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品质

2024-06-06

生长品质(共11篇)

生长品质 篇1

发酵床养猪是近年从日本、韩国等地处亚寒带地区国家引进的一项新兴养猪技术, 又称“自然养猪法”或“生物环保养猪法”, 是利用有机垫料建成一个发酵床, 通过添加商业化的微生物, 用垫料掩埋猪只粪尿, 而猪粪尿经微生物菌的发酵后, 得到分解和转化, 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 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的、无臭气的环保养猪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猪只福利, 有效节约能源、劳动力和用水量。然而“发酵床”养猪是否如商业公司推广宣传的能提高猪只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有研究者报道了相反的试验结果, 这说明发酵床技术仍需要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为此, 本试验旨在探讨发酵床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选择健康、体重约为60 kg左右的杂交猪 (杜×长×大) 48头,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随机分为2个处理 (对照组和发酵床组) , 每个处理4个重复, 每个重复6头猪, 进行为期40天的生长试验, 至体重95 kg左右结束。

1.2 发酵床

1.2.1 材料

木屑、谷壳、麸皮、猪粪、红糖及发酵菌液。

1.2.2 制作方法

核心料:麸皮80kg、猪粪80kg、稻糠适量, 搅拌均匀。

发酵菌液:山东临沂益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3kg发酵菌液用30℃温水5 L稀释, 置于室内3~4h, 加少量红糖。

猪栏舍底部铺30cm厚玉米棒, 浇水, 加木屑240kg, 洒水达60%湿度。加发酵液和核心料, 加谷壳75kg, 洒水达60%湿度。重复7~8次, 最后一层为木屑, 厚达1m, 发酵2~3天, 达到适宜温度后开始正式试验。

1.3 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日粮参照NRC (1998) 60~90kg阶段生长猪营养需要配制, 日粮配方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 (表1说明:①每千克日粮提供:维生素A 11445IU;维生素D 31700IU;维生素E 43.75mg;维生素K33.12mg;维生素Bl1.87mg;维生素B26.25mg;维生素B65mg;维生素Bl20.025mg;烟酸25mg;泛酸钙9.37mg;叶酸0.62mg;生物素0.45mg;氯化胆碱500mg;维生素C 288mg;铁165mg;铜140mg;碘0.9mg;硒0.27mg;锌144mg;镁68mg;钴0.3mg。②营养水平为计算值。)

1.4 饲养管理

试验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福城畜牧有限公司猪场进行, 对照组为普通水泥地面栏舍饲养, 试验组在另一栋经专门改造的发酵床栏饲养, 试猪自由采食和饮水, 按照该猪场常规程序进行饲养管理和免疫。饲养过程中, 每周用铁锹翻动发酵床垫料1次, 深度为30 cm, 以覆盖粪便。每天观察每个栏舍试的生长、健康状况, 记录猪只发病和用药情况。

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1.5.1 生长性能

分别于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早晨称空腹个体重, 以重复为单位记录饲料消耗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

1.5.2 胴体品质

试验结束时, 从每栏中选取接近该重复平均体重的试猪1头进行屠宰试验, 测定屠宰率、背膘厚、眼肌厚度和面积、瘦肉率。方法参照张沅2001年《家畜育种学》的方法测定。

屠宰率:胴体重占屠宰前重量的百分数。

背膘厚:用丹麦产FOM肉脂仪测量左半边胴体最后肋骨和最后3、4肋骨的膘厚, 计算两点平均膘厚为背膘厚 (mm) 。

眼肌厚度:用肉脂仪测量左半边胴体最后3、4肋骨背最长肌的厚度 (mm) 。

眼肌面积=长×宽×0.7

瘦肉率:根据以下回归方程计算整只猪的平均瘦肉率。

Y=56.4512-0.5050P2-0.3680RF+0.2165RM

Y:瘦肉率;P2:最后肋骨背膘厚;RF:最后3、4肋骨的背膘厚;RM:最后3、4肋骨背最长肌的膘度。

1.6 数据处理

所有的测定结果均以平均值和平均标准误表示, 显著性统计采用SAS统计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用邓肯氏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发酵床”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见, 与对照组相比, 发酵床组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有提高, 其中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63% (P<0.05) , 而料肉比降低了3.36%。

2.2 发酵床对生长育肥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发酵床组生长育肥猪的屠宰率、胴体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提高了0.94%、1.00%和0.72%, 而背膘厚降低了3.23%, 但各指标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3 讨论

鲁迪林 (2009) 试验发现, 在南方 (长沙)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 发酵床垫料式饲养的猪只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均差于传统“水冲式”栏舍饲养的猪只。而本试验中, 发酵床组试猪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传统栏舍组试猪, 而饲料转化率也相应较高。分析原因, 可能是由于本试验在冬天进行, 与在湿冷的水冲式水泥地面栏舍上饲养的方式相比, 发酵床栏空气质量明显较好, 且垫料可发酵产热, 猪只感觉更温暖舒适, 另外垫料可以翻拱, 更符合猪的天性, 有利于猪只健康和生长。此外, 由于垫料里含有特殊的活性有益微生物, 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的粪尿排泄物,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提高猪的免疫力, 试验组猪只发病明显比对照组要少, 药物用量减少, 从而降低了药物使用对猪肉的品质的不良影响, 因此, 本试验中发酵床组与传统栏舍组相比, 有改善屠宰率、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等胴体性状的趋势, 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4 结论

与传统的水冲式水泥地面栏舍相比, “发酵床”饲养生长育肥猪提高了生长性能, 而对胴体性状没有明显影响。

摘要:选用48头平均体重6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 按随机区组设计分成2个组, 每组设4个重复, 每个重复6头猪, 以探讨“发酵床”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提高了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 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63% (P<0.05) , 料肉比降低了3.36%, 而对屠宰率、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发酵床,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王远孝, 李雁, 钟翔.猪用发酵床的研究与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 2007, 28 (6) :51~53.

[2]王建华, 彭君, 朱建明.新型发酵床养猪技术介绍[J].畜禽业, 2005, (6) :16~18.

[3]陈桂平, 牛鹏霞, 王华听.发酵床养猪技术及存在问题[J].现代畜牧兽医, 2009, (4) :10~12.

[4]鲁迪林.“发酵床”猪合与传统“水冲式”猪舍饲养效果对比试验[J].养猪, 2009, (4) :6.

[5]粱皓仪.“发酵床”养猪热下的冷思考[J].养猪, 2009, (4) :4~5.

生长品质 篇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酸胁迫对番茄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酸胁迫强度下,番茄生长期明显延长;除5号处理(pH <3.5时)番茄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的抑制外,其余各处理植株的株高、茎叶干重和根长均高于对照植株;随着酸胁迫强度的加强,各处理植株的产量、成熟果率和维生素C含量随之下降,但番茄的可溶性糖量却增加;果实的总酸度与酸胁迫强度关系不大.

作 者:宋建国 刘伟 尚庆昌 SONG Jian-guo LIU Wei SHANG Qing-chang 作者单位:宋建国,刘伟,SONG Jian-guo,LIU Wei(烟台大学环境学院,烟台,264005)

尚庆昌,SHANG Qing-chang(吉林农业大学环境学院,长春,130118)

生长品质 篇3

关键词: 不同处理;苜蓿芽苗菜;生长;品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51+.7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139-02

芽苗菜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经济价值较高的绿色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芽苗菜因富含营养、质优、清洁无污染、口感鲜嫩和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苜蓿芽苗菜具有利尿、防止便秘、降低血清胆固醇、调节血糖等功能。苜蓿芽苗菜可煮、炒、拌、做汤,也可做成馅,包饺子、蒸包子,色泽鲜美,味道清香。苜蓿芽苗菜的这些优点,正符合了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口感风味美的追求 [2]。已有报道围绕苜蓿芽苗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从生产管理措施、品种选择及播种、生长阶段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各种栽培技术措施 [3]。祝美云等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溶液无土培育苜蓿芽,在温度为25 ℃、相对湿度75%,培育7 d后测定发芽率、芽长、百株质量及苜蓿芽中的铁、锌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升高,发芽率、百株质量降低,富铁、富锌苜蓿芽中铁、锌含量增大 [4]。目前,国内有关苜蓿芽菜的报道多主要集中在如何栽培,重在产量,而对苜蓿芽菜有关的品质及集约化栽培鲜有报道。本试验通过对苜蓿种子浸种时间、浸种温度、播种密度、播种深度对苜蓿芽苗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苜蓿芽苗菜无公害、集约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及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材料 试验紫花苜蓿品种为先驱者。

1.1.2 试验时间及地点 于2014年5—7月在宁夏大学农科实训基地智能温室试验基地进行。在农学院219园艺实验室观测记载苜蓿芽菜植物学性状,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1.2 设计与方法

1.2.1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 [5-6]。4因素分别为:(1)在温度可调的温控箱中设置浸种温度(A)。A1:20 ℃、A2:25 ℃、A3:30 ℃。(2)浸种时间(B)。B1:15 h、B2:20 h、B3:24 h。(3)播种密度(C)。C1:20 g/m2、C2:40 g/m2、C3:60 g/m2。(4)覆土(播种)厚度(D)。D1:1 cm、D2:2 cm、D3:3 cm。试验设9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27个平盘(长50 cm、宽30 cm、高5 cm)。栽培基质为复合基质(中青5号),用基质装满平盘,盘底用无纺布衬垫防止渗漏,选取饱满、整齐一致的苜蓿种子均匀播撒到平盘里,试验方案见表1。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下胚轴直径;用直尺测量下胚轴长、根长;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鲜质量;用叶面积LI-3000A测定子叶面积。可溶性糖、淀粉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水合茚三酮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用 DNS 法测定 [7]。纤维素含量测定采用李合生的方法 [8]。

1.4 数据处理

随机取样,生长指标测定设7次重复,生理特性、营养品质指标设5次重复,试验重复3次。采用Excel 2010、DPS 705软件进行数据记录、作图和统计分析 [9]。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苜蓿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苜蓿芽菜的根长、下胚轴长、下胚轴直径和叶面积直接反映芽菜的健壮程度。对所有处理的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由表2可知,处理9根系最长,达3.7 cm,与处理1、处理3、处理5、处理7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因素对根长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浸种时间>浸种温度>播种深度。分析结果,不同因素对苜蓿芽菜下胚轴直径大小无显著性影响。处理2、处理4、处理9对苜蓿芽菜下胚轴长影响不显著,而均与处理1、处理3、处理5、处理7差异显著,4个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浸种时间>浸种温度>播种深度。处理2、处理4、处理9子叶面积与处理3、处理5、处理7差异显著,4个因素对子叶面积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浸种温度>播种深度>浸种时间。

2.2 不同处理对苜蓿芽苗菜品质的影响

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纤维素含量基本可以反映苜蓿芽苗菜的品质水平。从表3看出,处理2和处理9苜蓿芽菜可溶性糖含量与处理1、处理3、处理5、处理6、处理7和处理8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浸种时间>浸种温度>播种深度。处理1还原糖含量与处理9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因素对还原糖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浸种时间>浸种温度>播种深度。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游离氨基酸含量处理4、处理3与处理5、处理6差异显著。各因素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浸种温度>播种深度>浸种时间。处理1、处理6和处理8的纤维素含量值较高,与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7和处理9间差异显著。各因素对纤维素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播种深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

nlc202309011506

2.3 不同处理对苜蓿芽苗菜鲜质量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可以看出,处理9的鲜质量最高,为3 708.1 g/m2。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依次为播种密度>覆土厚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由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组合为处理9。当苜蓿芽菜浸种温度为30 ℃,浸种时间 24 h,播种密度为40 g/m2,覆土厚度为1 cm时苜蓿芽苗菜鲜质量最高。

3 讨论与结论

在芽苗菜的集约化生产中,受到许多因素影响,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播种密度、覆土厚度(播种深度)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将上述4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采用正交组合试验,处理9根长、下胚轴最长,叶面积最大。可能是由于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和播种密度比较适宜,再加上覆土较薄更利于种子萌发与相关报道结果 [10]吻合。

不同因素对苜蓿芽菜品质影响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覆土厚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表明播种密度影响最大,其次为覆土厚度,芽苗菜密度过稠或过稀都将影响芽苗菜的品质,密度过大采光不好,芽苗菜嫰弱,品质差;密度过小,芽苗菜生长迅速,宜老化,纤维素含量高,产量低。芽苗菜覆土过深影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同时也影响种子发芽的整齐度,间接影响芽苗菜的鲜质量,降低了产量。

不同处理对苜蓿芽苗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9的根系和下胚轴最长,子叶面积最大。各因素对根长和下胚轴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覆土厚度。

不同处理对苜蓿芽苗菜品质的影响,不同因素对苜蓿芽菜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浸种温度>

浸种时间>覆土厚度。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因素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播种密度>浸种温度>覆土厚度>浸种时间。不同因素对纤维素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即播种密度>覆土厚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

不同处理对苜蓿芽苗菜鲜重的影响作用依次为播种密度>覆土厚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正交试验最佳组合为处理9,其次为处理2,再次为处理4。当苜蓿芽菜浸种温度为 30 ℃,浸种时间24 h,播种密度为 40 g/m2,覆土厚度为1 cm时苜蓿芽苗菜产量最高,为3 708.1 g/m2。

参考文献:

[1] 许 彬,张应华,范眸天. 不同处理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5):613-615.

[2]薛 勇,颜 玉. 苜蓿芽苗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 中国农机化,2007(4):99-100.

[3] 许丽平. 苜蓿芽苗菜的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科技,2007(9):14.

[4]祝美云,王艳萍,王成章,等. 富铁和富锌苜蓿芽的培育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07(4):389-391.

[5]战欣欣,王百田. 正交试验法筛选新型种衣剂配方试验[J]. 北方园艺,2009(7):22-25.

[6]冯骁骋,格根图,李长春,等. 青贮条件对天然牧草青贮饲料饲用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5):9-13.

[7]胡琼英. 生物化学实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8]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唐启义,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 沈生初,范林洁,周南镚. 播种期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和生长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1006-1008.

生长品质 篇4

关键词:扁穗雀麦,产量,株高

随着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传统的饲草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牛羊发展的需求, 冬春饲草短缺也成为制约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选择越冬性好、高产、优质、速生、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显得十分迫切。扁穗雀麦 ( Bromus catharticus Vahl. ) , 属禾本科雀麦属一年生或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 广泛分布于贵州的中部和黔西北地区[1,2]。贵州扁穗雀麦适应性强, 再生性和分蘖性好, 营养价值和产草量高, 是解决贵州冬春两季的优良地方牧草种质资源[3~5]。为了进一步开发这一逸生牧草种质资源, 本试验对贵州不同区域收集的扁穗雀麦种质材料的株高、牧草产量与种子产量等生长性能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且适合在贵州不同区域种植的扁穗雀麦种质材料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来源于贵州省草业研究所独山资源圃2013 年6 月所收种子, 其中黔南扁穗雀麦为2009年国审品种 (登记号:360) , 见表1。

1 . 2田间试验田间试验在贵州省草业研究所独山试验基地进行,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为4 m × 5 m = 20 m2, 4 次重复, 共36 个小区, 每个小区10 m2用于牧草测产, 另外10 m2用于生育期观察和种子测产。每个小区间隔40 cm, 施有机肥25 kg, 条播, 行距30 cm, 播种深度为2 ~3 cm。苗期除杂草1 次, 每次刈割后1 ~ 2 d追施尿素, 用量为10 g /m2。

1. 3 观察项目与测定方法

1. 3. 1 观察项目: 观察扁穗雀麦种质材料间的全生育期和株高; 测定各材料的鲜草产量和品质、种子产量与种子产量性状。

1. 3. 2 测定方法: ( 1) 株高: 每小区随机选取10 株, 用卷尺测定各生育期的株高, 求其平均值。 ( 2) 种子产量与产量性状: 种子成熟期, 每小区随机挖取10 株, 求其平均值。穗长用直尺测量; 分蘖数、生殖枝数、小穗数用目测定, 千粒重与单株种子产量用1 /100 的电子天平, 小区种子产量收集10 m2的种子称重。

1. 4数据统计用Excel和SAS8. 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扁穗雀麦不同种质材料的生育期观察从表2可知, 贵州不同区域收集的扁穗雀麦种质材料生长发育及成熟规律基本一致。播种后9~10天出苗, 次年1月下旬分蘖, 3月上旬拔节, 4月上旬孕穗, 中下旬抽穗, 4月底到5月初开花, 6月成熟。9个扁穗雀麦种质材料的生育期在218~232 d, 其中, 生育期最短的种质材料是采集于平坝县天龙镇15和福泉市20, 仅为218 d, 生育期最长的种质材料是采集于水城县老鹰山镇3和普定县19, 为232 d。

2.2扁穗雀麦不同种质材料的株高从表3可知, 9份扁穗雀麦种质材料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 。在分蘖期:福泉市20与水城县老鹰山镇3、独山县6、安顺市西秀区14、平坝县天龙镇15、花溪区麦坪乡16、黔南17、六枝特区18存在显著差异。在拔节期:独山县6与安顺市西秀区14、平坝县天龙镇15、花溪区麦坪乡16、黔南17、六枝特区18、普定县19, 水城县老鹰山镇3、福泉市20与花溪区麦坪乡16、黔南17, 平坝县天龙镇15、普定县19与花溪区麦坪乡16存在显著差异。在孕穗期:独山县6与花溪区麦坪乡16、黔南17, 水城县老鹰山镇3、安顺市西秀区14与花溪区麦坪乡16存在显著差异。在抽穗期:六枝特区18、普定县19、福泉市20与安顺市西秀区14存在显著差异。在开花期:福泉市20与独山县6、安顺市西秀区14、黔南17, 水城县老鹰山镇3、平坝县天龙镇15与安顺市西秀区14存在显著差异。在成熟期:水城县老鹰山镇3、福泉市20与独山县6、黔南17、六枝特区18、普定县19, 安顺市西秀区14、平坝县天龙镇15与六枝特区18存在显著差异。在整个生育期株高表现较好的材料有福泉市20和水城县老鹰山镇3, 不同生育期的平均株高为74.48 cm和75.27 cm, 表现较差的材料为黔南17和花溪区麦坪乡16, 其不同生育期的平均株高为69.62 cm和70.41 cm。

2. 3 扁穗雀麦不同种质材料的鲜干草产量从表4 可知, 扁穗雀麦不同种质材料在2013 —2014 年度的生长期内, 共进行了4次刈割测产, 刈割时间处于孕穗期和抽穗期, 每次刈割测产中表现较好的材料有水城县老鹰山镇3、独山县6、普定县19。扁穗雀麦种质材料间的鲜、干草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其中:鲜、干草产量较高的是独山县6、普定县19, 达94.83、20.44 t/hm2与92.27、20.17 t/hm2。鲜、干草产量较低的是六枝特区18、福泉市20, 为68.72、14.65 t/hm2与69.46、14.98 t/hm2。此外, 本试验还表明, 扁穗雀麦的鲜、干草产量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且鲜、干草产量主要来源于5月上旬, 即开花期以前。

2. 4扁穗雀麦不同种质材料的草品质粗蛋白、粗纤维是衡量牧草品质的重要指标, 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 则牧草营养品质优良, 适口性好[6,7]。试验对第1 次刈割后的鲜草进行常规营养品质分析, 结果见表5。从表5 可知, 粗蛋白含量在14. 26% ~ 15. 47% , 最高的是安顺市西秀区14 ( 15. 47% ) , 最低的是水城县老鹰山镇3 ( 14. 26% ) , 材料间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粗纤维含量在26. 47% ~ 30. 42% , 最高的是水城县老鹰山镇3 ( 30. 42% ) , 最低的是平坝县天龙镇15 ( 26. 47% ) , 不同材料间粗纤维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 P < 0. 05) 。

2. 5 扁穗雀麦不同种质材料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对扁穗雀麦种质材料间种子产量及产量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 福泉市20 与水城县老鹰山镇3、安顺市西秀区14、平坝县天龙镇15、花溪区麦坪乡16、黔南17, 独山县6 与水城老鹰山镇3、安顺市西秀区14、平坝县天龙镇15、花溪区麦坪乡16, 六枝特区18、普定县19 与水城老鹰山镇3、安顺市西秀区14, 黔南17 与水城老鹰山镇3 间的种子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 P < 0. 05) 。其中, 种子产量最好的是福泉市20, 达1 681. 50 kg /hm2, 其次是独山县6、六枝特区18、普定县19 号种质材料, 分别为1 669. 50、1 655. 85、1 645. 80 kg / hm2, 最差的是水城老鹰山镇3, 仅为1 537. 05 kg /hm2。扁穗雀麦不同种质材料的株高、穗长、单株分蘖数、单株生殖枝数、单株小穗数、单株种子产量、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也存在一定差异 ( P < 0. 05) 。见表6。

3 讨论与结论

3. 1 9 份扁穗雀麦种质材料在独山试验基地都能完成其整个生育期, 生育期最短的为218 d, 生育期最长为232 d, 两者相差为14 d, 说明贵州不同生态区域的扁穗雀麦其生育期差异很小。

3. 2 株高是扁穗雀麦种内居群重要遗传变异性状, 材料间株高遗传差异大, 对优质育种材料的选择有利[8]。试验表明: 在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成熟等6 个时期, 株高的变化范围分别在16 . 70 ~ 21 . 70 、38 . 88 ~ 46 . 53 、60 . 60 ~ 67 . 98 、77. 98 ~ 85. 08、94. 50 ~ 105. 13、118. 73 ~ 133. 88 cm, 成熟期的株高差异最大, 开花期次之, 最小的是分蘖期。

3. 3 牧草种质资源是牧草新品种培育与改良的前提和基础, 而选择优良牧草种质资源的依据是产量、品质、种子产量、抗逆性等指标的综合评价[9~12]。本研究通过对9 份扁穗雀麦种质材料的草产量和种子产量、草品质的比较研究, 认为采集于独山县的6号和普定县的19 号扁穗雀麦种质材料的鲜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较高、草品质较好, 适宜作为扁穗雀麦新品种培育和应用的种质材料。

参考文献

[1]中国饲用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饲用植物志》 (第二卷) [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9.12~14.

[2]梁应林.优良地方牧草——贵州扁穗雀麦[J].草业与畜牧, 2008, (10) :60~61.

[3]唐成斌, 刘世凡, 莫本田, 等.贵州优良牧草扁穗雀麦饲用价值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1996, (3) :26~27.

[4]赵熙贵.不同施肥水平对扁穗雀麦种子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 2006, 34 (3) :63~64.

[5]尚以顺, 陈燕萍, 舒健虹, 等.牧草新品种黔草3号扁穗雀麦的选育[J].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4) :7~10.

[6]陈小凤, 李杨瑞, 叶燕萍.3种禾本科牧草饲用品质的季节动态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 2011, 23 (3) :1 173~1 177.

[7]张鲜花, 穆肖芸, 董乙强, 等.刈割次数对不同混播组合草地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 2014, 51 (5) :951~956.

[8]郝峰, 徐柱, 闫伟红, 等.扁穗雀麦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分析[J].草地学报, 2011, 19 (4) :668~673.

[9]伏兵哲, 米福贵, 郭顺美, 等.菊苣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关联性分析[J].草地学报, 2010, 18 (3) :405~408.

[10]徐柱, 王照兰, 肖海波.中国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及牧草种子生产[J].中国草地, 2000, (1) :73~76.

[11]杨世忠, 敖学成, 王同军, 等.高寒山区扁穗雀麦单株性状与株重的相关通径分析[J].草业与畜牧, 2010, 33 (1) :6~8, 19.

生长品质 篇5

关键词:萝卜芽苗菜;生长状况;品质;光质

中图分类号:S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95-01

一、引言

萝卜芽苗菜的生长和品质状况主要包括子叶面积、植株质量、下胚轴长等方面,光质对于萝卜芽苗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光照条件以及光照强度来改变萝卜芽苗菜的生长环境,以此实现萝卜芽苗菜的生长状况的改善。同时,利用红蓝光的变化来调节萝卜芽苗菜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淀粉含量以此营造利于萝卜芽苗菜的生长环境,促进萝卜芽苗菜的营养含量的提升。

二、光质对于萝卜芽苗菜生长以及品质的影响

1.LED对于光质以及光量的调制。

LED灯是植物照明中最为常见也最为有效的照明灯具,并以其高性能、寿命长、质量优等特性受到植物生长照明的欢迎。LED灯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第一,LED照明灯无论是在常温常压下还是在高温高压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基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遇到阴雨天气时,LED灯可自动调节亮度,感知植物生长环境中外界温度和光线的变化情况,以此调整功率[1]。第二,LED灯相比其他植物生长照明工具使用寿命较长,一般的LED灯使用寿命可以达到7万个小时,且光源强度较大。LED照明灯具可以实现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第三,LED照明灯具纯度极高且可见光的范围较大,基本覆盖所有可见光,纯度高的特性使得LED灯具散发的光对植物没有伤害且照明效果良好。第四,LED灯光源中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挥发,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污染相比其他植物照明工具非常微弱,作为固体光源中最为先进的照明工具,LED照明灯具可以在任何场所进行使用且不易损毁。第五,LED灯的色彩可以由人工实现自由控制,光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且LED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方便携带和拆卸,人工维护费用较低,大大节约了照明工作中的成本。第六,LED耗电量小,且照明效果十分强大,是其他照明工具的数十倍。且LED照明灯具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即使在损毁的情况下,也不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危害。在利用LED对于光质以及光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以上LED照明灯具所具有的特性都会对萝卜芽苗菜的生长以及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2.不同光质对于萝卜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事实证明,通过改变光质条件,萝卜芽苗菜生长状况也将随之发生改变,萝卜芽苗菜的营養含量也将随着光质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在红光处理的条件下,萝卜芽苗菜单位子叶受到的光照强度要高于蓝光在萝卜芽苗菜子叶上产生的光照强度。由此可见,不同种类的光质对于萝卜芽苗菜受到的单位面积的光照强度是具有影响的。因此,在萝卜芽苗菜初期发育阶段,要想萝卜芽苗菜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在加强施肥量的同时,要使用红光照射,避免蓝光照射,以此提升萝卜芽苗菜能够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以此促进萝卜芽苗菜营养含量的上升。同时,在红蓝光组合照射的条件下,萝卜芽苗菜植株生长的状况明显优于单一光质的照射,植株的营养状况也优于单一光照条件下的植株生长状况。因此,在植株成熟阶段,要加强混合光照的供应。此外,在黄光照射下,萝卜芽苗菜根长生长状况明显优于红光照射下的萝卜芽苗菜根长生长状况。综上所述,红光的照射有利于促进萝卜芽苗菜整体生长状况的改善,而蓝光的单一照射则是不利于萝卜芽苗菜生长状况改善的。同时,黄光的照射有利于促进根长的生长,增强萝卜芽苗菜的根茎力量。混合光照即红蓝光照射有利于促进植株的强壮,促进成熟期萝卜芽苗菜的生长。

3.不同光质对于萝卜芽苗菜营养含量的影响。

不同光质对于萝卜芽苗菜营养含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萝卜芽苗菜内的植物淀粉量、色素以及含糖量等的含量来影响营养状况的。在发育初期,萝卜芽苗菜的营养状况主要是由色素含量来衡量的,因此,例如胡箩卜素、叶绿素等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接受绿光照射来形成的。而在成熟期的萝卜芽苗菜,胡箩卜素、叶绿素等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接受黄光照射来形成的。同时,在蓝光照射下,萝卜芽苗菜的叶绿素合成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因此,在成熟时期,要想增加萝卜芽苗菜的叶绿素含量,需要将蓝光和绿光混合进行照射,以此实现叶绿色含量的最大值。同时,研究证明,红光的照射不利于萝卜芽苗菜中胡箩卜素、叶绿素等营养物质的形成。由此可见,植株的生长状况和营养状况不是成正比的。而在黄光处理下,胡箩卜素、叶绿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生长发育时期,黄光对于萝卜芽苗菜营养含量的影响比较微小。

三、结语

种子萌发到蔬菜产品的变化是萝卜芽苗菜生产的整体过程,而从植物幼苗到个体的成熟发育是需要光照条件作为支撑的。同时,光质的变化也将使得植物幼苗生长状况发生改变,不同的光质条件也将使得植物幼苗的营养含量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促使萝卜芽苗菜能够更好的生长,提升其营养含量,需要不断改变光质条件,同时对萝卜芽苗菜生长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的测度,以此实现光质条件与生长条件的协调,促进萝卜芽苗菜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鲁燕舞,张晓燕,耿殿祥,崔瑾. 光质对萝卜芽苗菜总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14,v.4103:545-552.

生长品质 篇6

1 大棚西瓜滴灌施肥效应

作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和气象因子对作物的需水特性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是西瓜生产和消费大国, 西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商品西瓜产区, 随着现代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中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比较迅猛。但由于对水肥定量化使用的缺乏以及对产量的盲目追求, 造成了施肥过量, 这就对土壤以及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 而没有经过科学的灌溉也会造成肥料的流失, 从而引发病虫害发生, 最终也会影响西瓜的产量以及品质。在这一发展背景下, 节约灌溉技术就对大棚西瓜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合理高效的水肥管理已经成了生产优质和高产西瓜的关键因素。

2 大棚西瓜的灌溉方式

设施栽培下的灌溉方式不同也会对大棚西瓜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中滴灌和膜下、膜上灌溉等都会对西瓜的生长以及产量、品质产生影响。从实践的结果来看, 采取滴灌的方式水分生产效率是最为有效的, 增产的效果也比较显著。对大棚西瓜的灌溉时间以及量的确定, 要和气候条件紧密结合, 并综合考虑。目前, 大棚西瓜的水分管理是根据瓜农露地生产经验所实施, 西瓜的苗期需水相对比较低;伸蔓期才稍微增加需水量;果实膨大期的需水量最大, 所以, 要重视这些时期的需水量。

3 滴灌施肥在大棚西瓜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

为能够说明滴灌施肥对大棚西瓜的产量生长和品质产生的影响, 本文以农科大品种的西瓜为试验材料, 这种西瓜品种为早熟1代杂种。试验所用的有机肥主要是采自附近的养殖场牛粪, 经过腐熟发酵以及风干, 在整地之前均匀地撒施, 化肥主要有云和磷酸二铵和渭河尿素等。2014年3~7月, 在某西瓜试验示范基地塑料大棚内试验, 该试验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基本保持在12~14℃, 降水量为600mm, 降水集中在7~9月。

大棚西瓜的滴灌施肥设备主要是采用文丘里注肥装置, 还有水泵、旋翼式水表等, 滴灌管主要是内镶式的圆柱滴头滴灌管, 整个滴灌施肥的系统是依靠某公司所提供。此次的大棚西瓜试验主要设计了3种总灌溉量水平, 试验在同一大棚内进行。通过滴灌施肥的方法发现, 西瓜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的阶段性。在田间试验西瓜需水需肥规律的基础上, 西瓜生育周期主要分为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果期和膨瓜期4个重要阶段。按相应的标准对这几个不同时期的西瓜实施滴灌施肥, 灌溉量分别为15%、25%、10%、50%, 其中滴灌施肥量最大为膨瓜期阶段。

采取滴灌施肥的措施之后, 还要对每个处理首部安装水表来准确测量每次灌水量级生育期的灌水量。然后详细计算水分的利用率, 并观察滴灌的节水效果。大棚内通过对温湿光照自动记录仪来对温湿度相关指标实施持续性地测定, 西瓜的形态指标应得到重视。在西瓜的不同生长阶段测定株高以及茎粗, 重视光合指标, 尤其是在这几个时期对西瓜重复处理3次, 在取样上要按照3株的标准观察。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作用下, 将大棚西瓜的生长温度控制在25℃。

测定西瓜果实的品质指标以及产量质量, 测定成熟的西瓜主要是依照小区采摘和处理的单株产量总和加以折算, 从而详细计算滴灌水分的有效利用率。在每次处理的过程中, 选取9个西瓜对其平均重量加以计算, 接着通过直尺测量其横经以及纵经, 然后再对西瓜的果实皮厚度取平均值。统计这些数据, 通过表格软件统计计算, 对其差异显著的采取新复极差法处理, 这样就能得到大棚西瓜的滴灌施肥其产量以及质量和品质的影响。施肥装置是对灌溉施肥的重要手段及设备, 对施肥量的均匀性有着影响, 这一环节要得到重视。

3 结语

随着我国绿色生态技术的不断升级, 大棚西瓜的滴灌施肥技术也会在这一技术的影响下得到更广泛地应用和发展。这样就对大棚西瓜的总产量及生长品质都会带来最大化的质量保障。

摘要:大棚西瓜的栽培与各环境因子都有着相关性, 对养分的需求较为严格, 所以, 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促进大棚西瓜产量及品质。

关键词:大棚西瓜,产量,施肥

参考文献

[1] 钱锋.礼品小西瓜早春保护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 2014 (24)

[2] 张孔霞.高山“巨宝”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蔬菜, 2015 (1)

[3] 李纲, 杨金明, 韩伶俐, 徐锦华.大棚春提早厚皮甜瓜简约化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 2014 (12)

生长品质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以新引进的5个甘蔗品种:桂糖03/2287、桂辐98/296、台糖88/138、桂柳2号、柳城05/129甘蔗品种为参试材料,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红河农场第一生产队进行。试验地为旱地, 沙壤土, 土壤p H6.43, 土壤碱解N含量为78.40 mg/kg, 速效P含量为71.26 mg/kg, 速效K含量为123.24mg/kg, 全N含量为145.09mg/kg。

1.3 试验设计

单因子试验, 每一个甘蔗品种为一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行长30 m, 行距1.15 m, 5行区, 小区面积172.5 m2。重复3次。试验地总面积为3335 m2。每667 m2下种量为8000芽。

1.4 试验方法及田间管理

甘蔗于2012年3月15日种植, 每667 m2下种量为8000芽。4月15日喷药防虫, 5月10日培土培土施200 kg/667 m2复合肥 (大力牌, 总养分N+P2O5+K2O>28%, 广西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5日按原料蔗收购标准砍收, 并验收各小区甘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的分析

2.1.1 各品种的萌芽率

由表1可见, 5月10日的萌芽率高低排列顺序:桂柳2号>桂糖03/2287>桂辐98/296>新台糖22号>05/129>台糖88/138。从各个时期的萌芽数可看出, 4月20日桂糖03/2287、桂辐98/296的萌芽率高于对照品种, 桂糖03/2287的萌芽率在各个时期都排在第1位。

2.1.2 各品种的分蘖率

从表2可见, 桂辐98/296在各个时期的分蘖能力都很好, 最终分蘖率处于最高水平。台糖88/138分分蘖率处于这几个品种最差。各品种最终分蘖率从大到小的排序:桂辐98/296>新台糖22号>桂糖03/2287>05/129>桂柳2号>台糖88/138。

2.1.3 蔗茎伸长速度

图1可以看出, 各品种在6月份伸长最快, 9月份伸长变慢。早期日伸长最快的品种是柳城05/129, 达到日伸长3.51 cm、其次是桂辐98/296, 最慢的是台糖88/138。各个品种在6~8月份期间快速生长, 9月份后桂糖03/2287号的伸长速度还较快, 其他品种伸长速度明显减慢。

2.2 各品种经济性状的差异

甘蔗收获前从各小区中间2行连续取10株有效茎, 调查株高、茎径, 按照原料蔗收购标准连续砍收50株, 称总重, 计算平均单茎重, 并通过计数各小区有效茎数, 折算出每667 m2的有效茎数, 结果列于表3。

株高各品种的株高大小排序为:桂糖03/2287>新台糖22号>桂辐98/296>柳城05/129>桂柳2号>台糖88/138。除株高桂糖03/2287大于300 cm, 其余品种均未超过300 cm。其中最低的是台糖88/138。

茎径各品种的茎径大小排序为:桂糖03/2287>桂柳2号>柳城05/129>新台糖22号>桂辐98/296>台糖88/138。茎径在28 mm以上的品种有桂糖03/2287、桂柳2号属于大茎种;其余品种的茎径23~28 mm, 属于中茎种。

单茎重各品种的单茎重大小排序为:新台糖22号>桂糖03/2287>桂柳2号>柳城05/129>桂辐98/296>台糖88/138。试验参试品种的单茎重都小于新台糖22号。

有效茎数有效茎数的总体趋势是中小茎种的有效茎数较多, 中大茎种的有效茎数较少, 中茎种介于两者之间。各品种的有效茎数排序为:桂辐98/296>桂糖03/2287>桂柳2号>新台糖22号>柳城05/129>台糖88/138。桂辐98/296和桂糖03/2287的萌芽率与分蘖率均较高, 所以有效茎数较多;台糖88/138有效茎数最少, 与其萌芽率及分蘖率低有关。

2.3 蔗茎产量的差异

蔗茎产量是各农艺性状的集中表现, 是甘蔗栽培的最终目标, 也是决定一个品种优劣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 这6个品种产量高低排序是:桂糖03/2287>新台糖22号>桂柳2号>桂辐98/296>柳城05/129>台糖88/138 (详见表4) 。其中桂糖03/2287的产量水平最高, 达8 t多。比对照新台糖22号高7.56%。台糖88/138产量最低,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桂糖03/2287和对照之间的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 但是没有达到1%极显著水平, 桂柳2号、桂辐98/296的产量与对照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2.4 各品种的枯心、虫节差异

为了解各品种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该试验分别在5月12日及10月29日分别对甘蔗的枯心率、虫害节率进行大田随机抽样调查, 从表5可以看出, 桂糖03/2287、桂柳2号的病虫率发生比新台糖22号低, 桂辐98/296的病虫害发生率最严重。

2.5 成熟期的差异

甘蔗成熟期对糖厂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 通常早熟种在榨季早期煮炼结晶容易, 晚熟种则益于糖厂延长榨季, 但过晚收榨又不利于来年甘蔗生长, 所以早熟种更受糖厂青睐。由表6可以看出, 10月中旬, 各品种的上下锤度除桂柳2号、柳城05/129达到0.90以上, 其他品种均没进入甘蔗工艺成熟期。12月上旬, 各个品种的上下锤度比已达0.90以上。从平均锤度看, 柳城05/129、桂柳2号的早、中、晚期糖分都较高。台糖88/138的锤度较低。综上所述, 桂糖03/2287、台糖88/138为迟熟种, 桂辐98/296号为中迟熟种, 柳城05/129、桂柳2号为早熟种, 早期糖分较高。

2.6 品质性状差异

甘蔗蔗糖分的好坏直接影响糖厂的生产, 糖厂必须获得优质的原料蔗, 才能使糖厂发挥最大效益。柳城05/129在甘蔗蔗糖分测定中含糖分最高, 台糖88/138最低。

甘蔗纤维分对糖厂自身解决能源和副产品再加工关系重大, 通常以纤维分11%~12%的品种适榨性好, 6个品种的的纤维分含量在10%~13%, 适榨性较好。

还原糖是评价品种成熟程度和蔗汁好坏的主要参考指标, 表7中, 桂糖03/2287、新台糖22号还原糖分还较高。桂柳2号、柳城05/129的还原糖分较低。

(单位:%)

注:*表示因还原糖较低, 常规分析较难测出结果, 该项空白。

3 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综合评比

应用模糊数学法, 将各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9项指标, 按优劣顺序排出名次并评分。通过各品种综合评比排名:桂糖03/2287>台糖22号>桂柳2号>柳城05/129>桂辐98/296>台糖88/138。桂糖03/2287综合排名第一各项性状都名列前茅, 桂柳2号、柳城05/129综合评分与新台糖22号接近, 台糖88/138的综合评比最差。

注:项目下数值表示该项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值。

4 综合评价

优良的甘蔗品种是农艺性状、工艺性状、抗病虫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本试验各品种的综合评价如下。

4.1 桂糖03/2287

桂糖03/2287的综合评价排在第一。新植萌芽率排第二, 平均株高达305.2 cm以上, 茎为大茎种2.80 cm以上, 单茎最重2.1 kg以上;有效茎数中等;产量较最高。

4.2 桂辐98/296

桂辐98/296综合评价排名第五。新植萌芽率、分蘖率、有效茎数、蔗糖分、产量都较高。茎为小茎种, 甘蔗纤维分最高, 大于有12.43%, 该品种要早培土, 早管理, 并防治好病虫害。

4.3 新台糖22号

对比品种新台糖22号综合评价排名第二, 该品种的分蘖率、产量都较高, 但发芽率较低, 茎为中茎种, 纤维分为11.25。平均产量为7.461 t。

4.4 桂柳2号

桂柳2号综合评价排第三。新植萌芽率排第一, 分蘖率较差;全期生长快而整齐, 茎为大茎种2.80cm以上。有效茎数排名第二, 甘蔗纤维分为12.3%, 桂柳2号的糖分较高, 为早熟品种。

4.5 柳城05/129

柳城05/129综合评价排在第四。新植萌芽率排第四, 分蘖率中等;前期生长最快但是后期生长有所减缓, 植株平均株高达284.7 cm;茎为中茎种, 平均茎径只有27.52 mm, 甘蔗纤维分为11.37%;蔗糖分高达16.48%、产量为6.872 t, 柳城05/129为早熟高糖品种。

4.6 台糖88/138

台糖88/138综合排名最后, 各项测量数据都排名最后。在本次试验中列为淘汰品种。

参考文献

[1]自治区农业厅糖料作物处.关于提高广糖料蔗市场竞争力的思考[C].广西甘蔗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

[2]沈万宽, 黄鸿能.甘蔗引种若干问题[J].甘蔗糖业.2000 (3) :1-4.

[3]谭裕模.广西甘蔗品种现状及其应用[C].广西甘蔗学会2000年学术论文.

[4]轻工业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 等.中国甘蔗品种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1.

[5]刁爱洪, 郭文育.新台糖22号在蒙山县种植表现[J].广西蔗糖, 2000 (3) :18-19.

生长品质 篇8

本试验于2009年至2010年在某无土栽培连栋温室中进行。试验用材料浸种催芽后, 播种于块状海绵, 出现第一片真叶时开始分苗, 育苗时采用1/2单位的山崎均衡营养液配方, 采用充气泵向营养液中供应氧气。长到四叶一心阶段, 再进行定植。山崎营养液为标准配方, 直接采用自来水配比使用, 采用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相应浓度的硫酸来调节营养液的pH值, 稳定在6.5~6.7之间。

2 试验设计

2.1 氮浓度不同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取不同品种生菜两种为试验用材料, 分别为A、B两种, 采用不同浓度的氮素四个处理, 分别如下:处理1∶2mmol/L;处理2∶4mmol/L;处理3∶6mmol/L;处理4∶8mmol/L, 另外的大量元素取量为:磷:0.5mmol/L;钾:4mmol/L;钙:1mmol/L;镁:0.5mmol/L。

2.2 磷浓度不同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仍以上述两个品种生菜为试验用材料, 分别为A、B两种, 采用不同浓度的钾素四个处理, 分别如下:处理1∶0.1mmol/L;处理2∶0.5mmol/L;处理3∶0.8mmol/L;处理4∶1 m m o l/L, 另外的大量元素取量为:氮:6mmol/L;钾:4mmol/L;钙:1mmol/L;镁:0.5mmol/L。

2.3 钾浓度不同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上述两个品种生菜为试验材料, 采用不同浓度的钾素四个处理, 分别如下:处理1∶1mmol/L;处理2∶4mmol/L;处理3∶6mmol/L;处理4∶8mmol/L, 另外的大量元素取量为:氮:6mmol/L;磷:0.5mmol/L;钙:1mmol/L;镁:0.5mmol/L。

试验因子及水平编码如下表1所示。

3 测试方法

在进行生菜的定植时, 要测定地上部、根的干鲜重以及叶面积, 七天后做随机采样, 两种品种各处理取5株。对其植株水份进行处理后测量地上、地下的鲜重及叶面积。随后将样品置于105℃干燥箱中做杀青处理30min, 在75℃环境下烘干, 直至恒重后再采用感量电子天平测量地上及地下干重, 采用微型植物样品粉碎机进行样品粉碎, 后过60目筛待测。采用比色法测测定硝酸盐;可溶性蛋白的测量分析则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通过A葱酮比色测定可溶性糖;利用比色法测定维C;通过SAS软件8.2 RSREG过程做回归分析;利用SAS软件ANOVA过程做方差分析, 采用LSD法对其显著性做检验, 利用SAS软件FREQ以及MEANS过程处理综合选优。

4 结果分析

4.1 氮浓度不同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4.1.1 浓度不同的氮对于生菜生长的影响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氮的浓度不同, 其对于生菜生长指标的影响也不同, A、B两个品种所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是一样的:氮处理的浓度提高, 生菜地上部干鲜重、叶面积以及根干鲜重和根冠比都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 均为先增加而后降低。N4处理条件下各指标均达最大值, 且其值明显高于N8处理, N2与N6处理的差异相对较小, 不过根干重除外。此外, N2处理与N8处理地上部鲜重与根干重与N4处理相比其值明显要小, 这就说明如果氮素的浓度适当, 对于植株的生长才有利, 其它无论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氮浓度与生产的产量关系做数学分析, 得出回归方程如下式:

其中:x为氮浓度;

y为生菜的单株产量。

由上述回归方程可以得出, 氮浓度增加, 则产量为开口向下抛物线, 当氮的浓度达到4.15mmol/L时, 获取单株产量的最大值。

4.1.2 浓度不同的氮对于生菜品质的影响

氮的浓度不同, 其对于生菜品质的影响也有着显著的不同。氮浓度逐渐增加, 可溶性糖的含量呈现出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 在氮处理为6mmol/L时, 达到最大值, 并且与其它三个处理的差异非常明显, 两种生菜品种的表现趋势表现出一致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有明显提高, 在8mmol/L处理时为最大值。品种A各处理有着明显的差异, 4mmol/L处理比2mmol/L处理提高22%;6mmol/L处理比2mmol/L处理提高29%;8mmol/L处理则比2mmol/L处理提高67%;而品种B在4mmol/L与2 m m o l/L处理无明显差异, 6 m m o l/L与8mmol/L处理之间的差异也不明显, 不过2mmol/L处理与4mmol/L处理和8mmol/L相比较就存在着有显的差异。说明维C的含量会由于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且两个品种的变化趋势均相同。

建立生菜各指标与氮浓度关系的回归方程。可溶性糖含量与氮浓度非线性方程如下式:

式中:y1为可溶性糖含量;

x为氮浓度。

氮的浓度为5.06mmol/L时, 生菜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值达到最大。而氮浓度与可溶性蛋白的非线性方程如下式:

式中:y2为可溶性蛋白含量;

x为氮浓度。

氮的浓度超过0.712mmol/L, 氮的水平越高, 生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就会越高。氮浓度与维C含量的非线性方程如下式:

式中:y3为可溶性蛋白含量;

x为氮浓度。

氮的浓度超过3.56mmol/L, 氮的水平越高, 维C的含量就会随之增加。

4.2 磷浓度不同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4.2.1 磷处理浓度不同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磷处理的浓度不同, 对于生菜的生长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磷素的浓度适当, 对于植株的生长是有利的。在1.0mmol/L处理下, 生菜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为最大;而根冠比则与磷素浓度成反比, 在1.0mmol/L时为最小值。生菜产量与磷浓度回归方程如下式:

式中:y为生菜的单株产量;

x为磷浓度。

由方程式可以看出, 磷浓度增加产量呈开口向下抛物线, 磷浓度为0.471mmol/L时, 单株产量值为最大。

4.2.2 磷处理浓度不同对生产品质的影响

磷处理浓度不同, 对于生菜的品质也有着明显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0.471mmol/L处理时生菜的维C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达最大值;在0.8mmol/L处理时含可溶性糖量最小, 在0.5mmol/L处理时可溶性糖的含量值最大。通过数学分析, 建立磷浓度与生菜品质指标的回归方程。磷浓度 (x) 和硝酸盐含量 (y1) 非线性方程如下式:

磷素浓度为0.983mmol/L时, 生菜叶片的硝酸盐含量最大。磷素浓度 (x) 与可溶性糖含量 (y2) 的非线性方程如下式:

磷素浓度为0.66mmol/L时, 生菜叶片的可溶性含量最小。磷素浓度 (x) 与可溶性蛋白含量 (y3) 的非线性方程如下式:

磷素浓度为0.606mmol/L处理时, 维C含量值最大。

4.3 钾浓度不同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4.3.1 钾处理浓度不同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钾处理浓度不同, 对于生菜的各生长指标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鲜重以及叶面积都会随着钾浓度的提高而先提高, 后降低, 在4.0mmol/L处理下生菜各生长指标达最大值, 在1.0mmol/L处理时其指标为最小值, 证明前者促进生菜的生长而后者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对生产的产量 (y) 与钾浓度 (x) 做数学分析, 得回归方程如下式:

钾素处理浓度提高, 产量呈开口向下抛物线, 当钾浓度达4.51mmol/L, 单株产量值最大。

4.3.2 钾处理浓度不同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两个品种的生菜其硝酸含量随着钾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品种A的可溶性蛋白与维C的含量则随着钾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当钾浓度达4.0mmol/L时, 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在8.0mmol/L时, 可溶性蛋白以及维C的含量最高。其数学分析后的回归方程式分别如下。

钾浓度 (x) 与硝酸盐含量 (y1) 的非线性方程如下式:

钾浓度提高, 生菜叶片的硝酸盐含量则相应提高;钾浓度 (x) 与可溶性糖含量 (y2) 的非线性方程如下式:

钾浓度为3.993mmol/L时, 生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大;钾浓度 (x) 与可溶性蛋白含量 (y3) 的非线性方程如下式:

钾浓度提高, 则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小锋, 别之龙.氮磷钾施用量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08 (5) .

生长品质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在互助县东沟乡某规模养鸡户中选择同期孵化的商品代星杂579肉仔鸡60羽,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0羽, 两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 (P>0.05) 。

1.2 试验日粮及添加剂

饲料配制选用常规的饲料原料, 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成分见表1。

注:“其他”包括磷酸氢钙、L-赖氨酸、DL-蛋氨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氯化胆碱。

松针粉于2009年秋季从互助县北山天然落叶松林区采集, 经烘干研末备用。

1.3 饲养及屠宰试验

1.3.1饲养试验

两组鸡均在保温鸡舍火炕上饲养, 室温控制在21℃, 日粮相同, 自由采食和饮水, 环境条件一致, 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从20日龄开始试验组日粮中添加4%的松针粉, 每日清晨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及粪便情况, 详细记录死、淘鸡只数和喂料量, 分别于1日龄、20日龄、50日龄进行个体称重, 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

1.3.2屠宰试验

第50日龄, 每组随机选取5只鸡进行屠宰实验, 测定活体重、屠宰重、腿肌重、胸肌重和腹脂重, 计算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

2 结果

2.1 松针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1日龄体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1~19日龄平均日增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20~50日龄平均日增重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3.94 g, 差异显著 (P<0.05) , 耗料增重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0.3, 差异显著 (P<0.05) 。下痢率试验组较对照组低6.67%, 差异显著 (P<0.05) ;死淘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不显著 (P>0.05) 。

2.2 松针粉对肉仔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试验组较对照组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而腹脂率明显下降。

3 小结

生长品质 篇10

关键词:草莓;立体栽培;基质;生长;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668.404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185—03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果实属浆果类水果。近年来草莓在我国获得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各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但传统的地面小高畦栽培模式劳动强度大,土传病害、连作障碍、空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草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外,无土栽培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草莓生产,在我国还处于试验阶段,但各地因地制宜对草莓无土栽培的基质配方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本试验研究适合草莓立体栽培的基质配方,以草炭一蛭石型复合基质为对照,用草炭、蛭石、锯末等商品基质以及本地腐熟豆芽壳、鸡粪为原材料,研究不同配方基质对立体栽培草莓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通透性较好、易收集、低成本的基质,为实施草莓无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試验材料

试验在江苏省昆山市玉叶蔬食产业基地玻璃温室中进行。试验品种为红颊草莓,供试基质是草炭、蛭石、干燥发酵鸡粪(鸡粪和豆芽壳)和锯末。栽培槽选用长200cm、宽25 cm、深25 cm的泡沫槽,可拆卸层架(层架高1.45 m、长2.2 m、底宽1.32m,下层距地面0.2m,中层距地面0.9 m,上层距地面1.45 m)。

生长品质 篇11

松香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树脂, 以松香为原料, 在氧化锌的催化作用下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 得到松香甘油酯, 其酸值降低、热稳定性提高, 具有耐水、耐酸、耐碱等特性[4,5,6]。

本文以“松香甘油酯”为包膜材料, 在温室环境条件下, 采用盆栽试验法, 对包膜尿素的养分溶出率、烤烟生长情况、影响烟草燃烧性指标“钾/氯比”[7,8,9]与两种肥料形态及施用量作一对比研究, 为松香甘油酯包膜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松香甘油酯:自制;尿素: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含氮量46.4%) 。

温室: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温室。

1.2 包膜尿素的制备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尿素 (Mo) 放入包膜机中, 设定转速及温度后, 启动包膜机和热风机预热尿素颗粒, 然后将包膜液喷到翻滚的尿素颗粒表面, 一定时间后, 将包膜尿素取出称量重量 (M) , 再将包膜尿素过筛, 即得到大小一致的包膜尿素。

包膜尿素的涂层覆盖率C= (M—Mo) /M;采用的包膜尿素为:涂层覆盖率C=5.0%。

1.3 包膜尿素养分溶出率的测定

试验采用包膜尿素 (昆明理工大学研制) 和普通尿素 (云天化公司生产) 两种。取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每份5g, 各5份, 每份用纱布包好, 分别置于土壤下10cm处。试验盆用规格为上口22cm、下口12cm、高17cm的硬脂塑料桶。

在观察养分溶出率期间, 保持温度在15~25℃。养分的测定采用“重量法”, 即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每份肥料的重量, 重复2次, 然后换算出有效的氮素成分, 并计算氮素养分的初期溶出率和养分的逐日溶出率[10,11]。

初期溶出率=24h溶出的养分量/肥料中的养分总量ⅹ100%

逐日溶出率=[n d溶出的养分量/肥料中的养分总量ⅹ100%-初期溶出率]÷ (n-1)

1.4 离子含量测定

氯离子含量用银量法测定;钾离子含量用火焰光度剂测定。

1.5 包膜尿素盆栽试验

供试的烟苗为云南常用品种K326, 烟苗长到5~6片真叶移栽到盆中。烤烟施氮肥采用包膜尿素, 磷钾肥用磷酸二氢钾 (化学纯) 和硫酸钾 (化学纯) 。每盆肥料配比方案为表1, 重复5次, 一次性施入。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性

由表2看出, 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性, 在第1d的初期溶出率为22.0%, 而普通尿素为82.1%。从逐日溶出率看, 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的逐日溶出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即随着肥料施肥日期的增加, 其养分的释放量在逐渐减少。从累积溶出率看, 第6d普通尿素的累积溶出率为96.7%, 而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的累积溶出率为56%, 降低40.7%。可见, 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性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2 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注:*F0.95=3.55;**F0.975=4.56。

烟苗从4.20日移栽到试验盆中, 从5.2日开始观察烟苗的生物性状变化情况。从表3看出:茎高在5.12日以前测定, 其施普通尿素烟苗茎高的生长量都大于施包膜尿素烟苗的茎高。而在6.2日以后, 其茎高的平均值是施包膜尿素的烟苗茎高大于施普通尿素烟苗的茎高。

从最大叶面积看:在5.12日测量其每株烟苗的最大叶面积是:包膜尿素处理1为43.6cm2, 普通尿素处理1为44.4cm2, 表明施普通尿素的烤烟生长较快;而在6.2日测定, 施包膜尿素的烤烟叶面积大于施普通尿素的叶面积。从动态情况看, 施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的烤烟前期生长缓慢, 但后期由于养分的继续供应, 生长量加快。

2.3 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氮素供应水平对烤烟钾和氯含量的影响

烟草叶片中的钾含量高, 燃烧性和阴燃持火能力强, 烟灰也好;氯离子在烟草叶片中含量高低, 直接影响烟草的燃烧性。根据有关文献[7], 若氯离子含量在1%以下, 能使烟草叶片柔软, 减少破碎, 且不影响燃烧性。

从表4看出:每盆施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0.9g, 上部、中部、下部叶片钾含量分别为:2.23g、1.45g、2.35g;每盆施普通尿素, 上部、中部、下部叶片钾含量分别为:2.21g、1.37g、2.45g。处理4叶片钾含量, 施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比施普通尿素上部叶片高出0.01g、中部叶片高出0.02g、下部叶片高出0.03g。不同叶位钾含量, 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从处理1到处理4, 随氮素施入量增加, 各部位叶钾含量增加, 说明有助于钾的吸收积累;施普通尿素处理的烤烟钾含量同样表现出上述规律, 且施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比施普通尿素的钾含量有所增加。

烤烟叶片中的氯离子含量, 随施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氮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说明随着施氮素的增加, 有助于叶片氯的吸收积累, 不利于烟草品质, 不同叶位氯含量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

2.4 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氮素供应对钾/氯比的影响

对烤烟叶片的燃烧性而言, 钾/氯比大些较好[7], 通常为3-4:1。从表5看出:处理4叶片钾/氯比, 施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比施普通尿素上部叶片高出0.04g、中部叶片高出0.24g、下部叶片高出1.71g。施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的烤烟, 下部叶钾/氯比大部分在14:1以上, 燃烧性较好。随着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施肥量的增加, 下部叶钾/氯比下降, 上部叶、中部叶钾/氯比有增加的趋势, 下部叶钾/氯比明显大于上、中部叶, 使得下部叶燃烧性和柔和性都较好。施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比施普通尿素钾/氯比有所增加。综合判断, 增施氮量不利于提高钾/氯比。

3 讨论

关于氮素供应对烟草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 国内介晓磊等人[12]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形态和不同氮浓度对烟草钾、氯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论:两种氮形态均有助于叶片钾和氯的积累, 铵态氮有助于增加氯的积累, 硝态氮更有利于钾的积累。刘兰芬等人[13]研究不同土壤特性对制约烟叶质量关键因子——钾、镁元素的吸收。薛剑波等人[14]研究了土壤、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生态因素对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可见, 对烟草品质的已从多方面进行研究, 但未研究包膜肥料的影响, 本实验主要的工作集中在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对烟草品质的影响方面, 结果表明:

①研究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性, 初期溶出率为22.0%, 具有较好的养分释放性, 施包膜尿素的烤烟前期生长缓慢, 但后期由于养分的继续供应, 生长量加快。

②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氮素供应水平对烤烟钾和氯含量的影响, 施肥量的增加, 有助于叶片钾和氯的积累, 施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比施普通尿素的钾含量有所增加, 有利于烤烟品质的提高。

③松香甘油酯包膜尿素氮素供应对钾/氯比的影响, 增加施氮量不利于提高钾/氯比, 施包膜尿素比施普通尿素钾/氯比有所增加。

【生长品质】推荐阅读:

健康生长07-14

生长动态05-08

生长增殖05-10

生长习性05-12

植物生长05-12

林分生长05-25

鹿茸生长06-04

果实生长06-04

生长特性06-06

血管生长06-08

上一篇:优秀生下一篇:设计方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