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提问的技巧

2024-10-03

语文课中提问的技巧(共12篇)

语文课中提问的技巧 篇1

提问法 (问答法) 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 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辨难, 从而培养学生能力, 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师生的双边活动能得到充分发挥,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避免教师“填鸭式”、“灌注式”, 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品质, 并且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从而提高效率。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应考虑哪些因素呢?我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过高估计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出的问题太难则学生无法思考, 太笼统则学生无从思考, 这样都会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 导致教师的问激不起学生答的热情, 致使课堂气氛沉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因素, 设计的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能顺利地回答出问题。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 为了让学生弄清文章的结构,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本文写了哪几个时期的紫藤萝?由紫藤萝感悟到了什么?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弄清楚了文章写了现在看到的紫藤萝、以前的紫藤萝, 并由此生发出感悟, 由此我再顺势提出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 就比较简单了。如果教师机械地提问: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学生就无从下手, 课堂气氛一定不好。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

但是, 不能仅仅因为要活跃课堂气氛, 而忽视提问的质量和价值, 提一些不需思考的问题, 问题的设计更应该注重它的实用价值, 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比如有些教师提这样的问题:“这段内容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这个成语是什么呢?那就是拔苗……”教师有意拖长声音后,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助长”, 虽然气氛显得活跃, 但实际上学生是不加思考顺口说出的, 没有思考价值。这样类似的问题在课堂上应尽量避免, 应该多提一些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教学杜甫的《石壕吏》时, 如果这样问学生:“老妇人对差役说了些什么?”学生只好复述课文, 思考的价值就不大了。如果我们把问题稍微变动一下:“老妇人为什么对差役说这些话?”味道就不同了。后面的问题给了学生思考的余地, 学生就会想到一连串的问题:老妇人说了什么?她说三个儿子的目的是什么?说出孙子和媳妇的用意又是什么?不说出老翁的原因是什么?老妇人苦苦哀求无效, 最后向差役提出了什么要求?老妇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 就动了脑子, 思维得到了锻炼, 得到了发展。

三.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每一个问题的设计, 都应指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应该抓住本节课的中心、重点、难点、关键词句和句段提问, 如果游离于这个主题之外, 即使设计的问题多么有思考价值、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也都失去了它最终的意义。比如《变色龙》这篇课文, 重点是理清情节和理解文章的主题。为了把握重点,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上态度有几次变化?他的态度是因为什么而改变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直指文章的重点, 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 加上教师的点拨, 很容易理解, 也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堂上提问法的运用, 必须把握提问的目的, 运用提问的技巧, 才能充分发挥提问法的优势, 在实际运用中,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梯级提问。特别是句子的理解、写作方法的运用, 主题思想的概括, 一般难度较大, 如果简单地提问, 如“这个句子怎样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很多学生就找不到回答问题的切入点, 也就不会积极思考。如果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 学生就更容易把握, 问题的解决就容易得多了。

二、提问语言要精当, 要有启发性, 如果语言不精当, 学生听起来困难, 甚至理解错误, 就会影响提问的效果。

三、提问要一脉相承、环环相扣, 在同一个教学环节中, 前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后一个问题, 以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总之, 提问法重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问题设计得好, 引导得好, 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中提问的技巧 篇2

教学活动,就要有“活”有“动”,要有“活动”,舍“问”其谁? 连古人都懂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辩证法,怎么能让现代 的青少年个个成为泥塑木雕,秦陵兵俑?对于逐渐向研究性学习转移 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要。教学实践中,我常有这样的发现 : 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 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 个关键。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 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第一,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文本,曲径通幽”。

1.寻找文章的“空白”,于无声处感受文章的震撼力量。“空白” 有作者欲言而难言的,也有不值得言而不言的。如果提问能够在文章的 空白点上设计,往往能够使学生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到文章的震撼力,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旨意。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宽容〉序言》教学中,有位老师指导学生在“刻着先驱者名字的石头上”写上碑文。这似乎与 预设目标无关,但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研读,就不可能写好碑文。在不少 叙述性的文章中,人物的设计往往有较多的空白点。如《祝福》中,我 们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 灵魂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让 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

2.寻找文章的“症候”,于难言处把握情感和态度。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 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 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 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 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

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 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 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 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 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 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 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 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 依恋与心酸?

3.寻找文章的“瑕疵”,于缺陷处培养严谨的学风。一般来说,选进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仔细研究的,但是疏漏还是不可避免。现行的高中教材,无论是文章还是注释,都能找出其“瑕疵”,有一 些“瑕疵”是关涉到文章整体理解的。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拉动对文 章的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 的季节”中“风流”的注释;如《师说》中“今之众人”的注释;如《神 奇的激光》一文中有多处的病句和表达不完善的地方„„抓住这些“瑕 疵”来组织学生查找资料,交流看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科学 的认识,养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

4.寻找文本的无疑处,于无疑处设疑。这应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较 高的境界了,可以称之为“享受语文”。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 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 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 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

第二,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人生,拓展思维”。

教师以情换情,以情唤情,使他们也进入角色,使他们正确的、健康的情感获得必要的表达、宣泄和释放。教师结合人生,结合社会,激情设问,拓展学生的思维。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在学习《孔雀东南飞》 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 “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 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 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 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 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 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2.“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语文教学讲一个“拈” 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 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 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 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 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高中课文都是名篇精华,每篇课文中可教 可学的很多,但笔者认为面面俱到不如抓住“万绿丛中一点红”。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238-01

在传统的阅读课中,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而提问最关键的作用,就是通过教师提问的示范、指引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一定的意义上,教师的提问最终是让学生善疑会问,最终达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见,教师的提问还必须具有相当的技巧:

一、提问要有差别性,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善于提出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适合他们发展思考力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重点,抓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三、提问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问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五、提问要有创新性。提问设计不到位,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如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研究 篇4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主要手段。老师课前提问,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中提问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课后的提问,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提问对于课堂教学非常重要。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和选择学生的不同,起到的效果会具有较大的差异,如很多老师在提问时,会优先选择成绩较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能够快速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这样会影响后进生的积极性;有很多老师都喜欢直接提出问题,对问题的设计没有太多的考虑,提出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初中生很难全方位地进行思考,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设计

1.矛盾类问题的设计

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比较重,如果设计一些矛盾类的问题,学生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兴趣。如在《死海不死》的教学中,题目中有两个死字,而且死与不死明显是矛盾的关系,如果能够提出一些矛盾类的问题,例如死和不死分别代表什么?在文章的最后,说死海要快真的死了,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些矛盾类的问题,学生必然会具有很大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把这些问题带入到阅读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研究发现,初中语文教材的大部分课文,都可以找出矛盾类问题,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矛盾提出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们自发地去思考,从而有利于提高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曲问”的设计

利用“曲问”的方式,换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提出问题,就可以避免直接提问所带来的弊端。如《老山界》一文在描述红军战士吃饭时,写到“抢了一 碗就吃”。 这里使用 了“抢”字,是不是说明当时没有任何的纪律性?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会使用“抢”字?这些问题必然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条件的恶劣,红军战士生活的不易,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某位同学早上起来得比较晚,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饭,抢了一碗饭,吃完赶紧上学去了。这里的“抢”字和文 中代表的 意思是否 相同?这样对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立刻明白文中的“抢”字,主要想表达出一种着急的意思,并不是已经饿到没有纪律,战士互相争抢吃饭。

3.循序渐进提问的设计

由于初中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无法快速地给出答案,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复杂的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提问,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感,这样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如在《变色龙》的教学中,针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可以先提出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就是善于变化,然后提出从哪些方面可以反应出他善变的性格。经过几个学生的回答后,老师可以提出为什么他的性格总会发生变化,作者通过这个人物想要表达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如果直接提出最后面的问题,学生很难进行回答,而设计具有层次感的问题,一步步引出复杂一点的问题,最后找到文章想表达的核心内容,学生就会有一个发现的过程,在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找到发现的乐趣。

结语

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老师很少会注意到提问的技巧,直接提出想问的问题,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而复杂的问题,学生很难进行思考,使得提问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提问的技巧,设计一些矛盾类、“曲式”、循序渐进的问题,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对语文产生足够的兴趣。

高中语文的提问技巧有哪些 篇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提问时,有些问题不可一步到位,就如登山一样,要拾阶而上,于峰顶领略无限风光。这就需要教师宏观把握全文,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在教《灯》一课时,可以这样提问:联系了有关灯的哪些事?突出了灯的哪些特点?灯象征了什么?赞美灯蕴含着什么样的深意?步步提高,逐步推进设计提问,这样,必然达到一种很好的提问效果。

同时教者还应该注意提问的角度。教师提一问题要求学生多角度求答,海阔天空,发散思维,以拓宽学生思路。如让学生以《流水》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为启发学生的思路可以这样设计提问: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流水具体对我们有哪些启示?显然流水可以看作是百折不回一往无前的代表,也可以看作是百川归海,目标要一致,也可看作逝者如斯夫,要珍惜光阴。这样的问题不会圈住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的思维可以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感官,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在发现问题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二、注重答问点评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篇6

[关键词]抓住时机;方法灵活;难易分明;主次明确;问者越问越活;答者越答越欢

一、设置新颖且带质疑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他们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问的方式,改变提问模式,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颖能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例如:在讲《颐和园》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是中华的骄傲,桂林山水甲天下,香格里拉美在于让人陶醉,桂林美在山水,长城美在于它是中华的灵魂,那么颐和园又有什么特点呢?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阅读《颐和园》之后,请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吗?”这样的课前设疑导入,不但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感兴趣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深入钻研教材,抓住问题的突破口,才能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矛盾”。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时,也就达到了一次思维训练,从而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解决自然也提供了帮助。如在上《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一文中,导入可以这样提问学生:为什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不是比寸长吗?是怎么回事呢?这不是矛盾了吗?这一连窜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当学生理解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含义时,也就是已经掌握了课文的情感。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且难于理解的课文却能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教学提问技巧,不管是哪篇课文,难易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让课文死变活、难变易。我在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也很注意提问的技巧。导入的问题是:同学们:你们认识周恩来吗?周恩来给我们中国作了什么贡献?谁能谈谈自己对周恩来的看法。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进一步了解伟大的总理周恩来的事迹,不但给课文的学习铺畅道路,而且还进行了一次爱国教育。之所谓课堂的“一箭多雕”啊。这样的多交流、多提问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甚至融入课文的情境中。反之就会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违背了现代语文课堂的基本理念,造成课堂死气沉沉。

三、提问要隐直显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若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显得单调无味且启发性不强,长期如此,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提问模式,把问题从“直问”转换成“曲问”、“活问”,这既能使学生感到新鲜,又能迫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跃一跃”才能回答上。如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中,引导学生理解李博士运骨髓途中的艰辛和台湾青年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余震中为何他们不去空旷的地方?为何台湾青年不先去找她的家人?为什么他要捐献骨髓给不认识的大陆青年小钱?他是不是一个没有家庭之爱的不孝子呢?经过一系列的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海峡两岸骨肉深情及中华民族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又如讲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如果让学生分析不知道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可以这样问:“作者认为何不能观察到庐山的真面目,是不是他没有观赏价值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就往下继续问:那么我们怎样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呢?请结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谈谈你的看法,这样的提问加讨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很大的帮助。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提问与讨论并存,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培养,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转难为易,转大为小

语文课堂灵活多变,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必须整体连贯,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行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理请思路,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教学营养,才能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广大的农村教学中,教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学生的理解能力,把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 容易且乐于接受,《狼牙山五壮士》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五壮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勇敢”;然后再问: 他“勇敢”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引诱敌人上山”、“用石头和敌人战斗”、“跳下悬崖”、;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和敌人死战到底的爱国情怀”。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就是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盲人摸象”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了《搭石》f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乡亲们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叶圣陶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 ,让学生想得“深” ,想得“广” ,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物理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2]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3]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4]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5]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6]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7]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8]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语文课中提问的技巧 篇7

一、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激活思维

一般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为此, 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切入点, 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悬念”。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悬念”时, 也就意味着思维的大门已经打开,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曾这样问过学生:

问:《皇帝的新装》文中哪一句话让皇帝特别感兴趣?

引导学生答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

问:这句话是哪一个人的逻辑?

引导学生答出:两个骗子。

问:两个骗子为何要说出看似正确的结论?

引导学生答出:抓住了皇帝爱漂亮的衣服这个特性, 这既是投其所好, 又是抓住皇帝致命的弱点。

问:大臣与大臣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答出:骗。

问:大臣与皇帝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答出:骗。

问:老百姓与皇帝间是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答出:骗。

问:老百姓与大臣间同样存在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答出:骗。

问:这种互相之间的骗是在谁的领导下开展的?

引导学生答出:皇帝。

问:这些群体各自骗的目的是相同的吗?

引导学生答出:不同, 大臣的骗是为了保住官位, 老百姓的骗是为了免杀头, 皇帝的骗是为了保住皇位。

这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一个国度到处存在着“骗”, 大家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度?

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腐朽。

老师再次问学生:“骗”与“腐朽”之间存在着什么必然的联系?

学生很快就明白“骗”是导致“腐朽”的根本原因……

这一番连续性的提问, 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学习的兴趣, 并急切地研读课文寻找答案。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一文时, 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 “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 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她在此基础上, 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从而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 抓住契机,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 化难为易, 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我在教《变色龙》一文, 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问: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善变”。

我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

引导学生回答:“变得特快”“反复无常”“狡猾”“愚蠢”等。

我问:他虽变来变去, 但有一点是没变的, 那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看风使舵。

我问:“看风使舵”体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引导学生回答:狡猾、媚上欺下。

最后, 教者就顺势利导, 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

引导学生回答:媚上欺下。

我问: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引导学生回答:当时社会像这样的人较典型普遍。 (讨论)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 环环相扣的设问, 在教者的引导下, 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三、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 既拓宽思维的空间, 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我在教《小橘灯》一文时, 也曾这样设问:

我低声地学着课文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 我爸爸到外面去了……”

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 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 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

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 又继续问:“既然她知道爸爸的去处, 为何不直说?”

有的学生会说:“怕敌人知道。”

在这个时候, 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 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 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 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 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中提问的技巧 篇8

初中学生与小学时期相比, 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但是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 由于其发现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 所以还需要教师去做进一步的引导。教师多设计一些问题, 就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多一些思考, 多一些领会, 也就会加深他们的理解, 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就会自发地去边读边想, 这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 就是在提问的时候要正中其的, 即问题的设计要有目标性, 要让学生对问题能够准确理解, 同时去文中寻找相关的线索予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把文中的主题思想、行文脉络理解清楚, 以便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在笔者看来, 想要做好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就要教师明确文章的重点、难点, 以便能够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一步步地进行引导提问, 将重点、难点逐个击破。比如, 在《羚羊木雕》一文中, 我就让大家先读一遍课文后, 提问: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课本中的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再让学生去讨论最后一个问题:这到底怪谁呢?通过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 学生对于课文就更容易理解。

三、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有启发性

所谓启发性, 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进行扩散思维, 他们能够更深层次地去体会文章的意图, 更深刻地感受文中的思想。在笔者看来,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扩展见识、增加知识, 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升华,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我就特别注意设计启发性问题。同样如《羚羊木雕》一文, 我就让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之后, 如果让你乘坐时光机回到文章最开始的时候, 你还会不会把木雕要回来?如果在生活中你遇到了这种情况, 你会怎么处理?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启发他们的心灵感悟。

四、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有曲折性

所谓曲折性, 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要是“填空题”, 而应该是“简答题”, 简单的填空题不能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领会, 只是让他们停留在文章的表面,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也要注重设计一些曲折性问题, 以便让学生能够对课文进行发散思维、跳跃思维, 提升他们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还以《羚羊木雕》一文为例, 在课堂将要结束的时候, 我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整件事情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 但却有多种不同的答法:有人说, 是愉快的, 因为经过这件事情, 让作者见证到了万芳对他们友谊的重视;有人说:这是不愉快的, 因为虽然万芳最后原谅了作者, 但是“破镜不能重圆”, 这对他们的友谊会有一定的影响;也有同学就这两方面进行综述, 说出了既有愉快的一面, 也有不愉快的一面……对于他们的回答, 我感到很欣喜, 因为简单的问题能够让他们对课本有这么多体会, 实在难得, 这样的问题, 也能加深他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领会。

五、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有创新性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章, 几十年没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往往还会使用之前的教案、之前的提问方法进行问题的引导, 然而, 时代在发展, 问题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 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 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问题或提问, 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 是教师反复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 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一节课

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 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 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 每一个问题都要结合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

“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 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 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 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 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摘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阅读就是通往知识海洋的舟筏。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好阅读, 阅读好的书籍, 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引导他们进行全面的发展, 以实现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 比如提问等都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经验

参考文献

[1]康国志.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方法的训练.吉林教育:综合, 2010 (10) .

语文课中提问的技巧 篇9

“提问”是语文教学环节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细节。教师设计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 也是突出教师在备课环节中思路的一个主要媒介。教师应该设计怎样的问题, 期望学生给予什么样的答案, 都是语文教学中值得讨论的话题。语文课堂上的提问, 往往出现如下几种缺陷:第一是教师的问题太简单, 诸如“好不好”、“对不对”、“作者是谁”之类的问题, 根本没有存在于课堂的价值, 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二是问题设置与语文知识无关, 例如《杨修之死》设计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曹操你会怎么对待杨修?”这个看似“创新”的问题其实已经脱离了文本, 缺乏应有的语文价值;第三是“提问———回答”环节的主体没有抓好, 教师往往在提问之后, 不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 或者不顾及学生答案的合理性, 而匆匆宣布自己所谓的“标准答案”, 这就没有能够达到锻炼学生语文思维的效果, 并且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在提问的处理上可以说是要求具备一定的艺术性的。但是语文学科是在提问环节中要求最高的一项:不仅仅要求问题设计合理, 更要求教师在提问之后, 面对学生的回答, 有着较强的应对课堂动态生成的能力。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尤其是由于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和自由性, 学生往往会偏离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产生独特的见解, 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或者犯一些有价值的错误, 使得语文课堂上屡屡出现“意外”情况。假如语文教师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抛出来之后,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却始终不得要点, 甚至引发新的问题, 教师究竟应该怎么办?是继续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地发散思维, 还是力挽狂澜, 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到自己的预设中去?我想, 语文教师不应当拘泥于教学预设, 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质疑与错误, 合理发问, 有技巧地设计问题, 一方面通过提问引导, 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拉回教学预设的正轨, 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和思考, 充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 使得课堂更加多样化和精彩化。

下面以一节《斑羚飞渡》案例为例, 谈谈在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引导技巧。

1. 选点设问, 合理思考

语文教学, 尤其是阅读教学, 包含了很多知识点, 可以选取的角度很多。但是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在预设过程中, 也不适宜全面开花, 东讲一点, 西讲一点。必须明白,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讲透一个文本, 文本是千千万的, 教师不可能每一篇都教授, 文本其实只是一个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工具, 因此, 我们并不要求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要顾及所有知识点, 一篇文章, 选定一个重点, 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就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因此,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究竟想要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教会学生解决什么问题, 或者掌握语文能力, 然后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设计。如果要锻炼学生对语言美感的赏析能力, 那么可以多设计一些修辞赏析的问题;如果想训练学生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掌握能力, 就可以让学生总结并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 诸如此类。但是这样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教师在提问之后, 学生的回答可能未必就是你所要讲解的重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可能与你的预设目标有所偏差, 这时候究竟如何办?而且很多时候这个学生所说的并没有错, 简单粗暴地打断或者否定肯定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 假如学生的答案并非属于你要讲解的知识点范畴, 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回答入手, 合理追问, 从一个知识点引入另一个知识点, 这就是一种引导技巧, 而非直接否定。

《斑羚飞渡》这一课在讲解第五小节时候, 教师的设计本身是想要讲解这一小节的铺垫手法。当教师让学生谈第五小节有什么写法值得探讨的时候, 有学生提出写斑羚“神情恍惚”“进入某种幻觉状态”“高度紧张”, 这些属于细致的神态描写——这个回答无疑是与教师的预设相左的, 但他的说法明显是合理而正确的, 我们难道说“你说得不对, 这里应该是铺垫手法”吗?明显这是强词夺理的。教师立即追问“为什么紧张”, 当学生回答“因为陷入困境”, 教师又追问“为什么这么描写”, 这时候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由简单地“写什么”上升到“为什么写”。当学生答出“为头羊产生灵感做了铺垫”的时候, 这一环节的目的就达到了。原本是学生自己思考出的简单的描写分析, 由教师的一步步追问引出了铺垫手法的运用, 这比上来就直入主题要好得多。这种引导是建立在明确的预设的基础上的, 必须在上课之前明白自己这节课训练的重点是什么, 需要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 这是至关重要的。

2. 积极鼓励, 关怀学生

教师在预设的时候总有一个美好的期望:学生如果能够完美地回答出每一个问题, 那么这节课就“完美”了, 公开课尤其如此。殊不知, 假如每个学生都能完美地回答教师的问题, 只能说教师自己的提问设计有问题, 试问学生什么都会了难道还需要老师教吗?问题就是因为疑问而存在, 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必然是要具备一定难度的, 是要能够难住学生, 引发学生思考的。因此, 语文课堂上“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 学生站起来一言不发, 什么也讲不出来, 师生此刻或许都会觉得很尴尬, 老师或者大发雷霆, 或者面露愠色, 这些都是缺乏提问引导技巧的表现。如果轻易换人回答, 往往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其实这是一个很好处理的问题:只要你的问题设计难度适宜, 学生就不可能一个字说不出来, 排除学生上课走神的情况, 一般答不出问题的学生, 并不是胸中什么答案都没有, 往往是内心有个大致构思, 但无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或者因为紧张而不能够顺利地回答, 这时候教师的鼓励就显得非常重要。只要教师耐心引导, 适当鼓励, 我想学生就一定会配合地说出你想要的答案, 或者引发更有价值的讨论。

在这节课上,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时候, 没有人举手, 老师先说了一句“一个都没有?”然后点了一个学生回答, 但是这个同学起来却说不出话来。这时候鼓励“不紧张”, 学生答得不完整后, 也没有直接叫其坐下, 而是又问“谁来帮帮他”, 这种鼓励性的提问, 很好地顾及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 也让学生觉得, 自己是受到老师关心的。

3. 及时回馈, 善于点评

学生的答案出来之后, 教师往往习惯性地点头“好”、“不错”, 或者有的教师喜欢将学生的正确答案重复一遍, 生怕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实这都是没有价值的教学行为。简单的“好”、“不错”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没有任何帮助, 学生所需要的是你对他的答案的评价, 这种评价不是简单的“对错”, 而是能够指出答案中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为什么答案会不合理, 如何改善这些不合理。因此, 教师的点评是必不可少的。点评更不是简单的重复, 应当抓住学生回答的重点, 对其合理性进行一般性规律性的总结, 对其不合理性进行探究, 让学生注意到并且避免再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语文教师总应该在学生站起来回答之后, 有一句半句的精妙而扼要的点评, 这样才能显得语文课睿智而生动。

在这节课上, 有学生在对头羊描写进行分析的时候, 用一连串颇有文采的句子进行了赏析, 这时候教师不仅仅表示了赞许, 还适当进行了点评:“这位同学用精彩而巧妙的语言赏析了文章的这段描写, 运用了好几个四字短语, 十分恰当, 不仅仅我们的课文写得有美感, 他的赏析也很有味道, 大家要向他学习。”这样的点评很精准地指出了学生回答的可取之处, 也引导其他同学学习这种答题方法和思路我想, 教师原本设计问题的价值因此被放大和延伸了。

4. 即兴发挥, 拓展延伸

课堂是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 几十个学生的思路肯定比一个老师要宽广得多。因此, 无论教师的准备多么充分, 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回答。学生关注了教师没有关注的问题, 教师是应当立即否定, 按照预设进行, 还是另辟蹊径, 就此展开新的讨论?后者明显优于前者。教学不能拘泥于预先的设计, 不是说一节课的流程必须按照教案上, 那种一板一眼的教学过程是死板的, 是脱离实际的, 预先的设计只不过是指引教学的一个方式, 是课堂教学情况的“一种”预设, 而实际课堂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可能某个学生纪律不好, 可能某个学生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 可能学生预习作业没有完成……这些都是教师事先无法预测的, 即便预测到也不大可能提前想好对策。这就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就有了较高的要求。语文课堂上常常会由学生发现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是大部分学生关注、感兴趣或者薄弱的环节, 可能是对某些生字词的把握不牢固, 可能是对某些写作手法的分析不熟练, 也可能是对文本产生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总而言之, 这些“新”问题的出现, 恰恰是最有价值的。教师应当敢于即兴发挥, 把这些问题摆到台面上, 甚至可以“大做文章”。

在本课中, 有学生会质疑, 这篇“动物小说”显得“假”。我想教师在预设过程中不太容易注意到学生会提出这种观点。但是教师很快就从“假”出发, 展开讨论, 并不否认这部作品的“假”, 但同时提出, “假”的故事震撼吗?并且结合所学《口技》提出了文章所具有的“以假乱真”的魅力, 从而继续引出了对作者和“动物小说”的介绍。这个细节让我想到, 假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类似的我没有预设的、看上去有些“无厘头”的问题, 我们应当能够即兴发挥, 而不是简单地按部就班, 复制教学设计的步骤, 这样或许能够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受到学生的喜爱。

总而言之, 语文课堂绝不是静止的, 它是在充满着未知和变数中进行的, 教师的预先设计只不过是对课堂情况的粗浅的模拟, 提供给教师一个大致的方向, 让教师明白教学的目标和重点。因此, 语文教师的教学只能围绕预设而不能拘泥于预设, 教师的提问必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时候需要语文教师用冷静的头脑和巧妙的手段引导学生, 让语文课堂在自己的驾驭之下。

摘要: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尤其是由于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和自由性, 学生往往会偏离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产生独特的见解, 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或者犯一些有价值的错误, 使得语文课堂上屡屡出现“意外”情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拥有良好的提问引导技巧, 使得教学过程能够合理发散而不偏离自身的预设轨道。

关键词: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提问,引导技巧

参考文献

[1]彭显淑.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2009.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 2006 (9) .

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篇10

因此,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 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 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兴趣的, 为此, 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 (问题) 时, 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 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 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 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 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

二、提问变直为曲, 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启发性就不强, 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 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 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 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 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 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 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 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 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 在这个时候, 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 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 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 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 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 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 化难为易, 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变色龙》一文, 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 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 既拓宽思维的空间, 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 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 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问”, 让学生想得“深”, 想得“广”, 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 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语文课中提问的技巧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考是促进学生思维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而让小学生进行思考的前提就是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促进其专心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但是,提问并不是随意性的,只有通过精心设计之后,才能够提升提问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实现提问的价值与意义,促进学生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误区

首先,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比较空洞,缺乏深度,让学生无从下手,容易形成提问之后卡壳或冷场的现象,无法实现提问的目的。其次,问题过于表面化与形式化,针对这种问题,学生无需深入思考就能够获得答案,虽然从表明上来看符合提问教学法的要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提问方式比较浅显,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思维萎缩。再次,问题过于直白单调,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小,只是简单地按照顺序提出一个个知识点,从而导致学生思维容易僵化,无法充分激发其学习动力与探究兴趣。最后,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回答,限制了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问方式比较单一,一直用“教师问、学生答”,很少用“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答”,缺少互动。还有教师把提问作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整节课都在提问,让学生“应接不暇”。也有教师在提问之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学生的思考时间比较有限,所以无法对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一)加强启发性的课堂提问

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问是思维的起点,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自信推敲,所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启发式的课堂提问,需要强调学生的积极思考与主动探究意识,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教师运用启发式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积极互动,可以帮助其在思考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幸福是什么》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可以提问学生:自己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课文中人物对幸福的追求又是什么?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与课文内容产生互动,理解问题的中心思想与真实含义。另外,通过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还能够渲染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

(二)加强艺术性的课堂提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提问时,需要充分考虑问题的艺术性、科学性与有效性。在提问之前,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要考虑到问题的挑战性、启发性与变通性,最终挑选最具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运用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让其思考层次更具深度。而对于那些不经思考、无从下手的问题就无需提问,提问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范围与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有看到鸟?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很多鸟?学生们就会思考为什么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提升问题的艺术性。

(三)加强针对性的课堂提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且是经过仔细斟酌而筛选的文章,对于重点内容的思考与探究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认真深度钻研教材,要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充分突出课文重点,不能过于笼统,也不能太空太大,否则,学生对于文章的分析就会支离破碎,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例如,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阅读教学中,为了提升提问的针对性,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当时的人们都绝对相信亚里士多德吗?人们相信与崇拜亚里士多德到什么程度?伽利略对这个观点的怀疑是否有依据呢?这些问题贯穿着整个文章内容,还是文章重点?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四)教师重视课堂提问态度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态度,会对小学生思考以及回答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对问题比较重视,学生在思考与回答过程中也会重视该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问题时,神态需要自然而安详,表示对问题的重视,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树立回答问题的自信,教师不能故意使用问题来为难学生,应该以服务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态度进行提问。例如,在进行《一夜的工作》阅读教学时,教师提问学生时,为了体现出对问题的重视程度,神态应该安详自然,表示凝重,设置的问题可以是: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周总理的简朴生活?从哪里可以体会到总理的劳苦?对问题的重视也能够体现出对周总理的尊敬,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分量,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提问技巧,提升问题的启发性、艺术性和针对性,在提问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问中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春艳.小学语文阅读问题教学法及其有效应用[J].赤子

(上中旬),2015(12).

[2]由梅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步骤和方法[J].赤子(上中

旬),2015(12).

[3]刘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浅谈语文课的提问技巧 篇12

一、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 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 (问题) 时, 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 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 “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 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 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 抓住契机,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 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 应从实际出发, 不能故弄玄虚, 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 化难为易, 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 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 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 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 但有一点是没变的, 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 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 教者就顺势利导, 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 环环相扣的设问, 在教者的引导下, 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三、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上一篇:秘书工作中的预见性下一篇:古代小说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