说它们在运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或人在运动?第二,分类探究: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一些物体运动时的视频,看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可以一边看,一边做动作,然后同桌合作,给这些运动现象分类。同学们把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现象分为一类,把风扇的叶片、螺旋桨、指针的运动现象分为另一类。第三,整体感知:像火车、电梯、缆车这样的运动叫平移,物体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像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这样的运动叫旋转。教师依次出示一些平移或旋转运动的照片,让学生边模仿动作、边思考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学生边用手势判断平移或旋转现象,边回答。第四,初步建立概念,会联系生活实例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现象。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谈运动现象引趣——给平移和旋转现象分类——在动作模仿中感知平移和旋转——概念的初步建立这四个活动,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初步引导学生建立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发展了空间观念。

(二)、强化过程与体验。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新课标下的“空间与图形”与以往的“几何”相比,突出了将“过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非常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的经验,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经历过程与体验实例”。同样的知识点,北师大版教材注重让学生感受实际意义,比如,由认识、知道面积单位的硬性规定转变为经历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体验单位统一的重要性,由对面积公式的记忆与单纯计算转变为对面积公式的探索与实际应用,强调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强调了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1、加强操作活动。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有直观性的特点,一般比较容易理解直观的几何图形与概念,对一些较为抽象的几何概念不能直接理解,要借助直观的演示才能理解。心理学的观念认为,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像、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步把握概念的本质。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把动手操作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让他们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有利于形成和巩固空间观念。

(1)、操作与观察相结合。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它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除了利用已有经验外,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可以从观察活动开始,在观察活动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学生对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所处的方位的感知,对物体视图的初步认识,以及对常见的图形的了解,积累丰富的几何事实等,都有需要他们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以及交流与讨论,可以了解现实的生活空间和常见的立体与平面图形,理解现实的三维世界,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带来的实物进行摸,滚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又如教学对称图形时,让学生运用折、画、剪等活动,能逐渐悟出什么叫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2)、操作与思考相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在体验中构建空间模型,感知体与体、面与面、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产生了位置、方位与变换,就产生了平行、垂直与角,就有各种不同的拼搭与组合。对这些关系的把握,学生就能认识图形之间的各种相互关联和依存,把握其中的各种稳定与变化,由此内化成关于空间的若干结构,这就是空间观念。但这一环节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中,些学生往往只觉得热闹、好玩,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数学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例如,教学《认识物体》时,教师课前请每个学生搜集一些实物,如:药盒、八宝粥罐、积木、乒乓球等。上课时教师就请学生搭,看谁搭得稳,搭得漂亮,然后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没有把球放在最底层?把八宝粥罐放在底层要注意怎么放?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就不再需要老师来一步步地牵引,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都将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

(3)、操作与想象相结合。

学生通过想象绘制和比较放在不同位置上的物体或实物模型,逐步形成各种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如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茶壶,又让学生猜一猜小组内其他同学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并且在想象完后,走到该同学的位置观察一下,在这个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再如学习“面积单位”,在认识1平方分米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书自学---观察教具---动手裁剪---闭眼想象”来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又如,学习“折叠与展开”,可以从长方体、正方体的“立体图---动手裁剪展开---闭眼想象折叠”这种平面与立体之间的转换,以丰富的表象作为建立空间观念的坚实载体。

2、引导动态想象。教学心理学认为,动态想象是学生数理逻辑与经验生成的源泉,静态想象只能产生物理经验,而空间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印象,更是一种思考,是一种逻辑,是一种内在的把握,所以说图形的动态是空间观念形成的源泉。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通过研究动态的圆来把握实质,首先让学生用图形纸片研究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并且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与直径都相等。在把圆形纸片反复对折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会折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有些学生想象成有无数条,有些学生进而认为半径的条数应该是直径条数的两倍,可见动态研究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其次是把两个小球分别系在一根绳上和一根橡皮筋上,通过不断加速的转动让学生想象,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一个是圆,一个不是圆,由此引导学生体验圆的本质特征。再如在教学平移时,引导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当金鱼的嘴向前移动一格,这条金鱼也向前移动了一格;嘴再向前移动一格,金鱼也向前移动一格,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使学生把部分与整体在平移运动中融合起来,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由点的移动距离来确立物体的移动距离才能得以内化。又如在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设计一组运动的拼搭游戏,三条线段,两条是分开的,让学生想象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进行变化,把其中一条缩短,能否围成三角形;再把缩短的一条增长,能否围成三角形,第三种情况两条短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时也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其中一条短边增长一点点,你很难想象到的一点点,你说这时能否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这样的想象中构筑自己的心理图像,由此进一步理解这一原理。

3、组织有效合作交流。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培养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感知,这些都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更离不开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参与,合作交流。因此,我们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讨论交流、合作实验。同时,把握好合作交流的时机,在学生产生疑难时、在质疑辨析时、在总结概括时,引导学生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积极地表达自己对几何空间的看法,倾听、接受同伴的正确意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集思广益中产生新的思考,建构、完善自己的空间认知结构。例如,在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开展“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学生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已经充分体会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可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先让学生想象一下,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讨论一致认定想办法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应该可以的。然后让学生设法按自己的思路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学生就要自主探索,亲自实践,有的学生只考虑了最后的结果,剪出来是拼成了长方形却各片大小不一,而且没有连在一起,却不知道如何拼成学过的图形。这时就可以乘势引导组织讨论交流,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大家达成共识。这样,学生经历观察动作的变化,或者动态的模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不断观察、思考、交流中学生一定能感悟“空间与图形”本质的东西。又如,在学习“确定位置“时,根据游乐场的示意图回答问题:小敏到海洋馆可以怎样走?由于走法不止一种,因此留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就相对较大。组织交流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选择的行走路线;另一方面更要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不同走法,比较各种走法的异同,以使学生对平面图的认识更加全面,从而逐步提高识图的能力。

(三)、加强实际应用。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认识正误的唯一标准,更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必由之路。加强实际应用是新课标下的北师大教材区别于其它教材的又一个显著的特点。强调要让学生通过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形体的感知,发展空间观念。比如,在c层补充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6个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求它现在的表面积。”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独立做,结果大部分同学的算式是:“4×4×6-1×1×6×6=60(平方厘米)。当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解答时,他们的意见是那么一致: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平方厘米,挖去6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当然就减少了36平方厘米。学生的解答让我感到意外,同时也使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有什么方法能让学生感受到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呢?对这一题,我没有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先摆出这样一正方体,从上面正中间取走一个,观察有什么发现。我首先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当他们借助演示都确信切去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增加4个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是不是切下一个正方体后,表面积就一定会增加4个面的面积呢?结果他们通过再次的动手实践,得出了如果在8个顶点上切,表面积的大小不变;如果在两个顶点之间的棱上切下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只增加两个面的结论。又如,在五年级的“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中,在教学的最后,我出示了一个装电视机的盒子图,上面有一个连乘算式:60×50×40。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重视学习场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几何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限制、学习方式被约束,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统一的方法来认识图形、学习几何证明,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显,创新的热情得不到激发。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路径,提倡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在“空间与图形”部分,提倡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如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教师可以提供平面图,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解决,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活动空间,激活创新意识。又如在学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之后,呈现用这些图形拼成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孩子们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所学的图形,在这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让孩子们用学过的图形画物体,有的画出一列小火车,有的画出一艘轮船,有的画出机器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再如,在五年级学习三角形面积时,练一练中,先让学生观察再计算:图中涂色的四个三角形面积各是多少?是怎样想的?学生能很快领悟到图中涂色三角形面积是相等的,因为它们属于“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必然相等”,然后变换课件,随着课件的一步步点击,变化为底边不动,一个顶点运动,构成若干个三角形,思维敏捷的学生马上能领悟到:其实图中的a点是个动点,它可以在线段ab间任意移动,这样可以得到无数个涂色的三角形,但面积都是相等,经这样的练习设计能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策略 篇6

一、把握常识,抓住特点

从广义上看,散文指戏剧、诗歌、小说之外的具有文学性的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传记、随笔杂文、通讯、回忆录等文体。从狭义上看,即文艺性散文,主要是抒情或记叙,有广泛的取材、灵活的笔法,其篇幅较为短小,却情文并茂。散文一般分为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其中,抒情散文,注重生动、具体地抒发作者的感情,借助一定事物为描写对象,如《春》《白杨礼赞》;而叙事散文,则主要是叙事,其中心是写人记事,如《背影》《藤野先生》;议论性散文,则注重议论,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看法。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中,“形”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如结构、材料、表现技巧与表达手法等。而“神”,即文章的内在形式,指文章主题,蕴含在“形”中的情感。在一篇散文中,不管内容如何广泛,其形式如何自由,但文章主旨、作者情感却是集中的、明确的。因此,在学习散文时,我们可由“形”来发掘出其中的“神”。

二、感知形象,捕捉情感

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感知形象是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般而言,散文中的人、事、景、物,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的人、事、景、物,以把握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知形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情景教学法,这是较为常用与有效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从中得到感悟与体会。其次,教师还可通过实物来直接呈现,让学生观察、体验。又如角色扮演法,通过表演,理解人物特点,体会文本主题。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让学生将文章变为课本剧,展开角色扮演,以深刻理解与把握文章主旨。此外,还有想象联想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意境。如学习朱自清的《绿》一文时,教师可先播放背景音乐,并呈现有关图片,营造出轻松、静谧的氛围,然后教师选出文中一些优美语句进行朗诵,引导学生想象感悟。如“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等。这样,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到如诗般的意境,在饱含诗情、富有生趣的绿意中,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爱。

三、咬文嚼字,细品语言

在散文教学中,若想真正体会文本内涵,不能停留于文本表面,还需深入文本,咬文嚼字,细细品味文本语言,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其体会语言所含情感,理解文章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如《背影》一文,词藻并不华丽,也并非精心雕琢,却通过朴素、平白的语言连缀成文,娓娓道来,看似朴素恬淡,实则意蕴丰富。如在文章中,作者以“祸不单行”“满院狼藉” “光景惨淡”“情不自己”“触目伤怀”等词语,为全文营造出淡淡的感伤气氛,这反映出了作者的真实心境。其次,借助两个“踌躇”与“再三”,还有三个“嘱”,表面看似重复,实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父亲的不放心;又如“太聪明” “聪明过分”这些看似口语化的反语,却体现了朱自清对那时不明白父爱之情的深深自责。在文章中,描写父亲衣着时,运用多个“布”,这和我的“紫毛大衣”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再如“我的眼泪又来了”“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等语句,比较口语化,却反映出深深父子情……可见,文字虽质朴,却意蕴丰富,如涓涓细流,滋润读者心田。

四、寻找文脉,把握意图

例谈散文教学的有效取舍 篇7

一.感悟散文的“形散”。

1、选材的广泛性。

散文是最自由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的取材十分广泛。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都可以作为其写作素材。《背影》一文既写了父亲奔丧之事, 又写了父亲失业之事, 还写了家庭生活惨淡与社会动荡之事, 这些背景的简单叙述为着力刻画“背影”渲染了特定的“爱子”氛围。写背影, 又写了父亲不打算送行、决定亲自送行、车站买橘子等诸多小事, 还写了父亲的来信及其“我”的思念等, 这就是选材的广泛性。

2、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 (如两次使用“踌躇”) 同义动词 (如“嘱咐”、“嘱”、“嘱托”) 、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 (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 、动词的照应使用 (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 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 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 就会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 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同时, 作者还应用了语言描写:“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心理描写:父亲本“不打算送行”, 但不放心, 决定亲自送行;外貌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这些描写丰富了父亲的形象。

3、结构的灵活性。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和情节, 所以散文作家往往是抓住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或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片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而不求其像小说和戏剧那样具有丰满的人物和完整的情节。《背影》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只对“车站送别”作了详尽的叙述与描写。

4、语言的独特性。

优秀的散文, 通常几百字、上千字, 多则几千字, 或述所见所闻, 或说所感所想, 触及读者的情感神经, 拨动读者的思想琴弦, 以小见大, 言近旨远,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散文的语言要精练优美、朴素自然。精练, 是指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传达人物的神情特点。语言精练, 就能做到言简意丰。寥寥数语, 即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勾勒出动人的场景, 显示出深远的意境。《背影》语言质朴无华, 读来亲切自然, 这就是它的独特风格。

二.感悟散文的“神聚”。

提高初中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篇8

然无味。

一、把阅读放在第一位

温儒敏说过:“读”最重要, 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孔庆东先生在《少爷小姐请读书》一文中曾经真

诚地劝告大学生们:“我们不敢说读书救国之类的大话, 只说一句贴己的悄悄话:不读书, 恐怕连少爷小姐也做不成了耶!”可见阅读的严峻性。从朗读到阅读, 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 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体验

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提出了阅读层次论, 他把阅读层次分为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三个层次。所谓知识性阅读能力, 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或常识的掌握程度, 诸如基本字词知识, 基本语法知识, 基本修辞知识, 基本文学知识。所谓理解性阅读能力, 包括转换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分类能力、推断能力等。所谓探索性阅读能力, 包括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

三、读出兴趣

阅读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的形成, 一定要把激发兴趣放在首位。语文课本来应该是能养成阅读兴趣的, 人文的、感性的、审美的内容, 都会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唤起灵性和兴味;但现在连课外阅读也全都纳入考试的目标, 那就容易扼杀了兴趣。尊重学生的体验, 阅读应当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当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四、掌握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通过对初中现代散文的解读和教学策略的学习, 让我对散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首先, 对散文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 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范畴, 具有文学色彩的, 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 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包括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的散文。拟题紧扣作者思想感情、文章主题作答。本文主要讲述了某某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件什么事, 表达了或表现了……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以为线索,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 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文章中某一句话或某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照应题目或上文, 点明文章主旨, 为下文做铺垫。

五、系统的内化和外化

现代散文鉴赏性教学要求我们以审美为核心, 获取真知和思想, 不以功利为目的, 以人的素质为目标, 使广泛的审美性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先导。“乐学”, “愉快教学”, 学习不再是苦差事, 认知过程与审美情感和谐统一, 审美情感为获取知识的媒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状态产生一种巨大的循环力, 影响少年的智慧和全部智力活动。”语文中的德育渗透也必须通过审美来实现。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席勒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 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它途径。”叶圣陶先生则特别强调“熏陶”二字:“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科知识, 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 熏陶学生, 让他们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这些见解均能启迪我们, 审美需要系统的内化和外化。

六、让生活与语文共融

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论的。散文更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受流淌于笔尖的产物。因此, 学习散文要鼓励学生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 用心感受生活, 接受多元的刺激。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会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了。很多学生总是抱怨生活在“两点一线”之间, 哪来生活的感悟呢?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确实发现美的眼睛”吧。

作为语文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把更多的生活资讯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叙事散文《背影》是一篇文字朴实而情感丰厚的文章———惨淡家景之下, 父子冬天相别, 儿子心目中的父亲“背影”, 意蕴深远而令人回味无穷。文本中的细节很生活化, 初读时或许会觉得很平淡, 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寻找同样感人的生活细节来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散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 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 正是这个意思。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欣赏角度是不一样的, 正是人们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摘要:阅读和欣赏散文, 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作者的主观感悟, 是散文的思想、意味之本。从散文里我们看到, 作者不论写人生还是写自然, 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 无不是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 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有作者的深思妙悟, 才有散文中的深刻、隽永的情、理、意、味。

关键词:初中,散文,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迎春.滴水瓣花总关情——初中散文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 (中学版) , 2008, (Z1) .

[2]石英.新课程下的现代散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 (中学) , 2009, (01) .

例析叙事散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篇9

一、紧扣主线悟内涵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教学叙事散文时, 找到一根能统领全文的主线串联起文本, 生发一两个至关重要的主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 会使课堂呈现方式如同散文的特点一般形散神聚, 使课堂教学彰显简约之美。如何找到这根得力的线索, 帮助学生轻松读懂叙事散文的深刻内涵呢?

1.依托抢眼的课题。

课题大多直接指向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顺着吸引人眼球的课题去寻找, 那根连缀散文的主线就会很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教学《月光启蒙》时, 我紧扣课题找到了主线“为什么以‘月光启蒙’为题”, 由此生发出两个问题:母亲用什么启蒙“我”?是怎样启蒙“我”的?在师生对话中, 学生明白了母亲在月光下用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启蒙了“我”。母亲就是空中那一轮明月, 母爱就如同那柔和的月色。依托课题找到教学主线串联整课教学, 使学生轻松悟得抽象的“启蒙”内涵, 也优化了课堂结构。

2.巧用文中反复句。

“反复”是为了突出作者要表达的某个意思, 强调某种特定的感情。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反复句展开教学, 会使内容更集中, 流程更简洁。《安塞腰鼓》一课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 其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间隔反复三次, 是全文的核心句。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找出这一句后大声朗读, 并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美”, 再练习用“美, 你看 (听) ”的句式练说安塞腰鼓的特点。紧扣反复句教学, 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在说话训练中深化了对安塞腰鼓的认识。

3.抓住文末升华句。

不少叙事散文在结尾时会点明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进一步升华情感。抓住结尾体现文本灵魂的语句贯串全文教学, 有助于学生真正读懂散文, 深入探讨文本内涵, 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诺贝尔》中的最后一句话———“为了发明炸药, 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是作者情感的升华, 也是全文的中心句。以此句贯串全课教学, 引发两个关键问题:诺贝尔是怎样发明炸药的?他又是怎样投入整个生命的?疏通内容之后, 学生对诺贝尔的认识就比较全面了。接着相机补充相关背景资料, 再次呼应此句:就是这样一位疾病缠身的诺贝尔, 为什么要这样无怨无悔地投入整个生命呢?背景资料的介入, 使学生对诺贝尔的认识更为全面, 此时, 他为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已像一颗种子深深埋进了学生幼小的心田。

二、聚焦词句品韵味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语言学家王尧也强调, 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语言中出生入死”。散文的语言特色毋庸置疑, 聚焦突出散文味道的关键处细究深析, 就会很容易品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么, 怎样确立文本的关键词句呢?

1.学情分析不可缺。

教学前认真分析学情, 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应是课堂上的教学重点。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 主动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句, 课上教师根据提问适度调整教学流程, 让“教”真正为“学”服务, 可以很好地突破难点。《月光启蒙》中有一段对母亲的生动描述:“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 像一尊玉石雕像。”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母亲‘像一尊玉石雕像’?”教师顺势引导:“你见过玉石雕像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玉石雕像?”再进一步联系上文“母亲换了一件白布褂子”理解, 学生体会到了月光的美妙和母亲的美德深深融合一体, 才有了“玉石雕像”美好形象的再现。

2.关键词句巧捕捉。

阅读一篇散文之初, 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反复朗读, 当读熟、读透时, 自然就会捕捉到文中暗示主题的关键词句。《桂花雨》一文中的“浸”和“沉浸”看起来很平常, 很多教师解读教材时会忽略。笔者解读文本时把目光停留在了这两个词语上, 发现其中的韵味十足。“浸”用得传神, 将香气写得可以触摸, 是一种通感的写法。“沉浸”写出了桂花香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弥漫的除了桂花的香味, 还有那浓浓的乡情。在细细咀嚼中, 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之准、之美。

3.课后习题勿忽略。

课后习题是编者精心安排的课文学习的重点, 要求学生体会的关键词句在此会有所体现。教师要深入领会编者意图, 巧妙利用课后习题引领学生潜心会文, 反复涵泳词句意味。《月光启蒙》课后习题2要求联系上下文, 体会“长歌谣”中“长”的意思。这对学生而言是难点。课堂上, 教师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引导, 先与“长五谷”的“长”比较, 再联系上下文体会, 学生很快领会到了“长”的“口耳相传、代代相传、不断创作”的深层含义。赏析课后习题中的关键词句, 不但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还帮助他们品出散文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三、读中学写取真经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叶圣陶先生认为,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细细品读这个内涵深邃、外延丰富的例子, 才能明白作者写了什么, 是怎么写的。因此, 教学的步伐需要向前迈进一步, 让学生知道文质兼美的散文是如何写出来的。依托文本由读到写的迁移训练, 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怎样让优美的文本成为仿写训练的有力载体呢?

1.挖掘“留白”处补白。

情感真挚的叙事散文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 会在文中留下多处“空白”。教师要善于挖掘“留白”处, 并创设出适宜的情境, 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补白”, 使其思维处于紧张的思考状态, 从而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努力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谈迁在遭受巨大的厄运后,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思索:“谈迁茶饭不思, 他在思什么?夜难安寝, 又在想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所思所想。”入情入境的学生倾吐欲望强烈。一生写道:“为了完成《国榷》, 我不辞辛劳地忙着, 可现在最珍贵的东西突然失去,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还不如一死了之!不, 哭泣、抱怨是弱者的表现!我一定要振奋, 要与时间赛跑, 要与生命赛跑, 在有生之年完成我毕生的宏愿。”

2.指向特色处仿写。

叙事散文中的许多句式富有特点, 是增强学生语言敏感度的好材料。关注特色句并进行仿写, 可以巧妙地将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丰富其语言储量。《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采用比拟、排比的手法讴歌了美丽的大自然。教学时先让学生说出其中哪个词或哪句话写得非常精彩, 并简单陈述理由。接着告诉学生:如此美的春景, 如此伟大的大自然母亲, 她一定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大家能照着例句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一下她吗?有本可依, 学生妙笔生花, 灵动的语句自然流淌出来:粉红的桃花是她绽放的笑脸, 翠绿的嫩草是她秀丽的发簪, 绵绵的春雨是她晶莹的汗滴, 奔腾的江河是她飘舞的丝带……

3.关注延伸处拓展。

“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0

一、有效体验,注重问题情境中的互动性

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其中学生纯粹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内容的把握往往停留在一知半解或者懵懵懂懂的状态,还没有从实质上去把握。而要真正让学生把知识从字面理解进行内化,变成学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最根本的还需要数学教师能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提出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交流中来。

【例题】1.作出函数a=3b+7在坐标中的图像,并且通过图像:(1)求出3b+7=0的解;(2)求出3b+7>0的解;(3)若b的范围是[-1,3],求a的具体范围。

2.某学校食堂桌子是4人方桌,若人数超过4,就将方桌拼在一起,2张桌子能坐6人,请依此规律列出具体数值。

【简析】从问题内容来看,主要与一次函数有关,但是从学生主动性考虑,激发程度不一样,其结果自然也不一样。第一个题目比较直接,相对抽象,直接将问题呈现出来,至于其中所蕴含的生活知识或者联系却很小,而且语言比较平实,因而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而第二个题目却更多关注到题目中所蕴含的情感,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采取情感激励法将问题抛出,这种方法就将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了,这个过程让学生因为其中的生活性而对该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进而主动和教师进行探究活动。

可见,从学生情感体验出发,尽可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而最佳途径就是互动,在小组合作、分组探究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互动沟通师生情感,推促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强化师生互动过程,从而有效把握学生的思考方向和基本思路。

二、有效评析,注重问题评析中的两面性

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成型期,由于学生的思维局限性,其对解题能力和技巧并没有完全掌握,而且,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也并没有真正培养起来,所以很容易在解题时出现误差甚至走入误区,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评价式教学活动,对初中生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行综合性评判。通过数学推理、模拟判断等方式营造演示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观察与评析,从而完成论证疑问、准确判断、科学推理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问题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

【例题】在梯形ABCD中,已知BC∥AD,NC=DN,BM=AM,求证:CB∥NM,2NM=AD+CB.

在组织数学思维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评价教学法”先对这一证明题的具体求证过程进行预设,然后对学生间的评价进行引导,之后师生共同对解题过程进行辨析互动,这一过程能够保证师生间的互动式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将对试题的评价、辨析过程进行师生间的互动和转化,使其最终转化为对数学思想、数学素养的积淀过程。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教学”的评析环节,这是对学生解题过程的展示,是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互评活动的引领,它能使学生在相互评析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素养,从而使得教学活动成为师生间互动提升的过程。

三、有效指导,注重问题探究中的双边性

互动式教学是新课改的主要探究方向,他特别强调了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新的双边教学关系。著名心理学教授罗杰思曾言:“进行创造的基本条件就是心理的安全和自由。”可见,在问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如传统教学一般,直接将所有问题都丢给学生,然后直接开讲,而应当通过自身的有效点拨,给予学生解题方法指导,做到灵活掌握解题方法,并在解题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解题。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即是师生间的彼此信赖、共同提升。

【例题】在△ABC中,∠C是90°,BC=4,AC=3,⊙O的半径为2,(1)当点C和圆心O重合在一起时,AB和⊙O的位置关系是什么?(2)如果点O在AC上移动,OC为何值时,⊙O和AB是相切关系。

在讲这道题时,教师应该坚持“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当指点”的教学方针,先将“该问题是哪一方面的数学问题”“这个问题中的条件都有哪些”“这些条件之间都有哪些联系”“这个问题的解答能用到哪些学过的知识”“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等具有引导性的问题直接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经过小组自主学习后,了解到这是一个和“直线和圆间的位置关系”有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问题解答过程中,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从两者间位置关系的特性入手,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解答。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多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最后,通过问答的方式,师生共同总结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通常为:通过一次函数的相关定义、性质和图像,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找到其中的关系进行解题。

在讲解该题的过程中,教师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与主观能动性,通过让学生自主完成解题过程,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顺利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只是适时地给予指导,让师生的双边活动真正成为对问题内涵的探究、对解题思路的掌握,从而提高解题的技能。

学会取舍中提升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学情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12

都说散文最有韵味,集诗的澎湃、小说的激情和戏剧的情趣为一体,是“杂家”。不过,散文的显著特征是“形散神聚”,抓住中心思想这根主线,以满足学生的探知需求为出发点,以学定教,适当取舍,放下生搬硬套的讲解,融入更多真情实感,定会使散文熠熠生辉,清香扑鼻。放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尝试多元对话沟通,让学生在接受新鲜素材中深度解读,定能使他们喝上一碗“心灵鸡汤”。

一、基于需求,激发“想要学”

“以学定教”是各地先进教学的共性特征,归根结底就是因材施教。于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便成了语文课程标准的首条教学建议。散文教学作为语文中不可缺少的“重头戏”,理应将学生的认知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需要教”与学生的“想要学”一旦找到平衡点,定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和光芒。如在人教版(下同)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教学中,笔者没有直接依据散文题目进行讲解,而是请学生去查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中国发生的社会大事,让学生去体味“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帮助学生消解“囚”字理解的误区。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学生就“绿”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能够对绿色旺盛生命力表现更为积极乐观,帮助他们形成更为明确的探知意识。在抓住作者与绿枝条“厄运相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同居一室被囚禁”挖掘“生的欢欣、生的艰辛”的深刻内涵,也建议学生从“囚”与“绿”体味出固守心灵中最真实最久远的一面,体味和平宁静的一面。在明白了学生“想要学”的需求的基础上,可趁势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抒情等方面探寻更为深邃的思想内涵。

抓住学生“想要学”的认知点,挖掘容易被忽视或者认知中的盲点误区,更能吊起他们的胃口。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越是抓住“需要教”与“想要学”的平衡点,越能够帮助他们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线索。取出学生需求,摘录筛选有效的信息点,舍弃他们不想关注的,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语言感知探究意识。

二、独辟蹊径,确定“教多少”

曲径通幽处,发现的美丽才更多。散文的语言好似品茗,需要经过味蕾萦绕和舌尖吮吸,方能有清新淡雅的满足感。取舍是一种教学态度,更是一种智慧,舍弃的未必就是无用的,有时甚至是有意留白,能帮助学生获得想要的。

教得多与少,自然有度,“淡妆浓抹总相宜”才是最高的境界。如必修二的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艺术构思精巧独特与语言隽永清新则是此类散文显著的特征。学生作为读者更应紧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艺术风格,浮想联翩身临其境地探读,感受作者的心灵脉动,则是他们应该尝试和需要关注的。读《荷塘月色》时,笔者先让学生聆听凤凰传奇乐队演唱的《荷塘月色》感受其中的活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本文中的荷塘与音乐中所描述的荷塘的差异。很多学生都提出了作者开头所写的“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为本文定下了一个令人揣摩的感情基调。

从学生的疑惑处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从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确定施教内容,让散文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摇篮,让学生在不停摇摆和反复轻哼的过程中感受婴儿般的宁静,定能使他们备受鼓舞激励。

三、多元对话,引导“深度读”

语文是多方对话和互动交流的语言聚会,需要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思维火花。散文尽管姓“散”,但仍需要解读,唯有如此,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

多元对话,使作者、编者、读者能有更多亲密接触和相互沟通的机会。教师作为对话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对话、讨论、争辩则是必然手段。组织学生与作者对话,就文中某处疑点相互沟通,探出认知过程;组织学生与文中情境对话,帮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不一般。像在《故都的秋》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走进深秋中的公园,让学生从中品味秋景,感受作者的体味。

多元对话,读出作者的心思,读出情境内涵,定更有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知,多提出发展性意见,让他们在深度把握中提出异议,定能使散文更有活力,更富有生命力。

总之,舍弃纷繁与复杂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精练与精彩。散文教学正因有了“舍”才会有驰骋千里的包容大气,也正是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舍弃,才能给人以启迪与鼓舞般的收获。一切“以学定教”,以学生学习的需求点、兴奋点、拓展点为基准,适度适量适时解读散文,让学生在与作者、编者、文本的多元对话中产生共鸣,获得慰藉,散文中的真善美定会大放光彩。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篇12

一、教学设计 (准备) 策略

主要是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 (如教案) 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当

包括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理念、原则、方法, 教师个人备课的主要内容、学习认知前提与情感前提的分析方法、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习内容的科学编码, 教学流程与基本环节的设计、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运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等。

教师在准备教学时, 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按照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确定和表述课堂教学目标, 分析具体教学内容, 分析学生知识基础与情感状况, 整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制作各类教学材料与课件, 选择主要的教学行为和具体方式, 确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活动流程, 编制诊断性、形成性评价材料, 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等。○○

二、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

主要是指师生为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 重点是课堂教学中的行为。

包括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环节研究;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教学方式方法、认知过程有效展开与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效实现方法;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方法;有效的教学技术与信息手段的使用;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新课导入方式、有效的问题设计与问题展示、有效的学习前提基础诊断与补救、有效的学习情感激励;学习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生态的生成与发展, 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对话机制的形成, 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从目标开始, 就是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把明确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作为每堂课教学的出发点。

有效的课堂更加自主, 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包括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课堂教学更加开放, 教师的教学不拘泥于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空间等。

有效的教学行为更为关键:“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

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从目标开始的整个教学序列的改进: (1) 科学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的不断改进; (3) 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目标定向、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构) 的应用与不断改进与变化; (4) 单元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包括单元诊断、单元新授、单元综合、单元矫正等; (5) 情感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6)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与各种功能的作业设计; (7) 课堂教学过程控制四个策略的恰当运用:时间控制、内容控制、方式多样、反馈矫正。

从海南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看, 采取的主要经验与策略有:

一是广大老师聚焦自己的课堂, 面对自己的教学问题, 在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点的探索上有所收获:如海口市第一中学廖高翔老师重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激发, 提出了精心设计引言、师生角色反串、妙用音乐漫画、巧借新闻、引入历史知识等十大策略不断地“制造”地理学习“催化剂”, 使学生形成对地理课的持久兴趣;林海萍老师从活跃化学课堂气氛入手,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出了“重视演示实验, 诱发活跃气氛;利用教学媒体, 创设活跃气氛;联系生活事例, 巩固活跃气氛;穿插科技故事, 烘托活跃气氛”的有效做法。

二是部分学校采取整体推进的策略, 提出了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如海口市第二中学为彻底解决“绝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愿学、不能学、不会学、学不懂”等长期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 自2008年9月开始, 在全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实施了以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创立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即课堂上体现“三个特点、三大模块、六个环节”。三个特点指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指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指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海口市龙华区山高小学在学习省外有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创立了富有山高特色的教学模式———自主高效课堂, 教学流程主要为:“明确目标, 教师引领———自主学习, 多元选择———活动体验, 帮扶训练———展示提升, 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反馈矫正”。

三是许多学科教师单线出击, 摸索总结了很多个人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如海口市第一中学张海法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互动———探究”模式, 课堂教学流程由“启动阶段———联动阶段———能动阶段———创新阶段”组成, 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琼州学院附属中学赵中华老师探索的“高中古典诗歌阶段式主题教学”模式, 以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为依据, 补充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顺序, 在高中三年将古典诗歌的教学分成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诗体常识, 构建诗歌发展脉络 (约五课时) ;第二阶段:掌握具体意象的含义, 丰富学生阅读的审美体验 (约十五课时) ;第三阶段, 鉴赏古典诗词的风格, 体悟诗人情感特征 (约十五课时) ;第四阶段, 掌握诗歌表达技巧, 提高学生的诗歌分析能力 (约10课时) ;第五阶段, 分类鉴赏, 获得诗歌鉴赏的综合能力 (约20课时) :第六阶段, 把握诗歌鉴赏题类型, 掌握答题模式 (约10课时) 。以主题的形式反复强化, 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自行去分析意境体会感情。三亚市第一小学欧哲尔老师尝试的“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去探究”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 其教学流程由“开门见山, 引出问题———因势利导, 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探究问题———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四步组成, 以问题作为线索贯穿整个数学课堂, 简单易行。

三、评价反馈策略

教学评价与反馈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与矫正改进行为。评价与反馈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及时地对教与学的前提基础和效果进行反馈评价, 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这些策略包括: (1) 学生学习行为诊断与矫正 (包括认知与情感) ; (2)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诊断; (3) 学生自我发展 (个性) 评价; (4) 教学质量改进评价 (即课时、单元或主题、模块的形成性评价) ; (5) 基于网络的教师、班主任发展性评价, (6) 评价主体多元化, 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的自评结合进来;评价结果个性化, 要千方百计引导教师把教学的功夫下在“教学生学”上; (7)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智商情商测量等。

海南所开展的有效教学实验, 主要在学生课堂学习评价与矫正, 各类练习、作业、形成性评价测试题的设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测评等方面摸索出一些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经验之一: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关注教育公平, 教育评价指向全体;经验之二: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更加科学化和人文化;经验之三:教学检测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经验之四:矫正与辅导更具针对性;经验之五:综合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如:琼海市第一小学数学组对作业进行了大幅度改革, 把作业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 作业形式灵活多样, 口头作业有说算理、说算法、说过程等形式;书面作业有基础性练习、数学日记等形式;操作作业有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小调查等。海口一中追求考试的实效性, 明确提出高一、高二年级不得进行月考、周测, 高三月考要有实效。严禁试卷只发不收、只做不批、只批不析现象。琼海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由班主任牵头, 和科任教师、学生等一起制订学困生转化计划。琼海市教育局对学校的教育评价在省的“综合指数”和“四率一分”的基础上把学校对全体初中毕业生的人生规划纳入评价范畴, 要求学校必须把全体学生合理分流到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以及各类中专, 保证每位毕业生都能受到合理的继续教育。

四、有效学习策略

包括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空间能力等多元智能的培养, 坚强的学习意志与毅力的培养等。

有效的学习策略既可能是学生显性的学习技能或学习调控技巧, 也可能是学生有关学习的经验性默会知识。学习策略是伴随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而形成与发展的。研究认为学生学习策略是“习得”的, 其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具有主体性, 取决于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 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 取决于教师的学习指导水平, 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我反思水平等。

因此, 对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包括:

1.关注“学习者”的自身问题。关注学生学习动机,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增强教学和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 加强学生学习意志力锻炼等。2.教给学生丰富的认知策略。一是教师让学生这节课学习什么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二是教师让学生怎样去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知策略教学努力做到专门性与渗透性相结合, 重渗透性;显性与暗含相结合, 重暗含;单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重综合性;共通方法指导与个性方法指导相结合, 重个性方法指导。3.让学生在真实的智力活动中学习。主要是为学生创设灵活化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情境。4.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选用适宜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对学习进展进行即时性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归因与自我强化, 让学生学会自我补救与调节。5.用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做到评价目标全面化,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 更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目标, 建立信心。

海南的一些实验学校从整体层面构建有效学习策略的体系, 如海口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海口九中的“三学两评”模式和“学科小先生一拖N”模式等, 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省许多中小学教师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化学、政治等学科的有效学习策略进行了一定探讨, 对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和运用相关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海口一中政治教研组的“学案导学, 自主高效”模式, 文昌市翁田中心小学王宇老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等。

五、教学管理策略

包括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和师生教学积极性的激励,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学校文化的构建, 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认真执行,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确立与认真执行, 优秀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机制, 相应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的建立等。

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没有扎实的教学常规工作, 就没有高效的教学活动。

学校要重视无效、低效教学现象的梳理工作, 重视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 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

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听课评课, 重视教师的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学校要把这一切都纳入教学管理, 建立科学有序的检查制度, 一月一查, 一期一评, 评出优秀常规标兵, 给予表彰和奖励。

要提倡教学精致管理, 要想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追求教学精致管理。精致管理主要体现在“细”字上。细节决定成败。要细化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避免重制度、轻程序, 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精致管理还要求我们强化系统管理, 狠抓班级管理、教研组管理、备课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要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从海南各实验学校所采取的策略看, 具体特点体现在:

一是加强常规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 唱响有效教学主旋律。如:海口一中制定了“规范教学行为”活动的实施方案, 通过“严格按《方案》规定课时计划上课, 严禁非上课时间讲课与补课;严格规范作业、试题、考试次数以及教辅资料管理行为;科学备考、智慧备考、人文备考, 精简课时, 提质增效;聚焦课堂, 推进教学改进行动, 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优化备课组建设, 集体备课精细化、特色化;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等六个行动研究, 紧紧围绕有效教学这个课题, 加强常规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依法科学施教, 在探索提质增效之路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二是强化集体备课, 改进教研方式, 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 抓住有效教学关键点。如:海口市第九小学以“多样校本研训垒基, 让常态课更加高效”为目标, 借助多彩的教育展示平台, 有计划地开展了诊断式、汇报式、竞赛式、开放式、示范式系列展示活动, 使教师在反复的磨课实践中, 不断学习、反思和调整, 使常态课更显魅力, 彰显课堂教学特色, 达到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的目的。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重点开展“双循环教学”实验, 改革科组教研方式, 丰富了教研的内涵, 提高了教研水平。第一个循环, 就是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同备一节课, 轮流执教一节课, 同评一节课, 最终使这一节课达到较高的教学水平。第二个循环, 就是每个教师各自精选一节教学内容, 由其在不同的班级里循环上课, 集体评议, 个人修改, 把这节课做成精晶。

三是关注学习主体, 改革教学模式, 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 寻找有效教学突破口。如, 海口市九中的九个学科全面参与构建有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初步形成了“三学两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科小先生一拖N”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建立了课堂教学基本步骤:学生自学—学生代表展学一老师导学—课堂评价 (学科小先生对徒弟的指导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

四是建立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 完善教学评价与监控机制, 找准有效教学落脚点。如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规范考试全过程, 以管理求效益。实行教学目标量化管理。一是量化考核内容, 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 教学效果主要以班级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作为考核内容。二是制定量化考核评分依据和标准, 使考核既有科学性, 又有可行性。

上一篇:汇编设计下一篇: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