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教育

2024-05-31

意境教育(共12篇)

意境教育 篇1

语文教育强调“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情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 如何使人的情感得以健康发展?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意境, “意”是主观思想感情, “境”就是境界, 就是一个三维的艺术图画。在一般的作品中“意”不能直接说出, 需要借外物来表现;“境”不是纯客观的物象, 需要由意而触发。所谓意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境界, 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艺术图画意蕴丰富, 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氛围, 让学生展开想象, 使“诗情画意”充满课堂的空间、占领学生的心灵。

一、意境想象中陶冶情感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读意境优美的词, 就要有丰富的想象, 在丰富的想象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几幅优美的移动画面:竹席怀情, 小船忆情, 雁鸣寄情, 托月献情, 把读者带入静美的意境, 融情于景, 读者可以在丰富的想象中分享词人对自然美的感受, 理解词人早期闲适的生活, 对丈夫的刻骨相思和夫君离别后难以排遣的离愁心绪。“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把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思念点染得生动、洒脱, 意境朦胧, 笼罩在月光秋意之中。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美, 在这美的意境中再现, 鲜明、形象、真切, 如在眼前。“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凄凉意境, 令读者与作者共销魂、齐断肠。苏轼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营造成美的意境, 通过情景的想象使读者真正理解词人夫妻如胶似漆的恩爱和对早亡妻子深切怀念之情。宋末元初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底,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也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词中少年听雨的意境:春雨、歌楼、红烛、罗帐, 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心境;壮年听雨的意境:秋雨、孤舟、孤雁、西风, 是壮年漂泊离愁悔恨的心境;老年听雨的意境:夜雨、僧庐、鬓白、独自, 是老年凄凉感伤悲慨的心境。三幅听雨的意境是他少年浪漫、中年漂泊、晚年凄凉人生体验的写照, 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由此可以想象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膻变轨迹。朦胧而多姿的雨啊, 你凝聚了词人多少人生梦幻及幻灭的历程。

二、在意境联想中理解情感

理解意境需要想象, 理解情感更离不开想象。有了丰富的联想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 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当时正值盛唐, 黄鹤楼下, 千帆竞发, 而诗中给我们的意境是:孤帆独影, 突出了作者只关心朋友船的心境。而再看下去, 显性的景观意象背后有一个隐性的视觉, 那就是“远”和“尽”。本来近在眼前的船帆渐渐远去, 变成了影子, 但眼睛还是专注着;越看越远, 越看越出神, 越看越发呆, 最后是“碧空尽”, 看到帆影消失了, 还是在看。这里动人的不仅是语言之内的意境, 而且是景之外的目光追随到固定。这个追随到固定的内涵, 就是情。这个景语才是深邃的情语。望着消失的孤帆, 已经够情深意浓的了, 可是还没有完:“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唯”字的意境, 反映作者心中只有长江在流, 只看到长江在流, 这里暗示着一双眼睛, 朋友的船帆越小, 越难以辨认, 越是专注, 专注到帆影已经消失了, 目光还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离别忧愁到让他发呆了。这种意境给人联想的是:眼睛、心灵、感情是实实在在的。马致远的小令《秋思》的意境更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写出九种事物, 如何从中领悟其意境呢?就得联想了。“枯、老、昏”, 描述“藤、树、鸦”的特征, 就有深秋晦暗的暮色里, 那枯藤老树上, 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 小桥流水旁人家透出温馨的光亮, 乌鸦归巢, 家人团聚, 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 奔波在古道上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这是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 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通过联想, 读者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 对元代读书人地位低下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对统治者轻视文化, 造就文化沙漠的痛恨。

三、意境体验中唤醒情感

诗歌教学要感受作品的意境, 以获得情感的体验, 心灵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意境具有体验性特征, 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 通过意境唤起个体的情感体验。意境的创设是作者对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创造的, 凝聚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读者在对作者意境还原, 既有作者创设意境, 又有读者对意境的理解与体验,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交流。领会作者的意外之意, 境外之境。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其中的意境是孤独与悲切。作者内心的孤独、苍凉悲怆的心境, 一心报国杀敌的满腔热血, 却无用武之地的事实, 孤立无援, 苦恼而又盼遇圣明的心痛需要读者去还原、回味体验这种情感, 它是作者自己瞬间生命体的迸发和哀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其意境苍凉悲壮, 心境感奋与感伤, 作者当时既有建功立业的奋发之情、昂扬之志, 又涌动着失意之苦、难言之隐、无奈之情。我们能深切体验诗人“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 感悟诗人陷入既超脱又无奈的双重情感。体悟诗人豁达豪放的胸襟, 在人生道路上失意而不失志的人生态度, 理解所透出人尽其才方有社会价值的感慨。再如王维的《使之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美丽的塞外风光, 线条粗犷, 色彩醒目, 笔力苍劲, 视野开阔, 意境雄浑, 表现的意境为荒凉和苍茫, 使读者感觉到作者心灵的孤漠。一个“孤”一个“落”无不让人如身临其境, 体验诗人无穷无尽的情思。

古诗意境欣赏能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通过意境的想象、联想、体验, 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 丰富学生的心灵情感世界, 拓展精神空间, 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健康的发展, 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 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意境教育 篇2

汉字的造字方法包含着大量物象的摹仿、再现与简化。唐兰的“三书说”,把汉字分为象形、象意和形声三大类。“象形文字画出一个物体”,“象意文字往往就是一幅画”,比象形文字有更大的概括。形声文字是象意和声符相结合,“形声文字的特点是有了声符,比较容易区别”。

比如,我们在这里探讨“境”字的文化意义,就可以从词源学的角度,用再现论、反映论来阐明。“境”,本字为“竟”。《说文》:“竟,乐曲尽为竟。”段注:“曲之所止也,引申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毛传曰:疆,竟也。俗别制境字,非”。可见,“竟”的本义是奏乐完毕。引申之,为疆界,为处所。

“竟”是个会意字。篆文上半截是个音字,为言字在“口”中加个“一”。“言”为张口说话,在口中的那个“一”是舌头,意在颤动发音,故“音也,从言含一”(《说文》)。音字下方伸出两条腿,自然会跑掉,竟字本义为“乐曲尽”,便容易理解。“竟”作“境”字,《说文》找不到。查《玉篇》:“境,羁影切,界也。”于是方知,“境”乃是“竟”的区别字,它的出现当在东汉以后。“境”之“境界”一义,出现得更晚。《世说·排调》:“顾长康瞰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甘蔗难得两头甜,从稍向根的一头慢慢啃去,会越啃越甜,即“渐至佳境”。这里的“境”字已作“境界”讲,不过与诗人、画家“取境”的“境”仅仅在字面上相通,它的实际含义还是很不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魏晋以后大量译述过来的佛典里,“境”字不但多作“境界”讲,而且与诗境画境之“境”在概念上有内在的联系。例如,佛典要求佛徒从五蕴、十二处、十二界三个方面观察人及其面对的世界,目的是根据“愚夫”迷悟的不同情况,破“我执”之谬,立“无我”之境。东晋僧人释道安在《人本欲经注》里,描述这种最高境界说:“冥如死灰,电霆不能骇其念,火憔不能伤其虑,萧然与太虚其量,恬然与自造化俱。”其心理状态,使人自然地想到诗人艺术思维过程中心物交融、物我两忘的情景。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境界。比如,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面有伦理境界;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面有学术境界;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宗白华先生认为,“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字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体会意境 品味语言 篇3

《短诗六首》是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人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些短诗以精练隽永取胜,往往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情感,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教授这些短诗,要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训练语感;还要驱遣我们的想像和联想,深入诗歌的意境,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

本设计意在通过创造性阅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学会一种创新的阅读方法。

[教学简说]

一、导入

由席慕蓉的抒情小诗或汪国真的哲理小诗引入,欣赏后归纳出小诗体的短诗的特点,进而转入欣赏本节课的《短诗六首》。

二、初读感知

结合背景资料与工具书初读感知课文。

1.教师提供相关作者的作品及资料进行筛选、收集、处理,之后,学生叙说体会:总体上知道诗文写了什么。

2.在此基础上,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解决字词,通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读出语感。

例如:《蕙的风》要读出淡淡哀愁中有一丝缠绵;《沙扬娜拉》要透露着甜蜜的忧愁;《泥土》体现的是豁达、理性;《春野》中凝聚着清丽、明快;《我们》是隐含的心有灵犀;《春水》要传达出无限眷恋。

三、悟读品味

合作发现:动笔勾画让你感动的语句。结合震撼自己心灵的诗文句子,品析原因,感悟作者用语的精妙,领悟诗文深意。

四、创意情境

探究:寻读课文,深入探赏,在感悟最深处,驱遣我们的想像与联想。采用多元的方式解读:用或绘画、或歌唱、或舞蹈、或朗诵、或描述等方式来诠释诗文意境,结合自己体验透析情感。

参考建议如下:

可用绘画的诗文有《春水》《沙扬娜拉》《春野》;

可用舞蹈的诗文有《蕙的风》《沙扬娜拉》《春野》;

可用朗诵的诗文有《春水》《蕙的风》《沙扬娜拉》《春野》;

可用描述的诗文有《我们》《泥土》;

可用歌唱的诗文有《我们》《沙扬娜拉》《泥土》。

五、想读对话

假如,这时的作者就在我们身旁听讲,请学生结合读诗文反思:作者会对我们哪个方面赞赏?作者会说哪个方面还让他(她)有些遗憾呢?

鼓励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与意境,在质疑中思考、想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亮点透析]

本设计主要是想“驱遣想像、训练语感、多元解读短诗、体会诗歌意境”。力图尝试运用新理念,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力图让学生在收集与处理、筛选与品味中学会创新学习,力争渗透多元解读法,提高欣赏、品评能力。设计的几个板块,重在培养创造性阅读与发散思维,使语文与课堂内外做到较好链接。

(作者单位: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中心河中学)

意境教育 篇4

案例1 关于“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问题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难点, 也是高考常考题型, 常见的有这两个类型:

类型①f (x) ≤g (a) 恒成立⇔[f (x) ]max≤g (a) ⇔[f (x) -g (a) ]max≤0恒成立

类型②f (x) ≥g (a) 恒成立⇔[f (x) ]min≥g (a) ) ⇔[f (x) -g (a) ]min≥0恒成立

虽然有些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轻松地跨过这一“抽象”的门槛, 把握其中的含义, 但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时却不易于接受, 不理解为什么以上类型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引导学生用生活的事例来解释上述含义, 可以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本质。比如, 以类型①为例, 可以举接近学生生活的这样一个案例:篮球明星姚明站在班门口, 现在要证明我们班所有同学都比姚明身高矮。答案是很明显的, 如何证明?方法一:每一个同学都和姚明比较一次, 得出结论;方案二:只要找出班中最高的同学和姚明比较身高, 即得出结论。虽然两种方案理论上都是可行的, 但相信无一例外都会选择方案二。自然而然, 学生能轻松理解和接受类型①的本质, 从而, 不难类比得出类型②的本质意义, 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而且学生印象深刻。

案例2 函数的“最值的最值问题”

这个问题大多是因涉及参数的变化引起而产生函数“最值的最值问题”。可细分为四类:最大值的最小值、最大值的最大值、最小值的最大值、最小值的最小值, 统称为“最值的最值问题”。多数初学者并不理解此问题的本质含义, 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许多教师给学生讲解时, 大都是按这样的程序:先求最值, 再求最值的最值……类似这样的按部就班的教学形态, 在中学阶段并不少见。可以尝试贴近学生的生活, 寻找符合学生生活常态的事例, 帮助学生跳离抽象的空间, 更好地理解该数学概念的本质意义。比如可以举这样一个案例:2008年奥运会男子100米赛跑从半决赛到决赛过程中, 每组选出最快的选手进行决赛, 决赛在于决出冠军, 半决赛相当于寻找各组的最快选手, 而决赛从各最快的选手中寻找出最快的选手。参数的取值相当于不同的小组的组号, 此时函数的最值相当于寻找每小组最值, 而决赛就是寻找最值的最值的过程, 其结果就是最值的最值。

案例3 数学归纳法的理解问题

数学归纳法对多数初学的学生来说, 要理解其本质原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寻找出生活常态解释其原理, 使得抽象问题具体化, 便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数学归纳法在原理上与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起骨牌游戏。当第一个骨牌倒下, 将会导致第二个骨牌的倒下, 假设第k个骨牌倒下, 若导致第k+l个骨牌也倒下, 由k的任意性, 从而可得所有骨牌都会倒下。多米诺骨牌游戏的成功依赖两个条件:①第一张牌被推倒;②假若前一张牌被推倒, 后一张牌随即被推倒。其中第二步用到的就是递推关系, 如此通过动手、动脑及动画演示等形象展示递推过程, 为教学难点突破提供了直观的参照物, 作感性上的突变, 从而分解数学归纳法的一个难点, 然后适时给出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及步骤。通过类比和对比, 使学生走在一条轻松、愉悦的学习道路上, 归纳原理就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案例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理解问题

这是“简易逻辑”教学的一个难点, 许多学生都不易理解如何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与关系。为了帮助学生便于理解, 可以结合图形和生活实例, 比如A班可以表示为集合A (简称范围) , 集合B表示为A班所在的学校B (简称大范围) , 从人员涉及的范围来看, A班涉及的范围较小, 学校B涉及的范围较大, 且学校B涉及的人员涵盖A班涉及的人员, 明确了他们的相互关系, 比如, A班的a同学获“市优秀学生”称号, 我们可以下结论, 学校B有学生获得“市优秀学生”称号, 小范围“发生”导致大范一定“发生”, 同时, 反之, 学校B有学生获得“市级优秀学生”称号, 但并不能得出A班有同学获“市优秀生”称号, 从而明确a同学获“市优秀学生”称号是学校B有学生获得“市优秀学生”称号的充分条件非必要条件;同时可以知道, 从集合观点A⊂B, 也就是说集合A的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 这是前提条件, 也即大范围发生是小范围发生的前提, 即必要条件, 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从集合的观点理解命题p、q的逻辑关系。

当然, 并非所有的数学都能有实际的学生生活情景予以支持, 至于在教学中如何“以人为本”, 如何呈现学生易于理解的教育形态, 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跨过抽象的门槛, 努力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 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参考文献

[1]刘兼, 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意境个性签名 篇5

2、四叶草的发现,只为我们那场最美的遇见。

3、你的美被定格在永远

4、等待是爱情最美好的姿态。

5、教堂的钟声,沉淀了幸福所有的旋律,悠扬的传开。

6、忘了全世界,唯独记得沵的笑湎 ╮

7、你若倾心,我必倾听。

8、璀璨的灯光 在泪框里闪闪萤动

9、黄昏是生命逝去前最温暖的时候

10、当一个人有了想飞的梦想,哪怕爬着,也没有不站起来的理由

11、因为有爱。所以无畏。所以艰辛。

12、宽阔的海边,有一幅深邃的画面。

13、蓝色的思念,演变了夏天的阳光。

14、音乐单曲循环,我们在感同身受。

15、悸动的心,停止跳动。将离的场景,没有丝毫不舍。

16、在自己的世界里,唯独自己才能主导自己。

17、让我感动的不是多么动听的情话,而是简简单单一句我想你

18、爱情本是美好,可总是有人爱破坏它本身的美好。

19、与你的记忆,开在下一个花季。

20、你温柔的眼神里,有一种淡淡的空灵。

21、我们相遇在那个雨季,唱出了彼此的回忆!

22、后来的爱成为一首歌,变成音符,歌声。

23、迩的笑,美的如阳光照在青石板的暖。

24、最美好的事,是看到某人的微笑;而更美好的事,是他因你而微笑。

25、我失去所有的光芒,唯独那微笑却没有消失。

26、我们一起十指相扣到永远。

27、天空放晴了,我放飞了思念。

28、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所以才牵手。

29、在通往良辰的列车上,遇见的如初美好

30、最浪漫的事非“左手牵你、右手写爱”莫属

31、数不完的星星、数不完的甜

32、我以为我可以。

33、容颜未老,岁月静好

34、有时候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有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说出来;

35、那一抹阳光的刺眼,夹杂着温暖。

36、感觉你在左右,就是分不开的脉搏。

37、不完美的结局,也许是最美德。

38、烟花谢,菊花零,繁花落幕只剩余音

39、向日葵。原来、只是因为 “ 怀念 ”

40、世界呈现迸裂时光,照耀了曾经微茫的青春和彼此离散的岁月

41、我一直都知道,山是水的故事,风是云的故事,但直到现在才知道,你是我的故事。

42、红晕,翡翠,深红,撑起一片光艳暖人的晴空。

43、与你缠绵的每一秒,都是我生命里的永远。

44、烟火执着的,寻找着属于它的火柴。

45、有一种路叫做浪漫,那里有你给我美好的未来

46、熔金残日、晓露云霜。

47、用云朵记录的情愫,用风级定义的心情。

48、—对你的爱不是一种谎言,相信我,我们就一起快乐。

49、你都不舍得让自己开心又怎么好意思让自己难过

旅行的意境 篇6

遥想当年,十七岁的我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踏上开往上海的直达列车,心里便有飞翔的欣喜。二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我竟一路站到上海。那是一次出发,寻找前途的少年,终于跳出了黄土地的束缚,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眼前的一切皆为风景:中原,平整肥沃;江淮,丘陵起伏,稻田青青;长三角水绿柔媚。车厢里有英俊男子,有妩媚少女,觉得自己也是别人眼里的风景,脑袋不觉便昂起来。

真正的旅行在大学三年级,初夏,我和马陈二君骑车奔赴苏州。沿着一条河骑过去,开始非常轻松,马君还吹着口哨。田野里黄黄绿绿,令人心旷神怡。几十公里过后,路变得沉重起来,须用力踩下去才能保持速度。马君狂奔一阵子,甩开我俩,逼迫我们追赶,这样才保证了行军速度。夜幕降临,终于进了姑苏城。

每人十元钱凑成盘缠,三人合喝一杯清茶,夜宿浴池,心里却颇为舒坦。寒山寺,拙政园,文物不过是道具罢了,我们看的其实是自己的豪情。坐在山顶上,敞开衣衫,任由和风吹过,眼睛看着远方,半迷离半辉煌的前程花枝招展。回程,我们一路狂奔。深夜里,感觉人和车都浮起来,甚至边蹬车边做梦。对我而言,这趟无牵挂的旅行,是人生第一次敞开,无忧无虑地拥抱大自然。

此后,在1984年冬天,有过一次真正的旅行。我们一行三人,从上海出发,坐火车至乌鲁木齐。翻过果子沟进入伊犁。一路上,天寒地冻,老牛般的汽车,走走停停,我们一会儿下去推车,鞋子进水结冰,裤腿全湿,全身仿佛冻僵了,同座的维吾尔男子用他的军大衣下摆捂住我的双脚,我才缓过劲来。

在天山北麓,我们踩着齐膝深的积雪,向山顶攀去。静谧,雪白,宇宙间似乎只有几个人的喘息。山巅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全凭气力与意志,登上了山峰。当汗水被风吹散的時候,感到整个身心都被洗了个透彻。在伊宁下榻处,当柔媚的上海姑娘为我拍打肩上的雪花时,内心突然涌出一股柔情:这轻盈拂拭的人儿,可是我的亲人?她浑然不觉,但她在空中划动的手臂长驻在我的记忆里。

伊犁河谷,霍尔果斯,在冬天的大地上穿行。酒和笑脸叠加在一起,烘干了边疆的寒气。打着西北开发协会的幌子,并未干出什么事情来。我们还很自恋,只是看风景,很难把自己的一生和那儿揉在一起。凭恃东部大城市的骄傲,俯瞰落后的西部,得到的仅仅是虚荣心的满足。西部一汉族诗人,因为未得到我的适度赞美,竟然借酒撒疯,大大地蔑视了一番知识分子。

醉,一次又一次地醉,西部人用酒衡量东部的气度胸怀,在他们海量般的酒量面前,你不能不自卑;在他们闲散自在的生活面前,我们又有什么可骄傲的?他们更接近生命本身,多少年后,我终于理解了他们的烦恼忧愁,我们原本是一样的啊。人生如梦,对酒当歌。颓废却实在,激越的人生有时更接近于虚妄。

旅行,就是面向未知的尝试,是一个生命试图冲破自己束缚的举动。这自然不应设定目标,漫游式最为相宜。至于超越自我的极限运动,虽令人羡慕,但我以为还是适可而止。人类不可能征服自然,在自然环境里的炫耀体力和智慧,不值得赞赏。至于旅行团式的到此一游,疲于奔命而无所收获,因为一切美妙的东西都须独自体会,它不是外在的标签所能给予。到过哪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所感知。只有心身完全放松,自然的气息才会渗入身体,滋养心灵。

我想,只有谦卑地行走在大地上,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沈从文说过:“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旅行的最高境界,就是发现深藏不露的那个自我。

编辑_梧桐

意境教育 篇7

中国古诗词传承千年,最早起源于远古先民们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举重劝力之歌。随后,《诗经》出现,成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乐府诗不断被发掘、创造;永明体出现了,引起了世人不一样的关注;律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引起了诗词创作的高潮;宋词又为诗词燃起了新的火把;元曲也是中国古诗词的一种吧,虽然它通俗易懂,但却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吧!虽然古诗词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古诗词中意境这个要素,却从未缺失改变过。不管是是古诗还是古词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时刻打动我们内心的意境就好像那动听的古筝所营造的一样。

一、意境

如果我们想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意境是什么:

1.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词典)

2.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

3.指诗中的意与景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特级教师许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词教学》)

4.意境,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营造的意象之境界,是艺术家以敏感的心灵感受到的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的艺术再现。

由以上可见,意境是一个人主观情感与具体情境的有机结合,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不同,内心积淀的情感不同,所以内心营造的意境便各有不同。具体的画像、雕塑、影视作品给予我们以视觉的形象可供借鉴,于是我们便能很快的想到某种意境但对于古筝这种无形的音乐作品和古诗词这种纯粹的文字作品,我们需要更多的想象和感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悟,品味出更多的意境。

二、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

(一)具体意象

由陕西筝家周延甲教授创作的一首“秦风”浓郁的古筝独奏曲陕西筝曲《秦桑曲》取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之诗意,塑造了一位采桑陌上的妙龄秦女的形象,音乐优美动人,意境深邃悠远。乐曲开始的慢板旋律,优美婉转而抒情,仿佛一个妙龄秦女在“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良辰美景中,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追忆着往日的亲情,思绪如潮,美好的情感伴有淡淡的忧伤。慢板的后半部分,音乐带有了叙事的风格;时而切切私语;时而声声呼唤;时而满怀希望;时而无限忧怨······女儿家的绵绵情思,女儿家的深沉哀婉,刻画得惟妙惟肖。古筝通过自己特有的旋律,刻画出秦女这一具体而鲜活的形象期,虽未有词句,但恰似诗歌本身所创造的意象。而它们以同一意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一个苦苦等待着丈夫归来的女子,相思无限,内心愁苦。这不免触动了我们内心对情人甚至是家人深深的思念。

虽然古筝与古诗词传达意象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却为我们传达了同一个秦女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同一个意境。一个是听觉上的享受,一个是视觉上的美感,都在以自已的独特方式来刺激我们的想象,使我们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迎合我们内心深处细腻情感的意境。因此古筝意境中的具体意象于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具体意象具有联系。

(二)气氛渲染

气氛渲染中国古诗词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在我看来,古筝意境的创造同样适用。以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春江花月夜》为例,它借用中国古诗词的《春江花月夜》为曲词,刚开始以舒缓的曲调渲染了“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平静、广阔、深远;随后又一急转之势渲染了“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生命力涌现的时刻,令人的内心深受波动;在此之后,此曲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略有起伏,给人以悠扬、婉转的感觉;即将终结时,曲调猛然间变得紧张起来,似乎是在渲染一个思夫等待情人的矛盾内心;最后,此曲以轻柔的曲调收尾,仿佛斜月沉沉藏海雾,这世界的一切都归于平静。正是古筝以它的曲调配合中国古诗词《春江花月夜》的内容,渲染了一个卧在大海上与斜月相伴的朦胧、神秘的春夜。

无论是中国古诗词还是古筝都在通过气氛渲染这一手段努力为人们阐释着《春江花月夜》这一历史名作,我们也可以通过它们丰富着我们的情感世界。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感叹,我们的内心清楚地告诉着我们:在大海面前,在宇宙面前,在永恒的事物面前,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为悲哀的思夫人伤感,同情她独守空房,相思难寄的无奈。这便是古筝与古诗词的魅力,它通过对气氛的渲染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我们的思想,构筑着我们的精神城墙。因此古筝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和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具有联系并且它们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三)感情基调

既然意境是形象与个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自然不能缺少感情基调。虽然人类的内心世界是是复杂的,但人类最常见的感情莫过于喜、怒、哀、乐、忧、急等。意境中的感情基调同样如此,它似乎是一个迎合者,巧妙地迎合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情感。而古筝通过曲调的缓急,高低,强弱诉说着这首曲子的感情基调;中国古诗词通过诗词中某些鲜明的字眼暗示着在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吟诗诵对、弹琴奏曲,自古以来便是广大文人的一大人生追求,在当今社会中日益成为人们娱乐自我、排遣压力的一种手段。但我们不能仅仅止于娱乐,而应该积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内在联系,做对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1]曾广海.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李凌燕.词乐合璧,古韵新声[D].南京艺术学院,2010.

意境教育 篇8

1.拟人逻辑, 即从儿童物我不分的观念出发, 把除人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 以及非物质的意识形态, 都当成能思考、会说话的活生生的人来写。因着要把“物”当成人来写, 所以童话中的拟人形象, 就必须符合物性与人性统一的要求。顾城像个孩子似的热爱着自然万物, 他向往自然, 沉醉自然, 但他的诗歌中, 从不临摹自然。他的笔下, 自然被分解, 他在自然中选取象征体, 并且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辐射到这些意象上, 于是他的诗歌里, 自然万物都拥有了人的鲜活生命和跳动的思想。而拟人逻辑的广泛运用, 也使得顾城诗歌中那些感情色彩、思想质地蕴含完全不同的意象群构成了多重的意象空间, 从而达到了了对比、烘托或突出强调的效果, 营造出具有丰富蕴含的审美意境。而这意境又不缺乏童话的天真烂漫。

《海的图案》是顾城滤去尘世的喧嚣与嘈杂后, 所画下的安然宁静的海。诗人用简单的意象和干净的语言述说着与海的亲密相伴。海充满无限的温情, “用光托住黑暗/在一束光中生活多久/是什么落在地上……空楼板在南方上空响着”, 空楼板的声音暗示了安宁的短暂, 奔雷电火后, 谁都无法逃脱被焚烧的厄运。“太平洋上的蜂群始终存在, 从这一岸到那一岸”, 它们没有什么可以长久的停靠, 停靠属于他们自己的海岸永远只是梦想而己。人的一生都在被愿望和梦想所照耀, 而生命也正是在对愿望的渴求中悄然逝去。诗里说“椰子就喜欢海水”“我看见椰子壳在海上漂/我剖开过椰子/我渴望被海剖开/我流着新鲜洁白的汁液”, 诗人渴望海能给予他像鸟一样自由生活。现实中的痛苦与梦想中的愿望相互纠缠, 顾城顺应心灵感受, 借助“海”的意象来传达他对“海”的多重体验。一方面。海的纯净开阔是顾城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满足, 那里充满童话世界的浪漫神奇, 是诗人唯美的人生与唯美的艺术之境的象征;另一方面, 诗歌中的自然童趣与自在的童话生活也反衬出现实生活的脏污罪恶, 诗人的感伤情绪也油然而生, 这里又充满隐隐的忧伤和幽幽的绝望, 吐露的是理想失落后的无限怅惘与迷惘之情。童话的意境不再只是儿童的无忧无虑, 更多了几分难以名状的落寞感伤。而《笨蝗的好意》更是借“蝗”的笨表达了不为人理解的痛苦心境。诗歌里“蝗”的善意感叹, 引人发笑又充满儿童的天真稚气, 诗歌意境如童话般神奇。然而仔细品读该诗, 我们又会不禁去感慨大雁无人理解的悲哀。拟人逻辑的运用丰富了诗的情趣, 也丰富了诗的旨趣。

李渔在承继前人的基础之上, 把宾白的地位空前提高, 他指出, 在戏曲创作过程中, 常常会因为一句好的宾白, 而引发创作曲词的无限灵感;同样的, 也常常因为一个好的曲词而衍生出绝妙的宾白。重视宾白的创作对于戏曲创作来讲, 意义是非同一般的。因此, “宾白一道, 当与曲文等视, 有最得意之曲文, 即当有最得意之宾白, 但使笔酣墨饱, 其势自能相生。”[19]

2. 拟物逻辑, 与拟人逻辑相反, 不是赋予事物以精神情感, 当作人来写, 而是将那些无形的的某些抽象事物或纯属难于捉摸把握的精神现象当成占有一定时空方位的具体事物来描写。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晦涩难解的概念变得清楚明了, 另一方面以童话的方式展开幻想描写, 又能营造出充满童真谐趣的童话意境。

比如在顾城的笔下, 生活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 在他的诗里, 生活是看得见的浩瀚的海洋, 他可以将梦想“束缚在岩石上”;幻想和梦有了形体, 他们可以被“放在狭长的贝壳里”;名字有了形体, 他们可以被固定为标本;甚至《夜航》里的“责备”都有“银色的圆的”外形;在《穷, 有个凉凉的鼻尖》里, “穷“更是被艺术化为确切的身体感受, 穷的本质是脆弱, 脆弱的像田鼠落进灰里, 抽象的概念被具体化, 感官化;“五十步笑百步”只是一个讽刺他人的成语, 而在顾城的诗里, 他却像童话剧一样上演, 讽刺了现实, 也使读者更清楚了解这一概念;再有《悬虚的价值》也同样将“悬虚”以故事的形式复现。总之, 不管是一句脏话一条成语, 抑或是作为人的某种性格气质, 都是抽象无形而难于用手触摸的, 但顾城却通过拟物逻辑这一媒介的参与, 将其活化并质变为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意境。

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 顾城通过拟物的逻辑演绎, 企图“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心”……图画里满是令人困惑的悖论:眼睛不可能永远不流泪;羽毛和树叶不可能永远浪漫的飘零在空中;更没有没有痛苦的爱情。儿童般的自言自语, 用“永远”和“绝不会”昭示了诗人对于永恒爱情既憧憬又不信任的矛盾心理。而儿童画式的可爱画面和情节, 充满童趣, 但却也透出对美终究会消逝的不安与失落。而在《雪的微笑》一诗中, 顾城在前几节诗中对童话家园做了许多美好的描绘, “静静的, 临近幸福的土地”;“我像蒲公英一样布满河岸/凝望着红屋顶”;“属于土地的人们/仰望着天空/相信太阳/相信太阳留下的色彩”诗歌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的诗的意境, 传达的更是拳拳的对土地的真情。但在最后一节, 诗人却巧妙地运用拟物逻辑, 在那个洁净无邪的童话意境里用“信念/在春天的夜晚”“没有任何预谋”的“融化”来表达诗人意识深处对于美好终会消逝的怅惘和恐惧。而拟物逻辑的运用也使得各种意象都能够和谐的统一在特有的情感色调和氛围里, 给人以回味和联想, 具有特定的童话的意境美感即神秘。

3. 夸张逻辑, 即为突出事物某一特征而不惜予以非常规常态的尽情夸张。如《副上帝的提案》描写的是“天国”改组, “副上帝”提出新提案:要“改造盐碱”。整首诗都充满了夸张的逻辑:提案“装满了所有仓库/在车站堆积/收废纸的/老太太/简直顾不上喘气”;“会议准时开始”是在开会“铃响了/三年以后”;提案里的解决方式是用“蚁酸”在水里“酸碱中和”;提案得到圣母玛利亚赞许, “掌声如雷/引起了/一场大雨”;还确定了“下一次会议的议题”:是否扩建撑死鬼的地狱。为了显示艺术的真实性, 诗歌在夸张演绎时也不忘将诗歌情节前后照应, 诗歌像童话剧一样充满了荒诞, 变形, 而夸张的运用, 也使诗歌用童话方式反讽现实的力量得以加强。而《无尽的快乐》中, 说有个人“思想单调”竟然是因为“脑袋太小”, 而他单调的程度竟然只会“使用两个词汇“今天, 最好”。顾城很多诗歌都运用如此非常规的艺术夸张, 一下子便把诗歌的童真童趣烘托出来, 将读者带进一个超越时空, 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中, 并且使得诗歌的意境既富童话色彩, 又不失反讽现实的力量, 既表达了对天国里真善美的向往, 又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假恶丑的痛恨。

4. 变化逻辑, 即用一事物蜕变为另一事物的演化过程来展示童话的烂漫想象。纵观古今中外的各类儿童文学读物, 用变化逻辑展开有趣情节的例子不胜枚举。《聊斋》里有善变多情的狐魅, 《西游记》里有变化多端的神猴异兽。这些奇异的想象为中国古典名著增添了浪漫的一笔。而在西方, 古希腊神话对变化逻辑的运用更是广泛的影响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童话的创作。变化逻辑不但展示了事物的万千变化, 如在顾城的《眨眼》里, 彩虹、时钟、红花, 这些象征美好、安宁和光荣的事物, 都会在一眨眼的瞬间变成蛇影、深井和血腥。变化发生的如此快, 如此的不可思议, 诗人也怀疑起自己的眼睛, 真实的感觉和错觉相互交叠, 变戏法似的展现了那个动乱的现实里一代人经历的浩劫, 尤其表现了动乱中人们精神状态的紧张。变化逻辑的应用, 使得心里的真实与客观的真实达到了统一, 从而使诗歌的童话的诡异意境得到了彰显;而《常谈》中蜘蛛网发生了各种变化, 最终却难以变化为本身的悲哀, 更是仿佛一个寓言故事般讲述着智者见智的道理, 展现了含蓄美的童话意境。。

童话变化逻辑有时也表现了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所形成的奇妙组合。顾城后期诗作如梦呓般变幻莫测, 他主要是运用想象去组合直觉和表象的东西, 然后抛开作为现实的客观物象完全以错觉或幻觉去感受知觉中的表象。如《我不知道怎样爱你》中:“我还在叫/制造着回声/在软土中闪耀/风在途中叹气/扁蜗牛在舔泪迹”原本抽象的事物变成了客观的存在, 而这种杂糅有效地减少了客体的限制, 以新奇、生动的感性画面诉诸直觉, 收到更主动的意象效果, 各个意象虽然看似毫无联系, 然而这一个个浸润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却组合成动人心弦的完整形象, 情在象中, 意在境中, 这种奇妙的组合, 既显示了诗人儿童式的奇思异想, 也增加了诗歌童话意境的蕴味。

5. 幻觉逻辑, 利用人在特殊环境下瞬间产生的幻觉去进行超乎常态的荒诞描写。“顾城是个喜欢走极端的梦幻型诗人。”这使得他总是力图通过做梦这一途径来反抗对现实的不满, 以舒缓他与现实的紧张关系。顾城深深地沉迷于外观的幻觉, 如理想的仙境、美妙的幻想和飘渺的憧憬, 并试图以真善美的去掩盖人生的悲伤, 将人生当成梦境去体验。做梦是顾城感受世界的方式, 在梦的幻觉中, 生命的各种机制都可以出现, 包含各种心理图式的元素在梦中都可以随意化合。在充满戏剧性、荒诞性的黑色舞台里, 人被长久压抑的能量得以释放, 人的本性在瞬间获得自由。顾城在梦的幻觉里, 曲折地表达了内心深处最隐蔽的欲求。顾城的幻觉逻辑为他的童话世界蒙上了神秘的温情面纱。

《滴的里滴》便成功地运用了幻觉逻辑。顾城自己在讲述本诗的创作时, 也坦言他在“努力保持常态”。整首诗都是在一个声音的引导下展开, “滴”这个声音使得所有文字意象都脱离了常态的轨道:“鱼把树带到空中”, 树开始冒烟, 世界发生了变异:“机器露出了水晶鼻子”在最后一声“滴的里滴”之后, “整个下午都是季风/你是水池中唯一跃出的水滴/一滴”。世界安静了, 在幻觉中, 诗人成了一滴水滴, 他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形式, 灵魂也有了依附。这时的世界在现实中也离诗人远了, 诗人用一滴水滴跃出水池, 表达了世界“跟自己没有关系”。梦呓般的诗的语言、奇特的幻想, 使《滴的里滴》的童话意境变得更加神秘莫测, 更加富有哲思, 诗人的愿望表达也更加含蓄朦胧, 兴味有余。

童话逻辑的运用使得顾城在诗歌里虚构的童话故事都得到了合乎逻辑的发展, 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艺术真实性。但是, 童话逻辑的运用却并不能改变童话本身纯虚构的性质, 作者和读者都仅仅只是在自己臆造的童话世界里寻求些许的心灵安慰。诗人不愿走出自己构建的美丽童话, 于是顾城的人生童话注定是悲伤的结局。

参考文献

[1]韦苇.儿童文学辞典[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1.

[2]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四编》,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3]顾城:《走了一万一千里路》,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4.

[4]顾城:《顾城精选集》,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5

[5]顾城:《别有天地》, 哈尔滨:北京文艺出版社, 2005.6

意境教育 篇9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驾驭此类作品呢?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深入诗词曲的意境中, 与作者同苦、同乐、同悲、同喜呢?

我认为, 在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借助联想和想象, 充分领略诗词的意境美。何谓“意境想象”?“意境想象”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与作品相适应的, 并能较好表现文章主题的虚拟的意境和氛围。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 我采用了意境想象教学法,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感受最深的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元代曲作家马致远写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的教学。此文用语极其“吝啬”, 全文仅用了28个字就勾勒出一幅悲凉凄清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全曲用白描手法, 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富有特征的事物构成了凄清的意境, 表现了羁旅之思。这样凝练的作品怎样使学生深入其中的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在教学此文时, 配着低缓、略带哀伤的音乐, 我给学生描绘了这样一个意境:在关外, 深秋之时, 风沙狂起,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 一个衣着褴褛、满身灰尘、目光呆滞的人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 走在铺满风沙的古道上, 他低着头, 四周一片肃杀, 毫无生气。走着走着, 太阳已快落山了。

“唉”, 他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慨。抬头一望, 只见路旁有几棵被老藤缠着, 已落尽叶子的树木, 树顶上还有几只盘旋飞翔的乌鸦, 那不是傍晚归巢的老鸦吗?再往远处一看, 那边有一条小河, 河上还有一座美丽的小桥, 河的那边还有几户人家, 此时已炊烟袅袅。他非常的高兴, 但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简短的兴奋之后他全身颤抖, 眼角泪水隐现, 脸上显现出痛苦的表情……在描述这个意境的时候, 我让学生闭上了眼睛, 把自己当作是骑马的人, 思考:“看到这样的景物, 他为何流泪?为何痛苦?”……通过不断地引导, 学生懂得了, 原来是因为这些事物触动了他的思乡、忧乡之情, 从而情不能自已。试想, 这样的上课方法怎会不受到学生喜爱, 怎会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我抓住了其中的两句名诗“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给学生描绘了这样的一个意境:两个朋友在铺满白雪的群山前依依惜别, 不忍分离。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要远行的朋友终于骑上了马缓缓向前走了, 送行的朋友泪含满眶, 不断地哽咽着, 默默地注视渐渐远离自己的朋友, 朋友已经转过了几道山弯, 消失在远方……可他还站在原地, 望着马在雪上留下的蹄痕, 默默无语、泪流不止。接着我引导学生融情入画, 带着这种情感把那个依依惜别的画面描绘出来, 这样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北宋一代文豪苏轼笔下的《水调歌头》一文, 意境豪放, 思想深刻, 我在教学这节课时, 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 把它改写成一篇小散文, 然后选出好的作品感情朗读分享。瞧, 这是一个学生的创作:又是一个月圆之日, 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 我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 怎耐无人陪伴, 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亮, 浮想联翩, 那儿应该是一个让人没有烦恼的洁净之地吧?我多想乘着清风归去, 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 却是“水汽”结成的寒宫, 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 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 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 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

只是, 为何月圆人不圆?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子由现在可好啊?家家户户都团圆了, 为何我举目无亲?月圆之日, 我们应该重逢了吧!一想到我的亲人, 我腹中的酒, 就化作了乡思的泪……

不, 我不能哭!泪水能代表什么?这不是苦, 我不苦, 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时盛时衰, 月亮会有阴晴圆缺, 而人间也会有悲欢离合, 其实想想, 我在这里, 子由在那里, 我们赏的是同一个月亮, 心中想的是彼此, 彼此互相祝福着, 这不也很美好吗?

这样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进入诗文的意境中, 感受作者的情怀, 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 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当然, 要真正地掌握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意境想象的教学法,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教师真正地深入教材, 认认真真地备课, 充分全面地掌握教材, 对教材有深入透彻地了解与感悟, 才有可能把这种感悟化成引导学生学习的因素,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在复朗读的基础上, 借助联想和想象, 充分领略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教育 篇10

歌曲《静夜思》是小学二年级的教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歌曲的意境, 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 充分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 感受美, 表现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那如何营造、渲染、深化《静夜思》那美丽的、情意深长的意境, 引导孩子们把握歌曲演唱风格, 有“韵味”地演唱, 体会歌曲表现的情感呢?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把本节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课本教材, 理解音乐意境

在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 有针对音乐作品配上了许多精美、生动、形象的插图, 用它来引导学生从视觉入手, 理解音乐意境, 给学生广阔的想象余地, 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是既简单又有效的。在导入新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音乐课本上的插图:一轮明月、亭子、芳草、柳条……再轻声播放歌曲的音乐旋律,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委婉动听韵律美, 展开想的翅膀, 体会歌曲表现的意境, 然后问学生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主要唱的是什么? (月亮) 看看这几幅图你会想到哪些词语?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 景色也特别地迷人, 古代文人都喜欢借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你们还知道哪些是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词和儿童歌曲呢?你能哼唱一下吗?在学生踊跃的回答声中, 歌曲的意境教学就这样的拉开了帷幕……

二、运用电教多媒体, 展示音乐意境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 就能够为儿童的多种感官所接受, 我们就能使自己进入儿童思维的世界。”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 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景, 学生置身其中, 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歌曲《静夜思》是由古诗词改编的, 歌曲的韵味委婉、柔美, 根据歌曲的主题风格, 我充分运用电教多媒体, 展示音乐意境,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新课导入这环节中, 在对学生进行了启发性谈话之后, 引出“月亮”这个在本首歌曲中有代表性的字眼后, 课件就展示有关“月亮”的几幅美图和相关的画面:一个安静的夜晚, 明月当空, 星星满天, 几根柳棱轻轻地拂动, 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 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 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 一股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情感, 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课件把歌曲中的那份意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 我又提出了问题“:这个画面的意境像哪一首诗?”在这样的意境渲染中, 孩子们开始把自己真正地浸入情境中, 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静夜思”。就这样, 学生在这直观的形象, 美妙的图画, 艳丽的色彩, 动听的音乐“声、色并茂”中再次走进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的意境之中, 此时已达到了“课伊始, 情已生”的目的,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三、运用文字语言, 描述音乐意境

语言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 也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 引导学生运用简明、精确、形象, 生动的文学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 表达对音乐的艺术感受, 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针对我校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现象, 我就因势利导, 让同学们想象身边的和远方的亲人来找思念的感觉, 并让学生说说父母不在身边, 想念亲人的那种感受, 最后再引导学生在演唱时就要把这种思念之情寄托在歌声之中。经过我的循循善诱, 同学们的歌声中都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的同学, 甚至还唱红了眼圈, 此时的情景, 已是润物细无声, 这样的音乐课堂岂不是更精彩?

四、运用学科整合, 表现音乐意境

1.音乐与语文的整合

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一定的意境, 而音乐与语文的有机整合,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歌词、课文的理解, 也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静夜思》这一节课主要就是通过歌曲意境的烘托, 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伴随着轻缓、深情的主题音乐中我把《静夜思》有感情地范读了一遍, 然后提了一个问题:“老师刚才是用什么样的速度, 什么样的感情朗读《静夜思》呢?”回答“:稍慢、深情地。”紧接着, 我再让同学们学着李白时而举头, 时而低头沉思的样子, 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最后, 我再引导同学们模仿古人吟诗的神情动作, 双手反插, 仰望苍穹, 略作摇头晃脑, 满怀深情地吟诵古诗《静夜思》, 充分感受诗歌与音乐结合的美, 在这过程中, 忧伤轻柔的主题音乐始终不断地播放着。这种典型的氛围不断地深化着学生的体验, 在这个意境氛围中, 学生们在思考、在吟唱、在感受……在一遍一遍的主题音乐反复播放中, 歌曲的旋律已深深地烙入了学生的心底。通过这样巧妙地把语文融合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中, 把学生带到歌曲意境中, 此时文学和音乐早已水乳交融、彼此难分, 这样不仅使课堂显得自然而又艺术, 而且为孩子们吟唱歌曲要表达思念之情作好了良好的铺垫。

2.音乐与美术的整合

音乐和美术学科是艺术教育的主线条, 美术是流动的音乐, 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两者紧密相连。在音乐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 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将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 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因此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我让同学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静夜思》, 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自由地选择题材, 搭配色彩, 组织结构, 为歌曲配画。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尽情发挥想像, 小组通力合作, 有的是再现诗中的景物, 有的则是把李白从窗前请到桥头、草地上、山坡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想法, 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个画面上, 使其一下子成为这个教学环节的亮点。此时的课堂, 无声胜有声, 意境, 已让音乐的情感深深走进了每个同学的心灵之中。

沉默的意境 篇11

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他对沉默有着更深刻的、细致入微的理解。

“下课后,吉姆来到他的老师跟前。‘今天中年您能有些时间见我吗?我对您昨天布置的英语作业实在弄不懂。您能不能给我一些提示怎样来做呢?’老师说,‘当然可以。吉姆,你去将你的午餐带到这儿来。我们可以边吃边谈’。”在我们的眼里,学生如果有问题来问,那说明这学生就是勤学好问了,老师肯定会滔滔不绝,费尽心机地给学生一轮“唇枪舌剑”,直到学生“点头哈腰”为止。然而,马克斯·范梅南描摹的却是另一番的机智。

“当他们开始吃饭时,吉姆很快就谈开了。他对一些东西不敢肯定,而且还有不少的想法。老师多数情况下,只是听着,鼓励地点点头,很少提出一个问题。多数情况下是吉姆在谈话。最后,吉姆似乎比较满意了。他仔细地概括出了他的作业的想法,然后向后仰着靠在椅背上。老师微笑着,两个都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老师站起来,‘好吧。该作下一堂课的准备了’。‘多谢了,您总是能给我很大的帮助。’吉姆说。但是,老师知道,比起想法与建议来,他更多地是给予了吉姆默默的聆听。”“默默的聆听”原来有时比话语更重要,更有影响力,是最有力的调和剂之一。在这样的谈话中,唠叨很不适宜,多余的提问也只会打扰和伤害别人。我们知道这就是沉默的力量,这就是教育的智慧。马克斯·范梅南对沉默进行了入微的剖析,他指出“机智的沉默并不是指你有系统地、有条有理的拒绝说话,而是你认识到有些时候,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建议或任何评论要更加重要些。”

自然,机智的沉默不应该与否定的沉默相混淆。否定的沉默给某人以沉默的对待,如成人惩罚性的沉默或孩子挑战性的报复性的沉默。这就把机智的沉默与否定的沉默区别开采,指出了沉默的细微差别,却折射出两个大大不同的意境。一种油然而升的满足感,羞愧感,袭击着我,是对着大师那细腻的心,对着那些文字,是惊叹和吮吸,被征服,俯首贴耳。

科妮丽娅没来上老师的英语文法课。在我们看来,对于一个老师认为是在逃课的学生,老师有时很难接受和保持友好。比较温和的老师,都会问清理由,有的会说几句严厉的话,有甚者会训斥一番,更有甚者,请来家长“共商大计”!而在马克斯。范梅南的笔下的老师却截然不同,只是“间接地观察她,猜测她的心态。她的神态使我欲言又止。于是,我耸了耸肩,不再追究下去。……但是,我们之间多了一份无言的理解。这种新的态度对她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马克斯·范梅南又把沉默推向一种更高层面的理解,这是一种“给予的沉默”,它给孩子自己认识和成长留下了空间,是老师真正出于对孩子们幸福的关心的沉默。这种沉默不仅仅是以语言的空缺为特征。相反,“它是一种耐心的等待——就在那儿,同时维持着一种期望的、开放的和信任的气氛。”是的,反思我们日常教育教学,我们也有运用沉默的技巧,但更多的在我们理解的角度上看,也就是从教师的视角出发,而没有用我们的能力去感知孩子的理解,孩子的童心世界。

舞之“意境” 篇12

艺术形象本于人的内心, 然后才有乐舞的外在表现。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 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古代学者们强调“乐声之入他深, 其化人也速。”音乐舞蹈从内而外地对人进行全面的美感教育, 影响和陶冶人们的性情与品格。舞蹈的情感是细腻的, 它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亦是独特的。为什么一件成功的舞蹈作品, 总令人耳目一新, 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呢?那就是一句话:有意境。一般的说, 意是指作品所表现感情和思想, 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所谓意境, 就是景与情的交融, 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美结合。美的意境需要眼光独到, 善于把握时代的脉络, 抓住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筛选, 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 于是栩栩如生的形象脱颖而出, 。对意境美的追求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是人类审美意识中普遍存在的共同愿望。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了深化作用, 而且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 使观众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舞蹈的意境创造要达到这种境界, 作品才易于被观众所接受和欢迎。舞蹈意象具有多个层次的美, 每一个层次都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在舞蹈意象的层次构成中, 任何一个意象都必须具有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这两个层次。意蕴, 不是每个意象都有。真正优秀的舞蹈意象, 必须是生动传神的舞蹈语言、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有机融合成的一个完美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样的舞蹈意象才能传世不朽。

意境美是客观存在于人类审美意识中的综合性美感追求。意境美是艺术形式的灵魂, 在舞蹈领域中也毫不例外。《天鹅湖》的美是得到人们公认的, 人们被这部舞蹈剧的艺术魅力所吸引。 (上接197页) 西河戏在星子县的农村无疑有它的市场, 但在城镇那些美丽动人的舞蹈形象, 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 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 以及富丽堂皇的舞美设计和各种艺术因素完整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艺术美感, 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们, 而其意境也是自然而然流露了出来, 潜移默化的融入人们的意识之中, 并逐渐得到升华。倍受全国观众赞赏的《千手观音》, 其舞蹈意境美的超越性主要表现在具有韵外之致、昧外之旨, 通过有限达到无限, 升华超越于物象之外, 从刹那间永恒, 以咫尺见千里。从时间长流中截取某个片断, 从纷纭的万象中撷取象征性事物, 作为辐集思维、浓缩感情的焦点, 借一孔窥见世界, 于瞬间体味永恒。《千手观音》能被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所认可, 其艺术表现力, 舞蹈所表现出的意境美对观众的触动可见一斑。因此, 一个舞蹈作品中的意境美否, 是这个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

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家变现的绝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是整个人类的感情”。这种以整体探索、整体品察、整体把握为背景, 将哲理与情感融为一体的艺术, 毕竟在更清醒的理性和更深沉的情感上关照了人类整体, 而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舞蹈的形式美, 技术性极强。但这种形式美和技艺性, 都是发自人体自身的, 外部的形态美和技艺, 都不可避免地与人体内部精神情感相同, 受其支配并表现情感, 不是这样, 就不能称之为活的人体了, 这样的舞蹈也就失去了舞蹈的真谛。舞蹈作品的生命源于人体内部的精神情感的创作机制。舞蹈的情感是细腻的, 它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亦是独特的。在舞蹈商业化, 国际化的今天, 舞蹈的所有的优势应该加以发扬传播, 同时也要加以发展来适应当今的社会。

总的来说舞蹈意境是舞蹈的灵魂和精髓, 是舞蹈艺术的最高层次, 是舞蹈艺术创造所追求的真谛, 是衡量舞蹈艺术美极其重要的尺度。

上一篇:临床效果的观察下一篇:激光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