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课堂

2024-09-20

品味课堂(共12篇)

品味课堂 篇1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我校全体师生认真学习、潜心研究, 积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我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在学习纲要的同时又认真研读了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英语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就是面向全体学生,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扬个性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着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指导我们在英语课堂实践中, 必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而教师的主阵地就是课堂, 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一点作为老师都很关注, 但我们在关注课堂效率的同时, 千万不能忽视提高课堂的品味。课堂品味的高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往往这一点是被绝大多数老师所忽略的。下面就本人从平时的课堂实践和课后的感想来谈谈如何提升英语课堂品味:

一、英语课堂品味的源———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现代外语教学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习者在外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位置也不可忽视。然而引起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关键当然是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言的学习尤其需要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 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需要培养的。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 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 学而忘我, 乐此不疲。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是体现英语课堂品味的源泉。

以8A Unit6 Natural Disasters第一课时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 课文以weather songs的视频导入, 视频中老师与学生在旅行途中, 边唱weather songs边看窗外的风景边嬉戏, 气氛轻松愉快而和谐。视频导入使得学生们心情愉快, 不经意间已学会了一首英文歌曲, 同时也促使学生们思考这视频与本节课的练习, 并获得知识, 这样很容易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堂英语课的兴趣和求知欲。

视频导入后, 用竞猜Guessing and speaking, 利用好多媒体, 图文并茂, 有声有色, 让全体学生动起来, 课堂热身, 利用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语言交际方式, 在猜猜、说说、竞赛中, 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条件、环境和氛围, 让学生把知识灵活运用, 做到学以致用, 实现掌握英语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本单元重点讲授Natural Disasters, 待学生兴致高涨之时, 以视频让学生感受earthquake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也是地理学科的一部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 在英语学科领域如何表述, 进入到本节课主体授课。

二、英语课堂品味的品———精心设计英语教学, 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化、最优化、显性化、系统性设计的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习效果, 提高学习效率, 精心设计英语教学, 构建和谐课堂是主阵地。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 (1) 准确分析教学目的; (2) 准确把握学生特征; (3) 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策略; (4) 英语课堂的情感教育。

1. 准确分析教学目的, 为提高课堂品味做好准备。

8A Unit6 Na tura l Disasters第一课时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学目的: (1) 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名称; (2) 初步接触过去进行时; (3) 会说基本关于灾害的话题。教者新授课, 而weather songs的视频导入其实是本单元的Vocabulary的重要词汇, 但在本节课有用, 这就同时有机地整合了本单元的部分内容,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探索欲。这就是一位成功的教学者真正品味了这节课的导入, 好让学生真正地品味本节课。

2. 培养善于与人交流和协作的精神, 真正实践课堂品味。

学生求知欲强烈, 便会思维活跃, 爱提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 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视频Earthquake为例, 让学生视觉感受后, 把心里所想分小组讨论。What can you see?How do you feel?What will you do if an earthquake happens?课前设计模拟教学, 灵活安排座位来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学习环境很必要, 组织学生进行pair work, group work。由这一环节过渡到Talk about possible natural disasters caused by bad weather,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同学们畅所欲言,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高效解决了本节课的新授词汇和短语教学。顺其自然转入解决Differences between natural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语言活动再掀起高潮:Describe more natura disasters教学活动, 拓宽学生视野, 让学生的思想翱翔在课堂内外, 最终再回到课堂。给足时间, 小组竞相记忆, 待到时机一成熟, 立刻检验学生的记忆效果。学生的竞争意识立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的兴致一直保持。

3. 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策略, 课堂品味丰富了学生涵养。

教者用好多媒体, 边听边让学生思考Hobo and Eddie之间的对话。鼓励学生质疑: (1) Wha happened to Hobo's house? (2) What was he doing when it began to rain? (3) When did he hear the rain? (4) Why doesn't he want to go home alone?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的讨论质疑, 学生们分工合作和相互帮助。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后不同观点相互补充、相互接纳, 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学生的听力水平与理解水平在相对更短的时间内收效更大。同时也出现了老师们一直追求的和谐课堂的良好风貌。

真正的语言操练活动, 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体现在Hobo and Eddie之间的对话表演。同学们课堂上积极准备, 小组协作, 积极参与, 既掌握课文、训练口语, 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大家之气, 提升了学生的内涵。我作为英语老师, 带上一个摄像机, 对准镜头, 学生自我展示的情绪更是高涨。很明显, 一个小小的课堂教学细节为本节课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用竞猜 (Guessing and speaking) 和看图描述 (Wha were people doing in each picture when the natura disaster happened) 两种不同活动方式展开语言学习活动, 同时附图片, 这是语言知识 (语音、词汇、语法等) 学习活动设计之一。语言活动的再次展开, 学生对本节课的习得进入到收获与展出阶段。本节课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其实也是本单元Reading的预习课, 而过去进行时是本单元的语法, 也是一个难点。易与过去时混淆。本节课先让学生品品、感觉, 让学生们对本单元的语法在课堂上的品味前置在本节课, 像滚雪球一样,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并掌握了本单元的语法。

4. 英语课堂的情感教育乃是课堂品味的延续与升华。

在学生们神采飞扬、伶牙俐齿地speaking, describing和Acting out之后, 课堂随即转入What will you do if an earthquake happens?If you are at school, you will…课文的教育不能纸上谈兵, 教者应有效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的习得转移到实际生活的运用当中去, 这是成功的做法, 值得永恒学习与实践。同学们就此话题展开想象来讨论, 同时也发挥了小组协作作用,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然后A video about the earthquake in Wenchuan on May12th, 2008随即转入What should we do after an earthquake happened?同学们从知识的运用立即转入情感的迸发。那种正义凛然、义无反顾、大公无私、那种责任感顿时在同学们的小组讨论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组员们滔滔不绝, 真的成了一名优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优秀公民。

知识是重要的, 成人更重要, 这是21世纪英语课堂的真谛———培养21世纪具有大家风范的优秀学子, 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这样的课堂才能有品味可言。

三、和谐的英语课堂, 有效提升课堂品味

一节英语课首先应该倡导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 让爱、尊重与信任贯穿课堂的始终;这有利于学生在同学面前大方发言, 锻炼自己, 勇敢展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保证一个民主的课堂气氛, 力争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并且发言时得到其他同学的倾听和尊重。使学生敢发言, 爱发言, 乐于发言;最后还要注意的是, 要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其实教师成功组织课堂活动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德育教育。教师提问时体现的民主, 学生发言时教师的认真倾听, 合适的点评, 恰好的启发, 包括教师脸上耐心的笑容, 鼓励的手势, 这些细微的行为都会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起到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品味质的飞跃

在英语课堂上, 要提倡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倡导“分享、尊重、谦逊、勇敢、关爱、公平、责任、合作、勤奋、乐观、正直、宽容”的价值理念, 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英语课品味有质的飞跃。

摘要:英语课程的学习, 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 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 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 除了语言教学之外, 教师要善于发现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点点滴滴,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的情感,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真正有效地构建理想课堂, 有效提升课堂品味, 让课堂生活紧密联系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兴趣,英语教学,课堂品味,和谐课堂,价值观

品味课堂 篇2

(学生整理桌面上的物品)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的课桌上还有橡皮,你的橡皮能借给老师用吗?

(学生有的把橡皮给老师,有的放到书包里)师:同学们能猜一猜老师借你的橡皮有什么用吗? 生1:好像是准备擦东西用。

生2:应该是看我们没按要求做,不给我们了吧(学生有笑声出来)

生3:„„

师:“为什么呢?孩子们,我借你们的橡皮就是要你们没有橡皮用。呵呵!现在你们没有橡皮了,所以在下笔的时候就应该更慎重了,想清楚了再写,但如果万一写错了,也没关系,就好好欣赏一下自己错的地方吧!不过,橡皮老师是一定会还给大家的,不过要等下课以后,好吗?”

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发现学生一边写一边擦,其中根本没有思考的过程,为什么要擦?刚才错在哪里?从来不去思考,作业本也被擦得“满目疮痍”。华老师收走了橡皮,就迫使孩子们认

真去“想”,慎重去“做”,良好习惯自然养成。这样的安排,还有另一妙处:课进行时,华老师让学生画圆,由于没有橡皮,学生就能把自己的起始思路留在纸上,暴露出来。一举两得,学生在幽默风趣中作好了上课的准备,正如华应龙老师说的“我怎么没想到呢”,台下多少老师和我一样不禁在心中再次发出这样的喟叹!

典型案例2: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麻明家《圆的面积》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认识老师吗? 生:认识,是马老师。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主持的老师介绍您,我们听到的。

师:不是马老师,是麻老师(师在黑板上写“麻”)。对这个字有什么了解吗?

生1:是麻烦的麻。生2:是大麻的麻。

生3:是麻袋的麻。(学生大笑)„„

师(面带微笑):都不好听,听老师给你介绍一下,不是麻烦的麻,而是不麻烦的麻,知道了吗?

(师生大笑)

以上两个简短的交流,教师热情真挚的态度、平易近人的风格、幽默诙谐的语言、独具匠心的设计„„无不彰显着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这样的对话,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轻松愉快的环境,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经典不止于此,柏老师:用“火山下雪(糖拌西红柿)”为学生解说什么叫一步、两步、三步应用题;“下雨天上厕所扔块砖头走一步,再扔块砖头再走一步”就象是解决问题时找数量之间的联系;“煲汤”与“喝自来水”不一样,隐喻数学课为什么要追求过程„„ 身边之物、之事随手拈来都能变为妙喻、妙句,再深奥的道理一下子变得浅显易懂,这就是名师的魅力。

名师之魅力二:勤学好思

每次品味名师的课堂,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顿悟的感觉,原来课竟然可以这样上。本次年会上华老师大胆创新,不墨守陈规,上出了崭新的一节《圆的认识》。用张兴华老师的话来评价《圆的认识》这课:“浑然大气铸成圆!”确实,让我们大为感叹这鼓浑然大气,更让我们见识了那华丽课堂背后的点点滴滴。用华老师自己的话讲:“《圆的认识》一课属于经典之课,名家大师都用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后生小辈我也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那华老师为何还要上这样一节课呢?那是因为他发现之前的教学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圆的特征;其次,注重组织学生学会用圆

规等材料画圆,不重视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的文化功能挖掘。华老师从一连串钥匙“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何这样做”、“还能怎样做”这五方面进行着全新而完美地诠释。不错,华老师正是敢想,勤学,好思,打破传统,突破局限,才铸成了圆!在欣赏中我慢慢得找到了与名师的差距了,其实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经常思考的,但是就是缺少持之以恒的尽头和刨根问底的精神,使我们的很多的思考都半途而废了,不了了之了。哎,日积月累起来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再听柏老师的说课,没有那些令我们瞠目结舌的名人名言,而是实实在在地将自己第一节课时的不成功和盘托出,这个气量反而更显她的人格高大。她的那段话对我触动极大:“一个班如果上完一节课有2、3个孩子没学会,可能是智商有问题,但如果是有10个没学会,就是老师的问题,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学出了问题,设计的台阶大了,迈不上去了„„”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反思之后,才会为学生架设了合适的台阶,为学习作好了适时的铺垫。“要学习农民,庄稼今年收成不好了,不会埋怨土地,会反思自己„„”这些话将会鞭策我们今后要勤学好思,用这种态度面对自己的教学生活。

名师之魅力三:博学大度

数学课,除了用理性的思绪,逻辑的推理作为纽带贯穿其中外,还可以在文中尽洒古典风韵之美。一句“圆,一中同长也。”

学生在尽情模仿古人摇头晃脑一读的同时,更清楚而真实地认识了圆及圆所包含的特征。课堂,更是顷刻间回归了自然,想当年孔子教学时的情境也不过如此吧!另一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是一句古训,却让学生长了不少见识,用规画圆、用矩画方,虽似蜻蜓点水,确是一语道破天机,学生感觉受到了贵人真传就把圆画开了,到了画圆最后也不忘用上一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来说明画圆也有画圆的规矩,再一次峰回路转到了圆的本质特征上,还一气呵成折射到了探究问题也有探究问题的规矩。心想:可以设计成跨越时空的课堂,乃为博学所赐。在听华老师的《我怎么没想到》讲座时,更是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从古至今,由内而外的引经据典,比如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后续:假如那棵苹果树是种在月球上,苹果还会掉在地面上吗?比如说数学黑洞“495”的钻研探究;比如说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思考探究问题时而引用的爱因斯坦的名言哲理;再比如说概括自己时用到的“花未全开月未圆,‘天成’有缺”等,古今融汇,中西贯通,如此才造就了大师、名师,都无不尽显博学之美。

华老师敞开心扉说课《我怎么没想到?》以及吴正宪《巧在设计,赢在实践》的忠告,都体现出名师的大度。华老师也说过古人云:鸳鸯绣罢凭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但是华老师能够敞开心扉,把自己设计课的每一环节的想法都一一展现给大家,足以见出华老师宽广的胸襟和热爱教育的真挚之情,让人感动。

我想我若也能象华老师一样家里有一盏萤火虫似的床头灯,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想做的事情,这样我与名师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了。

几点认识

-----参加山东省小学数学第十二届年会心得体会之二

(一)体验“以人为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华应龙老师说:“我们引导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了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殊途同归的心理体验,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实现了数学的教育价值。”在华老师的课堂上,直径和半径的概念是由学生顾名思义理解的,老师没有像以往那样咬文嚼字。圆的画法也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老师并没有1、2、3地强调,只是点破而已。而这些知识在我们过去的课堂中,老师咬文嚼字地讲,一步一步地细细强调,学生竟然也能坐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听,真是难能可贵。华老师说:熟能生巧,是否能生厌?生笨呢?学生为什么会那么乖巧“懂”装“不懂”来配合老师的教学呢?这样的的教学是以谁为本呢?这些问题真是值得我们深思。

麻明家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课,在探究圆的面积时,设计了层层深入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串,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传统的剪拼操作与多媒体课件演示互为补充,不仅突破了圆的面积学习这一难点,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极限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正是因为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才使得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强震球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然后教学生用量角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明并不断改善量角工具,最后形成今天我们使用的量角器的过程,借助这一探究过程学生就牢牢地掌握了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姜泽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学生对长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产生意见分歧时,有效地运用了生成资源,把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让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充分阐述自己理由,直到对方折服。

以上这些教学设计无一不闪现着“以人为本”的光辉,如此巧妙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大数学观的教师所能为的吗?

(二)思考继承与创新。

新课改倡导我们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那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是不是放给学生自主探索,过去所强调的分析法、综合法、数量关系式、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不要讲了呢?吴正宪老师提醒我们:要“好好” 地继承传统。那些传统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画图、列表、尝试、模拟操作、逆推、简化、推理)是多少年来数学思想方法的结晶。我们不仅不可以摒弃,而且要引领学生去探索、梳理、体验,让孩子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同时,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获得基本的思想方法。放给学生的空间小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给学生的空间太大,为数较多的学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也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怎么办呢?柏继明校长的报告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建议:虽不能像以前那样教师包办代替满堂灌,但我们要立足学生实际,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台阶,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体验成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次年会,我们所面对的专家和老师在交流时无一不博古通今,机智幽默,挥洒自如,这真功夫决不是上天的恩赐。曾有人这样形容美人:增之一分嫌高,减之一分嫌矮,施朱则太红,敷粉则太白;华老师的课也给我这样的审美享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篡改余秋雨先生的一段文字来形容柏继明老师的课:不声张却很厚实,不陡峭却很有高度。面对他们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我们身边并不缺乏教学研究和学习的资源,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擅于反思的习惯和坚持学习的心态。

让我们谨记吴正宪老师的教诲:用心感悟,潜心研究,做一个大气的有学科见识的老师!

品味智慧课堂 感悟名师素养

——参加省小学数学第十二届年会总结

县中心路小学 孙会峰

2007年12月21日-24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第十二届小学数学为期4天的年会。此次活动内容不多,但层次很高,时间不长,但内容充实,可以说,此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关于会议主题:

会议之初,省小学数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徐云鸿老师做了发言,她指出,此次会议有三个主题:

1、全面了解新形势下全国新课程改革方向,明确新课改理念下,一节好课的标准,一位好老师的标准;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全国获奖论文交流。

二、关于课堂教学:

(一)、关于课前交流:

课前交流,即是教师上课前通过与学生随意的交谈、游戏、猜谜等活动,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它被教师广泛运用于公开课教学之中。其目的是通过课前交流,消除师生初次见面的陌生、恐惧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感到他是一位极为

亲近、容易靠近之人,从而能更好的释怀自己、放松自己,以愉悦的状态进入课堂,让孩子们成为课堂上的主体。

例1: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园的认识》课前交流: 师:请同学们把你的课桌上整理一下,只留下圆规、白纸、直尺、三角板、铅笔。

(学生整理桌面上的物品)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的课桌上还有橡皮,你的橡皮能借给老师用吗?

(学生有的把橡皮给老师,有的放到书包里)师:同学们能猜一猜老师借你的橡皮有什么用吗? 生1:好像是准备擦东西用。

生2:应该是看我们没按要求做,不给我们了吧(学生有笑声出来)

生3:„„

师:同学们有的猜对了,不过,橡皮老师是一定会还给大家的,不过要等下课以后,好吗?

例2: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麻明家《的面积》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认识老师吗? 生:认识,是马老师。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主持的老师介绍您,我们听到的。

师:不是马老师,是麻老师(师在黑板上写“麻”)。对这个字有什么了解吗?

生1:是麻烦的麻。生2:是大麻的麻。

生3:是麻袋的麻。(学生大笑)„„

师(面带微笑):都不好听,听老师给你介绍一下,是不麻烦的麻,知道了吗?

(师生大笑)

以上两个简短的交流,教师热情真挚的态度、平易近人的风格、幽默诙谐的语言、独具匠心的设计„„无不彰显着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这样的对话,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轻松愉快的环境,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关于问题情景的创设: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是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例如:麻明家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课,课一开始,麻老师就问:同学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要称石头的重?

生:„„

麻:为什么不直接称出大象的体重呢? 生:„„

麻:同学们说的真好,因为石头的重等于大象的重,所以称出石头的重,也就是大象的体重,这一种方法,在数学上就是转化思想,在我们数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转化思想,来学习圆的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几句简短的对话,既轻松了学生的心理,也为下一步学习圆的面积做好了铺垫,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关于学生的探究活动:

例如华应龙老师的课,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在无形中向学生们传授着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何这么做”、“一定这样吗”。板书五把金钥匙以一个暗线的方式贯穿着全课,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反思,正如他说:有问题才愿意想,有胆识才敢想,有激情才能想,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在“圆的认识”一课中,华老师紧扣“圆,一中同长也。”深入浅出地剖析着圆的特点:一个圆心,半径相等;在画圆时又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体会圆规画圆的优点,同时也向学生渗透着做人的道理:做人有做人的原则。而讲座中,华老师更是引经据典,古人古语的引用、中外名言的引用„„听华老

师的课,不是简单的听课,更多的是欣赏,欣赏他独到的设计;感受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几点认识:

(一)、体验“以人为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华应龙老师说:“我们引导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了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殊途同归的心理体验,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实现了数学的教育价值。”在华老师的课堂上,直径和半径的概念是由学生顾名思义理解的,老师没有像以往那样咬文嚼字。圆的画法也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老师并没有1、2、3地强调,只是点破而已。而这些知识在我们过去的课堂中,老师咬文嚼字地讲,一步一步地细细强调,学生竟然也能坐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听,真是难能可贵。华老师说:熟能生巧,是否能生厌?生笨呢?学生为什么会那么乖巧“懂”装“不懂”来配合老师的教学呢?这样的的教学是以谁为本呢?这些问题真是值得我们深思。

麻明家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课,在探究圆的面积时,设计了层层深入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串,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传统的剪拼操作与多媒体课件演示互为补充,不仅突破了圆的面积学习这一难点,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极限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正是因为做到了

“以学生为本”,才使得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强震球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然后教学生用量角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明并不断改善量角工具,最后形成今天我们使用的量角器的过程,借助这一探究过程学生就牢牢地掌握了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姜泽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学生对长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产生意见分歧时,有效地运用了生成资源,把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让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充分阐述自己理由,直到对方折服。

以上这些教学设计无一不闪现着“以人为本”的光辉,如此巧妙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大数学观的教师所能为的吗?

(二)感受名师的教学风范。

1、教师应有课前慎思、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2、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思维的台阶。

3、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验,重视学习的过程。

4、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

(三)、思考继承与创新。

新课改倡导我们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那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是不是放给学生自主探索,过去所强调的分析法、综合法、数量关系式、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不要讲了呢?吴正宪老师

提醒我们:要“好好” 地继承传统。那些传统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画图、列表、尝试、模拟操作、逆推、简化、推理)是多少年来数学思想方法的结晶。我们不仅不可以摒弃,而且要引领学生去探索、梳理、体验,让孩子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获得基本的思想方法。放给学生的空间小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给学生的空间太大,为数较多的学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也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怎么办呢?柏继明校长的报告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建议:虽不能像以前那样教师包办代替满堂灌,但我们要立足学生实际,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台阶,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体验成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次年会,我们所面对的专家和老师在交流时无一不博古通今,机智幽默,挥洒自如,这真功夫决不是上天的恩赐。面对他们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我们身边并不缺乏教学研究和学习的资源,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擅于反思的习惯和坚持学习的心态。

让我们谨记吴正宪老师的教诲:用心感悟,潜心研究,做一个大气的有学科见识的老师!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认识小数”的两种教法与思考

作者: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胡良梅

在我校举行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小数”。教师甲先教学例2,再教学例1,教师乙先教学例1,再教学例2。对于例2的教学处理也不尽相同。现将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段摘录如下。[教师甲] 师:快要开学了,小明想买一些文具和一张书桌,就邀请好朋友小红到苏果超市买了这几件文具。(课件显示:铅笔3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你们能用小数表示出铅笔、圆珠笔和笔记本各是多少元吗?

生:铅笔0.3元,圆珠笔1.2元,笔记本3.5元。

师:1元2角写成1.2元,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把1元2角分成1元和2角,2角就是0.2元,1元与0.2元合起来就是1.2元。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3.5元后,教师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是几点几元。

(随后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师:买好了文具,小明与小红又一起来到了卖家具的柜台,他看中了一种课桌,于是就量了量桌面的长和宽。(课件显示:情景图中课桌长5分米,宽4分米)看看他们量的结果是多少?如果用米作单位,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呢?(生答略)

师: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0.5读作零点五。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0.4读作零点四。(板书后追问)这里的0.5米表示什么?0.4米呢?

生:0.5米表示5/10米,0.4米表示4/10米。

师:3分米、7分米„„分别表示几分之几米?怎样用小数表示?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教师乙] 先教学例1(与教师甲相同,不再赘述),再教学例2,这里重点介绍例2的教法。

师:小明选好了书桌,与小红一起又来到了文具柜,她买了这样几件文具。(课件显示: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能用小数表示出圆珠笔和笔记本各是多少元吗?

生:圆珠笔1.2元,笔记本3.5元。

师:为什么1元2角能写成1.2元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想法。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打开老师发给你的信封,看看信封里的提示。

信封里的提示是这样的:

学生思考交流约两分钟,进行反馈。

生:我把1元2角分成1元和2角,2角是2/10元,还可以写成0.2元,1元与0.2元合起来就是1.2元。

师:谁还能用这种方法说说3元5角为什么能写成3.5元?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想成十分之几元,也就是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是几点几元。

[思考]

在随后的评课中,有的教师认为,本节课是学生首次学习小数,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多购物的经历,学生最熟悉的小数就是商品的价格,因此先教学例2再教学例1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更顺畅。对于第二个例题中将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也没有必要充分展开,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并且,《教师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要求的:“启发学生将1元2角分成1元和2角两部分,先把2角表示成0.2元,再和1元合起来就是1.2元。”因此,教师普遍认为教师甲的教法比教师乙的教法好。

我的看法和上述教师不同。我认为教师乙的教法比教师甲好,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过程中的一次飞跃。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陌生,但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知之甚少。虽然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但仍然要帮助学生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而不只是认识小数的读写方法。的确,商品价格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小数,表面上看,学生对商品价格非常熟悉,可就是因为太熟悉,在思考几角用小数表示是多少元时,凭生活经验就可直接想到零点几元,其思维跳过了分数这一“中介”,而

这无形中会干扰学生对小数本质的关注与把握。要让学生认识到小数其实就是十进分数,还应先教学第一道例题,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借助有意义的讲授,引导学生明确十分之几米就是零点几米,由此引出小数。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使学生在首次感知小数时就了解小数的来源和意义,初步知道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接着教学第二道例题,学生进一步体会几角之所以能改写成零点几元,是因为几角其实就是十分之几元的缘故,进一步丰富对小数意义的体验。同时,在这一例题中学生还认识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完善了对小数的认识。

其二,对于第二道例题的教学,教师甲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直接将1元2角改写成1.2元,“忽略”了小数就是十进分数这一重要的思维环节。而教师乙则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又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到,2角就是0.2元这一常识是建立在2/10元这一“桥梁”上的,促使学生自觉地将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的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通过对这两种教法的思考,我深深体会到,如果教学始终只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经验层面上讨论问题,而不能引领学生将一些非正式的、具体的理解转化为正式的、系统的理解,那么,对于学生来说,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让“探究与创造”奏响和谐课堂——“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和

思考

作者:句容市华阳二小 吴平

(一)谈话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师:(对生提出的圆形有选择地在多媒体上出示,有车轮、光盘、硬币等)这些物体的平面都是圆的。(多媒体显示圆的轮廓)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妙,好吗?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新知

师:以前同学们画过圆吗?你们是怎样画的?

生:(1)用圆的物体照着描圆。(2)用绳子画圆。(3)用圆规画圆。

师:同学们提到了圆规,那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圆规、(过程略)你会用圆规画圆吗?

(学生试画圆,后说说怎样画圆)

1、活动一:动手画一画,感知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师:(1)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发给你们的这一张纸,上面有一个圆,请你再画一个圆。要求你画出的圆,比原来的这个圆小一点。

(2)再画一个圆,要比原来的小得多,先想一想,再画一画。(3)谁能说一说,如果要画一个比原来这个圆大得多的圆,你想怎么画?

师:刚才我们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圆,谁能说说,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师生归纳:因为圆规两脚叉开的大小不一样。(初步感知圆的大小有圆规两脚间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2、活动二:动手画一画,感知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师:(1)请同学们再拿出一张白纸,画几个圆,与老师发的纸上的圆一样大。

(2)思考:现在我们画出的圆一样大,但位置不同,你认为圆的位置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师生归纳:圆规一个脚尖指在纸上的点决定圆的位置。

3、活动三:动手剪一剪,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圆的特征。

师:在老师发下来的这张纸上,画着差不多大小的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如果把这两个图形都剪下来,你估计剪那种图形的时间少一些,为什么?

生:„„

师:请同学们把这个圆剪下来,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

4、活动四:动手折一折,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5、活动五:动手量一量,认识圆的特征。

师:随意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并在这个圆内作出它的三条半径,三条直径,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并填在表格里。观察数据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生总结:①同圆内有无数条半径(直径)而且长度相等。②同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填表。(应用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略)

2、课件出示:三辆汽车进行比赛,分别用长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

师:比赛看完了,你会选择那辆车子,说说为什么? 师:利用我们今天学的圆的特征,你能解释吗? 生:„„

师:演示三种车轮中轴的运行轨迹(突出轮子是利用了圆心和圆上的距离处处相等的这个知识点)。

师:那为什么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井盖都是圆形的呢?为什么?

师生归纳:井盖做成圆形是利用了同圆内直径都相等的特性。

(四)联系生活,课外拓展延伸

师: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喜欢围着圆桌吃饭?很多东西要做成圆形?希望同学们通过车轮和井盖的启示,能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看我们生活中的数学。

(五)小结学习收获和体验

师:通过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关于圆,你还想了解哪些呢?

思考:

数学概念教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忆一些简单的公式、定律和结论等,而应该是让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发现规定,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接收者。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为学生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在实践操作中获得对圆的感性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和多种工具创造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 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陈凤伟(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一、案例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数学教学中来.转化成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是今天做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把好的理念渗透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使学生获得效益。而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教学设计。基于上述理念进行的数学教学设计,不仅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知识和经验,而且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对学习方式的需求、数学情感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为人的教育、培养和发展,是一个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发展能力为标志,以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的过程。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兴趣“重心”、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合理整合学生的需求,再依据学生需求做好教学设计,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最终使学生得到发展。

二、概念界定

学生需求:学生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可以根据需求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给与满足和实现的:一类是需要教师给与转化和指导的。这里的“需求”指的都是第一类,包括学生心理、态度、情感、价值观上的需求,具体到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对进一步学习技能的需求、学生对和谐学习环境的需求。

三、案例描述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开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在求未知数x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在学习加、减、乘、除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时,都曾用字母表示过数。陌生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以及这个数量与其它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可以说.本节课旧知识不少,新知识又比较缺乏对学生的刺激性、新鲜感。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引导者的位置上,必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好处,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符号化数学思想的简洁美,用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感召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需求。

引入设计.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经验。

师:“数学、数学,研究的问题都和谁有关系?”

生:数。(教师板书:数。)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呢?

师:同样是这个x,为什么有时候可以表示一个数,有时候就表示一些数,甚至任何数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因为关系和条件变了,所以表示的数可以不一样,数的范围也不一样。

过程设计,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和经验。

师:再看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课件演示:(略)

加、减、乘、除的四种运算定律,一边是文字的形式,一边是字母的形式,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对比。

师:这么多的运算定律你们记的住吗?怎么记的? 生:当然用字母表示来记了!教师故意连续问了几个同学,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

师:你们为什么那么偏爱字母的形式呀9 生:好记、简单、清楚、方便、明白

师:这就是用字母表示的好处。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个字母,你在哪里见过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课件演示)生:(兴奋地)扑克牌!ll、12、13。

师:字母可以表示数,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有没有用字母表示的情况呢? 生:求未知数x、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师:就从大家熟悉的求未知数x看起,l+x=100 l+x<100 l+x,x分别表示几? 生:x表示99,x表示小于99的所有数,x表示任何数。

重点设计,利用学生问题解决的需要。

师:用字母表示数,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 教师操作:切黄瓜,切一刀,分成几段?两刀呢?三刀呢? 生:切一刀分成两段,两刀三段,三刀四段„„

教师操作:快速切黄瓜„„

师:切了多少刀?分成了多少段? 生:太快了,没数过来„„

师:怎么表示切的刀数和分的段数呢? 生:(恍然大悟,七嘴八舌)用字母表示!

课件演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 教师请学生连续接儿歌的下句。

学生边说边算,越来越慢、越来越出错多,自己都笑个不停„„

师:如果满池塘都是青蛙,你们什么时候说完呀?

生:(边笑边说)用字母表示!师:看看儿歌里有哪些数量和数量关系,你们怎样用字母表示? 生:青蛙的只数、嘴的张数、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跳下的声音数。

师:这么多的数量你们打算用多少个字母表示? 生:(异口同声)一个就行!师:如果现在让你来把这首儿歌接下去,你想怎样接? 生: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

难点设计,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师:既然用字母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有这么多优点,那你们想用字母表示的方法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吗? 生:想!师:这里面可有特殊的要求,你们自己来发现这些特殊的规则是什么,好吗? 学生自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然后和学习伙伴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学生在具体问题中进行尝试、规范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方法。

四、案例分析

1.教学设计前收集和了解学生的需求。

教师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前.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了了解.还特意和部分学生进行“自由式”聊天.询问他们对于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了解。由于教师对本册教材有通篇的把握.所以在学习小数简算和平面图形求积计算时,就已经有意识地对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复习,给学生创造了自我感受“文字表述和字母表示”的机会.形成了初步的表象。

在对学生进行有关“数学学习”的问卷调研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你喜欢的数学学习内容是: 1.很有趣味的、好玩的知识。2.能够帮助我解决身边问题的知识。3.考试中的重点知识。

4.需要认真钻研才能掌握的知识。5.容易学会的知识。

在问卷的1430人中.有433人选择“1”,约占30%;有435人选择“2”.约占30;有184人选择“3”,292人选择“4”.86人选择“5”。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喜欢有趣、有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

基于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了解,才有了引入部分的设计,麦当劳、停车场的标志,一下子就走人了学生的生活.唤醒了他们的经验,再加上扑克牌的诙谐.学生立刻联想到数学中的

未知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不都是用字母表示的吗?但是教师并没有停留在学生的原有基础上.而是设计了三个求未知数的问题“1+x=100l+x<100 1机”.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即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数.而且同一个字母还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并且随着条件的变化,有时可以表示一些数或是任何数。2.根据学生需求进行预设性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感知的过程.这种体验式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能在学生自主感受中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预设性,不仅给学生提供、设计这样的契机,还要关注学生在自我感知过程中的动态反应,要根据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体需求适度调整教学。

以往在教学“字母表示数”的优点时,总是在学生解决了新问题后(用字母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提出。而本节课对这一问题的设计,教师作了比较厚实的预设.让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充分体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好处.只是没有挑明,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受过程.这是教师基于学生体验的预设。带着这样的经历.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后,很自然的勾起这种切身的体验,他们由衷的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归纳、形成认识,“简便、清楚、方便、易记”等规律性的数学语言脱口而出。3.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生成性的需求。

喜欢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多数学生的共性需求,特别是当这样的问题预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时候。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精心安排了“现场切黄瓜”的情景,学生感到有趣好玩.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而教师呢,故意切得飞快.还能清楚、快速的数出切的刀数和切成的段数吗?教师的“炫耀”激发出学生的思维火花——用字母表示。

对于“青蛙儿歌”的设计.原本是想让学生先找出儿歌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然后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可是顺应着“切黄瓜”的问题解决,看到学生兴趣盎然的状态,教师直接让学生做“儿歌接龙”,在一片诙谐滑稽的场景中,学生不仅看清了儿歌中的数量,而且还“算”清了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成为了不可争的共识。

三维教学目标是预设的.但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生成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态需求,适度调整教学,才能保证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效生成。4.效果的反思。

(1)教师能从多种途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需求.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初步的策略。

(2)教师的教学设计,从追求过程清晰完整,转向了重点要落实在学生的需求点上,使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3)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捕捉学生学习中随机出现、鲜活信息的意识.并尝试加以恰当地运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机智。5.问题的反思。

(1)如何对收集和了解的学生需求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提炼、概括出核心内容。

(2)面对大班额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在面向学生共性需求的同时。使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

品味课堂真滋味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课堂真滋味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82—002

细细品味一些名师或特级教师的课堂,我们也许可以找到课堂的真滋味。

一、诵读默念品韵味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读书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要读得扎实,读得饱满,读得尽性。

靳家彦老师执教《珍珠鸟》一课,80分钟,朗读指导花了足足60分钟,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断。

师:把“珍珠鸟”这个词放到句子里,请你读读句子。说说你朗读时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指出分别强调的是“珍珠鸟”、“送我”、“朋友”、“一对”。

师:你看,现在老师让你把“珍珠鸟”这个词语放到句子里,读法就有变化了,究竟是重读还是轻读,看你的感受,看你的理解。

师:把带有“珍珠鸟”的句子放到段落里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师:你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到作者“我”对小鸟怎样?

生:我十分喜爱小鸟。

师:好的,你用喜爱之情读好它。

这个学生十分大声地再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读书一定要大声地叫吗?不一定。读书一定要那么高亢,那么激昂吗?不一定。你看,我们把词放到句子里,把句子放到段落里,把段落放到全文里去读,现在请你再读全文的时候,你的感受恐怕不仅仅是喜爱,可能会读出新的感受,悟出新的道理。

师:把这个段落放到全文中去,不仅知道作者喜爱珍珠鸟,你还知道作者要说什么?

生:我不仅知道珍珠鸟的可爱,还明白作者想告诉我们,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靳老师通过朗读,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启迪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明白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法,学生欣赏到了朗读创造性的魅力。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泳体味,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声律。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将课本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要让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在读中自己寻求一种解读之法,释放个体的创造力,打下深刻的语言烙印,获得一种终生启示。

二、咀嚼涵泳识真味

深入文本的凭借是什么?是一个个鲜活的词语,是一个个生动的句子。学生只有披文入境。反复揣摩字词背后所隐藏着的韵味、神思、情义,才能真正深入到文本的人文内核。触摸到作者那颗凝聚着才情智慧、人生阅历的砰然跳动的心。而我们在品词赏句的过程中,品一种意象,赏一道风景,悟一份情意,嚼一抹才思,从而积累下词语的字面含义时,更积淀下文化层面的含义、情感与意韵,同时也积淀下一份对语言的敏锐感悟。

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荷花》,他对于文中“冒”字的开掘令人难忘:

师:读了第二段,你们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最美?可以在书上画一画,圈一圈。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写得最美,特别是其中的“冒”字很妙。

师:噢,那你说说它妙在何处好吗?

生:这个我却一时说不上来。

师:你能体会到“冒”字的妙处,已经很不错了。大家都请想一想,“冒”字和哪些字意思相近?

生:长、露、钻、伸、探……

师:那作者为什么用“冒”而不用这些字?大家再读读书就一定能明白。

(学生读书)

生:因为荷花是使劲长出来的。

生:因为荷花是精神抖擞长出来的。

生:我想,荷花一定是喜气洋洋地向上长的吧!

师:说得太好了!(点击课件出示荷花图)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后交流)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生:自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师:多么可爱的荷花呀!大家看,看上去简简单单的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

王老师抓住文眼“冒”字而让学生换词比较、悉心揣摩。充分领悟到作者谴词造句之准。而之后顺勢承接的想象及说话环节,则又让学生在凭借文本的基础之上适度地超越文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材料的内化及拓展。学生正是在比较当中。才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意蕴、情味和妙处,实现了对语境的独特感悟。

三、拓展延伸留余味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语文课要净化课堂目标。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语文世界,达到“删繁就简一树花”的教学目标最优化境界。

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槐乡五月》一课:

师:你读了第一自然段,觉得槐乡怎么样啊?

生:感觉槐乡非常的美!

师:美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细细地看课文。开头说“洋槐开花了”,花开得怎样呢?谁来读?

生:(读)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板书:似、像、如)这三个字很有意思,看看有谁读懂了?你来说说。

生:似瑞雪初降。

师:“瑞雪”是什么样的雪?什么似瑞雪初降?

生:冬天的雪。

师:是冬天的雪。你说,这里,什么东西似冬天的雪呢?

生:洋槐的花。

师:是的,你连起来说这一句。

生:……

师:还有“像”哪一句,谁来说说?

生:……

师:简短一点,什么样的槐花如……?

生:……

师:这几句。为什么槐花有的时候似……有的时候像……有的时候如……同样的槐花为什么有不同的样子?

生:远近不同,角度不同,槐花的样子不同……

师:我再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这几个句子。

生:(略)

师:我问你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把槐花比成瑞雪、玉雕的圆球、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因为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我们读书的时候,想到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算读懂。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些句子。

生:(齐读)

师:你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吗?

生:说明他非常喜欢槐花。

生:说明他偏爱槐花。

师:是的,用了三个比方表达这种喜欢……老师最后出一道题:课文用了很多比喻。把槐乡五月打个比喻,可以说它像什么?似什么?如什么?请你们写一写。

品味美术课堂的味道 篇4

一、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与整合中寻找美术味

“理想的课堂应对知识进行整合, 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美术教材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基本素材库, 但一般的美术教材往往没有详细的文字引导, 只有很多“花花绿绿”的画, 学生多不容易理解教材中所蕴藏的丰富美术知识和审美情愫。

比如《边吃边看的艺术》虽然是苏少版中的一堂设计课, 但教材上丰富多彩的饮食用具, 带给学生的仅是色彩的丰富、造型的新奇、装饰的漂亮等审美体验, 如果没有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挖掘和整合, 他们的课堂收获就仅仅如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审美体验, 梳理出一条有关饮食用具“话题”的树形目录, 再从美观性入手, 在材质、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挖掘整合, 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美术味。

二、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体现生活味

“理想的课堂, 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 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 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美术课程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需要内容, 内容来源于生活;它需要情感, 情感发端于生活。

湘美版中的《向日葵》是一堂对色彩情感探究和表现的课。课程选择“向日葵”作为研究线索, 以探索“色彩情感”为主要内容, 以表现“生活色彩”为最终目的。因此在课程内容的挖掘上, 可以融入大量生活的例子, 如优秀的店面设计、家居设计、服装设计等, 让学生欣赏它们的色彩设计, 感受色彩的情感。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 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色彩去设计自己的家和喜欢的服饰等。这样通过学习, 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感悟和审美能力, 也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怎样使用色彩, 实现了美术课堂的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美术化。

三、在课堂学习的参与与体验中营造真知味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来自于参与的愉悦。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是参与过程。“理想的课堂,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因此教师应注重营造学生参与与体验美术课堂的氛围, 让课堂具有浓浓的真知味。

如教学《花圃》 (湘美版) 时, 教者可将学生分成小组, 创设各种情景, 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动员学生“走出座位去赏花”, 使其在赏花的过程中感受到花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再通过“讨论说花瓣”, 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花瓣的形状特征, 发现自然中的真知;最后的“比赛画花瓣”, 就可以真正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力。一堂课下来, 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如何观察、感知、操作、创新。

四、在具体操作的练习与体验中突出实践味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 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 而在于它是否真正让孩子练习和实践, 让孩子在课堂中动脑、动手、动口, 通过观察、模仿、体验, 在互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学习。”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程操作中的练习与体验, 让课堂具有浓浓的实践味。

笔者在教学《展示设计》时, 就一直将学生的“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

导课中的实践, 让学生策划布置校园艺术节的美术作业展, 在学生的“七嘴八舌”中引出展示设计的话题。在“对校园生活的体验”中, 激发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兴趣。

目标探究过程中的实践, 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 让学生从图片中提取记忆、感知新知、唤醒审美、获得愉悦。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即时评点、小结, 让他们了解展示设计综合性、审美性、主题性的特点。在“对日常生活的体验”中, 增加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应用新知的实践, 让学生的目光进行迁移, 思维进行拓展, 评述博物馆、科技馆中的展示设计, 改良和再创造生活中的展示设计。学生在各执一词的过程中巩固了新知, 拓展了视野, 培养了创新能力。在“对新知的自我检测”中, 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和乐趣。

五、在师生主体的互动与协作中感悟亲和味

追求卓越课堂 品味教育幸福 篇5

——“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度”赛课活动小学语文复赛总结 深秋的微寒挡不住赛事的火热。

2012年11月17日,丰都县“先锋杯”卓越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复赛活动在秋阳中拉开了帷幕。本次竞赛历经11月17、18、24、25日四天,按南、北岸小组和直属学校小组,分董家、虎威、名山镇、高镇、龙河、暨龙和实小七个区,36位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巧妙的教学设计,大胆的教学尝试来演绎“卓越课堂”。此次评课主要围绕教师行为有效,检测用于当堂,引导得法,展示碰撞,评价总结,目标达成等方面对课堂进行评价评比。尽管各个赛场路途遥远天气冷,以及连续不休带来的疲倦,但人心喜悦,因为我们收获满怀,并不断感动于这场精彩赛事。我们惊叹于教师对课堂的观察,惊叹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惊叹于教师对课改理念的运用,惊叹于学生思考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惊叹于小组之间的思维碰撞,惊叹于学生课堂中的自信……

一、成绩与亮点

1.善诱导,扣人心弦点拨好

品味语文魅力 探索创新课堂 篇6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学过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都属于教学艺术应用的范畴。教师的灵活性、创造性,这种讲求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教学艺术。教学法一方面要以科学做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教学艺术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再现与艺术表现完美统一的优化教学。教学艺术本质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科学性与艺术性,二是师生优化发展,三是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品味语文无穷魅力,从而探索个性课堂—挖掘形象美意,读写结合;突破学习疑难,整合教材;体悟哲理意蕴,渗透德育。

一、品尝语文之甘甜,挖掘形象美意,读写结合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蛮喜欢语文的,就是不喜欢语文课”。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爱上语文这门课呢?语文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让学生爱上它,要对语文课堂充满好奇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最根本方法,就是教师必须善于解读文本,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与其他学科的教材相比,语文教材有其独特的魅力。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编的,这些文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那些古代名篇也都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或欣赏价值。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最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一起共鸣并得以升华,从而变得更加纯洁和高尚。作为语文老师,如果在教学时既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又能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去挖掘文章的魅力所在,充分把握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将使学生在美好的情感熏陶下,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堂语文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我们可以课前准备一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以简短的文字介绍给他们,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文学殿堂的大门。在这堂语文课上,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行动的鼓舞着。短短的45分钟变为了今后漫漫求知涯的开端。语文世界之甘甜,文学作品无疑是一块硕大无比的甜糕,令大快朵颐者享受无边。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七颗钻石》,语文老师可以摇身一变为一位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大王。当你用美丽的语言为学生描述着小姑娘为了妈妈能够喝到水而艰辛跋涉的善良时,课堂里溢满了真善美的气息。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短小的童话,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奇特的想象进行创作。于是“我从课文中学写作”的写作练习便可以开始启动。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的写作训练:续写《皇帝的新装》、扩写《“林中鸟”和“笼中鸟”》、改写一些古代寓言故事等。语文世界之甘甜,创作文学作品也使学生从阅读者的角色转换为写作者,令手捧铅字的小作家们快乐无边……

二、品味语文之奥妙,突破学习疑难,整合教材

在高年级的学生群体中流行一句话,“中学语文,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表面听起来有几分戏谑之意,实则有几分道理。语文老师需要做的是架桥人的工作。在艰涩难懂的文字、遥远的历史文字与90年代的学生间架设起一道桥梁。佛语有云:“桥能渡人”。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跋涉在语文的探幽之路上。课堂对话教师的引导是不可缺的,教师要把问题抛给学生,然后师生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牵引课堂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激励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教师学着解疑,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要去解惑;课堂对话要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对于课文的阅读要让学生善于去发现疑惑,去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同时,教师提供给学生“话题”要比提出“问题”更具有思考、讨论的价值,思维空间更加广阔,而不被标准答案禁锢。

例如,学习鲁迅的课文,纵观教材编排,我们可以进行“鲁迅课文三步走”的阅读计划。先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类温情美文,可以补充《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目的是领略鲁迅少年时的童真、童趣;接着是《孔乙己》这类的观世间百态的小说,可以补充《风波》、《阿Q正传》,目的是体会鲁迅冷眼看社会的睿智;再接着是《故乡》、《藤野先生》这类评国人之貌的文章,可以补充《呐喊》、《彷徨》,目的是感受鲁迅的自省精神。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序列性的阅读教学,辅助以课外阅读的篇章,经由师生共同探讨,与鲁迅的距离不再遥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把那些阅读起来艰涩难懂的内容放入主动质疑的教学环节,根据学情适当增减,这样师生共同阅读的活动是可以消除学生对周树人的畏惧之心。在初中阶段能够认认真真读完几本鲁迅的书,这也可以为将来高中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学习的连贯性就决定了文言文教学的阶段性。如今跨入初三,历史人物增多,我们在课堂上要补充人物简介、背景资料等,以拉近古代人物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可以在读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为陈涉“首事反秦”的魄力所赞叹,也为曹刿缜密的心思所折服,更为诸葛亮一心为主的忠诚而感动。品味语文之奥妙,虽在方寸间,却有无穷意。

三、品悟语文之情理,体悟哲理意蕴,渗透德育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有明确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学科,由于其天然具有的深厚蕴籍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独特功能。“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其实换一种眼光,我们的语文课堂便不再背负“文以载道”的沉重。放低身段,就是这样解释:语文课上总是要讲点道理的,不如把道理讲讲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有机体,是一系列工程,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众多方法通常处于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情势,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某些方法较为突出而已。但对于各种方法的使用我们都应注意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促进语文与德育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语文学科“辞章”和“义理”的联系,授业与传道的结合,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能力,思想上也得到长进,品德受到熏陶。此外要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蕴藏的德育因素应做到在教学中自然流露,而不应刻意地去追求德育渗透,那样就使语文变成一节枯燥的政治说教课了。

在语文课上品悟哲理,可以存在如下三重境界:第一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著;第二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思;三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领悟。比如,物候学古诗四首,其中包含了诗人们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从而与气候变化相联系,有高寒之地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也有江南早春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造成的气候不同,其中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更是将物候学知识解释得透彻,这是语文世界里的事物之理。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其中菲利普一家对于勒叔叔的情感态度变化几经波折,这是语文世界里的人情之道。还有《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怀,这是语文世界里的济世之道。品悟语文的情与理,这是古今中外优秀典籍中留给我们后世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在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更多时候是思想的启蒙者、精神的引领者。

品味诗词之美焕发课堂活力 篇7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诗言志, 诗传情。常吟古诗, 可以陶冶情操, 丰富想象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那么, 怎样才能教好古诗词呢?

一、朗读, 引导学生感受音韵美

古诗作为一种吟诵作品, 它一般都具有优美的声律、和谐的音调, 讲求韵律, 节奏明快, 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节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都关系着能否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朗读时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变化、语速的快慢。学生掌握了这些之后, 要给时间让学生去读, 以读代讲、熟读成诵。

二、看图, 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一般都配有反映诗意的图画, 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意境, 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让枯燥的文字图形化、形象化。如, 教《锄禾》一课时, 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然后进行讨论。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补出锄禾的主语是“农民伯伯”, 了解了“日当午”的意思, 通过读诗句“汗滴禾下土”明白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认识到“盘中餐”是“粒粒皆辛苦”的。有些学生还谈了自己过去不爱惜粮食的种种情况, 表示以后要爱惜粮食, 做到不浪费一粒米, 还认识到工人、农民都是很辛苦的, 我们都应该尊敬他们。除了利用书中现有的插图外, 有条件的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动画片加以演示, 效果会更好。

三、析句,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古诗的魅力在于用简短精练的语言来表现人物不同的心情或描写美丽、奇特的景物等。如果细细品味, 则令人入情入境, 回味无穷。在朗读、看图之后, 为了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就要对古诗的每一个词详细解说, 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语言美。

1. 板书示意。

例如, 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或教一些内容较复杂的诗, 有时可以用板书引领学生进入诗境。如, 讲《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或《绝句》时, 就可设计下面的板书提示:

移远景———日暮苍山视黄鹂翠柳

地近景———天寒白屋点白鹭青天

换门前———柴门犬吠转千秋雪

景门口———风雪归人换万里船

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搞清地理位置, 还可画简明示意图。如, 教学《泊船瓜洲》时, 画出长江, 在长江北岸运河分支入江处画上瓜洲, 再在长江南岸分别画上京口 (镇江) 和钟山 (紫金山) , 然后在其间画上几座山。这样, 再通过教师对古代交通情况的说明, 学生就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因江山之隔而产生的愁苦之情。

2. 提供史料。

这里所说的史料, 包括时代背景、风俗习惯、作者身世以及逸闻趣事等。有些诗歌如果不提供一定的史料, 小学生是无法理解诗意的。如, 讲授《题临安邸》时, 不简单地介绍一下北宋灭亡, 南宋偏安一隅的史实, 学生就无法体会诗句“暖风吹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中诗人所抒发的感慨。

四、综括, 引导学生感受内在美

品味课堂 篇8

一、声音语言, 让你的声音充满情感———对孩子, 声音就是一种评价

有时候, 一个词并不仅仅是一个词, 而是一种情感。

例:记得我听过一位一年级老师的课。课堂上,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 是一个干脆且高分贝的“你!”, 没有哪个孩子是微笑着愉悦地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老师又是一个干脆且高分贝的“坐下!”, 没有哪个孩子是微笑着愉悦地坐下。听课后, 我们特别强调, 请这位老师将尖锐的声音放柔和。就连听课老师都被那高分贝的硬邦邦的“你!”给吓坏了, 更何况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呢?

教师, 可曾想过, 柔和的声音具有亲和力, 会让学生觉得你喜欢他来回答问题, 或者你满意他的回答, 声音的曲调和分贝也能给孩子一种主观上的认为, 在孩子的眼光看来, 那就是老师对他的一种评价态度。笑眯眯地一个“恩”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那么欣赏他, 干巴巴的“你!”“坐下!”是否有颐指气使的嫌疑呢?学生长期与教师在感情上的“不亲近”会造成深深的失落感, 会与老师越走越远。在新课程的今天, 懂得尊重学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相信每个教师早已“心领”, 但未必都“神会”。并未内化的“尊重”时常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不留神间暴露出来。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是合作者。教学相长,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地方, 所以两者是平等的。再者, 学生在学习时, 若处于紧张的状态, 就会影响正常的思维, 往往会表现得比平时愚钝。“急中生智”是特例。

二、肢体语言, 让你的体态彰显魅力———对孩子, “姿态”也是一种评价

有时候, 一个姿态并不仅仅是一个姿态, 而是一种真诚。

例:在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中, 听一位老师上课, 看到这位老师为了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 将身子倾斜, 侧耳靠近学生。可随后发现, 这位老师的目光却在游离, 在其他学生间盘旋, 原来在寻找下一个发言的目标, 真是“一心二用”。于是, 学生刚说完最后一个字, 教师便迫不及待地指着另一个学生“你来”。哪里知道刚才这位学生还没说完, 又继续说。这下, 教师可忙碌了, 先忙着跟已经站起来的第二个学生说:“对不起, 请坐下。”再忙着跟第一个学生说:“你还要说呀, 请继续说。”可笑一览无遗。

教师, 可曾想过, 没有认真聆听第一个孩子的回答, 急于让第二个孩子回答, 对第一个孩子而言, 会造成怎样的伤害?他会失落自己的答案并未得到老师的肯定, 还是有些难堪, 从而不愿积极地举手。教师为什么要聆听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回答是教学的重要反馈, 而这反馈直接反映出教学环节是否恰当合理, 我们的问题是否难易适度, 学生是否透彻领悟到文章的主旨, 是课堂资源有效生成的来源。所以, 任何一个教师, 不是身体的靠近就是认真聆听了, 就是一种真诚的表现, 心的靠近才是最重要的。

三、简约内容, 让你的点评激发共鸣———对孩子, 课堂是为他们搭建的

有时候, 一个点评并不仅仅是一个点评, 而是一种铺垫。

例:一堂公开课上, 为表现自己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 生怕听课老师不知道, 在某位学生发言后讲课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解释:“某某同学平时不怎么发言, 今天勇敢地举起了手, 回答得也很好, 大家要向他学习。”接着为争取时间, 马不停蹄地说过渡语。

教师, 可曾想过, 如果你的课堂真的是面向全体学生, 听课老师能感受得到, 能从你的课堂上看到每个角落的学生都是活跃的, 即使再艰难, 有的孩子还是愿意举手回答, 因为你平时的鼓励一直在他的心底流淌, 没有孩子被整整冷落一节课, 但绝不是从你的“嘴”里得知的。教师在课堂上, 其中一个角色就是指导者, 将学生引向一个思维深度, 引向一种思考状态, 但绝不是主角。所以, 教师的语言要简约, 不能重复啰唆, 课堂不是教师絮絮叨叨的舞台。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后重复学生的答案, 原本精彩的答案, 再听一遍就索然无味了。有些课, 就感觉教师好忙碌, 既要操作多媒体, 又要滔滔不绝地讲;既要展示自己的智慧, 将教案尽量精彩地展现, 又要体现自己的人文关怀, 表现得对每个学生都和蔼与尊重, 鼓励加激励。其实, 这些若平时都做到了, 公开课上即使不着重指出, 听课者也能从学生的回答态度中体悟出来。课堂上, 若听到的是孩子此起彼伏的声音, 而你的点评是“催化剂”或“锦上添花”该多好。

四、抛砖引玉, 让你的评价成为钥匙———对孩子, 一句话也许能开启人生

有时候, 一句话并不仅仅是一句话, 而是一种人生启发。

例:《明天, 我们毕业》

出示填空:是您, ____;是您, ____;是您, ____;是您, ____……在我们的心目中, 你是天使, 你是大树, 你是海洋。

师:同学们诵读得激情洋溢, 一定是因为心中充满了真情实感。为什么老师是天使, 是大树, 是海洋, 你们一定有很真切的体会, 能说说吗?

师:追加填空:在我们的心目中, 你是天使, ____;你是大树, ____;你的海洋, ____。

生:你是大树, 为我们遮风挡雨。

师:我更期望你们在风雨中成长。

在孩子们的心里, 老师就是“一棵大树”, 随时可以依靠。一句“我更希望你们在风雨中长大”会让依赖老师、渴求依靠的孩子们若有所悟, 或许也会成为他们独立成长的起点。一堂课, 或许会有失误, 总有不完美, 但一定要让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收获, 哪怕只是学到了一个词语, 也是进步。而教师就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回答后, 教师的评价或婉约, 或单刀直入, 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但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回答得正确还是错误。如果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 偏离了文本错误的价值导向, 我们就可以委婉地指出, 不能为了标榜自己尊重学生而模糊不清地评价, 甚至有错误的导向, 如“你的回答很有个性”, 等等。“你真棒!”“你真能干!”等泛泛评价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首先, 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发言内容, 有针对性的、独到的评价, 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于自己的关注和重视, 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其次, 根据具体课文内容和所达成的目标, 设定评价语的总体基调, 使学生受到多种语言色彩的熏染。如果学生回答得很精彩, 那么要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 也能让其他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比如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地指出这位学生恰当地运用了一个成语, 运用了修辞手法, 引用了诗句、名言, 或者有创意, 或者简洁明了, 一语中的, 等等。这样无论是回答的学生, 还是聆听的学生, 都能从中汲取精华, 明白优秀的语言表达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样, 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成了大家学习的材料, 正面的或反面的。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是最常用也是重要的教学语言。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语如果准确而又得体,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 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 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话语流入学生的心田。有时, 一句看似平常的评价语言, 细细推敲, 里面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丰富的教育智慧, 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品位。

摘要:课堂上教师的任何一种行为, 在孩子的眼里, 都可能认为是对他们的一种评价。一个词, 一种声音是一种评价;对孩子来说, “姿态”也是一种评价;课堂不是教师的展示台, 评价语要简约;评价语要能给学生一些启迪。

品味“参与”在课堂中的魅力 篇9

一、参与是被迫还是主观欲望:摘杨梅的启示

富阳新桐乡的陆家坞, 一向以盛产杨梅而闻名。到了5、6月份是杨梅成熟的季节。记得上半年我去陆家坞买杨梅时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杨梅种植园的果农们将摘下的杨梅堆放在路边, 招揽过往的游客和顾主。尽管他们个个疲惫不堪, 但是成筐的杨梅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 有一个杨梅园里的生意却特别的红火, 前来买杨梅的人络绎不绝。原来, 这个杨梅园的老农想了一个办法:凡是想买杨梅的人, 只需给他五十元人民币, 便可以在杨梅园里随意摘上一筐子杨梅。他觉得其他园主把杨梅摘下来, 再拿去卖, 既费时费力, 又无法满足游客尽情参与和自由选择的愿望, 可谓吃力不讨好。而老农只是准备了一些筐子, 坐在园子的门口收收钱, 然而他家杨梅园里的杨梅却是第一个卖完。

老农的经营策略正是抓住并利用了人们渴望参与的心理。试想:如果去路边购买杨梅, 五十元人民币就只是换回等值的杨梅而已, 钱货两讫之后, 只好提着杨梅走路。而同样是五十元人民币, 在老农那儿, 则可以自由自在地走进园子, 可以随心所欲地选购杨梅, 可以纵情饱览园里的风光, 这种经营方式让每一个游客在人格上得到尊重, 在采摘中体验到乐趣, 它的高明之处岂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能相比的!

这位老农卖杨梅的成功经验在于, 他多给了游客一个参与的机会。因为参与中有快乐, 参与中有满足, 参与不仅激发了兴趣, 叫人乐此不疲, 参与还唤起了人的主体意识。这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无启迪。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已经意识到, 如果教师把教育对象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 把教学变成一种简单的“告诉”, 一种单向的“给予”, 结果只会是教者谆谆, 听者恹恹。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 难免让人没胃口、打瞌睡。教学好比钓鱼, 我们的一些老师热衷自己的反复示范, 也乐于把钓到的鱼慷慨地赠予学生, 他们就是不想或不肯把鱼钩交给学生, 让他们也来亲身体验一下垂钓之趣吧!对于一个垂钓者来说, 鱼之多少以至于有无那倒是其次, 垂钓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没有学生的自觉参与, 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 没有师生间的合作互动, 这便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常识和体验的权利, 抑制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收获知识的热情, 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课堂参与是学生的心理需求:需要给予充分展示的机会

1. 参与情境创设, 与学生互动共勉

新的课程方案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对人的完善和提升, 应该在人性化和创造性的环境中积极自主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情感, 保证新生代的“学习成长和人格成长”, 奠定一个终身发展的心理结构和人生态度。在此种理念中, 教学活动有了它全新的界定。教师不再以传授者的身份出现, 而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为学习环境提供支持、帮助, 教师在各方的思维成果之间进行协调, 以自己的倾情参与, 与学生共同建构学习共同体和成长社区。在这样一个学习共同体内, 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来, 切身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在这里, 师生作为共同的参与者进行平等的交流;在这里, 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凸显, 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在这里, 教师作用得到了新的诠释:不再是他人价值的强加者和传递者, 而是解释者和探讨者。

由此, 我们的教师无需劳神费力地去采摘、去叫卖“知识的杨梅”, 大可以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杨梅王国里, 由他们自己去采撷“智慧之果”。我们要做的是牵来阳光, 邀来春风, 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2. 参与再创造, 与学生互惠共享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创造的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所以, 我们的教育不宜过多传输所谓的“定论”思想来钝化学生尚属稚嫩却四处延伸的思维触角, 而要着眼于帮助他们树立多思路、多角度、多元化的认识事物及其思维方式和思维艺术, 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扩大人生的视野、探索的方位和认识的领域。

让“品味时尚”走进中学英语课堂 篇10

一、让时尚宝贝留在精彩瞬间

现在每个学生家里基本都有电脑和照相机, 我们就组织全班同学, 每个人都申请一个QQ号, 全班同学成立一个QQ群, 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同学们用英语进行聊天。创造一个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环境,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利用时尚语言进行双语教学, 融洽师生关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产生了许多新的词汇, 学生对这些新生词汇很感兴趣。作为老师要“学以致用”, 这样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世界。时下学生的时尚词语层出不穷;当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很好时, 我就说“You are very牛”;当有的同学带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我就说“You are very cool”;当让同学用英语在前面表演完小品后, 我就说“It makes us very爽”, 这样在无形中就会融洽师生关系。

三、让时尚艺术引领学生上进

当讲七年级英语Unit 8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课堂一开始, 我就播放成龙的动作片《醉拳》, 放完一小部分, 我就说:“Do you know Jackie chen is very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when he made movies, he was hurt many, many times But still worked hard in spite of the life danger.When he made the movie《Baby plan》, he nearly lost his life.So we should learn from him.Whatever we do, weshould try our best to do it better.”

另外, 在课堂上, 我还把有特长的学生赋予明星的称号, 如爱好篮球的蔡佳, 称为“little Yao Ming”, 使学生倍感亲切, 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四、让时尚活动激发学生激情

我每到周末就给学生布置好作业, 让他们把刚学这个单元的知识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准备好三张卡片, 每张卡片一般五个题, 每到周一时, 我拿出二十分钟的时间, 选出几个出题优秀的三个同学到同学们前面, 模仿王小丫的“开心词典”, 看谁能连闯三关赢得冠军。同时在讲每一节课时, 我也是绞尽脑汁, 让时尚激起学生的热情, 如当讲解九年级Unit 15“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我就用“低碳”一词, 开展了用英语进行演讲, “How to protect theenvironment.”

通过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课堂活动, 就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 激发其思维, 真正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贾冠杰.中国英语教师自主发展丛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06.

[2]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06.

品味课堂 篇11

一、精彩来自精心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佳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以评价其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和操作程序。

我们知道,新授课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给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的作用。匡蕾老师这节课,以“目标导学”理念为指导,“以学定教”,根据学情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经过她的精心设计与选择,一节课呈现的教学情境主要有两个。

【情境一】是魔术揭秘,通过演示实验:向一张白纸上喷洒无色液体,纸上显示出一朵红花,再次喷洒无色液体,红花消失。以此导入新课,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课堂活起来,避免了课堂的枯燥性。

【情境二】是运用充分的分组实验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学生分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稀盐酸。教师设问:没有现象是否认为反应没有发生?进而引发认知冲突,酸和碱究竟能否反应。学生观察现象,从定性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学会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学生动手绘制函数图象,认识图象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学会间接观察实验现象,从定量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匡蕾老师能发挥这两个教学情境的最大效益,使有效的情境成为教学的主线,每一次使用情境都有明确的目标,环环相扣,不仅让学生会做习题,还教会了学生如何思考类似的题目——每道题目的后面都蕴涵着什么样的信息。对于每个问题都是经过了老师精心设计和思考之后,采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来练习,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不得不说是让人感觉到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授课中虽然师生互动不多,但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自主活动和交流多,各个知识点都得到了学生有效的学习和理解。一堂课无论是从教师授课,还是从学生的学习活动,都让教学效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有人说:“精彩源于生成”,听了这节课后,我深深地体会到,精彩也来自完美的教学设计。

二、精彩来自教学细节的处理

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便于教师钻研和突破。它往往就是那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个表情,而表现的却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透视的是教师对理念的实践和把握。现从教学语言的角度对这节课的教学细节进行分析。匡蕾老师的教学,利用多元性评价语言,呈现的是一个充满精彩细节的教学现场。匡蕾老师巧妙运用教学细节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不断运用个性化的教学细节激活教学过程,在教学细节中蕴涵人文关怀。她的教态稳重、自然、大方,讲课时面带微笑,学生都沉浸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在课堂上,她的语言很有亲和力,她用语言魅力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着学生学习。同时教学用语贴切,能给学生以自信,并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巧妙地使用不同的激励语言。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及时地鼓励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匡蕾老师语言幽默风趣、魅力无限、精彩不断。我们听课老师也获得了不同程度上的听课快感,在享受之余细细品味匡蕾老师的语言都采取以引导和激励为主。从匡蕾老师一系列的评价语言中,让我们看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从这份关爱中感受到了课堂闪耀人文精神的光芒,感受到课堂的美丽,正所谓课堂因激情而精彩。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课堂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关注课堂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课堂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

三、精彩来自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理念下呼唤并实践着“关注每一个学生”。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特别是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听匡蕾老师的课,我的一个直观感觉就是到处充满了尊重与激情。她讲授知识时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教学环节紧凑,教学采用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的一个很明显的特色,是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能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问题进行回答,允许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解决问题,营造一种和谐、轻松、奋进的教学氛围。本节课中,有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分类这一环节,有部分的同学学习是比较扎实的,反应比较敏捷,在练习环节,他们很快就做出了答案,为了不让他们在等待其他完成稍慢的学生的时间里开小差,她用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完成好的同学,可以写写另外物质的特性。教师巡回期间抽查几个同学板演,台下的同学完成后,采取了小组讨论与交流,其中一个用意是让优秀的学生教会学困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兵教兵”“兵帮兵”,形成了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也让优秀的学生体验到“小老师”的成就感。结果表明,匡蕾老师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这样可以使学生找到自信,保持学习兴趣。这一做法,给后来的课堂带来了十分宽松的气氛,同学们乐于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维,抢先发言,很是热闹。在这节课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每个学生都在活动,都获得了进步。

事实上,任何群体中个体间的差异都是存在的,学生群体也不例外。任何幻想或强求学生发展的目标都一样与步调一致,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俗语说:十个手指有长短。不同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起点不同,发展的目标与速度当然也不同。作为教师,我们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我从这节课中充分感受到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理念。

四、精彩来自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科学预设是动态生成的重要前提,而精心预设是精彩生成的重要保证。精彩的课堂教学是在科学的“预设”中生成的,在精彩的“生成”出现时,教师如能随机进行“预设”,就能在“预设”与“生成”中不断地优化与整合,预设与生成也就会相得益彰。

对于探究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有的小组学生事先忘了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也有的小组学生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等等。老师提出问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学生产生了疑问,能否创造无水环境,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利用固态碱和无水酸反应,通过检验生成水进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如何证明水的生成?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醋酸反应,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水的存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这个实验通过创设无水环境,检验生成物水,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有新的物质生成。

课后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做了实验:

第一步,向1、2、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用橡皮塞塞紧,固体不变色(白色);

第二步,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少量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用橡皮塞塞紧;向3号试管里加入少量无水醋酸,用橡皮塞塞紧,三只试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都不变色;

第三步,把3号试管里的无水醋酸倒进1号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和2号试管对比,发现1号试管中物质的颜色变成蓝色;这个现象证明了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了水,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到水变成了蓝色。

在课堂上,匡蕾老师善于抓住细节,参与学生的交流与讨论,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学生的生成点,让学生在生成中提高和发展。通过实验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宽思路,激励学生大胆探索,从而设计更多的实验进行科学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才能让教学过程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真实而丰富的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教师必须用心倾听,用情去感受,才能及时捕捉与提炼,把有价值的生成信息纳入自己的预设过程,使之成为课堂亮点;只有对价值不大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课堂才会因预设与生成而相得益彰。

好的课堂值得我们去品味,只有品味课堂才能有所感悟,这是有效教研的魅力之一。我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我区化学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教研室)

品味课堂 篇12

一、比较品味法

我在上《秋天》这一首诗时, 要求学生品读最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最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我适时地提出疑问:“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呢?”学生纷纷以这句中的“幽”字为依据, 认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我顺势追问:“‘伐木声’毕竟只能听到而不能看到, 你觉得用‘飘’合理吗?”这时学生心领神会:这正是诗的语言——把听觉视觉化, 产生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 表现了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 使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构成了一幅清冷润泽的秋声图。学生通过比较品赏, 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思, 而且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韵味。

二、情境体悟法

在《珍珠鸟》教学过程中, 由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教师扮演作者, 学生扮演小鸟, 文中出现的表示“我”“珍珠鸟”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 在教师朗读时一律换成“我”“你”, 学生朗读时一律换成“你”“我“。

原文:渐渐它胆子大了, 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 见我不去伤害它, 便一点一点挨近, 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

角色朗读:

师:渐渐你胆子大了, 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生:我先是离你较远, 见你不去伤害我, 便一点一点挨近, 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 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你的反应。你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 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你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

一下子, 学生被带入老师所创设的宽容和爱的美好情境中。教师的这一创造性设计, 激活了文本内容,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的情境, 让学生和作者、小珍珠鸟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 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三、生活体验法

我校教师上《桥之美》, 讲到第4段中的“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 真是密不透风, 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 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 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时, 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教师就问:“你们有过潜水的经历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做—次深呼吸, 体验一下当时的感受, 好吗?”一做完, 好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爽!”这时教师接过话茬道:“其实, 苇丛不会‘发闷’, 也不会做‘深呼吸’, 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 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说完, 学生豁然开朗。这样的语言品味, 拉近了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使教学内容“趋于生活化”, 使学生确信“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品味课堂】推荐阅读:

品味05-15

品味书香06-21

品味词语07-11

品味教育07-29

品味诗歌07-29

文化品味08-22

品味意境09-17

品味记忆09-09

品味幸福等06-12

品味语言策略06-18

上一篇:专题欣赏下一篇:教学论视角