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语文教学内容

2024-09-21

整合语文教学内容(共12篇)

整合语文教学内容 篇1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中, 历史课程体例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原来的通史体例中转变为专题史体例, 专题史体例的知识体系导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不能建构紧密的联系, 只有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才能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形成整体感知和深刻的认识。新的历史课程内容多, 课时少, 完成教学任务时间紧张;另外教学中,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实现初高中教学的良好衔接, 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必须适当补充课程资源。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这使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加剧, 给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带来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 依据课标, 依托教材,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增、补、取、舍, 通盘考虑, 整体设计, 在内在逻辑上形成总体思路, 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 优化组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如何整合教学内容, 笔者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整合

比如必修Ⅰ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与选修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可以进行整合教学。

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辛亥革命”一课中, 课文主要叙述了辛亥革命的过程, 重点阐述了临时政府的法令措施, 尤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选修Ⅱ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中的第四课“近代中国创制民主制度的斗争”中对《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的表述更为完整。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 在第一次授课时就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专题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主要介绍英法美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各国代议制的政体形式和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参考选修Ⅱ专题二中的“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和“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以及专题三的“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曲折的民主之路”等内容, 对英法美等国民主制度确立的艰难过程及其内容和评价进行知识整合, 以求达到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二、必修课各模块之间的整合

比如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与必修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可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如下图所示:

三个必修模块分别以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为主题, 因此, 三个必修模块的整合必须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建构历史阶段的知识体系, 保证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完整而深刻。

三、必修课内部专题之间的整合

同时代的中国与西方可以进行比较性教学:比如, 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必修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可以联系起来整合教学。不同时期的同一问题, 进行启发性教学:比如, 必修Ⅱ:“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与“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亦可以联系起来整合教学。

四、专题内课与课之间的整合

比如, 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以下四课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可以合并三、四课, 以朝代为时间顺序, 以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 理清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认识其历史作用。又如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也有四课:1.民主政治的摇篮;2.卓尔不群的雅典;3.罗马人的法律, 教学中可以合并1、2课, 以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特点、优越性与局限性为核心内容, 深刻认识此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五、对每一课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 比如人民版必修Ⅱ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 教材有三部分内容:分散的文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文明的链接。在教学中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及实际教学需要, 可对教材内容整合为三个部分, 即文明的链接、文明链接的影响和文明链接中的中国。其中文明链接的原因, 也就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虽然课标没有提及, 但对分析文明链接的影响非常重要, 当予以补充;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课标要求学生掌握, 但教材中没有提及予以补充, 文明链接的影响一目是教材重点阐述的内容, 是本课的重点, 但教材叙述得比较散, 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提升, 补充材料, 引导学生从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对亚洲、对世界、对人类这样几个角度入手, 对文明链接的影响进行分析, 使结论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关于文明链接中的中国一目是补充的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增加有效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而教材中原有的分散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则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其他予以淡化。

六、本学科内容与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

必修Ⅰ中多次涉及到的国体、政体、法律和必修Ⅱ中涉及到产权制度、股份制、外向型经济概念知识, 主要是政治学科的学习内容, 耕作技术、大河流域、气候、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地缘等概念知识, 主要是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必修三文化史专题涉及思想、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 游刃有余地驾驭文化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 还应有深厚的国学基础, 较强的哲学思辨能力, 文学、音乐、美术的欣赏鉴别能力, 一定的物理、生物、化学、信息技术知识……面对这种情况则需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与合作, 争取相关学科的支援。

七、参照其他版本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课标对必修Ⅰ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的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四种版本的教材内容, 都包含有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 体现了17、18世纪的英国议会权力逐渐增强并凌驾于国王之上, 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发展过程, 但是不同的是人民版、人教版的教材叙述重过程、轻结论, 尤其是人民版在叙述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之后, 还介绍了19世纪议会与内阁之间的权力斗争;岳麓版和大象版则两者并重, 尤其是大象版还专门设立一个课题为“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这些内容,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可以相互参照, 取长补短,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不论使用何种版本的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都必须以课标为指导, 切不可为了追求内容的有趣、形式的鲜活而背弃课标的要求和精神。

八、正确处理通史与专题史的关系

搞好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系, 理想化状态应是在系统地学习通史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史的学习。初中历史新课程虽然是通史体例, 但新课程对初中历史的要求大大降低了, 基础知识大量减少, 知识体系弱化, 使得进入高中专题史学习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和许多至关重要的起铺垫作用的知识内容严重缺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研究比较,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 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 及时查漏补缺, 补充高中新课程学习必需的背景知识, 随时梳理通史结构, 构建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以达到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Ⅱ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整合语文教学内容 篇2

——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策略

汪冬祥

新课改以来,教师们努力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进入教材,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少有教师拿着设计得很精细的教案对教材进行像外科手术般细致的剖析了,很少有教师还以语文学科的知识为体系,进行孤立的线性的科学化的讲解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教学中,课文还是一篇一篇地学习,作文还是孤立地训练,口语交际还是独立于其他各项学习内容且侧重于技巧的训练,综合性学习还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以主题为单元的编写意图,并没有能够真正由“人的发展”这一大的目标出发,所以这样的课改还是零散的浅层的,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比如阅读教学,我们经常看到的模式是“初步感知,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体会感悟,拓展延伸”,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粗粗读过一遍后就让学生提出问题,此时学生对文本只有大略的感知,当然很难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问题本来就没有深度,那么第二个环节互动对话式的“合作解决问题”就会流于形式,最后导致“体会感悟,拓展延伸”形同虚设。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基本模式都是如此。对教材中相互有关联的文章仍然孤立地学习,缺少整体的把握。学生虽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拓展了,但仔细分析,课堂中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假如仅仅是一种形式,那学生最终将难以学会学习,也无法促进自我发展。如何使这种理念变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呢?

一些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线性的,教学时需分层递进,逐步上升,而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具有交叉、相隔的整体块状结构。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者建立了网络式的立体体系,按主题单元编写,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三个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之中。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是否可以合理利用这种编排体系,既解决当前语文课改中存在的目标体系相对割裂、知识能力不能协调发展的现状,又能真正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尝试不再以一篇课文来组织教学,不再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割裂开来,而是以单元为一个教学整体,把各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由整体着眼,自主感知学习材料,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再结合单元学习的目标和已有知识背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教师在组织单元教学时,也由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引导学生主动进入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从而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

那么,如何整合?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有效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比如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每单元的课文内容基本围绕一个主题,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也与主题基本相符。但现在的教学没有合理利用这种组合,仍然一篇一篇地学习课文,仍然单独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仍然依据写作的要求单纯地进行写作,使这种优势被消解。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已经进行整合的学科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再进行横向的整合,达到优势互补,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那么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整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把单元内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结合性学习各项内容进行整合。比如人教版中语教材七(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所选课文都是表现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写作是对人物刻画的训练;口语交际“学做小记者”也是采访自己设定的对象„„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领会编者的意图,进行单元整合学习。比如阅读教学,可以不再单一地一篇一篇地教,应该根据单元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形成阅读探究的主题,把一篇篇课文作为研究探讨问题的范例。

2、把课内和课外打通,对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比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课外阅读内容与数量的要求,许多老师觉得很难在课堂上实现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评价。进行阅读教学整合后,摒弃了繁琐的分析,节约的课时就可以进行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的阅读指导与阅读评价,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以把本单元所学到的一些阅读策略用到课外阅读中,这样的整合就沟通了课内外学习。

整合教材内容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篇3

关键词:教材处理;内容整合;思考建议

笔者参加了全县的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所授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18.2三角形的中位线”,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意识的整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学案中的过程简述进行分析。

一、过程简述

首先,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如图,D,E是△ABC的边AB和AC的中点,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ADE与△CFE全等吗?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然后,教师提问:DE是△ABC的中线吗?由此引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概念,并与中线进行区别。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DE与BC有怎样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推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随后安排例题及练习题。

通过合理整合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探究腾出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实施有效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内容整合应树立的观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老师只要设置好与教材相关的内容,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注重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由被动的学习数学变成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建立和坚持如下观念。

1.研读教材,用好教材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时代赋予了教师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是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阅历。教材是数学课程的核心资源,为我们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教材一般是先直接引入概念,然后通过大量的篇幅来证明定理,最后应用定理。新课标明确要求探索并证明定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先学习用三角形研究四边形,而这节用平行四边形研究三角形问题。

2.依靠教材而不依赖教材

由于各个地区的教育基础和社会环境不同,决定了教材在具有普适性的同时,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整合时,只要不偏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学难度不得提高或降低。如,这节课我由前测题顺利地发现了定理之后,引导学生归纳了定理。由于倍长中线法前面没有介绍,如果按照课本的证明方法去证明会花很长时间,我做了这样的调整之后,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自然了。再回头让学生看看前测题推导定理的过程,很自然地认识到是倍长中线法。

3.从学生出发整合教材内容

当今的数学教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而应该更加重视知识的生成和获取过程。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将知识、技能和态度协调整合的过程。因此,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的时候,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提炼教材精髓,充实课时容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这节课如果把倍长中线法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放在一起并在一节课完成例题及练习题,从知识角度考虑,教材的课堂容量太大,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定理的证明上,而不是定理的运用。于是,我通过前面的整合既认识了定理又证明了定理,还给后面的练习留足了时间。同时增设例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目的是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从而运用本节课知识解决,达到学以致用。又为以后探究中点四边形奠定了基础。

三、教材整合的反思

一堂课的成败不仅仅体现一个老师的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能体现这个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及灵活运用程度。如果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设计适合学生和贴切生活的场景,就需要充分的课后准备,查阅大量的资料,同时还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程序和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这无疑是对老师更新教学理念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

总之,无论对教材内容进行怎样的整合,我们都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系列,在课堂中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师应该重视教材的整合过程,使整个学习过程能达到一定的同步性,使教学不脱离教材,教材紧扣教學。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和学习方式,才能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增生.理解教材,用好教材[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2).

[2]张奠宙,赵小平.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J].数学教学,2007(10).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整合 篇4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一般先制定教学目标, 后选取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取有实效性的教学内容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非凡。例如, 芜湖市在芜湖一中举行了高中体育与健康“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课题为“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素质”。参与授课的五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一:选取了两组4分20秒中速跑为教学内容。教学时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呼吸节奏并报时。结束后, 组织学生测量脉搏, 了解跑的情况。组间教授学生小步跑、高抬腿等跑的专门练习, 以调整课的负荷。

教师二:采用竞走为教学内容。教师先讲解心肺耐力素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做竞走示范动作并讲解竞走的动作要领。学生由慢到快练习走, 体会走和跑的区别;行进间转髋练习, 通过髋关节转动增加步幅加快步频;学生由慢到快练习竞走, 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让距追逐游戏 (将全班分成八组, 每组在80米直道上循环进行) :每人相距10米, 进行竞走比赛看哪一组表现最优秀, 看哪一位同学竞走的距离最长。

教师三:选用“图形”跑及跳绳练习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先讲解耐久跑的呼吸节奏和方法, 让学生能够在靶心率范围内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心肺耐力素质。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学生在各自小组长带领下完成两次5分钟的“图形”跑, 根据芜湖一中的自然地形选择了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图形”跑与跳绳练习交叉进行。跳绳练习也分成四个小组, 跳绳方式不定, 学生相互计数, 并大声报出来。

教师四:本节课选择了抱球接力跑和持球变速跑练习为教学内容。抱球迎面接力跑以抱三个球跑动和传递增加练习的难度和趣味性, 如何又快又稳地交接好球, 学生可以在自主练习时讨论与尝试, 练习时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共练习三次;慢跑及持球变速跑:在变速跑中, 以球的头上传递来控制跑动的速度, 保持队形的整齐, 练习时全班分成三个小组, 每组一球, 进行800米+600米的练习。

教师五:以健美操基本步伐的学习与创编为教学内容。教师先讲解健美操的健身作用并完整示范动作;教授学生健美操六种基本步伐;健美操六种基本步伐的组合练习;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展示。

以上参与授课的五位教师按照同一教学目标选择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改变了传统的只采用单调、枯燥的耐久跑这一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的选取都着力于加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要明确总的教学目标即一节课最主要的目标以及具体、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即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分级教学目标。总的教学目的不用非常具体, 但要体现本节课的主题。分级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节课总的教学目标, 合理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 有利于在一节课结束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还有利于教师课后重新审视并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应明确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分级教学目标是由总的教学目标分解而来的。因此, 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以完成分级教学目标进而实现总的教学目标。例如, 在执教《挺身式跳远》时, 笔者做了如下处理:

(一) 明确总的教学目标, 即学生能掌握挺身式跳远的方法

(二) 明晰具体、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助跑及起跳技术。

2. 学生能巩固提高空中挺身技术及落地技术。

3. 学生能完成多次挺身式跳远练习。

4. 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提高挺身式跳远效果的方法。

当然, 学生现有的体育基础、已学过的内容等都会影响分级目标的达成。笔者采用让学生练习助跑及起跳技术、空中挺身技术及落地技术以及完成多次挺身式跳远练习完成1、2、3项分级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如何提高挺身式跳远的效果有所体会以完成4项分级目标。这样, 实现总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能掌握挺身式跳远的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笔者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完成目标所需具备的条件和教学过程中学生因素的影响, 对可能需要调整的目标做到了心中有数。比如, 在上述分级目标中, 如果学生助跑及起跳技术、空中挺身技术及落地技术 (第2项分级目标) 需要比预设更多的时间, 则第3项分级目标就可能无法完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开发教学资源, 在生成中即时对其进行调整、调控和整合, 并根据课堂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合理和准确地调整预设的内容。例如, 在教学“挺身式跳远”时, 安排了两组“腾空步”练习,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挺身式跳远的动作结构、强化上述第2项分级目标。学生学练很认真, 效果也很好, 为此笔者又增加两组练习, 并将第3项分级目标挺身式跳远练习减少两组作为课后练习。这种调整实质上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开发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过程。笔者决定增加“腾空步”练习的次数是基于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这是一个以教学机智为支撑的快速决策的过程。

整合语文教学内容 篇5

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整合视角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

当前我国把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文章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现状,从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整合的视角,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活动的空间,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有效地改变了教师、学生、课程之间孤立的现状,体现了“以学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作 者:潮兴兵 刘坚强 孙光厚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理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刊 名:物理与工程 英文刊名:PHYSICS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 19(4)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物理   课程内容   教学模式   整合  

整合语文教学内容 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改革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91-01

艺术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它主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以及杂技,舞蹈作为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不仅是对形体美的诠释也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它是人们运用肢体语言作为交流渠道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幼儿学习舞蹈不仅能够增强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提升自身气质,还能够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就当下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目标和内容出现了不同程度偏移,不少舞蹈教学受到艺术院校舞蹈教学的影响,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而偏离了培养优秀幼儿舞蹈老师的教育目标。

1.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1难度较大,偏离幼儿教育实际需要

幼儿年龄及身体的限制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舞蹈教育的学习内容,换句话说,简单,实用,科学的舞蹈课程才是符合幼儿实际需要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趋向于舞蹈专业化,教学目标向专业舞蹈院校教学目标靠近。在教学过程中并未结合学生实际特点,过于强调舞蹈技巧的操练,且舞蹈操作难度较大,不适应幼儿的身体机制,超出幼儿能力范围,在实际幼儿舞蹈教学中实用性不强。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偏离了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更难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的教学目标。

1.2人文性不高,技能型内容偏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仍广泛存在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课堂上。不少教师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过于注重舞蹈的外在表现形式,重视舞蹈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舞蹈人文精神的渗入。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舞蹈精神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行把他们分割必然会导致幼儿舞蹈学习的不全面。事实上,舞蹈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仅仅是学习舞蹈专业技能而缺乏充实的人文内容不利于幼儿的文化涵养以及品格的提高[1]。

1.3各章节间内容独立,未紧密融合

舞蹈是幼儿对他人进行自我表现与反应的一种幼儿本能需要。因此有效的舞蹈教育是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有利且必要的。作为未来的幼儿舞蹈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对幼儿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重任。但就当前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来看,仍然严重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各个舞蹈教学教材中,各章节的内容相对孤立,并未有效融合在一起,艺术形式也仅仅局限于舞蹈方面,没有与其他艺术形式紧密融合渗透,这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

2.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2.1在教学内容上凸显儿童性

儿童是幼儿舞蹈教学的直接对象,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最终实践者。因此把儿童性视为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适当增加儿童舞蹈的教学内容,并将儿童舞蹈渗透到其他教学内容的板块中[2]。例如在单纯,质朴的民族舞板块的学习中,学习各式的民族舞蹈。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同时将各名族舞蹈合理科学组合,并适当加入幼儿民族民间舞蹈,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表演中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幼儿舞蹈的表现力。

2.2科学规范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比例

不可否认的说,通过舞蹈这种直观而强烈的表达形式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但过于强电舞蹈外在美而忽视了对舞蹈情感和舞蹈内容的理解,显然是不利于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舞蹈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民族宗教、生产方式、伦理哲学、审美情趣等多方面。这便要求我们把形体训练和幼儿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提高自身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对舞蹈课程中的技能性内容进行适当删减,补充充分的文化背景知识,建立舞蹈动作与舞蹈内行,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另外,舞蹈种类繁多,按舞蹈特征来说可以分为国际标准舞蹈,时尚舞和专业舞蹈。专业舞蹈又可以细分为芭蕾舞,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和现代舞。因此,对繁多的舞蹈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安排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3提升师范性能力

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的主要是儿童,因此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应以儿童舞蹈为主。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运用及培养学生的师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在专业教学课程中,教会学生由浅入深的编排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应符合儿童年龄段和身体特点,在舞蹈中的音乐背景也应尽量贴合儿童的喜好,以让儿童能在愉悦的舞蹈氛围中完成体型塑造与审美观念的学习[3] 。

另外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体验课,舞蹈排练课教会学生鉴别舞蹈,表演舞蹈的能力,同时更要教会学生,教会幼儿学习舞蹈的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在舞蹈艺术上取得很高的造诣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舞蹈的真正目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为未来儿童舞蹈教育事业服务的,因此充分把握好学前教育的定位对教学内容上的把握是十分有利的。这要求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舞蹈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师范能力的整合。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以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为主,同时将舞蹈课程与幼儿实际情况精密联合,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培养幼儿的艺术潜质。

参考文献:

[1]田甜.浅谈记忆规律在舞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2]戴利.论在舞蹈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阅读教学的内容整合与方法指导 篇7

一、阅读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课程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建设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转变。简单地说, 就是要求教师对现有的教材内容和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重构, 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师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上实现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并非易事。为了尽快实现这一转变, 有效的办法就是提供给教师一个基本行为和目标框架 (新课程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范围) 。先把框架内的工作做好后, 再设法摆脱框架的束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目前许多教师对框架是什么, 该如何进行还不清楚。阅读教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材选文的阅读;二是课外整册书的阅读。两者如何有机整合, 是阅读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 教材中选文的阅读。

小学语文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读本, 小学语文课程的读物采用的是选文, 以选文内容和形式分类编制而成教材。选文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占着时间的大部分, 应该好好地加以利用。但每学期所学选文数量有限, 至多不过二十几篇。占着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 如果一学期之中仅就二十几篇文字本身, 掌握了其内容和形式, 虽然考试能通过, 但究竟得益太少, 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所以还必须进而由此出发, 做种种有关系的探究, 以扩张其知识。即对选文做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和二度开发。如, 对作者人生经历的了解, 对作者写作的社会背景和生活背景的了解, 对作者思想根源的追究, 对作者其他作品等相关内容的阅读, 全方位熟悉作者, 了解其作品, 给学生留下一个了解作者形象和作品的空间。这不仅对养成学生究根问底的学习习惯有利, 也对学生增加阅历, 促进思想成长有利。同时, 选文中, 有些是几个世纪前的作品, 有些是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作品, 有些已有编入教材几十年的历史等等。这些选自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作品,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量多地涉及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思想、不同情感的作品。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 也很有必要。但这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就是如何处理尊重原著和新要求的关系。这将依赖于教师对教材二度开发能力的发挥。做到新时代、新解读、新教法、新收获。只要对时代有利, 对学生成长有利, 应该大胆地鼓励师生的多元解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课外整册书的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年段量和阅读内容最低指标要求。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课外阅读的底线。因为谁都明白阅读教学没有课外阅读的补充与保证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课外阅读的最大困难是阅读过程与阅读质量的难以监控评价, 阅读方法指导的也难以到位。就目前, 儿童的课外阅读还没有真正提到日程上来。重庆一项调查表明, 65%的中小学课外阅读几乎为零, 35%的学生偶尔读一点课外书。问题的关键还是一个读什么的首要问题没有解决好。小学生有小学生阅读的特点, 过深过浅都难以激发兴趣, 阅读方法的指导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上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差异大, 不能搞一刀切。于是教师要从本地区学生实际和基础出发制定校本、班本课外阅读范围和要求。从三个基本原则出发: (1) 因选文而旁及。如因读《草船借箭》而去读《三国演义》与“草船借箭”相关的章节, 甚至阅读《三国演义》全册。因读《静夜诗》而搜索思念故乡的古诗词进行阅读与背诵等。 (2) 中国普通人该知道的, 如, “四大名著”著名, 唐人的诗, 宋人的词, 元人的曲, 著名的旧小说, 时下的名著, 科普科幻类, 政治、历史、文化类等读物。 (3) 全世界所认为常识的, 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中外现当代童话, 《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和中国古今寓言等, 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说到学生的课外阅读, 除了前面提及的还没有提上日程外, “高”“偏”“空”现象也相当严重。“高”主要是不顾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在内容上, 数量上和要求上提出脱离学生实际能力的要求。如, 要求小学生读完“四大名著”, 读外国名著, 读古典文学等。事实上, 像《红楼梦》《三国演义》中的许多内容是小学生不宜读或是没有办法读懂的。类似这样的阅读要求只会抹杀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过早地造成对学生的阅读伤害。所谓“偏”, 主要是指抓住一点不是全面, 而没有遵循课标的要求通盘考虑。如, 有些学校大提特提“经典阅读”“古诗阅读”“现代名著阅读”而放弃了其他阅读内容和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举着“特色教育”的旗帜单道独进, 追求“政绩”, 提高学校知名度。只要仔细想一想, 这样做严重违反学生课外阅读面广、量多、质高的大阅读要求, 对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极为不利。“空”主要是没有把学生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如, 有丰厚的藏书, 有舒适的阅览环境, 但没有丰富的学生阅读源, “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喊得震天响, 同时又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严重挤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标榜自己的教育理念, 为了追求宣传效应。套用全国小语会崔峦理事长的一句话“语文就是语文, 在语文前面加上任何一个修饰语, 只能窄化语文”。也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就是课外阅读, 在课外阅读前面加上任何一个修饰语, 只能窄化课外阅读”, 这是要不得的。小学生阅读是阅读中基础的基础, 任何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和抱有个人目的和喜好的做法都有损于学生基础阅读修养的形成。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明确阅读的内容和范围, 还只是完成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把阅读教学分类细化后有多种多样的提法, 目前新的提法确实也不少。其实, 还是那句话“阅读就是阅读”, 其根本是万变不离其宗。阅读的方法最终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理解, 另一种是鉴赏。

1. 理解。

阅读的理解包括两方面: (1) 关于词句的理解; (2) 关于全文的理解。关于词句的理解, 不外乎从词义解释入手, 其次是语法知识的运用。“词义”指的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包括词的意义和语法意义。词义的解释如不正确, 不但读不通眼前的文字, 结果还会在写作时露出毛病。因为如果在阅读时学习的词义, 不彻底明白, 作业或写作时就不知不觉的使用, 闹出笑话来。文句不通的原因, 不是语法不合就是用词与意思不符的原因。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 社会各界批评大、中、小学生写字惨不忍睹、作业试卷错别字比比皆是, 便是学生对词语掌握、理解不到位的例证。一些词语的误用, 可以证明当词语装入脑中的时候, 并未得到正当的解释。特别是每逢见到新词新语, 务必求得正确的解释, 多翻字词典, 请教他人, 切不可任其含糊。

词义的解释正确了, 逐词逐句的理解也就畅通了, 那么是否就能理解全文呢?未必是这样。文字的理解, 要紧的是捕捉大意或要旨, 即通常所说的, 联系上下文及全文整体把握的能力。否则逐词逐句理解, 对全文仍难免有不得要领之弊。一篇文章, 整体有一个中心思想, 每节每段也一定有一个要旨。文字虽有几千字或几万字, 其中全文中心思想与每节每段的要旨, 却是可以用一句或几个字来包括的。如《落花生》最终要让学生领会“藏而不露”的为人品质;《窃读记》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知趣”的情感。阅读的人如不能抽出这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意, 只对每句的文字表面支离求解, 结果每句是懂了, 而全文的真意所在仍是茫然。这也是词义的语法意义所要完成的任务。

曾经有人主张, 对小学生阅读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不作过高要求。阅读后哪怕就是记住一个场景, 感受一段文字, 经受一次体验, 记住一个句子也是值得肯定的。可我却不这么认为, 因为小学教材中的选文肯定考虑到符合小学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要求, 只要经过耐心的深层的阅读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把握的, 何必人为地降低要求呢?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可能主要是出于渲染情感、营造气氛等需要, 为了迎合“偏向人文性”, 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需要。用全文理解的方法, 必然把握各节各段的要旨及全文的真意所在, 把长长的文字归纳于简单的一个概念之中, 容易记忆, 装在脑子里也避免杂乱。只要阅读透彻, 概念不是教师强加的, 回忆起课文内容来也是条理分明, 情景感人, 好处深刻。

2. 鉴赏。

了解某文句、段、文的旨趣所在, 还属于理解的范畴。想知道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所在, 这就属于鉴赏的范围。阅读了好文章, 只能理解其意义, 而不能知道其好处, 显然是很不够的。鉴赏因程度差异而不同, 如低年级读过的好文章, 到中年级再读时, 会感到会所处不同, 到毕业后再读, 就会更觉得不同了。从前认为好的地方, 到后来又觉得不好了, 觉得别处更好, 有的竟觉得比以前可爱。鉴赏能力因人、因时而异, 要想说出一个“放置四海皆准”的方法来也确实不容易, 但基本的步骤和方法还是早已存在的。

(1) 把“我”放入所鉴赏的对象中去, 两相比较。一是细心读, 再是自问, “如果叫我来说, 将怎样”?对全文的布局, 这样问;对于句与句间关系, 这样问;对于每句的字词, 也这样问。经这样一问, 会有三种答案。 (1) 与我的说法相符或差不多, 我也能说。觉得并没有什么。 (2) 我心中早有此意向与感受, 可是说不出来, 现在却由作者替我说出, 觉得一种愉悦。 (3) 说法和我全不同, 觉得格格不入。属于第一种的, 是平常文字, 放过了;属于第二种的, 是好文字, 及时回味;属于第三种的怎么办?因为鉴赏“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果遇到的是一般作品, 是毛病就挑出来, 为尚不可。倘若定论是名作, 那就应该虚心反省, 暂且认为未达到此境界, 供探究。鉴赏的重点应放在后两种情况。

(2) 鉴赏过程中要有冷静的心态。鉴赏有时也被称为“玩赏”。含有游戏的态度, 就是“无所为而为”, 如果急于知道全体概况, 热心地“要知后事如何, 且看下回分解”就是有好文字, 恐怕也无从玩味, 看不出来。但第二次第三次再读, 就不同了。好的作品至少要读二遍以上, “好书不厌百回读”。最初读时不妨了解概况、了解大意为主, 再读时就须留心鉴赏。用“玩”的心态, 冷静地去对付作品, 不可以囫囵吞枣, 要仔细咀嚼。诗要反复地吟, 词要低低地诵, 文要周回地默读, 小说要耐心地细看。

(3) 要善于借鉴前人鉴赏的成果。小学生鉴赏的能力有限, 涉及的经典作品不多会产生浓厚兴趣也是可能性不大。如, 对诗词不感兴趣, 教师不妨介绍一些诗话、词话给学生读读;对小说不感兴趣, 不妨提供有人批注的本子等。诗话、词话、文评、小说评等, 是前人或他人鉴赏的记录, 能提示我们诗词文或小说等好在哪里, 对激发鉴赏兴趣, 提高鉴赏能力很有益处。但要注意前人和他人的诗话词话文评小说评, 是前人和他人鉴赏的结果。用以帮助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是可以的, 但必须由此为起点, 用自己的眼光和观点去鉴赏, 绝不可囿于他人的结果, 重复他人的观点。再说前人和他人的鉴赏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既有积极因素的一面, 也有消极因素的一面。

理解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接受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进行语言的积累。鉴赏主要是便于激发学生的领会、模仿、享受与创作的激情,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的整合 篇8

纵观整本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不难发现:专家为了实现新课改的各项目标, 紧扣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多角度、多渠道地从各个领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聆听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体味音乐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教材进行整合。

一、从教学评价入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

首先,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 专家们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呵护, 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例如:《音乐与人生》、《京剧大师梅兰芳》、《贝多芬》等单元侧重将音乐和作为音乐活动主体的“人”联系起来, 使音乐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人”的活动。一切从“人”的思想、意识、兴趣、情感出发。

其次, 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聆听, 培养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提高探究、创造能力, 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例如:《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器乐》等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区域风格特征, 认识民族音乐中的体裁, 感受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神财富, 从而得到文化、精神洗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民族音乐特点, 从而归纳出民族音乐的鉴赏方法。

再次, 通过欣赏多种中外音乐作品, 了解、掌握音乐要素、音乐流派、代表人物、风格特征、题材文化、流行音乐等方面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京剧》、《非洲歌舞音乐》、《爵士乐》等单元中, 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知识与技能恰好服务于我们的欣赏过程, 有利于我们鉴赏音乐的旋律美、和声美、结构美。例如:京剧单元让我们获得了人物行当、唱腔、京剧名家、京剧的发生发展历史等知识;非洲音乐单元让我们了解了非洲乐器、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爵士乐单元让我们学习了爵士乐的相关知识, 了解了爵士乐的主要特征和风格特点。

在教材的构思的过程中, 专家往往在同一单元中同时考虑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多个评价标准, 并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方法;在方法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真正达到音乐鉴赏课教学目的。

二、从音乐内在体裁结构入手———分时期、分流派、分地区、分门类设置教学内容。

专家们在进行内容选编的时候, 为了更加全面地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时期的音乐, 选择了巴洛克、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的音乐, 并对其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为了更加全面地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乐, 选择了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为了更加全面地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 选择了京剧、爵士乐、中国民族歌剧、古琴音乐等不同门类的音乐作品;为了更加全面地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民族的音乐, 还选择了中国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族歌曲, 等等。这些内容都较系统、全面地涵盖了各种音乐题材、风格和流派。从音乐鉴赏内容层面上基本上满足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

三、从学生实际兴趣需求入手———展现音乐的流行美。

根据几年来的新课程教学经验, 我发现:尽管教育专家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费了不少心思, 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选择的内容顺应了新课程的正确导向, 为学生找到了他们眼中“最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为了适应新课改, 同样也在努力寻找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情”, 那份“美”。然而, 音乐课堂上他们总是没精打采, 毫无兴趣。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疑义, 他们认为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陈旧、曲调老土、配器难听、版本单一等, 基本上都“不好听”, “不爱听”。所以, 现从学生的角度谈谈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生喜欢音乐, 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 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迎合老师, 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 等等。总之, 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 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现代世界, 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地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 还是音乐表演, 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 紧紧地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 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有如下发现。

1. 时尚旋律美, 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

在《学堂乐歌》单元中, 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 缺乏兴趣, 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 没有新意。课后, 我认真地反思并作出了调整, 我将“学堂乐歌”和“校园民谣”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简略地聆听“学堂乐歌”, 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 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又自然地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明星表演美, 是他们内心的“榜样”需求。

在欣赏民族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时, 我首先播放了彭丽媛演唱的版本, 学生没精打采, 接着播放了王菲演唱的版本, 学生们立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彭丽媛, 但对王菲特别喜欢, 王菲是很多学生的偶像。因为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 都有自己的“明星梦”。所以, 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到不同明星的多个版本的音乐给同学们欣赏, 以便使他们产生良好的共鸣。

3. 浪漫意境美, 是他们放飞心情的需求。

在钢琴音乐单元, 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 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 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 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 由浅入深, 选择一些诸如《神秘园》、《神话》等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动听配器美, 是他们体验音乐魅力的需求。

在流行风单元, 我们欣赏的是毛阿敏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思念》, 学生反映普遍较差, 随后我立即播放了同样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 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因为音乐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配器, 使其在音色、和声等更富于流行美。

由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 高中生对“流行美”的需求还有很多, 老师应该用“心”去发现, 用“行”去实现他们的“需要”, 帮助他们挖掘出时尚、经典的音乐作品。

四、从简单直观入手———力求音、画、舞结合。

在欣赏内容、意境取胜的音乐作品时, 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希望通过音画舞的结合, 利用“通感”简化音乐欣赏的难度系数, 从而更好地进行音乐鉴赏。

1. 音画结合。

例如:在欣赏《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山流水致家园》两个单元时, 我们可以根据音乐所蕴涵的意境, 选择《唐之韵》等视频音乐文件进行播放, 使学生在听觉中领悟意境, 在视频中理解音乐。这样就让较难的音乐变得直观简单、一目了然。

2. 音舞结合。

例如:在欣赏《非洲歌舞音乐》单元时, 由于其音乐和舞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忌讳对他们进行孤立的欣赏, 让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 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相关知识。

3. 音画舞结合。

例如:在欣赏《爵士乐》时, 我找到了著名爵士舞的视频片断进行欣赏, 让学生一边聆听, 一边哼唱, 一边模仿舞蹈, 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又使同学们得到了良好互动。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一切从实际出发, 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 选择适当的辅助内容进行教学, 既能活跃教学课堂, 提升学生兴趣, 又能增强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 对整个音乐教学课堂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我们要以教学大纲为方向,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 适当地在“选择”上下功夫, 选择那些适合本地区、本学校文化背景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改变观念。借助“选择”的力量, 选择一些时尚、积极、动听、影响力强的作品, 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兴趣。科学看待“努力”的力量, 明白“努力”需要技巧, 需要“选择”。

其次, 相信专家, 但不要迷信专家。因为专家不一定都有一线教学经验, 他们对教学实际情况了解得并不是特别到位。

最后, 相信学生。他们在某些方面并不是“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 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 并能够为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因为他们代表自己, 愿意为自己负责。

只有这样, 我们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既不“左”又不“右”地探索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路。新课改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在全国某些地区已经实行四、五年了, 音乐教师们也在根据其所在地区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条件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以更好地让这次轰轰烈烈的课改深入人心, 并为我国国民的素质教育担当重任。因为教学内容的好坏不只是专家的事, 更是直接从事音乐教学活动的学生和教师的事, 只有教育专家、教师、学生三方面根据具体情况, 达成一定的共识, 并付诸行动, 才能保证音乐鉴赏课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有了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选择”代表方向, “努力”代表付出。而在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诸多方面, 努力付出并不一定有很好的收获。只有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对了方向, “努力”付出, 探究方法, 才能找时间要效率, 找时间要效果, 也才能使高中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摘要: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浪潮中, 一切都是“新”的。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 都在更新观念、创新思维、积极实践。作者针对普通高中《音乐鉴赏》 (人教版) 教学内容的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音乐教育专家紧扣新课程方向选择风格、流派、地域、体裁不同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 以满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但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异疑, 他们喜欢音乐的“流行美”、“直观美”, 对时尚的旋律、明星的表演、浪漫的意境、动听的配器等方面充满期待。他们想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音乐, 渴望在音乐课堂上得到音、画、舞等方面的全方位欣赏, 以满足感观需求, 从而对音乐鉴赏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 教师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个性鲜明的教授对象, 应该做优秀的“厨师”, 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这桌丰盛的菜肴进行配菜, 为学生奉上一道美味的“艺术大餐”。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音乐内在体裁结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教学与评价指导.

[2]高中音乐新课程理念与实施.

例谈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策略 篇9

一、以单元主题为线索,整合教学目标

围绕单元主题组织单元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的突出特点。一般说来,单元教材编排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以人文价值取向为线索组织单元教材,这是确定单元教材人文素养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条是暗线,把体现年段教学目标的语文能力训练重点渗透在单元教材中,这是确定单元语文基本功训练重点目标的依据。以上两条线自始至终贯穿于单元教材的“导读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五个部分,使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这样编排单元教材,一是有利于加强教材的整合功能,使单元教学内容共同指向该单元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训练重点目标;二是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单元教学重点;三是有利于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丰富人文内涵,培养人文素养。学生每学习一个单元,就能受到一方面的人文思想熏陶感染,强化一项语文基本功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组织教材,单元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与拓展都是紧扣单元主题编排的。

单元导语:明确指出本单元教材是围绕“父母之爱”的人文主题编写的,同时提出两方面的学习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在单元学习中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这是提示本单元人文素养教学重点。二是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这是提示本单元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以上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的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

课例:围绕单元教学重点,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从人文思想的角度,四篇课文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读后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熏陶感染的好教材。在语言表达方面,四篇课文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体现父母之爱,这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的好材料。

口语交际:采用“评说教材中的故事——讲自己生活中的故事——给父母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父母之爱,交流父母之爱,在训练交际能力的同时也为习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习作:“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表达对父母无私的爱的理解”,目的在于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练笔与育人的相结合。

回顾与拓展:“交流平台”要求学生回顾本组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并体会好在哪里。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积累、内化表达方式,归纳总结表达方法,并应用于今后的学习中。

从单元教材的构成和编排意图可以看出:本单元自始至终贯穿着两方面的教学重点,一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深沉而又宽广的父母之爱,体会、理解父母之爱,提高人文素养;二是学习课文中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应用到口语交际、习作、回顾与拓展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着单元教学目标制定一要渗透人文思想教育,二要突出语文能力训练重点,三要兼顾一般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原则,可以把本单元教学目标整合为四个方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侧面体会课文中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丰富人文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2)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并应用于课后小练笔、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读读写写词语,背诵课文精彩句段,丰富语言积累。

以上教学目标,第1项是人文素养教育目标,第2项是语文能力训练重点目标,第3、4项是一般语文基本功训练目标。

二、以单元目标为核心,整合教学内容

单元教材各个组成部分对落实单元教学目标承载着不同的教学功能。教学中,要紧扣教学目标,把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回顾与拓展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材整体功能,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一)“整体”与“部分”和谐共融

怎样才能使单元整体目标与各部分的具体目标相统一,整体内容与各部分内容相协调,达到整体与部分和谐共融呢?

1. 以单元导读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学习内容。

教师要充分发挥单元导读语的引领作用,精心组织导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本单元教材的主题是“父母之爱”,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重点是:感受和理解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学习和应用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学生只有从整体上了解单元教材特点,知晓人文思想教育和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解决好“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的认识问题,才能真正激发起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

2. 以课例、口语交际、习作为载体,分步落实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句段,品读文本,展开想象,再现情境,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习作训练,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应用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表达方法,表达真情实感。从培养人文素养的角度,课文学习、口语交际、习作训练都要以一贯之地重视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之爱,理解父母之爱,表达对父母的爱。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角度,要着力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体会表达效果,在口语交际、习作训练中应用学到的表达方式。

3. 以“交流平台”为契机,引导学生总结交流单元学习成果。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要求学生回顾本组课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好在哪里,并开展交流活动。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读例句,再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体会语句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或表达作者情感方面的作用。最后进行拓展,和同学交流自己习作或课外书中的类似语句,进一步领悟上述写人的方法,并能在今后习作中运用。

(二)“精读”与“略读”有机结合

1. 弄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安排的课文,从人文思想的角度看,四篇课文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从语言表达特点看,《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学会看病》增加了通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表达思想感情。教材按照精读—略读—精读—略读的顺序编排,有利于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应用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去,体现“精读学方法,略读练能力”的编排意图。

2. 用好课文中的“连接语”。

编者在每一篇略读课文前编写了连接语,目的在于通过连接语引导学生总结前一篇精读课文的学习,提示下一篇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尤其注意提示学生把握两篇课文的异同,在比较中学习课文。譬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与《慈母情深》两篇课文,教师要在精心指导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连接语,了解《慈母情深》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把“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应用于课文的学习中。

3. 围绕单元目标,确定重点内容。

在分析教材特点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按照“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练能力”的思路确定本单元四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学习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现父亲无私而伟大的爱的表达方法;兼顾一般语文基本功训练,积累文中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佳句。

《慈母情深》:引导学生按照连接语的要求,应用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学到的方法,从对母亲的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中,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平凡与伟大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抓住课文中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段,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在同学中交流学习成果与体会。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学习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感受“严父”与“慈母”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

《学会看病》:引导学生按照连接语的要求,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描写母亲心理活动、语言的句子,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应用前一篇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抓住课文中描写母亲心理活动、语言的句子,领悟课文表达方式。

(三)“阅读”与“习作”相得益彰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本单元围绕“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紧扣“抓住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学习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安排了两次课后小练笔和一次习作训练。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小练笔和习作的功能,强化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的内化与应用。

1. 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完成课后小练笔。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后小练笔是:“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说,再写下来。”完成好这两次小练笔,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又有利于及时训练应用学到的表达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指导学生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表达对父母无私的爱的理解。

基于文体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篇10

从一篇选文的文体、一堂课的学情来探讨语文课“教什么”已经多有宏论,但从初中三年教材的角度或从一个单元的角度来研究同类文体“教什么” 著述甚少,而这正是近期困扰我们的一个疑难问题。如何编排初中三年同类文体的教学序列,特别是如何安排同类文体的单元教学内容?最近听的 《生物入侵者》一课引起了笔者对同类文体单元教学的思考。该堂课如“行云流水”,学生课堂发言非常积极,表达流畅。但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这堂课像是说明文练习讲评课,学生在这堂课上的知识增值很低甚至为零。为什么呢?主要问题在于:教者确定教学内容时未关注单元内或单元间的前后关联。

初中阶段说明文学习主要集中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四单元,之后仅仅是零散几篇。第三单元重点是事物说明文,第四单元重点是事理说明文。通过这两单元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系统地习得哪些说明文知识,哪个单元要侧重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备课时应有规划。而《生物入侵者》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杂而浅,忽视了单元内或单元间的前后关联,未关注和解决学生的已知点、模糊点、空白点。

由此,我认为同类文体的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单元整合意识,单元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梯度性。

二、基于文体的单元教学内容整合的意义

同类文体的文章汇合在同一单元,从编者角度看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应文体的知识。而现实教学中,同类文体的单元教学往往是唱着同一首歌。所以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安排非常必要。

(一)教材编排形式决定单元整合的必要性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基本是以“文体组元”和 “主题组元”两种形式来组成单元,紧挨着的课文看似有秩序排列,其实无内在必然的联系。以八年级上册三、四单元为例,两单元文体侧重于说明文, 第三单元选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第四单元选文均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同单元选文的共同点仅是围绕一个主题,文体体式同属说明文,其实内在的必然性不明显。[1]如果我们不进行整合只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地乱敲一气, 必定不能教给学生较为系统的说明文文体的知识, 所以在这两个单元的教学中,开发、构建出一个说明文知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单元整合避免教学内容的无序和重复

李海林说:“文本是教学内容开发的材料,问题是几十篇上百篇的文章(作品)本身是没有体系性的,而教学内容本身却不允许脚踩西瓜皮,走到哪儿算哪儿,教学内容是有计划的安排,是完整的结构性体系。”[2]单元整合的目的正是为了不出现“脚踩西瓜皮,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无序现象和“唱同一首歌”的重复现象。试想,如果教八年级上册两个说明文单元一直在重复说明对象、说明语言、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学生“已知”的东西,课课如此,反反复复,又如何让学生澄清模糊,探究未知,获得新知呢?

单元整合将对同类文体的文本进行统筹安排, 关注教学内容的系列性、系统性、梯度性,便于学生知识的建构、知识网络的形成,从而有效解决目前语文教学内容随意、无序的问题,让课堂发生“真正的学习”。

(三)充分发挥文本的不同功能,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单元内的各文本在呈现知识时各有侧重,在达成单元目标时各有功能。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中,王荣生教授按教材选文的功能把教材分为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不同类型的选文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定篇”,让学生深入领会经典作品的“丰厚内涵”,理解“文化、文学学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 “例文”,让学生领会一个个词句以及整篇的文字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样本”,让学生获得阅读的知识和写作的知识等;“用件”,“借选文所讲的东西去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3]

所以,同类文体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有助于充分发掘文本的不同功能,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各类文体知识,训练各类文体的阅读能力。

三、基于文体的单元教学内容整合的实践

基于文体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关键要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并分篇落实。基本可分为三步走:一是根据单元选文的共性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二是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选文特点确定课文类型;三是根据学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适当的教学方法。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四两个说明文单元为例,阐述分篇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思路。

(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桥之美》《说“屏”》则是文艺性小品文。单元说明提示,要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看云识天气》等较为简单的说明文,但对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还未能深入掌握。

所以,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为:(1)学会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2)理清说明顺序。(3)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5)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就选文特点来看,《中国石拱桥》是茅以升先生普及桥梁知识读物中的名篇,是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的范例,处理为定篇较合适。[4]《苏州园林》客观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说明顺序非常有条理,构思精巧,语言精练生动。作为例文处理,可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精巧的构思和精美的语言。《故宫博物院》是介绍名胜古迹的典范,结构严谨,说明顺序清晰。有了前面两课的学习,此时是学生由了解到运用说明文知识的较好时机,可处理为样本,让学生变个顺序说故宫,变个角度写故宫, 训练学生表达并运用说明文知识。《桥之美》意蕴丰富,描写生动精彩。《说“屏”》抒情笔调浓郁,文化韵味丰厚。作为样本处理,两课合并上,让学生自学讨论,朗读品析,鉴赏美点,探究课文意蕴,学习用灵活多变的写法介绍有文化内涵的事物。

分篇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具体计划如下:

(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共五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鉴于第三单元已经学过说明文相关知识,所以教学内容不能与第三单元在同一水平线上,要避免重复,体现一定的梯度。据单元说明提示,本单元应立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体会如何运用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安排合理的逻辑说明顺序,才能将事理说明得层次分明、步步深入、简明准确、生动形象。

因此,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为:(1)学会默读,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2)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3)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

就选文特点来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典型地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在阐释事理时兼顾读者对象,语言严谨而生动,说明方法多样,逻辑顺序缜密。这篇经典作品宜处理为定篇。《奇妙的克隆》的小标题和几个部分的排列遵循缜密的逻辑顺序。学生通过前面几课说明顺序的学习,本课可作为深入理解为什么要采用逻辑顺序的例证,所以作为例文处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和缜密的逻辑推理。适合用来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所以作为用件处理。可联系一些类似的文章,如《“水滴石穿”的科学说法》等延伸拓展,学习运用作者的思维方法。《生物入侵者》运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生物入侵者,学习本文能深入理解举例子的作用、举例子应典型、举例子应注意举例角度等知识,并学会科学严谨地举例子,宜将之处理为样本。《落日的幻觉》是有条理与生动说明整合的范例,将之处理为样本,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中生动描写的方法。

分篇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具体计划如下:

整合语文教学内容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教师

小学生较成年人而言其自身的记忆力更强,但是因为小学数学比较抽象,且逻辑性更强,致使众多的小学生都出现了事倍功半的学习现象。因此,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逐渐引入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工具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把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其两者在小学教育阶段逐步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数学的相关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主要原则

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以及保证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某教师尝试着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并逐步尝试把数学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但是在研究这一项教学工作时,教师发现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知识点整合的理论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因此,需要教师把小学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整合。

二、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具体方式

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深远影响而导致多数教师较为喜欢“满堂灌”,然而这样的教学并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导致小学生的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下滑的趋势。但是,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教师可以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小学数学的课堂逐步接近图文并茂的教学现象,并形象地表现出小学数学的重点知识点,降低小学数学给学生所带来的困难。

1.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丰富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性,但数学是启发小学生思维最为有效的教学。所以,为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用图片代替一些比较难的数学知识,致使小学数学简单化。例如,以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的教学为例,某校的数学教师在教育学生一段时间后,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非常不满意,所以,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这位教师在信息技术配置完毕之后,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演讲稿的文件,文件中有图片,还有视频。比如,讲解正方体时,这位数学教师就会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与正方体或其余的立体图形的图片,让自己的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而认识正方体以及其余类似的立体图形的一些特征。此外,教师还会给学生讲解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故事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丰富化。

2.通过信息技术讲解数学所涉及的重点知识点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阶段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辅助工具。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其为小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点中的重点或者难点。但是在此之前,教师必须注意的是不能进行“满堂灌”教学,而是需要给予学生一些时间,以便于小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及时对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知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消化和吸收。例如,以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某校教师为保证小学数学知识的质量,特别是对其中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总是会科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说,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时,教师会通过信息技术先让学生对圆柱的底面、侧面、高等这些基本知识有一定认识。之后,教师会通过信息技术为其讲解具体的计算法则,如,底面的计算。最后,教师留5~10分钟时间让学生理解解题技巧,让学生对圆柱体积的计算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够逐渐深入心中,永远铭记圆柱体积的计算法则。

3.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而强化小学生的实践技能

小學生的学习能力虽然还比较差,但是其模仿能力极其强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对小学数学有一定的认知。例如,以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某校数学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对小学数学的灵活运用,专门为学生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这一实践教学模块。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而编排生活中数学的话剧,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与小学数学相关的知识点及其余课本中没有的知识。

总而言之,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世界各国对科技愈加依赖,所以,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辅助工具,从而使小学数学的课堂丰富化,并降低小学数学给学生所带来的困难。

参考文献:

[1]王洪林.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网友世界,2014(07).

[2]齐学兵.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03).

[3]刘良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及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9(10).

整合语文教学内容 篇12

常规的语文课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单一, 学习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自我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以来, 教师开始尝试自主选择、整合教学内容, 确定主题, 展开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和学生, 使语文课堂更趋于序列化、多元化、生活化。

1. 学科内整合, 活动序列化———事半功倍

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整合, 首先可以从教材入手, 从语文学科自身知识体系这一纵向联系中确定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序列化。

为了便于研究, 我校高年级教师根据教材梳理了适合学生学习的主题活动内容, 如“诗意月文化”“庆元宵, 猜灯谜”“聊聊世界名城”“读历史故事, 知祖国文化”等。这些活动主题的产生大都来自于教材中的课文、练习、口语交际、阅读推荐、学和做等, 我们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把分散于教材中的内容整合在了一起, 形成了一个系列的教学内容。

主题确定了, 并不等于把教材中的知识点简单合并就可以展开教学。要使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还需深入研究, 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课堂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整合, 从而确定较为合理的活动板块, 形成序列化的教学内容。比如“京剧大舞台”这个主题的相关内容, 在苏教版中高年级教材中有四处涉及。第一处在第五册《练习7·处处留心》中, 要求是“脸谱连线”, 涉及的内容有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秦桧、猴脸悟空, 重在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感受中国独有的脸谱文化。第二处在五年级教材的练习中, 主要出现了“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等谚语, 重在理解积累语言, 学习刻苦练艺的精神。第三处是五年级上册教材练习中的《红灯记》唱段, 目标是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暗语的特点和作用, 初步感受京戏的魅力。第四处是在六年级上册练习4的四字词, 有“生旦净丑”“锣鼓喧天”“唱念做打”“字正腔圆”“活灵活现”等, 主要通过朗读了解京戏的有关知识, 积累词语。由此, 我们初定了京剧历史、京剧常识、京剧脸谱、京剧名角、京剧名段这几个学习内容, 把字词理解、语言赏析、人物评价等有关的语文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了板块教学中。内容的系列化使单一的内容变得立体, 使静态的学习变得灵动,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学科间整合, 学习多元化———百花齐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学科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更要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 大胆尝试与其他学科的横向沟通, 以进一步拓宽学习的领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学校把语文学科和美术学科融合起来, 确定了“陶艺做画话”的研究主题, 有的学校把语文和音乐整合起来, 专门开展以“歌词欣赏”为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 无论语文学科和哪门学科整合, 都不能偏离语文学习的轨道。这就要求教师在整合的时候要找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契合点, 让其他学科为语文服务。在这方面, 我校教师也有一些尝试。如低年级的“小小体育窗”, 教师找到了“体育项目分类”这个融合点, 把语文归类练习和体育学科整合在了一起, 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学习了词语的归类。“学习辨方向”中教师围绕“辨方向”这个点, 根据故事《小猫迷路了》和儿歌《如果我在野外迷了路》等教学内容, 让学生学习利用太阳、树轮、北极星、树冠等辨别方向, 写好“东”“南”“西”“北”这四个汉字, 较好地把科学知识和字词句练习融合在了一起。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 有的擅长音乐, 有的擅长画画, 有的擅长运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不仅能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 而且也为学生某方面潜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也使课堂学习方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

3. 学科外整合, 课堂生活化———学做合一

学科外整合, 并不是说脱离学科的内容整合, 而是指从语文学科与生活资源的联系中确定主题。这个生活资源可以是宝贵的地方文化资源, 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也可以是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 如广告、错别字、姓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还可以是学校、社会的热点问题。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 且利于提升语文素养的, 都可以整合到语文学科中来。“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突破教材, 放眼生活, 确定生活化教学内容, 有利于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 使课堂更开放, 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从我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现状来看, 有不少学习主题的确定就关注了与生活的整合。“赏花灯, 猜灯谜”把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练习一的猜谜语和闹元宵、猜灯谜这一传统习俗融合在了一起;“说名道姓”“节约用水”“用心书写, 规范汉字”则关注了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我来当导游”“逛水浒影城, 识梁山好汉”等主题则挖掘了地方特色资源, 把游览风景名胜与口语交际、品读经典名作整合在了一起。学科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整合, 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赏花灯, 猜灯谜”整个学习活动是在赏灯猜谜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的。课堂上, 学生畅游在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中, 边赏边猜, 在趣味活动中习得了猜谜的方法, 学会了灯谜的创作。“逛水浒影城, 识梁山好汉”中教师以“逛水浒影城”为线, 引导学赏读名著, 品评人物, 学习旅游。学生在看导游图、当小导游, 逛旅游景点、识梁山好汉的模拟游览中, 了解了游览的基本知识, 积累了游览的经验, 体验了游览的乐趣, 提升了游览的品味, 更感受了经典的魅力, 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整个课堂有较强的实践性, 学和做变成了一件事。

上一篇:情景急救模拟下一篇:模糊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