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虚实艺术

2024-10-04

语文教学的虚实艺术(共4篇)

语文教学的虚实艺术 篇1

凡艺术, 无不体现一种“虚灵”的“空间感型”, 从而使艺术品虚实相映, 形神兼备, 呈现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给人以美的享受。虚实相映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作者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与客观景物的特征, 有时化虚为实, 有时化实为虚, 有时虚实相融, 创作出瑰丽无比的艺术境界, 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一、以实击虚, 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强调“以课本为本, 紧扣教材, 切忌脱离课本的架空分析”。但这并不是要我们在设计教学切入口, 分析课文思想内容、形式结构时, 始终围绕课文打圈圈, 不敢越雷池一步。相反, 我们在教学中, 应巧妙运用虚实相映的艺术, 才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这里的“虚”是指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 或创设一种情境, 或创造一种气氛, 或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或为理解课文作铺垫等。

在选择一篇新课文教学切入口时, 往往最能充分发挥虚实相映的教学艺术。在教学《采莲》一课时, 教师先在课前将教室作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采莲的小船、采莲人, 教室四周还挂了一些荷叶、荷花、莲蓬, 上课伊始还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这一教学步骤看似画蛇添足, 偏离了课文教学, 是虚笔, 但虚笔并非是闲笔, 而是为学生营造了置身满湖荷花的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 很快就把学生的心牵住了,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学生很快进入情境, 跟随老师一起品读课文, 畅想采莲人的语言、表情、动作, 体会采莲人的快乐。这一以虚击实的教学设计确实高明, 使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 引人入胜。

二、避实击虚, 掀起高潮

语文教学中的高潮, 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刻理解的时刻, 是学生思维火花灿烂闪烁的时刻, 也是最为宝贵的师生感情水乳交融的时刻。它是使课堂教学立体的关键, 又是课堂教学一定发展阶段的自然显现。高潮处理是否得当, 与整个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高潮的处置, 可在开头处、中间处, 也可在结尾处。可用情境再现, 设问激动, 也可引入例证、避实击虚、思维延展等方法引导和推动高潮的出现。

在一次评优课上,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第六册的《狼和鹿》一文时, 距下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 这位老师突然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 现在我就是凯巴伯森林的居民, 你们说我会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这里教师没有按照常规对课文作总结性发言, 而采用避实击虚的方法, 以看似题外话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在学生纷纷猜测后, 她再向学生介绍自然界有关生态平衡的事例, 而后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以及如何拯救凯巴伯森林。教师这一引入例证、思维延展的方法, 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有的说要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有的说要爱护动物, 不能任意残杀;有的说要做一些标语牌, 上面写上一些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动物之类的话来提醒人们注意……此时, 整个课堂小手林立, 学生小脸通红, 课堂一派生机, 教学出现了高潮。最后教师顺势一点:凯巴伯森林由原来的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到如今的一片枯黄、死气沉沉, 使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要保护生态平衡。”多好的回答呀, 此时的教学水到渠成, 师生感情水乳交融。整个教学设计, 虚实相衬, 不脱不粘, 使教学情境和谐隽永, 余韵悠长。试想:如果此时还是紧扣课文来小结, 不从虚处落笔, 怎能达到这充满美感与活力的教学境界呢?

三、虚实交融, 情景相生

以上两例, 可以明白地分为虚实两块, 以实为主, 以虚击实。在教学中我们还可用虚实交融、情景相生的方法。这在诗歌教学中常常被使用。苏教版第十册的《游园不值》和《绝句》两首诗, 都是描写春天美景并赞美春景的。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美丽的景色, 以唤起学生对有关春天的表象, 再根据诗意让学生绘出彩图, 要求学生根据诗情画意在限定时间内构思一段写景的话, 然后进行交流。这种方法比那种紧扣诗句实实在在的烦琐分析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去领悟原诗的意蕴。可以说, 恰当地运用虚实相映的手法, 可以使语文课上得充满活力。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能否恰当地运用虚实相映的教学艺术, 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立足点是否着眼于学生的人格发展, 是否着眼于语文知识与能力整体训练的重要标志。

语文教学的虚实艺术 篇2

从宗白华虚实观管窥其艺术文化理想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审美与艺术的虚实关系提到宇宙观高度作本体论论证.他借助“气一元论”思想对宇宙生命表体--“道”的“虚实相生”精神作了唯物论的阐释,并由此指明了中国的艺境追求指向“道艺一体”的理想的必然性.这是“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成为“中国艺术思想的核心部分”的哲学根源.

作 者:夏艳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刊 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8(3) 分类号:B83-06 关键词:宗白华   虚实相生   气一元论   宇宙生命本体   道器不离   艺术理想  

语文教学的虚实艺术 篇3

近年来,各地语文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的考查。古典诗歌讲究韵味,蕴含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技巧。正如虚实相生给人一种虚虚实实雾里看花飘忽难定的感觉,虚实相生作为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让许多中学生望而却步,无所适从,清代的李渔更是在《闲情偶寄》中认为艺术做到虚实结合:“此理甚难,非可言传,止堪意会。”

中国古典诗歌运用虚实手法来营造境界并非独树一帜。中国中医《类经 素问》中有“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血无气,是血实气虚也。有气无血,是气实血虚也)”。“血”为“实”,“气”则为“虚”,有虚有实正所谓“血气方刚”;而在古典诗歌里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中国传统戏曲更是把虚实相生运用到艺术表演的领域,明代戏剧家王骥德在《曲律》中有独到的见解:“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而在古典诗歌中具体为“实”,抽象为“虚”。中国书画更讲虚实,“实”指图中工笔细腻丰富之处,“虚”则指画中笔法飞白疏朗之间,虚实相生,厚重和空灵并济,漫卷生机盎然;诗同画理,古典诗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或者是当前、已知,“虚”是指直觉中了无痕迹,却能从字里行间品读出那些虚象、境界或者未来、未知。

所以我们把虚实概括为存者为实,空者为虚;眼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然为实,未知为虚;眼中之景为实,想象之境为虚。

虽然李渔认为“虚实结合”“非可言传,止堪意会”,在诗歌鉴赏中未免有些夸大其词,虚实相生的痕迹并非无迹可寻。

实指现实之境,虚可以指神鬼梦境。例如屈原作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个性之光的深度和广度除了他“哀民生之多艰”的赤子之心,最显著的体现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想象力,而他所营造的特有“鬼神之境”则是借助了这一力量。《离骚》中有“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圈。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描写,诗人在现实世界遭到失败之后,又幻想对重华的陈词,上叩帝阁,下求佚女的求索,把现实和想象有机地联系起来,《文心雕龙·辨骚》对此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是“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而李白作为屈原最耀眼的承继者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他的生花妙笔,展现了一幅璀璨的梦境描写,“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写出了自己只有在梦境中才能感受到的那种自由的精神、无拘无束的灵魂、淡泊与宁静的心境,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权贵的怨愤之情。唐代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迥异荣枯,虚实相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这种借助梦境来抒写现实人生的手法,正是对虚实相生艺术手法的集中体现。

有时虚写会跨越时空的界限,借助虚拟的意境,与诗中的可感之境、可据之情交相辉映。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上阙所写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是实景,而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象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了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这种由眼前之境想到未来之景,突破了时空的束缚,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丰富了诗的意象,拓展了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明代冯惟敏的小令《玉芙蓉喜雨》,曲眼是“喜”,作者笔下的“喜”,不仅体现在遍地桑麻欣欣向荣的物象之中——“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而且体现在花团锦簇、果实累累的对未来的想象之中——“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描绘细腻,想象传神,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喜意,给人以强烈感染。苏东坡的经典之作《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是实景;而“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是虚景,把周瑜的意气风发与波澜壮阔的古战场用虚笔的形式巧妙地作了点染。

同时运笔高手还把这种虚实的融汇转移到他人身上,在抒发情感时,从对方起笔,把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通过想象对方思念自己来增强思亲之情;杜甫的《月夜》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通过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思念自己来增强思乡之情;李白的《春思》:“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歌前四句是思妇想象的边地之景和丈夫回归时自己的情感,是虚写;后两句是思妇看到春风吹动罗帏时的心情,是实写。虚实相生,既表现了思念痛苦,又表现了思妇的忠贞。

领略了虚实相生的艺术魅力,有些读者可能还是很迷惑,作为诗歌鉴赏艺术特色的还有联想和想象,它们与虚实往往互相渗透,究竟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简单地说,两者的思考角度不同,虚实相生是从大处落笔,从结构上加以鉴赏,与它同属相似的还有先抑后扬、比兴、衬托等;而联想和想象则需从思维角度加以揣摩。但是两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虚与实正是借助了联想和想象这一思维的翅膀才能飞得更远更高。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正是借助了想象虚写了庐山瀑布飞纵的气势;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末句“正是河豚欲上时”则是借助想象才描绘了江南的生机勃勃的春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借助想象憧憬重逢后的欢乐,借以反衬今夜的苦楚。

“实”可以观天地万物,“虚”也能思接千载。苏轼有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虚实相生正是诗人们对生活的高度提炼与概括,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语文教学的虚实艺术 篇4

一、教学现状:因教师的不同处理而风格迥异

日常教学中, 教师对文学艺术史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知识梳理类”“学生活动类”和“文学 (艺术) 鉴赏类”, 应该说, 这几种教学方式分别反映了教师对文化史教学重视程度的差异和对新课程理念的不同理解。笔者以“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为例, 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分别对这几种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案例一知识梳理类

在学习《从〈诗经〉到唐诗》一目时, 教师设计了一张表格, 根据表格中“朝代”“代表作”“作者”“作品特点”“作品 (或作者) 地位”等类别自读教材, 填写相关知识点。填完后教师提问, 学生解答、纠正, 在一些重难点部分教师进行点拨、分析。随后以相关的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当场反馈学习效果。

案例二学生活动类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查阅相关资料, 准备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或片段 (第一组:《诗经》、初唐诗歌、元曲。第二组:楚辞、盛唐诗歌、婉约派词。第三组:汉赋、中唐诗歌、豪放派词。第四组:晚唐诗歌、散曲、明清小说) , 在课堂上展示、朗诵, 并对相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

案例三文学鉴赏类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 配以协调的背景音乐和画面, 伴随着音乐由教师或学生朗诵作品, 随后其他学生发表个人的理解和感悟。例如, 在学习《诗经》时, 教师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诗经·国风·秦风》中的《蒹葭》一篇, 首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随后教师娓娓道来:“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 芦苇苍苍, 露水盈盈。主人公在河畔徜徉, 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 但‘伊人’飘渺阻隔, 可望难即……”

二、误区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偏差

对比以上这三则课例, 各有优劣。有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有的侧重于知识的掌握, 也有的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但各自的缺点也显而易见, 第一个案例偏重于“实用主义”, 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 让鲜活的历史成了表格方框中一个个机械的符号, 后两个案例注重活动和情感, 但从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则有点“虚无缥缈”。

“案例一”中, 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环环相扣, 学生参与度较高, 知识点的掌握也基本到位。但遗憾的是, 教师将诗情画意的作品抽象于一张僵化的表格之中, 鲜活的历史被人为地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 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了一些零散的无体系的历史知识, 文学艺术史没有了个性、灵性, 没有了审美情趣和生活气息, 更没有了人文精神。这样的教学, 不要说熏陶和陶冶情操, 就是其试图追求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难以达成。从教学方式上, 学生填写表格并讨论订正, 似乎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但其实学生所做的只是在教师和教材的束缚下“戴着镣铐跳舞”, 历史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

“案例二”中, 教师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活动, 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 但是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有所欠缺, 上台展示的总是那几个“老面孔”, 多数学生处于一种“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状态。从参与的深度看, 大多数学生学得并不深, 只能简单介绍课本上的相关知识, 因为学生要深入理解作品课前必须进行充分准备, 而且需要教师的协助和指导。比如, 学生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屈原的生平, 仅凭朗诵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体会不出诗人探求真理的不屈精神的。

“案例三”中, 教师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美感的熏陶,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文学鉴赏毕竟不是历史课的主题, 我们不能让文学史多了“文学味儿”而少了“历史味儿”, 而是应该选择合适的作品, 让文学鉴赏与社会背景相结合, 从中感悟出作品背后的社会状况。对于古代诗歌的解读, 我们可以“以诗入史”, 进而认识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三、寻求对策:“虚实结合”实现文学艺术与历史的交融

通过对以上三种课例的利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文学艺术史教学要兼顾历史教学和文学艺术的特点, 不妨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所谓“实”就是围绕历史的学科特点, 注意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意识、历史素养 (包括历史见解和方法) 。所谓“虚”, 就是在文学艺术史教学中, 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 不仅要用文学艺术的眼光, 还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关注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时代特色, 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将“虚”与“实”相结合, 可以让历史课堂既有“文化味儿”, 又有“历史味儿”。

1.“虚实结合”是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是传统教学中的“双基”目标, 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标, 是最基本的目标。现实教学中, 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只是停留在这“一维”上, 忽视了其他“两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意味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1], 学习成为一个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 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的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

诚然,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 是不均等存在的, 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例如, 教学《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 在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 让学生通过了解杜甫亲身经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剧变, 其作品鲜明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特征的事实, 从而得出“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认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诵读、赏析杜甫的诗作《春望》, 感受作者“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情愫和一个儒家圣者的情怀。

2.“虚实结合”体现了当前高考改革的探索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 近年高考历史命题文化史部分推陈出新, 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探索。例如2010年高考, 一道考题关注当代文化热点———海峡两岸将联袂展出分藏于两岸的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 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该题切入点让人眼前一亮, 对社会文化热点的指向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可读完却让人非常遗憾, 因为它既不关乎这幅画作的艺术魅力, 也不关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情怀, 只是与一部农书一起回到了元朝。“黄公望哪里想到, 数百年后他的《富春山居图》能够脚踩中国两类历史课程, 社会热点———新课程, 死记元朝———旧课程。”[2]

当然, 也有考题以文学与艺术的结合考出了“文化味儿”。例如, 2008年江苏高考题第2题: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这位书法家是 () 。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脱帽露顶王公前”表现出在王公大臣面前脱下帽子露出脑袋的“豪放”“狂野”, 潇洒不羁的情形。“挥毫落纸如云烟”, 作品酣畅淋漓, “快如云烟”, 读完眼前似乎看到书法家在众人面前狂野奔放、一挥而就的情景。而就考查点而言, 该题将基础知识识记、诗歌内容和书法作品的理解集于一题, 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结合和文化素养的考查, 相对于很多文化史考题还停留在识记阶段, 已经是很好的探索。

3.“虚实结合”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了契机

(1) 教师的教育理念亟待改变。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师永远要记住, 自己不仅是在教书, 更是在育人。教师要善于发掘教学内容所蕴涵的尊重生命、珍惜真情、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价值。例如, 讲到屈原, 学生不能只知“战国”“离骚”“浪漫主义”这几个词, 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2)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虚实结合”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并通过广泛阅读和查阅资料, 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让文化史变得更丰富多彩和立体化。例如, 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弟子不必不如师”, 有些学生具有相当的文学或艺术功底, 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文化史内容的琐碎和枯燥容易让学生缺乏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以多媒体手段让文化史“动起来”“活起来”, 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在今天, 教师只有“一桶水”恐怕还不行, 教师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而且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在讲授文化史时, 就要涉足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很多领域。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 又怎能将学生引领到这一殿堂, 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呢?这些文化内容所蕴涵的丰富、博大及深远的人文精神又怎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呢?

总之, “虚实结合”是进行文学艺术史专题教学的有效途径, 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 广大历史教师只有转变思想, 重视文化史内容的学习, 同时不断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才能使历史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高中历史课文学艺术史部分的教学一直不太受重视, 教师通常所用的几种教学方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根据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和当前高考改革的要求, 在开展高中文学艺术史专题教学时, 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意识、历史素养这个“实”, 还要注意结合文学艺术特点这个“虚”来教学。只有做到“虚实结合”, 才能让历史课堂既有“文化味儿”, 又有“历史味儿”。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学艺术,高考改革,虚实结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1-07-27 (2) .

上一篇:高校古文素养教育学下一篇:教师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