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意境(共10篇)
建筑意境 篇1
一、建筑意境的相关概念
受建筑体验者的主观情感、审美意趣、文化背景、知识构成、性格、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意境带有不确定性和自明性的色彩。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自身所呈现的情感是由建筑创作者所注入,所以建筑创作者本人的情感、文化底蕴、设计技巧、知识构成、伦理观念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建筑意境划定了某种特定的类别。
二、建筑的壮美意境
“壮美”一词,一般理解为“雄壮美丽”,主要是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人物。早期人类处在自然之中,是显得渺小而柔弱的,当自然作为人的审美对象时,其苍广宏壮的美,使人对自然充满了敬慕与畏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自我意识开始萌生,加之建筑水平的提高,人类通过建造巨大的建筑物以仿效自然的苍广宏壮之美,甚至希求建筑的壮美能与自然的壮美一样永恒,这是建筑壮美意境的历史溯源。建筑物要生成“壮美意境”,其建筑尺度必当要达到趋同于自然景物般的高大广阔。在古代,从埃及、玛雅的金字塔,到雅典卫城与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亦或是我国古代的各大石窟,都具有建筑的壮美意境。在当今,当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各个巨型水坝、跨越江海的桥梁、机场等工程性建筑,或是身处于摩天大楼、大型体育馆等公共建筑时,都能体验到建筑的壮美意境。
三、建筑的崇高意境
先圣孟子曾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所说的“大”,可以理解为“崇高”,并且他对之做出了“神、圣、大、美、信、善”六种分类。康德认为,在人类对命运中的阻滞所产生的理性抗争之后,所达成的精神品质的升华,就显现了崇高之美。黑格尔则认为,无论是人将自我精神的存在异化为“神”或权威,并对之崇拜,还是人对英雄的崇敬与仰慕,人们都欲从这些行为中获得崇高的美感。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崇高意境所呈现的特质有:歌颂人类精神品质的光辉充实;对至上理念和普世价值的捍卫与热爱(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彰显宗教、政治权威的神圣性和绝对性等。建筑的崇高意境,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宫室建筑、纪念性建筑上(如对英雄的怀念、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反思、彰显统治者的丰功伟绩等),一些以历史纪念题材为主的博物馆、纪念馆,或某些政治建筑,也都有追求崇高意境的倾向。
四、建筑的优美意境
近代美学大家王国维认为“优美”与“壮美”是两种不同的美,王国维在其著作《红楼梦评论》中说道:“评论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若吾人与审美对象无利害关系,又毫无生活之欲存在,则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若此物大不利于吾我人,而吾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所以,基于王国维的观点,优美是审美对象所显现的一种纯粹的、愉悦人的感官的美,即是其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理念的统一,而在审美对象内部几乎不存在矛盾与冲突。所以,“优美意境”是指在审美主体在品评审美对象时,审美主体的婉约之情,与审美对象的知觉要素产生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效应,而引发的和谐愉悦的审美体验。建筑的优美意境则主要体现在建筑形式语言的和谐统一之中,如空间的均衡、比例的匀称、尺度的适度、色彩的雅致、光影的柔和等。
五、建筑的空灵意境
当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动之时,人们就开始不断地思考着一些关于“天、地、人、神”关系的问题,海德格尔则认为:建筑是“天、地、人、神”四者的交汇点,同时也确立了人类在天、地、神之间的位置。建筑不但庇护了人的身体,更使人的栖居充满了哲思与诗意。而当建筑空灵意境的审美之门被开启时,建筑才真正使人的栖居充满了诗性。
从审美潜意识的层面上看,建筑的壮美意境凸显了人类在挑战自我极限后获得满足的欲求;建筑的崇高意境彰显了人类对自我的肯定与嘉赞;建筑的优美意境反映了人类对纯粹、完满、绝对的美的恋慕与追求;建筑的空灵意境则渗透着人类希求着心灵的返朴归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空前繁盛,人们的内心在信息纵横交错、高楼密布林立的都市中变得疲惫不堪,人们需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适当的调节与“清空”,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空灵意境作为一种充满心灵慰藉的审美体验而逐渐显现了出来。建筑空灵意境使人在当下的瞬间觉察到了本体的永恒,忘记了都市生活的喧嚣,获得了内心的安宁。
建筑意境 篇2
——浅析李白与苏轼诗之豪放意境之不同
作者:陈晓霞
自古至今,诗一直是文人雅士推崇及追求的,先秦时就已经告诉我们“诗者,志之所知也”。人们很早就借用诗来表达自己感情和想法,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抱负。欣赏者通过诗的背景及诗的意境来揣摩诗人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或人生理想。一首好的诗是通过它的意境体现出来的,诗人的人生抱负也是通过意境来体现出来。因此,一首诗的意境很重要。那么,何为诗的意境呢?
所谓诗的意境,是指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一种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享受。它的发展经过了先秦时的“意象论”、魏晋时的主情理论等,及一直到王国维的“意境论”,其中意境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深邃悠远的意韵美三个方面。其中情景交融还包括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式三种方式。大体比较广泛的意境的分类,将意境分为两类,既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形式。豪放派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简练精致的文字,激荡豪迈的情感,悲壮宏大的气势,在其中读者似乎都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心情,和读者有种心理上的契合。
意境中的豪放派是指它有悲壮宏大的意境美。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题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志向高远,力拔山河;就客体而言,具有较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壮美及崇高。但追其豪放派的渊源,豪放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之一,主要以苏轼、欧阳修、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预备阶段:范仲淹写《渔家傲》发豪放之先声。奠基阶段:北宋词人苏轼提倡写壮词,奠基阶段由此开始,当时只有少数的是人学写苏词。顶峰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转,豪放词派得以迅速发展。第四阶段为延续发展阶段。北宋豪放派的代表也是豪放派中最据代表的人是苏轼,苏东坡。但在北宋之前,唐代时,虽然李白的诗歌被称为是浪漫主义的诗歌,但其中就已经包含豪放的要素,李白的诗歌中尽显着浪漫的豪放,他的浪漫来自于丰富的想象和豪放的气势,而苏轼的词虽然被很多人称为豪放,但在后期的创作中,豪放中有隐隐藏着一种哀痛和人生的无奈及惆怅。因此这两位大诗词家的豪放各不同。
李白的诗歌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这种前不见个人,后不见来者的独特的浪漫来自于他丰富的想象和豪放的气势,李白的想象可以使他“神游九天梦境”气势更是有如海雨天风,李白抒发感情的方式异常热烈奔放,但同时他的豪放里有着自然清新的元素,“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明月出天山,沧海云海间。”字句毫无华丽,毫无雕琢,浑然天成,朴素的字句融合在文章里,构成了动人的意境。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澎湃的激情,又可以领略到宏达美丽的景象。李白在浪漫中透出豪放。例如《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点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的题目似乎已经交代了有关“难”的程度,但在整篇的诗中,是人并没有告诉读者路有多么的难,开篇就“斗酒十千”彰显了是人豪迈的气质和放荡不羁的性格,是人在最久的兴头上拔剑四顾,才知道行路难,自问道:“多歧路,今安在?”,但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就告诉了读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心中的豪迈的气势尽显其中,全诗在用字上“十千”、“万钱”、“沧海”等字眼也已经彰显了是人的风格,诗的通篇没有提及到路有多么的难,只是告诉了读者长风破浪会有时,浪漫中显着豪放不羁的性格。再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雅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想想独特但又没有脱离实际,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又不失豪迈的气势,全诗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三拖得气质,不与权贵争斗。这首诗的意境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开篇就将读者带入到自己的梦境中,是一种虚写。再后来,又回到现实中,其实是借以表达诗人不愿和这个社会同流合污,过自己洒脱中的生活,是人营造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豪放的意境,其中诗的最后几句更能体现出了诗人的思想,诗人通过这种诗的意境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可见,诗的意境极其重要。但李白的时始终始终浪漫主义的豪放派,浪漫中透露着豪放,豪放中体现着是诗人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弄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主人何为言少钱,自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整首诗豪气奔放,诗人的感情激荡,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绪悲愤而作狂放,语言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但在李白诗中的始终似乎没有那种豪放的悲。相比之下,北宋词人苏轼的诗虽然豪放,但在豪放中透着一种悲惋,虽然一直以来苏轼被大家称为豪放派的代表,但没有看到在苏轼后期的诗作中豪放激荡的字词下掩盖着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奈。
苏轼的词有“纯粹的豪放”到“豪放中见悲”,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词中悲的成分加深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苏轼在自题画像中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许多人仅仅打着看做是一种自嘲的说法,但是其实这是苏轼对人生及创作道路的回顾后做出的深刻的认识和总结,来表达他内心的的悲痛。这些创作凝聚了苏轼更多的无奈地叹息,但又不失其豪放达观人生态度,将人生的痛楚转化为没的快感,诗人用其娴熟的技巧将及更多乐观的成分掩盖了那份悲凉。苏轼的早期的豪放派的代表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诗是苏轼任密州出猎时写的,词中抒发了诗人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一个“狂”字贯穿全文,接下去的四句又写了出列的宏大场面,变现了出猎者豪迈的气概,这里诗人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全诗的场面宏大,志向高远,力拔山河,从诗的意境中表现出了诗人豪放激荡的性格,从事的意境中可透露出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在“乌台诗案”后,诗人的诗句没有了那种早期诗的洒脱不羁,似乎诗中总是透露着一种淡淡的伤感,例如《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被好多文人雅士定为豪放派的诗,尤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被看做是豪放之举,然而没有深入了解词人写词的深刻意义。表面看似豪放不羁,但仔细品味诗的已经,会不觉得发现,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无奈和叹息,别人笑我痴,是因为我真的痴吗?只是用这种痴的状态来掩盖我的无奈而已。试想,一个孤苦的老头在雨中蹒跚,竹杖真能轻胜马吗?只是自我的一种安慰罢了。诗的意境中透显着一种悲叹,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再例如另一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首诗作于东坡黄州被贬的第三年,全诗的风格清旷而飘逸,但其中透着悲,“家童鼻声已雷鸣”、“倚杖听江声”起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一位遗世独立的老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脱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词人喟然长叹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突起的深然喟叹,直抒胸臆又满含哲理,既包含哲理又一任性情,表达的是一种无法解脱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和感伤。
因此。读苏轼后期的诗作总能从中感受到另一种情感,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伤,豪放洒脱中略带悲凉,只是自我安慰到用一种潇洒的性格来掩饰心中的感伤,诗的整个意境虽然在字面上仍然是豪放不羁的,但能从诗中感受到诗人的感情的变化和抒发,这种豪放派的诗虽然在题材上是一种飘逸洒脱,豪放不羁的形式,但在其中都包含着诗人们的志向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
通过时的意境比较了李白的诗和苏轼的词,李白的诗以浪漫为主,浪漫中带着洒脱,洒脱中带着豪放,是李白真性情的写照,读李白的诗从中能感受到李白是一个个性鲜明、豪放不羁的诗人,诗的意境中透露着自己满腔热血和抱负,怀才不遇时也能一杯酒下肚而那些怅然若失早已烟消云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和霸气,种种豪放只能在李白的笔下写出来,别的诗人的没有李白的这种才情。苏轼的诗在后期豪放中略带悲,与自己人生遭遇有关,但仍旧是那种洒脱。
建筑意境 篇3
关键词:园林;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引 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布局应合理,尽量减少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而绿色建筑的这一要求与追求,与我国的园林建造又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我国古代园林有很多值得当代绿色建筑学习的地方。
1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过程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主要以狩猎祭祀为主。汉起称苑。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的普遍风尚。在隋唐之后,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体系。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2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
园林中的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艺术精品,对游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建筑提供园林以实用价值,它作为人工要素,与山、水、植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园景,表现园林的可游可居的生活气氛。由于建筑具有这种使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中国历来造园都十分重视建筑的经营。宋以后,园林建筑的形象日益多样化,建筑物在园林里面的地位也就更重要。它成为园林造景的一个积极手段。
园林建筑始终保持宁静、简洁、清新的特点。古语有:“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但其取其简者、坚者、自然者变之”。
园林建筑常用于点缀自然环境,并且还以其空灵起到“借景”与“融合”的作用,为周围的环境所服务。
园林建筑的独立及组合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轮廓,使建筑与园林相得益彰。
3 中国古代园林的意境对当代绿色建筑设计的启示
意境是艺术作品借助形象所达到的一种意蕴和境界。古代园林的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象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实际景物更为丰富的艺术情趣。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如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以富于层次的开敞空间面向西湖,建筑物原本生硬的钢材和透明玻璃巧妙组合,黑白灰色调和谐的对比关系,使冰冷的现代建筑材料趋向丰富深厚的传统水墨书画的神韵。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古代园林都采用神话传说来造景,西王母的“瑶池”和黄帝的“悬圃”都被描绘成景色优美、风景秀丽的花园。同时,这些想法也表现人们追求青山碧水、繁花似锦的生活环境,促进了中国古代园林中“岛”、“池”的布局形式,丰富了景观的内涵及外在表现力。如西宁湟水森林公园,以河湟文化为载体,将园林造景与自然山体、园林造景与地域文化融为一体,以草木花卉、假山卧石、亭廊桥檞为造景元素,配以楹联题,在整体布局、建筑安排和山水植物的配置上,与自然和谐统一,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浑然天成之美。
园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建筑在空间上的多方位延伸,而建筑的艺术完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装饰艺术语言。台北101在设计中溯源深层文化。以中国人的吉祥数字“八”作为设计單元.层层相叠,构筑整体。在外观上形成有节奏的律动美感,开创了国际超高层大楼新风格,多节式外观,宛若劲竹节,节节高升,柔韧有余,蕴含着中国生生不息这一传统意涵。在建筑外檐的设计上运用了吉祥如意图案,使其更加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
园林建筑不仅要考虑单体建筑如何安排布置还应注意建筑之间的组合和搭配方式,这就要考虑到建筑之间的色彩、造型、尺度、立面形式等方面的相似和不同处,如果为取得协调统一的效果则应把二者或多者的相似点强调出来,从而成为建筑群组的一个特征。有时候需要彼此之间的对比,衬托来强调不同建筑之间的个性,以小衬大,以黑衬白,以横向衬纵向等手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结合国际理念和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典范。博物馆的基本色调是灰白两色,正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用的传统色,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为相似。其整体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并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布局与古城风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
4 案例介绍
西宁湟水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场地元素,将公园融于自然山体大背景环境中,不仅营造出“宛若天成”的景观效果,更有效的节约了建设成本,尤其是场地中全部大树的保留正是当前绿色建筑的倡导方向。
公园选址于西宁南山森林公园北坡山脚下的平坦区域,公园水系模拟黄河的流经形态呈“几”字造型贯穿公园;中心湖面构图近似中国版图;三组卷叶式浮雕碑刻墙;这些景色巧妙的表现了黄河诗词文化以及青海的历史文化遗存。
公园设计巧妙的借用山、水、林,不仅成为公园的特色所在,也大大节约了建设投资。公园原为小型苗圃,地势极为平坦,但原生大树分布不少,设计均通过不同技术措施予以保留,并与设计方案巧妙结合。
从缀山、理水、植草、种树到园林建筑、小品、道路、桥梁、铺地,每一个环节都从整体的色彩、体量、形态、风格细心把握和推敲。如:道路、灯具、小品大胆选用“中国红”,给寒冷的西部高原注入暖意;小巧精致的亭廊水榭,配以楹联题刻,无不渗透出传统园林的淡淡雅韵。
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组织,始终贯彻对场地原有植物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理念,针对每株植物的位置、形态、规格及长势,定制切实可行的调整设计方案,营造出与环境相融合、相适应的新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天然水源与水体净化措施,湖体水源引自紧邻公园围墙的解放渠天然不断流水源,有效节约了常规使用城市自来水水源引用和补给的问题。
5 结 论
绿色建筑是今后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增加。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成。绿色建筑强调回归自然,建筑外部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而园林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园林意境对当代绿色建筑的设计具备很大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涂秋风.低碳与城市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0~125.
[2]朱仪.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当代建筑中的缺失以及启示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
养老建筑中人性化的空间意境营造 篇4
1.1 意境设计概述
意境的设计是环境行为学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假设和构建出情感传达的系统是意境设计的方法。在养老建筑的意境设计中要运用色彩、光、材料、绿化等真实的事物。并且这些要素间的组合不是僵硬的堆积, 而是要体现出对设计环境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从而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的。人性化设计在国内外很多领域都被强调和倡导, 将人性化上升到作为意境表达的一部分, 使之成为“让人感动的”设计, 是养老建筑的设计师所要追寻的最终结果。众所周知, 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很多关于意境的描述, 可见意境对美学的重要之处。“建筑意”, 就是建筑空间意境的真实写照。但是, 即使建筑艺术形象受生活空间的制约, 不能随意的塑造、无理的建造, 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将养老文化植根于养老建筑的空间意境中。
1.2 意境设计的应用
进入到21世纪, 建筑界的主流之一便是各种基本理论原则的回归, 有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更多的体现了或朴素或理性的价值取向。因而, 我们提出在养老建筑设计当中, 应以理性分析和人文体验作为思考方案的切入点, 积极探索和刻画环境与建筑的内在联系, 以实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特殊场所下, 文化、自然与建筑的共生。环境是由很多单体建筑以及很多群体建筑与他们所处场地存在的各种环境因素等共同创造形成的, 这种有环境及建筑空间所表达出的要营造场所的精神就是对养老建筑中意境的最合理的概括。
2 养老建筑意境营造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过于封闭
目前我国的很多的养老机构都是封闭式的管理, 这是出于安全因素方面的考虑。但是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非常局促自闭的环境中, 将对身心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老年人也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由此可见,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创造出营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空间已经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在养老院中生活, 就必须要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生活有所区别。虽然封闭的环境会方便管理和减少老年人外出活动的危险, 但是用这种方法提供的安全感是不正确的, 要创造出好的空间环境, 让老年人感受到亲切, 温暖, 归属。这才是好的空间意境设计。
2.2 欠缺对室外环境的营造
目前我国的很多的养老机构都是类似宿舍的建筑模式, 一个屋子里放两三张床, 只有高收费的房间会配置单独的客厅或者卫生间, 建筑外除了必要的交通马路和绿化之外, 并没有在室外交流活动的场所。虽然很多养老机构的内部设施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 但室外空间的氛围没有满足人们的需要, 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室外环境的设计, 那么当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时, 就会失去入住的欲望。
3 养老建筑空间意境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3.1 强化自然
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建筑不是存在于真空中, 它是存在于为了某种功能使用所特定的大环境中。在这所说的环境不仅包含了重要的自然环境, 也包含了同样重要的人文、历史、社会等其它方面。我们知道自然环境必将是首先与之发生关联的。因此, 养老建筑各处的景观、每一栋建筑不只是个基地上的附属品、添加物, 周围的环境必须与他发生关联, 进而与生活在养老院内的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互动对话。例如在养老院内多种植树木的同时增加休息椅子的设置, 使老年人在室外就能享受自然的同时也增加了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如果简单的增加休息椅子的措施产生了老年人与老年人、老年人与建筑的共鸣, 那么, 这种简单的“建筑意境”的表达便获得了成功, 当然这些与自然环境的共鸣也取决与设计开始是我们对基地以及周围环境所持有的态度。
3.2 善用颜色
作为北方城市中的养老院, 冬天树木凋零, 银光素裹之停留在降雪之时, 更多的时候养老建筑沉浸在一片冰冷由萧条的场景气氛中, 让老年人的活力降低不少。所以必须要在颜色上做功夫, 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身体感受, 所以每个季节不能只是一种颜色, 要很多颜色互相呼应, 才能让老年人不在冬天因为寒冷心绪低落, 然而最能实现颜色变化的不是建筑楼体本身, 而是各处的绿化。所以要改变养老建筑规划中树种单一的现状, 增加一些在冬季更美的植物, 让养老院中中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生机与活力。
3.3 舒适便利, 增加可识别标志
随着老年人自身身体素质的变化, 各种身体的机能也会随之出现衰退的现象, 可能会在听不清楚别人说话、记忆力减退、触觉出现障碍。因此在营造室外空间的意境氛围时, 多一些加入标示性的东西必不可少。这些设计会给来年人带来各种感官上的刺激, 增加他们的辨识能力。所以在营造外部空间时, 可以加入很多细节部分的处理, 还可以加入指示箭头、雕塑、建筑小品等方便老年人识别的东西。并且场地内最好可以人车分流, 停车场离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区域远一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养老建筑的空间意境存在于环境中, 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建筑空间环境的表达。环境和意境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所以, 在充满浓郁人文色彩和文化背景氛围的养老建筑中进行建筑空间意境的表达, 要体现出对养老机构本身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尊重、了解、把握并将养老文化的传统和特色发扬并继承, 养老建筑的空间表现与环境相融合、适应。要知道单纯的形式或强烈刻意的对比并不是这种适应和融合的巧妙方法,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对养老建筑空间及所要表达的意境的领会, 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舒适的建筑空间, 达到令人向往的养老建筑空间意境的表现。
摘要:中国加速老龄化的背景下, 养老问题更加突出。人们对养老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和多元化, 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也更强调心理需求的满足。为了提高养老机构的综合水平和整体环境, 必须将养老院的意境营造放在重要位置。当养老建筑与周围环境以及建筑本身所创造出的意境, 可以让老年人更舒适的生活, 更轻松的居住时, 便是成功的意境表达, 也是成功的人性化设计。创造一种有文化底蕴且符合养老建筑意境表达的建筑组合非常迫切重要,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当今养老建筑中环境空间意境上表达的不足。
关键词:强化自然,善用颜色,标志性
参考文献
[1]于洛.养老院建筑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14.
意境个性签名 篇5
2、人生如烟花,不可能永远悬挂天际;只要曾经绚烂过,便不枉此生。
3、该来的总会姗姗来迟,想走的总是迫不及待。
4、我见过春日夏风秋叶冬雪,也踏遍南水北山东麓西岭,可这四季春秋,苍山泱水都不及你冲我展眉一笑。
5、最美好的事,是看到某人的微笑;而更美好的事,是他因为你而笑。
6、一个人走在安安静静的小路上享受夕阳的暖光照耀。
7、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
8、我喜欢你,无关风月。我愿你好,即使后来你与我全然无关。
9、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若雨落敲窗,就且听风声。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若时光逝却,就珍存过往。
10、如果梨花压鬓青丝成雪,是否也算赴了白首之约。
11、不惑之年,学会放手,你若有心,我何尝无心,你若无心,我随遇而安。
12、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
13、后来我才知道,她并不是我的花,我只是恰好途经了她的盛放。
14、在时光里画张地图与你相遇。
15、喜欢一个人,因为没结局所以选择继续做朋友。
16、喜欢是不离开,爱是离不开
17、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
18、无论四季变化你是否还会待我如初
19、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样。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成熟,就是用微笑来面对一切小事。
20、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21、暗恋就是明知道没有结果,却一无反顾的去做吧
22、过去让它过去毕竟回不去
23、色彩,淡淡的就好,深了会褪色;生活,简单就好,复杂了会变质。
24、并不是我们的关系淡了,而是你身边不再需要我
25、愿你一生有山可靠,有树可栖。与心爱之人,春赏花,夏纳凉。秋登山,冬扫雪。
26、你终会遇见这么一个人,他会用整个人生将你精心收藏,用漫长岁月把你妥善安放。
27、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忽然我乱了。
28、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29、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30、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建筑意境 篇6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沉淀,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乡村或者田园意蕴非常向往,从早期的老庄哲学开始,老子的哲学思想都是从现实生活启发而来,即源于大自然,比如“上善若水”。大自然中的景物已经被赋予了人的性格,竹寓意君子、荷花高洁、梅花坚毅,因此,中国哲学中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物非物,物我一体,有了这种人与大自然天然的血缘关系,中国的文化、艺术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大自然、与乡土密不可分。
这种乡村意境的表达在传统的山水画中就已经存在了,人们把自己对乡村的向往,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当人们不能亲近自然、乡村的时候,可以通过观看艺术品,得到一种心灵的畅游。国画大师齐白石,他的画有很多表现乡村的景物,从瓜果、蔬菜、农具、田间昆虫和鱼类等,几乎无所不包,表达了一种浓浓的乡情。在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很好的表达乡村意境的作品,读后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陶渊明就是田园派诗人的典型代表,他的《归园田居》中写到: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作者内心对乡村景象由衷的赞许,对乡村意境的神往。乡村景象是一种朴实无华,能让人真正放下心中负担,找寻自我的地方。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普普通通的乡村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安适静逸,又洒脱悠远.......没有樊篱,回归自我,游哉、悠哉!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一样需要那些质朴、带着自然气息或者说带有乡土气息地方,可以让自己放下心来,慢慢感受生活。最简单的就是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养一些花,摆放一些石头。当生活的空隙里,来欣赏、把玩它们,对心灵是一种调节。然而,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近几年里出现了很多具有乡土气息的生态园。那么如何让这种乡村意境更加浓厚一些,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呢?那就需要建造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建筑、营造具有乡村意境的环境。主要从物质形态和精神层次两个方面来分析乡土建筑的特征与乡村意境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
一、物质形态方面
“乡土主义”建筑是指那些由当代建筑师设计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乡土建筑的新建筑,是对传统乡土方言的现代阐释。”[1]怎么样把“乡土主义”的建筑形式转换成为当代的实用建筑形式呢。这就需要深入研究,找到乡土主义建筑形式中的当代建筑因素与可以实用的材料,使“乡土主义”建筑的形态和功能与当代生活方式有很好的契合点。这样才能使两者相互融合。具体要从以下三点来尝试:
1、研究乡土建筑的外在形式,加以借鉴
研究乡土建筑的形式上的使用功能,以及的形式上的特殊美感加以分解,融入现代建筑形式,将现代的审美取向和乡土建筑的审美有机的混合,使之艺术与功能并重。这样就可以做到当代建筑形式中既有乡土建筑的美感特征,又与之保持与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这里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分解,解构,和再重构的一种方式,就完成形式上的“再组合转变”。通过巧妙的借用原生态乡土建筑的形式,唤起人们心底里浓郁的乡土情怀。
2、乡土建筑中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在现代建筑中吸收乡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使用采集、运输、建造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的原料以及营造环境的装饰元素。例如,湖南湘西的吊脚楼和陕北的窑洞,都是这方面非常好的案例。同时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善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节能、环保、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技术方面,乡土建筑技术通过多年积淀,形成了一套乡土建筑手段与技术,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和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要在去伪存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更好的运用到整个建筑的建造过程之中,满足现代人对建筑实用方面的要求。
3、对乡土文化保护的意识与当代文化精神的建立共存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传统向当代的转换,前提要保证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因为传统的消亡会使当代乡土建筑形式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乡土建筑不为现代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2]当然,现代建筑文化的确立也不能建立在对原生态乡土建筑形式的粉饰和生搬硬套,生硬的照搬永远难以成为经典,也难以成为大众所喜爱的建筑形式。对传统乡土建筑的态度只能保持在“借鉴”上,才能最终形成传统文化的乡土建筑与当代建筑理念的合理共存。
二、精神层次方面
乡土建筑与乡村意境的表达在精神层次方面主要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理念,一个是各地不同的乡土文化,或者叫民间文化。
1、中国传统哲学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整体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渗透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这种哲学观反映到建筑环境领域中,一方面表现为建筑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想方设法在有限的空间中再现自然,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建筑形式与选择材料的相辅相成上。同时乡村意境的表达也在这种哲学观的影响下,追求顺应自然,呈现纯自然的意境之美。
“阴阳有序的环境观是乡村意境中最为典型的环境观之一,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的:“万物负阴及抱阳”。这种观点既为人们建造居室时提出了背山面水的要求,也为人居环境的变通提供了其他可能,为功能格局提供了选择空间。”[3]即使在当代,这种环境的阴阳学说也根深地固的影响着中国人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因此,要使现代建筑表达中国乡村式的意境就要在建筑选址、室内空间划分等各种方面来体现这种环境观。
2、乡土文化的意境表达
乡土建筑形式所蕴含的风土色彩和文化氛围,是任何城市环境都无法期冀的,乡村意境是乡土气息的表达,也是每个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特征延续。从传统建筑和民居中吸取营养,使现代建筑与当地风土环境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让现代的人们居住其中感受扑面而来的朴质感情。
乡土建筑与乡村意境的表达离不开一些特色符号的运用。各种地域符号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精炼语言,往往带有强烈的乡土地方特征,它的范围涵盖非常广,包括乡土美术、地域性建筑风格,具有地方风俗的物品(包括生活日用品和装饰品)。乡土美术中根据不同地域的风俗、民情、传统不同,各自形成了丰富的种类和多变的风格,并且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如,徽州建筑的代表特征马头墙,湘西以木结构为主要材料的吊脚楼,陕北的土窑。同时运用比较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当地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表达出来,
乡土建筑中的乡村意境的表达,实质上是追求一种淳朴安逸的生活方式,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营造乡村意境的关键是如何展示和提升乡土文化,寻求环境建筑的功能性与文化艺术性的结合点。通过让人们在建筑空间上的感悟,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感悟,在文化上的感悟,在人生境界上的感悟。
乡土建筑中的意境表达充溢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带着沁人心脾的山野气息和田园情调。更体现出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几乎是外国的设计理念一统天下,本土设计文化创意严重缺失,我们要将乡土建筑与乡村意境的表达融入进被钢筋水泥包围的现代都市中去,必能给人们的心灵上带来一片绿意和新的思考。
注释
1[1]姚红梅,关于当代乡土的几点思考,建筑学报.1999(11):52-53
2[2]王其享,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56-75
建筑意境 篇7
1 当代中式建筑创作的发展
在当前国内建筑市场,有许多带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中式建筑的热潮在国内已经悄然兴起并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当今人们的观念以及材料、技术、文化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做到合理地继承并延续传统,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形式的简单的模仿,简单的套用传统的形式或符号,或某一形式的局部泛滥,这些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我们应以含蓄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特质融入建筑创作中,本文主要从传统建筑空间意境营造研究。建筑意境的追求,必须脱离对传统建筑表象的形式依赖,超越建筑形式本身,表达出独特的精神气质。从科学、技术、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认识传统建筑空间问题、特征以及内在动因,发掘和掌握传统建筑空间的本质——意境的营造,并恰如其分地利用当代的建筑语言表达其空间意境,可以减轻“传统样式”的定式观念,避免寻找固定的现代“中式建筑”,这样才容易创造出一个多元化的中式建筑创作局面。
2 传统建筑空间意境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的营造手法
当代中式建筑的创作的主流不再是依赖于传统建筑式样,许多都不再留有传统元件的痕迹,传统只是作为一种概念体现出来,人们依旧可以在这一种概念氛围中感觉到传统的气质,即:对传统的追求已不限于引用、形似,而是更进一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及人文精神。当代中式建筑在追求传统建筑空间意境时,因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建筑师而表现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符号的运用
1)传统符号的再现。
将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构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进行优化设计。首先,这些建筑构件可以设计在跟传统建筑一样的部位,使其具有原来的实际功能作用。其次,也可以对建筑构件进行错位布置,使其具有新的功能作用。再次,摆放的建筑构件还可以不具有任何的功能作用,只是作为传递文化的载体。下面以传统窗棂这种富含中国意蕴的传统元素为例进行说明。在图1中,设计师把传统窗棂设计成栏板,让它在室外走廊上发挥了作用。在图2中,设计师把传统窗棂嵌在墙上,在立面设计上形成虚实对比,传统窗棂在这里起到了纯粹的装饰作用。
2)传统符号的抽象与变异。
传统建筑空间艺术对于现代人来说,它的某些形式是陈旧的,造型是繁琐的,有些不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倾向,因此,设计师要对传统符号进行抽象、变异、再设计,主要表现为形的简化与再造。一方面,对传统建筑空间构件形态进行简化;另一方面,提取部分传统装饰图案,按照现代审美观念进行再创作。即对于一些过于复杂繁琐的传统符号,将其打散,分解出最具有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部分,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装饰元素,运用现代的设计法则,重新设计后与新建筑造型、功能、结构有机融合,这样使新建筑既具有时代感,又能散发出历史传统气息。如在万科棠樾中,对传统窗棂形式进行简化,通过不同形式组合,赋予其新的形式,并与功能、结构有机的结合。
2.2 传统材料与传统技术的更新
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琳琅满目的材料世界中。不同的材料可以代表不同的时代特征、空间样式,还可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意境。天然的石材与木材的运用可以体现传统建筑的时代特征,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建筑材料最具代表性的是钢材和玻璃的结合。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设计师可以运用现代材料来阐释传统文化的底蕴,使传统设计富有现代感。丹麦设计师克林特指出:“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正确的材料,才能以率真和美的方式去解决人类的需要”。因此,必须用相应的材料语言和表现形式,表现不同独特的环境氛围。在许多设计中,用新的材料来模仿旧的艺术形式,迁就原有的审美习惯,是不可取的。但是,各种材料没有固定的表现对象,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要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加工技术,发挥其性格,结合具体环境具体运用,就可以使材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交汇和沟通的桥梁。在南通珠算博物馆中,博物馆屋顶借鉴传统民居双坡屋顶原型,结合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特点,采用轻盈的铝板呈45°起坡,双坡屋顶呈垂直相交,檐口薄且出挑深远,使其具有现代感且飘逸。
2.3 移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移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简单的把形态装饰性的元素依附于建筑之中,而是移植到服从于功能的建筑空间、造型上,或衍生出各种不同形态,运用到建筑的整个形态中。这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指诸如文字、书法、剪纸、水墨画等“非建筑”的可视化元素[2]。如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兰亭别院等都是通过移植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穆龙建筑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2008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方案,则是将十二生肖图案移植到建筑中,在略抬台高的建筑基地上以独特的中国十二生肖图案区分不同区域,使体育场这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置于中国文化意味的基地环境中。“鸟巢”现在不仅仅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物,而且被称为一个图符式建筑,就是在作为城市标志的基础上浓缩为一个符号而被认知。“鸟巢”的形象已浓缩为一个符号而广被认知,即使没有来过北京的人们也对它产生印象,形成某种“先验”意象。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层次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要大于建筑本身的影响,成为一种文化现象[3]。
2.4 回归自然
建筑作为人造环境,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作为人类改良自然气候和塑造人工环境的技术手段,满足人们各种要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许多作品都是在顺应自然,尊重历史文脉,充分利用自然的条件进行规划与设计,使建筑融合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建筑融入自然和效法自然以外,通过细部的不同处理,最大限度的引入自然,加强人与自然的对话。如在青城山房中,坡顶简洁、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强调黑白灰,注重色彩处理,封檐板用的紫铜质感的金属,是从当地地域文化中汲取的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充分融合,这些板,经过自然的氧化最终变成绿铜色,记录岁月更迭的斑驳痕迹。圆竹装饰的望板、原木制成的檩、椽、梁等装饰构件与天然纹理的碎拼黄色砂石暗示着“建筑生于斯、长于斯”[4]。
3 结语
当代中式建筑作品中也存在许多不从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形式规则出发的建筑作品。本文并没有对其做介绍,而主要选自各种杂志与著作中所介绍的优秀的当代中式建筑作品。通过这些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建筑绝非形式上的语汇或符号所能概括,应以含蓄的方式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多而杂”,且在多次革命中,被许多次的中断和混乱。所以在继承传统文化时,我们首先要找到契合点,才能正确的继承并创新。本文是抓住传统文化中矛盾、运动、共生的哲学意识,从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矛盾问题出发,认为传统建筑空间与人生活关系密切,其空间意境的营造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的运用也是中式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手法。总之,当代中式建筑创作单纯从形式与空间入手终究是落于下乘的,只有结合文化、意境的塑造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而在中式建筑创作中也要融入当代的审美理念、原则和方法。21世纪,人们的居住环境已经向生态化、舒适化、个性化和文化层面发展,建筑设计大力提倡人文关怀,而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首先,建筑师要把“生态”的概念引进来,向绿色、环保和可持续靠拢;其次,建筑师要对市场和居住者进行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设计定位,让使用者感觉舒适化和个性化;最后,要提高设计的文化含量,通过多元化使设计充满人文特性,体现人文精神。
摘要:通过对国内建筑界继承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实践的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从传统建筑空间意境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的营造出发,研究当代中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联系,并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处理手法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中式建筑创作手法。
关键词:中式建筑,意境,空间营造
参考文献
[1]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9.
[2]杨斌.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现代审视[D].青岛: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
[3]王戈,于宏涛.青城山房[J].建筑学报,2008(11):63-69.
从国画的意境到书籍设计的意境 篇8
意境, 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的核心范畴。“得其环中, 超以象外”, 宗白华的意境论, 不仅仅把“意境”局于纯诗艺的创造和鉴赏的领域, 而是涵盖着一切美的艺术和人生, 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存在, 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二、书籍设计现状
从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 仅仅两个字的改变, 体现了中国书籍艺术的发展。之前,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 书籍装帧只是对书籍的封面进行美化设计, 这种理解使得书籍装帧变成了封面设计的代名词。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书籍设计的认识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人们开始意识到书籍艺术本身的含义。书籍是书的内容的载体, 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
三、书籍设计与国画意境之关系
潘天寿先生曾说过“艺术以境界美为极致”“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调为最高境地”。国画与中国书籍可谓是同宗同源, 他们都有很悠久的历史, 都是跟随古老中国的足迹一点点走到现在的。在做书籍设计的时候, 也可以吸取一些国画的意境法则, 提升书籍设计的水平, 发展中国的书籍设计。
吕敬人为大家所熟知的书籍设计大师, 提到“吕氏风格”, 人们会自然的联想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他的书往往会传达出一种意境, 浑厚又感染人。正是吕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不断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 提高水平, 才设计出精美而又意义深远的书籍作品。因此, 做设计, 我们要寻根、寻源, 否则, 我们的设计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0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中国记忆》, 正是书籍意境的代表。捧着这本书籍, 就像捧着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一样, 厚重但不张扬, 令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很想细细品味中国的千年文化。此书设计中, 图片、文字、空白大小得当, 整个内页安静自然, 没有任何的花哨感。虽然有比较大面积的空白, 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饱满、充实。就像中国水墨画一样, 带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内页的内容, 展现给我们要感知的事物, 而空白的地方, 则任由我们去想象:烟气、云雾、湖水……这空白是要靠读者的想象去填满的。就像看齐白石的虾, 我们不会怀疑水的存在, 我们甚至不会问那些虾到底在哪里, 这就是国画中“留白”的奇妙作用。
中国水墨画的虚、灵空之意境, 就像书籍应该达到的整体感觉一样。书籍设计是为更好的展现书籍的内容服务的, 让读者从读书这个过程中品味一些东西, 得到一些东西, 并且升华一些东西。我们爱国画, 因为它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更因为它是那样的有魅力, 那样的富有意境。书籍设计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设计一本书, 在开始之前, 先定好整体书籍的感觉, 就像国画家的“意在笔先”, 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最终完成有着某种意境, 带着魅力的作品来。
四、书籍设计之意境层次
1. 情景融合
中国的水墨画集大成者很多, 但也存在很多默默无闻的画者。他们的失败, 也许可以理解为他们的画的意境只简单地完成情景融合。这就像我们做书籍设计, 只是单纯的将书中的文字内容放上去, 将每一页连接起来, 加一个封面封底。这样的书籍包装设计只能是差强人意, 很多书从印好就一直待在出版社的仓库里。这样的书可以读, 只是缺少了一些情感在其中, 读者面对这样的书, 往往兴趣很低, 再美的文字内容也被掩盖了。当然, 这里不是说简装的书籍设计不好, 而指的是没有设计的书籍, 没有经过精心编排的书籍。
2. 情感共鸣
对于设计者来说, 一般来说其作品具有设计者自我认同是没有问题的, 但未必会让观者产生情感共鸣, 书籍设计中的情感有可能仅对设计者自己有效而对观者无效。显然, 那些仅仅让设计者感动的“情景融合”还不能算成是成功的书籍设计, 也不能算是成功的意境。因此, 对意境的一个更重要的、更深入的规定就是应该对读者具有情感共鸣, 能够打动读者。以日常情感为基础的情景融合只能让设计者自己感动, 但要让他人感动是有困难的。由于意境最终形成是在欣赏者一方, 因此, 设计者情景融合中的情一定要上升为自由的审美情感。
现在, 设计者和出版者越来越多的重视书籍的发展, 在完成基本装帧的同时, 不忘进行细致的设计, 使书籍呈现给读者特有的感觉。读者拿到这样的书籍, 阅读它, 体会它, 产生情感共鸣, 从中感受到书内容的用意, 并且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得到知识与心灵双收获。
3. 意境升华
中国古人思想的天、地、人的思维模式, 使中国人习惯与从一个终极性存在上去寻找人世间各种行为的依据, 寻找艺术美的“道”“气”根源。这样的意境层次, 引入到书籍设计当中可以理解为“世界最美的书”的意境。对于书装设计, 吕敬人先生有自己的追求:有趣和有益。首先做的是一本好书, 而且把它做得别开生面, 让读者觉得有意思。他并不排斥迎合市场的设计家, 但也强调设计的引导功能, 不能让读者永远停留在较低的审美层次里。作为书籍这类精神产品, 更注重人文精神和对人关爱的价值体现, 一本好书, 必须让读者读起来阅读起来方便、易读、有趣、有益、物超所值。好书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好书也可以成为代代相传的珍藏品。
五、结语
中国设计正处在一个大发展阶段, 我们要发展自己的设计, 而不是照搬照抄别人的设计。要想有长远的发展, 我们就要立足本土, 吸收我们自己的精华, 寻找我们自己的本源, 并且不断的开拓创新, 结合时代新特征, 去发展我们自己的设计。国画的意境之美, 完全可以吸收应用到书籍设计当中去。我们从中吸取精华, 再与书籍这种形式相结合, 将我们的书籍设计成富有深远意境的书, 给读者带来有趣有益的书籍。这样, 我们才能将书, 这个人类的知识灵魂更好地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书艺问道》.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2]张黔.《艺术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宗白华.《意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建筑意境 篇9
中国古诗词传承千年,最早起源于远古先民们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举重劝力之歌。随后,《诗经》出现,成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乐府诗不断被发掘、创造;永明体出现了,引起了世人不一样的关注;律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引起了诗词创作的高潮;宋词又为诗词燃起了新的火把;元曲也是中国古诗词的一种吧,虽然它通俗易懂,但却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吧!虽然古诗词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古诗词中意境这个要素,却从未缺失改变过。不管是是古诗还是古词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时刻打动我们内心的意境就好像那动听的古筝所营造的一样。
一、意境
如果我们想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意境是什么:
1.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词典)
2.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
3.指诗中的意与景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特级教师许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词教学》)
4.意境,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营造的意象之境界,是艺术家以敏感的心灵感受到的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的艺术再现。
由以上可见,意境是一个人主观情感与具体情境的有机结合,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不同,内心积淀的情感不同,所以内心营造的意境便各有不同。具体的画像、雕塑、影视作品给予我们以视觉的形象可供借鉴,于是我们便能很快的想到某种意境但对于古筝这种无形的音乐作品和古诗词这种纯粹的文字作品,我们需要更多的想象和感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悟,品味出更多的意境。
二、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
(一)具体意象
由陕西筝家周延甲教授创作的一首“秦风”浓郁的古筝独奏曲陕西筝曲《秦桑曲》取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之诗意,塑造了一位采桑陌上的妙龄秦女的形象,音乐优美动人,意境深邃悠远。乐曲开始的慢板旋律,优美婉转而抒情,仿佛一个妙龄秦女在“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良辰美景中,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追忆着往日的亲情,思绪如潮,美好的情感伴有淡淡的忧伤。慢板的后半部分,音乐带有了叙事的风格;时而切切私语;时而声声呼唤;时而满怀希望;时而无限忧怨······女儿家的绵绵情思,女儿家的深沉哀婉,刻画得惟妙惟肖。古筝通过自己特有的旋律,刻画出秦女这一具体而鲜活的形象期,虽未有词句,但恰似诗歌本身所创造的意象。而它们以同一意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一个苦苦等待着丈夫归来的女子,相思无限,内心愁苦。这不免触动了我们内心对情人甚至是家人深深的思念。
虽然古筝与古诗词传达意象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却为我们传达了同一个秦女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同一个意境。一个是听觉上的享受,一个是视觉上的美感,都在以自已的独特方式来刺激我们的想象,使我们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迎合我们内心深处细腻情感的意境。因此古筝意境中的具体意象于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具体意象具有联系。
(二)气氛渲染
气氛渲染中国古诗词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在我看来,古筝意境的创造同样适用。以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春江花月夜》为例,它借用中国古诗词的《春江花月夜》为曲词,刚开始以舒缓的曲调渲染了“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平静、广阔、深远;随后又一急转之势渲染了“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生命力涌现的时刻,令人的内心深受波动;在此之后,此曲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略有起伏,给人以悠扬、婉转的感觉;即将终结时,曲调猛然间变得紧张起来,似乎是在渲染一个思夫等待情人的矛盾内心;最后,此曲以轻柔的曲调收尾,仿佛斜月沉沉藏海雾,这世界的一切都归于平静。正是古筝以它的曲调配合中国古诗词《春江花月夜》的内容,渲染了一个卧在大海上与斜月相伴的朦胧、神秘的春夜。
无论是中国古诗词还是古筝都在通过气氛渲染这一手段努力为人们阐释着《春江花月夜》这一历史名作,我们也可以通过它们丰富着我们的情感世界。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感叹,我们的内心清楚地告诉着我们:在大海面前,在宇宙面前,在永恒的事物面前,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为悲哀的思夫人伤感,同情她独守空房,相思难寄的无奈。这便是古筝与古诗词的魅力,它通过对气氛的渲染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我们的思想,构筑着我们的精神城墙。因此古筝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和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具有联系并且它们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三)感情基调
既然意境是形象与个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自然不能缺少感情基调。虽然人类的内心世界是是复杂的,但人类最常见的感情莫过于喜、怒、哀、乐、忧、急等。意境中的感情基调同样如此,它似乎是一个迎合者,巧妙地迎合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情感。而古筝通过曲调的缓急,高低,强弱诉说着这首曲子的感情基调;中国古诗词通过诗词中某些鲜明的字眼暗示着在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吟诗诵对、弹琴奏曲,自古以来便是广大文人的一大人生追求,在当今社会中日益成为人们娱乐自我、排遣压力的一种手段。但我们不能仅仅止于娱乐,而应该积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内在联系,做对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1]曾广海.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李凌燕.词乐合璧,古韵新声[D].南京艺术学院,2010.
建筑意境 篇10
一
意境首次出现是在唐代, 王昌龄将其引入诗论, 继而才逐渐成为美学范畴。《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 极丽绝秀者, 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 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 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 皆张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 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1]王昌龄这里讲的“物境”、“情境”、“意境”可以被看做是诗歌意境创设的三个层次, 也可以看做是审美主体作者的审美体验的层递轨迹。意境的创设以及意境审美效应的生成, 要由具有敏锐审美观察能力的审美主体 (作者) , 去观察境 (物境) , 感知审美对象, 设身处地地全身心体验, 调动人生体验的各种情感进行想象, 在生命体验中赋予现实物境诗的意义。
艺术家的审美体验与艺术活动具有同构关系, 审美体验要以深切的人生体验为基础, 客观世界的物境对于艺术家而言是外部世界, 一旦进入审美体验中都是心灵世界的情感物。在艺术家极为敏感的情感世界中会将这些人生体验诗意化, 而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物态化, 在欣赏过程中又会激发欣赏者的审美体验。杜甫的诗歌《春望》“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诗人深陷国都沦丧的悲痛中, 花鸟原本是客观事物, 这时也因诗人的情感浸染, 成了诗人的精神同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花、月、夜五种自然景象勾勒出一幅壮丽美妙的江月奇景, 诗人置身其中不由感慨生命短暂,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仅仅是描摹山水景物, 更是寄情于景, 情随景迁。因此意境与艺术家的审美体验也具有同构对应关系, 作为审美主体的艺术家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之间消除疏离和对立, 达到王国维所说的意境两浑, 物我一体的状态, 而欣赏者也可以通过再度体验去获得新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
二
物境在审美主体的生命体验中, 被灌注了审美主体的情感, 而情感是体验的核心, 客观物境有了审美主体的生命性, 无疑是审美主体内心思想情感的表现, 它属于艺术家的心灵世界。唐代诗僧皎然论意境时曾提出“诗情缘境发”的观点, 重点阐述了“境”与“情”的关系。现实世界的各种“境”是作者创作情感的直接来源, 作者进行意境创设时, 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物境, 而是倾注审美主体的情感, 艺术地表现“境”。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也讲到“情景交融”, 王夫之也曾以“情景互藏”阐发意境的情景关系。
从“意境”一词的词义来看, 本意就与人的心理世界有关, 它首次亮相是在唐代, 而唐代是佛教本土化时期, 佛教对“意境”一词的词意产生了重要影响。“意境 (竟) ”一词本意上指涉人的内心思想活动范围, 后在各自本意的基础上, 引入了佛学的涵义。佛教中的“意”与其一般本意相近, “境 (竟) ”指疆域即心理境界, 一般意义与佛家含义结合后, 有了一种体验之境。
体验是以人的生命为底基的, 审美主体在体验中要投入真感情才能体悟出更深切的情感, 因此审美体验是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人的心灵世界的全面敞开。中国画以人物、山水、花鸟为主, 艺术家游历自然佳境, 置身于自然界中, 用生命去亲近自然、感知自然, 山水画就是艺术家情感性体验的活化石。画家遵循“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艺术法则, 赋予物象以主体感情, 在画中渗入画家的个人旨趣与审美理想, 同时也留给欣赏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和体悟空间。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 他的画作《辋川图》意趣生动, 意境高远, 艺术地表现了蓝田辋川的山水风光, 也是诗人闲居恬淡的田园情怀的致意抒写, 整个画作诗画一体, 情景交融。他的诗歌更是以意境美著称,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2]179诗中描写的空寂深远的竹林之境, 与诗人安闲无碍、清幽澄净的心灵世界交融, 审美景象与诗人的审美情思合二为一。
三
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3]468宇宙人生是体验的对象, 而“入乎其内”就要展开生命性体验、情感性体验, “出乎其外”要不拘囿于宇宙人生本身, 超越日常秩序, 打破常规的超越性体验。审美体验的本质恰在于对现实生存局限的超越, 现实生存是秩序化和常态化的, 日常经验中一切的事物都是外在事物, 在人的眼中不过是具备不同形式属性的物质而已, 当审美主体投入审美体验中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都能闪现出诗意的光芒。审美主体也不再是用眼睛去看事物了, 而是用心去感知, 这甚至会超出日常经验的常态, 超越时间空间的秩序, 审美主体的精神获得自由与解放, 达到澄明境界。而这种超越性地审美体验要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 必须物态化, 即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 绘画作品中的笔墨, 但它们都是有限的, 与其深厚的内涵相比, 不免会产生言难尽意的状态, 而这种有限的形式与无限的意蕴之间又恰能产生一种审美场, 它既是审美主体审美体验的凝结, 同时又可以引发欣赏者再度体验的全面展开。
皎然在《诗式》中指出诗歌的韵味是超越文字和作者形象之上的, 司空图也指出意境是一种超感性、超具象、生成于具体艺术媒介之外的美学范畴。宋代的严羽用“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来形容诗歌境界难以从直观上把的审美特征, 他认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悟。”诗歌意境创造的过程中, 诗人作为审美主体要对客观世界有生命性体验, 只有投身其中, 才能在外物的感发下产生真情感, 在情感性体验中, 超越客观对象世界的孤立状态, 体会宇宙人生无限丰富的内蕴, 并将其艺术地表达出来。
唐代诗人虞世南有一首意境深远的咏蝉小诗《蝉》:“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4]1“蝉”的生活习性作用于诗人, 诗人将这种生命体验内化了并在诗中升华为审美体验, 小小的“蝉”就成了那些具有高格内在品质的人的象征, 其中也不乏诗人的自况意味。可以看出诗中的“蝉”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那个不起眼的小动物, 它是被诗人诗意化、形象化了, 蕴籍了雍容高逸人生品格和不凡气韵的人格化的“蝉”, 蕴含了诗人的超越性体验, 是诗歌意境中浸润审美主体生命的“境”, 是诗人超越性审美体验的产物。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的事物中看到一种人生境界, 是因为诗人的生命性体验、情感性体验使得诗人对自然物有了新的审美发现, 诗歌蕴含的意蕴性正是来自于诗人体验的超越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 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就是大脑皮质从抑制到兴奋的过程, 是相对稳定的审美经验的激发、流动、重新组合的过程, 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聚精会神的体验时所感受到的无穷意味的心灵战栗。”[5]56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物化状态, 艺术意境的生成与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艺术意境的创设中审美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学功能, 审美主体通过生命性体验、情感性体验、超越性体验在价值世界中, 追寻体悟生命的意义, 审美体验也为艺术提供了诸多可能。
摘要:意境的创设与接受都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其中审美体验就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从文艺心理学角度来看意境的美学内涵与艺术家的审美体验以及读者的再度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主客统一、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基本美学内涵是艺术家生命性体验、情感性体验、超越性体验的审美体现。
关键词:“意境”,艺术体验,文艺心理学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第1版.
[2][4]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12第1版.
[3]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8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