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就业动机

2024-09-15

外出就业动机(共4篇)

外出就业动机 篇1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国家有关劳动力流动政策的松动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对低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大批农民流向城市, 劳动力流动规模逐年扩大, 汇成了壮观的“民工潮”现象。1997年至2000年, “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 由18.1%上升至23.6%”。[1]如今, 农民工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扩大, 激起了众多学者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兴趣, 而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便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农民为什么要选择外出打工?对于这个问题,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许多学者认为, 经济因素是促使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因为绝对贫困还是因为相对贫困, 外出打工所具有的改善家庭收入状况的机会使很多农民产生了较强的迁移动机。[1][2][3][4][5]但是, 经济学的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农民工的外出务工行为, 因此, 一部分学者开始尝试从非经济因素的角度来探讨农民工的外出就业行为。

黄平认为, 农民在做出种种选择, 包括做出外出打工选择的时候, 首先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生存, 也即是生存理性起作用。[6]谭深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认为, 农村外出者和家庭的目标相当程度上是个人的和非经济的, 外出的决定也基本上出自个人而不是家庭的策略。[7]吴兴陆、亓名杰侧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 认为在迁移决策中, 特别是持久性迁移决策更多地受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和个人特征因素的影响。[8]刘精明则认为, 农民是否向非农职业流动, 更重要的是受到有关农民进城的政策条件的限制。[9]

以上学者是从同质性的、静态的角度来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动机,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民工群体逐渐有了新的变化, 所以有学者开始从异质性、动态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文军从理论上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动机背后的理性变化, 认为农民工的外出务工行为一般遵循这样一种逻辑顺序:生存理性选择——经济理性选择——社会理性选择。生存理性是最基本的层次, 在农民外出就业发生初期, 往往更多表现的是生存理性选择, 而随着外出寻求就业次数的增多和时间的拉长, 社会理性选择和经济理性选择将表现得越来越突出。[10]王春光通过问卷调查, 比较了上世纪80年代外出农民工和90年代外出农民工外出动因的差异, 指出前者的外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太多, 或者是由此所导致的普遍贫困;后者之所以选择外出, 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追求城市现代生活的驱使, 与第一代相比, 更少为寻求生存, 外出就业动机随着打工次数的增加而处于不断的建构中。[11]

农民工的外出务工行为看似简单, 其实不然, 在这样一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背后, 是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有宏观因素, 也有微观因素;既有经济因素, 也有非经济因素;既是制度环境的刺激, 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正因为如此, 学者们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应该说, 这些理论都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是大多数理论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农民工群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因此它们所回答的问题是“农民工为什么要外出”这个问题。但是, 当越来越多新一代农民工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中来时, 这些研究结论就不再适用了。文军和王春光的研究注意到了农民工外出动机的变化, 分别从外出次数和外出打工的年代两个角度出发对农民工外出动机进行了研究。

我们认为, 农民工的外出动机是比较复杂的, 任何单一的视角都不足以解释这一社会事实。同时, 农民工的外出动机是变化的, 除了外出次数和外出的年代而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出生时代”对农民工的外出动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出生年代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划分标准, 出生年代的背后既体现了人的生理年龄差异, 也蕴涵了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不同时代出生的人, 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也携带着相应时代的印记。“代”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位置, 代位置以人类存在的生物节奏——生命的存在与死亡、寿命和年龄增长为基础, 属于同一代的个体、出生在同一年的个体, 拥有在社会过程的历史维度中的同一位置。在生物节奏之上, 社会和历史过程中赋予了同时代出生的个体相同的时代位置, 将他们的潜在经验限制在某一范围内, 预先设定了思想与经验的特定模式和历史行动的某种特征。[12]基于这样一种思想, 我们拟探讨以下问题:不同出生时代的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是什么?有没有代际差异?如果有的话, 变化趋势怎样?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本研究中, 被调查对象的出生时代分布于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而这30年正好是中国社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30年, 也是农村匮乏的物质生活逐步改善、高压的政治环境逐步宽松、停滞的文教事业逐步发展的30年。不同的出生年代, 意味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和生活机遇, 而这可能使农民工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因此, 我们以“出生时代”为分类维度, 综合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教育事业等方面变化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将外出农民工划分为1956~1966、1967~1976和1977~1985三个出生组, 进而探讨每个出生组外出就业动机的差异以及变化趋势, 并尝试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2.主要概念的说明

农民工外出动机是本研究的重要概念。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参考了以往关于农民工外出动机研究的测量指标, 共筛选出22个选项, 总体上划分为两大类:经济取向动机和非经济取向动机。

根据对挣钱原因的分析, 我们把经济取向动机划分为两种类型:生存型和发展型。生存型的经济取向动机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活, 具体包括五项:从事农业收入太少、家里没有其它收入门路、欠债太多、家里需要钱、在家里没事干;发展型经济取向动机是为了发财, 与生存型经济取向动机有较大区别。从事农业收入少、没有其它收入门路、欠债太多、家里需要钱以及在家里没事干等五个选项所暗含的基本思想是:农民之所以要外出, 是迫于生计的考虑, 或者说是生存理性的体现, 而“想出来发财”则更多是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或者说是经济理性的体现。

非经济取向动机比较复杂一些, 根据行为的动力来源, 分为环境原因和个人原因两类。环境因素分成两种:亲缘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个人选择外出的态度积极与否, 将个人原因进一步划分为两类:个人发展和消极选择。个人发展因素包括:想到外面增长见识、想出来学技术、应该出来闯一闯;消极选择因素包括:不喜欢农村生活、不想读书。

环境原因中“打工已成为当地的习惯”、“怕别人瞧不起”、“政府鼓励”和“新闻媒体宣传”等四个选项暗含的思想是:农民工外出是因为受生活环境建构起来的合法性形式和做法所制约而做出的选择。“家里鼓励”、“家庭关系紧张”和“外出亲朋要求”三个选择希望了解的是亲缘环境对农民工外出的影响力。

个人原因中“增长见识”、“出来学技术”和“出来闯一闯”三个选项所代表的解释是农民工外出打工是出于个人发展 (个人见识的增加、技能的提高和人生经历的丰富) 的考虑, 这是不能用纯粹的经济动因来解释的。以上三项均是从个体取向的主动性角度来设计的, 而“不喜欢农村的生活”和“不想读书”是从个体取向的被动角度来设计的。

3.资料收集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跨地域流动的且从事一线工作、年龄在17~50周岁、户口性质为农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采用结构式问卷访问法, 对珠三角、长三角、贵州贵阳、四川成都、湖南长沙以及河南郑州等地的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当场回收, 能够比较好的保证问卷质量和回收率。该调查由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由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担当调查员。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424份, 符合我们研究要求的问卷共1136份。调查对象基本特征见表2。

三、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的代际差异与变化趋势

1.不同出生组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

在社会转型期, 出生于时代发展不同阶段的农民工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 这使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体验, 这些差异必然会在观念意识上反映出来。动机作为重要的心理现象, 本身就是观念意识的重要反映形式, 因此与时代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表3的数据显示, 在1956年~1966年出生组中, 经济取向的动机比例高达76.8%, 非经济取向的动机比例仅为23.2%。在非经济取向动机中, 个人发展取向的动机比例只有6.7%。

在1967年~1976年的出生组中, 经济取向动机比例依然突出, 为61.4%, 但较前一个出生组, 比例下降了近16个百分点。非经济取向动机的比例虽然未超过经济取向动机, 但和前一个出生组相比较, 由于个人发展取向动机比例上升, 导致整个非经济取向的动机比例上升。

在1977年~1985年这个出生组中, 与前两个出生组不同的是该组中非经济取向的动机比例大于经济取向的动机比例。非经济取向的动机比例为59.0%, 而经济取向动机仅为41.0%。该组非经济取向比例的上升主要是因为个人发展取向动机比例有了大幅度上升所致。

总的看来, 每个出生组的外出就业动机均包含经济取向动机和非经济取向动机。但是, 这两类动机在不同出生组内的位置排序却不尽相同。在1955年~1965年的出生组中, 外出就业动机中的经济取向动机占第一位;1967年~1976年出生组的经济取向动机虽然占第一位, 但被选比例有所下降;在1977年~1985年的出生组中, 农民工的外出就业动机中非经济取向动机占第一位。

2.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的代际变化趋势

为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代际变化的具体趋势, 本文对出生时代与各取向指标之间的Gamma相关系数进行了计算。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可以为经济取向和非经济取向两大类, 每一类取向下又可进一步细分不同的类型, 每一类型都有自己相对应的测量指标。我们首先对各测量指标进行赋值, 比如, 生存型经济取向动机下有五个分指标, 选择一项得1分, 满分为5分, 分值越高, 说明生存型经济取向动机越强, 反之亦然。[13]

农民工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 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前进, 出生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农民工的“生活世界”也在发生变化。源源不断加入到农民工群体中来的新一代的农民正在不断把新环境中形成的经验注入到 “库存知识”中来。在“库存知识”的更新过程中, 伴随着的是关注主题的变化。在本文中, 这一思想关注主题的变化体现为随着出生时代的推移, 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中基于生存理性考虑的经济取向逐渐减弱, 而对个人发展的关注则逐渐增强。目前, 中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仍在进行中, 农村经济收入将继续增长, 物质生活条件将不断改善, 农民受教育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农村传统文化元素的逐渐弱化, 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增强,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将促进“库存知识”的更新及其基础上的思想关注主题的变化。这种变化会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工作为一种廉价劳动力, 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显的劳动力优势对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如此, 一直以来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态并没有获得太多改善, 他们基本不享有公民所应具有的各项社会保障, 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工资收入都无保证, 农民工工资的拖欠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如何改变农民工在城市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呢?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要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相关政府部门、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介的介入外, 农民工自身的改变对社会制度的调整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农民工群体中年轻一代农民工的不断加入, 这个群体思想关注主题变化的后果将逐渐得到巩固, 直至形成一种明显的新类型。其中, 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可能会成为促进社会资源或规则改变的重要力量。

一是个人意识的增强会使新农民工群体更加强烈地体验到来自于既定社会环境的不公正, 从而使他们产生改变不公平环境的强大心理动力;二是新时期农民工的整体受教育程度的上升可能会促进他们的公平意识更强。在中国社会中, 教育是身份制度的核心, 也是地位等级排列的关键准绳。“工人解释和勉强地接受社会对他们的鄙视的典型方式, 是参照教育意识形态。他们相信, 未受教育既是他们在工作中受到的所有虐待的原因, 也是人们在社会中对他们表现出鄙视态度的原因。……尽管他们意识到工作中存在经济上的不公正, 尽管他们对这种不公正发起抗议, 但他们受到的教育程度较低这一事实似乎总是萦绕在他们心头。”[14]在中国, 农民工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这使他们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具有了“合法性”, 也限制了他们公平意识、权利意识的发展水平。而随着新一代农民工教育程度的提高, 将慢慢消除不公正待遇在农民工心理意识中的“合法性”地位, 公平意识、权力意识的发展会促使他们更加注重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当然, 这一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加以证实。

新的思想关注中心的出现, 必然会影响农民工群体的行动抉择, 而这些实践活动正在不断被纳入到社会系统中去, 成为促进社会资源或规则改变的力量。2004年以来, 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一度出现了“民工荒”现象, 对这个现象, 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但不管是哪一种解释, 笔者认为都不能回避一个重要事实, 那就是农民工群体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农民工思想关注主题的变化进一步影响着他们的行动抉择, 前所未有的“民工荒”现象或许就是他们对当前不公正的务工环境作出的行动抉择的“无意识后果”。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仍在推进过程中, 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更替也在进行过程中, 随着老一代农民工的不断退出和年轻农民工的不断加入, 这个群体在新环境中所形成的新体验会不断得以巩固, 农民工的个人意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也会不断增强。他们的实践活动将改变既定的社会结构, 不断形成新的结构基础,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公正。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四个城市所开展的农民工问卷调查分析, 发现农民工的外出就业动机有明显的代际差异。随着出生时代的推移, 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中的生存型经济动因减弱, 而个人发展型的非经济动因增强。本文认为, 农民工观念意识的变化与其建立在“库存知识”基础上的思想关注焦点和考虑主题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这将会对既有的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外出就业动机,农民工,代际差异

外出就业动机 篇2

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农民的非农化,是农民的充分就业。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号文件”将农民工定位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强力的措施来改善外出农民工就业质量,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从宏观层面上讲,实现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就是各地区应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更加注重提高农民工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素质就业;要进一步优化外出农民工就业环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农民工务工收入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要大力推进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民工就业和福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微观层面讲,实现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关键环节是构建更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因此,本文主要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对26 个县(市、区)2160 户农民家庭外出务工状况所做调查的相关数据,系统分析了外出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行业分布、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等特征,针对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制约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

1、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制约就业质量提升

外出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的占8.2%,比上年减少1.2 个百分点;初中的占68.2%,比上年减少1.1 个百分点;高中的占8.1%,比上年增加0.6 个百分点;中专的占4.4%,比上年减少0.4 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占11.1%,比上年增加2.1 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2.5%,接受过非农技术培训的占32.2%,分别比上年减少2.1 个和2.8 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外出农民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而且接受过非农技术培训的比例还不到35%,这说明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高直接会影响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与就业的行业分布,进而对就业报酬、福利待遇、职业稳定性等产生影响。

2、农民工职业层次低影响了就业质量提升

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总体上不高,尽管农民工转移就业后基本能够适应工作环境,但由于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只能在普通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二、三产业中制造加工、运输操作、商业服务、餐饮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从辽宁农民工外出从事的产业看,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5.5%,从事第三产的占42.8%,从事第一产业的占1.7%。从行业分组看,建筑业和制造业占五成以上,分别占26.1%和25.3%;住宿和餐饮业占10.3%;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占9.5%;批发和零售业占8.4%;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5.7%;其他行业占14.7%。从事工作种类看,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服务的人员最多,占61.9%,专业技术人员占16.3%,个体经营占3.6%,企业管理和私营企业主占1.3%,其他占16.9%。从我省农民工的性别构成看,男性占70.3%,女性占29.7%。占七成多的男劳动力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多从事较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女农民工则大多在住宿餐饮和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务工。

3、外出农民工就业的组织程度仍然很低

调查显示,农民进城就业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就业渠道多为亲友介绍和自发外出找工作,占到92.9%。调查资料显示,2012 年辽宁省外出的农民工自发出去找工作的的占47.2%,亲朋好友介绍占45.7%,通过中介组织介绍的占2.4%,政府(单位)组织的占1.4%,其他渠道外出农民工占3.2%。可见,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影响了就业合同长期化和就业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就业质量。

4、就业环境有待改善

从住宿条件来看,外出农民工居住在单位宿舍的占34.3%,比上年减少2.8 个百分点;居住在工地工棚的占14.5%,比上年增加0.8 个百分点;居住在生产经营场所的占6.2%,比上年增加0.1 个百分点;与人合租住房的占10.6%,与上年持平。独立租赁住房的占7%,比上年增加0.7 个百分点;在务工地自己购房的占1.4%,比上年减少0.7 个百分点;在乡外从业但回家居住(老家)占21.6%,比上年增加2.4 个百分点;居住在其他场所的占4.4%,比上年减少0.5 个百分点。可见,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进城农民工群体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自身的基本生存条件——住房却成为问题。如何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成为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的一个焦点。此外,部分农民工劳动强度大也制约着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升,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每天工作在6 小时以下的只占0.8%;每天工作6—8 小时的占1%;8—10 小时的占60.2%;10—12 小时的占32.5%;12 小时以上的占5.5%。一些用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农民工实施超负荷、超时间、超强度劳动,一些农民工为保持一份工作需要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劳动代价。

5、社会保障水平仍然不高

由于许多农民工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劳动力市场又供过于求,一些农民工往住“只要有钱挣、什么都能干”,在一些建筑工地,一顶头盔就是所有劳保品。部分农民工的卫生条件都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农民工尽管是以青壮年为主的群体,但生病也是在所难免的,部分农民工说,现在的医院都很贵,自己根本看不起,单位又不会帮着解决,本来赚的钱就不多,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上医院。从单位或雇主提供的福利情况看,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的占36.3%,比上年增加4.8 个百分点;从单位或雇主拖欠工资情况看,还有2.6%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单位或雇主给上养老保险的占12.3%,比上年增加1.5 个百分点;上工伤保险的占19%,比上年增加1.5 个百分点;上医疗保险的占13.9%,比上年增加0.9 个百分点;上失业保险的占10.3%,比上年增加1.3 个百分点;上生育保险的占9.5%,比上年增加1.3 个百分点;交住房公积金的占9.2%,比上年增加2.1 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1、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在全球的经济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一个国家的财富来源,主要是来自其人力资本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其优势是特别能吃苦耐劳,特别能适应各种环境,生活特别节俭,因此能在城市里占领很多工作岗位,在国际劳务市场上也具有竞争力。但是,他们最大的弱势恰好在于所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现代化社会上不具备可持续的生产能力。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不能仅仅理解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而是要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质,使他们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效能的人力资本。因此,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探索有效的就业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切实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正常开展。要突出重点,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确保培训效果。在培训科目上,既要结合当地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科目培训,又要围绕有利于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服务业等具体专业技术的培训。在培训地点上,除中长期的职业技术培训设在市、县城区域外,建议3 个月以内的短期培训重心下移到镇级。

2、提高农民进城就业的组织程度,增强农民工转移就业稳定性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在引导农民进城就业上,近年来,虽然各地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农民工进城务工采取许多措施,各地政府也不断组织大批农民外出务工,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从调查结果看由政府牵头组织仍显得太少。为增强农民工择业的主动性,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制,同时借助媒体广泛宣传,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向外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建立对农民工的需求信息库,在主要输出地建立劳动力信息库,并加强彼此间的协作与沟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

3、坚持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企业自主用工的目标,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将城乡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就业准入、登记管理、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政策扶持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形成城乡统一、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4、积极、稳妥地进行农民工社会保障过渡性制度的设计

要根据农民工的承受能力,逐步建立起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保障体系,尤其是要采取积极的劳动保护措施和强制性的农民工工伤保险。要狠抓《工伤保险条例》的落实工作,把进城就业农民纳入用工单位强制性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范围。以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和职业病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矿山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并根据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在地区间转移社会保险的衔接问题,使农民工因工受伤和生病后有医疗保障。

5、加快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由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买不起房,也不能享受现行廉租房政策。大量农民工居住在城市的棚屋或城乡结合部的废旧住房、临时搭建房中,环境卫生和生活饮食条件差,严重影响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疫病发生和传播。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但是其保障的对象都是具有城市户籍的中低收入家庭。因此,虽然农民工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属于低收入者,但是因为没有城市户籍而被排斥在住房保障之外。鉴于农民工群体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所以,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保障政策也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家庭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之内。

6、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

外出就业动机 篇3

关键词:就业压力,在校大学生,学习动机

大学是自己的意志开始得到自由的地方, 也是自己开始要面对人生抉择的地方, 大学的学习与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相关, 如何引导大学生为了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而学习的动机, 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点难题。

一、在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在就业压力凸显的当下, 高校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有调查显示, 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主要为就业与生活型动机、求知型动机、成绩目标型动机、社会奉献型动机、报答型动机。无论哪种类型的学习动机都与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与就业规划密切相关。

当前, 就业压力较大, 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问题异常凸显。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 高校因素。部分高校专业不合理, 开设了大批培养成本低的专业, 难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其二, 社会因素。现阶段我国人才流动通道不畅, 人力资源没有得到优化合理配置, 在校生对就业问题没有正确合理的分析, 导致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 在校学习时学习动机不足, 不能把学习动机与就业顺利对接。其三, 家庭因素。部分家庭在子女进入大学后, 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 认为子女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是否继续施以教育无关紧要, 家庭在学生学习的教育与监督作用也下降了。其四, 就业因素。就业压力过大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好不如有“能力”, 所以在学习期间热衷于自己创业、打工、应聘, 从而忽视了学校的理论与技术的学习。

二、积极缓解就业压力, 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是由学生本身、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因此解决在校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生、家庭、高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目标不明确的现象, 只有缓解就业压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培养高素质、适合社会需要的大学毕业生,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一) 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 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首先, 优化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环境, 积极消除各种就业歧视与就业障碍, 保障大学毕业生公平、自由地流动。其次,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仅反映着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政府在出台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同时, 也要积极地加快经济发展,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缓解就业压力。

(二) 转变就业观念, 强化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当前就业压力下, 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进行客观、正确的引导可以避免其学习动机的盲目性, 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一般而言, 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提升就业理念。面对经济新常态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提升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其次,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引导他们及时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信念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教管理者要保持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 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得到提升, 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将理想信念外化于学习动力。

(三) 改革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合理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不仅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在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真正解决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改革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 改革教学方式。在教授理论与技术的同时要增强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其次, 转变考评方式。改变过去单一的考试评价体系, 探索多元的考评方式,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提高学生认识、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把好大学生的毕业关, 严格实行淘汰制。再次, 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大学生正处青年时期, 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强、就业择业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者能够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与帮助, 缓解学生的困惑与心理压力, 增强学习动机,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最后, 建立激励机制。成就动机是刻苦和自觉学习的动力。举办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发现创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 培养学生自觉的成就动机, 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 使他们了解社会对知识与人才的需要, 明确目标, 必要时还要通过对学业成绩以及综合能力的奖励, 对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给予强化, 以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整体提高。

三、结语

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对经济危机和就业压力, 如何准确找出自己的学习动机, 确定学习内容, 并且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 都会影响到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大学是学生的意志开始得到自由的地方, 也是学生开始要面对人生抉择的地方, 学生应尽早了解采取不同学习行为产生的作用, 积极通过调整自身学习行为来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使自己在斗争越来越激烈的未来社会中更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惠军.当代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5) .

[2]郭英.学习动机教育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3) .

[3]张学娇.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

[4]李玉富.大学生学习动力变化的心理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3) .

[5]曹玉玲.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 .

外出就业动机 篇4

一、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现状

高职生在英语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词汇量不足。这样导致阅读动机缺失。此外,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只注重语言系统知识的传授, 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结果是学生没有了阅读动力和可持续学习英语的能力。同时, 英语阅读材料内容陈旧贫乏, 与时代生活结合不紧密, 与专业不相关联, 其结果是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课内阅读兴趣和动机的缺乏, 使得课内阅读不能在课外得到延伸和拓展, 有碍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这样, 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就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二、阅读动机的分类

动机问题一直是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对于动机的内涵, 人们的看法却不尽相同。阅读动机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学生要有阅读的欲望、阅读的动力、阅读的需求;第二, 学生在阅读中应该能体验快乐,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第三, 学生应能够积极参加阅读教学活动, 课外能够主动获取资源、开展自我阅读;第四,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努力不能是暂时的、短暂的, 应该表现出持久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做出持久的努力。

从阅读动机的分类来看, 人们多把动机看作一种内驱力。就阅读而言, 还有一种就是欣赏型动机。研究发现, 动机的强弱与阅读能力呈正相关。因此, 阅读教学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成欣赏型动机的形成。

三、英语阅读动机的影响因素

要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 就有必要了解影响其动机的因素。一般说来, 影响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因素可以分为学生自身的因素、阅读材料因素、环境因素和课堂教学因素。

1.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自身对英语阅读的态度、对阅读作用的认识、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积极或消极阅读态度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如果高职学生能感受到英语阅读在其现实生活、未来工作、娱乐消遣中的作用, 而不只是考试的需求, 其英语阅读的内部动机就会增强。很多情况下, 教师过多地强调课程要求, 强调英语阅读在各类考试中的重要性, 过于侧重技能的讲解与训练, 忽视了英语阅读在课程以外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因此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态度。

2.阅读材料因素。阅读材料是影响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学习过程, 他们的英语阅读兴趣也会从纯语言学习性阅读逐步发展到应用性阅读, 学生更加关注阅读材料的内容。由于教材编写自身的缺陷,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阅读材料语言的难易程度, 内容的审美内涵, 信息的实用程度以及使用该材料进行阅读活动过程的节奏感和流畅性。因此, 教师应该了解高职生的英语阅读需求, 并结合学生的英语阅读要求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3.环境因素。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有助于英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动机的培养。这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培养将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 学校是否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文化氛围, 是否为学生英语阅读提供了应有的资源, 教师是否能为学生提供课内、课外指导, 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产生影响。

4.课堂教学因素。课堂教学的开展同样是影响学生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信任, 不主动与教师配合, 不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学不能达成其课程目标, 不能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阅读技能, 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削弱他们的英语阅读动机;如果英语阅读教学不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不能帮助学生获取其想了解的信息、不能帮助其达成英语阅读欣赏的目标, 学生也许就会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四、基于就业需求, 激发和培养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策略

激发和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 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自身内在动力进行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 积极分析、研究和判断, 从而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此外, 激发英语阅读动机是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障。那么, 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动机, 满足就业需求呢?笔者针对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 基于就业需求, 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拟提出以下几种英语阅读动机激发和培养策略:

1.选择适当的英语阅读材料。英语阅读不应只是对教材文本的阅读。教师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 立足实用, 打好基础, 强化实用能力来调整阅读材料、增加阅读材料。

在具体的选材过程中, 教师所选的英语阅读材料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 体现专业特色和实用。此外, 教师还应该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 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 还应考虑所选材料的思想性和知识性, 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2.循序渐进, 体验成功。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在安排学生活动时, 要注意英语阅读活动前后相关。然而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导入阅读后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回答问题, 结果是很多学生不能回答。其实, 作为第一个活动应该侧重理解, 应该采用输入型表达方式, 而不是输出型。课文必然涉及新的语言, 在学生还没有掌握新语言之前让他们口头回答问题显然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即使学生能够理解, 也未必能够使用新学语言表达, 因此第一个活动采用回答问题的方式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长此以往, 很可能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削弱他们的英语阅读动机。

3.自主阅读, 体验乐趣。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 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自主阅读的核心是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然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是单向的传授教学。这样做学生是被教会, 而不是自己学会, 更不用说会学了。因此, 教师应转变英语阅读教学观念, 改变以往在英语阅读课堂的权威地位, 真诚地相信学生, 把学的权利交给学生, 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英语阅读愿望。

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和技巧是阅读策略实现的必要保障。此外,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自主解决问题,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英语阅读的乐趣, 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 教师才教的轻松, 学生也才学的快乐。

4.创设阅读期待, 激发阅读欲望。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和个性需求的差异, 学生的英语阅读期待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考虑到高职学生的不同需求, 创设阅读期待, 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很多情况下, 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要靠课堂激发。因此, 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之前, 教师有必要了解高职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基础和相关图式。动机不同, 喜欢的英语阅读任务不同;语言基础不同, 所能胜任的英语阅读任务也不同;学生缺乏英语阅读应有的图式, 就不会对英语阅读感兴趣。因此, 在设计英语阅读活动、布置英语阅读任务之前, 必须做好需求分析, 分析学生的语言基础、图式、兴趣爱好、学习动机以至阅读习惯, 通过各种手段创设信息差、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启发学生探究释疑, 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欲望。

5.构建课堂内外的联系。只有当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及就业需求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了解、掌握它。要让学生认识英语阅读的价值、分析英语阅读的作用、正确认识英语阅读, 就需要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及就业需求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其所读内容的载体与应用。

虽然现行英语教材中的英语阅读材料很少是生活及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中的真实材料, 但是, 其话题的相关性为课堂内外联系的构建提供了线索。可以让学生寻找课程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教师也可以呈现生活中的实体, 让学生感知所读材料与现实生活及未来工作岗位的联系。教师同样可以把英语阅读设计成学生交流的平台, 或者与其他学校交流的平台, 这样一来, 英语阅读就成了学生传达信息、交流感情、建立友谊的工具。如果能把技能培养变成信息获取、情感交流, 把课程学习融入现实生活, 就可以帮助高职生更清楚地认识英语阅读的价值, 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态度。

6.构建阅读资源。阅读文化的构建需要丰富的阅读资源。如果高职学生所能获得的英语阅读材料只是课程材料, 那么就无法形成浓厚的英语阅读文化氛围, 也就难以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态度和阅读动机。英语阅读资源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学校、班级和个体。学校图书馆要有丰富的适合学生英语阅读的各类图书、报纸、期刊和电子、网络资源;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多元智能, 构建班级图书角或者读书架;同时鼓励、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小书架。只有英语阅读资料丰富、获取便利, 才能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 增强其英语阅读动机。

五、结束语

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是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英语阅读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基于就业需求, 在充分考虑到影响英语阅读动机因素的前提下, 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和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 这不仅有利于良好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英语阅读技能的提高, 而且使高职学生逐步学会英语阅读, 从而培养其可持续学习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柳青艳.激发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 .

[2]秦晓晴, 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

上一篇:混凝土十字内支撑技术下一篇: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