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文素养教育学

2024-10-04

高校古文素养教育学(精选7篇)

高校古文素养教育学 篇1

目前,推行素质教育成为众口多谈的热点,而在大学教学中,艺术教育也就备受关注。舞蹈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方向。舞蹈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生,而是把最高水准的舞蹈拿出来让人们学习;它们强调的不是舞蹈的技术含量,应该做到何种程度,而是重在培养人们的自身素质、观念与气质;它是面对全民的艺术理念。

一、对高校舞蹈教育的思考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在教育对象上不足,受众面积过小;第二,在舞蹈课程的安排上,并不能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相联系;第三,在教学手段上,它过于强调老师的口头传授与模仿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过于重视自身所学的科目,忽视了一些相关联科目的横向学习,这些方面会严重影响高等院校舞蹈教学的发展。

二、高校舞蹈教育素养培养的路径

在深入了解普通高等院校对舞蹈素质教学的认知态度、分析了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情况,笔者对高校舞蹈教育素养的培养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科学理念,理顺管理体制。

科学技术是人文文化的基础,人文文化是科学技术的方向标,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应该秉持人文和科学教学同等重要的教学观念,把舞蹈素质教学与学校内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结合,把所有校内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群体。清晰管理机制是高等学校舞蹈教学变革的基点。现如今,中国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创办了一套完备的舞蹈教学管理体系。其他学校也要与现实相联系,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作为教学方针,努力寻求有意义、有价值、有特点的舞蹈素质教学管理机制。

(二)改进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设置。

普通高等院校舞蹈教学在教学计划上应该秉持“统筹舞蹈教学基本技能、理论、美学三个方面”的指导,有结构、系统化计划教学内容,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向艺术的殿堂。在教学安排上,第一要注重素质教学,安排一门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上升性、综合性的学科,就是以舞蹈的优美、欣赏、表现力为基础,与学生的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相结合,积极构建一系列与舞蹈教学有关的学习科目。与此同时,在舞蹈艺术类科目的安排上,也要有主有次,要多开设一些美学、文化学、社会学、比较教育学等相互联系的科目,使学生对此感到满足。改进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设置是目前舞蹈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以往的舞蹈教育经常是刻板的、形式化的教学,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抑制学生发展。这是和“关注个性发展”、“着重发展实践”、“激励创新行为”等教育观点相背离的。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姆说:“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体现对兴趣发展的重视”。现代教学重视实践的作用,构建一个以提升学生美学情操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拥有优质的人文情怀,具有高深人文素养为目标,以自由、开放、创造为立足点,和以往教学方法相反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高等院校教学变革的灵魂。在教学方法上,既要留存原有教学方法的精华,又要借鉴现代教育观点积极的一面,寻求从知识口头传授到个性教学的改变,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欣赏美学与现场演示相关联的完备教学模式转变。要逐渐转变传统的重视技能的教授、忽视素质的提升,重视舞台表现力、忽视艺术魅力的状况,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与综合素质。

(四)改革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笔者发现,发展性评价不会忽视学生的背景,关注当前,着重未来,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优点,这在高校舞蹈素质教育中极其适用。普通高校舞蹈教学要改革传统的鉴别和挑选机制、轻改进和激励机制的情况,把发展性机制作为大学舞蹈教育评价的中心,与形成性评价、相对性评价等方法相结合,积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高水平评价。在进行评价时,应该依据现实情况采用检验评价、资料查看评价等方式进行,着重评估学生的舞蹈素质、学习内容、基本技能、知识储备能力、实践能力等内容。变革教学评价内容,是目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营造艺术氛围,提高教育实效。

学校舞蹈活动的发展是舞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它既可以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充分展示自己,对提升舞蹈教学的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在开展各种活动时,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学生活跃现场,激发学生的活动乐趣,促使学生积极交流,从而使艺术文化深入交流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论证了普通高等院校对舞蹈素质教学的态度认知,通过了解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情况,对其舞蹈教育素养的培养做出一定的针对性对策。努力把高等院校的舞蹈素质教学向高水平高标准方向推进。

关键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

参考文献

[1]孙爱莉.试论大学舞蹈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1(8).

[2]王婷婷.“互联网+”时代促进微电影传播的对策[J].电影文学,2016(2).

[3]王海燕.浅析大学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8(4).

高校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浅议 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礼仪素养教育

一、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

随着城市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 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等国际型活动的举办, 为“讲礼仪、学礼仪、用礼仪”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这些活动每次的提出, 会形成短期内的学礼仪、讲礼仪的较好气氛, 但是活动结束之后, 这种倡导便渐渐消失, 多少有些临时磨刀的意思, 而且效果也不明显。我国于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明确规定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到:志存高远, 坚定信念;热爱祖国, 服务人民勤奋学习, 自强不息;遵纪守法, 弘扬正气;诚实守信, 严于律己明礼修身, 团结友爱;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热爱生活, 强健体魄。但是, 目前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如言语低俗、举止粗鲁;社会公德心缺失,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诚信意识淡薄, 基本礼貌缺失以及缺乏基本交往礼。现在的礼仪教育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 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 道德的知识性传授多, 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得少。使得一些青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 具体地转为个人的道德行为。[1]

二、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 家庭教育层面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 父母长辈的言行举止对子女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是专门性的家庭内的礼仪素养教育在现代家庭是否普遍?可以肯定的是, 现在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在教育中, 他们被作为“私有财产”教育管理, 而不是以作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标准和要求去教育。过分包办、期望值过高, 学习成绩第一的教育模式下, 造成很多大学生家庭层面礼仪素养教育的缺失。

(二) 外来文化的冲击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 极力标榜个性, 认为“不同”即个性, 甚至将奇装异服、举止怪异等看做是表现自我个性的“正常”举动。虽然年满十八岁已成人, 但是大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还是较差, 而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又极强, 所以其极易受不良文化形式的影响。

(三) 中等教育的应试性教育模式及高等教育中的宽松模式

“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一要求在1993年就明确提出, 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 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依旧没变, 学习成绩高低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分数高代表一切都好, 从而造成对个人文化素养教育的忽略, 以及学生独立意识及独立判断能力培养的缺失。进入大学后, 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下, 学生没有了老师及父母天天的“唠叨”, 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及自由选择, 伴随着新鲜刺激的同时, 学生也会感受到种种无奈感等挫折。此时, 礼仪教育缺乏留下的隐患便显现出来, 在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就极可能产生不道德、不文明, 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四) 学校教育不到位

2014年,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 》规定从初、中、高三个职业能力等级, 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方面辅导员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规范, 对辅导员在不同职业功能上应具备的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对于高等学校辅导员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特别是礼仪素养教育并未提出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等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建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2014年, 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 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方面, 国家将采取的举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推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 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 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 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教育系统。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特色学校和基地, 完成“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 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最密切的高校辅导员, 这个教育和管理群体并未被要求从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礼仪素养教育, 高等学校也未开设专门的礼仪素养课程, 缺乏重视及制度层面的要求与保证。

三、开展大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 调查问卷

新生入学之初,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对礼仪知识掌握的情况, 建立第一手的资料库。问卷调查的目的之二在于, 以此次数据为基础对比数据, 以确定接下来的礼仪素养教育课的内容及方式, 并用以比较、研究教育效果。

(二) 礼仪课程

1. 面向学校管理人员。

2014年, 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 》规定。该标准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作为职业守则, 应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方面不断拓宽储备, 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最密切的学校管理人员, 特别是辅导员, 应参加专业的礼仪素养课程培训, 提高自己礼仪素养。一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及管理中, 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 可以由高等学校辅导员担任礼仪素养课程的任课老师, 从而更加直接、持续性的掌握学习礼仪素养知识的学习情况。

2. 面向学生。

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传统课程一直在开设。虽然从授课形式上一直在不断探究, 但是授课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已有调查显示, 学生对于礼仪素养课的需求度高, 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内容兴趣反而很低。

(三) 校园文化活动

1. 礼仪知识讲座。

当前,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没有令人满意, 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作为高校教育中, 可以充分利益各种社会资源将礼仪知识讲座传统化、系列化, 结合学校及学生特点邀请专业礼仪讲师, 开展特色的礼仪知识讲座。

2. 专题培训。

配合礼仪知识讲座, 结合学生特点, 如年级、性别等, 举办专题培训, 如针对女大学生的专题培训、针对大一新生的专题培训、针对求职学生的礼仪素养培训等。这样既有基础常识普及, 又有针对性的培训, 且系统具有特色, 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3. 各类形式的竞赛。

有教育有考核,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 一方面, 检验礼仪素养教育的成果, 为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的修改提供依据;另一方面, 也可以促进学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礼仪学习氛围。

(四) 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相结合

无规矩不成方圆。得体的个人举止重在自律, 但是他律也极为重要, 他律促进自律。一方面, 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另一方面, 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中, 应该借助严格的学校规范管理制度对其日常行为表现予以约束。制度建立的目的是规范与约束, 并非惩罚, 所以要充分发挥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教育的同时, 应建立标准可行的礼仪素养评价办法, 教育、奖惩相辅相成, 最终实现大学生的举止文明、交往得体, 形成互相尊重、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探讨 篇3

1.媒介素养概念及内涵

媒介素养是指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所需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包括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 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媒介素养是听说读写等传统素养的延伸, 是人们在现代社会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

媒介素养一般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对大众传媒的了解和运用。包括了解和掌握各种媒介、媒体的基本特性、运作机制及其效果;二是分析与批判媒介。包括理解传媒是如何生成意义的, 能够批判地思考和解读媒体内容所反映的意识和价值观, 具有对媒介文本进行判断、分析、质疑、评估、批判地选择的能力;三是具有影响传媒和利用传媒进行公共监督的能力, 做一个主动的媒介公民。

2.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概况及现状

媒介素养教育源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ER.利维斯 (ER.Leavis) 和他的学生D.桑普森 (Denys.Thompson) 合写的《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 目的是反对传媒中流行的文化价值观念, 提升公众对大众媒介的辨别能力。在书中, 学者使用“文化素养”的说法。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阶段, 称为“保护主义”。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 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进入第二阶段, 被称为“大众文艺”范式, 要求学生学会区别、判断和欣赏媒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后, 媒介素养研究进入第三阶段, 即“表现”范式阶段, 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讨论媒介的“表现”意义, 包括媒介是怎样表现真实的, 怎样辨析渗透其中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 培养批判的解读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素养研究进入第四代范式“参与式社区行动”, 即对媒介的批判思考转为通过“赋权”“促成健康的媒介社区, 而非仅仅指责媒介的不是”。

媒介素养在西方兴起几十年来, 理论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 媒介素养教育在各个发展阶段也以社会运动的形式展开。此后, 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入, 针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先后把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全国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课程。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在研究和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多可借鉴的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 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西方媒介素养的译介文章。自1997年以来, 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传播学界的关注。在这个领域中, 至少已经发表了800多篇论文或文章, 并出版了若干教材。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虽然有不少学者尝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些观点, 但一般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追溯和描述, 对我国的现状研究定性分析多, 定量调查少, 总体研究没有质的飞跃。我国高校学界已经在系统研究并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当前北京、上海等少数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教学体系作了一些探索。山东大学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通选课。总体看来, 目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处在摸索阶段, 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还很欠缺。地方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目的不明确, 内容不系统, 形式单一化, 仅仅局限于表面。我国媒介素养研究总体上还不成熟。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背景

1.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背景

(1)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转型。

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面临社会转型, 朝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社会群体有各自的利益诉求,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 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 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也处于变动状态, 对受众带来不确定的影响。

(2) 新媒介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使新媒介工具迅速普及化, 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 为公众通过媒介进而参与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式。但同时, 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衡, 媒介被过度使用, 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已经影响到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预设, 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使得“拟态环境”社会化。

(3) 多元化的大众传播媒介。

我国近几年大众传播媒介形态、功能呈多元化, 在不断满足社会变革过程中日益多样的媒介需求的同时, 商业化、娱乐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在庞杂的媒介信息面前, 提升受众自身的选择、批判、使用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2.高校媒介素养现状

(1) 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现状。

大学生群体具有求知、求新、年轻、有较高教育程度特点。在校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上一般持自由开放的心态, 对新型媒体接受能力快, 对传统媒介不排斥。网络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媒介, 以获取信息、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在一项针对某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 大学生媒介素养有以下特点:

①对传媒理性认识欠缺。大学生对媒介的理性认识存在偏差, 接触媒介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倾向。媒介知识薄弱, 运用能力不高, 较少学生通过媒介互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大学生中比较了解传媒相关知识和有过媒体实践经验的仅占少数。

②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生对媒介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无法抵御媒介暴力和媒介色情诱惑。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强, 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 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 但在使用媒介时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范行为。

③媒介批判能力不足。 大学生对媒介有一定的信任度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媒介有依赖性, 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分析、质疑能力较弱。学生能普遍认识到媒介对其知识构成产生影响, 但在价值观等较为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充分。

(2) 教师群体媒介素养现状。

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 高校教师既是受众又是教育者, 因此高校教师自身媒介素养状况需要引起关注。当前高校教师在媒介使用上, 相对学生而言, 主要以电视、报刊传统媒介为主。年轻教师中网络媒介使用相对普遍。媒介使用主要以获取信息、学术资源为主。高校教师群体思想成熟, 对问题有个人独立的分析判断, 面对媒介信息有较强的辨别、思考能力。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是由其自身文化背景决定, 在日常媒介接触过程中自发形成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思考、批判能力。但是, 大部分教师缺乏对传媒的相关知识, 没有传媒实践经验。对媒介素养认知不多, 甚至很多教师不了解媒介素养教育。

三、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1.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推行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素质分为专业素质、思品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劳技素质多个维度。普通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强调大学生要进行本专业以外的人文与科学知识教育, 力求从这些教育与浸染中把握多学科的思想方法, 综合运用多学科思想方法发现问题、认识问题, 不断提高分析批判的能力、独立思考与综合创造的能力。

“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中的“literacy”的英文本义为“识字、有文化和阅读写作的能力”。媒介素养在现代社会是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延伸, 属于个人基本素质范畴, 是一种对认知、认识和批判能力的启蒙。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 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 分析批判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仍以知性教育为主要特点, 注重知识的“灌输”, 与学生生活脱节。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媒介信息的影响。不少学生沉迷互联网而深陷其中, 经常浏览不健康网站, 有的在网络上欺骗、打击他人,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大学生考试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作弊。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媒介, 能主动抵御媒介尤其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2.公民教育的组成部分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民主政治,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民主传统匮乏, 以及低水平的公民认知和公民参与能力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困难重重。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形成需要具有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的社会公民。要克服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面临的思想、观念, 以及行为上的障碍, 还有赖于公民教育的开展和深入。学校作为公民接受系统、正规教育的主要机构在对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意识、增强公民参与技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在推行公民教育的作用尤为突出。

公民主动寻求和包容多元信息与观点、批判性地认识社会、自由负责的表达个人意见, 这些是构成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大众媒介为公民的上述政治社会生活的参与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媒介素养教育无论在认知还是实践层面, 将成为民主社会公民教育的一部分。高校中教师和学生群体, 接受高等文化教育, 有较高的公民认知和公民参与能力, 民主政治参与积极性高。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高校教师、学生能以更审慎、负责、客观、理性的姿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公民。

3.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校园文化是指在各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 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 即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在具有社会文化总的趋向和特征的同时又有着区别于其他群体文化的超越性与批判性特征。校园文化以其创造超前发展成为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和媒介。在中外文化上, 它在对自身文化的发思与对外来文化糟粕的批判中进行有效选择, 起着中介作用。大学校园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大众媒介对高校群体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使校园文化的超越性与批判性更为突出与必要, 这恰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心理、意识是文化的深层结构。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在校园文化主体的创造意识, 独立思考、平等探讨的基础上。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师生独立思考能力, 推动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学校事务, 有助于校园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学生形成集体主义的伦理观和摆脱狭隘的个人主义人生观。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多建立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与总结上。短短十年间, 研究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的四个理论范式几乎是同时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目标、实践形态和社会意义等各维度不同学者间缺乏比较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理论路径。同时, 一些跨学科的研究者开始进入这一领域,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媒介素养问题。因此在提倡推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时, 应从我国实际出发, 结合教育科学理论, 审慎对待。在思考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时应注意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研究, 考虑媒介素养教育的多学科交叉, 以及实践中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和在教学实践中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与创新。

摘要:媒介素养指获取、分析、评价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文章主要阐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在素质教育、公民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层面的积极意义。同时, 提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应注意本土化研究、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面性与立体性特点, 在教育理念目标与方式上应审慎对待的观点。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素质教育,公民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30~541.

[2]陆晔主编.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高校古文素养教育学 篇4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群体,接触和使用媒介非常频繁,然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中通过直觉感悟自发地形成了浅层次、低水平的媒介素养;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大学生涯虽然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难免把握不住自我。当今一些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往往是在倡导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类网络文化容易使得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改变他们行为上的媚俗性、功利性,帮助大学生追求行为文化的“雅”,直接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和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高校的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追求真知的求索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富于理性和思辨的批判精神等。媒介素养教育在建设高校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供高校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准,帮助大学生追求永恒的道德精神;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精神。

三、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又是一项社会的战略工程。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内容。

(一)理论教育。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认识到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区别,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之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介理论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关于媒介的思想,构建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首先要改革高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媒介素养类课程。高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修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的任意一门课程,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媒介素养课程可在任意选修课中单独列出一个模块,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以具体媒介对象为课程方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导向,由此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

其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课堂讨论,请学生寻找并讨论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方式和手法各存在哪些差异,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从差异中得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以及分析倾向形成的原因。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最后,高校可以尝试在非媒体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写作学或者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报刊,分析不同的报刊与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区分客观陈述与表达意见的不同手法;此类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诚然,这样的教学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请媒体的专家或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或开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应书单方便教师自学。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即注重大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 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增强校园媒体与学生接触频率与互动性。我国高校一般都拥有具备一定设施的校园媒体系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园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设置有校园电视台和用于录制校园节目的演播室。然而不少高校媒体在媒介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上往往只对少数学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记者、播音员)开放,广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校园媒介产品,他们和校园媒介之间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缺少直观的感受,以至于在讲授媒介理论课程的时候,学生普遍对媒体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难理解。因此,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校园媒体作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程的实训室,允许学生参与到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

2. 高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媒介的积极性,比如举办校报或校刊设计大赛、博客制作大赛和校园DV制作比赛,主题可以围绕高校和学生学习、生活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媒介敏感性,而且可以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媒介实践能力的作用。我在媒介素养课程教学中曾让学生以“秀出我自己”为主题制作个人博客,学生们普遍热情性很高,很多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还主动查阅博客制作的相关书籍,作品完成后,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一次亲身实践感受到了媒介传播的无穷乐趣,以及媒介产品制作的艰辛,这些单纯的理论课程教学无法给予。

摘要: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本文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 论述媒介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并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方面分析了如何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 篇5

从整体上看, 高校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博士或者硕士学位, 学历层次高, 基础理论比较扎实, 抱负远大, 对教师形象特别看重, 对工作也较认真, 具有良好的责任感, 富有开拓精神。但是对照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要求, 就不容乐观了, 青年教师队伍对教学工作本身重视程度不够, 教学水平不高, 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教学的局面, 无法正确地处理好师生关系, 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对开展教学研究兴趣不高、能力不强, 等等。具体分析,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青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意识、职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岗位意识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青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观念、教学实践能力、学科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青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培育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高校和青年教师的合力作为。根据大学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内涵与构成要素, 针对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为, 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政府要严格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完善高校教师培养体系和培训机制

一是政府必须规范和严格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强化高校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教师教育与管理的共同趋势, 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依法治教、推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完善大学教师培养体系。“在我国高校, 文、理各科都有师范性大学专门培养教师, 甚至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有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培养, 而庞大的工科教育却没有”[1], 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发展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政府必须通过改革研究生教育, 加强工程教育学科建设的步伐, 以解决工科高校教师的储备问题。三是完善大学教师的培训机制。目前, 岗前培训是现阶段非师范专业毕业的高校教师有组织地获取教育专业知识的唯一途径, 但实践证明, 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岗前培训的课程设置和课时与满足高校教师具有职业需要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都还远远不够, 加之部分高校和教师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岗前培训实际成效与目的相比相差甚远。政府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教师岗前培训工作, 完善课程设置, 把教师岗前培训是否合格作为青年教师上讲台的必要条件, 切实提高岗前培训的实效。同时,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师特点, 有针对性开展教师培训, 提高大学教师的全面素质, 尤其是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素养。四是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教育素养提升的激励措施, 特别是在职称评聘中, 把对教师教育素养考核的情况纳入到教师职称评聘的刚性要求中, 以激励和促进青年教师自觉地把教育素养的提升作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

二、高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扶,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一是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健全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营造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氛围, 将部分优秀中青年骨干推到教学、科研及管理等重要岗位上, 在实践中培养人才, 实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二是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学能力、科研方法等系列岗前、职后培训制度, 对新进教师进行全员岗前培训, 并规定岗前培训不合格的青年教师不得上讲台, 不得评聘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 要求和帮助青年教师掌握良好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等知识。三是着力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 通过制度建设, 使青年教师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养成。通过建立“教学导师制”, 为青年教师配备师德高尚、教学学术水平高的老教师担任教学导师, 直接和青年教师探讨、研究教学方法, 引导青年教师掌握教学各环节的要领, 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 站稳讲台;通过建立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制度, 要求青年教师以各种方式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 以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开展教学竞赛、教学名师评选等活动, 激发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荣誉感, 形成良好的提升教学水平的氛围, 等等。四是建立具有发展性的青年教师评价制度[2]。对青年教师的评价既应关注其工作成果和素质发展成果, 又应关注其发展过程, 并及时反馈评价内容, 以实现青年教师教育素养提升与学校的发展和谐统一, 以相对宽松的环境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 在对青年教师的考评方面, 改革重专业发展而轻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对教书育人重视不够的科研导向性机制, 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教学第一的观念, 促进青年教师的全面成长。

三、青年教师要强化主体意识, 主动学习教育科学知识, 投身教育教学实践,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一是要强化教育素养培育和提升的主体意识。青年教师要积极寻求自主发展的基本途径, 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教育素养现状与理想的教师素质结构相比较, 客观、全面地分析自身的教育素养状况, 自主设计教育素养提升规划和目标, 选择达到目标的手段和方案设计, 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素养发展方式, 并在学校的主导下自觉发掘自身的有利因素, 使自己的教育素养得到培育和提升。二是要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自觉学习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先进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思想、大学生身心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知识并用之指导实践, 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掌握现代教育技能和手段。三是要积极投身教学实践。牢固树立教学第一的观念, 通过教学实践拓宽知识面, 启迪思考, 积累经验, 并善于把一切成功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实践中解决“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四是要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师把教学实践作为认识的对象, 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判断, 并考虑、选择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过程, 是教师成为优秀教学教师的有意识努力”[3], 青年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用审慎的态度和开放的姿态剖析典型案例, 认真检讨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增强教学行为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提高教学学术水平, 发展教学能力,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五是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研究教学的过程就是其探究、整合教学知识, 应用教学知识、技能, 发展教学学术的过程, 也是教师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的过程” (袁维新, 2008) , 青年教师应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以研究者的精神探究教学的性质, 将专业实践经验知识明确化、理论化, 或在教学中应用教学理论, 将教育理论操作化、策略化, 改造和扩展知识, 形成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 从而提升教学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潘艺林.呼之欲出的“工程教育学”[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8, (11) .

[2]毛景焕.以合作性增进高校教师评价的发展功能[J].江苏高教, 2007, (2) .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 篇6

一、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 是信息社会的迫切需要。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已进入了一个“泛数字化”的新时期。大量的信息资源更多地以数字形态出现, 管理手段日趋现代化, 读者追求服务个性化, 网络资源极大丰富, 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新技术、新环境、新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同时也对传统意义上图书馆员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手段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中当然也包括人员信息素养的教育。

2. 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始终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合校、专科升本科、高校长远战略规划、图书馆新馆建设、分馆设立, 高校图书馆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新高潮。但是, 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主动适应新形势, 在变革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创新。只有图书馆员整体队伍素养的提高, 才能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开展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1. 营造信息素养教育的良好氛围。

开展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图书馆员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 恪守良好的信息道德。目前, 信息素养概念化、信息素养教育以学生为对象等观念, 已经在很多图书馆员脑海中成为了思维定势, 表现在实践上漠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营造舆论攻势, 通过图书馆网站、印发图书馆报纸、制作信息素养手册等形式, 积极强化信息素养概念, 并逐渐渗透到图书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督促图书馆员在实践中自发地培养其信息素养能力。

2. 发挥学科馆员的带头作用。

目前,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不足千人, 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需要。因此, 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引进高层次服务人才的同时, 要将重点放在学科馆员的培养上, 通过学科馆员的建设来带动其他馆员信息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学科馆员的培养要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特色, 突出高校的优势专业, 要符合社会应用的实际需求, 能够满足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基本需求。学科馆员不仅要是专业学科的专业人才, 同时更要接受系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教育, 成为图书馆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3. 服务教学, 参与科研实践。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服务必须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从基础服务向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等高层次服务转变。高校图书馆可结合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选配优秀的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结成对子, 开展深入合作, 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流专业信息。让图书馆员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资料选用、论文选题、专业信息获取和研究课题选择等日常工作中, 使图书馆员成为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实践者, 共同推进教学科研项目的实施进程。

4. 开展馆内外学术交流。

笔者认为, 学术交流应当包括图书馆员内部自身的学术探讨以及图书馆员与外部的学术交流。馆内的“学术交流”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内部培训有所区别。这种“交流”强调的是图书馆员内部的学术探讨, 是一种互助式的自我培训。在信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 许多高校图书馆员能积极主动地通过不断学习获取更新知识, 提高自身的信息修养。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为图书馆员创造一个内部交流的平台, 鼓励馆员培训, 开展专题研讨、专题讲座, 相互学习, 优势互补, 使馆员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共同提升信息素养。同时, 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创造便利条件, 选派图书馆员骨干参加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学术交流活动, 掌握研究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与发展趋势, 或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馆举行学术报告, 或组织馆员参观考察, 开阔视野。简而言之, 要通过馆内馆外各种学术交流形式, 改善和提高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 提高其信息素养。

5. 建立激励与压力并存的管理机制。

要把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强化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发图书馆员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促使图书馆员自觉地提高信息素养和修养。可与学校人事部门配合, 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科学合理地核定工作岗位及工作量, 真正突出绩效工资, 彰显公平与公正。要把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水平作为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考核标准之一, 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使更多年轻的、优秀的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刘琳.浅论21世纪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24

高校古文素养教育学 篇7

1 职业素养之含义

1.1 职业素养

中国知网(CNI(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1。职业知识和技能自不必说,是从事相关职业的最低标准,而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对于体育教学来说,除了对于特定的专业学生能够在课程中获得职业技能之外,更多的学生从体育课程中收获的职业素养应当是职业道德、作风与意识方面的内容。

1.2 职业素养的作用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职业素养的塑造更为重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偏重于理论教学,忽略与职业对接的问题,导致在求职过程中一些拥有技能的专业人员更加受到欢迎,大学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样也反映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在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短板——职业技能教育水平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职业素养的支撑,能够使得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有更好的抗压能力去抵抗就业中出现的重重压力,与此同时,职业素养水平高,能够给予大学生在职场中后发制人的能力,使得厚积薄发的能量等够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呈现出来,从而逐步在职场上站稳脚跟。除此之外,职业素养中包含着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是对于大学生自身身心成长的一种支撑。因而,职业素养的作用不可小觑,其中精神层面上的作用更是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

2 高校体育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塑造

2.1 培养大学生体育习惯 奠定职业发展中的身体素质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者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而体育行为则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械、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2。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习惯,能够使得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于其进入到职场之后,应对有强度的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注重对于体育文化的渗透和体育兴趣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育,需要转变思维,将体育教育的外延进一步扩大。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大学生自身的贴近性,要了解大学生喜爱的相关体育活动,懂得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取向之所在。比如,现在在青年中,跑酷等极限运动受到了欢迎,作为体育教师就要去关注和了解这样的项目,这样才能和学生有共同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阐述体育运动中的体育精神等内涵,使得体育运动水平不是很高的大学生也能够受到精神的感召,激发其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正能量,其才能够积极的培养起体育习惯,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而在职场人群亚健康的当下,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无疑是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意思就是这样的。

2.2 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 提升职业发展中的抗压能力

体育运动过程中,大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受伤,或者考虑到学生的畏难情绪,就将难度不断的降低,这样也剥夺了大学生自身接受抗挫折教育的一个机会。其实,在面对工作时,一个人承担的压力要比在体育运动中大的多,也只有在体育运动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才能够满足大学生今后在职场中对于抗压能力的要求。其实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一些困难,正式磨砺学生自身意志品质的最好机会,这样的机会在别的学习活动中是很难得的。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需要为学生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使得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在自己选择的专业项目上有所进步,并且不断的有所突破。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同学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这时教师就需要进行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升自身体育技能技巧和身体素质的同时,学生自身的各种意志品质也会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学生自身抵抗困难的水平不断提高,其自身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抗压力、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2.3 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 提升职业发展中的合作技巧

团队意识指整体配合意识,分为团队目标、团队角色、团队关系及团队运作过程四个方面。企业追求组织要持续成长、绩效要持续提高。绩效要持续提高,企业就须推动组织的持续成长。团队精神目前对于诸多企业来说,已经成为了考量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外企等大型企业。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自身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还要将其放置在一定的团队中,使得其感受到在集体当中的感觉,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学习融入团体和团队合作。在团队合作当中,无论是单项运动员,还是合作项目的运动员,都要为了集体的荣誉做出各种取舍,有的时候必须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奉献出更多的努力。大学生需要在集体中,了解团队的运作方式和在团队中所处于的位置以及所要贡献的力量,惟其如此,才能够使得大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得自己为企业贡献出更大的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团队体育活动的支持之外,还需要教师在体育运动、体育训练中教授一定的合作技巧,使得打学生能够更快的在学校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取得进步。

2.4 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 激发职业发展中的进取意识

体育运动的魅力,一方面在于其能够愉悦身心,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让人受益终身,另一方面,则是在于,其能够使得人在奋勇争先的过程中,获得进取意识的提升。在职业素质之中,进取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职场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进取意识,那么一个人在职场的未来一定会碌碌无为,最终沉寂,浪费时间和生命。而在大学中进行体育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参加到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去,为了获得一定的荣誉而奋斗。无论是在什么竞技类运动项目之中,大学生想要获得胜利的心理总是会被激发出来,而在运动中,大学生也会用尽自身所有的能力去求胜,这就和职场中完成自己的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学校中如果经过体育比赛的历练,那么在将来的职场中,其畏难情绪就会得到消减,大学生就能够有奋勇争先的诉求,这种冲劲和闯劲正是职业素养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能够促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披荆斩棘,最终获得职业上的成功。

3 结语

上一篇: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下一篇:语文教学的虚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