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的力量

2024-08-27

生长的力量(通用10篇)

生长的力量 篇1

主管: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湖北省会计学会

编辑出版:财会通讯杂志社

学术顾问

葛家澍郭道扬王松年赵纯均

名誉顾问

王文元毛伯林成圣树闵庆全张以宽易庭源徐政旦常勋吴水澎裘宗舜管锦康汤云为

特约编审

王化成王永海王光远毛付根孙铮汤谷良刘峰刘永泽刘明辉何顺文曲晓辉陈汉文陈建明陈毓圭陈箭深陈信元陆正飞陆德明杨雄胜秦荣生罗飞胡玉明耿建新黄世忠谢德仁蔡春魏明海

编委会主任:马建中

编委会副主任:高文娇张国强

编委会委员:温健李佐祥程瑞川

社长/主编:程瑞川

副社长:冯先佑社长助理:丰福生主编助理:刘启明

国内总发行:武汉市邮局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邮发代号:38—191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4664M

国际刊号:ISSN1002—8072国内刊号:CN42—1103/F

地址: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21号邮编:430070

发行电话: (027) 87275013

传真: (027) 87275190

广告经营许可证:4201004000570

印刷:湖北日报楚天印务公司全年定价:96.00元

收款单位:财会通讯杂志社

开户银行:建行武汉市省直支行

账号:4200 1868 6080 5001 1170

合作单位:中国会计视野 (www.esnai.com)

本期杂志付梓之际, 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 此时农历新年的氛围渐浓。空气依然寒冷, 而新一年的期待与愿景已在早春二月撒下种子, 积蓄着向上生长的力量。

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风生水起、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拉开帷幕、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之时亦开始在国际同行中施加影响……回首2009年抚今追昔, 这是我国会计业界剧烈变动、不断变革、迅猛发展的一年。

已然翻开崭新画卷的2010年继往开来, 我国会计业界又将有怎样的目标和理想?新春佳节来临之际, 本刊邀请来自会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实务、注册会计师领域的专家学者, 就各自所在领域或关心的业界热点重点问题发表看法和意见, 对过去一年会计界的事件、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梳理, 展望新一年业界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注册会计师行业, 理解行业价值, 发挥行业作用, 为夯实市场经济诚信基础,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党委书记陈毓圭如是呼吁。他总结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同时高屋建瓴而满怀激情地展望行业做精做专、开拓新业务、人才培养战略、实现审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和全面提升行业诚信水平的未来蓝图。

“做大做强要发展, 但发展要以稳定为前提, 只管催马快跑, 就会人仰马翻”、“走出境外, 走向国际市场, 必须首先立足国内, 抓好国内市场。”大信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益格的见解冷静而审慎。党和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重视, 使他为正逢其实的发展机遇而深受鼓舞, 也从真真切切的工作实践中梳理和思索会计师事务所“大”、“强”“走出去国际化”之间的联系, 体现了注册会计师群体理智、务实的智慧。

“会计理论研究者需要关注我国经济的新变化, 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中国会计学界应该终结取经进入造经, 为国际会计界提供具有中国地方风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陆正飞、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胡玉明两位学者的思想充满睿智与远见。他们以各自研究重点与兴趣点为切入口, 比较和分析我国会计改革30余年至今的时空中, 理论研究领域的承继方面与创新空间, 思索着理论研究者推动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关键点与着力点。

“企业会计准则修订调整之后,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难点工作, 是挑战和考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总会计师、院长助理徐元元的答复中满怀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作为参与制度研究修订、多次组织专业培训的医疗机构财务专家, 她深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一度成为被淡忘的角落, 期待业界的关注与研究, 同时改革步伐渐行渐近, 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在摸索尝试中寻找路径和答案。

约稿、组稿四十余天, 这些完成于会议空隙、出差途中抑或深夜时分的文字, 我们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理性、建设性和一股向上生长的力量, 这些业界精英的欣慰、思考、愿景、探索, 折射了2010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 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宽度、长度与方向。

中国会计事业正处于一个成绩倍出、走向全球的关键时期, 这条向上生长之路并非坦途: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工作更多处于“平衡于借贷之间、忙碌于账证之间、淹没于报表之间”的初始状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价值与作用还需要不断提升与创新;理论研究领域具有思想性创新性的精品并不多见;我国会计距离影响国际会计语言、规则和组织, 乃至影响国际经济、法律等领域的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

然而历史的螺旋不会改变历史的上升, 当我们有勇气、有担当、有毅力、有信心地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时, 一股向上生长的力量必将推动我国会计事业迈向一个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灿烂未来。

生长的力量 篇2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生长的力量》。

凡是有生命的事物都会生长,譬如种子抽芽,枝上开花,树上结果,雏鸟学飞,幼虫破茧„„而人也在不断地经历生长。在这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就传递出了生长的力量。

诗人何其芳在诗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中写道“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的确,正处于青年的我们像早晨那样充满诗意,像希望那样令人神往,像未来那样充满生命力,我们身上不就蕴藏着一份蓬勃向上的力量吗?这份力量是令人羡慕的,它充满活力,它充满希望,它也会点缀未来。可是,现在的我们有珍惜现在的青年时光吗?有多少人在混着日子,将自己的时间用于游戏、打架、逃课等等毫无意义的事情。这是令人惋惜的。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当十年之后,你再回头来看看自己的过去,你会对自己的青春做出一个什么评价?是懊悔,是遗憾,还是满足……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回答。而我希望将来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青春少一份遗憾。那么,现在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当下的大好时光,将它过得充足而有意义。首先,树立一个适当的目标是关键。不管是短期的小目标或是长期的大目标,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想必会比犹豫不前要好一些。说小一点,一个目标的确立能帮助我们明确暂时的前进方向,说大一点,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的确立可能关乎个人将来的发展。不过,相信很多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是存在一个美好的理想,那不妨将它具化成更容易执行的目标,为此不懈奋斗。再者,我们要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在获得成功时不骄不躁。现在的我们已经开始面临诸多的挑战,也开始收获一点一点的成功。那,不妨放平心态,更正确的看待它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一个人都付出相应的努力去实践自己的理想。青春年少正是张扬放肆的年纪,这样的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拥有着改变自己、他人乃至国家未来的可能。那何不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将这份可能化为现实,也不枉这青春年少。

可以说,现在的我们比之之前多了一份成熟,比之往后多了一份朝气,这样的我们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这样的我们白白浪费这大好时光呢?要知道,我们的身上蕴含着希望,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祖国成长的力量。换句话说,青春年少的我们自身就是这成长的力量,歌唱生长的力量其实就是在为我们自己而歌唱!

让课堂彰显生长的力量 篇3

下面是对第二道助学题的实践和反思。

师:同样是比例尺,比比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我们小组对比发现这里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生2:比例尺都是用来缩小生活当中的物体的。

生3:我想给你补充,比例尺不都是用来缩小的,也有用来放大的,虽然我没找到实例。但是我能举个例子,比如说2:1表示如上距离2厘米,实际距离1厘米。

师:你们有没有找到像这样的放大比例尺?(学生齐答没有),我这正好有一个。谁来说说这个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4:1表示图上距离4厘米等于实际距离的1厘米。

师:那我们的比例尺到底有什么作用?

生2:我来小结一下,比例尺不仅可以表示放大,还可以表示缩小。我们不难发现,缩小时,比例尺的前项是1,放大时比例尺的后项是1。

小组3号:那比例尺就是按照不同需要既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还有一样的。

小组4号:我们小组还有一个发现,他带的是中国地图,我带的也是中国地图,大家看一下,一个大一个小,这跟地图的比例尺有关,比例尺小,图就大;比例尺大,图就小。

(台下哗然一片)

师:大家能理解他的话吗?

生4:那我就解释一下吧,大家看。他的比例尺是1:3000000,我的比例尺是1:9000000,他的比例尺后项小,比例尺就大,他的图就清楚;我的比例尺后项大,比例尺就小,图就不清楚。

生5:我想给你换一个词是详细程度,我还想给大家强调一点,这有个前提,就是要在同样一个地区的地图上比较。还有,我还想给你们小组提个问题,如果是同一个比例尺,不同的区域地图,比如说是南京地图和中国地图会怎样?

生4:这个问题我们没有研究,还是请老师来帮我们吧。

生5:这个问题不需要老师帮忙,我既然提问,我肯定有答案。大家想象一下,同一个比例尺,画南京和中国的地图,会怎样呢?详细程度会一样吗?会有一个清楚一个不清楚,会纸张大小不一样。

生4:谢谢你的补充,我赞成你的观点。

(他们小组汇报结束还有小组成员举手)

生:我觉得他们小组汇报得很好,观察得很仔细,我也有发现的。其实像黑板上这些比例尺叫数字比例尺,这种叫线段比例尺,还有一种叫文字式,比如我手上的地球仪,它的比例尺是七千万分之一,也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的,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还有就是咱们可以对比线段比例尺和数字比例尺,我觉得线段比例尺要更方便观察,比如这个看线段比例尺一眼就能明白图上距离对应实际距离是多少,而1:1200000还要去数一数再读一读,线段比例尺把单位换算过了,写也比较好写。

……

实践反思: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助学法”让课堂充满了生长的力量。

一、力量来自于课前的探索

学生在课前先行的独立探索活动中,对“比例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尽情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通过同伴交流、教师点拨等途径,获得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弥补先前认知的不足,矫正原有的偏差,扩充和积累更多的活动经验。比如在片段一中,大部分学生收集并掌握了数字比例尺,对线段比例尺认知不多,但当有学生出示了线段比例尺,就显示了先前学习的差异性,此时通过交流,比例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就自然而然地呈现。这样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还能避开直白的概念揭示,把课堂聚焦在问题的实质上,让课堂的发展更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

二、力量来源于同伴间的高效合作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犹如在片段二中,正是有了同伴间的合作与共享,他们才能发现相同的区域,不同的比例尺,带来的地图详略程度不同,也正是因为有同伴间的合作与共享,才能有同伴间的互相提问与质疑,才能有随之而来的相同比例尺不同区域的地图大不相同的效果。透过这样的“助学”,我们不难看到的学生是这个课堂真正的主人,同伴间的合作是真正的合作,而不是形式上的谈话。

三、力量来源于多角度的对比

本节课中学生呈现的比例尺比较的角度很多。比如可以从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上去对比,可以从比例尺的用途上去对比,也可以从同区域不同比例尺去对比,更可以从同比例尺不同区域去对比。每一次的不同对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的认识,明晰了比例尺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比例尺的不同运用,带来的效果也大不相同;还让学生感受到,要想深入认知一样事物或概念的时候,要通过同类比和异类比才能使认知更加深入。

在这样的“助学法”里,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主见进课堂,他们不仅踊跃表达,还会据理力争。在这样的“助学法”里,教师的发问寥寥无几,“隐退”课堂,这样的“退”正好是为学生的“进”做铺垫,给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留出足够的空间。

让复习充满生长的力量 篇4

关键词:复习,正确定位,精读教材,梳理建构,提炼方法,渗透思想,练习精用

复习不是对旧知识的机械温习,而是对旧知识进行新的学习,从而从旧知识中获得新技能、新知识、新感悟,复习的过程是知识生长的过程,是孕育新知识的过程。怎样定位复习将决定复习效果。雷子东老师对“复习课”作了精辟的定位: 寻找原种子,播洒新种子。复习课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通过回忆,试图联想,激活原有知识; 通过梳理,理清联系,建构知识网络; 通过沟通,提炼方法,渗透数学思想; 通过练习,拓展知识,提升思维能力。让复习充满生长的力量,生长新的技能,新的知识,新的智慧,新的思维,复习是一个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

一、正确定位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

复习课是数学课的一部分,它是让学生在“整理、沟通、提升”的动态互助的过程中进行的再学习再创造。复习课与授新课和练习课是有区别的。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纵横交错,又相对独立。刚开始,学生所掌握的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是循序渐进完成的,随着学生某个阶段知识点学习的结束,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这一阶段所学习的知识点,对所有知识进行一次“大整理”,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通过有效的复习,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还能够将学生头脑中渐渐淡忘的知识慢慢清晰化。这种复习过程有利于知识拓展和思维提升的。

“因数与倍数的整理与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倍数、因数、质数等概念之后,安排的一节整理与复习课。是对概念不断补充完善,质疑解惑,加深理解。并灵活运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整理的同时,要找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补充完善知识结构,提炼方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二、精读教材,了解学生,确定目标

1. 透析教材,理清知识脉络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体系,数学教材也有自己的结构体系。小学数学教材结构体系不仅仅是知识点罗列和堆积,而是一个覆盖面广、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结构。在这个网路结构中,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相关联系的。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知识点学习时,要推导其面积公式,可以利用所学的某些知识进行,如切割、平移平行四边形变形,通过转换得出其面积推导公式。这就是利用旧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样,前一知识是后一知识的基础,后一知识又是前一知识的深化和扩展。而在整理与复习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着一个个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另外,作为小学教师还要注重中小学知识衔接,关注学生的后续知识发展。

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与初中阶段的知识体系,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是相辅相承的。小学教师需要多了解初中教科书内容,要有意识地为中小学知识衔接铺垫搭桥,引导学生顺利过渡。

2. 巧用前测,把握学习起点

复习课,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时间久,很多知识记忆模糊。因此,通过前测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目标; 通过前测,找准知识的易错点、易混点,提供有价值的学习素材; 通过前测,可以提供给学生自主整理与复习的线索,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

在《式与方程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教师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最难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此难点恰恰是重点,也是知识的生长点。教师把这个“点”抓准、抓透,进而攻克下“等量关系”这一大难关。

有人把学习前测喻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些老师上课的学习素材大部分会来自于前测内容,选取了知识的易错点、易混点进行反馈交流,比较分析,让学生学会灵活选择方法,活用知识。

通过前测,还可以提供给学生自主整理与复习的线索,使学生能够凭借这样一个有效载体来帮助记忆与整理。在为《数的认识的整理与复习》这一内容所设计的前测题:

在前测题中,让学生以数轴为依托展开联想,搜索相关各类数的知识,进行沟通比较,感受知识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自主构建数的知识网络。

正是有了前测的精心铺垫,才会有课堂的精彩表现! 但也有感于有些教师对前测题的设计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习题不够精炼,致使前测变得可有可无,未能发挥其功效。

三、梳理建构,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前文提到,某个阶段内学生所学的知识点是零散的,只有定期复习,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才能发现前后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复习,可以将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建立一个知识网路,这样学生认知起来就会简洁明了,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直观化的认知是复习课的重要目标。具体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1. 整理前指导

在整理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提示整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网。

在“因数与倍数的整理与复习”一课,学生对诸多概念进行整理前,教师出示了小组合作整理的方法。

在给出的整理方法中,教师提示“先找到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明确了学生的思考方向。其次,提示“从一个概念引出另一个概念时,要认真思考前后两个概念是否有直接的联系”,提供给学生重要的思考线索。

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总复习》中,可以采用整理清单的做法引导学生复习:

这份整理单中,要求明确、清晰,学生根据提示,通过想一想,回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画一画,梳理这些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通过理一理,沟通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成功构建起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结构网。

2. 整理时点拨

学生复习中梳理和建构知识的整个过程,教师不应该作壁上观,而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并适时的参与进去,给学生以点拨。例如,在“因数与倍数的整理与复习”时,虽有整理前的方法提示,但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认知不够,尚不具备独立地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的能力。因此,学生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适当地穿针引线,适时地点拨学生如何一步步以“点”串“线”,以“线”连“面”,最后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整个整理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参与者,是智慧的引导者,绝不是局外者。

经过教师的巧妙提示,学生会明白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只有正确认识因数,才能进一步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知识点,也只有把握好倍数概念,才能轻松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教师将学生整理对的概念用线段勾画出来,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但对于有争执的质数、合数和1应该如何归位? 教师点拨学生,它们跟谁有直接的关系? 你是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合数的? 学生很快悟出,它们跟因数的个数有关系,所以应该从因数引出来。理解了因数是质数、合数与1的上位概念,而质数、合数与1是因数的下位概念。教师不断抛出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奇数与偶数,你们觉得怎样安排更合理些?”“什么叫互质数? 你打算如何安排?”等等。学生以概念间的上下位关系为标准尺度,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再连线成面,成功架起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系。

3. 整理后交流

在学生构建起初步的知识结构体系后,不断补充完善,沟通联系,将知识融会贯通,实现记一点会一片的效果。如: “质数与质因数、互质数之间都有哪些区别,这些看似相近的概念区别在什么地方?”“同样是自然数集合圈,为什么有时分成质数、合数与1三类; 有时又分为奇数、偶数两类呢?”在不断地质疑、解惑中,学生学会思考,辨别异同,沟通联系,深化概念,提高认识。

四、提炼方法,渗透数学思想

复习课并不简单是机械的复习,是有方法可循的,通过引导学生提炼方法,可以完成数学思想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去分析知识、消化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复习课,明在理清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暗为提炼方法,渗透数学思想。双线一明一暗,一主一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书越读越薄,知识越学越厚。”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如图:

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方法,完善知识结构,渗透知识“由厚变薄”的建模思想。学生通过对百分数、分数和比例等问题的对比分析,可以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掌握解题策略,提升解题方法。

在《平面图形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回顾梳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网。如图:

在建立好知识网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知识网,先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学生可以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通过正方形、圆形等推导出来,而利用平行四边形则可以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再引导学生从右往左观察,让他们去总结发现这些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转化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切感受到各平面图形之间的密切联系,深深感叹于万变不离其宗的奥妙,领悟转化思想,掌握转化方法。

构建拥有生长力量的数学课堂 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长力;数学课堂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 ”学生的生长包括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数学课堂是促进学生生长的“土壤”,只有教师不断为这片“土壤”注入“活水”,才能引领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以学生的经验为出发点,通过课堂的师生、生生互动,并借助于学生的不断反思,可以给予学生更多成长的力量,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从经验中生长出新知

旧知是新知生长的根基,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原来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严密的知识体系,知识之间前后联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新知的学习往往可以通过转化为旧知或者与旧知类比进行,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就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知,并从中感悟到所涉及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经验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学生建立在对已学知识上的经验可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经验搭建起了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学生在旧知的大树上生长出新知,可以使知识之树越来越茁壮.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旧知导入对新知的学习,以此营造出和谐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这样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与探究活动中来.

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熟知的分配律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将去括号与分配律相联系来得出去括号的法则. 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组练习题:5(2a-3b),-(5x-6y),让学生用分配律求出结果,并观察结果中各项符号的变化规律并总结. 很多学生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掉括号,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不变;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括号,括号内各项的符号都改变. 尤其是括号前是负号的,教师更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这样也就实现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过渡,也使去括号问题迎刃而解,在下一步的练习中不断巩固即可实现教学目标.

2. 在新知探究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新知探究的过程是对旧知完善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进一步学习的发展过程. 在新知探究中,学生可以类比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也可以将新知转化为旧知来学习,从而在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指导下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新知探究给学生的生长注入了能量,使课堂在思想的引领下向纵深化发展,也为学生下一步的继续学习积累了经验.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出方程组的解集. 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既需要学生观察方程组中方程的特点,选择出最佳的消元方法,如代入法或加减法;又需要学生完善解题的步骤,用规范的格式将步骤呈现出来.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感悟到转化思想和消元思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生成,生长出新知,为以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打下基础.

从互动中生长出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互动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展示交流中体验和感受知识的结果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生长.

1. 互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共同探讨、交流与发现,在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中更好地掌握知识,达成学习目标.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折纸等方式来猜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通过师生互动来探究猜想的正确性. 在学生得出“三线合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用作出底边上的高、作出底边上的中线、作出顶角的平分线来证明出另外两条与其重合,由此既复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又让互动展现出应有的效果,使课堂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互动中更加高效.

2. 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会学”“乐学”.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在课堂互动中学生通过倾听别人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真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从而在不断的锻炼中生长学习的能力.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时,对于勾股定理的应用课本上有一个梯子顶端下滑的例题,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如有的同学提出,若梯子的底端向外滑动求顶端下滑的长度,也有的提出何时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长度与底端向外滑动的长度相等. 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的“四能”得到了提高.

从反思中生长出素养

回顾与反思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渠道. 在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来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从而完善自我的认知体系. 这样数学学习就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学结论的获得,而是对自我数学思维方法的完善与补充,从而形成越来越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不断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地成长.

1. 反思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来源于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进行反思与总结,真正将单一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并纳入到相关知识体系中. 这样也能使学生的经验更加丰富,也才能使经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而实现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形成新的经验. 学生的反思来源于学生的真实感悟,只有真正将反思变成一种习惯,善于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特殊平行四边形与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体会“一般与特殊”的思想,并让学生通过用表格或图示的方法将它们表示出来,从而形象直观地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在眼前. 这样既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到自身的认知体系中,又使知识的条理性更强,帮助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反思中学生不仅从知识层面上得到了收获,更从方法与经验上得到了提升,培养起了学生勤于反思的习惯.

2. 反思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生长

反思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优化了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对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通过反思,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高,从而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态度、自我评价、思维品质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与发展,也就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圆》时,教师可以将圆的知识与已学过的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等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反思解题的过程来实现知识的融合,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需要开动脑筋,需要认真思考,从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态度,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挑战中收获到成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时尚潮流中,寻找商业生长的力量 篇6

项目执行>太德励拓 (中国) 公关传播集团旗下TED太立德仁天津公司

在各大电商疯狂冲击传统商业时, 在购物模式发生巨大变化时, 传统的购物消费概念, 也发生了彻底的变革。面对这样的环境, 商业中心所扮演的角色不再只是一个货品的集中营, 要把客户从电脑、手机前吸引到现场, 更多的是现场体验感的植入。

互动体验与跨界营销, 一块可持续发展的土壤

天津大悦城, 太德励拓 (中国) 公关传播集团旗下ted太立德仁天津公司的老伙伴, 自2014年底合作以来, 双方之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做做活动, 拉拉人气, 而是站在同一立场, 对新环境下如何盘活商业中心进行思考。

如何创造性地打破商业中心饱受“同质化”诟病的窘态?商业中心的主题策划是个系统工程, 在信息化社会, 顾客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消费理念的多元化、个性化倾向愈来愈明显。根据顾客的消费心理特点和区域文化, 在空间处理、环境塑造、形象设计等方面对商业主题进行表现, 最终形成的购物中心主题, 将起到商业文化信息中心的作用。不断地研讨和思想碰撞后, 太德励拓与天津大悦城开发创新板块——骑鹅公社, 成功地将天津大悦城最不看好的区域变成了天津最文艺的街区, 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颠覆性的全新购物体验和充满惊喜的生活方式。自2015年开始, 来自多个不同行业的不同品牌借助“把天津大悦城视作媒体”的合作模式, 引起市场的热烈反响, 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自此, 天津大悦城开启了艺术与商业的跨界融合, 用独特的主题理念, 为商业注入灵魂。

娱乐生态系统, 商业活力的不朽源泉

时间的齿轮徐徐转动, 见证着潮流的蜕变。在为天津大悦城迎接2016之际, 太德励拓再次用全民参与的娱乐文化, 为这块互动体验式的跨界营销平台, 注入新年的活力源泉。

由太德励拓天津公司策划筹办的天津大悦城“世界潮流, 匠心制造”2015—2016跨年潮流盛典上, 活动全程颠覆创新, 极尽纯粹, 跨年方式更是别具一格, 引爆潮流。

天津大悦城自开业以来, 如果说戳中萌点的活动能提升购物中心的颜值, 那么创新和发展就是实现全面提升的“气质”。经过时间的洗礼, 逐渐显露的气质让大悦城已然成为业界风向标。正如英国诗人司各特所说:“时间和潮流永远不待人”。因此, 每逢年末大悦城都倾心打造新年第一趴——“世界最潮流”跨年盛典, 开启新一年的旅途征程。作为津门跨年第一品牌, 大悦城的跨年盛典, 已经成为年末狂欢季最为炫彩夺目的一部分。

本次跨年潮流盛典, 承袭以往精髓, 与天津音乐广播再度联手, 每天陪耳朵过瘾的当红d J悉数到场, 用面对面的方式和大家一起迎接2016年。与此同时, 活动环节上更结合时下热点, 大胆创新, 塑造跨年品牌营销新风向标。红毯s Ho W、No.1潮流大奖、互动游戏、泰国巴厘岛6日游大奖……信息量超大的跨年盛典高潮迭起, 引起海量人群“围观”。

临近零点, 狂欢的人群聚集在户外广场, 守候新年的钟声, “5, 4, 3, 2, 1!”当铺天盖地的五彩气球载着祝福和梦想飞向天际时, 人们相互拥抱高呼:新年快乐!这场跨年盛典的喜悦达到了高潮, 关于大悦城的互动体验感, 也将更加深刻烙印。

在中国味道与世界风尚之间, 寻找平衡的融合点

作为本次“世界最潮流”跨年盛典的主题“世界潮流, 匠心制造”, 诠释着当下人们极需的度世精神——匠人精神。传统成为潮流, 走的是时间轮回的路。在海纳百川的精神下, 中国潮流与世界风尚对接之间的那条缝隙, 已经越来越模糊。当我们一手举着传承文化的大旗, 转身又去拥抱世界风尚的时候, 也在思考这其中是否有一个融合点, 来架起传统与潮流之间的桥梁。最终, 我们找到一个平衡点, 那就是“匠人精神”。这种精神“专注制作, 不是坚持那么简单。你需要追求, 你需要突破。甚至还需要和自己较劲。因为你越优秀, 世界越苛刻。你唯一能做的, 就是钻研, 去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这是一种前行的信念, 更是一种工匠与生俱来的固执。”

太德励拓深刻理解匠人精神, 并结合城市特征, 在跨年盛典邀请到众多享誉津门匠人精神的代表出席, 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泥人张世家第六代:张宇先生。他传承经典又修心创新, 为每件作品赋予灵魂, 能够给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一个精神家园。张宇希望, 他和他的老作坊能够用传统中国元素吸引年青一代, 并加入到他们中间。物载魂魄, 他以虔诚的信念打磨属于自己的时光, 彰显新时期匠人的无限风采。

不止公关, 下一个品牌之路的创新

作为天津商业中心创新领军企业, 天津大悦城通过不断开发创意主题街区和全国首家o2o会员体验中心, 整合a PP线上商城与线下平台等模式的不懈探索刷新, 无论是销售额、客流还是品牌影响力, 已然成为“互联网+”模式的先行者。

生长的力量 篇7

任何生命都有自我生长的力量, 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 更是如此!如何遵循教育的规律, 既不错失良机, 亦不揠苗助长, 是作为教师一直在探索的命题。学校发展需要教师, 学生成长需要教师, 我们的教学工作有成效, 更需要教师。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但教师需要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则任重而道远。为此, 我们汲取“生态”之内涵, 化作“生态教育”之办学理念, 将之全面、深入贯彻于我们教育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成为我们教育畦田和沟渠里清新的风、澈活的水。

一、寻根———涵养教师教育理念

我们认为, 教育是农业, 不是工业。工业的特征是流水线, 是标准化, 而农业的特征是多元化、生态化。生态化原则最主要的是承认多样性, 珍惜独特性, 强调关系性, 张扬和谐性。如果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教育, 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 小草有小草的魅力, 地球正是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 如此美轮美奂。

在这社会变革、教学转型期, 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水平不断地面临挑战, 只有加强学习, 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我们教师只有体会到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才会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宽松、愉悦的成长氛围。因此, 我们立足于包括生态教育理念、课程标准解读、生态课堂实践的校本培训, 随时随地学习。微信, QQ群分享, 每月一期“生态讲堂”定期召开, 教师们的生态教育新思想在交流中生长。

二、播种——转变教师教育行为

现代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 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必须全面地考虑四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只有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注意到四个环节的协调统一与创新发展, 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一直在思考中前行。课堂教学对于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个体生命价值, 课堂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及生命价值的体现。提升学生学习力, 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是简单地靠增设课程就可以实现, 还要同时充分发掘课程中的教育元素, 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支持, 我们借助生态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 以已形成的教学系统为中轴, 以师生个体发展为主线,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教学, 激发师生教与学的原动力, 优化教学的生态环境。上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全教师、全学科的“一课一名师,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生态”的生态课堂研讨活动, 实施生态化课堂教学和生态化教学实践活动, 追求教学的平衡、协同、和谐、高效, 促进师生生命成长, 从而实现教学优质化。

三、施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生态学视野中, 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种、环境间处于一种互生互补的共生状态, 动物、植物和人类之间互相需要, 互相支持, 构成了一个地球大家庭。其中, 每个物种既是主人, 同时又都需要其他物种的支持, 他们彼此是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关系。同样的, 在生态视野下处于专业成长中的教师个体也与其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有着互相支持、密切相关的联系。我们通过开展具有“三讲”特点的教研活动, 通过团队互助,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 开展“讲效能”的校本教研管理———它是对话式的管理, 不拘泥于时间、地点, 可以随时随地发生。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普通教师、教师与教师展开平等的全面的对话, 激发广大教师的潜能,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种教研管理方式注重的是经验的分享, 营造的是一种合作的氛围, 呈现的是一种开放的精神面貌。

2. 开展“讲特点”的校本教研形式———注重特色化、本土化。这种教研形式下, 教师努力追求“生态课堂”, 突出有效课堂以及有效训练两个重点, 实现“有效课堂长能力, 有效训练出成绩”。这种教研形式着力研究课堂教学, 生态化地完善教师教学行为,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改进对老师、学生的评价方法, 立足“成事与成人”并举, 真正实现“学得快乐, 教得幸福”的理想境界。

3. 开展“讲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立足学校实际, 形式多样, 务求有实效, 努力实现从校本向师本的转化;倡导教师要养成向教育教学生活询问、发问与追问的意识和习惯, 有针对性地将我们教育生活中大家关注的、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归纳成我们的中心议题, 变问题为课题, 开展教学研究。针对学校青年教师与代课教师教学经验欠缺、教学水平较为薄弱的现象, 开展师徒结对课堂教学研究, 师徒进行同课异构和同课再构, 双方在研究中共同提高, 共同成长。

四、修枝———引导教师自我反思

优秀教师= 教育过程+ 反思, 这是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的主张。他从认知心理学、教师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概念, 强调教师的教育工作, 多一份反思与监控, 就多一份提高, 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了一程。他认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检查、讲评、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我们借用EQA质量监控平台, 全面掌握学生学业状态, 每位教师通过平台的数据, 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做到不断地反思,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业动态, 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校则对教师进行再次分析, 即有对教师的纵向分析, 也有对教师的横向比较, 力图通过对数据科学的分析, 帮助教师理性对待自己的教学状态,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五、嫁接———促进教师优势成长

在生态教育思想的视野中, 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几年来, 我们结合武汉地域特点、学校生态特色与学生成长需求, 依据教师所长先后开发了《湿地———生命的起源》《太阳能———节约新能源》《美丽武汉——多姿湖泊》系列校本课程。我们本着“立体发展学生”的基本理念, 突破课程传统、片面的对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的狭隘理解, 凸显“全面而沿着优势发展”的价值观, 致力于“打好基础, 促进优势发展”的课程目标, 构筑着眼于“开放、创新”的课程体系, 让“新、活、宽”的课程内容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而我们的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同时也逐渐实现了教学相长。

1.学习策略型校本课程。作为学科知识的延伸, 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学会拓展, 学会积累,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如拓展阅读、趣味数学、英语会话、生物百科等。我们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将学科知识融入生活自理、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之中。

2. 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强调兴趣, 重视个性, 发展特长, 是我们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 重视实践, 强调活动, 在实践中生成, 在体验中成长———让我们的孩子在各自的领域获得发展。它们以学科教学的充实与渗透、社团建设的拓展与延伸和主题节活动凸显和加强得以落实。

生长的力量 篇8

1、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学术力量的现状

近几年来,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2005—2006) 》教育发展指数排名中, 黑龙江省排名靠前, 属于高等教育区域竞争力比较强的省份, 目前黑龙江省拥有普通高校79所, 其中本科院校36所, 高职 (专科) 院校43所, 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学术力量的调查发现, 除了少数几所国家重点大学以及具有传统体育优势的院校, 其余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学术力量比较薄弱、学术环境差、科研条件有待改善。

1.1学术研究经费投入不足, 资金来源单一, 捉襟见肘

科研经费是学术研究顺利完成的必要保证, 目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经费基本上是通过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等课题获得相关研究费用和配套资金的支持, 虽然国家每年投入教育科研的经费不断增加, 但学校体育科研的经费从国家到地方, 增加的幅度很小甚至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科研经费捉襟见肘, 这使得体育教师的学术研究很难有大的成就, 整体水平势必不高。

1.2学术态度不积极, 对学术投入的热情不够

学术态度是教师对学术活动本身的内在感受和外在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 是教师对学术的一种认识和行为倾向。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体育教师对学术工作的投入程度是不够的, 缺乏应有的学术热情, 其中评职称是大部分体育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和动力来源, 职称一旦到头了就不再搞科研了,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体育教科研质量不高, 而真正想通过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来提高自身素质的体育教师很少。

1.3体育教师对学术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高校体育教师认为, 组织好学生上课, 搞好教学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进行科研和学术研究是额外的副业, 花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搞研究既担心费时费力又怕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另外, 学术研究是一个脚踏实地、 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急于求成, 有些教师进行科研时难免会感到困难重重, 抵触情绪严重。

1.4研究方式主要还是个人单独研究, 而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当今时代, 科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各种学科的交叉和融会贯通, 这也往往能产生很多新的发现, 所以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必须向多元化、合作化方向发展, 而个人单独研究、散兵作战仍是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式, 这就造成了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要挖掘出新的科研成果就很困难。

1.5工作量大, 超负荷, 让体育教师无暇顾及学术研究

随着近几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 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逐年加大, 再加上运动队的训练、群体竞赛等其他工作, 体育教师每天的工作量很大, 任务繁重, 占去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 即使想搞科研也是有心无力, 望尘莫及。

1.6体育教师整体学术研究水平不高, 科研基础较差

近年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整体文化素质提高显著, 科研水平也有所改善, 但整体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部分教师还是运动实践强于专业理论, 运动技术出色而理论研究薄弱, 体育教师仍然处于学校科研和学术研究的边缘。

2、结论与建议

2.1需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逐步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充分反映, 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保证。由于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基础薄、底子弱, 所以要加大对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拓宽培养渠道, 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及报告、 专家讲座、访谈等形式来积极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使广大教师自觉的参与其中。

2.2需要向多元化、合作化方向发展

新理论、新发明、新技术的产生, 往往是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 重视交叉学科将使科学本身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这是符合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的。高校学科门类众多, 各个领域都不乏出色的科研人员, 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好高校科研这个平台, 充分发挥不同领域合作的优势, 拓宽视野, 找准与其他学科比如计算机、现代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结合点来进行学术研究工作。

2.3营造良好的高校学术环境

不断深化高校学术研究体制改革, 建立科学合格的评价体系, 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 高校有关部门对体育学术研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真正把体育学术研究工作重视起来, 加大对体育科研的投入力度, 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和办法, 提高广大体育教师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2.4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 激励学术创新, 激励机制能引导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上优化配置资源, 希望通过各种激励措施, 把体育教师的关注点吸引到注重学术科学研究质量上来, 从而来引导体育教师对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取向。

摘要: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学术力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当前良好的体育科研环境尚未构成, 制约着高校体育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 有必要找出相应对策, 改变这一局面。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学术力量

参考文献

[1]沈传缘.论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4) :59-62.

[2]袁维新.教学学术:一个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高教探索, 2008 (1) :37-40.

生长的力量 篇9

缘起:都是“选择性知觉”惹的祸

当练习包装4个圆柱的题时 (如下图) , 多位学生提出疑惑:“为什么我看到的图跟别人看到的图不一样?看到了两个高增加的圆柱。”我再观察, 果然也看到了两个高增加的圆柱。于是就让这些学生多读几遍题目, 理解题目所阐述的情境, 再看图, 这时都能看到4个圆柱了!

一些心理测试图案, 同一幅图会看到不同的图案, 原来数学学习中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 导致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正是人的“选择性知觉”。

又如:下面哪些物体的总重量接近一吨。 (摇摇)

A.1000枚1元硬币B.100台冰箱

C.30位六年级学生D.5000个鸡蛋

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答案D, 理由是:一吨很重, 要选个数多一点的事物。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 而不是求出每种物体单个的重量再进行判断。

由此可见, “选择性知觉”会让学生接收信息时只感知某些他们想要感知的信息, 而自动忽略其他重要信息。

厘清:为“选择性知觉”正名

一、儿童学习过程中选择性知觉的诠释

1. 知觉和选择性知觉。

知觉是指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知觉的特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认知研究者很早就意识到知觉的选择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儿童认识事物时带有直观性和具体性, 特别需要从知觉得到一定的感性认识, 从而上升到理性的自我建构。

选择性知觉是指个体通过媒介信息来感知某些他们想要感知的信息而忽略其他相反的信息的过程。

2. 选择性知觉的特征。

课堂中, 儿童接收到的刺激信息是丰富的, 在一定时间内, 儿童只能感受少量刺激, 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那些被儿童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 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有趣的是, 在数学学习中即使是对同样对象的刺激, 如儿童采取的角度或选取的焦点不同, 或是儿童已有知识经验不同, 亦可产生截然不同的知觉经验。

二、探寻“选择性知觉现象”的真正成因

儿童的选择性知觉在数学学习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心理特点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并储存起来。特别是要建构新知时, 如果接收到的刺激并不强烈和深刻, 新的数学知识就无法被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儿童也更不会改变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 表现出的现象是对老师反复强调的概念或方法仍然一知半解。有的教师在反思课堂教学时会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儿童出现了认知偏差, 建构能力没有达到期待的高度, 其实不然, 课堂中的一些现象正是因为教师没有恰当地引导、利用儿童的“选择性知觉”, 导致出现认知偏差, 也就出现了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大相径庭的现象。笔者试着对数学课堂中的各种“选择性知觉现象”进行深刻剖析, 发现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现象一:新图式一叶障目。

儿童期待认识与图式一致的东西, 会去注意它们;儿童有时会不注意与图式不一致的东西, 甚至还会歪曲理解它们, 从而使它们与自己的图式一致。

如, 教学“比例的应用”后, 教师设计了根据一个乘法等式6×16=8×12, 写出若干个比例式的练习, 学生写出这样的“比例”:6∶8=16∶12或者6×12=8×16, 尽管学生经过反复练习仍然掌握得不够好。学生有两个疑问:1.为什么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比例?2.比例式和乘法等式这两种算式到底哪里不相同?不难发现学生因为才接触一种新的图式———比例, 紧接着出现的第二种图式———乘法等式被学生自然地排挤和歪曲了, 这是学生“知觉”的自然“选择”。

现象二:旧认知根深蒂固。

儿童与成人相比会更多地使用旧认知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特别是当信息还没有综合于儿童概念性的知识中时, 他们就倾向于用旧认知来解决问题。

现象三:单素材一意孤行。

儿童的概念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儿童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熟悉广泛的具体事物才得以形成, 仅靠单一的素材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

如, 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从常量到变量, 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教师反思时认为“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达成度很低, 学生并未真正理解本节课的概念, 原因是学生对于一个例题建立起来的概念只有模仿的意识。

现象四:多信息杂乱无章。

一节数学课学生接收到太多的刺激信息时, 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个信息都付出同样的注意力, 自然感觉整节课的学习较混乱, 没有确定的对象, 从而不能很好地掌握一节课的重难点。

如, 教学“认识比”时,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会求比值, 了解比的特殊写法;还需探究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所以当让学生说一说学完这节课的体会时, 有的学生感觉这节课内容太多, 且内容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容易遗漏知识点, 甚至对有的知识一知半解, 并未真正理解。

模塑:给力数学知识生长

儿童缺乏抽象逻辑推理能力, 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但是儿童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撑进行逻辑推理。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 创造一定的环境, 让他们“选择性知觉”, 为数学知识生长提供隐性的力量, 通过分析、比较, 促进抽象概括, 形成并获得数学知识, 进而形成数学的持久理解, 就会让选择性知觉在儿童数学知识生长中发挥出它隐性而又关键的力量, 笔者开展了一系列的追踪和实践。

一、外部因素刺激形成“合力”, 促使图式形成

语文教师评价数学课堂, 认为数学老师的情感游离于课堂之外。足以让数学教师们反思, 数学固然是理性的, 但也应有感性的因素。数学课堂中可影响学生的选择性知觉的外部因素有很多: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行板书、甚至一句疑问……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渠道, 形成各类感觉的“合力”, 知觉的对象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 促使数学图式的形成。

1. 刺激———表象———图式。

如现象一, 教师只需改变教学时的环节, 先让学生根据给定的4个数写出比例, 再观察这些比例的特点并归纳出根据乘法等式写比例的方法, 重点是观察和概括, 也就是刺激学生的视觉, 从而转移学生的“选择性知觉”, 在脑中形成深刻表象, 以表象为中介同化原有的图式, 避免产生新的图式。

2. 刺激———兴趣———图式。

如, 教学“比例尺”时, 上课伊始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比例尺是一把尺还是一个比例。教师可以故作玄虚地不否定学生的猜测, 也不直接给出答案, 吊足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事先对新知是怎样的一个图式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使得学生的各种知觉都选择关注在欲望上, 继而展开学习必定事半功倍。

二、聚焦“新认知”和“旧认知”的关联, 厘清建构过程

选择性知觉的特征显示, 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不同, 亦可产生截然不同的知觉经验, 影响选择性知觉的要素还有旧认知。当新旧认知之间有密切关系或者差异较大时,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整合、融入新的知觉活动中去, 并促进归纳和概括;另一方面则要帮助学生排除有悖于新知的负信息, 加以辨别, 以减少它对新知的负面影响。

1.聚焦符号, 开启学生的抽象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可以轻易察觉一些图案上增加的内容, 运用这一认知特征,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原有的板书或屏幕上增加相应的符号来刺激学生的选择性知觉, 聚焦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思维的抽象性。

2.聚焦质疑, 激发学生的演绎推理。课程标准总目标里提到:学生需养成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 并靠“疑”来推动, 数学教学中可以恰当地把握学生的选择性知觉, 营造质疑的学习氛围, 聚焦新旧认知的关联, 培养推理能力。

如, 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 整节课以质疑“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度”为主线展开学习, 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对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探究和验证, 让学生从质疑中感受“合情→演绎”的完整推理过程。 (1) 计算一副三角板学具的内角和; (2) 质疑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 (3) 自制三角形, 再次探究; (4) 拼三角形并计算验证。操作进行的验证, 知识是表面的、浅显的, 如果验证方式上升到推理验证, 足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永久性的理解记忆, 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3. 聚焦类比, 唤醒学生的知觉编码。

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 就会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储存在短时记忆中。教师需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情境中唤醒知觉编码的机会, 培养学生通过类比自主学习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如,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 从回顾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到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规律, 逐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觉编码, 并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类比、联想比有什么性质, 学生自然而然地迁移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类比和迁移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新知的同时, 深刻体会知识间的内在关联, 清晰知识建构的过程。

三、累积“素材”引发“感知”, 自主生成概念

同一物体, 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类似的, 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 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具体感性材料, 当感知到了一定的数量、一定的程度, 抽象思维就会悄悄进行了, 学生自主生成概念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1. 累积“正”“反”例证引发判断。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比较单一, 概念的肯定例证传递最有利于归纳的关键信息, 概念的否定例证则能传达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想使学生获得认知的提升, 一开始就应建立对概念的一个全面、准确、清晰的判断。

如现象三, 教师如能结合教材中的练习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两种变量, 并且适当提供不成正比例关系的反面例证, 引导学生“选择性知觉”偏向比较, 让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异同, 促使学生思维纵向、横向双向发展, 了解到成为正比例的两个量是变量, 其比值必须是一个不变量, 实现让学生自我构建正比例的意义。

2. 累积生活经验引发联想。

学生到高年级时在数学方面已经具备各种能力和解题的经验, 老师可适时唤醒选择性知觉中的某类经验, 并创设相应的情境, 让学生主动通过对经验的反思, 来尝试是否可以把经验应用到新问题中去。

如,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这节课应找准学生理解新知的附着点———经验, 激发探索愿望, 教学越贴近学生的实际, 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可在教学新知前出示:

(1) 用手机发短信, 每条0.1元, 1.5元可以发多少条短信?

(2) 0.25米彩绳可以做一个中国结, 0.75米彩绳可以做多少个?

(3) 0.8千克饼干可以装一盒, 2.696千克饼干可以装多少盒?

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转化商不变?并引导学生总结哪种转化更合理。

一系列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逐步唤醒了学生选择性知觉中的已有经验, 并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3. 累积变化信息引发概括。

深加工的信息比浅加工的记忆更容易恢复。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对于数学信息的累积, 当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 选择性知觉就会使学生根据相关信息的异同进行分析和理解, 进入深加工记忆。

如, 教学“面积的变化”时, 通过该单元的学习, 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探索按一定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这时不应满足于这一结果, 应向知识更深处漫溯, 先逐一出示一系列变化后的用字母表示的比, 让学生探索面积甚至是体积的变化规律,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经验自主仿照编题 (如下图) , 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测———验证———概括”的过程。

四、扩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 凸显知识本质

某事物一旦被学生选为知觉对象, 就会立即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被认识得更鲜明、更清晰。由于知觉的这种选择性, 教学时必须扩大被感知的对象与背景的差异, 形成明显的对比感, 从而让学生集中注意于所要感知的对象, 从而凸显出知识的本质。

1. 直观中把握本质。

虽然数学常常以抽象概括的方式进行着形式化的表达, 但不应该局限于“知识技能传递状态”的数学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现状创设良好数学“学习状态”, 结合直观扩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 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使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鲜活有趣、充满活力。

如, 教学“分数乘分数”时, 这节课学生能根据已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属于依葫芦画瓢式自主学习, 不妨运用数与形结合的方式, 挖掘计算的本质, 让学生的选择性知觉从大量的计算背景中移向关键的算理。从例题开始每道题都让学生边画图边计算, 并结合图引导学生关注分母乘分母计算的是图中的哪个部分, 分子乘分子计算的是图中的哪个部分, 从而让学生理解分母相乘算的是一共分了多少份, 分子相乘是最终取了多少份。

2. 情境中生成需求。

数学教学如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对数学方法产生需求, 从需求“背景”到探究“对象”, 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和探究之中。

如现象四, 教师就可以用比较照片是否变形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感, 并以此为主线展开一系列的教学, 从探究同类量的比到不同类量的比都是表示两个数相除, 让“相除”这一对象更加清晰。

3. 想象中再现根源。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甚至是难以理解的, 如百分率相关的内容。教师不妨从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入手, 把理解百分率的意义作为“对象”, 出示多个百分率的素材, 用以多取胜的方法开启学生的选择性知觉, 刺激学生寻求知识的根源。如:优秀率、合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油率、含糖率……并逐个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百分率表示什么。对这些百分率的理解中, 学生的选择性知觉已经把“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作为知觉对象, 所以还未进行系列对比, 就有学生提出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生长的力量 篇10

一、在生成发现中读懂儿童学习的需要

读懂儿童,是数学教学的现实起点;读懂儿童,是数学教师的哲学追求。课堂上,教师要学会读懂儿童,通过动态生成资源的捕捉,读懂儿童的思维;通过创生学习材料的过程,读懂儿童的经验;通过原发问题意识的激活,读懂儿童的需要。

1.让儿童在活动体验中发现问题。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就指出,儿童的智慧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数学是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发现的过程。本节课教学伊始,教师让儿童拿出一些小正方形摆成长方形,儿童在操作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中自发产生了“我们同样都是拿了一些小正方形去拼长方形,为什么有的可以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有的却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的疑问,为引出根据20以内自然数因数的个数研究自然数的分类提供了原发性的学习材料,激活了问题意识,唤醒了儿童的数学经验。

2.让儿童在生成比较中产生需要。儿童继发现“拼成长方形的类型数与拿出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有关”后,通过研究2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有的学生打算将自然数分为许多类,有的分为两类,还有的分为三类。此后,我设计了一个生成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请大家比较:以上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哪一种是比较合理的?为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我觉得生1的方法不妥,我比较喜欢生3的分法”,“生2的方法也是可以的,这样就把自然数分为两类”,“我认为生3的方法更合理,更简单。把自然数分为1和其他自然数,‘其他’里面的自然数太多了,没有分得更清楚些。”分类的需要在操作中萌发,分类的思想在比较中孕育,概念的引入水到渠成。

二、在自由探索中感受思维脉搏的跳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通过自由参与体验丰富的数学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思维脉搏的跳动。本节课中,学生在尝试体验中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在问题解决中感受了多样化的解决策略,活动得到了有序与优化,思维得到了培养和提炼。

1.在尝试中体现多样性的思维方式。例如,在组织学生独立判断“‘15、40、13、28、21、19、77、111’这些数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的尝试中,有的学生根据素数和合数的概念来判断,有的学生用一一列举自然数所有因数的方法来判断,有的学生能通过被特殊数(2、3、5等)整除的特征来判断。孩子们在比较中进一步巩固了素数和合数的概念,逻辑推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体会到了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为进一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在比较中选择,在选择中优化,在优化中提升思维品质。

2.在创造中探究多样化的解决策略。美籍匈牙利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有益的思考方式和应有的思维习惯应放在数学教育的首位。”数学课上,教师必须根据相应的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及其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提供适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有结构的数学材料,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充分的感知。所有结构材料的依次呈现能够体现数学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材料之间体现更合理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建立起结构功能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方式。例如,50以内素数表的制作,教师没有简单地呈现教材上的习题要求“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划掉)”,而是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能快速寻找出自然数50以内的所有素数吗?”,让学生独立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本节课上,生1到生5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策略体现出孩子们之间的差异,而这差异资源恰好是数学课堂独特的风景线——课堂因差异而多彩,数学因个性而精彩,思想因创造而绽放。

三、在倾听对话中生长数学思想的力量

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倾听是一种智慧的教学方式,通过倾听,我们能有效把握儿童思维的脉搏,激荡学生思维的涟漪,催生学生思维的灵动。倾听的数学教育,可以使教学充满激情,使学生充分思维,让学习充溢幸福。

1.在追问思辨中倾听学生对话,生长数学思想。我力求让数学课堂成为儿童能经常用重要的数学思想探索有趣问题的场所。例如,在成功制作了50以内素数表的探索基础上,我连续追问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只要划掉2、3、5、7的倍数就能找全了呢?”、“要不要划掉4、6的倍数,8、9的倍数要考虑吗?为什么?请独立思考。”儿童在追问中学会了思辨,在思辨中锤炼了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指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本节课我以“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需,解孩子所惑,达孩子所成”的关键性追问,将数学概念在比较与判断中更明晰起来,使数学思想自然地在课堂上生长起来,从而使孩子们的个性也能自由地徜徉在这个思考的世界里。

2.在鼓励质疑中倾听学生对话,充盈数学思想。课堂上“不要打断学生,你们能做的就是耐心观察、倾听,再耐心观察、倾听”(费赖登塔尔语)。耐心地倾听,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尊重,彰显的是教师对教育的智慧理解和艺术。我在课的结束阶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你对本节的学习内容还能提出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来研究?”学生在自由开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纷纷提出:“人类怎么想到要研究素数和合数的?”、“学习素数和合数有什么用?”、“有没有最大的素数?”、“素数是否都是奇数?”、“偶数是否都是合数?”、“两个素数的和还是素数吗?”等带有个性化研究色彩的问题,探究的求知欲被点燃,求异的思维品质被提升,数学思想弥散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创新精神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生长。

四、在体验感悟中分享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教学负载着文化育人的功能,教学“你知道吗”的数学史料内容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数学思维的独特魅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价值,领略数学方法和思想的美学价值,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内涵。本节课,我还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和补充,拓展了古希腊数学家素数表的制作史料和哥德巴赫猜想两个内容,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更深刻理解数学、把握和了解数学家们的原始思想、感悟数学思想的魅力,同时能引发学生产生研究的欲望,激起创新思维的火花。

1.演绎数学史料,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人类文明历程中的一段数学史就是一段人类创造史。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也是创生思想的过程,他们的某些想法和数学史上数学家的想法有时会不谋而合,因此,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数学史演绎创生的过程,有些数学史料可以结合数学本身的学习活动渗透介入。例如,“制作50以内的质数表”时,有学生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参与尝试探究出的“用依次划去2、3、5、7(2、3、5、7保留)的倍数”的方法,正好与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色尼的“筛选法”不谋而合。学生在创生演绎数学史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放在历史背景中,与抽象活动的历史过程结合起来,变简练为丰富,变艰涩为生动,让数学思想在孩子们的生动演绎和经验感悟中熠熠生辉。同时也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拓展,帮助学生感悟数学的独特文化魅力。

2.传承数学史料,体验数学文化的美丽。数学课程还应发挥传承人类文明的育人功能,数学大花园的美丽不仅因其理性思考的独特魅力让学生迷恋,同时还因数学家关于数学所作出的不懈探索而让孩子们的精神受到洗涤和感染。本课,我在学生用素数完成填空题“4=( )+

( )”、“7=( )+( )+

( )”。在概念的实践应用中适时引出了数学史上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还让孩子们聆听了数学家陈景润的感人故事。整个的教学使每一个儿童用心灵触摸了一段感人的数学史,用创造传承了一段人类的探索史,用智慧演绎了一段文明的进步史。

上一篇:古诗教学巧拓展下一篇:教改课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