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美丽”

2024-06-28

教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美丽”(通用4篇)

教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美丽” 篇1

教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美丽”

江苏省泰州中学董旭午

语言是美丽的,这是个不容争议的定论,故不想再多废话。有广告曰:有实力才有魅力。我们要说,语言因其美丽才有魅力。语文教学的本务就是教学生学好语言,掌握母语的表达艺术,但要想让学生钟情于语言,心甘情愿地跟着我们语文教师学好语言,那就必须得让他们充分品味和感受到语言的“美丽”。那么,语言的“美丽”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又怎样教学生用心地去深入品味和感受呢?

一、教学生感受语言的张力美

语言的张力美常表现为一种磨锉力的美。作者为了突出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时会故意让语句有一种顿挫感,使语言产生一种较强的磨锉力,一顿一挫地磨锉着读者的大脑,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进而强化语言的表意功能。例如: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翦伯赞《内蒙仿古》

例句中,划线部分的核心意思是: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是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则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但若这样毫无顿挫感地表述出来,那种对读者大脑的磨锉力就会大大削弱,从而也就影响读者对语意的注重程度,也大大削弱了语句的表意功能。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和课文生活,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即歌颂民族团结,赞美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只有这样深入体验、感受和思考,学生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语言的这种磨锉力的美,才能打灵魂深处感悟到作者这样造句的苦心啊。

语言的张力美还常表现为一种冲击力的美。说语言有冲击力的美,是指有的表意语言节奏十分强烈,仿佛是密集的鼓点,一声接一声地槌击着读者的心,使读者受到的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进而强化读者的感受,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例如:

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矶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了望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州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这一大串排比句,无疑是马丁路德金的心灵在呼喊,震天动地,迸射着火一般的激情,充分表达了黑人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但我们如果仅仅认为这段话无外乎强调让自由之声到处都响起来,把这段话改为“让自由之声处处响起来”一句,恐怕就不会具有那么强烈的冲击力、感染力和震撼力了,那震撼人心的演讲效果也就几乎归零了。教读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马丁路德金的内心世界,还要走进黑人被压迫、被歧视甚至被奴役的生活,以深刻体验马丁路德金的情感,从而真正理解他为什么要如此“废话连串”地演讲。当然,还要 1

指导学生饱含激情地朗读课文,就像马丁路德金那样激情似火地演讲,从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深刻体验马丁路德金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生感受语言的质感美语言是有质地和重量的,是可触可感、知冷知热的,甚至是可以放到天平上称称,拿在手里捏捏,再用鼻子嗅嗅,用牙齿嚼嚼的。例如: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朱自清《绿》)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能写出两段例句中划线句那样有质感的句子,仅凭作者的想象力还是不够的,还应该饱含真情和深情。人的情感常有正和负两个极端,比如极爱极恨之类。在文学语言上,表现这两向极端情感的语言往往都很有质感,上述两例均为在极为喜爱的情形下写出来的。试想,如果作者朱自清不极爱梅雨潭,黄河浪不极爱故乡的榕树,就不会极尽想象之能事,写出那样富有质感美的语句。前者把梅雨潭的绿写得像“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又像“一块温润的碧玉”;后者把榕树的嫩叶写得“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都不是为描写而描写,都是极其喜爱的真情流露。所以,引导学生感受、赏析这种语言的质感美时,不能只停留在运用了什么修辞、收到了什么效果之类的层次上,更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这几个语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一定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体验、感受到作者那极喜极爱的情感和心理,就仿佛连自己也已经喜爱得要发狂了一样(不这样描写就不足以尽情表达自己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要指导学生美读美品美美地赏,甚至闭目合眼,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只有如此,学生才会真正进入作者内心,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真正领悟到这种极富质感的语言之美。

三、教学生感受语言滋味美

人们都偏爱美食。那么,何谓“美食”?就是美味、美丽、美妙的食物。有人说,美食是有力量的,可以聚拢来天南地北的食客。也有人说,以滋味作语言,可以亲近全世界!笔者也要说,语言是有滋味的,也是有力量的。那么,语言都会有些什么滋味呢?笔者以为,语言至少该有爱憎、含蓄等滋味。例如,人们把上海倒塌的那座楼称为“楼脆脆”,把武汉某单位私自增高的那座楼取名“楼高高”。我想,我们不该只感到挺滑稽的,进而一笑了之,更应该感受到命名者的无奈与憎恶,感受到这语言背后的真滋味。记得当年上大学时,讲授当代文学的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么个经典例子:

《屈原》演到第三场或第四场的晚上,郭老在后台和饰婵娟的张瑞芳女士谈到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斥责宋玉的一句话:‚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说,在台下听起来,总觉得这话有点不够味,似乎可以在‚没有骨气的‛

下边再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当时,饰钓者的张逸生正在旁边化妆,他插口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

听了这话,郭老受到很大的启示,觉得一个‚这‛字,非常恰当。

当时那位老师就很欣赏这个句子,认为更通俗简洁,更有力量、有味道。现在,我想再补充几句,这个句子之所以好,我看主要是因为它更符合剧中人当时的情景,更能简洁有力地表达剧中婵娟对宋玉的憎恶。试想,当时(剧中)的情境,婵娟那么气愤,只能是指着宋玉的鼻子骂“你这没骨气的文人!”,以增强憎恶之感。如果骂成“你是个无耻的没有骨气的文人!”,主谓宾齐全,又增加了定语,句子拖长,语速拖缓,自然是不适合剧中当时的情境的,也不可能收到痛快淋漓地怒骂的表意效果的。课文中,类似的语言现象也不少,比如,鲁迅的杂文的语言,就是很有爱憎滋味的。教读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背景,走进作者的生活和心灵,深入体验、了解课文的语境、意境、情境和主旨等,使学生能深刻地感悟到语言的这种爱憎滋味。

再说语言的含蓄滋味。所谓含蓄就是话不明说,委婉曲折,言近意远。含蓄的语言饱含智慧,滋味隽永深沉,耐咀嚼揣摩。例如:

《林黛玉进贾府》中,写王熙凤进到贾母房里后,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王熙凤说得这几句话可算是最含蓄得体了。一是以前从未见过这样标致的人,今儿才算见了,赞美评价极高,让人听了舒服。二是既称赞林黛玉的“气派”好,也让在场的迎春、探春、惜春听了倍感舒服。三是向众人夸赞林黛玉如此标志,都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了,巧妙地讨老祖宗欢心。要真正品味到王熙凤这段话的含蓄滋味,是必须要走进贾府的生活环境的,是必须要深入了解王熙凤的地位、性格、心理等情况的。可以说,贾府里只有王熙凤才讲得出这样含蓄得体的马屁语言。有人总结过,运用双关、婉讳、象征、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等往往会使语言具有含蓄的滋味。我认为,仅从从修辞手法入手来感受语言的含蓄美终有点小家子气。要想真正品味、领悟到语言的含蓄美,还必须要回归作者生活、课文生活,深入到课文的语境、意境、情境,深入到主人公心灵,以及作者的情感、意图等。

4、教学生感受语言的旋律美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我们不仅能把思想概念,而且还能把最复杂的、色彩最细腻的图画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这样说,在人的大脑里好像有着成千上万个,也许还是成百万个键子。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像是用无形的手指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讲话人所奏出来的那支交响乐也就在知音者的头脑里回响起来。”这话就是在强调语言是具有旋律美的。所谓语言的旋律美,指语言的长短、骈散、节奏、韵律等都在为作品的思想内容服务的,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高度和谐统一的。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这么几句:“乃瞻衡宇,裁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前文是六言诗句“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等,后文是六言诗句“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等,中间八句却突变为四言,由原来的舒缓突变为急促,简直就成了“咚咚/咚咚”疾进的鼓点,这与诗人陶渊明终于挣脱“尘网”终得归隐田园的喜悦以及似箭的归心是正好合拍的,足见诗人陶渊明在选择诗句的节奏时的良苦用心。如果哪位不识趣,把这八

句改为“载驰载奔仆迎,稚子候门径荒„„”之类,诗句倒是前后整齐一致了,但那种急促的、与诗人心情极为合拍的节奏却荡然无存了。古今优美的经典诗文无不如是,再看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一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读来节奏舒缓,又有几分沉郁,令人不由自主地就进入到那月下荷塘恬静、朦胧、优美的意境之中了。说实话,这并不全因为作者的绘景艺术多么高超和景色如何迷人,更多的则要归因于语言的旋律美。我们不妨可以把原文句稍微改装一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着田田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点缀些白花,有的袅娜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星星,又如美人刚出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

改装后的文句不过就是删掉了一些结构助词“的”、“地”、“着”之类,对个别句子的语序稍作改动而已,但若再读一读,原文那种与作者心境高度合拍的旋律美则几乎没有了。教读此文时,只要教师稍作语言变式,学生就会打骨子里感受到这种语言的旋律美的。同样是朱自清的散文,《春》的节奏和旋律要明快得多,因为此时作者心境也要明快得多。(限于篇幅,不再赘例分析)鉴于此,课堂上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在美读、体验和感受上狠下功夫,要指导学生用心反复地读、深入地体验、品味、感受,可以采用范读、跟读、听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滋味,读出喜爱,读出真情,读出彻悟来。

5、教学生感受语言的智慧美

现实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某人办不成的事情,某人到那一说就办成了。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后去办成事的那个人很会讲话,很讲究语言的智慧美。笔者读过很多古文,唯独对《陈情表》、《触龙说赵太后》印象极为深刻,尤其叹服李密和触龙的语言智慧。下面,我们就只以李密的《陈情表》为例来说说其语言的智慧美。

文章开篇,作者一反常规,劈头一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用语很重,极言自己遭遇险恶、灾难——什么六个月就没了父亲,四岁时母亲就改了嫁;什么少时多病,九岁才会走路,零丁孤苦一直到成年;什么没有叔伯和兄弟,家门不兴,很大岁数才有儿女;什么祖母刘氏常年卧病在床,一直需精心服侍,送汤喂药,自己不敢离开一步„„可谓不幸之事一桩接又一桩,一下子就把晋武帝引入到了那惨苦的生活情境。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作者不是这样开篇,而是先奉承晋武帝如何以孝为先的仁明,叙君臣之间的恭维客套,而后再小心翼翼、吞吞吐吐地来谈自己的不幸身世,那将会大大削弱首段语言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尽管说了不少好话,也绝不会如此震撼晋武帝的心灵的。

文章的第二、三段,作者本该向晋武帝直陈自己对朝廷催逼赴任的怨情和尴尬了,但却先奉承、恭维、客套了一番:“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意在倾诉自己怨情和苦衷,以进一步求得皇帝的理解与同情。作者尤其担心晋武帝会疑心,就又多说几句:“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绝无怀恋旧朝、不侍新主之意,以进一步感化晋武帝,彻底打消他的疑虑。相反,如果作者开口便道:“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虽确为实情,也确令人心生恻隐,但很可能会因不太会说话而大大削弱语言的感化力量,致使目的无法达到。

行文至此,作者理应直截发出内心深处的意愿——“愿乞终养”了,而他还是不直截说出来,而是先尽表自己的忠心,“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言明自己绝非不知报国恩,只顾徇私情,而是确确实实于情于理都很无奈。不仅如此,作者还要拉上“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皇天后土”等来明鉴自己的良心和忠心。到此,作者才直吐心声——“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恳请皇帝开恩,并且还起誓发愿,“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最后,又以一个降臣的口吻表达了自己格外的恭谨。可见,作者所言皆是一个新朝君主所希望听到的前朝降臣之语,可谓尊卑有序,入情入理,分寸有度,真切感人。闻此言,晋武帝怎能不叹为观止,霁怒为怜,立场转化,予以怀柔呢?

语言的“美丽”远不止这些,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探究了,更何况写此文的目的也并不在此,而在于热诚地呼唤真正的语言教学的回归。为此,笔者禁不住还是想强调几点:一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大多追求大容量、快节奏、专题化、非指示化、学生自主探究之类(笔者并不主张全盘否定),在深读细品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这对广中小大学生学好母语是很不利的,应该引起大家的深刻反思。二是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亟待提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自己的语言素养不够却不积极地去学习、修养和提高,而是总想着如何避短,还要找一些什么“强化人文教育”之类的理由来应景,这种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三是语言的就是人文,语言的美就是人文的美,教学美的语言就是教学美的人文。现代美文教读要追求这样的境界,古诗文教学也不例外,坚决拒绝那种只归纳些文言词汇、仅把文言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完事大吉的文言文教学。四是形式化、空泛化、应试化的语文课堂更是有害于教学生感受语言美,有害于学生学文立人,更应该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来改进甚或戒除。

地址:江苏省泰州中学(泰州市海陵区迎春东路9号)

邮编:225300信箱:dongxvwu@163.com电话:***

教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美丽” 篇2

课堂教学中, 一些教师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中, 设想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回答问题时, 或隔靴搔痒, 或蜻蜓点水, 总是未能抓住关键去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往往放弃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进行一言堂似的教学;这就使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这一举足轻重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未能达到真正的效果。那么, 如何教会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所蕴含的真情味?在平时教学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重审扮演角色

在以人为本、学生为本的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知识简单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 更要“蹲下身”来成为学生忠诚的“倾听者”、思维活动的激发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教师要从惯常的从“教”出发的立足重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 怎样帮助他们解决;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 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 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思考问题。离开了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教师的行为目的并不在“教”本身, 而在于“学”;教的真义不是“使教师教”, 而是“使学生学”。

《答谢中中书》一文要让学生仿佛看到一副清丽的山水画, 读到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体味语言精练生动, 理解作者的微妙心境。上课时, 教师将课文改写成一首七言绝句“两岸石壁五色辉, 青林翠竹四时备。晓雾将散猿鸟鸣, 夕日欲坠沉鳞跃。”采用教师示弱的方式, 请学生找出原作胜过改诗之处, 并说明理由。教师既给学生从何处入手品析山水之美搭建了平台, 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对找出教师改的诗歌的缺点很感兴趣, 还可以证明他们高人一筹, 而且这一能力又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于是学生积极动脑, 主动钻研文本, 在有效的、动态的、有情趣的阅读体验中, 品味原作的关键词, 感知原作独有的美感, 引领学生在山水之美中徜徉。最后经过学生齐读、用笔描写想象, 整体感知了山川之美美在山高水清, 美在四季常景, 美在晨昏相映, 美在有声有色, 美在动静结合, 美在俯仰生姿。这时的教师与学生成了统一体, 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 思维活动的激发者, 课堂充满着智慧的灵动和勃勃的生机。

二、巧借媒体美读

当今的语文课堂, 多媒体技术在得到广泛运用的同时, 也免受不诟病。笔者认为, 如果媒体朗读确实具备优势, 教师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那么, 如何教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味?关键在于使用何种方法。

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的重难点集中在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无私父爱从不理解到被感动的过程。就这一重难点, 笔者设计了初读背影、悟背影、再读背影三个环节。初读背影, 先让学生谈感受, 然后请学生找一找, 父爱具体表现在哪里?问题提出后, 请学生边听电视散文《背影》片断, 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背影的?学生品味了描写父亲背影的语言后, 第二次请学生观赏电视散文《背影》片断。最后请学生选择感触最深的片断, 读一读, 赏一赏, 并把自己的理解在空白处写一写。

笔者观察到, 学生两次观赏电视散文《背影》片断时的反应截然不同。第一次在进行语言赏析之前观赏, 学生对父爱不理解, 因而表情大都很平静, 个别学生看了父亲攀爬月台时笨拙的动作觉得可笑。品析描写背影的词句后, 再听读电视散文《背影》片断, 学生沉浸在浓浓的父子深情之中, 一脸凝重, 表现出深受感动的样子, 有的学生甚至有想哭的冲动。学生对“背影”所蕴涵的“父爱”也肯定不会只停留在抽象的认识上。媒体的美读用两次比第一次试教时只观赏一遍效果要好很多。借助媒体第二遍的美读,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深情。理解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后, 学生选择感触最深的片断朗读得十分动情, 在朗读中悟出了父子间的深情, 巧妙地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这次教学不仅让我认识到借助多媒体美读品味语言的真情味, 还启发我合理巧妙地运用已有教学资料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 小而言之, 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 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因此, 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 要多开口示范, 练好范读基本功, 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些课堂朗读在读之前没有要求, 朗读过程中没有指导, 读后不能及时评价反馈, 学生只是被驱赶着为读而读。那么, 如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教会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呢?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 如节奏、语调、语气等, 只有这样, 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 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教授《满井游记》第二节时,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首先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接着请一位学生读第二节前两句, 要求读出文言文的感觉。发现学生读得太快, 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写景也是在抒心情。这篇文章念得快慢不同, 表达的心情也不同。然后, 教师分别用激昂和缓慢的语调范读, 进而就要求学生读出节奏。学生读得语速较慢且停顿较生硬时,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朗读节奏。通过提问, 学生明确了“稍、微”能体现作者心情之后, 上课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廿二日天稍和, 偕数友出东直, 至满井。高柳夹堤, 土膏微润”, 然后提示:下面有一下子放飞心情的感觉, 读“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时语速可稍快些, 语言像抛出去的球一样。学生找到感觉后, 教师继续指导:读文言文时可以摇头晃脑地读, 像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一样, 就能读出文言文的感觉来。

上述这位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有自己的方法。他先让学生自己琢磨,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示范朗读, 即所谓“不愤不悱”。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范读, 通俗易懂, 让学生理解了语速快慢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 由感性到感知、顿悟。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反复的朗读, 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 逐步读出作者见到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早春画卷时欢快、恬适的心情。学生读后音过情留, 口有余香, 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之口, 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之心。

四、联系生活体验

有人说,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 这个过程单一了, 学生发展就会单一;这个过程丰富了, 学生的发展就会丰富。品味语言也是如此。语言是反映生活的, 又是为生活服务的, 语言与生活密不可分。在阅读教学中, 对于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特殊情味,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 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 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果学生在品味语言时遇到困难, 教师可以立足文本、联系生活, 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使教学内容“趋于生活化”。

《故乡》一文中, “我”在渐近故乡时见到的故乡是“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学生从“萧索的荒村”中读出了故乡的萧条, 但忽略了“横着几个”关键词的表达作用。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体味, 很难体会到“横着几个”的含义。这时笔者灵机一动, 请学生从五楼窗口往远处看, 问:“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密集的高楼, 想到了家乡的繁华。我又追问:“拆迁的后庄村与这里密集的高楼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恍然大悟地说:“拆迁的后庄村小、衰败、荒凉。可用《故乡》中‘横着几个’来描写。‘横着几个’形象地写出了现实中‘故乡’的萧条冷落。”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 (学习) 经验和想象“行走”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 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审美, 就能使他们体味到语言的真情。

以上四种方法能够真真切切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积累语言、体悟情感的方法。学生就此学习了一种“咬文嚼字”的好方法, 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 与作者的感情相契合, 养成敏锐的语感, 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有很多, 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钻研探讨。当然, 教师首先要有深入课文、认真阅读文字的习惯, 才能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文字, 从而了解文字的内涵。

参考文献

教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魅力” 篇3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养成一种品位语言魅力的习惯,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同时深入的对语文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品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以及对语言内容的积累,帮助学生在后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受益,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品读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言教学 体会魅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语言教学过程中品位语言魅力这一方面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过程中更好的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赏析,通过仔细研读课文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品读汉语的语言魅力。

一、联系语境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

小学语文内容体裁安排上丰富多彩,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体裁,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符合每个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编排的,所以教师有必要选择合适的体裁文章,让学生们在理解文章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适当的了解作者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所散发出的那种喜悦、平淡和哀愁等。

比如,在讲授课文《春晓》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内容, 随后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大家能不能感受到作者描述的内容是什么?”学生们思考了一段时间后回答道:“描述的是春天,”教师继续引导:“从作者描写的春天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还是讨厌”,学生们的意见不一致,有学生说“喜爱,因为有啼鸟、雨声、花落等词语,”有学生说“不喜欢,因为春雨将花打落很多,所以作者讨厌春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品读语言的情感色彩,教师给学生讲授了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大体背景:“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至此学生明白了整首诗歌的情感色彩为积极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是真实的。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品读。

二、揣摩语言风格掌握语言个性化

揣摩语言风格实际上是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也体现出作者自身的个人气质。如何引导学生揣摩语言风格掌握语言个性化呢?教师有必要借助诗歌这类题材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语言的风格化,慢慢的随自己知识的积累就会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化。

如二年级下册《春雨》,这首古诗的作者杜甫,但他恰恰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诗多涉及社会动荡,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所以杜甫的诗歌语言个人风格就是沉郁顿挫。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大声的朗读一遍这首古诗,然后解析这首古诗的含义,前两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指的是好雨下得及时,好像知道什么季节最需要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教师可以提出:“诗人为什么说春雨是“好雨”呢?”几分钟过去了,学生们静默的思考着,有学生举手回答:“这场春雨下得及时,正是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就在春夜里悄悄下起,悄然无声的滋润着万物,所以就是好雨。”接下来又有学生举手回答:“这个好雨也表现了作者以极大的喜悦之情来描绘春雨特点,这首诗意境淡雅,别具风韵。”还有学生这样说道:“雨只因为是好雨,就是希望它下多下够,如果只下一会,那么接下来的诗句中“润物”就不彻底,诗人也是借助这一点点明了雨水充足,很具有美感。”经过学生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对这首诗的解析,大家很快就定义了这首古诗为咏雨诗。最后教师又布置了一个作业搜集整理有关描写春雨的句子,并与大家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初期学习语文揣摩语言风格,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个性化有一定意义。

三、感悟文学作品注重语言韵律美

当然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语言表达也要适当的增添韵律美,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领略到人性之美,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对情感好恶和价值的判断。所以针对低年级小学生通过感悟文学作品,让他们体会到语言的韵律美,如大量的双声词,犹豫、流利、明媚、吩咐等等;还有叠音词,有叮当当、静悄悄、哗啦啦、轰隆隆等;所以教师在选择词语时,有意识选择这些词语形式,有助于形成语言表达的韵律美。

如在讲授课文《蚕姑娘》一词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语言的韵律感,在上课时这样引导学生:“大家先将课文离远放,看看有没有一个或若干词语反复出现的情况。”这一问题尽管简单,但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语言的韵律感。学生仔细阅读后发现每一段都有“又……又……,……吃了……”这样的词语,于是纷纷将答案告知教师,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重复使用这样的句型呢,这样写作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们思考一段时间后回答:“每一段都是蚕姑娘生长的每一个阶段,因此采用排比的方式来表达蚕生长的各个阶段。”教师非常满意学生的回答,又继续引导道:“大家能不能用这个句型进行造句呢?”学生们经过反复思考后回答道:“又大又胖的弟弟吃了一盘子采后感觉更胖了。”“又红又绿的苹果,被吃了一层皮后都变成了黄色的果肉。”学生们纷纷进行短语的造句,在造句的同时更好的体会到语言的韵律美。

总之,低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中语言丰富多彩,但无论是朴素还是华美都能体现出语言的魅力,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文学作品中让学生用心感悟、体会那些美不胜收的语言。为此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联系语境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揣摩语言风格掌握语言个性化、感悟文学作品注重语言韵律美,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周伟.品味语言的路向摭谈【J】.中学语文教学,2016(03)

教学生用心感受父爱教案设计 篇4

自毕业至今,我已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五年了。给我感觉最深的是:现在的孩子多半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在心理上不接受父母辈爱的表达方式。认为父母对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由此推彼,无论别人对自己做什么也都不心存感激。这种现状,究其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开启学生心灵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况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成功率。只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学校各部门多方努力形成合力效果才会明显。在教学中,我不放过任何教育他们的机会。

我所教的班级为住宿班,学生初步体验了在外读书的滋味,有了最起码的这类生活的体验。所以,在讲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决定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着方面的教育。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找出文中表现父爱的地方,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很活跃,各抒己见,出现了争论的局面。最后经过共同讨论,总结为四点,它们是: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动作描写的句子;父亲的五次语言描写;父亲临行前决定是否亲自送“我”的心理斗争;父亲自己一身粗布衣服与儿子的紫毛大衣的对比。经过这个环节,学生较深入的`理解了文本,理解了在父亲心中,儿子永远是第一位,是任何事都替代不了的。我接着追问:儿子对于父亲为自己所作的这一切是否理解了呢?他是怎样理解的呢?学生答道:开始不了解,认为父亲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在心里暗笑他的迂,最后因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的背影而深受感动,感情不能控制,流下眼泪。我继续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类似的体验?这可打开话匣子了。学生们争相说出自己的生活体验,不少学生说是因为学了《背影》这篇文章之后,才开始认识到那时爸爸对自己的爱,那是父母爱的表达方式,而平日里多半厌烦的认为是唠叨,反感之极,后悔不已,有的学生竟然说着说着就哭了。课下,我布置了一篇以《心存感激》为题的作文,让孩子痛快地道出自己这堂课还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相对自己父母说的话,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感受。

上一篇:管理学原理综合试题三下一篇:高三我来了班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