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2024-10-16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精选12篇)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1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 也许仅是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的兴趣, 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几点拙见。

一.精心设计问题, 做到难易适中

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 为问而问。二是大而无当, 太广太深。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 这是课堂成败的先决条件, 课堂提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 加以限定, 切忌随心所问。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纪念白求恩》一课, 教师问:“白求恩是哪个国家的人啊?”哗——学生齐刷刷举手:“加拿大人。”因为文章第一句清楚地写着:“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又问:“多大年纪了!”哗——又齐刷刷举手:“五十多岁了。”“到中国来干什么?”哗——举手:“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在哪里以身殉职?”、“这是什么精神?”、“毛主席号召谁要学习这种精神?”老师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子依次“改造”成一个个问题。整节课老师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 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课堂气氛看似热烈, 但效果如何, 可想而知。毫无价值的提问只能让课堂教学变得平淡无味, 很难想象它的价值所在, 而精当的提问却能使平淡的教学波澜顿起。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学生答不出, 这也是常有的事, 原因可能是难度大, 遇到此种情况, 老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 联系生情, 降低问题的“高度”, 以避免“冷堂”的状况。

二.改变提问方式, 激发学生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能激发思维, 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与自主学习意识。因此, 课堂提问, 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 改变提问角度, 使问题提得巧, 发人深思, 要力求新颖, 讲求新意能激发情趣, 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 老调重弹。

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 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美在山水, 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在阅读《苏州园林》之后, 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 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又如在教《社戏》一文后, 豆还是原来的豆, 但为什么没有昨夜那么好吃, 这是为什么呢, 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因势利导的提问就会勾起学生直觉经验的通感, 启发他们对童年生活经历的回忆, 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

“每堂教读课, 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所惑之处, 精心设计问题, 或由一个大问题引出诸多小问题, 或按教读顺序层层设问, 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选准角度, 教师就是要在挖掘教材时, 从课题、疑难词句、细节、前后矛盾的地方、内涵丰富的语句, 相似或相近的文章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适时的教学情境入手, 精心设疑, 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视和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教育实践证明, 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 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地回答问题, 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 亦情景, 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作知识的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 教师“举一”, 令学生“反三”, 实现学习的迁移。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智力背景, 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内容, 也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总之,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门艺术, 没有固定的模式, 只要不断实践, 不断探索, 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优化课堂结构,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 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2

摘 要: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作为以启迪人类智慧,传播人类文明为神圣使命的教师,其职责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靠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教师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简洁精练,亲切自然,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鼓励性、评价性,把握好这几个方面,我们定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以情动人、以趣与人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语言艺术性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教学的艺术性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教学语言是第一位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依据规定的教材在限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与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还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表达与交流,还是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乃至进行创造行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古罗马美学家朗基努斯说过:“美的语言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它将对其它心灵产生深远的震撼。”教师美的言语本身就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它必将对学生产生美的感染,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丰富审美情感,对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深远影响。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可爱而又天真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差。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处在逐渐提高的阶段。因此,应该有与众不同之处:必须采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启发孩子们的心智;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运用贴近童心的语言展现语言的规范性与艺术性。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又该该如何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呢?多年来,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此进行了一点探索,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一、准确规范、简洁精练的课堂语言 教学语言是每个教师开启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规范纯正的普通话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使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从而学习普通话。具有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授课语言只有规范、准确、思路井然有序,才能轻松自如的讲解课文,发挥语言的作用。有一位教师学识丰富,但他爱在学生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华,讲起课来不是满口“之乎者也”,就是学生听不懂的术语。久而久之,他班的学生都不喜欢上他的课,起初上语文课只是不听课,后来,发展到部分学生不上语文课,这时那老师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由此可见,授课语言规范、简洁的重要性。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这样的教学质量才会高。

二、形象、亲切、自然的课堂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必定是亲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由此可见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记得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想指导学生朗读“乌鸦到处找水喝”这一段时,学生朗读不到位时,这位教师就大声地说:“停!”然后要求学生再读,可是学生还是读不到位。这老师又生气地大叫:“停!”如此反复多次后,当老师再次要求学生再读时,全班却鸦雀无声了。当时弄得这位教师很尴尬。是这些学生故意跟老师唱反调吗?我觉得不是。因为,在这位教师多次大声叫停的情况,已把这些孩子吓坏了,老师的语言让他们感到诚惶诚恐,不知是读的好,还是不读的好。读吧,又怕被老师骂,所以干脆不出声了。你看,正因为教师的语言严重地妨碍了师生间正常的心灵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形象的语言指老师的语言要力求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表达,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与联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即在课堂上善于把握教学的语言技巧,运用比喻、排比等修饰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师生双边互动的效果。教师应瞄准文学作品的精彩处,乘势而入,或稍微加工后进行描绘,或美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联想翩翩。

三、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的课堂语言、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优美的课堂语言犹如春风化雨,让学生如沐春风。从审美的角度看,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丰富感情的课。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小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十分有限,其认知水平、审美情趣又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想使这些作品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就必须借助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力,让我们的教学课堂升温。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位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只有把饱满的激情融于她的每一堂课中,语调要多变,抑扬顿挫,或庄或谐、或激昂或感伤、或亲切温和、或欢快流畅。形成她独特的教学风格,用以激励、诱发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随着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自然而愉快地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主要抓住汤姆心情的句子进行品读,读到“‘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的嚷起来。”这句时,读出汤姆的不情愿。在与学生分角色朗读汤姆和爸爸的话时,更是读出了汤姆的无可奈何、遗憾而又失望的语气。通过教师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了文本,让学生心动神随、入情入境,真实地体会汤姆的心情。整节课下来,学生都学得主动积极、兴趣盎然。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她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范读,让学生去感受黄河万马奔腾的气势、感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虽然学生没有见过黄河,没有亲眼目睹过在惊涛骇浪的黄河上前行的羊皮筏子,但在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里,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却浮现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此时,教师无需做过多的解释,教学已达到了目的。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整篇课文的基调就是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以悲伤的感情讲解课文。当讲到“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还有“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带着低沉而悲伤的语调,随着小女孩的悲惨死去感情由弱到强,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小女孩的可怜,从而体会到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幸福而言,只有死去才能解脱的残酷现实。对小女孩产生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也为小女孩所处社会黑暗表示愤慨。同时为自己的幸福生活由衷感谢伟大的祖国,珍惜现在的生活。

四、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讲话幽默的教师,不但会给学生增添快乐,在谈笑风生中也能领略知识的真谛,而且也会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诱人的魅力。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它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德国海因•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教学幽默语言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有时,教师通过一些幽默的“点化语”或“插入语”会使课堂化平淡为神奇,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魅力,使学生在欣赏美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许多教育家、优秀教师都主张课堂语言要尽量风趣幽默。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坚持“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不仅使优秀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使后进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受到鼓励,获得克服困难的兴趣和信心。

追求教学语言的生动风趣,目的不是停留在调剂课堂气氛,而是为了造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更好地传授知识,发展思维,让师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如:薛法根老师在上《“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在与学生表演课本剧前,微笑着对学生说:“这次便宜你们了,你们扮演爸爸,我扮演汤姆。”仅一句话,顿时满堂大笑,学生的表演欲和求知欲大增,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浓。当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我们不能为了刻意追求幽默风趣;以庸俗的笑料或者是用损别人的手法去迎合少数人。要使自己的课堂妙趣横生,教师只有不断树立和强化幽默意识,善于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潜心阅读,积累幽默的格言、警句;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发现、积累生活中的幽默素材,增加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幽默大师”。

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煞有介事地说:“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这节课中.于老师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把“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讲出来了,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推门而入,径直人座,这位教师就诗取材,问道:“‘小扣柴门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是‘小扣’而不是‘猛扣’呢?”学生议论了一番,有的学生说,因为诗人知书达有教养,讲礼貌。然后教师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身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说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这位同学脸红了,同学们也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大家都受到了教育和感化。

适时地运用幽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五、启发性的课堂语言

善诱、启发应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能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从而达到“自得”。能产生这样效果的教学语言就是启发性语言。

比如教学《种瓜得豆》一文,我这样导入:“同学们,在你第一次看到‘种瓜得豆’这个题目,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常理,种瓜怎么会得豆呢?可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的疑问就会得到诠释了。”当我让他们自己在书中找答案,于是他们便马上去看书,不一会就找出了答案。我又继续问:“你们知道这个转基因技术是怎样种瓜得豆的吗?”孩子们开始了读书,还在小组中展开激烈的讨论,很快得出结果,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启迪,重点就凸显了。

六、激励性的课堂评价语言 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激励,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手段。它能产生较好的推动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愿,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评价的语言。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感。

1、赏识与尊重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我们的赞扬与肯定。为此,教师应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要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评价语言,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

(1)要巧用,在提问中,能常说:“谁能”“谁来”“谁愿意”等激励性的语言,定会激发学生思考,发言的欲望。

(2)要真诚。真正的赞美是溶入血液的,用充满感情的言语评价学生,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在评价学生时,充满真诚地说:“太好啦!我发现了你很有勇气!”(情不自禁地竖起拇指)“你读书很会思考,老师喜欢你这样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真诚的赞美,让学生思想得到了净化,学会了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3)要有效,要让被表扬的与其他同学知道为什么得到表扬。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只一味地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这样廉价的激励一时间会让听者心里高兴,但不会成为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推进剂。我们不妨这样说:“你真棒!你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帮助自己理解文言文,这真是个好办法。”“这样评价,让被评价的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其他同学来说,他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课堂上只有这样具有导向性的评价才能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4)要机智。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激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它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反的,如果课堂评价不当,有可能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挫伤,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2、肯定与激励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应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评价语言,并适当给出方法上的指导,对学生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自信的作用。例如:“不错,学习得很认真。”“你瞧,你比以前进步多了,望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大有进步,要加油!”“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另外,老师在提问中鼓励学生发言的有:“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一定能进步!”“你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出来!”“谁也来试一试,相信你能回答得更好的。”“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什么事都难不倒你!”“相信自己,就是真正的进步!”这样的语言,激发学生发言的欲望。

3、目光与微笑。人们常说:“人的脸就像一本打开的书”。可见,脸部和脸部的变化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诚挚、友善的目光,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情绪,唤醒和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气氛显得活泼、融洽。教师在运用口头评价语言的同时,配以自己丰富的表情语,也会起到“点石成金”的评价效果。其中,目光语就是一种有效地运用眼神和目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参与交际的言语,老师的目光要时刻放在学生身上,老师的目光充满自信,那么学生也会精神振奋,老师在课堂争取做到要与每个学生的目光接触,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在注意着他,这种目光的交流,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一个严厉的眼神就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比老师大声的斥责更有效。当学生胆怯时,老师亲切的目光会给他勇气。比如老师在表扬一个学生时,口头表扬的同时配上一个欣赏眼神,让学生更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

微笑是最有魅力的。微笑的老师是受欢迎的教师,教师发自内心的笑,是一种甜甜的笑,能够创造出一种愉悦、融洽、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投以信任的一笑,能有效地使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从容地思考回答;在学生正确回答了问题或作出创造性的举动时,教师报以赞许的一笑,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在学生回答不出或答错问题时,教师给以宽容的一笑能显示出教师的大度,并解除学生的负疚感。

总之,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要注意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让教师的语言时刻散发出艺术的魅力,要挖掘“语言的金子”,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逐步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参考文献:1 霍姆林斯基(苏),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 2 赵敏成:试论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3 张宝臣主编:课堂就是艺术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探讨 篇3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 艺术性 探究

前 言:

语文是一门文字居多的科目,在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的今天,教学艺术性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语文即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并且在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艺术性教学的带领下不断得到情感的熏陶,这才是真正掌握了语文的真谛。那么由此看来,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沟通学生的艺术.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已经逐步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通常起到引导的作用,并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和谐,教师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不断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站在同一个高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成为好朋友,让学生更容易接近老师,创造师生和谐的课堂。那么在这样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紧张情绪也会减少或者消除,从而更加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春》这一节课时,在讲解课文之前,我会播放一些关于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春的景象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我会与学生进行不断的沟通:

教师:在你的眼里春是什么颜色?

学生A:绿色。

学生B:各种颜色。

......

教师:你喜欢春天么?为什么:

学生C:喜欢,春天春意盎然。

学生D:喜欢,春天让我们觉得生机勃勃。

学生E:很喜欢,因为春天万物都开始生长了。

......

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中,让学生对《春》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本节课沟通学生的艺术性便成功的达成,有效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2.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这样的一个过程通常是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寻找答案,从而真正掌握语文课堂中学习的重难点。那么教师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对整个教学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唤醒学生的内心,以及思考的欲望,教师巧妙的设计问题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正如著名陶行知教育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机智问的巧,愚者问的笨。”这句话就是强调了“问”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析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丑小鸭》这一课时,首先我会带领学生解决上一节课预留的几个问题:解释下列生词:丑陋;讥笑;嫉妒;来势汹汹;沼泽,在学生纷纷回答之后,我将会用多媒体展示出生词的标准答案,即丑陋:(相貌或样子)难看。

讪笑:讥笑。

嫉妒:忌妒

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盛大的样子(贬义)

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是由于湖泊里面的物质长期沉积,湖水越来越浅,湖底长满苔藓、芦苇等植物而形成的。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出一下几个问题:(1)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2)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3)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等等,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问题中学习这篇课文,并且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3.课堂朗读的艺术

课堂朗读是实现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语文是一门文字较多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这也是不断顺应当前塑造课堂艺术性的重要发展趋势,所以说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带领学生培养朗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朗读的艺术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独立朗读并理解的能力。

例如,学习初中语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课文时,在带领学生解读完之后,我会将学生分为四个组,让学生按组来朗读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艺术中不断领悟该课文的真正内涵。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语气或语调有误的地方,我们就要及时的纠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理解语文课文的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艺术的形成。

总 结: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塑造是要靠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本身应该和必须具有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和教学技艺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而且正如本文中所阐述的教学实践中体现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塑造艺术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并且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塑造课堂教学艺术也是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艺术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正昌.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1:39-40.

[2]沈红燕.试论初中语文艺术性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3:28-29.

[3]潘阳.浅议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

校外教育,2016,08:117.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篇4

一、鲜明的教学主题与新颖的教学构思相结合

一堂课可能有几个教学重点, 也可能要解决几个教学难题, 但这些重点、难题必须要有较强的内在联系, 必须上升到知识、能力、智力相结合的某一高度, 这就是这堂课的主题。没有主题的课堂就像没有主题的文章一样, 谈不到什么科学性;主题不鲜明的课堂也是科学性不强的课堂。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无“帅”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乌合”的教学。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老师上课, 内容很多, 但没有主题, 给学生的只是零散、破碎的乌合体, 这样的课堂教学, 知识如何深化?能力如何提高?

语文课堂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要传授哪些知识?练习如何设计?围绕这些知识点和练习题要提高学生什么能力?这些问题又统一于哪一主题?上课前, 教师应有周密的设计和详细的安排。总之, 一堂课必须在主题的统率下, 繁而不乱、紧而有序地进行下去。

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要让教学主题鲜明突出, 还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构思。要考虑采用什么方法入题, 设计什么细节启发, 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等。有了这些, 才能使教学内容付诸实施, 也才能使教学主题鲜明有力。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的教学构思新颖、别致、巧妙且主题鲜明, 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二、在教学语言上精雕细琢,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非常大。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的学问, 教师在开展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 更需要通过艺术性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活动的渗透力。我在语言组织方面重点抓住四个字, “准”“朴”“情”“扬”, 对教学中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加以斟酌。“准”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表述要准确, 模棱两可的话不说, 似是而非的话不说, 力求每一句话都有价值。“朴”就是语言表达力求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尽量避免一些华而不实的词汇。“情”就是表述过程富有感情, 如提问语言要具有启发性。“扬”就是教学语言要具有激励性。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教师的重视和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在学习载体上大胆突破,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 学生都是在课堂上正襟危坐, 教师也对学生这样要求。熟悉美国教育的朋友都知道, 美国学生在创新与实践能力发展方面要强于中国学生, 关键的一点在于美国的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能够不拘一格地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而我国当前的语文教学组织模式最为匮乏的就是这一点。我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开展学习载体艺术性的研究, 大胆改变传统的两人一组的学习载体构成方式, 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和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 将学生按照8人为一组的方式, 建立起多个学习合作小组, 每一个小组都综合考虑到成员的学习能力与基础, 基本上做到学习能力平衡。同时每一个小组都指明一名组长, 牵头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载体的改革,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愿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各个能力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充分融入教学双边活动之中, 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学生更加投入学习活动中。

四、在启发引导上画龙点睛, 使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艺术性 篇5

提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目前语文课堂提问常常存在提问肤浅,提问模糊,提问方法不当,提问时机不准,提问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提问弊多利少,不如不问。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应该怎样提问呢?我认为应做到两点:有效性和艺术性。有效性就是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如何做到有效性呢?

1、提问要科学

科学性的前提是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好的课堂提问,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同时要求教师提问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这样问之才能做到科学得当,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语言,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科学的课堂提问要准确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

2、提问范围要广

课堂不能是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对话。有时老师提出问题后,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可能会几次站起来发言,这样课堂就成了个别学生的舞台,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会形成思维惰性:总有学生发言。这样大部分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我所带的一个班级就有几个这样的学生,一提问,马上就有徐姗姗、高杨、苗雨晴、胡晨等几个同学主动发言了,而其他的同学则是又佩服又羡慕。每次都是这样。后来我就将全班学生分组,要求每组都要选派一个代表发言,而且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或者我提问之后随机抽取学号回答,这样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积极思考。

3、提问要逐层深入

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不能一开始就难住学生,否则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后就很难再有思考的热情。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才能更好的展开讨论,有效学习。《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要有坡度、深度,要逐层深入。比如在学习《祝福》一课,为了更好地理解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不仅祥林嫂深受其害,其他所有的人也是牺牲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的死与那些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哪些人直接或间接地逼死了祥林嫂)”这样问过之后,学生很容易找到“鲁四老爷、婆婆、大伯、卫老婆子、柳妈、‘我’”等人,这样再进一步分析这些人是如何杀害祥林嫂的?我们能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分析人物形象)?得出结论:“祥林嫂这样一个勤劳能干、善良朴实的劳动妇女,只是想安心地要做一个奴隶,但在那样一个封建流毒遍布的`时代里竟也成了一种奢侈。这更让我们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笔下描述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这样深刻领悟了悲剧根源。最后问道:“当今社会你如何看待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与我们的人本思想有何差异?”从而将课堂引向更深入的思考。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的效果,但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更要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能给学生带来艺术的享受,让学生感到课堂的妙趣横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讲究艺术性。提问的艺术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问题宜精不宜多

课堂上老师过多的提问,一个接一个,容易使学生思维高度紧张,产生疲劳;同时回答问题并不能代替朗读、书写等基本能力训练,不能代替课文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满堂问使得课堂较为呆板,缺乏生气,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想让学生什么都学,可能什么都学不到。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突出重、难点,启发思维。

2、老师问变学生问

传统的课堂更多的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问什么,学生就思考什么。这样就牵制了学生的思维,局限了学生的思想。新课程标准下,我们的课堂要更具有活力,更有激情,更有思想。这关键就在于尊重学生,让他们提问,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讨论,点燃智慧的火花。记得教学《落日》时,李洋同学对课文中的“曾几何时”(详见课本81页“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的用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曾几何时’后面应该是过去的时间或事情,课文是否使用错误?”我首先肯定了他的质疑精神,同时把这个交给学生去讨论,“这个句子我们怎么修改?”学生讨论得出两种答案:一、“在‘曾几何时’后面加上“‘但是’”;二、删掉“当年”,把“曾几何时”放在“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后。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曾几何时”的用法,更重要的是拥有了这种思考精神、怀疑精神。

“学成于思,思起于疑”,只有精心地设计科学的课堂提问,让卓有成效的提问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使得提问达到最优化的程度,才能使得课堂妙趣横生,构建高效的课堂。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艺术的提问就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准备,潜心钻研,精心设计,慎重提问,形成自己的提问自己的提问艺术风格,只有课堂上的妙“问”连珠,才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

参考文献:

1、《巧用提问,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刘继魁《四川教育学院学报》02期

2、《课堂提问艺术》刘显国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6-1出版

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艺术性

语言是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利用课堂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兴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简明扼要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就能够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其心智,陶冶其情操,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1.就内容而言:围绕教材重难点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紧紧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多设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若将学生的思维启向枝节问题,就失去了提问的提问意义。也就是说,让学生摘到的“桃子”,味美而有营养的,才能收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散文教学,更要我们把重点难点放在学法的指导,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标准》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着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因此,我在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时候会问绕课文内容,从问题入手,提纲挈领式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从文本中寻找情感产生的依据、观点支撑的材料。学生寻找“证据”的过程,就是自己研读文本、品味文本、深化理解的过程,其中,学生的认识可能会有所变动,表明他对文本的研读真正落实了实处。而引导学生自己研读文本,寻找思想感情正是散文教学的重难点。

2.就对象而言:区别性对待学生

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建构,学生水平都有高低之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问题设计,提问回答对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别。以《江南的冬景》为例,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江南冬景特点的词语。”该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删减信息的能力。在通读课文后,学生很快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回答该问题。因此我让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回答,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阅读时删减信息的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设计目标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更加注重课堂的实际效果。我们不应该偏离自己设定的目标,单纯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提一些华而不实的问题,而应该具有渐进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实现对授课内容的最优掌握。

二、课堂提问的互动性

课堂提问在大多数情况下特指教师向学生发问,其实课堂提问也包括学生向教师及全班同学发问。这也是提高诗歌教学效率不容忽略的一种方法。

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我遇到了难题,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由于三年学习形成的定式,他们认为语文学习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过程,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因此提问时发现,最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都存在疑惑。于是,我采取了同伴互动的方式,在教学环节上,我用简洁的语言将第一诗句解读、示范之后,让学生自己来解读下面的诗句。每人一句,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先提问那些主动举手的学生,让他们给大家作个榜样,慢慢地,随着课堂环节的深入再提问那些不太敢举手、想参与进来的学生,让他们模仿着说,活跃起课堂气氛,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于是,渐渐地,兴趣浓的、成绩高的学生自然越来越在语文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语文风采,而一些语文成绩不太高、很希望在高中阶段有些突破的学生也在第一节语文学习中给自己增强点信心。

三、课堂提问的严谨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依靠提问来支撑的。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并且提问方式过大或者过小,过大,则会造成学生答非所问,摸不着头脑,而问题太小,则缺乏提问的价值和意义。

如月考卷分析大阅读题《两片秋叶》有一个问题: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对比,领悟到它们的作用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其中不同之处是,前者:(不超过12个字)

后者:(不超过25个字)

大阅读题,我和学生强调四个字:“文本意识”所谓“文本意识”就是要求学生答题要有依据,通过阅读,从文章中找线索,找答题点,而不是泛泛而谈,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发现,从“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越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我并不懂自己,何故竟会发生了要将这片枯死的形体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这一部分是开始把两片叶子进行对比,可是在回答时候发现把范围框死框小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片叶子,在对比后显现出的作用:以枯树形体冷了心。然而第二片叶子的特点(也就是两片叶子的不同)则是下一段加以阐述:“它却是挤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可见,教师提问要注重提问范围大小的确定,若能对学生正确引导,可使学生轻松的找到问题解决的切入口,让学生能由此到彼,由因到果,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织起来的。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而课堂提问的严谨性,课堂提问的互动性与目的性,则是影响提问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

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再认识 篇7

《中小学教育学》指出:学校各类学科, 无论是自然学科, 还是社会学科, 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各门学科的内容是美的印象、美的知识和美的情感的最重要的源泉。学科教学的审美化, 就是要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因素, 讲究教育的艺术性,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的审美化的特征, 即以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 “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变“苦学”为“乐学”。学科审美化, 就是说要把学科教学当作审美对象,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 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中, 得到教学艺术美的享受, 从而体验出愉悦、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这是学生“感受力”发展的具体表现。美学家和心理学家们认为, 学生“感受力”的发展, 审美能力的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价值的提升”, 而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则是“美育中的精灵”。

我们的民族语言有它独特的审美风格与审美特性, 因此, 我们不仅要把美当作为教育的工具, “借美育人”, 更要把美作为教学本质的一个特点, 要“立美育人”。

复旦大学教授周斌认为:“在语文学习的较高阶段, 学习者更容易体会语文学习的审美因素。审美情操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涵, 也不会使语言学习变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 要善于挖掘现有教材中美的因素, 向学生展现语文的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素质。以下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几点尝试:

一.在教学中融入音乐美

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而当今世界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音乐为主流, 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哼唱一些流行歌手或乐队的曲子, 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因势利导, 多教一些知名度高, 旋律优美, 内涵丰富的歌曲。这样一来, 似乎会占用一些课时, 但可以通过这些乐曲, 帮助学生去欣赏其中语文的韵律美和简洁美。

教学实施建议: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 为了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旋律, 我的作法是:

(一)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在轻快的歌声中, 欣赏音乐, 在脑海中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目的, 认识自然景物给予人的那种蓬勃向上的美感。

(二) 自由朗读课文, 这次, 学生边听边看歌词, 基本了解歌词大意, 并深深地沉浸在包含感情的乐曲中了。以上属于音乐导入。

(三) 在学生已经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后, 随着阅读的深入, 让学生根据对课文《春》的内容理解, 仿照歌词形式, 改写划线的歌词。以此引起学生们的深层次思考。这种由于音乐美的震撼所带来的清晰印象, 是教师死板的讲解所不能比拟的。

通过这种教学手法, 学生对歌曲更感兴趣, 在欣赏优美旋律的同时, 也会关注歌曲课文的内容, 不知不觉中学习语文的知识, 培养了文学意识, 从而也就实现了我们的美育。

二.在课文的讲解中展示语文的内在美

随着知识的积累, 教师的指挥棒应从揭示语文外在美转向展示语文的内在美, 凡作者写文章, 胸中必定有一个境, 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 新课文伊始, 切忌肢解课文, 应从整体展开, 利用真心设计的提问或背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写的特定意境,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老师的启发和自己的感悟, 深入认识课文的思想底蕴和文学价值。“有情”二字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桥梁, 美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情感教育, 它所要得到的, 是一种使人格高尚的内在感情。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握拨巧弹”让学生在把握形象地过程中激发情感, 达到“心弦立应”的审美效果。如讲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 我们应从“千骑卷平冈”中, 去领略作者豪迈的情怀, 从“鬓微霜, 又何妨”中去领会那老当益壮的气概, 继而我们就更能体会作者“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的爱国精神。我们一旦把握了作品的情感脉搏, 就自然会进入“心弦立应”的审美境界中去。

三.在朗读中体验语言美

朗读是训练语文美感的基本方法,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对话, 丰富多彩的形式蕴涵着作者的情趣意旨, 需要通过大声的朗读, 细心的咀嚼才可能真切的感受到其中的内涵和美感,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纯真、流利的语音语调, 读出节奏, 读出轻重缓急, 读出高低起伏, 读出课文的味与作者的情, 理解语文教材, 阅读与表演几乎在每一节课都成了主角, 教师合乎身份的表演, 能较大的感染学生, 使学生产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勇气, 能够把语文言语能力的训练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性格锻炼, 情操陶冶和个性发展交融起来, 从此怯弱者会变得勇敢, 软弱者会变得坚强, 懒惰者会变得勤劳, 迟钝者会变得聪明, 如果说朗读是一首美妙的前奏曲, 那么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的一系列环节则是一个大合唱, 靠了前奏曲的推动, 大合唱就会取得成功, 学生在朗读与表演中体验了语文美, 犹如尝到了甜果子, 能够激起强烈的追求语言文学化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苏教版教材中《我骄傲, 我是一棵树》是一篇抒情性强的诗歌, 但是教学中有些老师草草了事, 没有带领学生品味其优美的语言, 感受其蕴含的激情, 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从而无法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学习这篇诗歌, 我主要通过几个朗诵的环节设计来达成学习目标。

(一) 听读:1、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2、诗歌朗诵技巧点津: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 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二) 自由朗读:1、有感情朗读全诗, 选出你喜欢的诗节读给大家听, 看谁能把“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2、指导点津:诗歌朗诵必须尊重作者的原味, 要通过声音把原作品词句的意态、语气, 生动的表现出来, 进而产生赏心共识的感受。

(三) 激情演读:诗歌原文的第三部分, 诗人先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 最后表示要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这里我指导全班学生集体演读原诗第三部分, 其中有“女领”、“男领”“男生”“女生”“全体”等角色分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与其说是在用声读课文, 不如说是用心在品味语言, 感悟语言。这时, 许多语言背后的内涵通过诵读全然悟出, 语言品味和朗读训练浑然一体。

四.在写作中升华语文美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拿起笔来借鉴语文美, 模仿语文美, 创造语文美是语文课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写作时, 教师注意巡视, 发现较好的构思, 就大加赞赏, 从而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情绪。评讲时, 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 只要有一点独到之处都大加表扬, 逐渐培养出了学生爱好作文的习惯。

对学生的优秀作文, 或者课堂上朗读介绍, 或者打印出来当作范文, 或者张贴在墙上供大家欣赏。每月把学生优秀习作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班级出学生作文展览, 汇编优秀作文集。支持、鼓励、指导帮助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此外, 课文缩写、扩写、对话或文章与篇章或文章互改。小练笔、仿写作文、自由作文也是练笔的有效途径。给学生过渡到自写作文铺设了台阶, 学生从在量的观察思考、遣词造句模仿实践中获得借鉴后, 就会逐渐效其法而通变, 用自己的笔写出通顺漂亮的文章来。在此过程中, 我还适时开展语文作文竞赛, 自编自演语文小剧。这些多样的写作使学生在创造语文美的同时不仅加强了对语文美的感知和领悟, 而且从只中看到了自己克服困难灵活驾驭语言的才能。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美, 理解美的能力。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美感,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并转化为追求知识的巨大动力, 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美的熏陶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高雅的情趣和健康的情感, 选择正确的生活道路, 创造美好的生活。

摘要:现代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展示语言美的一面。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 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以美激情、以美育人,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同时也把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语言文化之美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认识美,融入美,感受美,体验美,升华美

参考文献

[1]王德胜, 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陈崎, 刘儒德, 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语文教学板书的艺术性 篇8

一.丰富学生感知表象, 语文板书应讲究直观性

语文教学板书的设计应针对人体视觉器官较其他器官优先获取外界信息, 能弥补教学语言表达不足的特点, 可以及时的把抽象的、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如在教学《鲁迅自传》一文时, 根据课文以时间为顺序, 展现鲁迅先生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转折, 刻画其思想发展变化轨迹, 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为国为民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可采用表格式板书, 设计如下

学生通过表格直观、清晰的体会, 对于《鲁迅自传》一文的线索一目了然, 进而把握了课文的中心,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 语文板书中如提纲式、对比式、线索式等设计都具备直观、简洁、实用的特点, 都可广泛的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二.精心设计和提炼, 语文板书应讲究简洁性

语文教学板书讲究实用, 既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教学内容的本质, 又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清晰难忘的印象, 这就要求教师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 要精心构思和设计, 力求简洁精练、准确恰当。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 可这样设计板书:

孔乙己是一个特殊人物, 正因为如此, 他成了人们取笑的对象。他被笑声包围, 这恰恰就是人物的可悲。人们不无恶意的取笑, 正如一支支的利箭刺向他, 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不言而喻。

三.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 语文板书应讲究趣味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呢?板书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就应做到语精字绝, 富于趣味性, 能充分启发学生思维, 把握学生寻求问题解答的迫切性, 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让其置身于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之中, 与教师思维同步, 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 面山而居的愚公率领儿孙毕力平险, 智叟笑而止之, 对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板书如下:

精妙而富于启发性的板书自然而然让学生知晓了教学用意, 得出了课文的主题,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

四.避免板书的随意性, 语文板书应讲究示范性

教学板书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会对老师板书中的如字形字迹、书写笔顺、设计技巧、板书态度等进行模仿。为此, 教师在板书时必须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 做好表率。在我上小学时, 我们班来了一位年轻的美术老师, 他上课谈吐自若, 出口成章, 特别是写一手漂亮的黑板字, 板书设计新颖美观, 为此, 他很受学生的喜欢。我们班有大部分同学在悄悄地模仿这位老师的字。经过一段时间, 许多同学都能写一手好字, 这都与这位老师写的漂亮的字及新颖美观的板书分不开。

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语文板书应讲究审美性

教学板书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讲究设计的美观、语言的精练、内容的完善、字体的俊秀等。运用美学的理念和美术技巧, 在教学中起到引人入胜、激发思维、活跃气氛的效果。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9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语文知识掌握的好坏, 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 与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有极大的关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深厚的文化底蕴, 扎实的教学功底 (即要有理解处理教材的能力和组织管理教学的能力) , 同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精湛的语言艺术。那么,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言的艺术性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精练, 形象活泼

首先, 小学教学语言必须规范精练, 也就是说必须是符合现代化汉语规范、形象活泼的而又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教师运用规范、形象、活泼、清晰、准确、言简意赅的语言讲课, 能够给学生一个感性认知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 能促使学生创造出新的形象。如讲《江雪》的意境, 配有节奏的朗读, 能使学生感受到诗中“千山”“万径”“孤舟”“笠翁”“寒江”“雪”这些具体的形象,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寒江独钓”的图画, 理解诗的更深刻的内容。

第二,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不但要善于说理, 而且要富于表情。要以语言的情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三, 要使自己的语言有美的特征。古人说过,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语言无味, 面目可憎”。一堂语文课, 听来若能让人如沐春风, 心情舒畅, 给人以美感, 那么一定是能吸引学生的。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堂上要“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 受到教育和感染”。几年的工作中, 我一直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不仅规范、简洁, 更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

第四, 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于变化, 不拘一格。语调的强度和语言的速度起伏变化能使教学语言具有和谐悦耳、节奏鲜明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 课堂语言不能如一池静水, 无波无澜, 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地平铺直叙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 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 富有生气。另外, 每篇课文的内容不尽相同, 作为教师只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语调与课文风格相一致, 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绝佳效果。因而在教学中我也注重依文本和教学的要求来定讲课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总之, 语文课上我们教师的语速语调和节奏应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遇悲凉处当沉缓, 遇激昂处当迅急, 正如琵琶女的弹奏, 变化万端而各臻其妙。

二、不断加强趣味语言, 尽量达到生动形象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 要有文采、有情趣, 要善于描绘, 使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要善于比喻, 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 语言要词汇丰富, 句式多变, 加上充实的知识, 深刻的见解, 讲课时才能左右逢源、出口成章。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 风趣幽默, 课堂上虽然有严肃性, 但教师也不是道貌岸然、不得言笑。风趣幽默的言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 拉进师生距离, 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经久不忘,

教学语言要快慢适中, 因教材内容和句式情感而定, 要让学生听力跟得上, 能捕捉每个词、每句话, 并形成印象。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抑扬顿挫, 时而高昂, 时而低沉徐缓, 音调高低起伏、节奏有张有弛, 急徐有间, 不宜滥用高音和强音。有的教师用低音、中音讲课, 循循善诱、娓娓动听, 叙事说理犹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 轻轻流淌, 学生唯恐把教师的话错过了, 听得更加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能引起学生联想。如教看图学文《桂林山水》时, 在看图前引导学生:桂林山水很美, 小朋友一定想去欣赏一下是吗?现在我们闭上眼睛做一次旅行, 坐上飞机到桂林去, 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教师优美语言的启发下, 让学生打开课本, 观察图画, 学生会看得更认真、更细致,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综合课文内容, 恰当配合体态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在向学生传递信息, 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体态语言的艺术, 以姿式助说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视线的接触, 目光和眼神应是亲切自然的, 饱含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 会说话的眼神严肃而又有深情, 多对学生微笑或肯定地点点头、拍拍肩, 学生都会有所领悟, 有所意会, 受到鼓励。同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手势的表达功能, 手势舒展自如, 走动潇洒自然。如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目光、表情、手臂、体位这些体态语言同口语有机结合, 必然会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 把作者的意图也会表达得更精确、更完美。

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性 篇10

首先,问题的提出要有目的性。

课堂提问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上的提问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比如,在预习《安恩与奶牛》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题目来为学生指引方向:1、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安恩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她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根据她的言行举止猜猜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她为什么把奶牛带到市场上来?学生在经过认真阅读课文,再思考这几个问题后,便可大体了解,这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清贫的老夫人和她的奶牛的故事,通过她和那几个商贩的谈话,可以看出这位老妇人的善良以及对于她的奶牛伙伴的感恩和爱护之情。这一篇课文的预习任务便基本落实了,为下面讲解这篇课文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但是这样的提问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问谁?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

其次,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总体不够理想,大部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一味接受知识,不愿动脑思考,不主动求索质疑。并且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是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具有启发性,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启”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的,是教师的诱发和引导,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的,指学生的学习和接受,受到情感教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十五夜望月》时,诗中“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一字,极富神韵,道出了作者对月怀远的情思,不正面直接抒情而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落谁家”表现得蕴藉深沉。尾句中“落”字用的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文中对“落”的理解,假如单纯地解释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假如:将本句改为“不知秋思在谁家”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句明确了原句中该字的妙处。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问题的提出要有艺术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问题时,也就开始进行思维突破,对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理解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依然是《安恩与奶牛》这篇课文,在学生们阅读了课文并找出对安恩的外貌描写后,不难看出,老太太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从文中“老掉牙的旧衣”“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木屐连后跟都磨平”等词句可看出她的生活比较清贫,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卖奶牛呢?这样可以为她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可以改善她的生活?有的学生会说“她舍不得”“为什么舍不得”能够看出她对于奶牛的爱护和感恩,文章的主旨就在问题的冲突中得以体现。这样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浪花,有时甚至还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因此,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能力,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当然,作为语文教师,仅仅学习掌握一些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必须不断地学习、积累、思考、探索。

第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端午日》时,同学们都知道了在沈从文先生的家乡端午日的习俗。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提问“你知道我国的其他地方端午日又有怎样的习俗吗?”同学们肯定对这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吃粽子”还有的地方挂艾叶菖蒲榕枝、佩香囊等等,如果是课前布置下去,一定会有很多答案,这样,不知不觉间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我国还有那些比较重要的节日呢?”一个端午日的发散性的问题就让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很多知识。

第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

一个好教师常常是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

在教学“口语交际”时,为了让他们更好掌握口语交际中的用于礼貌、得体,我设计了一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设计生活中的某一生活情境,进行对话,其他小组点评。一时间,学生们活动非常踊跃,纷纷出谋划策,都渴望自己的小组展现的是最新颖独特的情境,语言是最得体的。有的小组设计了采访世博会的游客,访问他们游玩世博会的感受,有的小组访问外国游客,询问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一时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都积极参加,并且在讨论和倾听点评中注意到了用语的得体。课堂的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

这样,学生就把课本学到的理论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最后,语文的问题还必须紧扣时代特征。

语文应用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社会中的交往、交流,都需要依靠语文去表达。语文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学问,它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根,更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前进。有位老师曾经这样说:技术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文化,文化不等于思想,思想不等于灵魂。这句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送,还应该与时代同步,告诉学生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如何去适应并关爱这个社会。

在教学《郑人买履》一文时,经过一番研读、讨论,同学们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全文的解释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郑国人最后也没有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对于他的行为,你还想说什么?同学们经过一番讨论得出结论:做事不能太拘泥于现实,要切合现实。“那么,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又有哪些行为犯了和郑国类似的错误呢?”显然,这一问题就将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同学们开始考虑周围的世界:有哪些事情和这个错误类似呢?这样同学们就将知识和现实结合,开始尝试着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现实。在语文学习中关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学到的语文才是立体的、丰富的。语文的学习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努力改进提问的方法,讲究提问的艺术,这样才能提高问题的质量。只有通过对有效问题的讨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思维方法,引发创造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努力改进提问的方法, 讲究提问的艺术与技巧, 提高问题的质量, 通过问题的讨论,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思维方法, 引发创造能力, 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篇11

所谓讲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采用现代科学的说法,即以微格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语文教学技能。具体讲,就是精心设计每堂语文课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细节,从课堂教学结构的引入、讲解、提问、小结、结束到教师自身行为的表现:课堂口头用语及语音、声调,表情眼神,举手投足,板书,都要准确得体而富有动人的力量,要具一种美的感染力,以使学生这一主体被深深吸引住。随着作品与教师的情感或喜或悲,全部感知系统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大脑思维亦处于最佳状态,在特定情境中感受到心灵的颤动或情感的满足,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增强技能,尽可能在有限的45分钟内获取最大效益。为此,我与同仁们在这方面逐步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围绕重点,旁征博引

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人对自己不曾听过看过的新东西似乎都有种新鲜感,特别是求知欲较强、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的教科书上没写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学生就爱听书上没有的”恐已非个别现象,学生喜欢和敬佩知识渊博、讲课内容丰富的老师恐怕也基于此种心理。那么,我们就需适当给予他们些许新的刺激,以促进求知欲,培养其对语文的情感、兴趣。所以,若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时补充与课内联系紧密的课外资料,就会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有兴趣学与思,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巩固应学会的东西。

二、精心设计教学细节

要较好达到教学目的,就须在引入、提问、讲解、小结、结束等环节上动脑筋,精心搞好细枝末节的设计。这是微格教学理论所强调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精心备课”,常指这方面。我就文章思路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启发性提问,提问紧扣课文,难易适中,语言反复斟酌,力求准确而简洁,流畅而具有吸引力。提示小结性的语言亦如此,并力求富于美感。这样一步一步,使学生认真看书、思考、概括,思路能紧跟教师。

三、刻苦锤炼好教学语言

这是提高教学艺术性特别强调的一点。教学语言主要指教师的课堂口语(语言、语音、语气等)和身态语(表情姿势、堂上走动等)。如果说“围绕重点旁征博引”与“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属于教学内容的话,那么“锤炼好语言”该算作形式。内容由形式来表现。试想有一份“无懈可击”的教案,内容设计很好,吸引人,富感染力,但如果教师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教学过程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试想面对一个缺乏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情感、活力的老师,语文课还有什么魅力可言?而倘若将此教案拿给教学语言能力很强的教师去上课,堂上就会是截然不同的景象,效果自然很好。我曾耳闻目睹了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其差距往往并非在专业知识水平上,也不在教学设计上,而就在课堂驾驭教学语言的能力上,仅这点不同,教学效果便不同。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在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课上适当开展一些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倦怠而注意力分散,可适当搞些小活动,像问题抢答记分、朗读背诵竞赛、一人一句翻译、分角色朗读、注音语法比赛、上黑板演示、互判词语听写等等,以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在精神集中的状态中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能力训练,经实践检验,效果不错。

此外,还有一种很好的方式,即“课堂讨论”。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情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大胆进行多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这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对训练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语文是一门与其他学科领域都有联系的学科,故还可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方式法来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如讲古诗词时,播放中国古典名曲,为学生提供欣赏和理解的意境,使学生在文学美和音乐艺术美融于一体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根据语言文字提供的“画面”创作实景图,在文学语言美和绘画艺术美的享受中培养读阅读、想象联想、创造的能力。在自己动眼动脑动手的实践中对说明的内容、顺序了然。事实已经证明,其他学科对语文课的渗透不失为吸引学生、培养情趣、提高水平的有效途径。

总之,让我们面对一双双真诚而好奇的眼睛,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小脑瓜,以知识丰富、旁征博引充实诱导之;以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激发感染之;以轻松愉快、活泼多变的方式吸引调动之;以严谨求实、勤练多思的学风要求训练之。依据实际,综合运用,以达共同目的:使学生于长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的情境熏陶下,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永远喜爱语文,并自如地运用语文为祖国服务。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探讨 篇12

一、现今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弊端

(一) 太过详细的细节提问

有些问题不是学生不理解, 而是详细的问题已经了解, 没必要再问老师了, 而老师总是喜欢拿一些细微的问题来提问学生, 给学生一种明知故问的感觉。这种提问往往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 致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感觉上课是一个很煎熬的事。

(二) 陷阱提问

老师设计好陷阱, 然后引导学生跳下去。然后自己再说出正确答案。这种提问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 学生会产生即使回答了答案也是错误的想法, 只不过是老师设立的陷阱。老师这样做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而学生则会一点点地丧失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三) 随口而出的提问

这种提问往往是简单而又直接的提问, 用来考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课还可以, 对激发学习兴趣一点帮助都没有。老师随口提出的问题,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都是一些浅显的东西, 学生也许会不屑回答, 觉得这些问题考试是不会出现在试卷上的, 都是一些不听老师讲课自己也能自己悟出来的知识, 就像数学上的“1+1=2”一样。

二、怎样做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一) 抓准教学目标, 找好难点、重点

如《两小儿辩日》中, 两个小孩的辩论, 孔子也不能分出谁是谁非, 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两个小孩谁的观点对, 而是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 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时告诉了我们做人应该谦虚,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许多学生读完文章后, 都会选择支持一个小孩的观点, 而不会考虑这篇文章体现出的真正含义。可见课堂提问抓住重点、难点的重要性。

(二)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提问

如《孙权劝学》一文中一开始写道, 初, 权谓吕蒙曰:“卿当今涂掌事, 不可不学”,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才开始学习。文章的重点就是孙权是怎么劝说吕蒙学习的。老师就可以抓住“劝”字进行提问。

如果知道孙权是怎么劝吕蒙学习的, 那么对学生来说也就真的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了。

(三) 于矛盾初设问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了作者在寂寞苦闷的情况回忆起童年的生活。于是在告别百草园时, 不禁发出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杂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感叹。在我们的理解中“似乎”和“确凿”两个词用在一起是矛盾的。为什么说是“似乎”后又说“确凿”。

鲁迅先生的这种矛盾写法不只用在了这一篇文章中, 还有另一篇文章也运用了矛盾的手法, 那就是《孔乙己》, 当中有一句写到“孔乙己姓甚名谁?”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很多人对此提出了疑问。教师讲课时学生一定也会提出同样的疑问, 老师可以先不回答学生的问题吊学生的胃口, 然后老师可以对学生提问, 让学生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这样在一个矛盾点处设立问题, 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应注意设立的“矛盾”应该从实际出发, 不要故弄玄虚, 把学生的思维弄混。

(四) 语文课堂提问的难度

教师提问时, 应该合理安排提出的问题的难度。对学生提问时, 应该做到由简单到困难, 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 刚开始就很有难度, 会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 不知如何回答, 久而久之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教师提问时尽量带有凸现感。要有一种“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感觉, 由低到高地让学生去摘取知识的果实。

教师提问时要具有涟漪感。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水纹一圈圈展开, 就像知识一样, 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 想问题不要只局限于书本, 也要在问题能涉及的知识面上进行思考。尽量让问题最大可能的接近正确答案。

(五) 语文课堂曲折式提问的艺术

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要具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一直是直来直去的,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不愿意动脑思考, 妨碍了学生大脑思维的发展。如果把“直问”换成“曲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 :“曲问者, 活问也, 问题多拐个弯, 学生要多动一个脑筋, 才能作答, 因而较能活跃学生思维。”

“曲问”往往是老师把握住问题的关键, 在提问上欲擒故纵, 就像放风筝是一样的道理, 风筝飞得再远, 线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曲问”也不要太过于“曲”, 如果太过曲折的提问, 可能让学生出现理解偏差。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三、总结

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那么这个提问就是具有艺术性的提问。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是无止境的, 是老师们通过无数次的教课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所以,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 老师要善于提出具有艺术性的问题, 要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做到艺术性的课堂提问是每个人民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课堂提问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最好机会, 也是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质量和艺术性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怎样的课堂提问是艺术性的课堂提问,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邹启学.谈初中语文提问行为的误区[J].吉林教育 (现代校长) , 2007 (11) .

[2]史先波.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提问的质量[J].考试周刊, 2013 (97) .

[3]汪德伟.浅谈新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9 (6) .

上一篇:人才开发培训论文下一篇:春季果树高接换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