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意境(通用8篇)
情感意境 篇1
在初级中学的语文课本中, 包含着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中以情、景、义见长的、有浓郁的时代意义和深邃意境的诗歌、散文等文体篇目就占了相当的比重。试想在教学中如果不发挥其情辞优美的特长, 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是很难如愿完成教学任务的。我在进行中学诗歌、散文教学的时候, 就尝试着把“意境说”引入课堂, 让“意境”贯穿于整个课堂,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一斧之见”总结如下, 求教于方家。
一、设置环境, 引发情感
俗话说:“入境始于亲。”有时老师的一句提示性话语、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有可能把学生带入一个魂牵梦绕的艺术殿堂, 促进他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 先以回忆、亲切的语调叩问:“你们留心过父亲的举手投足吗?当父亲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化为爱的雨露滋润你的时候, 你是否会感到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你是否会获得一份永久珍藏的记忆?”在我所设置的意境中, 全班学生纷纷讨论, 并说出让自己感动的瞬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一个学生的发言让全班同学都哭了:他说读小学时都是他妈骑自行车送他的, 他妈本来是驼背的, 可他发现每到冬天他妈骑车送他时背一点都不驼, 而每到夏天时他妈骑车背就更驼。他实在不明白就问了, 他妈说她这个背就是这样, 冬天不驼夏天驼。一直到现在他才明白, 冬天他妈直起背是为了给他挡风, 而夏天更驼是怕挡住了他的风, 更让他心疼的是, 他妈这样的做法导致回家后要睡好长时间才能把疼痛减轻些!还是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当学生读到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买橘子的时候, 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教室前面排成两排课桌, 中间留有过道, 形成“月台过去是铁道, 铁道过去又是月台”的布置, 安排一位个头较小、身材微胖的学生扮作“父亲”进行课本剧表演, 另一位同学配乐朗诵。这样一边是声音朗诵, 一边是动作表演, 两位同学配合得天衣无缝:“父亲”那种年老体衰、执著为儿子买橘子的拳拳爱心立即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形象理解, 又受到了深刻的主题教育。
二、塑造形象, 激发情感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文学作品中的画面表达的意境与形象是连接作品与读者的纽带。把“意境说”引入课堂教学, 很重要的作用是能够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通过意境教学, 要使学生触景“激”情, 所触的“景”便是老师在意境教学中的“塑造形象”。
在教学《海燕》 (作者:高尔基) 时, 我先不涉及文章, 而是要学生或根据自己的观察, 或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中所了解的海燕, 谈谈海燕的体态、习性、活动情形, 着重要他们描绘海燕的飞行、憩休等情形。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海燕的形象, 我播放了一段以“风大浪高、黑云压顶、电闪交加、大雨倾盆的大海”为背景的实况录像, 教室里响起了啧啧的赞叹声, 同学们都被海燕那种搏击风浪的无畏气概所折服了。这样一来同学们的情感被激发出来, 以自己的所知所见和课文中的海燕进行相互对照, 课文中的海燕和学生所了解的海燕和谐、亲切地融为一体, 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对海燕的感受力。这时只需将课文中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语句让学生轻轻一读, 学生们立即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爱憎情感, 进而转化为对海燕所象征的勇敢的革命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的崇敬与赞叹。
三、烘托气氛, 陶冶情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昔人论诗词, 有景语、情语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他的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感情与景语之间的联系。了解到这一点, 对于诗歌教学, 我们就更要注重意境教学了。我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 要想让学生深切体会“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就必须让学生体会这首小令前两句中每两个字所写的独立的事物所代表的意境, 如果学生能够想象出“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 那么整个画面所带给人的悲凉的、令人沮丧的情感就油然而生了。这首小令所抒发的“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就水到渠成了。
四、创造条件, 升华情感
初中生青春年少, 感情细腻丰富, 老师可因势利导, 借助于特定设计的语言、表情、手势、教具, 必要时借助于现代化的电教手段, 这样就能架起实现意境的桥梁, 创造一切适用课堂教学的条件,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机能, 怡情激趣, 使学生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我在教学《七律·长征》时, 借助于多媒体, 播放《七律·长征》电视剧的有关片断, 然后再配乐让学生朗诵全诗。这样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 忍受着高寒缺氧的痛苦, 冒着随时都有可能陷进泥潭危险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学生的心海中, 随着朗诵的深入, 电影的片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 长征精神就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总之, 要想提高初级中学诗歌、散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的情感, 增加他们的生活体验, “意境教学”也许是一条不可或缺的捷径。
情感意境 篇2
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传统方法,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它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换言之,诵读是学习文言文入门的唯一正确途径,舍此别无它法。朱光潜先生在《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一文中也谈到:“过去我国学习诗文的人大半都从精选精读一些模范作品入手,用的是‘集中全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懂透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这就要高声朗诵,只浏览默读不行。”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地抓好以下步骤:其一,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读音障碍,并初步理解字词的含义。其二,通过反复诵读可粗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其三,通过反复诵读后正确断句,正确停顿,把握好文章的朗读节奏,并体味文句的深长意味。其四,通过反复诵读可逐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和情感,把握文章的内在韵律,并逐步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
对高中生而言,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既加深了对文言文内容、特色的理解,又培养了文言文语感以及顿悟能力,还积累了丰厚的文言文知识,对学习语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培养与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诵。
根据不同的课型,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有“范读”、“品读”、“悟读”三种方法。
范读――教师可以播放教学录音带,也可以自己范读。其优点:一是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字词读音;二是引导学生正确断句,在句读的准确处理中初步梳理课文内容;三是通过声音的轻重、强弱、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急促、延续,能够引领学生较快地进入到课文创设的意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荡,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四是教师在范读中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含意蕴及艺术魅力,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审美熏陶的同时,在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中,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探究课文内容;其五是可以营造一个积极、热烈、活泼、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为下一步学习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教授李密的《陈情表》时,教师通过范读可以“读”出作者的人生不幸、遭遇坎坷、尽孝情切、忠孝难全之境,在入情朗读之中,易唤起学生情感的波动,引领学生进入课文营造的情感、审美境界之中,使学生未学课文,已先感知课文骈散相间的文辞之美,感受到此文恳切言辞中祖孙相依的无尽亲情。
品读――就是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其优点:一是学生边读边想,在扫清字词读音障碍的同时,初步理解人物、感受景物、体会意境、理解文意;二是可以让学生读出疑问,得出自己的判断或见解;三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其四是能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统一。如在教授《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分小组品读不同的人物:让学生体会赵太后丧夫之悲、敌国加兵之愤、幼子远质他乡之痛、“大臣强谏”无人体谅之苦,体验赵太后在悲夫疼子之时由爱子心切而蛮横无礼、拒不纳谏――稍后的情绪渐渐好转、心态平和――与触龙在父母爱子情感上的共鸣――最终的恍然大悟、深明大义以及心悦诚服的“质子”态度及心理微妙变化;让学生领悟触龙作为一代老臣及老者对赵太后做为妻子、母亲、国君三重身份的处境的深切理解和赵太后心境的入微体谅,面见太后时表现出来的`智慧、从容、婉和,体味到两位老人温和、亲切的拉家常的话语以及言辞恳切、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的君臣之情;让学生感悟到触龙、赵太后的胸怀、气节以及为国解忧、为民谋利的情怀。学生既充分感受了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能言善辩的忠贞老臣触龙的形象,又理解了赵太后作为政治家的风范与胸怀,还牢记并感悟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人生哲理。
悟读――就是让学生在理解字词、文言句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诵读,读中悟,悟中读。其优点:一是在诵读中进一步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体悟作家的风格思想,感悟作品的艺术特色;二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领悟、理解、自读能力。如教学《秋水》时,在指导学生诵读寓言故事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着重体悟河伯的“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狭隘、自大,领悟河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自我批评、内疚之情,感悟河伯“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由衷慨叹。让学生联想河伯由骄傲自满到自知谦逊的神态之变,悟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而知识则是无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认识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生要敢于超越自我的生活哲理。
文言文诵读教学可采用多种形式,但必须坚持三主三辅,即:以课堂诵读为主,课外诵读为辅;以个人诵读为主,集体诵读为辅;以学生诵读为主,教师诵读为辅。不论那种形式的诵读,老师都必须予以得当的指导。
体验情感,升华意境 篇3
【关键词】教学案例;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
《乡下孩子》第二课时,我将课文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利用课文美丽的图画,配上自己生动的语言描述,勾起他们在阳光下捉蝴蝶、采草叶、吹歌曲、逮小鱼、挖野菜……的情趣,引导他们轻松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和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来。
一、指导看图
(一)出示图画,引导观察
1.图画的上部分画的是什么?下部分画的是什么?
2.图画的右上角画的谁?她身上穿着什么衣服?头上扎着什么?脚上穿着什么?
3.画面上的小女孩脸上是什么表情?她在做什么?从什么地主看出来?
【设计理念】小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通过引导观察,让孩子们了解乡下孩子的外貌特征、日常生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二)教师小结
乡下孩子是天真、活泼、可爱的,农村是他们快乐成长的广阔天地。让我们走进乡村,走近乡村的孩子们,去感受一下他们的美好生活吧!
二、感情朗读,真情感悟
(一)指名读第三小节
1.请大家读读诗句,看看课文的插图。
想象一下:“我”挖野菜、逮小鱼、喂小猪和猫咪的快乐情景。
2.从“撑圆了小猪的肚皮”“乐坏了馋嘴的猫咪”这两句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生答:“我”挖的野菜特别多;
生答:“馋嘴的猫咪”看见鱼乐坏了。
教师小结:乡下孩子快乐的活动或劳动是丰富的,你能想象一下他们还有哪些有趣的劳动或活动?
【设计理念】一、二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想象,这样的设计能发展思维,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指名读第四小节
这一节开头的“哦”表示什么意思,应该怎样读?
生:“哦”表示全明白了的意思,应该拉长音调来读。
生:我认为“哦”不能拉长,应该用赞扬的语气读,才能说明乡下的孩子是多么聪明灵巧、能干啊!
生:这里没有“恍然大悟”的意思,不能拉长音调读。
生:这个“哦”字有赞扬、肯定的意思,应该读得有力。
……
(让学生再来深情地读一下。)
……
《乡下孩子》写得这么美,这么真实。我们就生活在农村,相信你也能把农村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写下来,好吗?
出示句子训练:
拾一把稻穗,
割一篮青草,
采一束野花,
,
【设计理念】这里的想象与拓展,是对诗歌的意境的与学生情感的一种有机融合,达到情感升华的目标。
剖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那么,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要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习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1.情感体验是诗歌教学灵魂。我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诗人那深深、浓浓的情感。第四小节“哦”的理解,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分析,选择最适合的读法来体会诗歌的情感,表现对乡下孩子的赞扬。感知他们在阳光下生,在旷野里长;有父母的爱抚,有风雨的锻炼;在农村广阔天地里茁壮成长,健康向上……
2.想象是放飞心灵的翅膀。在朗读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读中体会诗歌留有的“空白”。因为这些“空白”正是很好的语言训练点。如第三自然段便是学生展开想象,我要求孩子们读读诗句,看看课文的插图,再想象一下:“我”挖野菜、逮小鱼的情景,以及“我”回家后喂小猪和猫咪的场面。让学生去感受农村生活给带来的愉快体验,从而使阅读变得更有乐趣。
3.用创造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用读去激发孩子们的灵感,用灵感去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仿照课文把你农村生活中做的事情写下来,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把别人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加深他们对课文丰富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也激起了他们对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的情趣。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
总之,在《乡下孩子》这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朗读——吟诵——想象——创造”这样的训练过程,把诗歌的文字语言再转化为有声的图画,让学生把胸中的诗境与课文情境所展示的形象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诗的韵律、节奏中去体验激荡在文字间的情感,从而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得到了情感的熏陶,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朱亚兰,江苏省东台市新曹农场学校一级教师,1988年毕业于东台师范学校。本科学历。本案例是2008年参加东台市优秀案例评选时所写,此次经修改。
意境欣赏中的情感教育引导 篇4
一、意境想象中陶冶情感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读意境优美的词, 就要有丰富的想象, 在丰富的想象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几幅优美的移动画面:竹席怀情, 小船忆情, 雁鸣寄情, 托月献情, 把读者带入静美的意境, 融情于景, 读者可以在丰富的想象中分享词人对自然美的感受, 理解词人早期闲适的生活, 对丈夫的刻骨相思和夫君离别后难以排遣的离愁心绪。“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把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思念点染得生动、洒脱, 意境朦胧, 笼罩在月光秋意之中。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美, 在这美的意境中再现, 鲜明、形象、真切, 如在眼前。“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凄凉意境, 令读者与作者共销魂、齐断肠。苏轼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营造成美的意境, 通过情景的想象使读者真正理解词人夫妻如胶似漆的恩爱和对早亡妻子深切怀念之情。宋末元初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底,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也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词中少年听雨的意境:春雨、歌楼、红烛、罗帐, 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心境;壮年听雨的意境:秋雨、孤舟、孤雁、西风, 是壮年漂泊离愁悔恨的心境;老年听雨的意境:夜雨、僧庐、鬓白、独自, 是老年凄凉感伤悲慨的心境。三幅听雨的意境是他少年浪漫、中年漂泊、晚年凄凉人生体验的写照, 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由此可以想象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膻变轨迹。朦胧而多姿的雨啊, 你凝聚了词人多少人生梦幻及幻灭的历程。
二、在意境联想中理解情感
理解意境需要想象, 理解情感更离不开想象。有了丰富的联想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 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当时正值盛唐, 黄鹤楼下, 千帆竞发, 而诗中给我们的意境是:孤帆独影, 突出了作者只关心朋友船的心境。而再看下去, 显性的景观意象背后有一个隐性的视觉, 那就是“远”和“尽”。本来近在眼前的船帆渐渐远去, 变成了影子, 但眼睛还是专注着;越看越远, 越看越出神, 越看越发呆, 最后是“碧空尽”, 看到帆影消失了, 还是在看。这里动人的不仅是语言之内的意境, 而且是景之外的目光追随到固定。这个追随到固定的内涵, 就是情。这个景语才是深邃的情语。望着消失的孤帆, 已经够情深意浓的了, 可是还没有完:“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唯”字的意境, 反映作者心中只有长江在流, 只看到长江在流, 这里暗示着一双眼睛, 朋友的船帆越小, 越难以辨认, 越是专注, 专注到帆影已经消失了, 目光还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离别忧愁到让他发呆了。这种意境给人联想的是:眼睛、心灵、感情是实实在在的。马致远的小令《秋思》的意境更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写出九种事物, 如何从中领悟其意境呢?就得联想了。“枯、老、昏”, 描述“藤、树、鸦”的特征, 就有深秋晦暗的暮色里, 那枯藤老树上, 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 小桥流水旁人家透出温馨的光亮, 乌鸦归巢, 家人团聚, 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 奔波在古道上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这是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 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通过联想, 读者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 对元代读书人地位低下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对统治者轻视文化, 造就文化沙漠的痛恨。
三、意境体验中唤醒情感
诗歌教学要感受作品的意境, 以获得情感的体验, 心灵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意境具有体验性特征, 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 通过意境唤起个体的情感体验。意境的创设是作者对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创造的, 凝聚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读者在对作者意境还原, 既有作者创设意境, 又有读者对意境的理解与体验,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交流。领会作者的意外之意, 境外之境。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其中的意境是孤独与悲切。作者内心的孤独、苍凉悲怆的心境, 一心报国杀敌的满腔热血, 却无用武之地的事实, 孤立无援, 苦恼而又盼遇圣明的心痛需要读者去还原、回味体验这种情感, 它是作者自己瞬间生命体的迸发和哀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其意境苍凉悲壮, 心境感奋与感伤, 作者当时既有建功立业的奋发之情、昂扬之志, 又涌动着失意之苦、难言之隐、无奈之情。我们能深切体验诗人“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 感悟诗人陷入既超脱又无奈的双重情感。体悟诗人豁达豪放的胸襟, 在人生道路上失意而不失志的人生态度, 理解所透出人尽其才方有社会价值的感慨。再如王维的《使之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美丽的塞外风光, 线条粗犷, 色彩醒目, 笔力苍劲, 视野开阔, 意境雄浑, 表现的意境为荒凉和苍茫, 使读者感觉到作者心灵的孤漠。一个“孤”一个“落”无不让人如身临其境, 体验诗人无穷无尽的情思。
情感意境 篇5
如何鉴赏评价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呢?可从下面几点开掘,高考古诗词意境与情感鉴赏方法。
1. 认清作者。通过了解作者的独特人生经历和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帮助理解作品内容。
2. 审准标题,读通注释。通过审题,达到了解诗词大意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目的。要充分利用注释说明交待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及重点词语的含义等语言信息。
3. 把握意境,品味语言。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诗词的意境,才能准确地把握诗词的形象和作家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同时,对作品中言近而旨远、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词语要仔细品味、认真把握。
4.掌握设题方式和解题思路。
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的设题方式是: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
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高考辅导《高考古诗词意境与情感鉴赏方法》。我们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掌握古诗词中表达情感的术语。
(1)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等等。
更多的常见术语归类见下表:
归类
具体表述
举例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牧的《过华清宫》
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曹操的《龟虽寿》 陆游的《书愤》 王昌龄的《从军行》
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陆游的《示儿》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屈原的《涉江》
思乡怀人
情感意境 篇6
[关键词]山水画 粉彩 意境
一、概念的界定
粉彩,又名“软彩”。是清康熙年间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与理、形与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感”对粉彩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艺术来源于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情感始终贯穿于艺术领域的多个门类,许多作品的产生,都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有感而发。陶瓷绘画作品首先是要以情感人,情感愈真挚,作品愈深刻,愈耐人寻味。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把“意”解释为先天,也就是天性、人性、本性、个性,是一种真实的自我情感,也是事物生发的根本之源。以此为本,才会使客观景物有了画家所赋予的色彩,才能够“托物”而“言志”。画家内心情感的激发离不开时代、社会、生活以及画家对人生信仰命运经历的参悟体会。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面对自然景物不论是心旷神怡,还是苦怨哀愁,都将这些情感借助自然景象体现在其中,陶瓷作品或是“有我之境”,或是“无我之境”,只要能真正抒发画家的内心感受而给欣赏者带来美感皆可称为妙境。粉彩山水画的创作需要真实情感过程,一笔一画、一点一滴都应当是自己心中的思想产物,有真实的自我情感,才可能以景象为载体来表达心中之意。陶瓷绘画家只要把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加以理想的艺术再创造,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入陶瓷粉彩山水创作中,这样创造出的新境界绝不是简单的眼睛所看到的摹写,而是画家所看、所思的陶瓷艺术品。将使人们的感官能得到愉悦,灵魂能得到涤荡,思想能得到充实的一种亲和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意境。
在陶瓷粉彩山水创作过程中,需要陶瓷艺术家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还要表现山水的神。艺术家描写的自然物都有其一定的客观存在的外部形状,但作为审美对象,其外部形状又显现着一种内在的本质性格,自然山水在人们内心所产生的审美效果要通过人类的联想作用才会体现出来。陶瓷艺术家通过对物的外部形状的描写,能够表现出人的精神状态,不仅仅表现山水的魅力,同样也流露出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从而体会到“传物之神”亦是“传我之神”。 只要陶瓷艺术家忠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作品必然具有新意。
三、“意境”是粉彩山水画创作中的灵魂
粉彩山水画之所以能令欣赏者难以忘怀,其魅力不仅在于能够看得见的形象,更在于其外在表现形式以外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某种气息,这种气息体现在画面上的意境,则是粉彩山水画的生命与灵魂。粉彩工笔山水画意境的格调与作者的诸多方面有关,首先是对陶瓷工艺的熟悉掌握程度,以及还有功力、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及审美追求密切相关,诉诸了作者多方面的因素。意境作为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创作、欣赏和品评的重要标准。“意境”的营造首先是以学问、修养为前提。一个陶瓷画匠的画尽管是下了很大工夫,但看后总会觉得匠气、俗气,内容空洞,意境平庸,自然谈不上令人回味了,所以在陶瓷绘画界中,有的陶瓷作品被称为艺术品,有的则被称为工艺品。
在陶瓷粉彩山水绘画语言中,由于形式语言所表达的心理境界谓之语境,比如,“静”是山水画最爱表现的一种境界,这个静不是冷漠幽暗的寂静,而是鸟鸣山幽的自然之静,是可以令心灵致远的宁静,是可以向往无穷无际无涯的深静。静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体悟人生。当然“动”也是一种境界,例如大海之激荡慷慨的旷远境界,另外空旷清冷、萧疏意远、泼辣豪迈、舒坦通达、圆融厚朴等等都是境界。有人说陶瓷粉彩山水画匠气太重,不如写意山水画的意境高,这纯属片面之谈。表现意境不是说通过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粉彩山水画意境的提高首先应是认识论的提高,画家的审美感觉应先进入一个既‘实’且‘虚’,既‘有’且‘无’的“道”的境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谈意境就必须谈空间。意境对情景提升的入口处应在空间境象,在主体对境象所投入的精神体验,通过特殊的语言向观众抒发、表达出来。那就要谈到“构图组景”,粉彩山水画讲究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指一幅画的黑与白,深与浅相互衬托在一起,达到“虚”与“实”相互渗透的艺术效果。如何才能实现意境的升华?首先必须把握意境创作的结构特征,“虚实相生”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画面中较实的因素,即是实境,另一方面是“见于画外”的较虚的部分,即虚境。在处理“实”与“虚”的关系时,应以意境为统帅,实境为表现手段,让虚境来源于实境,而又超脱于实境,这就是虚境的升华,即实境最终体现出作品的意向和目的,为欣赏者所接受和领悟。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粉彩山水纹笔筒,就是化实境为虚境、变“景美”为“意美”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粉彩山水常常留出大片空白,朦胧的远山或雾雨烟岚,并通过指点眺望的人物,将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向虚旷的空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
浅谈油画创作中的意境与情感 篇7
关键词:意境,情感,油画创作
热爱生活、赞美自然是人类的天性。艺术家以个人的独特视角把对外部世界的感受表达出来, 他们的心灵和自然贴得更近, 他们以特殊的心灵感受, 运用艺术语言表现出了人们想说而说不出的, 甚至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东西。外界景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固然有其客观的审美意义, 但如果成为艺术作品却常常染上艺术家的感情色彩。所以说, 意境是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融合的结晶, 是主意向与客观景象相统一的产物。一幅画即一个世界, 让人眷念, 让人向往, 让人梦寐。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 也是一个精神的世界, 更是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它陶冶着人们的情感生活, 启迪着人们追求美、探索美。美学家宗白华讲得好:“意境是造化与心愿的合一”。
在我的油画创作中, 我追求是热爱自然、关注生活、追求真实的美感, 通过不断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积累材料, 然后运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种情感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 对自己内心的关注, 通过不断地挖掘自我, 在画面中传达一种平和的心境。绘画作品中的“意境”表现是建立在构图、色彩、等元素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 意境是虚与实的统一、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并在生活与自然的启迪之下得以在作品中很好的表达和体现。意境的高下是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幅油画作品如果没有意境, 就好像没有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讲, “意境”是油画创作的主题, 是核心, 是油画创作的灵魂。意境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生活和大自然的体检、观察、感悟, 是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 是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的统一。油画作品既是画家的艺术创造物, 也是欣赏者以油画作品为审美对象的创造物, 审美的愉悦不仅在于美的直接反映, 而且在于审美过程中美的再创造。而就在创造性的意境想象中, 审美者能获得无穷之味、不尽之意。因此, 作品有无意境或意境的高低至关重要, 是油画创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鉴定标准, 无“意境”的油画作品则无艺术性可谈。所以我在油画创作中努力传达我内心情感升华出的意境, 更希望能使欣赏者从中有所体会。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画家, 他的油画作品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东西, 他大胆的采用黄色、蓝色这些鲜明的色调, 并辅之以线条。我们看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不禁感叹画面中色彩的冲击力和线条的张力。这是画家用他独有的表现方法传达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对阳光的青睐, 用色的冲击、线的张力来倾诉他内心深处强烈激昂的情感。在意境中如何传达自我的情感, 如何运用材料表达出来, 怎样才能更好的结合是我在油画创作中的重点。一件绘画作品通常情况下向观者展示着他要或者必然传达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同时也展示着他绘画的技巧、色彩、造型、构图处理等等, 也就是我们说的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把握程度。或是注重内在、或是注重方法, 会因画画的人的观点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而各有差异。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太多的苦难, 相反我们的生活是安逸的、没有挫折的, 这也就导致了我们这一代对待生活是一种单纯的理念, 没有太多复杂的精神压力, 这种人生的态度自然地在我的作品中流露。根据画面的需要我把大色调调整到比较明朗、淡雅的色调, 明朗、淡雅的色调会给人一种宁静、安详、自然地感觉, 传达一种轻松、祥和的气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美术正是以这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而创造的, 油画的主题也可以说是油画的中心思想, 也就是一件油画作品要表达的内涵、是作者要传达给人的他的某种情怀, 更是一件作品能使自己存在的精神支柱。凡是对中外美术史有大致的了解的, 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明确的传达着自己的情感思想, 所以我注重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绘画要有生活气息, 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提取材料经过个人的思维加工, 赋至于画面之上。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题材, 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表现这个主题, 画面的形式与主题自然而然的就能较好的结合, 这样可以更加自然地传达自己的精神理念, 通过画面传达一种真实的感受。
作品反映着画家的情趣取向、以及要传达给欣赏者或者就那么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如何运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法把要表现的思想传达给观者是我一直追寻的, 画面的艺术效果正是两者结合的成果, 在画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画面的色彩、布局精心经营, 而且要通过这些以求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这才是所有形式表达的最终目的。我在作品画面中力求轻松、自然地气氛, 运用线表达这种“随心所欲”, 通过明朗、轻快的色彩传达对生活的感触, 对生命的热爱, 营造一种欢快、温暖的心境, 能使观者在画面面前体会出我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我深知这是很难达到的, 古今中外有很多大师在这方面都所建树, 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绘画之路本身就是艰辛的, 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去坚持, 在绘画之路上我将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努力探索, 希望能在艺术之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 (法) 葛赛尔《罗丹论艺术》团结出版社., 2009.
[4] (德) 伊曼努尔·康德《康德著作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论李清照词的意境与情感 篇8
一、快乐而无虑——婚前所作之词特点
李清照, 自号易安居土, 济南章丘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 (1084年) 。父亲李格非是官至礼部员外郎, 精谙经史, 擅长诗文, 苏门“后四学土”之一;母亲王氏, 也是通文墨、懂诗书文人。这样的书香门第之家无疑会给李清照以较高的天赋和极好的家庭熏陶, 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 她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 因而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 奠定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李清照自幼聪慧, 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 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 家庭生活富足, 加之个人心情舒畅, 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 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下面这首《点绛唇》则比较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点: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 袜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此诗描绘出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行乐图!从诗意中可以看出她没有忧虑也没有烦恼, 在天真活泼之中又略带着几分顽皮羞涩, 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例如, 也是在同一时期创作的《浣溪沙》中所述:“绣面芜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的多情少女;《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率性女孩;“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怨王孙》) 的快乐女孩等等, 这一时期李清照的作品把童年中那种无忧无虑的情怀阅言纸上, 充分表达了少女的那种纯真和多梦。如写于十七八岁的《如梦令》一词集中地表现了她当时生活自然而多梦的情怀: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鸳。此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了李清照青年时代那活泼开朗的性格。她无拘无束, 无忧无虑, 在她身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封建闺范、礼教枷锁的影子, 而大自然的晚霞落日, 绿水红莲、鸥鹭水鸟这些有名的景物却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天然的素朴与自由的印迹。后来同时期所做《庆清朝慢》这首词中也表达出她那无拘无束, 活泼开朗的性格。
她此时的作品中洋溢着的蓬勃朝气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字里行间分明可以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那无拘无束、天真烂漫淑女形象。所以说此时的诗境是寄情于山水, 托怀于自然, 所创作风格大多是欢乐而清丽。
二、婉约而惆怅——婚后所做之词特点
李清照在婚后第二年却遭到了一系列的家庭变故。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在朝廷的“新旧党争”中被罢官并遣返原籍, 李清照也受此牵连。而李清照与赵明诚相识结婚后, 虽然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生活十分美满, 但她毕竟是告别了无拘无束的少女时代, 置身于庭院深深、显赫而又森严的赵府之内。可是, 丈夫又经常要外出游学、为官, 这就给多情的李清照带来极大的悲愁和苦闷, 一个“愁”字悄悄地来到了李清照的词中。像她新婚不久后写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送别了丈夫, 不免有些失落感, 举目所见, 不管是白云、飞雁、明月, 还是落花流水, 时时处处, 皆与丈夫联系起来, 这种感情既执著, 又缠绵, 摆脱不开, 搁置不下:“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夫妻间的相思之情被描写得细腻委婉, 使我们仿佛看到女词人眉头的一颦一蹙, 心头的一颤一震。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 它“剪不断, 理还乱”, 一旦萌发, 难于消失;而后她又相继续创作了《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再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此时期的词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思念。
三、爱国热忱充沛晚年作品
公元l127年, 李清照44岁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当赵构称帝后, 把几百万绽黄金、几千万绽白银、几千万匹布帛和中原大片的土地送给金人, 以求得苟安江南。李清照对此巧妙地模仿了赵构向使臣发布指令时的语气, 加以揭露:“何必羹舍肉, 便可车载脂。土地非所惜, 玉帛如尘泥。”由于词言情诗言志的传统, 她的词篇中较少触及这方面的重大题材, 不像她在诗篇那样, 对于国事慷慨陈词。然而国破家亡的惨祸对她的打击太大了, 她痛苦, 忧郁, 心头终日笼罩着愁云。自然她的词中也透露着家国之恨和兴亡之感。最有名的是《永遇乐》这首元宵词:落日熔金, 暮云合壁, 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这是李清照晚年名作, 面对元宵之夜, 杭州城内张灯结彩, 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 此情此景思念故国之情悄然而至, 昔日汴州元宵盛况仿佛就在眼前。那时国家安定、京华繁荣, 妇女们披珠带玉, 打扮得花枝招展;看如今, 自己流落异乡, 面目憔悴, 两鬓苍白, 哪里还有心思观灯赏景。词人通过今昔盛衰的对比, 将故国之思与自家之痛联系起来, 使读者清晰地看到词人不是带着惋惜、艳羡的心情帘下拾笑, 而是在咀嚼国破家亡的苦涩悲凉。再如她针对当时社会形态, 所作“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从大处落笔谈生论死, 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才女风范。
四、结论
李清照的词在思想、艺术上也有其局限和不足, 调子比较低沉, 感情比较柔弱, 但是, 瑕不掩瑜, 咀嚼玩味, 能体会到李清照的诗词艺术的精湛高妙。她的诗词如她本人一样, 光彩照人, 让人起敬。
参考文献
[1]邓达钊.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怀.
[2]余百灵.李清照词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