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有效提问

2024-08-23

语文课的有效提问(共12篇)

语文课的有效提问 篇1

记得特级教师周一贯曾说过:“没有学生, 就没有课堂;课堂以生为本, 天经地义!”的确, 课堂教学必须以生为本, 以学为本,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高效课堂, 而要达成这样的高效课堂必定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提问既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拐棍”, 又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主动寻找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呢?下面,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创设情境, 把握火候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为了突出教学重点, 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细心把握课堂提问时机。提问火候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 包括创设问题情境;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

把握提问的契机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学情的变化, 随机捕捉提问的机会, 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在教学《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时, 为了研究那个人能不能到楚国, 如果直接问学生“这个人能到楚国吗”, 那么学生肯定会回答“不能”。这样的问题就毫无意义了。我启发学生道:“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 假如有足够的盘缠, 照这样一直走下去, 会有什么结果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顿时活跃起来,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到不了就会冻死, 因为他会经过地球的南北极。”有的说:“到不了, 路上会有河流过不去。”有的说:“可以到, 因为地球是圆的, 走到最后就回到原点了。”有的说:“即使能到楚国, 那也要走好多弯路, 多此一举。”大家讨论结果, 答案不一。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而且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从而达到了课堂的高效。

二、引导学生, 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掌握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敢问”“会问”, 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 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如有位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 一个学生问了老师五个问题: (1) 鲁肃本是周瑜的手下, 他为什么听从诸葛亮的安排? (2) 鲁肃为什么不向周瑜提草船的事? (3) 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 (4) 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他和鲁肃却“只管饮酒取乐”? (5) 为什么曹操不用带火的箭?这些问题的确让老师一时无法回答, 但学生的提问、质疑、回答却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该老师的高招是:将此五个问题像答记者问似的, 安排学生回答, 直到问的学生感到满意。

三、精心设计, 抓提问点

1. 关键内容处提问

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动全文效果的内容, 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关键的内容往往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诗眼”, 再分析全文或全诗, 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教《詹天佑》一文, 文章伊始便道出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师可以抓住此点睛处, 进一步提问: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什么地方?爱国体现在什么地方?进而让学生去体会全文的主题。纵观当今小学语文教坛的泰斗们, 他们的课堂精彩之处无不是扣住“文眼”“诗眼”层层深入。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 就紧扣“愁”进行发问;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也紧依“好好儿活”发问, 去拓展学生思路, 引领学生有话可说, 让学生在“披文入情”中寻找“读者”的感觉。

2. 含义深刻处提问

在学习课文时, 有许多句子的含义是很深的, 常常隐含作者的写作意图;有许多句子很含蓄, 往往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乃至文章的主题;也有些句子从表面看意思一目了然, 然而细细品味, 却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这些句子看上去不难理解, 但联系含义则有“一石二鸟”的作用。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 巧妙设计问题, 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妈妈的账单》一文中, 当小彼得向妈妈索取家务的报酬时, 妈妈支付了报酬, 同时也写了一份账单, 可账单中全是0芬尼。此时, 教师提问:“对照小彼得的账单, 我们可以看出谁的劳动时间长?谁更辛苦?”学生比较后明白:妈妈的劳动时间长, 最辛苦。教师接着问:“既然妈妈最辛苦, 为什么都写0芬尼?”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 学生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这样提问, 既让学生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 又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关键处追踪提问

追踪提问法, 要求老师在讲课时, 要指引学生对文章曲折回旋的妙处寻根问底, 逐步引导学生去冥思苦想。如《生命生命》一课, 我在学生理解核心问题“三个生命现象带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的基础上, 设计了对文本表现形式的关注。如学习“飞蛾求生”这一事例时, 在引导学生感受飞蛾求生的欲望十分强烈后, 进行了这样的提问:“在读的过程中, 你们发现了吗, 作者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呢?”将学生的关注点从内容转向表现形式。当学生发现连用两个感叹号后, 教师又提问:“但它挣扎着, 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作者在这里连用了两个叹号, 你体会到了什么呢?”这样连续的提问, 使语文学习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 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的结束部分, 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呢?学生准确回答后, 我接着问道:课题连用两个“生命”又有什么好处呢?我借助板书, 引导学生既回顾了内容, 又在题目的诵读中升华了情感, 进而体会出作者命题的精妙。

有效提问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有效提问能带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 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从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只有这样, 语文课堂才能真正达到高效, 语文课堂才能精彩纷呈!

语文课的有效提问 篇2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技能,更是调动学生深入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不仅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体现,也是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许多教育家也认为,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

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少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过多过细,启发性不强;或者问题太难,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还有的问题设计指向性、目的性不强,课堂教学难以达成预定的目标。教师是引疑的主导者。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经过实践探索,认为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应做到:关注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关注文本:提问紧扣文章要点,提问注重学法指导。

一、提问关注学生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着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关注学生,设计的问题应引起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1.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精彩的提问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一种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哪吒闹海》一课时,我先课件出示动画片“哪吒传奇”的主题曲,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画面,听着熟悉的旋律。一曲未完戛然而止,我说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动画片,小朋友都喜欢看,从这部动画片中我们认识了性格鲜明的哪吒。今天这个小哪吒走进了我们的课文,看看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怎样的哪吒?神话故事学生本就喜欢,经过教师这么一问,学生都想知道文中的小故事,都想了解故事中的小哪吒。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课文的劲头十足,很快地就投入文章的朗读中。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抓住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较轻松地掌握知识。2.提问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文章重难点处设疑,改变提问形式,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的碰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告诉小朋友要时时处处都应该严格自律,遵守社会公约的道理。如果读了小故事就把这个道理强塞给学生,他们对这个大道理理得清,说得顺吗?我想那也只是囫囵吞枣,不解其味。那么怎么办?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汤姆,第一次钓到这么大的鲈鱼,你会放掉吗?联系课文谈谈你的观点并且说出理由来。

生1:我的观点是不放掉,因为这是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以前没有钓到,可能以后也不会钓到。

生2:我反驳,我觉得应该放掉,因为现在不是钓鲈鱼的时间。

生3:我不同意,我觉得可以不放,文中说:月光下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说明这周围没有人看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时间不对也是可以留着不放掉。

生4:我补充:从“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汤姆还是不愿意放掉的。作为父亲要支持孩子的意见。

生5:反对!父亲根本就不支持汤姆的做法。因为爸爸用低沉的声音对他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还有爸爸用斩钉截铁的口气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可见爸爸在教育汤姆要遵守社会公约。

生6:可是当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的时候,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赞赏的目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爸爸对汤姆的赞赏,也是对汤姆的肯定。

生7:不对!那个时候爸爸还不知道汤姆钓到的是鲈鱼。爸爸赞赏的是汤姆钓鱼的技术,而不是同意他把这条鲈鱼留下。

生8:这条大鲈鱼是汤姆钓到的,决定的权利应该是汤姆爸爸的话可以不做参考。

同学们联系生活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有意思的是班级里大部分的同学都舍不得把鲈鱼放走,文中的汤姆还是很遗憾地把大鲈鱼放生了,汤姆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社会公约制约着我们大家,一条鲈鱼是小,遵守道德品质才是大。

思维是人发展的内核,是情感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心理基础;思维也是知识与能力的桥梁。课堂上通过提问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水上飞机》是一篇科普通话,向我们介绍水上飞机的种类、作用,有水上运输机、水上灭火机、水上战斗机等。同学们,现在科技非常发达,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如果你是设计者,你会设计什么功能的水上飞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同学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我要让它来清理海里的垃圾。有的说我要让它去海底探险 有的说我要让它在海里捕鱼

还有的说我想让他能在水中隐形,如果有敌人过来我们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

„„

同学们的想法还真多啊。,联系平时生活,想出一个个奇妙的点子,创造许多个性化的水上飞机来。《窗边的小豆豆》里小林校长说放飞孩子们的思维,他们的想象远比成人来得好。

活力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应该发散的、活跃的,敏捷的。语文课堂上有效地提问可以激发孩子拓展思维,从不同的方面来思考问题,达到学生个性地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关注文本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学生实践语言文字的媒介。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学会学习方法,培养语言实践能力。1.提问紧扣文章要点

教师在对文本进行钻研后,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对文本内容教学梳理后,精心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在教《狼和鹿》这篇课文时,因为狼的凶残,鹿的温顺,大家比较喜欢后者。而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却告诉我们狼是功臣,鹿是祸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狼对谁有功?鹿又祸害了谁呢?在文章的主要内容处提问,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内容,找到相关的原因,理解课文。

又如《花瓣飘香》一文中作者夸赞这个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懂事”是课文的中心,理解小女孩的懂事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这里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从哪些语句看出这是个懂事的小女孩?同学们纷纷举手交流画出相关的语句: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这是爱护花草懂事的好孩子;“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这是照顾生病的妈妈懂事的好孩子;“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这又是孝敬父母懂事的好孩子。真是一群聪明的好孩子,从课文的相关语句竟总结出不同层次的“懂事”来。2.提问注重学法指导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样建构主义也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之前如果已经具备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那么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提问应注重学法指导,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课文《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这样的课文我们在以前也有接触过。上课伊始,我们从文章体裁入手,说说文包诗的特点,“文包诗”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这类课文,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融古今之美于一体的佳作。这样的课文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学生迅速回想着,有《游子吟》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以前我们怎样来学习这样的文章呢?学生沉思片刻有的说诗句的意思文章中都能找到,有的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来理解古诗的含义,有的说文章学完了还要朗诵古诗。学生说的可真多呀,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一一板书,经过稍加整理,本节课的学习思路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即借文学诗。有了这样的知识结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学生显得非常从容。按照大家说的方法进行本课的学习。一堂课就这样在大家自主学习合作分享中结束了,下课了有的同学还说这节课的时间怎么这么短呀?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研究 篇3

1.教师要围绕各学段具体要求,紧扣单元目标及文本性质反复推敲,把知识点以提问的形式体现出来,设计主干问题作为对话线索,有的放矢。2.符合学生学情。如教《半截蜡烛》,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年龄特点,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设计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心‘怦怦直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紧张气氛的?”由此处发问,学生就会愉快地理解文本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二、启发性

如教《将相和》中“完璧归赵”这部分内容时,与其问“蔺相如用什么办法让秦王完璧归赵的?由此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如问“蔺相如真的会把‘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为了吓唬秦王”。因为前者答案可以从文本中直接找到,缺乏思维含金量,对学生来讲不具挑战性,也谈不上启发性,而后者蕴含多种因素,学生须要围绕“会不会真撞”进行多向的思考。

三、生成性

如教《生命  生命》一文,设计以下问题:①生命是什么?②作者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生命不屈不挠的跃动?③题目中的生命为何连用两次?还可以取什么题目?这几个问题按照教学目标层层推进,成了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石级。学生在多重对话过程中习得思维方法,培养了探究能力。

四、开放性

如教《三袋麦子》一文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对待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们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蕴含较为丰富,具有更大的思维空间,当然也需要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学生的答案见仁见智,理由各有侧重。

有效提问——语文课堂的“脉搏” 篇4

一、紧扣目标, 找准提问的切入点

提问的意义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作品内容和思想的不同, 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准文章的立意或中心思想, 紧扣作者的观点。只有在把握大的主题下, 才能对文章作出正确的赏析。如, 在教学《羚羊木雕》这一文章时,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按角色朗读, 把握人物性格和思想等;学会沟通, 善待父母;处理好人际关系, 包括亲情、友情。课文中的“这能全怪我吗?”是留给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传统的教学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 教师应注重学生自身思维的开拓和创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精神远比授予他们新的知识更重要。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学生最好的方式是适当放手,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而不是抑制他们的行为或者扼杀他们的想象力。

二、巧用“曲”问, 激活学生的思维

关于提问的内容需要教师去用心深思。对于简单毫无开创性的问题, 我们可以弃之一边, 因为学生通常比较喜欢新颖而开放性的提问。提问不在于多, 而在于能拓展学生思维, 使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答案。较为成功的提问应该有“曲”问和“活”问这两种方式。在《小橘灯》中, 小女孩说:“现在没有什么人, 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把“小姑娘为什么没有把话说完整?”改为“小姑娘没有把话说完整, 是否因为她不清楚爸爸到底去了哪里?”如果学生说否, 教师则可以追问:“要是她知道爸爸去了什么地方, 为何不直接说出来?”有的学生会说:“她不想让别人知道。”此时, 教师应该旁敲侧击:“小姑娘话语在文章中展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所以, 从我们循序渐进的提问中, 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把握人物“机灵”“警惕”的性格。用“投石问路”的方式, 一方面, 我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在学生踊跃发言之中, 良好课堂氛围也得以呈现。

三、以“度”为准, 把问题化难为易

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学生, 教师必须把握提问的难易程度。过难的提问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开拓, 在某种程度上, 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过易的提问会使学生不够专注, 不能完全投入。所以, 教师在提问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准确拿捏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学习的过程就像采取果实一样, 不仅要足够的乐趣, 还要有为之坚持的动力。所以, 适当难易的提问,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待事物的耐心。

四、延伸文本, 体现提问的拓展点

在心理学中, 有这样的说法:使学生能产生兴趣的不是已知事物, 而是通过其自身努力获得而来的未知的事物。在探寻未知事物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不断地挑战和克服困难。有时候, 一帆风顺并非好事。通常能改变世界的创造性发明都是源于种种困难之中的。开创性的提问还原了学生的本真和想象力。典型的例子———《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 教师可以对此提出问题:“孔乙己死了吗?”这一问题促使学生发挥想象。有学生说:“孔乙己还没有死。”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孔乙己已经死了。”而在《风筝》一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进行提问:“在现实生活中, 父母对我们上网玩游戏的阻止可以视作‘精神虐杀’吗?”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 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 并且进行适当教育。

因此, 课堂提问能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当代先进教育者, 我们应该对提问的艺术进行研究, 将提问环节用作活跃课堂氛围的敲砖石, 用作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工具, 用作教师教学方法的一部分。对学生来说, 探寻问题的乐趣远大于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 这也是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另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赵丽静.重视课堂提问开放学生思维[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19) .

语文课的有效提问 篇5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堂提问的不良现状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逐步趋向简洁、目标性强。但是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家常课”上又是怎样的呢?在多次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中,我发现多数语文课堂提问的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老师们的课堂提问随意性大,缺乏问题设计,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在:

1、问题随意,指向性不明。

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随意,类似于口头禅,比如“是不是”“对不对”“在哪里呢”诸如此类。因为这些口头禅提问的存在,使得问题数量很多,但线索不清,课堂重点不能突显。有时候,教师提了一个问题,学生会一下子没了声音,即使是指定回答,也常常会答非所问。这是因为教师的提问意图不明导致的。

2、问题难度控制不当。

有些教师的提问超过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难度太大,即使再“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这样,学生在接连答问失败后失去学习积极性,抑制了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焦虑、胆怯的心理。而有些提问学生无须多思,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了,这些都是课堂提问难度控制不当的表现。这种现象不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或思维停留在原地得不到发展,使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3.提问缺乏互动性。

很多语文课堂上教师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也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有的教师问题一出来就急忙让学生回答,打击了一些习惯思考成熟再举手回答的学生的积极性。

三、造成教师提问质量不高的原因。

1、教师对教材缺乏深入研究。

由于教师课前没有对教材深入研究,没有对所要提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梳理,所以导致在课堂上或提问随意性大,或所提问题过难或过浅,或所提问题不知所云的想象,导致整个课堂呈现出无效的状态。

2、没有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提问。

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出去听名师上课,一些很精彩的提问拿到自己班里来用,却怎么也达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不如我们平时的课堂精彩。这是因为,每个教师的经验是不一样的,面对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要针对具体的学生情况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来,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思考、完善,需要教师的反思、互相的交流。问题的有效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问题设计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

3、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观念淡薄。

在很多课堂上,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观念淡薄,忙于抛出一个个问题,而不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学生忙于应付教师提问根本无暇深思,时间久了,学生自然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往往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而不是学生自身的建构愿望。

四、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新的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实验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进程,也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知识、启迪思维,更重要的是为了刺激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探讨与解决问题,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后再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的问题要体现两个“符合”:要符合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要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儿童的思维活动大多是从直观和表象开始的,有关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他们记忆的特点是:有无意识记到随意识记由机械识记到抽象识记。教师熟悉这些特点,了解他们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学生思维“点火”,“加油”,“导航”,“铺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发展。

具体地说,设计提问要遵循以下原则,:适宜性原则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太深太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浅则无思维价值,不利于发展治理。一般控制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一位老师在试教《全神贯注》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问:“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问题提出后足足两分钟,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课堂氛围顿显沉闷。见状,老师又说:“不如我们来做一道填空题吧,(谁)全神贯注地(做什么),结果()。”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着回答。尽管两个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第一种问法概括性强,没有一点提示,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显然超过了四年级学生的水平。而第二种问法则降低了难度,只要认真读了课文,就不难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明确性原则即提问要明确。意义是否明确,与提问是否适时及措辞有关,主要是提问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提问应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有的放矢,让学生能有所思,确有所得。疑而不问,思维没有起点和目标;问而无疑,难以形成学生思维的驱动力;疑而过深,新旧知识无法建立适当联系,等于无疑而问。以下是两位上海老师在执教《爱因斯坦小时候》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爱因斯坦的话“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它虽然不好,但是比这两个强一些。”,所设计的不同提问

教师甲:(出示爱因斯坦说的内容)读一读这句话,说说你明白了什么?(很长时间无人举手,反复启发后)

生:我知道了爱因斯坦很认真。

生:我知道爱因斯坦爱动脑筋。

其实,老师甲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知道:爱因斯坦做了三个板凳,这三个板凳都不太好,但是一个比一个好,从而体会到爱因斯坦肯下功夫,不怕失败的精神,但是学生都没有答到点子上。

教师已:(出示爱因斯坦说的内容):同桌两人读一读,讨论一下:划线句中的“它”是指什么? “强”的意思是?整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读后交流。)

生:这里的它指第三个板凳。

生:强的意思是就是好。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第三个板凳比第一第二个好一些。

出示:第三个板凳虽然不好,但是比第一、第二个好一些。

有些问题出来,学生不知怎么回答,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指向性不明。学生不知道你要他回答什么?就像这两个片断中,教师甲让学生读读爱因斯坦说的话,讨论你知道了什么?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不知道老师要他们回答什么,所以出现了冷场,即使经过启发,还是答非所问。教师已把要求改成:句中的“它”是指什么? “强”的意思是?整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学生讨论回答时能够有的放矢,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由此可见,问题设计不仅要考虑难易,还要考虑是否能让学生听懂。问题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趣味性原则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设计问题时,要充分顾

及这些心理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切不可用突然发问来惩罚他们的错误,不要故意用偏、难、怪题使他们感到难堪,以至于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教师要借助表情、语气、手势、教具等来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回答问题是光荣的、是快乐的、是享受的,这样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的课堂提问尤其要把握好这一原则。如《跳水》一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事物之间的联系”。为了帮助学生结合课文,认识联系的发生和发展,教学时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船上的人是怎样逗猴子的?可爱的猴子又是怎样逗孩子的?人与猴子互相“逗”的结果怎样?提问紧扣一个“逗”字,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4启发性原则难度较大的问题,提问可带有启发性,多设计几个平台,即大问题后面有小问题做铺垫。如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总结时,老师一般会问:你觉得鲁迅

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若有困难,老师可接着问:鲁迅先生对待劳苦大众是什么态度?对敌人对旧社会是什么态度?对孩子又是什么态度?科学性。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教材内容要熟练掌握,理解其深刻内涵,老师问题的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问之才能做到科学得当,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语言,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

教师抓住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问题,还可以增强这些内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程度,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如《将相和》的开篇第一句话“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写与不写有什么两样?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讨论中,老师相机点拨,让学生思考:它与“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有什么关系?与“蔺相如机智勇敢”又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后内容深入思考,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内在联系。

五、小结:

也谈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问 篇6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有效性特征;提问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94-02

有效性的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怀疑与思考,而这种心理又能促使他们进一步积极地思考,进而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有效性提问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语言、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针对性强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研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提问方式。有效提问,可以尽快将学生带进课文,渐渐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文中不停思考,让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表达,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增强,课堂信息的及时反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实际效果。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提问技巧、提问方式,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巧、用精的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讲究提问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方式、数量、角度、话语都要在课前有计划安排,真正做到完整的一堂课。真正讲得好的语文课是全面的知识介绍与艺术的到位相结合,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是对课文的欣赏,最终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在实际教学中,历来习惯过多的提问,比如一些教师的提问很碎,而且问题模糊,缺乏思考价值,并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的问题缺乏艺术感,问题过于机械或语言缺乏美感,总让学生回答“是”与“不是”;有些教师对课文内容把握不够全面、深入,使得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文本的思想深度,或有些问题太深奥,很难去把握、回答,反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有些问题缺乏针对性,不能紧扣课堂教学重难点,不能有效针对学生关心的焦点提问;还有些教师提问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课堂变化生成情况而一味采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或是学生不能很快回答出问题而一个劲儿地追问下一个;或是平时总喜欢问部分学生,而对于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选择不提问,也都出现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上。

在国培“影子培训”学习期间,我对有效的课堂提问在影子学校有了深入的体会。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特征有:①科学性。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教师对教材内容要熟练掌握,理解其内涵。如讲《老王》时,王老师就对文本进行了深度理解,關注文章细节部分。作者对老王的情感由浅到深,课文中的语言看似普通,实则耐人寻味。作者是有名的知识分子,而她讲的老王只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是什么让杨绛写了老王,她对老王的情感变化是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②适度性。要把问题提得准、富有启发性。课堂提问不能让学生害怕、不敢回答,也不能让学生脱口就说,不经过思考。适度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获得学习成果。姜老师讲《蜡烛》时,问道:“蜡烛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这是全文的重点,不同的学生对蜡烛有不同的理解,对全文认知后总结可得出,从而使学生有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③适量性。指要掌握好问题的数量、提问的次数,问题要提前计划好,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节课不能一直问,会使学生不能冷静思考,反而破坏学习兴趣。因此每提问一个问题,教师要有一定的停顿,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对问题考虑得更加全面。④鼓励性。鼓励性的问题会使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思维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活跃,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以及思考的积极性也会高涨,进而促进学习的信心。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进而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主要就是通过课堂提问。那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如何实现呢?

1.问题设置要灵活。疑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产生新想法,进而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全面思考。①问题要有针对性。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不同,需要的问题也不相同,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要知道学生的困惑所在,知道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发生中断;提问要能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学生情况设置问题。学生的思维变化有一个过程,引导时要由易到难。另外问题要本着面向全体、激励的原则,灵活掌握,尽量使所有学生都有收获。②问题要有主次。尤其要注重“主问题”的设计。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一定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仔细反复阅读教材后的结果,是从整体上对文本的把握。在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需要,由主问题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从而形成学生长时间的课堂学习活动。

2.提问要“准”。①选好问题,问在知识关键处。教师在教授课文时要选好切入点,一般应该问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或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如邵老师在讲《行道树》时,直接让学生找出文中点睛之句,再针对这句话发问,整堂课就围绕这个重点,很明确。问题解决好了,全文内容也就掌握了。②选好提问的时机。问题设置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根据课文的要求,一般选择课文内容的重难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不断变换问题的难易度、提问的方式;除此之外,要安排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如教学开始时,通过提问检查的方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或是导入一些趣味问题,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在教学进行到中间时,学生的思维会出现一些障碍,要及时地提问,把学生的思维转向课堂;教学进行到结尾时,要通过总结、归纳的问题使学生明白本课的重点,也可以问些联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拓展思维,畅谈想法。

3.课堂氛围要活。①保持良好的心境。教师在提问时不能仅考虑如何去教,更主要的是考虑学生怎样去学,要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让学生在问题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学习的能力。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全面时,教师要鼓励、引导他回答,尤其是对平时回答次数少或胆子小的学生,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②尊重学生的权利。学生的思想丰富而细腻,每节课都会有不同的想法,而且当学生脑海中出现疑问时,总想尽快弄明白,否则会影响之后的学习。现在教学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允许学生有疑问,还要帮学生解决好问题,让学生有收获。教师无论是从态度还是方法上都要给予鼓励、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权利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更加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总之,课堂的提问应该做到:确立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实际,确立问题难易度,讲究提问时机,面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最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能量,提高自身修养,成为思考型、研究型的新型教师。课堂教学提问最终将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它向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我们今后要敢于面对教学开放、大胆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学习、思考、研究,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谈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篇7

一、着眼于文章的“补白点”提问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大多是描写细腻、内容丰富、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 但在某些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方面也留下空白, 给学生提供了遐想、体味、补白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空白点”精心设计“补白式”的提问, 就能够唤起学生无限遐想, 激发学生思维, 建立起师生、生生、文本与学生、学生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就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展开想象, 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丰富对课文知识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因此, 教师巧妙利用课文中的“补白点”发问, 可以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余地, 成为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焦点”。

比如,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在学生学完全文之后, 我紧接着发问:“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宫里,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然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说, 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仍继续寻求漂亮衣服, 把两个骗子聘为御用裁缝, 表扬了两位大臣, 并给他们加官晋级。还有的学生说, 皇帝不爱慕虚荣了, 改掉了酷爱穿新衣服的毛病, 并惩治了两个狡猾的骗子, 变得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意见了, 并且原谅了两位大臣, 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 国家开始步入正规, 全国人民安居乐业, 民风淳朴, 变成了人间天堂。通过续编故事,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还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着眼于文章的“疑难点”提问

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是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 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层层引导, 才能使学生解除疑点、突破难点。

例如, 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时, 如何让学生理解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是教学的难点, 也是教学重点。因此, 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的句子, 概括出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朴素。然后, 我让学生读这些句子, 明确托尔斯泰墓的“美”绝不在于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有形东西, 而在于那些强烈地冲击人们心灵的、给人们心灵以巨大震撼力的无形的精神。托尔斯泰墓的美不在于它的形式, 而在于托尔斯泰本人的一种人格的美———平民化的朴素, 是托尔斯泰形象宏伟的美, 是托尔斯泰的品格感人。这样教学就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 课堂上的问点要立足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 教师抓住难点进行设问, 能化难为易,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着眼于文章的“趣味点”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提问的内容学生感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得到有效激发, 就能够集中注意力, 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 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趣味点“设置提问。

例如, 海明威《斗鲨》一文的结尾是老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大马林鱼的骨架回来了。教师可设计问题:你认为老人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学生就此展开激烈的争论, 有的学生认为老人失败了, 在和鲨鱼的搏斗中, 鲨鱼把马林鱼身上的肉全吃光了, 老人一无所获。而有的学生认为老人胜利了, 因为老人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 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 在搏斗的过程中老人的生命价值已经得到体现, 他是一个胜利者, 就像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 但我不能被征服”。还有学生认为老人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 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在讨论中,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内涵。

四、着眼于文章的“对比点”提问

我们在语文教材中经常能看到作者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 表现文章的主旨。例如,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 勾勒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亲兄不认贫穷之弟的触目惊心的图景, 艺术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在本文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一共有几次转变?每次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从这里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通过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物形象, 把握作品的主题。

五、着眼于文章的“矛盾点”提问

矛盾的描写手法也是文学作品惯用的技巧, 作者常常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实际上是统一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描写,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的矛盾点设问, 形成一种认知冲突, 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篇8

一、趣味性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语文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个性,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语文知识与生动的实物联系起来。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积极学习。如对于鲁迅的背景知识可以提问:“同学们有人去过鲁迅先生的家里和他聊过天吗?”看似不切实际的问题,但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发挥其想象力,穿越时代与鲁迅先生谈话。又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可以这样提问:“谁是森林之王?你们见过老虎和狐狸吗?它们分别靠吃什么生存呢?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老虎怕狐狸的故事。请大家翻到《狐假虎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教师的提问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激起了学生的思维矛盾,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效性

教师只有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才能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调控教学进程,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提问后应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教师不要急于表态、下结论,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文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桑娜拉开了帐子。”讲到这里,教师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结果怎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问题没有深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若把问题改为:“桑娜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在20 年后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样的提问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效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三、启发性

所谓启发性,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并向纵深发展,这是启发性提问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提问就要注意激疑,以激起学生的思维。“疑”能使学生思维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两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这样设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了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人身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围绕文章的难点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全面性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好胜心强,课堂上教师提问后,大部分学生都会举手,并争先恐后地抢答,但教师一次只能叫一名学生答题,其他学生就会表现出失落。如果一个问题只请一两个学生回答后就草草了事,那整堂课中回答问题的学生就只能是少部分。久而久之,未被提问的学生会产生事不关己的心理,对教师的提问闻而不理,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会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但如果同一个问题让很多学生回答,并且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此回答问题的面被扩大,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可谓一举两得。另外,问题的设计要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地扩大答问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照顾成绩一般的学生,以点带面,充分调动起各层次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五、重点性

语文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但如果整节课频繁提问,随意提问,而且提问过于简单或欠科学,就会出现“满堂问”的现象。“满堂问”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与新课程中的理念背道而驰。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的盲目性,使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且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能力的课堂提问,能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六、思考性

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这样的设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如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如《完璧归赵》一文中“渑池之会”教学片段,可以利用几个问题来进行导读“: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哪里看出他机智?哪里看出他勇敢?哪里看出他的爱国?应该怎样读出他的机智勇敢……表面看来,这样的问题设计合情合理,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若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也就基本上读懂了故事。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而要发散学生思维,学生若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主体性就得不到发挥。若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加上问题: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楚王是打成平手还是决出了胜负呢?两相对比,前面的导读题是沿着一条线的思路在单纯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而后一个提问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从多角度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篇9

一、精心设计, 抓住问点

1. 提问要抓学生兴趣点。

所谓兴趣点, 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集中学生注意力, 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 在出示课题后, 我告诉学生, 这是父母对我的同一件作品的不同评价, 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的时候也特别投入。例如, 一堂看图写话课, 课一开始, 我出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学生购物图, 问道:“你猜他们要去干什么?”“你会买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这一连串的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亢奋状态。这也为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因素。

2. 提问要抓思维发散点。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更特别的任务。例如:在教学《找骆驼》一课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除了商人所说的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可以找到骆驼, 你还有什么方法?通过对多种答案的讨论, 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样想?”让多种信息互相交流, 开拓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寻找答案。

3. 提问要抓知识疑难点。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抓住疑难点提问, 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差错人皆有之, 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 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 不断引导, 使学生恍然大悟, 留下深刻印象。还是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为例, 让学生围绕“我的同一首诗, 父母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不同?”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很多同学认为父亲太严厉, 甚至有点不尽人情。于是再让学生细细体会写父亲的句子后, 学生才发现父亲这样也是一种爱, 只不过他的表达方式不同。

二、优化环境, 促进思维

设疑、解疑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实现智力和知识中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 因此, 问题总有一点难度, 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思维, 首先要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跳一跳, 摘果子”的求胜心。二是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词, 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 诸如害羞、畏难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丑菊》一文时,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看了作者眼中的丑菊, 你喜欢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一问既出, 他环视四周, 不少学生的脸上都带着些许疑惑, 但鲜有人举手, 他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 而是再一次让学生细细地研读文本, 并适时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也参与其中, 见时机成熟便开始交流。生:我喜欢丑菊。因为作家伯伯说它只有铜钱大小、娇小、美丽。它是黄色的, 又是铜钱一般大小。师:喔, 它的颜色、形状深深地吸引了你。生:我不喜欢丑菊, 我觉得丑菊长得太小气了, 不像那些荷花一样长得那么大气。生:那不叫小气, 而叫“娇小”。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我觉得娇小的话才美。师:是的, 其实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皆是美:娇小有娇小的美, 大气有大气的美。生:我觉得丑菊很自傲, 不美。因为它面对太阳就开花, 迎着太阳转。师:迎着太阳转就是自傲吗?生:我不同意。丑菊的心一直面向阳光, 它将微笑送给太阳, 就像在感谢太阳送给大地温暖, 从不面对黑暗的一面, 我觉得从这里可以看出它不仅是外表美, 它的心也美。生:我也有同样的感受。你看每当晚上时, 丑菊有点冷了, 缩成一团, 让花心躲在里面睡觉, 每当白天, 太阳出来了, 丑菊就伸展花瓣, 展开笑颜。师:听了你们的感受, 老师很感动。你们和丑菊一样, 心里藏着阳光, 用你们美好的心将咱们的丑菊都想活了。

在这则案例中, 教师抓住了学生争辩中生成的教学资源, 即喜欢与不喜欢丑菊, 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探讨的话题, 也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好机会。于是, 教师抓住这一契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之后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展开辩论, 在争辩中使自己的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和谐统一, 教师则适时地“煽风点火”, 使争辩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争辩的深入中, 学生的思维、智慧产生共鸣和撞击, 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融合, 从而将整个课堂推向高潮。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四度”追击 篇10

那么, 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作为教师, 只有不断锤炼课堂提问的艺术, 在“四度”上狠下工夫,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追击提问的“适度”

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节奏, 如果掌握不好, 过多过频, 就会成为“满堂问”“满堂灌”, 学生容易懈怠;过少过疏, 甚至不提问, 课堂就会成为死水一潭。这就要我们教师科学地处理教材, 精心选择问点, 降低提问频率, 从而把用于提问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做到问之必需, 弃之不行。

如学习《一夜的工作》一文, 我在教学中紧扣文章的中心句, 适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2) 课文中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3) 文中是怎样具体写这两个方面内容的? (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4) 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个问题思路清晰, 层层剥开, 一目了然, 使学生顺利地通过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感受到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对周总理怀有无比热爱和崇敬的思想感情。

二、牵一发而动全身———追击提问的“角度”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同一篇课文, 往往有多维的视度, 如何选取最佳角度, 值得深究。因为选准它, 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而且能疏通阻塞, 使思维顺畅, 减少理解的障碍, 从而让诸多问题迎刃而解。其中围绕教材重点设计课堂提问, 是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

如《草船借箭》一课, 经过认真研读教材, 不难发现从内容上让学生“通过读书, 深刻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教学重点。紧扣这一重点, 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诸葛亮为什么要主动立下军令状? (2) 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忙而不请别人? (3) 诸葛亮为什么把动身的时间选择在第三天四更时候? (4) 诸葛亮为什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问题不多, 且是围绕教学重点设计的, 每个题目都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关。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想, 读后认真讨论, 就能认识到诸葛亮识人、识事、识天、识地, 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理解得比较透彻了。

三、滴水瓣花总见情———追击提问的“梯度”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步骤, 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教学目标的———或为学习新知, 或为复习旧知, 或为引发思考, 或为反馈调控等。在提问中, 我们要注意设计梯度, 帮助学生跳起来, 摘到成功的果实。

如我在执教《穷人》一文时, 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题目, 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们纷纷回答, 有的说:“文中的桑娜是穷人, 所以用‘穷人’作题目。”有的说:“因为桑娜收养的是穷人的孩子, 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显然,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存在困惑。于是, 我接着问道:“这篇课文写的是桑娜, 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 而用‘穷人’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 找到答案呢?”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体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 他们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 我又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 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 为的是什么?”学生终于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通过这几个问题, 进行梯度设问、探寻, 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四、投石冲开水中天———追击提问的“深度”

平淡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 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一味地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中转圈, 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只能在肤浅的表面打转, 日渐形成浅尝辄止的思维陋习, 严重制约思维的良性发展。因此, 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课堂提问, 教师责无旁贷。

例如《白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 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 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 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要坐几天火车, 还要坐几天汽车。”我在教学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段话中有三个‘只知道’, 那么他们不知道什么呢?谁能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告诉兄妹俩答案?”当学生经过交流弄懂了许多“不知道”后, 我接着问:“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深度挖掘, 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 他们积极参与争议, 各抒己见, 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提问 意义 策略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学生的语文基础就在此阶段开始了有效奠基,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就要加强重视课堂提问,注重课堂提问的技巧,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提问。本文分别从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及策略角度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进行分析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学。

课堂提问,固然是一提一问,在语文课堂上,大部分提问都是由老师进行的,而学生更多地处于回答状态,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提问,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所以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是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的教学方式之一。

2.加强对学生的鼓励。

课堂提问,有提问也应有回答,那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是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通过思考,正确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将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来,则教师也应对其进行赞扬,因为只有在学生认真思考过所学内容后,才能提出问题。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也是一种鼓励教学。

3.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通过课堂提问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进行完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从学生的回答情况中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教师应加强对课文的理解,突出课文重点。

要想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首先就要确保教师对于课文的理解,准确地掌握课文难重点,从而提高提问的准确性。例如,在学习《变色龙》的时候,课文主要是通过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塑造出见风使舵的形象,从而更好地迎合文章名字,突出文章中心。所以,在《变色龙》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对于狗的称呼在文章中变化了多少次,称呼分别是什么?

(2)通过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变色龙有什么相似之处?

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切合课文内容的提问,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2.结合讲课进度,应用恰当的提问方式。

在不同的讲课进度中,都有相应的课堂提问方式,所以要想实现课堂的有效提问,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水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就要结合讲课进度应用恰当的提问方式。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在分析诗中各个字词、语句的意思和意境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分析型的提问方式,如,“等闲”是什么意思?开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等等。在分析完毕后,学生就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记忆,然后对学生开展记忆型提问,如合上书本,教师随机抽取诗中重要的字词,然后让学生进行解释,或者是直接点名学生,让学生背诵课文。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应结合讲课进度,应采用恰当的提问方式。

3.确保提问对象的全面性,体现公平性。

要想实现课堂的有效提问,通过提问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确保课堂提问对象的全面性,在提问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面对全班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这样才能整体提高全班学生的语文水平。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应该让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如果没有学生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就可以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但是教师不能总是点名固定的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公平地、平等地在全班进行随机抽取。所以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确保提问对象的全面性,从而更好地体现公平性,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教学。

4.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探讨。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相对短暂,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是很难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所以要想实现小学语文的课堂有效提问,教师在提问问题后,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充分思考,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思考和理解。例如,在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五分钟的思考时间,如果是难度较低的问题,则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可以相对缩短,可以是三分钟。

5.加强对问题难度的把握,确保提问的有效性。

要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通过课堂提问点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语文教师就要确保自己所提问题的难度。首先,如果所设计问题的难度过大,就会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失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其次,如果教师所设计问题的难度过低,几乎全班学生都能迅速地回答出来,则会大大降低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为难度过低的问题会使得学生缺乏成就感,也就无法有效维持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设计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鼓励,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加强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教学,而且能实现对学生的鼓励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堂提问策略技巧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方蕊.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3.

关于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反思 篇12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提问,反思,策略

语文教学中, 师生互动很重要, 而互动的最好方式当然是课堂提问, 于是教师能否进行有效提问对活跃课堂非常重要。通过考察研究发现, 当前仍有许多语文课堂缺少提问, 原因多种多样, 针对此种种原因, 本文反思了当今语文教学方式并据此提出相应策略。

一、当今语文课堂缺问题, 师生均觉无趣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在上课越来越没意思了, 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让他们提一提有什么问题, 他们都无动于衷。”“课堂上学生不知道怎么进行质疑, 问他们有无问题, 他们大多摇头, 有的也只是提一些表面、肤浅的问题。课后经常听到教师们有这样的抱怨, 自己在教学中也有同样的体验。静心思考,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为什么没有强烈的提问意识呢?是他们没有疑难需要教师的帮助?还是没有质疑的方法及能力?或是有其他阻碍提问的因素?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 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 是谁提出的, 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中心 (教学主体) 的问题。回顾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中, 问题总是我们教师事先在教案上设计好的。教学时, 教师一个一个提出, 而学生只是等待着老师的提问, 并用一种标准答案回答老师。长期以来, 我们课堂教学积习甚深, 在课堂提问上已是“病入膏肓”了。

第一, “教师问, 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在实践操作中驾轻就熟, 甚至很多教师玩得炉火纯青, 学生的思维已被训练得出了定势:问题不是都装在老师的头脑里了吗?老师自然要向我们讲明白的, 无须再费心思。没有探究意识也就养不成探究习惯, 时间长了, 学生自然缺失了问题意识。

第二, 长期以来, 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在一种预设、固定、程式化的轨道上运行, 教师亦步亦趋, 毫无生发开来的胆量。如果学生贸然提出一个问题, 教师生怕节外生枝, 打乱自己的步骤, 耽误了时间, 开明一点的教师会用“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来夸奖一下, 接下来不作任何“纠缠”。有的教师却满心厌烦, 说学生问题离奇、与教学无关, 并告之“以后不要再胡闹”, 因而, 任何一个有志于语文教学的工作者, 都会对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不满, 我们理当有所反思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以活跃我们的语文课堂,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二、改方法, 使策略, 有创新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 任何一个有志于语文教学的工作者, 都会对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不满, 我们理当有所反思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以活跃我们的语文课堂,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怎么办呢?我们首先得改变方法, 采用新的策略, 需要有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着力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在教学中, 可让学生事先预习, 课堂上由有疑问的学生提问, 而其他学生可以解答, 意见不统一的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 这样课堂气氛会空前浓厚, 学生就会在“提问—解答—辩论—得出正确结果”过程中, 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 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例如, 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 因这篇课文与别的文章很不一样, 初读课题以为是写景的文章, 但其实是一篇写事的文章, 却用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又有着深刻的含义。这样的课文最适合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自己解决。因此, 教师只要创设一个提问的情景, 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地提问题, 饶有兴趣地学习课文。学生已预习过课文了, 所以当学生一读完课题, 就让他们提出问题, 或有哪些不懂的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我们会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 值得研究和探讨:课文明明是一篇写事的课文, 为什么却用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有什么含义吗?题目到底妙在哪里?课文写爬山虎的语言很少, 与文中的中心有什么关联?带着这些问题, 读课文, 学课文,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再在教师巧妙的引领下, 学生学得兴致勃勃, 思维空前高涨,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此外, 教师应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不能轻视, 更不能鄙视, 而是要适时科学有效地解答, 否则就有可能挫伤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解答问题时应注意技巧, 不要笼统地给予答案, 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 用适当的方式解答, 既可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又可鼓励学生的独创性, 忌讳包办代替, 束缚学生的思维。

上一篇:建筑节能开发应用下一篇:推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