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应用平台

2024-08-20

运维管理应用平台(精选7篇)

运维管理应用平台 篇1

大港油田IT运维管理平台结合先进的ITIL理念,通过标准化、精细化控制运维的管理过程,将对设备、资源、应用、流程等进行有效的整合,既以CMDB为核心,集视、监、管、控一体化IT综合运维管理平台,提供稳健的IT运维服务。

大港油田近期实施IT运维管理平台升级,从3.6版本升级到6.0R3版本,解决了3.6版本中存在系统的承载能力不足,承载监控节点数量瓶颈,ITIL平台频繁的宕机,系统响应时效性差,监控轮询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IT运维管理平台在大港油田生产单位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具体实现了:

强化主动监控,构建内控体系,实现集中管理。通过部署集中监控,网络的集中监控和统一操作,主动、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被动救火的局面;将分散的设备管理转变为集中操作。

1大港油田关键生产单位IT运维需求分析

目前,大港油田各生产单位的IT运维工作日益繁重,IT基础架构环境日益复杂,为生产、办公、生产现场的自动化处理以及安全管控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也普遍存在着重信息化建设, 轻视信息化管理,尤其在IT运维方面缺少技术手段,造成各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网络、设备不断上线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IT运维工作相对被动、效率较低。所以,建立规范统一的IT运维管理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根据近期对油田关键生产单位调研,在IT运维管理方面都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网络实时监控工具。对网络远程监控能力的不足导致了IT人员处于被动运维的局面,只能依靠报障和人工巡检来处理问题。一旦发生网络故障势必对业务运行造成影响。

2)缺乏直观的网络运行状况展示工具。IT运维人员对于整体性动态实时的网络状态无法掌控。

3)缺乏有效的报警机制。在网络异常、故障,例如:网络阻塞、断开、设备故障、设备性能下降、流量异常时,缺乏有效的报警机制,并缺少网络运维工具实现故障快速定位。

4)缺乏资产管理。使用纸质、电子表格等方式管理资产, 缺乏资产变更的动态管理,造成资产内容、所属单位、负责人等信息无法做到全部管控。

2大港油田IT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思路

信息中心在IT运维管理平台6.0R3版本的基础上,结合大港油田各生产单位的需求,开发建设集监控、IT资源资产、运维与服务管理一体化的大港油田IT运维管理平台。以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建设为监控、管控、运维管理流程建设的核心, 通过IT资源监控工具,对各生产单位的网络设备实现自动化监控、运维服务管理,实现主动监控、集中管理,故障预警自动化, 运维工作流程化、运维服务可量化。解决思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开发监控管理模块。实现对大港油田关键生产单位网络设备、服务器等IT资源的监控、告警、视图展示、统计分析等管理。

第二步:定制资产管理模块。改变大港油田关键生产单位资产纸质、电子表格管理,实现资产台账信息化管理,按照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方式,确保资产清晰,时时准确。

第三步:IT运维管理平台功能全面推广。将IT运维管理平台功能全面在大港油田生产单位推广应用。

3大港油田IT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3.1开发监控管理模块

信息资源监控平台,实现机房环境、服务器、网络设备的可视化监控与管理,发现问题提前预警,出现故障自动警报。

1)监控管理。以保障业务应用系统平稳运行为前提,实现对IT基础设施(如网络设备、链路、服务器等)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主动预警,故障快速定位,及时处理。通过网络拓扑展示及性能报表等多种方式,实现对设备性能的运行质量时时分析。

部署方式:采油一厂部署的网络监控中心3.6版本升级到6.0R3版本,需要将网络设备平滑迁移到新平台,并逐一对设备性能阀值、轮询周期进行优化。采油一厂网络监控平台接入信息中心的运维管理平台,需要对网络监控平台的同步编码等配置文件进行调整。按照分级分权管理的方式,开发监控管理模块,分别将采油二厂的网络设备以及应用服务器、原油运输公司的网络设备纳入到大港油田IT运维管理平台中进行监控,并对监控设备的性能阀值,轮询周期进行设置。

2)告警管理。通过完整的事件流分析形成有效的告警,通过短信方式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支持告警事件集中展现, 告警事件流程化管理。

部署方式:按照分级分权管理的方式,开发告警管理模块, 建立告警列表,对告警分级管理,实现采油一厂、采油二厂、原油运输公司网络设备告警的时时展现。制定短信通知策略,一旦发生告警,触发短信平台推送至相关运维管理人员。

3)视图展现。通过图形化方式展现,利用数据推送技术, 主动向运维人员提供网络、IITT资源运行的性能信息,实现IITT资源运行状况、资产配置管理的可视化展现。

部署方式:梳理油田关键生产单位的网络设备结构,通过在IT运维管理平台灵动平台中定制开发网络拓扑展现模块,绘制分层分级网络逻辑图形,同步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数据,实现网络设备运行性能、故障可视化展示。

4)报表管理。系统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报表/报告处理过程,呈现IITT资源和应用系统运行状况、性能数据、故障运维数据、运维工作量情况等。提供各类性能分析报表、资源统计报表和运维分析报表,从各角度反映系统运行状况、性能情况和人员工作情况。

5)部署方式:根据油田关键生产单位的需求,定制网络设备(包括:网络设备流量统计、网络设备通断排名、网络设备负载排名等)、告警的统计分析。

6)运维保障:油田关键生产单位负责告警查询、处理,设备性能统计分析工作,信息中心配合日常完善工作。信息中心负责油田关键生产单位的网络设备监控的设备添加/删除、监测任务添加/修改/删除、阀值调整、告警台配置、展现制作/调整、资产信息录入/调整以及告警短信策略的变更等工作。

3.2定制资产管理模块

建立统一的IT基础设施台账。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电子档案,同时统一资源配置平台作为核心的数据信息集合,并存储所有资源配置管理的数据和信息,保证IT生产环境配置项的完整性和精准性,为上层服务流程提供数据支撑。

1)资产模型建立。根据信息中心IT运维管理平台资产管理模型,结合油田关键生产单位需求,定制开发资产管理模型。

2)资产导入。油田关键生产单位根据CMDB通过自动发现工具、监控采集工具、手工批量导入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3)资产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资产的全生命周期(创建、调拨、变更、报废)管理的自动化流程,实现资产的统一管理、集中监控。

4结束语

IT运维与服务管理体系相当于IT信息化的实施“ERP”系统,它以监控为基础,以资源为核心、流程为导向、客户为中心, 实现IT服务流程驱动运维管理,从而将人员、技术、流程高度统一。

大港油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ITIL管理理念和方法,转变IT服务方式,提高了信息部门对企业关键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的监控力度,将隐患排除在未燃之前,保障了勘探开发业务的正常运行;通过对现有IT服务流程的优化,将以往“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规范了信息中心业务流程,完善了信息运维体系,提高了运维服务质量,为建设中国石油一流信息中心提供了保障。

运维管理应用平台 篇2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已经驶向快车道。医院IT信息基础设施变得种类繁多复杂, 越来越多的临床业务应用运行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现在医院对IT信息系统的依赖也越来越强, 系统的可用行和稳定性, 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及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每位医院领导和信息科负责人须要考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日益庞大的医院IT规模, 信息部门在日常的IT运维管理和资产管理中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1,2,3]。为保证IT系统能7×24 h不间断地高效运行, 必须建立一套全面且高效的IT运维及资产管理平台。

1 平台设计

本平台基于B/S模式架构, 使用J2EE框架和Java语言实现。采用B/S模式架构的软件优势在于:无须开发客户端软件, 维护和升级方便;可跨平台操作, 任何一台电脑只要安装有IE8.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均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1.1 平台功能

根据平台功能的规划, 平台总体归纳为以下三大模块, 用户登录模块、运维工作管理以及绩效考核模块、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模块[4,5,6]。平台功能结构, 见图1。

1.1.1 用户登录模块

该模块实现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功能。用户包括5个角色并根据角色的不同决定了其操作权限的大小。

1.1.2 IT运维工作管理模块

该模块实现自动排班并可人工调整、保留科室运维申请、自动生成运维派工记录并可人工修改、保留反馈打分。

1.1.3 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模块

该模块实现新增资产、资产标签自动生成与打印功能, 保留了资产购入计划、资产发放申请记录及打印资产发放和资产报废申请记录功能。

1.2 平台流程

以管理员身份对整个平台流程进行解读, 平台流程, 见图2。

1.2.1 运维资产信息

新增资产是对资产信息登记进行资产入库处理。根据库存情况进行资产申请, 资产申请通过审批后进行资产发放和资产出库处理并打印资产标签。同时资产信息进入资产运维管理, 成为运维对象即运维资产信息。

1.2.2 资产报废信息

资产报废依据资产运维管理里面的资产信息, 提出报废申请。报废申请通过后填写申请单进行资产报废。同时删除资产运维管理里面的运维资产信息剔除的相应运维对象。

1.2.3 运维申请

值班人员依据资产运维管理的支持, 来进行运维申请。值班人员根据当前排班情况进行运维派工, 如维修不成功退回运维派工, 进行新的派工。维修成功后, 对维修人员进行评价, 此评价为运维工作人员进行量化考核提供依据。

2 开发工具及数据库设计

2.1 开发工具

根据平台需求功能, 使用Java语言实现。浏览器端基于目前互联网主流浏览器环境, 所选择的开发工具为Dreamweaver和My Eclipse8.6, 后台服务器为Oracle11g和Tomcat6.0, 下面对前台开发工具和后台服务进行简要介绍。

2.1.1 HTML编辑器——Dreamweaver

Dreamweaver是一款专门用于对Web站点、Web页面和Web应用程序进行设计的编码及网页编辑工具。它所提供的代码和设计的拆分不仅可以使得用户随时都可以看到代码所产生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修改设计视图的相关元素来改变代码, 二者的及时交互使得用户的设计效率大大提高。

2.1.2 集成开发环境——My Eclipse8.6

My Eclipse是在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中提供Web应用程序开发的插件, 在目前软件开发的领域中, My Eclipse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工具, 在该项目开发中选择的版本是My Eclipse8.6。

2.1.3 数据库——Oracle11g

Oracle是以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为基础的大型关系数据库, 通俗地讲它是用方便逻辑管理的语言操纵大量有规律数据的集合。Oracle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机制要比SQL server好, 在处理大数据方面Oracle会更稳定一些。故本系统采用Oracle11g作为数据库。

2.1.4 Web应用服务器——Tomcat6.0

Tomcat全名是Jakarta Tomcat。它是在Sun公司的JSWD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款优秀的Servlet/JSP容器, 也是Apacher-Jakarta组织的子项目。

Tomcat是一种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Servlet容器。Tomcat作为一个Servlet容器, 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把请求传送给Servlet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Tomcat服务器除了能够运行Servlet和JSP, 还提供Web服务器的功能, 在该项目开发中选择的版本是Tomcat6.0。平台架构, 见图3。

2.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均衡考虑了数据的存储效率与数据冗余度, 使得既能够快速查询数据库,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据冗余, 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在设计过程中, 由于多个表之间相互独立, 且内容互不相同, 所以只需进行简单处理, 就可降低数据的冗余。

基于Oracle10g建立IT运维及资产管理平台数据库命名为ITYYZC。从平台运行角度出发, 分析数据库中IT运维与资产相关联建立各表:资产ITYYZC_ZCB、资产申请ITYYZC_ZCSQB、资产出库ITYYZC_ZCCKB、资产发放ITYYZC_ZCFFB、运维标签ITYYZC_YYBQB、资产运维ITYYZC_ZCYYB、运维管理ITYYZC_YWGLB、工作量统计ITYYZC_GZLB、报废申请ITYYZC_BFSQB、报废执行ITYYZC_BFZX。各表均含有资产条码ID字段。所有相关数据的更新都在各自的表中进行。资产表ITYYZC_ZCB作为ITYYZC数据库的基本数据表, 把ID字段设置为主键, 同时也作为其他表的外键。以资产ID字段建立各表之间的关系, 见图4。

3 平台应用效果

该平台的运行解决了医院运维管理工作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的现象。平台提供给用户易于接受的人机交互界面、简洁方便, 提高了对各种资产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的效率;对于不同身份登录的用户, 提供不同的权限, 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平台利用数据库来存储运维信息和资产信息, 既方便重要数据的管理, 也防止了数据的丢失[7,8]。

平台把运维工作和资产管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为医院IT运维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 提供了可靠保障。

摘要:目的 设计开发一个适合医院使用的IT运维及资产管理平台。方法 针对医院对IT运维及资产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该平台选择B/S模式架构, 使用Java语言实现;浏览器端基于目前主流互联网浏览器环境, 选择的开发工具为Dreamweaver和MyEclipse8.6;后台数据库使用Oracle11g和Tomcat6.0。结果 IT运维及资产管理平台包含三大功能模块, 分别为运维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用户名管理模块, 三大模块整合后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达到了预期的功能要求。结论 该平台以运维资产为纽带, 把IT运维工作和资产管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关键词:医院IT运维管理,资产管理平台,B/S模式架构,医院数字化

参考文献

[1]赵长俊, 王洪福, 刘秀秀.我院医学装备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 (5) :103-104.

[2]刘胜林, 张叙天, 王国宏, 等.基于BS模式的医疗设备维护信息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2, 36 (2) :145-148.

[3]定宝康, 李大学.数据库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4]祝智庭, 任友群.数据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4.

[5]庞玉芳, 肖文壁, 蒙永勤, 等.医院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发放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医院, 2013, (9) :34-35.

[6]朱秀丽, 浅谈条形码技术在现代医院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9) :121-122.

[7]刘红.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运维管理应用平台 篇3

1 国管小区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概述

1.1 平台硬件体系结构。

1.1.1地图和全景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地理信息数据、卫星图片、国管小区全景图片等。1.1.2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国管小区的产权协议资料 (包括局维文件、自维文件和商用文件) 、国管小区简介资料、竣工图纸资料、配电主接线图等。1.1.3 WEB服务器:用于发布数据, 作为数据访问的入口。1.1.4数据采集PDA设备、平板电脑:为移动端应用, 数据采集PDA提供数据采集功能, 可以收集各电力设施的经纬度信息;平板电脑可以用于展示国管小区三维可视化全景数据、国管小区产权协议资料等。1.1.5无人机和全景相机:采集全景照片信息, 生产全景图片。无人机采集天空全景, 全景相机采集地面全景。1.1.6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安全。

1.2 平台软件体系结构。

平台整体软件体系结构由以下两部分组成:a.负责数据存储、分析、统计、管理和展示的Web主站。b.负责测量、信息录入和拍照的数据采集PDA和国管小区可视化全景数据展示的平板电脑。

其中, Web主站又分为三个层次:a.负责各类数据存储的主站数据存储层。b.负责分析处理数据的服务层。c.负责展示与响应用户操作的主站Web站点。

数据采集PDA和平板电脑应用又分为两个层次:a.负责各类数据存储的嵌入式数据库层。b.负责响应用户操作的数据采集PDA和平板电脑应用程序。

1.3 平台创新点。

a.平台整体采用B/S结构, 单点发布, 全局使用;b.使用高清卫星地图, 使空间数据展现更加直观;c.地理信息与全景技术相结合, 区别以往GIS平台, 达到可视化效果;d.PC端和平板端都可以使用, 达到移动办公标准。e.采用现今流行的航拍技术, 实现从天空俯视小区全貌, 更直观展示电力设施分布情况、以及负荷分布情况。

1.4 平台所采用的先进技术。

1.4.1采用Ajax技术, 提高数据获取效率, 提高平台页面刷新效率, 是系统运行更流畅。1.4.2采用了Web缓存技术, 极大的提高了图表的生成速度。1.4.3采用Map Server架设了独立的GIS服务引擎, 到达快速获取全景数据及国管小区资料等。1.4.4数据存储采用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结合理念, 将参数、拓扑数据、设备信息和空间数据用Oracle数据库进行存储, 而将照片、卫星图瓦块则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 DB进行存储, 隔离了关系型数据和非关系型数据的相互影响, 利用非关系型数据库卓越的性能极大的提升了响应速度。1.4.5全景生成技术。拼合算法:全景相机导入图片之后, 根据全景相机参数自动的拼接和融合为全景图像。拼接后的图像明暗度均一, 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拼接痕迹。

2 全景小区管理平台搭建及功能展示

2.1 全景编辑。

编辑:对所拍摄的每张全景照片进行合成并添加热点标注, 热点内容形式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特写照片 (特写照片可以单独用数码相机拍摄, 也可以用单反相机拍摄后作为单独的场景) 。展示:通过任何主流的浏览器, 对所拍摄的全景照片及热点信息进行展示, 给人以“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2.2 小区资料维护及功能。

对所收集到的小区资料进行录入及展示, 具备资料打包下载功能, 方便部门之间共享数据, 也为现场抢修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资料支撑。

2.3 产权分界点维护功能。

对所收集到小区产权点信息进行录入及展示, 方便后期调用。尤其是在发生维护纠纷时, 能够初始带有用户公章的产权分界点协议书是十分必要的。

2.4 搜索定位及导航功能。搜索定位:调用地图, 快速查询小区的具体位置, 并调取相关资料。

抢修快速导航:定位抢修车及目标小区位置, 规划出从抢修班到目标区的路径。路径分为两部分。一是由百度地图等提供的基于路网的导航路径, 二是基于小区的小区门与电力设施的路径, 并能提示园区内是否允许驾车。

3 效益分析

全景国管小区管理平台的建立, 摆脱纸质管理模式, 建立信息化档案资料, 方便资源共享, 节省办公成本;借助地理信息和全景技术, 可实现快递定位和导航, 使抢修人员以最短的路径快速到达现场, 降低抢修车辆耗油成本, 在缩短抢修时限的同时, 提高电网供电能力, 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也为优质服务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降低用户投诉, 将“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做到极致, 提升电网企业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4 结论

随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电力系统运维管理的进一步精细化、近民化是必然的趋势。国家电网公司倡导“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 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基于全景技术的国管小区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 利用先进的全景技术, 既可以提高巡检效率和质量, 又能够指导抢修等工作 (提前分析危险点和产权分界点) , 在电力设施外力破坏、自维设备故障等纠纷中又能够360度无死角的提供有利影像证据, 最后其作为PMS等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补充, 为运行检修工作的高效、安全开展提供保证, 使得我们的管理手段和水平可以再次得到提升, 也对优质服务水平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国管小区数量也会进一步增加, 对创新型国管小区管理模式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 因此国管小区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也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徐红, 曾广周.全景技术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04:77-80.

[2]杨琳, 赵建民, 朱信忠, 徐慧英, 郑国强.虚拟校园三维全景漫游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7, 10:26-28.

[3]徐雪荣.电力GIS平台地图渲染的研究与实现[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 2012.

开发运维平台实现运维事务管理 篇4

大型应用系统的运行, 涉及人员多、分布广, 运维工作量大且繁琐, 运维问题由业务经办、系统管理、软件开发等部门人员通过交互方式解决, 关键业务还需办理审批手续, 使用纸质单据流转。

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流转周期长, 受物理地位限制, 影响业务及时处理;2、不能及时了解问题处理的进展情况;3、难以统计分析系统运行状况, 为应用系统完善提供决策支持。

为克服传统运维模式的不足, 将运维事务纳入运维平台管理。

1 设计思想

梳理问题, 分别归类, 确定事务类型。为每种事务类型制定处理流程, 包含的运维环节、顺序, 是运维事务处理主线。配置事务处理流程属性, 将人员 (包括业务经办、系统管理、软件开发等部门) 划分至不同的业务群组, 授予事务类型权限, 授权后的业务群组成员才能参与该类事务处理;分配业务角色, 角角色色对对应应事事务务流流程程中中的的运运维维环环节节, , 具具有有业业务务角角色色的的用用户户能能够够参参与该环节业务处理。

2 实现过程

2.1 准备阶段

创建运维事务前, 定义事务类型、业务角色、业务群组, 配置事务处理流程, 给业务人员赋于角色、划分群组, 操作内容如下:

常用事务类型和事务处理流程 (右表为新增需求实例) 配置如下表,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事务处理流程的业务环节。

业务群组按业务种类划分, 一般与业务部门对应;按人员在业务经办岗位划分角色, 如业务员、科长、主任等。每个业务人员可以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角色, 属于一个或一个以业务群组, 下表列举部分人员关系实例。

2.2 事务处理流程

下图为事务处理流程, 以“新增需求”事务来说明流程执行过程。

(1) 创建事务。根据事务流程配置表, 具有分管科长角色人员能够创建事务, 本例由科长A (人员ID为00939) 承担。对于事务描述内容很多或者涉及相关政策文件, 可以用附件方式加载。

(2) 指定下一环节处理人员。事务创建后, 指定下一环节处理人员, 人员应为同一业务群组且具备下一环节处理角色。

(3) 事务处理。对本环节事务进行处理或者提出处理意见, 对于涉及系统调整环节的事务处理, 处理结论和处理内容应记载详细, 可以以附件方式保存。

(4) 指定下一步处理人员, 重复 (3) 直至事务处理完毕。如果同意按流程流转至下一环节, 则指下一流程环节处理人员, 否则, 退回给上一环节处理人员或者关闭事务。

(5) 关闭事务。事务创建者确认事务处理满足要求后, 关闭事务。

在事务处理过程中, 已参加过事务处理人员, 在事务关闭前随时可以备注方式追加补充处理意见。

应用开发环境基于开放源代码的IDE工具Eclipse, 采用J2EE标准, 数据库为ORACLE。

3 事务处理界面图

用户登录运维系统后, 系统通知待办事务数量及明细, 点击明细后转入界面如下:

本例为一个事务的完整处理过程, 若事务未处理完毕, 则列出已处理环节以及目前事务处理所在环节。根据需要, 可以增添显示列, 如每个环节处理时长等;在创建事务时, 可以增加一些事务属性, 如所属子系统、事务处理紧急等级等, 为查询统计、安排运维工作提供方便。

4 运维平台事务处理统计分析

运维平台除了事务处理功能外, 通过分析平台数据, 找出应用系统存在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本应用系统业务终端数约1000个, 下图为运维平台上线运行后按季度统计的事务处理情况。

经分析, 造成平台事务处理数量变化原因为:1、2012年3季至2013年1季度, 运维平台上线初期, 并非所有事务都通过平台处理, 2013年2季度起, 要求所有运维事务必须上平台流转处理, 平台事务数在700-800之间。2、2013年4季, 新增一项业务, 需要调整已有业务功能、整理业务数据, 造成平台事务数增加。

经分析, 造成各类事务分布率变化的原因为:1、运维平台上线初期, 软件故障多, 经过一个季度的完善, 应用软件故障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开库操作分布率一直较高, 说明基础数据的准确率低或者业务经办不规范, 应加强基础数据的整改, 规范业务经办规程。3、当硬件发生故障时, 可能造成平台无法使用, 反应故障率低, 而实际情况是此平台不适合处理硬件故障。4、特殊数据提供分布率处于7%-10%间, 说明应用软件查询统计功能基本满足业务要求, 但对于重复要求的特殊数据, 应该综合分析现有软件功能, 将此纳入功能模块或新开模块查询。

5 结语

运维管理应用平台 篇5

MDCN运维管理平台的建立, 提升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应用, 充分调动相关维护人员积极性、主动性, 努力提高网络维护质量, 保障了各种业务在MDCN网络上的稳定运行。该平台完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Server) 三层结构体系, 客户端为浏览器, 服务器端分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

2 MDCN运维管理系统作用

2.1 维护制度管理

⑴维护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发布;⑵维护制度:各项作业计划;⑶系统通知:记录各种通告性文档;MDCN系统平台的各项管理制度可以在此模块中查阅, 便于管理、统一要求, 提高运维效率。

2.2 日常维护工作

⑴日常监测:记录每天设备CPU利用率、PING响应时间;⑵定期监测:对全网设备做系统、全面、详细的监测,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⑶数据备份:为保证数据正确有效, 备份MDCN网的各项参数指标, 防止数据丢失;⑷流量测试:记录各业务系统月度流量;MDCN系统的维护工作的具体记录可在此模块中体现, 实际工作落实到人, 加强员工的责任感。

2.3 系统故障类

⑴故障月报:记录月度全网故障的详细情况及解决程度。⑵故障通知单:故障通知单以各业务系统区分, 做为处理故障的依据。⑶严重、重大故障:对业务系统有严重影响故障的专题报告板块。MDCN网的系统故障及解决情况可在该页面查阅, 便于工作检查;同时也为今后处理类似故障提供依据, 缩短故障排查时间。

2.4 业务申请情况

⑴业务申请单:体现业务系统接入申请到实施全过程进度。⑵承载的业务系统:记录现有各业务系统的使用、运行情况及互通情况。通过该页面可以很好的掌握工程状况, 快速开通新业务;根据客户申请, 审核接入条件并进行审批。

2.5 月报总结归纳

⑴维护月报:记录MDCN网每月的维护情况, 包括网络指标分析、业务流量分析等。⑵割接报告:记录工程施工割接报告。月度的工作情况、系统运行情况、工程进展情况可在该板块中查看, 便于检查, 有助于加强管理。

2.6 用户申告登记

用户申告:记录各业务系统的用户申告, 落实申告的每一项内容进行答复, 提供技术支持。

2.7 网络资料

⑴网络平台:提供MDCN网的相关知识资料, 提高维护组人员素质。⑵系统配置:备份MDCN网设备的配置。⑶统计资料:记录各项基础资料, 主要包括电路、硬件设备、板卡等档案。该页面侧重于MDCN相关技术文件汇总, 通过学习加深对MDCN网的理解, 提高维护人员整体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便于MDCN资源统计。

2.8 FTP服务

提供维护组信息共享平台、上传维护记录、资料备份的渠道。

2.9 业务接入在线审批

⑴提交申请:新业务表单在线填写提交。⑵资料审核:各部门进行审核批复。

2.1 0 故障报障

⑴故障同步:与MDCN监控软件接口, 同步出现网络中各类故障告警。⑵多元告警现实:出现告警, 通过语音或短信形式进行告警通知。

2.1 1 用户管理

⑴登陆权限:不同用户分级别分权限进行管理。⑵设备管理:按权限提供直接登陆设备接口。

2.1 2 配置备份

⑴自动备份:自动备份设备配置, 减少人工备份的繁琐, 保证数据安全性。⑵自动保存:备份同时自动保存到指定目录。

2.1 3 邮件通知

⑴业务接入通知:在线填写竣工通知单邮件发送。⑵故障告警通知:出现告警, 在线填写故障表单, 发送相关负责人。

3 MDCN网络运维管理系统平台特点

⑴安全与开放相统一;⑵使用简捷高效;⑶安装配置简单;⑷可扩充性强。MDCN运维平台功能涉及到的范围广、部门多、人员复杂, 技术体系结构为三层结构体系, 可扩展性强, 用户使用简单方便。MDCN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这种结构均允许系统在多个层面上进行扩展, 并且不影响层面之间以及与其它功能模块的关系, 从而为系统在功能的纵深度和横向的覆盖面上的加强和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市场分析

通过MDCN运维系统管理平台的应用, 使网络资源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升级, 充分应用新技术, 对系统平台进行革新和改造, 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通过该平台还增强了MDCN系统的维护高效性、相关信息查询的实效性。

⑴使用用户:主要包括MDCN系统运维人员。用户通过权限管理可以方便浏览相关信息, 简单高效的找到所需资源, 大大提高了效率;并且保证了信息的统一性、时效性、准确性。

⑵用户管理:系统可以为前台不同的板块设置不同的管理员, 板块管理员可以对该板块进行信息的审核、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可发布本板块的公告、通知等信息, 可以设置重点信息置顶、重要信息加亮等操作。管理员可以设置不同用户的不同权限, 充分做到了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

5 技术分析

MDCN系统平台完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Server) 三层结构体系, 系统平台的建设与运行阶段所涉及的硬件、软件与相关技术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支撑系统应用的技术日益增多, 平台采用了.net技术, 数据库采用Windows SQLserver。

技术分析如下:⑴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活动中主要用于各种大量的繁杂数据的存储与分析, 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⑵服务器采用刀片服务器进行扩容, 具有投资小, 建立速度快、安全可靠、无需软件硬件配置、无需技术支持等特点, 对于MDCN系统管理平台升级来说, 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及一系列烦琐的工作, 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可以支持多种服务, 如ASP、CGI、PHP、JSP、网站数据库支持、Flash、定期数据库备份等。⑶开发平台:系统的开发程序有.NET、数据库程序等。Microsoft.NET是Microsoft XML Web services平台。XML Web services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 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Microsoft.NET平台提供创建XML Web services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

在技术的选择上, 系统后期的优化, 包括Web浏览器、数据库服务、邮件服务、防火墙与代理服务器、中间组件、客户操作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商务应用系统在内的软件与硬件设施。

6 经济效益分析

本平台主要是针对MDCN网络开发设计的, 其实用性大, 费时小, 系统成本低, 能满足各个业务系统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基本需求,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⑴MDCN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为MDCN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坚强后盾, 为业务使用单位节省了资源的开销。⑵提高网络维护水平, 发挥带动用户、引导开发、提供信息、推广技术的综合功能, 减少用户查询资料的的盲目性。⑶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进一步优化了MDCN网络维护体系结构。⑷围绕新业务接入、故障信息处理、工程实施进度、信息发布、日常维护等主要功能, 推进了网络维护工作信息化。⑸以较小的维护人员成本, 优化维护质量体系, 促使网络维护及使用向便捷、快速、高效方面转变;

7 总结

⑴MDCN系统平台可增强MDCN系统维护的高效性、提高相关信息查询的实效性, 有市场需求。⑵平台开发周期短, 收效快;该平台提供了资料查询和下载的方便性, 提高了MDCN维护人员的管理维护质量。与投资相比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MDCN运维管理系统平台提供MDCN网络信息浏览和相关资料下载等功能, 随着现代网络规模的扩大, 该系统平台进行改版完善、增强了功能, 旨在为各部门、业务系统相关人员提供一个更强的信息化交流共享平台。本文对MDCN维护管理平台的发展进行研究。

运维管理应用平台 篇6

目前,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IT运维部门承担的工作包括:计算机终端服务、机房的管理、信息化基础架构的管理、应用系统的管理、安全管理、日常临时性、应急类工作、终端用户咨询、培训类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信息化管理组承担了400多台PC、10多台服务器、10多台网络设备、10多台安全设备的维护服务工作, 同时承担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维护及信息化基础项目建设工作。

2 IT运维管理工作现状

有朴素的、实用的运维管理方法, 并在运维工作中证明能够为客户提供较好的运维服务。但是由于资源受限, 因此并没有建立完善的IT运维管理体系, 特别是由于IT运维管理工作的目标并没有明确的量化目标, 因此相应的职能及流程没有做系统的定义, 也就没有进行完善的记录, 也无法进行分析改善。其次, 运维工作更多的仍然属于被动管理阶段, 绝大部分的运维人员主要是进行响应性或者应急性的工作, 没有办法进行主动的问题分析与运维服务的优化。而且缺乏必要的工具来记录、规范IT运维的工作, 同时由于没有工具, 包括可用性、容量、服务响应时间等关键的IT运维指标都无法实现量化, 既无法体现IT运维部门的IT工作质与量, 也无法完善的证明IT运维部门的工作是否合规。

3 IT运维管理系统建设

运维体系的实施与运行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平台进行辅助与支撑, 即需要建设ITIL运维管理平台, 该平台要达到的目标包括:固化流程、固化职能、统一资产配置库、量化过程、量化结果。

该平台建设将实现对所有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综合监控, 通过建立运维服务台, 统一运维服务入口, 实现事件---变更的全过程的流程化管理。

ITIL运维管理平台完全采用模块化和组件化的开发模式, 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开发。它集成了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各自的优点, 对组成网络服务的IT基础架构的各方面:从网络设备到服务的物理载体——服务器, 再到各种应用程序, 进行分层监视, 最终实现了以服务/业务为最终对象的综合管理, 全面的实现了对IT基础架构的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流量管理等功能;同时, 对系统的各方面:资源管理、事件管理、流程规范化管理、桌面管理和IT资源利用分析等提供了全面的管理手段, 将各个有效的功能模块有机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单一而完整的管理系统, 真正在一个平台实现了对IT环境以及IT资源管理的需求。该平台和产品一并提供的解决方案能轻松而顺利地让运维人员实现网络运作从被动无序到主动控制的过渡, 可以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 以便让运维人员真正能运用网络更大的提升工作效率, 降低工作成本。

4 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

4.1 监控管理平台

实现对IT基础架构, 主要是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以及应用的监控, 并实现监控对流程的驱动。

4.2 服务管理平台

服务管理具体功能包括服务台管理、服务流程管理及运维辅助功能, 具体而言:

4.2.1 服务台管理

职能管理功能包括服务台职能管理以及值班、巡检的管理。服务台是提供给客户提供服务的接入点, 它可以从电话、邮件或者即时通之类的工具让客户快速的找到服务。同时, 运维人员通过服务台可以记录客户的问题, 根据服务台提供的帮助信息解决问题, 也可以将用户的请求生成工单派发下去, 并跟踪工单的执行。

用户也可以通过自助服务台自行提交事件问题申请, 并跟踪事件处理进度。

4.2.2 服务流程管理

服务流程管理包含了事件管理流程、问题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发布管理流程。

服务器管理系统是对运维管理的流程进行固化的工具, 它可以制定流程的总体结构、考核目标、每个节点的表单等。运维人员可以基于制定好的流程生成相应的服务流程工单, 也可以接收属与自己相关的工单进行处理。同时在工单中, 应该能够提供运维人员进行服务的一些关联信息, 如配置信息, 相关工单的信息等等。流程要能进行统计分析, 生成各累报表, 作为领导工作汇报和改善流程的依据。

4.2.3 运维辅助功能

运维辅助功能是帮助运维人员更好, 更高效的做好日常运维管理工作。功能包括运维知识库、巡检管理、运维报表等。

4.3 资产配置库 (CMDB)

资产配置库是要收集IT环境的各种IT资源以及IT资源的配置, 建立它们之间的逻辑或者物理的关系, 为IT运维人员在排除故障, 解决问题的时候提供帮助。因此, 除了要记录配置之间的关系外, 还应该将与运维相关的一些信息资产以及其配置进行关联, 例如相关的合同, 维护的厂家, 曾经发生过的变更, 曾经维护过的知识等等。结合资产配置库, 应该有专门的配置管理员来维护和保持资产配置库数据的准确性。

4.4 服务展现

服务展现包括门户及管理驾驶舱

4.4.1 门户

门户是不同类型用户进入到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信息化门户后, 结合其角色所能够得到的与IT运维相关的信息。

4.4.2 管理驾驶舱

管理驾驶舱是提供统计分析功能, 按照协定的服务承诺分解到具体的KPI, 从人员、流程、技术三个方面统计IT运维管理的实际情况, 并与承诺的质量进行对比, 从而发现不足, 辅助管理者进一步分析的管理改善点, 发现隐患, 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碧珍.浅谈IT运维服务体系的建设[J].广东科技, 2001 (12) .

[2]王晓勤, 赵刚.企业IT服务管理中心架构研究[J].信息化建设, 2006 (05) .

运维管理应用平台 篇7

“智能建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提供“用户感知的智能建筑环境”是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重点。在智能建筑的运维领域,运维工作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随着大楼越建越高,越来越复杂,这就使建筑物对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得运维管理系统成为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运维管理必须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智能建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企业用户为目标,集呼叫中心、设备管理、运行监控、报警管理、能耗管理等功能模块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于快速发展的公众互联网络,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云”服务平台对分散、独立的企业建筑运维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实时监控数据、音视频数据、管理数据、空间地理信息以及其他图纸、资料信息进行集中存储、集中处理、集中分析。

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国内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图形图像显示技术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建立整体、综合运维管理与服务体系已势在必行。目前智能建筑管理平台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子系统的纵向集成,目的在于各子系统具体功能的实现,如对BA子系统而言,制冷站、换热站、变配电系统等智能化设备需要与整体BA协同工作,以保证BA的正常工作。第二层次为横向集成,主要体现各子系统的联动和优化组合,在确立各子系统重要性的基础上,实现几个关键子系统的协调优化运行,报警联动控制等增值功能。第三层次为一体化运维管理,通过信息集成使得各应用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信息、组织、管理之间实现高度融合和协调运行,使得不同应用项目可以满足与建筑内的设备、办公、信息沟通、管理和服务的全面需要。

国内约有十余家系统集成商或专业智能化管理软件开发商在研发推广建筑智能化管理平台,国内市场上也出现了几个较为成功的系统平台,但多为单一的运行监控功能,强调智能化系统的堆砌,忽略用户的实际需求,其系统无建筑能耗统计分析以及建筑设备运维管理的功能,无法对智能建筑内所有设备的能耗、档案、运行、维护、保养进行管理。建筑机电设备的运行监控只有二维的组态图,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报警,在监控系统上无法及时发现故障设备的所在位置。虽然也有企业在推广功能单一的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或建筑物业管理系统,但一般皆为不同企业研发,难以在统一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上进行管理。此外,目前大多数产品采用单个工程研发、实施的方法,平台产品通用性较差。

2.2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的建筑智能化监控主要是以BA系统为核心的建筑物自动化与管理系统,具体做法是以楼宇自动化系统为平台,利用开发硬件网关技术将各系统进行互联,形式上为业主完成了一体化管理方案。但是由于受到基础软件平台的限制,许多功能无法实现,内容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实现运维管理的目的。另外,由于目前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通讯速率问题、网关协议的专用性问题,在使用效果、与未来新技术衔接上也存在着弊端。

3 平台现存问题分析

目前,公共建筑机电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智能建筑信息化程度较低

重硬件、轻软件是当前智能建筑行业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客户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买一大堆“高大上”的设备,企业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自然就有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其实不然,现在大多数企业运维保障工作主要以人工纸本做记录,事件处置过程无法做到全程、实时掌控。事件从接收、分发、处置至用户反馈各个环节,都没有找到一种有效方法进行监督和管理,经常出现处置遗漏、虚报、瞒报等各类问题。

3.2 智能建筑运维管理机构臃肿

企业后勤管理有动力、总务、安保、保洁等部门,不同单位其后勤管理团队大小不一样,但在整个公司占有的比例都不小,小则几十个人,大则几百人,这些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越来越不适应企业运维管理,建筑运维管理机构越来越庞大,管理方式也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

3.3 智能建筑运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后勤人力资源、设备维修保养、设备升级更新、能源消耗等各方面成本,对一家企业来说,历年居高不下,而且随着环境的恶化、极端气候变化多端,这些成本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员工的文化水平、管理思想、专业技术水平没有与时俱进,仍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水平,尽管设备变得高档了,信息化程度变得更发达了,但是管理理念没有变化。所以,设备故障处理不及时、设备维修保养不善、设备运行调度管理不合理、节能降耗不落实,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建筑安全性降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加重等严重后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多数企业的处理方式是设备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直接导致企业的运维管理成本越来越高。

4 平台架构及主要功能

应用GIS、3D、管控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云”服务平台对建筑运维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实时监控数据、音视频数据、管理数据、空间地理信息以及其他图纸、资料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分析,将建筑能耗分户计量数据、建筑环境参数监测数据存储于实时数据库,以数据作为建筑能耗统计分析的基础,形成各类直观形象的柱状图、饼图或曲线图等,展现建筑能耗统计的可视化结果,从而达到智能建筑运维综合管理目的,实现节能降耗。

4.1 系统架构

智能建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按照标准的SOA架构模式进行设计:

4.1.1 数据层

包括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综合业务数据库、2D/3D空间数据库等。其中,从自动化监控设备采集到的实时数据,一部分通过专门的数据通讯协议,经过加解密操作后,直接与前端的HTML网页、GIS地图、三维模型、Flash组态等进行交互,实现远程管理与控制目的(仅限于按行业标准,远程可控的设备),同时,将实时运行信息保存到历史数据库,用于后期数据查询分析。另外,根据业务需要,一部分实时信息经过数据传输交换协议与综合业务数据库进行交互,便于运维管理。

4.1.2 业务支撑层

包括通用的组件和服务,如:安全服务、通讯服务、数据服务、流程服务、消息服务、文件服务等。

4.1.3 基础服务层

将智能建筑运维管理平台的各种功能模块,按照SOA标准封装成一个个的服务,如:设备档案管理服务、报警管理系统、自动化监控服务等,上层的业务管理系统只需将这些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调用、整合、连接,成为功能完整的业务管理系统。

4.1.4 业务层

将下层的基础服务按照用户的业务需求进行组装、整合、连接,包含的业务子系统有:运维监控管理、设备管理、报警管理、报表管理以及其他子系统。

4.1.5 UI层

充分利用网页开发技术、二维GIS技术、三维建模技术、Flash动画技术等,将系统的各种信息形象、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为系统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4.2 系统的主要功能

智能建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应用系统包括运行监控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巡检系统、报警管理系统、能耗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客户服务系统。

4.2.1 运行监控系统

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智能建筑内若干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按照建筑智能化的要求,集成到一个带有实时数据库的、统一协调的运行监控平台,对各子系统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进行高性能的实时监测、采集、整理、分析和储存,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4.2.2 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将设备管理的各种工作要素有机地组成一体,把设备管理的组织体系、设备资产管理、设备运行和维护、备件管理等纳入一个优化的管理体系中,高效地建立设备完整的基础档案和技术档案,实现建筑设备从设备建档、设备安装调试,到设备运行监测、定期的维护保养,再到设备报警/故障维修,最后到设备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备档案管理、故障维修管理、巡查养护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等功能。

4.2.3 巡检系统

巡检系统基于GIS地图、Web网络、移动端智能手机以及GPS定位技术为建筑后勤管理部门提供一套全流程、精细化、标准化的设备巡检业务管理模式,实现巡检、养护工作的高效执行和管理人员对整个巡检工作的统一监管。

4.2.4 报警管理系统

报警管理系统是定义、监控、确认、处理报警信息的一套管理系统,系统以报警信息定义、报警类别、报警级别为基础,分析处理不同的信息,明确每条报警信息的处理方式和信息通知发布方式。系统按照柔性化的设计原则,针对不同职能机构的岗位职责划分,灵活制定不同的报警处理流程。此外,系统可以智能地处理重复报警、误报等常规报警管理难于解决的问题。

4.2.5 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从能源计量规划到优化控制,实现建筑能源运行监控管理、建筑能耗统计分析、初级用能策略管理等功能,并在建筑能耗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用能策略管理、能源审计评估管理、能源优化控制管理平台。

4.2.6 应急指挥系统

当建筑内出现火灾、踩踏等突发性事件或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提供现场的图像、声音、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预案等各类信息,并依据采集的信息对建筑内的设施进行统一调度,对人员进行统一指挥,实现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具备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智能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价等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

4.2.7 数据分析与决策辅助系统

数据分析与决策辅助系统是对数据的搜集、融合、挖掘和分析过程,将分析后的数据以动态、直观的多维报表、图形形式展现给用户,为用户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以保证建筑设备高效、安全、经济地运行。

4.2.8 客户服务系统

运维管理系统的信息门户网站、IP呼叫中心提供基于Web技术和系统应用集成技术的统一物业服务信息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多种联络媒体和物业服务部门进行交互,包括投诉、保修、建议、查询、申请等各项业务服务,同时为用户提供多渠道信息交流和反馈平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5系统关键技术

5.1 基于云平台的运维管理

云服务平台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企业用户为目标,集呼叫中心、设备管理、运行监控、报警管理、能耗管理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于快速发展的公众互联网络,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云服务平台对分散、独立的企业建筑运维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实时监控数据、音视频数据、管理数据、空间地理信息以及其他图纸、资料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分析。

5.2 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挖掘

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挖掘是将智能建筑的各种业务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及深层次分析,以得出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知识,具体包括:

多源数据预处理:从来自不同运行系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并按数据类型和有效性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此环节中,以异构数据源的识别与转换装箱,高速并发处理海量数据,高效准确的过滤引擎为研究重点。

海量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挖掘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其关键技术点为统一、可扩展的元数据模型,海量数据的存取及数据安全。

数据挖掘使用诸如神经网络、规则归纳等技术,用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做出基于数据的推断。数据挖掘的关键点在于可动态配置的规则引擎、自我学习能力、数据捕捞过滤能力。

多源海量动态信息知识的发现和非规范知识的处理分析与演化,从多源异构、复杂内联和动态演化的角度构建新的知识发现策略与方法,对海量知识进行提炼、排疑、融合、重组等处理,结合信息的动态变化规律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知识的演化规律。

5.3 分布式实时柔性计算

提供面向云计算和虚拟化架构的分布式多任务调度及并行处理模型,根据任务处理量和优先级自动增加、减少服务来满足实时性需求。当超大任务的计算复杂性超出单台服务器性能时,将任务按多维度拆分为细颗粒子任务,由多个服务实例并行处理。

5.4 物联数据服务模型

物联网底层实时信息的获取是构建智能建筑的根基,物联网信息来源、格式、去向各异,需要对物联信息进行分类采集、数据汇聚、传输、协议适配、节点管理等处理。物联数据服务模型对智能建筑感知层的多种数据来源进行识别和采集,并自动对同类信息进行分类汇聚、定向传输、协议适配,最终存入基础平台所构建的城市基础平台各类数据库中,为上层应用提供可靠的实时信息支撑。

6 结束语

智能建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是在建筑运行的各种子系统的基础上,打通上层管理系统与底层控制子系统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的核心和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对建筑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设备实时运行信息的管理,特别是对报警和故障信息产生、维修、复原的自动化处理,保证了建筑的健康和安全;通过对主要建筑设备的用能统计分析,用能预警,利用一定的控制和管理手段达到建筑节能目的;通过业主服务支持监督系统,受理业主的服务要求,接受业主的服务监督,为业主提供舒适、温馨、便捷、高效的工作和商业活动环境。

摘要:科学合理的智能建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是解决智能建筑信息化程度低、智能建筑运维管理机构臃肿等问题的关键。本文对智能建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功能、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意在利用管控一体化、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智能建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

关键词:智能建筑,运维管理

参考文献

[1]胡硕兵.加强运维管理推动智能建筑产业发展[J].智能建筑.2007,第11期:P10-12

[2]胡硕兵.建筑智能化系统运维管理探讨[J].智能建筑.2010,第01期:P47-49

上一篇:发挥课堂笔记的作用下一篇:情感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